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11-11
第 1 版
1. 拉贾伊说伊朗政府尚未能控制人质/巴尼萨德尔在前线研究军事
【美联社贝鲁特11月9日电】拉贾伊的发言人今天说,政府尚未取得对52名美国人质的控制权。 伊朗总理在德黑兰的公共关系办公室的这位官员在接从贝鲁特打去的电话时说,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人质交由政府控制。 【法新社德黑兰11月9日电】波斯通讯社说,伊朗总统巴尼萨德尔昨晚同副总参谋长和陆军司令一起“在胡齐斯坦的一个城镇”研究了各条战线上的军事形势。
2. 英报认为里根的对苏政策同欧洲想法不一致
说里根周围的强硬派人物太多,这个新政权肯定不会使人毫无保留地信任。在目前,他的政策只能通过考验作出估价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1月9日评论】题:一次颠簸的旅行吗? 里根州长当选总统对英国和大西洋联盟将意味着什么呢?过去,他说的鲁莽的话太多,现在,他周围的强硬派人物太多,因此,这个新政权不会使人们具有毫无保留的信任。在面对事实和文件时,里根可能——几乎肯定会——调整和修正他以前的想法。但是,在目前,他的政策只能通过考验来作出估价。下周将进行第一个这样的考验,西德总理施密特预定在下周会见他。 这将是一次人的而不是思想的会晤。在对待莫斯科的态度上,施密特和里根之间的差距很大。里根的态度既不是政治的也甚至不是战略的。它是心理上的。他声称知道如何对付恶霸。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领导人对里根的胜利显然感到高兴,撒切尔夫人就是其中的一位,她赞成这条路线。但是象施密特和吉斯卡尔·德斯坦这些更注重实际的政治家认为这种态度是不太合适的。 施密特可以争辩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主要国家并不抱有里根那种想法。对施密特来说,没有一个安全的办法可以代替同莫斯科的谈判。谈判并不排除采取强硬态度,但是它排除里根可能想要采取的卤莽行为。如果他要成功地使欧洲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提供更多的钱,那末他必须对这种看法予以注意。波恩已经在说,它不能履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提出的增加3%开支的建议。 在中东问题上,欧洲也很可能同人们所了解的里根的想法不一致。在欧洲人看来,失去中东石油的危险几乎同俄国的威胁一样赫然耸现。里根有大量的遗产。预料,美国将在中东而不是在世界任何其它地方采取某种行动,如果必要的话采取某种引人注目的行动。美国早些时候的主动行动,不管用意是多么好,而且有时是成功的,都未能为达成一项中东问题的持久解决办法奠定基础。这位新任总统是非常支持以色列的,所以将很难使这种态度同美国在沙特阿拉伯的商业和战略利益一致起来。 里根的竞选运动大大促使美国人过分简单地认为:有问题,总有解决办法。 美国舆论显然渴望看到在新政府的领导下继续维护美国在世界的力量和影响,不过前面还有一段相当困难的旅程。但是,美国的盟国不能左右逢源。如果卡特犹豫不决和发挥领导不够被认为有损于联盟的话,华盛顿一种较有建设性的、非常明确的声音基本上必定会受到欢迎的。
3. 法新社评里根经济政策
【法新社华盛顿11月7日电】这里的经济学家们认为里根既想增强美国军事力量和实行减税,又想做到预算平衡这必然使他的日子和前几届总统的日子一样难过。 在竞选中,每次有人向他提到这个明显的矛盾时,里根总是表示他深信自由企业的效力和政府量入为出的好处。 如果过去的经验可资借鉴的话,这种传统的保守思想的优点可能证明难于在实践中显示出来。关于没有预算赤字的一个节约国家的幻景可能再一次在下一个沙丘背后消失。 里根并不是保证要减少官僚机构和制止浪费的第一个总统。他的所有前任都是这么干的,到他们离职的时候,总是增加了实际预算和增加了联邦雇员。 对公司实行减税所产生的对生产性投资的刺激不会马上生效。联邦收入明年是否会有重要的增加是令人怀疑的,尽管美国经济目前显示出回升的迹象。 与此同时,如果里根想要立即加强美国在战略和常规装备方面的军事力量,并提高军饷,他很可能必须提出百分比要大于卡特提出的5%的国防预算。
4. 外电报道当前波兰国内局势
“团结”工会领导人决定在工会章程问题上不让步,并准备在12日罢工;波兰当局正采取措施阻止罢工 【路透社华沙11月9日电】消息灵通人士说,波兰“团结”自由工会领导人今晚决定,反对明天在最高法院的关于工会章程的意见听取会上对当局作出任何让步。 这个工会的领导人扬言,如果不答应他们向法院提出的把强行写进工会章程的政治条款删掉的要求,他们将从12日起举行为期一周的罢工。 上述人士说,团结工会全国委员会的一次会议决定,坚持要求工会章程不带政治性。其中有位人士说:“他们说,决不搞投降。” 【合众国际社华沙11月9日电】工会人士今天说,如果最高法院明天拒绝波兰最大的工会要求完全独立的请求,那么它将在四十八小时之后号召举行全国大罢工。 波兰当局反过来在今天加紧了重大宣传攻势,反对工人骚乱,并扬言要清洗参加罢工的共产党员。最高法院明天将就工人的要求举行听证会。 工会人士说,最高法院必须在明天作出最后决定,接受工会原来的章程,不得有“丁点儿”修改。“团结”工会领导人今天召集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举行了秘密会议,制订他们最后的战略。 但是在过去的对抗中一直采取比较和解的立场的波兰当局也在采取积极措施,试图阻止可能发生的罢工。 【法新社华沙11月9日电】消息灵通人士说,今天有十来个西方记者在到达波兰后又被送回国,他们的签证突然被取消了。这些记者从移民官员那里得到的唯一解释是,今天只有按常规被派来这里的外国记者才可以进入波兰。
5. 莫斯科街头画像中已无柯西金
【本刊讯】莫斯科消息: 十月革命节前夕在莫斯科街上挂出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的大幅画像中已没有柯西金,这意味着他已被解除政治局委员的职务。 这次在莫斯科街道的主要建筑物上悬挂的十四个政治局委员的画像,仍然是勃列日涅夫排在最前面,而其他人则以姓的第一个字母为序排列。同去年的差别是,去掉了柯西金,而增加了不久前进入政治局的戈尔巴乔夫的画像。
6. 美联社认为苏波军事演习意味着苏可能对波兰罢工进行军事干涉
【美联社莫斯科11月9日电】苏联今天宣布波兰—苏联举行联合演习,言外之意是,在波兰工人扬言要罢工的前夕苏联支持波兰当局,并进行含蓄的恫吓:它可能要进行军事干涉。 塔斯社在一条发自华沙的电讯中报道了这次演习。塔斯社说,“演习是反映两国军队的战备情况,各级指挥部和司令部之间合作的良好形式。”某些西方观察家认为,这是暗示,苏联准备对波兰进行军事干涉,如果有必要的话。 除华沙条约国举行军事演习外,苏联宣布进行其他任何军事活动一事是异乎寻常的。 《真理报》也刊登了一条发自华沙的消息,援引波通社的话,要求所有公民协助,“恢复各个工作地点的正常工作”,这是少有的几次迄今公开提到波兰发生动乱的消息之一。 【美联社莫斯科11月9日电】苏联的塔斯社今天在一条极不寻常的消息中证实举行了苏波联合军事演习,但是没有表明演习是在什么地方或什么时候举行的。 同时,共产党的《真理报》向苏联公民报道波兰继续存在动乱,公开提到罢工和其他方面的“正常工作”的中断。 看来演习的消息旨在强调苏波两国政府的团结,特别是两国武装部队的团结。
7. 意大利外长到苏联访问
【法新社莫斯科十一月九日电】意大利外长科隆博今天到这里,对苏联进行三天正式访问。 这些人士说,在政治方面,意大利显然准备采取行动,重新发起东西方对话。然而,外交人士说,科隆博无疑将告诉克里姆林宫,要进行任何真正的对话,苏联军队就必须从阿富汗撤军。 【美联社罗马十一月九日电】意大利外长科隆博今天离开这里,飞往莫斯科,进行四天访问,这是自苏联入侵阿富汗以来,莫斯科与罗马之间进行的一次最高级会谈。 一些人士说,预料,双方讨论的问题将包括马德里欧洲合作安全会议、欧洲军备问题、中东问题、今后向莫斯科提供贸易贷款以及可能还有美国总统选举结果问题。
8. 里根主要官员米斯回答记者问时说:如苏入侵波兰美不会袖手旁观
【路透社洛杉矶十一月九日电】当选总统里根的主要官员之一今天说,虽然里根在一月二十日就任以前将避免参与外交事务,但是他认为如果苏联入侵波兰,那将是非常严重的事态。 里根的竞选总管米斯是在一次电视谈话中发表这一讲话的。记者问如果苏联入侵波兰,里根是否会放弃在外交事务中避免表态的立场,米斯回答说:「这将是一个引起严重关切的问题。」 米斯说,他认为,美国政府在同盟国磋商之后将决定采取什么行动来反对这样一次入侵。 记者问里根在波兰问题上将采取什么立场,米斯说,如果问题纯粹是波兰的内政,美国将避免卷入。 但是,他说,如果苏联入侵波兰,美国不会袖手旁观,而是将同盟国一起设法找到一条反对苏联的这种行动的道路。
9. 外电评李光耀总理访华
【路透社北京11月9日电】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今天到达北京,就国际和地区局势,特别是柬埔寨问题同中国领导人交换意见。 李先生是从广州乘中航专机到达北京军用机场的,并且受到副外长韩念龙的迎接。 新加坡同中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李先生的政府曾经明确表示,只有在北京和雅加达关系正常化以后,它才同中国建立全面关系。 外交人士说,李先生似乎可能再度就必须寻求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还有必须支持一个有广泛基础的受人民爱戴的政府,提出东盟的看法。 他们说,看来泰国总理似乎未能完全说服中国人支持东盟的看法。 李先生上次访问北京是在1976年。他可能使中国领导人倾听他的意见,特别是因为新加坡对苏联插手阿富汗和越南进驻柬埔寨采取了强硬的态度。 可是,外交人士怀疑他在改变北京对柬埔寨的立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否能超过炳先生。 【法新社北京11月9日电】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今天到达这里对中国进行为时两周的访问。观察家们认为,在访问期间,他将设法改变中国领导人在柬埔寨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 泰国和新加坡都是东盟的成员国,据信,它们现在都在设法同柬埔寨红色高棉共产党保持一定的距离。 由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组成的东盟将乐于使中国支持制订某种代替目前民主柬埔寨政权的结构的办法。 从炳总理同中国领导人举行的商谈透露的为数不多的消息中,观察家得出这样的印象:他未能使北京大大地改变它的态度。
第 2 版
1. 香港《文汇报》译载美《时代》周刊文章:《访万里副总理》
【香港《文汇报》11月五日译载美《时代》周刊文章》题:访万里副总理 (译者按:最近,美国《时代》周刊派出以总编辑亨利·格伦沃尔德为首的访华团,到中国各地进行了十一天访问。所到之处包括北京、四川、西藏、广州等,访问的人包括国务院副总理、工厂经理、公社社员、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家等(其中有万里、宦乡和曹禺)。现译出访问万里副总理的部分。) 64岁的中国副总理万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我们的一小时访问,他一开头就说:“我本人一生搞革命,现在继续搞革命。”万里是一位身材高大、和蔼可亲、头发斑白的人,被广泛认为是在中国政府中仅次于赵紫阳总理的重要官员。 直至今年年初,他是安徽省省长,而安徽省像赵总理当时领导的四川省那样,是最先试行新国民经济政策的省。当党的副主席邓小平——当时兼任副总理——开始提升有才能的省级领导人担任北京高层职务时,万里被调到中央政府。类似邓小平的遭遇,万里曾两次被诬以“反革命分子”而遭整肃,但也两次复出。“我个人受过很多苦,”他说,“作为一个党,我们从自己的苦难中学会了很多东西。这是我们为什么有勇气进行这些改革的原因。” 万里继续说,“我们的党和政府在领导工作中犯过一些错误。我们的计划有时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我们在发展中出现一些极左思潮。一个重大错误是没有鼓励消费品的生产,另一个重大错误是未能充分发挥工人的能力。” 万里说,“我们有人力,但我们没有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我们不够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由于这些缺点,中央各部拥有太多的权力,地方企业则权力不足。我们强调平均主义,而没有找出保证多劳多得的方法。” 今天,否认物质刺激的旧观念已被抛弃,代之以相反的东西——承认富裕的机会使人民更努力地工作。万里举例说,农村公社不再完全按照国家的指标生产,而是可以自己决定种植什么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他说,“他们更清楚地知道应该种植什么——他们能富裕起来。”按照旧的制度,工厂根据指标生产,基本上把全部利润上缴国家。现在,20%的产品可以在自由市场上出售。“我们还计划使银行发挥更大的作用,”万里说,“过去,工业投资都是由国家直接提供的。按照新政策,企业可直接从银行获得款项,虽然他们得付一些利息。” 作为国家的主要经济计划者之一,万里十分了解前头的困难。他说,“我们有人力,有资源。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缺乏合格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然而,需要迅速的成果来维持人民的信心。万里说,“有压力存在着。我们过去犯了错误。如果我们再犯错误,那就不好了。”
2. 论中共务实派应借鉴于历史------从历史教训说到政治改革
在中国历史上统治者进行政治改革工作,有获得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最突出的失败例子,一是北宋神宗赵顼用王安石变法,一是清德宗(载湉)用康有为变法,结果都归于失败。清德宗的失败,是操之过急。 如果当时清德宗能事先培养好一群可用的人才,至少要有一个忠实可信赖的守卫京城军队统领,如清世宗夺嫡时候之有隆科多作步军统领,才可以进行变法。即使条件具备,尚要沉着进行才有获得成功的希望。 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则是由于他根本对于基层官吏情形没有了解。我承认王安石的新法,意在富国强兵、宋神宗听从他的话去实施新法,不能算错。可惜他忽略了最基本的工作,他只知去设计新法而不管新法由谁去实施。 看了这两段历史教训,联想到现在,中共当前的改革也不应过于求速效。以邓小平为首的务实派在政治及军事上的权力,当然远远超过清德宗;邓小平举止的安详、筹划的周到、才智的灵敏,更非康有为所能同日而语。不过,虽然没有那拉氏和昏庸的后党,却有一群凡是派既得利益者。明目张胆反抗,虽还不敢;消极抵制,盘踞要津,不让位不放权的则颇似大有其人。对于这些人只有用康有为向清德宗说的那番话去对待他们。当然不能设五等之封,只可设顾问院聘一些人为顾问,或设参政院聘一些人为参政,或设将军署委一些武人为将军。原级原薪终其天年,应当是可行之道。 为了推行新经济政策,纠正极左路线的偏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仅中央集体领导当局各地方的主要首长要推举务实派的人物去担任,即各中下级基层工作人员也必须换旧为新,将那些官僚化的老爷们剔出去,否则王安石变法失败的覆辙大有重蹈之危险。 谈到换旧为新,至少有两项措施现在必须施行: (一)通令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的新主管(旧主管留任者应是肯以实践检查真理的人士)到任后将属下各级干部,在三个月内详细考核,凡属怠忽职务的,无工作能力的,恣纵不法的,中级以上由中央处理,中级以下由省、市、自治区处理,分别予以免职、降级处分。大量用考试或征聘方式延揽学有专长的新进人才接替他们的空缺。 (二)专业部门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各级干部,视其工作能力调任他适合的工作。广泛征聘专业人才,接替这些人的工作。严格规定今后各项专业工作,不准用无专业学识或训练的人士担任。 另外有两项规定,也必须早日公布实施: (一)担任各级工作的干部,均每年考核成绩一次,评定分数,汇集三年的成绩,分别予以升、调、降、免或留任。其中成绩特优与最劣者不必等待三年,一年或二年,亦可予以升免。 (二)各级干部任期均为三年,留任限三次,期满如年未逾六十,得请求调任。满六十岁者一律须退休,由人大选推的人员,年届七十五岁必须退休。 (原载香港《明报》月刊十一月号)
3. 马《星洲日报》文章:《李谷一和邓丽君的歌》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10月9日刊载肖声的文章】题:李谷一和邓丽君的歌 有人把李谷一叫做“中国大陆的邓丽君”,但我听来听去,结果,我认为李谷一还是李谷一,邓丽君还是邓丽君。 李谷一不错。歌声是带点“柔腔”,但从她选唱的歌曲到她的表达方式,中国味都较重,而且声调也较清脆爽朗,不喜听流行歌曲而喜听文艺歌曲的人,相信较能接受李谷一,这是事实。李谷一的歌声本来就是唱文艺歌曲的腔调,只不过声音唱法带点娇柔的“爹味”就是了。而且,李谷一所选唱的歌里,绝没有一首是港台那种东洋味很重的哭腔歌曲。 至于邓丽君,我不说,流行歌迷相信对她的歌声比我更熟悉。她的歌就是那么柔柔地,柔柔地,总爱带点哀怨的东洋味道,娇爹得很。邓丽君所选唱的歌,相信不说你也知道,随便“造”几个歌名,不是“夕阳”便是“黄昏”,不是“爱难舍”便是“恨悠悠”,不说也罢。 如果你问我:“那么,你喜欢听李谷一还是邓丽君?”我想,我的回答必定是:“邓丽君的歌声未必不好听,但我一向喜欢文艺歌曲,更喜欢能使我心境开朗,带给我鼓舞和信心的歌声和歌曲,所以,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李谷一。” 朋友,你呢?希望你有更好的选择!
4. 台报文章:《里根当选与美国经济》
说卡特与里根在医治经济恶疾方面的政策是大同小异的 【台湾《经济日报》11月6日文章】题:里根当选与美国经济 本月4日,美国人民进行了公认为近代最激烈、最不可预测、民意测验之比数最为接近的一次总统大选。但是,出乎意外的消息传来,共和党候选人里根以压倒性的胜利,当选了美国的第40任总统,得偿其12年来的夙愿,里根之所以能够当选,是因: ——他决定采取激励工商活动、放宽管制及缩减政府支出等措施,来改善美国的经济,并将设法使各州不受华府的牵制。 ——他将聘用有才干的人员担任助理及顾问,尊重专家的建议,使美国人民有了新的开始。 ——他将努力恢复美国的国际地位,使美国再度受到各国的敬重,他将果敢地在必要时使用美国武力,而且不向苏联低头。 ——他将在执行美国政策时保持一贯的精神。 ——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深信美国在国外影响力之衰微及传统的美国道德与家庭道德之堕落,并非不可挽救。 的确,卡特入主白宫以来,有三年的通货膨胀率是在两位数字以上,今年1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且曾冲至18.2%的高峰;失业率在这一年来则已节节攀升,今年7月直逼7.8%的高峰;至于实质的经济成长率则在今年第2月降为负9.6%,这是1947年美国开始编制统计以来的最低纪录。 统计数字是无情的,经济问题是现实的,在现实的压力之下,美国选民孤注一掷地以经济问题作为未来四年谁将入主白宫的重要决定因素。毕竟,事实已经证明,卡特系自1930年代以来,经济措施最为失败的一位总统。经济是匹难驯的野马,谁也没有把握能够加以驾驭。 然则,里根是否有其独特的偏方可以医治美国的经济沉疴?事实上,卡特与里根在医治经济恶疾方面的经济政策是大同小异的,只不过是下药轻重有别而已。他们两人都主张明年减税;卡特提议减税270.6亿美元,里根则把数字提高为318亿美元。两人同时承诺尽速减少联邦支出,并且维持预算的平衡;两人同时主张废除不必要的政令,并且赞成加速企业的折旧速度。里根最近提出一项振兴钢铁工业的计划,允许厂商以较长的时间去改善防治环境污染之设备,借以缓和成本上升的压力,并且给予更多的保护措施以对抗国外的竞争。而在不久之后,卡特竟也提出几乎完全相同的计划。 不过,卡、里两人的经济政策并非全无歧异。至少,在卡特不敢再提任何保证之时,里根保证在五年之内把政府支出,缩减7%—10%,并且至迟在1983年之前达到预算的平衡。 里根是共和党员,共和党的经济政策在传统上是走自由经济主义的路线,强调市场机能的发挥,尽量减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及其扮演的角色。所以,里根提出缩减政府支出及减税等措施,乃是正统的共和党之主张。在共和党的经济政策中,物价的稳定有其优先性。里根相信:一方面,大幅度而全面性的减税,可以产生足够的储蓄及投资以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借着缩减联邦政府的支出,货币供给可以受到压抑。如此双管齐下,通货膨胀的压力当可缓和下来。可是,我们如果冷静地思考一下美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当可预测里根的经济政策是缓不济急的。第一、里根缩减政府支出的目标,五年之后才能完全达成,且在联邦预算中,社会安全与国防支出几乎占了一半,故在执行上难免发生困难。第二、里根自称,国会必须连续三年批准全面减税10%,经济才会开始好转。 平心而论,今年年初美国消费者物价上涨率之所以超过18%,乃与石油输出国家有关。随后,卡特总统采取强烈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至七、八月间,物价局势已见缓和。但至九月,竟又升至12.7%,而事实上,这与去年夏天水灾之后,引起粮食价格上涨,恰在此一时机出现有关。里根入主白宫之后,通货膨胀情况能否扭转?我们认为:不容乐观。第一、今年下半年以来,利率水准已经转降为升,基本利率在上月24日已达14%,房屋、汽车等的价格亦将随之上涨;第二、美国已经决定对中共出售谷物,苏俄谷物又告歉收,粮食价格再涨已成必然的趋势。故事实上,在未来三个月中里根就任之时,通货膨胀率可能已攀升至15%的大关,而使里根的反通货膨胀工作倍觉艰辛。 里根的当选,就经济问题而论,今年是世界经济史上极不景气的一年。由于去年国际油价上涨一倍所造成的后遗症,大多数的国家都在采取紧缩政策以对抗通货膨胀,所以经济活动显见迟滞低迷,明年预料将会出现景气的复苏,但其程度终究有限。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之下,明年1月20日里根入主白宫之后,美国的经济复苏,固然将因减税之助而加快脚步,但通货膨胀率则将居高不下,除非厉行长期而严格的节约,否则通货膨胀将与美国人的生活形影不离。 由于受到世界性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世界贸易数量的成长率,将由去年的7%降为今年的3%,明年可能再降为2.9%,我们担心的是,在贸易竞争的压力日渐增强之下,里根政府虽然崇尚自由经济,但是迫于现实,为了保卫美元以恢复其国际经济地位,难免将重蹈保护主义之路线。如上所述,里根已对钢铁工业提出承诺,将要给予保护以对抗国外的竞争。一旦保护的范围扩大,由钢铁工业伸展到其他工业。则日本及西欧工业国家势必予以反击,相率采取报复性的保护主义。届时,如与国际石油问题纠缠一起,世界经济恐并发新的危机。
5. 日本打算向我提供560亿日元贷款
【共同社东京11月4日电】外务省4日宣布,打算把今年度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的金额定为560亿日元。目前正在准备,以便在12月8日至5日于北京举行的第一次日中部长会议上签署换文,正式决定下来。这次是继去年度(500亿日元)之后第二次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金额增加了10%。对象工程项目依旧是上次的六项,即建设和扩建铁路三项,修建港口二项,建设水力发电站一项。
第 3 版
1. 《处在城市-----杀人凶手的夹制中》
【苏联《汽笛报》9月19日文章】题:处在城市——杀人凶手的夹制中 城市的快速大都市化,是本世纪下半叶发生的人口学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这是参加今年九月在罗马召开的联合国人口和城市发展会议的代表们的看法。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世界各国近60个大城市的领导人、科学家、经济学家、各国政府和各国际组织的代表。 罗马会议的文件指出,在地球上的46亿人口中,有18亿(即近40%)居住在城市,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几乎将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近30年,城市人口几乎增加了一倍。 1950年时,在世界各国,5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只有6个,而30年后的今天已达26个,这些大城市的人口总数竟达2亿5干2百万人之多。 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以大城市为中心而形成的人口稠密地区的倾向正在加强,这是因为几个城市由于各种原因而融合为一个系统,从而形成全新的人口布局。在美国,从波士顿到华盛顿,从洛杉矶到旧金山,形成一个个稠密的建筑群。到下个世纪初,可能出现近60个大型城市,这些大型城市的人口总数将可达到6亿5千万人。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看来可能合成为一个近5,000万人口的大城市。到2000年时,墨西哥城人口可能达3,000多万,东京可能达2,600万,纽约可能达2,200万。 城市危机是一些西方国家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又是互相关联的。比如,由于保障社会所需的资金不足,使得教育、卫生保健和公共交通系统的状况不能令人满意,并由此而造成环境污染、出现贫民窟,再加上地方当局营私舞弊,从而导致大城市社会问题尖锐化。纳尔逊·洛克菲勒说:“城市危机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而是真正的‘巫婆毒汁’,是美国现有的一切弊病的根源。” 在英国,许多大城市的情况并不比美国强多少。英国的六个大城市现在就集中了40%多的英国人。为此,《每日电讯报》认为:“现在的伦敦已无法过正常的生活。”房租飞涨、交通混乱、空气污染和难以忍受的噪音,把伦敦人弄得焦头烂额。然而,城市危机在日本更是暴露无遗,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与它相比。日本首都的建筑千姿百态、互不协调、杂乱无章,真使来访的人感到震惊。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别具一格的美丽的摩天大楼群,可看到建筑风格独特的办公大楼和公共设施楼,同时,也能看到大煞风景的木头房子。 从街道占城市面积的比例来看,柏林和巴黎的道路面积占城市面积的26%,伦敦占23%,纽约占30%,而东京只占10%。东京每个居民只能摊到40平方厘米的街道,因为在东京,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达到15,500人。 正因为如此,在日本首都就出现了这样的笑话:因为地方太挤,狗的尾巴只能上下摆动,而不能左右摇动……。一边是大都市天堂,一边是城市地狱,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这里并存,十年二十年,历久不变。 交通混乱是东京经常性的头疼问题之一。潮水般的汽车堵塞了街道,大量汽车充斥广场和郊区汽车干线,甚至占满了人行道。另一个问题是住房困难。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5至14米的小房间。加上每10户中就有8户的住房没有实现管道化,没有集中供暖设备,没有热水,这就不难想象这些普通日本人是怎样生活的了。 西方大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如果能得到解决,那将关系到数百万人的健康。可是,不只一次地被魏拉斯开斯和戈雅(西班牙名画家——本刊注)画人油画的马德里的蔚蓝色天空,这几年变成暗灰色了。过去的15年中,马德里的人口翻了一番,如今已有400多万人,它现在正处于窒息状态。希腊著名建筑学家康·佐克西亚季斯形象地表达了他对资本主义城市危机的看法:“最大的错误是忘记了一个普通的真理:城市应当是为人而建设的。可是现在却把活蜗牛同它的壳的位置摆颠倒了。现在对壳关心得多,对活蜗牛本身却关心得不够,结果壳会把蜗牛摆弄死。” 的确,“城市壳”正在窒息着自己的居民。日本首都东京污染了的空气不仅害人,连闻名的柏树与松树也由于污染而枯萎,甚至死去。连皇宫里的受到精心管理的花园也在雕萎。动物园里的动物与鸟在不声不响地死去。1975年东京第一次正式记录到了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死亡的例子。有一个人因肺气肿死亡。据不完全统计,东京每年因环境污染引起严重疾病以致死亡的有近2,000人。东京的空气中充满毒气,其浓度已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在东京,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市民们不得不花钱到停在路边的汽车里去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2. 苏刊文章:《窥伺二○○○年》
说电子技术的发展将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深刻的变化 【苏《社会主义工业报》10月16日文章】题:窥伺2000年 科学家们认为,电子技术能使我们的生活发生象当年发明印刷机时那样引起深刻的变化。印刷机和继之而来的强大的印刷书报的机器大大扩展了信息在社会上的传播。以后又有了无线电和电视,使我们能够直接看到很多景象,使信息在社会上的传播更加迅速。由于通讯技术同数据处理手段的有机联合,近期的电子技术将使信息的迅速传播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一个基本思想是,人们将个别地获得各种信息。例如,可以借助获得和处理数据——所谓信息术语 ——的个人专用装置。这种装置是一个外表象袖珍本书刊大小的可携带设备,可以放在手提包、衣兜里,或者像晶体管收音机一样可以挂在皮带上。当然,这类便于携带的设备不可能有很大的电存储器。可是它可以通过大功率通信卫星来求助于各种各样的“数据库。”专家们希望,在最近的20年内电子技术会大大向前发展,从而可以在这种个人专用设备中安装记录信息的微型可视装置。然后在荧光屏上阅读视盘的内容。到那时这种设备可以取代无线电接收机、电话、 电视和电子计算机,而且将成为一种“便条本”。比如说,备有这种设备的人在阅读数据时可以顺便利用频带的空间部分在“书页”作上记号。电子计算机使住所的起居舒适电子学在今天已经以帮助人们节省时间、兴趣盎然地度过业余时间和获得知识等形形色色的装置方面进入我们的住所。由于这些装置听命于给定的程序,它们在早晨能预先开启炉灶,温热咖啡壶,正好在您到来的时候,做好午餐或晚餐,不需主妇动手可以把衣服洗净,拧干,甚至晾干,当您不在家的时候,能接电话。用以保证住所安全的电子系统正向实用阶段发展。 这个系统的基础是安装在每个房间里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用信息向房主或相应的部门报告火警或报告有不速之客闯入住宅。这个系统还能控制住所的大门,门上不再安装带有传统的钥匙孔的锁。主人要进屋,只要在一个不大的键盘上拔动几个数字——主人离开前给定的代号码(当然,这个代码是可以变动的)。 在未来的计划中专家们也没有忽视电视机,看来电视机象今天一样还是家中的娱乐中心。已经想出不少的附加设备,把电视荧光屏变成孩子和成人的极其有趣的游戏“场所”。 今后电视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各种信息。正是在这方面将发生根本的改革。 现在电视机对我们有不小的支配权:如要看某套电视节目,就得在固定的时间坐到电视机前。盒式录像机和视片收录系统可在某种程度上使人摆脱这种被动局面。 这种电视机拥有者可向电视节目“库”发出要求信息,在电视机屏幕上得到所需的节目。不仅如此,在不远的将来人将能按自己的兴趣编制电视机的工作程序。商店变成工厂带信息盘的万能计算机可以准确地告诉人们商店在哪里?商店出售的各色商品的质量怎样?什么价钱?这可以节省顾客不少时间。对专家来说,这种信息系统已经过时。现在让我们看看专家是怎样设想将来的买鞋手续。 一位顾客打算买双新鞋,他来到商店靴鞋部,先由自动电子装置量尺寸,用代码把尺寸打到订购卡上。顾客可观看橱窗里的样品。与计算机接通的立体电视机的彩色荧光屏上将显示各种鞋以及同一种式样不同装饰与颜色的鞋。选中鞋样后,顾客借助控制台可按自己的爱好修改样子。最后将得到一张记载制鞋数据和价格的订购卡。付款后,计算机把指令发到下料车间,并且指挥各种机床加工零件、组装,最后把制成的鞋送到靴鞋部。专家估计,整个过程只需11分钟,而成品鞋却可符合顾客要求,使顾客称心如意。只有清醒的人才能开的车设计师们为了给汽车安上电子设备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他们设想,电子设备可以严格控制燃料供给,监视轮胎和路面状况,预示撞车危险,甚至可以监督司机。福特汽车公司的工程师打算取消汽车上的加速踏板,他设想将来的汽车将由语言口令来控制行车速度。 为此,汽车应备有能够分辨语言口令的微信息处理装置。接到口令后,指挥发动机按最节约燃料的加速曲线加速。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复杂的革新呢?是为了简化汽车驾驶办法吗?不只如此。车祸日益增加使设计师们十分不安,这是因为司机喝醉了酒。采用新控制系统后,如果司机的声音不清或者专门装置嗅到了酒精味,汽车根本就起动不起来。
3. 印尼规定新郎在举行婚礼之前要交五十只老鼠
【法新社雅加达11月6日电】今天这里报道,印尼西爪哇苏曼区哇那沙里分区立下了一条例,规定新郎在婚礼之前要向村长交第一批五十只老鼠。 印尼通讯社援引一名村镇官员的话说,这一法令是去年发生一次大规模鼠疫之后引进来的。自此以后,捕鼠成为村民经常性的活动,至今已大大减少老鼠的数量。 这一规定增加了青少年的收入来源,他们四出捕鼠,以每只五十卢比(八美分)的价格售给即将举行婚礼的新郎。 该官员说,该法例将维持下去,直至该地区的老鼠全部被消灭为止。(原载香港《文汇报》)
4. 第五届国际新鲜空气大会闭幕
【埃菲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0月26日电】尽管布宜诺斯艾利斯城拥有各种工业,交通拥挤和人口众多,但它却得天独厚,保持着清新的空气。 这是两位阿根廷女专家在提交第五届国际新鲜空气大会的一篇论文中作出的结论。大会于昨天在本市闭幕。 莉莉娅·卡瓦列罗和格拉谢拉·阿雷切娅博士根据有关世界各个大城市基本污染物(其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氮和碳氢化合物)的市政报告对布宜诺斯艾利斯进行了研究。 她们说,尽管空气中的毒气和建筑材料的悬浮尘埃略有增加,但是并没有达到令人担心的程度。 400年前,当西班牙人到达拉普拉塔河河口时,这里的空气清新如洗,于是把这座城市誉为“好空气”城。的确,现正在恢复昔日洁净的空气。 几个月之前,该市颁布了一项法律,禁止使用垃圾焚烧站,从那时起,过去每年产生80吨烟尘的滚滚黑烟就消失了。 各国的专家们出席了第五届国际新鲜空气大会,其中有西班牙工业和能源部的官员德比利亚隆加教授。 德比利亚隆加介绍了他利用废物制造的一项新产品。他把木材废料和城市垃圾变成“洁净的能源”,可用作熔炼流程中的还原剂。 他指出,这是一种不能分解的燃料,烧时无烟,产生的灰很少,也没有硫磺成份。这样就可以解决两个问题:能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
第 4 版
1. 法新社报道:里根对苏政策在西德和法国引起不安
说欧洲人关心的主要有两点:东西方缓和的命运;美国可能侵害仍在发展着的欧洲个性 【法新社巴黎11月9日电】里根当选为美国下任总统,在一部分西方盟国当中引起了一系列的猜测和不安的怀疑,因为里根打算对苏联采取强硬的立场。 英国保守党政府公开地欢呼里根所取得的压倒性胜利,撇开它不谈,波恩和巴黎都最为明显地表示了担忧。 观察家们说,欧洲人关心的主要有两点:东西方缓和的命运——东西方关系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已经变得非常紧张;里根可能要作为一个希望通过恢复美国的力量来把盟国团结在自己周围的“老大哥”,侵害仍在发展着的欧洲个性。 显然,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法国和德国的缓和思想要比美国的大得多。 在波恩的评论家们说,在西德政府看来,未来的共和党总统当政将要带来相当大的使美苏关系变冷下来和使对东方国家的缓和政策长期得不到执行的危险。 也许,欧洲人更直接感到不安的是,里根想要放弃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而同苏联重新进行谈判的打算,肯定要使美苏关于在西欧部署核导弹问题的谈判进度缓慢下来。 同时,莫斯科可能要开始部署针对西欧的SS—20导弹,这是西德总理施密特非常担心的一件事。 但是,施密特还对西德的预算感到忧虑,因为西德的经济正遇到一些非常严重的困难。西德的武装部队正面临着要紧缩开支的境地,西德很可能将没有力量来响应美国要求它来加强西欧防务的要求。 在巴黎的观察家们说,对于一个要执行一种坚定的政策和对其目标充满自信的美国来说,越过欧洲国家的领导人直接同俄国人来打交道是有着很大的引诱力的,美国的这种政策肯定要遭到其它西方盟国(特别是法国)的抗议。 据《世界报》报道,法国总统德斯坦在这里举行的一次部长理事会会议上说,如果欧洲需要一个强大的美国,它还必须通过加强自己内部的联系来提防美国的更大压力。 但是,观察家们怀疑:欧洲在美国的新的强有力的政策面前,是否能够保持内部团结以使共同市场九国在中东、阿富汗和在伊朗的美国人质等问题上采取共同的立场。 这些就是德斯坦和施密特明天在爱丽舍宫会见(他们的例行会晤之一)时要讨论的一些主要议题。
2. 里根的新闻秘书说:目前里根没有会见任何外宾的计划
【合众国际社洛杉矶11月8日电】里根的新闻秘书今天说,他认为当选的总统眼前并没有会见任何外国贵宾——包括以色列总理贝京在内——的计划。 里根结束了选举周的活动,在家里休息,并且拟订就职前的过渡计划。 新闻秘书林·诺夫齐格说,“里根将于11月17日前往华盛顿,将在圣巴巴拉附近山上的牧场里度过下一周的大部分时间。在这期间他不打算下山。” 诺夫齐格透露,前财政部长康纳利曾要求同里根会晤,并且说,里根离开牧场后,这两人很可能会晤。
3. 美电视台播放里根当年主演的影片
【法新社华盛顿十一月八日电】千百万美国人将于明天的电视黄金时间收看到被他们选为总统的那个人的另一副扮相。 过去一年来,里根通过付款的政治广告在美国的电视荧屏上经常露面,但这次露面的是电影明星里根。美国各地的电视台纷纷把这些不大为人所知的陈年旧片拿出来打扫积尘,例如:《圣大菲审讯》、《国王的吵架》、《海军中的泼妇》、《杀人者》等,都是里根当年主演的电影。 里根在影剧生涯中一共拍了约五十部电影,其中很多已不知所踪。 按照美国选举法律,观众在竞选运动期间是不可以欣赏里根的演技的,除非让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也获得同样数量的上电视时间。 芝加哥一个大电视台的艺术监制说,「我们播映这些影片,确实是因为里根的缘故多过因为影片价值的缘故。」(原载香港《文汇报》)
4. 蔡维屏说他相信里根会改善台美关系
【中央社台北11月6日电】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蔡维屏昨天说,他相信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对于中华民国的态度,将会尽量符合他以往的原则,并依据台湾关系法的精神,改善中美两国的关系。 蔡维屏说,里根是当今西方政治家中,讲道义而信守成约的人,我们虽不敢说他就职后,会完全遵守他在竞选时指出的言论,但一般来讲,他的作为会尽量符合他的原则。 他希望里根就任后,能在台湾关系法的基础上,根据其精神,改善中美两国的关系。
5. 台湾当局把里根当选作为推进美台关系的契机
【本刊讯】台湾对里根当选美国总统的反应。 台湾当局对里根当选下任美国总统后的台美关系抱有较大希望。蒋经国立即写信向里根道贺。 据《中国时报》报道,台湾股票市场11月5日上午开市后,商人“即多方打听美国选举开票情形,其后由于里根当选大势已经笃定,大家争相买进,各股价位乃相继窜升。”另据外电报道,当台湾电台宣布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有人在台湾街头燃放爆竹庆祝。 台湾主要报纸和舆论对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十分重视,除以大量篇幅显著地位报道有关消息外,各报还分别发表社论和刊登各自记者或专家学者的评论。认为台美关系出现转机《中央日报》题为《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任重道远》的社论说:“由于里根之当选,中美关系呈现新的契机……由于里根在竞选期间曾多次提出中美应重建官方关系的主张,自由反共的中国人相信,从现有的实质关系继续发展与加强,终将可达到中美两国‘合则同享其利’的境界。” 《中国时报》驻美特派员文章认为,“台美实质关系可望加强”。他说“里根政府对中华民国第一个友谊表示,或许可能是邀请中华民国派团参加里根就任美国第40任总统的典礼。” 一些参加《联合报》主办的座谈会的台湾学者认为,今后台美关系“可能仍然维持目前的形式,但与过去几年比较起来,我们将有较多的弹性与机会,可在‘台湾关系法’的基础上争取我们的利益。” 认为对台美关系“谨慎乐观不宜期望过高”《联合报》的社论说,“冷静地、客观地把握里根当选后的中美关系,是有必要的。合理的认定是,里根的对华政策,将基于他在本年8月25日在洛杉矶记者会中所说明的五项原则,主要的是依据‘台湾关系法’来发展与我中华民国的关系;大体的说,在中美关系上可望有某些实质上的改善与改进。” “对于里根当选后中美关系的改进,我们应该紧紧把握庄敬自强,尽其在我的原则,作耐心的、脚踏实地的努力,而不可有不实际的想法与不实际的做法”。社论认为,未来里根政府的对华政策,“最可重视和警惕的是对于‘国共和谈’的意向。”《台湾新生报》社论说,“对于美国新总统期望则可,依赖则不可。” 《联合报》同一天刊登台湾一些学者和专家的访问谈话,认为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可能会比卡特较切实的执行‘台湾关系法’,但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只可作‘谨慎的乐观’。”台湾当局“应以沉着的心情来面对美国政局的新形势,尤其不应对未来的情况过于乐观而产生依赖的心理”。“里根政府也不会忽视中共在国际事务中的份量,……在期望中美关系加强时,千万要审慎和委婉,不要给里根政府出难题,双方关系总要慢慢改善。” 《中国时报》特派员傅建中说,“在里根新政府下,华盛顿与台北间的关系可能获得改善的展望,固然令人激奋,但这条路仍很漫长,有时甚至是崎岖的。任何改善与台北关系的努力,均会招致阻碍、攻击并引起北平的强烈反对和破坏。 “如果希望里根政府不惜牺牲与中共的战略关系,而加强与中华民国的关系,那将是不切实际的事。”
6. 佐尔扎文章《莫斯科将打量里根》
【英国《卫报》11月7日文章】(作者:佐尔扎)题:莫斯科将打量里根 克里姆林宫和西欧各国首都对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一举表面上的反应是,说了一套意料之中的陈词滥调。但他们的真正反应则完全不同。他们中间大多数国家惊慌不已。 里根声称要推行实力政策。苏联感到害怕,但这并不意味着苏联准备屈膝下跪。西欧对可能的美苏对峙政策感到惊慌,这一点也不意味着,西方准备乖乖地默认这项政策。 当然,所有的外国首都都在议论,不要把里根在竞选活动中的言过其词看成是一种一定会引导其政府推行某种对外政策的导向装置。西方首都的这种议论是在给自己壮胆。他们并不真正知道,里根的政策将是什么样的政策。 在明年二月的党代会以后,苏联领导人将正式选出共产党的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最近几周表明,尽管他年老多病,但他仍决心当唯一的候选人。然而柯西金总理辞职的情况表明,并不是一切都顺利。柯西金自动退出舞台可能是为了最广泛地向那些在争夺当接班人的人士暗示,如果他柯西金能自行退职,那么勃列日涅夫也能这样做,或者应该使勃列日涅夫这样做。但勃列日涅夫是不会欢迎这种暗示的。因此,在勃列日涅夫的授意下出现的迹象是,柯西金是因失宠而离去的。 这种迹象虽是猜测性的,但是是意味深长的,因为它们进一步证明,抢当接班人的斗争正在进行。在列宁和斯大林去世以及赫鲁晓夫下台前后,也有这种斗争,但往往遗留下了克里姆林宫鹰鸽两派在内外政策上的分裂。如果克里姆林宫内目前的力量组合符合这种格局,有种种理由相信,情况就是这样,那么苏联强硬派就有可能从里根的当选捞到很大的好处。 克里姆林宫正在辩论的问题之一就是新的五年计划,讨论如何在经济的军用部分和民用部分之间分配资源。这个问题每隔五年提出来一次。这次,在辩论会上又集中讨论了这种计划,不仅讨论了今后的五年计划,而且还讨论了今后十年到十五年的计划,因为在发展现代工业综合体和军事系统方面所涉及的产品设计到实际投产之间的时间比较长。如果里根贯彻他的诺言,使美国在军事上比现在强大得多,那么在内外政策上强硬派的苏联领导层成员就能够争辩说,苏联必须采取相应的较强硬的立场。 诚然,他们不会等着瞧里根是否当真说话算数,但是他们将利用他的强硬形象来加紧推行他们自己想推行的那种五年计划。 象在接班问题上的决定一样,此计划将在二月份的党代会上正式通过。由此可见,苏联的经济和军事计划同克里姆林宫的政治上的手腕纠缠在一起,难分难解。 但是,克里姆林宫不必公布它现在作出的有关苏联今后五年或十年投入军用和民用的资金各占多少比例的决定。克里姆林宫仍然可以留待里根来宣布执行一项重新武装的政策,同时克里姆林宫继续声明它是爱好和平的,并且它将加倍努力来利用西欧国家政府和美国政府之间的分歧。 西欧许多人士——这也包括公开谈论同里根政府合作前景良好的一些政府高级官员在内——担心的是,克里姆林宫将会比过去任何时候远为有效地利用西方联盟内的分歧。他们希望,被任命担任里根内阁成员的人选将提供某种保证。但是,他们也知道,根据美国政府体制,内阁成员个人没有足够的力量能够使一位决心已下的总统放弃他已选择的道路。 西欧和克里姆林宫需要尽快、尽量可靠地知道的是,里根选择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7. 尼克松、基辛格出席苏驻美使馆国庆招待会
【法新社华盛顿11月7日电】前共和党总统尼克松和他的前国务卿基辛格,昨晚成了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庆祝俄国革命63周年招待会的贵宾。 他们的出席与没有重要的白宫或国务院官员出席的事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大多数大西洋联盟国家驻莫斯科的大使们都抵制在红场举行的周年纪念庆祝仪式以抗议苏联对阿富汗的干涉。 当有人向尼克松问及里根时,尼克松称这位新当选的总统为“一个有理智的人”和“一个爱好和平的人’”。 他还说:“正如里根州长不为莫斯科所喜欢一样,我当时也是这样。但是我们取得了进展。” 当有人问基辛格他是否可能成为里根政府的国务卿的时候,他回答说:“请注意!我不是在找工作。我不是特别希望担任这个职务。我过去曾经担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