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01-22

第 1 版

1. 日报报道:《英国际战略研究所长说苏将广泛活动》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一月十一日刊登该报驻伦敦特派记者谷口的一篇报道,题为《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分析说,苏联将广泛地活动》,摘译如下:    亚洲正在以超出预料的速度变化着。记者特请国际上也公认的能严密而客观地分析形势的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所长贝尔特拉姆分析一下亚洲形势。    问: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和美中邦交正常化,给亚洲形势带来了巨大影响。日美两国都说,密切同中国的关系,会对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苏联、越南友好条约是为对抗日中和平条约的计策。你以为如何?    贝尔特拉姆:无论是日中条约,还是美中关系正常化,都只不过是一九七二年尼克松访华以后经过很长时间建立起来的关系合乎逻辑的归宿。可以说苏越友好条约也一样。越南由于同柬埔寨发生争端需要得到苏联的援助。这大概是排除了对友好条约的抵抗。    日中条约和美中关系正常化将对亚洲的稳定作出贡献。这两件事情表明,中国是把加强国内的建设放在优先地位的。中国无论在朝鲜半岛,还是在东南亚及亚洲其他任何地区,对战争都不感兴趣。中国不希望亚洲发生动荡。美中关系正常化,是双方在台湾问题上取得某种妥协所产生的结果。    问:在亚洲,日、中、美、苏四极或力量中心,已形成微妙的平衡……    贝尔特拉姆:我认为仅以力量中心这句话,是无助于分析的。中国没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这一地区起主要作用。日本想成为力量中心吗?日本最关心的问题只是本国的安全问题。美国对亚洲战略的现状基本满意。也就是说,日、中、美是维持现状派,然而很值得怀疑的是苏联。    我认为,苏联在东北亚将更加活跃。不仅仅是因为同中国有敌对关系,而且也是因为有在西伯利亚的战略上的利害关系。也有资源、海洋法、北极航线开始通航(北极航线现在一年能航行十个月)等因素。另外,目前百分之七十的载有战略核武器的核潜艇,都在摩尔曼斯克,大概即将去增强勘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关于勃列日涅夫以后的时代,尚有许多未确定的因素。但是,苏联力量的限度大概会更加明确。另外,不能认为,勃列日涅夫以后的新领导机构会在现在或将来,在同中国的纠纷中找到有利之处。苏联对日中条约的反应,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苏联现在想要追认既成事实。    苏联本来是个讲求实际的国家。他们知道,将来在开发西伯利亚资源时,需要日本的资金和科学技术。在一九七九年,大概还会向日本施加压力,然而,这自然是有限的。

2. 西哈努克说他已拒绝出任柬伪政权总统

美报驻联合国记者说外交人士认为西哈努克今后在政治上的作用不容忽视    【合众国际社纽约一月二十日电】西哈努克亲王说,得到苏联支持的金边新政府请他回去当柬埔寨总统,他拒绝了。    这位亲王昨天在伦诺克斯山医院发表的谈话中说,这个建议是接近新政府领导人的联合国人士本周提出的。    西哈努克在对长岛报纸《新闻日报》董事长威廉·阿特伍德发表谈话时指责那些新的柬埔寨领导人是“卖国的越南傀儡”。    西哈努克说,他个人曾认为可以通过谈判使入侵的越南军队和持不同政见的柬埔寨军队撤退,以此作为建立不结盟的民主政府的第一步。但是在十六日他在他的夫人莫尼克公主的要求下放弃了这种主张。在柬埔寨渡过三年多艰苦的软禁生活之后,莫尼克公主不想让亲王在动乱的政局中冒风险起作用了。    西哈努克打算在几周后去法国。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一月十九日刊登该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维茨尼策的文章,题为《西哈努克将起重要作用吗?》,摘译如下:    据这里一些了解情况的外交人士说,虽然越南军队和波尔布特军队的残余显然还在柬埔寨的一些地方继续战斗,但是西哈努克亲王今后的作用却不容忽视。    的确,现在正在进行着慎重的努力,以说服中国人和越南人同意让西哈努克亲王回去担任一个中立和独立的柬埔寨的国家元首,因为他在那里仍然广泛受到欢迎。    一些记者到西哈努克亲王现在住的纽约的伦诺克斯山医院的病房里对他进行了采访。西哈努克亲王知道一些同中国和越南都保有关系的善意的国家在认真考虑这种情况,并且不会反对这种做法本身。    但是就不久的将来而言,他是悲观的。在我们的采访之前不久,中国人已通知他说,“他们打算支持波尔布特和英萨利十年或甚至二十年    ——需要多少年就支持多少年。”    我们在他的医院的房间看到他时,他表现得好斗、愤怒、幽默和温文尔雅——这是典型的柬埔寨人作风,对过去的事件的记忆是惊人,并且对他的国家的前途的看法表现出政治家的风度。作为一个爱国者,他的资格是无可非议的。的确,他是一个“不容怀疑的国王”。    他在谈话过程中,一会对越南人大发脾气,一会又对“野蛮的波尔布特政权”大发雷霆。    他说:“越南人使我失掉了王位。当越共在抗击西贡军队和美国人时,我允许他们在柬埔寨领土上建立基地和通过西哈努克小道从磅逊港取得他们的供应物资。我向他们提供的重要支持导致尼克松和基辛格入侵我的国家,最后使波尔布特和英萨利取得胜利。忘恩负义的不是我,而是越南人。”

3. 菲专栏作家比戈尼亚说:侵柬越军将被游击战搞得团团转

【本刊讯】菲律宾《今日公报》一月十八日刊登专栏作家赫苏斯·比戈尼亚的文章,摘译如下:    在印度支那,现在不那么用金边投降这种标题了,现在作下述预言或许是万无一失的,那就是越南的冒险行动将暂时停顿下来。预料胜利者在今后五年里将忙得不可开交,至少被过去象地方病一样折磨了这个地区三十多年的那种游击战将使他们忙得团团转。过去强有力的那支高棉军队已经“进了山”,预料他们可能在山林的庇护下出击和骚扰入侵者。    一位十分有经验的观察家曾经指出,越南不可抗拒的军事力量    ——亚洲最有力量的军事机器之一——在柬埔寨境内快速前进,一直打到了金边,但是他们所平定和占领的地盘均未超出军队一个劲地冲往金边时所经过的几条公路的宽度。越南正规军只遇到了象征性的抵抗。高棉人拒绝按典型的老一套做法同敌人打一场对阵战,他们知道他们经不起敌人的打击,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所以,高棉人上了山,而柬埔寨的山多的是。他们安然无恙,即使说已被击散。他们是入侵者应予重视的一支力量。    胜利者现在要完成一项巨大的扫荡任务。象在游击战中壮大的越南人一样地成长起来的游击队,在农村比比皆是,他们的有利之处是在国内活动,因此地形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入侵者的双手将完全忙于保住几乎不知名的柬埔寨人领导的一个陌生政权。亚洲的历史中充满了游击队运动战胜以前被认为是地位牢固的政府的事件。暴力革命在印度支那并不陌生。高棉人还可能卷土重来。他们隐藏在柬埔寨的山里,将很容易地得到中国盟友的供应和训练。在柬埔寨继续处于动乱状态的同时,势将遇到同样命运的一些毗邻国家就有时间巩固和加强力量了。

4. 《曼谷邮报》社论:《俄国应获奖》

【本刊讯】泰国《曼谷邮报》一月十八日发表一篇题为《俄国应获奖》的社论,全文如下:    由联合国颁发类似授给电影界的学术奖的奖金也许是一个好主意。譬如,可以给最热爱和平的国家、最乐于助人的发达国家、最进步的发展中国家、在人权方面有着最进步的记录的国家等等授奖。    还应该有一种奖授予世界上最富有干涉性的国家。苏联肯定会获得一九七八年的这种奖。苏联由于它在安哥拉、索马里、欧加登,当然还有柬埔寨的活动而获奖是受之无愧的。    俄国人一直非常聪明地利用代理人帮助他们扩大自己在全世界的影响。在非洲,古巴人已在那里卓有成效地为俄国人效劳和作战。在柬埔寨,越南人为他们而打仗,越南人自己利用柬埔寨阵线在究竟是谁推翻波尔布特政府的问题上把全世界人民搞糊涂了。但是,柬埔寨阵线太小,不足以掩饰越南装甲部队的进攻。    根据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的情况来看,苏联在一九七九年也可能获奖。

5. 美报报道:美将把一些军事装备运到西德储存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明星报》一月十七日刊登记者法耶尔卡的文章,题为《为履行义务这里的一些部队将失去武器;美国进行训练以使战争物资运往欧洲》,摘译如下:    国防部正在把价值二十亿至四十亿美元的军事装备从美国的基地运往德国,这些装备将储存在那里,以备万一打起仗来使用。    这项计划的缩写是POMCUS(即事先放置的编组武器物资)。根据这项计划将向欧洲运去装备三个陆军师的装备,因此这项计划在今后三年将成为陆军和国防预算的重大负担。

第 2 版

1. 美刊报道:《同勃列日涅夫的一次会谈》

【本刊讯】美《新闻周刊》一月二十二日一期刊登一篇题为《同勃列日涅夫的一次会谈》的报道,摘译如下:    六名美国参议员组成的一个调查小组上周到莫斯科打听苏联人对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态度。美《新闻周刊》莫斯科分社社长弗雷德·科尔曼从美国参议院人士那里得到了一份不寻常会见的材料。    这位社长的报道如下:勃列日涅夫面颊红润、走起路来不象前不久那样一瘸一拐,在他欢迎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导人霍华德·贝克和其他五名共和党人时似乎很热情。七十二岁的勃列日涅夫健康情况不佳,迫使他在过去的一年中把大部分会见限制在一小时以内,但是这位苏联领导人和美国参议员会见了近两小时,让他们坐在克里姆林宫会议桌的对面,不断地同他们交谈,只是有时让外长葛罗米柯说几句。    美国人对尚待签订的限制战略武器协议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摇摆不定,有的坚决反对。勃列日涅夫利用一切办法,从露骨的威胁到诙谐的动听的话,一再强调说,他决心看到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达成协议,他甚至暗示,他可能很快就要到华盛顿参加签订这个条约的仪式。他强调说,“我们非常重视同美国发展关系”。    然后勃列日涅夫谈到他担心缓和的未来,不管签订这个条约与否。他说,“对美苏关系目前的性质,我感到一定的担心。最近美苏关系有些倒退。很难把我们之间往来的性质从冷战的轨道转到正常关系的轨道。”    勃列日涅夫认为,如果西方对“假想中的苏联军事威胁”不再“大叫大嚷”,美苏关系的气氛可能有所改善。他否认克里姆林宫有帝国主义的动机。他说,“苏联对别国领土连一寸要求也没有。”    这位俄国领导人说,他和其他人一样,决心减少发生核战争的危险。他同时宣称,“苏联打算把自己的防卫能力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他要求美国这几位参议员设身处地为他想想,考虑一下苏联边界附近的外国军事基地对苏联的威胁。    勃列日涅夫进而指责他的“好战的”邻邦中国,“中国说新的世界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反对为阻止这场战争所作的一切努力”。勃列日涅夫为了使华盛顿再三考虑离间莫斯和北京的作法,他提出,如果你们把两只熊放在一个场地上,他们也许不会互相打,而会一起对付你们。    勃列日涅夫在会谈结束时谈到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他对美国人说,他对拟议中的条约远远地不满意。他说,“不是所有条款我们都喜欢,我们将不得不拆除许多发射装置”(根据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美国将不得不放弃它在改进质量方面的某些有利条件)。勃列日涅夫说,即使如此,苏联人“仍准备签订这个条约”,因为它有“现实的达成协议的利益”。他话没有停就又转回到战争恫吓的宣传。他说:“目前考虑到重新点燃冷战可能性的那些人最好是记住,现在的局面对全世界远比五十年代危险得多。”    美国参议员对勃列日涅夫说的大话不大相信。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对勃列日涅夫热情地支持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感到厌烦。贝克问道,“为什么苏联人这么需要这个条约?”参议员早川同样持怀疑态度,他说,“宛如有人正在向我们出售一辆旧车。”    然而勃列日涅夫还是毫无羞色地继续谈下去。当贝克说参议院想在批准一项条约前讨论苏联对非洲和伊朗的干涉时,勃列日涅夫毫不重视他们关心的这些事情,说这些事是“微不足道的”。他预言,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问题将会在几周内解决。

2. 卡拉汉说罢工使英国陷入严重的工业危机

【路透社伦敦一月十八日电】卡拉汉首相今天说,罢工已使英国陷入严重的工业危机,但是,他排除了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的可能性。    他宣布,政府不会召军队来运送必要的供应品。这番话在议会中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吵,人们普遍认为他的讲话是一次政治赌博。他对下院说,他正在给工会以另一个机会,让它们说服卡车司机取消所谓的“飞行纠察员”。    反对党保守党领导人撒切尔夫人立即谴责他的讲话,认为是软弱的和虚伪的。她说,工会显然无法控制罢工,纠察员采取暴力行动和进行恐吓。    政府是在召开了三小时又二十分钟的内阁会议之后作出决定的。助手们承认,卡拉汉的威望可能受到损害    ,    如果纠察员继续采取行动,他以后被迫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的话。    首相说,如果参加罢工的司机遵照工会的命令,取消“补充纠察线”(对没有卷入工资纠纷的公司所设的纠察线)的话,就可较好地维持商品的流通。卡拉汉说,昨晚同他进行过磋商的工会领导人已保证要采取紧急措施,以确保不影响主要供应品的供应。    雇主们今天说,“补充纠察线”没有放松,这种纠察线已使供应品缺货,并由于工厂得不到原料而使成千上万的英国人被暂时解雇。    火车司机今天举行了二十四小时的罢工(这是他们在本周进行的第二次罢工),停止了全部客车的运行,这使英国工业的前景更加阴暗。    撒切尔夫人曾要求各党一致同意控制工会的权力,她指责首相是软弱的和自满的。    没有迹象表明卡车司机或火车司机的争端会结束。火车司机宣布他们打算在下星期二再举行一天的罢工。其它集团打算下周罢工,包括从救护车司机到垃圾收集者等一百万低收入的工人。

3. 美报报道美教会想在我国进行传教活动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一月十五日以《教会领导人对中国感到忧虑;美国教会人员担心台湾情况,预料不会有机会恢复在大陆的工作》为题发表文章说:    虽然美国政界和商界人士都设法同一个突然愿意与外界交往的中国建立一些新的联系,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基督教会领导人认为有任何可能在中国进行公开的传教活动。    而中国过去曾经是西方在那里从事大量布道活动的地方。    教会领导人认为,西方人要想对中国施加任何宗教影响的最好机会是,通过为其它原因而获准进入那个国家的教师、科学家和商界负责人的私人努力。    一些教会负责人希望,如果中国人愿意让可口可乐和皮埃尔·卡定进入,那么也许也会允许中国人有些宗教信仰。

4. 英去年因罢工和其它纠纷对报纸发行的影响

【美联社伦敦一月十四日电】星期一出版的《联合王国新闻报》周刊报道说,罢工和其他纠纷使英国全国性日报和星期日报纸一九七八年少发行了一亿五千五百一十四万份。    此外,泰晤士报系去年十一月底因同工会发生纠纷而关闭了《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现在在街上仍然看不到这两种报纸。《泰晤士报》每日销三十万份,《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期出售一百四十万份。

5. 美《今日世界》文章:《欧美中等教育的趋势》(下)

放弃改革重视学力过去几年中,许多学生家长及教育家对这种趋势已开始感到惊恐。结果在六十年代期间所发展的很多改革方法都已废除;许多学校也逐渐恢复传统的教育方式。分数制再被采用(常是应学生的自动要求而实行);定期考试及操行规则也一一恢复。各学校在课程方面复趋严格,尤其注重数学及阅读。教师以更多作业指派给学生,而且常是自幼儿园就开始。    同时,支持“基于能力的教育”运动,也已经在美国展开。这种运动是要每一个学生,在进入较高的学业阶段以前(不论是升班或中学毕业),都必须能够把握基本的学识。同时也可使学校及教师,对造就出来的学生负应有的责任。    利用全州的(甚至全国的)测验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学力,现已成为美国国内教育界争论的焦点。许多教师团体都认为,这种制度是迫使他们去负担他们无法控制的责任。有的教育家赞同这项衡量办法,但却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实施这种制度。    正当美国学校重新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时,世界其他各国学校则正采行更具适应性的教育制度。欧洲中等教育现况以下是欧洲各国教育制度的新趋势:    法国:所有学生在小学毕业后,便分别进入种种性质不同的学校——从为进入大学铺路的标准公立中学,至为学生预备入工厂工作的职业学校。法国的公立中学比美国的中学严格得多;学生每天除上课八至十小时外,至少还要做三小时的家课。学生必须努力用功,否则会被迫退学。典型公立中学一年级的学生必须读法文、数学、外国语、历史、地理、公民、经济学、美术和技术教育等课程。    公立中学的学习结束时,须参加使人筋疲力尽的毕业考试,每科考试时间达四小时,最后并有口试。虽然公立中学学生在校时都经过严格训练,但能够在第一次毕业考试及格的,只有百分之六十七。若干法国官员现在正计划改变这种教育制度,有意将各种不同的中等学校,混合为一个基本的四学年课程,以供全体学生修读。    英国:有一半学生在十六岁时便已离开学校。至于那些继续求学的,则须在中学课程结束时,参加比法国学生尤为艰苦的全国性考试。他们在十六岁时,都要参加O级考试;能过关的不到百分之五十。两年以后,又须参加A级考试,程度与美国大学二年级相似;及格的只约百分之十四;能入大学的,只不过百分之十。现在英国政府正图将更多学生纳入综合性的中学,以便尽量减少甄别工作。意大利:政府正图将五种性质不同的中等学校,混合而成为一种超级的综合性中学,以便所有学生都能攻读同一课程。    苏联:所有学生在最初十年中,都读同样课程;特别注重数学及科学。十年后,学生分别进入职业学校及专科学校。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都保证有工作做。专科学校所讲授的共有四百五十种科目,包括师范、艺术、音乐、医学等等。新国际学制的发展有些美国教育家最近已密切注视欧洲各国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严格准备,并已在若干美国中学采用国际学制课程。这种学制是十年前在日内瓦创始的,目的是使一般在外国读书的学生(常为外交人员的子女)攻读同样课程。    国际学制约等于一般中学程度的文科课程,讲授学科必须有英语、一种外国语、社会科学、科学、数学,以及第六个由学生自由选择的科目。此外,学生还须另读有关学习的基本原理,写一篇论文,并至少每星期参加一次校外的美术活动。    在欧洲,这种国际学制比传统的教育课程更具灵活性;在美国,则这种课程的结构更为适宜。从国际学制的发展程度来看,世界各国中等教育的差别正在略为缩小中,而教育的发展趋势,则可能大为促进国际间的互相了解。    (下)

第 3 版

1. 德黑兰举行示威要求霍梅尼回伊朗

【合众国际社德黑兰一月十九日电】参加今天伊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游行的伊朗人宣布“废黜”了巴列维国王,要求建立“自由的伊斯兰共和国”。    游行者还把巴赫蒂亚尔首相斥为“非法的”,并要求宗教领袖霍梅尼“接管国家事务”。一百五十多万男女在德黑兰商业区游行了将近五小时以后,又举行集会,听取穆斯林阿訇和政治家们宣读一个决议。    这个决议说:“我们特此宣布,巴列维统治是非法的,国王已被从他和他的父亲用武力篡夺的王位上拉下来。    “我们拒绝国王的反动制度,并要求在伊朗建立自由的伊斯兰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将由普选产生,它将根据鼓舞人的伊斯兰教教义管理国家事务。”    这个决议还要求:武装部队参加反对国王的运动;其他国家“不要密谋反对我们人民的英勇斗争”,因为“对我们运动的任何干涉都会严重地损坏我们未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议会全体议员辞职;国王出国以前任命的摄政委员会辞职;工人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继续下去,直到建立“公正的伊斯兰共和国”为止。    伊朗各地城镇都举行了反对国王回国的群众性示威。在什叶派伊斯兰圣城马什哈德,一百多万人示威游行,其他城市也有成千上万的人举行示威游行。    【法新社德黑兰一月十九日电】尽管伊朗国王十六日已出走,“处死国王”的叫喊声仍然不断。然而,观察家们注意到,反对巴赫蒂亚尔首相的口号并不多。一些分析家认为,这种对巴赫蒂亚尔比较温和的态度与他采取的派摄政委员会主席德黑兰尼去霍梅尼在法国的流亡驻地谈判的步骤有关。在伊朗危机中,伊朗军队的态度仍然是一个未知因素。巴赫蒂亚尔首相今天在接见英国报界时说,军队是支持他的,但是如果他辞职的话,几乎可以肯定军队会发动政变。    今天引人注目的情况是,在公众示威游行时没有军队出现。库姆、马什哈德、设拉子、伊斯法罕、大不里士以及靠近海湾的所有石油城镇的示威也得到相当多的人支持,不过是用和平方式给予支持。

2. 外电报道:柬军在广大地区袭击越军后卫和补给线

【合众国际社曼谷一月二十日电】情报部门人士说,在金边以外,分散在从越南边界附近直到泰国边界上的一个山顶上的寺庙之间的广大地区的战场上,激烈的战斗仍在进行。    越南的大炮坦克已开近位于金边北面一百五十五英里的孤立的柏威夏寺,一小股忠于波尔布特的部队正在坚持抵抗。    据说红色高棉部队本周早些时候用直升飞机向柏威夏寺运送了补给品,显然是要死守到最后一个人。    泰国军方人士从泰国境内的观察哨报告说,据说越南部队昨天晚上对这个地区进行了炮击。    忠于波尔布特的部队向有十万人的越南入侵部队的后卫和补给线发动了进攻,据说今天柬埔寨各地一系列战场上仍在进行有越南军用飞机参加的激战。    看来战斗最激烈的是在贡布和茶胶两个省。    【路透社曼谷一月二十日电】此间消息灵通人士说,越南人领导的部队同忠于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部队之间最近的战斗有许多发生在南部的茶胶省和柬埔寨北部。    但是,这里今天收听到波尔布特部队的电台的广播说:“尽管越南控制了柬埔寨的很大地区,但是柬埔寨的人民和军队仍然紧握武器,在全国各地继续奋斗。”    此间消息灵通人士说,越南人领导的部队控制了交通线和大部分省会,虽然有些地方不一定在他们手里。但是,有消息说他们在许多农村地区受到很大的压力。

3. 法报文章:《德斯坦是摔倒伊朗国王的人吗?》

说德斯坦在瓜德罗普会谈时说服了卡特放弃支持伊朗国王;法主张伊朗军队和霍梅尼的运动结合起来,以保持伊朗稳定    【本刊讯】法国《解放报》一月十八日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雅尔纳克:继美国突然改变态度后,德斯坦是摔倒伊朗国王的人吗?》,摘译如下:    在美国国务院的分析家们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务们还在脚踏霍梅尼和毛拉两只船、受伊朗国家安全情报署和朝臣们的毒害、促使卡特宣布完全支持伊朗国王的时候,在讲法语的自由的知识界和军队(许多高级军官都是由法国训练的)中有着广泛接触的法国驻德黑兰大使馆就已经预言到国王的下台,并劝政府彻底玩霍梅尼这张牌。这就说明了霍梅尼为什么能被允许在诺夫勒勒夏托领导反对国王的斗争(这是违反政府关于政治避难的通常的政策的)。据《国际先驱论坛报》一月十七日引述的法国外交部负责人的说法,是德斯坦在瓜德罗普会议期间提出的法国的分析最后说服了卡特“放弃”国王的。这种分析是头脑清醒的人的分析:支持国王斗争到底,就必定会为伊朗共产党创造条件,并为苏联干涉这个国家开辟道路。相反,在霍梅尼的宗教人士和军队之间建立联盟是完全可能的:这个国家的两股主要力量都具有同样的民族主义、同样从内心反对共产主义、并常常是同一阶级出身。只有作为军队的首脑、但又是宗教人士的死敌的国王阻碍军刀和圣水盘之间可能建立联盟,这种联盟是西方国家感到高兴的,因为它们首先操心的是要保护它们的经济和战略利益。这就是爱丽舍宫发言人亨特在一月十六日所简要说明的:“法国希望连续性的力量(军队)和新的愿望(霍梅尼的运动)结合起来和保证伊朗的稳定。”德斯坦并不满足于给霍梅尼提供一块地方让他从这里发出圣战的号召,他还在最近几个月派他的亲信波尼亚托夫斯基五次前往伊朗(还不算外交部的官员的纷纷出动),他同霍梅尼增加了接触(特别是通过大使沙耶从中斡旋),最后,他还“加速”在施密特和卡拉汉的支持下促使卡特觉悟。目前,由于第一个目标(国王的下台)已经达到,法国的外交官们正在施展手腕,使美国人同意霍梅尼返回伊朗,这就是说使卡特接受巴赫蒂亚尔政府的垮台。然而,美国人表面上似乎对于引起宗教人士和世俗的、亲西方的、得到军队支持的反对派的分裂并不绝望。这一想法在巴黎看来,在同鼓吹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国王的想法同样不现实,因为这最终也会导致武装斗争。卡特最近在国王出走时的讲话再一次表明,美国最终可能采纳法国的路线,他说:“我们希望,在伊朗渡过目前的变动后,它仍然是我们的朋友之一,并将是一个稳定的因素……。”    我们也许将看到协和式飞机把霍梅尼运送到德黑兰。

4. 印尼国会呼吁从柬撤出一切外国军队

【亚洲通讯社组织—安塔拉通讯社雅加达一月十九日电】印尼国会呼吁凡是目前派有军队在柬埔寨的国家从柬埔寨撤出它(或它们)的军队,把这个国家的内政留给柬埔寨人自己解决。    这个呼吁是达尔亚特莫议长昨天同来访的亚洲议会联盟的日本小组时代表团讨论柬埔寨局势时发出的。

5. 德赛说印度接到要求时将承认柬「新政府」

【路透社新德里一月二十日电】德赛总理今天说:    印度在接到柬埔寨要求时将承认柬埔寨新政府。    德赛在这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    「我们还没有接到柬埔寨政府的任何要求。    「只要我们一听到他们有这种要求,我们就承认它。」

6. 丰田生产方式(二十九)

但是,假如机器停止运转不能制造时如何才好?在用“传票卡”方式由后一道工序向前一道工序领取必要的物品时,机器停止运转不能生产时怎么办?无疑这确是难办。    因此,丰田生产方式便使“预防”措施渗透到全部工序中。如果以机器发生故障为前提实行库存的话,那么为什么在这之前不考虑防止机器发生故障于未然呢?    我在丰田生产方式逐渐向丰田汽车公司内外扩大和渗透的过程中,曾让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防止机器发生故障和工艺出问题。丰田生产方式中牢固地确立了预防思想。    我说过,丰田生产方式的两根支柱“非常准时”和“自动化”相互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又形成素质强的生产线。素质强的生产线,直接适用于素质强的企业。可以说,丰田的坚强素质不是通过治疗形成的,而是靠“预防医学”造成的。福特以后没有福特吗?    我一直从福特和他的事业中寻觅福特体系所代表的美国的,不,当今支配世界的大量生产方式的原点。    丰田生产方式,在“流水作业”这一点上,也从福特体系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福特体系始终是在美国的国情中诞生的。而且,我充分考虑了福特体系是以大量生产T型福特汽车(它带来了汽车大众化时代)的形式产生出来的之后,开始探讨了一个问题:是不是也有适合日本国情的日本式的生产方式?    正如福特指出的那样,人总是受着沿袭已久的陈规的摆布。这在个人生活中也许是可以允许的,但是在属于工业领域的企业当中,恶劣的陈规陋习就必须打破。    甘居现状就不会取得任何进步。就生产现场的改良和改善而言,也同样如此。如果一味漫不经心地走下去,大概甚至不会提出一个疑问来。    我最近(一九七七年九月十五日到九月二十八日)参观了中国的工业。中国想要热心地推进现代工业化。    我认为,从亨利·福特一世时代起,到我们在战后着手于丰田生产方式为止,然后,在中国地区重新着眼于工业的情况下,作为普遍因素,就是福特所指出的真正的“效率”。    亨利·福特一世指出:“效率,说来也很简单,就是抛弃笨方法,以我们所能知道的最好方法去进行工作。”    丰田生产方式正是本着与此相同的想法去办理的。    所谓“效率”,绝不是数量和速度的函数。正象福特在提出这个问题时所指出的,就汽车工业来思考“我们的行动是否过快”这个命题,就不能否认一直是以数量和速度为两大因素来追求效率的。但是,丰田生产方式却始终控制过量制造、采取能够经常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方法。    在高速度增长时代,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过量制造的浪费没有显现出来。但是,在低速度增长时代,不管你愿意与否,生产过多就暴露出来了。    这种浪费正是只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结果。    (二十九)

第 4 版

1. 西德《经济周刊》谈中国西德贸易

【本刊讯】西德《经济周刊》在一月十五日出版的第三期上,刊登奥托·沃尔夫·冯·阿梅尤根写的一篇关于对华贸易的文章,题目是《中等企业也会获利》,摘要如下:    中国希望在今后的几年中,把每年的工业增长率提高约百分之十,鉴于最近二十年的增长情况,这被认为是现实的。    在许多新的建设项目中,象通常经济发展一样,要考虑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中国人对普遍的国际科技合作感兴趣。例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一九七八年十月初签订的关于科技合作的协定,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从某些个别项目的规模来看,只有与尽可能多的西方工业国家进行合作才能实现所有的计划。因此,由中国方面来分配定货单是有道理的。在几个中国代表团了解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有提供援助的可能性后,中国的兴趣首先是集中表现在希望德国在矿山建设项目方面能给以帮助,并希望德国能提供一个联合钢铁公司的成套设备。在这期间,正在讨论其它各种大型项目。    因此,不仅对德国的大企业,而且对许多中等企业来说也明显地有了一种可以作为供货单位来参与这些项目的可能性。当然,现在还不能肯定地说,这些企业也会得到定货单。因为在这些项目上也估计必定会有激烈的国际竞争。    在价值数十亿马克的那些大型项目中,筹资问题是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但德国的银行家们是满怀信心的,他们认为,在银行集团的范围内提供必要的贷款将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只有在有足够的国家出口保证或担保的情况下,这些银行才能为这样的定货筹资。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对提供的设备如何支付的问题,这或许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避免接受外国银行的贷款。但现在这种立场有了转变,因为人们认识到,为实现宏伟的发展计划,接受外国的财政援助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贷款要付利息,还要偿还,所以中国必须竭尽全力,通过扩大出口量的办法来筹集必要的资金。中国必须一方面有将来向西方市场出口的合适商品,另一方面,要在布鲁塞尔创造经营管理方面的前提条件,以便能够把这些商品打入共同市场。

2. 罗德里克报道美专家谈我钢铁生产情况

【美联社北京一月十三日电】(记者:约翰·罗德里克)一位美国专家说,这里的首都钢铁公司“是一个协作得很好的公司,是中国人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设备——也不是很多——的最好的榜样”。    首钢在靠近北京西山的地方,是一个已有六十年历史的喷火冒烟的联合企业,在中国努力争取到二十一世纪初实现现代化的时候,这家公司就是中国在技术方面的障碍和困难以及希望和干劲的一个见证。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正在帮助这家公司。依靠进行技术革新、工作努力和发扬合作精神,这家联合企业的原始的铁矿、高炉、转炉和轧钢厂去年共生产了一千一百万吨铁矿石、二百三十万吨生铁和一百三十万吨钢,大大超过全年的生产定额。    这位不愿披露姓名的美国人说,同美国或西欧的钢铁厂相比,首都钢铁公司几乎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就设备而言它是一九五五    ——五八年的技术水平,而人们的生产成果,也不一定达到了最高效率”。    他还说:“必须把这些情况联系他们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批评他们现在的落后情况是容易的。但是必须记住,他们是在俄国租借式的援助下开始建设的。俄国人抬高价格,给他们的是一九五五年的技术,但要的却是一九六三年的价格,中国人不得不从不断摸索中取得经验。”    他还说,在钢铁工业方面,中国最大的资产是拥有高质量的工程师,极大的献身精神和决心。他们所缺少的只是技术。    伯利恒钢铁公司将帮助距北京二百五十公里的河北省迁安露天铁矿实现现代化,这是一项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工程。根据去年十一月缔结的第一阶段协议,这家公司将提供一百五十四吨的载重卡车以替代现在使用的二十七吨的载重卡车,还将提供二十立米的电铲以取代现在使用的四点五立米的电铲,此外,还将全面地帮助这个铁矿扩大设备能力。美国艾利斯—查默斯公司的人也即将同中国签订一项检验铁矿石质量的合同。    英国达维茨公司已参加了使这里的首都钢铁厂实现现代化的工程。日本、西德、法国和美国也参加了这项工程,但是参加情况没有说明。在现代化到来之前,中国的钢铁产量——一九七八年已创纪录地达到了三千一百万吨,到一九八五年计划将达到六千万吨的目标    ——将主要靠中国工人的吃苦耐劳和富有智慧来提高。    当中国钢铁工人在严寒的气候中穿着臃肿的衣服,处理铁流,把它铸成钢锭并把这种具有延展性的金属轧制成长长的炽热发光的钢轨时,他(她)们脸上满是烟尘,就好像是来自于另一个星球上的男男女女。    他们现在采取的种种临时凑合的办法,使人们回想起中国共产党人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住在靠近戈壁沙漠的窑洞首都延安时期的情况。那时由于被断绝了同外部的联系,他们不得不凑合搞些代用品来代替他们所得不到的东西。今天,在有了先进的西方设备和技术之后,预计他们会大踏步地前进。

3. 国际钢铁业协会说:一九七八年世界钢产量创新纪录

【美联社布鲁塞尔一月四日电】国际钢铁业协会说,一九七八年世界粗钢产量创下七亿一千二百五十万吨的破纪录高峰,较一九七七年的六亿七千二百三十万吨增加百分之六,较一九七四年前次高峰七亿零八百八十万吨亦上升百分之○·五。    以区域分,国际钢铁业协会估计一九七八年苏俄产量为一亿五千二百万吨,高于一九七七年的一亿四千六百六十万吨;一九七八年美国产量为一亿二千三百八十万吨,而一九七七年一亿一千三百二十万吨,一九七四年一亿三千二百二十万吨;欧洲共同市场一九七八年为一亿三千二百四十万吨,一九七七年一亿二千六百一十万吨,一九七四年一亿五千五百六十万吨:日本一九七八年一亿零二百一十万吨,一九七七年一亿零二百四十万吨,一九七四年一亿一千七百一十万吨。    东欧各国一九七八年产量估计为二亿一千一百九十万吨,较一九七七年产量增加百分之三·八,较一九七四年(一亿八千五百一十万吨)上升百分之十四·五。(原载台湾《经济日报》)

4. 港报文章:《大松博文与日本女排》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大松博文与日本女排》,转载如下:    名闻世界的“东洋魔女”排球队教练大松博文突然死了。大松今年只五十七岁,他是在冈山县指导练球后当夜心脏病猝然发作不治死去的。    大松之所以闻名,是他用独特的训练方法,训练成功了贝冢女子排球队。这支女排所向披靡,创造了长胜的奇迹。一九六四年东京奥运会时击败了当时世界女排霸主苏联队,为日本夺得了金牌。这是日本自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史以来第一面女排金牌,而当时被击败的又是炙手可热的苏联女子队,顿令世界排坛为之震惊。从此日本女排在世界排坛上成为不可轻侮的一支队伍。这些都得归功于大松。    大松的一套训练方法十分苛酷,受过他教练的女子排球队员都称他是“鬼大松”。但是,没有“鬼大松”,就没有“东洋魔女”。他这一套训练方法,到现在还是日本排球教练法中宝贵的遗产。    大松的训练方法,是从严从难。    他在一分钟内可以连扣一百四十个各种角度刁钻的球,命令球员必须一一扑救。而且他一训练就是几个小时。在球场上,只见大松一面吆喝,一面一个接一个将球如排炮一般砸出去,队员就在地板上翻、滚、跌、扑,不消十分钟,手腕、膝头便红肿了,但是大松还是照样,连百分之一秒的空闲也不放过,连续发球。他要求每一个队员发挥超人的体力和反应,经过这样苦练,“魔女”们确实练就了一副钢筋铁骨的好身手。大松又指导她们发旋转球,接球时怎样将球旋转回去和各种假动作,总之诡计多端。    大松一生都与排球分不开。青年时在关西学院读商科,就是著名的校际排球选手。一九四一年毕业后进入“日本纺织厂”工作。因为他爱打排球,就在厂里担任了女子排球队的教练。到一九五五年,他训练的“日纺”女排得到了全国综合排球赛、企业排球赛和国家体育赛三项冠军。他的一套训练方法已使他崭露头角。但是他的野心是:一定要拿到世界冠军。一九六二年,他以日纺贝冢女排队为中心,组织了一支十七人的强劲队伍,目标是击败苏联,夺取冠军。他领导她们日夜苦练,针对苏联女排的长处和短处研究破敌之道。他知道苏联女将的扣球一如男选手有力,就在发球和旋转球上下功夫,果然,同年在苏联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女子排球赛上夺得了冠军。这时苏联才第一次知道日本女排实力,到了一九六四年东京奥运会上,苏联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是一场势均力敌之战,“魔女”夺标后,日本全国振奋,魔女们喜极而泣,这才意识到大松的教练有方。赛后大松自己也歉意地承认,他的训练方法,无论是在医道上和人道上都是不能容许的,而且使许多队员耽误了青春。原来,“魔女”之中有些早已过了花信之年,如主将河西昌枝已经二十八岁了,为了苦战苏联,一再推迟结婚,直到夺得奥运锦标,魔女们才纷纷出嫁。但在婚礼时都请大松到场当主婚人。大松的女弟子对她们的老师绝无半点怨言。她们在集训期间除了苦练之外,心不旁骛,全队上下一心,才能凭团结对敌取得胜利。    大松最得意的时期,是他在一九六五年退休前,领导贝重女子排球队转战世界及国内,连胜一百七十五场。绝大多数是三比○直落取胜。有谁能赢得“魔女”一局已算不易。    周总理十分赞赏大松的训练方法。一九六五年十月,他应周总理邀请,到中国来访问,并指导中国的女子排球。在北京,大松指导中国女排练球时,周总理常常亲自到场观看,一面勉励队员好好学习。在那样苛酷的训练法之下,中国女子队员不顾膝盖红肿和浑身碰撞受伤,按照大松的要求一个一个地将扣来的球救起,这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使大松引为惊异。当时周总理也有点看不过去,要求大松手下留情。    大松这一次在中国充当客座教练,对中国排球的指导起了良好的促进的作用,他预言中国队将会是一支劲旅。近两年来,中国排球确实大有进步,曾经击败过日本国家队。    大松之死,对日本,甚至对世界排球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