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07-15

第 1 版

1. 日《朝日新闻》文章《中国趋于“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

说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在中国史和国际共运史上都是划时代的尝试,但要使此举在中国扎根,还必须作出巨大努力    【日本《朝日新闻》7月5日刊登该报编辑委员吉田实的文章】题:中国趋于“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    中国领导阶层的人事变动,以前只有因为政治斗争垮台,或者本人去世,而没有辞职的。最近终于出现了开辟“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其在制度上的重要根据是,“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将写入目前正在研究的新党章中。许多人猜测,在预定8月份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在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人事安排中也将反映出这种想法。这项措施不仅对争取实现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诞生后的政治素质,也是对历史上根深蒂固地存在的封建政治素质进行的重大改革。而且,这项措施如果真正地实行,那在国际共运史上也是第一次尝试。    下面探讨一下开始动起来的废除终身制的意义及其问题。    目的据认为,把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等新规定写入修改党章草案的很大目的,是为了避免长期把大权过分集中在个人或特定集体、集团手中造成的弊病。    另外,干部职务终身制使领导阶层老化,阻碍了录用能积极有效地应付新形势的新人。不仅如此,保证终身地位,在干部中间也滋长了怠惰、官僚主义和特殊化的思潮。还有,在权力集中型结构的社会主义体制中·    ,    多年形成的封建式政治素质得到增强,使得到地位的干部给自己的亲属和所在的地区大开方便之门的恶习蔓延开来。这些情况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很大不满。    带头废除这种干部职务终身制的,是党的副主席兼副总理邓小平。    问题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工作能否在各地顺利地展开,尚存在问题。这是因为各级领导机构的换班,是在存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后遗症的情况下进行的。    另一方面,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是从对过分搞“个人崇拜”加以反省中产生的措施。    把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作为一条制度,不用说在中国政治史上,就是从国际共运史上来看,也确实是划时代的尝试。然而,要使之在中国大地上扎根,还必须作出巨大努力,消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形成的各种后遗症。    而且,最重要的大概是,从内部清除据说在领导干部中间依然严重存在的派性、官僚主义、裙带关系、地方主义等特殊化的思潮,端正自己的态度。

2. 法新社记者穆瓦齐说:八十年代的世界与过去十年不会有多少共同之处

【法新社华盛顿7月13日电】(记者:克洛德·穆瓦齐)卡特总统上周在东京同中国总理华国锋讨论如何保卫亚洲不受苏联侵略的问题时,法国总统德斯坦和德国总理施密特正在波恩互相热烈地保证,欧洲将再次让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    这种情况也许还谈不上世界局势正在改组,但是这是一种新的迹象,表明八十年代的世界同过去十年不会有多少共同之处。    看起来超级大国支配局势的时代很少有象现在这样接近于为四方甚至为五方交易所代替。上周的外交事件是在这样一些新的政治趋势的背景下发生的:    ——美苏两国之间维持了十年之久的和解在莫斯科把它的坦克开进阿富汗之前已接近结束。缓和已经为小型冷战所代替。今年秋季的美国总统选举结束之后,如果保守派里根进入白宫,这种冷战很可能会继续下去。    ——美中两国之间于1972年首次谨慎开始的试验性合作,自苏联在阿富汗的冒险之后有了高速度的进展。在华盛顿准备加强中国武装部队(虽然没有达到正式联盟的程度)的时候,莫斯科对“战争贩子”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卡特上周在东京的会谈确认了一项华盛顿—北京—东京的三方谅解的存在,即在东盟五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支持下抵抗苏联阵营在亚洲的攻势,尤其是越南的威胁。    ——由于对美国总统感到失望,法国和西德正在引导欧洲共同体走向采取独立的对苏政策    ——北京和华盛顿认为这是滑向中立的危险的趋势。    ——继在越南战争中崩溃而出现了暂时的孤立主义倾向之后,现在美国又决心阻止苏联向波斯湾的任何推进。两个超级大国都在印度洋部署了历来力量最庞大的海军;华盛顿一再要求欧洲给予支持。    ——阿拉伯石油生产国由于内部的争吵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因而构不成真正的政治力量。但是它们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将一直持续到这些工业化国家成功地开辟出其他能源时为止。    有几个因素可能把这场游戏搅乱。打牌者随时可能换人。卡特总统今年11月可能不能重新当选,日本的新首相可能证明没有已故的大平正芳那样容易屈从美国要日本多承担一些维护区域安全的责任的压力。    克里姆林宫中上了年纪的人迟早都要离去。谁知道日益临近的法国和德国的选举又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呢。    但是眼下最严重的事态发展将是华盛顿同欧洲盟国在根本的战略抉择问题上的分歧会日益加深。白宫深知存在着这种危险,但是由于陷在竞选活动中,看来不能发挥必要的想象力来想出建立一种“新的”大西洋联盟的办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支持欧洲团结的主张,因为它确信欧洲虽然在经济的繁荣是可靠的,但是由于各国利益不同,欧洲永远不会在政治上以一个声音来说话。    美国的普通人已经忘记,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各国根据自身的力量都是世界强国,同苏联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都比美国同它们的关系还要密切。因此,目前看来卡特总统已经断定,同与苏联有分歧的、发展中的、热心与美国打交道的中国达成一致意见,比在东西方问题上同不大情愿跟美国走的欧洲人达成谅解要容易。

3. 巴基斯坦全国联盟在拉合尔举行全国性会议

【美联社伊斯兰堡7月12日电】五个被取缔的巴基斯坦政党今天誓言如果巴基斯坦在六周内还不恢复民主,它们就发动全国性示威来推翻齐亚·哈克总统的政府。    巴基斯坦全国联盟是在伊斯兰堡东南290公里的拉合尔举行的全国性会议上提出它的要求的,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有800人。巴基斯坦全国联盟是由五个反对派政党组成的,这五个政党全是中间派或最右的政党,它们是巴基斯坦民主党、贱民运动、伊斯兰贤哲会、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和全查谟和克什米尔穆斯林会议。    这次会议是由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的首脑阿里    ·马尔丹·沙阿主持的,召开这次会议是违反军事管制法有关禁止政治集会的法令的。    巴基斯坦全国联盟今天在拉合尔举行的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要求立刻解散现在的军人内阁,要求成立一个由文官组成的临时政府来举行全国选举,然后把权力交给在选举中获胜的人。    这项决议说,“如果齐亚政府不接受这一要求    ——这是避免他同巴基斯坦人民发生对抗的唯一办法——的话,巴基斯坦全国联盟将在今年9月1日开始在全国进行反对他的宣传鼓动。”    巴基斯坦全国联盟的这项决议说,政治活动的禁令和其他严厉的措施,已“把巴基斯坦变成了一个坟场,这个国家已经完全瘫痪了。”    决议说,目前的情况“充满着危险,因为苏联军队占领了阿富汗,现在就驻扎在巴基斯坦西部边界的外边”。    决议说,“与此同时,印度正在军事方面同苏联进行勾结”,而且得到了莫斯科大量的军事援助,这些军事援助很可能被用来对付巴基斯坦。    这项决议说,巴基斯坦人民同现政府之间的疏远造成了这个国家不能有效地抵御苏联人的局面。    该决议要求政府停止专断地修改巴基斯坦1973年的宪法。这些修改已使民权受到限制,并且限制了普通法庭的自由工作。    会议人士说,巴基斯坦全国联盟的领导人很可能会开始同其他政党对话,要它们一起来要求立即举行全国选举。

4. 美参院外委会就美中、美台关系发表报告

【法新社华盛顿7月12日电】昨天在这里发表的美国参议院的报告说,美国同中国和台湾的关系现在是平衡的。“现在打破这种平衡对谁都不利。”    参议院外委会起草的这项报告还说:“所以一个稳定和繁荣的台湾对东南亚的稳定,和美国的国家利益来说是重要的。”    这项报告说,在华盛顿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后,北京立刻表示出它要为统一台湾和大陆而努力的愿望。    这项报告接着说,中国既没有设法催促进行统一的谈判,也没有表示出它在考虑用军事行动达到这个目的。    这项报告接着说:“在目前,假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打算听任这种含糊其词的美台关系法存在是有道理的。因为如果它不这样的话,那么将会迫使中国应付那种不稳定和无法预计的局面,而中国在目前并不希望出现这两种情况。”    报告说:“与其说采取其它任何抉择,倒不如维持现状为妙。”    这项报告说,对于美国来说,“艰巨的任务就是要维持这种平衡,最重要的是不要采取那种会在台湾引起对该岛的安全失去信心的行动。因为,如果没有信心感,台湾今后的经济可能受到不利的影响,并且会损害它希望进行政治改革的意愿。”这项报告末了指出,如果在台湾问题上的抉择不贯彻到底,“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几乎不会有取得成功的机会”。这项报告说:“一方的失败很可能导致另一方的失败。”

5. 库兹涅佐夫结束访南回国

说苏将坚定地实行同南发展合作、加强友谊和信任的方针    【合众国际社贝尔格莱德7月13日电】苏联议会代表团在这里作五天正式访问并同铁托之后的南斯拉夫领导举行会谈之后于今天启程返回莫斯科。    这是自从勃列日涅夫主席5月8日在南斯拉夫首都参加已故总统铁托的葬礼以后访问这个独立的共产党国家的头一批苏联高级官员。    这个由库兹涅佐夫率领的代表团是从南斯拉夫南部亚得里亚沿海的杜布罗夫尼克机场乘飞机回国的。南斯拉夫议会主席马尔科维奇到杜布罗夫尼克机场为库兹涅佐夫及其代表团送行。    这些苏联人除了在贝尔格莱德会谈之外,还游览了南斯拉夫六个共和国中的四个,并同当地领导人举行了会谈。    库兹涅佐夫在机场发表讲话时对记者们说:苏联“将坚定地进一步实行在同南斯拉夫的关系中发展各方面的合作、加强友谊和互相信任的方针”。    库兹涅佐夫“满意地”指出,苏南关系在勃列日涅夫和铁托已经奠定的坚实基础上越来越稳定,并在各个方面以各种形式顺利地发展,内容越来越丰富。南斯拉夫领导人在同库兹涅佐夫会谈时重申要继续沿着铁托的道路走下去的立场,即在国内实行独立自治的特别牌号的共产主义,同时奉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第 2 版

1. 香港《大公报》文章《东京的北京烤鸭店》

【香港《大公报》6月21日刊登余以谦一篇文章】题:东京的北京烤鸭店    日本人到了北京,多想一试北京烤鸭的味道。但是,今天来说,在东京就可吃到地道的北京烤鸭了。作为中日第一家合营企业的“京和”公司,自新开设的“留园”饭店推出北京烤鸭以来,大获好评。“留园”位于东京“芝”区,它的北京烤鸭所以与众不同,不仅鸭子是北京空运来的,所有烹调工具、佐料、调味品也全部是北京制的。甚至烤制北京鸭的炉和灶(包括砌灶用的砖)也是道地的北京货。大师傅更不必说专门聘自北京,而且厨龄均在十年以上。留园的大师傅共有十人,每天在饭店为日本人及华侨食客,烤制道地的北京鸭及著名京菜。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收入增多,许多人对口腹之欲也颇考究。今天的日本人和战时所见的刻苦生活已有天壤之别。从东京到地方城镇,各式餐馆林立。在外国食肆中,最多的还是“中华料理”,可见中国菜深为日本人喜爱。但日本人的口味已经越吃越“刁”。他们能分辨出什么是地道的北京烤鸭。他们喜欢吃炭火烤的鸭子,而认为煤气炉烤的不够地道,说是皮不如“天火”烤的稣脆。他们不惜巨金,务求一尝真正的风味。“留园”的烤鸭就是用柴火烤的,并且是用砖炉,而不取电炉。烤鸭所用的柴也有讲究,不是什么木柴都行。据说上乘者用杏树和枣树,更讲究的是用黑枣树,取其火力强、烟少,而且烤熏出的鸭子特别香。    北京烤鸭的烹制过程中,最困难、最高级的一道工序便是掌握火候。在留园饭店掌烤鸭火候的,一位是任春德(53岁),一位是刘法堂(53岁)。据任春德说,他担任烤鸭“司炉”已经10年。他前后干烤鸭这一行已40年。换句话说,他13岁就进入“全聚德”当学徒。据他说,一切都讲经验。炉中的温度一定要保持平均,要不断地将鸭子在火中回转,一只鸭子烤熟,须时40分钟,全凭师傅的手艺和判断,鸭子体内的油就可全部烤出来。    任春德师傅说,烤鸭的成功与否,有三大要素。第一是色,好的成品其色必定红艳发光,异常可爱,一见就引起食欲。第二是皮,到了口中松脆鲜美,齿颊留香。第三是肉嫩可口。但这三要素的获得,决定性的因素就在于司炉兼烤手。    留园的北京鸭是在北京屠宰速冻后运来日本。烹制前先要解冻,取出其中内脏,洗净后阴干。然后用塞子塞住鸭屁股,从鸭嘴中灌入滚水洗净体内,再多次涂上麦芽糖。鸭腹内灌以滚水,是使鸭的内侧肉质经滚水的热处理,格外嫩口。涂上麦芽糖是使鸭皮发光,味道鲜美。    吃烤鸭少不得吃饼。做荷叶饼这道工序是46岁的胡瑞铭师傅。他是北京制饼的名手。    日本食客真那么讲究吗?据说决不含糊。有些食客就指出,北京新开的烤鸭店,用煤气炉集体烤鸭,其味不够纯正。还有佐料,北京的芝麻酱,有时不够香。他们说,“留园”烤鸭的味道比北京、香港某些食店的出品好。原因是按传统办法。唯一美中不足,是北京鸭运到东京,多了一道冰冻,如用新鲜北京鸭,那就十全十美了。    留园的十位师傅,都是一流好手,每天只烹调50只。不过在日本,烤鸭也分“定食”(客饭),规定中午发售,每客一汤一鸭餐,三千日圆。如果在晚上,有烤鸭晚餐,加上冷盘等,每客六千日圆。如果是全鸭豪华宴,每人要20万日圆。“京和”公司预备今秋在大阪开设第二家北京烤鸭店。    据说,东京留园之所以“收得”,是因为集中了北京五家有名的饭店的名菜精华。这五家饭店是:全聚德、同和居、鸿宾楼、东来顺和便宜坊。    日本的不少中国菜馆的出品,事实已多少带点日本化。在中日老饕吃来,颇感劲头不足,如川菜不够辣,沪菜过于甜。但“留园”的副社长王遵伯却强调,一定要在异国烧出地道的中国菜。让真正的中国菜爱好者不至失望。果然这一宗旨引起好评。“京和”这家日中合营公司来头不小,它是在前年秋天日本财界巨子永野重雄和今里广记访问中国时,双方谈到何不在日本设立一家合营企业。“京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它不但要在日本开设纯中国餐馆,还准备办饮食杂志、中国工艺品等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的事业。    日本许多中菜爱好者对留园的京菜赞不绝口,说中国悠久的“吃”的文化不难征服世界。

2. 聂华苓谈访华观感

她对中国前途充满希望;她认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解放思想    【香港《大公报》6月26日文章】聂华苓畅游大陆两个半月,过港回美。她自己也承认,收获非常大。    她说,这次访华,认识面比上次广,而且深刻得多。    她说,她会见了几十位作家,连亲友在内,有一百多人。    她除了到各地参观之外,什么戏也看,什么音乐也听,又因为她女儿王晓蓝是舞蹈家,连带她也看了不少舞剧。因而,她得了一个总的印象:现在真是开放多了,可以欣赏到的艺术品种非常多。总的来说,突破得最大的是戏剧,其次是小说,再其次是诗。    谈到台湾文艺与中国大陆文艺的比较。她认为,台湾的文艺,长处大都表现在技巧方面。目前新中国的文艺作品的突破,却都在内容方面着眼,技巧方面很保守。    她说,这次畅游,保罗·安格尔    ——她的丈夫、美国诗人,写了八十多首诗,内容都是关于中国的,英文版与中文版,都会在中国出版。    谈到安格尔,她也禁不住赞美他的精神。她自己预备八二年再来中国。她说,安格尔也会来,他对中国很关心,感情很浓,感觉很敏锐。    她自己将会有六本著作在中国出版。就是《失去的金苓子》、《桑青与桃红》、短篇小说集《台湾轶事》、《三十年后》。还有她翻译的美国短篇小说选等。    她说,她有一个感觉,现在中国有很多人,不论什么年龄,都有一种急于想了解国外种种情形的渴望,她认为,这是好现象。中国人实在应该知道点外国情形。    对于现代化的推进,她认为,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得解放思想。清除官僚主义,清除古代封建意识与现代封建意识。    她认为目前好些人仍然心有余悸。因此,有些该说的话,便由海外知识分子说。    她对中国的前途,充满希望。她说,如果不再出现阻力,十年后,中国的文化发展就会很惊人。

3. 更正

昨日本版头条标题《中国修养生息》,应为《中国休养生息》。

4. 越来越多的美国经理人员参加进修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记者:罗杰·里克莱夫斯)题:回到学校去。越来越多的经理人员为了跟上形势和提高自己而攻读与工作有关的课程。各公司和学院扩大它们的计划    托马斯·伯奇尔每周要抽出一整天的时间学习    ——这正是他所在的公司所要求的    。    这位雷电华总公司设在纽约的电台网子公司的副总经理为了取得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每星期五花一整天的时间在课堂里学习。    伯奇尔和参加哥伦比亚大学特设的商业研究院计划的其他147名中层经理人员一样,是在他的公司倡议下去学习的。他的公司替他付学费,并且把他在学校的学习看成是他的工作的一部分。他还得花星期日全天和每周两三个晚上的时间来做课外作业。    这位38岁的经理人员承认:“从家庭的角度来看,这是很苦的。但是,当你接近中层经理人员的关键阶段时,你必须自问是否具备更上一层楼的条件,我觉得我并没有具备这个条件。”伯奇尔说,这项训练已经使他升了一级。    一个大事业美国企业管理协会主席詹姆斯·海斯说,现在,每年有将近50万名经理人员参加一个正式的企业管理教育课程,从两天的学术讨论会到一年的课程不等。海斯补充说,光是美国企业管理协会每年就收了将近10万名经理人员入学,而八年前只收了6万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学院说,经理人员参加的短期学习班的入学人数已经猛增到每年7,800人,等于六年前人数的六倍,也等于目前争取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人数的六倍。    各公司都在大办学习班,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说,它计划每年收一万五千名经理人员入学,参加今年在公司内部开办的企业管理教育计划的学习。马什—麦克伦南公司希望每个专业雇员每三年能够在学习班总共学习三个星期。    属于马什—麦克伦南公司的一个大保险经纪公司的总经理小哈罗德·海因斯说:“没有一种投资能够得到比在教育方面进行智力投资更大的成果”。这位企业负责人说,由于保险管理方面的技术发生变化,“十年前干这一行的人,现在已经几乎跟不上形势,除非他们参加进修教育”。    有无数的经理人员的确在学校进修,作为提高自己的一个手段。    美国企业管理协会的计划中包括一位新的经理人员将要运用的各种技巧,讲的课程都是工业上的典型问题。例如,计划规定用两个半小时讲“如何鼓动雇员”,用一小时三刻钟讲“如何安排时间”。    在设计新的课程时,是否能够满足变化中的新需要是成功的关键。纽约的美国企业管理教育国际公司说,每年的课程有一多半是新的。课程中讲授如何把公司的现金向外国的货币市场投资,八十年代怎样在沙特阿拉伯做生意,这些是该公司最近提供的课程。    提供课程的公司在增长,许多企业也有了比以往雄心更大的内部教育计划。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花了两年时间研究了几百名高级经理人员,看看什么办法使他们提高了工作能力,哪些办法是可以传授的。    花旗银行公司说,今年将花费二百多万美元执行一项为期一周的企业管理教育计划,并且开始吸收其他公司的人员参加。副总经理亨利·布伦纳说,学生为了把在正规课堂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他们分成七人小组,针对企业管理中遇到的每种情况进行“演习”。    许多其他计划都使用电子设备。伊利诺斯理工学院把芝加哥校园里的许多课堂实况转播给这个地区的企业机关。通过双向电视,在公司“课堂”里的学生可以和在大学课堂里的学生一样提问题和回答问题。一门企业管理课程目前同时向九家公司放映。该理工学院说,上电视课,一个学生可以不离开公司办公室就学到取得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的百分之八十的课程。各大学也向公司所在地播放许多实况教学课程。

5. 美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维·洛克菲勒谈:未来的公司经理应具备的才能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戴维·洛克菲勒文章】题:谈2000年时企业经理将面临的挑战和应具备的才能    未来年份中的三大挑战    (1)技术的巨大变化。过去二十五年内,科学研究与发展成果突飞猛进,使我们不胜惊讶。未来的技术进步给我们提供的东西,将包括设在家中的计算机终端机、轻便办公室以及用自动化来代替例行的、危险的和讨厌的工作等等。最高层的管理将变为“远距离管理”    ——通过终端机和按钮来指导公司的活动。    (2)企业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到本世纪末,为解决世界七十亿人口的吃、穿、住问题,就要求企业不断扩大生产,从而给企业管理带来极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将更加紧张。美国即使能控制石油的进口,但在铬、铜、铝和其他重要原料上依赖别人的程度将继续加深。    (3)经理人员过剽。二次大战后出生高潮时的婴儿,将使2000年的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的队伍大大膨胀。可能出现这种局面:大量受过良好教育和训练的人找不到相称的职位。这也许会使中层经理不仅要“更努力地工作”,而且要“更好地工作”。2000年时高级经理人员应具备的才能明确的全球观点。世界贸易和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强导致了相互依赖的世界经济,这就要求企业高级领导人把本公司的海外利益和国内利益都看作是管理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更注重战略问题。要能预见到不断的变化,并制定相应的规划,要能为本企业的未来出高招,订任务和定基调。日常事务的决策将变得不太紧要;    能同复杂而多样的内部和外部力量打交道。不仅要成为“通才”,了解历史、政治、时事以及文学艺术等,还必须对公众舆论敏感并尊重公司内的群众意见;    要在处理人事关系等方面经得起各种考验;    要能应付对本公司有影响的各种社会力量。必须花更多时间从事院外活动,对持不同意见的股东作说服工作,并同各种特殊利益集团直接打交道;    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主要负责人应该亲自发扬积极进取、有所倡议、开诚布公等作风,并且要能代表本公司和本行业对批评者作出有说服力的、前后一贯的答复。

第 3 版

1. 美刊报道:巡逻无线电机的效用

【美国《今日世界》7月号文章】巡逻无线电机效用宏大    在一个寒冷的晚上,香港一条僻静的小路上仍有许多对情侣在谈情说爱。其中一对青年男女也挽手漫步其间,但他们似乎另有心事……这对看来像情侣的是两位便装男女警员,他们正担任巡逻工作,他们的任务是捉拿专事抢劫情侣的盗匪。    没多久,他们果然发现两个行动可疑的男子,于是上前表露身份,进行搜查。突然,两个可疑男子反身扑向这两名男女警员,一场剧烈打斗于是开始。便装女警员和一个持刀的男子对峙,一手拉住暴徒的衣服,另一手则拨动皮包中一具无线电机的机钮,发出紧急讯号。    当时,附近一条路上另一位男警员正在巡逻。他从一具与同僚连系的随身巡逻无线电机中,收到了那位遭遇紧急情况的女警所发出的讯号。而在附近大路佐敦道巡逻的另一男警,同时也接到同一讯号。这两位警员便立即分头赶到出事现场,协力制服和逮捕了那两名罪犯。    上述事件虽然只是香港警方对抗罪行当中的一段小插曲,但却充分反映香港警察随身佩带的巡逻无线电机,正在发挥使他们之间互相呼援以应付危急和捉拿歹徒的积极作用。同时,这种配备的迅速可靠,已使警察能够于歹徒尚在犯案行动中就加以擒获。    香港警员巡逻无线电系统的神经中枢,分设在港岛、九龙和新界三个区总局的指挥控制中心之内。这三个区总局各有本区的电讯设备,而区内各分局也有与巡逻警员连系的巡逻无线电控制台,分由一位高级警官担任控制调度工作。同时在这三个控制中心内,亦各有其他方面的电讯控制台,用以指挥交通警察、收听“999”紧急报警电话,和调动紧急行动组的人员和车辆。    巡逻警员用巡逻无线电机对各分局的报告,皆由各分局控制台的值班警官收听。而两者之间的通话,同一分局派出的其他巡逻警员也同时收听得到,由此大家都可得知区内所发生的一切事故。    从湾仔最近发生的一件案件,足以显示出香港警察在无线电协助之下行动的迅速程度,往往于案件发生的当时就可擒获疑犯。事件发生在某日凌晨二时,港岛指挥控制中心收到一个“999”紧急报警电话,举报湾仔区轩尼诗道一家餐厅发生劫案。该中心马上通知该区的警察巡逻车和巡警前往出事地点,他们到达后立即监视着现场。在该处等候的报案人告诉到达的警员,餐厅内有三个客人在打烊(闭店)后留着不走,并用利刀和手枪威胁职员交出钱财。    警察巡逻车到达后不多久,其中一名疑匪手持赃款走出大厦门口,立即被捕。警员旋即用巡逻无线电机联络,展开逐层搜查,终于在顶楼捕获另外两名疑匪,并在九楼发现一支被弃置的玩具手枪,而被劫去的七千多元港币也全部起回。    香港警察佩用共有八个频道的巡逻无线电机,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按照香港独特环境而设计制造的。另一件在巡逻无线电机协助之下而破获的罪案,是迅速捕获一个向港岛北角英皇道一家银行打劫的匪徒。当时,该名匪徒持着一支类似手枪的物件指着银行出纳员,掠去了一千元,马上夺门而逃。银行其他职员此时则已拨电话报警。    港岛指挥控制中心收到电话后,马上用无线电通知在英皇道巡逻的警员。当时恰有一位便衣警员在附近巡逻,劫匪在离银行150米处就遭截住,人赃并获。而且和那位便衣警员几乎同时赶抵现场的共有十位警员。    香港警察三个区总局指挥控制中心当中,以设在九龙半岛市区的一个工作最为繁忙,全港约有50%的报案电话都由该中心收到。该中心控制台每月平均接到五千个“999”紧急报警电话。    指挥控制中心的无线电控制台,可在同一时间内指挥数百警员协同工作。此外,巡逻无线电系统也使香港水警间的联络更易进行,大大增强应付非法入境和贩毒活动的能力。

2. 纽约《华侨日报》文章《美国的公共图书馆》

【纽约《华侨日报》5月6日报道】题:美国的公共图书馆    美国各地有接近15,000间公共图书馆,它们的业务范围,除了贮存、借出及收回各种书刊杂志外,还提供广泛的服务。    美国的公共图书馆一般都有良好的设备和广阔的空间,贮存着大量文字资料,借阅手续已由电脑代替过去的人手操作。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图书馆内可以获得财政、医疗、法律、艺术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少数民族可以从资料中学习本身的历史和语言;文盲可以阅读和书写;对文化生活有兴趣的人可以参加图书馆举办的演讲会、音乐欣赏会;小孩子可以借玩具、玩游戏。    一些图书馆设有谘询处,解答读者的询问。例如,底特律图书馆的谘询处平均每月接到15,000宗查询。在美国一些没有商业电视服务的小城镇,图书馆负起输送有线电视节目的职责,这些节目由馆方监制,内容包括新闻、大学课程、文娱节目及为盲人提供新闻服务等。    在洛杉矶,公共图书馆为说西班牙语的少数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主办英语训练班。芝加哥的公共图书馆也开办了一个为期十个月,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演讲项目,该图书馆的文化中心还举办有关少数民族婚姻的展览和舞蹈表演。    在巴尔的摩,公共图书馆开设文盲班,教成年文盲读和写。    同时也通过授课和提供自学录音带,帮助中学生应付功课。    芝加哥和洛杉矶的公共图书馆分别主办了唱片欣赏和音乐会,洛杉矶图书馆同时举办了讲故事节目和有奖比赛,鼓励儿童们多进行阅读。    伤残人士和老年人受到公共图书馆的特别照顾。在洛杉矶,公共图书馆二百个志愿工作人员,把书籍和活动电影送到伤残人士家中,陪同伤残人士看球赛和马戏。    一些图书馆则以交通工具乘载老年人到图书馆。    在纽约,一些公共图书馆还可借出园艺工具、木工工具、缝纫机、打字机给读者,成为人们的良友。

3. 从克里特岛发掘的尸骨推断该岛曾经历人类自相残杀时期

【法新社驻雅典记者报道】英国考古学家最近在希腊南端的克里特岛上发现,在公元前15世纪,该岛上曾经历一段人类自相残杀的时期。    克里特岛位于希腊南部的东地中海。现有人口近50万。据大量的历史资料记载,早在公元前4000年,克里特岛就已经成为地中海沿岸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公元前2000年,它当时的都城克诺索斯达到极盛时期。到公元前1500年,该城被一系列的地震夷为平地。以后没有重建。该岛从此日渐衰败。    数十年来,不少国家的考古工作者络绎不绝地登上该岛,从事发掘考古研究工作。最近,英国博利斯托尔大学的沃林教授,在原来克诺索斯的旧址进行发掘,他意外地发现了200余块人的骸骨。经研究考证,证明这些骸骨是公元前15世纪,十几个从10岁至16岁的孩子尸骨的一部分。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些骨头上都留有类似当时的屠夫所使用的刀子划破的痕迹。    沃林教授推论说,当时生活在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温人,在经受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之后,一度面临严酷的饥饿威胁,从而出现历史上短暂的人吃人的现象。

4. 法新社介绍去世的比利时法语专家格雷维斯

【法新社布鲁塞尔7月7日电】(特派记者:埃利·马居斯)著名的法语大师、《法语语法正确使用》一书的作者莫里斯    ·格雷维斯先生,本月4日去世,享年84岁。法语界对这位比利时人深表哀悼。格雷维斯是马蹄铁匠的儿子。1895年出生在与卢森堡大公国接壤的比利时卢森堡省的卢尔斯。    在他的家乡,人们都只会讲洛林地方方言。少年时,他母亲曾对他说过“山羊决没有很多油脂”这样一句地方谚语,企图说服他:家庭贫困不能满足他要上中学的强烈愿望,他应该继承他父亲的事业,好好干好铁匠活。    1914年他获得了小学教员的文凭,一边教学,一边独自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并报考了列日大学,他三十岁那年在列日大学成功地完成了题为“关于颂歌和长短句抒情诗中的荷拉斯的语言”这一博士学位的答辩论文。    一次他的一位同伴建议他修改简明语法教材。这成了他写作《法语语法正确使用》的动机。不过他为了找到手稿的买主化了不少个月的时间。    小印刷商迪洛特帮助出版了704页的《法语语法正确使用》一书。第一版只发行了三千册,销售却化了三年时间。接着在1939年和1947年发行了第二版和第三版,这才使作者获得了法国科学院的金质奖章。    是安德烈·纪德确认了这本书的意义。1947年2月8日,他在《费加罗》报的文学增刊上发表文章,向这位语法学家表示热烈的敬意。他强调指出,这本语法读起来使人感到是一种娱乐和陶醉。    从此,此书多次再版,许多作家也都向格雷维斯表示敬意。    这位锻造法语的铁匠始终彬彬有礼地拒绝进入法兰西学院。1967年他成了国际法语语言委员会的成员。1971年蓬皮杜总统颁发给他一枚勋章。

5. 美报评中国摄制的电影和放映外国影片情况

【美国《华盛顿邮报》6月8日文章】题:好莱坞来到了北京副题:在中国最受欢迎的电影是《佐罗》、《车队》和《大西洋底来的人》    中国人已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电影观众——每天有七千万人步行或骑着自行车去看电影——他们对仍然使他们的业余娱乐活动大为扫兴的宣传和公式化的表演越来越感到厌烦。中国共产党清洗了文艺界那帮别有用心的人,据说是他们扼杀了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初期的电影。但是这些人被清洗三年之后,人们对银幕上放映的电影仍然嗤之以鼻。    人们说观众讨厌影片中的帮味,指的是曾一度统治文艺界的江青及“四人帮”的影响。中国电影工作者在谈到三年来未能克服这些影响时表现得异乎寻常的坦率。一位有经验的电影剧作家说,电影仍然“太平淡和富于说教,对话太多,矫揉做作,太不含蓄而没有回味余地。”    中国人喜欢看反应真实生活的美国电影。几部由卓别林主演的电影如《摩登时代》在这里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但是在中国上映的美国七十年代的影片是几部并不怎么出名的影片,放映得广泛的电影是《未来世界》和佩金珀赫的《车队》。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一位文化官员说,“这部电影充满了色情和暴力。我认识的中国知识分子感到很气愤。”    目前在中国电影院上映的热门电影是美国ABC国际电影公司1979年拍摄的《恶梦》。中国电视台刚刚播放完美国电视影片《大西洋底来的人》。在上海工作的美国学者戈德说:“我的中国朋友说,他们看了这部电视影片。我对他们说那是一部很拙劣的电视影片——我们从来不重视它。”他的朋友犹豫了一下说:“但是我们喜欢这部影片。影片的人物表演是好的,故事情节也不错。”戈德说,于是“我们转换了话题。”    奥布赖恩是一位美国电影制片人,他在1979年夏天访问了中国,并同中国人就电影问题进行了会谈。    他说,中国人没法从美国电影发行人那里买更好的电影片,因为他们想要在每部最多不超过一万美元的限额内把电影片的所有权都买来。而美国电影制片厂却坚持要从电影门票收入中得到一定百分比的分成。奥布赖恩说:中国人同来访的美国电影制片人举行了多次会谈,但他们思想上有点混乱,“他们害怕糊里糊涂地中了圈套。”    北京从私人影片发行人那里买到几部象《车队》之类的一般电影,这些影片发行人愿意把电影片卖给中国,以便今后能做更多买卖。    中国目前有八家电影制片厂。他们在1979年拍摄的故事片,比上一年有所增加。    可上演的影片大量增加,开放了更多的电影院。    中国电视台几乎每天晚上都播放电影,大约有两亿人经常在公社、工厂和机关办公室的公共房间观看电视。    每周至少放映一部外国影片,其中有许多是从香港、日本和墨西哥买来的电影片。除了诸如《车队》、《佐罗》、《尼罗河上的惨案》和《未来世界》外,还有些质量较好的电视影片,如英国电视影片集《居里夫人》。    1980年底美国政府计划举办一次特别的中国电影节,中国政府也将举办一次美国电影节。电影局副局长对于他要看什么电影和不看什么电影思想上是很明确的。中国人告诉奥布赖恩:“电影应该留点余地让观众去回味。”    中国大多数新拍的电影仍然表演很生硬,情节雷同,动作就象京剧那样过分夸张,但有少数几部片子使人感到新颖和有吸引力。新的传奇故事片《傲雷·一兰》讲的是一个生长在中国东北草原部落的女英雄在十七世纪中叶抵制俄国人入侵的故事。    吉林长春电影制片厂拍的《小字辈》却不一样。    这个影片是部“美国式”的中国电影。尽管影片中的一些镜头太一本正经。    银幕上出现清洁而繁荣的上海也使人看过有点怀疑是否真实,但这部电影仍不失为近几年来最好的影片之一。类似这样的电影将会越来越多。

第 4 版

1. 日记者报道越南边境要冲同登见闻

说越南不仅在边界线上,而且在到河内为止的一百数十公里的公路线上也建立了严密防御体制,河内象枪林一样,用严密的对空炮火进行防御    【日本《读卖新闻》7月13日报道】(记者小仓发自河内)题:要冲同登见闻    谅山省的同登,是据说处于紧张状态的中越边界地区的重要据点,记者于11日到达了这个城市。这个地方由于去年2月中国军队的入侵已变成废墟。现在驻扎着越南正规军和地方军,为防备中国的“第二次惩罚警告”整顿了纵深阵地。这些部署比去年春天看到的时候更加充实了。同登这个地方离边界仅三公里,在四周群山环绕的一个小盆地里。过去是以华侨为中心的有5,000人口的城镇,去年2月中国军队入侵时,成为中国军队的头一个占领据点,是建立了炮兵阵地的要冲。    出自防御上的原因,越南已经不想再恢复这个城镇,因此不许可普通市民进入。因为是军事上的要冲,也不许记者进入,这次是和谅山省的人民委员会的成员一起,通过了盘查所,到达了中心街的附近。    城市中瓦砾成山,杂草丛生,有些地方种有水田,是军队搞的。草丛中经常出现三三五五的割草的20来岁的年轻士兵。据他们说,是从遥远省份调来的年轻人,他们是正规军。据说因为年轻没有经历过去年同中国军队的战斗。    边界地区虽然极度紧张,气氛还是悠闲的。    据越方说,在这附近,“中国军队从占领着的越南的山上”时常向越南阵地开枪放炮。    据情报机关了解,中方最近有了很大的增强。向边界移动的部队也猛增起来,卡车和车辆充满道路。远距离炮等大炮增加了。另外,在去年中国入侵以前同越南连结的八条道路,最近又修建了七条,好象随时都能同越南连接起来。去年,中国军队事先挖了隧道使坦克部队侵入越南,因此认为是在修筑运送坦克的道路,越南对此最感担心。    此外,越方警惕的是,在1,000公里边界上的苗、傣等少数民族的动向。因为中国方面从去年以来,把心理作战的焦点集中到少数民族方面,不断进行宣传战。    针对中国所说的第二次惩罚,越南不仅在边界线上,而且在到河内为止的一百数十公里的公路线上也建立起严密的防御体制。集中了导弹部队的导弹等现代武器,拉起了防御河内的架势。    越南的估计是,如果中国发动第二次进攻时,就不仅是从陆路进攻,海上空中也将一齐进攻,河内完全象枪林一样,用严密的对空炮火进行防御。另外,空军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时,好象准备了要反过来反攻中国领土的体制。

2. 英报报道《伊朗的形势越来越糟》

【英国《泰晤士报》7月9日文章】题:伊朗的形势越来越糟    国外没有多少人对伊朗的情况感到高兴,在伊朗国内就更是如此了。前几天,发生了两件骇人听闻的事件;用石头处决了一个人;在15年中第一次在大街上执行处决。这更使人得到了转入更野蛮时期的印象。与此同时,革命继承人之间继续进行着权力之争,国家距离它所需要的政治稳定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遥远了。西方一定对此感到头痛,它需要一个稳定的独立的伊朗;苏联一定也感到头痛,它不会喜欢自己的边界老出乱子;当然其他穆斯林国家对此也一定感到很尴尬,它们认为伊朗人不注意影响,使伊斯兰教在世界上得了个坏名声。    在一月份巴尼萨德尔当选为总统的时候,人们曾希望他能够给予必要的领导。至少,迄今他没有做到这一点,也许是因为他不够坚决,在政治上不够老练;也许是因为情况太棘手了。他针对伊马姆霍梅尼最近对他的批评发表讲话作出回答。他说,他根本就没得到治理国家的必要权力。当然,最大的权力操在伊马姆本人手里,这是因为他的威望赋予了他巨大的权力。问题在于他认为自己的作用并不是积极指导伊朗的日常事务。他倾向于作为传统学者在库姆等待人们来求他指教,他仅仅在大问题上才发表意见。尽管巴尼萨德尔在一月份得到了绝对多数票,但霍梅尼仍打算把他当作不过是几个长期争斗的人物之一而已。    这样,就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权力中心,同时更反动的穆斯林信念越来越居统治地位,这常常得到暴民力量的支持。伊斯兰共和党领导人阿亚图拉贝赫什提建立了自己的权势,而阿亚图拉哈勒哈利一直自由地编制他的审理吸毒罪犯法庭的令人可怖的纪录,据估计,在前七个星期中下令执行了176次处决,已通知在公共办事处工作的妇女必须穿伊斯兰服装。库尔德人对原来答应他们实现自治的许诺深信不疑,但他们已受到武力镇压,其他少数民族正在受到镇压,这一切使人民得到的印象是,革命迷了路。局外人只能袖手旁观,希望迟早建立某种中央政权,还希望结束以伊斯兰名义搞的骇人听闻的暴行。

3. 说利雅得同苏建交的时机已成熟

【路透社莫斯科7月9日电】苏联一位研究中东问题的著名专家今天说,沙特阿拉伯对美国已不抱幻想,并认为,利雅得和莫斯科之间重新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正当美国同沙特阿拉伯卷入一场公开争端的时候,伊戈尔·别利亚耶夫在《文学报》周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沙特阿拉伯驻华盛顿大使曾批评美国国会企图阻止将F—15喷气式战斗机的先进配件出售给沙特阿拉伯的交易。    别利亚耶夫在这篇文章中说:“沙特阿拉伯的内外政策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从前那种认为同美国的特殊关系是医治各种弊病的灵丹妙药的信心现在丝毫不存在了……”    他援引沙特一位亲王私下说的话,说美国“仅仅是一个泥足巨人”,并声称,王族的某些成员认为,现在是同苏联恢复外交关系的时候了。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莫斯科认为沙特阿拉伯越来越不相信华盛顿,卡特政府一心想搞埃以和约,而这项和约一直受到了莫斯科和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谴责。    自二十年代以来,莫斯科同利雅得一直没有外交关系,直到最近,苏联报纸才不再称沙特阿拉伯为“黑暗的王国”。但是,去年1月,别利亚耶夫的一篇文章表示利雅得也许准备要同克里姆林宫恢复关系之后,官方谈论沙特阿拉伯的语调突然改变了。    苏联在去年12月对阿富汗的出兵受到了利雅得的强烈谴责,此后,苏联官方报纸指责沙特阿拉伯武装和训练反马克思主义的阿富汗叛乱者,但是,近几个月来,这种指责没有再出现过。

4. 台湾参加奥运会各单项会议代表已获苏入境签证

【台湾《联合报》7月12日报道】我国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1980年奥运会各单项会议代表,已接到苏俄的入境签证,将于今天起分批前往莫斯科开会。    中华民国籍的国际奥会委员徐亨夫妇,已于前天先行赴俄。现代五项会议代表夏抗生、谢化成和自由车会议代表徐斌等将于今天下午启程。中华奥会秘书长李炎、拳击代表林忠乎则于明天出发。    游泳代表胡新南、林敏善,手球代表何景明、王允昌,射箭代表毛渝南、射击代表段景唐,帆船代表薛国航,田径代表丁懋松夫人,柔道代表林永杰、孙柏世和汤绍文等,也将陆续前往莫斯科。田径另一会议代表纪政,将于17日动身。    这是我国体育界人士第一次到莫斯科出席体育会议。    他们将于各单项会议结束后分批离俄。

5. 美《纽约邮报》报道:《伊朗新领导人也象前国王一样把钱财藏入外国银行》

【美国《纽约邮报》7月8日报道】题:伊朗新领导人也象前国王一样把钱财藏入外国银行    消息可靠人士今天对本报记者说,伊朗的高级革命领导人,包括霍梅尼的儿子和这个国家“杀人不眨眼的法官”在内,正把数千万美元藏入欧洲银行。    首先提出这种说法的是伊朗中央银行伊斯兰雇员委员会,这是一个由于消息准确而非常受人尊重的秘密组织。    例如,在国王倒台以前很久,它就准确地报道了国王在国外私存了22亿美元。    伊朗流亡者认为,大部分秘密存款是拍卖被伊斯兰法庭处死的那些人的被没收的财产而来的。    流亡者们指责,阿亚图拉霍梅尼之子霍贾特伊斯兰·霍梅尼在一家瑞士银行存了7,400万美元。他们说,贝赫什提在瑞士的存款为8,275万美元。    据雇员委员会委员和流亡者们说,在大约二十几位持有大量国外存款的其他领导人中,有以杀人不眨眼著称的革命法庭庭长阿亚图拉哈勒哈利、外交部长戈特布扎德和阿亚图拉霍梅尼明显的继承人阿亚图拉侯赛因·阿里·蒙塔泽里之子。他们指责上述每一个人都私自转移到国外1—18百万美元。

6. 达赖指派代表团于下月回西藏访问

【路透社新德里七月八日电】据《西藏公报》今天由达赖喇嘛指定的一个新的十六人西藏代表团将在八月份访问西藏,以调查那里的情况。    《西藏公报》是达赖喇嘛在印度的手下办事人员办的一种季刊。该刊说,这个新代表团将访问前三个代表团在西藏没有访问过的地方。    《西藏公报》说,将于八月份访问西藏的这个新代表团将包括若干西藏学者,他们将对西藏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访问。

7. 日刊报道《岸信介表明将访华》

【日本《新国策》旬刊六月二十五日一期报道】题:前首相岸表明将「访华」    在今年五月底召开的本会金杯会上,前首相岸信介说:「明年内将实现访华。」好象「最后一位大人物」的访华终于要实现了。岸信介的讲话要点如下:    对于我去不去中国,人们经常议论纷纷。我本人想在适当的时候访华,但我希望那时不是受什么邀请,而是带着某种「使命」去访华。我本来就和人口问题具有密切的关系(岸信介是有关「人口与开发」问题的世界各国议员会议名誉主席——本刊注),因此,我想如果可以的话,我就以这种关系访华。    关于中国的人口,有人说是九亿,也有人说是十亿,正确的数字尚不清楚。可是,应该说,拥有如此众多的人口的国家的现状如何,或者将来会怎样改变面貌,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而且是国际上的人口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能不说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上面谈到的关于人口问题的国际会议,是每四年召开一次。在此期间,每两年召开一次亚洲分会会议。去年在斯里兰卡召开的会议上决定,一九八一年在北京召开「亚洲分会」会议,因此,如果顺利的话,我的访华明年就将实现。    届时,我想拜会对我的访华表示了好意的华国锋先生或者邓小平先生。

8. 法新社自莫斯科报道:传一位民间医生使勃列日涅夫“起死回生”

【法新社莫斯科6月6日电】题:苏联—勃列日涅夫,“民间女医”和政治谣传    莫斯科只谈论他们:勃列日涅夫和达维塔什维利夫人。前者精力旺盛,后者则“筋疲力尽”。前者因有了后者而得以“起死回生”,后者则因前者而被搞得疲惫不堪。前者是最高苏维埃主席,后者则是“一位民间女医”。    当然,官方并未作任何宣布:在这个科学社会主义国家里,谈不上民间医生的问题。但对他们主席的健康状况放心的莫斯科人在私下谈论着这件事:“朱娜·达维塔什维利治好了勃列日涅夫的病。”    确实,自5月1日以来,勃列日涅夫重返政治舞台、他多次出国访问、公开露面。他的动作又变得灵活了,他的皱巴巴的脸有了笑容。    当问及达维塔什维利夫人的情况时,苏联当局回答说:“我们将向你们提供一份关于她的活动的资料。”因为这位格鲁吉亚人——她的原籍可能是伊朗——是在大白天活动的。在一般人看来,她只不过是个“民间女医”,是个外行。从正式医学角度看,从高级生物学这个领域来讲,人们是不愿意提起她的。    为了研究这种“超感觉”的现象,在莫斯科科学院建立了一个实验室。3月12日,苏联工会的报纸《劳动报》甚至谈到了在苏联非常知名的达维塔什维利夫人的情况,她参加了苏联的科学大会。    科学院院士亚历山大    ·斯皮尔金教授特别向《劳动报》说明,达维塔什维利夫人曾用她那富于魔力的手贴在病人身上的简单方法,在一刻钟的时间里治好了一位患溃疡的病人。据这位教授说,“这样一种疗法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欧洲和美国,在医生的监督下,超感觉疗法使许多病人减轻了痛苦。”    苏联人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某些人有一种能量生物场,它在植物和人身上都能起作用。莫斯科人士说,里面无任何魔法。    这样看来,达维塔什维利夫人作为格鲁吉亚第比利斯一家饭店老资格的女招待,是有她的私人主顾的。看一次病要花250卢布。她的时间都用在第比利斯和莫斯科了。    在某些民间信仰继续存在、而且药品稀少、医院设备有时很差的苏联,朱娜·达维塔什维利夫人是深受群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