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01-02

第 1 版

1. 卡特说美要对苏采取比抗议照会更强烈的行动

说勃列日涅夫对他的答复是完全不适当和骗人的,他对苏的看法已发生非常剧烈的改变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二月三十一日电】卡特总统三十一日说,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就克里姆林宫对阿富汗采取进攻行动的动机所说的话是撒谎,他还说,他对苏联的整个看法“已经发生非常剧烈的改变”。    卡特说,他打算不仅仅发出强硬的照会来抗议克里姆林宫对阿富汗的进攻行动。    卡特指责勃列日涅夫就克里姆林宫对阿富汗采取进攻行动的动机所说的话是撒谎,并且警告说,这样会产生“严重紧急的”后果。    卡特在除夕向美国广播公司电视记者发表谈话时发誓说,美国“将采取”其他行动,而不仅仅向苏联发出一些强硬的照会。    他说:“在过去一星期中,甚至在这以前的两年半期间,我对俄国人的看法发生了非常剧烈的改变。”    他说,勃列日涅夫对他上星期五的“热线”抗议作出的答复是“完全不适当和完全骗人的”。    卡特说:“他的答复在我看来是不适当的。他说他是接到政府的邀请,前去保护阿富汗以不受某个外部第三国的威胁。这显然是虚构的。”他说,新领导人卡尔迈勒是苏联“强加于阿富汗人民”的,“自从他被扶上台以来还没有露过面”。    【美联社华盛顿一月一日电】卡特总统十二月三十一日指责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就苏联上周推翻阿富汗政府的行动向他提供了“显然是虚构的”通报。    卡特提到这个事件是苏联牵线搞的“政变”,他说俄国人的言词和军事行动已使他对美苏关系的看法发生“剧烈的改变”,并且保证要采取比强硬的抗议照会更强烈的行动。    卡特说,在今后几天里,全世界的领导人应当“向苏联人表明,他们采取这种破坏世界和平的行动不能不产生严重的政治后果”。

2. 法新社报道《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法新社北京一月一日电】这里在庆祝元旦时呼吁国际上对阿富汗在苏联支持下发生的政变采取“坚决”态度,呼吁中国国防部队“提高警惕”,并号召人们团结一致建设中国。    各报都予以转载的《人民日报》社论说,苏联的干涉使国际形势在印度支那危机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严重危机”。中共党报号召全世界“遏制苏联的扩张势头”,强调阿富汗事件对穆斯林世界和西方利益所构成的“危险”。

3. 霍丁·卡特说苏为侵阿辩解是虚伪的

【美联社华盛顿十二月三十一日电】国务院今天指责苏联在竭力为它在阿富汗建立“傀儡”政权辩解时,提出了“虚伪、下流和完全蛮横无理的说法”。    国务院发言人霍丁·卡特说,根据“可靠消息”,关于十二月二十七日政变的第一个公告,是由设在苏联境内的自称阿富汗(喀布尔)电台的发射台广播的,这就突出地说明了苏联卷入的程度。    霍丁·卡特保证,美国在同欧洲盟国磋商后将对苏联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阿富汗人民”的决定作出“有意义的反应”。    霍丁·卡特逐点驳斥了《真理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    他说,《真理报》用“一些毫无根据的东西”编造出“非常虚妄的故事,力图转移人们对这种真正侵犯阿富汗政权的行为的注意”。    卡特甚至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一直在捷克斯洛伐克流亡的卡尔迈勒并不在阿富汗。    卡特说:“据我们所知,新的傀儡主席还没有在喀布尔露过面。”    【国际交流署华盛顿十二月三十一日电】题:布朗在访问北京时将讨论防务问题    卡特总统十二月二十九日会见十几名记者时研究了同北京的关系,他告知人们,自华盛顿去年宣布同北京实现关系正常化以来,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感到失望。    卡特预计布朗在访问北京期间将讨论防务问题以及保持西太平洋的和平的办法。

4. 共同社报道:《美国决心行使用武力,美苏缓和濒临破灭》

【共同社华盛顿十二月三十一日电】题:美国决心行使武力,美苏缓和濒临破灭    现在,苏联正把数万名地面部队士兵投入阿富汗,争取达到完全控制阿富汗的目的。苏军直接进攻东欧集团以外的国家,这是第一次,勃列日涅夫主义重新扩大到了第三世界。美苏缓和在一九七九年年终濒临破灭,进入了美苏对抗的新的八十年代。    卡特政府把事态看得极为严重,卡特总统二十八日通过热线警告勃列日涅夫不要进攻阿富汗;但是,勃列日涅夫主席的回答是:苏军在三十日大举越境进攻。苏联为了在第三世界树立亲苏政权,哪怕行使武力也毫不踌躇,这一点已经明明白白了。    目前,第二阶段美苏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被美国国会批准的前景,已经更加渺茫;而这项条约正是美苏七十年代缓和的成果。事实上,美苏都已经着手增强军备,既增强常规武器,又增强战术核力量;即使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成立,它对美苏关系所具有的意义也已经大为削弱了。    卡特总统三十日表示,如果(苏联)侵略巴基斯坦,(美国)就准备采取包括行使武力在内的行动。针对苏联的特定的行动,卡特政府发出警告说即使动用美军也在所不惜,这还是第一次。    美国确认它将履行对巴基斯坦的防务保证,是因为它想定在下个阶段苏联的压力将伸及巴基斯坦;它大概已经下决心在那种情况下即使美苏摊牌也在所不惜了。大概可以说,卡特政府面临八十年代,将迈出新的一步。

5. 大平首相举行新年记者招待会

说今后必须更加努力调整对美关系;对苏政策的基本方针是解决北方领土问题,缔结和平条约;日中关系正坚实地发展    【共同社东京十二月三十日电】题:大平首相举行新年记者招待会    大平首相在新年之际会见了内阁记者会的记者。大平首相举行新年记者招待会时的讲话主要内容如下(本刊有删节):    问:你认为八十年代将是怎样的年代?    首相:八十年代将面临非常艰难的局面,它将成为关系到能否顺利地渡过难关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一段准备期间和助跑期间。    问:你认为八十年代日美关系将如何呢?    首相:世界已经多元化、多极化,迄今的超级大国的领导力量已经衰落。我认为伊朗纠纷是一个象征性的事件,它象征着迄今我们感到不要紧的世界的法的秩序和国际惯例轻而易举地就被打破了。    因为是这种动荡的时代,因而日美关系变得更加重要了。在日美之间应该有不相互猜疑的那种彻底的理解。必须慎重,不能乘美国同伊朗的纠纷之机专门谋求日本的利益。    今后必须更加努力调整对美关系,以不使国民感到担心。    问:今后的日中关系应该怎样搞?同东盟的关系联系起来,你是怎样考虑的呢?    首相:日中关系的稳定不仅对日中两国,对于日美和亚洲周围国家来说也是重要的,我认为中国也理解这一点。(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日中间在坦率的对话和充分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在经济和文化方面进行频繁交流是可取的,幸运的是,从邦交正常化以来,(这种关系)一直在继续着。正在稳定的基础上坚实地发展。    并且,这不仅仅是日中两国的问题,必须同亚洲的利益联系起来。日本不能在东南亚政策上后退。    问:如何开展日苏关系呢?有人期待着首相访苏,可是……    首相:关于对苏关系,交流逐年频繁,贸易和经济合作在进展。苏联也希望同日本改善关系。难道不是只满足于实务关系的发展吗?遗憾的是,在北方领土这个未解决的问题上没有找到解决的线索。我国对苏政策的基本方针是,解决北方领土问题,缔结和平条约。必须有耐心地寻求理解,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我没有访苏的日程安排。

6. 共同社评论:《八十年代揭开危机的帷幕不信任苏联的感情爆发》

【共同社东京十二月三十一日电】题:八十年代揭开危机的帷幕,不信任苏联的感情爆发    世界在七十年代建立起来的美苏缓和体制面临危机的情况下迎来了八十年代。    对于苏联军事干预阿富汗,美国以及中国和西方各国都激烈地反对,说是“对国际和平的严重威胁”。    这几年来,苏联扩大了它的势力,譬如以古巴为尖兵向非洲扩张,在东南亚支援越南等等。目前形势是,不信任苏联的感情似将一举爆发。也可以预料,中苏之间关系正常化会谈第二轮也将充满波澜。一九八○年国际政治已经要揭开变化多端和混乱迷惑的帷幕了。

7. 印度总理召见苏大使要求苏军尽快撤离阿

【合众国际社十二月三十一日电】印度今天要求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同时对所传美国决定恢复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表示严重不安。    外交部发言人说,印度已分别向这两个国家的大使转达了它的意见。    印度看守总理查兰·辛格亲自向苏联大使转达了印度的意见。    发言人说,总理对「苏联军队大规模卷入阿富汗深表不安」,并要求苏联军队「尽快撤出,以便能够恢复正常秩序」。    发言人说,印度外交部美国科科长贡萨尔雷斯后来会见了美国大使戈欣,告诉他印度对所传美国决定取消对巴基斯坦的武器禁运表示「严重不安」。    【美联社新德里十二月三十一日电】印度政府发言人今天说,印度已要求苏联军队撤离阿富汗,并警告说,苏军「目前的大规模卷入」将给这个地区造成「影响深远的后果」。    这是迄今印度官方对十二月二十七日苏军支持的政变发表的最强烈的声明。这一反应被认为意义重大,因为新德里同莫斯科的关系通常是密切的。    一位西方外交界人士称印度的声明「非常重要」。他说,这是迄今同苏联友好的国家提出的最强烈的批评。    前总理英·甘地夫人在印度北部的斋浦尔发表竞选演说时也抨击了苏联的卷入。

第 2 版

1. 西德《巴伐利亚信使报》说:西方的政策面临严酷的政治考验

一九七九年是在世界政治处于一片阴暗的情调下结束的。    如果说多少年来近东一直是有发生战争的危险的头号地方,那么现在这个炸药桶已经变得更大了,已经扩大到整个中东,已经扩展到包括亚洲大陆广大地区在内的整个地区了。要想为这个地区找到一种能经受得住考验的、而且又是持久的和平解决办法,也还是象以往一样渺茫,尽管在这个地区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的和平至少发出使人可以抱有希望的第一批信号。然而这种令人充满积极希望的信号,由于在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所发生的消极事件完全给抵销了。在伊斯兰教国家所发生的这些事件(其根源还搞不清楚,更不能看清楚它所产生的影响),不再排除导致在政治和军事上燃起大面积战火的可能性。它预示着混乱、内战,而且还可能发生一场战争。还有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的冲击美国大使馆的作法,最后还始终未能搞清楚的对麦加的袭击所发生的流血事件    ——所有这一切都只不过是最严重的警告信号而已。带有威胁性、并且是充满危机的现象,不光是在中近东地区有,就是在这个地区附近的非洲地区也有要发生风暴的迹象。莫斯科怀着明确的目标,用它的古巴军团和德国军团正把共产党人的夺取世界的战略向前推进,就是共产党人的这样一种战略正在撩拨这种危险。    从非洲向亚洲看,那里一个为战争和人类痛苦的灾难所震撼的印度支那,它将把它的问题一个不少地带到新的一年当中去,带到新的十年当中去。靠人道主义的手段只能解决一些最表面的问题。只有根本的政治解决办法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然而这种解决办法现在甚至连个轮廓都还没有。    从亚洲向美洲看,在南北之间的中心地段去年形成了一个新的危机策源地。只要提一提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对这里的发展形势也就可以略见一斑了,莫斯科在美国海岸前面的代理人——共产党古巴——利用这一形势插足南美去施加影响。    世界政治图景表明,自由世界国家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由于另一个大的政治集团即苏联和它的卫星国出于自己世界革命的目标,对消除危机和消除危机温床——只要不涉及到它自己的利益的话——根本就不感兴趣;由于世界政治的第三极——中国——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忙于处理自己的巨大问题,所以现在就对自由世界提出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从未提过的重大要求。    在明年和下一个十年里,西方的政策将面临着极严酷的政治现实的无情考验。(摘自西德《巴伐利亚信使报》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一期,原题为《寄希望于秋季》)

2. 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今川英一说:八十年代是日本的灾难时期

一九七九年,恐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历史上罕见的激烈动荡的一年,冲击性事件接连不断发生。而且,从一九七九年激烈动荡的情况来看,人们不能不担心八十年代会继续成为捉摸不定的时代,并可能要比七十年代更加动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另一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世界政治的稳定结构,一直是由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和美国的世界政策所维持的。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美国力量的衰退,旨在阻止苏联向世界扩张以及确保不发达国家的稳定的美国力量也都削弱了,结果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稳定发生了很大动摇。这是很多人所公认的事实。因此,八十年代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美国对稳定世界局势作出的贡献是否会继续下降。    可以说,美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不可能重新恢复过去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半期在世界上所保持的那种力量。不仅如此,在八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内,美国的力量将更加下降。    美国力量的这种下降,将对日本八十年代的经济和政治造成严重威胁。最大的问题是,在利用美国力量确保不发达地区的政治稳定更加困难的情况下,日本可以采取的政策是非常有限的。    可以预料,美国力量的衰退,会使日美两国在伊斯兰世界围绕着确保原料和燃料资源发生严重的利害冲突,出现对日本外交的基础——日美关系形成重压的事态。而且,日美关系因美国力量的衰退而加强更直接的对立。比如,近几年来,反复出现的日美经济上的对立,今后也会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对于日本在不发达国家地区开展以本国利益为中心的外交,美国和西欧国家可能会在经济上一致采取报复措施。    有些人说,苏联石油不足的情况到八十年代中期将变得更加严重,如果这样,能源资源的争夺战将变得更加激烈。还有,将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给世界市场带来的影响也将成为一个很大的捉摸不定的因素。    总之,八十年代的日本,上边将受到美欧的压抑;下边将受到发展中国家的追赶;侧面将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牵制——就是说将暂时被迫在全面包围的状况下进行生存斗争。(摘自八○年一月一日日本《经济学人》)

3. 日本今年将积极开展“接待外交”

【共同社东京十二月二十七日电】政府为了谋求在可以预料到的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当中增进与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准备八○年也积极开展邀请总统、总理等各国首脑访日的“接待外交”。    在来访的国宾和政府贵宾中,已经确定:瑞典国王古斯塔夫、荷兰首相范阿赫特四月访日,中国总理华国锋五月下旬访日。另外,关于法国总统德斯坦和智利总统皮诺切特访日问题,也正按在秋季实现进行准备。政府打算“至少接待七、八名领导人,如果可能,打算实现十名领导人访日”。    华国锋总理访日是对去年大平首相访华的回访,是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的新阶段的日中首脑交流。中国建国以来,总理访日是第一次,表明日中关系的新发展,在亚洲和世界形势中也将具有巨大意义。华国锋总理访日时,日中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将进入签字阶段。

4. 美国《新闻周刊》说:美在七十年代遇到了困难

七十年代是忘掉一场失败的战争的十年,是为失败的信念而伤心的十年。美国正在学会如何在有着种种限制的令人失望的时代生活。水门事件带来的长期痛苦、慢慢折磨人的通货膨胀、石油卡特尔带着笑脸的榨取和阿亚图拉的怒目而视,每天都在给我们以痛苦的教训。随着七十年代的消逝,全能的美元垮下来了。能摧毁半个世界的威力似乎是不起作用的。曾经称王称霸的一个国家发现,自己几乎成为依靠别人养活的情绪焦躁的许多贵族中的第一个。    在整个六十年代,我们的主要大街和校园由于抗议示威而动乱不安——在七十年代初由于入侵柬埔寨又引起了抗议示威——然后,大部分抗议示威又平静下来了。    越南战争创伤不仅仅是对我国心理上的创伤。这场战争反映出美国历届总统的估计错误“越来越多”,从而破坏了美国在世界的影响,并且把美国经济中的第一批通货膨胀恶魔放出了笼子。所造成的破坏远远没有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全球的统治地位已经成为往事。实际上,美国的力量已被蚕食了一个时候了。俄国和美国的盟国都不再相信美国会为了保卫欧洲而对苏联的进攻采取“大规模报复行动”而使自己的城市处于危险之中。    自从那次最后溃败以来,害怕越南战争重演的心理使得美国不敢进行干涉以反击苏联和古巴在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和阿拉伯半岛采取的行动。    美国人在抱怨,但是他们似乎欢迎美国在对外政策方面采取新的讲求实际的态度。例如,尼克松引人注目地开始同中国会谈的做法使苏联处于守势,并把两国之间的对抗关系变成比较灵活的三边关系。    如果说美国在七十年代遇到困难的话,苏联也同样遇到了困难。    苏联农业和工业长期困难重重,它的统治者们在自己的零乱的帝国里面临种族动乱,他们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则令人狼狈不堪地纷纷叛逃。在中东,俄国人发现自己与重新活跃起来的穆斯林原教旨主义者发生了对抗。他们象痛恨西方的资本家那样痛恨不信上帝的共产党人。他们在智利的志同道合者阿连德在一次右翼政变中被杀害了。    他们同印度的美好关系岌岌可危,他们在阿富汗陷入了艰难的游击战。    美国在应付七十年代的经济新限度方面不那么成功。通货膨胀的势头在七十年代一直没有减弱。美国保证每一个人每年至少可以多收入一点的保票有告吹的危险。大多数经济学家得出的一个不幸的结论是,只有深刻的、惩罚性的经济衰退才能使经济情况恢复正常。    在接近八十年代的时候,整个国家看来是受了一些外伤,不知道是要求前进还是后退,主要的动向看来是在寻找简单一些的真理。    (摘自十一月十九日该刊文章《力量受到限制》)

5. 苏共中央国际部第一副部长扎格拉金说:“苏联的和平纲领今后仍将有效”

七十年代的事件是太多了,但是,看来主要之点首先在于,七十年代没有爆发大战。相反,这是和平得到明显巩固的时期。    当然,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主张和平的其他力量,在七十年代未能实现以军事缓和补充政治缓和;未能使缓和毫无例外地扩大到世界各地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各国人民未能消灭早已被历史谴责的一切反动政权。    谁是阻挠解决这些问题的罪魁祸首呢?    当然,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说和平与民主力量并不总是足够积极的。而在许多情况下还有北京领导及其各种盟友的破坏活动从中作梗。但是,实现这些目的的主要障碍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帝国主义,是所谓西方世界。    帝国主义世界是用什么,用什么样的未来计划来迎接八十年代的呢?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北约理事会通过的布鲁塞尔决定可算是这些计划的综合与精髓。    我们的和平纲领现在有效,今后仍将有效。    在欧洲以军事缓和来补充政治缓和;在近东建立持久公正的和平;防止对我们的朋友    ——越南和东南亚其他各国人民的任何侵略行动;同各国和各国人民发展平等关系,为争取整个国际生活进一步民主化而斗争。所有这些工作方针对于我们来说在八十年代都是仍然不变的。    由此可见,八十年代将成为两种完全对立的纲领竞赛的舞台。(摘自苏联《新时代》八○年第一期《考虑到过去的教训并展望未来》)

第 3 版

1. 《出生在满洲的音乐大师》

小泽征尔是一位五官端正、举止文静的日本人,现年四十四岁。他爱穿新奇服装,喜爱网球、滑雪、芬兰式的蒸气浴以及奇特的中国式养身之道。他和蔼可亲,与大家相处犹如家人。他给人以鼓励,而不是用纪律约束别人。一九七三年小泽被任为“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指挥,音乐界为之一震。小泽出生在中国,他父母曾住在满洲的沈阳。父亲是位牙科大夫。一九四二年,他家迁回日本。    小泽征尔认为他的艺术生涯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日本度过的。他在东京桐友音乐学院学习,自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八年,他担任著名音乐教授斋藤的助手。小泽是个钢琴家,这就给予他一个极好的机会摸索交响音乐的技巧和问题。    一九五九年,小泽二十四岁时离开了日本,但他并不知道西方会向他提供什么。他说,“那时我去巴黎确实是为了会见我的女朋友,她是一位极优秀的钢琴家,也是我在桐友音乐学院的同学。当时她正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后来成为我的第一个妻子。但是,当时不是结婚的好时机。她呆在巴黎,而我则前往贝桑松参加一次青年音乐指挥的重要比赛,而且获得头奖。我意识到我有成为一个乐团指挥的机会。”    不到十二个月,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小泽被“柏林乐团”及其指挥卡拉扬选中,当上了见习指挥,而且还遇上了劳林·马扎尔,他告诉小泽:“你应去坦格尔伍德”(美国麻省地名,自一九三四年起每年举行一次音乐节——本刊注)。由于查尔斯·明奇(坦格尔伍德音乐节、波士顿夏季学校和音乐节上资格最老的指挥)参加了贝桑松评奖团,小泽成名的愿望较容易地实现了。小泽获得了库谢维茨基奖(在坦格尔伍德给予见习指挥奖)。在一九六一年,小泽征尔进了纽约乐团,成为该团的三名助理指挥之一。    当一九六一年伯恩斯坦带领纽约乐团访问日本时,小泽也随团同往,这时候日本人才发现,原来有他们的一位同胞在西方音乐界干得不错。不久,二十七岁的小泽就进了日本广播公司交响乐团。但是,这段经历很少为人所知,小泽的名字几乎没有在节目单上出现过,因为他很快就被解聘了。而当一九七八年小泽带领波士顿交响乐团访日时,这位返家的浪子还是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每当谈到卡拉扬的时候,小泽总怀着一种敬佩之情,称之谓“冯    ·卡拉扬大师”。    但是,把小泽的艺术生涯引上正确方向的却是伯恩斯坦。有一年,正值伯恩斯坦休假,他把小泽介绍给哥伦比亚艺术家协会的罗纳特·威尔福特,他是美国音乐界发现尖子、并把某人捧上乐坛王位的最有权势的人物。他使小泽的艺术才华第一次得到了发挥,一九六二年一月小泽担任了旧金山乐团的指挥。然后又有一个机会,即在“拉维尼亚音乐节”,有个人在关键的时候病了,此人就是乔治·布莱特。音乐节的组织者起先是下了决心不愿用一个可笑的日本人的,但是威尔福特先生坚持要用小泽的意见获得通过。一周之后,当小泽还在荷兰代替伯恩斯坦指挥时,他听到了被任为“拉维尼亚音乐节”的指挥的消息。这是非同小可的,因为拉维尼亚是“芝加哥乐团”的夏季音乐节。小泽说:“我不敢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还以为这是开玩笑呢!”    然后,一些乐团指挥的职称就接踵而来,如多伦多的、旧金山的、波士顿的。到一九七○年,小泽已从拉维尼亚搬到了坦格尔伍德。那时,波士顿交响乐团交给小泽指挥,该团对小泽这个指挥是了解的。    小泽的父亲总想回到中国去。自从在多伦多乐团的时候起,小泽就一直在询问此事,因为加拿大早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一九七三年,小泽和旧金山市长联名给毛泽东发了一封长长的电报,并通过在日本居住的中国血统人士的私人途径进行了试探,而且初步安排了一九七六年十二月访华的计划。但不久,周恩来和毛泽东逝世了,小泽听不到有关访华计划的进一步消息,他的希望破灭了,他老父在这时候也逝世了。    但仅仅在“四人帮”被粉碎两周之后,小泽接到了一封正式函件,希望他就在那年的十二月访华。小泽决定把他这次回中国当作友好之行,而不仅是音乐上的访问演出。他携母亲、兄弟以及老父的遗像前往。他惊喜地发现中国青年音乐家的才华和热情,于是,他放弃陪伴家属去游览名胜古迹,而把全部时间献给了中国青年音乐家们。    (摘自七九年八月二十六日英国《观察家报》)

2. 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乐》象征“中国文艺复兴时代到来”

北京从十二月二十八日开始连续三天举行由小泽征尔指挥的《第九交响乐》演奏会。除指挥以外,全部是中国人。独唱也是中国歌手,歌词全部是中文。    中国已有二十年没有演奏《第九交响乐》了。乐团团员、合唱队员都非常兴奋,全力以赴地演奏和演唱。兴奋的听众在演奏结束后跟着领唱边唱边拍手。小泽打着手势拍着乐团团员的肩膀,祝贺演出成功。    盛大的“喜悦之歌”的演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历史,中国文艺复兴时代已经到来。    (摘译自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日本经济新闻》)

3. 台湾旅日工商界人士撰文敦促台湾与大陆通商

台北《工商时报》十二月十七日刊载邱永汉的署名文章,主张台湾应当与中国大陆通商,表示这对台湾经济发展有利。    邱永汉是台湾旅日工商界人士,他在日本既做生意,又写经济评论,是个经济长才。    他的文章说,中国大陆现时积极推动四个现代化,大量购买日本的工作母机、卡车、化学纤维工业制品。这类物品由于价格昂贵,或品质太高级,对中国大陆来说,“未免有些浪费”;而台湾制品,“刚好是适合中共的用途”。如果这些制品不卖给大陆,就必然为日本货所取代,这样虽然对台湾并没有损失,但要是有意接受这项生意,台湾企业可得其利。    文章表示,近来台湾的报纸称“共匪”的字句已减少,而称“中共”的情况则增加,“显然是表示台湾的进步,是可喜的现象”。但把台湾的工业制品卖给大陆,而买进大陆的石油和中药材,这只供应工业品与提供初级原料的关系,对于台湾来说是占了相当的便宜”。    文章说,如台湾愿意卖东西给大陆,非但对台湾经济发展有利,而且透过通商关系,可以促进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的相互了解。    (摘自七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香港《大公报》)

4. 《台湾发出的微妙警告》

台湾的国民党中国政权决定在商业方面进一步靠近欧洲共产党当政的国家这件事,在某种程度上是个警告,尤其是警告美国:要是美国进一步采取行动出卖台湾,就这个西方超级大国的利益来说,可能招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当然,对台湾来说,使其海外市场多面化,是合乎逻辑的事情。    美国和台湾断交,华盛顿和北京建立外交关系以及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行将废除,对于台湾对外政策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台湾的对外政策现在掌握在新任外交部长朱抚松先生手中。    确实,蒋经国在国民党最近召开的会议上说,美台断绝正式关系和共同防御条约的终止,甚至可能使两国间目前的非正式关系也发生变化。    在商业方面,台湾无疑预见到它同美国的贸易往来最终会下降,而有利于北京,因为华盛顿即将给北京以特惠关税待遇。由于越来越受到中国大陆的投资前景所吸引,美国今后还有可能会放慢对台湾的投资步伐。因此,国民党的新政策是允许东欧国家除了在台湾合办企业外还可以在台湾投资,但是不允许国民党在这些共产党国家投资。    为了说给华盛顿和日本听,蒋经国将军提醒人们注意台湾控制着台湾海峡以及东南亚到东北亚的海上通道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现实情况。    (摘自七九年十二月二十日香港《南华早报》社论)

5. 台湾人口最新统计

【中央社台北十二月二十六日电】据内政部今年十月底的统计,台湾地区的人口数为一千七百四十万九千五百七十九人,其中男性九百零九万三千二百六十一人,女性八百三十一万六千三百十八人。    十月份,台湾地区出生的有四万零七百九十二人,死亡的有七千零六十九人,结婚的有一万零九百十四对,离婚的有一千零四十二对。    在十月份,台湾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数为四百八十四人,台湾省为三百九十五人,台北市为八千零五十四人,高雄市为七千五百九十六人。

6. 《台湾经得起引诱的呼吁吗?》

蒋经国虽然在美国与台湾分道扬镳之后声称,将把反对大陆共产党政权的斗争“进行到底”,并且“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不与北京进行谈判。但是岛上的青年一代显然不怎么赞成这种走极端的观点,并且明显地被大陆发出的娓娓唤声所引诱。    北京的那些显得特别灵活的新当权者正在想尽一切办法,以便同一九四九年在大陆上被推翻的政权的继承人言归于好和建立起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是迫在眉睫的联系。北京人看来已经前进了几步,因为“四人帮”时代已经过去了,非共产党人也不再受歧视了,甚至连“资本家”也得到赔偿。早在今年年初,北京就已赦免了最后一批国民党党员——“战犯”,停止了对台湾的沿海岛屿进行的定期炮击,并建议举行谈判,在谈判中将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词。    虽然台北没有正面回答这个建议,但美国的报纸报道说,台北至少放弃了迄今为止的惯常做法:即不派代表参加红色中国也出席的所有国际性会议。不仅如此:一九七九年上半年,价值二千七百万美元的中国货物运到了台湾,而台湾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地经过香港运到了大陆。这一切都大大促进了双方的关系正常化,并有助于加强大家都同属于一个伟大民族的意识。    在这场争取台湾的角逐中,苏联人自然是吃了亏的。苏联和中华民国的密使在香港、斯德哥尔摩,据说还在维也纳举行了三次会晤。在这些会晤中,据说苏联人提出了让台湾提供一个海军基地以换取安全担保的建议。这立即遭到华盛顿的强烈反对,井告诉台北对以后的摸底保持一定的距离。要是不这样的话,这个岛国今后就别想再得到美国军备物资和它在海外自由销售产品的权利了。(摘自十二月二十一日奥地利《新闻报》)

第 4 版

1. 阿富汗反政变军队同苏军发生激战

【路透社伊斯兰堡十二月三十一日电】据在阿富汗首都的外交官发出的消息说,俄国军队和前主席阿明的支持者之间今天在喀布尔发生了短暂的、但是激烈的战斗。    他们说,这次在午夜之后不久发生的一个半小时的冲突是二十七日苏联策动政变推翻阿明和安插卡尔迈勒当阿富汗新领导人以来最为严重的冲突。    巴基斯坦今晚收到的这些由外交官们发出的消息说,这场在美国大使馆附近靠近喀布尔电台的地方发生的战斗中有坦克和装甲车参加。    外交官们说,自从发生政变以来,据说喀布尔每天有零星交火,支持阿明的残余分子(其中有许多是阿明的秘密警察的成员)向在喀布尔警戒的俄军巡逻队挑战。    【合众国际社白沙瓦十二月三十一日电】叛军和外交人士今天说,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苏军正准备同反抗其入侵的当地政府军对抗,同时,另外几千名俄国军队正在阿富汗各地调动,以粉碎穆斯林游击队的反共的“圣战”。    阿富汗伊斯兰革命全国阵线领导人赛义德    ·艾哈迈德·盖拉尼说,“并非所有的(政府)军队都已投降,有些还在抵抗。”    这位叛军领袖说,坚持斗争的人要么被歼,要么投降,“别无其他道路可走”。    伊斯兰党发言人侯赛因说,“阿富汗既不是古巴,也不是捷克斯洛伐克,我们是个很穷的国家。我国人民百分之九十二是文盲。他们对生命和财产并不感到担心。穆斯林将教训俄国人。”    在新德里,外交官们说,已开抵阿富汗的苏军有五万人,两个装甲步兵师在这个国家的叛军控制下的多山地区部署开来。    【合众国际社白沙瓦十二月三十一日电】阿富汗叛乱分子领导人和外交官今天说,阿富汗政府军的四个团(有两万人之多)正在抵抗苏联接管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同时数以千计的苏军正在农村地区摆开阵势以消灭阿富汗的反共穆斯林叛乱。    阿富汗两个对立的游击队组织的领导人在分别两次的谈话中说,最近抵达巴基斯坦边境城市白沙瓦的目击者所谈的情况表明,阿富汗坚守阵地的军人同苏联人之间必然将有一场较量。    【合众国际社白沙瓦一月一日电】突然倒戈反击苏联入侵的阿富汗军队在喀布尔同俄国军队发生了冲突,从而使莫斯科无法集中力量粉碎反共的穆斯林游击队。    抵达巴阿边界上的白沙瓦市的旅客说,十二月三十一日清晨,苏联军队同阿富汗陆军部队在喀布尔东北地带使用坦克和大炮相互激战两小时之久。    白沙瓦的外交界人士和叛乱分子领导人说,喀布尔的苏联军队正在准备对付抵抗接管的阿富汗政府军。未经证实的消息说,支持前政权的成千上万的阿富汗军队已经倒戈,参加了阿富汗各地反共的穆斯林游击队。    阿富汗对立的两派叛乱组织的领导人在记者分别采访时说,抵达白沙瓦的目击者提供的最新情况表明,仍在坚持战斗的阿富汗军队同苏联军队最后摊牌是不可避免的了。

2. 西方六国结束关于苏联入侵阿富汗问题的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

【路透社伦敦十二月三十一日电】西方盟国今天用了六个小时讨论苏联对阿富汗的军事干涉,并警告说这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来自美国、西德、法国、加拿大、意大利和英国的高级官员会谈之后发表了一项公报。    美国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这次会议上介绍了情况。他对记者们说,六国认为苏联的行动是明目张胆地破坏国际法。    克里斯托弗还指出,西方盟国要对阿富汗的邻国提供保证。他说,他们决定重新研究“同这个地区各国的关系,以保证它们坚持自己的独立”。    英国权威人士说,今天的会议没有做出重大决定,但是六国同意协调行动,以便让俄国人知道这一事件是极其严重的。    西方盟国打算把这一危机提交联合国,并重新研究同阿富汗和莫斯科的双边关系。    【美联社伦敦十二月三十一日电】克里斯托弗在同五国的高级代表进行六小时的磋商后对记者说,他认为以下的这些做法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尽快地把俄国军事干涉“作为公然违反国际法”的行动,提交联合国进行讨论;重新研究各国同苏联及其在阿富汗的代表的双边关系;重新研究“我们同在这个地区的那些保持独立的国家的关系,它们的独立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六国联合声明全文

【国际交流署伦敦十二月三十一日电】以下是六国代表举行的伦敦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全文:    联合王国、加拿大、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意大利和美国的高级代表今天举行了会谈,研究苏联对阿富汗的军事干涉所引起的严重局势。他们认为,这种干涉行动远远超出了苏联以前在阿富汗以及在第三世界各国活动的水平,可能对未来产生严重的影响。他们重申,阿富汗人民有权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决定自己的前途,并必须确保阿富汗目前的事件不会在其他地方重演。因此,他们拟定了向各自政府提出的适当建议,这些建议同各国政府已发表的公开声明的精神是一致的。

4. 合众社记者报道喀布尔机场见闻

【合众国际社喀布尔一月一日电】喀布尔机场上的一个人对记者说,“我们所希望的是他们苏联人撤军,别管我们。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有我们的问题,但是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请告诉美国人,一定要帮助我们。”    这个人是在机场等候将于下一趟班机到达的亲戚时溜进休息室的。另一个人表示愿意把消息带出机场。    他说,“我们将采取一切办法对付这些俄国杀人犯,我不在乎我会不会丧命。他们正在屠杀我们。”    一位为朋友送行的西方外交官在休息室(记者们都被留在那里)附近停下来。那个阿富汗人说,“欢迎到被占领的阿富汗来。”    其他一些人提供了上星期四政变的详细情况。他们说,俄国对阿富汗的空运开始的时间还要早些,参加空运的飞机要比美国国务院宣布的还要多。一位外交官估计,空运是从十二月初开始的。他说,“出动的飞机至少有七百二十五架,有一度每分钟有一架着陆。”    在机场休息室等了七小时之后,一些记者不耐烦了。机场上一位负责人说,“政府不能保证你们的安全。他们现在太忙,不能见你们。以后我们将向你们发出邀请。阿明的支持者们还在活动,很危险。我表示歉意。”

5. 印报托报道苏军有二百五十人在阿政变时伤亡

【路透社十二月三十一日电】印报托今天援引来自喀布尔的消息报道,星期四喀布尔发生政变时,在阿富汗的苏军有二百五十人在战斗中伤亡。    印报托没有说在这次政变中苏军死伤各有多少人。

6. 赖斯顿文章:《莫斯科动用它的实力》

说从日本海到印度洋,一直到波斯湾的油田,苏一直在慢慢地试图改变力量对比,使其朝着对苏有利的方向发展    近日来的苏联对外政策看来也许是鲁莽的,但至少是一贯的,而且几乎是可以预料的。俄国人在感到怀疑时就保护他们的边界,保卫他们边界以外的地盘。这就是他们在阿富汗的做法。他们只是向阿富汗派进了军队,接管了阿富汗,并且消灭了反对力量。他们集中注意的是军事力量和地理形势。最近,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占领的日本北方四岛又增加了兵力。    他们正在支持越南对柬埔寨进行一场残酷的战争,以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南翼——东南亚建立苏联的势力。他们迅速开进了跟中国有一条很窄的共同边界的阿富汗,以保证他们有一个顺从的盟友。    苏联人在他们的整个南翼地区一直在小心翼翼地鼓励那些他们能够操纵或控制的政治力量。他们还小心翼翼地避免支持以武力占领大使馆的恐怖分子——他们承认,这种无政府主义的行动到头来可能对莫斯科不利——但是他们在伊朗危机期间一直进行着恶毒的反美宣传,对霍梅尼表示支持,他们希望伊朗共产党——人民党——能在霍梅尼倒台时接管伊朗。    因此,从日本海到印度洋,一直到波斯湾的油田,苏联人一直在慢慢地但是小心翼翼地试图改变力量对比,以使其朝着对他们有利的方向发展。这是一项对全世界具有很重要意义的战略决定。    七十年代初,美国同苏联谈论的是它们的共同利益。在八十年代初,又象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那样,它们又谈论它们之间的分歧了。    (摘自十二月三十日《纽约时报》)

7. 沙特希望所有伊斯兰和阿拉伯国家对苏联干涉阿采取联合一致的态度

【法新社利雅得一月一日电】沙特阿拉伯通讯社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晚这里举行的一次内阁会议之后报道说,沙特阿拉伯“希望所有伊斯兰和阿拉伯国家对苏联公然干涉阿富汗内政采取联合一致的态度”。    这次内阁会议是王储法赫德主持召开的。会议“对苏联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决议,对阿富汗实行军事干涉所造成的危险表示焦虑。”

8. 苏指示苏驻各国使节为其入侵阿辩解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二月三十一日电】苏联外交官们受命告知全世界领导人,苏联军队进入阿富汗是为了帮助这个中亚国家防御国名不详的“第三国”。    根据白宫得到的情报,克里姆林宫二十七日晚上和二十八日凌晨叫醒了它在数个首都的外交官,指示他们向他们的驻在国申述人们所说的“专门为出兵阿富汗制造的借口”。    苏联大使们在会见外国领导人时说,俄国军队进入阿富汗边界“是为了帮助它防御第三国”。权威人士说,当一个国家外交部长要求苏联大使指出正在干涉阿富汗的第三国的国名时,“这位大使竟想不出一个可以加以利用的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