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08-28

第 1 版

1. 合众社记者评华国锋在民主协商会上的讲话说这次人代会可能成为中国现代大事中的一个分水岭

【合众国际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龙布乐)中国共产党党报《人民日报》今天报道,党的主席华国锋对全国说,即将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是一次异常重要的会议。    华说,这次定于8月30日召开的代表大会“将不是一般的例会,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    华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一次会议上说:“会议将讨论和决定我们国家的一些重大问题。”    华的讲话是中国领导人就即将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的第一次讲话,这次代表大会可能成为中国现代大事中的一个分水岭。    预料这次代表大会将让新的一代领导人上台,这些领导人将坚定不移、而且也许是不可逆转地使中国沿着现代化和增加同西方接触的道路走下去。    最上层的更迭将给中国领导班子以新的活力,中国领导班子亟需新鲜血液和新的思想。    这也是邓小平要实现集体领导以结束中国多少世纪来未能使政权顺利过渡的局面的计划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将把党和政府的职能更明确地分开。    【合众国际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龙布乐)中共主席华国锋今天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本周开幕的会议将进行一些对中国有深远影响的重大改革。预料,将努力使这次代表大会对中国的政治制度作一些根本性的改革,因为现在的制度继承了多少世纪的封建统治的弱点,如寡头统治、轻视法治、当权者权力无限、官职的终身制以及每次宣布“驾崩”后几乎一定要爆发混乱。    邓小平希望,作为实现这种改革的第一步,先让年老体衰的以及本人思想与建设现代化中国的目标格格不入的领导人退出政府。    新一代的领导人能使新思想得到发扬,能使中国的统治阶层恢复活力。    预料代表大会还将增加司法系统的权力和独立性,使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得以实现。这对中国说来是一个剧烈的改变,因为这个国家多少世纪以来,直到文化革命的时候,一直是掌权者说的话就是最高法律。    代表大会还可能规定政府官员只能连任两次,即至多任职十二年。实际上这意味着可以把不能胜任的官员革职。    代表大会还将讨论和批准预算。北京对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和军费孰先孰后的安排,从这个预算中可以看出眉目。预料大会还将通过有关政府与外国企业联合投资的条例和如何征税的条例。

2. 外国驻北京记者评我严肃处理「渤海二号」事故

【美联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罗德里克)由于去年11月的一起一艘钻井船翻沉,造成72人死亡的事件,中国政府今天把石油部部长撤了职,还弹劾了一位副总理并指责政府领导犯了“重要的失职”。    象这样公开斥责被解职的石油部长宋振明,责备负责石油工业的副总理康世恩以及批评政府领导,代表了一种在过去很少见的新的开诚布公的态度。    新华社昨天报道,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主张共产党不要再干预刑事案件的审判。这也说明了这种新的不容情的态度。    从这两件事情来看,星期六开幕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直言不讳。    【法新社北京8月25日电】一次广泛的政府改组今天在这里开始了,石油工业部部长辞职了。    中央委员、副总理康世恩也同钻井船翻沉事件有牵连。    中国报纸前不久还指责一个电力部门非法从日本进口了8辆汽车。对一位没有公开说出姓名的副部长直接提出了质疑。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8月26日刊登驻北京记者藤村的报道】题:中国追究渤海湾事故责任,解除石油部部长宋振明的职务    据25日晚北京电台的广播说,中国国务院于同一天在追究一次事故的责任问题时做出了包括撤换内阁成员在内的严厉决定,该事故是指去年秋天石油钻井平台在渤海湾翻沉,造成很多人牺牲一事。根据这项决定,负有直接责任的石油部部长宋振明被解除部长职务,对全面负责石油工业的经委主任康世恩,则说他没有及时做出适当处理、犯有重大过失,给予记大过处分。

3. 美联社驻北京记者罗德里克评述:江华关于废除党委审批案件的讲话

【美联社北京8月24日电】(记者:罗德里克)中国最高法院院长提出了一个空前的、十分重要的主张:共产党不再干预刑事案件的判决。    新华社今天报道,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在这里的一次法制工作会议上说,刑事案件要由党委审批的做法应该取消。    江华说,党委对审判实行领导的做法需要作重大改革。    江华的讲话意味着中共领导准备使司法真正独立,不受共产党左右。    新华社星期日在一则报道中说,中共主席华国锋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作出一些非常重要的决定。    立法计划可能是其中之一。    江华说,如果党委不再干预刑事审判过程,人民法院就能按照法律行使独立的司法权。    去年的全国人大通过了改革刑法的立法,让被告有较多的机会寻找见证人和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但是,有人抱怨说有些案件被党改变了判决结果。    华主席关于全国人大即将作出一些重大决定的讲话同样也适用于即将召开的政协会议。    华鼓励小党派和非党人士“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看来毛的继承者们说这个话是认真的。从去年年初以后,他们鼓励人们在可以预知的限度之内坦率和公开地提出批评。

4. 外国驻北京记者报道:曾涛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即将召开的人代会

【合众国际社北京8月26日电】(急电)(记者:龙布乐)中国政府各部已进行了重大改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位官方发言人今天说,即将对执政的国务院进行更为广泛的更动。    议会副秘书长曾涛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星期六议会开会时,和通常的做法不一样的是,华国锋总理不作政府工作报告。    曾说,华将对国务院(即内阁)未来的工作和人事变动“发表重要讲话”。    曾在解释华的这种背离惯例的做法时说,“总理没有必要做政府工作报告”,因为其他领导人谈明年的预算和经济计划时,将把这一报告的不同部分概括进去。    记者提问,是否有比预料还要多的副总理将向议会提出辞职,曾回答说:“是的,有几位副总理将提出辞职。”他说,“有些”副总理之所以辞职,是因他们“年纪大了。他们就不再在政府中任职了。”    曾说,高级的人事变动不会影响82岁的叶剑英元帅,他仍将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路透社北京8月26日电】中国今天又采取了一个走向比较公开的新闻报道的步骤:在16年中第一次允许外国记者采访将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曾涛今天宣布,外国记者可以参加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和两次全体会议。    曾涛说,驻北京的外交使团团长如果通过外交部礼宾司提出申请,也可以出席。    同时还允许外国记者和外交官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开幕式和闭幕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高潮之一将是华国锋的一次重要讲话,他在这次讲话中将宣布政府的重要的人事变动——预料将包括他辞去总理职务以及邓小平和李先念等几位高级副总理的辞职。    【合众国际社北京8月26日电】(记者:龙布乐)大改组震动了中国政府主管经济工作的各部。官方人士今天说,最高一级还要有一些人事变动,其中包括要任命一位新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曾涛说,华国锋在这次人大会议上将不象往常那样作政府工作报告了。曾涛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华国锋将就国务院今后的任务和人事变动问题“作一次重要讲话”。    曾涛说,人大常委会,包括现任26名副委员长,也将有一些变动。    他说,但是,中国德高望重的人物叶剑英元帅将继续担任人大委员长。    曾涛还否认了国外传说的关于中国打算重设刘少奇曾担任过的国家主席一职的消息。他说,这次人大会议将不讨论这个问题。    常务委员会还宣布了主管经济发展工作部门的一系列变动。据认为,中国采取这项措施的目的是使政府机构精干有效率,以便顺利完成使这个历史悠久的、约占全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国家现代化的任务。    【共同社东京8月27日电】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没有政府工作报告,叶剑英委员长留任    松尾北京26日电:从21日开始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已于26日下午闭幕。    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新华社社长)曾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外记者。据他透露,从30日开始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没有政府工作报告,华国锋总理在会议的后半段将就今后的主要任务和政府首脑的人事发表重要讲话。    关于修改宪法,只删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此外没有其他修改。也不讨论恢复国家主席职务的问题。    在开幕当天的30日,姚依林副总理作1980年和1981年国家经济计划的报告,新任财政部长王丙乾作1979年国家决算、1980年国家预算和1981年国家概算的报告。    会议除了部分修改宪法以外,还预定通过国籍法、婚姻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等。    会议预计持续开两周。向外国人公开人大会议的情况,自1960年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以来是划时代的事情。    曾涛副秘书长就这次会议强调说:“这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我确信,它将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5. 伍德科克举行记者招待会抨击里根的对台政策说如果里根同台湾恢复“官方”关系中国就会同美断交

【合众国际社北京8月26日电】(记者:雷蒙德    ·威尔金森)美国大使伍德科克今天采取了一个没有前例的行动,公开抨击里根的有争议的对台政策。他说,这一政策既危及了美国精心同中国建立起来的关系,也危及了美国在全球事务特别微妙时期的国际地位。    伍德科克在记者招待会上对美国记者说,如果里根当选总统并实现他竞选时许下的同台湾恢复“官方”关系的诺言的话,中国会同美国断绝外交关系,作出这种假设是“合乎逻辑的”。    这是伍德科克在中美于1979年1月关系正常化后担任美国第一任大使以来第一次举行这种记者招待会。他说,他并不是奉卡特总统或国务院之命才这样做的,而是他自己主动做的,因为如果他在这个问题上继续保持沉默,“那可能会引起误解”。(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大使对记者们说,“危及(中美)精心建立起来的关系”,在国际事务处于特别敏感的时刻,“将有严重削弱美国的国际地位的风险”。    他说,美、中、台三角关系是“微妙的”,但是他接着说,“我们应当保持我们同台湾关系的非官方性质这一事实和外表”。    伍德科克大使说,对台关系法只批准了非官方关系,参加了所有正常化谈判的专家们的作证表明,对台湾的最后协定大致上同以前几届共和党政府的目标是一致的。    他指出,美国不遵守“一个中国”的政策,中国就一直拒绝恢复关系。如果里根建立的政府违背了这一点,而再次实行有争议的“两个中国”的计划,中国会再次断绝关系,做出这种推论是“合乎逻辑的”。    伍德科克说,“鉴于(中美之间)同台湾的关系进展得非常顺利。”他“感到难以”理解里根目前对台湾的立场。    他再次说,如果里根实施其政策,这里的美国大使馆可能要关闭。    【美联社北京8月26日电】美国驻华大使伍德科克今天说,总统候选人里根想加强美国同台湾关系的愿望,会严重地削弱美国“在危险时候”的国际威望。伍德科克还说,最近中国外交部召见了他,向他宣读中国有关中美关系的正式声明,这项声明预定将在今天晚些时候散发。记者问伍德科克,如果北京认为美国已回复到了原来的“两个中国”的老政策上去,它是否会关闭美国驻华大使馆。伍德科克回答说,“你必须按着他们的(中国领导的)逻辑来思考这个问题。”    伍德科克说,北京当时坚持说“我们如不保证继续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中国就不同华盛顿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我们那时接受了”这一点。“如果我们放弃这一政策的话,那么逻辑就会促使他们作出这样的结论,他们将会退回原处。”    伍德科克曾亲自参与过正常化的谈判。他说,他支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过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就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    伍德科克说,中国不想干预美国的党派之争,它最近发表一系列言论,是因为它觉得,中国自己有关台湾问题的内政已成了美国两党争论的问题。    他说,中国始终坚决反对(美国)对台湾关系法中关于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的条款。    伍德科克说,中国外交部去年曾两次召见他,对这一法律中关于向台湾提供武器的条款表示不快。

第 2 版

1. 日本大公司的晋升制度迫使每人尽其最大努力

【香港《亚洲华尔街日报》7月30日刊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弗拉迪米尔·普奇克的一篇文章】题:日本公司:没有快速电梯送你到最高职位    日本经理人员是如何升到最高职位的呢?    人们往往说,在日本大公司任职的历程就像乘自动扶梯一样。    最近,我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调查了一家日本大公司中的电梯运行情况。每年4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有好几百新毕业的大学生来到这家公司。可以预料,他们中大约90%的人将一直干到30年后退休为止。    我的调查集中在二十来年前吸收进来的那批毕业生身上。调查所得到的是一幅令人感兴趣的景象,使人看到一种竞争性极强、但是总的来说却是公平的晋升制度,这种晋升制迫使每一个人尽其最大努力,取得成就的潜力是衡量成功的标准。    在我调查的这批人中,有一半来自七所一流大学,21年之后,他们大约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被提升到副总经理这样高的职位。而其余那些从不那么著名的大学来的那些人中,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升到副总经理的职位。    这表明,日本大学的入学考试制在预测学生未来能力大小方面是极其可靠的,也表明公司的升级制度是奖励那些一流大学毕业生中极为常见的有技术和有个人特长的人的。同样,当决定提升时,强调的重点是放在预期会作出的贡献上,而不是放在以往的成绩上,这样做似乎是预先假定“优等毕业生”是可以作出贡献的,至少在他们任职的初期是如此。    鼓励经理人员激烈竞争的刺激因素主要是公司的评定制,即每年一次把所有的同级经理人员根据他们以往的成绩和估计的潜力排队定级。这项工作是由人事部门根据各具体单位经理提交的初步分数来定的。对每一个雇员,至少需要两个经理提交的分数以确保其客观性,但是,两个经理给的分数却难得有很大的不同。    每个人经过一次提升之后都得从头做起。但是,在把老的和新的评定记录加以比较之后,可以看出,优秀分子差不多总是那些人。在到公司五年后就得到高分数的那些人中,80%以上在后来的16年中都保持了他们的名次。名次被取代的那些人几乎都是从事技术工作的白领职工。行政管理人员必然地保持了他们的职务。正是这种稳定性,为一流大学的毕业生普遍提供了机会。    然而,注重未来、而不是注重过去的评定制度,对于引起彼此不和的    竞争可以起到有力的制约作用。这种制度奖励的是信任别人以及同其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所以说,竞争的焦点是同今后提升时的竞争对手建立起合作网。排挤同事对于事业前程是最危险不过的。    这里优秀雇员中通常没有那种变戏法般的调动工作现象。一些地位很高的人在公司工作的头二十年只调动一次或二次,其他人几乎每隔一年就调动一次。    雇员在部门之间平均每4年换一次工作。大多数调动都是在雇员能够发挥专长的范围内,但是,在优秀雇员中则有三人在其任职初期便在一些关键部门之间调动。如果尽早获得在总公司工作的经验,也是说明以后能成功的一个有希望但却不能肯定的迹象,但是,如果长时间派在一种专业化的岗位上,则预示今后不顺利。    这种提升制度使通往公司最高职位的道路是漫长艰难的。尽管竞争的起点在起初时是一样的,雇员用不着担心被下属中“正在上升的星”超过去,但是却不能认为有哪一个职位是当然该给的。所以,即使当前的稳定不再持续下去了,现在这批优秀分子中也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可以指望被提升到另一级(总经理)。下一次如果再错过一二年,则意味着实际上结束了在这家公司最终登上人人垂涎的总经理前程,如果不是更高的职务的话。    简单地说,没有再试一次的机会,除了有为公司的繁荣发达作出长期突出贡献的记录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办法可以得到提升。谁都不是为了享受去乘电梯的。

2. 西德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外交人员

【西德《新莱茵报》7月24日文章】题:外交部期待着新的候补者(原编者按:波恩外交部正在寻找外交方面的接班人。外交部通过几家大日报和周报的广告招聘年轻随员,估计将有500多份求职申请。但是,只有十分之一的申请人有可能成为外交官。然而这样的挑选不会把他们吓退。他们在全世界的工作岗位——从中国到海地、从冰岛到朝鲜——对许多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决定选择外交职业的一个原因。绑架外交官和把外交官作人质,并没有损害这种职业的吸引力。)    大学毕业对外交生涯是重要的前提。另外一个重要条件是至少巩固地掌握两门外语。所学的专业和毕业考试的分数对是否录取只起次要作用。然而却要求学生在国家法、国际法、国民经济以及历史方面要有基本的知识。    法学毕业生在外交官候选人中的比例是比较高的;比例常常超过一半——不是因为外长根舍也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法学家,而是因为外交部需要许多法学家。    是否出身于所谓名门望族或者贵族家庭,已不再起任何作用;贵族人数的比例甚至不断下降。申请人来自所有的社会阶层;但是大部    分人是出身于“社会上层”,他们是医生和建筑师、官员和军官的子女。    谁要是想当德国外交官,那么毕业后和经过严格的挑选、书面考试和口头询问后,还必须再次回到学校的训练地点进行为期两年的多方面的紧张的训练,从学习德国近代史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知识以及苏联共产主义的结构和趋势,从和平政策到管理问题和草拟新闻报告等。    训练的领导人鲁道夫·拉普克说,今天外交官必须首先能写出好文章,因为他不是在宴会或招待会上度过他所从事的职业的主要时间,而是在办公桌旁撰写提案和报告。遗憾的是,妇女提出申请的还始终是太少了(大约占12%)。高级公务员职务(只要高中毕业就可以获得这种职务)在妇女中是比较吃香的。申请中等公务员职务(申请这一职务的前提是初中毕业)的妇女同样比男人多。

3. 合众社报道:大陆台湾通信情况

【合众国际社台北8月13日电】台湾政府正在考虑有无可能放宽对台湾和中国之间通信的限制。    由于自由中国救济协会(它是半官方机构)和政府其它机构的努力,每个月都有大约一万封信送往中国,同时又收到来自中国的大约八千封信。    台湾政府也知道,还有成千上万封信是通过第三方(主要是香港)的个人传递的。    官方人士说,台北政府现在急于要鼓励这种信件来往。    【香港《新晚报》8月8日报道】一项利用香港邮政信箱作为台湾海峡两岸间接通邮的服务可于本月内出现,据世界服务组织远东区负责人朱文通对本报记者表示:这项服务是提供给没有亲友在海外及香港的海峡两边人士的。    利用这项服务的办法,是将给对岸亲友的信件,放于另一个较大的信封内,寄到香港邮政信箱11355号世界服务组织。    利用这项服务的人士,须切记在给亲友的信封上以繁体字写上详细的姓名地址,毋须贴上当地邮票,因为世界服务组织的职员拆过外边较大的信封后,会为里边较小的信件贴上香港邮票寄出。    朱文通强调,利用这项服务时,紧记别在信内提及政治问题。    该组织已就这项服务于本年2月间透过若干私人关系知会中国邮电部门,迄今未有答复。朱文通同时亦表示,仍未知道用何种途径可以有效知会台湾的邮政当局。

4. 香港《快报》报道:《台湾干旱影响收成大米无定期输出》

【香港《快报》8月18日报道】题:台湾干旱影响收成大米将无定期输出    据此间进口米商接到台北消息,台当局在确保明年大米充足供应之前,将无定期输出大米。不过,已签约出售的大米,将会交售。    消息说,台湾近来的干旱,据预料会使今年的晚造稻米收成减少17万公吨,使今年全年的总收成降至223万公吨。而台湾的大米消费量,估计一年为225万公吨左右。    进口米商说,台湾停止出口大米,对本港粮情不会有怎样影响。

5. 法《世界报》记者报道在台湾的见闻

【法国《世界报》7月29日刊登该报特派记者让·德拉盖里维耶尔发自台北的报道】数月前,政府取消了不准同东德、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进行贸易的禁令。尽管这些国家同台北没有外交关系,但它们为台湾实业家签发签证,而且众所周知,某些台湾实业家同苏联也有接触。但外交部人士所作的唯一评论还是官方的老调:“我们敌人的敌人并不因此而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同苏联做任何买卖。”“苏联记者维克多·路易斯曾来台湾向我们提出建议。我们拒绝了他。”    同样,官方还否认通过香港同共产党中国通商的事实。然而,在这块英国殖民地的一位台湾非官方代表告诉我们:“我们的产品到达此地之后,今后运往何处不再取决于我们。如果这些产品印有‘中华民国制造’的字样,北京就收进口税,如果相反,产品印有‘台湾制造’,就不收税,因为这是中国的一个省。只要知道这一点就足以……”    在外交部,关于“光复”大陆的方式,说法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谈诉诸武力了,只是说要等待大陆上的中国人“自行抛弃共产主义”的时候的到来。    离大陆二公里的金门岛上,一直有8万驻军和6万平民,很长时间以来,他们不再遭到炮轰了。甚至“攻心”的喇叭战也停止了。    美国和台湾之间断绝邦交,标志着台湾岛一个时代的结束。虽然人们希望里根当选,将来可以重新发展关系,但是“美国人言而无信已经是尽人皆知了”。同时,自从国民党中国于1971年10月被赶出联合国以来,同北京的外交斗争也没有什么意义了。甚至对人民共和国“接替台湾”进入世界银行,反应也是冷淡的。    今天,台湾只同二十来个国家有外交关系,其中,三个重要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它提供石油)、南非和南朝鲜,有十一个国家是在拉丁美洲,六个在非洲。甚至梵蒂冈也愿意谨慎地对待北京:只有一位代办在台北,因为教廷大使住在孟加拉国,他兼管台湾。    美国大使的离开并不意味着实际关系的断绝。从1979年1月以来,美国通过它在台湾协会保持这种关系,而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非正式地代表台湾在华盛顿和在美国八个城市的利益,在这些城市,以前都有领事馆。在台北没有大使的日本和大部分西欧国家,也是采取这种作法。

6. 台湾制成喷气式训练机

【美联社台北8月21日电】据一位航空专家星期四说:台湾第一架国产的喷射训练机XATI三型,已进行试飞。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这架双引擎的训练机“标志着台湾军用航空历史上走向一大步,能够生产喷射战斗飞机。”    这架飞机装备有TFE七三一涡轮引擎,在美国的诺特罗布飞机公司的协助下设计出来。最近,当地报纸曾报道第一架XAT三型训练机已制造成功,并在台湾的军用工厂驶出来。(转载香港《快报》)

7. 台湾一学者鼓吹台湾与苏交换研究大陆资料

【台湾《联合报》8月4日报道】本届国建会政治外交组的数位学人曾在分组讨论中,十分关心我国在开放与东欧五国的贸易关系后,未来是否有任何可能将此种“经贸关系”提升为“政治关系”?外交部次长钱复在答复时强调了我国“政经分离”的政策,并直截了当地回答: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对东欧的关系,是不可能再作任何层次的提高。    曾经三度访问过苏俄的我国旅美历史学者张绪心非常同意钱复次长的话。    不过,张绪心教授发现,苏俄的学者们对在台湾的中华民国现况有高度的兴趣,对中国国民党的历史也开有专门课程来研究。相形之下,我们对苏俄的研究与了解就显得不够。    张绪心教授说:在了解到苏俄与美国一样对我们也有相当的影响后,我们不能不加强对这个共党强权的研究了。    张绪心教授说: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华民国留美的学者应苏俄国家科学院的邀请,前往莫斯科等地作学术访问,双方对国际情势研究的共同焦点之一,就是中共。据他了解,目前苏俄研究中共的许多资料都是从美国和日本获得,如果中华民国的学者能和他们交换资料与经验,可能对彼此的研究工作都会有帮助。

第 3 版

1. 美《读者文摘》文章:伟哉大树

【美《读者文摘》文章】题:伟哉大树    生长是自然界最强的力量。这股力量表现得最透彻的莫过于树木。树木从细小的种子萌芽,能冲破岩石,向天空生长,高达百英尺以上。它能对抗地心吸力,将水向上抽,终能枝丫纵横,蔚然成荫。    达尔文说,如果树有头脑,那头脑该是在根上。树根深藏地底,能探能攫,能趋能避。纤细的尖端有一层硬壳,叫做根罩,能够像开瓶塞的螺旋锥似的钻过土壤。遇到岩石一类的障碍物便绕道而行,不然就把它推开,再不然就分泌酸液,干脆把它溶解,然后从裂缝中贯穿过去。    每逢生长季节,据估计一株蟋蟀草能长出84,500条细根和100万条根须,那么一株老刺橡树会有多复杂的根系呢?地下根犹如树本身的倒影,首先是直根等于地上的树干,然后分出粗根,粗根生出细根,细根又生出更细的根,上面再分出成千上万条侧根,侧根又伸出几百万几千万细如毛发的微管。接近微管尖端处,丛生着数以10亿计更纤细的根须。    树木只能凭借根须吸水。根的其他部分实际上都是不透水的。所以干旱时,不要在靠近树干的地方浇水。要在伸出最远的树枝底下浇水,那里是根须最密的所在。    即使遭逢干旱,大树也能够吸取附着在土壤颗粒上的湿气,获得水分维持生命。这一片土壤的水分吸干后,象吸水纸的道理一样,由于毛细管作用,附近土壤会把本身的湿气放出来,移向干渴的树根。所以大树吸收水分的范围惊人广阔。    水分是怎样升上树干去的呢?植物学家曾经利用染料追踪,察看水分的走势。原来白木质内布满水管系统,由极细的纤维素导管组成。这些水管从最低处的根部一直通达叶脉。根须从土壤中吸取的水分便通过这些水管升上树去。    把水分向上吸的力量是由树叶和叶孔的蒸腾作用发出来的。最细微的叶脉所感受的牵引力,经由树干的白木质传下去。一直传到根须。一株树龄百年的山毛榉具有25万片树叶,每天由于叶面蒸腾作用,约莫蒸发50夸脱(1夸脱=1.1365市升)水。这样的一股力量,在6个月期间足能由土壤中抽出10吨水,全部化为清新的水气,由树叶的气孔呼出来,返回大气中。    树的寿命比我们长得多,体格也比我们强得多。动物为了生存,不断消耗自己的体力;树木则把体力贮存起来,年复一年越贮越多。树的体型和年岁都没有定限。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从前有株刺果松,据美国农业部估计,树龄为4,600年。    树得天独厚,能弥补本身的损伤,遇到推不开的东西,便在它上面生长。纽约州瓦特卢镇附近有株小白杨树,农夫詹森曾将镰刀挂在它的枝上。“不要动它,等我回家再取下来。”他说。于是就出征去了。那是1861年。他阵亡后,树身生长慢慢把钢刃掩盖起来。如今每逢阵亡将士纪念日,都要在“镰刀”树下举行仪式。    好些炮弹、犁头就是这样深深埋在活树的躯干里。可是加利福尼亚州马利颇萨郡某牧场一株松树,怎么里面居然会有一本圣经呢?一位大学生察觉那树干有疤痕,便用小刀向里面挖,结果发现一本皮面圣经,树在圣经周围生长。    树木生长的能力全仗一层细胞,叫做形成层,遍覆枝干每一部分。如果你用指甲刮小树枝,会发现树皮下面有一片薄薄的绿色,那就是形成层。这层薄得像纸容易碎裂的东西不断把细胞纵裂。形成层朝里面的半边构成年轮,朝外面的半边则构成新树皮。    从刚砍下来的树干断口,能看到一株树的全部生长过程。最外面是树皮,树皮下面是形成层,再往里面就是浅色的白木质,蕴涵着生命不可缺的水分;树干中央是心材,浸染了树胶和脂油,承受着上面和四周的重大压力,因而变硬。    1906年,沿着圣安德立断层带发生加利福尼亚大地震的时候,一些用石块钢筋建造的大楼上面几层都震塌了;厚墙壁垮倒,屋顶坍陷。可是植物学家发现,虽然有些树连根拔起,却没有一株健全的树拦腰折断。因为树木不特刚强,而且惊人地坚韧。我们都见过树苗被风吹成对头弯而不折断。由于木质结构特别,即使最高大的橡树和山毛榉也同样能弯曲。    大部分木质细胞有如空心砖。由纤维素组成,纤维素具有顺应能力。因此树有弹性,能“逆来顺受”。    树的呼吸孔大部分在叶底。在干燥而又光亮的白天,这些小孔收缩起来,借以减少树内水分的散失;在清凉的夜里,小孔开放,让树木呼吸通畅。叶面从事复杂的化学变化时,随着树木的呼吸,把氧源源放出来。    这项化学变化名叫光合作用,与阳光配合进行。叶绿素具有利用太阳能的特别本领,能把树叶中的水分子和叶孔吸入的二氧化碳分子击破。再将这些氧、碳、氢原子组合成新的化学物,便造出糖和淀粉,充作本身的粮食。    树木吸取地下水并非只是需要水分,水中也含有树木所需的各种元素,例如:氮、钙、磷、钾、铁、铜、锌、镁等。这些养分随同蒸腾作用形成的上升水流,分别进入活的原形质、成长中的纤维素,和劳苦功高的树叶。这些养分使树蔚然成材。有了水,生命的化学作用才能进行。粮食的产生、细胞的形成和生长,以及一棵树能够绿叶成荫,欣欣向荣,也要靠树根由地下吸上来的水。所以每一株大树都是一座无形的喷泉,也是生命力的一个征兆。

2. 日《朝日新闻》报道:美科学家认为黑人和白人都起源于亚洲

【日本《朝日新闻》8月3日文章】题:美国学者指出,不管黑人还是白人都起源于亚洲,在18—36万年前都具有相似的遗传基因    不管黑人、白人还是黄色人种,如果追溯到18万年到36万年前,可以发现是同一个祖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朗博士(生物化学)通过解析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这个小器官的遗传基因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美国科学院纪要上。现代人的祖先是谁,这是人类学的重要的谜之一。几年前,在分子生物学方面曾发现“现代人的遗传基因和亚洲猴相近”,布朗博士的发现似乎成了论证“不管黑人白人,其祖先都起源于亚洲”这一说法的有力证据。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源供给工厂”。具有独自的小遗传基因。布朗博士从13名白人、4名中国人、4名黑人共21人的细胞里取出线粒体基因,用18种酶切碎,把基因组成型作比较。结果,每种型的片断的组成要素出现了和每个人种非常相似的型。因此认为“人种间的差别是由于在漫长的岁月发生突然变异而造成的”,计算据认为遗传基因是共同的时期,如果认为18万年到36万年前具有共同的线粒体基因,是合乎逻辑的。    人类的祖先是谁,事实上并不那么清楚。人类是从大约400万年前出现的猿人进化成原人、旧人和新人的。旧人被总称为尼安德特人,一直生存到几万年前。可是,尼安德特人的化石虽然在欧洲和西亚大量出土,但其形态和现在的人有很大差异,所以,是否是现代人的直接祖先值得怀疑。    为解开这个谜,几年前美国的学者使用狒狒的病毒基因作为标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现在的人的基因与其说象非洲猴,不如说更近似于亚洲猴,指出了现在的人的起源在亚洲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中国前年在陕西省大荔县发现了大约20万年前的旧人的基本完整的头盖骨化石。被起名为大荔人的这块化石具有北京原人和新人共同的要素。中国的古人类学者根据这一点主张:不管黑人、白人还是黄色人种都是从50万年前的北京原人进化到大荔人,并和现代人有明显联系。    布朗博士指出的“诞生各人种共同祖先的18万年至36万年前”是相当于亚洲出现大荔人、欧洲出现尼安德特人的时代。因此,被认为和现在的白人没有直接联系的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在几万年前完全消灭,在同一个时期亚洲的大荔人不仅对黄色人种,而且对白人和黑人来说也是共同的祖先。也就是,如果中国的学术和这次的布朗博士的研究都正确的话,那么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类从北京原人经过大荔人,发展到现在的各个人种”……。

3. 国际劳工组织公报说:从现在起到2000年需安置10亿人就业

【法新社日内瓦7月2日电】题:需要安置10亿人就业    国际劳工组织今天发表的最新公报中说,从现在起至2000年,将需要安置10亿人就业。这10亿人中,8.8亿应在第三世界安置。    公报中说,全世界劳动力每年增加1.8%,但在第三世界,这种增加超过2.5%。    为了能够适应形势和减少失业,国际劳工组织认为,今后在发展中国家,就业人数每年需要增加3.9%;在工业发达国家,就业人数每年需要增加1%以上。    据公报中说,全世界有熟练工人121.500万,其中2/3在发展中国家(中国除外)工作。    在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现有失业或半失业的人达45,500万,相当于工业发达国家失业人数的27倍。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在第三世界,每安置一人就业就需要投资6,250美元,这就是说,在第三世界向失业发起决定性攻势,1980年要投资1,630亿美元;1990年要投资2,310亿美元和2000年要投资3,280亿美元。

4. 《您已经19岁了吗?对寻找工作来说太老了》

【意《时代》杂志7月12日文章】题:您已经19岁了吗?对寻找工作来说太老了    对“第一次找工作”和进入劳工界的担心在青年人中间越来越强烈地传播开来。这里说的是具有同样社会制度的欧洲所有国家遇到的共同问题,这个问题首先涉及的是那些虽然得到了高级中学的毕业文凭,但却没有专业特长的青年人。伴随经济危机而来的是新的年青一代人的深刻不安。    利物浦的莫伊拉和摩德纳的罗萨娜两个女孩子亲自谈了她们第一次寻找工作的经历。她们的经历是很相似的,而且说明了一种悲惨状况。    罗萨娜住在摩德纳,这是一个拥有18万居民的城市,这个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在意大利是最高的。这是一个发达地区,农业很先进,工业的竞争能力已达到了世界水平。这里有2,000名失业者,其中1,600名是妇女。罗萨娜的父亲是小学教师,母亲是家庭妇女。她在这位教师四个子女中排行第三,她获得了商业学校的毕业文凭。她是在1978年毕业的,两年来她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水果收购员、旅馆女招待、一个文化中心的女秘书、工人、饲养家兔的工人。现在,她是一个邮递员,但是为期三个月的合同即将到期了。    她已向职业介绍所提出申请,但是,她得到的回答是目前只需要冶金机械方面的熟练工人:铣工、钻工和焊接工,同时也需要建筑工人,烧窑工和铸造工人。这些工作都是繁重的。罗萨娜不怕花力气。    她说,当她去收购水果时是非常满意的,因为她可以呆在户外和许多青年人在一起。但是,她不能接受的是男女不平等的待遇:妇女每小时要少赚500里拉。    职业介绍所在失业青年登记名单中每个月都要盖章和划点。为了能有一个工作至少要等到划上116个点时才行。    莫伊拉说:“长期的失业不仅仅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也就是说,不仅仅使你,会变得无情、烦躁与消沉,而且还会使你呈现出另一种‘没有出路’的状况,我把这种状况叫做19岁的最后界限,这就是说,不可超过19岁界限。当一个人到了19岁而且从来没有干过工作的时候,他要想找到允许他进行实践和学习的机会是很难的,因为他已经被认为是太老了。”

5. 意大利有25万青年失业

【意《时代》杂志7月12日文章】题:“青年计划”的破产    在意大利,有125万多名失业青年,他们的年龄都在14岁到29岁之间。实际上,这个数字大约占整个要求就业人数的75%。第285号法律已经生效三年了,这项法律被称作“青年计划”,政府为这项计划已经拨款10,600亿里拉。这项计划应该保证提供大约35万个工作岗位。但实际情况则有很大的差距。在职业介绍所登记的90万名青年中,只有5万人被安排到公共部门,2万人被安排到私营部门。在南方和拉齐奥区集中了四分之三的没有工作的青年。失业的问题首先涉及到妇女和20岁的男青年。    几乎所有的人都有高级中学的毕业文凭。    在比较发达的地区,存在着一个“相对失业”的阶层,这是一种临时工和季节工,即所谓的‘‘零工”。这样一来,可以逃税,逃避统计和工会控制的黑劳动现象就蔓延起来。

第 4 版

1. 法新社评述里根的对华政策

【法新社华盛顿8月26日电】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里根解决台湾问题的痛苦尝试,说明自华盛顿与北京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国对这个岛屿的政策一直是含糊不清的。    由于他再次呼吁美国同台北建立官方关系而在此间与北京都引起了争论。看来,这场争论引起人们重新怀疑这位前电影明星、加利福尼亚州前州长在世界外交方面是否有本事。    但是,公平而论,这位共和党人似乎已经陷入令人迷惑不解的美台关系的混乱中去,用《华盛顿邮报》的话说,这是一种“裹着薄纱,用委婉的话讲出来的神话”。    1979年1月1日,作为美国同中国关系正常化协议的一部分,美国断绝了它同台湾的一切官方关系。三个月后,国会通过了对台湾关系法,建立了一个民间机构在台北处理美国事务。    然而,虽然中美签定的上海公报具体提到华盛顿与台北之间建立“非官方关系”,但是对台关系法中没有出现类似的字眼,对台关系法规定由“非政府实体”来处理这样的关系。卡特政府提交国会并由国会再加工的这项法案,使“台湾人民”有权获得那些通常限于向外国政府提供的军事和财政援助。    参议院的外委会在审查第一年的安排时,也抱怨政府在阻止向台北提供防御性武器时把“非官方关系”的范围规定得过于狭窄。    由于管辖美台关系的这个法不清楚,因此台北代表的日常业务活动以及美国在台湾设立的非法政府机构的日常业务活动同样也不清楚。    这个机构的雇员多是暂时从外交岗位抽调来的美国国务院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办公地点是禁止会见台湾官员的。国务院的一位人士说,会晤要安排在公开的地点,以免造成政府间接触的印象。    虽然里根把这种作法斥之为“虚伪”,但是国务院负责协调台湾事务的顾问唐纳德·弗格森辩解说,这样做是外交上的需要。    他说:“正是由于强调关系的形式,才可能使我们同中国和台湾建立非常成功的关系。”    里根把他在台湾问题上遭到的麻烦归结为语义学上的问题,但是,看来主要原因在于他不熟悉情况和美国对华政策的细微差别。    8月16日,他说,对台关系法有“建立政府关系”的规定。昨天,他又推翻了以前很肯定的说法,即它允许美国在台北建立官方的联络处。    里根为了摆脱政治上的困境,他昨天声称对台关系法本身就说明美国同台湾有官方关系,而无视上海公报坚持认为这样的关系是严格的非官方关系的规定。    就更根本的问题而言,里根显然确信他由于某种原因可以同台湾保持官方关系,而同时发展美中关系,尽管北京反应强烈,而且反复就此事提出警告。    里根说,他不赞成“两个中国”的政策。但是他又说:‘‘双方都称自己是全中国的政府。现在,这是一个必须由他们自己解决的问题。”    看来里根再次没有注意到上海公报中讲得很清楚的一段话:“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26日文章】题:里根与中国    今年春天,当里根显然将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时,报界立即开始猜测还有多久里根就要在一个重要的政府政策问题上莽撞行事而使自己陷于麻烦。    里根上周坚持要美国同台湾建立“正式”关系,这使北京大动肝火,那时,很多人认为他们已找到答案。据说,这位总统候选人把一个早已解决的敏感问题搬出来是没有必要的,结果使人们有理由为里根若当选总统,将如何执掌外交政策而忧虑重重。    昨天,在洛杉矶举行的一次乱哄哄的记者招待会上,共和党人没有很成功地解释明白“官方”与“政府与政府”这两种措辞之间有哪些细致的差别。里根昨天发现他自己陷入语义学的困境,事实证明这就是那种使某些候选人感到困窘的东西。但是,重要的是候选人在这个实质性的问题上是否正确,我们认为,里根的立场比卡特的立场有更大的吸引力。

2. 雅盖尔斯基同格但斯克罢工领导人会谈

【路透社格但斯克8月26日电】波兰北部的罢工领导人今天拒绝了党的领导人盖莱克的建议:自由选举工会。他们认为这还不够。他们说,他们希望建立完全独立的工会系统。    罢工工人在今天同政府举行的谈判开始的会议上重申了他们的强硬立场。    一位罢工领导人波格丹·利斯对副总理米·雅盖尔斯基说,“我们不希望把旧垃圾变成新垃圾。”    这次谈判是在被占领的列宁造船厂的会议室举行的。与此同时,官方的工会理事会在华沙开会,以便拟定出一个新章程来至少满足罢工工人的某些要求。    另一位罢工领导人安·格维阿兹达在会上说,“老百姓不会相信新法律,因为它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应当让工会制定工会自己的规章。”    雅盖尔斯基听取了罢工委员会主席团三位成员的发言。他在又一次听取了罢工工人提出的21点要求之后作了答复说,有关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工资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另一位罢工领导人弗·维斯尼耶夫斯基对雅盖尔斯基说,罢工工人对政府改组不感兴趣,这番话表明,总理和6名政治局委员24日被撤职并没有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头一次谈判结束时可以清楚地看出,双方在改革工会这个问题上显然仍然相距很远。    【路透社格但斯克8月26日电】罢工工人今晚说,他们使政府作出了新的让步。他们说,政府的谈判代表除了同意他们已经提出的那些要求以外,也已经同意讨论工会改革问题。    当罢工领导人莱·瓦莱萨宣布雅盖尔斯基副总理已同意由双方的一些专家讨论他们所提出的成立自由工会的要求时,工人们向他喝采。    【美联社格但斯克8月26日电】共产党政府今天努力加紧解决其越来越严重的劳工危机,表示要作出新的让步,并争取获得罗马天主教大主教的帮助,敦促工人们复工。由于罢工又向另两个大城市蔓延,波兰政权参加谈判的首席代表、第一副总理雅盖尔斯基今晚赶回华沙就工人关于成立自由工会和其它改革的坚定不移的要求同党的高级官员进行磋商。    一些人士说,在共产党政治局开会的同时,有些消息说,在波兰西南部的弗罗茨瓦夫市和波兰中部的罗兹,工人们又举行了罢工。

3. 肯尼迪说由于里根对台政策上的矛盾心理卡特当选的机会增加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8月25日电】肯尼迪在白宫同卡特进行了一小时的会谈,后来预言总统将会在11月份的竞选中获胜。他说,由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里根在对台政策上的矛盾心理,卡特获胜的机会增加了。    他表示,他将为争取卡特重新当选而努力,“并且尽我的能力帮助和支持民主党”。

4. 美报说里根谈美台关系时改变了提法

【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26日文章】题:里根宣称他只是想要坚持对台关系法    里根试图结束就他对中国与台湾的意图引起的争论。他今天说,他想要做的无非是国会去年在对台关系法中批准做的事。    他以前要求同台湾建立“正式”或“政府对政府”的关系,实际意味着他只是想执行国会通过的那个法案。    里根说,他与卡特总统之间的区别是,“我不会象卡特那样硬说我们现在按国会的规定同台湾保持的关系是非官方的。”    但是,里根今天放弃了8月16日记者招待会上使用的字眼,当时他说,他希望美国和台湾建立“正式的政府关系”。这个字眼看来同对台关系法是矛盾的,对台关系法含蓄地要求美台关系由一个“非政府”机构来处理。    在华盛顿,一位曾参与在台湾官员和里根州长的助手之间进行联系的人士今天说,台湾人曾敦促这位共和党候选人从他前些时候说过的话“后退”。    这位人士是熟悉对台关系法的法律专家,他说,里根昨天显然照办了。

5. 柬一抵抗组织说西哈努克派人同他们进行了联系

【法新社曼谷8月25日电】柬埔寨一个民族主义抵抗组织的一位领导成员今天说,他在泰柬边境他的基地营中接见了柬埔寨前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的一位助手。    上周当选为这个抵抗组织(是由已故的亲西哈努克分子贡西洛创建的)的副司令的延苏蓬说,他昨天同亲王的一个名字叫阿萨·拉特的助手举行了会谈。    边境人士说,他们会谈了至少两小时,但是延苏蓬不肯透露会谈内容,只说阿萨·拉特是西哈努克亲王派来见他的。预料亲王还会派代表来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这个组织的已故领导人贡西洛曾对西方记者说,他等着亲王派使者来。这个组织已重申支持西哈努克。现在领导它的是前朗诺部队的谢杰朱上尉(47岁)。它自称有2,000名作战部队,驻在泰国边界村庄廊占附近。

6. 法新社报道:印尼已有50万华人申请加入印尼籍

【法新社雅加达8月22日电】这里的约50万华人已申请加入印度尼西亚国籍,这是对苏哈托总统愿意让华人大批入籍的表示所作的令人鼓舞的响应。司法部的官员们说,一般说来,入籍工作进展顺利。司法部长穆佐诺认真警告说,对试图破坏这一入籍计划的人,将采取坚定的措施。    于今年4月1日正式开始执行的这一计划吸引了大约82万持北京护照的华人和8万持台湾护照的华人。    某些穆斯林组织表示反对这一计划,说这一计划可能导致华人对从城镇到农村进一步扩大经济控制。    【法新社雅加达8月20日电】据今天的消息说,苏哈托总统要这里的中国侨民成为印度尼西亚公民的法令贯彻顺利。    有影响的杂志《时代》周刊说,按官方宣布,该法令贯彻到今年8月17日(独立日)。    今年2月发布的这项法令是政府为解决印度尼西亚的华人问题所作的努力的一部分。    这家杂志说,在印度尼西亚更多的华人已成为穆斯林,他们经常聚集在包括副总统马利克在内的某些政府官员的住宅里做大规模祷告活动。    周刊说,华人和当地穆斯林之间的同化程度在增加。    《时代》周刊说,印度尼西亚重要穆斯林人物哈姆卡的内弟娶了中国穆斯林哈吉·叶亚维的女儿。    该刊援引哈姆卡的话说,许多华人穆斯林是知识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