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01-07
第 1 版
1. 未可乐观的八一年世界经济形势
1981年世界经济形势前景非常暗淡,对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看来都不会是一个好年头。形势暗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发展速度普遍放慢,通货膨胀加剧,国际收支差额进一步朝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扩大 “世界经济情况相当暗淡”,“对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1981年看来都不会是一个好年头”。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度报告和美国《华尔街日报》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所作的概括。 形势暗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发展速度普遍放慢,通货膨胀加剧,国际收支差额进一步朝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扩大。这些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普遍放慢 世界经济增长率在1979年有相当大的下降,从1978年的4.4%降到了1979年的3.4%,预计198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百分之2.5%,证实了7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总趋势。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国内生产总值在1979年虽有所增长,从1978年的4.4%增加到1979年的5%,但这主要是由于出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所恢复;至于不出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除少数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以外,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都并不佳。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即二十四国集团)的经济增长率也有显著的放慢,1978、1979和1980这三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9%、3.2%和1.5%。其中日本情况较好,79和80年的增长率分别为6%和4.5%;英国情况最差,79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5%,80年则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将下降2%。 促使世界经济增长率放慢的主要原因,是西方主要工业国频繁爆发经济危机。西方国家刚从1974—75年爆发的危机中挣扎出来,有的国家经济还没有得到完全恢复,便又陷入了1980年的另一次经济危机。危机不仅破坏西方国家本身生产力,而且由于对原料等需求的减少,也妨碍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的出口,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但大多数西方工业国的固定资本投资(即用于厂房设备的投资)从1974年经济危机以来一直很少增加。企业主在面临通货膨胀加剧和利率提高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对增加投资是否有利可图缺乏信心,因而裹足不前。近年来固定资本投资额虽略有增加,但多用于防止污染和保证安全方面,并非用来更新厂房设备。以美、英、加三国为例,1979年它们的劳动生产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下降的现象。生产率因投资不足而得不到提高的情况,不仅对目前,而且对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增长都将产生影响。 持续的高通货膨胀率迫使许多国家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当务之急,因而避免采取扩张性的政策来刺激经济。紧缩通货和提高利率使私人消费处于不振状态。近年来美国和英国汽车和住房建筑业以及若干生产耐用品的工业一直陷于不景气便是明显的例证。消费呆滞迫使企业主削减生产,经济发展速度因而受到影响。 发展中国家执行紧缩政策的结果则是削减开支减少进口,推迟经济建设计划,它们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通货膨胀日益加剧 在过去十年到十五年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全世界许多国家都经受了很高的通货膨胀率,而且每经过一轮通货膨胀的冲击,其影响一般都要延长几年才能消失,这正是使通货膨胀加剧的一个原因。 就市场经济国家而言,通货膨胀在1979年以前就开始得到势头,在1979年和1980年两年期间,很大一部分西方工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里,通货膨胀率超过了20%。通货膨胀在短期内得到缓和的前景看来较为暗淡。 、以消费物价的变动率作为衡量的标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通货膨胀率1978年为6.8%,1979年上升到9.4%,1980年估计将达到11%左右。就国家而言,通货膨胀率最高者为意大利,79和80两年分别为15.7%和21%;其次为英国,分别为13.4%和18%;美国为11.3%和13%;法国为10.5%和12%;日本为3.6%和11.2%;加拿大为9.2%和10%。西德最佳,分别为4.1%和5.8%。 石油出口国1978年的通货膨胀率为9.7%,79年为11%,80年为11.8%。不生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三年相应的通货膨胀率则分别高达23.6%、29.4%和29.6%。 世界许多国家出现高通货膨胀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西方发达国家而言,长期以来维持较高的军费和推行赤字预算是根本的原因。通货膨胀在发展中国家变得越来越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同进口商品价格急剧上涨有关。除了石油涨价的影响外,不生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从西方工业国进口的制成品价格上涨的问题。 石油提价对世界各种类型的国家都有影响,是个共同性的问题。据统计原油价格从1979年底到1980年第一季度提高近125%。1980年12月石油生产国又将油价提高10%,使标准原油价每桶提高到32美元。(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估计,国际石油价格每上涨1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生活费用指数平均将上升0.25%。最近这次石油提价,估计将使石油进口国多支付260亿美元,西德将比提价前多支付30亿美元,日本和美国将各多付50亿美元。美国为进口石油支付的费用总额将高达1,000亿美元。除石油价格上涨外,其他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据联合国公布的统计资料,石油以外的初级产品价格1979年涨了15.9%,预计80年将上涨10%。其中粮价涨势最猛,1979年涨了19.9%,估计80年的涨幅将达到25%国。际收支差额格局发生变化国 随着国际贸易条件恶化:外贸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石油和原料价格的上涨,世界国际收支差额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工业国家和不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指外贸收支和非贸易收支)逆差大幅度增加,发展中的产油国家的顺差则逐年扩大。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材料,西方工业国1978年的经常项目顺差额为308亿美元,1979年转为逆差106亿美元,1980年逆差额增加到515亿美元。不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1978年经常项目的逆差额为362亿美元,1979年逆差额增大到549亿美元,1980年逆差额进一步增加到680亿美元。与此相反,发展中的石油生产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则连年扩大,1978年为50亿美元,1979年为684亿美元,1980年为1,150亿美元。 国际收支情况恶化的结果,不产油的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越来越严重。它们所借的没有偿还的长期外债1980年达到2,795亿美元,占这些国家同年出口货物和劳务的47%,以及国内总产值的19.3%。 上述情况表明,如何使资金从顺差国和债权国回流到逆差国和债务国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回流过程如发生障碍,不仅将使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萎缩,世界经济发展也将面临很大的困难。未可乐观的几一年 在展望1981年世界经济发展情况时,大多数专家们都认为前景未可乐观。经济专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西方国家的经济只可能得到缓慢的恢复,但通货膨胀率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西方工业国在经历了1980年经济危机以后,经济将在1981年开始回升,预计耐用消费品和住房建筑方面在1981年将开始恢复缓慢的增长。固定资本投资在经过较长时期的停滞之后也可能有所增加。经济恢复的过程将因各国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预计日本和西德的经济将先于其他西方工业国而得到恢复,因为投资大量增加的迹象早已出现。对日本来说,还因为日元对美元贬值使出口贸易得到很大的增长。 在美国,经济衰退的过程在1981年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一估计得到美国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同意。他们在几个月以前还认为,1981年美国的经济至少将有缓慢的恢复,现在则认为1981年“仍将是经济衰退的一年”。他们预测1981年前两个季度美国的经济将继续下降,第三季度可能回升2.5%,第四季度回升3.2%。预计英国的情况将大致和美国相同。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材料所作的预测,西方主要工业国1981和1982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将分别为2.5%和3.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在展望经济前景时预计,西方主要工业国1981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各国的增长情况不一,日本大约将增长3.75%,美国将增长0.75%,英国则将下降2%。 大多数西方工业国尽管在1980年经济发生了衰退,但通货膨胀率将难以显著减缓下来。发展中的石油输出国和非石油输出国的通货膨胀率仍将保持在高水平上。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测,1981年和1982年石油输出国的通货膨胀率将分别为11.7%和10.4%;而非石油输出国的通货膨胀则将分别高达30.3%和29.3%。(沈德彝寄自纽约)
2. 史蒂文斯和陈香梅经东京到台北
他们在台北桃园机场举行记者招待会,法新社说他们回避了当地报界提出的大多数问题 【法新社台北一月五日电】美国参议院副领袖史蒂文斯和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今晚从北京经由东京抵达这里,他们回避了当地报界提出的大多数问题。 他们在当地时间二十一点四十分抵达这里后在桃园国际机场举行了十五分钟的记者招待会,这两位共和党人都强调说,他们不是什么特使,没有给北京或台北传递任何信息。 记者追问史蒂文斯个人对两个敌对的中国政府统一持何看法,史蒂文斯说,他个人希望北京和台北有朝一日会开始举行对话。记者问及他们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会谈的情况,他们说会谈是私下举行的,内容不可公开发表,他们也希望不要公布。 陈纳德夫人还说,会谈使人增加了对情况的了解,是直接和坦率的。 记者就陈纳德夫人在北京讲的要扩大根基、谦逊好学和改变立场的这一番话向她提出了问题。 她重复了自己的讲话,并补充说:“人们得不断地学习,因为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可能会跟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不一样。” 记者进一步追问她对台湾的看法是否跟过去一样,她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回答说:“看法还跟过去一样。” 报纸上刊登的从北京发出的消息说,史蒂文斯说美国政府有朝一日可能会向中国出售武器以对付苏联侵略,史蒂文斯对这类报道感到不快。 史蒂文斯说,他完全是随便信口那样说的。 【美联社台湾桃园一月五日电】迄今为止一直是台湾的坚决支持者陈香梅和美国参议员史蒂文斯在北京就台湾问题进行了三天高级会谈之后于今天抵达这里。 陈香梅在抵达后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她和史蒂文斯参议员都没有携带华盛顿或别的地方的任何信息。 当记者问她是否作为中间人以促使大陆与台湾之间最终实现统一而进行此访时,她不肯发表意见。 陈香梅拒绝谈论据说她在北京期间就台湾问题发表的言论。
3. 美国参议员哈奇说:卡特政府可能停止向台提供武器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一月五月电】参议员奥林·哈奇(犹他州共和党人)说,卡特政府可能停止向台湾运送防御性武器,从而给当选总统里根造成“一个重大问题”。 哈奇最近访问过远东。他说,他在同北京的官员会谈中发现“一些迹象”表明,卡特总统可能逐步停止供应武器计划,以便帮助中国和台湾统一。 哈奇说:“如果即将离任的政府已经向大陆的中国人表示过,它要逐步停止向台湾提供它的国防所必不可少的防御性武器的计划,那就可能成为(里根)对外政策的首批实际问题之一。” 哈奇昨天在同美国广播公司《问题和答案》节目的记者谈话时说,这种可能发生的政策变化“只不过是传闻”,但是可能给里根造成进退两难的局面。 他说:“这是当选总统里根将不得不面临的严重问题。”他还说,中国的高级官员“明确指出,我们”在向台湾提供武器方面,行动“必须十分谨慎”。 哈奇是共和党控制的新参院的有影响的保守派人物之一。他还说,紧迫的经济问题可能使第九十七届国会推迟对一系列保守派的倡议采取行动。
4. 台湾宣布将安排史蒂文斯与宋长志会晤两次
【法新社台北一月五日电】外交部今天宣布,美国新任多数党副领袖史蒂文斯将与国民党中国参谋总长宋长志上将举行两次会晤。 史蒂文斯参议员还是国防拨款小组委员会主席,他将于明天下午拜会宋上将,并将于星期三上午和他共进早餐。 预计这位国民党将领在这两次会晤中将向这位美国参议员简要说明台湾需要美国提供武器和装备。他还十之八九会设法劝说他的客人不要向北京出售任何武器。 这里普遍耽心陈纳德夫人虽然是坚决支持台湾的,但是可能已被中共利用来施展“统战”策略,散布与国民党进行和谈的谣言。香港《快报》发自台北的消息 【香港《快报》一月五日自台北报道】 消息人士表示,现任美国共和党少数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席的陈香梅此次与即将接任美国参院多数党副领袖的共和党参议员史蒂文斯,以私人身份赴平,并不代表任何特殊意义。 消息人士同时指出,陈香梅事前知会我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驻华盛顿办事处,取得了谅解。同时陈香梅也请该处向国内政府有关单位转达其希望于本月五日返国访问三天的意愿,政府对此表示欢迎。消息人士强调,陈香梅此行不曾负有任何我国政府所派特殊任务。
5. 陈香梅离开北京前说:评论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前景为时尚早
【法新社北京一月五日电】美国将军克莱尔·陈纳德的遗孀安娜·陈纳德夫人在北京访问三天后今天离去,这是三十二年来她第一次回到她出生的城市。 陈纳德夫人说,她此次访问中国使她「回忆起许多往事」。可是,对于自她上次来北京迄今发生的变化,她拒不发表评论。陈纳德夫人是北京大学一个院长的女儿,中文名字叫陈香梅。她也不肯对台湾表示任何看法。 陈纳德夫人在回答关于台北和北京关系的前景问题时说,「要作任何评论,为时尚早。我不处于作任何预言的地位。」 陈纳德夫人回忆说,她是在中央社当记者时遇到她的丈夫的。
6. 苏中央电视台攻击史蒂文斯访问中国
【本刊讯】莫斯科消息:苏中央电视台一月四日晚在《今日世界》国际评论节目中播放了该台政治评论员波塔波夫的反华评论,攻击我最近加强“反苏宣传”,攻击美参议员史蒂文斯对中国的访问。评论说: 据来自北京的报道,中国正在掀起肆无忌惮的反苏宣传浪潮。中国宣传机构每天都在攻击苏联和平的对外政策。 北京的这一反苏宣传运动显然受到美国的欢迎。美国参议员史蒂文斯现在正在中国作客。他到处讲自己是里根的朋友。邓小平接见了他。史蒂文斯今天迎合北京的口味说,他不排除将来向中国提供进攻性武器的可能性。史蒂文斯发表了明显带有反苏倾向的讲话。看来,北京的热情接待对参议员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于他急于要加入北京领导人和中国宣传机器的反苏宣传。
第 2 版
1. 《亚洲华尔街日报》文章:《中国很快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粮国》
说一些高级农业专家一致的看法是:中国在今后十年中小麦、水水稻和玉米产量将增长百分之二十五到五十 【在香港出版的《亚洲华尔街日报》十月二十九日文章】题:中国很快就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粮国 ——开放门户正见成效 中国明年很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粮国。而且,可能稳居世界第一。一些高级农学家和作物培育专家——他们在今年访问了中国——一致的看法是:中国在今后的十年中,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将增长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五十。 诺曼·博布尔劳格说,中国在一九八○年要不是在华北平原遭到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就会打破世界粮食产量的纪录。 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的作物培育总农艺师也在今年夏天访问了中国。他说:“中国的平均水稻产量是每公顷(相当于十五市亩)四吨。如果施用化肥的话,可以提高到六吨。到公元二○○○年或二○○○年以后,中国人在口粮供应上不会有任何问题。” 在一九七八到一九七九年间,中国小麦产量比美国高,中国是六千零五十万吨,而美国是五千八百万吨。中国水稻产量是一亿三千二百万吨,也是世界第一,印度则勉强居第二位,为二千九百万吨。美国的玉米产量仍然领先,为一亿九千七百万吨,中国是五千七百万吨。一九八○年美国粮食产量预计为二亿六千五百万吨,将减少三千四百万吨。俄国将增产三千八百万吨达到二亿一千万吨,这主要是由于天气的缘故。中国北方的干旱使其比估计中的总产量要少,但肯定还会远远超过俄国而居第二位。一九八○年,世界总的粮食产量预计将增长百分之二,人口的增长率是百分之一点七稍多一点,因此,实际增产数字大约为十二亿吨。 高度机械化和依赖石油的四百万美国农场主,对于被三亿一千五百万主要依靠体力的中国农民超过去,会不会介意呢?中国可耕面积比美国大(前者为九亿七千三百万公顷,后者是七亿六千八百万公顷),但中国西部干旱多山,因此种植面积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二。不过中国的庄稼种得较密,灌溉面积为三千三百五十万公顷,比美国多将近一倍,因此中国的播种面积实际应是一亿五千五百万公顷,美国则是一亿三千六百万公顷。 中国农业产量将直线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她刚刚开始真正施用化肥。美国施用的化肥比她多五倍。因此中国单位面积的产量仍比较低,小麦、大麦和玉米低于世界平均数字,而水稻则只及日本和南朝鲜的一半。 然而中国正在迅速追赶,自从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建造了十四座日产量为一千吨的无水氨厂。今年夏天,他们的大约一千二百个小型化肥厂的产量都开始翻了一番。中国的土地与印度不同,土壤异常肥沃,中国在土地上施用有机肥已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巨大投资,使其能在农业上大面积地复种和间作,并能在控制虫害、机械化、使用抽水机、电力、运输以及储存等方面开始见成效。目前,即使在这些方面还不充分的情况下,中国仍能设法在占全球耕地百分之七的面积上养活占全球百分之二十四的人口,并且把按人口计算的粮食消费量比革命前提高了百分之五十。 在长江、黄河上游,还有巨大的未经开发的水利潜力。今年夏天,就有人谈到要把长江的水引到华北平原的问题(从技术上来说是可能的,但有人担心会破坏长江的运输以及对当地的灌溉工程产生影响)。 现在,中国正在进行生物学科学的研究以及将其使用于农业。 中国并不是无的放矢地轻率打开门户,她是为获得科学和经济知识才这么做的。它将在粮食生产方面有希望获得令人叹为观止的成果。
2. 香港《文汇报》文章:《来自北京的人》
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香港《文汇报》十二月九日文章】(作者:阿乙)题:来自北京的人——美国留学纪事 香港一位同学来信问我:“你所接触到的国内留学生情况如何?”信中还附来几份剪报,都是关于中国留学生的。既然大家这么有兴趣,就让我把所知道的谈谈。不过我所接触的仅限于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的人。 由国内派遣来的留学生,人们通常称之为来自北京的人。 威大之有国内留学生,始于去秋,那是与南京大学结成姊妹校之后。这当中有部份是交换生,另一部份是来自北京、安徽、成都等地的人。有的是入研究院念学位的研究生,一般签证是两年;另一些却只是来做研究工作的学者,他们不受时间的限制,随时会来,而当研究工作告一段落后就回国去。 过去一年多,和我同住一幢公寓的约二十余人,据他们说都是在“文革”前已大学毕业了,因此年纪最轻的也已三十多,多半是有家室的人。而“文革”十年,国内大学教育几乎全陷于停顿,近几年才再度恢复招生。虽然如此,但在威大却并无来念大学的人。 应该说他们给我的印象很好,勤俭、朴素、和蔼可亲,虽然比我大得多,见面时还是客气亲切的。平常日子里大家都忙,只有周末才有较多机会谈谈~有时他们来找我借书、借录音带,也有时互相交换报刊阅读。 他们有着浓厚的中华民族的美德——淳朴、节俭不肯多花一点钱。他们都自己办伙食,一来对美式饮食不习惯,也同时为省些钱。他们说,今天祖国的经济还有困难,国家用劳动人民血汗换来的外汇培养他们,是难能可贵的,两年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必须尽全力争取学点知识,希望自己不会带着一脸羞愧回到祖国去。 无论在大街上或校园里,都很容易辨认出来自国内的人,因为他们依旧是一身中山装,全无改变。其实一套干净、整齐、称身的中山装,穿在身上给人一种庄重朴实的感觉,不也很好吗?我就不明白国内有些青年何以要千方百计弄套西装穿!在我们学校里,日常很少人穿上整齐的西装的,除非是参加什么集会,为了表示庄重和礼貌,否则谁去找这种麻烦。 总的来说,国内来的留学生都很随和,遇到自己的同胞,也多主动打招呼,异域相逢,是倍感亲切的;反而是台湾来的不大敢接近他们,其实他们也绝口不谈政治,大概是不想增加海外华人的心理负担吧。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极用功,因此也较少参加什么活动。
3. 法新社说:泰国今年遇到的经济麻烦可能很多
【法新社曼谷十二月二十六日电】(记者:吉米·沃尔夫)由于入不敷出而陷于严重困难的泰国,当它要采取早就应该采取的节约措施时,在新的一年中遇到的麻烦可能是很多的。 炳·廷素拉暖总理成立了九个月的联合政府已开始受熬煎——暴风雨正在酝酿。 最迫切的,而且在政治上带有危险的经济问题目前是在能源提价上。政府现在再也无力补贴了。 由于没有使石油按实际价格出售,所以泰国的能源消耗异常之高,泰国的差不多全部石油都要进口,花费约占其进口总支出的三分之一。 结果,七十年代后半期经济迅速增长伴随而来的是通货膨胀加快,对外国供贷的依赖性加大以及财政长期出现赤字。 除了由此而产生的目前帐面亏空之外,贴补的能源价格使得国营企业入不敷出,更不用说将来在财政上有所增长了。 到一九七九年年底;财政赤字达到创纪录的高度,即,国内总产值的8%,在将来有出现更糟的收支不平衡的危险。 与此同时,公营部门的亏损达到国内总产值的4%左右,而且和贸易差额一样,预计今年还要增长。 与此同时,泰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今年头九个月猛涨14.3%,人们广泛认为,到年底将达到20%。 为了对付这些问题,炳将军的经济大师汶初·洛乍那沙天发起了节约能源和扩大出口运动。 汶初是东南亚最大的商业银行—一泰国银行的前行长,他还采取行动争取外外国对于老早就在大吹大擂的被称之“泰国公司”的计划投资,但是迄今结果甚微。 尽管有这些不利的趋势,美国商会预计泰国一九八○年的国内实际生产总值增长6.3%。据人们认为,由于雨水充足,抵销了一九七九年底干旱所造成的影响,农业生产,至少能增长4%。在出口换取的外汇方面,农产品占65%以上。
4. 考红琐记(二)
据汪康年辑,振绮堂丛书初集中曾收录一册未署著者姓名之“圣祖五幸江南全录”,曾记此次南巡三月十八日抵江宁,皇上御书对联一副赐织造曹,文字是 “万重春树合 十二碧云峰” 另赐玻璃,墨,礼物不等,曹寅谢恩。内务府的皇商 红楼梦第四回说薛宝钗的身世,其父原为皇商,领内库帑银作买卖。内库即内务府六库。据“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一书卷一页二十所记广储司买办事宜,其文如下: “初广储司六库各于本库所属买卖人中择其家道殷实人去得者一名,由银库官员呈明,授为领催,每月各给二两钱粮,令其买办六库所无之物,并察访时价及外藩进贡折赏等事”。 此即内务府买办之起源。潇湘馆诗抄 大家现在都知道怡亲王弘晓与曹雪芹及石头记一书都有密切关系。现在大家所见到的己卯残本石头记就是怡亲王弘晓的藏抄本,甚至庚辰钞本石头记也是他抄藏的。弘晓颇有文学修养,著有明善堂诗集八册,诗余,词余各一册。他与雪芹的几个朋友如墨香,汪易堂,敦诚等人都有唱和。弘晓又留下了一本怡府书目。其第一千一百二十八号登记的书目是 “潇湘馆诗抄,一本” 怡府书目很奇怪,所列之书全不写明著者姓名,也无年代记载。根据编号,潇湘馆诗抄入藏时间很晚。不知是同名巧合?还是真有人将石头记中林黛玉之诗抄成这么一本?李果其人 李果在其“在亭丛稿”卷十一,有一篇“前光禄大夫户部右侍郎管理苏州织造李公行状”,对李煦生平记述甚详,是考证曹李两家的重要文献之一。但除“在亭丛稿”以外,尚未发现李果其他作品传世。最近,我在日本大阪府立图书馆找到李果的“咏归亭诗钞”,共八卷。此书是养云亭藏版,乾隆十七年刊,收李果的诗四百一十五首。李果的自序写于雍正十年,但迟至乾隆十七年才得刊行,书首有其门人朱昂乾隆十六年之序文。此时李果已卒,享年七十三。诗钞之首尚有西原蒋恭裴所撰之李果传。李果,字硕夫,号客山,中更日在亭,晚岁又自号悔卢。 李果曾入李煦幕。李煦被流放到打牲乌拉,冻饿而亡,李果以打抱不平的口气,特为撰“李公行状”。不过李果事实上对李煦在苏州织造任上的奢侈生活方式颇不以为然。据蒋恭裴的李果传说: “大理卿李公煦视鹾扬州,闻其名,具书币延之典文章。是时公幕中多名士,其大事欲词之善者必推之属稿。鹾使固脂膏地,公素坦阔,或因缘以自润。独李生馆俸外不名一钱,迄公以亏帑解官,客亦闲挂吏牍,始服其先见”。 足见这些织造们的生活方式本有问题,并非雍正有意整治他们。 李果与曹李两家的朋友如张朴村,叶桐初,赵秋谷等均相识,且有诗唱和。但与曹李二人却无唱和之作。只有一首“伎院有作”(卷四),中有句 “豫章礼重周旋久,安邑情深去住难。何日江村结茅屋,扁舟随意弄渔 竿”。 (二)
5. 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价表(一九八一年一月二日)
买价卖价外币名称外币单位(人民币元)(人民币元)美元100152.65153.41英镑100363.51365.33加元100128.30128.94西德马克10077.7578.13瑞士法郎10085.7486.16法国法郎10033.8534.01日元100,000747.61751.35新加坡元10074.0474.42港元10029.7429.88
第 3 版
1. 苏《社会主义工业报》报道:《九十年代的客机》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11月29日报道】英法两国在完成第十六架“协和式”客机的装备以后,宣告停止执行这项耗资为32亿美元的联合制造超音速客机的计划。美国一家杂志“大众科学”认为,英法合作制造“协和式”超音速客机的计划,是航空制造业历史上一次最不成功的计划,因为“协和式”客机噪音大,载客少,耗油多。 但是,这项计划的失败,并没有使飞机设计师们的热情有所减退。美国三大飞机制造公司“麦克唐纳—道格拉斯”,“波音”和“洛克希德”正在努力设计新一代的超音速客机。他们希望借助发动机制造、空气动力学和结构材料学方面的最新成就来制造各种新型的客机,克服“协和式”飞机的这些缺点。 这几家公司打算采用新的发动机来制造新型客机,这种新发动机产生的噪音小,具有超音速飞行时所需要的推力,在亚音速飞行时,也非常有效可靠。 这三家公司打算在每架新客机上安装四台可控循环式发动机,使新的客机可以运载300名乘客,飞行速度达到音速的三倍。它们打算在九十年代使新型客机投入使用。那时候,将出现各种形状非常奇特的客机。例如,“洛克希德”公司按照美国国家航空公司的要求,正在研制一种三个机舱的飞机。这种新式飞机的有效重量为680吨,可载200吨货物。中心舱装100吨,两个侧舱各装50吨。这种飞机卸货比较方便,比普通飞机要快得多。同时,它的造价也较为便宜,因为普通的单舱飞机结构比较复杂,造起来比较费事,而这种飞机三个舱的结构相同,体积较小,造起来比较容易。 “洛克希德”公司还在研制一种客运与货运两用的飞机。这种飞机的外形像一辆拖车。它的机舱与尾翼之间是一个小平台,可以装运体积较大的货物。这种飞机如果用来运载乘客,那么,小平台上可以作为行李舱,如果用来运载货物,那么小平台上就可以放集装箱,上面罩上玻璃纤维制造的防护罩。这种别具一格的设计,可以使飞机上的货物在几分钟内卸完。 最近,埃姆斯研究中心还在研制一种ad—1型飞机。这种飞机的特点是,它的两个机翼一个向前,一个后掠。现在,带有一个座位的这种新飞机的模型已经制造出来,不久的将来,带有200个座位的这种新飞机的样机也将问世。这种飞机有什么优点,人们正在进行广泛的讨论。 那么,究竟为什么要制造这种奇特的飞机呢?这是因为设计师们在研究新的设计方案时,遇到了各种互相矛盾的因素。他们必须使飞机在起飞时有巨大的上升推力,同时又要减少噪音和超音速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为了产生巨大的推力使飞机上升,飞机的两翼必须很大,而且必须同机身垂直。但是,为了减少超音速飞行时空气的阻力,又必须使飞机的两翼向后成箭形。为了兼顾两方面的要求,设计师们设想制造一种机翼与机身的角度可变动的可变翼飞机。 可是,这种可变翼飞机又有两大不可克服的缺点。第一,为了使飞机在起飞时机翼与机身垂直、在飞行时又向后,必须装备复杂的机械来转动机翼。第二,在转动机翼的时候,飞机上升时的推力附着点会移动,为了保持飞机重心保持不变,必须使飞机的燃料从一个油箱注入到另一个油箱。此外,当飞行速度加快到穿越音障时,机身会受到强烈的振动。所有这些因素,使这种可变翼飞机在民航中很难使用。 专家们认为,埃姆斯研究中心研究的那种装有一个后掠式机翼的飞机可以避免上述缺点。 这种飞机起飞时,那个后掠的机翼同机身垂直,当飞机速度超过音速时,它与机身成六十度角。它在变换角度时,是通过绞连转动的,所以飞机上升推力的附着点与飞机重心之间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这种飞机耗油量小,因此,可以使用噪音较小的马达,同时,穿越音障时,机身振动也较小。 这种带有一个后掠式机翼的飞机,还在继续研究、试验,如果进行得顺利的话,八十年代末就可以往来飞行于空中航线上。
2. 英刊报道:《剧烈运动对心脏有好处》
【合众国际社伦敦十二月十三日电】(记者:罗伯特)特稿:剧烈运动对心脏有好处 十年前,有数千名男文职人员参加了一项普查。这项普查已经得到了初步结果:剧烈运动对心脏有好处。 医学杂志《刺血针》上发表了关于参加这项独创实验的一七九九四名男子自那时以来的情况报告。报告甚至强调地肯定这个结论适用于各种不同身材和各种不同年龄的人(包括吸烟者在内),甚至适用于有严重高血压和轻度心绞痛的患者。 这篇文章说:“剧烈运动是人体的一种自然防御,能对老化的心脏起一种保护作用,防止局部缺血(血管变狭窄)及造成的后果。” 这项普查是由伦敦卫生和热带医药学院与文职人员医学部门的医生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进行的,发现在同一组人当中,如胖人或矮个子组,或有心脏病家史的组当中,从事积极运动的人比不运动的人较少犯致命和非致命的心脏病。 报告说,虽说这种好处贯穿了整个年龄范围,可是它在中年后期和老年早期显得最为突出。 研究人员根据研究对象的实践,给剧烈运动下的定义内容是:游泳、网球、健身操、爬山、跑步或慢跑、在道路不平的乡间行走或时速六点五公里以上的步行、快速骑自行车或者骑自行车爬坡至少五分钟,在室内、花园或车库里干重活。 后一类运动包括挖掘、浇混凝土和搬重东西,或者做其它费劲的家务活三十分钟以上。 这篇文章说:“这说明充分的运动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它是参加实验的人获得各种不同好处的一种,因此给久坐不动的工作人员规定充分运动是必要的。充分运动就是剧烈运动,剧烈的机能需氧活动,大肌肉组织自由运动,超过训练效果所要求的强度。 “充分运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人体的需要,是能提高抵抗紧张所引起的心肌缺血的行为。” 报告指出,参加这个科研项目中的剧烈运动者并非运动员。 文章说:“参加剧烈运动实验的人在很多方面有比常人更好的惊人表现,这一事实是很鼓舞人心的。”
3. 共同社报道:《女子在传统的男子体育项目中大显身手》
【共同社东京12月26日电】题:女子在传统的男子体育项目中大显身手 近年来,世界性“妇女解放运动”的浪潮迭起,要求提高妇女地位的呼声高涨。体育界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参加迄今被视为“男子体育项目”的一些较激烈的比赛。 第一个项目应该说是马拉松运动。女子马拉松始于“健康马拉松”。从此之后,参加马拉松运动的人数逐步增加,1967年,美国的凯瑟琳·斯威策没有报名便参加了波斯顿马拉松运动会,作为女子,她第一次跑完全程,从而打破了“女子跑完42.195公里的距离是危险的”的预言。时间是4小时20分。在后来的比赛中,这项记录屡被打破,在今年10月举行的纽约马拉松运动会上,格蕾特·魏茨(挪威)创造了2小时25分41秒的惊人记录。 这一惊人的记录,与被人称作“火车头”的查托皮克(捷克)1952年在赫尔辛基奥运会上创造的2小时23分3秒2的世界记录非常接近。除此之外,在全世界女子中,保持2小时30分以上记录的就有二十多人。 在足球运动方面,近年来女子也显得十分活跃。仅在日本女子足球联盟登记的就超过了80个队,并仍有继续增加的趋势。明年在日本将首次举行国际比赛。 此外,在需要有强壮体力的现代五项全能比赛方面,串田千佳子作为第一名女子运动员参加了关东学生锦标赛;在柔道方面,山口香在世界锦标赛中取得了第二名;在一九八四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女子自行车比赛也将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等等,不论东洋或西洋,“妇女解放运动”都处在百花争艳的时节。 为什么女子体育运动的兴起如此光彩夺目呢?首先是社会背景发生了变化,古来那种认为“和女子不相称”的轻视女子的陋习已逐步被消除,女子对于自己想要干的事情已充满了信心。其次是迄今一直被视为女子不能参加的体育项目,现在已被科学证明是可能的。
4. 欧洲选出“理想的欧洲足球队”
【南通社贝尔格莱德12月31日电】贝尔格莱德的一些足球评论家在最近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投票选举欧洲最佳足球运动员的活动中,已选出南斯拉夫国家足球队的守门员潘特利奇为今年的“想象中的理想欧洲足球队”的守门员。 在这次有六十六名南斯拉夫人和外国评论家参加的投票选举中,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卡尔兹以五十八票当选为欧洲最佳足球运动员。 这个“想象中的理想欧洲足球队”队员包括如下人选:潘特利奇(南斯拉夫),卡尔兹(西德),科洛瓦蒂(意大利),克罗尔(英国),卡布里尼(意大利),舒斯特(西德),普拉蒂尼(法国),安东尼奥尼(意大利),鲁默尼格(西德),鲁伯施(西德)和科尔曼斯(比利时)。
5. 日本《每日新闻》文章:《拥有七亿五千万教徒的精神故乡-----梵蒂冈城国》
【日本《每日新闻》十二月十三日刊登该报编辑委员、前驻罗马特派记者木村裕主的文章】题:拥有七亿五千万教徒的精神故乡——梵蒂冈城国 梵蒂冈的正式名称叫梵蒂冈城国,是一个赫赫有名的独立国家。她巍然屹立在流经意大利首都罗马市区的特韦雷河畔,这样一个赫赫有名的国家,面积仅有零点四平方公里,人口也不过千人左右,却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国家。然而,她又是一大精神王国,在全世界,信仰「基督在世上的代表」——罗马教皇的天主教徒约有七亿五千万。对于教徒们来说,梵蒂冈已成为超越人种和国籍的「精神故乡」。简言之,她是一个「小而有势力的国家」,这就是她的特征。 前几天,我旧地重游,又来到梵蒂冈访问。只见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来自各个国家的成群结队的参观游览者也不计其数,尤其一到基督教的节日,数以十万计的教徒们聚集在圣彼特罗大教堂前的广场上,和着教皇作弥撒。 如此众多的人超越肤色不同和语言的隔阂,在神的面前团结一心地聚集到一起,在地球上恐怕只此一处。只有罗马教皇才能把这些教徒的心拢在一起。教皇的称呼是,「罗马主教、耶稣基督教在世上的代表、使徒精神的继承者、所有天主教教会的首长、西欧的总大主教、意大利的首席大主教、罗马管区的大主教兼首都大主教、梵蒂冈城国元首」。由此可见,关于教会内部的组织结构暂且不说,如果换个说法来称呼罗马教皇的话,称他为「活着的基督」是最恰当不过了。因此,天主教教徒对教皇的尊崇,真可说是达到了极点。教皇每周在面向广场的宫殿的书斋的窗口出现一次,每逢节日,就站在圣彼特罗大教堂的阳台上作弥撒。人们面向教皇,挥动双手,在胸前划着十字,屈膝祈祷。我曾多次看到过这种情景,它使我再次认识到了「神与人的关系」和「宗教的威力」。 当你一踏进也可以说是梵蒂冈的象征的圣彼特罗大教堂,就会为它那庄严肃穆的雄姿而叹为观止。这一大教堂因建在使徒圣彼特罗的墓地上而得名。公元四世纪,康斯坦丁努斯大帝承认基督教,并在这一墓地上建造了小教堂。到了十五世纪又重新改建,当时,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名匠泰斗都参加了改建工作,到落成为止,先后约用了一百二十年的时间。它就是现在的大教堂。因而,可以说它是文艺复兴艺术的集大成之杰作,是美术史上的一个人金字塔。这里无处不使人感到人类精神文化之伟大;到处都洋溢着永恒不灭的基督教文明的气息。 大教堂内尤为引人入胜的,是米开朗杰罗二十五岁时的杰作《哀叹的圣母》的雕塑像和一尊不知在什么时候和由谁创作的圣彼特罗的铜像。这尊铜像因过去几十亿参谒者的接吻,右脚尖部分已磨损。关于雕塑像《哀叹的圣母》,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是它的复制品,因为原像在几年前被一位漫不经心的人弄出了瑕疵。因为原像是在年轻的米开朗杰罗发誓「要创作出无与伦比的佳作」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只好向希望看到「哀叹的圣母」人们献出这幅同原像别无二致的复制品。圣彼特罗铜像因前来参谒者不断地拂摸和接吻而被磨损,这种信仰的强烈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站在大教堂的堂顶俯视,「永恒的都城」——罗马的景色尽收眼底。这种壮丽的风光使登高眺望的人们感到:梵蒂冈这一「世界的首都」真是名不虚传,当之无愧。位于梵蒂冈一角的宏伟的博物馆和西斯蒂纳礼堂,也是人类的艺术宝库。博物馆里收藏的文物全是些贵重的艺术品和珍宝。西斯蒂纳礼堂因有米开朗杰罗的代表作《最后的审判》的壁画而知名。 梵蒂冈是于一九二九年成为一个独立的现代国家的。也就是在同当时的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之间签订了拉特兰条约之后。
第 4 版
1. 比彻文章 《世界事务中多事的一年》
原编者按:在阿富汗、波兰、非洲、中东和亚洲,在美国同它的欧洲各盟国的关系问题上,一九八○年不能被视为有卓越成就的一年 【美国《波士顿邮报》十二月二十八日文章】(记者:比彻)题:世界事务中多事的一年 这一年是以阿富汗的不祥之兆开始而以俄国军队包围波兰告终。 在今年的年头和岁尾之间伊拉克入侵了伊朗;伊朗为了敲诈勒索而继续扣留五十二名美国人质;埃及和以色列超过了原定要在一年内为解决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问题找到一项办法的期限,而没有取得有意义的进展;越南一支大军试图粉碎柬埔寨游击队,但结果是白费力气;叙利亚一度加强了它在它同约旦的边境一带的军事力量,使之看起来象是一支入侵部队。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最后遇到了麻烦,部分原因是由于发生了入侵阿富汗事件和在古巴发现有一个苏联作战旅。 在纷乱的外交春秋中,一九八○年不会成为一个特别好的有卓越成就的一年。这也是对未来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政治过渡时期。 在美国,选民以压倒的票数反对卡特总统而支持里根。里根曾保证在对内和外交政策方面实行基本改革。 在西德,施密特顺利地挡开了保守派的一次挑战,从而表明人们对同东方搭桥和这样做所促进的繁荣一事投了信任票。 在以色列,贝京尽管勉强保住了政权,但却没有办法治理如脱缰之马的通货膨胀或实现他在戴维营作出的保证。他似乎注定要在一九八一年遭到失败。 由于许多原因,在一九八○年前夕开始的对阿富汗的入侵是不吉利的。 这个行动第一次表明苏联在华约组织国家境外使用了它的军队。这种情况引起了这样的问题:莫斯科是否正在转向执行一项高度冒风险的战略以反映出在力量对比方面优势已从西方转向东方?它的长远目标是否将越过那个贫瘠的国家的边界而伸展到伊朗和波斯湾? 卡特总统表现出震惊、诧异和愤怒,他发誓甚至要使用武力来保护波斯湾石油。工业化的西方和世界的许多地区在很大的程度上依靠波斯湾的石油。 他试图团结各工业化国家。在美国呼吁对扣押人质的伊朗和侵略者俄国实行经济制裁后这些国家行动起来有点半心半意。西方在很大程度上,认为阿富汗是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它们不准备为了它们所认为的一个争取重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出于政治活动的过分的反应而危及重要贸易。 在美国一再保证不会对伊朗使用武力、但却在今年四月动用了一支直升飞机力量去执行一次营救人质中途失败的使命之后,这种不愿意同美国建立一个巩固的阵线的情绪只能加深。 尽管美国的营救尝试在概念上可能是有缺陷的,但是,苏联在喀布尔也犯有严重的估计错误。迎接他们的不是将承担对杂牌军(枪枝少、人员少的穆斯林叛军)作战的主要任务的团结一致的阿富汗军队。当俄国军队占领主要城市和公路的时候,整批整批的阿富汗部队携带他们自己的武器逃到造反者那里。 数世纪以来一直在同外来者作战的阿富汗人不能在一个叛军领袖周围携手联合,但是,他们的确能够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 在今年年终,大多数西方分析家认为,如果俄国人希望能够成功地绥靖和占领阿富汗,他们至少要把在那个国家的八万五千名驻军增加一倍或两倍。 但是,危险之一就是:为了切断外来的武器供应和新兵,苏联人可能把战争扩大到巴基斯坦和伊朗。 也有人担心,苏联可能对伊朗进行干涉。 但是,大家最大的顾虑还是集中在波兰。如果苏联的政治局断定一个阻挡不住的、强大的、同共产党统治相对立的、普遍得民心的工会的出现,会危及三十五年来苦心建立的俄国帝国的命运,俄国人将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干预。而历史将转入黑暗的、危险的、无图可循的航道。
2. 美联社综述:亚洲国家知识分子和熟练工人外流问题
说中东地区一百八十万外来工人中有五分之一来自亚洲 【美联社曼谷十二月三十一日电】(特稿)一些亚洲国家过去几年对本国“脑力劳动者外流”感到痛惜,现在因“体力劳动者外流”,即熟练和半熟练工人外流而感到高兴。 这些工人有许多是前往中东国家的,他们把大量外汇寄回本国,而且缓和了本国的失业问题。医生、工程师和知识分子往往是永久离开本国,而工人同他们不一样,在国外工作的合同期届满后就返回本国,而且技术也得到提高。 泰国劳工部的官员说,泰国目前有七、八万人在中东国家干活,一年能给国家挣两亿多美元。他们干的是建筑工人、司机、木工和饭店工作人员等各种各样的工作。 菲律宾劳工部发言人弗雷德·罗萨里奥说,菲律宾约有一百三十万人在国外工作。他们一九七九年汇回本国的外汇近十亿美元,估计一九八○年能达到十四亿美元左右。 印度尼西亚官员说,印度尼西亚一九八○年有七千五百名熟练工人和专业人员出国工作,比上一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印度尼西亚政府甚至为那些打算出国工作的人提供训练。 国际劳工组织驻曼谷办事处说,亚洲工人到阿拉伯国家去工作是从一九七三年开始的。该组织的统计数字表明,在中东地区的一百八十多万外来工人中,百分之二十来自亚洲。 设在曼谷的亚洲技术学院说,该学院的毕业生现在只有百分之四点五的人在这一地区以外工作。 实际上,新加坡在吸引邻国的医生、工程师、建筑师和技术人员。但是,医生的外流继续使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政府伤脑筋,特别是因为它们还需要许多医生到落后的农村地区去工作。 泰国一位负责公共卫生工作的官员前不久指责美国“引诱”泰国花了很多钱和时间培养出来的医生。 本国新培养或在国外大学受教育、过惯城市舒适生活的医生一般都不愿意象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政府所要求的那样到“内地”去生活,因而都选择出国谋职的道路。
3. 苏中央电视台说:去年是美及其伙伴企图孤立苏的一年
【本刊讯】苏联中央电视台政治评论员卡维尔兹涅夫12月26日在“今日世界”节目里,回顾苏今年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形势时说: 大家知道,1980年是美国和某些伙伴企图在政治上孤立我们国家的一年。然而它们没有得逞。今天,西方一些记者有理由说,苏联经受住了强加给他们意志的考验,缓和并没有被埋葬,限制军备竞赛还是有前途的。 在大家庭内部也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尽管大家知道,还存在着困难,尤其是在波兰。
4. 美联社评塔斯社有关波兰的报道说苏军仍处于紧急待命状态
【美联社莫斯科一月三日电】苏联在一九八一年伊始就对波兰自由工会发出了新的不祥的警告。据报道,苏联红军仍然处于紧急待命状态,随时可能对这个受到目前的经济问题和去年夏季工人罢工影响而动摇的华约国家进行干涉。 尽管由于节日休假,西方对苏联可能干涉波兰事务的担忧显然有所缓和,但克里姆林宫却仍然激烈地批评波兰“团结”独立工会目前这种不受共产党控制的组织形式。 苏联通讯社塔斯社在元旦指责说:“反社会主义势力”正在要求团结工会“成为一种与波兰官方权力机构相抗衡的力量,成为一种政治组织。” 这篇没有署名的评论刊登在共产党的报纸《真理报》上,苏联电视台广播了这篇评论,它谴责了那些“挑衅性要求”和“颠覆目的”,这篇评论说,这些挑衅性要求和颠覆目的“造成了经济中的混乱”。 莫斯科的一位西方外交官评论说,“苏联以某种方式干涉波兰的可能性现在仍有百分之五十,即使苏联官方把这说成是应波兰政府的请求的”,他说,“当然,现在说这种危机已经结束还为时过早。”在塔斯社这次谴责波兰劳工运动以前,苏联国防部的报纸《红星报》上的一篇报道,暗示了苏联有出兵干涉的应急计划。《红星报》的这篇文章是在圣诞节的第二天发表的。
5. 波党报报道波兰军队官兵召开会议
说军队已做好保卫波独立和社会主义的准备 【合众国际社华沙一月五日电】波党报《人民论坛报》今天说,军队官兵举行一系列会议,保证保卫社会主义和波兰的主权。该报还说,军队中有着一些共产党的最受考验的党员。“军队已经作好了准备来保卫国家的最高利益,例如国家的独立,边界的不可侵犯性和社会主义的政治结构。已经宣布军队将保卫这些利益。” 《人民论坛报》说,这些保证是军官和普通士兵在一系列的会议上作出的。 该报说,参加会议讨论的人对于用政治手段来解决波兰的骚乱感到满意,这指的是当局决定不用武力来镇压去年夏天的罢工。 该报说,士兵和军官们对于波兰的某些地区仍然存在着紧张局势感到担忧,但没有具体指出是哪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