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01-13

第 1 版

1. 安理会开会同意西哈努克的申诉权利

【合众国际社联合国一月十一日电】联合国安理会今天开会讨论了柬埔寨形势。    【路透社联合国一月十一日电】中国今晚建议安理会强烈谴责越南对柬埔寨的“武装入侵和侵略”。这是它有史以来第一次向这个十五国机构提出它的提案。这项提案还让安理会要求越南“立即停止它的武装侵略”和从柬埔寨撤走它的全部军队。    【合众国际社联合国一月十一日电】中国和苏联两个共产党大国今天在安理会就柬埔寨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中国指责苏联唆使越南入侵柬埔寨。    会议一开始,苏联大使特罗扬诺夫斯基就反对讨论这个他称为“纯属内政”的问题。    但是中国大使陈楚说,越南对柬埔寨进行了“大规模的赤裸裸的武装侵略”,对东南亚和全世界的和平造成威胁。他说,柬埔寨“受到外部势力的大规模入侵。暂时的挫折和首都的陷落决不能影响民主柬埔寨的合法地位”。    他说,苏联是“这次越南大规模入侵柬埔寨的直接唆使者”。    安理会然后通过了议程,因而也就接受了被推翻的政权的要求: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被认为是越南侵略的问题。    特罗扬诺夫斯基要求休会到星期一(十五日)以后再开会,这样越南支持的新的反叛政府的代表就可以来发言。但是这个建议以十三票对两票被否决了,只有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赞成。    【路透社联合国一月十一日电】安理会今晚决定,波尔布特政府仍是柬埔寨的合法当局,尽管得到越南支持的叛乱分子声称已经控制这一国家。    安理会推翻了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反对,而且甚至未经表决就同意听取那个政府谴责越南人“进行侵略”的控诉,越南人的这一行动帮助叛乱分子攻占了金边。    安理会还同意让西哈努克亲王陈述这个政府的理由。    这对苏联方面说来是个严重失败,它是支持韩桑林的反叛政权的,并且力图在韩桑林指定的一个代表团可以到达纽约之前推迟安理会辩论的开始。    在安理会同意听取西哈努克亲王发言之后,就休会了很长一段时间,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在此期间就柬埔寨代表团证书问题准备了一份报告。    瓦尔德海姆指出,大会已接受波尔布特派来的代表团的证书。他说,据此,这些证书是合格的。代表团除了西哈努克亲王、秀蒲拉西和吉春两位大使以外,还有两名助理人员卜莫纳和辛杜芝。

2. 葡《时代》周刊报道:《(葡)与中国复交》

【本刊讯】葡萄牙《时代》周刊一月十一日刊载一则消息,题为《与中国复交》,全文译载如下:    与中国重建邦交的谈判进入了最后阶段。正如《时代》周刊已经宣布的那样,可以期望,里斯本和北京当局将在本月十五日前,恢复外交关系。    据来自中国外交界人士的消息说,一切迹象表明,星期日前会正式宣布复交。    众所周知,自从一九四九年,毛泽东夺取政权以后,葡萄牙就召回了当时在北京任职的外交人员,而后再也未曾在中国首都设立过代表机构。    两国复交为双边合作,尤其是经济领域的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3. 西德《斯图加特日报》评论:《红色帝国主义分子》

【本刊讯】西德《斯图加特日报》一月九日发表一篇评论,题为《红色帝国主义分子》,摘译如下:    在越南和柬埔寨之间发生了第一场公开的战争,这是共产党人反对共产党人的战争。河内今天自我夸耀的“解放柬埔寨的人民”,主要还是为民族主义的掠夺欲所驱使。三个名义上独立的政府的存在,对此毫无妨碍:因为其中的两个政府是卫星国政权。反正波尔布特和他的同志们大力煽动了越南人和高棉人之间原来的民族矛盾。现在,河内的部队就象当年美国人那样,作为帝国主义征服者,开着坦克和飞机进去了。小小的柬埔寨对这些越南征服者除了采取游击战术之外,毫无其它办法。诚然,越南人越是想粗暴地去同化高棉人,那肯定就更加会在柬埔寨人民中激起高棉人的反越民族自尊心。北京对这个问题所发表的第一次官方评论是很对的:在柬埔寨,战争并没有结束,它才刚刚开始。西哈努克亲王还一直受到他的国家农民们的尊敬,他有成为游击战士共同拥戴的人物的各种可能性,比波尔布特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4. 外电报道:英萨利副总理离香港来北京

【法新社香港一月十二日电】一位可靠人士今天说,柬埔寨前副总理兼外长英萨利在香港过了一夜之后,于今天上午动身前往中国。    【合众国际社香港一月十一日电】英萨利今晚在逃出他的受战争蹂躏的国家之后的数小时乘一架泰国飞机到了香港。    英萨利和他的家属(据信有大约十一人)在机场贵宾候机室坐了一个小时,后来分乘几辆轿车离开了机场。    警方实行了严格的保安措施,一直不让记者接近这些柬埔寨人。    【美联社曼谷一月十一日电】看来英萨利和其他两位领导人在面临越南进攻时放弃了金边,希望在内地建立抵抗运动。但是进攻部队的速度之快和力量之强显然打破了他们的希望。    【时事社东京一月十二日电】题:英萨利副总理可能要在北京建立流亡政府,同西哈努克亲王等合作,组织打倒新政权的运动    曼谷十一日电:被反政府势力打倒的柬埔寨波尔布特政权的领导干部英萨利副总理,十一日由柬埔寨进入泰国境内,在泰国政府的协助下,于当天傍晚乘飞机前往香港。    据可靠的泰国政府人士说,泰国政府已同中国政府之间就英萨利去中国一事取得谅解。    据这位人士说,英萨利副总理十一日下午被用一架直升飞机由柬埔寨送到廊曼机场,并且当即被送上了去香港的泰国国际班机。他还说,波尔布特总理和乔森潘主席仍留在柬埔寨。    据东南亚国家联盟人士说,英萨利副总理打算近日内在北京建立流亡政府,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同西哈努克等合作,开展打倒已经成立了救国民族团结阵线的柬埔寨人民共和国的运动。

5. 勃列日涅夫去保加利亚

【南通社莫斯科一月十一日电】勃列日涅夫去保加利亚访问事先没有宣布。此间认为这次访问属于那些通常是事先未作长时间准备的不完全是礼节性的会晤。但是有关这次访问的目的,除了说是为了休假以外,没有提供任何其它消息。    据估计,在保加利亚即将举行的会谈中,将讨论国际关系及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的问题,也将讨论进一步加强两国间相互关系的问题。

6. 美国防部说美空军开始向伊朗军队空运冬衣

【美联社华盛顿一月十一日电】美国国防部今天说,美国空军已开始向伊朗武装部队空运冬衣。    官员们说,一些派克大衣,防雨服装和其它服装以及食品罐头正在由C—5和C—141运输机从弗吉尼亚州里斯满的伯德机场启运。

7. 英报报道:《美国派军用飞机到阿拉伯去》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一月十一日刊登该报驻华盛顿记者斯蒂芬·巴伯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派军用飞机到阿拉伯去》,摘译如下:    昨天华盛顿宣布,一个中队的美国最新式F—15战斗机已经配备好地勤人员和提供支援的喷气式运输机,将于下周飞往沙特阿拉伯。    这一行动发生在波斯湾危机之后,其目的显然是为了提高沙特阿拉伯这个君主国的士气,和显示美国在军事上有能力支持西方在这些油田中的重要利益。    与此同时,美国还进一步加强了它在印度洋—阿拉伯海地区的海军力量。卡特总统刚开完瓜德罗普最高级会议之后回来,于昨天就同他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和副总统蒙代尔举行了会谈,并由中央情报局局长特纳介绍了波斯湾和柬埔寨局势的最新情况。    关于波斯湾危机本身,据说卡特政府已从原来对伊朗国王全力支持的立场转为强调在波斯湾由一个文职政府来接替是可取的。    五角大楼透露,卡特政府除派去一艘海军油船之外,还向这个地区派遣了三艘军舰,这种姿态是警告俄国人不要染指波斯湾地区,也是要给一些亲西方的政府打气。    这不包括在由十二架F—15飞机组成的一个飞行中队之内——这个中队的飞机不久将同乘坐C—141“星式”运输机的三百名地勤和空勤人员一起离开弗吉尼亚州的兰利空军基地启程飞往沙特阿拉伯从事“临时性部署”。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一月十日电】据今天宣布,卡特总统已下令十二架不携带武器的F—15战斗机飞到沙特阿拉伯去,以表明“我们对这个王国安全的关心”和对伊朗局势的关切。    国务院和五角大楼就这一行动发表了一项简短的声明,声明没有直接提到伊朗。然而,政府人士说,这个行动是针对一些国家(其中也包括埃及和以色列)的担心而作出的,因为这些国家不知道美国准备如何支持它对这个地区的安全承担的义务。    这些人士表示,这一不寻常的步骤也是想给苏联再发出一个信号,表明美国决心阻止任何外来的对伊朗事务的干涉。

第 2 版

1. 斯特劳斯谈美中贸易问题

【国际交流署华盛顿一月八日电】(记者:约翰·哈特)据卡特总统的贸易谈判特别代表罗伯特·斯特劳斯说,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实现关系正常化将替美国出口品开辟一个“主要市场”,从而有助于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    与此同时,他在一月七日向全国播送的电视谈话中还着重指出,美国打算保持它同台湾的历史悠久的商业关系。他指出,台湾和美国于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美国在外交上承认中国的前夕签订了贸易协定,以证明美决心继续同台湾保持商业关系。    斯特劳斯大使在美国广播公司每周新闻节目《问题和答案》中露面时指出:“拥有八、九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设法同世界上其他大国一起进入世界舞台的中心。”    他列举了最近的两笔商业交易来说明中国是推销美国技术的潜在市场。这两笔交易是:中国同美国钢铁公司签订的规定在中国兴建一座新厂的价值十亿美元的合同;中国同美国一些私营制造公司以及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签订的价值五亿美元的计划,该计划规定装配和发射一颗通信卫星,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地便于播送彩色电视节目。    斯特劳斯大使指出,在目前,“日本向中国出售商品的数额大概为我们向中国出售的六、七倍,欧洲大概为我们的五、六倍”。但是,他接着说,美国现在已“处于可以相当快地赶上的地位”。    他指出,在中国将大量进口的许多产品中,美国的产品是“最有竞争能力的”。这些产品包括飞机、油田机械、各种重型设备以及多种多样的农产品。    他说:“一夜之间,我可以看到……我们能够在今后五年定期地(向中国)供应五百万吨小麦。对我们说来,知道会有这样的交易是有很大关系的。”    他指出,美国在去年向中国出售了达二百万吨左右的小麦。    斯特劳斯大使说,中国可以通过向外国出售原油来帮助筹措进口产品所需的资金,虽然中国现在生产的石油“含蜡”,使这种石油对美国炼油厂的用途受到了限制。    他接着说:“目前美国有两三家沿海钻探大石油公司正同中国人打交道,我认为,我们完全有可能达成类似这样的协议。”    斯特劳斯大使认为,美国和中国最终可能达成一项将会保证给予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货以最惠国(或非歧视性关税)待遇的贸易协定。他还说,美国今后对中国的出口至少有一部分可能是以美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贷款支付的。他说,这些都是美国财政部长布卢门撒尔和商务部长克雷普斯在即将来华访问时以及中国邓小平副总理本月底计划去美访问期间很可能会讨论的问题。

2. 塔斯社报道:《勃列日涅夫接见美国参议员》

美参议员贝克说苏非常想要达成新的限制战略武器协议    【塔斯社莫斯科一月十日电】题:勃列日涅夫接见美国参议员    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今天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美国参议员贝克、加恩、丹福思、托尔、沃洛普、早川,他们是应苏联议员团的邀请对苏联进行访问的。    在谈话过程中讨论了苏美关系和目前国际形势问题。勃列日涅夫强调指出了保持苏美之间正常的、积极的关系对和平事业和消除战争威胁的重要意义。因此对某些集团想阻碍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进一步加紧军备竞赛,其中包括在“苏联军事威胁”谎言的掩盖下加紧军备竞赛的企图作出了原则性的评价。    勃列日涅夫重申苏联方面愿意把事情引向同美国在各个方面的关系有个建设性的互利的发展,如果美国方面也准备这样做的话。尽快签署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新协议将会是这方面的一个巨大步骤,由于这一协议本身就很重要,它也将能大大改善其他裁军谈判的前景,将会有助于整个苏美关系的好转。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一月十日电】美国一位重要的参议院共和党人今天在同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举行两小时会谈之后说,苏联“非常想要”达成一项新的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它不愿让美中关系妨碍达成这一协议。    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贝克同勃列日涅夫和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会谈之后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我总的看法是,勃列日涅夫主席和苏联政府非常想要达成这项协议。我没有估计的时间表,但是根据我们的交谈和提问,我总的印象是,不管中国情况如何发展,不管是否出现其他复杂情况,我们仍有可能在不久之后看到最后谈判这一协议。”    贝克说:“我在我们的访问期间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有权威的人表示一点点疑虑。所以,我的头一个印象是,他们想要达成这项协议。”    另一位代表团团员、加利福尼亚州参议员早川说,“我很感兴趣的是,勃列日涅夫和其他苏联人对于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都非常担忧。这件事看来使他们非常害怕,非常担忧,他们一再地询问为什么现在承认而不以后承认,或者在别的时候承认。”

3. 美报报道:《美谋求在北京建立贸易办事处》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一月九日以《美国谋求在北京建立贸易办事处》为题报道:    白宫的一些官员昨天在这里向大约五十名公司负责人透露说,美国打算在北京建立一个商务处以帮助美国公司同中国做生意。    美国将在邓小平副主席本月晚些时候访问华盛顿时向他提出关于建立这样一个办事处的建议。这个办事处类似于美国驻莫斯科使馆旁边的那个办事处。一些官员预料这项建议会得到他的同意。    这个商务处将帮助美国企业界负责人解决语言问题,帮助打印或抄写文件,并且帮助把文件发回国内。    但是,一个可能比较严重的问题是,中国迄今为止一直不肯按照美国关于出口许可证的要求办事。这个问题可能影响扩大先进技术的出口。

4. 加拿大新成立一个国内通讯社

【合众国际社多伦多一月一日电】加拿大合众社于一月一日开始营业。这是一个新的国内通讯社,提供关于这个国家的全部新闻和图片以及充分的国际报道。    这一新的通讯社把合众国际社原来的加拿大分社合并进去了。合众国际社这一世界性的通讯社为加拿大新闻界服务已达五十多年。

5. 瑞典丹麦反对越侵柬但不停止援越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一月九日电】瑞典和丹麦宣布,尽管它们反对河内卷入柬埔寨的战争,但它们将不停止对越南的援助。    越南是得到瑞典对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援助的最多的国家。

6. 法国一艘油轮爆炸沉没

【合众国际社爱尔兰班特里一月八日电】两次爆炸今天炸毁了停泊在爱尔兰最大的石油站附近的一艘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二吨的法国超级油船,把这艘船炸成两半,并使几十名船员在一个燃烧着油的火海里死亡。

7. 美《时代》周刊文章:《美国新农夫》(三)

当飞越西部和中西部的人们俯身下望的时候,他们会看到田亩上出现了一种新奇的图案:土地不再划分成人们熟悉的那种像棋盘上一样的方块,而是划成了一个个大圆圈了,这是采用一种能够自动沿着圆轨迹绕田亩转动的中枢灌溉机械的结果。这是一种昂贵的设备,每台售价五万美元。美国人购买和食用的草莓有一部分是采用无性繁殖的办法培植的。这里把它的过程简单叙述如下:把草莓的组织切碎放在一种透明的冻状混合营养液中,注入荷尔蒙促使细胞分裂和发生变异;每一个细胞便发展成为一株草莓。这样一来,种草莓的人就可以绕过播种阶段,直接移栽培育良好的幼苗,这种幼苗移栽后生长较快,而且不受自然种植的幼苗通常遭受的病毒的侵害。    由于技术革命的结果,美国目前平均每个农夫可以养活五十九个人。在其他国家,整个人口同农场主和农业工人的比例是:西欧十九点二比一,日本十三点七比一,苏联只有十比一。美国农业提供的食物好,价钱又便宜。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天摄入三千卡的热量,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国家之一,而且尽管有些国家在每个公民获得的热量方面同美国相等,但是在食物的花色品种方面,大概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比得上美国。    诚然,一些追求口福的人抱怨美国的瓜果蔬菜淡而无味,不如欧洲人餐桌上供应的那样清香可口。因为在美国,食物必须经过冷冻、贮藏、远洋运输,而且一些适合于用机械种植和收获的变异品种往往不象用手工精心栽种的品种那样好吃。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规模农业生产,却有一种更为重要的好处:这就是能够使农产品保持较低的价格。即使在目前零售食物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美国人用于购买食物的开销在他们全部生活费用中也只占百分之二十三;只有加拿大同这个数字相近似。其他国家的情况是:法国为百分之二十五点八;西德为百分之二十七;日本为百分之三十三点一;巴西为百分之四十二,苏联为百分之五十二。    除此之外,美国还剩下足够的农产品可供出口以满足贫穷国家的需要。在过去六年中,农产品出口额增加了两倍,达到二百七十亿美元左右,对于抵偿美国的进口开支有很大作用。美国出口的小麦、玉米和粗谷物(大麦、燕麦和高粱)比全世界其他地方加起来的总量还要多。美国对付阿拉伯国家石油商和日本的强有力的制造商在贸易方面的挑战的希望主要寄托在本尼迪克特和象他一样的农夫身上。若不是由于目前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障碍,美国出口食物的数量本来还可以更大一些:一些荒谬的限额使日本消费者不能按照他们的要求尽量购买美国的牛肉和水果,经常变动的各种关税使得美国进入欧洲共同体国家的食物的价格高于当地产品的价格,饥饿的欠发达国家无力凑集足够的现金多买一些美国的肉类和谷物。    在美国国内,一个成功的农场主必须同时是理财专家、推销员、工程师和科学家,这大大加速了农村的社会革命。前农业部长巴茨曾大力宣传大规模高效的耕作的优越性,农庄上的人往往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他的看法:要么扩大规模,要么就别干。美国农业人口自一九一○年起,一直在下降,近些年来下降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了。到一九七七年四月,每二十八个美国人当中只有一个人务农,本世纪初是三比一。美国目前住在农庄上的人不到一千万,比一八三○年的人数还少。    一九六○年美国有四百万个农场,目前有二百七十万个。在这二百七十万个农场中,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农场全年总收入为两万美元或低于两万美元,而经营这些农场的人根本不应该算作农夫。其中有些人不能指望种庄稼过活,只好跑到城里工厂去作工,或当小职员;另外的人大多推销化肥或者经营乡村商店,同时搞点养猪之类的副业。收入在两万美元或两万美元以下的“农夫”的收入有百分之八十并非来自土地。(三)

第 3 版

1. 巴赫蒂亚尔任命沙法加特为国防大臣

并向伊朗议会提出施政纲领表示要取消对以色列和南非的石油供应;说国王离开伊朗的事已取得一致意见    【本刊讯】德黑兰一月十一日消息:    巴赫蒂亚尔向伊朗议会提出任命六十四岁的沙法加特为国防大臣。沙法加特原是东阿塞拜疆省省长。    【合众国际社德黑兰一月十一日电】伊朗软弱无力的新文职政府,今天向议会提出了一项旨在确保它能够维持下去的绥靖纲领。    巴赫蒂亚尔首相在被看作是抚慰他的穆斯林反对派的努力中保证,要取消对以色列和南非的石油供应。    这位六十三岁的律师的政府千方百计地在为结束历时十四个月的旨在推翻巴列维国王的空前暴力行动而努力。巴赫蒂亚尔还保证:解散可怕的秘密警察组织国家安全情报署。“逐步”解除军事管制法。释放政治犯并予以赔偿。迅速对被控犯有贪污罪的官员进行审讯。请求议会正式宣布在目前示威活动中被打死的人们为烈士。    众议院宣布休会到十四日,那时将就巴赫蒂亚尔的纲领进行辩论,然后举行信任投票。    【南通社德黑兰一月十一日电】伊朗首相巴赫蒂亚尔今天第一次到议会发表讲话时证实,他的政府打算停止向以色列和南非共和国出口石油。人们认为,他的讲话预示伊朗对外政策要改变,要首先加强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    巴赫蒂亚尔首相又说,伊朗和阿拉伯国家和解必然会影响到其他一些国家。伊朗将要关闭它在非洲、拉丁美洲和远东的一些大使馆。    伊朗对外政策已表明的这种变化符合美国政府更广泛的战略利益。    【合众国际社德黑兰一月十日电】巴赫蒂亚尔首相今天说,伊朗国王离开伊朗的事“已经取得一致意见”,一直罢工反对政府的成千上万的伊朗石油工人已经回到五个大炼油厂工作。    巴赫蒂亚尔在伊朗电台广播的与法国记者的谈话中说:“已经商定国王离开伊朗。他今天走还是明天走就无关紧要了。”

2. 外电报道柬埔寨拜林镇地区继续有战斗

【法新社泰国亚兰一月十一日电】柬埔寨官员今天宣称,被推翻的波尔布特总理和英萨利外长都“健康”,金边政权的军队在波贝南面一百五十公里的柬埔寨西北的拜林镇附近已被包围。    据报道,这些官员宣称,他们的战士在拜林附近包围了新政权的军队,但他们承认,对这个盛产宝石的省的控制是犬牙交错的形状,新政权的军队控制一些地区,而波尔布特的军队控制着另外一些地区。然而,这些柬埔寨官员重申,柬埔寨西部省份马德望和暹粒仍在坚持反对新政权。    【合众国际社曼谷一月十一日电】曼谷的情报机关人士说,越南的攻势凌厉的部队已攻占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交叉口城市诗梳风。该市到泰柬边界只有三十英里路程。诗梳风的陷落使得进行最后抵抗的红色高棉保卫者失去了一个自然防御点。    到今天,越南的攻势只有十八天时间。情报机关人士说,越南指挥官们派了两个精锐的步兵师攻取柬埔寨的西部地区。这些人士说,越军在进攻前,先用飞机进行猛烈袭击。    战况地图表明,保卫马德望的红色高棉部队今晚已在越南战线的后面,落入了陷阱。    由于越军掌握了诗梳风这个五号公路和六号公路的交叉点,看来已没有什么顶得住的防守点了。    分析家说,如果红色高棉已决定到丛林中去,英萨利大概将流亡在北京,作为游击战士的代言人。

3. 日本《东京新闻》社论:《要适应亚洲的新形势》

认为柬恢复原状已很难:一、柬“解放”速度之快除越武力外应充分考虑到内部倒戈;二、不能期待取得开展游击战的群众支持和供应;三、中国介入已失去时机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    一月十一日发表社论,题目是《要适应亚洲的新形势》,摘译如下:    柬埔寨要恢复原状恐怕是不可能的。我国应该从独自的立场出发,适应动荡的东南亚形势,坚持不卷入大国间的实力游戏中去。    印度支那的新事态,对东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使大国间的实力游戏日益尖锐,正孕育着激化亚洲紧张局势的因素。根据今后的对策如何,将考验我国“全方位外交”的真正价值。我们希望推行基于对印度支那形势的慎重的分析和长期综合展望的东南亚外交。    作为这种外交的前提,有必要认识到柬埔寨恢复原状是极为困难的。第一、从全土解放的速度之快、波尔布特政权的意外软弱来看,除了有越南的武装力量以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到由于波尔布特政权的极端压制和侵害人权出现了军民的倒戈和起义。第二、不能期待取得有效地开展游击战所不可缺的群众的支持和充分的供应。第三、中国军队介入的可能性极小,而且失去了时机。仅从上述几个理由就应看出柬埔寨大局的趋势已经确定了。    应该认识印度支那的“苏联化”或“印度支那联邦”化已经开始的这一现实。也就是说,不得不用一种不舒畅的心情承认苏联、越南势力在印支取得的胜利。问题是,不应从大国间实力游戏的立场出发去看待这件事,并在其图式之内采取行动。    我国对东南亚外交的着眼点在于:只要是这个地区的和平稳定、民众生活和福利的改善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就不惜尽可能地提供援助。这样,虽有必要监视越南今后的行动,但是,恐怕不能闭眼不看对印支民众提供援助的迫切性。    现在应该作的是,迅速同东盟各国进行协商,对形势进行分析,有必要的话,应改组东南亚外交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决定对印度支那的政策,其中包括重新制定由于柬埔寨不参加而中断了的湄公河开发计划。可以说,发挥与任何国家都进行交流的全方位外交的真正价值,将从现在开始。

4. 丰田生产方式(二十)

丰田式的减少工时的活动,是关于生产现场的全公司性的活动。再说一遍,其目的,是“降低成本”。因此,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改善措施,归根结底,都必须导致成本的降低。    首先从“判断问题”来考虑一下。常常出现需要判断哪个方案最好的情况。例如某种产品是在内部制造好,还是向外边订货好。为了加工某种产品,是引进专用机器好,还是照旧使用现在使用的一般机器好。    在这种情况下判断的焦点,在于要不得半点自以为是,要首先冷静地重新认识自己周围的情况。不能通过论据不多的经济计算得出向外边订货比公司内部制造成本更低的结论。    关于“选择问题”,例如对于“裁员”的问题,也可以考虑有几种办法。    办法之一是引进自动化的机器,减少人员。也可以通过改变作业方式来减少人员。进而也可以考虑引进机械手来代替人力。    在这样改进的时候,在研究的过程中,因为“一个目的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来实现”,所以,首先应该列举设想出来的许多改进方案,然后再综合地一一加以研究,选择其中一个最完美的办法。    在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情况下进行改进,往往会花费过多的资金。因此容易搞成一个降低成本效果不大的改进方案。    例如,有一个方案,为了减少一个人,要安装价值十万日元的电控装置。    如果实施了这一方案,用十万日元减少一个人,那么,作为丰田汽车公司来说,将是非常合算的。    但是,如果再好好研究一下,了解到不是通过花钱,而是通过改变作业程序,就能够减少一个人,那么,花费十万日元这一改进方案就不妨说是个失败的方案。    过去,象这样的例子在丰田汽车公司里是屡见不鲜的。特别是在引进自动化机器时,容易出现这类事。    丰田汽车公司的最老的总厂就是从各个角度考虑改变作业程序后,改变原有机械的布置,从而建立畅通的流水线的样板。    对于生产现场来说,关键的问题是首先要对作业程序进行种种尝试,设计出能使人的劳动反映到流水线上的机器布置。    如果突然一下子采用最新式的高性能的机器,就只能带来制造过量的浪费。再次正视浪费的危害    丰田生产方式是彻底杜绝浪费的方式,通过杜绝浪费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例如,过多的人员,过多的库存和过多的设备。人员也好,设备、材料和产品也好,超过需要量,就只能够提高成本。进而,这种浪费现象还会派生出第二次浪费现象。    例如,人员过多了。因此,就要想法弄点事情做做。这样常常就会因此在动力和供应品方面增加费用的支付。这就是派生的第二次浪费现象。    在这方面,最大的浪费还是由过剩库存造成的。现在假设库存超过了需要。在工厂容纳不了这些库存品的情况下,就得盖仓库。接着,就必须雇佣搬运工,把产品运到这个仓库里去。    进而,就要为每一个搬运工购买一台升降机。在仓库中,为了防锈和管理库存,就要配备若干人。尽管这样,库存品也容易生锈和受损伤。因此,在从仓库中取出使用之前,就需要有人进行修理。    一旦存入仓库,就要求经常掌握什么产品有多少数量。为此,作为库存管理部门,就需要费去相当数量的工时。而且,在超过一定的限度后,就会有人想引进电子计算机来管理仓库。    万一掌握不住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就会出现产品短缺。这就会使人认为,每天生产那么多产品还出现短缺,是不是因为生产能力不足呢。于是在下一个年度的设备投资方案中,就要制订增加设备投资的计划。一引进这些设备,就将进一步增加库存。    浪费产生浪费,这种恶性循环潜藏在生产现场的每一个地方。如果生产现场的管理和监督者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了解什么是浪费和浪费是怎么产生的等等,那么这种浪费的恶性循环会立即表面化。这种危险性是随时存在的。(二十)

5. 美国会代表团取消对越南的访问

【合众国际社吉隆坡一月十日电】美国议会代表团今天抵达这里同参加地区禁毒会议的美国官员会合。这个代表团因为越南进攻柬埔寨而取消了越南之行。    美国驻泰国大使馆    ——代表团来马来西亚之前到了泰国——说,“考虑到柬埔寨最近形势”,内莱斯特·沃尔夫率领的代表团取消了这个旅行。

第 4 版

1. 《亚洲华尔街日报》刊登:保罗·约翰逊文章《资本主义是祸是福?》

说工业资本主义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了惊人的作用,它使许多国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在目前,工业资本主义正在受到来自五个方面的威胁:自由经营企业的思想在才智和道德的比赛中正在走向失败;生态恐慌;政府权力的扩大;工会;苏联军事优势的增强。然而无论是谁,要想获得推动经济发展的技术,都非仰赖工业资本主义不可    【本刊讯】在香港出版的《亚洲华尔街日报》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三日刊登保罗·约翰逊的一篇文章,题为《资本主义是祸是福?》,译载如下:(原编者按:保罗    ·约翰逊是一位历史学家和作家,曾担任过英国《新政治家》周刊的主编。本文是他在不久前召开的银行信贷分析家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历史上至少出现过三次经济上的“黑暗时期”,每次都使创造财富的过程突然崩溃或者使文明生活几乎毁灭,而恢复的过程则每次都是非常缓慢和痛苦的。    最后一次“黑暗时期”出现于公元五世纪,它毁灭掉了西欧的罗马文明。生活标准一直到十三世纪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也就是说,恢复期长达八百年之久。到了十四世纪,人类社会又落入了马尔萨斯所说的陷阱,尽管这次由于中级技术得到比较广泛的推广,由于处理和使用资金的方法比过去高明,因而对恢复比较有把握,但是恢复的过程也很缓慢。直到十八世纪上半叶,甚至象英国和荷兰这样最先进的国家,经济增长率也很少有一年能达到百分之一的。如果不是突然出现工业资本主义的话,人类到十八世纪末期本很可能又一次落入马尔萨斯的陷阱(我个人对这种可能性的估计还要大得多)。    然而,工业资本主义起了惊人的作用。到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初,英国经济年度增长率达到了百分之二这个前所未有的好水平。在八十年代的十年之中,英国经济增长率从百分之二提高到了百分之四,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增长”,从那以后的五十年内,英国按复利计算的年度平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四左右。由于英国(还有苏格兰)在取得上述经济成就的同时,向其他几个先进国家输出了资本、专利权、机械和熟练劳动力,经济增长很快就成为国际现象。    在十九世纪,英国工人的人数增加了三倍。工人的实际工资在一八○○年到一八五○年这半个世纪里提高了一倍,在一八五○年至一九○○年期间又提高了一倍。这也就是说,在整个十九世纪,工资商品(WAGE-GOODS)的产量和消费额提高了十六倍。这是人类历史上任何国家前所未有的成就。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比利时、法国、奥匈帝国,特别是德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率甚至更高;同时,象日本和俄国这样的封建帝国也能用不过一、两代人的时间就完成了英国用几个世纪的时间才完成的发展过程。    简而言之,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人类在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中挣扎了近五千年之后,到了十八世纪八十年代突然发现一条脱离贫穷桎梏的门路:工业资本主义。现在让我们看一看在近二百年中所发生的变化吧:大家都知道,西德今天非常富裕;但是,在一八○○年,在整个西德,每年平均收入达到或超过一千美元的不超过一千人。再以法国为例:今天,法国的汽车按人口平均计算甚至超过了西德,拥有别墅的家庭也多过欧洲任何国家。但是,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法国五分之四的家庭不得不把百分之九十的收入用来买面包糊口。    因此我认为,英国十九世纪浪漫诗人布莱克所谓的工业革命带来“黑暗、邪恶的工厂”把人变成了奴隶,这话是极端违背事实的。工厂制度无论可能多么严厉和苛刻,毕竟是使千千万万的农业劳动者走向自由的途径,不仅使他们摆脱农村的贫困(农村的贫困程度要比城市严重得多),而且使他们从合同工,从一潭死水似的社会中(住在局促的茅屋里从事半强迫性的劳动),转移到一个能动的社会里能够从事流动性的工作。    农业劳动者坚决赞成工业资本主义,不仅因为他们直接感觉到工业资本主义会给他们的子孙带来富裕一点的生活(总的来说,事实已充分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而且也因为他们知道工业资本主义会使他们获得更大的自由。    说实在的,尽管工业化带来了种种弊病,但是,由于它取得了成功,世界各地的男男女女都相信只有通过工业化才能逃脱农业社会的穷困和限制,加入到城市自由劳动力的市场。这种现象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固然明显,就是在其它地方也都可以看到。除了用武力和恐怖手段把人赶出城市——如东南亚某些地区现在显然正在这么干,是没有别的法子阻止人们潮水般地涌进城市的。    那么,既然工业资本主义创造财富的能力无与伦比,而且又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它为什么又受到威胁呢?到底是谁在威胁它呢?    首先,而且从某些方面来说最重要的是,自由经营企业的思想在才智和道德的比赛中,即使说现在还没有失败,也是正在走向失败。在五十年代,西方主要思想家中流行的观点是:发展高等教育能直接促进工业发展,也就是说,西方培养的大学毕业生越多,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得也越快。这种理论是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一九六三年在哈佛大学讲演时阐述的,也是查尔斯爵士,即现在的斯诺勋爵,在英国以极大的力量宣扬而深入人心的主题。克尔先生当时说:“知识集约工业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可能起到铁路在上个世纪后半叶和汽车在本世纪前半叶所起到的那种作用,也就是说,知识集约工业可能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心因素。”克尔还说,大学毕业生的增加不仅意味着国民生产总值会提高,而且会加强中产阶级的民主,扩大它的自由。    现在谈论“知识集约工业”是自寻麻烦了。知识并不是一种可以用工业方法制造的商品。正如《创世纪》中所说的那样,知识有好坏之分。在六十年代,多数国家的大学生都增加了一倍,有的还增加了两倍,但是,民主自由并没有扩大,国民生产总值并没有提高,自由企业制度并没有加强,相反,反而引起了学生造反,出现了“红色旅”,造成了大批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倾向。工业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制度被说成是破坏了人类的幸福,是腐朽的,不道德的、浪费的和无效率的,特别是被说成是注定要灭亡的。    第二个威胁,我把它称之为“生态恐慌”。现在,人们从善良的愿望出发又开始对环境污染感到恐慌了。我清楚地记得,在《纽约客》杂志第一次刊登雷切尔·卡森写的《静静的春天》以后,确实引起了公众的惊恐不安。美国过去一向不注意工业迅猛发展所造成的破坏性副作用,因此,这种广泛不安是有道理的。后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推行净化空气和净化湖泊水道的政策,取得了了不起的成果。    但是,生态恐慌是以后开始出现的。正如六十年代末期那样,一旦生态学成了一种时髦的口号,它原来所包含的理性、逻辑和分寸就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它变成了一种运动,不是要反对污染,而是要反对工业发展,特别是反对发展自由企业制度。而极权主义的共产党国家的那种发展经济的措施,好象在道德上也不那么招人反感了。    影响资本主义未来的第三个因素是政府权力的扩大。工业革命在十八世纪末期发生在英国不是偶然的,当时执政的是历史上最小的一个政府。工业革命——它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发生时看来英国政府甚至可能根本没有发觉,而等到发觉时已经太晚了。这是一件幸事,否则英国政府很可能会加以制止的。    政府,特别是喜欢积极进行干涉的政府,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以某种程度的敌意看待自由企业,因为自由企业在国内构成了一股对抗势力。因此,政府往往要把自由企业的规模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采取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目的。在美国,政府的典型手段是制定一系列的条例和法律来刁难自由企业。因此,在生态恐慌出现之后,这种刁难自然也就变本加厉了。在英国,政府采取的是直接进攻    ——实行国有化——和慢慢枯萎两种手法。从某方面来说,实行国有化效果不大,因为人们可以比较国营企业和自由企业的好坏,而比较的结果几乎总是后者占优势。而枯萎的手段则比较阴险。枯萎的意思,就是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项政策一步一步地把私营部门的人力物力转到公营部门去。例如,在一九五五年,英国的公共开支还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十,而二十年后就提高到了将近百分之六十。    第四个因素是工会。工会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英国,工会竟可以因自己确信资本主义效率低而宣称资本主义毫无作用。英国福特汽车厂的装配线同西德的一模一样,但工人生产的汽车比西德少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    第五个威胁来自外部,这种威胁势必会随着苏联对美国的军事优势的增大而增大。我从来没有认为共产主义制度能够通过直接进攻取胜。我始终认为,共产党国家第一步可能是在军事方面建立压倒优势,然后,通过施加压力和威胁,开始从中攫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好处。如果美国决定不再同苏联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而且象它设想的那样只管本国的防务,那么,我们必须预见到这第五个威胁一定会扼杀全世界的工业资本主义和自由企业。    因此,如果有人问:“资本主义有前途吗?”我的回答是:这完全取决于美国、西德和日本将来走向哪里。它们都拥有强大的自由企业,可是它们也有国家资本主义的传统,而且愿意以惊人的速度适应新的集体化的秩序。法国的公营部门已经很大了,它还有政府集中领导和国家主义的悠久传统。这些性质都或隐或现地存在于这个看似仍为自由经济的国家。我相信,英国是坚决反对集体化的,而且如果将来允许它自由选择的话,它会继续反对下去。但是,英国的私营企业系统现在非常薄弱,实业界和金融界的上层心灰意冷,都变成失败主义者了。    我个人认为,资本主义是会继续存在下去的,因为作为一种创造财富和促进自由的制度,它具有巨大的内在力量。但是,那些培植和管理资本主义的人必须停止认输赔罪,而应该在意识形态方面展开进攻。他们必须让民众懂得:不论是共产主义世界还是第三世界,要想获得推动经济发展的技术,都非仰赖工业资本主义不可。如果没有了资本主义,创造出现代世界的近二百年的史无前例的经济发展就会告终,经济增长率就会减小,趋向于零,出现负数,最后就会出现马尔萨斯所预言的大灾难。    总之,希望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人必须努力教会世界人民,特别是青年人懂得和记住一点历史,并且让他们懂得:尽管人类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所取得的成就并不象表面看上去那样牢固。如果人类作出错误的选择,那么,另一个黑暗时期就会随时到来。

2. 美国两家通讯社将在北京设办事处

【美联社北京一月四日电】中国当局星期四把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派来北京的记者签证延长两个星期,允许他们一直留到一月二十六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司一位官员说,这两家通讯社将会成为最先在北京设有永久办事处的美国通讯让。这些记者是:美联社约翰·罗德里克和尼尔·尤列维奇,合众国际社罗伯特·克雷布和里基·伊马约。他们于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到达中国,采访美国和中国建交新闻。预计将于一月十二日和另外的二十三名其他美国记者一道离开中国。    新闻司的官员说,两家通讯社何时在北京开设分社,目前尚未作出肯定的决定。(转载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