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10-10

第 1 版

1. 外电评苏联和叙利亚友好合作条约

说苏采取了坚持在中东发挥影响的重大步骤。苏叙条约形式上非常近似于苏联伊拉克条约    【美联社莫斯科10月8日电】苏联今天采取了坚持在中东发挥影响的一项重大步骤,同叙利亚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叙利亚人士说,这个条约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条约,不同于苏联同第三世界其他国家签订的友好条约。    外交人士说,苏联自从七十年代初期以来一直谋求同叙利亚签订双边条约。自从1972年埃及驱赶苏联顾问以来,苏联人几乎不能在中东发挥重大作用。在莫斯科的外交官认为,关于阿萨德将同苏联签订双边条约的消息,是克里姆林宫为了重新在中东获得一个牢固的立足点而进行的长期努力的顶点。目前阿萨德在叙利亚的统治遭到了奉行原教旨主义的穆斯林的反对。外交官们说,苏叙条约可能进一步加剧他们的对立情绪。据认为苏联人急于同叙利亚签订这项条约,以避免伊斯兰世界批评苏联同另一个穆斯林国家阿富汗打交道。    这项条约是自从苏联在去年12月将大约8万5千军队派到阿富汗同反共的穆斯林起义者作战以来,莫斯科同一个伊斯兰国家政府签订的头一个重要条约。外交官们认为,苏叙条约还可能有助于俄国要减少伊斯兰世界对喀布尔亲莫斯科的卡尔迈勒政府的反对而作的努力。    【路透社莫斯科10月6日电】苏联和叙利亚今晚签订了一项友好条约,克里姆林宫首脑勃列日涅夫称颂这项条约把这两国之间的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该条约规定,无论哪一方的安全受到威胁,双方应立即进行磋商。    该条约是在据一些外交人士所说的经过双方几个月的谈判之后签订的,叙利亚在谈判中企图得到苏联支持阿萨德的广泛的保证,因为他在国内一直面临着人们激烈反对其统治的局面。但是,塔斯社发表的条约全文看来只不过是责成莫斯科使现存的同大马士革就从武器供应到经济合作问题达成的协议和谅解正式化。    在军事方面,该条约说,两国将“根据有关协议……为了加强它们的防御力量”继续发展合作,但却没有直接提到武器供应问题。该条约在形式上非常近似于苏联1972年同伊拉克签订的条约。

2. 美报报道:《苏叙条约为苏扩大影响打开大门》

说该条约使俄国人在中东有一个较强大的外交和军事立足点,一些温和派的阿拉伯外交官深感不安    【美国《纽约时报》10月8日刊登伯纳德·D诺西特的专稿】题:苏叙友好条约可能为莫斯科进一步扩大影响和提供武器援助打开大门    阿拉伯国家外交官员们今天说,苏联和叙利亚明天将在莫斯科签订一项友好条约,该条约将使俄国人在中东有一个较强大的外交和军事上的立足点。    即将签订的这项协议使一些温和派的阿拉伯外交官深感不安。一位穆斯林外交部长说:“这件事使人深感忧虑。它会使苏联扩大其影响,同时可能使苏联干预中东战争的行动合法化。”    一位对这个地区专门从事研究的西方外交官说,这项条约“对苏联具有巨大的象征性的好处”。阿拉伯国家往往反对同那两个主要大国签订条约。他接着说,叙利亚对于莫斯科以前的讨好也经受住了。    这些外交官最后说,大马士革从这项条约中看到了一些好处。除法国向叙利亚提供直升飞机以外,叙利亚的武器——坦克、飞机和导弹均由苏联提供。因此,这项条约可能为叙利亚得到更多更新的武器打开大门。    据认为,苏联大概认为,签订一项协议等于公开承认,只有它能够在阿拉伯世界签订一项条约,它是称得上是阿拉伯反以色列事业的朋友的唯一的“超级大国”。    这些使节们认为,这项协议可能成为苏联要求让其军队参加中东战争的基础。莫斯科就是根据它同喀布尔签订的友好条约在去年12月出兵阿富汗的。

3. 法新社评述克里姆林宫在外交上加紧活动

【法新社莫斯科10月6日电】题:克里姆林宫在外交上加紧活动    苏联首都的观察家注意到,在近东的重新分牌正巧与克里姆林宫在外交上的加紧活动同时发生。    印度总统雷迪对苏联进行的为时一周的访问、年底前勃列日涅夫访问新德里的前景、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定于10月8日到达莫斯科,接着约旦国王侯赛因15日访苏,同一周阿富汗总理卡尔迈勒的访问,还不算未正式宣布的波兰第一号人物卡尼亚的访问。    观察家强调指出,大部分最高级会晤是几个月前就定下来的。其中主要包括印度总统到10月7日为止的访问。    塔斯社宣布,阿富汗总理卡尔迈勒将在十月中旬访问莫斯科。    观察家注意到,苏联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他们认为红军已在喀布尔站住了脚。尽管因波兰危机、接着由于伊朗—伊拉克战争已使阿富汗问题黯然失色,但这并不是说阿富汗对克里姆林宫来说已不再是问题了。    在莫斯科看来,波兰的社会主义也处在危险之中。因此等待着卡尼亚的访问。再一个问题是伊朗—伊拉克冲突。从这个方面来说,苏官方并没有准备进行任何磋商。但这并不排除与双方进行非正式接触。    不管怎样,大家已注意到,克里姆林宫外交方面的紧张活动基本上转向了激烈动荡的地区。

4. 达赖离印外出访问

【路透社罗马10月8日电】流亡的西藏人的领袖达赖喇嘛今天说,他的同胞尽管遭受到可怕的痛苦和经济上的困难,但是他们仍然非常尊重他们的宗教和文化传统。    他在罗马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在过去20年中,西藏遭受到很大的破坏……但是今年早些时候派到那里去的使团看到,人们非常尊重宗教和文化传统,特别是年轻人是这样。”    他说,中国人曾邀请他回去,但是他不想回去,除非他认为,回去后,他对他的人民会有帮助。    他说:“当我能帮助我的人民的时候,我就将回去。但是眼下我认为没有好处。”他不愿意谈政治问题。他说,他赞赏中国人承认他们过去在西藏的一些政策的失败。他又说,他对于下述情况是乐观的:他们将来会执行比较实际和比较合乎情理的西藏政策。    他说:“我们不怨恨中国,怨恨有什么用呢?”    【路透社新德里10月6日电】达赖喇嘛的发言人今天在这里说,达赖喇嘛明天乘飞机去罗马谒见约翰—保罗二世教皇,这是他为期六周的访问外国的开始,在这次访问期间,这位流亡的西藏领袖将去加拿大、夏威夷和日本。

5. 阿尔巴托夫同《纽约时报》惠特尼的谈话

说从长远来看,苏美谁也不会从两伊战争中捞到好处。如果使波斯湾地区非军事化,那么在这个地区里大家都能好过些。苏联必须同美国平起平坐。苏对波兰的前景非常乐观    【美国《纽约时报》10月5日报道】题:一面莫斯科镜子里的华盛顿    阿尔巴托夫作为苏联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长和克里姆林宫美苏关系问题高级专家,在葛罗米柯和勃列日涅夫面前说话还是有人听的。他反映着苏联领导对美国的感觉和错觉。上星期,阿尔巴托夫在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同在苏联即将满三年回国的《纽约时报》莫斯科分社社长克雷格·惠特尼一起进茶。现将他们谈话的录音节选如下:    问:要了解美苏关系坏到什么程度,只需看一下两国在伊朗—伊拉克战争中怎样互相猜疑就足够了。你们为什么老是指责美国企图从中渔利呢?    答:这种猜疑是普遍存在的,不光是在苏联。我个人认为,从长远来看,谁也不会从这场战争中捞到好处。局势最终发展为这场战争这一事实恰恰表明这个地区的局势是多么不健康,美国海军开到附近地区丝毫无济于事。    问:如果美国或别的西方国家为了保证石油在霍尔木兹海峡畅通无阻而进行干涉,苏联将作何反应?    答:坚决反对。我们很清楚石油对于西欧、美国、日本和许多其他国家意味着什么。但我们认为这些国家并不能因此就在这个地区有任何特殊权利。如果使波斯湾地区非军事化,那么在这个地区里大家都能好过些。    问:如果里根当选呢?他说他反对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答:首先,我们不干涉你们的内政,我们准备同你们的任何政府进行工作。作为研究美国问题的人,我可以在私下发表一点个人的意见。你们的政治家,无论来自哪个方面,在上台之后,就逐渐倾向于当个中间派。你们知道,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对美国的治国方法有何看法,即便从美国的非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任何人也不能否认美国权势集团的重要性,不能否认美国权势集团如何企图包围每一个新总统并给他指出应走的道路。但是如果里根仍然坚持直截了当地反对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立场,那将非常有害于苏美关系和美国的基本利益。    问:美国有一种在战略上处于劣势的感觉。    答:这种感觉是由于心理上难于适应新形势而造成的。多年来美国人在两大洋的后面生活着,感到100%的安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二三十年的生活之中,他们感到在战略上占有压倒的优势。现在他们开始感到象我们和所有欧洲人一样具有弱点。我们那样地生活了几个世纪。美国人第一次开始感到有弱点,因而总是企图想些办法来改变这个局面。你们有一种天真的想法,觉得更多的美元和更多的军事装备就能使你们再次无懈可击。现在我们势均力敌了。    你们无论怎么样也改变不了这种局面,你们要想加强安全,不能靠扩充军备,而只能靠缓和,靠重建国际关系,靠发展最广泛的可能的合作。没有哪一位美国领导人愿意拿他的战略处境同我们的战略处境进行交换,比如说,愿意在美国北部边界有一个华沙条约集团,愿意在美国同墨西哥边界上有一个象中国那样拥有十亿人口和核武器并且对格朗德河以北有领土要求的国家,愿意在美国海岸附近有一个日本。    问:你这不是证实了苏联一直在大力扩充军备,因而使你们能够同我们势均力敌吗?    答:我们必须同你们平起平坐。    问:苏联对波兰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态度引起人们很大关注。你们指责西方在干涉波兰事务,这引起人们的担心,担心你们可能要在那里采取行动。    答:总的来说,波兰的社会基础是牢固的,因此,我们对波兰的前景非常乐观。你们应当理解,我们为何如此敏感。从我们革命之初,西方就干涉我们的事务。    问:八十年代会再次出现冷战吗?    答:使世界经常处于一种新的冷战状态,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国际现实已发生变化。    问:你所指的变化是什么?    答:首先是军事形势已发生变化。从美国的观点来看,冷战也许看来是意味深长的,因为,美国希望迫使苏联采取华盛顿希望采取的那种行动。这些打算即便在那时也从未实现过。在新的均势,在双方处于对峙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可能实现上述打算。其次,相比之下,如果出现第二次冷战,就可能使多得多的国家参与国际实力竞赛,而许多竞赛是不受控制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这就势必极大地增大这种冒险性。此外,美国的盟国很可能不会不考虑它们本国的利益而只是跟着美国走。它们甚至很容易被卷入在欧洲发生的一场小规模战争,从美国的观点来看,也许认为这是纯属“战术性的”战争。以经济关系为例,西德同美国的贸易额大约同东欧的贸易额相等。其他西欧国家的贸易情况也与此类似。最后,就美国本身而言,美国要无止境地增加军事预算,并非轻而易举。华盛顿无法大大削减用于社会事业的拨款。

第 2 版

1. 美报报道:《中国愉快地度过生日》

【美国《新闻日报》10月2日刊登该报亚洲分社记者塞克斯顿发自北京的报道】题:中国愉快地度过生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昨天庆祝它成立31周年,许多中国人显然终于确信,邓小平的开明化政策已经扎下根了。    的确,看来在国庆节这一天,公众的心情几乎都是极其愉快的,一年来邓在斗争中稳步地取得了进展。工资和产量都增加了,消费品充满了商店。    在上个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已经肃清了残余的反对势力。这次会议任命赵紫阳接替华国锋主席辞去的总理职务,而且邓本人也满怀信心地辞掉了副总理职务,但仍然保留了他的共产党副主席职务。    就我在这次会议之后在中国东部旅行期间采访的许多中国人来说,他们断定邓已胜利的真正转折点是对这次会议所作的空前开放的报道。不仅代表们可以随便发言批评政府的政策和官员,而且官方报纸也详细地报道了这些批评。    在节日里看不出有人由于人代会通过的取消贴大字报权利的宪法修改案而感到悲伤。虽然西方人倾向于认为这是侵犯了言论自由,但是,大多数中国人只是把它看作为消除文革期间的又一残余。    9月30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为外国外交官和本国的显贵举行的政府正式招待会上,新任总理赵紫阳居于突出地位。这位直言不讳、精力旺盛的总理,同他的历届前任不一样,走进宾客群中和500名客人握手。    尽管由于加强宣传四人帮的罪行而使人们回想起过去可怕的情景,但是在不冷不热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以及在过传统的中秋节和现代的国庆节的日子里,中国人民想的却是些别的事情。    在北戴河,女服务员同美国工程师和推销员跳迪斯科舞。在京沈铁路沿线,成千上万的农民穿着颜色鲜艳的运动衫在收庄稼,这些衣服都是用政府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后多得的钱买来的。    从这种景象至少可以看出公众对中国是否有能力解决它所存在的问题又有了信心。这里没有人缩小这些问题:这些问题范围很广,由从短期来看存在着一种成为严重桎梏的官僚系统,直到从长远来看这个国家如脱缰之马猛增的人口等等。可是,眼下,一位旅游者的强烈印象是:多一半的人真诚地相信,中国至少有了加入到世界主流的行列中去的可能性。

2. 英报报道:《北京的婚姻介绍所六角钱找个对象》

【英国《每日电讯报》10月6日报道】(作者:格雷厄姆·厄恩肖)题:北京的婚姻介绍所,六角钱找个对象    昨天,当北京第一个婚姻介绍所正式开业的时候,几十个急于找对象的男人和一些女人把介绍所团团围住了。    政府办的婚姻介绍所设在中国首都的日坛公园里,介绍所向申请者每人收费六角。    在日坛公园的一个院子里,摆了两排柜子,一排让男人登记,另一排为女人登记。    一群青年你推我拥争着在柜子里拿登记表,另一群青年站在妇女登记处旁的小棚子外,挤着看看里边在提些什么要求。    “我不是想找一个漂亮的对象”,一个37岁的石油工人说,“我只想找个志同道合的。人的精神面貌最重要。”    登记表要求申请者填写他们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以及工作、工资、年龄、体重和身高等等。    婚姻介绍所外边的一张“申请人注意事项”告诉申请者,每人都得填写最基本的情况,谁要是不能参加介绍性的会面,谁的档案就作废。    注意事项说:“在参加了第一次介绍性会面以后,双方必须告诉对方自己是否想建立这种关系。”“双方必须互相尊重,打破任何旧的社会阻力。”

3. 日本第二次向中国派遣日语讲师

【时事社东京9月27日电】题:向中国派遣日语讲师    静冈县和县教育委员会,作为日中友好亲善事业的一部分,决定向中国派遣日语讲师。这是第二次派遣(第一次是从1979年4月到1981年3月底),期限从1981年4月到1983年5月,为期2年。由县立高中和私立高中派遣10名教师。这10名教师是经过考试挑选出来的。    另外,在派遣日语讲师的同时,还将向中国赠送日语图书和磁带录音机等教育器具。

4. 委内瑞拉智力开发部长说:中委将在教育和智力开发方面进行合作

【埃菲社北京10月2日电】委内瑞拉智力开发部长马查多今天对埃菲社说,在20年内一亿中国人将可能成为天才,到那时,“世界将颤抖”。    马查多是应中国文化部的邀请来北京讲解委内瑞拉教学经验成果的。    在北京大学为心理学教授们举行的一次报告会上,这位部长说,明年一月,委内瑞拉将有120万名学生学习智力开发课程。    这位部长说,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从事开发整个一代人的智力,那么都可以扩大其技术和科学能力。    据马查多说,如果中国采取开发智力的方法,而其它国家不这样做,那么在不多的几年里,“中国将站在世界的前头”。    这位委内瑞拉部长对埃菲社说,这一前景应该引起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严重关注。    他接着说,“我没有必要说,我的中国之行是一次“战略性访问,是为了使世界从沉睡中醒来”。    马查多的见解在中国的科学人士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不久,一些专家代表团将前往委内瑞拉,进一步探讨有关开发智力的方式方法。    中国文化部部长黄镇说,如果在本世纪末中国能够有45,000名第一流的科学家,那么他的国家可能发生根本的变化。    这位委内瑞拉部长断言说,还可以更乐观一些,因为在20年中很可能出现的不是45,000名,而是一亿名第一流的科学家。    这位委内瑞拉部长说,他对中国的自从人一出世就培养其智力的计划极为感兴趣。如果父母们关心孩子们,使他们从幼小的时候就接触不同的事物,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去摸索和体会,那么他们就是在培养一名未来的天才。    【法新社北京10月3日电】委内瑞拉智力开发部长马查多今天在这里说,中国和委内瑞拉将在教育和“智力开发”方面进行合作。    他说,一个高级中国教育代表团将于明年二月访问委内瑞拉,研究委内瑞拉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    他是在结束对这里为期一周的访问时讲这番话的。他在这次访问期间会见了方毅和蒋南翔。

5. 罗马尼亚组织关于国家作用问题的讨论

【本刊讯】布加勒斯特消息:今年年初,由罗马尼亚社会科学院和党刊《社会主义时代》编辑部等单位共同组织了一场讨论,讨论的主题是国家的作用与职能的问题。参加者有社会科学院、罗共中央党校、政治研究所、法律研究所、外交部、《社会主义时代》及大学等单位的理论专家和教授。一、关于国家的分类    罗马尼亚司法部长、原议会法律委员会主席、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政治分部主任、法律专家扬·切特尔基认为,按照若干年前的习惯分类方法,一般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类。这种分类法已不再适应目前世界现状,无法概括世界各国,尤其是许多新独立的国家。这些国家虽有要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共同点,但制度各异。有些国家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占国民经济比例较大,接近于资本主义国家,但又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国家在制度上、结构上近似于社会主义国家,但离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相当距离;还有些国家采取了“阿拉伯”、“非洲”、“伊斯兰”等模糊而抽象的概念。再则,这些国家内部不稳定,经常发生政治体制上的变更,分类时要格外谨慎小心。要根据新的政治经济现实、具体历史条件、国内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地位、某一国家的政治倾向以及它们的国际政策来予以确定。“第三世界”这类提法,尽管概念也比较模糊,但仍是可取的。另外,“穷国”、“富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结盟国家”等命名,却反映了不可辩驳的现实。    即使是采取了比较明确的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也不可视同一律。因为这些国家的领导机构并不尽相同,组织形式并不完全一样,观点立场也有很大差异。二、关于国家的阶级性切特尔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新问题。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的专政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体现,在于巩固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地位。这一点,至今仍然有效。但是,应该根据当今新的现实观察和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国家内,政权已经逐步开始具有整个社会的职能,已超出了阶级的狭隘范围。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逐步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比原有概念扩大了,在社会中起了全面的客观调节作用。马克思曾指出:“国家既履行公共职责,也是对抗性矛盾的产物。”这指出了国家的双重职责,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前一点。在有些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已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如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国家的介入,并不只为了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利益。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仍是两个明显不同的阶级概念,但资产阶级已不能用原来的方法进行统治。    最近,这些国家的中间势力——介于资劳之间    ——有很大发展,它对整个社会有重要影响,但又往往不依赖任何一方。工人阶级与中间势力的结盟,是现今社会所创造的一种前景。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中单独一个阶级执政更为困难,不少国家是左翼(包括共产党)参加执政。在意大利、法国等国,共产党在地方政权中势力很大。象芬兰这样的国家,共产党也参加了议会和政府。这样,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就有所改变,逐渐丢掉了资产阶级单一阶级执政的特点,某种比例的共同、联合执政是资产阶级必须接受的方案。在共产党执政的地方,政权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等都有很大改变。这样,便在某种程度上,为使国家的工作、职能和作用以及它与社会的关系向新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前提。    但是,在不可辩驳的事实面前,资产阶级的理论家却竭力掩盖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个变化进程,将以上所述的变更称之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利益的接近,声称两个阶级的利益在走向融合,可以达到最终调和。这是歪曲事实的宣传。在国际上,有一些理论家抹杀当今世界上国家存在的必要性。首先,他们认为,国家是反民主的,是人为的产物,大批新独立国家的出现造成了国际混乱,应当限制并逐渐取消这些小国。其次,他们建议,在解决国际事务时,要以经济实力、军力为根据,实行“比重投票法”,实力越强,票数越多。他们声称,只有大国间达成默契,才有和平。这种理论是帝国主义统治政策的重现,矛头是针对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的人们的。三、关于罗马尼亚国内民主与国家的关系    在20世纪末期的今天,需要重新研究国家的概念,研究国家政权的实质,包括改变国家是阶级统治工具这一定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表明,国家并没有失去其阶级性质,但不再是一个镇压性的统治工具,而成为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一个政治工具。镇压意义上的阶级统治,并不是各类国家都具有的特点。    罗马尼亚国家的主要问题是解决在社会主义民主基础上的民主集中制,这就是使国家一元化领导和人民群众广泛参加领导相结合,劳动人民委员会、社会主义民主团结阵线就是达到此目标的一种组织形式。人民还可通过议会、人委等实现领导。    广泛吸收人民群众参加国家权力机关,也会产生一些弊病:(1)会引起组织机构的庞大,周转不灵;(2)由于群众管理经验少,会出现不谙法律等问题,并可能造成各阶层群众参加领导机关人员比例的失调。解决的办法之一是裁减行政人员,把裁下的人员放到生产单位去。    罗马尼亚通过两个途径保障人民的权力:一是通过权力机关,二是创立有民众广泛参加的权力机构。    工人在经济上的民主应反映在经济自治上,即工人进行自我管理。这样可以防止管理机关与工人的利益产生矛盾。工人阶级应逐步达到政治自治。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党政机关合为一体,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新特点。总之,各国的社会结构、国家结构不尽相同,不存在既定模式,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如此。各国须按照本国经验,运用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行事,万万不可抱住僵死的教条不放。

第 3 版

1. 阿根廷《号角报》文章:《拉丁美洲的城市化》

说近几十年拉美农村居民不断流入城市,加速城市集中化的进程;从降低社会服务事业的成本出发,拉美地区城市人口以20至100万人为宜    【阿根廷《号角报》6月29日文章】题:拉丁美洲的城市化    近几十年来,拉丁美洲出现的一个迅速城市化的进程,不仅表现在一股从乡村流入城市的强大移民潮流,而且表现在,这些城市从大量移民中得到的好处很少。一般来说,较大的城市是受益者,而小城市却每况愈下。    因此,城市化进程一方面表现出广泛性,它波及整个农村(甚至少数城镇),使那里的人力资源流向城市;另一方面也表现出选择性;总之,同时存在着两种现象: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集中化进程。    上述两个进程中的第一个进程,是所有发达国家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中曾经历过的一种各有不同特点的现象。这是因为工业化进程,不仅在于生产技术的改变和产品进一步多样化,而且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分工。以前,手工业同农业结合在一起,而现在,手工业脱离农业,成为一种在专门的联合单位中从事的活动,而工业则需要把联合作为共同分担,因而减少基础建设工程的成本的途径。在发达国家中,城市吸引劳动力的现象,是同农业开发发生深刻变革同时发生的,每人每公顷土地的单产大大提高,因而使大批人转向工业寻求新的就业。农业停滞目前,在发展中国家里,农民向城市移民并不是由于已存在“农业革命”,大多数情况是由于农业长期停滞,在这种情况下有大批长期和临时失业人口,在技术上他们被称为生产率等于零的农村劳动力。由于这种外流造成的现象,有较多就业机会的有吸引力的城市出现了。人们选择较大的城市为迁移目标,是为了减少失业的危险性。因此,移民潮流再次加强了当地对于扩大新的生产机构的吸引力,因为消费市场大大地集中了。城市——地区各国的城市——生产中心的不断发展,致使周围的地区迅速城市化,并使它们成为一个超过自己现行的政治行政单位的新的社会经济现实的一部分,形成了一种“城市——地区”:大都市。1940年,圣保罗城区的不断扩展没达到整个市属土地,拥有130万人口;30多年之后,它扩展到37个市,在其境内拥有800万人口。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墨西哥城的情况也是这样。大都市化(即城市的过份发展)并不是新大陆特有的一种现象。    在发达的国家中,大都市化的程度相对而言是低的,因为各居民区之间在空间上保持着一定的平衡,存在着不同的城市网,它有高度的内部联系,重要的补偿中心,甚至有新的重要城市出现。    大都市化的进程和这些城市生活条件越来越差,加上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资金,使得人们去分析和讨论这种人口集中的经济成本和社会合理性。大城市的财政危机、理想的城市规模、投机倒把和城市的收入、基础建设工程的成本及其选择只是讨论最主要问题中的几个问题。    研究报告倾向于一致认为,从把社会基本服务事业的成本降到最低限度的观点出发,城市的规模在20—100万人之间最佳。否则,无论是更小的城市还是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的成本都可能更高。第二种情况是由于公共当局必须把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城市服务事业,因而必须采取越来越费钱的解决办法。

2. 2000年的东京

【苏联《劳动报》报道】到2000年前夕,东京及东京都的人口将达3,000多万。这是日本国家土地管理厅得出的结论。据该厅所作的民意测验资料,首都40%的居民认为东京的生活条件将会变坏,30%的被咨询者声明希望迁居。人口学家预计,到二十一世纪初,65岁以上的老人将占日本人口的四分之一。出生率将大大下降。2000年15岁以下的儿童只占日本人口的16%(1979年占25%)。

3. 一种新型的视听设备--录像片

【法新社巴黎8月17日电】由于世界电视市场几乎达到了饱和点,所以生产视听设备的厂商们准备在销售另一种可能会同样受欢迎的装置——录像片——方面进行竞争。    这种新设备象一台电唱机,通过使用一种事先录制的特殊唱片(即录像片),将其放入电视里,就可重现声音与形象。    唱片的每一面可放约一小时,但这种设备不能录制素材。    估计到1990年,光美国市场就可能有4,000万台这种设备。    这种录像片竞争主要是在三家公司之间进行的:美国无线电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和荷兰菲利普公司。    美国无线电公司和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已研制了机械系统,而荷兰菲利普公司的设备则是通过使用一种光学的激光束来进行转运。    菲利普公司在美国同世界上主要的制作听觉视觉节目的公司——美国音乐公司建立了联系,它已开始在美国的一些大城市里试销其产品。    预计第一批录像片在今年年底才会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竞争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标准问题,因为各家公司生产的唱片无法在其他任何一家公司出产的机器上使用。    菲利普公司由于赢得先锋公司、声宝公司、肯伍德公司、格隆迪希公司、索尼公司和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支持,现在已经在这场争取统治地位的竞争中领先。    美国无线电公司已同世界上主要的制作电视节目的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建立了联系。它还取得了用它的唱片复制几家大电影公司拍摄的电影的权利。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已同英国索恩—电气和乐器工业公司签订了一项合作协定,以便在将近1981年年底时在欧洲和美国生产和销售它的录像片。

4. 苏《在国外》译载西德《明镜》周刊文章:《远洋巨轮“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下)

在出事前一小时,报务员埃文斯按洛德船长的命令同“泰坦尼克号”进行了联系:“我们周围都是冰,已停机。坐标是:北纬42°05′,西经50°07′。”    “加利福尼亚人号”的所在地离“泰坦尼克号”后来沉没的地方还不到23海里。但是埃文斯收到同行的回答却是:“别妨碍我,我在同雷斯角(纽芬兰岛上的无线电站)联系。你打断了我的工作。”    在这之后,“加利福尼亚人号”唯一的报务员埃文斯摘下了受话机,躺下睡觉了。于是就没有听到“‘泰坦尼克号”后来发出的呼救信号。那晚没有月亮,但满天都是星星,用二副莱托勒的话说,海平面“象池塘一样平静”。“泰坦尼克号”的三个大型螺旋桨一分钟转75次,于是这艘船以一小时近41公里的速度继续去迎接自己的死亡。    21时,舰桥上出现了史密斯船长,同值班的莱托勒说,现在变冷了(两个小时内,温度下降了6度,达到了冰点),还说看来还不会起风。    这两个情况本来应当引起史密斯船长及其副手的注意。温度快速下降无疑说明,轮船距离冰山已经很近。而无风又大大妨碍了及时发现冰山,因为冰山往往呈暗绿色,这在水面上是很难发现的。有风时,冰山因受到海浪的冲击而产生的磷光泡沫在黑暗中是了望员首先可以看到的,而且是预示危险情况的最可靠的迹象。    从记录中看到,莱托勒曾对史密斯船长说:“遗憾的是,我们在穿过冰区前一直没有风。”莱托勒事后说,他根本没有想到请求船长减速。22时,莱托勒交班给大副默多克。两人都说冷,默多克的脖子上围了条厚围巾。莱托勒提醒他,要严格命令“乌鸦窝”中的两个舰首了望员(没有望远镜的)特别注意海面情况,因为这两个人要值到半夜才下班。    舰首了望员弗利特回答参议院小组委员会的提问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和你的同伴李能否在更早一些时候发现‘泰坦尼克号’前面的‘黑色物体’?    “我们可以更早一些时候发现它。”    “早多少时候?”    回答:“早到可以避免碰撞。”    约在23时40分,弗利特看到了前面有一个“黑色物体”的影子。但距离无法确定。    弗利特发出警报:“正前方有障碍物!”,而且还拉了3次与舰长桥楼相连的铃。接着马上给舰长桥楼打了电话,接电话的是第六军官马奇。    失事调查报告也有以下的纪录:    “弗利特:他问我见到什么。我说:‘冰山在我们正前方。’    问:他怎么回答的?    弗利特:他说‘谢谢。’”    马奇的这个有礼貌的回答在传说中被说成是英国人恬静性格的表现。马奇向大副报告险情后,默多克表现得很急躁。他冲向驾驶室,命令操舵员希琴斯:“左满舵!”然后操起机舱传令钟的手把,把两部机器从“全速前进!”改为“最全速倒退!”    但是,这艘大船继续向体积迅速变大的“黑色目标”前进。幸存的操舵员希琴斯事后作证时说,在他打了“左满舵”后半分多钟,船首才开始朝左走。但是冰山实在太近了,正好在半分钟后把厚实的右弦刮了个大口子。    船员组不知何故冰山并不大,它高出水面15—18米,甚至还没有“泰坦尼克号”的甲板高。但是朝左拐的船由于强大的惯性继续前进,船体最娇气的那一部分碰上了冰山的水下部分。    即使从当时的航海艺术水平来看,默多克的两个口令中,有一个显然是错误的。如果默多克冷静地分析一下形势,那么就会发现,与冰山相撞已是不可避免的了,那就不应当采取规避动作。他应当想方设法让用最坚实的部分即舰首来迎接这个打击。    这样,船首可能会撞扁,但被淹的不会是6个舱,而可能只是两个前舱,这就是说,“泰坦尼克号”仍将保持浮力而不致沉没。    默多克犹如一名吓慌了的业余司机,他踩了刹车,却又打左舵,结果发生了想避免而不能避免的事故。    撞上冰山50分钟后,放下了救生艇,安置妇女与孩子上艇。但是这时候,第三军官皮特曼还不知道,船究竟受了什么伤。皮特曼在舰桥左侧见到史密斯及其他几个人,并参加了他们的谈话。他听到博克斯霍尔问船长:“真的很严重吗?”    船长答道:“安德勒斯先生说,还可以坚持一至一个半小时。”    安德勒斯是制造“泰坦尼克号”的贝尔法斯特的哈兰—沃尔夫公司的主要工程师之一。他参加了这艘船的远洋首航,以便发现这艘船可能有的缺点。    安德勒斯得知水已经淹了6个舱后,告知船长:“泰坦尼克号”已失去正浮力。这是碰撞后不到20分钟时说的。但是史密斯却更相信自己总工程师的话,这位总工程师开始时指望用水泵把水抽出去。只是在出事35分钟后,史密斯才命令报务员菲利普斯向空中发求救信号。但是,他却没有向自己的军官们介绍过一次受到破坏的情况。军官们也象旅客一样一无所知。    使现代人最感到气愤的是,轮船上的救生艇太少,这正好证明轮船公司的老板过于自信,自以为船不会沉,并且自私地追求最大利润。船上的16个救生艇和4个救生筏最多只能容纳1178人,而船上共有2207人。    技术的发展向海员们提出了新要求。船速越来越高,吨位越来越大,同时船的机动性越来越差。船身大给人一种骗人的稳定感,海员们的警惕性也受到了影响。    “我们听到了喊声,但没有回去……”被救出的人中,头等舱的占63%,二等舱的占42%,三等舱的只占25%,这个数字应当引起人们的注意。    参加英国遇难情况调查委员会工作的检察官注意到了这些数字。委员会中还有三等舱旅客的正式律师。调查证明: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任何人都没有禁止旅客到上甲板去,但是也没有任何人通知他们船在下沉。军官与船员只是让三等舱旅客自己作出决定。因此中间甲板尾部的大多数人直到最后仍原地不动,守着自己可怜的家具什物。他们希望情况不会这么糟,并且向上帝祈祷。当水进入他们的舱室时,所有的救生艇都已经离开巨轮了。    从理论上说可以乘坐1178人的救生艇,只上了711人。有400多人只是因为领导不会安排救援工作而白白送了命。这条船上的新船员组从来没有演习过遇难时应当采取的行动。    英国遇难情况调查委员会的记录表明:    “水手长西蒙斯:我们听到了喊声,但没有回去。    问:为什么?    西蒙斯:因为水里有许多人,他们会把我们拉下水去淹死。”    在大船沉没后,在海面还有好几百人穿着软木救生带在挣扎呼救。可是半小时后,就听不到喊声了。    两小时后,“卡帕蒂亚号”才赶到出事地点,救上了救生艇上的旅客。“卡帕蒂亚号”和迟到了的“加利福尼亚人号”没有发现水中有一具尸体,他们被冰层带走了。一周后,救援船“麦克贝恩—贝内特号”捞起了在一起漂浮的306具尸体。两个月后,在大西洋北部仍然可以见到零星的尸体。可史密斯船长和大副的尸体一直没有找到。(下)

第 4 版

1. 美《新闻周刊》记者发自柬埔寨的报道:《柬埔寨:越南的殖民地》

说越打算长期成为柬境内一股强大的力量,苏则怀着长远的野心,不过现在还是河内说了算;越对柬的殖民统治远不是牢固的,民柬是对越南扩张主义富有战斗力的抗衡力量    【美国《新闻周刊》9月8日一期刊登布鲁宁和普林格尔发自柬埔寨的报道】题:柬埔寨:越南的殖民地    在越南统治下的柬埔寨,权利仍然被剥夺殆尽,仍然是分裂的国家——河内打算长期成为柬埔寨境内一股强大的力量,是没有什么疑问的。越南的庇护者——苏联人怀着长远的野心,这一点也是很清楚的。柬埔寨人数不多的中产阶级的一位年轻妇女说:“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我们的前途取决于苏联。”目前,克里姆林宫没有出头露面。柬埔寨官员确实到俄国的东欧卫星国去突击学习共产主义理论,有些农民开始谈论起著名的共产主义哲学家“马克思、列宁”来了(甚至一家国营戏院的正式节目单中把马克思和列宁错误地合并为一个人)。但是现在,看来是河内而不是莫斯科说了算。柬埔寨人对强加于他们的韩桑林总理的管辖可能是不满的,但是现在似乎还没有不满到对现领导提出挑战的程度。    越南占领柬埔寨,使西方处于尴尬的境地。波尔布特政权仍被联合国承认是柬埔寨的合法政府。西方各国政府(如美国)虽然公开承认自己极其厌恶红色高棉的政策,但是它们不愿意支持韩桑林政府,因为它们担心,这一行动将被解释为承认河内对柬埔寨的军事接管是正确的。第三势力:分析家们说,承认韩桑林政权还可能鼓励越南人在泰国采取颠覆行动,这对东南亚的政治稳定是摧毁性打击。美国在柬埔寨几乎毫无信誉,因为在越南战争期间,它曾轰炸和入侵那个国家。柬埔寨问题使得河内和华盛顿为关系正常化所作的努力复杂化。许多人认为,西方只有一种选择:抛弃波尔布特,不承认韩桑林,等到柬埔寨出现一个真正土生土长的政府为止。然而,目前还看不出有任何这样的第三势力。    越南安插在金边的官员们声称,他们切望让柬埔寨人民参与政府的事务。已经许诺明年举行某种选举,金边政权的新闻和文化部长高占达坚持说,各政党都能参加。据说,韩桑林企图诱使流亡在外的柬埔寨人回国,甚至答应配给他们牛肉和猪肉(奢侈食品)。    但是越南对它的最新殖民地的控制远不是牢固的。    虽然20万名越南占领军在数量上大大超过红色高棉军队,但是他们在波尔布特的旗帜下继续作战。游击队仍然是可怕的敌人,特别是因为中国保证支持他们,所以他们现在是对越南扩张主义的最最富有战斗力的抗衡力量。红色高棉人都是熟练的丛林战士,他们依靠制造混乱和恐怖(就象越共游击队当年在越南战争时所做的那样)在一些农村地区仍发挥相当大的影响。救世主:金边新政权利用一切机会谴责波尔布特。    韩桑林再三警告,如果越南军队在柬埔寨建立起自己的可靠的安全部队以前撤走,波尔布特就会重新掌权和继续进行屠杀。许多柬埔寨人把越南人视为救世主,尽管柬越两国之间有长期的敌对历史。    营养不良现象依然存在,专家们警告说,柬埔寨人至少还需要一年的大量援助。种子的缺乏往往迫使农民们艰苦跋涉到泰国边境去,因为救济机构在那里贮存了救济品。    人们对贪污现象感到忧虑是有道理的,越南人搞偷偷摸摸的行为是出名的,柬埔寨则似乎在搞自己方式的偷偷摸摸行事。甚至救济机构提供的卡车也被迫去干非法的事。司机由于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买路钱”,就设法让搭车的人坐在一袋一袋的大米上面以收回他们的投资。    目前,看来金边政权更关心的是维持社会秩序,而不是铲除贪污。柬埔寨各地部署了这么多的军队,已使红色高棉的活动平息下来。上周,本刊记者普林格尔在柬埔寨走了许多地方后报道:    这次旅行不是我想经常进行的那种旅行,但夜晚却没有出事。    我们确实看见一个越南人押走在北部冲突中俘虏的六名红色高棉分子。令人难忘的是,游击队今年两次拦截火车,洗劫乘客,桥梁仍被炸得粉碎,粮食车队遭到火箭袭击。问题:人们向访问柬埔寨的人没完没了地问这问那。我在这块又脏又穷而不幸的国土旅行时听到的最多的两个问题是:“我该不该到泰国边境上的难民营去?”,“上美国或欧洲去定居的机会如何?”联系到船民逃离越南本身的挣扎情景,听到这些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柬埔寨人还试图请访问的外国人捎信。虽然邮政系统恢复了工作,金边的邮政总局也出售邮票,但是我六次到邮政局去,都未见到过一个柬埔寨人。    一个柬埔寨妇女告诉我:“如果你想寄一封信,你在回家的路上就有人跟踪你。”“太宽大”:尽管存在着这样一种警察国家的气氛,但是谁都没有说起狱中关满政治犯的事。过去历届政府的官员(有美国支持的朗诺政府,甚至波尔布特政府的幸存者),现今仍然在越南控制下的各级机构中工作。越南占领宕对俘虏的红色高棉分子“太宽大”了。西部地区某省的一位官员对我说:“有时越南人对他们进行了一周的再教育后就把他们释放了。”    至于越南军队,由于在柬埔寨服役了许多个月而使不少人得了思乡病。年轻的军人似乎很想同人聊聊,甚至是同西方记者聊聊。喝茶时,他们就谈起对自己的家庭和女朋友的思念,或为自己的微薄军饷    每月只有五美元——叹苦经。一切政府决定,乃至县级政府的决定,都得由越南人批准。    如果越南军队在柬埔寨呆得象某些人所预料的那么久,那末那类文化壁垒可能会开始倒塌。修改历史:凡是需要了解修改过的柬埔寨标准本历史的人,可以到金边的多斯朗展览中心去。现在这座建筑物布置了一个展览会,把柬埔寨的历史追溯到雄伟壮丽的吴哥窟。当然,目前越南对柬埔寨的占领被说成是柬埔寨民主共和国的诞生。还采取了某些任意解释的手法来重新解释柬埔寨的历史。只字不提西哈努克亲王。    韩桑林正在想方设法排除他自己政权内部的敌手。据认为,这位总理只不过是一个前台人物。金边了解情况的人士说,在柬埔寨真正执掌大权的人物是共产党总书记兼国防部长宾索万。宾索万是柬埔寨老资格的党务工作者,娶的是越南老婆,在河内有许多身居高位的朋友。现在他按照越南的指示管理这个国家,但是他得到金边两个重要方面的支持:一是反殖战争的老战士,二是政府中党的专业人员。    这些人是在为莫斯科执行任务吗?提供消息的人士说,越南人只不过是苏联利益的代理人,并说克里姆林宫虽在缓慢地但在坚持不懈地在柬埔寨确立它自己的地位。如果是这样,俄国人正开始使用不同寻常的老谋深算的手法开展活动。一部分人可能已经处在苏联的卵翼之下。

2. 巴基斯坦反对党就反政府共同纲领达致协议

【路透社伊斯兰堡10月7日电】反对派政治领袖纳瓦布扎达·纳斯鲁拉今天说,巴基斯坦各主要政党已在原则上就恢复民主和结束军人统治的一项共同纲领达成一致意见。    纳瓦布扎达·纳斯鲁拉是巴基斯坦民主党领袖。他从拉合尔通过电话对本社记者进行谈话说,这项协议将在本月举行的一次政界领导人会议上最后通过。    这项协议将使过去曾经是铁板一块的巴基斯坦全国联盟中的大多数政党,和被处决的布托总理的巴基斯坦人民党联合起来。    如果把各政党联合在一个最低的共同纲领下的这项协议生效,这将对齐亚将军构成在他执政将近三年半的时间里的最大威胁。    过去他一直利用想孤立和分裂巴基斯坦人民党(巴基斯坦得到最广泛支持的党)的政界人物间的分歧,拉拢这个党的对手,并表示要让这个党的高级成员在政府中任职。    党的中央委员会的一名委员吴拉姆·穆斯塔法·贾托伊,上个月被邀请在齐亚将军希望在不久后通过任命成立的一个政府中担任总理。    同布托家族关系密切的一位巴基斯坦人民党领导人、退休的蒂卡·汗将军今天说,如果找到联合政界人物的共同纲领,那是一件好事。但是他又说,巴基斯坦人民党不会在原则上作妥协。这些原则包括决不同军人政府进行任何合作。    蒂卡·汗说:“不管已作出了什么样的决定,如果没有经过我们的主席(布托先生的遗孀努斯拉特)的最终批准,就决不会生效。”    过去几个月来,巴基斯坦人民党和巴基斯坦全国联盟各政党之间一直在进行接触,以设法结束它们中间因布托垮台和实行了军人统治而产生的激烈的敌对情绪。这些接触主要是由纳瓦布扎达·纳斯鲁拉组织的。    布托夫人和巴基斯坦人民党的领导层谴责巴基斯坦全国联盟的政治家们造成了1977年7月的政变,对于他们后来同齐亚将军的军人政府进行合作从未表示宽恕。    据纳瓦布扎达·纳斯鲁拉说,准备参加拟议中的联合的政党是巴基斯坦人民党、他的巴基斯坦民主党、退休的空军中将阿斯加尔·汗的中间派独立运动党、伊斯兰贤哲会、左派民族民主党、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以及另一个宗教性政党巴基斯坦贤哲会。

3. 埃夫伦告诫土军校学员不要插手政治

【路透社安卡拉十月一日电】土耳其报刊今天报道说,土耳其的军事领导人和国家首脑凯南·埃夫伦已警告军校学员「不要插手政治」。    埃夫伦将军昨天在向这里陆军学校学员作的讲话中说,「在你们这样的年龄,决不要插手政治,我们今天之所以卷入政治活动,那是因为我们被迫这样做的,是要把我们的国家从陷入的灾难性局势中挽救出来。」「每当一支军队参与政治的时候,由于这个原因,它就会逐步开始丧失纪律,然后垮掉……因此你们一定不要学我们的样也参与政治。」    他说,「我们不得不采取这次行动(九月十二日的政变),以使军队不陷入政治的污泥中去。」    「我们决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我们的国家得到恢复后,重新回到我们的岗位上去。」

4. 土总理府命令政府职员保持外表整洁

【路透社安卡拉十月二日电】土耳其报纸今天报道说,土耳其的新军事领导人已下令,职员修剪胡子、刮去连鬓胡子,一般都要保持整洁。    政府中的女职员不能穿男式裤子,不许戴传统的穆斯林头巾和过分打扮。    这些规定写在总理府给各个部的通告中,而且显然是得到全权的五人委员会的批准的。    「有关职员个人外表的通告」还规定男文职人员要系领带和禁止穿有格子、有花的或多种颜色的衬衫。据这几家报纸说,这份通告说,「胡子必须修,不使长过上唇,而且必须经常梳理」。

5. 日报报道:《日本打算邀请发展中国家年轻外交官进修日语》

【日本《每日新闻》九月二十二日报道】题:外务省打算邀请发展中国家年轻的外交官进修日语    外务省已经决定了这样的计划,由日本出费用邀请发展中国家的年轻外交官进修日语,这一计划很可能从明年度开始实施。在经济援助方面日本对发展中国家正在起重大的作用,但这些国家的外交官很少有人能说日语,在语言方面,大多是日本的外交官学习当地的语言。    按照外务省的计划,这次进修打算从明年秋天开始实施,以东盟国家以及缅甸、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为对象,接受这些国家的年轻外交官来日本一年,在外务省进修所进修日语。据说,在这个期间不仅进行进修,还要在学习日本政治、经济的意义上参观工厂,在日本各地旅行,培养「日本通外交官」。

6. 捷两名溜冰运动员要求留在英国

【路透社伦敦十月五日电】英国内政部今天说,在伦敦参加国际锦标赛的两名捷克斯洛伐克花样溜冰运动员要求留在英国。    有消息说,他们的名字是安娜·皮桑卡和伊里·穆西尔,但是内政部不肯证实此消息。他们三日去了一个警察局,要求留在英国。内政部说,官员们明天将同他们谈话。

7. 英谷物丰收 麦类总产量超过一千八百万吨

【法新社伦敦九月三十日电】英国谷物商协会副会长马丁·乔治说,英国今年谷物的总产量是一千八百六十万吨到一千八百七十万吨,这打破了所有的纪录。这一丰收很容易地超过了去年的一千七百三十万吨的纪录。    乔治说,这一产量将包括至少八百万吨小麦,一千万吨大麦和六十万吨燕麦。    出口量将达到二百五十万吨,而去年的出口量是一百七十万吨。但是他认为,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干预购买制,当局大概将必须购买三十六万吨大麦和十八万吨小麦。    乔治说,仅英国一个国家就生产了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小麦的百分之十七、大麦收获量的百分之二十五。他估计,共同体这两种作物的产量分别是四千七百万吨和四千万吨。    他估计,英国的油菜籽产量是二十七万五千吨。他说,种植者打算于明年将产量增加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