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06-21

第 1 版

1. 威尼斯七国首脑会议即将举行

【美联社威尼斯六月十九日电】(记者:塞缪尔·库)非共产党的主要工业国的领导人二十二日和二十三日将在这里开“七大国”的第六次年度首脑会议。下边是就这次会议提出的一些问题和所作的回答。    问:谁将出席这次会议?    答:美国总统卡特、法国总统德斯坦、英国首相玛·撒切尔、西德总理施密特、意大利总理科西加以及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由于大平正芳首相逝世,日本将派一个由三位内阁高级大臣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会议。    问:将讨论什么问题?    答:虽然这次会议叫做经济问题首脑会议,但是预料政治和战略问题将在讨论中占主导地位。苏联干涉阿富汗、伊朗人质危机、东西方关系以及中东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一些敏感的问题。这些问题将考验联盟制订出共同战略的能力。这是苏联去年十二月入侵阿富汗以来的第一次首脑会议。美国的一位高级官员说,在经济方面,这次首脑会议将想办法就能源、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作出努力来帮助欠发达国家以及防止贸易壁垒等问题制订出“八十年代的一项议程”。    问:联盟在这些问题上看法是否有重大分歧?    答:欧洲人和日本人越来越多地表明,他们要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就在上周,欧洲国家,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以及西德还对美国的政策表示了异议,这里发表了一项声明,要求“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并要求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中东和谈中发挥作用。美国则反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参加:如果它不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利的话。尽管美国反对,但是法国总统上月仍然同苏联勃列日涅夫举行了会晤。施密特也预定在这次首脑会议以后一周去莫斯科。但是,在经济问题上,联盟紧密得多,这些问题包括通过在预算和货币方面采取收缩政策来共同对付通货膨胀以及将来必须控制石油的消费并寻找其他能源,如煤。    问:美国在这次会议上要达到什么目标?    答:卡特总统将谋求在一些重要政治问题上采取共同立场,以此来设法恢复美国的领导地位。具体地说,预料他将要求西方对苏联占领阿富汗作出更强有力的反应,对伊朗施加更大压力以便使美国人质得到释放,要欧洲重申它对部署先进的核导弹所作的承诺。    问:这次首脑会议是否会达成任何重大协议?    答:不大可能。许多与会者面临大选,因此不能指望他们对任何引人注目的决定表态。卡特和施密特今年秋天就面临大选,吉斯卡尔明年面临大选。日本则在这次首脑会议开幕的那天——六月二十二日——举行大选投票。会议结果大概是,发表一项泛泛的声明,强调他们在八十年代的政治、经济和战略目标方面看法一致。    问:据说恐怖分子扬言要破坏这次会议。意大利当局认真看待此威胁吗?    答:意大利政府之所以选择这个湖泊城市的一个小岛作为开会的地点,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安全。值此旅游旺季,威尼斯让人看起来象是一座宣布了戒严令的城市,手持步枪的成千上万的警察和军队部署在这个只有十万人的城市的各个地方。坐在载兵装甲车上作好战斗准备的军队在通向马哥索罗飞机场的各个陆上入口巡逻。海军和警察的汽艇带着机枪和探照灯在运河上巡逻。穿着红色服装的潜水员潜入圣乔治·马焦雷岛周围的水下。

2. 捷总理对经互会内存在的重大问题不满

【美联社维也纳六月十八日电】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什特劳加尔对经互会内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表示了不满。他的讲话有一部分被他自己的政府禁止播发。    什特劳加尔是在布拉格举行的经互会十国年会的开幕会议上提出批评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理表示不满说,经互会还不能够不需要西方货物,不能够很好地协调它的共同建设项目,在研究工作上行动太迟缓。    什特劳加尔指责说,经互会之间的价格、运输收费标准以及经互会贸易中使用的货币——可兑换的卢布——在贷款和债务方面的「实际价值」等等问题都还没有解决。他这席话似乎是针对着苏联说的。    有些人看到了国外广播的什特劳加尔讲话的记录稿。这些人援引什特劳加尔的话说:「这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理解的是,这无助于一体化的发展和加强,无助于一体化过程中的互相联系。」不过,这些表示不满的话在捷克斯洛伐克电视台后来广播的什特劳加尔的同一篇讲话中都删掉了。

3. 南联邦执委会副主席伊科尼奇在经互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讲话

【南通社布拉格六月十八日电】“南斯拉夫希望进一步继续发展同经互会成员国的关系,并在多边的基础上,发展同经互会本身的关系,发展这种关系的基础是:已经过考验的平等、尊重各国利益、主权和互利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和经互会就南斯拉夫代表参加经互会工作达成的协议的基础,我国在其同世界的全面合作中也恪守这些原则。”    这番话是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伊科尼奇在经互会第三十四次会议的辩论中说的。    南斯拉夫代表团团长指出,南斯拉夫致力于全面采纳和遵守这些原则。南斯拉夫在不结盟运动内的活动以及在其他国际会议和组织中的活动也遵循这些原则。伊科尼奇还说,经济困难日益严重,解决发展中国家的严重问题没有取得真正进展,这一切都反映出某些令人担忧的趋势,这些趋势目前存在于国际经济关系中,这一事实更加说明南斯拉夫现在作出的这样一些努力是有道理的。    伊科尼奇说,“我们的努力和要求是人类大多数努力并要求为和平、安全、和平共处、基于平等的国际合作、建立更加平等的新国际关系以及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关系制度而奋斗的事业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伊科尼奇表示相信,经互会成员国是会对今后在设法并找到解决悬而未决的世界经济问题方面的活动作出重大贡献的。

4. 美联社记者格雷厄姆特稿《现代化》

【美联社北京六月十五日电】特稿:现代化(记者:维多利亚·格雷厄姆)    在中国,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些大标语牌,上面画着表情崇高的工人农民,宣告“在二○○○年实现现代化”。到处都有标语,号召向现代化进行“新长征”。报纸上每天都在劝勉十亿人民为实现现代化作出牺牲。    中国的现代化引起人们提出很多问题:现代化到什么程度?要多久能实现?要多快的速度?要付出什么代价?    中国现在还是这样一个国家,在这个国家里,大量的土地要靠人赶着水牛耕犁,或者是自己挖垅沟。人牵着牲口拉的大车装运混凝土和粪便。    然而,中国领导人却坚信,这个幅员广阔、落后而拥有十亿人口的巨人,到二○○○年是会实现某种程度的现代化的。这种现代化,并不是说每家人都有两辆小轿车,也不是说每家都有一台彩色电视机,而是生活水平肯定要提高。    讲求实际的邓小平说,中国只能希望到二○○○年时成为“一个小康社会”。他说,如果中国跃出自己为实现现代化应跨跃的一步,这个国家的很大一部分人也只能享受到相当于日本、法国或西德五十年代中期的生活水平。    邓说,到二○○○年时,按人口平均每人的收入将从今天的二百美元左右增加到一千美元左右。    中国人自己对邓的讲话的反应是,他们说,能达到比西方落后三十年的生活水平,虽然不能算了不起,也非常满意了。不过,也有人将信将疑。    西方经济观察家评论说,邓显然是想给人们的物质欲望泼点冷水。他们说,他并没有从现代化后退,他的目标仍然是“颇为雄心勃勃的”。    他们说,对城市居民,可能还有大城市附近的郊区居民说来,邓的目标将比较容易实现。    一位经济学家说:“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将是很难实现的,大概需要较长的时间。”    中国工人现在的平均工资每年是六百四十九元(四百三十三美元),一九七八年是三百九十九美元。    一九七九年,农民的平均收入是九十三元四角(五十五美元六十美分),比一九七八年增长六美元。但是这不包括他们自留地的收入。    中国按人口平均的收入在世界上属于第一百位。    经济学家说,“要实现每人收入一千美元和达到(西方)五十年代生活水平的目标是极其困难的,需要大大地猛干。”    中国感到苦恼的是各种短缺:资金、经过训练的人员、食品产量、工业原料、消费品、铁路线以及电力。    他说,“你在中国不论到哪里,都看到这个问题。”由于人口众多使这个问题越加严重。预计到二○○○年人口将达到十二亿。人口增长有可能要抵销经济成就。    问题成堆,如:能不能使经济结构合理有效;经济系统能不能顺利进展;能不能做到三十年来第一次把劳动力调动起来;还有,中国能不能保持政治稳定。领导人们正在研究其他国家的经济样板,如日本的、美国的、南斯拉夫的,还悄悄地研究苏联的经济。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中国所要的显然是一种合成经济,既能满足其民族主义,又能表现出它不愿采纳完全是外来的制度。    然而,种种说明经济增长的迹象是良好的。一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似乎即将达到自给增长或“经济起飞”的程度。这就是经济已具有可以产生其自身增长的内部结构和活力的程度。通常,这意味着每年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十的增长率。中国如果要达到平均每人每年收入约一千美元,据估计大约每年需要百分之八至百分之十的增长率。

5. 法新社评苏计委主席在经互会发言

【法新社布拉格六月十八日电】昨天在这里开始举行第三十四次会议的东欧经济合作组织经互会执行委员会似乎已承认存在世界危机。    这些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过去的言论和暗示已经表明在燃料和原料的供应方面存在着困难。现在经互会通过其官方代表之口承认了这一点。    从这一观点来看,苏联总理柯西金的讲话具有重要的意义。观察家们曾认为他的讲话实质上是对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某些”国家的例行的攻击,但是,他提出的关于节约能源和按照世界原料市场情况改变进出口交换比率的建议是非常明确的。    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本届经互会执委会会议的报告人巴伊巴科夫在会议开幕式上说了一些表示满意的话之后,发出了失望的调子。他这篇不时发出“哎呀”的感叹声的讲话,听来更象是号召人们在苏联周围团结起来和加强合作,而不象是宣布美好时刻即将到来。    巴伊巴科夫表示遗憾说,在某些工业领域,经互会成员国还没有“就分配任务和长期生产规划问题取得一致意见”。    他说,结果“专业化只是在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和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中得到了程度很小的体现”。    面对苏联这种急躁情绪,一些伙伴国家仍不大愿意放弃传统的可以带来硬通货的生产,另一些国家则不大愿意承担次要任务。

第 2 版

1. 台湾《夏潮》杂志文章《一个留学生的日记》

【本刊讯】台湾《夏潮》杂志(现已被台湾当局封闭)第34—35期,刊登刘富的一篇文章,题为《一个留学生的日记》,摘要如下(文内小标题是本刊加的):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我碰到汪君。她刚由美国回来度假,也可以算是归国学人吧!她是个很正经、严肃的女孩子,具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在匆忙的话别中,她遗忘了自己的笔记本,内有她回台七天的日记随笔。看完后,我深受感动。现在,为了让大家有机会看到一位热爱乡土的留学生的部分心路历程,我未能获得失主的同意,擅自把她的日记公开。大·公·寓·附·近    七月四日:忠孝东路三段家里附近一带,在本市算是相当不错的公寓住宅区。家家都装有冷气机、拼花的地板、昂贵的家具。但在这数十幢大公寓附近,却仅留下一块长约五十公尺的小空地。大清早,有不少中年、老年人在做体操、打球,太阳高升后,来这里玩耍的孩子愈来愈多。旁边连着的另一块空地,更是杂草丛生,垃圾满地,臭气熏人,与四周的高级公寓正好成为一个强烈的对比,照理讲,为孩子建立或保留一些游乐及运动的场所是社会的义务。然而在这人口密集、各管各的都市里,又哪能找到几个可供孩子们健康发展的场所?社会人士天天埋在金钱堆里,想的只是如何追求更多的财富和权势,建立自己的小黄金世界而已。    台北市实让我感觉比以前更繁荣了,有办法的人,洋人的玩意样样都学到,有些地方学得比洋人更像洋人。反观都市穷人的生活又是怎样呢?就以巷尾连着安东街的一带来说,大沟旁边挤满着许多破烂的房子,居民大都以摆摊贩或帮佣为生;他们被埋没在林立的大楼之间,是被社会忽视的一群。唉,这些居民的前途与希望到底在哪里?他们为生活卖了这么多年的劳力,却眼看一些人坐享他们的血汗。可以想象出他们的内心是多么悲哀啊!工·读·生七月五日:南京东路某巷内,有十来家的珠宝店与土产店,店面富丽堂皇。橱柜里摆着各式各样的珊瑚,还有翡翠及其它名贵珠宝,真是琳琅满目,令人迷惑。同时,店内站着十几个身穿制服,短发齐耳的中学女生,面无表情地注视着来往的人群。想来她们是利用暑假打工赚钱的学生吧!放眼附近,也有几间半掩的土产加工厂,坐着一些年轻学生模样的小工,默默地在磨着大小不一的石头。我走近一看,他(她)们一颗一颗的雕琢,将成堆的石头磨成售价极高的珠宝。再问起他们的工资,所赚却只够温饱。这时候,我由衷替他(她)们抱委屈,也连带替那些专门榨取工读生劳力的老板感到羞辱。被·贬·损·的·人·们    七月八日:大清早五、六点,街头巷尾就可看到人们忙碌的景象。卖烧饼、馒头或豆花的叫声成了清晨的闹钟。他们雄厚而低沉的叫声,代表着他们在生活线上求生存的斗志和希望。忽然间,两人骑脚踏车穿插而过,车架上装着一个大水桶及一些清洁用具,车前插了一根鸡毛掸子。他们在一辆车身逾丈的轿车前跳下,很熟练地开始洗车。三十分钟后他们敏捷地收拾起来,骑上脚踏车,又消失在另一条巷里。    台北市一些街头的景象,的确使人目眩。有办法的人生活得奢侈极了,所穿、所吃、所住简直令我无法形容。大楼虽建了不少,但水沟旁破旧的违章建筑与六年前相比却有增无减。到处都可以看到十五、六岁的女工成群结队的逛街,很多看来又象是山地同胞。还有为求生活而辛苦工作的送面的小工,修理水电的小技工,为人帮佣的妇女等等。这些沉默大众何时才能争取应有的生存权利和机会的平等呢?    整个社会弥漫着拜金主义,大众传播工具盲目(或有意)地鼓动人们崇洋和笑贫不笑娼的思想。工人们的怨言与不满,又能对谁抒发?即使诉说出心中的苦闷,结果又能怎样?看到这些被贬损的人们默默地接受贫穷命运的摆布,有多少人会觉悟到应是改革的时候了?一·般·收·入·者·的·生·活    七月九日:今天嫂嫂和孩子不在,我便承担起买菜的责任。目前各种菜肉的价格非常昂贵,随便一把菜便要十块钱以上。我拣了几样菜,便快要上百元了;我估计一人一天吃过得去的菜,菜钱恐怕要五、六十元不等,算起来一个月要一千五百元左右。但如今织布厂的女工月薪才三千多元,一个人最简单的菜钱也要一千多,已占去全工资的大半,住的只能与其他女工挤一小房。三千多元的收入只能维持最简陋的生活。如果还有家人需要抚养的话,那种生活简直是匮乏得不可想象。何况在大台北地区(即新庄、板桥等地),租一间象样的房子索价需一、两千元。女工们为了节省开支,难怪要好几人挤一间住。回来时,看到台北公寓林立,房屋建筑相当繁荣,还以为是个人人有屋住的社会呢!此外,听说房子售价也颇为昂贵,二十六坪(约合八十六平方米——本刊注)左右的房子价值都在三十万元以上。收入菲薄、家庭人口众多的小市民,大家又怎能够买得起呢?可见楼房虽多,一般收入者无法受益。“万·年·国·代”的·世·外·桃·源    七月十八日:今天到内湖找小王夫妇。他们夫妇住在碧绿山庄的一间公寓,月租两、三千元。正好小王老友陈先生也在坐,大家便一起聊天。大家谈了很多教育与社会的问题,因为都是从事教育的工作,对于孩子的难管教感叹万分。我们也讨论台湾目前一些人们爱慕虚荣的心理,以及女生们很多想当歌星的笑话。又从老实人如何处处吃亏的事谈到国家的种种建设,大家都有不胜唏嘘之感。    下午三时,我们便出去逛大湖区,走过旧日的内湖小巷,远远的便可看到山丘上一幢幢新式的洋房,真象世外桃源。这些洋房依山傍水,是最佳的住所。等我们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大湖山庄”,一共有五处,大约几百户人家,是政府建给万年国代及立委“诸公”们住的。设有冷气的中型公车驶至这些别墅的门前,班次多,绝无拥挤的现象。与台北市区公车挤沙丁鱼的情形一比,可说判若天渊。我们还听说,新店及外双溪附近都设有类似的山庄。

2. 美刊文章《美国佬不断来-----澳大利亚高兴》

每年大约有两千美国人移居到澳大利亚。「他们正为把这个古老大陆变成最现代化和最繁荣的国家之一做出贡献」    【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五月十二日一期文章】题:美国佬不断来——澳大利亚高兴    五九年五月雨雪交加的一天,伍德沃德从宾夕法尼亚州的施温克斯维尔下班回家后对他的妻子说:“我们搬到澳大利亚去吧。那里每天阳光普照,而且到处都有网球场。”    起初,这似乎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伍德沃德已经有五个小孩,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想考取博士学位,同时他还是一个推销员,而且他们对澳大利亚的情况并不怎么了解。    然而,在六个月之后,他们已在珀思附近的一个农场安家落户。他们现在仍在这里,是人数不多但却有影响的一批美国人的一部分。他们正在为把这个古老的大陆变成地球上最现代化和最繁荣的国家之一做出贡献。    美国人一年大约有两千人移居到澳大利亚,现在美国人总共约有七万五千人,这只是这个拥有一千四百四十万人口的国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在这些美国佬(人们经常这样称呼他们)中有一些是澳大利亚的高级管理人员、教师和企业家,他们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们的人数。他们之中有澳大利亚福特汽车公司的副总经理埃·B·福特第二和墨尔本维多利亚艺术学院艺术系主任凯利。美国人的能量美国公民在指导大型工厂和开发丰富的矿藏方面一直特别活跃,这些工厂和矿藏已使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和原料国家之一。他们还帮助开创了新的农业经营项目和从顾客自理的洗衣店到快餐店等种类繁多的小商业。    澳大利亚移民和少数民族事务部副部长德里克·沃尔克说:“美国人在这里一直是非常有成就的,我们需要他们的人多一些。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有创造性和技术,这使他们能迅速取得成绩。”    澳大利亚政府对美国人的印象如此之好,因而事实上已在美国开展了一个不大事声张的多吸引美国佬来澳大利亚的运动,尤其是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这里缺这种人。在某种情况下,澳大利亚政府还为他们迁居提供财政上的援助。    美国人第一次被吸引到澳大利亚来是在十八世纪末英国人把这个地区开拓为殖民地之后不久。在先驱者当中有来自美国的矿工,这些矿工在十九世纪中叶蜂涌来到当时已发现金矿的澳大利亚。他们为开发澳大利亚的丰富矿藏奠定了基础,致使澳大利亚在二十世纪获得繁荣发展。此外,诸如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等几家美国大公司都是在澳大利亚开设庞大制造厂的头几个国际大公司。在过去二十年中,随着更多的自然资源——包括天然气和石油——被发现,这些新企业已从小到大,得到蓬勃发展。    在澳大利亚的美国商会估计,美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在一九七九年已高达六十八亿美元,预料到今年底将超过七十亿美元。与美国有联系的五个公司    ——埃索石油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犹他发展公司和卡尔特克斯石油公司——中的每个公司在澳大利亚都有十亿美元以上的投资。    美国在这个国家兴建的公司经常是用来自美国的一批高级管理人员开始经营,然后慢慢地“澳大利亚化”——招聘并提升当地的管理人员。这种公司的典型是澳大利亚的阿尔考公司,它主要是美国铝公司所拥有的公司。在澳大利亚经营将近二十年之后,阿尔考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只有几名是美国人,但是他们在公司迅速发展的经营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美报文章《法律商店》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五月五日文章】题:法律商店:在法律上提供廉价帮助的“超级市场”    在这里郊区的一条熙熙攘攘的林荫道(正好在莫戈蒙古式烤肉店和纺织品工厂之间)上,顾客们能够在一件很小的但需要立即解决的法律问题上为自己找到廉价的帮助。    在法律商店——由洛杉矶两名律师开办的一个费用低、服务迅速、发展快的联号——里,由自己填写的成套表格范围很广,三十五美元办理简单的遗嘱手续,八十五美元办理改名或收养手续,一百三十七美元五十美分办理一次没有争议的离婚手续。还可以多办一些事情。    布莱尔梅尔文是一九七八年法律节(五月一日)开办这个商店的两位律师之一。他喜欢把他的企业看作是法律方面的超级市场,在这个超级市场里,顾客们可以买到“一听起诉状或答辩状,一听没有争议的离婚辩词,等等”。    他说:“我们决定设法把法律交给人民。因此我们把法律带到了商店区。这种商店是根据昔日农村商店的概念建立的,在那里你花一元钱就可以得到价值一元钱的服务。”    他解释说,这个想法是为了使一般人不用去律师的办公室,因为到律师办公室,他同律师就一个问题磋商一个小时就可能要付高达一百美元的费用,而这个问题也许他自己就能处理。    梅尔文说,在所有的法律问题中,估计有百分之八十五通过法律上的指点或者通过一个律师替某人打个电话或代表某人写封信就能解决。    梅尔文说,到目前为止,超级市场法律似乎是一个正在流行的概念,自从这个商店开张以来,估计已经为一万七千名“顾客”服务,这些顾客中有大学生、企业家、教师,甚至有百万富翁。    此外,在洛杉矶和圣迭戈地区还开办了四个新商店,其中有两个在一个百货商店的联号里。在与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将管理和资助法律商店的业务活动)合并以后,计划在洛杉矶市区另外再建立十四个销售点。    在谢尔曼奥克斯商店工作的塔玛拉·巴克说,这种概念甚至引起了在去莫戈烤肉店进午餐的路上顺便进商店看看的其他律师的兴趣。她说:“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她还说,远在多伦多的律师们都已写信来询问怎样建立他们自己的同样的经营业务。    对于一个不能肯定他是否实际需要一位律师的顾客来说,只要付十美元    ——可以付现金、支票或赊购卡——他就可以走进一个隔开的房间,拿起“法律电话听筒”,同八位律师当中的一位律师谈话。商店中的八位律师都是专家和加利福尼亚州律师协会的成员。    这位律师将会说明这个问题究竟是能通过法律商店的信件解决,还是在处理权利要求的小法院解决,还是由政府的一个机构解决。    如果需要一位律师,就会告诉这位顾客预料他应该为他需要的服务付多少钱,或者花十五美元,由法律商店的一位律师写一封信或打一个电话来解决一些小问题。    梅尔文解释说,业务费用低的主要原因是电话磋商。去律师办事处可能需要付出一个小时的高昂费用——进行短时间谈话和办理其他手续的费用。但是通过电话办理可能快得多和便宜得多。梅尔文律师预计,这种方法最终将会迫使其他的律师削减他们自己的收费以提高竞争性。    法律商店的顾客们付八十四美元的费用,就可以签订在一年内在法律上得到指点的合同。

第 3 版

1. 西班牙报纸报道:今年九月将在马尼拉举行世界旅游大会

【西班牙《终极日报》报道】题:今年九月举行世界旅游大会    总部设在马德里的世界旅游组织,目前正在紧张地工作,积极筹备今年九月份即将在马尼拉举行的世界旅游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目标是,弄清当代群众性旅游活动的性质,明确各国在这方面应负的责任和取得旅游业和谐的发展。    这次大会主要阐明旅游业在人类、文化、教育、政治、社会和国际关系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各国政府为开展旅游事业应尽的义务和予以足够的重视;进一步研究有关公共和私人部门的事务,以便使旅游业更加协调一致地发展。    在大会上要谈的问题都是全球性的;议题为《旅游业的前景:国家的新责任》。议题中有政治性的:社会经济市场的特点、界线和新的目标;五个技术性很强的议题是:人员配备、节假日的主角、经营管理、在旅游方面的技术合作和挖掘人力和物力资源。    据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洛纳蒂先生说,在今后二十年内,世界应准备接待三十亿游客。旅游业将带来美好结果,一时还难于估量。但是,至少有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不能把旅游业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行业。这是一项重要的外贸活动,也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旅游业就是利用时间、空间和服务来为国家创造财富。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在二○○○年,世界旅游业将出现大发展的局面,旅游人数将成倍增长(一九七九年,游客人数达十三亿五千万)。这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也是世界旅游组织为之奋斗的目标。

2. 《中肯》周刊文章《阿斯旺水坝的十年》

【南非《中肯》周刊五月三十日文章】题:阿斯旺水坝的十年    十年前竣工的阿斯旺大坝驯服了一度被敬若神明的尼罗河。现在河水储存在一个长四百七十六公里的湖泊里,以满足埃及和苏丹北部农业和电力的需要。这项耗资十亿美元的工程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埃及四千二百万居民大部分人的命运。现在对于它是否利多于弊的问题仍然有很多争论。    大坝使阿斯旺镇的面貌全然改观。一度是一个人口只有三万的村镇和集市,现在已经成为拥有七十万人口的工业、渔业和旅游业的繁荣中心。但是在阿斯旺的过渡时期,有十多万努比亚人从这块土地上全部迁走,他们自从法老时期就一直安居在这里。他们的古老的村庄成了一片泽国,他们在埃及全国各地和苏丹部分地区重新安家落户。    阿斯旺大坝是埃及人的骄傲,虽然反对的意见也不算少,但一般来说,他们的意见是低沉无力的。这些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大坝断送了一度盛产沙丁鱼的渔业,引起疾病的蔓延,使饮水失去了甘洌可口的味道,危害建筑和桥梁的基础。    表示拥护的人反驳说,利多于害。埃及动力和电气委员会副主席纳比说,“由于电力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阿斯旺大坝使埃及的经济每年多收入六亿美元”。纳比说,从长远来看,大坝最大的好处是一举控制了几千年来使尼罗河流域一带的居民受苦遭难的水灾和旱灾。    他又说,由于修了大坝,埃及避免了本来所能发生的两次特大水灾,其中有一次在一九七五年,那次洪水大有可能把开罗大桥冲走。    廉价的电力使蔗糖、肥料、铝和其它工厂象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同时又使埃及省下进口石油的十亿多美元。这个大坝和英国在一九○二年修建的那个老坝产生了埃及所需要的百分之七十的电力。它使埃及人能够开垦更多的土地和进行全年灌溉。它还能使农民一年能收获两到三次庄稼,而过去只有一次。    多年以来,关于大坝的争论受到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的影响。美国人最后放弃了这项工程作为对纳赛尔国有化政策的抗议。    西方专家曾预言,由于蒸发和漏水,大坝的水库将永远储不足水。结果证明,水分的蒸发不算什么大问题,静止的淤泥封闭了坝壁的隙缝。    医疗专家担心,大坝将使血吸虫病蔓延,这种病使农村的埃及人受害了好几千年。可是埃及科学研究院最近进行的一次研究发现,实际上在这个地区的发病率下降了。    但这次研究也发现了另一种威胁。它发现,不带淤泥的河水流速较快,它冲涮着河床和河岸。工程人员表示担心,迅速流动的河水会损坏桥梁和建筑的基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现在正在修建泄洪道来排除纳赛尔湖超额的水量,不再向河里排水。

3. 不怕高温的多用途救生艇

【苏《社会主义工业报》五月十五日报道】芬兰的造船厂制成一艘多用途救生艇样品。这艘救生艇可以用来救援海船在暴风雨中或失火时的遇险者。它可载五十八人。甚至在把它从甲板上抛入水中时也能保持平衡,撞及船体时也不会破碎。有一个特制的装置保障救生艇的发动机在任何颠簸状态中都能工作。    这只救生艇可以毫不困难地穿过燃烧着的石油。在进行试验时,外面温度达一千度的情况下,舱内温度只升高到三十七度。

4. 从卫星发回的电子图像上发现火星表面有人面形象

【法新社华盛顿六月十七日电】题:火星的真面貌    从卫星发回的电子“图像”上,发现火星表面有人的面孔形象,使科学界大为惊讶。    美国宇航员感到激动,他们试图弄明白电子计算机显示出的这种图像的原由。这个图像是三个眼眶、一个前额、一个扁鼻子的侧影。“脸”的其余部分不太清楚。    可能是火星上岩石和表面发生自然侵蚀的现象。    但也可能是一种有意制作的结构,这提出了一个难以解释的问题。    在华盛顿附近召开的宇航员大会的开幕式上,介绍了这个“面孔”的样子,引起许多宇航员的“兴趣”。他们感到遗憾的是,只有一个这样的形象。    而从某种角度来看,在同样的条件下,地球上的许多“形象”是可以产生同样结果的。    两位“发现者”——宇航员迪彼特罗和莫尔纳尔——驳斥这种反对意见说,火星上的面孔“形象”是根据卫星两次经过火星时收集的情况而形成的。

5. 塑料内燃发动机

【苏联《劳动报》报道】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新泽西州一家发动机研究公司得到了一种特殊耐火塑料,用这种塑料加上玻璃纤维和含碳纤维混合物,制出了第一台塑料内燃发动机试验样品。    塑料内燃发动机不仅可用在汽车上,而且也可用在飞机、拖拉机和轮船上。这种发动机只有几个要求特别坚固的引动零件和部件暂时还是金属的。这指的是曲轴、凸轮轴和轮子。    然而,这家公司表示,这几个零件不久也将用塑料制造。    新发动机的重量要轻一半。

6. 莫斯科马戏团母狮一胎生四只小狮

【苏联《劳动报》五月十五日报道】母狮扎拉一胎生下四只小狮。此事发生在正在吉尔吉斯共和国首都巡回演出的莫斯科马戏团。    母狮如此多产的现象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豢养的条件下都是罕见的。小狮子健康活泼,发育正常。    巡回马戏团这些天门庭若市。大家都想看看这些小兽王。

7. 路透社综述:世界一些主要旅游地区概况

说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尤其是美元疲软,正迅速地改变传统的旅游格局    【路透社伦敦六月九日电】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尤其是一度十分坚挺的美元正在疲软——这三种因素正在迅速地改变传统的旅游格局,特别是在迅速地改变美国同西欧之间的旅游格局。    美国旅游者历来是胸前挂着照像机、兜里装满钞票的肯花钱的人,然而现在,愈来愈多的美国人呆在国内,即使出国旅行,花的钱也少了。重点已转移到川流不息地渡过大西洋向西去的欧洲人。    下面这篇调查材料,是根据路透社记者从一些主要旅游地区发回的报道编写的。纽约    美国正在成为旅游很便宜的地方。    据美国商务部的一个局说,不算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游客,一九八○年内来美国的游客将超过美国人出国旅游的数字,这是自一九四五年以来的第一次。    美国政府的一位发言人说,“虽然我们可能认为美国的旅馆费、游览费和商品价格很高,但外国人好象认为价格很公道。”    这位发言人还说,最近在迈阿密因种族问题发生的骚动,好象并没有对旅游业产生明显的影响。迈阿密一向是旅游者的麦加。伦敦    英国旅游部门的官员们说,由于通货膨胀和美元疲软,预计今年来英国的外国游客总数,大约会停留在一九七九年的水平上,为一千二百五十万人。    预计今年将有较多的英国人出国旅行,这反映了英镑坚挺。    长期以来,美国游客一直是英国旅游业的支柱。    不过,来英国旅游的欧洲大陆人增多了,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美国游客的减少。欧洲大陆上的经济衰退没有美国那样严重。巴黎    在记者采访的人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今年来巴黎的美国游客大量减少。法国青年、体育和娱乐部的一位发言人说,十年来,美国来法国的游客人数一直在下降。现在法国人中流行的作法好象是短期度假,不过,较多的法国人常常在国内度假。    一个家庭旅店的女经理说,来法国的游客人数现在已经下降。一家饭店的发言人说,现在每年来法国旅游的不多的美国人中,也都在缩减开支。    他说,还有一定数量的德国人、瑞士人和日本人仍来法国旅游,不过,他们十分仔细地计算着自己的开支。罗马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使今年来意大利的游客人数下降了,特别是美国游客人数下降了。    不过意大利国家旅游局的一位发言人说,美元贬值虽然使来意大利的美国游客减少了,但却使去美国的意大利游客增加了。波恩    西德是仍然对其旅游业充满信心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    西德旅游局预计,今年在西德过夜的外国游客将增加百分之二左右,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年头。    西德旅游局预计美国来西德游览的人不会减少,它认为货币在短期内的起落将不会影响旅游业。    中央旅游局预计,有钱的西德人将不顾昂贵的费用而继续出国旅游,特别是由于西德国内没有什么地方度假。里斯本    所有迹象表明,一九八○年将是葡萄牙旅游业创记录的一年。这是因为相对来说在葡萄牙的花费比较便宜,从而吸引了货币坚挺的国家的游客。    今年第一季度去葡萄牙大陆观光的外国游客达八十五万人以上,比一九七九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六十。而且,第一季度历来是旅游业的淡季。外国游客中,增加得最多的是英国人和西班牙人。    旅游部门的一位发言人说,葡萄牙旅游业现在面临的唯一实际问题,是怎样为希望到这里观光的人提供住处。马德里    西班牙旅游部门的官员们对今年夏季的旅游业持悲观态度。他们指出,目前,来西班牙的游人正在继续减少。看来西班牙旅游业一年最多能接待四千万游客。    自六十年代游客开始像洪水一样涌进西班牙以来,去年的游人首次大幅度下降,今年的数字证明了这种下降的趋势。    西班牙物价大幅度上涨无疑使游客减少了。海牙    美元贬值使来荷兰游览的美国人和加拿大人大量减少。    荷兰政府旅游部门的一位官员说,“人们现在愿去离家较近的地方,不仅美国人是这样。这是因为现在不再有通常能支付更远的旅行的那笔钱了。”    去年,由于旅游业收入下降,荷兰的国际收支中出现了很大的亏空。斯德哥尔摩    来这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观光的美国游客也减少了。    这个国家的国民,因横渡大西洋旅费便宜和美元贬值的吸引,有更多人决定去美国进行一生只有一次的旅行。    一家大饭店的发言人说:    “现在仍然来这里旅行的美国人,只是十分富有的人。我们正在欧洲设法招揽生意,但没有什么成效。”

第 4 版

1. 美刊文章《盟国为什么不信任美国?》

说西方联盟出现了自我保护和一种四散奔逃的情绪,美国和西欧的关系很少显得这样坏,盟国对卡特曲折的对外政策感到茫然;美国最紧迫的任务是制订更加成熟和一贯的对外政策    【美国《新闻周刊》六月二十三日一期(提前出版)文章】题:盟国为什么不信任美国?    西方联盟已经在口头上(如果说不是真正在事实上)分崩离析了。自从苏伊士运河事件以来,美国和西欧的关系很少显得这样坏,甚至连日本也开始斜着眼看它主要的恩人和保护者了。引起联盟内部不和的原因是很明显的:盟国对卡特曲折的对外政策方针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它们对在一系列范围广泛的问题上采取的行动是否明智持不同意见,如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问题、抵制奥运会问题、以及戴维营和平协议问题等,它们对美国能源消耗和经济方面的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制止的情况感到忧虑。而且,它们已经开始提出一些使人不安的问题:美国是否仍旧象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时代那样发挥模范作用?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相信美国的决心?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忠实地服从美国的领导?    法国政治分析家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说:“每个西方政治家都体会到两种矛盾心情——对美国的存在感到满意和对他的同胞的生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远处一个外国总统的决定感到烦恼。日本政治家大体上也这么看问题。美国和盟国的经济联系得太紧密了,很难万无一失地将它们分开;美国向西欧和日本提供唯一可靠的军事防卫。但是,尽管各方互相有利的事实是很明显的,但是寻找共同目标似乎突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    联盟所以不能始终如一,原因之一是战争紧张气氛的恶劣作用。最近进行的民意测验表明,百分之八十九的法国人担心,一次从“相当严重”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国际危机即将出现;十分之六的德国人认为,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可能的”。英国广播公司所作的一次调查表明,将近半数的英国人认为,已不再能够避免爆发核战争了。结果是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一种可以理解的朝着自我保护方向作出的努力,和在其它方面出现了一种不那么吸引人的四散奔逃的情绪。同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和在外交事务方面一贯依赖美国的日本脱离轨道的行径最少。但是,法国以德斯坦总统对苏联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作出的新的外交姿态又增加了它古老的法国独立性。而且,在施密特即将前往莫斯科的时候,西德似乎也有点摇摆不定。    与此同时,苏联飞速地发展了它的军事能力    ——最接近铁幕的人们并没有忽视这一趋势。下个月将在法国国民议会辩论的新的法国国防情况报告书的作者让·玛丽—戴勒特说:“美国过去一向拥有压倒东方的战略优势,可是现在连平等地位都保不住了。”    西德国防部不久前进行的秘密考察得出结论认为,美国在欧洲的战备力量敌不过苏联人。无论如何,联盟内部的问题在好转之前很可能变得更加严重。    美国最紧迫的任务是制订出更加成熟和一贯的对外政策,脸皮也要更厚一点。

2. 塔斯社报道基里连科视察鞑靼里亚

【塔斯社临河切尔内六月十六日电】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共中央书记安德烈·基里连科自六月十三日至十六日视察了鞑靼里亚。    他在临河切尔内市制造大载重量汽车的卡马汽车联合企业,会见了该联合公司的领导成员和正在建造联合企业的一些工厂的组织的领导人。交谈时,他们讨论了有关完成联合企业建设和使该企业第二期工程投产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基里连科今天在临河切尔内举行的党和经济积极分子大会上讲了话,强调指出接近终点的五年计划要求进行越来越紧张的和有成果的劳动。    【美联社莫斯科六月十七日电】苏联高级官员视察工厂的事并不少见,但是,基里连科视察工厂的消息是在苏联的非官方人士声称苏联的汽车工业发生自发的罢工后不久发表的。    上周这些人士对驻莫斯科的西方记者说,陶里亚蒂汽车工厂发生的罢工使生产停了下来,使七万名工人四月底或五月初无事可干,这次罢工可能是为了抗议食品短缺,或是表示声援该市汽车司机的一次罢工。    另一篇报道说,在同一时期发生的两天罢工使高尔基汽车工厂关了门。然而,这两条消息都得不到官方的证实。    据西方人士说,卡马河工厂是采用西方技术建成的,根据设计的要求,每年要生产十五万辆载重量为八吨的柴油机卡车,另外再生产十万台供其他工厂制造的卡车和大轿车安装的柴油引擎。    【法新社莫斯科六月十五日电】关于工人罢工使莫斯科东面陶里亚蒂一座最大的苏联汽车工厂在五月六日停工二十四小时的报道,今天在这里得不到证实。    但是,这些传说表明有一部分苏联人对食品不能经常供应、食品供应不充分和价格昂贵的情况感到不满。    在莫斯科,水果和蔬菜成了商店中的稀有商品,国营农场的产品价格高,使许多家庭不敢问津:    西红柿和草莓每公斤十卢布(四美元一磅),梨子和苹果每公斤八卢布。    然而,每当排队购买新上市的蔬菜和水果时,莫斯科居民都认为,同居住在外省的那些人相比,他们是幸运的。    现流放在高尔基城的持不同政见的物理学家萨哈罗夫的妻子叶莲娜·邦纳最近对本社记者说,她可以证实,高尔基城许多食品短缺。    “其他的一些事情是,没有肉,没有奶酪,没有柠檬和柑桔。要买牛奶,必须清晨去排队。”她还说,据高尔基城的居民说,在过去五年中,这些商品短缺现象是长期存在的。

3. 加拿大众议院通过决议赞扬华裔加拿大人对加的贡献

【美联社加拿大渥太华六月十七日电】众议院说,加拿大昨天通过一项决议,赞扬华裔加拿大人对这个国家作出的贡献。    由新民主党人伊恩·沃德尔提出的这项提案经过不到四十五分钟的辩论就通过了。    各党的发言人都说,鉴于中国移民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这项提案早就该提出来了。    此外,沃德尔说,学校应当停止不教授中国人早期在加拿大历史的作法,特别提到议会在一九二三年通过的排华法。这个法在一九四六年被取消之前,实际上禁止中国移民进入加拿大。    他说:“我们不能改变过去的事,但是我们能承认华裔加拿大人为这个国家所作的辛勤的劳动。”    前多种文化部长、进步保守党人史蒂文·帕普罗斯基赞扬华人克服了许多障碍,在很多方面(包括科学、医学和体育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4. 合众社评述莫斯科市长对记者的谈话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六月六日电】对莫斯科奥运会的抵制,迫使苏联负责人把他们预计的前来观看这次运动会的外国人数目削减大约三分之一。莫斯科市长普罗米斯洛夫昨天对记者们说,他预计这个城市将共有参观奥运会的外国客人十万人    ——其中二万五千人是运动员、记者和官员,其余的是观众。    苏联报纸上广泛流传的消息原来预测,七月十九日至八月三日闭幕式期间,将有多达三十万旅游者访问这个首都。    普罗米斯洛夫的发言人在有人要求澄清情况之后说,市长的意思是奥运会期间的任何时刻,这个城市内将有十万外国人,就是说,这两周期间共有二十万至二十五万人。    即便是这样,修正的数字表明,苏联预计的旅游者数目减少三分之一。    普罗米斯洛夫说,“来访者越少越好,他们将会得到更好的服务。”    在美国领导的为抗议苏联干涉阿富汗而进行的抵制行动开始开足马力后,人们开始纷纷取消莫斯科之行。    对西方国家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有多达六万六千名原来打算去观看奥运会的人现在不去了。    虽然或许将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居民占有他们的位置,但是苏联人将失去从资本主义国家数千万美元计硬通货的机会。    西方外交家们估计,仅美国观光者不来一项将使苏联失掉三千八百万美元。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原来预计来自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西德、日本等主要体育国家的将多达七万九千人,现在除大约一万二千六百人外,其余都取消了。    一位西方人士说,虽然这次奥运会或许不会使苏联东道主负债,但是他们“失去了把这次运动会变成一个赚大笔钱的机会”    。

5. 英报报道蒋经国在台北的一次谈话

【本刊讯】英国《观察家报》六月十五日刊登阿利斯泰尔·霍恩在台湾与蒋经国的一次谈话,题为《台湾担心苏联海军力量》,摘要如下:    自从一九七九年一月卡特总统承认北京以来,蒋经国的“中华民国”越来越孤立了。苏联在太平洋的海军力量的增加,加上自从莫斯科入侵阿富汗以来美国支持北京以及台湾自己内部的问题,所有这些,使人们再度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岛屿上了。    蒋对我说,美国撤出越南使整个这一地区“不稳定了”;台湾现在极易遭到苏联海上力量的袭击。如果美国要求设立基地来对付这种情况,台湾将会愿意接受,“因为这是我们共同利益之所在”。    另一方面,他十分担心美国在向大陆中国提供技术(可能的话还有武器)方面走得太远。    “共产党中国和苏俄的最终目标都是在马列主义基础上改造世界。所以它们的基本利益是一致的。”    我问,如果中国遭到俄国的进攻,台湾将采取什么态度,总统的回答是很说明问题的。他说,“中国大陆是我们的神圣领土。那里的人民是我们的兄弟;我们反对共产党政权;我们不能与其妥协,但是任何入侵大陆者都将是我们的敌人。我们既不会加以利用,也不会袖手旁观。”

6. 香港《天天日报》社论:《民族大义与外人播弄》

【香港《天天日报》六月十六日社论】题:民族大义与外人播弄    根据昨天的外国通讯社台北报道,说是蒋经国先生曾就“中国遭受外国侵略”的问题发表了一些意见,强调如果中国大陆一旦为外力侵侮,台湾决不坐视,必定共同对付侵略者,更不会乘机与外国侵略者联合来对付中国大陆,因为中国大陆与台湾,都是中国人的土地。(大意)    这一番谈话,如果要加以分析,我们不难在其中找到三项含义:    其一是,蒋经国先生及其领导之下的人员,民族至上的观念非常之强,决不是甘于媚事外族,因个人利益而不惜牺牲国家利益之徒所可望其项背。今日台北当局绝对不会被人利用来“中国人打中国人”。    其二是,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政治对立,会因时间而逐渐淡化,慢慢就总可以接近,至少不会再有“不共戴天”的仇恨存在。    甚至不妨这样说,类似这种充满理智的说话,在蒋经国先生以前的领导人,就不会说出来,所以不会说这种话,绝非说缺乏民族观念,而只不过是“党派与党派之间,人与人的仇恨过深”。即使心有此念,亦不会宣之于口,所以才会在以前的日子,使国人一直产生“国共永无和平相处之日”的错觉,自然更不会相信国共会有“团结”的一日,也由是而造成了我们老百姓长期的悲哀与困扰。但时至今日,由于蒋经国先生的一席话,却已可说霾雾渐去,和气日生,所以亦使我们老百姓感到鼓舞。    其三是,这一番说话,亦可视为表示“台湾目前的实力足以协助大陆抵抗侵略”。虽然此中多少有点“显示实力”的含意,但我们仍可引以为慰,因为这至少亦已同时说明,我们平昔所担心的“台湾孤悬海外,会为外人所乘”,实不必要,任何外国阴谋者妄图一逞,将非易事。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台北当局能够具此卓越认识,何其可敬。    正因为如此,我们亦愿本于同爱我伟大中华民族的热情,提出一些见解。    我们以为,所谓外国侵略,实际上是有“有形的”,亦有“无形的”,有出诸以军事行动的,亦有出之以阴谋伎俩的,所以防人之心,不可或无。譬如以美国为例。我们虽不能咬定必会对中国有些甚么染指的妄图,但举如里根之流所重提的“两个中国”的构想,我们就不能不冷静地考虑到,这是不是有意促使中国人与中国人长期对立甚至于长期厮杀的阴谋?是不是要借以有利于美国,使其得而利用矛盾,操纵我们的国运?在民族至上的大前题之下,我们是接受这种播弄,还是要粉碎这种阴谋?    贤明的中国政治家,相信都必会明辨而慎思之,并且会及时向外人表明,中国人决不会受外人玩弄于阴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