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06-17
第 1 版
1. 路透社评伊朗经济和财政部长访苏
【路透社莫斯科六月十五日电】伊朗一位高级官员明天将抵达莫斯科,就经济问题进行会谈。在西方对伊朗实行贸易制裁以后,这种会谈具有新的意义。 经济和财政部长阿里·萨利姆率领代表团将参加在废黜的伊朗国王统治时期成立的联合经济委员会例行的五天会议。在美国——后来又有欧洲共同市场国家——就伊朗扣留美国使馆人员作人质达七个多月一事决定对伊朗实行制裁以后,俄国人显然指望这次会谈能增加他们在德黑兰的影响。
2. 《首相之死是他赠送的最好礼物》
【英国《观察家报》六月十五日报道】(唐·柯克发自东京)题:首相之死是他赠送的最好的礼物 大平正芳首相在日本定于二十二日举行决定性的全国大选之前十天逝世,使得执政党自由民主党的长期不和的领导人们不得不在表面上保持团结和忠诚。 一位日本政治评论家说:“大平之死是他对自民党的统治作出的最大贡献。他的逝世消除了该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按照礼仪举行悼念之中,各派领导人都要求暂时停止有把该党毁掉之虞的内部斗争。该党从它二十五年前组成以来一直执政。 该党的战略家指望得到一种同情,得以增加它在众议院保持的微弱多数,这场危机是因为众议院上个月通过了“不信任案”引起的 带头起来搞垮大平的正是福田赳夫和另一位前首相三木武夫,他们命令他们的追随者不参加“不信任案”投票而使得这项动议得到通过,当时一位社会党议员是作为例行事务提出这项动议的,并没有期望它获得通过。 尽管他们不遗余力地想把大平赶下台,但是,分析家们怀疑他们两人有谁能成为党魁。党的战略家们认为,福田(七十五岁)和三木(七十三岁)年岁太大,不可能得到选民的拥护,选民们对那些年迈的老人颤巍巍地管理政府越来越感到不耐烦。大平(七十岁)本人也常被比较年轻的日本人嘲笑为老得不中用了。 日本评论家们正在谈论自民党内“世代交替的斗争”,“世代交替的斗争”这个词儿是用来指年纪六十岁的人为了压倒三木和福田这些老人而展开的活动。自民党内强有力的人物已经组成了一个“新领导人会议”,以便选出一个能在大选之后把全党团结在一起的人物。 这些人中最可能当选的候选人之一是前通产大臣,六十八岁的河本敏夫,他在对“不信任案”动议投票时也是弃了权的。一个可能的折衷人选也许是前外相、六十岁的最年轻的重要竞争者宫泽喜一。 对于可能成为大平继承人的任何人来说,一个关 键问题是如何争取到大平派议员以及大平的主要盟友、前首相田中角荣派的议员的支持。田中本人由于在洛克希德飞机公司的贿赂丑闻中扮演的角色现在正受到控告,因此根本没有可能重新上台,但是他将对人选的决定能施加强有力的影响。
3. 美国驻泰大使说:西哈努克在柬能发挥潜在作用
【法新社曼谷六月十二日电】美国认为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在柬埔寨能发挥「潜在的作用」,但是,目前并没有推举他作为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美国的「候选人」。 美国的这一立场是由莫顿·阿布拉莫维茨大使在昨天同泰国记者进行简短问答时明确表示的。他在这次谈话中强调,华盛顿「不会承认」越南支持的金边政府,也「不能同意」去年被推翻的红色高棉政权。「美国政府承认,西哈努克是一位具有潜力的人物……他是柬埔寨享有重大国际名声的少数几个人物之一」。 他重申,美国政府支持根据东盟提出、并由联合国去年十一月通过的决议对柬埔寨问题求得政治解决。 【泰国《泰叻报》六月十三日报道】泰国副总理他纳·科曼昨天对记者说,如西哈努克要来泰国,我们必须了解他来干什么,他的打算是否做得到,对泰国有没有好处。他说,我们不必邀请他来,必须让他先提要求。但是,前几天,我们一些政府官员发表的讲话给人以主动邀请他来的感觉,结果他说他不想到泰国来,使我们丢了面子。 【法新社曼谷六月十五日电】《民族评论报》今天说,不久将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就他可能对泰国进行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访问的可能性进行接触。 这家英文报纸援引泰国前驻金边大使恰纳·萨穆—达瓦尼的话说,他不久将问这位亲王他是否将接受泰国的一项心照不宣的邀请。
4. 美国《曼彻斯特联合导报》:鼓吹恢复美台正式外交关系
【美国《曼彻斯特联合导报》六月十二日社论】题:同北京“离婚”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的新闻机构总是竭力把里根州长描绘成一种蠢人。最近,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它们提出了所谓“台湾问题”,向这位差不多已是正式的共和党总统竞选旗手问到,他怎么能在不致弄得同赤色中国的关系疏远的情况下恢复对自由中国(台湾)的正式承认。单是在里根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这个问题就表明谁是蠢人了。 我们认为,那些主张美国和赤色中国实行合作,把这种合作当成遏制赤色俄国的一个手段的造诣很深的思想家,是把这种想法建立在流沙上的。 然而,“赤色中国问题”却应当被看作一个严重的难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只会越来越严重。 要是里根当选总统后,美国同长期以来的盟友自由中国恢复正式外交关系,那赤色中国会怎么样?可能发生的最坏的事情大概就是赤色中国同苏联会早一些结盟。 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不希望看到出现一个更加强大的共产党联盟。但是,为了整个世界的生存,美国及其自由世界的盟国应当更清楚地认识到,一旦赤色中国武装到牙齿,用它自己的核弹武装起来,它就不会再对赤色中国和美国的友爱感兴趣。承认自由中国这个朋友和盟国,正可考验一下人们大肆吹嘘的美国和赤色中国之间的“婚姻”。不过最好是今天就考验一下这种可怕的关系,并且希望能永久离婚,以免天真的美国人养痈贻患,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如果还不致达到毁灭美国和全世界自由人民的话。
5. 我《人民日报》十四日发表评论员文章:合众社说这是对里根的警告
【合众国际社北京六月十四日电】中国今天警告说,如果里根当选总统并且执行所传要同台湾重建官方关系的诺言,那将破坏中美关系。 北京愤怒指责里根试图“开倒车”和通过鼓吹这种行径来声援苏联征服全球的计划。 中国是在官方的新华社和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所发的两篇评论中攻击里根的。 台湾问题是北京与华盛顿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华盛顿在一九七九年同大陆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时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 北京同华盛顿的关系自正常化以来一直在稳步地发展。 美国最近同意向中国出售如雷达、卡车之类的非杀伤性的军事装备以开始改进它的三百五十万人的武装力量的装备,就体现了中美关系在稳步地发展。
6. 《纽约时报》刊登的一篇文章:《苏联的军事和外交活动加强了中东问题的迫切性》
说美国政府内部和一些专家在对苏进入中东地区的行动应当作出什么样的解释和反应的问题上有分歧 【美国《纽约时报》六月十五日文章】题:苏联的军事和外交活动加强了中东问题的迫切性 虽然石油提价和恢复关于巴勒斯坦的谈判是政府上周的中东日程中的首要议题,但苏联进入这个容易出事地区的行动仍然是华盛顿最关切的问题。 外交和军事计划人员承认,政府所作的抵抗苏联攻势的保证是战略上的一大任务,但是政府内部和其他方面的专家在对莫斯科的行动应当作出什么样的解释和反应的问题上是有分歧的。 从外交上说,苏联在中东从未取得多大的成功,在阿富汗的军事冒险反而在阿拉伯人心目中进一步损害了莫斯科的形象。然而在军事上,莫斯科正在取得威胁西方的重大利益的新的能力。因此,华盛顿的目标必须是在充分利用莫斯科新近在政治上遭受的挫折的同时抵消苏联在军事上的进展。说明这种微妙的平衡的例子是,空军参谋长卢·艾伦上周透露,一批F—4战斗机不久将去埃及访问九十天。这是朝着增加美国在该地区的空军力量迈出的慎重的第一步。 国务院专家强调了政治意义,指出苏联显然力图将阿拉伯人的注意力从阿富汗转移到巴勒斯坦问题。据说莫斯科企图使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东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作为“重要”问题,从而破坏戴维营的和平进程。然而,政府上周竟能宣布关于巴勒斯坦自治的埃以会谈将于七月二日在华盛顿复会。 自从一九七三年的中东战争以来,苏联的影响遭到了挫折。基辛格国务卿七十年代中期的穿梭外交以及后来卡特总统在戴维营的外交活动有效地将莫斯科挤出了中东的主流。 在非洲之角,莫斯科于一九七七年开始支持埃塞俄比亚革命政府以后就失去了在索马里的伯贝拉的海军基地。不久前,莫斯科在波斯湾又遭受了一些类似的挫折。在过去的十年里,它利用巴勒斯坦问题同以色列的死敌伊拉克建立了牢固的军事关系。一九七三年战争以来,莫斯科给巴格达运送了约计五十亿美元的武器,使伊拉克成为伊朗在该地区的主要敌手,直到伊朗国王被废黜。 然而现在莫斯科同伊拉克的关系削弱了。 一些专家认为,苏联的威胁主要是军事上的,而不是外交上的。 五角大楼的一些官员同意上述看法,他们说,尽管对阿富汗的干涉在政治上有损于莫斯科,但是它已经把全世界石油的三分之二的供应线极为重要的霍尔木兹海峡置于苏联的军事力量的攻击距离之内。他们说,莫斯科由于取得了在波斯湾使用军事力量的明显能力,经得起在外交方面向华盛顿作一些退让。 美国的情报官员们报告说,另外有十个作好战斗准备的苏联师——十二万名士兵——已经在苏联的外高加索实行动员。有消息说,在波斯湾的另一端,苏联在南也门的军事活动也增加了,那里的苏联军事顾问已有一千人以上,而且正在建造潜艇掩体。俄国海军加强的速度正在同美国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官员们认为,莫斯科正在埃塞俄比亚慢慢取得海港设施,从而弥补在索马里的损失。 虽然对付苏联军事力量的“卡特主义”是在今年一月份公布的,但是建立十万人的“快速部署力量”的活动直到现在才开始进行。同阿曼签订的一项新协定使美国能够使用那里的简易机场和海军军港。预料很快就会同肯尼亚签订类似的协定。 这是否足以抵消苏联在那里的军事力量的作用问题,专家们正在展开激烈的争论。 然而,在关于莫斯科构成对美国利益的军事威胁还是政治威胁的辩论中,双方的看法大概都是对的。华盛顿既需要有灵活的外交,同时也需要有可靠的军事力量,才能保护它在中东的利益。
第 2 版
1. 香港《新晚报》报道:《乔大诺赞中国音乐》
说颇负声望的美国音乐指挥家乔大诺对中国的文化艺术特别感兴趣,希望到中国来帮助中国音乐家认识西方音乐,也向他们学习中国音乐 【香港《新晚报》五月二十一日文章】(作者:魏国盛)题:泛亚交响乐团客座指挥乔大诺赞中国音乐 对颇负声望的美国指挥家约翰·乔大诺这次肯来港,为目前还是处于半职业阶段的泛亚交响乐团担任一场音乐会的客座指挥和主持短短数天的指挥班,感到有点诧异。于是,上周五,我趁“泛亚”练习后与乔大诺聊天时,提出了心中的疑问。指挥家爽快地回答说:希望借此机会能多接触一下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中国的音乐。 令乔大诺对中国文化艺术特别感兴趣的原因,大致有几点: (一)在乔大诺的心目中,中国是一个有着久远历史的国家,拥有相当古老和丰富的文化,那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他认为,在文化艺术的领域中,音乐应该放于首要地位,原因是音乐最能反映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和生活。在世界显得越来越小的今天,各地的文化会更密切地相互影响,相信中国的文化艺术在这交流活动中起主流作用,尤其是音乐。 (二)美国所掀起的一股“中国热”,给乔大诺不少影响。数年前,在乔大诺所居的得克萨斯州科德维夫市还只有两家中国菜馆,却没想到一转瞬现在就开了近二十家,包括有粤菜、京菜、川菜等,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乔大诺说:“中国人真厉害,什么都有一套,不但文化艺术令人向往,就连吃饭以至武术、针灸、外科手术等也在美国出现学的潮流!” (三)首次接触中国音乐,还是三年前的事情。一九七七年的夏天,乔大诺在纽约旧金山听了几个中国音乐节目,使他精神为之一振。在指挥家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意念:中国音乐是极富潜力的。像唢呐、敲击乐器不就是令人感到惊异和兴奋吗?为什么西洋管弦乐队不好好地利用一些中国乐器?或者,不把中、西乐队联合起来,演奏新作品呢? 看来,乔大诺确实是对中国的东西着了迷。和指挥家谈话,他总是问一些有关中国的问题,也会告诉你关于他的一次难忘的经历。那是在去年十月、十一月的时候。他指挥科德维夫交响乐团表演,’选奏了《春节序曲》及《瑶族舞曲》两首中国管弦乐作品,不仅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和把用中文写的两首乐曲名字的场刊珍为收藏,而且乐队队员也有十分良好的反应,表示很喜爱这些作品。 乔大诺说,《春节序曲》及《瑶族舞曲》都是比较简单的管弦乐作品,技术难度不太高,但旋律却是那么美妙动听,简直令人陶醉。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音乐,乔大诺也就应邀来这里,希望能得到一些收获。 “到过中国吗?” “还没有。”乔大诺说:“我很想到那里,帮助中国音乐家认识西方音乐,也向他们学中国音乐。旅程不应是三两天。也不是五年一趟,而是一段较长时期。”
2. 美联社报道:中国环境保护代表团访美情况
【美联社辛辛那提电】一个中国代表团五月中下旬访问了俄亥俄州,寻求处理一个共同的问题 ——酸雨——的办法。 中国环境保护局局长李超伯说,燃烧的煤提供中国百分之七十的能源。 结果是,中国也有这个越来越大的世界性问题 ——即从煤中排出的硫同大气中的水份相结合而形成酸雨。 李率领一个中国代表团于五月二十和二十一日参观了联邦环境保护局在辛辛那提郊外的实验室。 这些中国人正在美国访问,作为美国国务院为达成一项双边环境保护协定而作出的努力的一部分。 在辛辛那提停留期间,中国和美国官员一致认为,他们可以从双边环境协定中获益。官员们说,中国人可以用借助环境保护的方法来谋求加速实现工业化,而美国人则可以研究环境保护在中国的影响。
3. 荷兰室内乐团经理谈中国之行的收获
【香港《新晚报》五月二十八日专稿】题:荷兰室内乐团经理畅谈中国之行收获 尽管荷兰室内乐团在京、沪、穗三地仅逗留共十二天,但听该乐团经理伯特·穆尔里畅谈此行,却强烈地感到他们很满意这短而精的旅程。 收获可谓相当丰硕。以实质方面来说,荷兰室内乐团此番带了有关荷兰音乐的书籍、录音带等礼物访华,而获赠的礼物也是与音乐有关,包括唱片、书刊、沿途的照片,特别令他们感到可贵的更是北京的电视台为乐团赶制了演出的录像带,让他们把情况带回去,给别人分享乐团的喜悦。 至于无形的收获,基本有三点: (一)乐团在上海音乐学院作了示范表演,也看到学院年仅十岁的小学员和毕业生的演出,深感中国乐坛人材辈出——“他们的水准与西方一流音乐学院学员没两样。”这是穆尔里的评价。 (二)乐团还临时学习了阿炳的《二泉映月》。那是音乐家们先欣赏了一位二胡演奏家的演奏和解释、分析、再排练、演出,使中国乐迷得到惊讶、意外的收获。 (三)友谊的种子播了下来,将会开花结果。穆尔里说:“我们每到一地都交了很多朋友。大家相聚得十分愉快,别离依依。我们的一位女翻译,在分手时竟然哭起来。” 穆尔里也有一些意见:那就是在北京演出时,开始十分钟观众还是喋蝶不休的高谈阔论,随后,才渐渐静下来;中国音乐工作者的乐器质素太差,影响了他们应有的表现力。他希望能加强对观众的教育和解决音乐工作者的工具问题。
4. 《樱》在东京放映受到热烈欢迎
【本刊讯】中国彩色故事片《樱》五月三十日晚在东京试映时,许多日本观众都深受感动。 一位从中国访问归来的日本妇女感动地说:“这部电影是十分感人的。”一位电影评论员说:“这部电影可以帮助日本人民认识到中国人民的热情以及认识到‘四人帮’所造成的罪恶。”他说:“从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摄制这样优美的电影事实上看来,中国的电影艺术已经有很大的进步。” 这是日本从中国输入的第一部电影长片。它将于七月晚些时候在日本公开放映。
5. 西德《时代》文章:《同比较优裕的生活告别,美国必须节省》
原编者按: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工业国不得不勒紧自己的裤腰带。本报编辑在美国呆了三个月以后提出了这个问题:美国——是一个可引为鉴戒的例子吗? 【西德《时代》周报五月十六日一期文章】(作者:迪特尔·布尔)题:同比较优裕的生活告别副题:美国必须节省 美国的命运几乎不引人注目地在出现一个转折。在美国的历史上将第一次出现一代人的物质条件比上一代差的情况。在内战时期或者在二十年代末萧条的时候,向着越来越高生活水平的似乎是不可阻挡的发展也已经出现过曲折。但是,今天中学和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前景是过去的美国青年所从未遇到过的,这个前景就是:他们必须比他们的父母生活得简朴些。 还没有把同比较优裕的生活告别宣布为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只有少数人有勇气,如中央银行行长保罗·沃尔克那样提出这种要求:“一般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必须降低”。然而,如果政治家们在大选年不愿意对美国人的关于福利将不断提高的梦想敲丧钟,不愿意预言经济将停止增长、人们必须减少活动的话,那么谁愿意去责怪这些政治家呢? 课题有的是。底特律刚刚解雇了数千名汽车工人;购买力的下降比最近五十年内的哪一次都快;对青年人来说买一所自己的房子(迄今为止一直是一个不言而喻的目标)是财力所不及的。 通货膨胀是否是一切坏事的根源呢?美国经济是否没有跟上其他工业国家的行列呢?华盛顿政府是否在遏制经济发展呢?如果美国人不得不提出这些问题的话,那么特别是欧洲人就应该注意倾听。然而在美国他将得不到简单明了的说明。在那里,对病因的研究毋宁说在导致得出混乱的结论。 第一:通货膨胀。甚至就连哈佛大学的教授们对物价上涨的原因也捉摸不透,目前物价每年平均上涨百分之十八,几乎相当于拉美的水平。 第二:美国经济结构方面的弱点。几年前还被当成是异端邪说的东西,今天公开说了:美国工业的活力丧失了许多。生产率低于其他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个国家用于研究和发展的开支少于德国和日本。这种下降所造成的后果是:四分之一的汽车是进口的,电视机和收音机的生产商在亚洲竞争的压力下投降了,现在钢铁工业也发出了求救的呼声。 第三:政府是障碍。大企业早就对华盛顿的“与贸易界为敌的”政策提出了批评。现在怨言发展成了大声的控告。愤慨是针对着日益泛滥的官僚主义所提的要求,这种官僚主义给企业主规定,他们必须雇用多少妇女和黑人,他们必须采取哪些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措施。 在美国这个国家,还始终没有国家办的疾病保障机构,生一场病就可能意味着一个家庭在财政上的破产,在这个国家里普通工人每年只有十天或十四天的休假,劳动岗位没有保障,基本上还是“雇用和解雇”的原则在起作用。 尤其是贫民窟,说明了美国是怎样的社会状况。贫民区证明,人们是何等的麻木不仁。在这些地区滋长着失望的情绪,并且成了犯罪的温床。圣路易斯去年在十万居民中发生了五十七起谋杀和打死人事件,亚特兰大发生了五十一起,休斯敦发生了四十二起,与此相比:汉堡一九七八年在每十万居民中发生了大的两起谋杀和打死人的犯罪事件。 卡特的节省计划将会扩大贫民区的贫困。黑人领袖弗农·乔丹预言说,“如果发生起义的话,我是不会感到奇怪的。” 美国经济学界的贤哲保罗·塞缪尔森认为没有理由绝望。他相信他的同胞有随机应变的才能。他用下面的话回答了德国记者对他国家的经济前途提出的担忧的问题:“如果必要的话,那么我们靠所具有的资源可能比你们好过些。”但是,因为美国人在艰苦的十年里要勒紧裤腰带,所以,在这里必定会产生这种认识:美国的角色变了。它不再是福利和经济成就的样板,今天毋宁说它应成为一种不要有过高要求的警告。
6. 西德五个最大的工业集团机器制造业名列前茅
【西德《法兰克福汇报》四月二十二日报道】题:机器制造业名列前茅 一九七九年联邦共和国的五个最大的工业集团: 机器制造业:(包括办公和信息技术,机车和保险设备)职工一百零七万人,进口额一千九百一十万马克,出口额五千六百三十万马克,销售额一亿一千零八十万马克。 电子技术:职工九十四万三千人,进口额一千七百五十万马克,出口额三千一百万马克,销售额九千三百万马克。 汽车制造业:职工七十六万九千人,进口额一千六百二十万马克,出口额四千九百九十万马克,销售额一亿一千零二十万马克。 化学工业:职工五十四万八千人,进口额二千四百万马克,出口额四千三百万马克,销售额一亿零二百四十万马克。食品业:职工四十五万人,进口额一千八百九十万马克,出口额一千三百四十万马克,销售额一亿一千一百万马克。 机器制造业仍然是德国最大的工业部门。这个部门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最近几年中研究发明了许多新产品,同时在国外开辟新的市场。德国机器制造业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出口者,但同时它也是最大的机器进口者,这深刻地反映出国际劳动高度的分工。
7. 共同社驻北京记者边见报道:《日本占领时代歌曲在中国流行》
【共同社东京五月二十八日电】(特派记者边见发自北京)题:日本占领时代的歌曲《何日君再来》在中国流行 不知由于什么原因,在日军占领时代流行的歌曲《何日君再来》,现在在中国主要城市的青年中间大受欢迎。 饭店的服务员一面工作,一面哼着;地方幼儿园,在欢迎日本参观团时,教师歌唱这首歌,男女学生结对,伴随着歌曲跳舞——这种情况时有出现。 上海《文汇报》二十七日说,看到这种现象,“令人气愤”。这篇评论强调,歌词“反映了颓废没落思想”。评论警告中国的青年不要只“因为旋律好听就唱”,而应该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本质。
第 3 版
1. 美刊文章《北极鸟鸣花开时》
【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六月号文章】题:北极鸟鸣花开时 一场暴风雪过后,严寒砭骨的空气格外澄爽,清得连星星都像天空中白的火花。一只狼在远方哀鸣。我佇立在北冰洋滨等待黎明。金色曙光渲染天际时,我的朋友麦克连也从帐篷里出来了。我们眼前是一片闪闪发光的荒原,阳光照耀在一个个翻了身的冰盘形成的尖柱上。 “真是仙景”吉姆赞叹道。 由于一次偶然的谈话,我们终于得见这北极黎明的奇景。几星期前,吉姆对我说:“我觉得全身骨头都快松散了,很想再动一动。但是怎么个动法呢?”我也有同感,并且记起了几年前到北极圈内作短暂旅行使我精神大振的往事。 “我们去北极吧,”我说。 这句话很快就变成认真的探险旅行。我们的朋友中有北极专家——科学家、荒原飞行员和政府官员。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们便离开了位在北极圈边上的利泼斯湾,前往布提亚湾。我们和沉默的伊努特族人穆克塔,冒着大雪,穿过冰封的苔原,几天后到达北极圈以北我们的目的地。 在那里一个由山脊形成伸入北冰洋的长岬角上,我们看到这极目无垠、彩色斑斓的黎明景色。太阳冉冉升到了冰封的地平线上。一种刺人欲痛的静寂,直透心灵深处。 有一天,吉姆带了个冰冻的圆球回到营地来——球上有野草、树枝、石子和羽毛。实际上它是一只聪明北极狐储藏的食物。我用小刀插进冰球,撬下一块羽毛。“紫矶鹞,”我说,“它一定就在这里孵雏。”我将小刀再度插进。“海豹肉。大概是从熊捕杀的海豹身上偷来的。”我再用刀挖去,冰球碎裂。“有一个鸭蛋,两只小鸭,六只鼠和看起来像只吃掉一半的海鸥。” 阳光黯淡地从一片云后照出,我们一时觉到阳光的温暖。附近传出一阵几乎像尖叫的吱吱喳喳声。一只北极狐,尾巴翘得像面旗子,正拼命往雪里挖。它的爪下,几只吓得发疯的鼠发出尖叫,挣扎着想从塌陷的雪穴中逃走。从那时起,这只北极狐就仿佛阴魂不散,到处可见。 第二天,我们无意中撞上了一只北极熊,除了它的黑鼻头外,一时简直就看不见它。它惊呼一声,吓得我们仓惶倒退。但是它比我们更害怕,拔腿逃窜而去。 每一天我们都盼望有想不到的发现。有一天,忽有大群大群的雪鹦朵云般自白色的天空下降,很象远处一朵花的花瓣纷纷飘落。它们四散在雪地上,饥饿地挖寻雪下埋藏的种子。解冻了,起初悄无声响,跟着淙淙有声,然后成了奔腾怒吼夹杂着冰雪泥土的洪流。海上的冰不分日夜地开裂崩解。队队雪雁停落日渐宽阔的水道上。 我们看到一只冬天厚毛尚未褪尽的鼬鼠,沿海边追赶兔子。我们看到触目惊心的擒获细节——尖锐的牙齿咬进喉咙,鲜血喷出。 洁净明朗清澈的光似乎把一切东西都放大了,也使我们看得格外远。北极在教我们对各种东西以新的方式来看,来听,来感觉。这有点像脱胎换骨——像突然被送到了另一个星球,一切与我们的旧日生活都毫无关联。 夜里小鸟成群飞来,在我们的营地上空盘旋:它们都是海滨鸟类,大都生活在海滩、水塘和河岸,分别来自美洲东岸、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美洲、非洲,甚至南极。它们的百啭鸣声使我们悠然遐想。 慢慢地我们觉出时间的宝贵。不冻封的日子大约只有六十天,这些鸟雀不会有孵育的第二个机会。如果卵压碎了,或被鸦或鼬鼠偷去,那就完了。 这些鸟雀吃什么?答案在大地本身。只有昆虫可以睡过北极的冬天,然后迅速繁殖,快得足以供赶来北极繁殖的大批鸟雀食用。成蚊在浅水塘上聚集如云,寻血为食,迫得鸟雀离巢逃避。蚊子不停地骚扰我们,蝇也一样不饶人。但每逢寒风吹袭岬角,蚊蝇的行动便会转缓,成为鸟雀的口粮。 盔甲鲜明的甲虫,在茂密的苔原野草丛中匆匆穿行。但是它们不久便成了动作敏捷的狼蜘蛛的俘虏,关进蛛丝布成的牢狱成为存粮。睡意犹浓的野蜂从旧穴里出来,在北极棉花、罂粟花、低矮的虎耳草花以及细小花丛中嗡嗡穿飞。 我砍断了一棵高三十公分、主干粗如拇指的柳树,让吉姆看看它结实的木质,年轮密接难分。“树龄也许在四百年到五百年之间,”我说。 “跟哥伦布同年,”吉姆说。 如果这棵树确在哥伦布到达西印度群岛时,在这寒冷荒凉之地发芽茁长,那么北极生物的生存绝不会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危如一发千钧。生物在北极必已巩固稳定地生存了亿万年了。 在我们周围涨退的生命潮里,每一生物的死亡都留下难以使我们磨灭的印象。冰冷的蓝天中一声吱吱尖叫,一只疾飞如矢的长尾鸥,被一只以时速超过两百四十公里俯冲而下的矛隼击落。长尾鸥羽毛纷飞,疾冲逃去,它抓着的那只鼠也掉落了,却为高速的矛隼轻巧地攫住带走。北极在告诉我们,我们对死亡的恐怖事实上是对生命的误解。鼠不但没有因受屠杀而减少,数目反而显著增加,成了几乎是所有其他生物的主要食物。 在这同时,其他幼雏都迅速长成。浅水塘中像绒球一样的小鸭,现在初试两翼。各种幼小的滨鸟成群结队,已为即将来临的长途移栖作好准备。 夏天的结束也表现得同样微妙而美丽,使我们在作客北极的最后一段时期广开眼界。空气中隐约地透露了些微冬天的信息,像一只清凉的手挨近我们的面颊。 淡淡的薄雾自海上升起,日光穿过薄雾,成了五颜六色、千变万化的光辉。海岸上,到处有折射的光线在闪耀颤抖。 那晚,淡金色的光从北方升起,扩张为层次渐变的蓝色、绿和红色,然后铺展成一个一百五十公里宽的扇形,那就是北极光。东方续有更多的颜色升起加入光扇。北极光波荡蠕动,月亮在它背后升起,月表面的坑洞阴暗格外清晰。 我们情不自禁互相握手,相对大笑。
2. 撒切尔夫人在电视节目中会见中小学生
她要孩子们坚持读书,电视不要看得太多了;她说,童年时代父母对她非常严格 【美联社伦敦六月七日电】她在唐宁街十号干的家务不多,但是她喜欢在厨房里干点活。她有一次“化装”外出散步,但是不出十分钟,有人盯着这位包着头巾、戴着黑眼镜的妇女说:“哦,您好,撒切尔夫人。” 玛格丽特·撒切尔周末在全国电视节目上回答一系列关于她的童年、家庭和工作的问题,这是她难得的一次谈自己的私生活。 这位欧洲的第一位女首相,从去年五月上任以来对她的私生活一直讳莫如深,甚至对英国新闻界也守口如瓶。 撒切尔夫人在英国广播公司演播室为演播《引人注目》的节目中会见了伯明翰一所小学和伦敦一所中学的不满十二岁的学生。 撒切尔夫人透露,她担任首相以来,感到很遗憾的是,她不能天天同人民自由地打成一片——就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她化装外出散步。 她说:“这使我烦恼。我实际上是靠同人民接触过日子的。”“我确实热爱我的工作。” 她象慈母般地告诫孩子们不要过多地看电视,她说:“你们应当做实干家,不要做观察家。”她要他们“坚持读书”。 然后详细地谈了她的童年时代。她对小观众说,父母对她“非常严格”。“我是一个很严肃的孩子,父母不许我们出去多玩,看一场电影就高兴得了不得。” 她承认,她希望儿女的生活不要象她的生活那么严肃:“我的生活没有娱乐、没有乐趣,我设法让我的孩子们多一点娱乐和乐趣。” 但是如果听众中有人为她抱憾的话,撒切尔夫人立即说:“我受到的教育是要自我约束和助人为乐,如果没有这种教育,我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关于她在唐宁街十号的家庭生活,撒切尔夫人说,在周末,她最喜爱的莫过于“走到顶楼去做水煎荷包蛋”。至于家务,“我现在做得不多。” “有时在周末,我在唐宁街十号打扫打扫,但是,有两位女士帮我,她们实际上是朋友。她们替我做事,我也替她们做事。” 她说,她每晚只睡五个小时,如果她在下院度过白天以后感觉累了,她就在唐宁街十号坐在椅子里打十分钟的盹,然后工作到凌晨二点三十分。 撒切尔夫人说,她从不带着她是首相的观念进行政治活动。
3. 台湾报纸报道《动物能预知天气》
【台湾《青年战士报》五月二十六日报道】题:动物能预知天气 人类凭科学的发达发明各种仪器,测知气象变幻。其他动物并不懂得科学,它们却有天赋本领,预测天气变幻,更利用风水作旅行的“工具”。譬如说,小猫突然不断地打喷嚏,天就快要下雨了;如果母猫不断用它的舌头舐它身上的毛,也是天将下雨的先兆。为什么它们有这种反应呢?这是因为天雨快要来临时,空气中带有一种湿气,虽然人类感觉不到,猫儿却预先感受到了。 在暴风雨之前,从牛马的动态,也可预知,母牛突然情绪紧张,坐立不安似的;而在马厩内的马儿,忽然不断嘶叫,精神不宁,就是告诉人们说,暴风雨就快要来了。当燕子在天空中飞行时,只在低空而飞,就是说恶劣天气将要到了,在高空飞行,暗示未来天气是良好的。这种反应,大概与气压有很大关系。此外,从蜜蜂的动态,也可预知天气转变,例如蜜蜂躲在巢里,不愿采蜜,预示天气将要恶化;相反,它们飞的越远,未来的天气一定是良好的。 至于动物的旅行,也是非常奇怪的,比如,鱼类旅行,大都懂得利用水流动力,顺流而下,不费力量,去到远远的海洋。鸟儿旅行,全凭风力推动,你看它们在空中飞行,不一定要不停地摇拍双翼,只张开双翅,乘着风力,滑翔而去,不费半点力气。假如在高空的风刮得大,它们就飞到高些的地方;如果低空的风力大,就在较低的地方飞行。昆虫一样懂得用风力旅行。蜘蛛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们会爬到高山上,等候大风吹来,把它们送到别的地方。
4. 苏报报道《举世无双的海鸥》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报道】题:举世无双的海鸥 阿拉科利湖中的一座古老岩石岛——这是古代残留下来的海鸥在地球上唯一的营巢栖居地。目前这座岛置于国家保护之下。这种海鸥非常好看:它们戴着黑色的“风帽”,眼睛被白圈环绕着。 哈萨克共和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学家成功地揭示了这种海鸥的一系列奥秘。经过多年探索之后,他们发现了这种举世无双的海鸥过冬的地方。 学者判明,这种海鸥是捕捉摇蚊、蝼蛄、蝗虫和毒蜘蛛的不知疲倦的能手 。 古代残留下来的海鸥必定和巨鸥作邻居。这种大鸟能够可靠地从空中防卫自己的和邻居的巢穴,免遭猛禽袭击。
5. 西德女职工工资比男职工低
【德新社威斯巴登五月十六日电】在西德劳动大军中,“女性”工人每月的工资比男性职工、文职人员、工人和独立劳动者每月的工资要少得多。例如,几乎每两个妇女中就有一个妇女每月拿回家的纯工资不到一千马克,而有工作的男子属于这种低薪阶层的只占百分之十一。 此间联邦统计局的统计学家对男女职工收入之间的这种重大差别,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一个主要原因是,“职业妇女”的职业结构同男人的职业结构不同。 其他原因是,妇女干活的时间往往比男人短,例如非全日性工作,以及由于妇女缺乏教育和训练而造成的资格上的不利条件,可能也是收入有差别的原因。
6. 美刊文章《黑熊的秘密》
【苏《在国外》译载美国《科学文摘》杂志文章】题:黑熊的秘密 熊和宇航学之间有些什么共同之处呢?它们的怪僻引起那些渴望进行宇宙航行,特别是星际航行的人的极大兴趣。要知道,熊在一年之中能连续睡三到五个月,而宇航员可能也很需要这种本领。 医学家们感兴趣的一个事实是:熊在整个睡眠期间既不吃食,也不喝水,也不从体内排泄维持其生命的代谢物。 美国南达科他大学的纳尔逊博士对北美洲黑熊的生活习性进行了十年的研究。 他认为,黑熊在睡觉期间使用其体内积存的蛋白质,它的肾脏几乎不产生尿,有很少一点尿,也被血液吸收了,并不对肌体构成威胁。 甚至当黑熊醒来后,也不马上想吃东西,还要迷糊两星期。然后,就开始为过冬积蓄蛋白质了。这时,它每昼夜要吃二十个小时的东西,食量很大,它每天吃下去的食物能产生两万卡路里的热量。 普通医学界对于黑熊的生活习性的特点也感兴趣。 他们可以参照黑熊的长睡之例,来为慢性肾脏病患者选择合适的营养品。 冬眠之末,黑熊血液中的氨基酸、蛋白质、尿素、尿酸和铵的浓度不变。
第 4 版
1. 日刊文章《激烈的「世界谷物战争」》
【日本《钻石》周刊文章】题:激烈的“世界谷物战争”——在阿富汗、伊朗出现的“第三个强有力武器” 石油输出国组织各国以石油为武器。和石油一样,谷物也开始作为外交战略武器而崭露头角。 卡特总统一月四日通过全国电视网,抗议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宣布了几项经济制裁措施。其中包括禁止向苏联出口谷物的措施。具体内容是:关于谷物,尽管美国曾经同意在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年度向苏联出口二千五百万吨,但是,除了根据美苏谷物贸易协定出口的八百万吨以外,决定禁止出口其余的一千七百万吨,同时还决定禁止向苏联出口大豆和畜产品。美国还要求有关国家采取同样措施,在主要出口国家中,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已经表明,除已订的合同以外,不再向苏联出口。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如果说一月四日,就是新年前后的一个星期以后的事情。在这短短的期间内,卡特总统毫不犹豫地作出了可能对下届总统选举产生重大影响的决定。 美国停止谷物出口,这并不是第一次。然而,卡特总统这次为对抗苏联入侵阿富汗而采取的禁止谷物出口政策,很显然是把谷物当作战略武器来使用,这是史无前例的。 四月上旬,美国宣布同伊朗断绝外交关系,除粮食和医疗药品以外,断然实行了全面禁止向伊朗出口的措施,再次把粮食和谷物用为外交武器来使用。 自从石油输出国组织各国把原油当作武器以来,美国国内一直有人主张“以粮食为武器”。但是粮食和石油不同,世界各国都产粮食,而且每年都生产。所以即使禁止粮食出口,也只能起到极其短期的效果。而且粮食可以相互代替,所以很可惜,不能指望它会象石油那样,立即产生动摇那个国家的整个产业的破坏力。 同时,粮食直接影响国民的生命,即使是暂时缺粮,对这个国家的国民日常生活也有巨大心理影响。如果执政者采取措施不利,也可能造成社会的混乱。总之,卡特总统这次不仅对苏联,甚至对伊朗也把粮食当武器使用。因此,必须看到,如今粮食和石油一样,都已被当作外交上的战略武器来使用了。
2. 印尼《武装部队报》经理对记者发表谈话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五月二十九日报道】鉴于东南亚政治局势的发展,印尼已不再象过去那样担忧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目前他们最忧虑的是,苏联在本地区扩张势力。 雅加达《武装部队报》董事经理及印尼新闻从业员协会副主席尼戈苏班卡,是在新加坡对本报记者作上述表示的。 他目前在新加坡参加一项为“大众传播媒介与环境”研讨会。本报记者也是受邀出席该研讨会的代表。他说,“为了国家的利益,印尼军队赞同印尼和中国恢复邦交。” 不过,这位跟印尼军人有密切关系的报人说:由于中国和印尼在恢复邦交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障碍,如苏越的反应,中国和印尼不可能如一般人所猜测的在今年内复交。 他说:“我们希望印尼与中国重新建立关系。这样两国就不必通过第三国来进行贸易。” 他补充说:“目前印尼商人通过新加坡及香港和中国进行贸易,货物比较昂贵,建交后,两国就能直接进行贸易。” 他说,和中国贸易,对印尼有利,中国货在印尼十分畅销,因为人民喜欢中国货,耐用又便宜。 他驳斥政治观察家有关在东盟成员国中,印尼较亲越南的分析,他说,“我国的政策是在本地区维持实力均衡,对美、中、苏保持等距离外交,我国是中立的。” 他强调,“目前本地区面对的最大威胁,来自越南。”他继称,“虽然印尼内部仍然面对亲中国共产党的叛乱活动,但在现阶段,越南的威胁比印尼共的威胁更大。”《武装部队报》是印尼军人创办用印尼文出版为武装部队喉舌报,销售逾五万三千份。 控制该报编务方针的尼戈苏班卡否认印尼军队能左右政府的决策,他说:“军队只是执行政府指示的工具。”不过,他说,在四百八十个国会议席中,有七十二个保留给军人,他们是被委任的。
3. 外电报道印尼有人密谋推翻现政府和暗杀苏哈托
【美联社雅加达六月十三日电】消息灵通人士今天说,保安司令部司令苏多莫上将透露,有人密谋推翻政府和暗杀苏哈托总统。 这些人士说,上星期,苏多莫召集全国各报主编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向他们传达了有关这起所谓阴谋的情况。苏多莫出示了一份书面的东西,据说写的人是匿名的,内容是揭发一起要杀害包括苏哈托总统以及国务秘书苏达莫诺、苏多莫上将和宣传部长阿里·穆托波在内的八十个国家领导人的阴谋。他说,密谋者要用一个六人主席团取代总统。 苏多莫说,这起所谓的阴谋计划在八月十七日印度尼西亚独立三十五周年的那一天执行。 这位上将还出示了另一份文件,据说这份文件揭示了关于新领导人接任的计划。 苏多莫表示,这起阴谋与印度尼西亚五十个著名人物有关连,其中包括前雅加达市长阿里·萨迪金中将、前警察长胡根·伊曼·桑托梭将军、前苏门答腊军区司令莫科京塔中将和一些反对党领导人。 【合众国际社雅加达六月十五日电】一些人士今天说,印度尼西亚高级保安官员透露了有人要谋杀苏哈托总统和其他七十五名印度尼西亚领导人的一次惊人的阴谋。 这些人士说,人们把推翻苏哈托政府的事与大约五十名退休将军以及一些前高级官员联系起来,这些人向议会递了一项请愿书,指责政府贪污腐化。印度尼西亚的保安首脑苏多莫将军和情报首脑苏加马将军上周在一次谈话不得发表的记者招待会上,向印尼高级编辑们介绍了发现这次要推翻政府的阴谋的情况。 这项请愿书(政府已命令不许公开发表它)指责政府贪污腐化,并要求撤换总统。 这些人士说,苏多莫和苏加马对主编们说,特工人员发现了一个文件,详述了一项要干掉苏哈托以及印尼其他七十五名领导人的计划。 这份请愿书到了议会便石沉大海了,因为议员们决定不辩论这个问题,也不把它转给政府。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逮捕什么人,虽然保安官员已获悉,已查出了一些签名者。 政府没有采取任何不寻常的保安措施。 但是政府已要求印度尼西亚银行不要再向请愿书的签名者贷任何款。许多签名者是搞得很成功的企业家。 这些人士说,还禁止签名者出国旅行。 【法新社雅加达六月十五日电】消息灵通人士今天说,印度尼西亚政府粉碎了一次要暗杀苏哈托总统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政变计划。 观察家们说,印尼报纸没有报道这个阴谋,这表明政府不想让公众知道这件事,因为假如公众知道这件事,就会认为那些反对政府的人的力量已经达到危及领导人生命的程度了。 这是自苏哈托总统十三年前当权以来,政府第一次声称揭露出一次要杀死政府领导人的阴谋。 观察家们说,印尼目前是平静的,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证明政府的上述说法。 他们说:“有些没有经验的情报人员可能是把匿名信看得太认真了,而匿名信现时是司空见惯的。” 【法新社雅加达六月十四日电】有消息说,发现了一起要干掉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的阴谋。雅加达保安当局今天看来有点儿尴尬地否认了这条消息。
4. 印度特里普拉邦不断发生种族冲突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六月十二日电】据今天报道,在印度东北部的特里普拉邦的一些村庄仍有零星的袭击和纵火事件的发生,在那里,为时一周的种族冲突,使四百人死亡十万人无家可归。 昨天曾飞往发生暴力事件的地区视察过的联邦内政部长宰尔·辛格对记者们说,“这次(种族)大屠杀”是印度独立三十三年来“从未有过的事”。 特里普拉邦首府阿加尔塔拉的官员们说,昨天空运到那里的陆军部队和准军事部队,分散到乡村各地,这些部队奉命看到制造麻烦的人格杀勿论。
5. 台湾就菲炮艇追击台渔船一事将向菲交涉
【中央社台北六月十三日电】外交部对于我国渔民最近在巴士海峡遭到菲律宾海军炮艇追击并扣押一事的报道,相当重视,正采取措施,了解详情真象,作为与菲律宾当局交涉的依据。 【中央社台北六月十三日电】国防部今天表示:海空军现正采取行动,加强执行护渔任务。 国防部说,国防部对台东、屏东地区渔船,近年在巴士海峡我国经济海域内作业时,遭受外国船舰劫持施暴一事至为重视,已指示海、空军单位:一、海、空军应即对巴士海峡中线以北海域采取有效的海空侦巡,加强执行护渔任务。二、外籍船只如违犯国际海洋法规,侵入我国领海或经济海域内时,应依现行有关法令规定处理。三、外籍船只如劫持或施暴我国渔船时,海空军应给予救援,采取必要行动,予以严厉制裁。四、协调有关主管机关告诫我渔船,应在规定海域内作业。
6. 美二百五十家公司组成的委员会要求取消对苏禁运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六月十一日电】美国对俄国的经济禁运现已实行了六个月,虽然政府官员说苏联人吃到苦头,但是受到禁运影响的一些美国公司认为禁运无效。 政府的一位官员说,「苏联人遭到一些挫折(根据对几个月情况的衡量结果),因为已对诸如钢厂和计算机零件这样的高级技术项目实行禁运。」由二百五十家同苏联人做生意的美国公司负责人组成的美国东西方协议委员会本周发表声明,建议取消禁运,「因为禁运无效,也不可能有效」。 委员会两主任之一卡尔·马西说,「西欧卖给苏联的东西相当于美国出口的五至六倍。」 一九七九年,美国卖给苏联价值三十六亿美元的货物,大部分是农产品。苏联卖给美国的货物约为美国卖给苏联货物的四分之一,有八亿七千三百万美元,大部分是金条。 商务部官员说,今年第一季度的美苏贸易额实际上没有下降,但是禁运的影响在几个月内会显示出来。 据农业部说,苏联人能补足在卡特不准出售一千七百万吨美国农产品之后所失掉的几乎全部谷物。但是国务院说,有迹象表明,由于美国实行禁运预料苏联人明年将缺粮。
7. 英报文章《泰国准备驱逐柬埔寨难民》
【英国《泰晤士报》六月十三日刊登瓦茨发自新加坡的文章】题:泰国准备驱逐柬埔寨难民 泰国正准备根据所谓的新的志愿遣返计划,违背难民的意愿,把大批难民送过边界,送回柬埔寨。这一遣返计划定于十四日开始。泰国政府今天批准开始实施此计划。 据难民救济机构的官员说,虽然据宣布遣返计划是自愿的,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并不是这么回事。上周本报曾预料到要执行这种计划。救济机构人士现在证实,泰国人将采取果断行动由自己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他们对外界是否会认真对待难民问题已经感到绝望,担心在今后的几个月里又有新难民涌入泰境。 据认为,泰国决定在这个时候采取这一行动,部分原因也许是必须引起即将在威尼斯举行最高级会议的世界领导人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过去,泰国政府曾利用这样的机会来说明过它的问题。去年在东京召开的经济首脑会议上,它曾作了摆脱难民的努力。自那以后,泰柬边界上的难民的死亡率为每天一千人,而最严重的时候,一天死八千人。 在过去几天,泰国人在边界上的几个收容中心发动了一场不大巧妙的宣传运动(这一运动涉及这些收容中心收容着的十七万三千难民)以劝说这些柬埔寨人回国。 这次宣传的确切性质不能透露,因为那样做可能加剧已经很敏感的局势,不过很清楚,泰国人的打算是要这十七万三千人回国。 使负责救济工作的官员们震惊的是,柬埔寨国内的局势不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没有多大改善,显然不足以使这么多难民回到这个已经有了约七十万流离失所的人的国家的一个地区去。因此,谈论志愿计划,说什么计划中已对“志愿”回国的确切人数明确地分类编目的说法,显然是无稽之谈。 救济机构说,在要遣返的十七万三千人中,可能有七万五千人愿意在某个时候回柬埔寨,但是在目前条件下,在边界彼侧可能再次发生战斗,而且差不多肯定会挨饿的时候,他们十有八九是不愿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