1981-07-04
第 1 版
1.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冈孝认为:中共六中全会对中国和全球都有重要影响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七月一日文章】(冈孝发自北京)中国共产党刚刚完成了一种和平革命,这对于中国的亿万人民和全球的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心一意强调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邓小平路线已战胜了企图将这个国家置于思想束缚之中的保守的力量。 党在迎接它的六十周年纪念时选出了一位新的主席胡耀邦并通过了一份三万八千字的决议。 华国锋并没有被粗暴地清洗掉而是和平地降职,成为党的六位副主席中最末一位。邓、他的盟友及其追随者现在占据了党和政府所有最重要的职位。邓本人担任了重要的党的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军委主席控制着中国的武装部队。 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需要有一段长时间的和平时期。还需要有一种创新的态度——不是教条的而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如果科学家、技术人员和数百万普通工人不积极地和干劲十足地参加进来的话,四个现代化就不会取得成功。 邓和他的助手——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陈云、积极的总理赵紫阳、才华焕发的而好动的党的新主席胡耀邦——好几年来一直在抓这个工作。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七月二日报道】(冈孝发自北京)胡耀邦作为中国共产党主席在公开场合首次登台,发表了长达两小时的鼓舞士气的讲话。 讲话是在七月一日党的六十周年纪念日之际发表的。 胡先生说,中国共产党在它六十年的历史中犯过许多错误,它前面的道路还是很长很曲折的。但是重要的是“犯了错误,就要善于倾听实践的呼声,及时猛省,努力改正”。 胡先生的讲话大体上重复了党中央委员会刚刚通过的一项很长的决议的内容,回顾了党的历史,并对它的最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的作用作出了评价。 但是尽管胡先生的讲话事先被政治局审阅过,然而他的讲话还是有他自己个人的风格,例如,当他提到培养新的一代领导人这个问题时就有所反映。
2. 澳大利亚《时代报》社论《中国的变化》
说六中全会改选结果是一个积极的事态发展,对中国同外界关系也具有重大意义。同中国做生意的外国企业更有理由满怀信心 【澳大利亚《时代报》七月一日社论】题:中国的变化 任命邓派人物担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这是中国摆脱不久前动乱局面的又一个果断的步骤。在北京刚闭幕的中共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是强有力的副主席邓小平取得的又一重要成就。他现在使党和国家的领导多少符合他自己的设想了,这种领导应会保证务实政策继续贯彻下去。 看来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的长期斗争已得到解决,这是一个积极的事态发展。关于接班人的斗争几乎肯定对中国今年的决策进程——特别是对经济问题的决策——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关于投资的重要决定已经几次推迟,甚至对于诸如能源和交通运输等已确定为重点的投资的决定也推迟了。以胡和邓为代表的改革派的胜利可能使已经显出陷于瘫痪状态的行政机构有些生气。 邓派的胜利对中国同外界的关系也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看来将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发展关系,只要可能和互利。中国即将同外国石油公司建立重要的合伙关系,共同开发沿海石油资源。中国尽管在实行经济调整(这意味基本建设开支大大削减)但仍在同西方洽谈生意。 由于胡耀邦被任命为主席,同中国做生意的外国企业更有理由满怀信心了。 中央全会结束时发表的公报中提出用一段时间复兴在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的文化革命期间几乎解体的中国共产党。 任命新的领导人就是含蓄地表示承认必需让较年轻的人接任负责职务。
3. 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明确方针
【美联社北京六月三十日电】(记者:格雷厄姆)曾进行过暴风骤雨般革命的、身上有战争伤疤的老共产党人,今天展示了一项建设一个和平、繁荣的现代中国的充满热情的蓝图。 他们提倡实现繁荣,不提倡搞派系斗争;提倡扩大民主,实行法治,而不是实行人治;提倡加强私人进取心,提倡精神文明,提倡提高文化水平和宗教自由。 中央委员会是在七月一日共产党生日的前夕发表这项决议的。今年七月一日是这个政治组织的六十周年。它在一九二一年只有六十名党员,到——九八一年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拥有三千九百万党员的领导全国十亿人民的政党。 这项未来的蓝图是那些进行过斗争和遭到过斗争——特别是在一九六六至七六年文化革命期间——的人制订的。他们珍视和平。他们表明自己有原则性但又有灵活性,注重实效但又敢于进行实验,愿意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的定义就是满足中国的需要。 他们宣布:“我们党的各项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项中心任务。” 他们规定,必需把人民的生活和物质福利放在首位,工业必须为人民服务,提高自行车、电视机、电冰箱和新颖服装的产量。但是,同时,也必须不让精神生活受物质享受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消费主义影响。 这项文件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革命。这种革命和……以前的革命不同,不是通过激烈的阶级对抗和冲突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这项文件提出了一项实现现代化的明确方针,打破了毛主义教条的枷锁,抛弃了圣经般的毛语录“小红书”。文件明确否定了毛派的阶级斗争学说以及反对私人进取心、反对知识分子和反对同外国交往的思想。文件说,向世界其他国家开放的政策将长期存在下去,并通知说,中国的领导人应该是专家和有技术的政治家。
4. 《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打算有秩序地发展》
【美国《纽约时报》七月二日报道】题:中国打算有秩序地发展;副题:党的新首脑胡耀邦在群众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阐明了政策(该报记者一日发自北京) 中国共产党的新主席今天说,中国有秩序地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新时代,将强调发挥有能力的管理人员的作用,并将由领导班子来引导,而不是由象毛泽东那样的大权独揽的统治者来引导。 党主席胡耀邦在他自六月二十九日担任中国最重要的职务以来发表的第一次讲话中说,“正在清理”左倾思想,这种思想在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文化革命期间几乎把中国毁掉了。 党昨天在一篇三万五千字的、对它执政三十二年作出的评价中正式评价了毛的错误。 此间人士把这篇重要评价和胡先生担任党主席一事看作是毛统治时代的正式结束和以邓先生的务实主义把党团结起来的一种尝试。 【美国《纽约时报》七月二日专稿】(詹姆斯·斯特巴发自北京)中国共产党已经发表了实现党的目标的一项纲领,这一纲领受到除反对在中国继续实行共产党统治的人以外几乎所有人的欢迎。 这一纲领要求慢慢地但稳步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水平;在共产党控制下逐步扩大民主;建立保障人民权力的法制。 党的这一纲领确认了邓先生提出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而不依靠过去那种造成“巨大浪费和损失”的不切实际的运动。
5. 泰报认为 六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本刊讯】曼谷七月二日消息:泰国报纸就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及会议所通过的决议分别发表的社论或评论认为,会议取得成功,符合中国十亿人民的愿望,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新中原报》二日社论说,从这次会议最高领导层的人事变动可以说明,“中共已建立集体领导制度,今后中共由政治局七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将是最高决策机构。这种集体制度的建立,可说是中共六中全会最大的成就,符合中国十亿人民的愿望。” “从已公布的部分重要决议内容可以看出,这次会议已获得一定的成就。相信,凡是对中国怀有善意的人,均会感到高兴和满意。” 《中华日报》一日发表短评。在谈到华国锋的职位问题时,短评认为,“华仍获通过为副主席,显示中共内部正以安定团结为重,顺应民情,尊重民主。” 短评还认为:“会议决议总结了建国以来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为激进政策敲响丧钟,结束了毛泽东的政治斗争时代,采取温和的政策,有利于推行四个现代化,着重于改善人民生活,必得民心,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国这一次的重大变革,创造新的局面,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无疑将能出现更好的形势。” 《中原日报》一日在题为《中国历史转折点》的一篇短评中说:“此次会议召开成功,今后党、政、军大权都在‘务实派’手里,可以放心大胆地推行‘现代化’大计。”
6. 西柏林《柏林晨邮报》认为:中共六中全会具有决定性意义
【西柏林《柏林晨邮报》七月一日评论】于六月二十九日结束的红色中国党中央的会议具有决定性意义。它标志着党的副主席邓小平的地位和由他制定的改革路线的巩固。北京的领导机构中曾经存在的对「现代化」的反抗可能已被排除。
7. 瑞典报纸说中国将开始一个新阶段
【瑞典《每日新闻》七月一日社论】对毛和华作出的两种不同的结论将表明,一个时代在共产党中国结束了。中国将开始一个新的阶段,一个将减少人们的茫然程度和要求人们作出较小的牺牲的阶段,一个对于千百万中国人来说将在物质方面有较多的改善的阶段。总之,这是中国当前的铁腕人物邓小平所筹划的。
第 2 版
1. 香港《南华早报》社论:《中国共产党双喜临门》
说中共六中全会在选举一位新领导人过程中恢复了党在早期较为民主的做法。眼下已实现了安定团结,在庆祝党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时,全体党员有理由抱有信心 【香港《南华早报》七月一日社论】题:中国共产党双喜临门 中国人认为六十年是一个周期,认为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六十岁生日是件大事。今天是中国共产党的诞辰,是它自豪地回顾自一九二一年诞生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与功绩的日子。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六十周年的前夕,它选举了党的总书记为主席,此举预示了一个新的周期和新的篇章的开始,同时也正式标志着毛泽东主席和他选择的继承人华国锋的四十多年的统治的结束。 除了上述看法之外,短暂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在选举一位新领导人的过程中,恢复了党在早期较为民主的做法。 不管党的干部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和过失,他们总是通过和平的方法来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尽管有时斗争可能很激烈。这的确是党的传统。过去象瞿秋白、李立三和张闻天等许多领导人都被留在领导岗位上,继续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 只有在文化革命期间,有几位高级领导人,包括毛泽东的指定接班人刘少奇在内被采取暴力手段给打倒了。 对华国锋先生并不是完全撤除:十一届六中全会确实维护了老的传统,选他为党的一名副主席,尽管是最末一位副主席。 这次中央全会通过了对过去三十年党的成就和毛主席的作用的评价,这一点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个号称大约三万字的评价至少进行了六次大的修改和无数次小的修改,是对近二十年来许多有争议的问题的定论,这样,党就不必回顾过去的争吵,而只要向前看以便引导这个国家开展现代化运动。 的确,在党今天庆祝它诞生六十周年(花甲)时,这是它自己献出的最好的礼物。在大部分时间处于动荡不定之后,党现在的确需要振作起来增强信心。 尽管如此,有些疑虑仍然不会很快消除。 尽管党现在有一位能干的领袖胡耀邦先生,但是,党的最高领导班子——党的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年迈的人仍然太多。党还面临着其他的问题。然而,眼下已经实现了安定团结,在三千万共产党员庆祝党的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时,他们有理由抱有信心。
2. 总结历史教训 迈向伟大前程
【香港《文汇报》七月二日社论】题:总结历史教训迈向伟大前程 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已经全文公布。《决议》以辩证的、历史的观点,科学地分析了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认真地检讨了党的指导思想,明晰地分清历史是非和功过,这对统一全国认识、明确今后前进方向,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建国三十二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地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但是,史无前例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只能在探索中前进,复杂的中国国情,特别是长期封建制度留下的历史重负,不断制造个人迷信和专断,阻塞了民主的通道,终致党潜伏中的极左倾向,演变为全局性的严重错误,形成“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前进和倒退,成功与挫折,启迪着中国共产党去总结历史、汲取教训,更好地前进。 中国共产党曾正确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通过“八大”,及时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但可惜陈旧的观念缠绕着一些人的头脑,如毛泽东主席,也不能摆脱这些旧观念,他们夸大敌我矛盾或对抗性矛盾,先是扩大反右,把知识份子赶至对立面,继是制造四清运动,摧残农村的积极力量,最后,把斗争全面引入党内,打击党的中坚力量,给党和人民带来莫大的损失。无可否认,这种极左倾向一直受到抵制,彭德怀的庐山会议万言书,刘少奇、周恩来等主持下的经济调整,以及文革期间,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在艰困的环境下,对抗极左的祸害,力图推动革命事业继续前进,但是,他们的种种努力,却无法阻止极左错误的猖獗,消弭文革的动乱。近几年来,政治和领导体制的改革,逐步清除个人崇拜的遗毒,建立集体领导和政治民主,这将为今后避免和纠正错误,提供重要保证。 《决议》是对建国以来历史的全面总结,也是对极左思想和祸害最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评事论人,处处闪烁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精神,是客观和恰当的。诚能汲取《决议》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今后就可避免极左或右倾错误的干扰,沿着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迈向伟大的前程。
3. 香港《财经日报》说:中国政局团结稳定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又再次跨前了一步
【香港《财经日报》七月一日社论】题:六中全会的重要启示 六中全会圆满结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又再次跨前了一步。这次会议虽然只是在形式上通过了传之已久的一些重要决议,但其重要性是绝对不能抹杀的。 邓小平自第一次复出之后,即一直计划执行周恩来所规划的四个现代化的蓝图进行经济改革。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破坏,令改革计划一度中断,但邓小平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之,他在第二次复出之后,变得更积极,直至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他所推行的经济改革才在政策上获得实践。虽然如此,这个改革的政治及意识形态基础,还未能在该次会议获得澄清,而六中全会就正好完成了这个任务。 所谓政治及意识形态基础,就是指由于毛泽东的思想及功过问题而所产生的阻力。另外,在评估毛泽东的思想及功过上,中共亦明白到这是对共产党统治的一项检讨,会影响到共产党在国内及世界上的地位,因此必须慎重处理。 六中全会的另一个意义,是中国新一代的领导人实际开始接管党国的职权,而这个接管过程,是有条不紊的,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胡耀邦与赵紫阳的分工,是政治工作和国家管理的分工,而胡赵二人都有一定的实际经验与干劲,再加上年长的一辈还在幕后支持,所以前景是可以肯定的。 自文革以来,中国政局并未出现过比今天更团结稳定的局面,就这一点便足以反映出六中全会的历史重要性。
4. 香港各界人士对我六中全会的反应
说中国领导层人事变动反映出制度较前更为完善,内部更趋稳定,对四化运动无疑会提供助力 【香港《华侨日报》七月一日报道】中共六中全会改选结果,本港各界皆表乐观预测,相信本港地位更形巩固,中港关系会有进一步良好发展。 香港建造商会会长向世柱表示,这次中国领导层人事的变更,是和平地进行的,反映出制度较前更为完善,是件好事。 向氏说,这次领导层的变更,令讲求实效的稳健派有一个更好的基础,这对稳定香港地位有帮助。近年邓小平多次强调维持香港现状,叫人放心投资,但人们仍有忧虑。这次较为年轻的胡耀邦担任主席,赵紫阳担任副主席,可令务实政策能保持连贯性,令人们对香港前途看得长远些,对香港有好处。 金银证券交易所主席胡汉辉认为,中共六中全会所决定的新领导阶层,显示邓小平已有力控制大陆政坛,对其四化运动无疑会提供助力。站在港人立场,大陆的安定,香港多少必蒙其利,此对本地投资及外贸,必然有更大信心。 立法局非官守议员胡法光认为,中共领导阶层出现变化,以邓小平为首的务实派抬头,将有利于中港关系的发展,使双方能更长期地维持现时的密切关系。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院士、中国问题专家顾汝德认为,中共最高领导人的人选变动,对香港的长期地位,并不会有什么影响。 香港总商会助理执行董事冯若婷指出,这次中共高层人士变动早是意料中事,更显得中共内部更趋稳定,因而可集中发展经济,因而对香港会有好处。 汇丰集团公司董事长区宗杰指称,中共六中全会表决结果务实派得势,显示中共控制力已加强,此种政治气候对本港财经实有鼓舞作用。不过,如果大陆开放政策长远不变,则其国际关系便日益有进,对本港的依赖反而减少,此点长远而言,实为香港之隐忧。 万国宝通银行副总裁毛观澜对中共六中全会新领导层表示乐观,他认为从过往之报导中,可证明中共新主席胡耀邦是一个开通者,其执行之政策在目前对港仍无直接影响,但长远而言,则属良好。 恒隆发展执行董事陈曾焘说,中国领导层的变更对香港有如何好的影响,则要看新领导层的实际施政方针与政绩。现时尚言之过早。
5. 摩洛哥报纸评中共六中全会
【摩洛哥《舆论报》七月二日文章】由于罢免了华国锋和评价毛泽东及文化革命,中国似乎完全翻过了自己漫长历史的一页。因此,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新领导人将具体落实中国现在提出的口号:“团结起来,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呢? 可以肯定,吃尽文化革命苦头的邓小平和中共中央新主席胡耀邦将倾向于实行更大的民主化。 中国新领导班子将努力加强有三千九百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的纪律。它还必须在经济上获得成功,但可能因此而被人指责上了那个不久前还被说成是纸老虎的那个国家的当。
6. 香港《信报》评六中全会后的中国经济
【香港《信报》七月一日短评】题:六中全会后的中国经济 我们虽然甚少评论中国政局,但观察北京政治变化则未稍懈,而从中亦获得了一些“心得”,比如中国政坛上的“斗争”,都在幕后进行,因此,一旦公布人事升迁或召开什么会议,等于说明大局已定,这和西方国家政客上台后拼个你死我活和在会议上展开激烈辩论的办事方法,大大不同。 因此,六中全会的召开和与会者“一致同意”了人事变动的安排,正是中国政局安定的明证。有了安定的政治环境,既定的政经政策就能按部就班推行,这对国内的经济发展固然大有帮助。对外商来说,等于有了一条明确的路可资遵循,在对华经贸的推展上,今后步伐加速,是可以肯定的。 许多有关经济特区的法例,虽然报上不断有不完整的透露,但官方三缄其口,令特区的经建未能全速推行。这种僵局相信很快就能打破。中共政策方向已定,人事掣肘逐步排除,特区当局就可放手大干。 中国发展经济特区的原意在取得一套在共产党领导下运用资本主义经营技巧创造财富的方法,以便逐渐扩及全国更广泛地区——最终目的可能是扩及全国——此种突破共产主义死教条的经济发展模式若能成功,不但打破了共产主义与经济贫困结下不解缘的“传统”,而且必然会使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如果中国在政经形势稳定之下能配合过去几年来我们在这里不断鼓吹、介绍的“中间性技术”和在城镇间成立满足当地消费需求的小型工厂,中国在本世纪结束前成为共产阵营里最富裕的国家,完全是可能的。
7. 日共委员长:宫本显治评中共六中全会
【日共《赤旗报》七月一日消息】「你怎样看二十九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的六中全会?」对这一问题,宫本委员长先解释说: 「领导机构还没有进行研究,谈的是我个人的想法。」然后他接着说:「包括评价毛泽东在内的总结历史问题的文件还没看,所以,评价毛泽东等问题,还不清楚。从整体看,中国在向更为正常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如果连对外政策也考虑进去的话,对美国的态度还不清楚,也没有谈到文革时曾干涉别的党的问题。我认为,就整体而言,还仍然处在过渡时期。」
第 3 版
1. 跳台磁铁
国际滑雪联合会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一种发明作出了技术鉴定,并建议加以采用。这项发明满足了跳台滑雪运动员的愿望,即他们希望能有一个精确而迅速地把他们的成绩记录下来的方法。 现在的建议是在滑雪板上安一个重十五克的微型磁体。在可能落地的雪地里预先并列两行埋下测量元件。元件之间相距三十——四十厘米。当滑雪板刚一触及雪地,磁体的磁力线就使元件磁场产生磁扰。发出与具体成绩相应的信号。在这一瞬间,这些数据就传送到光信息信号盘上,这时,运动员都能亲自看到这些数据。
2. 翼板滑雪
在法国和奥地利出现了一种新型体育运动。滑雪运动员用两块塑料翼板代替传统的滑雪杖。每块板的面积约半平方米,用松紧带系在手上。如果用空气动力学专家研制的这种翼板,那么从山上迅速下降时,就能飞腾和滑翔,而且不需要跳台。热心于这项体育活动的人认为,在空中作这种飞行能带来莫大的愉快。
3. 向教练提出的烹调建议
英国的一些医生不久前为运动员研究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其中之一是防止肌痉挛。足球运动员、击剑运动员、短跑运动员和冰球运动员在紧张的比赛后,往往会发生肌痉挛。这些医生向教练提出建议,注意运动员临赛前的饮食。在食物中多加一点食盐和葡萄糖。这些物质能把由于疲劳在肌肉中积累起来的、并能阻止肌肉作正常收缩的有机化合物迅速中和掉。(译自苏《知识就是力量》八一年第四期)
4. 看电视消耗人们的氧气
【奥地利《工人报》文章】题:看电视消耗我们的氧气 体育锻炼专家肯尼思·H·库珀博士认为,电视观众是十分糟糕的呼吸者。因为他们呼吸太浅,所以他们吸进体内的氧气只有所需氧气的百分之三十八。换言之:一一个晚上看三小时电视,就会使身体少吸收最高达百分之六十二的深呼吸氧气。如果一个人在新鲜空气中散步三小时的话,肺的血液就会把这些氧气全部吸收进去。 大多数人变得对运动有惰性了。就是说,他们的机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 但是,身体氧气供应不佳就意味着免疫力减弱,也就是对传染病抵抗力降低,因而更容易传染上疾病。 怎么办呢?谁不能放弃每天看三小时的电视,那就应当每周至少花五个小时从事库珀博士所规定的体育锻炼。 以宇航员锻炼和“飞行员训练”专家闻名的肯尼思·库珀,建议长时间看电视的人作一种逐渐增加的走步锻炼。 锻炼的方法在《体育锻炼》一一书中有详细的介绍(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费舍尔丛书出版社出版)。为了弥补每天(包括看电视时)氧气的损失或日低于平均值的呼吸,每个人都应注意做到每周得三十个锻炼分。例如他可以通过每周五次(一周中的任何五天)以四十一分钟走四点八公里路的办法来得到这些分。每次得六分,五乘六就得三十分。 这也是一个得中等程度心脏病的人要达到的最高运动量,开始时每周五次用十八到二十分钟走完一点六公里。
5. 为了名列“奇迹创造者记录”法一运动员跑步通过撒哈拉沙漠
【苏《农村生活报》六月二十一日报道】几千年来,人们从不同方向横越撒哈拉大沙漠。二十七岁的法国人雅克·马丁想在世界上一举成名,跑步通过这个沙漠的三千三百公里(由北向南)的路程。这位运动员从阿尔及尔出发,过了五十天,抵达津德日(尼日尔的一座城市)。马丁从早晨跑到中午,然后休息一会,下午再跑大约五小时,夜幕降临时,他才结束自己的“工作日”。有几次他在沙漠里迷失了方向,东奔西跑,但他拒绝跟随他的汽车的帮助。马丁的名字将列入奇迹创造者纪录册里。
6. 日本著名长跑运动员濑古利彦将赴欧洲参加一次田径比赛
【法新社东京六月二十六日电】据今天宣布,波士顿马拉松赛跑优胜者日本的濑古利彦改变了他早先的决定,将赴欧洲参加一次一万米赛跑。 日本业余田径协会说,濑古将参加七月七日至八日在斯德哥尔摩或七月十一日在奥斯陆举行的田径赛之一。 教练中村早先曾对记者说,二十四岁的濑古将取消欧洲之行,因为他被迫参加六月初在东京举行的第四届亚洲田径赛一万米赛跑后在体力和精体上已精疲力竭。濑古在一万米赛跑中获胜了,但是由于他报名迟而被列为一名自由参加者。
7. 《华盛顿邮报》关于南极的连续报道之三:冰窟中的实验室
【美国《华盛顿邮报》连载文章之三】题:冰窟中的实验室 俄亥俄大学的青年地质学家菲利普·凯尔,被用绳子顺着陡峭的火山山壁垂到下面。他的胡子冰冻了,但他在埃雷伯斯峰的火山口内壁呆了一整夜,仔细观察着三百二十英尺处沸腾着的熔岩湖。 他回忆说:在一次火山爆发的时候,“我向下凝视着这熔岩湖”。“火山口的底部有一个三十英尺宽的气洞。熔融的岩浆在洞里逐渐向上涌,就在它溢到洞口的一刹那爆炸发生了。此时闪起一团烈火,发出一阵难以令人置信的喧闹声。我好象是站在一尊大炮的前面。我们尖叫着飞快地越过洞底,石块在我们头顶上飞舞。接着,一阵强烈的爆炸将我们掀倒在地。” 这是六年前的事了,从那以后,凯尔又曾几次回到这里,研究一万二千四百五十英尺高的这座南极唯一的活火山。今年,他将营地安在这座火山的白雪皑皑的测斜坡上,以便安装三个测震仪。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南极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实验场所之一。说来也非常奇怪,它是一个研究地球其余部分的好地方。对刮遍南极高原的寒风的研究使我们得到许多有关全球气候的知识。对这里冰川的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们对什么时候北美会经历又一个冰河期作出预测。因为地球上南极的空气最清洁,这里的观察家们以这里的空气作为衡量全球污染的最基本的标准。 每年都来南极的凯尔以及将近三百名美国研究人员到这里来既是出于对科学的爱好,也是为了对外政策上的原因。 美国是包括苏联、日本在内的十三个在此间从事科研项目的国家之一,主要是为了在这片大陆上保有一份政治赌注。 根据一九六一年签订的一项条约,南极是作为一个国际区域管理的,任何有钱而又有专门技术来进行某项大量的科学研究的国家都可以参加对南极的管理。这是一项很花钱的事业。今年美国准备花在这里四个科学考察站上的六千三百万美元中,只有九百万美元是用于实际研究项目。 在距麦克默多六十英里处一个巨大冰川的阴影下,乔治·西蒙斯,在弗吉尼亚综合工艺研究所和州立大学的一位生物学家从一个湖底钻出来。他手里拿着一根三英尺长、里边满是脏物和水藻的玻璃管。外表看,它是一管不起眼的乱糟糟的东西,但是对西蒙斯来说,它却是个珍宝。 西蒙斯说:“这是存在于这个星球上的最早的生命形式之一。这是一支存在于五亿年以前到三十亿年以前、无脊椎动物进化之前占支配地位的生命势力之一。”他的呼吸在冷空气中成了一团团雾气。 这些微小的植物今天在地球上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在这个湖的十五英尺厚的冰层覆盖下生长,在几乎是漆黑的环境下,而且在这个湖的某些部分是在缺氧的情况下繁殖。 它们仍然处在原始状态,’没有鱼也没有昆虫来打搅它们。西蒙斯说:“当你下到这冰层下边时就突然间意识到,你第一眼就盯住了这些东西。它象是一个能看到过去的窗口。它令人毛骨悚然。” 为了采集水藻,西蒙斯和他的弗吉尼亚同事们用一个铜质线圈将霍尔湖冰冻的表层融化。他们带着氧气瓶轮番潜入水中。当一位潜水者在冰下三十六英尺处用表测量光度并采集标本时,他的声音通过他上边的无线电传到水上,在空旷的峡谷中形成一种令人恐惧的声响。 距这里几英里的地方,缅因大学的一位地质学家乔治·丹顿和他的三个同伴正在攀登这块大陆上少有的无冰山谷之一,找寻能说明以前冰川时代历史的石块。 南极的面积相当于美国加上墨西哥,它只有百分之二的地方没有为严实的冰层所覆盖。丹顿正是在这些“干谷”中寻找线索,以便弄明白这冰层是否能很快溶入海洋中,因而提高全世界海水的水位并淹没象纽约、洛杉矶一类城市。 丹顿一面用手指在雪堤上划示意图作解释,一面说:“地质学家对此有极大的争论。我们一直在研究过去二百万年中发生的二十次冰川期之间的历史,只有十二万年以前发生的那次间冰期中曾出现过冰层崩塌的现象。” 但丹顿和其它一些科学家认为,有可能再次发生这种现象,而且,假如人类继续燃烧煤和石油,从而将二氧化碳送进大气层,甚至在下个世纪就有可能发生。 丹顿说,由于二氧化碳吸收太阳光线,有可能使地球变暖,这将导致冰层的融化。 南极的这种严酷条件提供了地球上最接近于类似空间生活的状况。这就是为什么空间科学家在登月发射之前到这里来试验装备的原因。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一位地质学家——E·伊姆雷·弗里德曼最近发现了微生物类的植物的集地,它们生长在多孔的岩石表层下四分之一英尺深的地方。有些科学家推测这种植物是生命的一种形态,有可能存在于其它星球。这种有机体在这片大陆没有阳光的半年期间是在冻干的状态下活着。 若干科学家正直接利用南极研究空间。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约翰逊空间中心负责月球标本的协理员约翰·安内克斯塔德在这个季节率领一支考察队到八百英里以外深入南极的洪荒中寻找陨石。 安内克斯塔德是一位已经七次来南极考察的探险家,他说:“陨石是我们同火星和木星之间这片星云地带之间的联系物。有朝一日,我们将航行到这些小行星上去。因此,在我们向这些小行星发射空间飞行器之前,我们能得到的资料越多越好。” 一九七七年,安内克斯塔德的同事、匹兹堡大学的威廉·卡西迪,发现这里一片带蓝色的冰块顶端有一块只有人的拇指这么大的陨石。这块石头里边和外边含有氨基酸,最后证实了科学家们的假设——这些对生命是至关重要的蛋白质的构成材料确实存在于外层空间。 安内克斯塔德说:“假如我们同地球外的生命有任何联系的话,那么这就是。” 安内克斯塔德和卡西迪用特氟隆夹子将这些陨石捡起来将它们包在塑料纸内以便在拿到实验室分析之前能不受污染。 十年之前,历史上只发现了两千块陨石,很多是正在犁地的农民发现的。但是从一九六九年日本人在这里发现了一些陨石以后,证明南极是地球上埋藏这些空间信使的最丰富的场地。这里已经发现五千块陨石碎块,其中许多是在冰下冻了上百万年后露出冰面的。 卡西迪说:“大部分陨石是在四十五亿年以前同太阳系一起形成的。它们保留着早在一百万年前受到宇宙线照射的踪迹的纪录。它们可以告诉我们太阳一直在经历什么变化。” 马里兰大学的研究工作者戴维·L·马修斯也算是一位某种太空探索者。他的领域是等离子层,这是地球上空一万六千英里处的一一个地带,是能影响全球通讯信号的空间。 马修斯同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小组正在研究“啸声干扰”,‘它是由闪电释放的电磁波同地球辐射带中的带电粒子能相互作用。 来自魁北克最清晰的啸声正巧在南极登陆。在这里听它们更容易,因为此间的冰组成了一座精巧的接收台的自动接收塔。
8. 在「木板」上飘游
教练对从事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人,都要指定进行一般身体训练。训练项目中须包括能使一些肌肉发达的动作。 英国的一些发明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设计,即以驾驶平底竞赛汽艇代替做操。这种摩托艇是一块平板。它的前部安上发动机和油箱。螺旋桨就在大胆的驾驶者的脚下转动。这种十分紧张的体育活动可使肌肉群发达,使平衡感和快速反应习惯得到发展。
第 4 版
1. 英报文章《巴尼萨德尔下台后的伊朗》
说巴尼萨德尔下台后伊朗又掌握在宗教势力手中,执政者要走的道路上有许多陷阱,主要困难是如何处理战争和经济问题 【英《金融时报》六月二十五日文章】题:巴尼萨德尔下台后的伊朗 仅仅在两周前,巴尼萨德尔先生还是伊朗总统、伊朗武装部队总司令和伊朗原教旨主义伊斯兰力量的反对者的挂名领袖。 如今,他是一个被搜捕的人,他的反对者指控他犯有叛国罪,并在经济和战争中管理不善。 由于他没有得到革命领袖霍梅尼的支持,原教旨主义的强大势力把他赶下了台。 现在出现新动乱,并且经济情况越来越坏。 正在被搜捕的官员们是那些忠于巴尼萨德尔的人。在十八个月以前,巴尼萨德尔因获得百分之八十五的选票而当选为总统。 看来前总统没有意识到的是,这种特殊的权力斗争始终是由那些十分愿意在街道上进行格斗的人来决定的,而不是由投票箱来决定的。 原教旨主义的街道战士也许比他们的反对者武装更精良,组织更周密,就象他们在过去两年中的情况那样。 但是两种形式的反对势力仍然存在。 第一种是激进的穆斯林人民圣战者同总统手下衣衫褴褛的残余分子以及为数不多的还没有完全转入地下的自由派、左派和民族主义活动分子结成的联盟。 第二种是在中层阶级中最为明显、但是看来在社会各阶层中都有的一种广泛得多的不满情绪。 反对派在过去两周中一直未能把这种情绪发动起来,这是原教旨主义者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最紧迫的两个问题是: 伊朗基本食品的更大一部分要进口了。 通货膨胀率继续为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 原教旨主义者既已掌握了控制权,他们很可能选择紧缩通货的做法。 伊朗必需全力争取结束同伊拉克已打了九个月之久的战争,这同改善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这场战争很快会结束的明确迹象。 从德黑兰公布的消息看,伊朗军队正在前线加紧努力,以使战事在某种程度上重新激烈化。 这场战争如果结束,会为在武装部队内再次进行清洗铺平道路。当然,这种清洗会进一步削弱武装部队进行反对的潜力。 但是,这个原教旨主义政权现在所走的道路上有许多陷阱。由于它垄断了权力,它很难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其他任何人。由于它的队伍内部有持各种信仰的人,从激进的民粹派到自由市场经济论者都有,因此,如果在前进途中遇到困难,很可能爆发新的争权斗争。 把反对派全逼得搞地下活动也有危险,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会使反对派更具有吸引力。一部分反对派可能会搞恐怖活动,因为他们会认为,既然等待他们的是处决,那他们为什么不搞暗杀和安放炸弹。 从短期说,处理战争和经济问题是主要的困难。 如果在军事上遭到严重失败,或者,如果对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之间、失业和货币供应之间的微妙关系处理不当,就很可能把政体打乱。如果粮食严重不足,那么就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中也肯定有些人会开始产生怀疑。 正象革命后时代的一切事情一样,主要问题仍然是阿亚图拉霍梅尼的健康状况。现政权仍完全仰赖于这位八十一岁高龄的老人,因此,看来,它必然会不断进行斗争,以保证阿亚图拉一旦逝世,能够继续掌权。 目前看来,只要这位阿亚图拉活着,他的伊斯兰共和国就会存在下去。过去两年的争权斗争实际上是因估计他活不长了而进行的争夺有利地位的斗争。
2. 美联社说:黄华访印是中国加强同南亚国家关系的一部分
【美联社新德里六月二十九日电】当苏联的盟国印度和苏的对手中国,昨天同意改善关系和进行谈判结束它们二十年的边界争端时,苏是对此既有兴趣但又没能到场的一方。 经过长期讨论和长期期待之后,向中国开放的政策对印度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步骤。英迪拉·甘地总理和她的副手明显担心会激怒莫斯科,莫斯科是印度军事和工业的主要供应者。 就中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黄华周末进行访问以前,甘地夫人的政府声明说,恢复同中国的友好关系将不以牺牲任何别的国家利益为前提。外交界人士说,她私下向苏联强调了这一点。 预料向中国开放的政策会使甘地夫人“在她同莫斯科的关系中”有更多的回旋余地,这种关系迄今一直束缚了她,使她不能公开点名谴责苏联人侵略阿富汗。 预料向中国开放的政策还提高了印度在不结盟运动中的威信。这种威信由于印度承认柬埔寨韩桑林政府而受到了损害,苏联和越南支持韩桑林政府。几乎所有的不结盟国家都追随中国承认被越南人撵走了的波尔布特政府。 此间分析家说,因为中国与苏联的冲突和中国对苏联在南亚的扩张的关切,所以中国希望加强同印度的关系。 黄访问新德里是加强中国同南亚国家的关系的主要的外交努力的一部分。 一九六二年,中国与苏联的冲突还刚刚开始,北京能腾出手在南面打仗。而今天,中国人只在南部边界保留有估计一百八十五个主力师的十八个师,其余的大多数都在苏联边界上。
3. 巴霍纳尔宣布:伊朗逮捕企图摧毁议会的五十名游击队员
【路透社德黑兰七月一日电】伊朗伊斯兰共和党的新领袖今天说,打算摧毁议会的五十名左翼游击队员昨晚被逮捕。 报纸说,这些人民圣战者组织的游击队员是在同革命卫队进行一场枪战之后被逮捕的。在枪战中,一名游击队员被打死,三人受伤。 伊斯兰共和党领导人霍贾特伊斯兰穆罕默德·贾瓦德·巴霍纳尔说,他认为,所有反对派组织都参加了同美国有牵连的向革命发动进攻的阴谋活动。 巴霍纳尔今年四十七岁,留着胡须,头上裹着黑色的穆斯林头巾。他说,昨晚被逮捕的五十名游击队员曾策划摧毁伊朗的议会。 这位伊斯兰共和党新领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这些被拘留者正是属于那个同美国一起参加六月二十八日在这里的伊斯兰共和党总部安放炸弹的事件的组织。 这是巴霍纳尔被任命接替在爆炸事件中死亡的贝赫什提担任伊斯兰共和党领袖以来举行的首次记者招待会。 议会议员们在爆炸事件以来举行的群情激动的首次会议上,哀悼星期日炸弹袭击事件的七十多名牺牲者中的二十七名议员时,流着眼泪高呼“消灭美国”的口号。 在爆炸中受伤的三名议员被人用病床车从医院推到会场,以使到会成员达到法定人数。 巴霍纳尔在今天的记者招待会上发表的语调强硬的讲话表明,他也许同他的前任一样是个强硬派。他在回答问题时说,他不能说,前总统巴尼萨德尔参与星期日爆炸事件。他说:“但我可以说,这个事件与各个组织都有关。” 巴霍纳尔说,在星期日的爆炸事件中死了七十二人,而不是昨天官方报刊所报道的七十四人。 他还透露,内阁决定在举行预定的取代巴尼萨德尔的总统选举的同一天,举行代替死去的二十七名议员的选举。
4. 路透社认为:伊朗事件后面临更大困难
【路透社德黑兰六月二十九日电】大规模暗杀事件引起给伊朗神职人员把持的政府的前途打了个问号。 尽管伊斯兰共和党的缔造者和总书记、有影响的贝赫什提已经死亡,但是,上周接管被解职的巴尼萨德尔总统的权力的伊朗总统委员会的另外两名成员仍然活着。他们是总理拉贾伊和议长哈希米·拉夫桑贾尼。 然而,没有贝赫什提的阴险的手腕,伊斯兰共和党及其支持者也许会发现,使伊斯兰具有现代政治和经济的特征的繁重任务更加难办。 而且,昨晚炸弹袭击——水平大大超过了无论是宗教极端分子还是政治极端分子过去所搞的袭击——显示了伊斯兰共和党的对手(不管他们是什么人)的组织力量和技术水平。 反对派竟然使用如此惊人的手段——实际上企图消灭除霍梅尼以外的整个伊朗领导——暗示,他们不会袖手旁观让神职人员控制的政府去收拾残局。 神职人员及其支持者也面临着巴尼萨德尔所造成的棘手的问题,自从他先是被解除武装部队总司令后又被解除总统的职务之后转入地下以来,他已成为某种隐患。 大多数伊朗人认为,巴尼萨德尔就在伊朗藏起来,也许受到伊斯兰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圣战者游击队组织的保护。 他的存在的阴影、特别是发生了象昨晚的炸弹袭击那样的对神职人员的袭击,可能使伊斯兰共和党及其支持者提心吊胆。 昨晚为巨型炸弹袭击显然是内行人干的,这就引起这里关于武装部队卷入这事的猜测,但是,政府发言人纳巴维今天加以否认。
5. 美联社报道葛罗米柯即将访波
【美联社莫斯科七月二日电】克里姆林宫的一位高级发言人说,政治局星期四(二日)开会讨论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即将访问华沙的事情,葛罗米柯可能在「两三天」之内动身。 共产党发言人扎格拉金说,他怀疑会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一次华沙条约最高级会议(苏联集团的贸易联盟目前正在那里开会)。 在莫斯科的东欧人士早些时候曾猜测,索非亚会议期间会全面讨论波兰问题,甚至是在最高级会议来讨论。
6. 南通社说美对苏传出苏美首脑可能在墨会晤消息未表态
【南通社华盛顿七月一日电】华盛顿今天对如下一则莫斯科消息没有表示意见:里根总统和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即将于墨西哥的坎昆举行的南北会议期间可能会晤。 莫斯科的人士暗示,勃列日涅夫也许出席这次会议,在会议期间,他还可能会晤美国总统。 然而,华盛顿的官方人士一直没有证实里根总统会参加这次会议。华盛顿已表示过的仅仅是,美国总统将「在某些条件下」才去墨西哥,尤其是这样一个条件:与会者不作出最后决定,只是交换一下意见。
7. 大赦国际敦促世界各国:呼吁伊朗当局停止处决浪潮
【德新社伦敦六月二十五日电】大赦国际今天敦促其世界各地的成员国呼吁德黑兰当局停止在伊朗掀起处决浪潮。 这个人权组织的一位发言人在这里说,自从一九七九年发生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已经有一千六百多人被处死。
8. 路透社报道: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新闻机构攻击波兰
【路透社维也纳七月一日电】苏联新闻界为反对它所谓的波兰“反革命”而掀起的喧哗甚嚣尘上,它的东欧盟国也跟着喧哗起来。这反映了他们对波兰共产党是否有能力在那里维持秩序一事的担心越来越大。 捷克斯洛伐克和东德最直言不讳地批评波兰党未能制止“反革命势力”对社会主义的越来越厉害的颠覆活动。 对波兰局势一直比较沉默的匈牙利官方报纸和电台也表示了类似的不安。 华沙条约组织中独立性颇强的罗马尼亚一再直言不讳地表明,它相信华沙领导人有能力解决波兰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几个月来,保加利亚在波兰问题上一直缄默不言,但现在也站出来批评华沙。它指责说,波兰党的领导人一忍再忍,怂恿了反社会主义和修正主义势力。 保加利亚党报《工人事业报》发表了一系列调子低沉的评论,说什么波兰党“实施其宣言和决议的尝试失败了”、无休止地让步使得广大的普通共产党员“人心惶惶”等等。 与此同时,保加利亚军报《人民军报》一针见血地提醒说,共产党国家一定得在患难中相助。这是重申所谓的“勃列日涅夫主义”。 昨天,东德各家报纸转载了德意志通讯社关于波兰局势的一系列内容相同的消息,集中强调了波兰官员呼吁采取强硬措施来对付反革命分子这一点。西方观察家说,东德官方把这些报道放在突出地位这一点反映出它是支持在波兰奉行一条强硬路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