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10-21
第 1 版
1. 法新社总结法国总统的中国之行说法中政治会谈对双方都卓有成效
【法新社上海10月19日电】题:吉斯卡尔·德斯坦中国之行的总结(特派记者:洛朗·谢纳特和米歇尔·莱勒) 外交观察家们星期日(19日)认为,已于星期五(17日)在北京结束的法—中“最高级”政治会谈,将会促进特别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法国和共产党中国均是常任理事国)内解决“危机局势”所采取的共同措施。 在寻求解决这些危机的过程中,将利用两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所享有的影响来实现这种共同措施。 法国总统对中国的正式访问将于星期二(21日)晚上结束,在这以前,他将在上海作一次短暂的逗留。在北京举行的政治会谈对双方来说都卓有成效,足以使它们决定使对话成为“经常性”的,然而没有确定定期对话。 法国方面人士认为,这些会谈表明了中国外交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妥协的外交,它代表着“反霸权主义”的哲学和信条,很明显,法国外交难以与这种外交妥协。另一方面的外交,法方认为是比前者要“现实”得多,更加“注重实际”,事实上是更为灵活。 在经济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在核电站方面达成了原则协议。北京和巴黎达成协议建造两个各为900兆瓦的核电站,其中一个电站的站址还有待于中国人确定。 在其他方面,尤其贸易方面,没有达成任何具体的东西,没有发表任何声明或者最后公报。 双方都表示确信有必要发展贸易。同中国的贸易只占法国对外贸易的0.32%,中国同法国的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2%以上。 法国1977年居中国供应国的第13位,1979年跃为第8位,它想得到与它认为的在世界市场上相称的地位,即第4位。
2. 西提去马来西亚和印尼就炳总理访华等问题进行晤谈
【法新社曼谷10月19日电】泰国外长西提·沙卫西拉定于明天离此前往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是东盟外交一个新的回合的开始。 西提空军上将在这次访问期间,将同他的对应人物就泰国总理炳·廷素拉暖预定本月访问中国一事进行晤谈。西提出访这两个国家,正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在为它寻求结束越南对柬埔寨的占领的运动下一阶段作准备的时候。
3. 鲛岛评论《苏联对日开展新的攻势》
说苏继苏叙条约后又同阿富汗发表确认苏军继续驻扎的联合声明,扩大并巩固了展开其世界战略的场所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10月20日刊登该报编辑委员鲛岛敬治的一篇评论】题:苏联对日开展新的攻势 克里姆林宫继在8日签署了“苏联叙利亚友好合作条约”之后,16日又同阿富汗代表团发表了相互确认苏军继续驻扎的联合声明。在正进行总统选举战的美国陷入“无外交”的情况下,苏联又扩大并巩固了展开其世界战略的场所。而且,在采取这些行动的同时,苏联的对日宣传也开始出现“新的高潮”。 埃及和索马里反对苏联的高压姿态,先后于1976年和1977年废除了同苏联的条约。因此,这次同叙利亚缔结条约,就具有弥补因这两国废除条约而产生的空白的意义。同阿富汗缔结的条约,第一是苏联同边界相邻的国家之间的第一个条约,第二也是明文规定要推进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条约。 这样看来,1978年4月在阿富汗发生亲苏政变表明苏联对南方邻国扩大了影响,而在此基础上缔结的条约,只能是企图把直接武装侵略套上“合法的外衣”。 结果,在阿富汗问题上可以了解到的东西之一是,如果按照苏联的建议缔结包括在一旦发生情况时进行紧急军事协商条款在内的友好合作条约的话,那就为苏联的武装侵略开辟了道路,并使之“合法化”。另一点是,缔结友好合作条约的国家即使想维持“作为主权国家的门面”,也仍会被拉入“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去,成为被称为勃列日涅夫主义的“有限主权论”的对象。苏联对日本的新的宣传,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展开的。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对苏联领导人的讲话和对日宣传常常是一喜一忧,容易表明一种缺乏基本战略的态度。这种姿态是需要从根本上加以重新研究的。
4. 苏《消息报》发表关于日苏关系的文章:共同社报道日外务省对此正在研究
【共同社莫斯科10月17日电】题:苏联政府机关报《消息报》确认日苏联合宣言 17日的苏联政府机关报《消息报》就日苏关系说,“根据1956年的日苏联合宣言的原则建立日苏关系,符合两国人民和其他亚洲国家人民的重要利益”,同时又说,“拒绝这些睦邻原则,只能使整个日苏关系和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恶化”。 【共同社东京10月18日电】题:外务省表示关心,认为极其值得注目,将进行慎重而详细的分析 外务省人士18日就苏政府机关报《消息报》载文谈及1956年日苏联合宣言一事说,“苏联政府通过舆论工具谈及写有归还北方领土问题的联合宣言,是近些年来没有过的事情,极为值得注意”。但是,这位人士又说,“必须密切注意这篇文章的真正含义和苏联今后的态度”,强调将慎重对待这一问题。 这位人士说,要把这篇文章看作苏联政府的正式观点还是值得怀疑的。
5. 伊朗总理抵阿尔及利亚可能讨论释放美国人质的办法
【法新社阿尔及尔10月19日电】伊朗总理拉贾伊今天抵达这里来作短时间访问,据信他在访问期间可能讨论释放被扣在伊朗的52名美国人质的办法。 阿尔及利亚大使馆在华盛顿代表伊朗利益。 拉贾伊先生是在从纽约返回德黑兰途中抵达这里的。他在纽约就伊朗与伊拉克冲突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发表了一次讲话,他并对美国一家电视台说,释放人质可能“即将实现”,事情取决于美国怎么做。
6. 华沙条约国家外长会议在华沙举行
路透社注意葛罗米柯是在波兰爆发罢工事件后第一次去华沙;波一官员说会议还将讨论波兰局势 【塔斯社莫斯科10月19日电】题:在华沙举行会议 今天在华沙召开了华沙条约缔约国外交部长委员会例行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姆拉德诺夫、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普雅·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长菲舍尔、波兰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奇雷克、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部长斯特凡·安德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部长赫努佩克。 会上讨论了有关准备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参加国代表马德里会议的问题,以及有关召开欧洲军事缓和与裁军会议的问题。 【路透社莫斯科10月19日电】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今天启程前往华沙访问,这是苏联领导人自波兰爆发劳工骚乱以来第一次对波兰首都进行的访问。 名义上,这位老资格的外长是去参加华约七国外长举行的为期两天的例会。 但是,这次访问显然使他有机会第一次会晤波兰那些新领导人,他们是在今夏发生劳工骚乱期间被任命的。 莫斯科的西方外交官们预料,71岁的葛罗米柯除了会晤波兰外长奇雷克以外,还要直接同波兰领导人卡尼亚会晤,这是他自从卡尼亚上月初接管政权以来第一次同后者会晤。 自由工会领导人莱·瓦文萨曾以威胁态度暗示,如果他的“团结”工会不能很快进行登记,那么,工人们将要再次罢工,葛罗米柯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进行这次访问的。在葛罗米柯会晤不参加华约会议的那些波兰领导人期间,据料,他会强调莫斯科希望波兰新领导层今后不要再向造反的波兰工人作出让步,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有损于共产党在波兰社会中的权威。 【合众国际社华沙10月19日电】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外长会议今天在华沙开幕,会期两天。 一位波兰官员说,会议还将讨论波兰的局势。
7. 英萨利说民柬将在明年成立新政权
将任命新国家元首、政府总理和其他部长以及新的联合阵线主席 【本刊讯】联合国10月16日消息:民主柬埔寨负责外交事务的副总理英萨利10月16日在这里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从1975年至1978年执政的民主柬埔寨政权已经被抛弃了,将在1981年成立新政权,并任命一位新的国家元首,一位新总理和其他政府部长以及新的联合阵线主席。” 他一再强调说,民主柬埔寨前政权不复存在。他还说,的确,“民主柬埔寨这个国名仍保留着,因为在目前斗争期间,我们不能改变国名。如果我们改变国名,越南又会乘机在合法性问题上同我们斗争” 。 他说:“从1979年12月政府改组时起,民主柬埔寨宪法就中止、不再履行了。现在,只在全国履行柬埔寨民族大团结爱国民主阵线的政治纲领。 “我们现在正在履行保护国家利益,保护新政权利益、私营企业利益以及外国投资利益的一个新政权的新法律。” 在记者问到波尔布特为什么仍然担任军队司令职务时,英萨利说:“波尔布特现在只是军队司令。每一项决定都必须由乔森潘领导的政府作出……我们可以把柬埔寨今天的局势比作一艘正在下沉的船。目前如果我们让波尔布特退出军队,那么,就会促使这艘船沉得更深,因为有些人仍然支持他。” 他接着说,“我们对他说了,我们必须总结1975年至1978年之间正反两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一致认为,这项工作应在越南人撤走之后进行,这样,我们就能够防止这艘船沉下去。” 但是,他说:“我相信,在越南人撤走之后,波尔布特将不会再掌权了。 “他已经承认了他的错误。在根据计划由联合国监督举行大选期间,他将尊重人民的意愿。” 记者问英萨利他本人是否拒绝对波尔布特政权的做法承担责任,他说:“我当然要承担责任。因为我处于这个政府的一位负责人的地位,我必须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但是,越南人对我进行了许多诽谤,说我本人直接参与了那些活动,这不是事实。” 他强调,“我们希望能够实现一种非常广泛团结和统一。我们准备在上述政治纲领的基础上同打击越南侵略者的一切爱国者会谈,讨论对这个政治纲领作任何修改,然后改组和扩大政府。甚至在谈判之后还可以达成一项协议,我们可以根据这项协议任命新国家元首,统一战线新主席以及新总理和政府其他部长。我们将在1980年或者1981年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希望联合国大会明年——1981年——将不再提波尔布特政权,而是提一个新政府。”
8. 日报报道《日朝两党关系进入正常化阶段》
【日本《每日新闻》10月16日报道】题:日本共产党副委员长西泽同金日成主席会谈,日朝两党关系进入正常化阶段 记者涩泽平壤15日电:应邀出席朝鲜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正在平壤逗留的日本共产党代表团(团长是政治局副委员长西泽富夫)15日下午同金日成主席举行了会谈。金日成主席说:“希望进一步发展两党的合作。”可以认为,通过这次会谈,迄今被认为是冷淡的两党关系,实际上进入了正常化阶段。
第 2 版
1. 法报评法中领导人会谈
说法中解决当前危机和冲突的原则是一致的,中国对外政策比人们普遍认为的要更加务实 【法《费加罗报》10月17日刊登该报特派记者塞尔日·马费尔的文章】题:在吉斯卡尔·德斯坦访问北京之后,法中关系有了某种程度的接近 昨天和今天主要是吉斯卡尔·德斯坦进行会晤:昨天与华国锋会晤,今天上午将与邓小平会谈。 法国总统与中国共产党主席会晤的场面是相当盛大的:法国报界和中国报界的人都出席了。在一般性地谈到世界形势之后,双方围绕当今的四个最紧迫的问题(近东,即以—阿冲突问题、伊拉克和伊朗冲突、阿富汗和柬埔寨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的讨论。 法方人士没有细谈两国各自的观点(这些观点是众所周知的)。认为法中两国存在着共同点。换句话说,对解决这些危机和冲突的原则是一致的。 在伊朗和伊拉克冲突问题上,巴黎与北京观点完全一致。在柬埔寨和阿富汗问题上,巴黎与北京的出发点有两点一致:撤走外国军队和让各国人民自决。这对解决柬埔寨问题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几个月或几个星期以前,看问题的出发点是大不相同的:中国支持波尔布特政权,法国则不愿在新政权(亲越南的政权)和旧政权(红色高棉)之间作出抉择。 正是根据柬埔寨问题,人们可以更进一步分析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国的对外政策似乎比人们普遍认为的要更加务实。 一接触到具体问题,诸如柬埔寨问题,就会发现立场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之所以正式支持波尔布特政权,是因为他认为波尔布特政权是柬埔寨全国唯一有组织的一支力量。华国锋承认,该政权犯了 “严重的错误”。他说,如果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北京将不会反对。’ 当吉斯卡尔·德斯坦问及西哈努克的作用时,华确认,他是中国的一个朋友。华承认西哈努克可以成为其国家的一个联合 因素。 在一般的东—西方问题上,吉斯卡尔·德斯坦认为中国并不寻求教训别人。但同样,一接触到具体的问题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与人们想象的相反,华热烈地表示赞同建立一个强大和独立的欧洲的主张。他向他的交谈者表示同意法国的多极世界的观点。事实上,中国人对法国的观点很感兴趣,很愿意继续保持对话。 因此,会谈突出表现出了中国领导人具有一种真正的现实主义和务实的决心。中国并不象人们常常所想象那样的生硬和僵化。事实上,中国已多次表示出这种务实主义,最近几个星期,在联合国尤为如此。在寻求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可能解决办法上,它表示同意法国观点,这远远超过了单纯的礼貌的界限。 所有这一切都使吉斯卡尔·德斯坦对到目前为止所进行的各次会谈和取得的成果感到满意,并认为,这些会晤是有益的、实质性的和积极的。
2. 法《民族信札》评法总统访华
【法新社巴黎10月17日电】题:共和国总统的中国之行 《民族信札》(佩雷·夏尔皮):“我们的共和国总统是如此钟爱狗,我们因此而有权在俄国人的后方去狂吠几声了,这几声狂吠使我们轻松地改变了在华沙或在新德里所讲的话。 但是,一定要到了北京才能去关心“高棉人民惨痛的悲剧”和阿富汗“难以接受的”局势吗?人们不能对雷蒙·巴尔横加同样的指责,这大概就是权力的平衡。 当这种平衡适用于共和国总统时,他就把说法变一变,而安排总理不要去改变论调。
3. 西德《总汇报》文章《巴黎从对华政策中寻求好处》
说尽管双方有分歧,北京和巴黎还是积极地评价它们的相互关系 【西德《总汇报》10月15日文章】题:巴黎从对华政策中寻求好处 从15日到21日,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将在中国进行一次作了长时间仔细准备的国事访问。法国有点拼命似地一再试图从1964年它作为西方第一个国家正式承认北京和中断了与台湾的关系这一点中捞取好处。毫无疑问,巴黎可以说它跟中国的政治接触是积极的和频繁的。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国家首脑第二次去中国进行正式访问。部长级的互访也是很频繁的。因此,北京市市长恰恰现在去巴黎并不是偶然的。然而法国的外交政策并没有超出这种毋宁说是礼节性的关系的范围。 北京对法国的缓和政策感到不高兴,这种缓和政策使得人们对中国采取一种被认为是犹豫不决的保留态度。此外,北京还批评法国所谓对欧洲统一政策的支持不够,根据中国的看法,要建立一个有抵抗能力的对付苏联的欧洲阵线,欧洲统一政策是必不可少的。这位法国总统当然不打算让他的中国东道主引诱他发表反苏的讲话。他将在公开的讲话中接受其东道主关于欧洲正在受到威胁的众所周知的警告,但他考虑到目前紧张的国际形势会对中国人作一些迎合,他将指责苏联入侵阿富汗和提到对缓和政策所造成的后果。与其他情报所说的相反,印度支那政策并不是巴黎和北京之间的争论点。虽然法国认为那怕只是间接地支持野蛮的红色高棉政权也是不可能的,但它也一点都不打算赞同越南入侵柬埔寨。 尽管双方有意见分歧,但北京和巴黎还是积极地评价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国人相信,暂时,法国仍然是他们最可靠的欧洲伙伴,因为英国站在越位的地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必须更多地照顾苏联。
4. 法新社介绍法提供给中国的两座核电站
【法新社巴黎10月17日电】题:法国给中国提供两座核电站 将在中国建造的两座法国核电站,与目前正在建造中的以及已经在罗纳河流域的特里卡斯丹投入使用(为的是向欧洲气体扩散公司的气体输送工厂输电)的核电站同属一种类型。这是些加压水电站(装有加压水冷却反应堆),它由发电量总共为900兆瓦(即90万千瓦电力)的反应堆组成。它包括三个部分,即拥有三个蒸气发生器和同样数量的初级电动泵组。
5. 现在世界上有多少核武器?
【香港《大公报》10月4日报道】题:世界核武器总数量平均每人三吨炸药 现在世界上有多少核武器? 据联合国最新的答案是,总的核弹头为4万到5万个,其威力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投掷在广岛的原子弹100万个。换句话说,拿今天世界人口平均计算,无论男女老幼,每个人分摊到三吨梯恩梯。 瓦尔德海姆最近向联合国大会提出的《核武器的综合研究》报告中,提出了这个怵目惊心的事实。 这一研究报告是根据1978年联大全体会议的决定,由日本学者今井隆吉(现驻科威特大使)召集世界12名专家共同调查、草拟的。联合国自1968年以来即每年制订关于核武器问题的报告,指出核弹和运载武器质与量的增长情况。 特别显著的是,迎击洲际导弹用的反弹道导弹、多弹头导弹、巡航导弹、移动式导弹、中子弹等类导弹的改良,使今天的核武器大大小型和轻型化。 报告全文177页,分为:一、核武器的实态,二、核武器技术的开发,三、核武器使用的影响。 但是,以美、苏核大国为首的核保有国家却未参加这个报告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因此它只作为联合国向各国民间机关提供的一份关于核武器的参考资料。 报告讲到核弹头的小型化,举出155毫米的榴弹炮的原子炮弹为例,证明了这一点,讲到命中率的精密度时,指出美苏的洲际导弹弹头,命中率已不超过目标的200米。 对于使用核武器的后果,报告以广岛、长崎的损害为例,说如果对纽约这样的城市实行核攻击的话,其死亡比例就象当年对广岛的核攻击一样。 报告指出,现在美苏的核扩军竞赛多以技术为中心,这种危险的竞赛仍在继续。因此报告要求各国民间团体与联合国合作,唤起舆论的注意,制止核武器的竞赛和扩充。
6. “石油之国”------委内瑞拉
【本刊讯】加拉加斯消息:在委内瑞拉这个世界闻名的石油出口国的首都加拉加斯,层层交错的高速公路,看不见尽头的汽车长阵,到处耸立的高楼大厦,星罗棋布的别墅;入夜,满城闪烁不灭的灯光、夜总会、餐厅、酒吧间……,真是一片“繁荣”景象。富裕和匮乏 委内瑞拉是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不过1350万,每年有几十亿以至百亿美元的外汇收入。特别是从1974年开始“石油繁荣”以来,收入逐年大量增加。今年的石油财政收益将达451.48亿博利瓦尔(约合105亿美元),石油公司本身还可收益225.63博利瓦尔(约合52.472亿美元)。在拉美国家中它是“富户”。它的国民平均收入1973年为1300美元,现在已达3000美元,居拉美首位。 委内瑞拉自从提出“播种石油”的口号以来,以石油收入促进本国工、农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多样化,已取得一定成效。瓜亚纳地区已成为新兴的重工业基地,去年发电量达287.84亿度;钢产量达128万吨;铝的产量达17.5万吨,两家大铝厂的扩建工程今年完成后产量将达40万吨,占拉美第一位。 但是,委内瑞拉工业仍不发达,基础仍然薄弱,生产部类不全,机械制造能力低,许多设备仍靠进口;农业至今仍没有能完全摆脱单一经济的状态,国内消费的农副产品有一半仍依赖进口。 最近,委内瑞拉前财政部长、经济学家伊万·普利多·莫拉指出,委内瑞拉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更加严重,这项收入现在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从1960年的20.5%上升到23.5%;石油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也从1960年的47.16%上升到67%;石油收入在外汇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更大,现在已占96%。当然,应该看到,石油不断大幅度提价这是石油收入所占比重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它经济部门发展的缓慢。国民的生活 委内瑞拉全国人口75%集中在城市。城市居民基本上实现了家庭生活电气化,电炉、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吸尘器等比较普及。政府又以食品补贴等方式搞了一些社会福利,人民普遍得到一些利益。 由于人们比较有钱,委内瑞拉的社会消费惊人。如酒,全国每年的消费量价值30亿博利瓦尔,一年要喝掉啤酒九亿二千万公升。据一个美国记者说,委内瑞拉人消费的法国香槟酒,如按人口平均,比美国还多五倍。再如外出旅游的消费,据这里一家报纸的材料,1978年一年,委内瑞拉人去美国旅游的就有30万人,仅次于日本、英国和西德。 人们对委内瑞拉的印象是就业容易,生活水平比较高。在拉美国家中,委内瑞拉在这两方面确实比较突出。据官方1979年第一季度的统计,全国劳动力421.94万人中,就业的400.12万,占94%,失业率不过6%(一般认为今年失业率已在8%以上)。 在委内瑞拉,富者更富,贫苦阶层的生活也有一定的改善,如加拉加斯闻名的贫民窟就有变化。据官方统计,25%的城市人口已住进了国家资助兴建的住宅。不少原来的棚户现在已建起了砖结构的小楼。远远望去,依山建立的鸽子笼式的小屋上,林立着电视机的天线。那里虽然道路狭窄,尘土飞扬,垃圾成堆。可居民家里一般也有了沙发、电冰箱。 委内瑞拉人民生活虽然普遍有了提高,但贫富悬殊,差别很大。前财政部长伊万·普利多·莫拉用几个数字说明了委内瑞拉贫富悬殊的状态。他说,委内瑞拉约占人口5%的最富有阶层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在1966年所得占19.1%,到1975年上升到25.8%;而占人口20%的最贫困的阶层所得,在整个国民收入中1966年不过占4.4%,到1975年又下降到3.6%。 在加拉加斯,大约还有一百多万人住在用木板、铅皮搭的房子里,吃的是黑豆等低级的食物。这是真正的贫民窟,其中大部分是从内地迁来不久或从哥伦比亚等国涌入的移民。 在委内瑞拉有一个现象:中产阶级的比重在增长。在中产阶级的组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包括大学教授、医生、律师、记者、工程师、农艺师、政府官员和私人企业的高级职员。由于近二十年来委内瑞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个阶层也在扩大。1958年,全国注册的大学生总数为一万六千人,1979年达到三十五万四千人。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工资相当于两个普通工人的工资,而一般知识分子家庭子女少,工人家庭子女多,所以这一知识阶层比工人的生活水平高。不过现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同五十年代相比,实际生活水平也下降了。安德列斯贝略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算过一笔账:1963年时,一个大学毕业生一开始工资就有近三千博利瓦尔。一年以后就能买一套房间。但现在得十年、八年省吃俭用,才能买到一套住房,而那时房价又可能上涨。 如何解决社会的不平等,委内瑞拉的人们正在探索。
第 3 版
1. 《间谍与秘密——二次大战内幕》一书中的篇章《黑点之谜》
介绍纳粹间谍把他们活动的书信、命令等缩印在象打字机打出来的句点里的情况 【《读者文摘》(中文版)汇编出版的《间谍与秘密——二次大战内幕》一书中的篇章】题:黑点之谜(作者:埃德加·胡佛) 1940年1月初某天早上,有一艘轮船驶入纽约港口,当时有一名旅客在甲板上靠着栏杆站着,领港员和通常登轮的那些官员刚上了船。其中一个趁着四下无人时,向那名旅客轻轻耳语说:“你用简坚斯的姓名好了。一上岸,你就去贝尔优亚饭店。在房间里等着!” 当晚,简坚斯等了好几个钟头,终于听到钥匙开门的声音;通连隔壁套房的门悄悄地开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两名密探走了进来。简坚斯也是联邦调查局的人,他和密探们握手后,劈头就报告一桩令人震惊的事:“我已经在汉堡克洛普斯克大厦的纳粹间谍训练学校受过训,毕业才两星期,校长塞波德博士在结业礼中说:‘元首手下在南北美的特工最大问题就是怎样跟我们保持联络。美国人已经给了我们很大的麻烦。可是我们不久就可以有恃无恐地和世界各地通信了。通讯的妙法我现在不能解释,不过要留神小点子 ——许许多多的小点子!’我现在奉命到美国来,不过别的事一概不知道。” 到那时为止,德日两国的各种通信伎俩,都为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工作人员逐一识破。我们认出他们的通讯员,查明他们信件的下落,译出他们的密电码,研究出他们秘密药水的成分,并发现他们无线电发报机的隐藏地点,有时居然还用这些发报机发报。 有一次,我们在一个间谍的口袋里搜出一盒安全火柴。里面有四根火柴,初看起来和别的火柴并无二致,其实却是写隐形字用的小铅笔,这些字随后用一种稀有药剂的溶液冲洗出来。我们揭开了这种传奇性的间谍工具秘密,还发现将缩影信件的底片卷在一个卷轴上,外面缠绕着丝线,缝在杂志的书脊里的诡计。还有一次,他们将一张胶片塞在自来水笔的笔管里,我们要把笔管弄碎了才取得出来。 我们发现敌方最高统帅部用隐形墨水把美国境内同情纳粹分子的名单写在手帕上,交给八名破坏分子,在大西洋海岸登陆。我们又从一个间谍橡皮鞋跟里取出一帧美国海军潜艇脱险器械蓝图的影印图片。 以上种种伎俩和其他许多诡计,都被我们发觉 ——可是小点子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941年8月某日,我们遇到刚从巴尔干到美国来的一名还算年轻的旅客。我们知道他是个花花公子,父亲是百万富翁,但我们相信他一定是纳粹间谍,于是就检查他的东西,甚至牙刷、鞋、衣服和文件都仔细地查过。那时化验室部门的一个密探手里正拿着一个信封,让光线斜照在信封上,忽然瞥见极小的一点闪光。那发光的东西原来是个小点子——信封正面上的一个句点;不比苍蝇粪大的一粒黑色微点。 密探小心翼翼地用针尖戳到黑点边底下,然后把它挑起来。它是轧到纸里去的一点杂质,看起来象打字机打出来的一个句点。显微镜把它放大两百倍之后,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一封信的影片,读了不禁令人毛骨悚然。信里说: 现在根据可靠的消息,美国从事利用原子能的科学工作,的确正朝某一方向进行,一部分是使用氦。有关此种试验的情报,务须不断刺探,尤其是关于: (一)美国运输重铀用的是什么方法?(二)铀的试验在何处进行?(大学、工业研究所等。)(三)此种试验中另外还采用何种原料?这一点仅能委最优秀的专家打听。 现在我们明白了。纳粹的间谍组织已经研究出办法来,能把整封信缩小到芝麻那么大。 这种微点技术真是巧妙无比,效用广大,使人叹为观止。它可以维妙维肖地冒充打字机打出来的或印出来的句点。比方说,那个巴尔干间谍口袋里有四张电报纸,每张纸上都有看来像句点的东西,命令就缩印在里面。四张纸上一共有11个微点。我们还发现有一张微乎其微的细长软片,粘在邮票底下,上面影印的图片竟有25张打字纸之多! 我们如今知道那个巴尔干花花公子,不但奉命刺探美国原子能计划,而且还要报告每月飞机生产数量,有多少架交给了英国、加拿大、澳洲,以及受训的飞行员人数等。我们盘问他时,他和和气气地装作若无其事,后来见我们已经知道小点子的秘密,才把情报一古脑儿泄漏出来。 他曾在德累斯登高级工专学校攻读,发明微点缩影法的名教授萨浦博士就是他的老师。间谍传送的信件先在四方纸上用打字机打下,然后用极精确的袖珍摄影机照下来,初步缩成邮票般大小。再把摄影机加在镜头颠倒的显微镜上复照一次,这样用显微镜反着看时的那种微小影像,就在抹着厚厚一层秘密感光乳剂的玻璃板上保留住了,可以冲洗出来。冲洗过的底片上涂上珂罗碘,好使玻璃板上那层乳剂整个脱落下来。随后,技师使用一种特别的工具取出微点。这种工具用皮下注射器改制而成。针尖已切掉,针孔四周圆边则磨得光光的,用的时候,把针孔对准了微点,像制饼师傅用模杯夹一团生面似的,夹起微点。 下一步是在信里要加句点的地方,用针轻轻刮纸,接着由注射针把微点轧入纸上起毛的地方。再另用一根极细小的针把纸的纤维刮回原状。最后则抹上一点珂罗碘把纸的纤维封牢。 萨浦博士后来把制作过程大大地加以简化。他设计了一种机器能够把大部分工作做好,而且体积不大,可以安装在一个公文箱大小的橱柜里,这种机器后来大量生产,运交南美的间谍使用,每隔若干时日供应感光乳剂一次。南美的纳粹间谍还随身带着一种小巧玲珑、可以折叠的显微镜,以便阅读这些信件。 这些在南美写出,被我们用种种方法发现而加以截扣的信,数以百计。我们因为经常检查这些缩成微点的信件,所以对每个纳粹间谍组织的日常活动,都了如指掌。这些间谍组织非常猖獗,不断获悉船只经过巴拿马运河的动态、运河某个水闸的失灵及珍珠港受袭时储油库所受破坏的程度等情报。柏林方面则一再催索情报,急如星火。我们在一个间谍身上搜出团得皱皱的一张旅馆电话接线生记事用纸,上面写着不相干的电话口信。可是那张便条上却有两个句点,放大之后一看,原来是好几封信。其中一封内容如下: 特别命令:据悉美国正制造一种无烟火药,火光微弱,供制子弹之用。着即查明火光之色彩及烟之色彩,并查明火药之成分。 微点的秘密一经泄漏,许多间谍都落了网,许多间谍巢窟也被扫荡。有一天,敌方的一则通讯里偶尔提起住在马德里一个女子的姓名。我们查阅档案,发现她几年前电汇过一笔钱给美国的一个男子。我们跟着发现这个青年在华盛顿无所事事,而且还发现他一度追求一个美国女子甚力。这个美国女子后来加入美国陆军妇女辅助队,正在美国西部海岸某地驻防。我们于是就设法把她召到华盛顿,刚抵步15分钟,她已经在联邦调查局了。 我们问她和这个人有多熟?他一度对她追求甚力,可是她讨厌他那种阴沉暧昧的态度,最后和他完全断绝通讯。我们向她坦白说明我们的问题:他心头的秘密,一定要打听出来。她身为美国陆军军人,肯不肯去调查他是不是敌人呢? 我们布置好了,使她在街上和追求她的那个人意外邂逅。他果然中计,对此次重逢十分欣喜。此后一个月里那女子和他非常亲密,再没多久,那间谍被捕了,因为他满以为她那么爱他,做他的助手绝无问题,得意之余,遂对她泄漏出他的间谍勾当。 由于微点而破获的最大间谍案是在南美。我们发现那边有各式各样的人写信到柏林去,每封信都满布着微点。情书、家信和商业信件,看起来丝毫没有问题;然而嵌在纸内的那些微点却与南方港口里轴心国家被扣船只的爆炸及战时生产的详细情况有关。每封信的笔迹或打字机的字体各自不同,但是那些微点却是同一架机器造出来的,签名的笔迹也相同,由此可见这些信都是同一个组织捣的鬼。于是有一天,南美各国当局由美方人员协助,在一个城市里展开行动,破获了隐藏在商店、写字楼和私人住宅里的一个规模庞大、环环衔接的纳粹间谍网。 自从潜伏在塞波德博士手下的我方人员提供了关于微点的线索之后,我们挫败了敌方许多计划,以上所说的只不过是其中一二而已。
2. 苏一电台记者从远东徒步旅行到列宁格勒历时十四个月,全程一万三千公里
【美联社莫斯科10月10日电】肩负一个55磅重的帆布背包,胡子长得足以驱散蚊子和寒冷,一位37岁的俄国人完成了历时14个月的横贯整个苏联的徒步旅行——全程1万3千公里。 舒米茨基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的一位电台记者,徒步从他位于苏联远东地区的家乡,走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列宁格勒的整个路途中,他穿坏了15双鞋,体重减少了29磅,消耗了50包茶叶。他是10月6日到达的。 舒米茨基每天走40公里,每周走5天,战胜了夏季的炎热和蚊子,西伯利亚平原和森林内的严冬和孤独,抵制了卡车司机让他搭车的诱惑。 他穿越了11个地区,徒步走完了喷气式飞机要飞行12小时和火车要行驶7天7夜的路程。 他在今年8月到达了莫斯科,赶上了奥运会,从他徒步旅途中抽出时间为他的电台报道了这次夏季运动会。 舒米茨基说,他打算就他的这次长途旅行写一本书,但是《共青团真理报》已透露了许多细节: “当舒米茨基决定在隆冬直穿茂密的森林时,出现了危险的时刻。他的滑雪板落到了雪里,黑夜降临了,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30度,他的两腿开始打颤,他失去了方向感。” “我开始爬行,抓住树枝。我全身都湿透了,我倚着一棵小树,感到我要睡着了。说起来不好意思,我哭起来了。” “眼泪使我想到——我为什么应当这样无意义地死呢?我迫使自己喝了几口冷茶,吃了几块肉,继续向前爬行。两小时,一公里,后来我听到了远处一辆运木材的卡车的响声……。” 夏天,舒米茨基睡在一个轻便帐篷里,吃的主要是从地里采来的东西 ——草莓、果实、蘑菇、甚至鱼。冬天,他到小木屋去借宿,靠在老式的俄罗斯火炉旁取暖,与那些从未听到过“旅行者”这个词更没有见过旅行者的人一起吃饭。 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发的他的海上朋友们,在他的沿途一直给他寄罐头、衣物和信件。 他的主要“燃料”是茶。 他从未接触过酒。 他每天的作息时间是固定不变的。早上4点钟起床,5点钟上路。在不上路的日子里,他录制给广播电台报道用的录音带,然后寄回去。 西伯利亚的气温冬天大大低于冰点,但是舒米茨基发现,对徒步旅行来说,寒冷比夏天的炎热舒服。 这位瘦高的徒步旅行者最初曾想刮掉他的长长的胡子,但是后来发现长胡子有用——冬天起一条围巾的作用,夏天可用来驱赶蚊子。
3. 苏登山运动员准备八二年攀登珠穆朗玛峰
【塔斯社莫斯科10月9日电】题:苏联登山运动员向埃佛勒斯峰汇合 一批苏联登山运动员准备在1982年春季攀登地球最高峰——埃佛勒斯峰(即珠穆朗玛峰——本刊注)。为此前不久有一个苏联登山考察队来到了喜马拉雅山脉。 考察队队长,数理学博士叶夫根尼·塔姆教授在今天的《共青团真理报》上发表了谈话。 “我们到了尼泊尔通往埃佛勒斯峰的进路后,选择了尚无人攀登过的这个山峰的西南侧新路线。我们在有名的昆布冰河下开辟了一条路,向上游的冰河前进,然后从那里开始攀登。距顶峰大约有两公里半。” 12个人分为3个冲击小组,设置4个中间营地,向埃佛勒斯峰挺进。沿途是峭壁、烈台风、40度的严寒、氧气缺乏。条件极为复杂。目前正在严格地挑选参加登山的候选人员。苏联登山运动协会已经提出了24名候选人。
4. 博格打算参加在南非举行的世界网球赛在瑞典激起抗议浪潮
【法新社斯德哥尔摩10月7日电】布约恩·博格和约翰·麦肯罗打算参加今年12月在南非举行的一次世界网球表演赛,在这位世界第1号选手博格的故乡瑞典激起了抗议的浪潮。 呼吁温布尔敦赛冠军博格退出这次由美国电视台发起的数百万美元的对抗赛,成了主要晚报《快报》今天报道的中心内容。 这家报纸在头版的“不去南非”大字标题下报道了瑞典的体育、文化、政界重要人士的愤慨的反应。 据《快报》报道,这两位世界最优秀运动员的这次比赛,胜者将得到大约75万美元,负者得大约60万美元。 这家报纸加入了要求这个国家的这位第1号体育明星不参加“种族隔离的宣传活动”的行列。 【合众国际社斯德哥尔摩10月8日电】瑞典体育领导人和政界人士批评了本国人布约恩·博格同意在南非与美国的约翰·麦肯罗比赛。 瑞典的这些领导人反对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认为与那个国家打任何一种交道只会进一步宽恕那种政策。 全国体育联合会理事斯弗留斯说,他不是指责博格个人,但是希望这位瑞典网球明星仍将会退出12月的这场比赛。 斯弗留斯说,“如果像博格这样一位人们追求的运动员决定退出在南非的一次比赛,那将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表态”。
第 4 版
1. 路透社记者特写:波兰近况
【路透社格但斯克10月14日电】特写(记者:廷伯莱克) 在格但斯克共产党总部外面,官方竖立着一块巨大的标语牌,上面写道:波兰的未来掌握在工人手中。 但是,本月初,这块标语牌却具有一种深刻、辛辣的讽刺意味,当时,工人们为了迫使政府履行它向数百万波兰工人许下的诺言,举行了一小时的罢工,格但斯克的公共汽车、电车和卡车都停在了这块标语牌的前面。 这个城市的大部分建筑物上都飘扬着波兰红白色国旗,象征着对新的独立工会会员——罢工工人的声援。 罢工结束之后,独立的“团结”工会负责人瓦文萨却抱着一种和解的态度。目前,在波兰的1,300万工人中有四分之一以上在“团结”工会的控制之下。这位38岁的电工说:“我们表现出了我们懂得如何发动罢工,如何结束罢工……这就是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他说,举行更大规模罢工的呼吁已经收回。 但是,瓦文萨是否真能够控制住他所挑起的局势?这不仅是波兰的紧迫问题,无疑也是莫斯科的紧迫问题。 最近在华沙开会的党领导人承认,波兰存在着信用差距,在前共产党领导人盖莱克的领导下,党与人民和工人的联系中断了。 前外交部长奥尔绍夫斯基说:“劳动人民的利益,劳动人民享有公民权的现实,尊重他们的自尊感,认识到人人都应受到社会公正的待遇——必须重新赋予这些概念以具体的意义和实际的价值。” 现在的问题是,波兰人现在是否都指望新的工会而不是党来维护公民权、人的尊严和社会的公正。在波兰3,500万人口中,党员只占300万。 瓦文萨很快就指出,他所发起的运动严格地说来只是一场劳工运动。他宣称:“我们离政治远着哪。” 工人自己也意识到了卷入政治的危险性,政府不断地告诫他们,不要介入政治。一位记者曾经问列宁造船厂的一大群工人,自由工会怎样来改变波兰的现状。当时,年纪较大、头脑冷静的工人回答说:“我们并不想去改变他。”“麻烦的问题是经济,而不是政治。”“谁也不反对现在的制度。” 但是,青年工人却回答说:“要使社会比较公正,人们拥有更多的权利。”“但这取决于我们,我们控制着局势。” 波兰新任共产党领导人卡尼亚在党中央委员会上说:“我们将尽一切努力,保持工会运动的政治团结,以便使整个工会运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政府正在慢慢地履行它给工人增加工资的保证,正是这样的保证才结束了今年夏季工人的骚动。政府甚至也在履行它允许新的工会利用宣传工具的诺言。 电视台生动地转播了一小时罢工的情况,官方通讯社波通社最近把团结工会的目的说成是“维护职工的权利、尊严和利益。” 然而,尽管波通社发表了这篇文章,但是,工人的“团结”工会仍然对新闻机构提出了强硬的要求,要求电视台每周对它作一次报道,并且要求允许它办一家大的日报,以取得同党控制的工会同样的待遇。 “团结”工会期望最终控制全国80—85%的工人。目前,它正设法进口一台印刷机。一想到一个庞大的独立组织要控制“自由的”报刊,党和克里姆林宫都有可能惊恐万状,因此,进口印刷机一事可能是最大的考验。 党和克里姆林宫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团结”工会现正在同社会自卫委员会密切地合作。后者是由持不同政见知识分子组成的一个组织,领导人是库龙,库龙最近向记者发表谈话说,他从来没有批评过党,因为他并不相信党的存在。
2. 英《外事报道》文章《波兰愤愤不平的农民》
说卡尼亚将赞成修改农业政策,目的是为了鼓励小农改良和扩大自己的土地 【英国《外事报道》10月8日一期文章】题:波兰愤愤不平的农民 在4日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波兰共产党新首脑卡尼亚列举了他的前任盖莱克所犯的五大政策错误,这些错误导致波兰经济陷入目前灾难性的困境。除了工业投资过多、债台高筑以外,盖莱克完全忽视了农业,没有给农业以必要的投资,而且“过份依靠行政干预”。 他提出的纠正办法之一是,保障每个农民安安稳稳地种自己的田。如果实行这个办法,将是党的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直到目前为止,党的农业政策的目的一直是“在不减少产量的情况下实现集体化”,也就是说,只要经济和行政上允许,应当尽快地没收个体农民的田地。 过去,国家不是鼓励个体农户扩大农业生产以满足波兰日益增长的需要,而是谋求以降低收购价格、官僚主义地阻止提供必要的供应品,以及有时直截了当地进行刁难等手段逼迫个体农民交出他们的土地。无子女的个体农民死亡或退休后,他的土地将转为国有,被重新分配,主要是给国营农业部门(过去十年中以这种方式获得了130多万公顷的土地)。然而,这种一点一点地积累土地的做法,常常造成了这样的后果,那就是前个体户的小农田形成了一个个的“国营农场”,每个的面积超过了100公顷,但却四零八落地分布在田野上。 尽管如此,波兰官方人士承认,全部农业土地的75%仍然在个体农民手里,而且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十公顷以下的小农庄组成的。相比之下,国营部门的生产数字说明了它缺乏效力:国营部门每生产一公斤肉需要消耗4.06公斤精饲料,而私营部门每生产一公斤肉只需2.74公斤精饲料。如果国营部门象私营部门那样消耗精饲料,每年将为波兰节省230万吨以上的饲料和3亿美元。同样,生产相同数量的农产品,国营农业部门比私营要多消耗2.5倍的化肥。 各种持不同政见农民组织,包括农民思想中心,以及农民的地下刊物《前哨》在八月初发布的“致罢工者的公开信”中申述了农民的苦衷。这封公开信说,如果国家放弃对私营农业的刁难做法,那么引起今年夏天罢工浪潮的肉类短缺现象根本就不会出现。罢工者同意农民的意见。瓦文萨和雅盖尔斯基副总理8月31日签订的格但斯克协议规定:“必须为发展个体农业开辟持久的前景,因为个体农业是波兰农业的基础。”“必须保证国营农场、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民获得土地的平等权利。” 然而,对于象《前哨》主编科什克这样的活动家来说,政府在处理农业问题上奉行比较开放的政策只不过是一个有希望的步骤——而且还不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步骤。他对最近的一位来访者说,由于得不到鼓励和刺激,个体农民不愿实行耕作专业化,不愿改良他的土地,甚至不愿继续耕种——如果他不能确保自己的土地的话。此外,波兰的农业设备不适于小农使用。他说,波兰制造的适合于个体农民的拖拉机从来没有进入波兰市场。 仍然经常出现没收土地的现象,而且在这么做的时候常常伴随着暴力。 现在看来卡尼亚将赞成修改农业政策,其目的倒是为了鼓励小农改良和扩大自己的土地。修改计划里面是否包括允许雄心勃勃的个体农民得到土地基金还不清楚。 卡尼亚也在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上谈到国营农业部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的必要性,并且保证党要促进农业的“社会主义变化”,这个词似乎是由于模棱两可才被故意选用的。在波兰,原来的农民“自助”和“自卫”组织正在按照格但斯克协议的规定,自己组织“自治的独立”工会。 波兰至少有两个共产党盟国也开始对个体农业持新的看法。匈牙利农业虽然已90%集体化了,但是它的农产品中有30%仍然来自家庭自留地。匈牙利正在进口700台小型拖拉机,这些拖拉机适合在这样的自留地和仍然在个体农民手里的部分耕地(主要是些边地)上使用。 或许更使人感到意外的是,颇有名望的莫斯科周刊《文学报》在上周热烈赞扬了个体生产者对苏联经济所作的贡献。
3. 美报社论《波兰上空的风暴云》
【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10月16日社论】题:波兰上空的风暴云 东德又在为苏联干涉一个卫星国充当急先锋吗?已出现了不祥的预兆。1968年,东德率先要求莫斯科派坦克开进捷克斯洛伐克,碾碎布拉格之春的自由花朵。当时是党的头目乌布利希的一名助手的昂纳克叫嚷说:“我们决不允许我们意识形态的主要原则遭到破坏。”现在,昂纳克本人已成为党的头目,可是并没有变得成熟起来。他本周宣布:“波兰现在是并将继续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将同我们在社会主义阵营的朋友们一道保证作到这一点。” 对于昂纳克和他的朋友们“将怎么保证做到这一点”,没有详谈,也没有必要详谈。在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之后,提出了勃列日涅夫主义,即苏联集团的军队能够开进去镇压任何正在脱离克里姆林宫式共产主义而走入歧途的仆从国家。这位东德领导人向波兰发出了警告:它要么挫败它的自由工会运动,要么面临深重的麻烦。这可能是最直截了当的警告。 中央情报局过去的工作人员乔治·卡弗认为,苏联在八月底已接近于使用武力来解决波兰的形势问题。华沙党的领导机关由于表面上批准成立自由工会而迅速缓和了它同造反的工人之间的对抗。然而,这是一种异端行为,同杜布切克对党所起的垄断性的政治作用提出的挑战一样,都不能为正统共产党人所接受。因而,卡弗担心在11月月中以后可能进行摊牌。
4. 宋双在巴黎说:高棉人民解放全国阵线将成立临时政府
【法新社巴黎10月17日电】高棉人民解放全国阵线主席宋双17日认为,投票赞成红色高棉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等于是为波尔布特及其朋友“唱哀歌”。 宋双在伦敦逗留了一段时间,在英国首都开设阵线新闻处之后回到巴黎。他对法新社记者说:“投票赞成民主柬埔寨政府的大部分国家,并不是出于同情波尔布特,而是为了反对靠外国武装干涉建立的金边政府。其中一些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特别指出了这一点。” 这些国家连续第二年投票赞成“柬埔寨人民如此痛恨的一个政权,实际上是告诉河内政府,它应当执行联合国1979年11月的决议:从柬埔寨撤走所有越南军队、组织一次国际会议和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在柬埔寨组织自由选举”。 宋双说:“迄今,我们不愿意妨碍任何人,因此,我们没有组织4月份我们的全国代表大会,命令我们在适当的时候成立的临时民族政府。但是,我认为,我们不久将这么做,以便替换金边政府,并向愿意援助柬埔寨人民的国家提供一个明确而清楚的解决办法,以免使它们遇到在联合国投票时使它们良心受到谴责的问题。”
5. 法新社报道英国的亚洲问题专家说:前西贡士兵和宗教人士仍在反抗越南当局
【法新社伦敦10月17日电】伦敦权威人士指出,一些前西贡政权的士兵和宗教少数派继续在越南南方积极抵抗越南政府。据白厅的亚洲问题专家说,越南对苏联经济和军事援助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已经达到每天350万美元。这些专家还指出,很多越南人似乎不欢迎6,000多名苏联顾问和技术人员在这个国家的存在。英国情报机关说,一些苏联侨民在南越受到袭击,其中一些人甚至被暗杀。 同一人士指出,前南越军人、教师、知识分子和宗教人士仍被关押在“再教育营”中。越南全国有10至20万政治犯,其中4万人关押在河内西北的安沛。同一人士认为,越南1976—1980五年计划失败的重要原因是越南在柬埔寨作战。 英国专家根据“最新消息”指出,在越南2300万就业人口中,已有300万人失业。白厅的专家强调指出,这个国家粮食供应严重不足,而且人民生活必需品:衣服、厨房用具、家具和纸张奇缺。 同一人士还指出,在南越还能买到各种食品,但是价钱昂贵。军费增加致使全国教育和公共卫生水平严重下降。
6. 马科斯参加一次集会时险些被炸
【法新社马尼拉十月十九日电】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今晚于当地时间大约七点五十分在菲律宾国际会议中心的会议厅刚结束他对美国旅行代理人协会代表发表的欢迎讲话时,一枚炸弹爆炸了。他险些丧生。 最初的消息说,当爆炸震动了会议厅的左侧厅时,至少有八名参加美国旅行代理人协会会议的美国代表受了伤。 爆炸是在马科斯总统和与会者正在观看一部描写菲律宾同美国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兄弟友谊的幻灯片中的战争场面时发生的。 事后一个不知姓名的女人给一些新闻机关打了电话,她说,这次爆炸是四·六解放运动这一组织干的。
7. 波通社说美英和西德外交官被召到波外交部
【法新社华沙10月18日电】波通社今天说,美国、西德和英国的外交官最近被召到波兰外交部,理由是,上述国家有些人干涉波兰的内政。 波通社谈到外来干涉时,把这种干涉归咎于“西方报纸,特别是电台,以及某些政党和工会组织”,这家通讯社说,这些机构以“善意”为幌子,促使“支持波兰带有冲突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