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12-06

第 1 版

1. 外电报道邓小平同日本内阁大臣谈话内容

【共同社东京12月4日电】题:同邓副主席会谈的内容,台湾是敏感的问题    北京4日电:日本方面六位阁僚同中国共产党副主席邓小平会谈的内容大致如下:    伊东外相:中国目前什么是最大的问题?    邓副主席:最大的问题是,在推进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加以实现的问题。曾经要搞超出能力的事情,不过,这是可以克服的问题。中日内阁成员会议是两国合作的象征,是合作关系的反映。这样的会议可以每年开。缩小(经济基本建设)是暂时的,可望以后一、两年形势会发生变化。合作领域今后也是很多的,特别重要的是能源。关于石油开发,以前的数字太大了。如果日本提供资金合作,也可能推进这方面的开发。    伊东外相:打算邀请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访问日本。    邓副主席:我将转告。    田中通产相:四个现代化和当前的调整存在着矛盾,一方是增长,另一方是缩小。一、两年结束调整恐怕是困难的。    邓副主席:调整是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的方法,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必要的。日本有点失望了吧?    田中通产相:丝毫不感到失望,而是存有担心。    邓副主席:要是举行四次内阁成员级会议,失望大概就会消除了。今后中国同美国的关系也许要出问题。里根的顾问班子中有人作了这样那样的损害中美关系的发言。我们注意到了共和党有关人士所说的,竞选时的言行同执政时的政策会不一致这样的话。我们注视明年1月20日以后的情况。中美关系应当发展,但台湾是极为敏感的问题。日中邦交正常化时,美国和中国在拟定上海联合公报时,都碰到过台湾问题。也许有人认为,只要里根政权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跟着走的。    我认为这是一种幻想,我们期望美中关系不要停止和后退。    伊东外相:从日本来说,希望美中关系好起来。    我们对美国也要说一说,希望美中关系一如既往地发展下去。    【法新社北京12月4日电】中国共产党副主席邓小平今天说,即使美国当选总统里根的新政府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中国也不会缓和它在美国对台湾政策这一问题上的立场。    日本人士说,中国现政权的铁腕人物邓先生是在同现在正在北京的日本政府代表团会谈时讲这番话的,这个日本政府代表团是来出席现在正在举行的中日两国政府成员级会议的。    邓说:“现在在美国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说如果华盛顿对苏联采取坚决的态度,中国就会接受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任何政策。但是,这是幻想。”

2. 共同社报道:赵紫阳会见日本六位大臣

【共同社东京12月4日电】(记者井芹发自北京)题:赵总理接受访日邀请,互访时间以后协商    伊东外相等日方六位阁僚于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同赵紫阳总理会谈了大约一个小时。    会谈中,伊东外相正式邀请赵总理访日。伊东说:“铃木首相委托我转告,他邀请赵总理访问我国。”赵总理接受了这一邀请,他说:“非常想去日本学习。”与此同时,赵总理还正式邀请铃木首相访华。    伊东外相答应向铃木首相转告。关于日中两国总理具体的访问时间,决定今后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协商。    另外,渡边藏相询问了中国对美国里根新政权的世界战略的看法。对此,赵总理说:“中美关系既不会后退,也不会停滞。因为中美关系是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的问题,所以,必须使之发展。”赵总理用比邓副主席更慎重的措词说:“我们将密切地注视里根政权的动向。”    赵总理还就柬埔寨问题说:“东盟中的一部分国家急于政治解决,但中国认为,(越南军队)全部撤出是必要的。当前,越南不想撤军,所以只好采取耐心的态度。”他表明了对越南的严厉态度。    此外,河本经济企划厅长官询问了10年计划(1981—1990年)的方向,对此,赵总理说:“有必要改革过于集中的经济体制和修改因急躁和盲目发展而制定的目标。改革与调整需要10年时间,今后不是要进行高速发展,而是要中速发展,要扎扎实实地提高效果。”

3. 黄华说中国正密切注视波兰局势

【法新社北京12月4日电】在中日两国外长今天在这里进行会谈之后,日本一位发言人说,中国估计,苏联不会对波兰进行类似于它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那样的干涉。这位发言人说,中国外长兼副总理黄华对日本外务大臣伊东正义说,苏联目前因为国际上的压力以及其国内的形势而不会“入侵”波兰。    【合众国际社北京12月4日电】日本人士今天说,关于波兰问题,中国外长黄华说,中国人民和政府正在密切地注视着苏联的行动,并且在警惕着对波兰的入侵。

4. 合众社评勃列日涅夫将访问印度

说苏打算利用英·甘地的友谊来抵销苏在西方世界和第三世界陷于的孤立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12月3日电】当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在印度总统访问他之后才两个月就宣布他要去印度访问的消息的时候,一些感到迷惑不解的观察家问道,“为什么现在去访问印度?”    另一些对苏联的对外关系有较广泛的见解的观察家回答说,“现在他还能上哪儿去呢?”    实际情况是,新德里是现在能对克里姆林宫领导人的访问表示欢迎的仅有的几个非共产党国家的首都之一。苏联人打算利用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热忱的友谊来抵销如下这种看法,即认为苏联的对外政策已使苏联在西方世界和第三世界中陷于孤立。    一位亚洲外交官问,“勃列日涅夫还能上哪儿去呢?在这个地区,他们除了阿富汗以外还有什么朋友?”    这位外交官接着说,“俄国人已经使印度完全倒向他们一边了。”    如果这是事实(印度驻莫斯科大使馆官员们极力否认这一点),那么,原因或许就在于中国是这两个国家的共同敌人。    印度和北京之间长期存在的边界争端已暂时平息下来了,而且两国都想确立谈判的基础,通过谈判,最后使这两个在人口数量方面占世界第一和第二位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正常化。    但是,几乎可以肯定,苏联人将向甘地夫人说明,这种谈判不必如此仓促,并且用支持印度的保证来证明他们的说法,他们保证一旦印度人遇到来自北京的军事威胁,苏联一定给予支援。    一位密切注视这个次大陆形势发展的驻莫斯科西方外交官说,“使印度和中国互相处于对立状态是符合苏联人的利益的。他们想要印度人知道,他们有一个朋友,就在这里。”

5. 苏外交部发言人声称:沿波兰边界苏军只是在进行例行活动

【法新社莫斯科12月4日电】苏联外交部一位发言人说,沿波兰边界所驻扎的苏联军队只是在进行“例行的”活动。    这位发言人在回答法新社记者关于苏联军队在那里进行调动的意义而提出的问题时说:“与国外的消息相反,苏联的后备役军人没有沿波兰边界进行集结。”    他又说,这些军队“只是”在进行“例行的活动”,并且说,西方关于波兰受到干涉的警告的目的在于“恶化波兰的形势。”    记者要求这位发言人对于美国总统卡特于昨天提出的警告进行评论,他说:    “西方所流传的很多消息的目的都是为了恶化波兰的形势。卡特将必须向自己的良心证明他的话是正确的。”

6. 白宫发言人否认布热津斯基曾要波工人对当局进行武装抵抗

【路透社华盛顿十二月四日电】白宫今天断然拒绝苏联的如下指责: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要求波兰人对当局进行武装抵抗。    共产党报纸《真理报》和官方的塔斯社今天早些时候说,在波兰出生的布热津斯基,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对一群波兰的政治科学家发表了这种意见。    布热津斯基的一位发言人对路透社记者说:「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这些报道完全是一种捏造。」    塔斯社曾报道过美国发言人早些时候否认的消息,但是它继续坚持说,它的报道是正确的。

7. 台湾人士认为里根做不到恢复美台官方关系

【合众国际社台北12月4日电】接近政府的人士今天说,台湾官员明白,总统当选人里根将做不到与台北恢复官方关系,由是希望出现将更有助于这个国家的事业的其他方面的改善。    这些人士说,政府人士已经得出结论,与台湾恢复关系将使美国新总统在其他地区实施外交政策方面难办和为难。    过去一周里,里根的一名顾问访问亚洲,两次受到北京的严厉抨击,这表明,里根的对外政策决策者们假如与台北恢复关系,可以预计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    台湾特别希望得到改善的一个方面是出售先进的喷气战斗机,台湾认为用这种先进飞机来加强它老化的空军。    在卡特政府上台之前,台北曾要求华盛顿允许它购买先进的F—16A型喷气机。台湾的官员指责说,卡特主持下的白宫把这个要求搁置了三年末予允准,理由是这种飞机可以用作“进攻武器”。

8. 美报文章《苏联作好准备以便可以入侵波兰》

【国际交流署华盛顿12月3日电】题:《华尔街日报》评苏联准备入侵波兰    以下是沃尔特·莫斯伯格12月8日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全文,题为《苏联作好准备以便可以入侵波兰》。(本刊有删节)    美国军事分析家们日益深信苏联正在采取步骤,以便使它能在12月中旬入侵波兰,如果它决定入侵的话。    这一结论近几天在五角大楼已广为流传。    美国官员们着重指出,这些不吉祥的军事准备并不意味着俄国人已决定入侵波兰。    他们说苏联人现在也许只是想恫吓波兰政府和工人,同时为一旦恫吓无法制止波兰的自由化运动时入侵波兰创造条件。    由于美国观察家最近几天看得很明显的一些重要的军事发展,这些结论更有根据了。    第一、美国情报界发现,通常驻在波兰和波兰附近的苏军已经正式成立了战时指挥和控制机构。    第二、东德——据美国官员说,这是苏联发动攻势的地点之一——已经限制外国人进入它同波兰接壤的宽达60英里的边境区,而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个不得进入的地区只有三英里宽。    第三、驻在波兰附近苏联西部的重要军队最近几个月由于通常在9月份举行大型华沙条约演习之后本来会遣送回国的预备役部队没有回国而增加了人数,加强了战备。    最后,美国官员说,苏联人和可能还有东德人似乎准备在波兰边境附近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虽然根据国际条约的要求,举行任何演习是要通知的,美国没有得到这样的通知。    从军事观点来看,如果苏联下令入侵的话,最合乎逻辑的时间是十二月中旬到十二月底。军事专家们说,到那时,俄国人将充分作好准备,地面也冻上了,这样重型坦克和其他机械化机器也就比较容易开动,特别是如果波兰的防守者把铺好的路面炸毁的话。

第 2 版

1. 美报评述章文晋关于中美关系谈话

【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23日刊登该报对外发稿部吉姆·霍格兰和迈克尔·韦斯科夫发自北京的评论】题:中国再次要求合作,但是在台湾问题上提请里根注意    中国政府再次表示愿同即将上任的里根政府合作,但是同时也提出严厉警告:华盛顿批准向台湾新出售武器将危及中美外交关系。    外交部副部长章文晋本周接见记者时承认,中国担心美国在明年1月20日华盛顿改换了政府以后,可能在向台湾新出售武器方面走得太远。这是中国一位老资格官员,自罗纳德·里根当选以来,第一次就中美关系充分发表意见。    外交部负责美国问题的高级官员章,是在中国外交部一个接待室里对记者进行很随便的90分钟谈话中讲了这番话的。    华盛顿对台湾直接要求里根再提供先进战斗机一事将作何反应,是北京为了判断美国新政府的全面意图,将密切注意美国对外政策中若干潜在的问题领域之一。其他领域包括:    ——扩大同北京的军事合作。章说,中国需要现代防御技术来对抗苏联在亚洲的扩张主义,并希望美国不久将为它提供这种技术。    ——美国不断鼓励日本继续增加防务开支。    ——增加对越南的压力,使它撤离柬埔寨,以及进一步支持柬埔寨抵抗力量。    ——美国是否将下新的决心来与被称之为苏联南下波斯湾和中东的行动相对抗。他说,如果里根政府希望中东实现和平,它对阿拉伯事业应显示出更大的同情。    章一再突出强调,中国愿意在全球范围内同里根政府合作以打击苏联的侵略。他说,共和党内一些中国的老朋友曾经要他相信,尽管里根在竞选中主张加强同台湾政府的接触,但是中美关系不会恶化,美国对台政策也不会改变。    章证实,尽管里根在竞选时答应要和台湾保持密切关系,但最近的中国大陆报上还是发表了表示愿意同里根合作的言论,这是正式表示一种希望,希望美国新政府首先采取的行动之一,将是重新肯定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协议和1972年的上海公报。    但是他表示,中国认为现在是美国完全停止对台湾供应武器的时候了,并表示,向台湾提供比过去先进的武器将严重影响华盛顿和北京的关系。    卡特政府在停了一年之后,今年恢复了向台湾供应武器,但是对于提供更先进的战斗机的要求则迟迟不采取行动,这是得到参议院内里根的几个主要支持者的支持的。可是,美国一家国防工业承包商却获准与台湾讨论可能出售FX中程战斗机事宜。章说,给台湾任何武器供应都是违反正常化协议的。他说,美国曾经告诉北京,随着时间的推移,向台湾供应武器的问题也将随之消失。    然后,这位中国外交官似乎重又发出了一种严厉而明确的警告说,中国希望美国在向台湾新出售武器方面不会走得太远。    他说,如果美国人认为中国对苏联怕到了极点,以致不管美国采取什么行动都会接受的话,那他们就大错特错了。他说,美国官员应当知道,实现关系正常化是对中美双方都同样有重大好处的,必须从战略角度来看中美关系。    章文晋在同记者谈话时几次强调说,中国愿意同美国及其盟国以及第三世界国家采取共同行动,以反对苏联在远东和其他地区的进展。他没有具体说明这一点,但是,他在一处说到,对付苏联的全球军事威胁是中美关系的基础。    此外、他还几次谈到在柬埔寨继续进行的战争。中国过去一再说应让柬埔寨人民自己选择自己的领导人。章文晋更加明确地阐明了这一立场。他在回答问题时说,现在如果由西哈努克亲王或前非共产党首相宋双领导柬埔寨抵抗力量,可能更好一些。据提供消息人士说,西哈努克已经拒绝了中国提出的让他重返柬埔寨政界的建议,说现在的时机尚不适宜他重返政界。    章文晋说,中国支持柬埔寨各抵抗组织联合起来,但并不把必须由红色高棉领导统一的抵抗运动作为先决条件。这与过去的公开讲话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中国过去在公开讲话时一直坚持说,为了保持抵抗力量的军事实力,必须由红色高棉担任领导。

2. 《美国政客不忘分裂中国活动》

【香港《天天日报》12月2日社论】题:美国政客不忘分裂中国活动    美国候任总统里根的外交政策高级顾问克莱因,由于日前在新加坡大放厥辞,既公然要求北京“将中国对外开放”,又越俎代庖,要北京“宣布不向台湾动武政策”,已于昨日被北京的官方通讯社“新华社”骂了一个狗血喷头,直指为“丢美国之脸”。    这种公开干预他国内政的言论,由一个候任总统的外交政策高级顾问肆无忌惮地乱说一通,他的确是够丢脸。至少可以说明,里根这位外交大员,竟是连起码的外交常识也没有,所以也不能不使人怀疑,像这样的人,究竟算不算是“文明人”?    值得研究的是,里根手下这种外交大员,为甚么会有这种狂妄的表现?    冷静地加以分析,可以相信乃是由两个因素所促成。其一是,美国多年以来,对于亚洲一些国家,一直以“支持者”自居,在态度上颐指气使已惯,这种态度,几乎已普遍成为美国政客的心态,因此,总以为对任何国家都可以妄言谬论,率由己意,却没有想到也有“不受”的国家在,只好抹一鼻子灰。其二则是,也很可能是一种故意制造的“政治气氛”,藉狂妄姿态而贻人以一个印象,即里根是坚持“两个中国”政策的。所以处处就此着眼,亦可以视为里根尚未上台,就要凭手下人到处以一些不知其可的言语对北京施行困扰,一方面也算是“试探”。    这种做法,自然笨拙之至。甚至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美关系,也将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但自以为是的美国政客,就喜欢耍这一套,真可说是幼稚而又无聊。    亦由于美国的政客什么荒谬的事情都做得出,所以我们更应该以此引为警惕,了解到对美政策之“不可以循乎常理”。在大形势上,也许我们需要结合这样的国家,却必须紧持一个“不能轻予迁就”的原则,对任何损及我国家团结统一的美式诡谋,都必须坚予排拒,而且应该马上毫不保留的揭穿。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美国政客知道“对华政策”什么才叫做“正确”。

3. 我外交部抗议荷兰向台湾出售潜艇

【法新社北京12月3日电】荷兰驻这里的大使馆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韩克华今天召见荷兰大使柯南葆,向他正式抗议荷兰决定卖给台湾两艘潜艇。    虽然大使馆拒绝提供进一步的细节,观察家们认为,这一行动是对西方国家,特别是对美国的警告,要它们不要加强同台湾的关系,而更直接的是,警告它们不要同台湾搞武器交易。    中国对荷兰的抗议的时机,正是在里根的外交政策顾问之一克莱因最近发表一些谈话之后,北京同里根在中美关系问题上重新发生了争议的时候。我一代表团提前结束访荷    【路透社海牙12月1日电】一位荷兰官员说,一个中国代表团今天提前结束对荷兰的正式访问,抗议荷兰决定给售于台湾的两艘潜艇发出口许可证。荷兰交通和航运国务秘书内利·斯米特说,以交通部副部长郭建为首的10人代表团,由于荷兰作出这项决定而提前离开这里回北京。这个代表团是到这里来会谈港口工程项目的合作问题的。    郭建在机场对记者们说,荷兰内阁的这一行动损害了中荷关系,破坏了东南亚的稳定。

4. 台报译文《二十年后美国人的物质生活和工作方式》

【台湾《经济日报》11月29日译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文章】题:二十年后美国人的物质生活和工作方式    照《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的推测,今后二十年新产品、新事业、新的工作方式将源源问世,其中有些目前已经推出初型品,或尚在蓝图设计阶段,有的仅呈粗略的构想。以下就是这些新事物的梗概:    二十年后80%的美国家庭将拥有一部家用电脑。据说可用来处理承办的公事,解答学校的习题,编入家用预算以及其他无数琐事。现已有少数家庭采用,购置与连结资料库收费一千美元,将来会越来越便宜。    一部汽车可以备有大小两种引擎,供不同用车之需。小引擎在邻近地区使用,如果全家到远方须跑长途,就换装较重型大引擎。这种大小引擎自行换装的构想旨在节省汽油,达成每加仑最大里程,而且在维护车辆上也比较节约。此外,亦有上下班用的两人车。可能是电瓶带动的电动车,已有少数型别上市,今后二十年内将推陈出新。各种厂牌汽车的主要组件日益标准化,换件方便,以节省在修车厂待料的时间。    玲珑而极具吸引力的小型住宅将风行一时,更多家屋是在工厂中预铸与加工制做的,以节省能源。绝热效能提高,附有太阳能系统供给热水,配置微处理器用以控制冷暖气系统。浴室会变小,三温暖,太阳灯更见流行。美国住宅的平均造价或将剧增,由如今每幢七万七千多美元,若通货膨胀年率保持10%,五年后,每幢为十二万一千美元,十五年后将涨到三十一万四千美元。    计划中或试验中的新产品将层出不穷,包括:时速二五○英里的列车,太阳能飞机,燃氢汽车。海藻制造的瓦斯,若石油每桶涨到四十美元就值得产制。还有帮助心脏的辅助器,盲人用超声波感触器。海上或地下公寓,备有电视窗与世界保持接触。    谈到事业和工作机会,除电脑,电子等技术部门需人孔急而外,民营和公家各部门都需要众多的会计、护士、药剂师、工程师。    用人特多的业界包括航空与太空器制造、电讯、家用电器、广播、能源、保健。    有些行业受到新科技的影响日益萎缩,如印刷和制版业。此外,邮局员工、肉贩与铁路员工在美国人数也有趋减之势。至于人事费用当然是日见调升,尤以技术性特高的工作为最。管理班次又将欣欣向荣,许多人接受在职训练。许多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被请回教导年轻的新雇员如何工作。    技能升段将使从业人员时时自励以适应新的改变。公司对员工的训练将日益扩大,因为未来将更为注重经营才能。据估测今后有的人每天只需工作四到五小时,而生产力反而剧增。新的生产方法,改良的机具,机器人与训练均有助于提高生产力。    在美国将有更多的公民贡献一部分的闲暇为地方政府免费服务。兼差的人亦将剧增,也会有更多的人为教会或慈善团体自愿工作。    美国的工作方式改集中在城市为分散化业经开始。已有某大公司使其推销员随身携带征电脑到外地奔波。他只须连结电话干线,插上电视机就可以提出报告归档并且撷取所需资料。    今后更多美国人无须上下班,改为在家中办公。电脑、视频终端机以及其他电子工具可使白领雇员在任何场地办公。    市中心区办公大厦的重要性与价值或将式微。商业区与市区的停车场有一天会出现许多空档。上下班交通拥塞的情况会逐渐变成记忆中的史迹。接着寄生在市区的行业如餐馆、电影院、大百货公司可能生意一落千丈。    这种演变将是渐进的,不会明年或后年说来就来。    目前成形的事在八十年代将渐渐强化,而于九十年代成为必然。大公司或将保有其在市中心区的总管理处,但是人们自居处提供资料者日众,也就无需成日“仓储”众多职员在市区的总处办公。    女性在美国的工作人数势将激增,而且待遇也将提高,趋近男女同工同酬的期望。据说近二十年来在美国金融界工作的女人已由二千一百人跃增为十二万二千人。在销售部门,女性职员同一期间由二百人增至一万二千人,一位未来学家预测二十年内美国五百家最大公司将有10%的女性决策者,更有人推测美国今后女性市长、警察局长、消防队长的数目将更多。并且说,在二十世纪终了以前将选出一位女总统或副总统。

5.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分析说:通货膨胀由国内外因素造成的

【在波恩出版的欧洲共同体委员会新闻处《情况和通讯》第78期(10月7日)报道】题:通货膨胀是怎样产生的?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社会总产值的通货膨胀率,1980年将比1979年增长6.4%。其中3.4%是国内原因引起的,8%是由于国外因素影响引起的。欧洲共同体委员会的这个估计,用机械的简便方法,排除了最后使用(私人消费、公共消费、投资、出口)对由于进口价格和国内总产值紧缩所产生的涨价因素。通货膨胀的国外因素,包括进口石油和其他原料价格的上涨以及汇率的变化。    法国今年的通货膨胀率预计为12.5%,其中9.3%是国内原因引起的,3.2%是国外原因引起的。意大利的通货膨胀率今年预料将达19%,其中13.3%是国内原因引起的,5.7%是国外原因引起的。英国1980年的通货膨胀率预计为19.6%。预计其中16.5%是国内原因,3.1%是国外原因引起的。

第 3 版

1. “电脑复制壁画”使画家节省时间和精力

【香港《快报》11月24日报道】目前,科学如此进步,已进入了“电脑化”时代了。但“电脑壁画放大器”,全世界只有八部,而每部价值五十万澳镑(注:一澳镑约等于一·一二四美元)。如果欧洲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基罗在世,必定被这最新壁画投射技术,惊异得目瞪口呆,因为他要经年累月而精心描绘才能完成的壁画,现在只需八小时就可复制。这机器的作画过程,是先由画家绘画一幅面积细小的画。杰作完成后,便开动电脑放大机,待校验好颜色的透明度后,机上的四枝小型喷枪,就会喷出所需之颜色,而逐渐把原画重现。    澳洲柏斯市一间色彩公司购有两部这种电脑机,专门替人制造“快速壁画”。对象是酒店及公共建筑物,订购的货色有十九世纪的风景名画及各类照片。这家公司曾接过的最大宗生意,是放大纽约摩天大厦图,壁画高四十英尺,宽六十英尺,而色彩厚度是两英寸半。    “电脑制作壁画”行业的出现,引起部份人士的忧虑,恐防推广开去,会使艺术家流于机械化及商业化。但据一些科学家及经营这种生意的人则认为不成问题,因电脑本身不会创作,而只是放大所画的画而已。相反地,可使画家节省许多时间和精力而使艺术更普及化。

2. 《亚洲华尔街日报》文章《美国学校摒弃学历史》

【《亚洲华尔街日报》11月12日文章】题:美国学校摒弃历史    在美国的许多学校里,历史课正变成一种过时的东西。    一些学校正在从教学过程中大力削减历史课,特别是世界史。许多学校,只是为了应付国家的要求,才开设概况课,对几百年的历史,蜻蜒点水,草草而过。还有的学校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课来冲淡历史课,并称人类学和社会学课为“时尚”课。    最近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全国有93%的中学开设美国历史课,有81%的中学只要求学生毕业时历史课及格就行。至于世界史,大约只有一半的学生选学,而大部分学生是在初中不是在高中学。    美国东北部密苏里大学教授罗伯特·施努克尔说:“我们正在接受不懂历史的学生进大学。”美国西部凯塞大学历史系主任戴维·范塔塞尔在谈到他去年给刚入学的新生讲历史课的情况时说:“60%的新生分不清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塔塞尔教授说,在25年的教学活动中,他发现中学毕业生的历史意识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越变越糟了。他说,这不仅是说10年或15年前学生们都酷爱历史,“而是说他们对我讲的东西多少是熟悉的”。    近年来,中学教育的重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弗蒙特地区中等教育负责人道格拉斯·麦卡弗蒂说:“本世纪初,学校培养学生掌握全面知识。而近15年来,重点已改为培养学生为适应将来的工作。”学生们也要求学“切合实际”的东西。由于重点放在时事、经济、专业教育上,使得历史课处于更次要的地位。    许多历史教师对这门课也不感兴趣。范塔塞尔教授说:“历史课常常由足球教练来上,而他对这门课一窍不通,只是现学现教。”由这种人教历史,历史课地地道道地变成死记硬背名称和日期的活动。    相当多的教育家认为,少学些历史好。负责审查内布拉斯加公立学校历史和社会学教案的保罗    ·约翰逊说:“如果你是个思想家,历史对你是有用处的。如果你将来到工厂做工,你就没有必要学历史。”肯塔基的一位教育家指出:“学生们对传统的历史课感到厌腻了。”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老式的历史课换成时髦的文化课,或是换成把历史、时事、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的世界概况课。    传统的教育家们认为,历史对每个人包括汽车修理工都是重要的。俄亥俄州维克利夫高级中学校长爱德华·阿芒说:“汽车修理工不只是工人,他还是公民。”在维克利夫高级中学,每个学生都要学至少半学年的世界史和一学年的美国历史。美国前内阁成员施莱辛格在谈到美国对最近世界事态的发展或者说危机的反应时说:“我们缺少一种历史意识。这些事情不是只在早上发生,晚上就消失了。我们不能继续生活在这个似乎没有昨天也没有明天的世界上。”    当然,教育应讲求技巧,使历史课由令人厌倦的死记硬背变成具体探讨今天的世界是如何演变来的。克利夫兰教育局负责人洛拉·墨菲说,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的课程,是可以使人发生兴趣以致入迷的”。    如果不想办法恢复历史在我国基本教育中的地位,那末“今天这一代人”就会以为他们目前所处的环境永远不会变化。

3. 台湾《中国时报》连载文章:《非洲猎奇》(四)

四、进入恐怖而又迷人的撒哈拉    我和太太穿过撒哈拉沙漠时,日记中曾有以下两个片断:    “五月六日,在撒哈拉沙漠南方的柯尼露宿,耳朵和鼻孔里都是沙,精神和体力消耗殆尽,靠着味道难闻的井水,苍蝇吃剩的食物度日。啊,上天,你不会再给我更坏的日子吧?”    “五月二十七日,抵达阿萨族群居的仁德,在足以把肉烤熟的毒辣太阳下,喝水、喝水,不停的喝水。喝了一肚子的脏水,太太已经不能再忍耐了,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志愿出征、风险备尝    “撒哈拉”,许多艺术家和作家千里迢迢到那里找寻灵感;无以数计的冒险家,凭着他们的勇气和经验,深入这一片壮阔的沙漠瀚海,探找新鲜的刺激。人类的智慧和知识,到目前似乎还铸不成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撒哈拉最底层的神秘。    我志愿“出征”,那怕撒哈拉在我的想象中是“残酷的深渊”!    在我所搜集的资料中,有一份写到撒哈拉沙漠,正在持续的扩充中,每年扩充的面积大约在三百五十万平方英里左右,沙漠四周的耕地已慢慢被吞噬了。现在的撒哈拉留存的原始壁石上,可以看到先人所留下的一些动物图画,证明了四十年前的沙漠地带,曾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活所在。    我是在今年的四月下旬,从尼日尔的仁德进入沙漠。出发的前一个星期,碰巧发生车祸,租来的吉普车因为路滑翻车,经过七张X光片拍照,确定头部和腿骨没有受伤后,再租一部车子,携七桶(每桶四加仑)的汽油、饮水和干粮上路。只为补胎、延误七日    当我以每小时三十公里的车速进入阳光下的金黄色沙漠,周围不见人烟,偶尔看到一撮小草,也经风吹得像一颗小圆球附在沙丘上。我开始惊慌了。    中午的风沙特别大,我盼望看到有人路过,几次远远看到好像有人站着或坐着,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块石头。    进入沙漠以后,车子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也是休息的地方。轮胎漏气了,想取下来换上预备胎,却发现预备胎不知在什么时候失落了。唯一的办法是在原地等每天一次的运汽油车来到。    运汽油车通常下午时候路过,我和太太两个人合抱著轮胎,搭运汽油车到等于台北到嘉义距离的绿洲去补胎,再等第二天下午的运汽油车回到车子抛锚的地方。    没想到,补好的轮胎装上了,走不到一公里的路,又爆胎了。我们夫妻两人按下一肚子的火气,再用相同的步数补救,回程的时候换搭一部载有羊只的“野鸡车”,人的汗味和家畜的臭气混合,我们挤在空气恶劣和局促的车厢里,几乎呕吐!    为了这一只轮胎,我们的旅程足足耽搁了一个星期。日夜温差、极为悬殊    人在沙漠中最清醒的时候,大概莫过于晚上了。仰躺在车座里,面对著蓝色天空,那一片蓝,教人终身难忘。天那样的高,看不到一片云。周围出奇的宁静,没有虫鸣,阔别多日的家乡和亲人都来到思想中了。非洲行的第九个月,我第一次迫切的想到了家!    撒哈拉沙漠气候的特色之一,是日夜温差悬殊白天高达摄氏六十度;晚上气温极低,连石头都会冻裂。    寂静的夜里,在无边无际的沙漠听到石头冻裂声,是使人感到“心悸的经验。”    沙漠旅行前,我还听到一个有趣的事:尼日尔和上沃尔特几个地方的母鸡,只要管生蛋,不必费心孵蛋,因为这些地方荫凉处的温度和孵蛋的温度差不多!不过,沙漠白天奇热,气候干燥,的确让外来观光客吃不消。住在沙漠的人,也许因为气候的关系,脾气较为暴躁,个性也颇凶悍。狂风乍起、阵雨骤至    “狂风沙”是沙漠一大奇景。在雨季来临之前,强风吹起,沙石飞扬,刹那间就天地变色。    在卡诺等地,我曾经遇到沙漠阵雨前这一种特殊气候。几分钟的时间,头发染上一层灰白,视线也朦胧。这时候穿阿拉伯式长衫的人大有用武之地了,用衣蒙头,弯着腰,缓缓前进,是一幅生动的画!    不过,狂风来得急也去得快,紧接来到的阵雨更是匆忙,眼睁睁看着雨下来,马上又雨停。当地人告诉我说:“撒哈拉沙漠一年内下雨的时间,总共还不到一个半小时!”

4. 《圣保罗州报》报道《巴西现在经历着最大的教育危机》

【巴西《圣保罗州报》10月9日消息】题:巴西现在经历着最大的教育危机    巴西教育部长爱德华多·波尔特拉认为,现在是巴西教育历史上最严重的时刻,并且认为大学危机的基本问题是财政问题。    这位部长认为,现在是巴西教育界最严重的时刻,“因为,漫长的20年当中发生过的一切事情,都集中到目前这一瞬间了”。教育部长是昨天讲的上面这番话。当时他还说,无论是私立大学还是联邦大学还将能“苟延一个多月”,因为已经确定向这些大学发放补充资金。他说:“昨天(7日)在同时举行的一系列记者招待会上,天主教大学发觉它们的赤字达6亿克鲁赛罗。今天(8日)我收到35,000万克鲁赛罗,是给所有的非联邦所属大学的,其中包括天主教大学。我们现在至少需要60亿克鲁赛罗给联邦大学,但是,我们只得到26亿克鲁赛罗。联邦大学的赤字是100亿克鲁赛罗,这是一种传统性的赤字。”    随后,波尔特拉谴责说:“现在,教育部长纯粹是过路财神,没有必要的回旋的自主权。人们什么都向文化教育部要,而给的却很少”。正因如此,他认为,“现在,教育部的基本任务是重新夺回失去的领域。夺回失去的领域意味着,例如在做出政治性的决定时,其实质部分要留给文化教育部决定。在经济性的决定中,其实质部分的决定权也要归还给文化部。文化教育部才应该有全权说,哪个大学可以多得到或少得到一些援助。文化教育部是根据严格的技术准则而决不是根据竞选的需要给大学援助的”。    教育部长说:“目前,我不能说,艺术基金会准备在今年下半年把多少钱用于其文化计划。迄今为止,没有一分钱”。他接着说,在大学里,造成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在制定计划中存在的缺陷,因为基本问题是财政问题。

5. 美准备制订一项关于外国学生的政策

【国际交流署华盛顿11月13日电】题:美国教育家们设法制定一项关于外国学生的国家政策    由美国第一流的教育家组成的一个小组,已经开始了一项为期一年的研究工作,以帮助美国2,5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为外国学生制定计划。    这个研究活动是由美国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民间机构美国教育委员会发起的。    美国教育委员会主席杰克·佩尔塔森说,外国学生人数的增多,向美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责任、新的机会和新的问题”。    目前,美国各学校中,约有30万外国学生,预计到80年代末将有50万人。    该研究小组主席、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美国大学校长理查德·贝伦岑博士说,需要有一个前后一致的全国改革,以帮助各学校处理外国学生的问题。贝伦岑在11月10日宣布成立该组织时说,“本委员会希望能得出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各院校制定关于外国学生的合理政策和规定”。    他说,人们关注的方面之一是,各学校招收外国学生要“宣传真实情况”。贝伦岑博士说,美国各学校必须宣传它们的计划,因为国外几乎都不了解他们的计划。他指出,只有很少数的外国学生是通过“不负责任的招收办法”来美国的。然而,宣传的需要已经导致出现某些“不知不觉的不道德行为”。    他说,外国学生对于美国教育的看法,总的说来常常过于幼稚。对美国各种院校,“他们不了解美国各院校的鉴定标准以及学杂费的差异”。    贝伦岑强调指出,最为普遍的情况是,一些学校“过份吹嘘”他们的计划。“他们允诺过多,然而却不坦率告诉学生总费用——包括当地的生活费用,而当地的生活费用很可能要高于学生本国的费用。”    美国教育委员会将研究的其他问题包括各学校是否能规划符合发展中国家学生需要的课程、学校如何帮助外国学生交付生活费用以及制定帮助他们适应美国的生活的计划。

第 4 版

1. 波党新闻发言人克拉萨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波自己能解决危机也可能要求盟国军援

【法新社华沙12月4日电】波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约瑟夫·克拉萨今天在这里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社会主义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波兰共产党领导人就可能要求其盟国提供军事援助。    在回答关于苏联入侵的可能性这个问题时,克拉萨一开始说:“迄今为止,波兰共产党人仍然认为,他们自己能够解决波兰危机。”    他接着说:“我完全相信,如果出现一件我们的朋友所不喜欢的事情,我们的朋友就势必会向我们提供军事援助,以拯救波兰的社会主义。”然而,他又说:“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危险的时候——我并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波兰共产党人有权,并且有责任千方百计地保护国家,使之避免发生悲剧,方法之一是谋求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和邻国的帮助。”    他还说,波兰领导人“每天”都同苏联和东德领导人进行“接触”。这些接触“不但涉及到军事问题,而且还涉及到经济问题。”    他说:“我仍然持乐观的态度。我认为,波兰民族及其领导人将想尽一切办法,避免使苏联介入到这种困难的局势中。实际上,苏联也非常难于作出这样的决定。”    克拉萨认为,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和1980年的波兰事件是截然不同的。他说,捷克斯洛伐克曾发生过一场“由一些不赞成社会主义变革的中心所领导的反革命”。但在波兰,“工人阶级有充分的理由要求给他们以合法的权力,停止那种歪曲社会主义的作法。”    西方记者就苏联的态度所提出的一连串问题引起了苏联新闻社记者的强烈反应。他说,他感到遗憾的是,他未能向一个专门的新闻工作者机构表示他对这种“含沙射影”的攻击的不满。他说:“波兰人有不同的看法。他们知道,苏联人在那里已经住了36年,特别是有数十万人在格但斯克附近死去。”    克拉萨指责西方宣传机构企图“煽动波兰舆论反对自己的朋友”时说:“波兰民族要自己摆脱目前的危机。我们相信,这个民族知道怎样摆脱这场危机。任何人都不会轻率地要求别人提供援助,保证波兰不受到反社社会主义势力的威胁。”

2. 哈希文章《俄国的不安宁的帝国》

说东欧面临的麻烦,阿富汗不断的抵抗,以及苏失去对几个卫星国的控制,再次使人对苏联帝国能维持多久产生疑问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1月28日刊登哈希一篇文章】题:俄国的不安宁的帝国    莫斯科在波兰问题上遇到的麻烦还没有了结。    从表面上看,波兰罢工问题是工资和生活水平问题。其实是更严重的问题,是奉行强硬路线的老的共产党官僚主义分子的威望问题,这些官僚主义分子,只要有可能,就会重新夺取他们已经失去的对工会以及进而对所有工人拥有的控制权,人们发现,这些官僚主义分子打算破坏波兰工人自从今年夏天罢工事件开始以来所赢得的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军队把斯大林主义制度强加在波兰人头上,波兰人从此就没有舒服过。抵抗行动从一开始就遍及各地。今年夏天的8月14日,掀开了波兰不断进行的斗争的新篇章。    莫斯科仍然不只是在一条战线上遇到麻烦。它不能控制它在西翼的卫星国,它还得镇压阿富汗的军事抵抗。自从去年圣诞节苏军入侵阿富汗以来,那儿的战斗一直在进行着。莫斯科还得向越南提供粮食和武器。对于莫斯科帝国主义来说,越南的行为并不值得标榜。    凡是帝国,都有困难。人们不会认为发生了一两起向帝国中央当局举旗造反的事件,这个帝国就会末日早临。但是东欧面临的麻烦,阿富汗持续不断的抵抗,以及苏联失去了对其他几个卫星国或仆从国的控制,再次使人对苏联帝国能维持多久产生疑问。    是不是苏联帝国已近垂暮之年,末日行将来临呢?相对来说,苏联帝国还是比较年轻的。它对东欧的控制始于1945年。它对古巴、越南、安哥拉和南也门这些外围国家的控制的时间更短。    帝国的寿命有长有短。罗马帝国繁荣昌盛将近500年之久。疆土遍及全球的大英帝国历时150年。但是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仅仅维持了10年。在衡量新的苏联帝国寿命长短方面,历史不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尺度。    然而如果苏联帝国必须用军事力量来使波兰就范,那么它所能诉诸的除了刺刀以外,还有什么呢?    毫无疑问,莫斯科的野心远远超出目前它控制的地盘。它希望重新获得它在1950年至1958年发挥过的对中国所拥有的影响。    它或许希望有朝一日重新确定纳赛尔执政期间它在埃及短暂确立过的地位。它大概还希望成为控制非洲大部分地区的外来支配力量。    但是,既然莫斯科在控制它已经获得的地盘方面面临着困难,它还有多余的力量去征服更多的地盘吗?它的胃口也许是毫无止境的,但它的消化力却不怎么好,在波兰和阿富汗尤其是如此。何况波兰的事还没有完结。

3. 法报刊登该报记者同瓦文萨的谈话

【法国《法兰西晚报》12月1日报道】(记者:科尔)题:瓦文萨说:我不相信外国会干涉。倘若这是真的,我将奔赴第一线扫坦克    记者问:苏联人是否很可能入侵波兰?这是一个目前在西方经常提出的问题。    瓦文萨答:我本人不相信会入侵。我甚至深信情况相反。    谈论这个问题没有必要。波兰永远不会受到外国干涉。    问:然而,捷克斯洛伐克和东德的一些领导人的讲话咄咄逼人。    答:这一切,完全是装腔作势。他们叫喊的唯一目的是吓唬人。再说,试图吓唬朋友这不好。    问:目前存在着一些明确的威胁。波兰共产党发言人约瑟夫·克拉萨11月24日说:“我们的邻国感到不安。倘若它必须干预的话,它将心情沉重、违背心愿地进行干涉,但是它会干涉的。”难道这也是装腔作势吗?    答:我不愿谈这个问题。现在不是谈这一问题的时候。老谈这个问题不好。    西欧人只想到这个问题,他们错了。你可以说的,就是我们将把我们的战斗进行到底。我们将善始善终。如若出现外国干预的话,我将奔赴第一线去打坦克。

4. 英报报道苏和西方正激烈争夺北也门

【中东社伦敦11月27日电】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共产主义势力和西方势力正在北也门进行斗争。    在这个古老国家中两派正在进行一场大战,企图在那里发展自己的势力。    该报说,自从南也门妄图进行的、遭到失败的入侵以来,也门军队去年扩大了四倍。    该报指出,当美国开去了装有北也门用来阻止南也门的入侵企图所需要的物资的货船时,美国赢得了高度的赞扬。但是,美国的支持使也门人满意,也使他们把制止入侵错误地解释为美国的干涉。    该报援引阿拉伯外交家们的话说,目前在苏联访问的也门军官表现出他们是在接受苏联的意识形态,自从南也门企图进行的、遭到了失败的那次入侵行动之后,就派了更多的也门人到苏联去受训。

5. 波兰独立工会领导瓦文萨说:波应建立瑞典式民主实现日本式经济发展

【合众国际社纽约十一月三十日电】波兰独立工会领导人瓦文萨在报刊上今天刊登的一次谈话中说,他希望他的国家尽可能建立瑞典或瑞士那样的民主,实现日本式的经济发展。    瓦文萨在同《新闻周刊》国际版记者谈话时说:「我要民主,但是,这种民主采取什么方式好,现在还很难说,我只住在波兰,因此我不知道,具体地说来民主是什么样子」。    但是,《新闻周刊》说:「瓦文萨看上去比他自己承认的懂的多。他把日本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样板,他认为波兰可以效法,他称瑞典和瑞士是波兰未来民主的榜样。」    瓦文萨对这家杂志记者说:「我对波兰有一种设想。」当记者请他具体谈谈时,瓦文萨回答说:「我不想在这次谈话中谈这个问题。」

6. 梁厚甫文章《布什的一番奇怪谈话》

【香港《明报》11月23日特稿】(作者:梁厚甫)题:布什的一番奇怪谈话    最近,美国副总统获选人布什,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谈话,有如下的要点:(一)总统获选人里根,不是一个极端主义者,有他在加州州长任内的政绩来做证明。因此,他虽然和美国南方的右派传教士有所往来,但不是由他拖着鼻子来走。(二)即以美国南方的传教士而论,他们也不是全为极端主义者。虽然他们当中,有人提出极端的主张,认为我布什要依着他们的“反堕胎”“反男女黑白平权”的意见来走,否则我就不能做副总统。但是,这不能代表他们大多数的意见。“电子说教运动”布什这一番谈话是奇怪的,特别是读者们,对美国政治上的背景,不大理解,不知道布什的其意是什么,因而,记者有加以介绍和说明的责任。    原来近四年来,美国的南方,有所谓“电子说教运动”之兴起。电子说教运动就是传教士买得了电视台的时间,利用电台来传教。这本来并不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但是,这些基督教传教士,也有他们的动机和背景。在背景方面,他们出身南方,南方是黑白问题严重的区域。他们都是白人传教士,具有反黑传统。在动机方面,他们向来不大信仰政教分离。认为利用电子传播,可以掌握较多的教徒,掌握了教徒,就是一种政治力量。    这些“电子传教士”,为数甚多,其较大的组织,自号为“道德多数”,领导人为法维尔牧师。现在他们的力量,已不限于南方,因而,我们不妨统名之为“电子传教士”。在特质方面就是:起自南方、利用电台、主张保守的基督教徒。    不能否认,在里根竞选之初,他已看中了这一股力量,这一股力量实际也是了不起,他们有撩起大部分美国人的感情,把中和派和不大反黑人的卡特总统摔下台的本事。一些幕后新闻到共和党大会的前夕,在华府内边的人,对幕后新闻,听到洋洋盈耳。甚么的幕后新闻?    其一是,里根要求福特来做副总统,这一位足球健将,不用硬功,而耍其太极,初则唯唯否否,到头来就一句拒绝。这样做,是为着替布什来开路,结果,里根不能不低心下气,去求他的对头人。布什卒于欣然从命了。    其二是,在布什内定为副总统以后,华府内边,突然出现了几个传教士,坐了黑色房车,由警察的冲锋车来开路,赶至里根的旅店去。慷慨陈词,反对布什做副总统。里根如何的说好说乖,就不是外人所知。    其三是,教士们不但反对布什,也反对共和党参议员贝克出任共和党领袖。现在,共和党在参院占到多数,领袖已确定为贝克了。    怎样来解释这样的现象呢?众谋金同的看法是:    (一)在共和党内边,自然有极右派和中和派,里根初时以极右派的姿态出现,而且得到了“电子教士”的支持,有点成势的表现,引起了中和派的觊觎。福特属于中和派,里根要福特到座,自然有扩大基础的用心。福特因利乘便,以拒为迎,把年纪较轻的布什推出来。    (二)布什自然遇到不少的阻力,但布什毕竟是一个有经验的政客,左闪右拒,哑子吃黄连,到今天,大局业已奠定。因而接见记者,一面庆功,一面对极右派伸出友谊之手。里根在脱胎换骨中右开的看法,不能说是无根。我们记得,里根曾碰上一个所谓“中国问题”,这就是两派的拔河游戏。初时,里根主张恢复对台湾的官方关系,不知谁人发动,布什竟走到北京来。布什到了北京,布什说布什的话,里根也说里根的话。弄到难解难分。    布什回国,里根和布什同时接见记者。这一个时候,里根一面否认要倒拨时钟,一面却认为,在《台湾关系法案》内边,美台关系,还有“改进余地”。    我们不要认为,活剧只有里根在加州南部的会上演,在华盛顿那边的卡特,也是一样的会上演的。卡特一声不响,依据《台湾关系法案》,给予台湾非外交人员以外交特权,这就是说,把美合关系的“改进余地”,一下子抢在里根前头了。    我们不必太过酷评美国政客们的道德观,我们中国人,只能接受教训。教训是:美国总统的竞选人,都不会把心肝给予我们。    自然,中国人有中国人的问题,美国人也有美国人的问题,我是驻美记者,仅能谈美国的问题。    美国的问题是怎样呢?抽象的说一下,今天的里根,包括布什在内,都在脱胎换骨之中。    怎样的脱胎换骨,开篇时所引布什的话,就是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