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05-28

第 1 版

1. 香港《中报月刊》在美召开“海峡两岸交流问题座谈会”

说出席会议的包括来自北京、台湾及香港三地的学者,与会者大都赞成海峡两岸人民应该尽速交流;中共提出的通商、通邮、通航的口号,被台湾当局拒绝,给海外国人普遍的印象是台湾畏惧和中共接触    【香港《中报》五月二十五日社论】题:一堂雅叙两岸交流——从台湾北京学者同时出席座谈会谈起    五月十一日下午,《中报月刊》在美国加州大学巴克利校区主办了一次饶有意义的海峡两岸交流问题座谈会,特请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杜维明博士担任座谈会的主席,出席此次会议的包括来自北京、台湾及香港三地的学者。《中报月刊》为何提出这项国人极为关切且敏感的问题: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交流,作为这次座谈会的主题呢?主要是我们觉得,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是血浓于水,无论彼此观念和意见如何不同,只要能抛弃一党之私,深信都可使两岸人民获得实际的益处。    同时这次座谈会的重要意义,在于使来自不同环境背景,各持不同见解的学者,能共聚一堂,彼此不代表任何党派,大家作非正式的座谈。主持座谈会的杜维明博士特别强调此次座谈会,没有一定的宗旨,各人的看法未必一致,结论如何也不见得重要,最主要的还是大家在这里交换看法,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形下进行的讨论,应是比较中立客观的,深信有助于海内外国人对两岸交流的沟通与了解。    与会的学者大都赞成海峡两岸人民应该尽速交流,但也谈论到实际的政治现实问题,基本上中共于一九七八年年初就提出“三通”(通商、通邮、通航)的口号,希望借此能与台湾展开第三次和谈,但却被台湾当局断然拒绝,认为此乃中共的“统战”,却给予海外国人普遍的印象是台湾畏惧和中共接触’更遑论和谈。    来自台湾的名政论家阮大仁博士则在座谈会上指出了台湾当局的顾虑。他说:“以国民党的决策阶层来说,都是上了年纪的外省人,其实在感情上,他们最应该赞成三通,但问题是他们都有不安全感,因为他们是败军之将……。”另位曾经两度与蒋经国先生长谈的台籍学人陈若曦女士亦在会上力言:“海峡两岸的人民,都是愿意三通的。在台湾如果有人不同意三通,我想不是台湾的本省人,而是一些没有安全感的外省人。”其意义尤为长远而发人深省。    我们赤诚支持最好是乘时主动大开两岸交流之门。古语云:“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祈愿台湾当局能就此关乎天心人性的两岸交流问题及时改弦易辙以图之,实为全国人民的幸福。

2. 美国防部发言人说:美现在向中国出售武器极不可能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五月二十六日电】五角大楼发言人亨利·卡托今天说,美国试图向中国出售武器是“极不可能的事”,尽管国防部长温伯格在四月访问欧洲期间提到了那种可能性。    卡托说:“如果这种事出现的话,那也是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计划者们还远远没有想到这一点。”    政府人士说,美国认为北京政府太不稳定,不能接受技术先进的美国武器。

3. 台湾亚东协会新闻宣传部长称:宋美龄回国从健康上说大概困难

【时事社东京五月二十六日电】题:亚东协会暗示,一般地说,宋美龄女士可能访华,但从健康上说则难    台湾的亚东关系协会二十六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就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宋庆龄女士的胞妹宋美龄女士前往探望一直处于病危状态的宋庆龄女士问题说:    “不予置评。”但是没有否定宋美龄女士访问中国的可能性。    今天会见记者的、该协会的新闻宣传部长张超英首先说:“上北京方面统战工作宣传的当,就不好办了;不过,一般地说,旅外华侨为探亲回故乡而访问中国,我们不反对。”    但是,张部长表示了这样的见解:宋美龄女士已经高龄,而且患着皮肤病,需要定期做手术,因此,“客观地看访问大概困难”。

4. 香港《快报》社论《评中共的最新统战攻势》

说台湾当局不让杜聿明在台子女来北京奔丧,于理不合,此事足以影响人心,要台湾当局慎重应付,不宜掉以轻心    【香港《快报》五月二十六日社论】题:评中共的最新统战攻势    中共正在对台湾展开一场新的统战攻势,虽谈不上有什么战略意义,但足以影响人心——尤其是影响海外中国人对台北当局的看法。台北当局需要慎重应付,不宜掉以轻心。    这场最新统战攻势是环绕着杜聿明之死而展开的。这位前国民党高级将领于本月七日在北京病逝,为了等待他在美国的长女杜致礼和曾获诺贝尔奖的女婿杨振宁回国奔丧,丧礼押后至昨天才举行。而在等待期间,北京当局出了一手“怪招”,由杜聿明遗孀曹秀清女士出面,致电台湾的蒋经国总统要求让杜聿明夫妇仍在台湾的二子二女赴北京奔丧。    但台北当局相应不理,在一声不响之下,使中共这项统战手法获得初步成功,在大多数海外中国人(甚至外国人)看来,阻挠子女为父奔丧是不对的。台北当局原本可以在这件事情上“事实求是”一番,把电报退回曹女士,着令向有关机构申请为其子女办理出境手续,或至少应由杜聿明夫妇在台的子女出面说明他们是否愿意办理这种手续。一声不响的结果,就使中共在这场统战攻势中一开始就占了主动,于是有一个接一个的攻势随之而来,现在已经可以看到,这些攻势虽不会损伤台北当局的毫毛,但对海外人心是有影响的。    杜聿明的丧礼(北京叫追悼会)已在昨天举行,杜家在台子女没有参加。但事情并未到此结束,新的统战攻势正在借这个题目如后浪推前浪而来。中共发动在北京的黄埔一期生郑洞国、侯镜如、黄维、李奇中联合致电蒋经国先生,要求“放”杜聿明在台子女回大陆奔丧。“以尽人子之道”。接着又引述蒋经国先生本人曾经“守父灵一月”的往事,并说即使杜聿明在台子女赶不及参加北京的追悼会,也应当在事后回来“尊祭之灵,慰藉其母,尽人子之道”。    蒋经国先生忠孝仁爱,尽人皆知,中共现在利用这一点,把杜聿明在台子女没有参加丧礼说成完全是蒋经国先生一个人的“阻挠”所致。这显然是与事实不符合的,我们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到中共的统战手法。但台北当局始终三缄其口,都不免使大多数不明真相的人士认为曲在台北。在复兴中华文化声中,作为中华文化精髓之一的孝道,不应该不受重视。父亲死了,儿女间关万里前往奔丧,是理所当然的事。台北当局在这件事情上虽可能并没有加以阻挠,但相应不理似乎也于理不合。反过来说,如果台湾有一个张三李四死了,要他在大陆的儿女赴台奔丧,中共一定不会相应不理。不论中共是真情或假意,总是做得好好看看。为什么台北在这种事情上不能做得“好好看看”呢?我们看不出有什么理由不能让隔着一条海峡的中国人与中国人之间自由来往,如果真有什么充分理由,大可以说说清楚。否则,是非曲直就很难分辨了。

5. 穆加贝说他的亚洲之行非常成功

【路透社索尔兹伯里五月二十六日电】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今晚说,他希望在社会党总统密特朗当选之后,法国对南部非洲的政策将会发生实质性的转变。    穆加贝在他结束了为时两周的远东之行回国时说,他对法国的形势没有充分的了解。但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人们希望看到一种相当于法国改变对南非洲的政策的明确方针,我们希望,这种方针将比较符合非洲人民的愿望和非殖民化的程序。”    穆加贝说,他的中国、日本、印度和巴基斯坦之行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    他说:“使他们感到高兴的是,我们已设法从战争状态过渡到彻底的和平与安宁,他们为我们祝福。”他说,讨论的范围包括贸易和援助,文化、科学和技术交流。他说,细节待以后公布。    他说,中国答应增加援助。日本保证从津巴布韦买更多的东西。

6. 加拿大同苏签订五年内向苏出售二千五百万吨谷物协定

【合众国际社渥太华五月二十六日电】黑曾·阿格今天宣布,加拿大签订了一个创纪录的五十亿美元的协定,根据这一协定,加拿大今后五年内将向苏联提供二千五百万吨谷物。    负责加拿大小麦局的部长阿格说,这笔长期谷物交易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    他说:“这一协定加强了加拿大历来是向苏联提供谷物最多的国家的地位。    这笔交易差不多相当于其他长期协定的总和。”    加拿大在头一年至少要向苏联人出售四百万吨小麦和大麦。然后逐年增加五十万吨,到一九八六年增加到至少六百万吨。    阿格说:“这一长期协定并不构成加拿大对外政策的任何改变。我们对阿富汗问题和波兰人有权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的立场没有变。”    阿格说,没有迹象表明,苏联人打算从加拿大多买粮食,以对美国进行报复。

7. 时事社报道园田暗示要重新研究对苏措施

【时事社东京五月二十六日电】题:外相暗示要重新研究对苏措施    园田外相二十六日下午在参议院外务委员会会议上,就我国随着苏联军事介入阿富汗而采取的对苏措施回答两院俱乐部议员山田勇的质询,强调我国要同西方采取一致的步调,暗示了重新研究我国的对苏措施的方针。他说:「对苏制裁措施,事实上不慎重考虑不行。单单日本吵吵嚷嚷,也无关苏联的痛痒,单单一个国家气势很壮,搞制裁,制裁,那是危险的。重要的是,自由主义阵营要步调一致。」

8. 路透社评约旦国王访苏

【路透社莫斯科五月二十六日电】约旦国王侯赛因今天抵达这里,进行国事访问。外交官说,他这次访问可能会推进苏联旨在反击美国插手中东和在中东重建苏联的势力的努力。    侯赛因国王上次访问莫斯科是在一九七六年。国王在机场受到勃列日涅夫主席和吉洪诺夫总理的迎接。    两年来,由于约旦反对埃及一以色列得到华盛顿支持的戴维营和平协议,它在克里姆林宫对外政策中的重要性增强了。    据驻莫斯科的外交官说,约旦在阿拉伯保守派国家当中的声望可能在莫斯科旨在扩大其在中东的影响的努力中起重要作用。    据料,双方将要讨论伊朗—伊拉克之间已打了八个月的战争和黎巴嫩导弹危机。    但是,莫斯科的阿拉伯人士说,苏联的主要目的是要争取约旦国王公开支持苏联就中东问题召开国际会议的建议。    这些人士说,如果侯赛因国王支持这个建议,那么,阿拉伯世界接受这一建议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从而给美国造成压力,迫使它也支持这一建议。    西方和阿拉伯人士都说,侯赛因国王同苏联领导人的会谈将使双方有机会澄清各自的立场,但不会造成约旦亲西方的根本立场有任何改变。    【路透社莫斯科五月二十六日电】约旦国王侯赛因今晚公开支持苏联关于召开一次中东问题国际会议的建议。    约旦国王在抵苏联进行访问之后在克里姆林宫的一次宴会上表示,他的国家支持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今年二月提出的这个主张。

第 2 版

1. 美国五十州:(十四)印第安纳州

“大家伙州”(THE    HOOSIERSTATE),一八一六年成为美国的第十九个州。    城市的发展速度有多快?    印第安纳州的格雷起初只是密执安湖畔沙滩上的一个小港。不过,那里出产煤和石灰石。有了煤和石灰石,铁矿石就能炼成钢。明尼苏达州有铁矿石可以运往格雷。随着矿石源源不断地运来,格雷就奇迹般发展起来。钢铁日夜不停地从格雷的巨大钢厂生产出来,格雷成了一个繁忙喧闹的城市。    印第安纳州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印第安纳波利斯从前只有两间木头房子和一条羊肠小道,这也是一件令人难以相信的事情。人们之所以选中了印第安纳波利斯作该州的首府,是因为它几乎正处于印第安纳州的中心。    印第安纳州不仅有喧闹的城市,还有繁忙的农场。在全国生产玉米的各个州中,这个州的玉米产量位居第四。它的平坦的土地上广种玉米、苜蓿和燕麦,大片的麦田犹如金色的海洋。收下来的玉米和其他谷物垛在一起,看上去就象是印第安人住的金黄色小房子。    在印第安纳州的平原上,真正的印第安小房子一度曾星罗棋布,因为那里是肖尼印第安人和迈阿密印第安人的故乡。    印第安纳有两个颇不寻常的地方可以夸耀。一个是怀恩多特洞,美国最大的天然洞穴之一,狭窄的通道穿地下室而过,蜿蜒数英里。    另一个奇特的地方叫圣克劳斯。当然不是因为圣尼古拉斯的缘故。写给圣诞老人的信多数寄到这个城市来。

2. 美国五十州:(十五)伊利诺斯州

“大草原州”(THEPRAIRIESTATE),一八一八年成为美国的第十三个州。    早期的移居者曾沿着伊利诺斯河顺流而下,经过俄亥俄河、沃巴什河和密西西比河向下流航行。他们曾乘坐龙骨船和驳船来到伊利诺斯,有的还乘运货车经陆路而来。    有些移民是来耕种肥沃的草地的,甚至就像伊利诺斯州的农场主在今天所做的一样,种植玉米、饲养猪、牛,并将它们装上船经水路运去销售。有些移民来这里建起了城镇,并在城里工作。罗克福、迪凯特、乔利埃特和埃文斯顿等城市就是这样兴建起来的。还有些移民前来开采发展中的工厂所需要的煤矿。今天美国的大部份农业机械、糖果和玉米产品都是这些工厂生产的。十六世纪末叶,有一个人从遥远的海地岛来到伊利诺斯。他是一个黑人自由民,名叫约翰·巴普莱斯特·德萨布尔斯。他在密执安湖岸建立起来的毛皮贸易站就是一个大城市——芝加哥的开端。    一八三七年,亚伯拉罕·林肯在自修法律后在伊利诺斯州开始从事律师工作,他常常连续几个月骑着马从一个县到另一个县,沿途处理案件。    芝加哥是世界最大的铁路中心和世界上主要的肉类罐头批发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港。芝加哥生产的钢比匹兹堡还多,它还是我国第二大印刷和出版中心。石油和铁矿砂等原料满足伊利诺斯州的需要。靠近苏必利尔湖的铁矿可以既便宜又方便地运到东圣路易斯、乔利埃特、格拉尼特城和芝加哥的铸造厂和钢铁厂。一八七一年,芝加哥的场大火几乎烧毁了城市。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大火呢?就是因为打翻一盏煤油灯。是谁引起这场火灾的呢?据说是奥利里夫人的奶牛。

3. 香港《快报》文章《宋庆龄的传奇》

【香港《快报》五月二十四日文章】(作者:智仁)    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遗孀,九十高龄的宋庆龄女士,在经历过推翻满清,讨袁,北伐,抗日,与及内战等中国大事后,行将走完她漫长的人生历程了。    在她病危之际,中共宣布接纳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授予名誉国家主席的称号,中共官方报导:“在病榻上的宋庆龄,听了连连点头,眼里闪耀着泪花,微笑着但说不出话,神情激动……”大有“感激涕零”之感。    事实上,多年以来,宋庆龄一直以非共产党员身份,居于中共领导阶层,任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职务,接待外宾,出国访问,一直都干着她自己认为应该做的工作,而且做得很好。    不过,姑勿论国民党员也好,共产党员也好。宋庆龄在大多数中外人士的眼中,是完美的。旅华外籍作家在今年三月,撰文介绍她所作的贡献。这位名叫爱泼斯坦的外籍作家,在文中指“宋庆龄是本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杰出女性之一”。    在一九二七年间,美国名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描写宋庆龄时说:“她温文尔雅,但性格坚强,……她对孙中山规定的革命方针忠诚不移,并坚守他的遗愿。”    宋庆龄是广东文昌人,在上海出生,时维一八九一年。十四、五岁起便在美国上学,推翻中国两千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爆发时,她正就读于美国威斯来女子大学。她自小便放眼于世界各国的精神文明,她当时所写的文章便早已表现出,她是一位热情洋溢的爱国者,一心想把在海外学到的东西,为祖国服务。    从少女时代起,孙中山先生便是她政治思想上的典范,孙中山本是她父母的朋友,她在一九一一年,便成为国父的私人秘书,孙中山经数十年艰苦奋斗,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但在中山县澳门故居,早娶有卢太夫人,且育有一子名孙科,并有一女。    在袁世凯称帝期间,孙中山先生亡命于日本东京。一九一五年,宋庆龄决定下嫁孙中山先生,她的决定,当时受到家庭的反对,宗教人士与政敌的毁谤。    宋庆龄在与孙中山先生结婚十年后,经常在他左右,担负孙先生同国内外大量的机密书信来往的工作。在日本、上海、广州等地,过着繁重紧张和危险的生活。    一九六六年她接受名女作家韩素音访问时,谈到当年冒险犯难的生活,回忆着说:“每当孙先生要从海外回国,他一定要经过化妆。同时也要改名换姓,我记得他最后一次从日本回国,与中国海军接触,并劝说海军的负责人转而反对袁世凯。当时,他化妆住在上海一家法文报馆的楼顶。白天,我们从不出外,只晚上才到外面去,外出时也是化妆的。”由此可见她与国父出生入死生活的片段。    最令人难忘的是在一九二一年在广州,叛变了的军阀陈炯明曾企图用密集的炮火,夺取孙中山的生命,她勇敢地留下来,吸引敌人的火力和注意,让中山先生离开险地。    一九二五年三月,国父孙中山逝世,可以说是宋庆龄一生的转捩点。她向全世界介绍了孙中山先生致同胞力倡三民主义,联合世界上各民族争取平等的遗嘱。    但自那时起,她就反对集中注意力于内战而不团结抗日。国共分裂之后,她就明显地站在同情中共的一方,与姊蔼龄(孔祥熙夫人)、妹美龄(蒋介石夫人),在政治立场上分道扬镳,甚至是对立的。    不过,她也有她的志愿与目标的,一九三二年开始她致力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工作,同时并于一九三八年成立中国福利会,当时叫做保卫中国同盟,抗战胜利时,它叫做中国福利基金会,中共政权建立后,一直沿用中国福利会之名至今。    中国福利会负责着双重任务,首先在中国人民争取进步中帮助解决某些急需。其次向世界朋友阐明中国人民斗争的目标与意义。    在八年抗战中,她先后在香港,在重庆发起的领导了保卫中国同盟,吸收了不少中外人士参加,动员国际舆论与争取国际援助。从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一年,她一直在香港进行她的工作,直至同年十二月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她在日军到达香港前六小时,才飞往重庆,恢复她的活动。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宋庆龄当年在香港展开“保盟”活动时得到不少政府专员与银行家支持,与及工商界的响应。当年港督杨慕琦也曾为“同盟”主办过一次筹募基金运动,港督在声明中说:“遭受自然和人为的侵害的不幸受难者们,以及这些无助的人的要求,都是值得支持的……”    当时的“保盟”总部在港岛西摩道二十一号,除了办公桌,就堆满了救济物资,宋庆龄就在这里开展了她的活动。    在抗战胜利后,她仍在上海从事保卫中国同盟工作,但改为中国福利基金会,在工人阶级集中的上海搞战后的救济工作,包括妇幼卫生,文化教育,并建立了第一所儿童剧院,又兴办学校,幼儿院。    一九四九年中共政权建立以后,宋庆龄的立场更明显,她应邀到北京参加会议,当选为常务委员,同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一九五四年她更当选为一届人大副委员长,一九五九年四月她任中共的国家副主席。    一九七五年一月中共四届人大,宋庆龄当选为副委员长。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曾威胁要剪掉她的头发。她愤怒答说:“我要剪掉你们的头发。”在当时的情况敢这样说话的,大概也只有她。不过,由于她在中共中地位特殊,与毛,刘,朱,周甚至董必武都有良好友谊,所以一直能以党外人身份,居最高领导人之一的地位,而“红卫兵”的攻击,并未对她构成威胁。三十年来中共任何政治活动,甚至“文化大革命”都对她冲击不大。    在对内对外,过去三十年来,宋庆龄生活相当活跃的。    人们形容她在国内外有无数朋友,有广泛持久的友好关系,同她一起工作的人都了解她民主谦逊的精神。她身上没有丝毫“官架子”,她总是勤恳,兢业,即使在繁忙与健康欠佳时,收到来信也是当天或隔天即回。    她具有丰富的经验与智慧,从少女时代,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爱国,公正,目光远大,尔雅自然,不管如何,数十年来,她已为她的理想与意愿尽到一切力量。

4. 美国会通过里根政府八二年度预算

【路透社华盛顿五月二十一日电】(记者:迈克尔·波斯纳)国会今天最后通过里根总统的一九八二年政府节约预算,白宫为了赢得下次大战役的胜利,表示愿意在税收政策上作出让步。    参议院以七十六票对二十票结束了关于从十月一日开始的财政年度的六千九百五十四亿美元的开支指标的国会行动。开支指标规定可有三百七十六亿美元的赤字。    国会五月二十日通过了这项议案,参议院已将议案递交里根签字。    与此同时,财政部长唐纳德,里甘和白宫的一些官员同议员们举行了会谈,谋求对里根的为期三年、削减百分之三十税收的这一有争议的计划达成妥协办法,人们指责这项计划会引起通货膨胀。    预算和拟议中的削减税收计划是总统的加速美国经济增长和减少通货膨胀的保守主义计划的两个主要支柱。    由于争取到反对党民主党人——其中大多数是南方的保守派——的支持,里根五月初在国会赢得了在预算上的重大战役胜利。    这一派的领导人得克萨斯州的民主党人菲尔·格拉姆及其四名同伴昨天就税收问题拜会了里甘及其白宫助手,但是,格拉姆今天说,既没有提出也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白宫发言人拉里·斯皮克斯说,里根正等待国会提出适当建议,以便看看他是否能接受一项可代替性计划。    格拉姆说,保守派正在形成一致意见,要求实行多年减税办法,但是,第一年削减的税收要少于里根为了减少预算赤字和利率而希望削减的数字。    里根建议连续三年中的每一年里,所得税通盘削减百分之十,今年七月一日开始第一期减税。

5. 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价表(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外币名称外币单位买价卖价美元100173.06173.92英镑100357.68359.48加拿大元100143.63144.35西德马克10075.1375.51瑞士法郎10084.1384.55法国法郎10031.1131.27日元100,000775.52779.40新加坡元10080.2780.67港元10031.4231.58

6. 美第一季度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百分之八点四

【国际交流署华盛顿五月十九日电】一九八一年第一季度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上升达到年率百分之八点四,比政府以前报道的数字增加了。    这个修正的数字是一九七八年第二季度上升年率百分之九以后的最高数字。一个月前政府发表的第一季度估计数字为上升百分之六点五。去年第四季度上升了百分之三点八。财政部长里甘说,这样大幅度的增长使“所有”经济学家都感到意外。”

第 3 版

1. 台湾教师林清泉列入《世界诗坛名人录》

【香港《大公报》五月十一日报道】题:屏东县初中教师林清泉列入《世界诗坛名人录》    台湾屏东县内埔初级中学教师林清泉,被列入今年八月出版的《世界诗坛名人录》中。这本书是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补助的国际书目之一。能列入此书,是难能可贵的。    据台北《中国时报》载称,林清泉,现年四十二岁,“国立”艺专编剧科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他一九六七年任教于省立大甲中学,一九六九年转任教于屏东大同初中,一九七○年起在内埔初中执教至今。林清泉开始写诗是在他读初中时期。现在他已有三本著作,它们是《残月》、《寂寞的邂逅》及《心帆集》,已被美国多所大学的图书馆列为中心。他也写儿童诗。林清泉除了写诗外,还是书法爱好者,他曾获得日本曾东书道会的特选奖和尾西书道会的菊花奖。

2. 《南华早报》文章《请来看一看“真正的”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是二十世纪美国作家德莱赛的一部著名小说,现在要增补原先砍去的三万六千字,恢复本来面目重新出版    【香港《南华早报》四月十八日文章】题:请来看一看“真正的”嘉莉妹妹(作者:赫伯特·米特冈)    二十世纪美国的一部划时代小说,西奥多·德莱赛的《嘉莉妹妹》,将要增补原先从手稿中砍去的三万六千字,按作者八十年前创作的本来面目,第一次公诸于世。    按照二十世纪初的标准,在作者的妻子、编辑和出版人等审查者的眼里,德莱赛的《嘉莉妹妹》被认为是性感描写太露骨、语言使用太粗俗、处世哲学太悲观的小说。    一部为历届学习英语的学生和广大读者所欢迎和推崇的具有历史声誉的作品,在重新出版i时作出如此之大的改动,历史上还从未有过。    学者发现,书中人物的面貌有了改观。嘉莉的感情更加深沉,更具天良,更富性感;小说的色调更加写实;并且恢复了原先的结尾——一种把人生看得更为凄凉的结尾。总之,编辑们发现,书中人物的性格和动机与以前的版本已大不相同。    德莱赛后来的一些重要作品,如《金融家》、《巨人》和《美国的悲剧》,人们预期不会有多大更动。    宾夕尔法尼亚大学出版社在对这位印第安纳州作者的个性和文体作了数十年的探究之后,将在四月下旬出版这部“新”的小说。德莱赛死于一九四九年,生前他从未作过任何努力来恢复这部作品的本来面目。    《嘉莉妹妹》的故事情节没变,讲的是一个从中西部来的有些单纯的农村姑娘和她周围的一群男人对付芝加哥和纽约严酷的经济现实的故事。他用自然主义的笔法刻划了一群追求物质享受、希图声名远扬,但是幻想破灭的悲剧人物。    书中所反映出来的绝望情绪、道德沦丧和温和的亵渎行为,对第一次出版该书的道布尔代和佩奇出版公司来说是太过分了。小说当时受到《麦克蒂格》一书的青年作者弗兰克·诺里斯和该出版公司中资历较浅的合伙人瓦尔德·海因斯·佩奇的击节赞赏。之后,弗兰克·道布尔代从欧洲休假回来,他看了这部手稿之后,就想把它“枪毙”了事。德莱赛要出版社信守协定,出版社无理可言,只得出版,但还是对手稿进行了一番删改,德莱赛连看一下改动的机会都没有。    出版社不作任何推销性质的宣传,就想使该书湮没无闻。初版只销售了四百五十六册,德莱赛只抽得六十八点四美元的版税。《嘉莉妹妹》的遭遇使得德莱赛心烦意乱,情绪受到很大打击,结果导致了精神崩溃,断断续续达两年之久。    宾夕尔法尼亚保存的德莱赛的文件中有关于医生治愈他精神崩溃的处方。随着德莱赛的声望与日俱增,别的出版社又重新出版了《嘉莉妹妹》’该书终于被公认为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    这次出版的《嘉莉妹妹》新版本的编辑是内达    ·韦斯特莱克、詹姆士·韦斯特、约翰·伯奇和艾丽丝·温特斯。他们之所以对手稿发生兴趣,是因为从三十年代以来,就一直流传着小说被删改的说法。编辑们发现,德莱赛的第一个妻子萨拉(即贾格)和他的朋友阿瑟·亨利对小说作了重大的改动。编辑们又恢复了删节的段落,使嘉莉更加引人,使人们对她有一个更为完整的概念。她不仅更富性感,而且更是一个上乘的演员。”    原作最重要的改动是结尾部分。最初的结尾描述一个同嘉莉过往甚密的已婚男子赫斯特伍德的自杀身亡,呈现了一幅人们追求希望却又堕入悲剧的凄凉画面。新版小说的编辑发现,德莱赛在贾格和亨利的影响下,缓和了那种自杀后的绝望情绪,并把嘉莉又重新突出起来,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熟悉的带有浮华词藻的结尾。    这次恢复本来面目的版本去掉了带有感伤情调的“哦,嘉莉,嘉莉”那一大段,而把自杀作为最后结尾。

3. 既节省金属又提高抗震能力的建筑法

【苏《真理报》报道】题:如果大地颤抖……前,在哈萨克    塔乌山前地区(即今日阿拉木图市区)建    在一百二十五年的阿拉造了第一批房屋,当然,毫无疑问,这些房屋都是建在“火药桶”上,因为这个地区经常发生震中烈度为九至十度的地震。一八八七年,强烈的地震几乎使全城毁灭。又过了二十五年,灾难重演。至今地壳内部的强大力量时而烦燥不安:突然墙壁颤抖,碗橱里的器皿叮当作响,吊灯摇幌……    然而,这座雪山下的城市还在不断发展,居民已接近一百万,多层楼房一个接一个地拔地而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建筑师们对地下孕育着的危险估计不足。阿拉木图的每一项新建工程都注意到能否抵抗住自然灾害的危险打击。    建造抗震能力很强的住房要增加不少额外费用,于是专家们绞尽脑汁:能否做到既能减少稀缺金属用量又不致降低房屋的牢固程度。看来是可能的。    计算表明,用大型预制板建造的房屋可大大减少金属耗量,而对其牢固性没有丝毫损失。用这种方法建造每平方米住房,可节约二十至二十二公斤金属。    能达到大大节约金属的另一条途径是崭新的结构。位于阿拉木图市的“哈萨克”宾馆,共二十五层,是整体钢筋混凝土(利用活动模板浇注)建筑。这种建筑物极其牢固,金属用量比大型预制板建筑少二分之一。    振动砖砌块证明也是好的。这些砌块是在振动架上制造的,在振动的作用下,这些砌块更加坚实,而且混成一体,结果每平方米住房节约大约三十公斤金属。    解决市中心多层楼房的防震问题是很有意义的,那里有二万五千台自动电话。建筑物的外表不同寻常:四周都用斜交的管形格框箍起来,它的球形结点能承受很大的地震负荷,能可靠地保护内部骨架。    还有一种方法也十分新奇。这种建筑物的每一个支架都有独特的铰链(用它连接的两个部分能绕着铰链的轴转动),因此,在地震时房屋只是幌动一下便恢复原状。

4. 不来梅剧团制作一自动装置据说可以提高演员的情绪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四月三十日报道】不来梅剧团的演员们制作了一台自动装置。据他们说,这种自动装置在工作中给了他们很大帮助。当演员中有人感到自己不能尽展所长或情绪不佳的时候,他便走近他们这个「宝贝」,投入硬币,一秒钟之后,从这台自动装置内部伸出的一只机械手,赞许地拍拍情绪不佳者的肩膀。他们说,在此之后,情绪就变好了。

5. 芬兰使用炉渣铺路并不比用柏油差

【苏《劳动报》五月七日报道】芬兰国家科研技术中心,正在研究使用冶炼金属的炉渣来铺路面的可能性。一九七九年,赫尔辛基至坦佩累的公路有一段就修建了这种路而,不久以前,在靠近苏联边界的伊马特拉市地区也修建了这样的路面。    研究人员埃·曼尼宁说:“炉渣路面在使用的第一年并不比柏油路面差。    这种结果使我们很受鼓舞。当然,试验将长期进行下去。一旦完全成功,我们将会扩大使用冶金工厂的炉渣废料。此外,这还能保护环境——因为现在为了修建道路,不得不开采大量砾石。

6. 两伊交战相持不下

【黎巴嫩《事件》周刊四月二十四日一期文章】题:伊朗和伊拉克采购武器秘闻    战争总是军火商的广阔舞台。伊拉克——伊朗战争也没有违反这项基本原则,它是许多军火商和中间人合法或非法地攫取高额利润的一个机会。    武器市场,不管是黑市还是公开市场,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两支交战军队基本装备的类型的制约。伊拉克武器主要是苏制的,伊朗武器主要是美制的,但是,只要伊朗或伊拉克肯出钱,它们还是有办法通过别的途径得到武器。    关于武器和弹药的贸易,有许多趣闻轶事,其中大多数秘而不宣,但有些引起轰动的情节仍不时地透露出来。在这方面,最耸人听闻的是:伊拉克和埃及的交易;伊朗山叙利亚人艾哈迈德·萨拉基比经手的一笔没有做成的交易。萨拉基比住在巴黎,据伊朗人说,他把这笔交易的全部货款约五千五百万美元都侵吞了。    第一笔交易,据说金额约为四千万美元,由伊拉克直接付给埃及政府。已从一些消息灵通人士处证实,这笔交易的中间人不是某个人或某家公司,而是一个国家,很可能是一个阿伯拉国家。    至于法国法院即将审理的牵涉到伊朗人和萨拉基比的第二件交易,一些伊朗人说,是一个诈骗行动。    武器商们说,在这种贸易中搞诈骗是有风险的。在很多时候,使用这种伎俩的人会遭杀害或绑架。几年前,黎巴嫩商人安特瓦,盖穆阿在巴黎失踪就是一个例子。有人说,伊朗情报机构的人已采取行动要绑架萨拉基比及其同伙。    武器商方面不排除这个事件是流血的战争的延续,也就是说,交战双方的任何一方不仅千方百计为自己搞到武器,还想方设法破坏对方的这种交易。据说,一个亲伊朗的阿拉伯组织估计到伊拉克人要从埃及购买武器,于是,通过第三者抢光向埃及政府提出购买埃及已不需要的全部苏联武器,以免落入伊拉克手中,但是,埃及人不干。    事实上,购买武器不是这样轻而易举的,特别是如果涉及到重武器。轻武器和弹药则比较好办,通常是通过一些在政府中有影响的人。因此,市场上的价格十分高昂,有时竟达官方价格的五倍。这是因为分享佣金的代理人和中间人太多。    可以肯定的是,政府比一些组织如黎巴嫩阵线、巴勒斯坦组织或秘密的爱尔兰军等容易买到武器。因为出售武器需要最后使用者(应是一个国家)证明,以便肯定所需武器的最后使用者是一个合法政府。在这方面,有一些欺骗手法。制造假证明或取得一个次要国家的证明,以它的名义购买武器,然后在途中改道运往另一个方向!    就许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而言,办理或伪造证明易如反掌,但对大多数西方和东欧国家来说,却十分困难。    武器商们正在谈论一位闻名遐迩的西班牙商人同葡萄牙之间进行的一笔为伊朗采购武器的交易。这个商人给伊朗运去了一些以葡萄牙名义、用真实的证明购买的武器。这件事情暴露后,就再也不能通过这一途径为伊朗购买武器了。    为此,伊朗人要求这名西班牙商人考虑取道一个靠近伊朗的国家,以便能容易地经过海上把武器运到伊朗。据说,这个西班牙商人为此目的同一位约旦的前外交官达成了协议。外交官办理了两个海湾国家颁发的购买英国、德国和意大利武器的证明。    消息灵通人士说,这件事办成了,因为所要的是轻武器。据说,为此给一些军备局长们支付了佣金,一张证明付十万美元!    有些武器协议规定,西方的武器制造公司提供非货币佣金——常常是实物佣金。也就是说,为交易提供方便的中间人或官员每提供一百门大炮就能得到——譬如——10门大炮,他负责在黑市上或向另一个国家出售。    确实发生过这种事情。一个亚洲国家的总理夫人向伊朗人和伊拉克人推销通过这种途径得到的武器(系美国制造),但这笔交易没有做成,因这位夫人索价太高,超过了待售武器本身的意义。    人们发现,伊朗人在武器市场上对阿拉伯商人和中间人唯命是从,因为后者在这方面有广泛经验。在某些情况下,伊朗人支付几箱子成捆的钞票,在另一些情况下,通过瑞士付款,此外,还直接从一个银行向另一个银行转账。

7. 美研制出一种无需低温冷冻法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报道】题:无需低温冷冻    美国研制出一种无需低温冷冻就能长期保存食品的方法。不是摄氏零下二十度,现在只需零下五度,即普通冰霜的温度,就足够了。因而可以节约总能量的百分之二十五。    这种新方法的实质是:需要保存的食品以准确调配的一定比例同水混和即可。

第 4 版

1. 苏联正就波兰局势敲起新的警钟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五月二十二日评论】题:苏联就波兰局势发出的警告开始集中在共产党本身的问题上(内德·坦科发自莫斯科)    随着波兰共产党特别代表大会日趋临近,苏联正在就波兰局势敲起新的警钟。但是,克里姆林宫似乎仍然希望波兰人自己能够消除危机。    苏联一位高级人士在私下概括地说,苏联心目中最好不过的解决波兰问题的方案是,“波兰人既能摆脱困境,又能尽可能少地给社会主义造成损失”。    这位人士以及另外一些苏联人士仍然强调用政治手段解决波兰危机是可取的,还说,在莫斯科看来,西方的言论只不过使本来已经困难重重的局势进一步恶化了。    来自华沙的消息说,随着七月份波兰党代表大会日趋临近,波兰党外和党内都强烈要求改革。    苏联官方新闻机构对此十分清楚,近日来它们发表了一连串措词强硬的评论——描绘了一幅改革派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当局被迫处于守势的图景。    苏联人虽然仍在激烈批评波兰的团结工会及其支持者,但是看来,他们的忧虑越来越集中到波兰已经陷入危险的共产党内部的事态发展上来了。    这里的外交官认为,苏联人近来就波兰局势发表的一系列言论,是莫斯科为阻挡这个苏联集团国家的改革浪潮,尤其是为了遏制波兰党政大权不断削弱的趋势而作出的新努力。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下,苏联官员都避而不谈克里姆林宫对于波兰危机可能采取何种具体政策。但他们使人毫不怀疑,苏联对波兰事态发展深感关切。    此间外交官们强调,苏联对波兰危机采取何种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化不定的波兰局势如何发展。他们还强调,苏联领导人早已在公开言论中表明任何一种办法都有可能采取,并且不时地发表在人们看来是重申所谓勃列日涅夫主义的讲话,那就是对东方集团中任何一国的“社会主义”的威胁就是对整个联盟的威胁,莫斯科肯定包括在内。    【路透社莫斯科五月二十四日电】苏联电视台今天说,波兰团结工会活动分子在日本法西斯组织中找到了“兄弟和朋友”。    电视台播放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本月率代表团在东京访问时受到日本工会会员热烈鼓掌欢迎的镜头。

2. 波两名前总理向特委会作“自我批评”

【美联社华沙五月二十五日电】波通社星期一报道说,两名前总理在到党的一个特别委员会作交待时批评了自己执政期间的所做所为。这个特别委员会是调查高级官员对波兰当前的劳工危机和经济危机应负的责任。    波通社报道说,前总理雅罗谢维奇和在一九八○年二月接替他的巴比乌赫是在由格拉布斯基领导的这个党的委员会去作交待的。格拉布斯基被认为是统治机构政治局中的保守派委员。    波通社报道说,雅罗谢维奇“以自我批评的方式”回答向他提出的问题,“回答完全证实他”对投资、物价、经济和用人等政策上的大量错误“是负有责任的”。    关于这次会议的报道说,雅罗谢维奇承认自己对“投资政策上的严重错误”和“同意大量负债”负有责任。    波通社在它的报道中说,巴比乌赫也对某些做法进行了解释。    波通社说,巴比乌赫承认不仅没有注意有人对党内和人民中间的情绪所作的“至关重要的”估计,而且在扩大党员和用人方面也犯了错误。    在他的回答中,巴比乌赫批评政治局以中央委员会的名义作出决定,并说,政治局受到了政府成员的主宰,同时政治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太多并且通过了大量的计划而没有“确保这些计划的有效实现。”

3. 戈尔巴乔夫率苏共代表团参加蒙党十八大

【塔斯社乌兰巴托五月二十五日电】应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的邀请,以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共中央书记戈尔巴乔夫为团长的苏共代表团今天到达这里。代表团是前来参加蒙古人民革命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    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第一书记,蒙古人民共和国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主席泽登巴尔今天接见了以戈尔巴乔夫为团长的苏共代表团。    在谈话过程中,双方就苏共和蒙古人民革命党、苏联和蒙古以及兄弟的两国人民之间的全面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

4. 美国农业部估计:美今年冬小麦总产量将创新纪录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五月十一日电】农业部今天说,预料美国今年冬小麦收成的总数将达到二十亿零八千万蒲式耳,创造了新的纪录,比去年的纪录高百分之十。    农业部的农作物统计局说,从五月一日的情况来看,预料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达到的新纪录将促成预计的收成新纪录,将比两年前的收成增加百分之三十。    去年秋天,农场主播种的总面积创造了新的纪录,达到六千三百九十万英亩,超过了一九四八年创造的纪录。农作物统计局说,农场主收获的总面积将占种植总亩数中的五千七百八十万英亩。    这次估计的产量比去年十二月份估计的十九亿八千万蒲式耳高百分之五,十二月份的估计是对今年冬小麦收成的前一次估计。    农业部在另一份报告中预料,俄国的全部谷物收成,包括小麦和饲料在内,将为二亿一千万吨,比去年增产大约二千一百万吨,但是赶不上一九七八年的收成创造的纪录,二亿三千七百四十万吨。农业部对一九八一年到一九八二年这个农业季节的世界谷物产量的第一次估计是,预料将达到十六亿四千万吨的新纪录,比一九八○年到一九八一年的产量增加百分之五。    预料小麦将创造四亿六千三百万吨的新纪录,饲料将创造七亿七千七百万吨的新纪录。

5. 伊朗在前国王巴列维之父的原墓地兴建二百所公共厕所和一家旅馆

【路透社德黑兰五月十四日电】据伊朗晚报《消息报》今天报道,伊朗正在前国王巴列维的父亲的陵墓遗址上兴建二百所公共厕所,一所神学院和一家旅馆。    在前伊斯兰法官萨迪克·哈勒哈利的命令下,人们在去年用大锤和镐把那座大理石和雪花石膏的陵墓砸了个粉碎。砸墓这一行动是哈勒哈利发誓要铲除在一九七九年革命期间推翻的前王朝的最后残余的运动的一部分。    在德黑兰南郊的陵墓遗址修建公共厕所是哈勒哈利的愿望。这些厕所将供到附近的一个圣地去朝圣的香客们使用。但是后来当局决定还在那里为朝圣者兴建一家旅馆、一所神学院和一些浴池。    巴列维国王在一九七九年一月逃离伊朗时,把他父亲的做成木乃伊的尸体也运往国外了。

6. 瓦文萨在瑞典发表谈话:说团结工会只想监督政府不想取代政府

【法新社华沙五月二十一日电】在瑞典的马尔默,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否认他的独立的劳工联合会想取代波兰政府。团结工会只是想监督政府,必要时讨论争执问题。    瓦文萨说,他关注波兰的经济状况,知道发生新的罢工会对工人不利。    他否认了莫斯科的他称之为“永无休止的批评”,即所谓团结工会受“为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利益服务的势力”的操纵。

7. 美福特公司一分公司获准研制防空新武器

【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五月八日报道】题:福特公司一分公司获得研制防空武器合同(记者查尔斯·科德里发自华盛顿)    军方昨天选中了福特公司一分公司,让它负责一项价值四十一亿美元的生产计划,而没有选中通用动力公司。这项计划是,研制先进的防空武器以保卫前线部队免遭苏联攻击机和可发射导弹的直升飞机的袭击。    军方在宣布着手执行它的武器现代化总计划的这个重要部分时说,这项工作的很大一部分要在巴尔的摩地区完成,并且将由威斯汀豪斯公司和美国飞机军械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转包商。    福特航空空间和通讯公司的航空分公司(设在加利福尼亚州新港海滩)已被选中负责研制这种通称为迪瓦德高炮系统的新武器。    军方说,它打算购买六百一十八套迪瓦德高炮系统,预计,这些高炮系统的生产要持续到一九八九年。    迪瓦德高炮系统是一种自行武器,可用于保卫前线部队、坦克部队和装甲运兵车,即现在人们通称的步兵战斗车。

8. 智利前总统阿连德的妹妹在哈瓦那自杀

【埃菲社哈瓦那五月二十四日电】据官方证实,智利前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的妹妹劳拉·阿连德昨天在本首都的一家饭店自杀。劳拉·阿连德现年六十九岁,自一些年来居住在古巴,身患重病,这可能是导致她自杀的原因之一。    一九七三年被推翻的阿连德总统的妹妹,是一九七五年被驱逐出智利的。

9. 北美空防司令部改名为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主要任务是对导弹作出预报和估价

【法新社华盛顿五月十二日电】美国和加拿大为发现苏联的空袭而于一九五八年五月成立的北美空防司令部,今天改为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    该司令部副总司令沃伦·穆尔将军解释说:“我们过去总是担心由人驾驶的轰炸机。而现在主要的任务是对导弹作出预报和估价。”    在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附近的夏延山中挖了一条长约五百米的隧道,直通到该司令部。该司令部有十五座钢建筑物,这些建筑物都建在巨型弹簧钢上,可防核袭击引起的震动。一旦发出警报信号,该司令部可以同外界完全隔绝,因为它有两扇厚一米、重二十五吨的双层大门。    该司令部共有一千七百名美国和加拿大军事人员以及文职技术人员。据说,他们在没有外界援助的情况下可以生存三十天。该司令部由一支受过特别训练的八十六人卫队日夜守卫着。为安全起见,粮食和装备都由士兵运到该司令部。    司令部的“中心”是在一座三层的圆形建筑物里,那里用电子计算机分析全世界各雷达站和军用卫星提供的各种报告。    【路透社华盛顿五月二十日电】政府官员今天说,负责对北美遭到的核导弹攻击及时发出警报的军事总部在电力方面很容易出故障。    国防部副部长德劳尔说,北美空防联合司令部总部缺少不能中断的电源。他在众议院一个小组委员会上说,五角大楼正在采取有力的措施扭转这种局面。    北美空防联合司令部的建筑群建在科罗拉多州落基山脉一座挖得很深的山中。这个建筑群中的计算机,是为接收和显示卫星发回的预告敌人发动进攻的警告数据而设置的。    北美空防联合司令部一位发言人对本社记者说,如果电流减弱,这些计算机就会自动关机,而要使计算机重新平稳地运转起来,还得需要时间。    这位发言人说,这个建筑群今年已发生过一次停电,使计算机系统的工作中断。他说,一些计算机停机一个多小时,有关人员因此只好匆忙搬来备用设备,从而使总部能继续履行它的首要任务——对可能发生的原子进攻发出警报。

10. 美一石油公司在泰国湾发现大天然气田

【法新社洛杉矶五月二十日电】加利福尼亚联合石油公司今天宣布,它在泰国湾发现新的、显然是很大的天然气田。    这家公司说,在试钻中,日产差不多两千万立方米天然气。    泰国联合石油公司是加利福尼亚联合石油公司的子公司,拥有百分之六十的勘探权,日本三井石油开发公司拥有其余的百分之四十。    印尼外长谈印尼同越谈判大陆架问题    【美联社雅加达五月二十五日电】印度尼西亚外长库苏马阿马查今天说,越南已经同意收回「主航道分水岭」理论,以便为同印度尼西亚谈判南中国海的大陆架问题铺平道路。    库苏马阿马查说,这项协议是最近两国官员在这里举行的第六次会议上达成的。    河内过去一直坚持,应当用「主航道分水岭」理论作为谈判两国边界的原则,而印度尼西亚则建议以国际日内瓦公约来解决边界争端,就象解决同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的边界争端时所做的那样。    库苏马阿马查说,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已经「缓和了它对这个问题的坚定态度」,以便达成协议。    这两国官员五月十六日在这里结束了他们历时一周的谈判,同意在河内举行第七次会议,时间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