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01-14

第 1 版

1. 共同社报道邓小平会见日本参院代表团的谈话

【共同社东京一月十二日电】题:邓副主席说,中国没有权利斗争    共同社北京十二日电:邓小平副主席在接见参院议长德永等人时发表谈话的主要内容如下:制度的改革    一、我们想在今年内彻底改革制度。那就是打破终身制。日本也是四年举行一次选举,不是也有(政治上的)变化吗?可能因为中国是开始(改革),所以引起了人们的猜测。但不是争权夺利的斗争。    二、日本在战争结束后不久便废除了(终身制,制定了定年制)。从经验来看,终身制也不好。    干部应能升能降。我自己也曾经多次升降。我自己是老百姓,不是副总理(指去年在全国人代会上辞去副总理)。今后也会有这样的变动。    三、废除终身制也意味着社会主义民主化。有才能的人容易担当重要职务。然而在实行的时候,阻力是相当大的。    四、如何对待老干部呢?这是非常伤脑筋的问题。在实践时要一步一步稳妥地进行。如果推广开来,中国就会大有起色。内政问题一、世界似乎认为中国形势不稳定,而我却冷静地对此作了分析。结果是,可以说,(现在)是自六十年代以来最稳定的时期。    二、(究竟是否稳定)看一看农村就知道了。比如山东,过去八个地区中就有四个地区是非常贫困的,但赵紫阳总理最近视察时看到,情况已经大变。过去收入是三十元,而现在是一百元。    三、过去农民(向政府)发出的呼声是“救救我们吧”,但是现在,他们的要求变成了想用自己的钱买收音机、拖拉机和自行车了。对调整之所以有信心:是因为八亿农民是稳定的,是有力量的。    四、文化革命给我们带来了灾难,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期间,仍继续徘徊。    自从一九七八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了政治、组织和思想路线,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五、(建国)三十年来的最大成果是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    六、实际上,包括我自己在内,对经济建设曾一时头脑发热。总想着要加速(经济建设),但是光想并不等于前进。(现在),发热的头脑已经冷静了下来,这是后退呢?还是前进呢?我认为是前进。    今年内将恢复财政均衡。    七、(关于青少年思想颓废问题),没有道德、动不动就拿刀子的年轻人增加了,这种情况集中在一代人的身上。大公无私的精神也丧失了。我们一定要恢复传统的中国的精神。这种倾向用二、三年的时间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想通过教育,花上十年时间进行纠正。    (在谈到邓曾经说过的到了八十岁就引退这句话时)最初的想法至今也没有改变。过了八十岁,人的头脑就变得迟钝了,当然也有象铁托总统那样头脑仍然很清楚的人。外交问题    一、有人感到中国似乎被包围起来了,但是中国并不怕包围。即使同外界断绝交往,中国仍然可以活下去。假设发生最坏事态,可以钻进过去延安的窑洞中活下去。七十年代,毛主席、周总理都明确地提出过这个方针。    二、不存在紧张会缓和这回事。东欧、中东、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不论看哪都一样,还在发生混乱。这点今后恐怕也变不了。    但是,如果各国人民正视现实,基于各自的立场进行努力,大战爆发的时间是可以推迟的。

2. 英·甘地同美众议院代表团会谈时说:希望印美关系有个新的开始

【路透社新德里一月十二日电】英迪拉·甘地总理今天对一个来访的美国国会代表团说,她希望印美关系有一个“新的开始”,以帮助确保亚洲和平。    她对这批以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梅尔文·普赖斯(伊利诺斯州民主党人)为首的美国议员们说,印度将尽一切努力来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甘地夫人的这番讲话是在美国新总统里根将在华盛顿接任之前八天发表的。印度政府发言人公布了这个讲话。    发言人说,甘地夫人表示希望两国在相互了解、友谊以及合作方面有一个新的开始,特别是希望确保和增进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总理在同美国的十四人议员代表团进行一小时的会晤期间,大家向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印度的政策的问题。普赖斯先生对记者们说:“好象是举行一次国会听证会。”    在举行了这次会晤以及另外同国防部和外交部官员进行了会谈之后,记者问普赖斯先生他是否认为印度的政策是亲苏的。    他回答说:“我可不这么说。他们(印度)所处的地位与我们不同。他们(在地理上)比我们更靠近(苏联)。”    印度发言人说,甘地夫人重申了她的政府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看法。曾在上个月接待了苏联的勃列日涅夫主席的甘地夫人主张采用劝说的方法而不是以对抗来使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一月十二日电】美国共和党众议员威廉·怀特赫斯特说,在美国在印度洋加强海军力量的必要性问题上,他们这些来访的美国众议员星期一未能说服印度总理甘地夫人。    这个十二人代表团由众院军事委员会主席普赖斯率领,怀特赫斯特是其中的高级成员。    代表团同甘地夫人会谈了将近一小时,然后同印度的国防和经济方面的官员以及议员举行了会谈。    怀特赫斯特说,美国议员们和甘地夫人在美国需要在印度洋加强海军力量这个问题上“求同存异”。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一月十二日电】一个十二人的美国国会代表团今天同英迪拉·甘地总理举行了会谈,引起了坐在停在外面的汽车里的苏联官员的“忧虑”。    以伊利诺斯州民主党众议员梅尔文·普赖斯为首的美国代表团同甘地夫人会谈了四十分钟,讨论了超级大国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包括苏联占领阿富汗问题。    苏联官员坐在停在甘地夫人办公楼前的几辆汽车里,看着美国国会议员到达和离开。美国国会议员后来会见了印度高级官员和议员。    一位美国官员说:“苏联人对这些会谈感到忧虑,其实他们不应该这样。”    没有透露会谈的细节。但是,美国议员们在昨天到达时说,他们希望讨论苏联和印度的一项要求“拆除在印度洋的一切外国军事基地和海军基地”——包括在迪戈加西亚岛上的美国基地——的联合声明。

3. 美联社评赵紫阳将访问缅甸

【美联社仰光一月十二日电】赵紫阳总理将于一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访问缅甸,这将是他以中国总理身份进行的第一次出访。    观察家们相信,中国首先提出的这次访问同缅甸可能发挥的调解柬埔寨冲突的作用有关。    在宣布进行这次访问之前,越南特使丁儒廉曾于去年十一月底去仰光解释河内反对拟议召开的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的态度。    中国支持拟议中的这次会议。预计中国总理将向缅甸领导人“询问”他们同越南人会谈的情况。    观察家们说,中立的缅甸最近采取的外交主动行动——包括吴奈温总统去年十一月对印度的访问和外交部长吴雷貌拟议中对河内的访问——一定是对中国领导人产生了影响,从而使他们谋求同仰光进行高级接触。

4. 美联社报道美政府正制订一项向伊朗分三阶段付款计划

【美联社华盛顿一月十二日电】消息灵通人士今天说,卡特政府正在制订一项具有法律约束性的计划,这项计划要求在伊朗收到它被冻结的资产分三部分提供的第一部分资产的同时,释放五十二名美国人质。    安排之一是,或者将这些美国人用飞机运往西德的威斯巴登,或者将他们运往阿尔及尔交给阿尔及利亚人暂时保护。这些人士强调说,这种安排还没有得到伊朗人的同意。伊朗将分三次收回一百二十多亿美元的资产,这些资产是卡特总统为了对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四日伊朗革命分子扣留人质并占领美国使馆一事采取报复行动而冻结的。

5. 里根的顾问主张限伊朗五天内释放人质

【美联社内华达州斯巴克斯一月九日电】当选总统里根的一名关于小企业事务的顾问说,他将要求里根限伊朗在五天内送还五十二名美国人质,如果它们不这么做,那么美国就向这个国家宣战。    本·费尔南德斯在八日晚上商会举行的一次晚宴上说,里根在上任之日,应该发出最后通牒。    他说:“我们应当要求在五天之内把他们送回来,如果不这样做,在经过国会辩论之后,美利坚合众国就将向伊朗宣战。”费尔南德斯说,他不是代表里根政府讲话,但是他说他会写信给当选总统。

6. 《华盛顿邮报》社论《神秘莫测的对华政策》

说老的“院外援华集团”已经分裂,克莱因派仍然顽固不化,而陈香梅一派则颂扬不抱成见这种美德    【美国《华盛顿邮报》一月十一日社论】题:神秘莫测的对华政策    那些中国人可真聪明。他们现在已经把老的“院外援华集团”分裂了(院外援华集团在较近一段时间内被称为院外援台湾集团,即指一些美国人主张同台北保持特殊关系而不主张同北京保持特殊关系)。    克莱因是同里根有关系的台湾通,就在昨天还遭到北京的又一次猛烈攻击。克莱因派仍然顽固不化。然而陈纳德夫人的一派却打入阵营了。这位中国出生的住在华盛顿的人曾在一九七八年发表尖锐的意见反对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但是上周周末她却在北京轻轻地颂扬“不抱成见”这种美德。由于她历来的政治态度和她在台湾国民党人士中以及华盛顿共和党人士中都享有很高威望,所以她的访问引起一阵猜测,其令人感兴趣的程度是过渡时期中迄今未曾见过的。    但是,前往北京的特殊客人并非只她一人。参议员史蒂文斯也去那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同陈纳德夫人已故的丈夫一起驾驶飞机。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请克里姆林宫明白这一点:他的访问“不是偶然的………我认为我们看到了苏联领导人(在波兰、越南和阿富汗)采取的新态度,他们必须明白,在我们国家里要由一代新人来处理同他们有关的问题了。”他说,他不能排除向中国出售杀伤性军事装备的可能性。中国人过去四年来一直要求卡特政府更坚决地对付克里姆林宫。他们若能购买这种武器,其高兴程度大概不会亚于苏联人感到愤怒和惊恐的程度。    然而,北京真正感到迷惑不解的依然是里根本人,他几十年来都是支持“院外援华(或台湾)集团”的。在八月份,他缓和了他作出的要同台湾恢复“官方”关系的威胁,这种威胁本来会使美国同北京的关系立即再次冻结。但是他采取了冷淡的态度,没有重新肯定作为美中和解的基本文件的尼克松—周恩来签署的上海公报。当选总统究竟将如何解释美国与台湾关系法中有关武装或保护台湾一事付诸实施问题,现在还不清楚。他将在他的遏制苏联力量的基本政策中把中国放在什么地位,现在也不能肯定。从理论上讲,为此目的而向北京出售武器会使北京有胆量威胁台湾。若不出售武器则也有副作用。迄今为止,里根先生只是谈到了中国,昨天,已指定的国务卿黑格也谈到了中国。这位将军显得他既明确地看到一些机会,但也看到一些陷阱,他表明还得同当选总统深谈这一问题。摆在前面的是各种各样棘手的政策抉择。

第 2 版

1. 日刊谈如何看中国的变和不变

说中国的变是以社会主义道路、马列主义思想指导,党的领导的不变为基础    【本刊讯】日本《民族和政治》月刊去年九月号刊登城野宏的文章,题目是《中国的变与不变》。    文章说观察中国问题,只有从变和不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中国形势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文章说,中国现代化的方针正在逐步实行,采取了新的经济政策,引进利润原理、实行奖金制、给企业自主权、引进外资等。已不象“四人帮”那样轻视知识分子,要提高学术和技术水平,要向日本学习。外贸权限下放也是一大变化。    中国在哪些方面没有变呢?文章说:(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基本战略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也绝对不会变;(2)马列主义是国家的指导思想基础,是国民的行动准则,没有发生任何变化;(3)国家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没有变化;(4)以社会主义和马列主义经济原理为经济理论基础,也不会变。    文章说,观察中国问题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1)从变中看不变。看中国现代化这个变化时,必须有一个不变的基本认识,即中国现在还没有现代化,还处于现代化以前的状态。只有立足于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向现代化迈进的希望和行动。中国的变是以社会主义道路、马列主义思想指导、党的领导的不变为基础。(2)从不变中看变。不变是主体,在整体的不变中发生部分的变化,由小到大。开始时是部分的变化,不会有一个早上全体一瞬间发生变化的奇迹。(3)要看全局。中国是特殊性、多样性、复杂性表现得非常明显的国家,因此无论如何无法掌握全部材料。看中国的变化,要看那些全局性的、对整个社会起作用的现象,而不应该去重视那些琐碎的、个别的现象。(4)变化的过程是斗争的过程。中国从起点向前走了一年多,正在一点一点地发生变化,但变化不会一开始就成为主流,反对和抵抗变化的力量还大,变化的过程就是同反对和抵抗的力量斗争的过程。    文章说,中国不会从今天实行的政策后退,日本可以安心地向中国提供合作。当前日本应对中国的小变化进行充分的合作,注视中国的试验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2. “中国好,中国商品好”

【本刊讯】“扎伊尔国际贸易中心”是当地商界人士聚集之处,也是促进扎伊尔同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往来的最佳场所。去年八月,由扎伊尔CHEZYAYA公司在该中心举办了一次中国商品小型展览会。    这次展出的商品主要有:自行车、缝纫机、各种式样的暖水瓶、体育用品、玻璃器皿、卫生纸、铝制品、搪瓷产品、发蜡、爽身粉、青岛牌和上海牌啤酒、白葡萄酒、各种饼干、肉罐头及蔬菜罐头等。从整个情况看,除咖哩鸡、发蜡及金鸡饼干不畅销以外,其他绝大部分产品都很受欢迎,赢得了广大观众、顾客的好评。特别是搪瓷制品和铝制品(如铝制咖啡壶、热水壶、勺和搪瓷盆、碗)等更受到扎伊尔妇女们的欢迎。许多人购物心切,非要当场购买展品不可。在短短的一星期内,就售出展品达4,000多扎币(折合2000多元人民币)。一名大学生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好,中国商品好!”

3. 受周总理委托 日中交流大豆种植加工经验

大豆除去可以榨油供人食用、豆饼可以做家畜饲料之外,还是豆酱、酱油、豆腐、纳豆以及豆粉的主要原料。可以这样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哪一种农作物能象大豆这样对人类有用处。    战前,日本人一说起大豆来,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中国的东北,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供应地。    四年前,我做为一个友好使节团的一员访华,周恩来总理在接见我们的时候曾经问我们:“在座的各位有银行家、工业家,没有懂农业的吧?”这时我就毛遂自荐,说自己懂农业。接着我说:“现在日本每年从中国最多才进口20万吨左右的大豆,同美国还合办了农场,生产出类似于中国大豆那样的粒型大、含蛋白质高的大豆,这样的大豆能生产出较好的豆酱、酱油、豆腐。如果贵国允许的话,我们可以把积累的经验向中国提供,以帮助中国增产大豆。”当时周恩来总理两眼炯炯有神,拉着我的手说:“这对中日两国都是好事情,拜托你了”。    实际上也就从那次开始,我们同中国方面就大豆的品种改良和榨油技术进行了几次交流。前年,中国方面还邀请了三井物产的专家考察了大豆产地。我期待着和我们的餐桌姻缘结得很深的大豆,能为推进日中友好事业的发展起一份作用。

4.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用西伯利亚铁路进行集装箱运输》

【《日本经济新闻》十二月十二日消息】题:中国开始利用西伯利亚铁路线进行集装箱运输    从中国经过苏联领土,到达欧洲、中近东的铁路运输线上,已开始使用国际集装箱办法运输。这就是:在北京的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和日本、西德、伊朗三家运输公司合作,开始进行试运。    最近,已把大约200个20英尺大的集装箱经过西伯利亚铁路运到伊朗。中国现在对海上货运也在积极实行集装箱化。但是,利用铁路往欧洲内地东欧国家和中近东运货,确实可以降低成本,所以中国才着眼于经过苏联的国际运输。这条路线将来会发展为与海上运输相抗衡、使中国及其周围地区和欧洲中近东保持最短距离的强有力的新路线,这种可能性已经表现出来。这次的试验路线,是以中国沈阳为起点。正在计划开设另一条路线,这条线是以天津为起点,经过北京、蒙古然后进入苏联境内,在恰克图和西伯利亚铁路接上。

5. 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价价表(一九八一年一月九日)

外币名称外币买价卖价    单位(人民币元)(人民币元)美元100152.95153.71英镑100名68.28370.12加拿大元100128.30128.94西德马克10077.7578.13瑞士法郎10086.7587.19法国法郎10033.8534.01日元100000754.31758.09新加坡元10073.2773.63港元10029.7329.87

6. 同李鸿章的谈判(完)

原来约定的是签完字以后在洛巴诺夫—罗斯托夫斯基公爵这里吃饭。    接着,洛巴诺夫—罗斯托夫斯基公爵对李鸿章和在场的其他人说:    “现在已经过十二点了,让我们先吃饭,否则菜就不好吃了,我们吃完饭后再签字。”    我们大家吃饭去了,只留下两位秘书,他们在我们吃饭的时间里又把条约改写成洛巴诺夫—罗斯托夫斯基公爵最初根据我的意见在彼得堡所写的那个样子。这样一来,饭后摆在桌子上的已经不是刚才那两份条约文本,而是有一款已作改动的文本了,这就是新写的、同初稿一样的文本,由李鸿章为一方,以及我和洛巴诺夫—罗斯托夫斯基公爵为另一方在上面签了字。这个条约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文件,如果我们按照条约办事,那么俄国当然不致经历一场可耻的对日战争,我们也就能在远东牢牢地站稳脚根了。    可是我们自己——也可以说是背信弃义地,也可以说是轻率地——违反了这个条约,以致于我们在远东落到我们现在这种处境,这点我以后还要再谈。    条约签字后将由中国皇帝和俄国沙皇批准。这项条约应成为我们同中国的种种关系的基础,也成为我们在远东整个地位的基础。    李鸿章在签署了条约以后留在莫斯科,一直等到陛下离开。在此期间,我经常同他会面,不是他上我这儿来,就是我去拜访他。李鸿章住在专门招待中国皇帝的特命全权代表的客邸里。    李鸿章同我已经处熟了,所以我在场时他不再搞那套烦琐的中国礼仪。李鸿章带有几名警卫,但中国的警卫与我们的警卫不同。我们的警卫负责值岗和巡逻,以防有人危害被保护者的生命和健康。而中国的警卫只管服侍官员本人,所以一直围绕着他转:早上替他穿衣梳妆,晚上为他脱衣,白天替他按摩,给他点上各种各样的香。总之只服侍他一人。而且所有这些事李鸿章都是当着我的面叫自己的警卫做的。    有一次,我正在李鸿章那里,忽然有人来报告说:布哈拉艾米尔(艾米尔是某些伊斯兰教国家统治者的称号——本刊注)前来拜会。李鸿章立即十分严肃地在安乐椅上正襟危坐。当布哈拉艾米尔带着侍从走进李鸿章的会客厅时,李鸿章起身向前迎上几步,双方相互致意。    由于我同两人都很熟悉,所以没有离开,同他们一道就坐。布哈拉艾米尔显然感到李鸿章摆的架子冒犯了他。因此,他首先向李鸿章示意:他是沙皇的重臣,他亲自来访李鸿章只是出于对中国皇帝的尊重,所以他一直只向李鸿章问中国皇帝好,问皇太后好,但根本不问候李鸿章本人,这对于很注意繁文缛节的中国人来说,当然是一种莫大的侮辱。    李鸿章则一直询问布哈拉艾米尔,问他信什么教,并对他说,中国人一向信奉早由孔夫子定下来的信仰原则。然后他一个劲儿想了解布哈拉艾米尔本人及其下属信什么教。    布哈拉艾米尔对李鸿章说,他是穆斯林,遵循穆罕默德制定的教规,并且阐述了这一宗教的实质。    在这以后,布哈拉艾米尔站起来了,李鸿章也随即起立——也许他已意识到,或是有人提醒他——一直将布哈拉艾米尔送到他坐来的四轮马车旁,这时,李鸿章的形象已显得比布哈拉艾米尔这位显贵卑微得多了。我想,布哈拉艾米尔这位显要人物的态度对李鸿章起了多大作用啊!    后来,布哈拉艾米尔坐上了马车,马车刚起动,李鸿章突然喊了一声。马车停下来了。随同布哈拉艾米尔前来的、担任翻译官的俄国军官问道:“您有什么吩咐?”    李鸿章说:    “请转告艾米尔,我有一点刚才忘记讲了,现在想了起来:他们那个宗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也曾在中国呆过,他那时是个苦役犯,后来中国把他撵走了,大概那时他就到艾米尔他们那里,创立了他们的宗教。”    这一招来得十分突然,如此狂妄的行为显然把布哈拉艾米尔弄得十分难堪。我心中明白了,这是李鸿章对布哈拉艾米尔对他那种不可一世的威风的报复。    接着,李鸿章得意洋洋地回到了自己的房子里,那时已经很晚了,我便辞别李鸿章回到家里。    如果注意一下当时报上刊载的官方消息,就可以看出,关于所有显要人物、上层人士及其全权代表的到达,以及关于皇上接见他们以及他们在加冕典礼后离开俄国时向皇上辞别的报道,全是《政府公报》上的消息。总之,当时这些高级人士和陛下的一举一动都是由官方报道的。关于李鸿章的消息最少。在李鸿章已经离开莫斯科以后根本没有提到他在彼得堡受接待的事,也没有提到他在莫斯科受接待以及他在加冕典礼后受到接见的情况。    关于俄国同中国当时签订的这个秘密而又极其重要的协定,也一个字没有透露。    这个协定中只有一部分为欧洲人知道,这部分无非是告诉欧洲:中国人给了俄华银行租让地,用来修筑中东铁路作为西伯利亚大铁道的延伸。这点是很难不让人知道的,因为要履行莫斯科条约,俄方全权代表以及中方全权代表得要签署修筑中东铁路的租让合同。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指示,也就是说签订此合同的用意何在,我们在合同中应达到什么目的,我都已下达给我在财政部中的同事彼得·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他是一位十分令人尊敬的、精明的国务活动家,已于数月前在沙皇村去世,当时他已是国务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国务委员会预算委员会主席。中国方面参加起草合同的是中国驻彼得堡全权大使兼驻柏林大使,在一年中,冬春两季他住在彼得堡,夏秋两季住在柏林。但由于得要在夏季签署这项合同,所以罗曼诺夫便前往柏林根据我的指示同这位大使起草合同,然后交由俄国政府和中国皇帝政府批准。    我当时未能做这项工作,因为在加冕典礼后我得要到尼热戈罗德去参加一个展览会,然后到伏尔加河去,这是由于伏尔加河沿岸诸省当时实行了酒类专卖制,我身为财政大臣,随着酒类专卖制在各省的实行,经常都要到这些省里去看看这一改革的情况,并发出有关的指示。(完)

第 3 版

1. 法建成能抽水灌溉农田的太阳能电站

【合众国际社法国蒙彼利埃十月二十七日电】法国一家公司建成了它称之为世界上第一座能抽水灌溉二十英亩(合一百二十一点四亩)农田的太阳能电站。    制造商——吉纳尔抽水机公司说,这套系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全部自动化的。一旦安上之后就不需要人操纵和维修    了。    它在夜间或太阳被云遮住的时候不运转。    法国南部蒙彼利埃镇郊外二十五个装有阻挡仄光电池的配电盘把太阳能变成电力,运转起来就像一个天然的发动机一样。用这些电力把附近一条河里的水抽到地面上的一个水库里。然后把这些水注入喷水设备,喷洒到附近的玉米、小麦和大豆田里。    这个太阳能电站同绝大多数太阳能电站不一样,它没有蓄电池。一个水泵在太阳光弱的时候向水库里灌水,另一个水泵在阳光强、有足够的能源提高必要的压力时,从水库里抽水注入喷水设备。    设计这个电站主要是为了进行灌溉,它有二十六千瓦的发电能力。公司发言人说,它足以为一个人约有四十户人家的法国村庄提供电力。    尽管这种电站只能在阳光强、水分蒸发快的地区对庄稼地进行灌溉。吉纳尔抽水机公司将把重点放在北纬四十度和南纬三十五度线之间的国家上——纽约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之间的地带——那里最需要水,而且阳光也最强。    制造商说,这种电站产生一千瓦电力将花费五万美元,可供一个一千人的非洲村庄用水。    公司负责人承认,虽然这种电站在法国南部温和的气候下是成功的,但是还没有在靠近赤道、气候比较酷热的条件下考验过。但是他们说,他们在热带地区建立的其他类型的太阳能电站运转得很好。

2. 台报报道:大英博物馆及其收藏的中国文物(上)

【台湾《中央日报》十二月一日文章】题:大英博物馆及其中国文物收藏    大英博物馆的丰富收藏,早已举世闻名,有人说如果她的收藏不因数量过于庞大,而在一八七八至一八八七年间,将近世及近代名画藏品移往国家画廊及泰特画廊;又将自然史物移置海德公园附近的康馨顿自然史博物馆,则她仍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尽管如此,今天的大英博物馆,以一大希腊古典式建筑区身兼图书馆极具教育研究功能,遍收古代世界艺术瑰宝而最具特色,仍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继牛津博物馆之后的第二座现代形式的公共博物馆。    现在的大英博物馆,原就是以图书收藏起家,历史文物,兼容并蓄,其后为管理及利用之便,在称呼上才分两大部份:一为大英博物馆,一为大英图书馆,统称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自公元一七五三年迄今,据说平均每年须增建两英里长的书架,才能容纳从世界各地蜂涌而来的图书,这种惊人速度的扩充增长,早已汗牛充栋,为世界文化殿堂,也是酝酿英豪的摇篮,造就了不少各类型的伟人。国父孙中山先生就是在此博览群籍,拟订他的革命建国方略。马克思、列宁、萧伯纳等人,也无不直接受惠于此,在此完成他们的思想体系。偌大的阅览室,随时为来自各地的学者作最大的服务。她收藏的图书除西方书籍外,有关东方书籍文献,包括阿拉伯文、希伯来文、波斯文、土耳其文、中文、日文、印度文、韩文、西藏文、蒙古文、满文、伊朗文等,在“东洋缮本版本部”中,更不乏中国古代书籍之收藏,在此暂且不谈,先谈谈以美术收藏为主的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自图书馆独立后,更能名符其实,而近世及近代绘画以及自然史物的移出,俨然成为一个典型的古代人文博物馆,愈加布置井然,乃研究古代全人类艺术的殿堂,收藏的地域之广,种类之众,器物之精,实为其他博物馆所难望其项背。除属于西洋系统的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物外,中亚、远东、大洋洲、美洲等文物之收集也极惊人可观。其中有关中国文物之收藏,属于东方部保管,不论质或量均为海外各博物馆中之翘楚。对于留心中国艺术的,一入英伦,无不急于瞻仰这批被供奉在西方文化殿堂的中国文物。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绝大多数为一九三六年以前的私人捐赠物,总数近两万件;单就这批收藏,已可自成一规模不小的博物馆。捐赠者最早的是法兰克斯及李德。法氏一生喜好中国陶器,他将平生搜集得来的中国陶瓷精品,率先捐献。至于李氏所藏种类稍多,其中最动人的莫过于女史箴图及宋罗汉三彩像。女史箴图于一九○三年入博物馆,是现存仅次于周代帛画及西汉帛画的中国最早绢画,也是我国最早的长卷,绢丝疏松,画面分十二段,描写西晋张华所作“女史箴”文意,线条轻柔,色泽造型,皆极高古,上有东晋“顾恺之画”字样。有人认为系唐代模本,但无论如何,不失为研究顾恺之及中国上古绘画的最佳标本。至于宋罗汉陶像一件,大小一如真人,为十六罗汉之一,作盘坐静思状,形神安详,气宇非凡,尤以釉色鲜明,为宋三彩之杰作。    第三位捐赠者是名考古家斯坦因。他在一九○三至○六年间活跃于中国大陆,有“西域考古记”之作,在中亚细亚的考古极富成就,但他最大的收获,应该是那批多达七千余件的敦煌藏经,此批经卷中有三八○件注有公元四○六至九九五年的年代,而印于八六八年五月的“金刚经”卷,一直被认为是现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被存放于右侧楼下显著地位。此外,斯氏在长城瞭望台上发现的邮袋,袋内包括九封以Sogdian文(伊朗文之一种)所写的信件,信中为第四世纪袄教信徒的商业往来文件,则是现存最古的伊朗文献之一,也是研究汉代中西交通最珍贵的史料。在斯氏捐出的文物中,另有为数可观的织锦、陶    器、泥像、佛画等,及无数卷官文纪事木简,堪称大英博物馆的主要收藏。    继斯坦因之后,尤莫佛播勒斯捐了一批精美的陶瓷。尤氏与霍普逊同为中国陶瓷鉴定家,正因他们的努力与合作,才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古中国瓷器买卖中心;而现在的苏士比古物拍卖场中,中国陶瓷鉴定的权威与声誉,实奠基于此时。    几批名贵器物进馆后,大英博物馆无形中形成如磁铁般的媚力,吸引更多中国文物收藏家的倾囊相赠,最重要的有拉菲尔的商周玉器与铜器;欧彭亨的陶器、铜器与玉器;巴杰德的明代大小瓷器;薛列曼的早期玻璃、兵器、铜镜及明代陶瓷;薛治维克太太的唐与明代陶瓷、早期铜器、玉器、与唐代银器等。    就一般器物分类的概念言,大英博物馆所藏的中国文物,可说应有尽有,上自史前石器。陶器,下迄现代傅抱石诸家作品,铜陶瓷玉,金银牙角,乃至漆石竹木,甲骨碑拓,珐琅雕塑,法书绘画,无所不包。史前器物数十件中,有距今六千年前的半坡村红陶碗及尖足缾,半山式的彩陶碗及彩陶大瓮等数十件;红陶刻纹细致,彩陶线条泼辣,份量十足。至于四千五百年前的新石器几件大琼及玉刀、玉斧、白璧等,质地完美,当时高度文化的生活情景,几已活生生的在眼前重现。    商周为青铜器时代,也是礼教社会,馆中所藏青铜器极多,玉器亦复不少,其中以高近尺半的双羊尊最具代表性,器作双羊连体共背一尊,羊头极其写实,尤其锈色殷绿,堪称孤品。其他酒器有壶、盉、爵、斝、觯等;食器有饕餮纹鼎、鬲鼎、簋、甗、嵌银敦等;兵器有松绿石嵌玉矛,各式戈、刀、剑、钺,以及车饰等,造型奇古,锈色斑斑。另有周代摔角武士像,作两人相扑状;牛头车饰鎏以金银,红彩相间,鲜明耀眼;而周代金雕剑柄,细刻蟠龙,玲珑至极,形体虽小,引人瞩目。至于商大理石虎,商甲骨,商灰陶簋、黑陶鬲、周红陶碗、周玉璧、玉璋、玉璜、玉笏、玉蚕等,皆甚可观。此外尚有战国时代的木质镇墓兽,头安真鹿角、乌黑古怪,可谓异品。    大英博物馆的汉代藏品,以陶器为最可贵,绿釉陶中,陶楼高达三尺余,作三层式,楼上各层有人物探望,斗栱呈龙头状,楼基附一盆以象征池塘,池中有游鱼,古人明器,设想周到。灰陶中的壁柱,壁上有人头饰,下方浮饰杂技人物,属孤品之一;另灰陶绘彩壶,高一尺八寸,上有麒麟纹,红白绿彩,与伙底相映成趣,别具美感;灰陶牛车,造形敦实,人物古朴;灰陶火盆,纹饰精简,内有六孔,亦甚罕见。至于长一尺半的羊头饰墓砖,浮雕细纹的城堡饰墓砖等,具属难得之珍。事实上,汉代遗物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把长三尺余的细长铁剑,为秦汉之交的重器;铁剑易腐,保存不易,(当为现知最早的铁器)而其鞘上附有透雕之蟠龙漆饰四只,刻工极细,为现存最早的雕漆标本了。谈到漆器,该馆所藏汉代漆器很多,有陶胎漆盒、木胎漆盒、木胎漆奁、木胎羽觞等,其中羽觞两件,均因保管不当,早已瘪塌,为之痛惜。    大英博物馆所收六朝时代藏品,除前述女史箴图外,当以古越窑瓷器为最精,计壶、高足钵、鸡嘴壶、水怪扶觞注等近十件。其中水怪扶觞注,全体作一水怪,长半尺许,口如鱼而稍张,前二足扶觞作饮酒状,以当“流”嘴,造型纹路甚古异,而水怪捧觞之两端,以觞羽就口,令人叫绝。越瓷之外,该馆有数件六朝时代金铜佛,皆甚精巧,就中以公元四七一年制一件为最可贵,常是现存欧洲的中国最早铜佛了。另外北齐石雕观音,西魏砂岩菩萨坐像等,在国内均是难见之宝。隋阿弥陀佛白色大理石立像,算是大英博物馆中最大的一件中国古艺术品。像高八公尺,公元五八五年物,乃民国二十七年我国政府为纪念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间,在伦敦世界博览会中举办的文物展所赠,其双手虽已断失,但脸部及衣纹皆甚完好,现被妥善架高,安置在后门一至二楼楼梯口的显著地位,“英雄名剑,相得益彰”,在异国大博物馆中熠发着东方艺术的光芒。(上)

3. 厄瓜多尔报纸文章:《既有害又有益的火山》

【厄瓜多尔《商报》十月一日文章】题:既有害又有益的火山    几周以前,世界各报发表消息说,沉睡一个多世纪的圣海伦斯火山又不幸苏醒了。火山爆发声响彻200公里以外,巨大的瓦斯云升高到约4000米。火山熔岩顺坡而下冲毁了沿途的一切,与此同时,美国有三个州次日清晨即被一片灰雾所笼罩。    当然,类似的甚至更严重的灾难在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有据可查的一次最可怕的火山爆发发生在一八八三年八月二十七日爪哇和苏门答腊之间的喀拉喀托岛上。那次火山爆发的震波,巴黎天文台在十个小时以后还能测到。据估计,火山爆发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0万个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火山爆发的预报大家知道,这些“魔鬼烟囱”在整个地球都造成了破坏性的灾难。最出名的一次要数维苏威火山爆发了,它毁坏了庞培和赫尔库拉诺两座城市。据当时保存下来的记载,维苏威火山“宣布”它要作最后那一次致命性的爆发时,事先有过许多征兆,如果对这些征兆能够作出解释的话,那早就会把居民从那些城市撤走了。    现在,火山学家和科学家正在努力寻找可以比较可靠地预报火山爆发的规律。为此,要经常测定火山的温度、火山放出的瓦斯组成成份、地震仪的摆动情况以及其它许多因素。    一九三五年,夏威夷天文台创始人贾加教授曾根据火山内部熔岩上升引起的轻微地震情况,提前几个月预报了莫纳罗亚火山的爆发。现在,美国正在利用卫星搜集用以测量北美洲、中美洲、冰岛、夏威夷岛约20个火山坡度微小变化的许多极为复杂的仪器发出的各种信息。    预报火山爆发目前仍无多大把握,但科学家们却不放过每一个有指示迹象的资料。在不少情况下,甚至还研究动物的反应,因为火山进入活动期时,看来动物都要逃离附近地区。火山的利用火山不光只是“上帝发怒”的工具。据火山学家说,火山对人类也大有好处。    火山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已经创造出许多矿藏,并使大片地区保持肥沃。    在以火山出名的印度尼西亚,火山给大量稻田撒上了含钾和钙的灰尘,它像是天上掉下来的肥料,增加土地的肥率,使之可以一年收获三熟。目前,有8000万爪哇人就是靠由火山灰肥沃的土地上生长的稻米生存的。    可以设想,将来总有一天要开发拥有各种矿物宝藏的火山。还应考虑如何利用这些“魔鬼锅炉”蕴藏的地热能问题。要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看到火山口上出现巨型发电站的话,到那时我们可不要大惊小怪。

4. 港报报道:《电脑可测楼宇抗震力》

【香港《文汇报》一月七日报道】题:电脑可测楼宇抗震力    美国工程师最近试制出一种新型电脑,可用以估计一幢建筑物在发生地震时将会受到怎样的损坏,以及确定一幢楼房在遭到地震蹂躏后具体受损的程度。    上述电脑程序,取名「损坏」,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拨款资助,旨在协助负责管理楼宇安全的官员在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内评估楼房的建筑是否完善,并在已发生地震的地区内查明各间楼宇的受损情况。    有关电脑程序,是由加州域坚斯公司主要按照一九七一年圣弗南多发生地震所搜集的数据资料研究出来。它着眼于估量整座建筑物可能遭受的损坏,以及不同强度的地震对每层楼宇所造成的破坏情形。    为研究这种电脑程序,专家需要从过去多次地震中搜集有关楼房受毁的数据纪录,并向富有地震毁坏楼房经验的工程师征询有关意见,加以综合起来。    在研究工作中,专家们需要考虑到楼房的大小,已建成的时间,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结构支持和地基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新的电脑程序,也可应用于新型楼宇的设计或改革现有楼宇方面,以加强楼宇的抗震能力。电脑主要适用于对楼高五层或以上的建筑物进行测试。

第 4 版

1. 美国专家谈苏联海军的发展

美海军官员不安地注意到苏巨型战略导弹潜艇连续下水,认为苏海军正迅速成为对西方海上通道的相当大的威胁    【路透社华盛顿一月十日电】在过去一年里由于得到一些非常先进的新舰只而得到加强的苏联海军,正迅速成为对美国和盟国海上通道的一个相当大的威胁。    这是美国海军研究苏联海军发展的专家们得出的结论。他们近几个月来一直关切地注视着苏联新舰只一艘接一艘地下水。    这些舰只包括西方分析家叫作“台风号”的巨型战略导弹潜艇(至少有美国仍在建造的三叉戟潜艇那么大)和一艘同样大的配备着先进武器装备的核动力巡洋舰。    美国海军官员们说,比任何这种事态发展更加令人不安的是,每一艘舰艇都是包括四艘新等级的主要水面舰只和三种新下水的或可投入使用的潜艇的一支较大规模的舰队的一部分。    五角大楼一位专家说,同美国海军相比,苏联海军仍然有着很大的弱点。    但是他又说,苏联海军““正在成为一支巡游得更远、能力更大的力量。所有这些新舰只合在一起就使它取得制海权的能力越来越大,在较小程度上也使它登陆的能力越来越大。”    美国专家们说,这意味着,苏联将具有不仅在阿富汗这样一些靠近苏联边界的地方而且在世界各地切断西方重要的供应线和进行军事干涉的能力。    一位官员说,苏联海军最近增加的力量意味着,苏联海军的扩展现在“已接近完成”。    美国官员们说,这种情况表明,自一九六○年以来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苏联海军在一九六○年还几乎完全是一支沿海防御力量。    尚未就任的国防部长卡斯珀·温伯格本周在参议院批准提名他为国防部长的听证会上说,苏联海军的最新发展表明了“战略上的不平衡”,对此,新政府必须迅速加以解决。    温伯格重申了即将上任的里根总统的目标:把美国海军的规模从四百六十艘左右增加到六百艘。    他是在回答参议员霍华德·坎农的问题时这么说的。坎农援引报纸的报道说,苏联的最新潜艇比美国的多一倍,速度快得多,而且几乎不会沉没。    然而,海军官员们说,这些消息只有一部分是准确的,有许多是夸大其词的。    他们说,“台风号”潜艇可能比一万八千吨的三叉戟潜艇大,但是,它的排水量不会象有些消息所说的超过二万七千吨,而且装载的战略核导弹或弹头不会有美国的新潜艇那么多。    苏联的这艘潜艇去年九月才下水,还没有开始在海上试航。美国官员们说,在为这种潜艇生产新导弹方面显然已出现了问题。    尽管如此,美国官员们所了解到的有关这艘潜艇能力的情况,和这艘潜艇是在建造另外两艘先进的潜艇(西方分别为它们起的代号是“阿尔法号”和“奥斯卡号”)的同时建造的这个事实,还是给美国官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阿尔法号”是一艘攻击型潜艇,在这三艘中最小。它是唯一已投入使用的一艘。    据信这艘潜艇是用钛合金制造的,这就使得它能比美国的任何潜艇航行得都快(速度大概高达四十五海里),潜水更深(水下四千英尺)。    一万吨左右的“奥斯卡号”舰艇据说是一种装备着巡航导弹的潜水艇,它是主要用来进攻水面舰只的。预计它将携带一种能在下潜时能袭击二百五十英里或者三百英里以外的目标的新式导弹。    这可能大大增加对美国巨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威胁。包括母舰上的飞机在内,美国的这种航空母舰每艘价值三亿美元。    但是官员们说,海军正在发展数种系统,以便在这次苏联潜水艇能够发起进攻之前发现和摧毁它们。    官员们说,在海军的十三个主要造船厂(在过去的五六年中,差不多每个造船厂都扩大和现代化了)的帮助下,苏联一直在同时研究和建造四种新的大型水面舰只。    目前,这些舰只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基洛夫号”,它是一种和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些战舰一样大的巡洋舰,是苏联的第一艘核动力水面舰只。    官员们说,“基洛夫号”巡洋舰是在去年五月开始试航的,它将携带它自己的新式巡航导弹、直升飞机、舰上火炮、地对空导弹和反潜导弹以及广泛的指挥和通讯设备。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托马斯·海沃德海军上将说“基洛夫号”巡洋舰是“一种给人以惊人印象的战舰”,预计它的一艘姐妹舰将在一九八四年到海军服役。    此外,苏联有两艘航空母舰在服役,预计还有两艘将要服役。    虽然这四艘航空母舰都比美国的航空母舰小得多,而且只能使用垂直起飞和降落的飞机,但是军官们说,他们预计苏联在八十年代末将要使一艘常规航空母舰下水。    这艘航空母舰将得到新的支援舰只的支持,其中包括“伊凡·罗戈夫号”,它是一艘两栖攻击舰艇,吨位和能力都比美国的两栖攻击舰艇大,和“别别列津纳号”,它是一艘能够一次为三艘大战舰加油的支援舰艇。    虽然美国海军军官没有掩饰他们对    苏联的这些成就的羡慕,但是他们指出,如果苏联按照通常的做法办事,那么在它就每一型号只制造几艘后便开始研究新型舰只了。    海沃德海军上将在把这些成就说成是苏联“决心在这十年中取得海上优势”的另一迹象时对国会说,如果美国海军建设进展缓慢的话,美国将遇到严重的麻烦。

2. 英报文章:《苏联军人“不适于做文职工作”》

【英国《每日电讯报》一月七日文章】题:苏联军人「不适于做文职工作」    一名科学家昨天说,俄国永远不可能削减其武装力量,因为军职人员不可能心甘情愿地放弃他们的特权,兵工厂也不适合生产民用产品。    哥伦比亚大学工业工程教授西摩·梅尔曼对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说,苏联大约有四百万到八百万人在军事机构服役,但没有几个人会做文职工作。    但是,他说,俄国的军事经济转向民用经济是世界裁军关键性的一环。做不到这一点,总有一天会导致世界大战。    苏联军事人员领取的薪水和津贴都大大超过文职人员,而且始终使用着最好的物资和最佳设备,不惜成本。    军队中大量的劳动力吞噬着国家财富,但却不能作出任何贡献。苏联预算计划人员对此束手无策。    梅尔曼教授说:「苏联和西方国家不同,苏联没有关于转换工作的文献,也没有要求任何专门机构考虑这个问题。」

3. 英《经济学家》周刊报告说:世界粮食储备可能下降到危机水平

【南通社伦敦一月十日电】伦敦的《经济学家》周刊警告说,如果主要粮食出口国今年的粮食产量不高于过去的平均产量,那么一场世界粮食危机可能从今年开始。    《经济学家》的研究报告指出,到今年收获季节结束时,世界粮食储备可能下降到一九七三年危机时期的水平。这份报告透露,粮食储备已经下降,一九七九年的粮食储备占年消费量的百分之十九,去年降为百分之十七,在新的收获季节开始前,粮食储备还可能下降至百分之十四。    伦敦《泰晤士报》预料一九八○———九八一年度的世界粮食产量将是十四亿一千六百万吨,将比去年减少一千万吨,比一九七九年减少五千万吨。    由于世界粮食储备的水平下降,一九八○——八一年度各种作物减产可能造成困难的局面。这种局面因主要产粮国家缺乏可供种植粮食的土地而更恶化。    世界粮农组织最近提请人们注意,有二十九个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非洲国家)严重缺粮。每个非洲人目前平均消耗的粮食比十年前减少百分之十。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财政状况严重,如果再发生一次粮食危机,它们实际上将无法应付。    去年,发展中国家总共进口粮食九千四百万吨左右,价格比前年年底高百分之三十。虽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发展了(过去十年发展的速度为百分之二点四),而它们的人口也在增长(增长率为百分之三点五)。    因此,据估计,到本世纪末,第三世界将进口约二亿吨粮食。勃兰特委员会估计,如果要补足预料中第三世界的粮食缺额,发展中国家在这十年中每年需要增加约一百三十亿美元的农业投资。

4. 西德交通局统计西德有各种汽车近三千万辆

【法新社西德佛伦斯堡十二月二十六日电】今天,行驶在西德各条公路上的各种汽车有将近三千万辆。每二十辆汽车中有一辆是装有柴油发动机的。    联邦交通局指出,送往废汽车置放场的汽车的平均使用时间为十年。该局还说,德国人现在明显地偏爱红色。去年他们最喜欢的是绿色汽车。

5. 西德《法兰克福汇报》报道:《国会纵火案审讯中的最后判决》

【西德《法兰克福汇报》十二月三十日报道】题:国会纵火案审讯中的最后判决卢柏被判无罪;柏林地方法院认为“德国最高法院枉法”    德国的一个法院最近几天又一次、并且可能作为最后一级的法院在一项裁决中研究了国会纵火案审讯的情况,并宣判四十七年前的十二月二十三日被德国最高法院判刑的当时二十四岁的荷兰公民宛·德·卢柏无罪。这位被判刑者是在一九三四年一月十日被枪决的;当时的判决理由说:“因叛逆罪,同时犯有暴动性的纵火罪,并试图单纯纵火。”法兰克福的律师坎普纳(在纽伦堡审讯战犯时是美国的起诉人之一)在一九七九年夏天向柏林地方法院提出重新审理的申请。坎普纳曾是被处决者的兄弟的法律代表,他所提申请的根据是,帝国法院的判决是依据虚假的誓言。这位律师为这一论断提出了新的证人和材料。    据坎普纳十二月二十九日对德新社说,柏林地方法院第十大刑事法庭现在详细阐明了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德国最高法院的判决是一种枉法。德国当时的最高法院的这一判决应归于纳粹不法行为的范围之内,因为参与这项工作的法官在这件事情上有应受到惩罚的渎职情况。柏林地方法院第十大刑事法庭甚至指责德国最高法院有意枉法。新的判决没有说荷兰人宛·德·卢柏是否参与了国会内的纵火,而是强调说,德国最高法院的审理是受纳粹操纵的,是为了讨好当权者权者    。    坎普纳一九七九年提出在四十六年后进行重新审理的申请,理由是,有关说明以前判决是错误的新材料,是逐步逐步地才揭露出来的。例如有三个重要证人在最近几年才出来讲话,据坎普纳说,其中有一个前普鲁士政府参事,当时没有让他的科处理这个案件;有一个警察局官员,在头几次审问宛·德·卢柏时他是在场的,并且参与了为国会纵火那个夜里所做的警方准备工作;还有一个商人,他就纵火材料的提供以及着火以后冲锋队和警察搞的“祝捷”活动提供了证词。宛·德。卢柏的兄弟过去曾多次试图推翻德国最高法庭的判决,起初不是要根据刑事诉讼条例重新进行审理,而是要求取消判决。一九六五年,他得到当时的柏林高级法院总检察长京特的支持。京特当时在支持申请人的理由中说,德国最高法庭在作出判决时是出于政治上的理由,并同意了纳粹的思路。这位最高法院总检察长认为,判决中关于叛逆罪和暴动性纵火的阐述表明,德国最高法庭当时认为“攻击的目标”不是魏玛共和国宪法,而是纳粹党人抓权。柏林地方法院第二刑事审判庭在一九六七年四月二十一日的决定中没有采纳这种和另外的一些看法,虽然它确定了另一种量刑的标准。    虽然这位总检察长也反对这个决定,但是柏林最高法院的一个刑事庭在一九六八年五月驳回了申请人和京特对地方法院这一决定的抗议,理由之一是,怀疑一九三三年判决中对事实的肯定是“在违反法治国家原则的情况下出于政治原因作出的”任何说法都是不对的。指责德国最高法庭在作决定时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也就是说为了讨好当时的当权者”,那是“令人惊异”的。现在柏林地方法院作出了相反的判决。它的权限通过联邦法院的一项决定得到了确认。

6. 时事社报道《田中秘书宣布田中已恢复正常》

【时事社东京一月十二日电】题:田中秘书宣布,田中已经恢复正常    田中前首相的秘书早坂茂三,十二日中午许在田中私邸门前举行了临时记者招待会,他就田中的病情说:“身体已经恢复正常,不必担心。”    他说:田中前首相这天上午八时前后在自己家的接待室会见了客人,可能是因为着凉了,有点感冒似地咳了起来,这时感到呼吸困难,因此叫来了救护车。同时也把主治医生加政昭请来了。因为血压急剧上升,因而进行了注射。此后血压恢复了正常,气色也好起来了,坐在里屋的沙发上同急忙赶来的田中派议员们进行了恳谈。    另外,据加医生的诊断说,根本没有住院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