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07-04

第 1 版

1. 外电报道:华总理将赴东京参加大平葬礼

共同社说华总理参加葬礼是异乎寻常的,表明中国重视日中关系    【法新社东京7月3日电】外务省官员今天说,中国总理华国锋将出席7月9日已故首相大平的正式葬礼。    华出席葬礼,同苏联决定让其驻日本大使波利扬斯基代表苏联参加葬礼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华的出席看来是为了强调中国同日本关系的重要性。    【共同社东京7月2日电】题:华国锋总理也参加葬礼,在东京可能举行美中首脑会谈    中国总理华国锋,9日将出席在东京千代田区北之丸日本武道馆举行的已故大平首相的葬礼。这是中国韩念龙副部长于2日下午5时半在北京正式通知日本驻中国大使吉田的。    据通知说,华国锋总理将同韩念龙副部长等十几名随员一起于9日上午乘专机抵达东京,同日下午参加葬礼,在中国驻日大使馆内住一宿,十日下午返回北京。    由于决定华国锋总理为参加葬礼而访日,所以,美国总统卡特和华国锋总理在东京举行美中首脑会谈的可能性极大。    到2日为止,美中两国政府都还没有宣布卡特和华国锋在日本逗留期间的详细日程。尽管如此,外务省人士仍认为,美中首脑在东京举行会谈的可能性极大。    中国派以华国锋总理为首的近二十人的“大型代表团”参加已故大平首相的葬礼,可以认为,这是中国极其重视日中友好关系的表现,伊东临时代理首相及政府、外务省高度评价中国的措施。    本应搞得比较简朴的已故大平首相的葬礼,似将因迎接美、中两国首脑而一下子变为重要的“服丧外交”的场所。    【共同社东京7月2日电】题:华总理参加大平的葬礼,可能同卡特总统举行首次会谈    北京2日电:华总理参加非国家元首的外国领导人的葬礼,是异乎寻常的,表明了中国重视日中关系的姿态。    华总理参加外国领导人的葬礼,是5月份参加已故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国葬仪式以后的第一次。那一次,中国很早就宣布了华总理参加铁托葬礼的决定。但这次中国一面慎重静观各国的动向、一面加以研究。在卡特总统决定参加已故大平首相的葬礼的第二天,中国宣布了华总理将来日本的消息,这一点不能认为是偶然的。

2. 印度外长拉奥在议会谈中印边界问题

说中国政府这一次的建议更确切了,印度欢迎解决东段边界的前景,但从未接受建议所依据的前提条件    【法新社新德里7月2日电】印度今天欢迎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一揽子方案。    然而印度拒绝了中国副总理邓小平6月21日提出的这个一揽子方案所依据的前提条件,但对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前景表示满意。    邓对一位印度新闻工作者说,中印边界问题可以谈判得到解决,他建议两国都应作出让步——以实际控制线为基础,中国在东段作出让步,印度在西段作出让步。    印度外长拉奥在联邦议会上说:“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我们两国政府仅仅才开始再次设法解决边界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步骤。”    “早些时候中国政府向我们提出过类似的建议……这一次的建议多少更确切了……我们从未接受这个建议所依据的前提条件,这就是,中国方面在东段作出让步,放弃他们所说的被非法并入印度的领土。    “尽管如此,我们欢迎在不会遇到任何特别困难的情况下解决东段边界问题的前景。”拉奥是在回答一项重要动议时对议会讲这番话的。    然而,拉奥补充说,除非全国一致同意同中国的边界问题的解决方案,否则他的政府将不进行谈判。    拉奥说:“无论通过谈判达成任何一项解决方案,我们在表示赞成之前必须先经过全国的辩论。”    拉奥说,在谈判过程中将不会牺牲民族利益。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7月2日电】政治观察家们说,拉奥的讲话表明,只要北京接受现状,或接受实际控制线,印度将不再坚持中国撤出西段。

3. 根舍向卡特通报西德苏联会谈情况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七月二日电】    (记者:海伦·托马斯)马斯基国务卿今天说,卡特总统愿意认真研究苏联新近提出的通过谈判确定在欧洲部署核武器的限额的主张。    卡特今天在同西德外长根舍举行的半小时会谈期间,在私下得到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第一手报告。马斯基在卡特同根舍会谈后对记者说,卡特发现这个报告「有价值,有意思」。马斯基说,我们将「本着建设性的精神」研究苏联对北约提出的为使在欧洲部署核导弹行动冷却下来而举行东西方谈判的建议作出的反应。    他说,莫斯科的建议「值得(我们)作这样的考虑」。    根舍说,苏联的反应与克里姆林宫去年十二月的反应「不同」。那时它拒绝了北约提出的为限制在欧洲部署的中型导弹举行谈判的建议。    在另一个问题上,马斯基说,根舍明确地说,施密特同勃列日涅夫会谈时「坚定地,直截了当地」支持了盟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立场。    关于就限制在欧洲的核武器举行谈判的前景问题,马斯基说,「在美国和盟国还没有机会研究苏联的反应之前便推测确实会举行会谈,那种结论是不成熟的」。    【法新社华盛顿七月二日电】美国发言人今天保持的令人难堪的沉默,几乎未能掩盖他们对西德总理施密特访问莫斯科的不满。    在官员们中间或在美国报纸上很难看到有什么评论——在如此重要的外交访问之后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是空前的。

4. 共同社述评:《东京将开展第二次「服丧外交」》

说苏只派驻日大使参加大平葬礼一事,如实地描绘了日美中关系变得密切和苏极力反对这种情况的国际政治的外交策略    【共同社东京7月1日电】述评:在东京将开展第二次“服丧外交”,中国领导人可能出席    美国总统卡特已确定参加已故大平首相的葬礼,继5月8日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国葬之后,尚不足两个月,又出现了各国首脑将以东京为舞台开展“服丧外交”的前景。    到现在为止,参加9日葬礼的主要国家首脑只有卡特总统作出了决定。    日本政府当初的估计是,主要国家首脑不会有很多人参加大平首相的葬礼。为此,临时代理首相伊东指示在吉隆坡同美国国务卿马斯基会谈的大来外相积极探询美国总统的列席问题。    未参加铁托总统国葬的卡特总统已确定前来参加,因此,大来外相也认为:“这样一来,也许会影响到其它各国前来参加者的名单。”    自从阿富汗事件以来,关系处于冷却状态的苏联,只派驻日大使波利扬斯基列席,这如实地描绘出了日美中三国变得密切和苏联极力反对这种情况的国际政治的外交策略。    在以东京为舞台的“服丧外交”,完成代理已故首相参加威尼斯最高首脑会议任务的大来外相,将一手承担我国同各国首脑的会谈。

5. 伯特专稿《南可能购买美武器用于防务》

【美国《纽约时报》7月1日专稿】题:南斯拉夫可能购买美国的武器用于防务    卡特政府的官员今天说,经过四年多的谈判之后,南斯拉夫可能很快同意从美国购买先进的防御性武器。    这些官员强调,在最后达成任何新武器交易之前,还有几个技术性问题需要解决。但是,他们说,在最近的谈判中,南斯拉夫高级官员表示,他们愿意接受美国提出的出售几种先进的军事装备——其中包括鱼雷和防空雷达——的建议。    要是象一些官员预料的那样在不久的将来达成武器协议,这将是南斯拉夫同美国之间二十年来第一个重要的军事协定。美国现在每年卖给贝尔格莱德政府大约100万美元的零件,供五十年代购买的美国设备使用。

6. 美报文章《德国和日本超过了我们──从教育开始》

美教育部和全国科学基金会的一份报告说,将西德和日本的教育标准与美国教育标准相比,就会对这两国工业占压倒优势的情况得到新的线索。在英、法、西德等国,几乎整个受过教育的舆论界领导人和决策人阶层都具有高度科学和技术知识水平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6月24日文章】题:德国和日本超过了我们——从教育开始(丹尼尔斯·格林伯格发自华盛顿)    (原编者按:格林伯格是《华盛顿科学和政府报道》的主编和发行人。)    将西德和日本的教育标准与我们的教育标准比较一下,你就会对这两个国家工业占压倒优势的情况得到新的线索。    这是下个月将提交白宫的一份报告的要点之一。应卡特总统的要求由教育部和全国科学基金会负责整理的这份报告已接近于最后定稿,目前正在传阅。这份报告使关于美国经济出现弊病的原因的长期调查又增加了一个方面: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科学、工程技术和数学训练的质量和范围正在下降和缩小。    虽然——在美国社会里常常是如此——一些尖子具有世界第一流的水平,但是这个系统的其余部分正在衰退,而同时,德国、日本和苏联却强调群众性科学和数学训练,把它看作是现代国家的战略需要。这份报告指出,其结果就是美国在演变为具有两种文化的社会    ——分为受过高等训练的、从事专业工作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对现代世界的情况了解很少或根本不了解的在数学上一无所知的群众这样两种人。    同时,报告指出,在英国、法国、德国、苏联和日本,“几乎整个受过教育的舆论界领导人和决策人阶层……都具有高度科学和技术知识水平。然而,在美国,那些对科学和工程技术职业感兴趣的中学生和对这些职业不感兴趣的中学生在科学和数学方面的成绩的差别越来越大。”    白宫的研究报告指出,美国的大多数高中只要求学两年数学和两年科学,而德国和日本的初中都远远超过了这种要求,它们的高中学生要进一步学习极丰富的数学和科学知识,而这里则很少有这样的教学计划。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本人充分利用了美国在六十年代编写的人造地球卫星危机教材——这里却因为人们抱怨这些教材太难学而把它放弃或变浅。    至于德国,调查结果发现,“总的情况……是大学毕业生具有高度科学和数学知识,一般群众对科学和数学的理解力很强。”    白宫的研究报告指出,科学上的一无所知是从事工业活动和进行政治判断的一个障碍。它指出,“来自美国工业界”的报告说明,“在一些技术性很强的领域,由于工人基本理解水平下降了,生产一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延长了。”    研究报告举出各种抱怨很难招到能维修尖端军事装备的新兵一事作为例子。    大约只有美国人口一半的日本所造就的工程师比美国多。白宫研究报告说,日本学生把理工科学位看成是一种“走向在事业上和社会上的成功的门票,就象美国人以前对文科学位的看法差不多。”    这份报告还说,日本的新工程师只有一半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其他人成为公务人员和企业经理人员,约有一半的高级公务人员有理工科或有关的学位,这些人中有一半人具有研究生水平。在工业界,所有负责人中约有一半人都有理工科方面的学位。”    根据美国的政治和行政传统,不懂技术、没有专长的领导人可以在掌握高深技术的顾问的帮助下工作;由工程技术人员实行管理可以弥补工厂车间中受过训练的技术人员的不足。

第 2 版

1. 《一条鞭教育制度不适合中国青年》

【纽约《华侨日报》5月1日文章】题:一条鞭的教育制度不适合中国青年    中共开国之初同心合力,众志成城。继则遭“四人帮”十年的破坏,俟其垮台后,因消除了安定团结的障碍,在国际间之声望始与日俱增,才有了建国之转机,同时国内又开放言论,推行法制及民主政治,仅仅三年时间,已有很多重要的演进。中国的前途应该是光明灿烂的。但“四人帮”和封建的余毒均死而未僵,稍不留意,便有死灰复燃之势。    最近有一美籍华裔寡妇,60多岁,千辛万苦把在国内的一位40几岁的儿子一家五口接来美国,全不懂英文,无法谋职业。这位美籍老娘遂变成侍候儿媳全家的老妈子,入不敷出。一天三餐不能少,儿媳连厨房都不肯进。托人在华人餐馆、洗衣馆找零工贴补家用,儿媳全家均认为此乃低下人之工作,决非他们这些文化水平很高的知青们可以做的。由此可见,在中共统制的社会里,一些受教育长大成人的知青,比我们生长海外受资本主义教育的老朽,头脑还要封建,还要落伍,不是亲眼看见,真难令人相信。这种人垂头丧气,认为自己生不逢辰,牢骚满腹。    笔者认为,归根结底是中共教育青年不得法之所致。事实上,现在的教育方针和制度完全是邯郸学步,仿效美国学制,这是绝对错误的。    笔者身受美式教育,经过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所谓一条鞭的教育制度。从3岁起到26岁时带上方帽子止,除了一般三年即可学会的普通知识外,别无寸进,至少白白荒费了20年时间。在大学时玩得很痛快,一旦文凭到手,便须独立谋生,这一来难怪许多毕业青年都六神无主。社会国家对他们的希望和要求,早抛出九霄云外。    中国现在的教育家应该替中国的青年前途仔细策划,落实新的教育制度,使人人都成为有用之材,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决不准有废物存在。    笔者并非教育家,只能从本人身受的教育过程中考虑是非优劣各点,同时顾及中国的实际情况,随感直书,略抒管见而已。    第一,务必取消一条鞭的贵族式教育制度,不是每一个青年非读完小学进中学,读完中学进大学不可,读完大学便等于前清时中了状元一样。事实上,即使真中了状元,也不过是依然故我,无一技之长。    第二,中国根本要废除小学、中学、大学等名称。自7岁起便进国民学校,分八级。至15岁时应有充分的普通应用知识。16岁有志深造者可入专业学校三年。20岁时则须半工半读获得实际经验。遇有智力特高的青年,则应保送研究院工作。苟有需要,可资送出国考察研究,与世界第一流专家分庭抗礼。若能臻此,则青年人不会耽误青春宝贵的时光,而每人所学都有所用,毕业就是立业,人人都有专长,都有出路。

2. 港报刊登江南文章《谈出国访问》

说如何使每次考察访问产生预期效果是中国主管方面需要探讨和改进的问题    【香港《大公报》6月28日文章】(作者:江南)题:谈出国访问    中国目前还没有私人出国旅游这回事,因此能有步出国门的机会,除非移民、探亲,否则就是官式访问。    任务虽是考察访问,考访之余,自然少不了旅游,既免费游埠,兼增广见闻,何乐而不为。于是趋之若鹜,争相效尤,浮滥在所难免。浮滥的现象,包括不该来的来了,该来的没有来。    溯本追源,这是长期关闭的结果。    如何使得一个生动活泼的考察产生预期的效果,是当前主管方面需要探讨改进的问题。    本来,两三周走马看花,再大的专家学者,也只能捕捉到一些表面现象。深入和时间是紧紧相连着的,甭说制度、程序、结构需要仔细钻研,那怕一个百货公司的陈列、布局、操作,亦需相当时日的融汇贯通。因此,出国成员的选择,极其重要。(一)必须是与业务有关的行政干部和技术人员,不得以走私夹带的方式,滥竽充数。(二)审查该员的素养和吸收能力是否具旺盛的求知欲。(三)考虑到国家和业务的迫切需要,换句话说,不能为出国而出国。(四)检查其健康条件。身体条件差的,或上了年纪的,经不起过分舟车劳累,应予防止。(五)具有被考察国语文条件的,列为优先。    当选的成员,出发前夕应首先进行集训。通过讲习,对被访国的历史、地理、人文、社会风俗,获得通盘了解。就专业性访问而言,通过集训,对被访国的该业的组织,分布和概况有所认识。其次,把访问参观的目的制订得具体点。这样做,免于盲目来去;准备好,收益大。    团体出国多,政府何妨设一机构,专司其责。师资,可临时向各部会、大学等借调,务使其秩序井然,计划周到。    考察归来,除向原单位,作口头报告,向同事上级,公布其旅游心得,更硬性规定用文字纪要,择优者,印刷转达相关行业,俾扩大其影响。    到达外国,举止言行,处处影响国家和全民的声誉。仪表服装,都须认真注意。我个人的经验,到美国的一些访问团员的西装,大都是1949年前的古董,洋人很容易觉得中国大陆来的人个个衣衫褴褛。    翻译负责语言的传达,不仅要精通外国语,还要有专业知识,否则难以胜任。中国通外语的人为数不少,高手口译的却聊聊无几。幸而,美国各公司都有华裔职员,可资应急。访问的副产品是文化交流。团长团员很可能应邀致词,或者交换一些意见。遇到这种场合,致词不妨简短扼要。态度不卑不亢,谦和有礼。    有一点,洋人甚难理解,为甚么每团都少不了团长、副团长等一大堆头衔。有的副团长达二至三位之多。纵无官僚主义之实质,实具官僚主义之形式。国内新闻报道,更少不了“以××为团长,××为副团长的×××××”这种公式。(5月16日于旧金山)

3. 美刊文章《克格勃在华盛顿》(下)

克格勃显然并不满足于仅仅是收集公开的情报。因此,有外交职业掩护、得到豁免权保护的以大使馆为基地的克格勃特工人员便方便地来到美国。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联邦调查局日夜不停地跟踪鲍里斯    ·康德拉采夫这样的人。    一个不享有外交豁免权的间谍——非法间谍网的间谍——如果在当场被抓住,就可能被逮捕、指控进行间谍活动和受审。如果联邦调查局证实鲍里斯·康德拉采夫参与了与他的外交官身份不相符的非法活动,那么对于他来说可能发生的最糟的情况就是被从美国驱逐出境——要么是悄悄地被驱逐出境,要么是在故意大加宣传的情况下被驱逐出境。苏联在联合国秘书处的两名雇员在1978年试图购买美国海军的秘密时落入了海军情报机构的圈套,结果被判了刑。实际上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都反对审讯那两个人,主张悄悄地把他们驱逐出境,以免苏联对美国情报机构的特工人员进行报复(这是情报战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则),但是卡特总统赞成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的意见,下令对他们起诉。    象鲍里斯·康德拉采夫这样的特工人员很可能要设法同美国人建立联系。常常有政府在防务方面的工作人员出于经济或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可能愿意偷窃和出卖秘密材料。有时这些美国人以他们认为是谨慎的方式自愿去找苏联外交官(他们可能是克格勃特工人员,也可能不是),提供服务。任何这种找过一名苏联外交官的“自愿人员”都立即落到克格勃的一名“侦察人员”手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克格勃的特工人员积极招募可能成为间谍的美国人,进行讹诈或投以经济诱饵是他们招募间谍的手段。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联邦调查局才这么密切地注视着鲍里斯·康德拉采夫及其同事——以便了解他们的一切活动和可能的秘密接触。    招募人员的情况没有两个是一样的。友好的美国人,通常是出于意识形态的信仰,可能为克格勃发现一个可以招募的对象。之后克格勃的侦察人员就耐心地建立起这个候选人的个人档案,以便确定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价值和所包含的风险,尤其是要弄清有没有美国反间谍机构设下圈套的危险。对这个可能成为间谍的人的个人方面的、职业上的、感情上的和政治上的特点进行研究之后再由驻华盛顿的这位间谍头子或者由莫斯科作出决定:是否应该当真招募他。    在美国的克格勃也在广泛以先进的电子系统用于间谍活动——这是一个新方法。在七十年代中期,在苏联驻华盛顿大使馆和在旧金山及纽约的苏联领事馆的克格勃特工人员利用微波电路不仅偷听到平民的电话谈话,而且偷听到美国政府的电话通话。    虽然政府拒绝明确地说明这种偷听活动是怎么发现的,但是人们认为,这是国家安全局发现的。国家安全局除进行其他许多秘密活动外,还专门研究电子间谍活动。实际上国家安全局早在一九七四年初就已经知道了这种情况,但是有好几年的时间详细情况一直保密。在发现苏联偷听之后,卡特政府不得不把政府的电话联系改为通过地下电缆进行。这项工程在1979年完工,耗资一千多万美元。卡特政府的这项计划还规定要扩大政府的行政保密通话网,这个机构利用改变频率使通话不被窃听的特殊装置把通过电话进行的敏感的谈话改为密码。政府的高级官员完全意识到苏联偷听电话的危险,所以他们非常警惕,在汽车里打电话时也不说任何那怕是很不机密的话。    由于苏联人同样能偷听美国公司的电话和用户电报的通话——这些通话常常包含有同俄国人有着利害关系的经济情报,所以商务部在1977年底建立了全国电信情报局,帮助企业家们保守他们通讯联系的秘密。这里的问题是,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收集情报并不限于收集有关政府的情报。美国生活的一切方面都是克格勃和苏联其他机构正在收集的有关美国的极其复杂的情况的一部分。今天,情报工作是一种无法分割的事业。    但是,对于美国和苏联来说,反间谍工作可能是情报工作中最秘密和戒备最严的方面。通过招募“鼹鼠”(掩护得很好可能永远不会被发现的间谍)永不停息地努力打进美国的情报机构(以中央情报局为主要目标),是克格勃最大的野心。中央情报局自然也设法以同样的方式打进克格勃;是否已经成功和成功到什么程度,是中央情报局的最大秘密。埋藏在兰利总部的一只苏联鼹鼠,是不断使中央情报局恐惧的问题。人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过去是否一直存在着这么一只鼹鼠,或者现在是否还存在着这么一只鼹鼠。虽然一些前中央情报局官员一直在隐晦地暗示在兰利确实有一只苏联鼹鼠,但是他们除了笼统地说说而外没有公开地提供任何情况。此外,一想到了不起的英国情报处也有苏联人通过英国叛国分子——一些有着无懈可击的背景的人——打进上层机构就感到心寒。他们当中有些人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被安插在英国驻华盛顿大使馆,能接触美国最敏感的机密。    最重要的情报活动都是有长远打算的,而不是为了眼前的结果。今天中央情报局的高级官员是极不可能被克格勃招募去的。因此它招募的对象非常可能是较低级的官员,它的这笔投资将在许多年后收到实效,那时他的职位已很高了,已能接触极重要的情报。如果在中央情报局确实有一只克格勃鼹鼠,那么他一定是在,比方说,20年前被招募的。今天新招募的人可能在本世纪末开始出——意义重大的——成果。    无论是克格勃还是中央情报局,都不限于在从事情报工作的官员中招募“有地位的间谍”,即“有权势的间谍”——人们就是这么称呼他们的。中央情报局招募的最重要的间谍中有一些人是在30年或更多时间以前在美国大学上学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留学生。这些男人和妇女今天可能是他们国家的内阁部长或其他重要官员。美国反间谍机构认为,由于同样原因,克格勃一直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地招募年轻人。    这么作的理论是,这些年轻的美国人,即使只有很少的人,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政府、政界、军工或情报机构渐渐高升,不仅成为宝贵的情报来源,而且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还会参与美国的决策过程。    一位前中央情报局局长最近在接见记者时说,今天在美国最有可能成为克格勃招募“对象”的是“持不同政见的人”或少数民族。在他看来,在苏联人为将来发展他们在这里搞情报的宝贵人物时,他们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们认为美国共产党对克格勃几乎是完全无用的:它的党员没有权势,而且不能接近重要的情报或决策工作。    这位前局长和另外一些美国高级情报官员已经信服,克格勃目前在美国正在从事万来最大的攻势。它已经建立了一个多层的情报机构,从广泛全面地收集公开情报的计划一直到采用先进的电子侦查系统和组织新的难以捕捉的非法间谍网。政府是那么重视苏联的这种活动以致于国家安全委员会在1978年下了一道绝密的命令,要对苏联进行间谍活动的能力和美国的反间谍能力进行检查。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来研究克格勃滥用外交豁免权的情况。鉴于人们认为苏联的情报机构正在发动大规模攻势,所以政府采取的是保护性的措施。虽然联邦调查局在1978年曾试图在给予苏联人和东欧人进入美国的入境签证方面实际上行使否决权而显然未获成功,但对入境申请的审查是很仔细的。美国长期以来的政策,是不给那些由于被指控进行间谍活动而被驱逐出北约国家的苏联外交官或其他人发签证。例如,联邦调查局在1978年成功地阻止了给要同美国谈判一项新协议的苏联文化代表团的两名成员发签证。其中的一个人是伊万·阿扎罗夫。他在1951年至1955年曾在华盛顿工作,1961年至1962年又在华盛顿工作,在1971年被英国驱逐出境。(下)

第 3 版

1. 港刊文章《意大利国际儿童书展参观记》

【香港《开卷》杂志6月号文章】题:意大利国际儿童书展参观记波隆那的文化活动“出版是商业,也是文化事业。”这说法在今年3月28日至4月1日于意大利举行的国际儿童书展中得到了明显的验证。    展览第一天上午,四个展览馆出现一片热闹气氛,各个出版社的编辑、美术主任拿着“约会时间表”,正忙着安排商谈版权买卖和约见插画家事宜。吃午饭时间到了,就在小食档前草草地吃块意大利薄饼、喝杯咖啡,大家都争分夺秒地希望能及早在短短的四天里得到最大的收获——替出版社卖出一些图书的版权,买入一些有份量的新书。一买一卖的商业活动在波隆那意大利的文化古城——已进行了17年。    规模较大的儿童、少年图书出版社对这个展览均寄以厚望。它比法兰克福的书展更集中于儿童、少年图书。没有那一个场所能这样省时而又全面地给予来自53个国家、地区,783个出版社这样的方便。    最多出版社参展的国家是意大利(128间)、英国(94间)、美国(73间),法国(57间)、西德(51间)、日本(28间),荷兰(26间)和瑞士(20间)。亚洲,非洲和中东的国家也有出版社参加,但除了日本和以色列(10间)外,其他14个国家共只有18个出版社参加,并多是政府的教育出版机构代表参展,出版书籍种类也较为贫乏。今年,中国是首次应邀参加展览,并由中国的国际书店统筹各儿童、少年图书出版社参展。    不容否认,经济发达国家的儿童图书出版事业是较为活跃和丰富的。联合国属下的一个机构也极力协助发展中国家介绍及推广儿童书的出版;例如,在这次书展中便同时举办了“南美国家儿童、少年图书插画家作品展”。绘图艺术奖和插图奖    在每年举办的书展中,大会同时举办了三个有关的比赛,以促进儿童书的发展。在本届的“儿童书籍绘图艺术奖”中,日本讲谈社的出版物获得首奖,其他五个佳作奖分别由意大利、奥地利、美国、西德、瑞士夺得。““1980年少年书籍绘图艺术奖”的首奖得主是瑞士出版的书籍,其他四名获佳作奖的是加拿大、英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的出版社。此外,更有一个别出心裁的插图奖,评审团是大会由50间波隆那小学中选出9名6至9岁的学童所组成。今年获得首奖是西德的出版物,其他六名得佳作奖的是日本、美国、法国、奥地利、西德和丹麦。儿童书籍的国际市场正在形成从参展和获奖的国家中,显示出一个“国际性”的儿童图书市场正在日渐形成。无疑,“国际性”的意义著重于’西方社会。就以日本出版社参展的图书为例,图画故事书或知识性图书在内容上已超越了地域性的限制,故事的内容多为儿童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事物。在插图技巧上,日本也吸收了西方儿童书籍的画法,画面用色调和、明快,构图多变化和细致。英国出版社新出的知识性读物,也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封面插图就画上世界各个不同种族的儿童。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遍推广,国际间的交往和文化的交流,儿童读物日益受到重视,而儿童图书的出版也日趋国际化。连环图的发展不容忽视至今,连环图虽然仍被排除在儿童文学的范围外,但它却深受儿童和青少年的欢迎,正急促地发展。    在这次展览会里,便有24个国家,133个连环画出版社参展,其中尤以意大利和法国为甚。严谨的出版社所出版的连环画在插图技巧、印刷和用纸上都不逊于高质量的儿童图画故事书籍。主题上除了流行的科学幻想小说外,更有取材于世界文学名著、历史故事和宗教书籍。    连环图有丰厚的传达力和高度的感染力,若插画家和出版社能努力去研究和进一步改进,则连环图可以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这对提高儿童、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有帮助。连环图的受欢迎是持续不断和明显的;今年,大会也举办了“科学幻想小说连环图插图展”,这说明了国际出版界已正视连环图所起的作用及其发展了,主旨是在提高连环图的质素。    意大利国际儿童书展不仅给出版社提供一个买卖版权和发掘合意的插画家的地方,更启发发展者了解各地儿童读物的发展新趋势——如主题和插图较有时代感的现代童话,富于生活趣味的图画故事书,奇妙的科学幻想故事,引人入胜的连环图,创新风格的儿童文学名著和民间故事等。透过这样的一个国际性儿童书展,得益的不仅是各个国家及地区的出版商,还将会是世界各地的儿童和青少年,因为他们不久将来便可以看到更多更好的各类图书!

2. 西德举办供盲人「参观」的艺术品展览会

【德新社汉堡6月18日电】西德汉堡工艺美术总博物馆,正在举办一种新型的旨在能使盲人参观者了解雕塑和其他艺术展品的展览会。通常的那种“请勿动手”的禁令,在这个展览会上完全倒过来了。    这个展览会的名称是《用你的手来看》。展览会广泛地收集了当代德国有名艺术家们的雕塑作品。    这是一家汉堡博物馆第一次为了使视力弱和完全丧失视力的人得到艺术享受而举办的“触摸”艺术展览。    这个展览会上的展品布置和展览会的总设计,是在“德国盲人研究学会”的协助下进行的。展览会是按这样一种方法来安排的:即那些没人陪同的盲人艺术爱好者,也可以找到通往各个房间的道路。    预料,这种尝试将导致在这所特别博物馆里为盲人设置一个永久性展厅。这是汉堡打算建立一个人人——包括残废人——都能享受的文化中心的一部分。    在展览会举办期间和展览会停展以后,博物馆的教育工作者们将同盲人学生、盲人学校的教师和科学工作者们一道来评价在这次尝试中所取得的经验。    马尔堡盲人研究学会的负责人施皮格尔贝格援引“古代圣人”的话说,立体的艺术品单靠眼睛看是不够的。如果人们想要鉴别一件雕塑品的全部特色和它的形象语言的话,那他应该尽可能地去触摸它和感受它。    这一观点得到了一位名叫阿克塞尔的先天性年轻盲人的证实。他同博物馆的一位负责人一道参观了这个展览会。    阿克塞尔用他的敏感的手指尖仔细地抚摸了一件展品。    他根据他所能“看到”的形容了这件展品。    在类似某种笼子、间距很宽的栅栏后面有一个与真人一般大小的塑像。塑像有一头修剪过的头发;举着手臂,象在祈求着什么;嘴张得很大。他根据塑像下巴上的短髭判断出这是一个男人。    事实上,这个塑像的名称是《呼喊着的囚徒》。    阿克塞尔还把一个喂得太饱、在童车上睡觉的德国种小猎狗的形象解释为是一种警告,要母亲们不要为了使孩子安静下来而给他们太多的糖果吃。    这件展品的名称是:《小猎狗——献给儿童年》。

3. 西伯林「运输与建筑博特馆」今昔

【路透社西柏林6月21日电】(记者:伍德)在柏林运输博物馆快要倒塌的墙内,据说经常在洗刷华丽的机车和早期蒸汽机车的小型模型,并为它们的部件上油。    不过,允许公众走进它的巨大铁门里面参观这些东西的最后一次,已是35年以前的事了。    这座“运输与建筑博物馆”座落在西柏林,但它实际上是由英国和东德管理的。博物馆围墙顶端装着带刺的铁丝,并且由凶猛的狗看守着。    1906年在该市最古老的火车站之一、汉伯格巴恩霍夫废弃了的大楼中,建立了这座博物馆。    不久,由于它独一无二的收藏品而博得了全世界的赞赏,到四十年代,它成了柏林吸引游客的主要游览地之一。而今天,连柏林人也不知道它的存在了。    这座博物馆仍保存着曾每年吸引成千上万游客的收藏品的大部分。与19世纪的机车并列的是80年前皇家普鲁士铁路徒工制造的一大批大大小小的机车。    博物馆收藏的各种轨道之多是举世无双的,其中包括一些二千年前的罗马木制轨道,以及各种各样罕见的早期火车票。    但是,博物馆楼顶战时被炸毁,一直没有修复。住在这座破旧的双塔大楼里的人说,尽管工作人员努力,但许多展品在生锈,有些展品已无法修好。    西柏林一小批爱好铁路事业的人多年来一直争取让他们接管博物馆,或者至少让他们挽救它的收藏品,但是,现在看起来,甚至他们也放弃了这种努力。    他们现在正集中精力建造一座新的运输博物馆,预定于明年一月开放。    展品将来自西德私人的收藏品以及向苏联集团国家购买,因为这些国家现在正在取代它们所拥有的最古老的全部车辆。    这座博物馆位于柏林墙的附近,与繁忙的东西方交通检查站毗邻,它注定要破败下去,直至它那摇摇欲坠的、弹痕累累的墙倒塌,掩埋里面收藏的珍品为止。

4. 吸引游客的西德“国际风车博览会”

【德新社吉夫霍恩6月20日电】    “国际风车博览会”正在德国北部的吉夫霍恩市郊区打开它的大门,并答应使之成为第一个这种类型的吸引游客的博览会。    在位于两条古老的干线——第4号公路和第188号公路之间的面积为7万平方米的场地上,两辆古老的风车轮子无声地转动着。    其中一辆是从德国北部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弄来的,另一辆是从附近的一个村庄里弄来的。    在新建立的蓄水池旁边,从奥地利蒂罗尔弄来的水车叶轮在小溪里噼噼啪啪地转动着。游客们可以在主要的建筑物里参观从全世界弄来的28种类型的风车。    这种博览会最初是由一位45岁的别出心裁的德国人设计出来的。他1974年在于尔岑附近的一个村庄里举办了一个私人的小型风车展览会,现在每年接待七万名游客。    游客们还将看到从巴黎蒙马特尔区的世界闻名的“加莱特磨坊”里弄来的风车,以及据说当年“忧郁的骑士”唐·吉呵德曾骑马挥矛与之奋战的西班牙风车。    博览会当局打算在今后十年内,在露天安装八辆古老的风车原件。当局还打算建立一个古老的农户村庄,把别的村庄搬到这儿来。    村庄的一间房子里将有一个老式的烤面包炉,可烘烤各种各样的面包,做面包用的各种面粉都由博览会的古老磨坊提供。    45岁的符罗贝尔想利用这个机会来宣传利用风力,他认为不利用人类这种最古老的能源是一种不可原谅的过失。    符罗贝尔说,博览会里的两辆风车,每辆提供的动力相当于80马力。他认为,应该好好安装风力发电机,以显示这种能源是宝贵的。

5. 美国出版一百多年的杂志《哈泼斯》将停刊

【路透社纽约6月17日电】《哈泼斯》杂志的业主《明尼阿波利斯明星报和论坛报》公司说,美国最卓著的舆论刊物之一《哈泼斯》将从8月份的一期停止出版。    《哈泼斯》于1850年问世,是美国最老的杂志之一,每月的发行量为32万5千份。    《明尼阿波利斯明星报和论坛报》在1965年购得《哈泼斯》。《哈泼斯》一开始就作为一种画刊突出连载英文小说。它不断发表美国著名作家的一些作品。

6. 比利时的「家庭父男」

【法新社布鲁塞尔6月10日电】在比利时,一家之长今后可以选择呆在家里,并享受拿工资的妻子的社会保险。    「家庭父男」的地位在比利时刚刚得到一项国家法令的承认。这项法令不久将在比利时的官方报纸《箴言报》上公布。    到目前为止,照管家务的男人只有当他不能工作时才可以享受妻子的医疗保险。这项规定长期以来在比利时遭到主张男女平等的人们的反对。1978年,欧洲共同体敦促比利时和其他成员国在六年内实现社会保险的平等。    去年夏天,在列日和布鲁塞尔,两家法院承认了「家庭父男」的存在。    它们判决两个青年男子选择呆在家里是合法的,这两个人不顾他们的社会保险金保管处的反对,要求和他们的妻子一样,有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

7. 罗马教皇厅的警卫队仍穿着四百年前古老的军服

【汉城《京乡周刊》报道】题:穿着四百年前军装的军队    世界上原封不动地穿着最古老的军装的军队,是守卫罗马教皇厅的教皇卫队,他们的军装一直没有对衣领、袖子等作过任何改革。    在16世纪,瑞士士兵是世界上最勇猛的步兵,被以最昂贵的价格卖出去担当保卫欧洲各国国王的警卫部队。从那时起,根据特别合同,负责警卫罗马教皇厅的兵力毫无例外地都由从瑞士基督教区内选拔出来的身强力壮的阿尔卑斯人担任。    根据合同,他们现在仍旧穿着当时的旧式军装。    据说,这种军装甚至连教皇也无权随便改革。

第 4 版

1. 梁厚甫文章《里根的对华政策问题》

【香港《明报》6月28日和29日文章】(作者:梁厚甫)题:里根的对华政策问题    (美国航讯)在最近的华侨社会内边,有不少人,希望里根能够当选下届的总统。其情形,有如1967年希望尼克松能够当选一般。    里根最近诚然说过,“我如果当选总统,我将支持再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的论点。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支持再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的论点,与再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的行动不同。支持再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的论点,那是‘‘写史论”的问题,总统自然有“写史论”的自由,但是,如果见之行动,那就有跳过国会和最高法院的两个成案的关头的问题,亦即是跳过国际法上的“既成事实”的关头的问题。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总统不可能“言而莫余违也”。既然明知不可能“言而莫余违”,甚么史论都可以写,写了史论而没有人欣赏,责任可以向国会和最高法院那边一推,因而,用史论来换你的选票,自然风凉水冷,天马行空!    历史地看问题,就美国对华对苏政策来讲,美国可能有四种总统:    (一)反苏反华的总统——杜鲁门属之。杜鲁门知道韩战是中苏合谋,于是乎大打出手,自然是既反苏又反华。杜鲁门之所以如此,并不是由于他有很大的魄力或者是有很大的本事,而是由于当年美国的国力,至富至强,要反便反,不必张惶。这叫做得机乘势,张三李四都有这样的本事。不过,杜鲁门当年,尽管是意气风发,也有脚软的地方,麦克阿瑟将军要过鸭绿江,杜鲁门炒他的鱿鱼,这件事毕竟还是美中不足,有点泄气。    (二)反苏而不反华的总统——艾森豪威尔属之。好多人对艾森豪威尔表错情,以为他以元戎而做总统,必然是也文也武,其实,他是开了今天反苏而不反华政策的先河。他竞选的时候,唯一的口号,就是结束韩战。结束韩战,第一步就是不反华,当年和美国打架的是中共,而不是苏联,说他不反华,那是没有冤枉他的。后来中美的巴黎谈判以及日内瓦谈判,都在艾森豪威尔任内做成,亦可以作为旁证。无联苏反华总统    (三)联苏反华的总统——联苏反华,又名为“反华大合唱”。美国这样的具体的总统,还没有,但这样的“影子的总统”,却有一个,那是约翰逊。约翰逊被越战弄到头昏眼花,当时有人献策,认为越共的游击战术,完全是中共的游击战术,说明越战是中共搞出来的。当时中苏共已分裂,为求结束越战,何不联苏反华。约翰逊一时意动。但反对这样的政策最力的,是当年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他认为,作这样献策的谋士,还没有坐飞机去过海防的上空,没有看过苏联的船舶。谋士们自然没有坐飞机深入敌区的胆量,于是就被麦克纳马拉的浪头抛弃了。    (四)联华反苏的总统——这样的总统,美国仍然没有。但是,这样的国防部长,已有了一个。那就是现在的国防部长布朗。布朗最近说:“中国虽不是美国盟友,但是朋友。朋友与盟友之间,当然不能说是毫无分别,但也不能说是有很大的分别。但是如果叫卡特去说这样的一句话,他必然一如往例,支支吾吾,未讲先笑。所以说,这样的总统,还没有。要反苏,就亲华    如果里根当选总统,在上述四种总统中,做哪一个呢?首先,他不可能做杜鲁门,而他自己也早已承认不可能做杜鲁门了。杜鲁门执权于美国国力至富至强的时候,而且核武器独占。今天的美国,已不是当年的美国了,这一点,你我都知道,而里根也知道。里根曾说过,解决今天美国的经济问题,应自放任工商业开始。姑勿问这一个政策是否对头,即使对头,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恢复美国的声威和国力,既然不可能,要做杜鲁门,谈何容易。    反苏既是里根的政治资本,联苏反华,当然更不容想像。四种总统已去了两种,留下来的,只有艾森豪威尔与卡特两个典型,即是反苏而不反华,友华而不盟华。里根只能或高或低地选择这一条路,这样的里根,有甚么稀奇!    我们还要注意,在美国最近的全球战略上,存在着一个公式。那就是:要反苏,就亲华。这一个公式是尼克松搞出来的。1968年尼克松竞选总统之前,他曾在《外交季刊》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越战结束以后》。他主张拉中共来孤立苏联,这就是他后来的全球政策的张本。    里根的主要政治外交顾问是史坦福大学的理查德·艾伦,其次是弗雷德·艾克尔。艾伦以往是基辛格的助手,后来与基辛格闹翻。闹翻的原因,不在于反对尼克松的中国政策,而在于反对基辛格的“缓和”。这一次,里根一提起台湾问题,艾伦立刻补充的说,这里有一个“既成事实”问题,那是一句含蓄而又点睛的话。艾克尔最近在联邦俱乐部内边大谈朋友与盟友问题,公认为“既成事实”,和中共做朋友,天经地义,不容改变。对这些显明的“暗示”,我们是应该动一动脑筋的。    今年浮在面上的总统竞选人计有四个,即卡特、里根、安德森与肯尼迪。就国内经济政策来讲,肯尼迪与里根处于对立地位,而卡特则徘徊于中央。就国外政策来讲,卡特、安德森、里根三人的分别无多,但均与肯尼迪处于对立地位。由此看来,今年的竞选人,独据一个山头,而大杀三方的,只有肯尼迪。亦只有肯尼迪,才在内政和外交政策上,表现出特立独行的地方。何以肯尼迪有这样的重量?因为肯尼迪的本身是一个潜在“缓和论客”。“缓和论客”者,就是不积极反苏之谓。一个不积极反苏的人,先天的就和中共处于不协调的地位。邓小平说过:中美的关系,是建立于全球战略上的考虑的。这就是说,一切问题都在其次,而美国对苏的态度问题,处在第一位。中共碰到了一个潜在的“缓和论客”,先就感到夜长梦多。不讲是肯尼迪,就卡特而论,在苏联进侵阿富汗之前,卡特也像一个潜在的“缓和论客”,到去年圣诞节那一天,苏联入侵阿富汗,卡特才一反本来面目,向“备战论客”那边来归队。中共才放了心。即使放心。也依然提防万一。现在去问卡特,要不要“美苏限制战略武器协定”,他认为,苏联如果从阿富汗退出来,这协定还是要的。不过,苏联退出阿富汗是不能想像的事,因而卡特就有可能做实了“备战论客”。    由于这样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中共对美国总统的候选人,虽然没有理由表示其好恶。如果能够表示好恶,中共必然首先支持里根,其次才到卡特与安德森。见了肯尼迪就皱眉头。为甚么会这样呢?因为里根之反苏,是先天的,他的后台是美西的军需工业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份),而他的外交首席顾问理查德·艾伦,也是美西军需工业的代言人,里根之反苏,义无反顾。但是反苏的人逃不出“要反苏,就亲华”这一公式。卡特以石油工业为主要的后台,也与美东美西的军需工业有其渊源。石油工业在中东的关系微妙,所以卡特不能不首鼠两端,反苏反得不彻底。明乎这一个道理,我们就会明白,为甚么邓小平去年不说,到了今年才说,对中美关系的进展感到满意。

2. 共同社报道:《伊东代首相说还想要一只熊猫》

【共同社东京7月1日电】题:伊东临时代理首相说还想要一只熊猫    日中恢复邦交的象征、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东京上野动物园的熊猫“康康”突然病死了,对此,伊东临时代理首相(官房长官)一日下午说:“虽然不是正式的,但作为我个人的心情来说,想还要一只。”表明了将来如果有机会,就要求中国再送给一只熊猫的想法。    这番话是伊东代理首相在国会内应记者团的要求谈感想时讲的。伊东代理首相说:“孩子们到上野动物园来就是为了看熊猫,所以,全国的孩子们大概会悲痛的,他们可能想再要一只熊猫。”    【合众国际社东京7月1日电】数以千计的日本儿童和动物爱好者,今天哀悼了康康之死。康康是象征着日中友谊的雄性大熊猫。    数以千计的哀悼者(其中有许多是从学校放学回家路上的小学生)今天到上野动物园献了花圈,并为这只九岁的熊猫得以安息默默祈祷。    经过三小时的解剖尸体的检查表明,康康在病了十三天之后是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去的。    上野动物园的一位动物管理员说:“康康对抗生素注射反应一直很好,前几天得到了恢复,而且也渐渐增加了食欲。”

3. 美科学家将搜索英六十八年前沉船

【路透社纽约6月30日电】一批科学家和制片家将于7月间乘船出发,搜索那艘以为沉不了而终于沉了的船只。他们由得克萨斯州一位石油富商资助,并运用深海技术。    他们想搜索的目标,是46,338吨的“铁达尼号”。这艘巨型轮船是爱德华英国造船公司的精心产品。六十八年前,“铁达尼号”作处女航的时候,在大西洋撞着一座冰山沉没,有1500人丧生。    赞助这次搜索行动的,是得克萨斯州的石油商人杰克·格里姆。他曾主持过其他搜索行动,有很好的鉴别能力。他认为有九成九的把握可以找到“铁达尼号”。    格里姆将为新的搜索行动进行一百多万美元的投资。    他希望,透过拍摄一部搜索行动的影片和出版一部搜索过程的书,可以补偿他的投资。该影片将由探险队长迈克·哈里斯负责摄制。    他们将于7月12日乘船出发,前往搜索地区。该地区位于纽芬兰东南大约380海里。船上的科学家们希望,这次搜索行动将增加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并进一步发展海洋技术。(原载香港《大公报》)

4. 莫斯科奥运会严密防范出入都要经金属检测器检查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6月30日电】莫斯科奥运会的开幕日期,距今不足三个礼拜,苏联当局已在所有比赛场地布下天罗地网,加以前所未有的保安防范。一个最近抵达莫斯科的西方人士说:“这本来是个体育盛会,但看来却像军营。”    机场式的金属检测器,安置在所有奥运场地的入口,包括记者的工作区和酒店,而全部摄影机、录音机和记事簿,都要经过X光检查器。    与奥运会有关的任何人,都要带有特别通行证,无论出入都要检查证件。莫斯科为了奥运会,额外调来35,000名民兵,负责检查通行证,处理金属检测器,并且在街道上巡察。    根据对外来游客、运动员及记者的人数的最新估计,莫斯科对每四个外来者,就有一个蓝衣民兵。    苏联向来保安森严,不过连资深的莫斯科外国通讯员亦表示,他们从未见过如此严密的防范,初次到来的记者更是大感惊异。(原载香港《明报》)

5. 前黑豹党党魁获博士学位

【《美洲华侨日报》6月16日报道】题:前黑豹党党魁获博士学位    合众社加州圣他古鲁兹14日电:前黑豹党领袖、前囚犯牛顿将成为博士。牛顿今年38岁,6月15日,他将获加州大学圣他古鲁兹分校颁发博士学位。1977年,他进入该校读研究院。他一度避免通缉而逃出美国,后来回国自首。他在研究院读历史,教授说他成绩不错,称他头脑“很灵”。他以《对付黑豹党人的战争:美国压迫之研究》为题写博士论文。

6. 美司法部说这事是否违法将作出决定

【路透社华盛顿6月27日电】美国司法部今天说,卡特总统的兄弟比利没有登记就当利比亚政府代理人一事是否违反联邦法律,将在两周以内作出决定。    司法部一位发言人是在回答特拉华州《威尔明顿新闻》的一篇报道时说这番话的。这篇报道说,联邦调查局已作出结论,认为比利代表利比亚民众国的行为,违反了担任外国代理人必须登记的法律。这家报纸引用联邦调查局和司法部的高级人士的话说,这个结论是在一次调查断定他曾为了美利关系不太好而同几名国务院官员进行过联系以后作出的。    这家报纸说,总统的这个兄弟还对调查的人说,利比亚政府给了他大量的礼物,还答应他一笔巨额、低息的贷款保证。    还不能得到比利·卡特对此的看法。

7. 苏哈托要求印尼人民多饲养兔子来增加营养

【路透社雅加达六月二十七日电】苏哈托总统要求印尼人民饲养兔子,以增加他们蛋白质的营养。    苏哈托出席昨天在此间举行的展览会,尝试了数味用兔肉做的菜肴后,提出该项要求。他说他在成为总统前,曾和家人饲养兔子来增加营养和收入。他说,兔皮可以卖钱,一个家庭只要有两三只可供繁殖的兔子,每年就能够供应十八多公斤的兔肉自用。

8. 美国西南部受热浪侵袭

【美联社得克萨斯州奥斯汀6月30日电】当局说,美国西南部一星期来受热浪侵袭,据报因而致死的已经有42人,禽畜死亡的以百万头计。    热浪杀死了阿肯色州养鸡场几百万只鸡,摧毁了得克萨斯州树上的桃子,而且在亚利桑那州引起林火,烧毁林木超过25,000亩。消防员赶到科罗拉多州灌救9,600多亩的林火。    得克萨斯州的气温升到新的纪录。维奇塔福尔斯市的气温达到摄氏45度,打破了五十六年的纪录。    得克萨斯州医疗检查人员说,得州有六个人死于热浪侵袭,另有28个人的死亡,亦可能和热浪有关。(原载香港《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