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08-13

第 1 版

1. 外电评述中央关于少宣布传个人的指示

【美联社北京8月11日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今天基本上是宣布了中国个人迷信——其中包括对已故毛泽东主席的个人迷信——的终结。    官方的新华通讯社报道了中央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全面的指示,它禁止建造以毛和其它领导人命名的纪念堂,它要求严格限制公共场所的毛主席像和毛的语录的数量。    中央委员会说,以下原则应当遵照执行:“应当多歌颂工农兵……少宣传个人。”    眼下还不知道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的命运如何。毛的遗体在那里供人瞻仰,每周开放几次,数以百计的分到参观券的人驯服地穿过这座建筑物。    数月以来一直有传闻说,这座陵墓最终将不会只供毛一个人用,它将会转作它用。    中国当前的领导人看来决心创立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权力将不会集中在一个人手里。上个月,《人民日报》批评了目前中国各地为周恩来和刘少奇建造纪念堂的趋势。    【合众国际社北京8月11日电】官员们今天说,中国共产党已正式决定,认为到处都挂毛主席像和语录是不严肃的,已下令拿掉大部分毛主席像和语录。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的一项指示宣告,中国将不再为国家领导人建造纪念性建筑物,并要把大多数现有的纪念性建筑物改建成公用建筑物。    这项指示大大减少了宣扬中国目前和未来的领导人个人的机会。    北京广阔的天安门广场上毛的巨大而坚固的陵墓的命运现在还不得而知。在北京的外国人的初步反应是,这座陵墓将是在新的秩序下予以保留的纪念毛的极少几座建筑物之一。

2. 美联社报道卡特已采取措施消除马斯基的不快

【美联社华盛顿8月11日电】卡特总统的政府今天已经采取措施以消除国务卿马斯基由于人们事先没有向他说明高度机密的核战略决定而感到的不快。    国务院发言人特拉特纳说,正在就明天向马斯基介绍卡特上周作出的采取一项同苏联进行核战争的战略的决定一事作安排。    这次战略基本上是要求把攻击苏联的军事目标而不是攻击城市和工业设施放在优先地位。    马斯基上周末透露,他是从新闻报道中得悉卡特的决定的。一个叫作总统第59号指令的文件详细阐述了这个决定。    特拉特纳承认,马斯基不仅对事先没有得到通知一事感到关注,而且对国务院没有参加决策过程感到关注。    他说,从马斯基三个月前就任国务卿之前很久直到现在,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一直把国务院撇在一边。    要求不披露姓名的美国官员们说,自去年年底以来就一直没有同国务院磋商过这个问题。他们还说,白宫同意马斯基的意见:应当事先把决定通知他。    特拉特纳试图缓和政府撇开马斯基的做法的影响,他说,这项决定是核战略的“演变性的变化”,并没有严重背离过去的政策。    美国的欧洲盟国已经从8日发出的一项外交照会中得知了这项决定,但是特拉特纳说,国务院截至11日尚未收到这项指令的副本。但是他说,研究这个问题的专家预定明天到马斯基正在休假的缅因州肯尼班克去向国务卿介绍情况。    他还说,国防部长布朗5日向马斯基提出,要向他介绍关于确定核攻击目标的战略。但是特拉特纳又说,马斯基并没有得到总统已经作出决定的通知。    【法新社华盛顿8月11日电】国务院再次感到,白宫在作出一项极为重大的决定时把它撇在一边。    最近这件事情涉及新的核战略。美国于上周向它的北约组织诸盟国宣布了这个新战略。    马斯基和他的前任万斯一样抱怨说,他只是通过报纸泄露出来的消息才知道白宫和五角大楼已经作出了影响对外政策的一项重大决定。    由于马斯基先生恼火了,白宫试图冲淡这次“误会”,总统发言人说,美国核战略的修改还没有重要到需要在白宫和国务院之间举行磋商的程度。    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似乎是这个新战略的创始人。布热津斯基早在三月份就把这个新战略称为美国在投降和“彻底毁灭”之间的折衷方案。然而,据了解情况的人士说,这种新战略早在1977年、甚至1974年就在研究之中。

3. 沙特正努力使埃及回到阿拉伯阵营

【法新社阿布扎比八月十日电】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今天说,「既然全世界都证明戴维营协议已告失败」,美国「应当澄清它对阿拉伯的立场」。    这位亲王在会见记者时要求阿拉伯国家「依靠自己的力量」,「使国际舆论相信它们是有权利的」。《宣言报》今天在这个酋长国发表了他的讲话。    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说,他的政府正在作出努力「使埃及回到阿拉伯阵营来」,他还说,沙特阿拉伯人认为,埃及离开阿拉伯舞台是「以色列的巨大胜利」。费萨尔亲王在谈到石油武器时说,「把石油当作一种秘密武器或魔杖是既错误又危险的」。

4. 泰《曼谷邮报》报道:炳总理已签署将辞去陆军司令职务的文件

【法新社曼谷8月10日电】据《曼谷邮报》今天报道,泰国总理炳·廷素拉暖将在下月底辞去他所担任的在泰国是权力最大的军职,从而对他能否掌权开始了一次真正的考验。这家接近政府人士的英文日报说,炳将军已经签署了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的文件,从而结束了人们的纷纷猜测,即:他可能延长陆军总司令的任期,以避免在挑选他的继任人问题上可能出现内部争斗。    今天还未能立刻得到总理办公室对这一消息的评论。但是,若是同时兼任国防部长的炳将军在超过60岁这一规定的退休年龄之后仍然保留他的这一军职,那在政变迭起的泰国历史上将是没有先例的。但是,一些支持炳将军的执政才五个月的、以文官为主的联合政府的议员则极力主张炳总理在一年一度的高级军官改组之后继续担任陆军总司令,以防止政治上的动乱。

5. 比利时国王因健康原因取消今秋访华计划

【路透社布鲁塞尔8月11日电】比利时国王博杜安鉴于其健康状况取消今年秋季访问中国的计划。他在医院对他的一种心脏病症经过差不多三周的观察后于10天前出院。    王宫今天的一项声明说,国王的健康状况正在好起来,但是,他的医生建议延长休息时间,这使他不得不放弃这次访问。这位49岁的国王现在正在西班牙休假。

6. 「对缓和欧洲紧张局势作出了贡献」

【德新社波恩8月10日电】西德社会民主党主席勃兰特今天说,他10年前当总理时在莫斯科签订的德苏关系正常化条约证明对缓和欧洲紧张局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莫斯科条约和与波恩有关的“东方政策”(对东欧的政策)使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对外政策领域中以及国际影响方面增加了独立性。    他说,下一步双方应该开展条约中至今还没有开展的那些方面,特别是文化和青年交往方面。他鼓励波恩和莫斯科在裁军方面采取更多的主动行动。    勃兰特强调,西德的“东方政策”和莫斯科条约为同东欧关系正常化提供了机会,因而为欧洲的“相对稳定”作出了贡献。勃兰特说,这种“相对稳定”还反映在东西方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危机中。莫斯科条约还为所有欧洲国家为东西方合作采取主动行动敞开了大门。    这位前总理说,“虽然这个条约对我们这部分世界(欧洲)是有利的,但不幸的是它未能对疯狂的军备竞赛产生影响。”    勃兰特认为,更多的时间应该用来研究如何在军事方面达成建立信任的措施。    这指的是西方最近提出的下述建议:马德里会议应该考虑召集一次关于欧洲安全的军事方面的特别会议。    勃兰特建议,如果马德里会议同意这一措施,特别会议应该得到授权谈判有意义地减少欧洲的部队和武器。    他还说:“我还希望,联合国裁军会议也扩大到把欧洲以外的地区也包括进去。”

7. 台湾《联合报》社论:《里根派布什访问大陆究为何事?》

说里根此举是向中共表示他如当选不会改变对华政策;要台湾当局及早认清此种事实,以免陷于任何不实际的幻想,而导致更大的失望    【台湾《联合报》8月6日社论】题:里根派布什访问大陆究为何事?    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里根昨日宣布,将派其竞选搭挡布什,于本月中旬前往日本及中国大陆访问,商谈贸易及其他有关问题。在美国大选中,在野党总统候选人派代表至各重要国家访问,先行进行相互了解及联系,不仅已形成一种惯例,而且亦为事实所需要。    里根这次派布什前来亚洲,名义上虽访问日本及中国大陆,而其真正访问对象,无疑是在北平,所谓访问日本,只不过顺道一行,作礼貌拜访而已。里根所以把北平放在他外交联络的第一位,而派其竞选搭挡布什,亲往一行,一面乃借重布什与中共间的以往交往关系,另一面亦着意于尽速化解他与中共间的某种误解。换言之,布什此行访问中国大陆,并不是有什么了不起的任务,而全在运用他本身和中共的关系,解说事实,推销里根,以便在中共心目中为里根建立一种新形象。    因此,这次里根派布什访问大陆,实际也就向中共表示,不论里根在竞选过程中说些什么,提出何种主张,而将来里根如果当选,对北平的基本政策将不会有何改变。鉴于此次与布什一道访问大陆的,还有里根的最主要外交顾问艾伦,可见他们此行访问北平,是如何要与中共沟通了。    所以,即使说里根当选总统将对中华民国会有如何好处的话,事实上,“台湾关系法案”也提供了这种可能性,但这种好处毕竟将极有限。对于此种事实,我们愈早认识愈好,以免陷于任何不实际的幻想,而导致更大的失望。

8. 台湾《联合报》报道:《里根高级助理月内将访台北》

【台湾《联合报》八月八日刊登该报驻华盛顿特派员施克敏的专电】题:里根高级助理月内将访台北    里根竞选总部的一位主管人士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里根,可望在劳工节(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正式展开竞选活动前,再派遣副总统候选人布什或其他高级助理人员,前往包括中华民国在内的其他东亚国家访问。    这位人士说,虽然里根在四日宣布的布什东亚之行,只包括中共与日本,但里根的外交政策顾问们一直在研究在适当时机,由里根派出高级助理前往中华民国及其他东亚国家如韩国及菲律宾等地访问,以了解美国和这些传统盟友合作的情况。    这位参与里根竞选总部外交政策设计工作的人士,并不排除一种可能性,即由陪同布什访问日本及中共的里根首席外交顾问艾伦,在访问东京及北平后,单独顺道访问汉城及台北。不过他说,在原先计划布什访问日本及中共时,并没有这种计划。    他说,如果艾伦不在布什访日后单独前往台北及汉城的话,他相信在劳工节之前将会有里根高级助理再前往访问,因为这类的访问,一直在计划中。

第 2 版

1. 《华盛顿明星报》社论:《中国的新方向》

说中国在消除文化革命的经济和社会毒害方面还要作很大努力,但是这种努力已开始显得有希望    【美国《华盛顿明星报》8月4日社论】题:中国的新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开始象是真的改变方向。当他们不仅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取下毛泽东的像,而且取下偶像般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巨幅画像时,你最好还是相信这一点。    从毛泽东逝世以来,人们越来越多地议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从文化革命期间《启示录》式的共产主义转变到比较讲究实际、破坏性比较小的做法。这是反对“四人帮”的运动要达到的目的。    真正改变方向是不容易的,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受到挑战的不仅是人们在革命中崇拜的偶像,而且还有在文化革命中上台的一代顽固的官僚分子。    此外,即使在对社会实行的控制象人民共和国这样严密的一个国家,让老百姓放弃老的英雄和大力宣传的教条而采取另一套思想方法,也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对许多中国人来说,现在是麻木的玩世不恭的态度已经取代了残存的革命道德。    革命动力逐步耗竭既是中国一直在进行的大变革的原因,又是这场大变革的结果。由于人们清楚地看到毛的纯粹的共产主义不能给国家带来它所需要的经济发展,除了采取另一条道路外,没有其它办法。    这意味着吸引外国投资、教育有才华的先于仅有热情的、采取发奖金、允许种自留地和其它刺激个人的做法。它还意味着归还文化革命期间没收的一些财产。    在对外政策方面,由于担心苏联不断在全世界加强力量,新的务实主义看来也越来越象是真有那么回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同美国、台湾和日本建立融洽的贸易关系,关于武力解放台湾的话越来越少了。    贸易并不能马上解决同美国和解后开始出现欣喜情绪时所希望解决的所有问题。但是随着外国投资和修改过的劳工政策使中国扩大了国际买卖范围,贸易正在缓慢发展。政府集中经济计划的弱点仍然在失业和生产问题上暴露出来,但是有迹象表明,北京在对付这些弱点方面将表现出新的灵活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消除文化革命的经济和社会毒害方面还要作很大努力,但是这种努力已经开始显得真有希望。

2. 希腊《晚报》文章:《中国正向21世纪大步迈进》

说中国正在组织上经历一场深刻的变化,它不仅涉及到党的组织和国家机构,而且还涉及到中国整个社会总体    【希腊《晚报》7月26日文章】题:中国正在向21世纪大步迈进;副题:它正在为21世纪的一场举世瞩目的工业革命和经济革命改变着整个经济结构    中国目前正在组织上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涉及到党的组织和国家机构,而且涉及到这个拥有十亿人口的辽阔国家的整个社会总体。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最新事态是,在上个星期,中国的最高级官员发表的讲话透露:    (1)华总理将辞去总理职务,而把它交给一位同事去担任。    (2)五位副总理将辞去他们的职务,由新人接替他们的最高权限和权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国家机构的精干和现代化。在将辞去副总理职务的人中包括著名的邓小平先生,由于他的声望、智慧和活动能力,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他们的辞职,不仅是人事上的变动,而且也是政府最高机构内年龄问题的重大变化。    但是,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华、邓和其他几位副总理是被解除职务和靠边站。华保持着中国共产党主席这个强有力的地位,他将始终是这个大国的“首席”人物。邓小平及四位辞职的副总理和其他的政府最高级官员一样,在党内保持着最高级的地位,他们将继续通过党对政府和国家起多方面的指导作用。    这些变化在目前不过是表达了这样的决心:把党政分开,以便政府机器可以在不受党的制约的情况下,在本世纪的最后二十年中迅速在各条战线上开展革命。    这种区分和从本质上进行革新的明确努力是解释今天“中国式试验”的钥匙。    在二十世纪尚未结束以前,中国就在努力向二十一世纪迈进。然而,整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和工业基础使得要实现这个奇迹变得更加惊人和更加困难。因为,这个国家拥有的10亿人口在根本上无助于他们实现其宏伟目标。但是,今天的中国领导意识到他们的国家在组织方面——至少同相应的宏伟目标相比——的弱点。这不仅已由北京的最高领导人的声明和“承认”所证明,而且也由他们的一些行动和决定所证明。    这种进程的最决定性的时刻之一是奇怪地不知不觉过去的上个月。北京《人民日报》上的有关消息说,中国工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组织、管理和生产体制都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为增加生产和提高生产力而采取完全不同的形式。    当然,新的体制和新的方法不会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不会使中国的经济变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至少在文件上,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是不会改变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原则也不会改变或推翻。但是,在这一点上,它已与“真正社会主义的”国家的经济机器建立了联系和取得了一致。中国,由于它的雄心勃勃的新的经济计划,已以迅速的步伐采取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亚当·斯密死去了几乎一个半世纪以后,“经营管理”成了北京的新发现。在对南斯拉夫经济中著名的“自治”政策进行了大胆的改造之后,中国领导把成功或失败的责任放到了中国经济各部门的负责人的肩上。在下面,则把责任放到了每个大的工业单位——广而言之,每个经济单位——的负责人的肩上。并且为有职有权的“负责人”实行创造性的管理和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创造条件。    这是中国作出的新的巨大努力中第一个积极的因素。第二个积极因素是,发挥中国人民的杰出的纪律性、劳动热情和发明才能,这是在实现北京决定的目标中极其宝贵和没有东西可以替代的因素。    当然,这样的一种经济改造并不是五年或者十年的事情。但是,在20年以后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一个举足轻重的新中国将会出现在世界上。

3. 尼克松新著《真正的战争》摘要:《石油要害》

【尼克松新著《真正的战争》第三章《石油要害》摘要】(《明报》编者注:尼克松在《真正的战争》第三章中,指出苏联正气势汹汹地向波斯湾产油区推进。他提出警告说,莫斯科已替古巴军队装备了最新的装甲武器,而且正在南也门储存可以向阿拉伯沙漠发动装甲进攻的装备。)    苏联如果获得了关闭中东石油之权,它就有能力令大部分西方工业化国家屈膝。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苏联不必接管波斯湾沿岸各国,像它接管阿富汗那样;它只要从外施用压力,或从内发动动乱,就可以不让西方得到这些国家的资源。    欧洲的基本能源,从自己所产的煤转到了进口的石油后,戏剧化地改变了世界的地理政治结构。现在石油成了现代工业的血液,波斯湾地区正是泵送血液的心脏,而波斯湾一带的海上航线,是血液所必经的咽喉。日本有赖于“一座由运油轮组成的桥梁”。日本所需石油的70%、欧洲所需的一半以上,都是来自波斯湾。现在,美国所需能源的几乎一半,也是石油。1973年时加拿大是美国的主要石油供应国之一。过了五年之后,“石油出口国组织”供应了我国进口石油的80%以上。    由谁来控制波斯湾及中东,便是由谁来控制世界的关键。    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分段撤出“苏伊士以东”,造成了一系列的实力真空,结果是由在苏联怂恿之下的反英民族主义分子来填补。妖怪跳出了瓶子1950年代后期发现了新的石油储藏,供应量为之大增,到了1960年,埃克森石油公司只好削减向产油国所付的代价。产油国愤愤不平,其中五国组织了当时几乎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的一个机构:“石油出口国组织。”    1967年,阿拉伯—以色列六日战争期间,“石油出口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首次宣布对西方实施石油禁运,可是这一行动很快就失败了,因为“石油出口国组织”的非阿拉伯成员国,在伊朗和委内瑞拉带头之下,填补了因禁运而产生的不足额。    一个年龄才27岁、名叫卡扎菲的滋事分子,1969年夺得了利比亚的政权,并设法使每桶石油加价美金三角。阿拉伯神话中的妖怪就此跳出了瓶子,油价的“跳蛙”游戏就此开始了。    1973年秋天,“石油出口国组织”将油价一下子加了四倍。顷刻之间,全世界的经济结构被颠倒了。    美国没有接替英国直接进入中东,它选择了倚靠当地国家,主要是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为波斯湾提供安全的办法。而它自己,只是从事于供应武器及其他给养的协助。这种“两根柱子”的政策初时还进行得不错,可是到了1979年,其中一根柱子伊朗倒了下来之后,情形就不同了。    苏联除了海上的威胁外,近年来更向波斯湾展开大胆的钳形攻势,从事两翼包抄行动,企图切断西方所有石油必经的咽喉。钳形攻势第一把钳子横过非洲,从安哥拉开始。    1978年,一批亲莫斯科分子夺得了阿富汗的控制权,热忱地接受了苏联提供的援助。跟着,在两把钳子之间的伊朗王被逐出了王宫,1979年前后的几天内,乘着伊朗王已经下台、巴基斯坦动乱不已、美国避之大吉的当儿,苏联毫不知耻地把红军开入阿富汗,将俄国飞机和装甲部队,调到了距离波斯湾狭窄入口只有一箭之遥的地方。    如果伊朗王仍在位并和美国是盟友,控制着一度实力十分强大的伊朗军队,俄国人也许不敢入侵阿富汗。现在,巴基斯坦已经可以在它的边境感觉到俄罗斯熊呼吸时吐出的热气,而且不得不料到苏联不久就会鼓励并指挥俾路支族和普什图族叛乱,企图颠覆巴基斯坦。波斯湾原油储藏量极大之一部分,距离伊拉克只有几百英里,就在附近的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苏联仍继续有兴趣夺得伊拉克的控制权。装甲攻击的准备苏联最近已替古巴军队装配了最新式的装甲武器。1979年在古巴被人发觉的苏军一旅,很可能是担任训练古巴军队进行装甲战的工作。情报消息显示,苏联在南也门存储的新式坦克车、战斗运兵车以及其他武器和装备,正是适宜用于沙漠中进行装甲攻击的。    苏联现在每天出口石油三百万桶,1978年它的外汇收益,一半是由出口石油所赚得的。预测显示,苏联石油产量不久就可能达到顶峰,到了1980年代就会下降,到了那时,苏联很可能变成石油进口国。    阿富汗与阿拉伯海、霍尔木兹海峡之间,并无天然屏障,是一片荒凉的土地,不幸也是一个不安定的区域。    这个不安定区名为俾路支坦,五百万俾路支部族人,就住在阿富汗南部,巴基斯坦西部和伊朗东南部。在苏联公然入侵阿富汗之前,就已有消息说,苏联利用俾路支坦的营地,训练来自巴基斯坦的俾路支族分离派叛党,替他们洗脑,并把武器物资供应他们。“俾路支坦人民共和国”一旦成立,就可以使苏联多了一支赤色的手指,直驱印度洋岸。三大威胁中东的石油供应,可以说是暴露在三大威胁之前: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潜伏着爆炸性的冲突;苏联冒险主义;当地的革命势力,就像推翻伊朗王那样。    多少年来,美国只是从阿拉伯—以色列冲突的角度来看中东纠纷,其实在中东的每个国家中,都有着动乱不安,或者是动乱与不安的危险。    甚至就像“伊斯兰革命”这个名词,也无法将它简单的分类。全世界八亿回教徒中,非阿拉伯人多过阿拉伯人。    在约70个国家内,回教徒人数不是占了多数,就是占了数目可观的少数。    对西方国家来说,用石油不是为了方便而已,石油是必需品。因此美国及其欧洲盟国和日本,必须向这个区内受到内部或外部侵略威胁的政府,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而且将它作为一项优先任务。高喊什么冠冕堂皇的“主义”,说什么美国会用相应的军事行动来反抗这个地区内的威胁,只会是空炮而已,除非我们有军队在场,使人相信诺言是可靠的。伊朗王命运莫重演美国一定要有基地设施的建立,由此而使人相信美国是有实力的。同时,我们散布这种实力印象时,一定要做得十分坚决。宣布紧急派一艘航空母舰到波斯湾去,结果却又把它召回,以免有挑衅之嫌;派了战斗机到沙特阿拉伯,但却未曾把飞机武装。诸如此类的姿态,不但无用,简直比无用还要糟。因为这种姿态,等于是邀请别人来藐视我们,也就是鼓励侵略。    尤其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坚决地向沙特阿拉伯、阿曼、科威特及其他重要国家的领导人再三保证:只要他们受到革命势力的威胁,不论是来自国内或国外,美国会坚强地和他们站在一起,使他们不致遭受和伊朗王同样的命运。

第 3 版

1. 美《今日世界》文章:《旧房屋新用途》

原文摘要:将古老建筑物复修以重新使用,目前在美国已成为一时风尚,这不但可以保存历史风貌,而且在经济效用和节省能源方面也大有实益    【美《今日世界》8月号文章】题:旧房屋新用途    在过去十年中,美国人对旧日遗留下来的建筑物的看法,有了180度的转变。    在美国各地大城小镇,于50年代和60年代早期大举展开的市区重建运动,现已因一项新的争论而停顿下来。过去争辩新并非就是好、而被人认为是“老顽固”的人们,现已获得不少民众领袖、基金会、建筑师和工商界的支持,他们可以举出许多将古旧屋宇复修,以使市中心区焕然一新而重现生气蓬勃的例子。    目前,美国已有500多个城市订立了古迹保存法例,以防止那些富有历史性的建筑物遭人拆毁。联邦、州以及地方法律都规定,对废置屋宇修复重新使用的计划提供资助。美国内政部在资助此等计划方面,已自1968年的支出30万美元,剧增至1979年的支出6,000万美元;这不单是鉴于古旧建筑物本身的历史价值,而且也体会到它们在经济上的潜在价值。于是,古老的法院、火车站、消防局、警察局、军械库、制冰厂、旅馆、办公大楼、厂房、仓库、学校和百货公司等建筑物,都纷纷披上新装,呈现出一片生气。    从率先更新的旧金山吉拉迪利广场,到波士顿市范尼尔堂及昆西商场的综合建筑,从纽约市曼哈顿岛焕然一新的苏豪区,到加州萨克里门多市重整的史基大道,都不是仅着重于修复那些古老建筑物的旧观,而更着重于在无损于它们的本来面目之下,加以现代化而重新使用。这项趋势过去曾为不少建筑师所反对,而现在,在美国最负盛名的建筑师公司中,有许多已参与保存和更新古旧建筑物的行列。    复修古旧建筑物运动倡导者之一、纽约古迹保存会创会会员戴蒙斯坦表示:古旧建筑物整建复用工作,已由过去各行其是而演进至目前的整体行动,不再限于修复一处覆折式屋顶或一幢新古典式建筑物,而是着眼于大举修复整个住宅区或地区。    一位批评家指出:古旧建筑物是“一种储存的能源”,也是现成的东西;而兴建新摩天大厦和购物中心需用的钢铁、玻璃和铝料等等,俱需耗用大量能源方可生产。(据美国联邦政府一项调查显示:拆除一座旧建筑物再行重建所需的能源,可供该座现存的旧建筑物继续使用16年之久。)    社会评论家们认为,1976年美国独立200周年纪念,促使了美国人重新重视国家的物质资产。    美国建筑师学会对建筑师是否“尊重”旧有传统和是否以创新手法运用既有空间,同样重视。波士顿市安德逊·诺特·范恩哥建筑师公司,在翻修马萨诸塞州乌斯特市具有123年历史的“机械大堂”时,曾经聘请一位历史顾问用放大镜细察该大楼正面的早期照片,以求更新工作在各种细节上完全吻合原状。    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历史性的“大街”上,有四个日趋破烂的街段已被列入国家历史古迹纪录之内,暂时避免被清拆的厄运,其中几座废置的建筑物并已完成更新工作。而经过更新的路易斯维尔自然历史及科学博物馆,更获得美国建筑师学会的奖状。    密苏里州圣路易市亦正进行重整和扩展该市濒河市区的计划,其中包括重整从前由当地名建筑师为1940年圣路易世界博览会而设计兴建成的圣路易艺术博物馆,这项工程也获得美国建筑师学会的奖誉。该博物馆有一个高30公尺的拱形屋顶,多年来内部不断间隔后已显得挤塞不堪;经重整后,内部间隔完全拆除,恢复了过去的宽敞面貌,而且陈列场地也增加了900多平方公尺,此外又装上新窗户,四壁也换上新墙面。芝加哥市排拒了多次试图将古老的公立图书馆拆除而代之以一座现代化建筑的压力,终于将之保存下来。但这幢于1897年建成的建筑物,已不适宜作为中央图书馆,因此在修葺后已改为该市的图书分馆和文化中心。市政当局动用了1,200万美元将这幢建筑物内嵌花砖的入门大厅、两道大理石楼梯,以及其文艺复兴时代建筑风格的特色等,照原样修复。    过去曾容许将古老的大都会歌剧院、宾夕法尼亚车站和丽斯—卡尔登旅馆等古迹拆卸的纽约市,现在反而走在将古旧建筑更新复用运动的前端。该市已决定将500多幢古旧建筑物,和包括12,000幢屋宇的37个历史性地区,重整它们的历史面貌。    纽约市行政区之一曼哈顿内的苏豪地区,可能是美国更新古旧建筑物当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例子。苏豪是休斯顿街以南地区的简称,区内的残旧工厂和货仓,几乎完全经过分别努力复修,而成为了一个生气蓬勃的住宅区。此外,它也由6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艺术制作及展览中心。如今,这个方横由五和六个街段组成的地区,共有8,000居民,85家画廊,30家餐馆,60家精品店,两所博物馆,以及20多个表演艺术场所。    在产业价值和政府税收方面,一项明智的建筑物更新计划可使当地的财富大增。最显著的例子之一是,加州萨克里门多市那项将面积达11公顷的贫民区更新的计划。1965年,该区的产业价值估计仅为280万美元,并且日趋下降;现在,这个距州议会不远的地区,据保守的估计也值6,800万美元,而私人及政府对区内的投资也已超逾一亿美元。该区内数十座楼宇已行修复,160多家商店生意也蒸蒸日上,并且有100多家商店等待另一批古旧建筑物复修后迁入营业。不久之前该区举行了一次爵士音乐节,吸引了上10万人涌往该区;而在过去冷落的周末,流连区内的人最多不到300名。    将古旧建筑物更新复用之举,在美国尚是一种新近的风尚。早期最大规模而成功的挽救市区计划之一,于1955年在佐治亚州萨凡拿市展开,这个美丽的18世纪港口城市,到了现代,仍旧是园林处处和到处是宽阔的道路,并且有1,500多座18和19世纪流行型式的优美建筑物。在50年代初期,当地居民开始放弃和拆除这些建筑物;后来,连当时用作宿舍的一幢最古老建筑物“达文波特楼”也面临拆卸的厄运,当时,当地一群有公德心的妇女挺身而出,组成了一个萨凡拿古迹基金会,不但保存了那幢“达文波特楼”    ——现已成为一所博物馆——也挽回了千多幢同样具有历史性的古旧建筑物,并将它们改为住宅或商业楼宇。    此外,该市还获得700万美元的联邦津贴,用来重整海滨地区。同时又另外获得联邦政府的资助,修复了两列19世纪的市区住宅屋宇。这几项更新计划使萨凡拿摇身一变成为旅游胜地,每年给它带来7,500万美元的旅游生意。

2. 香港《大公报》特稿:旅游界分析外地赴港游客增减情况

日本因物价上涨,游客减少;澳、新、泰、美游客大增;由于内地大力发展旅游业,使香港受益不浅    【香港《大公报》8月4日特稿】题:旅游界谈日本游客减少日港两地各有原因据香港旅游协会统计,今年首五个月来港的外国游客共903,000余名,较去年同期减少1.4%。美国、澳洲、泰国、新加坡及菲律宾等地来港的游客均有增加;但历年来港游客居首位的日本和去年居次位的台湾却分别减少了6.5%和60.4%。据入口旅游业内人士分析,台湾游客的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台湾当局严格限制当地人出外旅游。来港的日本游客减少,则日本和本港都各有其原因。日本经济放缓物价涨    日本近年经济放缓,在物价不断上升的同时,出外旅游的费用也约提高了15%,但是,日本人的薪金增长却追不上物价的飞涨。过去某些工厂或公司以旅游作为职工福利或奖励的,也因生意不景气而减少甚或取消。据行内人士说,一个日本游客来港三晚四天,旅行社的最低收费是七万至八万日元(约1,500元港币),如果食和住要求高一点的,那么就要九万至十万日元。这就差不多等于一般日本人一个月的薪金了。于是,日本人便减少了出外旅游。港旅游业服务态度差    在本港,无论是酒店,抑或是商店与餐馆,其服务态度均未能使日本游客满意。虽然,香港旅游协会曾于78年开始推行礼貌运动,但是据行内人士说,90%以上的日本游客都说本港消费行业的服务态度不好。游客都希望旅途舒适、方便,要求服务态度好是理所当然的,而日本游客在这方面的要求尤其高。治安欠佳使游客却步    香港的治安欠佳,也使不少日本游客却步。日本游客在港被偷窃、行劫的事件时有发生,甚至有日本游客在被劫时受伤。“购物天堂”物价日贵虽然香港市面上有各国的货物,品类繁多、齐备,并且一般价格都较外国便宜,仍不失“购物天堂”的美誉,但是近年来香港的物价亦不断提高,日本游客在本港购物亦缺乏信心,不会单为购物而来港。    据行内人士说,近年日本游客的购买力降低了,来港的日本游客有70%是不大购物的。旅行社竞争影响质量另外,香港的旅行社多,竞争烈,不少旅行社为抢生意,把价钱不合理地减低,这样虽然争取到了游客,但是,由于收费低,安排的节目质量便不高,游客不感满意,也是影响日本游客来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澳新泰美游客则大增    虽然台湾和日本的游客减少了,但其他地方的游客却有大幅度的增加。澳洲游客增加了20.3%;新加坡游客增加了18%;泰国和菲律宾游客各增加了17.8%;美国游客增加了16.9%。据旅游协会的统计,去年澳洲游客平均每人在港消费3,091元,为以个体游客作单位计算的最高消费。近年中国大力拓展旅游,使香港旅游业受益不浅,因为不少到中国的游客都途经香港,这不单为香港带来新的游客,亦使不少过往已到过香港的游客旧地重临。

3. 巴黎圣母院地下室改建历史博物馆

【美联社巴黎8月5日电】曾经一度作为地下停车场的巴黎著名的教堂圣母院的地下室,已向公众开放,它陈列着该市有关罗马帝国的历史遗迹。    这个欧洲最大的教堂地下室,花了近1,250,000美元和15年的时间挖掘和研究之后,已变成了一座博物馆。官员们说,1977年西班牙女王索菲亚访问这里时,对此场地很感兴趣,因而加速了这项工程的进展。    地下室位于教堂前面广场的底下,它的陈列品有公元前三世纪巴黎原始轮廓的遗迹和在十九世纪中期第二帝国时期对该城进行过大量改造的巴隆·奥斯曼的工作痕迹。    参观者在这个地下博物馆里可以看到一间罗马征服时期的大宅的暖气系统。在那个时候,巴黎叫做“吕特西”,罗马人把它改为“吕特西亚”。也可以看到巴黎圣母院的所在地这个巴黎最古老的原始城址,这个地方是个碉堡城市,以防御敌人的入侵,并被塞纳河环绕着。(转载香港《文汇报》)

4. 去新加坡旅游的人几与该国人数相等

【苏联《今日亚非》第六期报道】根据新加坡旅游局的材料,1979年,有224.7万人到新加坡游览。    旅游者的数量差不多等于这个岛国的人数,新加坡有237万人。

5. 欧洲人爱去西班牙旅游

【西班牙《终极日报》报道】题:英国和法国:来西班牙旅行最多的国家    欧洲人喜欢出国度假。瑞典人出国度假人数是欧洲国家中比例最高的,占瑞典总人口的86%以上;其次是挪威和瑞士人,均占本国人口的70%。    尽管荷兰和丹麦出国度假的人数比例稍低一些,但近几年来都有较大增长。比利时、德国和意大利的发展和变化不太显著;奥地利和法国出现停滞状态;英国出现减少的趋势。    西班牙是接待外国度假人数最多的国家,来这个国家度假人数最多的是英国,占30%,法国占28%,丹麦占23%,西德占18%。    近五年来,尽管英国和法国人来西班牙游览的人数有所减少,但来自西德、奥地利和其他国家的旅行者明显增多。    在一般情况下,假期集中在七月和八月份。除英国、瑞典和瑞士之外,在其余国家中,50%以上的旅游者在上述两个月度假。    旅游者乘飞机的日益增加,而搭火车的明显减少;利用小轿车代步的比乘公共汽车的也显著增多。    旅馆仍是旅行者的主要住宿处,而奥地利、英国和德国以及荷兰人都喜欢住帐篷,他们在本国也以此接待游客在欧洲享有盛名。

6. 西班牙今年将接待3,800万游客

【西班牙《终极日报》报道】题:今年将来3,800万游客    旅游局一负责人伊格纳西奥·瓦萨略说,西班牙旅馆利用率大都在90%以上,如阿里坎特省,利用率达到100%,稍差一些的阿尔梅里亚省,也达到了85%。沿海一些省份,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去年,来西班牙的游客为3,900万,收入达64亿美元。    预计今年来的游客至少3,855万,收入将达到70至72亿美元。    尽管外国人来西班牙游览的人数日益增多,但必须指出,“西班牙人仍是西班牙的主要游客”。他说,促进本国人旅游是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瓦萨略说,我们国家的旅游能力是230万个床位,其中100万属于公寓;80万属于旅馆,其余的属私人小店。

第 4 版

1. 法新社报道:西方经济危机冲击东欧国家

【法新社巴黎8月9日电】在西方发生经济危机之后六年,现在轮到东方国家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了,目前正在准备进入厉行节约的时期。    使波兰感到焦虑不安的社会动乱,罢工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和供应,就是一个最突出的例子。但是,波兰并非是受到经济衰退之害的唯一国家,正如在西方一样,造成衰退的部分原因可以归咎于能源问题。    在捷克斯洛伐克,橱窗的摆设比较丰富多彩,已成为过去的事,现在商店门前的队伍更长了,供应紧张明显可见,今年私自向奥地利移居的人增加了9倍。    甚至匈牙利也受到衰退的影响,加之失业问题,使匈牙利感到行事要谨慎。1968年以后匈牙利实行经营管理权力下放,经济繁荣了。    据东方集团的全面统计资料,取得的结果通常比原来预期的要低,尽管今年已作过修改。1979年社会主义集团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只有2.3%,而计划规定是4.6%。工业生产的情况亦是如此:原计划规定增长6.3%,而实际数字是4.3%。    投资情况也是这样。据统计,投资减少最多的是苏联,苏联的投资1971—1975年期间平均增加7%,而1979年下降到增加2.6%。    东方为了克服经济体制中固有的弊病——权力过分集中,农业生产不足以及生产率低下,六十年代曾转向西方,用大量进口技术和工厂设备来使经济恢复正常。    向资本主义国家购买技术和工厂,然后把在新建工厂中生产的产品返销给西方,这个主意并非考虑得非常周全。结果是,欠西方大量债务,达600多亿美元,加之通货经常短缺,因此,投资速度必然放慢。    石油危机加重了这一局面。    但是,看来,苏联决定限制对其盟国的石油出口,因为苏联的消费每年增长4.4%。因此,东欧越来越被迫指望向石油输出国组织用高价购买原油。    西方国家密切注视着东方经济形势的变化。据外交人士说,眼下没有老百姓闹事的危险。    这些分析家预料,今后几年东西方贸易将进一步减少,同时,东方国家之间将加强联系。    甚至罗马尼亚这个社会主义集团中“爱找麻烦的国家”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它将密切同集团的关系,很可能其代价是在对外政策中奉行不那么独立的路线。近几个月,人们已注意到,罗马尼亚对苏联干涉阿富汗的批评已变软了。

2. 英国《卫报》报道:《波兰在不激怒苏的情况下改革制度》

【英国《卫报》7月30日报道】题:波兰努力在不激怒克里姆林宫的情况下改革制度    波兰的“1980年之夏”,在这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引起的变化,比起捷克斯洛伐克的“1968年之春”来,可能要广泛得多,持久得多。    此外,鉴于与波兰工人骚动浪潮有关的各方现在都采取慎重态度,苏联    十之八九不会再次使用武力阻止共产党集团中某个国家里再次出现的改变社会主义特征的改革了。    波兰领导人盖莱克本周开始在苏联“度假”,其中包括同苏联领导人会谈和在克里米亚同勃列日涅夫会晤。    波兰到处发生罢工,工人们要求增加工资,后来官方决定增加工资15%至20%以此解决罢工问题。克里姆林宫怀着不安的心情密切地注视着这一切。    虽然波兰共产党警告波兰人民说“波兰的朋友”——指苏联——正“关切”地注视着事态发展,波兰高级官员仍然坚持说,苏联一点也没有干预波兰官方所采取的满足罢工者的要求的和解态度。    只要波兰不出现多党制而结束官方垄断和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看来克里姆林宫仍然会保持几年来对波兰的宽厚的不过问的态度。只有在一个方面,苏联对待波兰越来越无情。显然盖莱克先生已经被告知,苏联今年比以往更不愿意在经济上帮助波兰克服粮食和原料短缺的困难。    当盖莱克在苏联的时候,一个南斯拉夫部长代表团到波兰进行正式访问。显然,优先谈到的是国际事务,特别是裁军问题。但是代表团的到来,也提醒人们注意:波兰正处在改革的热头上,正在对南斯拉夫‘‘自治”式的社会主义进行仔细的观察。虽然波兰共产党对于政治改革的需要和方向分歧很大,但是自由派的主要人物相信,在波兰,中央集权的社会主义几乎走不通了,现在有必要实行一定程度的权力下放,可能实行南斯拉夫式的权力下放。    在肉价上涨后本月早些时候开始了罢工的浪潮,波兰领导集团已经拒绝作180度转弯,以免重犯1976年的错误,当年是以取消物价上涨的决定和逮捕罢工领袖来平息骚乱的。这一次经理们已经得到指示要进行谈判。    工人们并没有上街,而是指定谈判委员会,谈判委员会的成员一般来自工厂车间而不是来自政府发起的官方的工会。问题已经解决了,波兰官方报纸第一次不仅承认现在发生了罢工,并且说过去也发生过罢工。    这在苏联和共产党集团其他国家里是前所未闻的。现在波兰的新的激进因素,是出现了工人的发言人,他们能够并且愿意不仅为工人的工资鸣不平,还抱怨食品和消费品不足,抱怨政治制度要求他们更努力地工作却不肯把权力交出来。    波兰的经济极为困难。工资问题的解决可能是人们心理上的安慰,但是看来这缓和不了商品的匮乏现象。党内自由派认为政权内部存在着真正的危机。甚至在持不同政见者当中,也几乎没有人主张实行多党制,现在有一种来自教会、反对派和党内各派的意见,认为必须进行有意义的经济和政治权力的下放。    他们全都想要避免苏联对波兰进行军事干涉。他们相信只要波兰仍然是华沙条约的一个忠实成员、国并且保持一党制,就能避免苏联的军事干涉。但是在这么一个范围内,必须有改革的余地。

3. 波兰《劳动之声报》说:波兰将从西方市场购买更多原料

【法新社华沙8月5日电】波兰工会报纸《劳动之声报》昨天说,波兰将被迫削减进口苏联原料而更加依靠西方市场。    这家日报的这项预测是以波兰部长会议计划委员会提供的情报为依据的。该报说,这个变化是由于“苏联原料、尤其是石油和铁类矿物的开采和运输费大大增加了”。    该报说,如果情况真是这样,“从1981年至1985年这个时期内,经互会国家和苏联的作用,尤其是在向波兰提供原料方面的作用,将会减弱”。    《劳动之声报》说,为了满足向西方市场购买更多的原油和黑色金属的需要,波兰必须增加对西方的出口,以赚取更多的外汇。    据说,为了购买原料,波兰今年将花费60亿美元。到1985年,购买原料的开支大约将相当于70亿美元。    波兰现在使用的原料约有40%是由苏联提供的。在波兰使用的原料中,苏联提供的石油为76%,天然气为百分之百,黑色金属为95%,棉花为66%,木料为百分之百。

4. 香港《大公报》载文谈锡金前国王纳姆加尔家庭发生纠纷

【香港《大公报》7月10日文章】题:娶美国女子为后终告破裂锡金逊王法庭索子    这是一段发生于喜马拉雅山小王国锡金的罗曼史,一段最终闹上公庭的破裂婚姻。    那时候,荷普·科克只有18岁,是一位初次踏足社交场合的美国女郎;而帕尔登·纳姆加尔已35岁,是世界上一个最偏远的君主国锡金的佛教王子和王位继承人。他们于1959年在印度山城大吉岭温达米尔大酒店的休息室初次邂逅。    荷普·科克后来对记者回忆说:“就叫它一见钟情吧!”第二次相会,锡金王子即向她求婚。荷普随即点头答应了。    就这样,科克小姐便成为锡金王国的王后,为时将近十载。她为帕尔登·    ·纳姆加尔生下一男一女,获得王室的承认,而且努力去争取锡金人民的爱戴。这对王室夫妇一直生活得相当恩爱,一起努力使他们的弱小国家减少对邻国印度的依赖。    但是,他们现正在纽约的州最高法庭打离婚官司,争夺子女的监管权。纳姆加尔正在纽约旅行,他要求将16岁的儿子帕尔登和12岁的女儿荷普带回锡金度暑假。但纳姆加尔夫人担心子女的安全,不愿孩子离开身边。预料波尔顿·谢尔曼法官不久将对这宗官司作出判处。    荷普·科克与帕尔登    ·纳姆加尔于1963年结婚。没多久,老国王于1965年去世,帕尔登·纳姆加尔便在全国盛大举行的加冕仪式下登上王位,统辖这个喜马拉雅山小王国。    但是,这段神话式婚姻后来却因政治动荡,于1973年开始出现裂痕,当时,约一万五千名示威者游行到王宫,抗议君主政体。印度政府“由于担心这个中印之间的缓冲小国的政治动荡”,便出面维持锡金的秩序,将国王和皇后软禁在皇宫内,最后还迫使纳姆加尔接纳傀儡的地位。    1973年,荷普·纳姆加尔获得行动自由,便立即带着两个孩子返回美国,并让孩子进入达尔敦学校接受教育。她在美国生活期间,一直保持“低形象”,以免遭受锡金王朝的政敌的迫害或报复。    1975年,锡金立法机关通过废除君主政体,宣布国王贬为庶民,但他可保留“精神领袖”的地位。荷普·纳姆加尔曾呼吁“印度要保障我丈夫的安全”。    帕尔登·纳姆加尔失却王位后,加上妻子儿女远在异国,精神一直非常沮丧。1976年,他在王宫内曾被人发现服食过量巴比通药物,昏迷不醒,后被送往加尔各答医院,如是者继续昏迷四天。纳姆加尔夫人在纽约得悉丈夫的情况,悲痛万分,整天流泪。但是,“由于护照问题”,她并没有到印度探望前国王的病况。    后来,1978年,帕尔登·纳姆加尔的26岁儿子(前妻所生)在锡金首都甘托克一宗交通意外中丧生。    一些锡金人认为,意外情况十分可疑。一些朋友推测,可能由于这个原因,荷普·纳姆加尔因此坚决不让子女们重返锡金。    两年前,纳姆加尔夫人与丈夫分居(但他们的感情还很好)。分居协议规定,孩子将与母亲一起生活,但所有有关孩子前途的决定,要由父母一起作主。现在,纳姆加尔夫人正作为离婚行动的一部分,要求禁止其丈夫将孩子带回锡金度暑假。    荷普·纳姆加尔认为,锡金的政局动荡不稳,一般运动力量正在增长,力图使锡金摆脱印度的控制,因此,孩子在这个暑假返回锡金,未免太危险了。    但前国王坚持,锡金安全平静,不会出事。    这两位锡金前国王和前王后都各持己见,各不相让,小荷普和小帕尔登会不会回锡金度暑假,要看法官大人如何裁决了。

5. 日各地开办烹饪学校如雨后春笋

【路透社东京八月五日电】由于日本各地开办的男女烹饪学校如雨后春笋。    上月,大藏大臣渡边美智雄告诉记者说,他喜欢烹饪。因此,这类学校的发展得到了推动。    于是,这种喜爱,就象流行病那样一时流行起来。在这国家中,现已引起了人们对厨房的新兴趣。大百货公司报告说,出售围裙、刀叉和即如电动搅拌器等小厨具的【男人部门」生意一片兴旺。    这种现象还得到进一步的证明,供男人参考的食谱在去年九月出版以来已经销售一空(近三十五万册)。(原载香港《文汇报》)

6. 美国妇女就业人数越来越多

【合众国际社旧金山七月三十一日电】星期四发表的调查了一千名已婚男子做家务情况的报告表明,有很大一部分丈夫做的不仅仅是倒垃圾工作——他们参与一切家务劳动。    坎宁安·沃尔什广告公司研究部主任奥尔森说:「这是不足为奇的。今天在劳动大军中,有百分之五十是妇女——其中有许多人是已婚的。结果,丈夫就得参与做许多传统性的家务劳动。」    坎宁安·沃尔什举办的调查表明,百分之八十的男人倒垃圾、百分之七十煮餐、百分之五十六上街买菜、百分之四十七用真空吸尘器打扫地板、百分之四十一洗碟。(原载香港《文汇报》)

7. 漫画

说明:在威尼斯水乡上,法国总统德斯坦在划船,船上的阿拉伯人与“欧洲姑娘”风情万种,正是“石油,石油,我爱你!”(原载日本《每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