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03-05
第 1 版
1. 日《产经新闻》说:五中全会为现代化整备了思想条件
【日本《产经新闻》三月一日述评】(短评栏作家:柴田穗)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的公报: 第一是决定恢复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名誉。前一次的四中全会于去年九月底举行,会上通过了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叶剑英讲话批评说,文化大革命在斗争的方式和方法上有错误,提出了“应在适当的时候对文化革命作出总结”的方针。 从那以后,仅在五个月的时期内,就作出了恢复刘少奇名誉的决定。 恢复刘少奇的名誉,由于本人已经逝世,所以,不采取复职的形式,而是采取了恢复名誉的形式。宣布恢复刘少奇的名誉表明,第一次正式否定了毛泽东一九六六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把刘少奇作为“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作为敌人展开了“阶级斗争”。否定文化大革命是时隔十四年后演出的划时期的“大逆转剧”。 第二是政治局的人事变动。四中全会补选政治局委员时仍保持了政治局委员地位的汪东兴、纪登奎、吴德、陈锡联等四人,在这次全会上被撤销了政治局委员的职务。 第三是胡耀邦就任中央总书记和选出胡耀邦、赵紫阳为政治局常委。自一九六六年发动文化革命、邓小平(当时是党总书记)和刘少奇一起下台以来,党总书记这一职务一直空着,这是时隔十四年后的恢复。 中央书记处的书记除胡耀邦外,还选出了十人。 可以看出,为了现代化,中国重视党部门和经济、科学技术部门。通过这次的五中全会,为现代化整备了思想条件,并将朝着在不久即将召开的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确立“毛以后”的体制的方向前进。 虽然五中全会已确立了党中央的体制,但是,长期的毛泽东时代和“文化革命十年”的“后遗症”并不能那样轻易地消除干尽。全会公报之所以决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议,把宪法中关于“运用大字报的权利”的规定予以取消,是因为民主化是文革势力打的“招牌”,是推进“四个现代化”的障碍。这表明,在中国整个国土上,仍残存着对“四个现代化”方针持批评态度的阶层。
2. 外电评述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同志平反
【路透社北京二月二十九日电】在今天闭幕的党的中央委员会的一次全体会议上,恢复了文化革命中最著名的受害者、已故的和蒙辱的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名誉和清洗了四名首要的共产党员。 一些时候以来,人们一直预料要给刘少奇恢复名誉了。他在一九六八年的一次中央全会上被撤除了一切职务,后来受贬辱而死去。 【路透社北京二月二十九日电】(记者:理查德·帕斯科)中国今晚宣称文化革命中的主要妖魔是一位民族英雄,它对十亿人民说,他们应从已故主席刘少奇的遭遇中吸取沉痛的教训。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宣布,一度被骂成是叛徒、内奸、工贼的“刘同志”事实上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在历时一周的会议以后发表的一项公说,蓄意对他进行政治陷害和人身攻报击,类似这样的冤案永远不应重演。 多年来,刘一直被看成是党的主要理论家,在五十年代,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在人民中间比得上毛泽东著作,成为大部分中国青年的必读物。 在一九五九年,在毛泽东放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头衔以后,他担任了这个职务。 但是,九年以后,刘少奇被清洗了,被狂热地称为叛徒,成为这个国家十年来一切坏事的普遍替罪羊。 【德新社汉堡二月二十九日电】(记者:吕特·格莱斯纳·巴特霍尔迪) 刘被辱骂为“中国的赫鲁晓夫”,“头号修正主义分子”。他被剥夺了一切职务,并被永远开除出由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 现在已经平静地为那个人恢复了名誉,但是就国内政策和意识形态来说,这等于是一个出人意外的事件。 没有什么人曾经预期这个“叛徒、内奸、帝国主义走狗、党的头号敌人和持不同政见者”会重新为公众所注意。 刘一八九八年出生于湖南省一个农民的家庭。他在早年即为革命所吸引。 一九一九年,他参加了学生的一次造反,一九二○年参加了社会主义国际青年团,这个青年团后来与共产党合并。 在莫斯科学习回国后,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一九二七年被选入中央委员会。 后来在一九五九年,他的权力达到最高峰,继承毛为国家元首。毛仍任共产党主席,仍然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物。 一九六六年开始的文化革命是史无前例的意识形态清洗和改造运动,它使无数人受到迫害,其中之一是刘少奇。 他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最高级官员”受到激烈的批判。 一九六八年十月三十一日,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一致通过《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审查报告》,并把他永远开除出党。 在文化革命以后,对刘的批判仍继续进行。他一再被说成是企图引导中国回到资本主义的一个修正主义者,最后一次批判是在一九七三年批林批孔运动期间进行的。 一九七六年“四人帮”倒台、华国锋上台以后,批判停止了。 一九七八年秋季在中国开始重新估计毛泽东的教导和政策时,人们再次谈到刘。刘已消失,据信早已死去。
3. 共同社说中央书记处将发挥中枢作用
【共同社东京三月一日电】(题:何谓中央书记处)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是在一九五六年九月召开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设立的。 它的职能是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下,处理党的日常事务。邓小平曾经担任过总书记,是所谓“八大体制”的核心机构。 但是,这一强有力的党的组织在文化革命中被批判为“修正主义的大本营”,以彭真为首的全体成员均被打倒,组织被解散。 这次的五中全会指出,恢复中央书记处是因为它在“过去十年间证明是必要和有效的制度”,并公布了胡耀邦总书记等强有力的阵容。由此人们认为,中央书记处将如过去那样发挥党的活动中枢的作用。
4. 法新社记者评五中全会公报
【法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九日电】(记者:夏尔—安托万·安德烈·德内尔西亚)中国共产党今天正式为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平反,并为寻找接班人开辟了道路。 在今天于北京结束的一次极为重要、开了六天的会议上,党中央委员会一致通过了一项决议,说对刘的指控是“完全错误和不能成立的”。 六十一岁的赵紫阳和六十七岁的胡耀邦被提升为政治局常务委员。 五十九岁的华国锋继续担任党主席和政府总理。 观察家们说,这样做的目的是邓副总理逐渐地退出权力,他自己已经公开谈了这一点了。 他在一次已由《曼谷邮报》发表的讲话中说:“象我这样年龄的人应该关心安排以后的事了。” 他说:“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必须找出优秀可靠的接班人,这样,一旦移交权力,就不会再发生新的动乱。” 这样一来,一度被称做“中国的赫鲁晓夫”的刘少奇,在他死了十一年以后又回到了共产党中国历史上伟大领导人的行列中。 刘是在一九六九年由于患病没有得到治疗而死的。 中国领导人决定在近期召开第十二次全国党代表大会,这是党的最高权力机构,其任务是拟定中国的重大政策。 观察家们说,这次十一届五中全会可能给了邓先生以机会,使得他在上个月向干部作的一个讲话中提出的措施能获得采纳。 这个题为“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讲话没有发表,但是消息灵通人士相信,邓先生强调有必要在四千万党员中加强纪律。 关于加强纪律这同一个主题,中央委员会决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一次会议就取消大字报提出“一项决议”。 当前,贴这种政治性大字报的权利是得到中国宪法的保障的,去年“北京之春”活动分子曾利用这一权利来表达他们的见解。
5. 美《纽约时报》专稿评五中全会
【美国《纽约时报》三月一日专稿】(巴特菲尔德二月二十九日发自北京,题:中国为已故的国家元首刘少奇恢复名誉)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开会以后,今天宣布为刘少奇死后恢复名誉。为刘少奇恢复名誉在世界共产主义史上是个不寻常事件。 中央委员会撤了四名党的政治局委员的职务,这是这次政治上重大改组的一部分内容。 此外,胡耀邦和赵紫阳被提升为政治局七人常务委员会的委员,使他们处于可能作为七十六岁的邓副总理的接班人的地位。 过去,有些官员对执行邓先生的一心从事建设的政策曾唠叨过。现在不再能有任何怀疑了。
6. 墨西哥《一加一报》评五中全会
【墨西哥《一加一报》三月一日社论】(题:中国:刘少奇恢复名誉) 正式恢复前主席刘少奇的名誉和解除四位领导人的职务表明,中国已进入另一个历史时期。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年经历了最寒冷年代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出现的表达人民意见的手段和特有的政治方案,显然已落后了。 四个现代化的政策同社会力量的要求和生产工具的发展有关,这项政策旨在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与合理化、加强同西方的技术联系和寻求使明显落后的中国装备赶上现代潮流的手段。文化革命的思想诱导的方法——没有摆脱在六十年代世界经历的无政府潮流——似乎是与此背道而驰的。 因此,中国共产党最高政治领导层的调整,同中国社会的历史过渡时期有关。毫无疑问,也同中国与苏联冲突的结果有关。
7. 美《华盛顿邮报》评五中全会公报
【美国《华盛顿邮报》三月一日评论】(杰伊·马修斯二月二十九日发自北京) 中国共产党今晚宣布对它的领导层、组织机构和党的正式历史进行全面变革。 恢复刘的名誉是一次异乎寻常的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需要彻底修改中国动乱的文化革命的正式历史,需要给刘少奇树立一副新的形象。 中央委员会决定公开批准邓所主张的从中国宪法中删去关于保障中国公民有「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的话。 邓自从一九七七年七月重新掌权以来,就在其他老资格的党领导人的配合下逐步加强在党内的力量。这些人赞成讲实效的经济发展、增加对外贸易和根据技术熟练程度规定级别,而不是按照真正的工农阶级出身或狂热地信奉毛的政治思想的态度来提升干部和录取学生。 但是,许多地方官员在这些变化中却似乎举棋不定。 因为他们担心邓可能死去或者遭受一场政治灾难。 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今晚发表的公报似乎旨在消除所有这些疑虑,并确保邓与他的几位高龄的同事所奉行的政策在他们去世之后能够继续贯彻下去。
第 2 版
1. 《日本经济新闻》预测八十年代日本经济
【《日本经济新闻》一月一日消息】日本经济新闻社用“NEEDS——TS/II”(注:日本经济新闻社研制的用电子计算机联机系统提供宏观情报)的宏观计量模型,预测了到一九九○年度为止的日本经济。成为走向八十年代的跳板的新年度的经济,由于迄今一直以恢复景气为先导的企业的设备投资和个人支出消费等国内民间需求停滞而转为减速。实际增长率将以增加出口来维持的形式勉强达到百分之三点七。 但是,预测说,如果为争取克服不断发生的石油不稳而推进旨在“摆脱石油”的技术革新,那么,在八十年代后半期,设备投资则会再次作为景气的牵引车而重新活跃起来。经济将在平稳的日元升值的基调下,沿着实际增长百分之五左右的中速增长轨道发展。 在标准型预测方面,一般以公共事业的增长率控制为零增长的紧缩型的政府预算草案为前提进行编制。估计原油价格从今年春天开始平均每桶将达到二十八美元(通关进口价格)。结果,以批发阶段为中心的通货膨胀倾向将正式波及到消费部门。一九八○年度的消费者物价上升率将达到百分之七点六,民需的主要项目个人消费的增长率实际上将下降到百分之三点四。 另外,企业收益从增加成本到趋于下降和继续贯彻金融紧缩政策,以此为背景,实际的民间设备投资只会增长百分之三点二(上一年度的增长率是百分之十二)。 另一方面,出口将稳步增加,能确保和一九七九年度相同的增长率。 展望今后十年的经济,八十年代前半期,一方面(一)原油的价格上升和供给不稳将变成慢性的;(二)为摆脱赤字财政的抑制岁出的政策运营将继续下去;另一方面,增税路线将逐渐明显起来。 这样一来,内需将继续停滞不前,并且也不能摆脱实际增长达百分之四基数的低速增长。 但是,在原油价格上涨的同时,开发节省能源和代替石油的能源的热情也将高涨。如能通过政府和民间把它和现实的投资结合起来,八十年代后半期就能在控制原油进口量的情况下,开辟出维持某种程度增长的“中速增长轨道”的前景。但是,如果上述技术革新延迟,就会被迫保持百分之三基数的低速增长。
2. 河本敏夫谈日本政治经济形势
说他与“八十年代是日本困难的年代”的看法意见相反 【共同社东京一月七日电】今年政局的焦点之一,是预定秋天举行的自民党总裁公选。估计参加竞选的有大平首相、福田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和河本敏夫四人。在一部分人中间,甚至流传着河本占第一位的说法。因此,我们采访了河本。 问:首先想请你谈谈参加总裁选举的抱负。 河本:八十年代日本的客观形势是严峻的。但我坚信能够(把日本)建成更加富裕、更加和平的国家。我将基于这一信心参加总裁选举。 问:你对大平政治有什么要求? 河本:我特别期待的是,经过六年之久经济终于好转了,因此一面要使物价稳定,一面要使景气长期继续下去。希望对此做出努力。 问:你对增税问题怎么看? 河本:虽然期望本年度自然增收五万亿日元,但这需要切实纳入财政、经济的综合管理。可以期待,下年度也将增加五万亿日元。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以不搞给国民造成巨大负担的增税为好。最好不增税是政府义不容辞的最大责任。 问:你对八十年代怎么看? 河本:人们说八十年代是困难的时代,但我的见解与之相反。日本虽然在能源问题上很脆弱,可是生产效率很高,又拥有相当先进的技术。如果审慎地开展政治,经济增长是完全可能的。
3. 日本一月份企业倒闭起数增加
【日《朝日新闻》二月十三日报道】帝国信用调查所于昨天公布企业倒闭情况调查结果时说,一月份倒闭起数(负债额为一千万日元以上)达一千一百八十九起,比去年一月份增加百分之十六点一;其中负债额达十亿日元以上的倒闭有三十九起(去年一月份是三十四起)。 帝国信用调查所说,倒闭起数增加的原因是:一、由于紧缩金融,批发物价腾贵,筹措资金困难起来了;二、许多中小企业不能将原材料价格腾贵的因素完全转嫁到成品价格上去,成本核算恶化了;三、纺织等行业因受暖冬打击而倒闭增多。
4. 日贸易振兴会白皮书谈日本海外投资现状
【共同社东京一月十七日电】日本贸易振兴会一月十七日发表《一九八○年版海外市场白皮书 ——投资篇》,白皮书概括了日本海外投资现状。 据该白皮书说,世界海外投资潮流的特点是,六十年代,几乎都是美国向外国投资,而七十年代,日本和欧洲国家向美国的投资急剧增加,先进国家的资本交流取得了进展,八十年代将进入多角化的、相互进行资本交流的时代。 在这种形势下,日本一九七八年度(一九七八年四月——一九七九年三月)海外投资将创历史最高纪录。八十年代也将如此,日本贸易振兴会说:“假如用三级跳远来形容,现在处于踏板阶段,八十年代是飞跃年代。” 据白皮书说,日本一九七八年度的海外投资为四十五亿九千八百万美元(二千三百九十五项),比上一年度猛增百分之六十三点九,超过保持最高水平的一九七三年度的三十四亿九千四百万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一九七九年度也保持在高水平上,一九七九年四——十月份的海外投资为二十四亿四千六百万美元。白皮书分析说,进入七十年代后,海外投资日趋活跃,跨入八十年代后,出现了重新开始、进一步走向正轨的趋势。 从一九七八年度以后的投资来看,其特点是:日本企业的经营能力、资金力量和技术力量提高了。 其次,日本从稳定地确保资源和能源这一国民经济的观点出发,对资源开发、加工项目和与资源有关的大型工业化项目的投资日趋活跃。
5. 土光敏夫说日本经济前景实在不佳
【日本《读卖新闻》一月八日报道】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土光敏夫谈话纪要:我虽然希望今年是个好年头,但是前景却实在不佳。首先,美国经济本身就有问题。日美通商的摩擦虽然现在大体得到解决,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爆发。在阿富汗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东西方的紧张关系也不能忽视。 对我国来说,石油比什么都重要。采取什么办法来渡过这个危机呢?那就是不要一再被动。除了官民同心协力地干没有别的办法。 我想,新年度百分之四的经济增长率(经团联的推测。政府的推测是百分之四点八)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有人认为今年是零增长等等,全都是过于悲观的看法。不会是那样的。不积极地干可不成。畏缩不前是不行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民间的活力。 今年的,更确切地说 ——八十年代的最大课题只有能源问题。特别是我国,能源问题解决得如何将决定国家的存亡。 有效利用原子能将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主要手段。具体地说,首先要使原子能发电站的运转率提高。只要这样做,就可以节约日益增加的石油消费。经团联新年之初的工作就是如何提高原子能发电站的运转率,并立即对有关人员做了指示,要他们尽快拿出答案。 政治责任变得更加重要。自民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全力以赴地改善素质。现在正是执政党应该团结一致、推行国策的时候。 期待年轻人成长,年轻人如果不能接连不断涌现……超过限度地使用老人可不行啊。
6. 日报报道:日政府将实施控制政策防止物价暴涨
【日本《产经新闻》二月十一日报道】由于石油价格上涨而持续飞涨的批发物价,进入一月份以后进一步加快速度,大幅度地上升,比上一年提高近百分之二十。 为此,政府判断,物价形势终于进入了“严密戒备”阶段,为了预防电费提价之后可以估计到的物价混乱,以及与之并存的通货紧缩的压力,已确定准备提出新综合经济政策,并开始进入具体研究阶段。 经济企画厅分析,“原油涨价的影响如按迄今人们所设想的影响为百分之百的话,那么,对物价的影响充其量不过是百分之六十左右。剩余的百分之四十由于电费在一定时期没有变动而成为遏制影响的‘防波堤’。但是,一旦电费上涨,将造成与堤防崩溃相同的结果,如打开闸门一样,反转过来影响到各种物价”在政府内部,越来越强烈地认为:“到电费上涨之后的四、五月份,将形成近似于物价暴涨的状况。” 从这种状况出发,政府以物价对策为核心,已被迫实施“电费上涨后的综合经济对策”。第一步,准备在三月中旬再提出第四次提高官定利率。但是,官定利率已于去年四月、七月和十一月提高了三次,利率水平达百分之六点二五。这次如果提高百分之一,就是百分之七点二五。 为此,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与官定利率同时并举,有必要集中提出旨在使通货膨胀稳定下来的措施,一举征服物价上涨,并视情况而控制公共事业预算的执行。 八日,在以大平首相为中心的政府和执政党首脑会议上,已就人们所担忧的、会直接打击零售物价的公共费用涨价问题,确认将要“大幅度地压缩”涨价幅度。 除了极力削减航空、私营铁路、出租汽车、日本广播协会视听等各种费用的正在申报的批准提价幅度之外,还准备延长提价时期。还研究了下述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列入下年度预算的政府公共费用(香烟、邮政、学费、国营铁路运费)的提价时期也将推迟。
7. 日本去年粗钢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共同社东京一月十八日电】日本钢铁联盟一月十八日公布了七九年世界粗钢产量。据统计,世界粗钢总产量为七亿四千四百万吨,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四。 这是由于日本、欧洲共同体的生产得到恢复和中国(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八点三)、韩国(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五)、巴西(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七)、南非(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十三点六)等国取得稳定发展所致。从国别来看,钢产量最高的几个国家的先后顺序为:苏联、美国、日本、西德和中国。 主要国家的粗钢产量顺序如下: (一)苏联:一亿四千九百万吨;(二)美国:一亿二千五百七十万吨;(三)日本:一亿一千一百七十五万吨;(四)西德:四千六百万吨;(五)中国:三千四百四十万吨。 【日《朝日新闻》二月十九日消息】钢铁业界十八日汇总的去年一年里的钢材进口量是一百四十六万七千吨,比上一年增加三点九八倍。进口量增加的原因是,以低中级产品厚钢板、宽带钢等为中心,从韩国、台湾的进口剧增。
8. 日报报道《日去年入超达七十五亿美元》
【《日本经济新闻》一月二十四日报道】据大藏省二十三日公布的一九七九年经过海关贸易的实际成绩,按美元计算,我国出口只比上一年增加百分之五点七,而进口却比上一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九点四,差额为七十五亿○四百八十一万美元。主要原因是以原油为中心,木材和有色金属等原材料的进口价格大幅度上涨。由于一九七八年出超一百八十二亿美元,我国的贸易盈余招致海外的强烈批评。去年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九七九年,出口额为一千○三十亿九千三十四万美元,进口额为一千一百○五亿九千五百一十五万美元,都第一次越过了一千亿美元的大关。特别是由于进口的增长显著,出现了约七十五亿美元的入超。按季度来看,一至三月只入超一亿零六百九十四万美元,而十至十二月入超扩大到三十八亿五千五百三十三万美元。 在进口方面,原油的进口量按数量计算,仅次于一九七三年。此外,价格是年平均每桶十八点九二美元,比上一年猛涨了百分之三十七。 关于出口,汽车、钢铁和磁带录音机等有了增长。 从地区来看,对美国的出超额,从上一年的一百○一亿美元大大地减少到六十亿三千万美元。但是,对欧洲共同体的出超额和上一年差不多,为五十一亿二千万美元。对于中近东,我国的入超幅度有了扩大,为一百八十六亿三千万美元。
第 3 版
1. 美刊载文《一个大洋的诞生》
说目前沿着东非的裂谷有一个地壳变化过程正在进行中,数百万年后将会形成一个新的海洋 【美国《读者文摘》十二月号文章】(作者:乌韦·乔治) 二亿年以前,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是一个大陆。以后地壳沿一条南北方向的海底深沟发生了破裂,部分地壳下沉,把这个大陆一劈为二。随着这两个部分慢慢分开,大西洋就诞生了。 今天,沿着东非的裂谷,一个类似的地壳巨大变化过程正在进行中。这条裂谷是一条“沉陷地沟”,是由于地壳局部下沉而形成的,就象迄今仍然沿大西洋伸展的那条深海槽一样。在这条地沟的北端,地壳的两大板块,即阿拉伯和非洲已经分开,并且以每年两厘米的速度往两面移动。在它们中间隔着一个年轻的海 ——红海。 往南,在裂谷本身,地壳裂缝仍然大体上是闭合的,但是两大板块正以每年大约一毫米的速度向两面移动。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再过数百万年将会形成一道很宽的裂缝,一个新的海洋将把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东非其他国家同这个大陆的其余部分隔开。 这种说法首先是英国地理学家约翰·乔治一八九三年提出来的。乔治设想,这个裂谷不是象美国的大峡谷那样由河流冲刷形成;相反,他认为,由于地壳下沉,形成了一个夹在两边的峭壁中间的谷底凹地。在对这个“裂谷”进行五个星期的实地调查后,乔治发现了他的设想的证据:在巴林戈湖发现那里有一块巨大的孤立石块。这块“卡马西亚大石块”下沉得没有周围的沟底那么深,从周围的乱石中斜竖出来,露出一面。乔治发现这个大石块的岩层纹理与两旁高出一英里的沟壁上的岩层完全相应。它是说明岩层的确下沉的证据。 正是在几次飞行考察裂谷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对位于坦桑尼亚的纳特龙湖和肯尼亚的马加迪湖(东非最不易进入的地方之一)的考察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个海洋在我下面诞生。当我第一次飞过纳特龙湖时,并没有出现引人注目变化的迹象。湖水清澈,一片碧蓝。我记得只有一些灰白色的云状物似乎漂浮在深色的湖面上。这是成片的结晶盐,这在裂谷的湖泊中并非罕见现象;在它们中间,分布许多当时根本没有引起我们注意的小白点。 直到我们第二次飞越纳特龙湖时,我才开始怀疑我是在目睹一个新海洋正在诞生。几个星期以前我看到的蓝色湖,现在成了一个黑色的镜面,上面分布着巨大的白螺旋形东西,象天空中的星系。它们好象是从我第一次飞过这里时看到的白点里长出来的。最大的“星系”直径大约有一英里。它们是纯碳酸纳喷泉。纯碳酸纳是一种来自地壳内部的碱性盐,是由地壳裂缝以螺旋形状喷出湖面的。 这次和以后几次飞越纳特龙湖上空,使我有机会亲眼看到一次不常见的沿地壳薄弱线劈分大陆的痉挛现象。整个过程进行得很慢,发生痉挛的时间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两次痉挛之间有一个长期的稳定。我有幸的是,当时在现场目睹了发生的情况。以后我每隔约四个星期飞一次,设法观察这个现象的全过程。于是我包租了两架飞机。一架飞机尽可能贴着地面低飞,我从另一架飞得比较高的飞机上给它拍摄照片。这是提供比例尺度的唯一办法。 当我第三次飞越纳特龙湖时,我发现,处于萌芽状态的海洋发生了另外一种彻底的变化。这面巨大的镜子破碎了,闪光的碎块反射着银色的阳光漂浮在黑色的湖面上。太阳的核火焰映入湖底。而那些碎块似乎是在空间浮动,就象镜子浮动在镜子上面。这是我们的视觉错觉,我们必须往下飞,设法看得详细些。 那些喷出来的乳白色螺旋状东西现在已经变了。它们象是由白、红、蓝三色颜料搅拌而成。由于飞得比较低,我可以辨认出“浮冰”的实况。这是干燥季节,湖里的水不断蒸发,因此就象在一个巨大燉锅里东西变得越来越稠。卤水的盐分不断增加,而在螺旋状物体外层,在风力的扰动下,苏打结晶析出,形成银盘。 此后不久,在我第四次飞过这里时,这种奇怪的世界又一次发生了变化。我是在马加迪湖上空注意到这次变化的。裂谷的底部好象覆盖了一层血。一块块面积有四十平方英里的地方呈深红色,沿周围裂缝塞满了白色的苏打。几处凹地仍然盖着一种透明的液体;其他凹处似乎已经干了。然而它们都可以反射阳光。干燥的湖面是由红杂盐结晶体组成的。这是一种含锰钾成份的复盐。它呈红色,是因为里面含有铁素。猩红色的是仍然潮湿的地方,它们的颜色大概是铁细菌的缘故。只有这种细菌能在萌芽海洋的腐蚀性湿气中大量繁殖。这些象蜂房一样的多边形每边为二十五码到三十码,边上是卷着的。 后来,在这个湖还没有干的比较深的地方,我看到了我的整个飞行观测中最神奇的东西:那些露在外面的已经停喷的苏打喷泉通口,就象漆黑深处冒出来的一双双大眼睛在凝视着。使用能消除表面眩光的偏振光滤光镜,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些喷泉的底部情况。苏打沉积层被挤压得象装潢的弹簧一样。 地球通过它的红色含矿表层不断地把它含的成份渗透出来。成千上万的小型苏打喷泉通过纵横密布的千裂缝冒出地球表面。有些喷泉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螺旋体,直径有几百码。在它们白色的卷圈下现出红色的背景。喷到螺旋状物体外圈的苏打在干燥的湖面上聚成了巨大的畸形礁石带。 当我最后一次飞越纳特龙湖时(离我第一次飞行正好九个月),我只看到了一片平静的蓝色湖水。最近几个月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变化没有留下一点痕迹。然而谁也不知道多少年以后才能见到这种诞生海洋的痉挛现象。
2. 南斯拉夫著名画家斯托扬·阿拉利察逝世
【南通社贝尔格莱德二月五日电】南斯拉夫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斯托扬·阿拉利察昨晚于贝尔格莱德逝世,终年九十七岁。 在阿拉利察积极从事创作的七十年里,他几乎经历了南斯拉夫现代艺术发展的各个时期。他留下了大约一千五百幅画。这些画为世界各地的陈列馆或私人收藏家们所珍藏。 阿拉利察荣获过多种奖,其中包括一九六三年的七月七日奖和一九五九年的贝尔格莱德十月奖。他是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艺术和科学院的正式院士。他曾被授与南斯拉夫一级劳动勋章。
3. 苏报文章《消除「黑浪」》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一月十七日报道】据英国罗意德商船协会统计,每年约有四百七十艘大船在海洋里遇难,其中大部分是油船。这些船在遇难时会逸出大量的石油。其后果只要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就可想而知了:不久前,利比里亚的“卡迪斯”号油船,在法国沿海的水面上遇难时向大海倾泻了二十三万吨石油,损失达五亿美元。 这种灾难引起人们的巨大不安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它造成的损失主要的还不在于失去了在目前燃料危机中如此稀缺的石油,而是在于为了净化水域和沿海地带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流出的石油产品杀死了海里和陆上的所有生物。 今天正在研制种种工具同石油污染造成的“黑浪”作斗争,其中包括制造一种专门的船只。这种专用船不久前已经在汉堡卢林格造船公司试验成功,并已决定制造第一艘吃水量五千吨的这种救险船。 这种船只实际上是有两个船身的油船,用它可以净化被石油污染的海洋。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船尾用铰链联在一起的两个船身能成垂直角度张开,形成一个“V”字形的收集器。 两个船身张开之后,油船以每小时五公里的速度前进,同时收集八十米宽海面上漂散的石油。石油被圈进两个船身构成的“港湾”内,积成二——三厘米厚的油层,打开船弦的唧筒,燃料就被吸进船舱……。 据设计师说,这种救险船也可以在暴风雨中工作,因为即使三米高的海浪,一旦到了两个船身之间,也会平息下来。船的生产效率可以达到每天收集一万五千立方米石油。同时,石油在船的底舱被同水分离后就被送入另一条油船。而救险船仍然留在灾区工作。
4. 英国著名美术家加拉罕·萨瑟去世
【合众国际社伦敦二月十七日电】被人称为“英国当代杰出的美术家”的加拉罕·萨瑟兰于十六日在医院去世,终年七十六岁。 皇家自由医院的发言人说,萨瑟兰是因为年老患病而死的。 三十年代初期,他从专门搞腐蚀版画改成搞油画。他的作品很受塞缪尔 ·帕默,毕加索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他的风景画表现一种狂暴的,痛苦的,有时差不多是深受折磨的感情,画面色彩明暗有致,十分调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萨瑟兰成了官方的军事美术家,经常绘制轰炸造成的惨景。 他曾经画过一幅丘吉尔的肖像画,批评家称之为一项“伟大成就”,但丘吉尔本人对此并不欣赏。报纸第一次登载这幅肖像画后,丘吉尔就禁止再在公开场合展览。 丘吉尔谈到这幅肖像画时说:“他把我画得像个笨蛋那样,而实际上我并不是。” 萨瑟兰说:“我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我不想画一张漂亮脸蛋去博得别人赞赏。”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九六八年曾因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授予他荣誉伴侣的称号。
第 4 版
1.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文章说:苏侵略阿富汗使越南更加陷于困境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二月二十九日一期文章】苏联挥军进侵阿富汗,使在柬埔寨泥足深陷,并在国内遭到严重经济困难的越南,陷于进一步孤立,无论粮食和朋友,都愈来愈少,使河内更加依赖莫斯科。 苏联在侵略行动后便处决阿富汗总统阿明的消息,对越南统治集团少数高层人士,并没有带来震惊;他们事前显然已获莫斯科告知一切。但是,这并不能减轻越南对局势影响的忧虑,因为河内领袖不久便认识到,阿富汗局势的发展,对越南人意味着“减少粮食和日益孤立”。 随着侵略阿富汗所引起的后果日益明朗,河内发现没有甚么值得高兴,因为在美国宣布对苏联实行谷物销售禁运后,据说莫斯科即毫不客气地告知越南,它今年要照顾自己的粮食了,切勿寄望苏联在一九八○年会输送任何小麦。现在,正当越南北方的农业收成遭受干旱打击,农作物普遍不能满足全国最低需求之际,莫斯科竟要求越南“自己照顾自己”,这使河内突然措手不及,失却一个重要的支撑。 印度在一九七八——七九年曾出售小麦给越南,但印度本身目前也面临苦旱。国际组织原来一直给越南提供一些粮食援助,可是,越南大量输出难民,并穷兵黩武,侵略柬埔寨,使河内的形象大受损害,在国际上的声誉一败涂地,因此,国际组织也不愿伸出援助之手。 再者,苏联侵略阿富汗,遭到全世界齐声谴责,愈来愈多国家对苏联集团,特别是对苏联在东南亚的走卒越南,采取愈来愈强硬的立场。对苏联的侵略行动大为震惊和反感的西方国家,更加拒绝援助河内。 另一方面,美国对出售技术给苏联采取新的顽强路线,也使越南担心会对它产生严重的直接影响。 由于河内迫切希望使粮食生产达到自给,或在短期间将如橡胶等经济作物发展起来,因此,苏联同意,在优先的基础上开发越南石油。 然而,由于苏联要向美国购买其中许多石油技术,因此,越南现在担心,它的开发计划可能碰到困难。 越南领袖二月初在河内一次会议上,坦然承认河内碰到重重困难,前景黯淡。黎笋在该次会议上说,尽管越南军事强大,但在日常生活中,它却面临很大困难。“这些困难已愈来愈厉害,因此,我们必须一方面勒紧裤带,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要毫不拖延地应付人民的紧急日常需要,同时动员重大力量,击败侵略者和坚决保卫国家。” 由于中国在一九七八年已断绝援助,使越南北方的消费品严重短缺。 除经济难题外,河内还一直同中国保持低水平的纠纷,又要提防中国展开第二次惩罚行动,这使越南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都分散了。它要在北部和中部沿岸维持大量军队和设备,并要军队和设备长期作好备战状态。另一方面,河内又要在老挝和柬埔寨屯驻大批军队。 由此看来,苏联侵略阿富汗,不仅未能提高河内当权派的士气,反而给越南带来新的困难和新的不安。(转载三月二日香港《大公报》)
2. 万斯发表讲话谈美苏关系等问题
【美联社华盛顿三月三日电】美国国务卿万斯今天对美国的盟国说,在东西方关系中维护缓和局面取决于对苏联对阿富汗的军事干涉作出强烈的反应。 万斯在对芝加哥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的讲话中阐明了美国的立场。他这篇讲话稿是由国务院发表的。 这篇讲话没有对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和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最近就阿富汗和东西方关系发表的讲话作出积极的反应。 讲话没有理睬勃列日涅夫提出的指责:美国和西南亚的其它国家通过援助阿富汗的民族主义者正在煽动阿富汗人搞叛乱。 至于勃列日涅夫要美国和这个地区的其它国家作出不干涉的保证的说法,万斯说,只有在“苏联军队迅速撤出阿富汗”之后才可能实现这一点。万斯接着说:“然而让我坦率说吧。此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苏联要撤军。” 万斯的讲稿是事先准备的,他对美国是否会坚定不移地抵制莫斯科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点态度暧昧。 他扼要地谈到了美国“在粮食、技术、奥林匹克运动会、渔业等方面”实行的制裁。“我们打算在苏联军队完全撤离阿富汗时取消我们实行的制裁。” 这里的记者问到,这是不是说,如果苏联人在奥运会报名日的最后一天五月二十四日撤出,美国还可能参加奥运会。国务院官员们说,不会这样做,美国在奥运会问题上的政策没有改变。在此以前,白宫曾说,如果苏联人到二月二十日还不撤出,美国将予以抵制。苏联人没有在这个限期之前撤离。 国务院的官员们在万斯发表讲话前见了他,建议他修改讲稿,要特别声明对奥运会的政策没有改变。他们说,万斯拒绝在最后的时刻修改讲稿。但是这些官员说,他打算在讲话后的问答会上澄清美国的立场。万斯讲话之后,他的新闻秘书霍丁·卡特说,对奥运会的抵制不在可以取消的制裁之列。他说:“那是两回事。截止日期已经过去。”他说,政府对奥运会的政策没有改变。 【合众国际社芝加哥三月三日电】国务卿万斯今天说,只要俄国军队呆在阿富汗,美国就继续对苏联实行制裁。万斯说,美国准备继续保持其他方面的美苏关系,包括武器控制会谈和限制战略武器会谈。 万斯的讲话是在苏联侵入阿富汗的情况下美国政策的一个重要蓝图。国务院的一位高级官员说,这个讲话部分是为了让美国的盟国放心,美国有“处理危机的计划”,而且美国的行动与过去的对外政策方针将是一致的。
3. 炳上将被推选为泰总理后对记者发表谈话
【美联社泰国曼谷三月三日电】泰国议会今天选举了才在三年前进入政界的一位五十九岁的职业军官炳·庭素拉暖为泰国的新总理。 炳是泰国的陆军司令兼国防部长。人们普遍认为他在年轻的军官中是一位孚众望的人物。但是在政治工作方面缺乏经验,这就使人们怀疑他是否有能力处理泰国的经济问题和关于邻国柬埔寨的战争这种微妙的对外政策问题。 炳没有参加这次秘密投票。他后来对记者说:“我对接受此职感到十分担忧,担任此职是十分困难的。过去我没有料到这一点。 “我知道我处理国家问题能力有限,但是我正在要求各方进行合作。” 炳获胜的前景是在另外两位强有力的竞争者宣布如果议会赞成炳他们就将为他廓清道路之后变得光明起来的。 【路透社曼谷三月三日电】炳将军当选并不使人感到意外。炳的新政府首先要处理的工作之一,将是解决公众对上个月大大提高电费和石油价格的不满情绪。 炳将军对记者们说,他今天下午将去拜访克立先生,作为他组织内阁的第一步。此间的政治权威预料炳内阁可能有克立的社会行动党的一些领导人参加,社会行动党内有些人是非常有经济工作经验的。炳将军说,他还要去拜访其他一些党的领导人,以寻求他们的合作,并尽快组成内阁。 【合众国际社曼谷三月三日电】预料炳将继续奉行江萨的对外政策,包括继续同西方合作以及同与泰国交界的在越南控制之下的印度支那各国保持平衡。 【法新社曼谷三月三日电】社会行动党领袖克立·巴莫今天下午宣布,在议会选举了国防部长炳 ·庭素拉暖为泰国的新总理之后,他的党将站在政府一边。 克立是在同炳将军进行了一小时的会谈之后说这番话的。 这位社会行动党领袖说,炳将军要求社会行动党对组织新政府给予合作,他可以相信一定会给予合作。 但是,双方达成谅解,克立本人不能参加新政府。
4. 苏联向阿根廷购买的小麦已增至二百万吨
【路透社罗萨里奥二月二十八日电】谷物市场的高级人士今天说,苏联向阿根廷购买的小麦已增加一倍,达二百万吨。在美国禁止向苏联出口小麦之前,阿根廷已订立合同,出售一百万吨小麦。 这位人士对路透社记者说,苏联自那时以来又买了一百万吨小麦。它还向阿根廷买了一百五十万吨玉米。
5. 西德报纸报道:《华约会议推迟举行》
【西德《波恩评论报》二月二十七日报道】从东欧外交官的暗示中得知,原定二月底或三月上半月举行的华沙条约国家政治委员会会议,看来是已经推迟了。如果人们考虑到,苏联这个居领导地位的大国据说曾有过这样的企图,即要华沙条约的成员国奉行克里姆林宫对阿富汗的政策并对美国和对北约组织持统一态度的话,那么对推迟举行这次会议也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有经验的东方问题专家认为,之所以把这次会议推迟到今后尚未确定的某个时候,是有许多原因的: 阿富汗居民反对苏联占领者的起义表明,阿富汗局势的发展同莫斯科人士前些时候所设想的完全不一样。俄国人已进入死胡同。 罗马尼亚,这个条约体系中不驯服的伙伴,仍然拒绝接受苏联对阿富汗采取的政策。葛罗米柯也肯定知道这一点,二月初,他访问了布加勒斯特,然而却两手空空地返回了莫斯科。 为了准确地确定华沙条约组织对铁托元帅的继承人应采取的态度,苏联领导显然认为,等铁托逝世和铁托逝世后的时代开始以后再举行华约组织最高级会议会更好些。 但最迟到五月十五日华约组织就可能会举行最高级会议:这一天是这个条约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
6. 孟总理在议会阐述孟对外政策
【法新社达卡二月二十八日电】孟加拉国总理阿齐兹·拉赫曼今晚在议会关于对外政策的辩论今天进入第三天时为他奉行的对外政策进行了辩护。他说,孟加拉国现在推行的是一条真正不结盟的政策。 阿齐兹在谴责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时说:“喀布尔的血腥情景已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了威胁。” 这位总理说,孟加拉国同中国的关系是诚挚的,同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西德的关系的发展是顺利的。 他说,孟加拉国的对外政策在按照宪法的规定加强同穆斯林国家关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他说,齐亚总统对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尼泊尔和斯里兰卡在内的邻国的访问创造了一种互相信任的“新气氛”,为双边、地区和国际间的了解做出了贡献。
7. 匈牙利外长到新德里访问
【法新社新德里二月二十九日电】匈牙利外长普雅今天抵达这里进行六天正式访问。普雅在机场对报界说,很自然,他将同印度领导人讨论阿富汗的形势。普雅说,没有任何特别的问题要在这里进行讨论,因为「我们同印度的关系是好的」。 【路透社新德里二月二十九日电】印度外长拉奥今天晚上说,他相信可以找到一项持久的解决办法,来缓和由于阿富汗危机而在这个地区引起的紧张局势。拉奥是在为匈牙利外长普雅举行的宴会上讲这番话的。
8. 阿尔希波夫在印活动九天后返莫斯科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三月一日电】苏联副总理阿尔希波夫在就苏印两国的经济和技术合作问题进行了九天会谈以后,今天离开新德里回莫斯科。 阿尔希波夫说,「我们在同印度领导人会谈中,讨论了范围非常广泛的问题,会谈是在十分融洽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他说,他们讨论的问题中包括阿富汗事件在内的国际政局,但是重点讨论的是发展印苏两国在贸易、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关系问题。
9. 苏驻南也门大使承认苏古人员在南也门
【美联社科威特三月一日电】科威特一家报纸发表了苏联驻南也门大使的谈话。 维多托夫(他是在亚丁发表这次谈话的)承认在南也门确有苏联顾问和教师,包括军事教官。他还说,南也门有古巴顾问和教师。 据西方估计,今年年初,南也门有大约二千五百名苏联和古巴军事人员。在贝鲁特的阿拉伯人士最近说这种人员增加了。
10. 美国研制一种反卫星新导弹
【法新社华盛顿三月一日电】美国正在完成一种能够从象美国性能精良的F—15战斗机那样的飞机上发射的反卫星导弹。国防部在昨天提交给国会的报告中说,发展这样一种导弹,是苏联人技术进展引起的反响;据悉,苏联人已有摧毁美国卫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