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09-09
第 1 版
1. 《朝日新闻》记者近藤说:讲话坦率地指出问题 打破了罗列口号的框框极为讲究实际
【日本《朝日新闻》9月8日刊登记者近藤写的述评】题:华讲话坦率地指出问题 过去,中国要人的重要讲话,多半是罗列口号,强调意识形态;而这次华国锋的讲话,打破了这种框框,其内容极为讲究实际,以国内问题为中心,说了当前的问题是什么,必须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个讲话令人感不到深奥的思想的阐述;可以说,对目前的中国来说,需要这样一种陈述实际情况、“因此大家要努力”式的讲话,这样的讲话是重要的。 可能因为是讲实际的内容的缘故,所以没有涉及引人注目的对毛泽东的评价和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毛泽东思想”这个用语在讲话中只是从“为推进现代化路线所需要”的意义上用了很少几次。也可以认为,讲话内容反映了现代化路线推进派的主张。 讲话是应该反省的就反省,缺点也坦率地指出来。例子之一是,关于1978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公布的十年计划,华的讲话坦率地承认了其中的错误,说是一部分指标过高,建设的摊子铺得过大,失掉了综合平衡。 讲话把重点放在如何克服官僚主义上。它谈了:(一)排除权力集中,(二)规定权限职责,(三)改革干部制度,(四)整顿人员的必要性。这就是终于要解决一旦当上干部就终身占据那个职位而不问其有无能力这样的不合理现象了。但是,改革干部制度的具体建议这次来不及提出。 在一党专政的政治制度下,如果官僚主义蔓延,就不可能建立效率高的行政,而且它也是民主化落后、贪污等坏事横行的原因。文化大革命曾经把粉碎官僚主义作为口号之一;可是实际上,它成了一场破坏现成的官僚组织,篡夺权力的争权斗争。今后大概会根据文化大革命的这个教训,起来粉碎真正的官僚主义。
2. 合众社说:华国锋不点名地批评了里根
【合众国际社北京9月7日电】中国今天说,它将“大力促进”台湾归回祖国,并转弯抹角地攻击了里根鼓吹两个中国政策的做法。 即将去职的华国锋总理在他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的最后一篇国情咨文中说,中国大陆和台湾统一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这一神圣目标是必然会实现的”。华不点名地攻击了里根和这位共和党人作出的如他当选总统,就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的竞选保证。
3. 共同社记者塚越说:宣布党政分开具有划时代意义
【共同社东京9月7日电】(驻北京记者冢越)题:给党的一元化统治以限制,分散权力,促进现代化 华国锋总理的长约两小时的讲话,明确地提出党政权力分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中国在1949年解放以后,事实上一直由中国共产党实行对行政、军事和司法等的一元化统治。因此,党政分离对中国来说,是给党的作用以一定的限制;这种方针将给其他共产主义国家以巨大影响。 华总理在讲话中说,实行党政分离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权力的过分集中和兼职过多”。在迄今一直实行党一元化统治的中国,就象华本人集总理、党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等要职于一身的情况所代表的那样,可以说,直到国家的最基层机构,迄今一直是实行权力集中化的。 由此而产生的最大弊病便是官僚主义;华总理在讲话中用了最多的时间要求克服官僚主义。就政策方面而言,官僚主义表现为:不懂经济的党干部对行政指手划脚,瞎指挥。大权在握的党员干部不问大小,都谋取私利,滥行特权,利用党的威望而享有独裁性质的权限等等 。 对于以实现现代化为至高无上的命令的中国来说,这种现象已成为阻碍现代化的最大因素;中国领导机关现在就想要通过分散权力来杜绝这种弊病。 中国最近开始承认“司法权独立”,提出“应当废除由党委审理案件的作法”。如同这次提出的党政分离方针联系起来看,可以说这意味着至今代替和领导一切的党,从行政、司法两面撒手,正象华总理在民主协商会上所说的“党仅限于精神上的领导”一样,中国的无产阶级专政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4. 共同社记者边见说:讲话暗示将继续努力改善中国政治体制
【共同社东京9月7日电】(驻北京记者边见)题:华总理辞职,赵政权诞生,表明了党政分离原则 中国总理华国锋(党主席)7日下午在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五届人大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党的工作和政府的工作分离”的划时代性政策。根据这一方针,他说,一、向党中央提出了辞去总理职务的申请,并得到了批准;二、党中央决定推举赵紫阳副总理为继任总理,并建议大会审议批准党中央的这些决定。这些决定,可以肯定会在人代会最后一天(10日)的会议上得到批准,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去世后就任代总理以来历时四年零八个月的华国锋政权结束了从“毛泽东时代”向四个现代化过渡的“架桥”作用,以中国政治史上未曾有过的稳定形态过渡到了赵紫阳政权。 华总理评价说,这次的大幅度变动“是为改革我国政府领导体制而作出的一个良好开端”,暗示今后为了从人和结构方面彻底改善中国的政体将继续作出努力。 华国锋建议设置以叶剑英委员长为主任的“宪法修改委员会”,以便在下届人代会上全面修改赞美毛主席色彩浓厚的现行宪法。 赵紫阳新政权在10日的全体会议上正式通过以后,将一面巩固这种法律基础,一面为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而迈出第一步。
5. 路透社报道说:中国人事变动是平静而有条不紊地交权的罕见试验
【路透社北京9月7日电】华国锋总理在执政四年半后,今天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接受他的辞呈,并批准关于赵紫阳任总理的提议。 同华一起辞职的是副总理邓小平、李先念、陈云、王震和徐向前。 副总理王任重也将放弃他在政府中的职务以集中精力搞党的宣传负责人的工作。陈永贵也要求解除他的职务——这是他被撤职的一种缓和说法。 今天的行动也是在一个共产党国家中进行平静而有条不紊地移交权力的一个罕见的试验。法新社报道 【法新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德内夏)中国共产党主席华国锋今天在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长篇讲话的最后宣布辞去总理职务。他在这篇讲话中强调必须改组政府和加速中国的经济恢复。 当仍旧担任党主席的华先生宣布他的继承人是铁腕人物邓小平最亲密的助手之一赵紫阳时,代表们鼓掌欢迎。 华先生在两小时的讲话中充分强调了这样一点:今后必须把政府和行政的职能与党的职责明确区分开来,以免权力“过于集中”。南通社报道 【南通社北京9月7日电】华国锋今天代表中共中央委员会向人大代表建议批准赵紫阳任中国总理。 华国锋在长篇讲话中对中国近两年在农业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作了积极的评价。他强调了有必要加速农业现代化和整个社会的民主化。
6. 美联社记者罗德里克说:讲话表明在政治和经济上现实主义思想占上风
【美联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罗德里克)中国共产党首脑华国锋今天向议会说,他将辞去总理而让位于富于创新精神的经济学家赵紫阳,还说,将于1981年开始实施一项新的十年计划。 人们认为,这些决定和几位副总理的辞职是进一步表明了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现实主义思想占了上风,而从1967年以后的动乱的年代里,邓曾因这种现实主义思想遭到清洗和贬辱。此间的观察家们确信,一旦这项到1990年的新的十年计划和与此平行的1981—1985年的五年计划草拟定当,无疑将带上邓的风格与理论的印记。 华解释说,他和其他副总理辞职,是为了把党政工作分开,也是为了给年富力强的人提供机会。 新总理赵紫阳是在邓的故乡四川省赢得荣誉的,因为他推行了一项经济计划,把这个中国人口最多的地区从萧条的局面中解脱出来,使它成为全国最繁荣的一个地区。 赵是一位直率、说话随便的人,他办公时喜欢只穿衬衫而不穿外衣,这次人代会上穿了一身整洁的灰色的毛制服,但是尽管3,000多名代表中爆发出一片鼓掌声,他却没有讲话。
7. 外国记者报道:苏大使在华国锋谴责苏联时退场波代办未动
【合众国际社北京9月7日电】苏联大使以及东欧和非洲国家的几个大使,今天在华国锋总理谴责俄国入侵阿富汗时,昂然退出了中国议会会议。 华在向有3200名人大代表的满座大厅讲话时谴责“苏联霸权主义出兵占领阿富汗,支持越南继续侵占柬埔寨”。 坐在大厅注视人民大会堂中会议情况的苏联大使谢尔巴科夫,在华在主席台上讲话时愤怒地阔步退出会场。 其他几个东欧国家大使和埃塞俄比亚大使同他一起退席,埃塞俄比亚同莫斯科关系热烈。 【路透社北京9月7日电】波兰代办坐在人民大会堂大厅里他的座位上没动。 消息灵通人士说,他不懂中文,及至他明白过来华说的是什么,已经为时太晚,使他无法同他的同事们一道离开了。
第 2 版
1. 《爱尔兰时报》社论:《变化的中国》
【《爱尔兰时报》9月4日社论】题:变化的中国 在目前正在北京开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领导人对现代化中国的设想是异常明确的。然而,这种设想的概念的基础是现实主义和重实效的作法。 华主席仍将保持他的党的最高官员的职位,但是将辞去总理职务,他的4名副手也将辞去副总理的职务,其中包括现代化的设计者邓小平。这些变化标志着计划者们现在重视使党政分开。 这些变化也反映了邓先生坚持要使较年轻的人得到权力的意向,这是一种趋势,他希望这种趋势将能够从最高层普及到省和地方政府中。他还认为,如果要取得进步,一定程度的权力下放是十分重要的。 他的这种激进的理论将在广东和福建这两个沿海省试验,在这两个地方,省当局将有权完全控制自己的财政,通过税收只向国家交一定的钱。这种作法如果在这些地方行得通,那就将会在其他地方也试行。 到目前为止,代表大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经济上,鉴于邓先生提出的很紧的时间表,这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可真不少。 显然,领导对能否为巨大的经济转变找到资金而伤脑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领导制订了“调整”政策,目的在于使开支和投资政策适应中国经济的实际能力。 这种作法的一种引人注目的结果——它可能使一些外国观察家,特别是俄国人感到意外——是,已宣布要削减国防预算,从去年的大约150亿美元削减到今年的大约130亿美元。 下述一点现在更明确了:意识形态方面的束缚不再时兴了。将对各级的经济管理进行检查。负责国家计委的新部长一直主张奉行一种全面的政策,这种政策将考虑各种市场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默认资本主义的做生意之道。 除了权力下放和基本的经济调整外,还有迹象表明,北京还在考虑对人民代表大会结构本身进行一些改革,从而使人民代表大会少一些橡皮图章议会的色彩,而多一些真正监督机构的性质,使它具有西方式制衡的内在能力。
2. 西德《总汇报》文章:《北京的转变》
【西德《总汇报》9月4日社论】题:北京的转变 列宁曾梦想过共产主义的优越性,梦想赶上和甚至超过资本主义国家。但在此期间,所有的共产党国家都已清醒过来了,列宁的梦早已做完了——不仅在东欧,尤其是在中国。计划到处都完不成。然而,当在苏联非常需要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改革一事因克里姆林宫的老先生们死抱政治教条不放而遭到失败的同时,正在老化的北京党和国家的领导却认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这是目前中国人代会最重要的成果。 中国人正在从过去的工作中汲取一些重要的教训。 在北京,教条主义者不再有发言权了,务实派占了上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些改革——它们是伴随着使毛不断地“失去魔力”而来的——也包括人事方面的变化。迄今为止,领导层患有最高机构权力过分集中的毛病。为了消除这一弊病,现在把权限广泛地分散在更大范围的合适的人的手中。正如党的首脑华辞去他的总理职务和邓辞去他的政府职务所表明的那样,人事变化是以谨慎的方法进行的,谁也不会因此而丢失面子。 这些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党、国家和管理班子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年轻化。从而为中国的进一步‘‘现代化”创造了人事方面的前提。绝没有被架空的华将从党主席的了望台上观察和监督进一步的发展。他将被看作是既适度又目标明确地贯彻改革措施的保证人。毛的这位接班人想避免一场新的会带来各种弊病的‘‘文化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结局怎样,今天还没有人能肯定地作出回答——大概连华也不能肯定地回答。不过有一点现在就已经可以确定了,即可以预计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将会出现令人极为感兴趣的发展。虽然不能期望会出现一个广泛的民主化过程——完全按照西方样板的民主化过程。党的地位也不会受到影响。但在其他方面,国家控制经济的状况将会减少。 从中获得好处的显然首先是经济。在一定的限度内,除国营企业外,个体经济现在也被认为是不可放弃的,尽管由于引用一些市场经济的原理而造成了一系列迄今未曾碰到过的问题。但华知道:只有用新的方法才能克服中国经济普遍停滞不前的状况。
3. 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报道:《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始显示威力》
【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9月5日刊登该报驻北京记者迈克尔·帕克斯的报道】题:过渡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开始显示威力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目前一系列的改革中正发展成一个远比历来都民主的讲坛。 看来,代表们的意见越来越多:食品价格太高、工资太低、工作条件不卫生也不安全;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的犯罪仍是一个问题;经济改革的步伐太慢;许多地方官员继续象独裁者那样独断专行。政府发现,它不仅在上述这些和另外一些问题上受到代表们的批评,而且受到直接的指责。 一项为控制人口增长所迫切需要的法律,由于对该法草案的一些强制性的条款的反对意见而暂时搁置了起来。政府承认,象对老年人实行普遍的社会保险之类的支持性措施,它尚未准备就绪。 在这一周的详细讨论中,一些代表确曾指责政府企图草率通过某些法律,其中包括今年的预算和对中国的整个经济结构进行改革的建议,因为它向代表们提供文件太晚,无法进行透彻的分析和提出意见。 得到的掌声最热烈和最自然的是下述这些建议:增加工矿企业里的工人代表大会的权力;经营管理人员要对公司的亏损负责;保护“检举人”,因为现在检举浪费和舞弊行为的人往往受到迫害;限制地方官员的往往是独断专行的权力。 与美国国会议员攻击政府的情形相比,这无疑是相当温和的,但是在中国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就一个在制定政策时意见似乎完全一致的国家而言,中国新闻机构所报道的讨论和辩论情况表明在政治上已经开始有了一种新的精神状态。 人大常委会派了将近20个特别代表小组研究全国的各种问题,还像美国国会建立的委员会那样,也建立了一些委员会来研究其他一些问题,并在上届人大以来的14个月里把代表们提出的具体建议提交政府机构付诸行动。 据大会负责人说,这次人代会给民主党派(他们也有代表参加大会)和非党人士发言的机会多多了,为的是使讨论多样化。 这与一年半以前人代会还是个橡皮图章时,《人民日报》批评的现象形成了尖锐的对照。 《人民日报》的那篇文章说,“人大开幕以前,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对于将要向大会提出的法律草案根本不了解。他们只是举手表示赞成而已。”
4. 美报文章:《美国拖拉作风严重》
《这种作风助长了通货膨胀、使失业情况恶化、损害了生产力和削弱我们的国防》 【美《华盛顿邮报》7月6日文章】题:美国拖拉作风严重副题:这种作风助长了通货膨胀、使失业情况恶化、损害了生产力和削弱我们的国防 帝国大厦于1931年建成,从破土动工到第一个房客住进去,时间不到14个月,但是这在今天可能是难以相信的。五角大楼于1941年建成,从动工到竣工用了16个月。与此相反,新的菲利普·哈特参议院办公大楼于1976年动工,完工至少需要7年到10年时间。 这些不是孤立的例子。它们反映出完成全国各地的私人和公共工程所需的时间大大延长了。这种拖拉的作风使投入的资金的价值下降、妨碍了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美国的生产率、助长了通货膨胀、使失业情况恶化和使财富和权力集中在为数更少的人手中,因为经不起拖的小公司被淘汰了。 更为不吉祥的是这种拖拉作风正危害着对于国防十分重要的主要新型武器系统。例如陆军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设计、试验和制造第一辆艾布拉姆斯XM—1新型坦克用了8年多时间,这种坦克是美国和北约对欧洲的防御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 美国人确实拥有大量的技术知识,但是最近我们掌握不了时间——因此在许多方面我们遭了殃。拖拉作风严重在目前和将来造成的一些后果如下: 第一,这使得人们要等待。 仅仅是拖拉就要用掉美国全部新的资本投资的四分之一或更多的部分——用于支付累积的利息和由于通货膨胀而上涨的物价上。 例如,在公用事业方面,建一个新煤矿或一个核电厂所需要的时间在六十年代不到5年,到八十年代就增加到10年以上。结果是,在美国用于公用事业主要建设项目的尚未用完的1,220亿美元的拨款中有400亿美元给拖拉掉了。 第二,拖拉作风使竞争带来的益处减少。 拖拉造成的浪费使那些可以加入发展进程的公司受到限制。只有那些拥有大量资产的公司才能在长时间的休整酝酿阶段中维持一些工程项目直到出成果为止。例如,只有少数公司才具有承担类似华盛顿的儿童广场、旧金山的码头中心或波士顿的昆西市场这样的工程项目所需的财力物力,或者研制一代新型的电子计算机、一种新式飞机或其它大的工程项目所需的财力物力。甚至这些公司能承担的工程项目数量也是有限的。 第三,拖拉作风妨碍了先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它们自己无能力参加新技术——甚至一些可能大大有利可图的技术——的创造和发明,因为他们无法承受由于拖拉而付出的很大代价。自1971年以来美国公司得到的专利逐年减少,而外国公司得到的专利却不断增加。美国许多公司正在向外国公司出售或允许它们使用它们最好的技术,或者甚至出售整个公司。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把它们研究、研制和生产的设备运往其它国家。 第四,由于拖拉作风,政府开支大幅度增加,从而使它的收益明显减少。 例如,在自1974财政年度开始以来的7年中,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社会发展街区赠款计划用掉了它累积的186亿美元的拨款中的不到70%的资金。按目前通货膨胀的水平,由于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有62亿美元拨款尚未用完,它一年就要失去将近10亿美元的购买能力。 第五,私人和公共工程越拖拉,丧失的就业机会就越多。 在目前这次衰退中,建筑工人失业率在全国达17%和在某些地方高达40%到50%的情况下,联邦、州和地方各级积压的公共工程使得有1,000多亿美元的工程拨款尚未使用。不言而喻,如果能按意愿用掉这些资金的话,那么很快就会在建筑方面创造数以十万计的就业机会。反过来像钢铁、水泥和机械控制这样有关的企业也会得益。 第六,拖拉造成的浪费威胁着诸如环境保护、工人保健和消费者的安全等计划的政治生命。 人们对这些计划的注意力大体上集中在直接的费用上,例如要求公司清除污染物质所付出的代价。然而较大的开支往往是由于在执行这些计划时,时间抓得不紧,因拖拉而造成了浪费。 第七,拖拉作风危害着国防。 XM—1式坦克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在军界普遍处于拖拉状态。例如,为陆军制造这种新式步兵作战车辆的工作在六十年代初就开始了。然而这种武器系统要到1982年10月才可投入使用——几乎用了20年。此外,几乎不用说,所有这一切使我们所能制造的武器的数量减少。例如,PP3C飞机采购计划在1980财政年度为12架,在1981财政年度将降到8架,在1982财政年度又将恢复到年产12架。通货膨胀和罚款将使这项计划的费用增加3100万美元。 拖拉的根源就是时间抓得不紧。尽管这种管理不当有很多原因,其中包括私人企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根源是政府。由于政府在过去20年来已迅速地扩大了干预经济的规模和范围,实际上企业家和公司经理们的任何决定都是同政府各机构共同作出的。 这方面的问题并不在于自由市场中的买卖人说这种干涉是否正当的问题,这应该是不言自明的。私人企业本身确实对许多干涉的作法很拥护,只要指出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或卡车司机乞求华盛顿继续对他们实行管理这一点就会提醒人们注意,有许多企业渴望得到联邦政府的保护。更确切地说,问题在于使执行这些任务所用的时间缩短。这不是政府大笔一挥所能实现的东西。这要采取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的行动,这种行动单个看起来也许并不重要,但是加在一起就能大大缩短拖拉的时间。 如果我们真想要扭转美国生产下降、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一直很高和我们在世界的军事地位下降等状况,那么我们就要从消除美国严重的拖拉作风开始。时不可失。
第 3 版
1. 最高山上天文望远镜
不久前建成世界上最高山上天文望远镜。该望远镜座落在夏威夷群岛高达四千二百零五米的克阿山死火山口。望远镜上装有直径为三点六米的透光镜,由电子计算机系统控制。参加设计的法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认为:克阿山气流最小,无云的日子最多,所以可提供理想的气候条件。
2. 最罕见的病
世界上最罕见的病称为「库鲁病」,或称为「笑病」。到目前为止,只是在新几内亚以及弗鲁部族中间发现过这种病。与令人愉快的「笑」字相反,「笑病」并非无害。凡是感染上这种「库鲁病」的人,全都死亡!
3. 最大的书
世界上最大的书藏在柏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图书馆。这是重达一百二十公斤的大地图。 它出版于一六六一年,幅面为一七○乘一○(厘米)。
4. 最古老的辞典
叙利亚在一次考古时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辞典。这部辞典由一万五千张粘土薄片组成。
5. 最高的仙人掌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现世界上最高的仙人掌——二三·七七米。
6. 最高的气温
世界最高气温(摄氏):欧洲——四十七度(西班牙);亚洲——五十三度(印度);美洲——五六·七度;非洲——五七·八度。
7. 最大的海上浮动冰山
一九二七年在南极带的克拉连斯岛附近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浮动冰山,其面积为二万六千平方公里,高为四○·五米。
8. 最重的木材
非洲南部一种树的木材最重——每立方米重一千四百九十公斤。 (以上选自苏《知识就是力量》第七期)
9. 最强烈的火山爆发
一八一五年在松巴哇岛(印度尼西亚)发生一次历史上最强烈的火山(坦博拉火山)爆发。火山向大气喷射出一百立方公里的岩石,岩石飞向四方,远达四十公里,灰烬冲天升起,高达八十公里。灰烬铺天盖地,致使相当于法国领土大的面积见不到太阳。火山喷发出的全部能量相等于二十万枚原子弹爆炸的当量。
10. 最强烈的一次地震
一九○六年在厄瓜多尔发生一次历史上最强烈的地震。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震动的振幅达十米之多。地震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世界上所有发电站三个月发出的能量。
11. 最大的水层温差
水表面和水深处的最大温差为二十四度,这是在太平洋西部赤道区域测定的。世界上海洋蓄存的太阳能是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的一半。
12. 地球上最早的核反应堆
大自然本身建造了一个地球上最早的核反应堆。它在我们星球内部已经工作几十亿年了。 熔融的地核所具有的能量等于目前世界上现有发电站几百年生产的电能的总和。 (以上选自苏《苏维埃俄罗斯报》)
13. 最小的书
【苏《社会主义工业报》报道】日本小型艺术艺术家新野是世上最小书籍的设计者,书长一·四毫米。这本仅二十页小巧的幼儿读物印了诗人若山的儿歌《蚂蚁》和《火车头》。书的封面用皮革制成,书名烫金压印。 这件小型艺术的设计者打算将这部作品发行二百册。放大镜是这本奇异书籍必备的组成部分。
14. 美《今日世界》介绍近年来美国的文化艺术活动
【美《今日世界》8月号文章】题:文化艺术遍地开花 自1960年以来,美国的艺术领域已经历了一场革命。 在二十年前,美国不少博物馆都得到有心人的慷慨捐助;美国有百老汇,有纽约市芭蕾舞团,有好莱坞。美国芭蕾舞剧团和纽约市歌剧团正在大力奋斗,而大都会歌剧团则处于兴盛的状态中。 但在另一方面,美国却没有一个城市拥有值得夸耀的表演艺术中心,或者是任何形式的文化活动场所。大机构对艺术活动的支持,则是零碎而没有系统的。联邦政府也没有时艺术活动拨出过经费赞助,尽管在其他国家,政府一直都是对文化活动尽最大的力量去支持的。 在1960年的时候,纽约市是一个文化的集中地,百老汇是它的文化焦点。洛杉矶则是美国的电影之都。相比之下,政治首都华盛顿就成了文化上的荒原。而在美国两岸发展起来的上述艺术活动,似乎就停留在两岸的地方。 今天,情况已大大不同了。事实上,今昔的对比是惊人的。最近的一项调查反映出,89%的美国人认为,艺术对于社会的生活素质来说是很重要的;而这种态度上的转变,可说是艺术活动蓬勃发展的直接结果。1980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对艺术活动的资助预算是15,440万美元,在1981财政年度,这一项预算将会再增加一千万美元。大企业对艺术活动的资助,目前每年也超过25,000万美元。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芭蕾舞的观众人数增加了1600%以上。而几乎每个美国城市现在都建成了新的文化活动场所。目前全美国大约有165个地方性的剧团,而在七十年代初期,这项数字还不及现在的一半。 进入1980年,文化已经成为每个美国人每天生活的一部份。在上班的路途中,人们会看到不少大型的户外雕塑品,或者是一些新建筑的壮丽景象;在晚上的时候,人们不是到附近的戏院看戏、看芭蕾舞,就是在电视机前面,欣赏电视实地转播一场在任何一个美国城市举行的音乐会。美国人现在已经被文化生活所包围了。 文化生活是渗透到社会的每一阶层的。学生会被带到全国有名的管弦乐团的音乐会上去,或者会有艺术家或诗人来到他们的课室,来和他们消磨一个钟头。甚至聋哑的美国人,现在也可以在很多地方剧院内看到“手语”的戏剧表演;而行动不便的人,也可以随便到任何主要的博物馆欣赏各种视觉艺术。 在温暖的季节,艺术活动更搬到户外去。长久以来,在每年七月和八月,马萨诸塞州都会在贝克什尔山上举行户外音乐节。 但是,城市中心区的艺术节、吸引大批听众的户外免费音乐会等,却是新出现的现象。所有这些,都可说是过去十多年来有关方面拨款资助艺术活动新方法所结出来的果实。 现在,无论是郊区或城市,无论是青年或老人,无论是健全或残缺者,统统都受到艺术生活的影响。一般人平均每星期的工作时间在逐渐减少,因此空闲时间也就比较多了。而大企业本身为了替员工创造比较理想的工作环境,也开始认识到艺术活动在这方面的作用。 政界人士和联邦政府,也从各阶层的人民生活中察觉到了转变的迹象,因而开始采取一些初步的支持艺术的行动,并且反过来迫使地方的社区也要开始采取相应的行动,以增加对艺术活动的支持。 这些地方社区要把文化放在一系列优先注意工作的前列,主要是因为它们认识到,文化发展和城市发展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而城市发展可说是五十年代末期和六十年代期间备受关注的问题。美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诸如洛杉矶、纽约、西雅图等,都在市内的地理中心位置兴建了表演艺术中心。 这些表演艺术中心的出现,以及从东岸的巴尔的摩到西岸的旧金山等城市,也纷纷改建和革新它们的艺术表演场地,使得各种各样的表演艺术团体,从剧团到芭蕾舞团以至音乐团等,顿时呈现出一片蓬勃的气象。 由于这些表演团体取得了演出的机会,以及同较有名气的团体有所比较和竞争,水平也因此而提高,实力越来越大。一些新兴的剧作家发觉到,如果要把他们的作品在纽约市搬上舞台,费用实在太大了,因此,他们就把眼光放到地方剧场上来。七十年代几出成功和获奖的戏剧,都是地方剧场先搞出来的。 美国的艺术活动取得了分散的发展,这种情形持续至今天仍然是这样。地方剧院互相交换演出,而很多地方剧院的制作也终于有机会搬到百老汇演出。今天的百老汇,事实上反而要靠这些地方剧场的力量来维持自己。此外,芭蕾舞的发展也已非纽约市唯我独尊了,费城、旧金山、波士顿、休斯顿以及很多其他地方,芭蕾舞都呈现出蓬勃的局面。外国的美术展览无疑仍然先到纽约展出,但在纽约展览完毕后,现在也有机会到美国其他地方巡回展出了。美国本土的各种展览,情形也是一样,不再局限于一两个地方,而是遍及全国各地。 当然,艺术活动广泛化是要花费成本的。大家都同意的一点是,如果不是有了新的经费来源,美国的艺术活动是不会有目前这个蓬勃局面的。而这些经费最主要的一个来源就是美国政府。在六十年代中期,美国政府成立了全国艺术基金会,负责估计和分配政府在文化活动范围内的经费。全国艺术基金会因而成为了提供政府经费的主要渠道。在1970年财政年度,这个基金会负责对艺术活动提供了825万美元的经费;到了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这项数字已经增至15,440万美元。 大企业对艺术活动的资助则更加可观。到1979年时,工商界对艺术活动——不管是地方性、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经费资助,超过了25,000万美元。 另外可以指出的,就是有创见的艺术家和教育家都在美国各地推展他们的艺术教育工作。此外,电视也是一股重大的推动艺术活动的力量;戏剧、舞蹈、歌剧、音乐(包括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以至实验电影,都因为电视的帮助而受到了广泛的注意。 在艺术人才方面,也是新人辈出。 美国的艺术活动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了八十年代。 我们可以肯定地预料,文化发展的任何潮流都将不会受到阻碍。文化艺术活动的分散发展,也会继续下去。 实际上,政府和民间机构对艺术的资助也将继续增加。 总的说来,在八十年代开始的现在,美国的艺术发展是大有前途的。
15. 希特勒的水彩和素描画在西德拍卖
【美联社西德慕尼黑9月3日电】一间拍卖行说,大独裁者希特勒手绘的三幅水彩画及一幅素描,将于9月20日在此间进行拍卖,预料可以卖得24,000美元。 拍卖行的拍卖目录刊载,那些作品当中,一幅水彩名为“维也纳的伊利莎白桥”,另两幅水彩画描绘奥大利的农村景色;第四幅的素描名为“舒伯特出生地的庭院景色”。他的母亲在1907年去世后,希特勒便定居维也纳,靠售卖手绘明信片维生。希特勒曾两次投考艺术学院,但均告失败,使他在艺术上的抱负饱受挫折。 (原载香港《明 报》)
16. 没有双手的女骑士
【科威特《火炬》报报道】在英国的一场赛马比赛中,数千名观众被一位骑在一匹疾飞的骏马背上的女骑土感动得流泪。 这位勇敢的女骑士是没有双手的十八岁姑娘 ——菲莉贝·赛妮丹,人们从来没有看到如此罕见的优秀骑马运动员。 赛妮丹曾说:“我虽然没有双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的一切都完了。因为懦弱只能使人意志衰退和绝望。但是我却有铁一般的意志,因而使我获得今天的成功。” 赛妮丹生于1962年,当她降临人世时就没有一双小手。 这使母亲更加怜悯和爱护她,对她进行加意抚养和精心教育,从小就训练她缺少双手的生活能力。 赛妮丹第一次骑马时只有四岁。她从小就热爱骑马。每当练习骑马被摔下来或跌伤时,她总要找原因并总结教训。新的方法帮助她驾驭她的宝贝 ——骏马。 日久天长,她终于找到了她现在骑马的一系列要领和方法。她把马辔用绳子联接在马鞍上,用两只脚来指挥马的行动。 这样,马就乖乖地听她使唤了。 赛妮丹不仅是一名骑术高超的运动员,而且学习上也是名列前茅的优等生,今年她获得了贸易学院的大学奖。 赛妮丹渴望能在英国某家大公司里当一名秘书,因为她能用两只脚来进行打字,每分钟平均能打35个单字。 她又说,她想开办一所骑马训练学校。
第 4 版
1. 波兰北部和南部地区发生的新的罢工
【美联社华沙9月7日电】华沙电台今天向波兰好几个城市的罢工工人发出了严厉的警告。这家电台说,任何进一步的要求,不管这些要求是否正当,都会损害其它城市的工人已从政府那里赢得的让步。 据这家官方电台报道,在波兰北部和南部地区发生了新的罢工,但又说,一些工人已停止了他们发动的罢工,他们之所以发动罢工,是为了迫使政府消除当地所不满的现象。 这家官方控制的电台称正在进行的罢工“令人震惊,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存在困难的情况下”。这家电台说:“任何进一步的要求,不管是否正当,甚至是紧迫的和必须满足的,都会给履行已经作出的许诺打上问号。” 波兰电视台报道说,在波兰东北部,比亚韦斯托克一家棉纺厂,奥莱茨科的农机装配厂和埃乌克的一家建筑公司都发生了罢工,在南部,塔尔努夫的运输工人和石山城“因泰尔莫达”服装厂也举行了罢工。 波通社报道,在南部的别尔斯克—比亚瓦和耶莱尼亚山,东北部的苏瓦乌基,工人们已经复工。 持不同政见人士说,塔尔努夫和塔尔诺布热格的硫矿工人,谢德尔采的运输和建筑工人,以及罗兹、克拉科夫和普沃茨克等大工业城市的其他工人都举行了罢工。 【法新社华沙9月7日电】据波通社今天报道,尽管政府一星期前同格但斯克和什切青的工人达成了协议,但是,自从7月1日以来震动了整个波兰的罢工浪潮本周末又扩大了。 波通社报道,在石山城(弗罗茨瓦夫西南的纺织工业中心),克拉科夫东面的塔尔努夫、波兰东部靠近苏联边界的城市奥莱茨科(农业机械厂),埃乌克(房建系统)和比亚韦斯托克(棉纺厂)都发生了“零星的罢工和停产”,克拉科夫大批运输工人也举行了罢工。
2. 西方分析家认为:卡尼亚不会实行重大的经济改革
说卡尼亚是作为一个折衷人物被挑选上的,似乎也是苏联能够接受的人选 【路透社华沙9月6日电】卡尼亚在盖莱克的赞助下晋升为波兰第二个最强有力的人。 卡尼亚今年53岁,是苏联集团中最年轻的党领导人,据认为,他是一位以强硬闻名的典型的共产党官僚,他是在不太引人注目的情况下在党内高升的。 虽然他被任命一事有些出乎意料,但是,有迹象表明这件事也许是早有准备的。 卡尼亚曾设法帮助盖莱克搞掉持强硬路线的“警察派”头目莫查尔将军,此人在盖莱克时代对于不大合乎正统的一切东西都表示反对。 卡尼亚有一个时期曾负责处理国家和罗马天主教会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时期,当局还比较能迎合教会的愿望。 他采取这种新的态度是由于信念呢还是由于环境的力量,这一点从来就不清楚。 尽管教会和国家的关系在过去十年中有所改善,但是据认为,卡尼亚将未必准备满足教会的主要要求,即法律上承认它的存在。 一些教会人士说他很不平易近人,而且态度生硬,但却是非常果断。有一位人士说,他谈话的开头总是进行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教。 据料,他这种意识形态的保守主义也将指导他去处理经济问题。西方分析家们认为,他也许准备考虑作一些变动,但是不会实行重大的经济改革。 不过,看来他未必会企图完全改变政府最近对罢工工人作出的让步,包括成立独立工会和罢工的权利。 一位西方外交官说,“政府显然已认识到,它不可能使钟倒转。” 尽管卡尼亚一直主管国内事务,但是,他还对这个国家的积极进行活动的主张自由的持不同政见团体,采取一项谨慎小心的开明政策,而这项政策时时被突然的、不加说明的压制行动所打断。 卡尼亚在过去几周一直非常活跃。他上月到格但斯克去参加同罢工工人的谈判,而且哪里闹事,他就可能到哪里去。 事实上,在罢工中并没有发生什么重大事件,甚至连持不同政见者也称赞保安当局所表现的克制态度,对卡尼亚的这种赞扬竟出自那些未必会赞扬他的人之口。 8月24日,他还在波共中央全会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全会宣布领导班子进行改组,此外,他还在一次全会上发表讲话,同意有关成立独立工会的协议。 一位西方外交官说,“他所处的优势显然不是偶然的。” 这里的某些人士认‘为,在主张进行重大改革的那些党的官员和在正统中求得安身的那些党的官员中间,卡尼亚作为一个折衷人物被挑选上了。 此外,他似乎是苏联能够接受的一个人选,因为他曾主管安全工作,同时又有牢靠的正统背景。
3. 英发言人说卡林顿下月将访问波、匈
【法新社伦敦9月7日电】英国外交部一位发宫人今天证实,英国外交大臣卡林顿勋爵打算10月底访问波兰和匈牙利。 这位发言人追述道,伦敦对波兰最近发生的事件没有正式表态,他还说,不应把卡林顿勋爵将要进行的华沙之行,解释为英国对波兰党和政府领导人最近的更迭作出的直接反应。不过,权威人士说,这位英国外交大臣在访问华沙期间,可能会见波兰统一工人党新任第一书记卡尼亚。 【路透社伦敦9月7日电】英国政府官员今天说,英国外交大臣卡林顿勋爵打算按原定计划于下月访问波兰。 政府官员们说,此次访问是在波兰发生政治动乱的几个星期之前商定的,它是英国不顾苏联干涉阿富汗而继续同欧洲共产党集团保持联系这一政策的一部分。 一位政府官员说,“鉴于波兰的改组,此次访问显然比原先商定的时候更具有重要意义。”
4. 外电评东欧国家对卡尼亚上台的反应
【路透社维也纳9月6日电】匈牙利电台似乎作了最充分的报道,广播了关于波兰党中央全会、盖莱克生病和卡尼亚接替盖莱克的消息。 该台还报道了卡尼亚的简略生平,强调了平科夫斯基总理在讲话中赞扬波兰天主教会近几周来显示“谨慎和责任感”的那几个部分的话。 罗马尼亚迟迟不报道华沙的变动,是8月25日的相同做法的重演,当时布加勒斯特电台等了17个小时才报道巴比乌赫总理去职。 今天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报《红色权利报》刊登一篇社论,说这个国家的工人明白,党正在竭尽所能来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捷克斯洛伐克的居民谈到日益难于获得哪怕是最普通的食品,那里的报界对于近几周来可能促使百姓不满的原因越来越敏感。报纸刊登了几篇长文来解释党为缓和当前的问题所作的努力。 【路透社莫斯科9月6日电】东德共产党党魁昂纳克也对卡尼亚的任命表示欢迎。 波兰的东方集团的其他盟国尚未发表官方的评论,但是除罗马尼亚以外,它们全都迅速报道了波兰领导的变动。罗马尼亚电台没有立即报道卡尼亚当选一事。 昂纳克在致卡尼亚的一封电报中向他表示“真诚的最好的祝愿和兄弟般的祝贺”。 官方的南通社表示,促使盖莱克下台的是波兰的劳工危机而不是他的心脏有毛病。 南通社说,“波兰的危机是从两个月前的工人罢工开始的,现在随着党的领导的变动而得到解决了……工人的要求被接受之后,罢工仍未停止,显然工人胜利了,盖莱克再也不能呆在党的领导岗位上了。” 【南通社贝尔格莱德9月6日电】东欧国家大多数党领导人今天给卡尼亚发去贺电,祝贺他当选为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迄今还没有作出评论,西欧国家持谨慎态度。作出唯一正式反应的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该国总理施密特在提到波兰人事更动时说,“缓和政策一定会继续下去”。法国官方人士的普遍看法是,波兰党领导班子的人事更动保证了波兰共产党人活动的连续性。 美国和英国至今还未作出正式反应或评论。
5. 德新社说:波人民对更换党领导人表示惊奇
【德新社华沙—汉堡9月7日电】华沙的观察家们说,周末发生的迄今不大知名的卡尼亚接替盖莱克的党首脑职务这一事件,使波兰人民感到了惊奇,在惊奇过去之后,波兰人民今天作出了反应,他们普遍表现出不相信他们今后会有好前途的情绪。 领导要采取的新方针,将由党的一次特别代表大会来确定,这次大会的日期将由下一次中央委员会会议确定。 观察家们说,这大概意味着对国家的领导班子将实行改组。 观察家们说,尽管卡尼亚保证要实行民主化,波兰大多数人的反应是持一种不信任态度,其原因是,在几小时之内,大多数人毫不了解的一个人物竟然被任命为党领导人。 由于官方新闻机构只限于报道官方公报,大多数人都是靠收听西方电台消息来了解他们国内正在发生的事情。 为什么刚宣布盖莱克病倒之后就撤换他的职务,其中有何缘故,华沙的人们今天对此纷纷猜测。不过,观察家们说,卡尼亚被任命和新领导班子组成一事表明,改革之风已经形成,虽然现在不断强调党的领导作用。
6. 美报报道:《缅甸的判乱分子继续进行战斗》
【美国《纽约时报》8月17日刊登亨利·卡姆发自仰光的一篇专稿】题:缅甸的叛乱分子继续进行战斗 据报道,缅共叛乱分子从去年年底以来在世界上极为偏僻和荒凉的一些地方的作战发展到了极其激烈的程度。据说,双方都伤亡惨重。 缅共的活动中心是同中国的云南省接壤的掸邦。上述地区的山地人 ——瓦族、拉祜族和克钦族人——居住在缅中边界的两侧,由于边界地区多山和没有道路,所以几乎没有明确标界,因而边界从来没有得到过尊重。 去年十一月,缅甸军队开始对在萨尔温江和中国边界之间的一些共军基地发动攻势。在这个人烟稀少的地区,二十多年来,叛军积聚了他们的大部分军事力量,建立了同在中国的一些后方基地连接的后勤网。 现在估计游击队有正规军14,000人,据信,这一数字自1975年以来已翻了一番。缅甸军队人数是16万,其中许多军队集中在掸邦,民团和警察用作后备部队。 缅甸军队企图拔除上述地区的基地,并在萨尔温江以东派驻军队。这场攻势一直没有加以宣传,它的代号叫“征服者国王”。叛军使缅军攻势受挫 政府军打入了缅共根据地,但是未能把其敌人赶走,虽然使共军遭受了沉重的伤亡,但是也使自己遭受了同样沉重的损失。虽然政府军在萨尔温江以东呆下来了,但是分析家们认为,他们的攻势已受挫。 缅甸人士估计,政府军的损失是:死500人,伤2,000人。外国分析家们估计,政府军损失四、五千人。据信,共军的死伤人数甚至更多。 自从四月份以来,一直是由共军在战争中定调子。显然,他们的目的是要扩大作战地区,从而削弱政府军的攻势。在北部边缘和南部边缘的孤立的政府军据点,一直遭到进攻,并被攻占,这样就把援军从政府军据点引诱出来。 叛军在四月份以来的两次进攻中,攻克并暂时占领了两座小城市,造成了一些损失,缴获了一些武器、弹药和装备。政府一次也没有公布过这些行动。正当中缅关系改善的时候,战争强化了。去年,中国签署了一项关于在缅甸兴建几个价值6千5百万美元的发展工程。但是北京争辩说,中国与缅甸政府的友好关系同它与缅共的友好关系是两码事。 由于叛乱活动,缅甸军费占政府的预算的三分之一,其中很大一部分用的是很珍贵的外汇收入。近几年来仅有的外国军事援助是,美国提供的25架直升飞机和4架运输机,其表面目的是为了控制贩毒交易。 自从1948年缅甸独立以后的头几年起,在北部和东部边界一带的三个少数民族一直同政府交战。这三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目标,有的是争取自治,有的是争取独立。
7. 苏驻波大使转达勃列日涅夫对盖莱克的问候
【美联社莫斯科9月7日电】塔斯社今天报道说,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祝愿前波兰共产党领导人盖莱克“早日康复”。 塔斯社说,鉴于盖莱克的“重病”,莫斯科驻波兰的大使向盖莱克转达了勃列日涅夫和苏联其他领导人的问候。 盖莱克的医生在华沙宣布,67岁的盖莱克上星期五发了一次心脏病。 苏联党报《真理报》今天报道说,盖莱克由于患病而由卡尼亚接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