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06-12
第 1 版
1. 卡特预言七国首脑会议将是一个很成功的会议
说盟国之间的分歧不可避免,但并不意味西方联盟将要瓦解 【合众国际社内布拉斯加州格兰德岛六月十日电】(记者:海伦·托马斯)卡特总统今天预言,下星期在威尼斯召开的经济首脑会议将“是一个很成功的会议”,他还说关于盟国间有重大分歧的报道“是报界的产物”。 美国提出了由于伊朗继续扣留五十三名美国人质而对它实行强有力的制裁的要求。卡特还否认他对欧洲盟国对美国的要求作出的反应感到不满。 他说:“它们作为盟国采取的行动是合乎情理的。” 总统承认,由于国会以压倒的多数击败了他的征收石油进口税的提案,他在七国首脑会议上的地位已被削弱了。 在从西雅图到格兰德岛的途中,卡特在总统专机中说,“我的希望是,我们在离开威尼斯时已达成一项加强节约能源的有约束力的协议”,而且将向着增加能源代用品的方向发展。 他说:“我预计,这次会议将是很成功的,因为我们有这么多事要取决于协议。 “我们认识到,我们所做的事不仅对我国是有好处的,而且对世界和平也是有好处的。” 他说盟国之间的分歧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说,在所有问题上都达成一致意见是不可能的。但是他说,西方领导人有“共同的目的感”,分歧并不是压倒一切的。 他说:“分歧被报界大大地夸大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联盟将要瓦解。” 他又说,事实上北约这个联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强、更团结和统一”。总统说,正在生病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遵照医嘱将不能参加这次首脑会议。他说大平正芳是“非常杰出的领导人,人们会感到他的不在的。”
2. 欧洲共同体人士谈共同体首脑会议
说这次会议将主要讨论中东、伊朗和阿富汗问题,还将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作准备 【法新社布鲁塞尔六月十日电】将参加十二日和十三日的威尼斯首脑会议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既然已讨论过预算摊款和农产品价格问题,这次会议将集中讨论主要国际问题——中东、伊朗和阿富汗问题。 共同体人士在这里说,中东问题将是议程上的主要项目,虽然欧洲关于中东问题的倡议局限于由共同体九国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以及以色列在安全的和得到承认的边界内生存的权利。 这样一个声明还将提到耶路撒冷问题以及谴责以色列在西岸建立定居点的政策。但是,根据美国、以色列和埃及的愿望,将避免发表可能使人对戴维营协议产生怀疑的任何声明。 在共同体内部方面,尽管五月三十日就关于英国预算摊款问题和欧洲农产品价格问题达成协议,共同体现在必须处理它自己的未来以及讨论必要的改革。 观察家说,共同体的改革必须以改变共同农业政策和目前的分配预算的办法为基础。 波恩和巴黎现在已是为共同体提供款项最多的国家,它们希望开始就更好地在共同体分配费用的问题上进行影响深远的会谈。它们希望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参加共同体以前进行会谈。 西德总理施密特昨天助了法国总统德斯坦一臂之力,他昨天在埃森强调,西欧在改变它的农业政策和更好地分配内部的预算责任以前,是不能再进行扩大的。但是观察家认为,威尼斯首脑会议不大会正式批准进行共同体的改革。成员国大概会想要等待西德十月选举的结果和法国明年春季的选举结果,然后再提出这个重大问题。 谁都不怀疑葡萄牙和西班牙将参加共同体,但是同这两国的真正谈判预料要到一九八一年年中才会开始。 从短期方面来说,共同体会议必须为将在十天以后举行的西方首脑会议(也是在威尼斯举行)进行准备。在这第二次威尼斯会议上,能源和通货膨胀将居于优先地位。
3. 卡特向美国市长讲话时指责里根
【合众国际社西雅图六月十日电】(记者:海伦·托马斯)卡特总统今天在向美国市长们发表的讲话中为他增加军费开支的计划进行辩解,并且猛烈攻击在共和党竞选总统候选人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里根“在政治上是模棱两可的和在意识形态方面是一派胡言。” 卡特在向美国市长会议发表的这次讲话中并没有指名攻击这位在十一月的大选中可能成为他的竞选对手的共和党人,但是他此次讲话的矛头所向是清楚的。 卡特在谈到美国的经济灾难时说:“我不能轻率地许诺,大规模的减税和任意把政府计划压到原有水平就会解除经济灾难。应该承认,如此不费气力地仓促行事,在政治上是模棱两可的,在意识形态方面是一派胡言。” 卡特为他的下述建议进行辩护:国防支出实际增加百分之四,而同时坚持国内计划的路线。他说:“同北约组织一起加强集体防务并对苏联入侵阿富汗一事作出反应。” 他说:“你们中间有许多人表示个人对增加防务预算的关切,但是,我决定不让步,因为我们首先需要的就是国家安全。”
4. 美报评霍尔布鲁克的对华政策讲话
说美国在这个时期需要的是“平衡感”,如果把倾向于北京看成一种神圣的做法,从而排除最终重新同莫斯科改善关系,那将是目光短浅的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六月九日社论】题:平衡感 如果世界上这个最强大的国家在历史上这个时刻需要什么东西,那就是平衡感。前几天,在对华关系方面明显地出现了美国是否将保持平衡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需要应付这样一系列的挑战,那就是改变同民主的盟国、不结盟第三世界和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的关系并在其中走绳索。 先谈在对华方面发生的情况:这牵涉到对美国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的一篇讲话的解释。据报道,主要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七十年代初期那种众所周知的三角外交再也不是考虑对华关系的一种适当的概念基础了。”这位国务院官员的讲话可能受到——而且已经受到——中国副总理邓小平的欢迎,邓小平认为这表明美国已经倾向于中国,并且结束了在对华政策和对苏政策方面的不偏不倚的做法。那么怎样理解这位国务院官员的讲话呢? 随着美国向中国提供贸易优惠待遇和最近同意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售范围广泛的、而且不向俄国提供的“非杀伤性”军事装备,这样的不偏不倚的做法似乎已经开始消失了。美国的意图从战略角度来看似乎是明确的,因为莫斯科最近在阿富汗的残酷军事冒险向美国及其邻国 ——中国敲起了警钟。 但是象宣布放弃“三角外交”这样的言论看来好象也放弃了在同这两个国家打交道方面的某种灵活性。这两个国家虽然目前的力量相差悬殊,但都是反对美国政治原则的共产党极权主义国家。如果把倾向于北京看成是一种神圣的做法从而排除最终重新同莫斯科改善关系,那将是目光短浅的。 国防部长布朗没有做什么事情来弥补这方面的情况,他甚至把美国和中国称为“朋友”——虽然还没有称为盟国。美国和任何其他国家都应该是朋友,这是从不是敌人的意义来说的。但是布朗上月对记者发表的讲话带有某种热情和满意的口气,超出同现在的中国保持正确的外交关系应有的程度。 最近我们听到了霍尔布鲁克发表的使邓小平作出良好反应的讲话。据报道国务院的其他官员对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的讲话感到迷惑不解和心烦意乱。 人们认为霍尔布鲁克的讲话表明,美国在将来同北京和莫斯科打交道时将偏向北京。现在需要澄清一些问题,以便弄清楚霍尔布鲁克的讲话和为记者举行的似乎旨在使人注意他的讲话的“背景”介绍会究竟意味着什么。 与此同时,据说霍尔布鲁克说的这句话似乎表现出一种有希望的态度。他说:“我们将根据其本身利弊发展我们同中国的关系。……”同苏联的关系也应该根据其本身利弊发展。 然而,正如前国务卿万斯上周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讲话中警告的那样,这种相互影响是不能忽视的:“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如何从对苏关系来处理我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即使我们着手发展同中国的非军事关系,我们也应该力图重新对这两个国家采取比较平衡的态度。”
5. 合众国际社报道美国武器正不断地运给阿游击队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六月四日电】接近阿富汗政府官员的人士昨天说,可供阿富汗叛乱分子击落苏联武装直升飞机的美国武器“正源源不断地”运入阿富汗。 这一未能得到不持偏见的人士或美国当局证实的消息,同其他一些关于正在同苏联和阿富汗军队战斗的穆斯林游击队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功的报道是一致的。 这些人士不能指出所使用的武器是什么类型的,但是,他们说,这些武器是美国造的,叛乱分子能无所顾忌地用这些武器对付使人害怕的“飞行坦克”——游击队这样称呼装有火箭和每分钟能打六千发子弹的机关枪的米格—24武装直升飞机。 一周来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在向阿富汗叛乱分子供应武器。上星期五(五月三十日),华盛顿国务院一位高级官员说,美国政府正在用它所能用的“一切方式”帮助游击队,阿富汗战士正在“得到进行抵抗的物质力量”。
6. 菲《今日公报》文章《美国的新对外政策》
评霍尔布鲁克关于美国对中苏政策的讲话 【菲律宾《今日公报》六月八日文章】题:美国的新对外政策 据说,美国已放弃了它同中苏两国大体上保持等距离的所谓“三角政策”,对此需要提出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认为,不论是美国七十年代初的政策还是新政策(美国的新政策用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的话说是同中国发展关系要“根据其本身利弊”)都不会使美国丧失可能用来反对这一国或另一国的任何手段。 第二,保持等距离,即使是对中苏保持等距离,也不一定是要对两国采取相同的做法,因为苏中两国的情况不同。中国仍然是以农业为主,而苏联则是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如果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技术比向苏联出口的多,那仍然是等距离政策,因为中国比苏联更需要技术。 三角政策这个总的主张的出发点必定是设想到中国和苏联在政治上同样强大。但是,中国的领土和它众多的人口给人以错误的印象。中国没有苏联强大,因为中国在技术上比苏联落后得多。近来,在大国中间,技术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管他们把美国对中国和苏联的政策称为什么,不管称三角政策还是称“新政策”,可以设想,美国在确定它对中国的政策时总要考虑到苏联。对美国来说,中国这张牌或者苏联这张牌太宝贵了,以致于都不能扔掉。 中美两国很可能达成日益发展的长期合作关系,这一前景应该是苏联对它的对外政策重新进行估价的基础。很清楚,象在阿富汗采取的那种行动都会促使中国和美国更加靠拢。 因此,苏联今后如果防止美国和中国联合起来对付苏联的话,就必须避免采取这样的行动。事实上,似乎没有任何办法可把中国同美国分开。赤裸裸的苏联“扩张主义”可能会使美中结成军事联盟。
第 2 版
1. 英《观察家报》评美中关系
说美国务院官员不否认美对华政策使俄国人感到焦虑不安;中国关于苏联威胁全球的看法在布热津斯基总部受到欢迎 【英国《观察家报》六月一日文章】(记者:乔纳森·米尔斯) “我期望美中两国军队建立越来越密切的联系。我们打算采取平行的行动。”当美国国防部长布朗今年一月在中国提出这一政策时,他就为上周签订的美国向北京提供非杀伤性军事装备的协定铺平了道路。 由于签订了这项协定,预计中美现在将订立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合同,美中关系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华盛顿的一位高级决策官员对我说:“中国不再是敌人了。”他否认华盛顿会干诸如利用中国整俄国人这样鄙俗的事情。但是,他又说:“自从发生阿富汗事件以来,看得很明显,俄国人把这个时期看作是显示力量的时期。我们多半会同中国建立某种安全方面的关系。” 有时,人们会说得更加直截了当一些。不久前,卡特总统和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对中央情报局的一位高级官员说:“要是我们同北京攀交情,我们就会激怒俄国人。凡是使他们恼火的都是好政策。” 这意味着美国现在准备向中国出口“美国所拥有的某些军火”。国务院最近出版的一期《新闻通讯提到了直升飞机、飞行员训练设备以及雷达系统。 今后要出售的这些装备以及它们可能派的用场,扩大了布热津斯基同最近辞职的万斯之间的鸿沟。布热津斯基希望卖武器给中国。 在国务院,一位高级官员并不否认,美国的政策正在使俄国人感到焦虑不安。他说,“这会使他们考虑,如果西方同俄国开战,中国将会怎么办。或者是,如果苏联人打中国,我们将会怎样。”他还说,这将使俄国人的决策工作变得更为复杂,从而使他们从事冒险的能力受限制。他说:“看看他们部署核武器的情况吧。由于目前这种情况,他们不得不把核武器分散,三分之一对付我们,三分之一对付中国,三分之一准备‘调拨’。他们以前总是以大多数核武器瞄准我们的。由于中国,现在他们不能冒这个险了。” 从战略上来说,中国对华盛顿是相当重要的。它的军队虽是老式的,但兵力超过四百万,而且已拥有核打击力量,可以打到苏联境内很深的地方。 邓小平和他的同志尽管向莫斯科作了某些姿态,(一部分目的是要使白宫感到不安),但是他们仍然认为,俄国人威胁着全球,而像万斯这样的美国人却不去注意这种情况。这种看法在布热津斯基总部是受欢迎的。一位顾问说:“我们可能不把苏联称为‘霸权主义者’,但是事实上,我们同中国人是一致的。”
2. 英《卫报》报道:《越南的不满情绪暗流》
说在整个越南,特别是在西贡存在着非常强烈的不满情绪暗流;河内是处在衰败的最后阶段中的旧式法兰西式城市,坏事样样都有 【英国《卫报》五月二十九日文章】题:越南的不满情绪暗流 当局在几周前就安排了一整套庆祝西贡解放五周年活动的计划,但是最令人感兴趣和最引人注目的事并未列在官方的这张单子上。 当经过选择的干部和军官在旧剧院里开会听取严肃的讲话和观看“文艺演出”时,在外面大街上却挤满了数以千计的年轻人,一心要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纪念西贡失陷的那一天。 结果是举行了一整夜的摩托车马拉松赛,参加的人有好几百,在高潮时,有几千人观看。警察无能为力,他们在一大群不断移动的人群外围跑来跑去,他们对空鸣枪,想驱散人群,可是没有成功。当负责西贡行政工作的那些年纪较老的干部向大街上骚乱的人群瞥了一眼又匆匆钻进高级小汽车回家后很久,参加比赛的车队还在继续呼啸而过。 这种摩托车比赛——是小伙子显示本领、会见姑娘和行为不端正而又不会遇到警察干涉的大危险的时机——在西贡是屡见不鲜的,但是,这次的规模是最大的。 孩子们嘲弄警察和当局,他们对这种做法感到高兴。这是一种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从侧面无视当局的行动,同时也表明在整个越南、特别是在西贡存在着非常强烈的不满情绪暗流。 尽管进行了改组和再教育,但是西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象一九七五年以前那样的一个城市——商业上不受约束,贪污手段很高明,始终想寻找新的途径来打击现制度以此来坚决维护自己的尊严。西贡现在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看样子靠变卖从运货卡车上掉下来的东西所得的钱为生。 沿着主要大街首都大街往前走,你可以看到街角聚集着一群群年轻人,这些人没有明显生计,脸上带着很世故的笑容,你的钱包仍然可能被看来好象没有什么的孩子所扒窃。西贡的货币黑市——那里美元的价格比官价高三倍——几乎是公开的,而不象河内那样是躲在角落里搞交易。 从咖啡馆里传出《关塔纳纳莫》和《阔老的世界》这样的乐曲,在餐馆里,越南人坐下来吃很贵的饭,有葡萄酒和法国白兰地,一瓶法国白兰地酒的价格比一位高干的最高工资还要高一倍多。 贪污并不只限于向可能要离开的人提供美元现金这样的交易。而且还扩大到了国家的制造和销售系统,其中包括象在黑市倒卖车票从中牟利这样一些小小的活动。但是,据一位消息灵通的非共产党人士说,这种贪污活动还发展到大举敲诈勒索,释放过去阮文绍时代的军官和文职官员要敲一笔钱,释放一名中尉要贿赂一万四千盾(按官价约三千英镑),被释放者级别越高,要交的钱越多,对于最后这一种形式的贪污,西贡的一位高级官员坚决否认,但是他相当坦率地承认了其他的贪污行为。 只描述西贡的黑暗面,而不看产生这些“缺点”的内在原因,是错误的。共产党人在一九七五年进入西贡时带去了一些要对西贡进行迅速而激进的改革的雄心勃勃的计划,但因遇到了难以对付的社会现实而不得不作出修改。当时他们认为,把当时该市的四百万人口减少到二百五十万,并为剩下的人安排工作是可能的。 但是,这两点都没有实现。新经济区也容纳不下这么多人。工厂也不可能一挥魔杖就会建立起来的。 结果,西贡成了这样一座城市:五十万人做小生意,五十万人在政府部门或各行各业工作,二十万人失业。 西贡是个特殊情况。但是,在其他许多城市也可以看到同样的问题,只是没有这么明显。南方其他城镇存在着类似的名声不好的情况,甚至连河内和北方城镇也有这些紧迫的问题。 小规模的犯罪和盗窃是河内的严重问题。据一些人说,河内的贪污现象也象西贡一样普遍存在,尽管程度没有西贡那么严重,也没有西贡那么明目张胆。一家共产党杂志最近指责说:“新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公开贪污的流毒已扩及北方。” 北方腐化的最明显迹象之一是出售数量极大的西方香烟,如英国的三五牌等香烟都是为人们喜爱的,二十支一盒大约要越币二十盾。 鉴于工业工人每月的工资约为八十五盾,中层干部约为一百一十盾,香烟是没有经济价值的。谁会用自己一个月工资的五分之一去买一盒香烟呢?同样的,一碗牛肉汤面价格十至二十盾。 据西方居民说,在河内坏事“样样都有”,包括卖淫在内,也许贩毒除外。河内这座城市仍然是座有秩序的,但是有人认为,河内的秩序正从其薄弱之处开始崩溃。 越南大报《人民报》主编黄松列举了几个工业方面腐败的例子,越南人现在正在把这些例子作为一个大的问题加以宣传。‘“一辆卡车离开一家国营建筑仓库时装有三吨沙子,抵达目的地后只运交了一吨沙子。一辆装有一百麻袋大米的卡车到达目的地后运交的也许还是一百麻袋——但每个麻袋里都拿走了少量的大米……船在河里航行时会停下来,非法出售运载的部分货物。” 农民、党和军队的联盟带来许多问题。农民的优厚地位(包括低税)以及庞大军队的巨大开支,必然削减可供城市用的财力物力。这一点人们在河内是能够看出的。人们最恰当不过地称河内是处在衰败的最后阶段中的旧式法兰西式城市。 但是,重要的不仅是忽略了房屋建筑、公路和城市服务等方面的开支。重要的是城市人口广大阶层被认为是到时候必然会消灭的残余阶级。产业工人也许不得不忍受低工资待遇,但是他们在意识形态上是受宠的。商人阶层,尽管当局作了策略上的让步,只不过是为国家所勉强容忍而已。
3. 日三位学者对中国经济政策的看法(下)
其次,可以说问题在于政府企业的效率不高。由于是采取社会主义体制,政府企业上缴的国家收入作为最大的积累基金使用,而要想扩大这个基金,在企业的生产效率低的情况下,就要压低劳动者的工资。然而,这样一来,就不能产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热情。因此,如果为了给予物质刺激而扩大工资或其他直接付给工人的部分,只要劳动生产率不提高,国家积累的基金理所当然地会缩小。矛盾就出现在这里。 再有,工农之间的差别也是个问题。为改善农民生活相对提高农产品价格,立即反转过来影响工人生活。因此,通过发给补助金来抵销农产品价格的急剧提高。由于把国家筹集的基金用于现在的消费,这种作法理所当然地会减少国家基金用于为将来的发展打基础的部分。并且,中国的情形是似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侧重于依靠个人储蓄,这使我感到吃惊。但最近,尤其是青年人开始对消费生活产生兴趣,我认为,这样一来,也就不可能扩大个人储蓄了。 由此可以看出,要进行资本积累和使经济获得发展,就不得不依靠借外债,因此,自力更生的哲学也就不适应了。我认为,如果要把自力更生贯彻下去,就只能以极为缓慢的速度发展。但是,如果认为四个现代化是颇为迫切的需要,那么最迅速的方法是从国外引进资本。我感到,现在正朝这个方向转变。 石川:这里,我想就最近的经济形势,根据长期的观点谈一点我的想法。 首先我想谈一谈经济形势的前提——中国经济政策的基干,至于怎么称呼它,这无关紧要,过去有人称它是“毛泽东战略”或“中国模式”等。过去,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水平非常低。经济的各部类和各个组成单位之间的相互依存率,处于极低的原始经济结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战略很灵验,发挥出了伟大的力量。的确,从这一政策的成果来说,虽然中国今天取得的成果还不大,但是已经有了完整的现代工业的体系,不能再说它是不发达国家了。而且经济单位之间的相互依赖也增大了。 问题在于,作为毛泽东的经济战略的结果,一旦建成了现代工业,经济各部门的相互依赖增大,那么,单纯靠毛泽东战略就不能很好地加以控制了。但是,不能因此就说会立即产生可以适应新的客观形势的新政策体系。 例如机械工业。过去,中国有的仅仅是机械修理工厂,而今天,仅仅同民需有关的大、中型企业就有六千多家工厂,行业几乎是应有尽有。但是,其中,甚至百分之八十是“万能工厂”,每个厂从零件制造到组装,什么都搞,效率非常低。各个从事零件制造和特殊工程的工厂,如果不专门化和建立以此为基础的合作产业组织,那就不能进一步提高生产率。现在正是到了这样的阶段。 再拿农业来说。今天,要想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业生产率,就必须越来越多地使用化肥、杀虫剂、灌溉泵以及其它农机具等,进行大量的现金投资。就拿农田基本建设来说,在今天,也越来越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木材和炸药等。毛泽东战略在农村的作法,是以生产队这种小地区的自力更生利用当地资源或者劳动积累方式为基础的。在不用化肥或者是无需现金投资的阶段,这个方式是非常好的。但是这个方式今天已经行不通了。 从中国去年公布的数字来看,七十年代的经济形势困难不少,我认为这是由于这种结构变化和经济政策体系不协调、不统一造成的。中国的新政权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且积极进行尝试,对经济制度和组织进行改革。作为代替措施,采取了想尽可能利用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方式。这一方式是否果真有效,我认为还没有受到检验。 宇泽:这不光是农业,工业部门好象最近也正在改变方向,尽可能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使用机械来提高生产率。去年十二月我去中国时,就深深地感到了这一点,心里觉得有点不安。 内田:对此情况之所以感到不安,恐怕是因为您有着下述想法:虽然毛泽东路线在有的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局限,但是,克服这种情形的战略,基本上不改变过去的路线就可以克服。或者是从长远考虑,仍将回到那条路线上去。 宇泽:这是个很困难的问题。从一九七六年到现在,中国正在发生巨大的政治变化。也就是说,实行了这样一种战略转变,即:基于中国闭门造车,继续实现独自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这样一种认识,所以向外国广泛地寻求先进的技术,以尽快地推进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化,大幅度地提高工业和农业的生产率。 我认为其原因之一仍然在于对苏关系。即必须尽可能快地充实在军事上同苏联抗衡的力量。 (下)
第 3 版
1. 美刊综述《美国之音》概况
【美国《纽约时报杂志》四月十三日文章】(作者:罗伯茨)题:《美国之音》的新面貌 《美国之音》用三十八种语言广播,每周共约八百三十小时,总台设有一个比许多报纸和广播电台都为庞大的国外部,它的预算八千五百万美元,雇员二千一百人左右,其中三分之一是外籍人员。广播的节目从向世界各地播送二百一十一小时英语,到每天播送半小时的希腊语、土耳其语、泰语、斯洛文尼亚语和豪萨语。广播的主要对象是苏联(每周用俄语和其他四种语言播送一百六十八小时)、东欧和中国。其次的重点是阿拉伯语,每周五十二个半小时。 在所有广播中大约四分之一是英语,其中包括对中国、阿拉伯国家和波兰听众的英语课程。但是,为了吸引听众,《美国之音》节目单中有百分之四十是播放音乐和美国文娱节目的。 《美国之音》的记者和播音员是属于美国政府的雇员,薪金由美国纳税人支付,《美国之音》是一个公私混合的机构。它既是一个新闻组织,又是政府对外政策机构的一部分。 《美国之音》代理台长汉斯·塔奇在阿富汗遭到入侵时,使这种双重作用明显地表现出来。他前不久谈到《美国之音》是如何处理在去年十一月一批美国人于德黑兰被扣留当作人质以后的消息的。他说:第一、《美国之音》发布这项消息;第二、它强调这批人质的命运要放在第一位,美国举国上下对此看法一致;第三、它表明美国决不反对伊斯兰教,美国愿意一俟人质获释便商讨伊朗的任何困难问题,而伊朗人拘留这批人质只会使他们本身受害。 上述第二点和第三点同卡特政府所申明的政策完全一样,卡特政府的目的正是这样。至于《美国之音》如何播发阿富汗事件,塔奇指出,电台的评论和新闻分析要“力求反映政府的立场”,同时反映不结盟世界在联合国所表达的观点。 一九六五年到六七年任《美国之音》台长的钱塞勒(现为全国广播公司的责任编辑)曾说,“《美国之音》介于新闻机构和外交机构之间”。据一九七六年国会通过的法案,《美国之音》现行条例说,‘‘美国的长远利益要靠电台直接沟通世界各国人民来实现。《美国之音》为达此目的,必须赢得听众的注意与尊重”。因此,国会规定,电台广播应遵守三项原则:一、《美国之音》要成为一个始终可靠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它的新闻一定要准确、客观和全面;二、《美国之音》代表的是美国,而不是美国社会的任何一部分,因此它要公正和全面地反映意义重大的美国思想和结构;三、《美国之音》要明确而有效地宣传美国的政策,还要就此组织负责任的讨论和提出意见。 前两项属于记者范畴,而第三项则是外交范围。 《美国之音》台长彼得·施特劳斯在一九七九年十月辞职前两年却说,在他任职期间最大成就是“坚定而—劳永逸地确立了新闻职能的独立性”。卡特总统支持这种新闻独立的做法,并在一九七八年将《美国之音》划归新成立的国际交流署。 一个为研究《美国之音》驻外记者的作用而建立的小组委员会,努力解决电台和国务院之间的纷争。结果为驻在伦敦等十五个地方的记者建立了一套指导方针和活动条例。 近年来,记者的双重地位在电台和国务院之间造成了冲突,在记者和大使馆官员之间引起了摩擦。比如,不准记者采访驻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官员,原因是华盛顿在外交上不承认这个组织。贝尔格莱德的大使馆曾一度设法制止记者会见南斯拉夫持不同政见的德热拉斯和米哈伊洛夫,取消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广播。 小组委员会得出结论说,关于记者的规定太有利于外交官,从而对记者的采访活动起了泼冷水的影响。美国报界也认为《美国之音》的新闻人员是第二流的记者。比如,在华盛顿,《美国之音》的记者不得在总统记者招待会上提问题。在水门事件期间,尼克松的支持者禁止《美国之音》“根据谣言、推测、传闻和匿名的控告”发播报道,实际上广播的每条报道、特别是进行分析和阐述性的报道都引起争议。 但是,到了一九七六年末,《美国之音》开始重新获得新闻报道的权力。如它可以广播:“在华盛顿,一个参院调查委员会透露,中央情报局卷入了几起谋杀外国领导人的阴谋。”现在,根据施特劳斯同国务院新谈判的指导方针,记者可持平常护照而不用外交护照旅行。搬出大使馆和其他政府大楼,并且不再接近机密情报。 施特劳斯的指导方针还规定,一名记者打算进行一次可能会引起争论的采访时,要把此事通知当地使馆。如果大使反对的话,此事可交华盛顿作出决定,尽管可以同国务院商量,但最后要由国际交流署决定。根据施特劳斯的规定,《美国之音》的记者不是进行调查的记者,他们广播新闻要严守以下要素: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而不要过多提出为什么;他们不要自己发表议论。《美国之音》的评论要象国务院新闻发布官的公开评论那样温和,不会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 《美国之音》的所有雇员都不是专业的新闻记者。包括副台长在内的二十五个重要职位差不多都是国际交流署的职业外交家。塔奇就是一个重要例子,他任国际交流署署长时拥有部长级地位。他曾在莫斯科和柏林任新闻参赞,并在保加利亚和巴西任名列第二的外交官。他认为《美国之音》是“美国推行外交的工具之一”。国际交流署的许多外事人员出入于《美国之音》,这使记者十分不满。卡特总统最近挑选了檀香山公共广播官员玛丽·比特曼出任新的台长。她从事广播事业的背景可能会使电台的一些愤愤不平的职业记者稍感欣慰。 《美国之音》的听众为数肯定达到几百万人。据调查材料,在全世界每周大约有八百万人,但这还没把中国的听众计算在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波尔估计,八十年代初,在重大国际政治危机期间苏联的听众可能达到它成年人的半数。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夏兰斯基曾对《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说,他亲眼看到一份《美国之音》的广播抄录件放在苏联内务部长的办公桌上。 前美国驻苏大使图恩说,由于“收听的人数相当广泛”,难以估价《美国之音》在苏联产生的影响。大使馆的外交人员经常听到俄国人(有的是政府官员、有的是普通老百姓)提到他们通过美国电台听到的东西。 苏联人在报纸和电视上对《美国之音》提出挑战,以各种各样评论员的名义定期抨击《美国之音》处理新闻的方式。 苏联的另一个反应是,一年前莫斯科电台开辟一项英语的世界服务节目。初听起来,它象是《美国之音》和英国广播公司的合办节目,播音员在播送同样内容的简短新闻时轮流使用英国和美国的发音。当然,这种新闻是以莫斯科的观点写成的。同时,利用俄国强大的发射台和苏联广播的办法在几个地点越来越多地干扰人们收听《美国之音》和其他国际电台。莫斯科电台也播送摇摆舞音乐,象《美国之音》播送音乐节目一样,来吸引听众。
2. 西德研制成一种小型反应堆
【德新社汉诺威四月十八日电】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建造者——西德的联合发电公司为本国没有石油资源的那些国家研制了一种小型反应堆。 预计这种新型反应堆最近在汉诺威贸易博览会上展出。 这种反应堆的发电量为二十万千瓦到四十万千瓦。 一些专家指出,这种电站运用的原理就是所谓的沸水系统,这与其他的核电站制造者运用的升压系统或高温系统不同。 专家们说,联合发电公司生产的这种新型反应堆是世界上第一种简单的、经济实用的小型反应堆,是专门为政治上稳定的、但又没有煤或石油资源的国家设计的。 据联合发电公司负责这个研制项目的雷泽说,肯尼亚和其他一些国家已表示对这种新设计感兴趣。 这种反应堆可用于淡化海水和提供管道热。 在过去,专家们发现小型反应堆工程往往不经济,主要原因是无法做到既减少同反应堆相连的安全和控制设备,又不破坏安全标准。 雷泽说,把热交换器同“沸水堆”系统结合起来,就克服了这个问题。 联合发电公司生产的这种新型反应堆工作起来基本上象集中供暖系统,该系统里的热水上升,冷水下降。 据雷泽说,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这种反应堆无人照看照样可以安全运转长达二十个小时。
3. 一种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新型汽车
【法国《世界报》五月十八日报道】在巴黎的汽车工业展览会上,雪铁龙公司将展出一种新型汽车,这种名为“阿卡迪亚诺”的汽车,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阿卡迪亚诺”的发动机是在雪铁龙602CM3型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进的,它的油箱的容量是五十三升。 新型汽车的性能和同类型的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的性能差不多。根据车速的不同,每一百公里消耗七到九升液化石油气。
4. 塔斯社介绍“联盟T-----2号”宇宙飞船
说飞船上装备了太阳能电池组,使用了船上电子计算机,改变了飞船的控制性质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七日电】飞行副主任勃拉戈夫说,“联盟T—2号”装备有太阳能电池组,它们使自给飞行的能力大大增加。以前只是轨道站上才有太阳能电池组,而飞船供电是靠蓄电池实现的。“联盟T”使用了船上电子计算机,从而改变了飞船的控制性质。宇航员同计算机之间的联系借助于指示器。在执行这种或那种机动动作以前,自动装置先请求乘员组的同意,只有在得到同意后才开始工作。电子装置能够改编轨道数据,使飞船对准预定的恒星定向,而非常重要的是燃料消耗较少。发动装置也更加可靠和有效。十二个小推力发动机、十四个中推力发动机和一个主发动机联成了一个统一的系统。飞船的一些新系统使飞行前的准备时间缩短了。飞行期间宇航员会更加舒适。“联盟T—2号”各舱的气温更易调节。此次飞行将试验新的密闭飞行服。这种飞行服是用更加完善的塑性材料制作的,比以前的轻许多,也更方便。在肘、手和膝结合处使用了新的活动关节方式。密封头盔的视野更清晰。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九日电】本社特派记者热列兹诺夫自飞行控制中心报道:“联盟T—2号”飞船在飞行中都检验了哪些新设计思想?苏联飞行员—宇航员马卡罗夫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实际上,飞船上的每一个系统都加了更加完善的技术设备。这首先是电子计算机车间,它能在形势发生迅速变化时解决宇宙飞行的复杂课题。在进行试验的新装备中有新式密闭飞行服、更加经济和可靠的发动装置、以及可以为宇航员创造最大舒适条件的生命保障系统。 据工程师们告诉我们,飞船各舱分阶段脱离,可以在降落时节省燃料资源达百分之十,也有助于计算弹道降落轨迹。 我们虽曾经在宇航员返回地面的时刻,参观飞行控制中心的工作。我们听到了马雷舍夫的镇静的声音。最后还出现了一件新鲜事,就是舷窗的外层玻璃弹射开,宇航员们第一次在着陆时观察到正在接近的地面。
5. 苏载人宇宙飞船“联盟T---2号”试飞结束
试飞期间曾与轨道复合体“礼炮—6号”——“联盟—36号”实现对接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五日电】题:“联盟T—2号”在飞行 苏联根据考察宇宙空间的计划,于今天莫斯科时间十七时十九分发射了宇宙飞船“联盟T—2号”,这艘飞船由飞船指令长马雷舍夫中校和随船工程师苏联英雄、苏联飞行员—宇航员阿克肖诺夫组成的乘员组驾驶。 飞船“联盟T—2号”的飞行计划是作进一步试验和演练飞船在有人驾驶状态下的船上系统,运用宇宙飞船“联盟T—2号”的新的控制系统与轨道复合体“礼炮—6号” ——“联盟—36号”共同进行动态操作。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六日电】宇宙飞船“联盟T—2号”于今天莫斯科时间十八时五十八分与轨道复合体“礼炮—6号” ——“联盟—36号”实现对接。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九日电】今天在飞船“联盟T—2号”试飞计划胜利完成后,宇航员马雷舍夫和阿克肖诺夫返回地面。 宇航员波波夫和柳明在轨道复合体“礼炮—6号”——“联盟—36号”上继续工作。 在给定时间,飞船“联盟T—2号”与轨道复合体“礼炮—6号” ——“联盟—36号”脱离。随后按照计划连续脱开轨道舱,启动起制动作用的发动装置,从仪器—机组舱脱开下降装置。在下降装置作受控飞行后,降落伞系统在大气中起动,软着陆发动机在接近地面时才启动。 在飞船“联盟T—2号”作自给飞行和作为轨道复合体的组成部分作联合飞行的过程中,对“联盟T号”系列运输飞船,在有人驾驶方式中的各种控制状态和新的船上系统进行了试验和演练。 苏联科学家和设计师研制的改进型运输飞船,大大扩大了有人驾驶飞行和为轨道科学站服务的能力,并为考察和征服宇宙空间开辟了更广阔前景。
第 4 版
1. 吃惊的“兴子” 高兴的“兴子”
“兴子”说:“这几天我根本没有心思作买卖。事情发展得太快,令人吃惊。如能被邀请到父母妹妹长眠的中国去,该是多么幸福。……” 【日本《读卖新闻》六月十日自北京报道】题:真的是兴子,她写信给聂将军,“盼望着再会” 宫崎县都城市的主妇 (原姓加藤)美穗子(四十三岁),被认为是四十年前在中国河北省的战场上由八路军救出的日本孤儿“兴子”。美穗子把她写给聂荣臻将军的信寄给了读卖新闻社北京分社。十日,总社收到了这封信和美穗子幼年时期的照片后,立即通过分社交给了解放军机关报《解放军报》副社长姚远方。姚副社长把美穗子的照片和中国保存的“兴子”的照片加以比较,然后说:“真是一模一样!”中国方面也认为美穗子是“兴子”,这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姚副社长说,今后想经过一些调查之后最终得出结论。以“兴子”为中心的戏剧般的事件,在中国已通过电视报道等引起了巨大反响。聂将军等有关方面人士同美穗子的再会将得以实现,这几乎是确定无疑的。 将“兴子”的秘密故事向国内外作了介绍的姚副社长,十日在北京的中国国防部接见本社驻北京分社的记者星野和荒井。 姚副社长把读卖新闻社总社寄来的美穗子本人幼年时期的照片和中国方面有关人士保存的“兴子”的照片加以对比,然后非常肯定地说:“嗯,眼睛和耳朵完全一样。仅从照片看,没问题是一个人!” 美穗子的信的内容已向聂将军作了报告,对此,姚副社长说,九日晚,聂将军捎话说:“我已高兴地看过寄来的东西,祝她幸福。” 对于这个报道,美穗子感到不知如何是好,她说:“哎呀,真太……。因为太突然了,所以还不知怎么办好。”她虽然对中国方面的反应感到吃惊,却仍高兴地说:“这几天我根本没有心思做买卖。事情发展得太快,令人吃惊。如果能被邀请到父母、妹妹长眠的中国去,该是多么幸福。如能实现我多年的心愿,是再高兴不过的了。”找到了给美子治病的医生另一方面,十日获悉,曾经给美穗子的妹妹、已经死亡的瑙美子治过病的医生现在在山口县防府市。 该市茶圣町神德会三田尻医院的内科医生高冈久雄(六十三岁,家住山口市肖敷一四七四之一)就是此人。高冈于一九四○年三月从旧制九州大学医学部毕业后,赴华北交通局石家庄石门铁路医院任小儿科医生。同年八月,一个五岁左右和一个一岁未满的日本人姐妹由华北交通局的人带进医院,虽进行了多方治疗,但瑙美子仍于三周后死在这家医院里。 【日本《读卖新闻》六月十日报道】题:“兴子”亡父的同事也证明:兴子几经辗转,被中国农民送到日本侨民处 住在宫崎县都城市的主妇、(旧姓加藤)美穗子(四十三岁),给打听日中战争时被救出的日本孤儿的消息的中国解放军的元老聂荣臻将军写了回信,并把说明“我就是将军寻找的‘兴子’”的回信委托给读卖新闻社北京分社转交。这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九日通过向总社通报,详细情况更加清楚了:美穗子被八路军救出之后,由中国农民送到了日本侨民身边。 新的证人是美穗子的亡父的同事——原华北交通局微水车站副站长冈部义太郎(七十三岁),这件事情填补了四十年前那场戏剧的一个“空白”。 据华北交通局的资料说,冈部值勤的微水站在石太线主线同井陉煤矿线的交叉点上。一九四○年,冈部任微水站副站长,美穗子的父亲——加藤清利(当时三十岁)任井陉煤矿站副站长,他们的家属都住在石家庄,互相认识。 据冈部说,同年八月二十日八路军一齐进攻,发动了“百团大战”,三天之后收到了华北交通局石家庄铁路管理所发来的紧急通知:加藤副站长及其妻子(二十四岁)已殉职。根据石家庄铁路管理所的指示,冈部去井陉煤矿医院领取了证明加藤副站长战死的诊断书。 几天之后,加藤的长女美稳子被中国农民送到微水站。 美穗子离开八路军之后,好象在农民的护送之下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转移了好几次。中国方面似乎给了她很细心的照顾。送来的时候,美穗子身体非常健康。回到语言相同的日本人身边,天真的美穗子高兴得又蹦又跳。冈部说,当时的情景令人热泪盈眶。 冈部回忆说,后来由于加藤副站长的亲戚来石家庄领孩子,所以就把美穗子送到了石家庄。 另外,冈部的妻子里子(七十一岁)及其长女周子(四十八岁)还记得因腿部受伤而住进了石家庄铁路医院的瑙美子(出生后七个月即一九四○年九月死去)的情况。据她们俩说,她们在医院听说:“加藤的妻子在临死之前还紧紧地抱住瑙美子,不想松手”;(瑙美子被一块破布包着送进了医院”。
2. 印报报道达赖决定今年不回国
【印度《甘露市场报》六月八日斯利那加消息】题:达赖喇嘛现在将不访问西藏了 达赖喇嘛已决定今年不去他的故乡西藏访问了。 他是在最近在达兰萨拉与他的一些追随者商量之后作出放弃访问北京和西藏的想法这个决定的。 据说,一些时候以前访问了西藏的五人代表团的两位领导人未能使达赖喇嘛相信中国领导“切望”同他达成谅解。 接近达赖喇嘛的一位人士对此间的一些记者说,已向西藏的这位宗教领袖暗示:北京不能答应西藏独立,不能允许西藏佛教领导人统治该地区人民的政治、行政和社会生活。这促使他作出了暂时不访问他的故乡的决定。
3. 英·甘地的儿子桑贾伊权势日增
有人要求他出任北方邦邦长,英·甘地不同意,但表示可让他担任党内职务 【美联社新德里六月六日电】印度总理英·甘地昨天要求停止推选她的三十三岁的儿子桑贾伊·甘地担任印度人口最多的邦的首席部长的运动。 甘地夫人是在答复大批新当选的邦议员鼓噪一时的要求时说这番话的。这些议员要求她的儿子担任庞大的北方邦的最高政治官员,该邦有九千六百万人口,面积比许多国家还大。 记者问她是否同意桑贾伊担任北方邦首府勒克瑙的首席部长。她对记者说:“绝对谈不上,他刚成为议会议员。他在议会里还要尽职。” 但是,甘地夫人在反对另一运动方面的态度是不那么坚决的。有几个邦大吵大嚷要桑贾伊担任现在甘地夫人所担任的国大党主席职务或是党的其他高级职务。对此,她说:“在政府里任职——不行,在党内任职——我们将研究研究。” 国大党最近在各个邦的国会选举中取得大胜。许多新当选的议员都是桑贾伊的追随者。 有威望的《印度时报》在谈到桑贾伊·甘地在政界日益增强的权力时,要求甘地夫人考虑让她的儿子担任北方邦的首席部长。 《印度时报》说:“……他拥有权威,因此,必须肩负某些责任……桑贾伊·甘地必须接受担任高级职位的严峻考验。不管他接受还是不接受。”
4. 美联社报道:古巴邀请不结盟成员国参加外长会议
【美联社联合国六月六日电】不结盟国家的人士今天说,古巴已邀请不结盟运动的所有成员参加将于七月份在哈瓦那举行的外长会议,这次会议还没有排定时间。 古巴驻联合国使团的一位发言人证实了这个消息,他引用古巴外交部官员的话说,古巴“已开始进行磋商……以估计是否适宜在七月份召开一次特别全体会议”。 据引用古巴外交部官员的话说,七月会议的目的是“研究整个国际形势的发展”。接近不结盟国家运动协调局的人士说,对召开这次会议的初步反应是积极的。但是,古巴驻联合国使团的发言人说,“迄今为止还未接到官方的反应。”
5. 乌干达前总统阿明说他准备重新掌权
【美联社伦敦六月二日电】设在伦敦的一家电视新闻社今天报道说,乌干达前铁腕人物阿明在他被推翻后第一次接见电视记者时说,他的部队基本上是完整的,他准备重新掌权。 该新闻社说,电视新闻社和英国广播公司在某一阿拉伯国家某一秘密地方找到了阿明。该社摄影记者穆罕默德·阿明访问阿明共四十五分钟。
6. 泰国宣布将把愿意回国的柬难民遣送回国
【合众国际社曼谷六月十日电】泰国今天对越南支持的柬埔寨发出的抱怨不予理会,并宣布它将把柬埔寨难民遣送回去。预料其中许多难民将参加反对金边政府的反叛。 最高司令部的一项声明说,去年大约有十五万难民逃离了他们的家乡。联合国官员现在正在征求这些难民的意见,以确定他们是否愿意回到边界那边去。 声明说,许多难民,特别是曼谷东边的沙胶难民营的难民“表示他们愿意回去”。 众所周知,沙胶(离柬埔寨边界最多三十英里)三万难民中的许多人支持红色高棉游击队。 八日,在沙胶(表面上说,它是联合国收容非法柬埔寨难民的一个中心)的一次集会上,约一万难民发誓要把他们的国家从“越南占领下”解放出来。泰国军队的声明说,“难民们离别时将有报纸电台记者在场,以防止进行下述指责:这些流离失所的人是违背其意愿被推出去的。”
7. 蒋经国在台北一次会上的讲话
【中央社台北六月九日电】蒋总统经国今天指出:以三民主义来统一中国,是使中国成为自由、和平、强大的现代化国家唯一可行的道路,我们已经为此作好了实验和准备。 中华民国六十九年扩大早餐会,今天上午八时在台北市博爱大楼举行,由总召集人马纪壮主持。蒋总统在会中以“国家的基本立场和精神”为题致词。 蒋总统说:我们的政府是有原则、有目标,敢作为、敢担当的。我们的最高原则,就是实行三民主义,坚守民主阵容;我们的最大目标,就是光复大陆国土,复兴民族文化。凡与这个原则和目标相合的,我们必将坚决贯彻到底;与此相背,甚至敌对的,我们必将尽力排除。 蒋总统重申政府厉行民主宪政的决心,他说:政府定将以最大的热诚和信心,把选举办得更好。 参加今天扩大早餐会的有五院院长、总统府资政、中央及地方党政首长、民意代表、工商金融界人士、教育、新闻、劳工、农、渔、宗教、社会团体代表等共一千二百余人。 【中央社台北六月九日电】蒋总统于九日扩大早餐会听取各界人士发言后,再度致词。 总统说,听到各界人士的发言,知道人人都是求好心切,也就是要使国家更进步,社会更安定;而国家进步,社会安定,是要靠万众一心,精诚团结,全力支持。今天国家面临若干问题,但政府有责任、有信心、也有决心,去谋求合情合理合法的解决。相信今天在爱国而勤奋的民众支持之下,决没有做不好做不到的事情,政府要无所畏惧,必然勇往直前,一定会达成全民的愿望。
8. 漫画
说明:开水锅上的外文为「友谊」,掉进锅内的人为德斯坦;手提花篮并拿着花的人为施密特;床头牌 上记录第一为阿富汗,第二为奥运会。(原载西德《世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