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05-29
第 1 版
1. 共同社报道:华国锋总理和大平首相举行会谈
【共同社东京五月二十七日电】题:华总理向大平首相说:北朝鲜不可能南进 大平首相和访日的中国总理华国锋举行的第一次日中首脑会谈,从二十七日午后四时二十分起,在东京赤坂迎宾馆约进行了两个小时。 会谈中,华总理就因反政府运动而动荡的韩国形势,反复说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不可能利用这一事态南进。”华总理还就阿富汗的形势,反复激烈谴责苏联说:“苏联的行动是有计划的。”他还高度评价日本不参加莫斯科奥运会、援助巴基斯坦等措施。 进而,华总理表明了以下见解:(1)如果苏联在柬埔寨站住了脚,不久东盟就将被置于危机之中;(2)关于伊朗问题,美国不能采取军事行动等高压手法,把伊朗推到苏联方面。 大平首相对这些见解,基本上表示同意。尤其是关于朝鲜半岛形势,一致同意今后日中两国将密切地交换意见和情报。 会谈开始时,大平首相首先表示欢迎华国锋总理访日,他说:“希望建成通向未来的日中桥梁。”对此华总理回答说:“希望日中友好有利于世界和平。” 接着,华总理发表了对国际形势的看法。关于阿富汗形势,华总理说:“这不是偶然的、局部性的,而是苏联以它的世界战略为基础采取的有计划的行动。”表明了对苏联动向的强烈警惕 【共同社东京五月二十七日述评】题:华总理的“保证”是会谈的一个成果,为南北和平统一搭起架子 在日中首脑会谈中,华总理再三强调“北朝鲜不会南进”。这从现在的韩国政局剧烈动荡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这是会谈的一个成果。 今后日中双方通过就朝鲜半岛的问题,基于各自的立场交换看法,将在外缘搭起支撑“南北的自主和平统一”的架子。 可以说,日中双方从韩国收拾事态后的长远的观点出发,把其发挥作用的目标放在稳定朝鲜半岛局势上。 华国锋总理还联系到阿富汗问题和柬埔寨问题再次激烈指责了苏联。 中国方面的想法带有浓厚的地缘政治学的色彩。华总理没有使用“霸权主义”的措辞,实际上对苏联的霸权主义和扩张主义发出了强烈的警告。 但是,大平首相也只是听听华总理的发言而已。不过,不可否认,在对阿富汗、柬埔寨和伊朗问题等当前形势的看法上双方“意见一致”(伊东官房长官语)。尽管一方面同中国的反苏和反霸划了一道界限,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同美国和西欧国家协调行动、推行对苏政策。这大概就是日本方面现在的处境。
2. 共同社报道:《华总理与天皇愉快交谈》
【共同社东京五月二十七日电】题:华总理访问皇宫,与天皇陛下愉快地交谈 天皇陛下二十七日下午在皇宫会见了作为国宾来日的中国总理华国锋。一九七八年秋天,天皇曾会见过邓小平副总理,但会见中国最高首脑,这是首次。 会见时,华总理说:“日本和中国关系特别悠久,是别的国家不能相比的。”陛下说:“我也有同感。希望这一关系越来越巩固,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约进行了二十分钟的愉快交谈。 华总理午后三时半与谷牧副总理、黄华外长等随员一起访问了皇宫。由宫内厅式部官安部向导,步入宫殿正殿“竹厅”。身着黑色中山装的华总理,和身着深蓝色西装的陛下,紧紧握手。因为华总理没有偕夫人,因此皇后没有出席。 双方交换礼品后,华总理对天皇说:“您如此高龄,很健康啊!”陛下回答说“谢谢!” 【共同社东京五月二十七日电】题:宫中举行晚宴欢迎华总理,阁僚们因选举而缺席引人注目 为欢迎来日本访问的国宾——中国总理华国锋,天皇陛下二十七日晚在皇宫丰明殿举行了宫中晚宴。因来访的中国客人未偕夫人,日本方面考虑到这种情况,也没有让皇太子妃等女士出席。宴席上全是男人,有点儿清冷。因此,宫中晚宴缺少特有的豪华气氛,但是,仍然是最高级的招待规格,与一九七八年十月副总理邓小平来访在宫中举行午宴时一样,选择了法国菜和本来是中国菜的燕窝汤。宴会后欣赏了唐代传来日本的舞乐。举行宴会的地点与两年前欢迎邓小平副总理的地点相同。 晚餐会的服装虽然按惯例应是着燕尾礼服,但是由于中方着中山装出席,所以日方也改为略礼式的晚礼服加黑领带。 约一小时的用餐时间,宫内厅乐部演奏巴哈、莫扎特的西洋音乐。陛下和华总理亲切愉快地进行了交谈。 在最后上水果茶点之前,演奏中国国歌,天皇陛下致词干杯,他说:“贵总理是来自中国的第一个总理,我国能够欢迎贵总理是有意义的。我相信通过这次来访,将给日中交流的历史揭开新的一页。” 接着演奏《君之代》,华总理致词干杯,祝天皇陛下健康和日本的繁荣。欢迎国宾的晚宴,陛下致词是惯例。但是这次华总理虽然是国宾,但并不是国家元首,因此致词是极为简单的。 华总理等在晚餐后走到“春秋厅”,观赏宫内厅乐部演出的舞乐《贺殿急》,这出舞乐由箫、筚篥、大鼓伴奏,由穿着古代服装的四个舞蹈演员表演。
3. 共同社报道:《羽田机场的朴素欢迎气氛》
【共同社东京五月二十七日电】题:舷梯下微笑握手,羽田机场的朴素欢迎气氛 对日中两国来说,这一天是“历史性”的日子 ——中国总理华国锋代表十亿人民来到了日本。华总理站在舷梯下稍稍扬了扬右手。今天,东京天气晴朗,是梅雨到来之前的“五月晴天”。羽田机场微风拂面,令人感到清爽。 尽管是中国来日本访问的国宾,但今天机场上迎接的气氛是朴素的。大概可以说,前年副总理邓小平来访时的那种“热烈欢迎”的时代已经过去,认识两国立场的“醒悟”的时代已经到来。今天,在邻国南朝鲜戒严军已攻入光州市。好象是意识到了这种动荡的国际形势,在机场的停留短暂,欢迎的仪式也很简单。 华总理乘坐的中国民航专机波音707,按预定时间抵达二十二号停机坪。双色的机体和尾翼,飘扬着五星红旗。前年秋天,邓副总理来日时是乘坐的军用飞机三叉戟。只这一点,不是就可以表明:两国关系已经“成熟”了吗? 华总理身高一米八十,体材魁梧,穿着浅灰色的中山服。向着站在迎客台上挥舞着中日两国国旗的旅日华侨,自然地露出笑容,举起右手。 十七岁参加抗日游击队、据说连名字也取自“中华抗日救国先锋队”的五十九岁的中国最高首脑,这时,掠过他心中的将是怎样的回忆呢? 虽然前往迎接的中国大使馆人员比欢迎邓副总理时多,但是整个来说,作为国宾的欢迎情景是朴素的。不知何故,没有放迎接国宾的礼炮,车也不是宫内厅派的。
4. 美联社报道耿飚开始同布朗会谈
【美联社华盛顿五月二十七日电】在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之后中国副总理耿飚今天开始同美国高级官员举行会谈,这次会谈很可能导致共产党中国第一次购买同军事有关的美国设备。 耿飚在抵达五角大楼同国防部长布朗会谈时受到了十九响礼炮和正式军事仪仗队的欢迎。 在开始会谈的同时,五角大楼发言人托马斯·罗斯对记者说,(美国)“不想改变”今年一月布朗访华时阐明的“原则”。 当时而且从那时以来,美国一直声明,它采取下述政策:美国准备向中国出售军事支持设备和可能具有军事用途的某种技术,但是不出售武器。 罗斯说,“我预料”布朗同耿飚的会谈“不会”讨论可能向中国人提供武器的问题。 人们认为,中国希望购买防御性雷达、卡车和通讯设备以及同电子计算机有关的技术。 一些国防部官员最近强调说,美国不想同中国发展正式的联盟关系。 这些官员还否认耿飚的访问和大概会向中国出售某种同军事有关的设备的事,是为了——正如一位官员所说的——“激怒苏联人”。尽管如此,这些官员还是表示,他们希望如果俄国人认识到美国和中国正在日益靠拢,那会阻止他们进一步扩张。 一位要求不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苏联人必须知道,当他们做一些我们认为是挑衅性的事情时,那就会使美中关系以他们不喜欢的方式扩大。” 这些官员说,“由于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美中关系“很可能发展更快了”。 不愿公布姓名的一些美国官员说,耿飚的访问着重表明了中国和美国同苏联的关系都很紧张。
5. 美联社记者自台北报道:台湾有明显但是非官方的迹象表明对大陆的态度在软化
【美联社台北五月二十三日电】(记者:维多利亚·格雷厄姆)在这里的国民党中国人看来,一百六十公里的台湾海峡对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仍然是“匪区”。他们把北京仍然叫做北平,因为固执的国民党人说台北是中国的首都。 在正式场合,台湾仍坚定不移地和大吵大嚷地反共。由已故的蒋介石建立的中国国民党政府仍致力于光复大陆的神圣使命。国民党政府是一九四九年从大陆逃出来的。台湾嘲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所有建议与和平统一的表示,认为这都是欺骗、圈套和阴谋。 但是,在这些雄辩言词的后面,台湾老百姓中某些有影响的人正悄悄地设法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重实效的关系,特别是寻求有利可图的经济上的缓和。 一位接近政府的温和派人士说:“梦想毕竟是梦想,你是回不去的,光复大陆是无稽之谈。”他要求记者不要透露他的姓名。 有明显的但是非官方的迹象表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正在软化。 据香港的官方统计,台湾去年通过香港进口了价值五千五百八十万美元的大陆商品,主要是中草药,而大陆进口了价值二千一百四十万美元的台湾商品,主要是录音机、电视机和纺织品。 国民党官员说,实际数字很可能分别为四千万美元和一千万美元。表面上是不让同大陆进行贸易的,但是,台湾政府说,它没有什么办法阻止通过第三方进行贸易。 还听说,邮件经由第三国和香港大量从台湾运往大陆,也有大量邮件由大陆运往台湾。同样,台湾人已到大陆观光,大陆也有人到过台湾。 今年早些时候,台湾政府突破了过去的政策,说它允许在国外学习的大陆留学生根据私下安排访问台湾。 接近国民党决策人物的人士说,台湾和大陆的代表进行了非正式的接触。温和的国民党人(他们都不愿记者透露姓名)说,虽然他们不喜欢共产党,但是,台湾的经济繁荣,甚至它的经济生存都依赖同大陆的关系。 台湾大多数原料靠进口,它现在正在同香港、南朝鲜和日本激烈争夺原料。 一位人士说:“鉴于当前的政治现状,同大陆进行贸易、通讯和航运是可能的。”他以现存的贸易为例,他说:国民党政府“在涉及同大陆的关系时,说的是一回事,做的是另一回事”。 另一位人士说:“台湾的许多人仍以为共产党人是猛兽”,但是,他们最害怕的仍是统一会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 他说:“但是,知识分子正设法了解共产党,了解它们的新政策和成就。我们并不喜欢他们,但是,有的人愿意以现实的态度同他们打交道……这是一个缓慢的政治演变的问题。”
第 2 版
1. 美《商业周刊》专稿:《中国:实现它的迅速发展的目标》
【美国《商业周刊》五月五日一期专稿】题:中国:实现它的迅速发展的目标作者:珀金斯 中国跟其他大多数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不一样,在今年和明年的情况将会相当好。虽然中国不是没有问题,但是这个国家超额完成了一九七九年经过修正的工业生产增加百分之八和农业增长百分之四的目标,而一九八○年和一九八一年的前景几乎同样良好。当然,这样的增长要靠中国是否能够保持政治稳定和保持经济政策的持续性。 一九八○年和一九八一年的详细计划还没有公布,但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就发表的一九七九年成果,提供了关于今后两年经济发展的一些极好的线索。 在一九八○年和一九八一年,工业产量可能会稳步增长百分之八,比估计一九七九年达到的增长率百分之八点五稍有下降。虽然这看起来使人充满希望,但是工业方面也面临一些实际的问题。仍然缺少进口工厂设备需要的外汇,计划和管理制度基本上是仿效苏联制度的,因此还有一些严重的僵硬情况。从政治局通过各部到中国的各个企业的垂直联系是相当有效的,但是在各部之间,或者在不同部的企业之间的纵向联系是非常糟糕的。 目前,工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不是管理问题,而是电力不足的问题,它是中国工厂的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利用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这个国家某些动力不足是计划不周造成的,但是,主要原因一直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煤——拖了后腿。 有一段时间,人们曾希望石油能弥补能源供求的差距,但是经过近二十年的迅速发展之后,中国的石油产量在一九七九年仅仅增长了百分之二,日产量大约为二百万桶。中国石油计划人员现在说,在一九八○年和一九八一年,石油产量增长速度仍会很慢,因为要集中力量勘探近海和西北的新油田。 目前在中国,对于发挥这个国家巨大的水力发电潜力也有很多谈论,现在这种潜力只有百分之二得到利用。 虽然中国显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它具有基本的实力作为它工业潜力的基础。无论按什么标准看,这个国家的国内资本形成比率都是很高的。目前投资大约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十,这个比率之高足以使人们相信,即使降低比率也能使增长速度加快,因为这样会使消费品的生产——从而对工人的刺激——增加。修正目标至于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二十四的农业,如果气候只是发生通常的变化,前景是相当光明的。一九七九年的大米、小麦、小米、玉米和马铃薯的收成要比预料的好一些,产量上升到三亿一千五百万吨,而不是计划的三亿一千二百五十万吨。但是,这个数字仍然不足以使平均每个中国人的食物提高到政府希望的水平。 计划者们已经放弃了要在一九八五年使粮食基本自给的尝试。四亿吨的产量是不可思议的,这将需要中国的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四,而在过去二十年中的平均增长率只有百分之二。充其量,中国也只能使它的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三,计划者们现在在谈论到一九九○年达到四亿吨的目标——也许到时能达到。 棉花在制造国内需要的纺织品和出口纺织品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是棉花的收成甚至更令人不安。刺激农民中国主要由于有广泛的水利工程,因此它的农业生产的波动要比苏联或者印度小。但是北方数省的干旱仍然可能使这种最有利的前景遭到破坏。更为严重的是,在过去二十年中,可耕土地面积不是增加,而是减少了,原因是不断修建公路和建立新的工厂都占掉了农田。而且一大部分土地本来产量就不高,这样要养活九亿七千万中国人就越来越困难了。所以中国正在采取让农民有较多自由的政策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产量。这些方法看来正在起作用,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象四川这样一些省份农业获得了迅猛的增长。 由于出口比原计划的一百九十二亿元多大约二十亿元(一点五元等于一美元),由于进口比原计划的二百四十八亿元要低,因此中国的贸易逆差比原计划要低。这意味着,中国不需要动用那么多的外国贷款来弥补它的外汇收入。低质商品看来中国在一九八○年和一九八一年将会继续从国外借款,但是它的借款也许不会超过二十亿美元。 由于农业生产和石油生产有种种问题,中国要增加出口将越来越取决于它向工业世界出售制成品的能力。美国向它提供“最惠国”关税待遇应该说是有利的,但是真正的问题是,中国的工业主要是为一个受控制的国内市场生产低质商品的。合资企业、香港提供市场援助和其它一些正在尝试的办法对中国应该有所帮助,但是中国的出口计划者们似乎把希望过分寄托在他们扩大出口,特别是纺织品出口的能力上。
2. 《波恩评论报》文章:《中国的声望大大提高》
【西德《波恩评论报》五月十五日文章】题:中国的声望大大提高 自从苏联进攻阿富汗以来,中国的声望和影响大大增加。北京的政治家们利用了有利的时刻,他们越来越善于以正在崛起的第三种力量的代表身份出现。 例如党和政府首脑华国锋在参加铁托葬礼时懂得不强求地、然而却有效地表明了自己。他作为第一个大国领导人向铁托敬献了花圈,而南斯拉夫人则感激地提到了华在一九七八年八月对巴尔干半岛的访问。象当时一样,华不仅支持南斯拉夫的独立意志,而且也再一次支持罗马尼亚国家首脑齐奥塞斯库领导的同苏联人进行的艰巨的生存下去的斗争。 这位中国人因阿富汗问题而示威性地拒绝会见克里姆林宫的首脑勃列日涅夫。这充分说明了相互关系之糟。华还同伊朗外长戈特布扎德会谈。很早以来中国人就主张谨慎地对待阿亚图拉的政权,绝不应把它推入莫斯科的怀抱。 值得注意的是华在贝尔格莱德同印度政府首脑英迪拉·甘地的会晤。二十年来中印首脑没有进行过会晤。在印度,对苏联攫取阿富汗的忧虑无疑在增长。印度正在对莫斯科有所疏远,对北京有所靠拢。但印度和中国对问题的评价还是非常不同的。 中国领导人比任何其他国家的政府都意识到苏联进一步南下的危险。所以在巴基斯坦总统哈克不久前访问北京时,他们答应给他非常广泛的军事援助。 中国对泰国的保证看来已经在发生效用。虽然听命于苏联的越南还没有把柬埔寨从它的铁钳中放走,但由于中国的强大压力,它不敢进攻泰国地区。越南的经济一团糟,它只有与中国认真谈判并脱离开莫斯科,才能根本改善自己的状况。 中国为争取邻国而进行的努力的中心当然是日本。一九七八年八月十二日签订的友好条约规定的政府间的经常性协商,正在得到使双方满意的实施。 没有原料的日本,在爆发中东持续的危机之后,比过去更加依赖邻近的、原料丰富的中国。 与大多数西欧人相反,日本人渐渐明白过来,在莫斯科到处侵略的时候,他们的国家不可能是“安宁与和平的绿洲”。 华国锋从北京动身前曾要求日本从不断增长的威胁中得出结论,扮演一个更加积极的军事角色,把国防费用从占社会总产值的百分之一增加到百分之二。中国在南太平洋的洲际导弹试验,强调说明北京的态度是多么认真。
3. 香港《快报》文章评南朝鲜政局:《光州暴乱与南韩前途》
说以军人为主的统治集团种种措施不得人心,反抗分子乃由示威而暴动,再由暴动升级为武装割据,使南韩陷于危局 【香港《快报》五月二十三日评论】题:光州暴乱与南韩前途 南韩的局势实际上已濒内战状态,光州被学生和工人武装割据,且有扩及整个全罗南道之势。光州的反抗分子数以十万计,这就决不能归咎于北韩共党的煽动,只能说以军人为主的统治集团种种措施不得人心,反抗分子乃由示威而暴动,再由暴动升级为武装割据,使南韩陷于韩战以后从所未有的危局。 凡所谓前线国家的统治者,总是以防止渗透颠覆作为借口,无限制扩大政府的权力,相对地也就是遏抑人权和自由。这样做的确可以防止渗透和颠覆,但也同时带来军事统治及特务统治,终于造成个人独裁,而个人独裁又造成权力斗争及人民离心。 但亚洲前线国家也的确不适宜照搬西方民主制,因为土壤不宜。 西方民主制在亚洲只有日本才行之有效,这是因为日本具备了移植民主的土壤和气候,如教育水准、工业基础及充分安全的政治环境。此外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及东南亚各国都不能移植成功,南韩自难例外。 但南韩经二十余年休养生息,教育及经济都有相当发展,增加了许多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当政者却无视于此一情况,并未在政治上以开明措施加以配合,这就一定激发政府和民间的矛盾。其实朴正熙在统治后期就应该逐步推行民主改革,但他见不及此,继续推行极权统治,终于在最后阶段已难遏制暴乱,因而死于情报局长之手。朴正熙的十八年统治有建树而无远见,创造了经济奇迹却留下了政治后患。 朴正熙的死亡本来是南韩政制趋于开明的一个机会,但军人势力已在朴正熙长期纵容下坐大,借戒严法而取得权力后再也舍不得放弃,等到悍然解散国会并禁止政党活动,实施军事统治的决心已昭然若揭。这就不但不能矫朴正熙时代之弊,而且是进一步的反动,终于迫出了光州人民的武装割据。 以南韩军队的实力,要解决光州的割据毫无困难,但这需要采取战争手段,死伤可能以千万计,将在人民心头刻下永难痊可的创伤,即使暂时不再发生光州式的事件,终有一日起而与军人集团算账。而在这一段时间内,社会动荡,人民离心,全国势必面临亲者痛而仇者快的大危机。 新总理朴忠勋上任伊始,昨日已赴光州地区视察,并传他计划亲临光州与反抗分子谈判,劝说他们放下武器,停止割据。如果他能够做到这一点,则局势暂时可以转危为安,至少一场大流血将能消弭于无形,不致造成难以弥补的全国性创伤。 但光州事件纵然平息,并不等于全局从此解决,军人之间及军人与政客之间的权力斗争仍然不会消除,也就是动荡及暴乱的因素仍然存在。南韩无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4. 港报文章:《南朝鲜反对“低能教授”》
【香港《大公报》五月十五日文章】题:南朝鲜反“低能教授” 朴正熙遇刺已逾半年,近月来南朝鲜大学校园又频生学潮,学生不满过去支持朴正熙的维新体制的“低能教授” 所谓“低能教授”,在南朝鲜已经形成为一个新的问题。他们被学生指责为“御用教授”。许多学生集会要求将他们撤换。 据《韩国日报》报道,该报记者访问了不少大学生,对什么才是“低能教授”,学生的看法如下: 一些学生说:“我们服兵役之前,听教授讲课用的讲义是那些,等到我们三年兵役服完后回校上课,那些讲义一字一句也不改,科技、学术、理论总应该是变化的,不断充实的,不断要有新的内容,否则不成其为学术世界。请问向这些墨守成规的教授能学到什么。 “这还罢了,一些教授偷工减料,缩短讲课时间,迟到二十分钟是常事,还要提前三十分钟结束讲课。我们又能学到些什么?” 全罗南道光州朝鲜大学工学系的学生说:“没有办法。我们大学相当多的教授几乎都是本校毕业生,学识水平不高。他们又互相包庇,以致教学水平低。这样的教学制度,关闭了聘请其他大学的优秀教授入校之路。” 学生说,大学教授的物色和延聘工作不公开,像一间小店和私营企业那样保守秘密,只能造成学府闭锁,大量低能教授涌现。 教授被学生指责为“低能”,颇感困扰。全南朝鲜有八十四家大学,一万一千二百四十五名专职教授,不能说他们之中完全没有低能者。教授听说学生的控诉。不少人虚心检讨,重新整理讲义。过去学生与教授之间互不信任。在“维新体制”下,教授与学生有如军队中的上下级关系。教授还承担监视学生的任务。因而造成学生对教授的不满。对教授的不满,私立甚于国立,地方甚于汉城。 南朝鲜要求大学改革,废除朴正熙“维新体制”下的教育,得到南朝鲜舆论的支持。但近来的大学学潮,倾向于要民主,反对崔圭夏统治,可见南韩学潮复杂化了。
第 3 版
1. 北极水域发现吞噬海上油污的细菌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五月十三日电】据塔斯社报道,苏联生物学家在北极水域意外地发现了一大批可以吞噬海上油污的细菌和微生物。从巴伦支海和白海受污染的港口和航道水域采集的样品经化验表明,这两个海域内可能有三百多种细菌和微生物。 塔斯社说,「专家们认为,对这些细菌的研究,为利用海洋生物对付环境污染开辟了一条可能的道路。」
2. 从海水中提炼肥料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五月四日报道】保加利亚专家们正在试验从海水中提炼肥料。黑海的水,微量元素特别丰富。水中含有硼、镁、铁、钼、铜、锰,含氮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一公升海水可获取七克肥料。试验表明,新的肥料较普通肥料能更有效地提高作物的单产量,差额达百分之十五。
3. 用氨作牧草干贮防腐剂
【苏联《农村生活报》报道】挪威专家们正在一所试验性农场试验一种方法:用氨使稍稍风干了的牧草得到防腐。把水分达百分之五十的牧草压成捆,堆成堆,按照一百公斤牧草用三公斤的氨进行处理。 草堆用两层聚乙烯薄膜盖好,两层之间衬有干草。试验中,用氨处理的草捆没有发热,也没有发霉。贮存半年的草堆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4. 利用碎纤维增加混凝土强度
【日本《日刊工业新闻》报道】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科学院的研究小组,研究成功将碎纤维作为混凝土加固添加剂加以利用的方法,这种碎纤维是在制造纤维素过程中随废液排出的。添加碎纤维,不仅可提高混凝土强度,而且也会增强弹性。据说对急剧的温度变化和对自然侵蚀的耐久性也良好。
5. 用菠罗叶制造优质纸张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五月四日报道】全世界都感到纸张不足。这种情况促使科学家们寻求各种不同的代用品来代替纸浆的主要原料——针叶类木材。一些国家尝试用杨树、桉树和红薯的茎叶来造纸。香港已经证实,菠萝叶可以成为生产纸浆的极好原料。. 用菠萝叶造的优质纸张,不仅可以造出图画用纸,而且还可以造出适合于印制纸币的耐用薄纸。
6. 美《读者文摘》文章:《世上最冷的乡村》
【美国《读者文摘》文章】题:世上最冷的乡村 在西伯利亚境内,三十三岁的雅库茨克市长恰罗夫对我说:“任何人都可以适应任何环境。”恰罗夫已惯于应付外国记者,他虽然喜欢跟外国记者谈论经济成长、房屋问题和新建的学校,却晓得外国记者老是一再拿天气作话题。 恰罗夫是我旅行西伯利亚时所会晤的第一位官员。根据我的行程表,最后一站是霍洛达,在俄语里,是“寒极”之意。那儿是世上最冷却经常有人居住的地方。 雅库特是苏联境内仅次于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最大行政区。它幅员广阔,在鄂霍茨克海以北,位于苏联东北端的大部分土地都在它版图之内。雅库特的气温,一年之中高低相差摄氏一百度,多数是在零度以下。 在户外,机器的钢像冰一般地脆而易折。卡车轮胎驶越坑洞沟槽时常会颠裂,每个人都穿上皮靴或毡靴,人造皮革的靴底在户外暴露十至十五分钟就会纹裂。在雅库特,野狼依然常见,人们有时捕捉幼狼豢为宠物。现代的人只有在雅库特才有机会品尝古代猛犸巨象的肉味。第一批完整无缺的猛犸尸体于一七三七年下半年在该地发现,看来它们已在冰隙中贮藏了二万年。冰隙中的温度,比任何冷藏库的温度为低。 地球上有案可稽的最低气温,是一九六○年八月二十四日在南极洲苏联科学站沃斯托克所记录的摄氏零下八十八点三度。但全年有人居住的最冷地区是雅库特东北部的一个小村,有居民六百人。村名奥米亚康,位于海拔七百公尺的一个山谷里。该村的气象站在一九五九年正月所记录的气温是摄氏零下七十一度。 西伯利亚居民的确认为寒冷不足道,甚至视为益友。永久冻土我于一月十五日离开莫斯科,那天的天气异常温和。我所坐的图—154型高翼飞机曾在伊尔库茨克稍停,到达雅库特时已近凌晨二时,当时气温是摄氏零下三十四度。在机场接我的是摄影记者雅可夫列夫。他预备了一辆绿色的伏尔加型计程汽车,车子驶过路上的裂缝时颠簸不定,同时发出刺耳的声响。它的“关节”僵硬,若非涂有御寒润滑脂,简直不能动弹。挡风玻璃是双层的,使司机往前看的视线不受妨碍,其他的玻璃窗却都给冰霜掩蔽。司机想晓得车后的情况时,只好打开车门把头伸出去探望。关于房屋的保暖办法,我在莫斯科所惯见的门窗都是双重的,但雅库特的门窗却是三重的,甚至是四重的。 第二天,市长恰罗夫在市政厅对我说:“我们的主要问题是永久冻土。我们的夏季既短又十分干燥,这里的气温寒暑极为悬殊,由冬季的摄氏零下六十度 到夏季的摄氏四十度。如果春季寒冷,收成便不好,如果秋季来得早,我们便要尽力抢救农产品。夏季的重要性你是看得出来的,整个夏季只有六、七、八三个月,实在太短了。” 覆盖西伯利亚大部分土地的“永久冻土”,造成许多困难。在它上面建筑房屋和进行耕种不但费事,而且隐伏着危险。它的“融冻层”,就是表面一至二公尺的那一层,夏融冬冻,用传统方法建筑的建筑物是靠不住的。在西伯利亚,东斜西歪和半埋地下的木房子到处可见。这种情况是称为“在融冻层游泳”。雅库特所有新的公寓大厦都建于高跷之上,这些高跷深入冰中,直达永久不变的下层。屋底高出地面约一公尺,以免冬季由屋中外溢的暖气使融冻层融解。 自来水的供应算得是一项优越成就。雅库特的水管大多数是安放在地面上,理由很简单:水管如安放在融冻层内迟早会因该层的冻结、膨胀、融解而破裂。装于地面的水管便于修理,但也因此而暴露于寒冷空气中。于是来自勒拿河深处的水(河面冻结,冰厚四至六公尺)在水管中流动时,每隔若干距离须加热一次,以防冻结。 苏联人鉴于扰动永久冻土必引致“环境危险”,所以在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久设立“永久冻土学院”,学院设于雅库特,是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一个支部。该学院跟外间隔离,有一连串绝寒绝热的门户可通。建筑物的下面是它吸引游客的主要所在,那是一个筒形深井,直达永久冻土的核心地带,可以在此直接观察永久冻土并进行各种实验。在钨灯照射之下,冲积沙土中的无数冰结晶体闪闪发光。这里的空气非常宁静,而且温暖!永久冻土保持一定的温度,不管当地天气情况如何。深井的气温只是摄氏零下三十一点五度,因而令人觉得温暖。雾永不散我在第二天就飞往乌斯特尼拉,那是个重要金矿场。位于雅库特东北八百公里。它和奥米亚康都是在一个名叫“奥米亚康谷”的绵长山谷中。这两个地方的温暖空气上升而形成“帽子”,较为凝重和寒冷的空气则沿着各大山的山侧下降,止于盆地底部。 气象学家把这个情况称为“负辐射平衡”,意指从太阳获得的能量少于从地球向上辐射的能量。乌斯特尼拉的温度在摄氏零下二十度以下时,便可能被雾笼罩。 但大自然善于补过。每年六月,乌斯特尼拉和奥米亚康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有阳光。苏联当局的政策是尽力令西伯利亚的居民安居乐业,并令他们的生活足以吸引外来移民,因此他们有人造卫星转播的三个彩色电视节目可看,有传递信息的无线电电话可用。还空运供应新鲜农产品。 市长季米特洛夫指出,大乌斯特尼拉市的人口已接近万人。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他们怎样埋葬死人呢?”市长说:“生火,晚上生火,第二天早上掘地。”我记得在雅库特的时候,市长恰罗夫曾偶然不经意地说,埋葬于雅库特的尸体经久不腐,情形跟古代猛犸的尸体一样。 乌斯特尼拉理工学院的主任医生马连尼对寒冷可能产生医学问题这种想法嗤之以鼻。他和我们谈话时说:“没有医学上的问题,”不过后来逐渐承认患伤风、心绞痛、流行性感冒、粘膜炎等病的人很多。我又问及心理适应和苏联人嗜酒两问题,他说:“这不是我的范围。” 当晚,有人请我们在一家餐馆吃道地的西伯利亚名菜:冻鲜鱼。厨师不加烹调,只用剃刀般的刀子把鱼切成长长的薄片,再把它卷成球形,像牛油球一样。上菜时这些鱼片依然冰冻,上有薄霜。可惜淡而无味,令人失望。不过这儿的孩子吃这种冻鱼就像吃冰淇淋一样。牛奶成砖第二天早上,我和雅可夫列夫飞抵奥米亚康。当时气温是摄氏零下五十一度半。我们最先见到的是一只狼,由机场调度员用粗皮条牵着,全身灰毛,白齿,四只长腿烦躁地走来走去。调度员说,那头狼只有八个月大。 我们坐汽车横过冰封的大草原,去参观曾录得摄氏零下七十一度气温空前纪录的气象站。那气象站是幢温暖的小屋,不用说,是用木材建成的。仪器安装在屋子外面的许多箱子里,箱子有活动遮板,像大鸟笼。 我们参观该地的杂货店,店中所售卖的牛奶作砖状,每块重七公斤,相当于六点八公升牛奶。全镇由一簇单层的木屋组成,列成长方形。最大的房子是该镇的学校。由于聚居奥米亚康的几乎全是雅库特人,学校里的初级课程是用当地方言,由九年级起则兼授俄语作为第二语言。 我在二十四小时内返回伊尔库茨克,当地气温是摄氏零下三十度,令人觉得仿佛到了和煦的春天。
7. 吹声口哨就能开动的电子仪器
【苏《社会主义工业报》四月二十四日报道】美国马萨诸塞工学院的工程师沃纳设计出一个电子仪器。它可以不动手指开关电灯、电视机、收音机,把电话接通到专门的扬声器上,拨电话号码。这个系统用口哨声来开动。需要这台仪器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有一个号码。所有的号码连续不断地显示在指示器的前盘上。譬如要开收音机,只要在相应的数码出现时,吹一下口哨就可以了。这种仪器首先是为瘫痪病人和残废者设计的。
8. 日本研制成新式复印机具备印刷双重功能
【日本《朝日新闻》四月十一日晚版报道】题:象印刷机一样的复印机——复印的新武器 现代办公的必需品——复印机最难办的问题是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经费。日本的制造公司已经研制出一种完全新式的复印印刷机,它可以大大减少这种浪费,即便在粗糙的纸张上也能清晰地复印出象报纸上那样小的字和照片。这是具有复印机和印刷机双重功能的机器,当前在办公室中大部分是使用静电式复印机,看来,“复印印刷机”将开辟新的需求领域。 这种复印印刷机用了十年时间才研制出来,命名为“理想式复印机”。它不仅胜过现有的复印机,而且把复印技术同印刷技术结合起来了。 蜡纸用另一种制版机制作,把复印的原稿附在蜡纸上送入机器,利用照相机的闪光放电管那样的放电管发光,能够以一张约三十五秒的速度制版。 经过制版以后的蜡纸,能够简单地半自动装在印刷机的转筒上。印刷张数可以用按纽式的数字纽来选择。印刷速度可以在每分钟五十到一百一十张的范围内进行调节。印刷机内装有微型电算机,油墨只要把开口的管装油墨的管口朝下放着即可。油墨的供应全部由微型电算机自动控制。油墨用完,纸张用完(一次可装五百张)指示灯就亮。所以小学生也能操作。 已经研制出高性能、使用后仍可以保存并且可以反复使用的蜡纸。油墨在机器里长期不变质,印刷品印好后很快就干。 使用新的复印印刷机在大量复印时的耗电量是原有复印机的十五分之一到九分之一。
9. 用保护性薄带包装水果能常保新鲜
【希腊《晚报》五月九日报道】能使水果保存很长时间的带子 坎布里奇大学应用生物学系的一组研究人员,在彼得·朗斯博士领导下,发明了一种不用冰箱而使水果保存很长时间的新方法。 这种方法是,用一种薄薄的保护性带子包在水果表面。这种带子能够使水果减慢其成熟过程,这样就可以象把水果放在冰箱里一样有效地使它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而且,这种办法的成本要小得多。 这些研究人员对这种化学带子的确切成分仍然保密。 这种方法已在对热带水果和温带水果(苹果、梨、香蕉等)的试验中取得成功。而且,对实行过这种保存方法后的水果的味道是否有了改变也进行了研究,并在学生中进行了品尝试验。学生们一致表示他们更喜欢吃这种保护性带子保存过的水果。 尽管这种新方法还处于试验阶段,但他们肯定地认为,这种带子在年底就能投入市场。这样,由于缺乏合适的冷冻车厢而不能输送到远方市场的大批量水果就可以保持新鲜到达目的地了。
第 4 版
1. 香港《大公报》译载美刊文章:《在河内统治下的老挝现状》
【香港《大公报》五月二十五日译载美《新闻周刊》文章】题:在河内统治下的老挝现状 越南军队在老挝南部袭击游击队,在湄公河搜索逃往泰国的难民。在老挝的偏僻地方,河内士兵建筑公路,帮助管理政治犯拘留营。文职“顾问”掌管各个主要行政职位。甚至总理凯山·丰威汉的保镖也是越南人。最近叛变的一名前官员批评说:“掌政的再也不是老挝政府了,而是越南大使馆。” 政治压力和脆弱的经济情况,导致成千上万农民和前政府工作人员纷纷越过湄公河,逃入泰国。自一九七五年以来,老挝人口已减少了十分之一,即三十万人,而且每月继续有六千人逃跑。许多难民担心,他们会被关进“再教育营”,据说,这些劳改营现时拘留着一万至四万人。越南的支持和保护,才使凯山政权能生存下来。有许多次,游击队曾企图行刺总理,而凯山则躲在一间前美国人的住所内,只偶尔才出来。有些人士说,凯山住在地堡内,由越南卫兵包围着。 游击队是万象政府的顽强敌人。在某些情况下,游击队已自己拉集起来,展开反抗活动。比方说,河内士兵已愈来愈不敢到主要公路以外的地方巡逻了。 许多老挝人对来自河内、垄断他们国家政治生活的官员和官僚分子,更加反感和不满。许多被派到首都城市万象的越南人,显然在统辖着老挝。老挝官员愈来愈耐不住性子。一名政府官员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当家作主,谁也不愿被人支配。” 这些日子,万象还出现其他引人注目的苏联人。至少有一千名俄国人担负着机械工、教师和建筑人员的工作。苏联技术人员操纵着老挝的国家航空公司和小小的空军。每逢周末,首都中央市场即塞满苏联顾问,挑拣从泰国进口的利惠牛仔裤、计算机和卡式录音机。当地商人发现,俄国人买每一种东西都要讲价钱,打折扣。 随着老挝和柬埔寨已大部分受到越南控制,河内正企图实现其区域霸权的旧梦。
2. 外电评亚历山德罗夫的反华文章
说苏恢复了反北京的宣传运动,使用了最强烈的言词;莫斯科观察家认为,苏表现出害怕中国甚于害怕美国 【路透社莫斯科五月二十六日电】苏联今天号召全世界革命者警惕它所说的中国极力破坏共产主义运动,并使它转向于反对莫斯科的行径。 苏共《真理报》在一篇文章中发出了这一警告,这篇文章重新提出了以前曾提出的指责,说北京正在通过威胁、压力和企图使其邻国互相对立的手段,来谋求它在亚洲的控制权。 同时,文章暗示,克里姆林宫已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苏联同毛泽东四年前去世后所形成的中国新领导集团之间几乎不可能出现任何和解。 这篇文章的署名是亚历山德罗夫,人们普遍认为,这个署名表示这篇文章是苏共中央集体同意的;据认为,该文章是苏联一段时间以来对中国最强硬的批评。 今天,在《真理报》发表这篇文章的同时,塔斯社也发表了评论,说中国最近发射其第一枚洲际导弹,目的在于对其它一些国家进行讹诈,以便使它们奉行亲北京政策。 看来几乎没有人会怀疑,发表这篇文章是为了表示支持苏联的一份外交周刊最近发表的一篇用词含蓄的指责性文章,此文反对意大利共产党在其领导人贝林格访问北京期间恢复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新时代》周刊使用类似的言词说,中国领导人希望利用他们同贝林格的会谈来提高他们自己在其它共产党中间的威信,从而削弱苏联的影响。 由于苏联去年十二月底干涉阿富汗,中国就中断了两国之间关于使关系正常化的谈判,这篇文章中所使用的言词,据认为是莫斯科自从谈判中断以来对北京所使用的最强烈的言词。 【法新社莫斯科五月二十六日电】今天这里恢复了反北京的宣传运动,党报《真理报》刊登占半版篇幅的关于中国的消息,塔斯社播发了一则长篇评论。与此同时,塔斯社指出,华先生定于明天到达日本。它接着说,华先生将在日本举行的会谈的主要问题是军事合作。 为了证明这些论点,《真理报》追述说,美国国防部长布朗今年一月访问北京,一个中国军事代表团二十四日到达美国。 《真理报》警告西方不要打“中国牌”来对付莫斯科,这一点使观察家们进一步认为,克里姆林宫对北京作出的每一个姿态都有疑心,例如: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贝林格不久前访问北京,莫斯科把这看作是“中国企图建立反苏的统一战线”。 观察家们又说,苏联领导担心因中国和西方“帝国主义者”结成联盟而受到夹攻。莫斯科已指出,在国际危机中,北京都是支持华盛顿的,无论是在阿富汗问题上,还是在奥运会问题上都是如此。不过,观察家们说,莫斯科表现出害怕中国甚于害怕美国。苏联报纸在指责华盛顿搞冷战的同时,总是鼓吹缓和。 但是,苏联报纸刊登的关于中国的文章中从来没有提到缓和,而是指责中国准备在“本世纪末以前”发动战争。
3. 美报文章:《危机给联盟造成了新的压力》
说今天美面临的挑战是来自越来越独立的欧洲。有人认为美及其主要盟国关系处于二次大战结束以来最糟糕的状况 【美国《华盛顿邮报》五月二十四日文章】今天,美国面临着挑战,这种挑战来自越来越独立的欧洲。欧洲担心的问题是美国的领导地位和实力的衰退、苏联军事力量的增长以及在一个起了很大变化的世界中如何保护欧洲自己的安全和引人注目的繁荣。 在最密切地注视着这种局势的专家中间,有人认为,美国同其主要盟国的关系处于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糟糕的状况。 不管公正与否,在世界各地,人们普遍对美国的领导作用、能力和一贯性产生怀疑。人们怀疑的不仅是卡特的白宫,而且还有国会是否不能发挥作用的问题,受到削弱的美国经济和美元问题以及使欧洲人、东方和西方怀疑是否仍能产生最理想的结果的政治制度问题。 自从艾森豪威尔时期以来,美国还没有一名担任整整两个任期的总统。在过去六年中,一名总统不体面地辞职,另一名总统未经选举接任,卡特政府尽管在帮助加强北约军事联盟方面有值得钦佩的成绩,但是同欧洲、日本和其他盟国连续不断地发生争端和真正的或可以看得到的纠葛。 同时,西欧变得更强大和更富足了,首先是西德重新强盛起来了。可是,也许更重要的是,有迹象表明西欧不再完全明确它要到哪里去,或者是在很久以后欧洲将会是什么样子。 美国的一位官员说:“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如果人们看到在苏联向其他地方进军的同时,欧洲只关心保护自身的财富,如果他们决定只靠讲妥协来维持东西方缓和的好处而拒绝采取任何双边措施,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里(对联盟)的支持将会削弱,将会出现大西洋两岸国家之间深刻和危险的分裂。 另一位官员还说,目前的形势“不仅仅是又一次危机。这是一次甄别试验”。石油问题使这个联盟发生了分歧。北约所有的十五个成员国,外加日本,与西南亚和毗邻的盛产石油的波斯湾的稳定都有重大的利害关系。 然而,生活在俄国熊身边的欧洲人对于在阿富汗问题上如何对付莫斯科持有不同的和比较消极的看法。他们还同东方集团保持着有利可图的贸易关系,担心如果再来一次冷战就会阻断人员的接触,使欧洲这个老战场再次出现紧张局势。欧洲九国共同市场的官员们每两周定期会晤一次,这些国家的外长们每月会晤一次,政府首脑每年会晤四次。
4. 塔斯社发表评论攻击华总理访问日本
【塔斯社莫斯科五月二十六日电】题:危险的访问 塔斯社评论员维克托 ·扎采平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将于明天抵达日本进行首次正式访问。据北京人士说,华国锋前往日本首都是为了讨论国际问题和签订科技合作协定。根据报纸报道和对此行准备活动的性质判断,此次访问的真正目的比官方宣布的要广泛得多。 评论员们提醒人们注意,日本军事主管当局认为,正值华国锋访日前夕中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是“显示力量”。 根据一切迹象判断,中国首领们的算盘也恰好是:给这个邻邦岛国留下一个印象,为即将举行的会谈给北京创造必要的背景。 仅仅在华国锋访问东京之前三天,华国锋的军事问题助手耿飚在去华盛顿访问时途经日本首都,可以认为,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据报道,耿飚同日本领导人讨论了“两国在军事方面合作的问题”。 由此可见,中国人在东京即将举行的会谈中所要强调的一个危险的重点看来是非常明确的。而且,也是不足为奇的。 北京力图把东京拉入其冒险主义的反苏战略,强迫日本接受合乎中国霸权主义者心意的方针,在反苏基础上拼凑中日军事政治联盟。 在中日签订所谓“和平友好”条约之后,这种压力特别加强了。中国人的放肆竟然达到这样程度:北京公然开始指示日本领导人,他们应当奉行什么政策。威胁、粗暴,甚至直接恫吓,这就是现今中国外交的手段。 中国人士希望尽速达到其大国霸权主义目的的愿望如此强烈,以致日本爆发的政治危机都未能阻止华国锋实现其访问东京的计划。
5. 南驻美大使同美财长讨论两国合作问题
【南通社华盛顿五月二十六日电】南斯拉夫驻华盛顿大使布迪米尔·朗查尔今天同美国财政部长威廉·米勒举行了会谈。朗查尔和米勒在长时间的会谈中主要讨论了两国之间的合作问题并就当前的经济问题交换了看法。
6. 英国经济正走向三十年代以来的最严重的衰退
【法新社伦敦五月二十五日电】英国正在不断地走向衰退,据一些专家说,这种衰退可能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萧条。一切经济指示数字现在都表明失业率会更高。失业率现在已是战后的创纪录数字,为一百五十多万人。同时,经济增长率可能比欧洲任何工业国都下降得快。 预料在几个月内就将开始产生影响的这次衰退,是在两年的停滞和通货膨胀之后发生的,是由于许多有争议的原因造成的。 大家一致认为,造成衰退的一部分原因是高利率、英镑由于人们对北海石油蕴藏的信心而不正当地坚挺、需求下降以及人们抛售股票。 有影响的剑桥经济政策预报小组争论说,撒切尔首相奉行的货币主义政策将在五年内造成经济混乱。使大部分生产性工业遭到破坏,并使失业人数猛增至二百五十万人。 这个小组说,政府应当尽快把英镑贬值百分之二十五,并从明年开始实行进口控制。 这种措施将需要英国退出欧洲共同体。这个小组关于目前的政策的结果的预言得到《经济学家》情报单位的支持,它预言,一九八五年的增长率将是百分之○点六,失业人数可能达到二百万。 中小公司也正受到很大的压力,感到出口特别困难,而进口品正在国内市场上进行越来越大的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日益怀疑政府严格控制货币供应的政策从长远来看是否会行得通,一些专家怀疑大臣们是不是会在大约一年的时间内来个大转变,实行工资和物价控制。
7. 国际小麦理事会说:非洲小麦总收成平均每年减少百分之十
【美联社伦敦五月十九日电】国际小麦理事会今天说,由于贮存设备差、气候变化大和病虫害,使非洲小麦的总收成每年平均损失百分之十。 在一篇关于非洲小麦生产潜力的特别调查报告中,国际小麦理事会每月出版的小麦市场报告说,非洲国家平均每年收获小麦共九百万吨,而在一九七七——一九七八年的消费量则是二千一百八十万吨。不足之数必需进口。 这个理事会说,从一九六○到一九六四年,非洲小麦进口每年为三百五十万吨,从一九七八——一九七九年,每年进口的小麦增加到一千二百五十万吨。 它还说:「目前,非洲进口小麦的大约百分之一一十五是作为粮食援助入口的,不是作为赠送,就是条件特别优惠。」这种条件是无息的或低利率的中期或长期贷款。国际小麦理事会说:「虽然非洲有二十个国家播种小麦,但是由于播种面积有限,或者收成很低,其中许多国家的产量是很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