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10-31

第 1 版

1. 时事社报道说:邓副总理对实现现代化怀有坚强信念

【时事社东京十月二十九日电】题:邓副总理的形象:又温柔又难对付,对实现现代化怀有坚强信念    中国副总理邓小平在日本刮起“邓旋风”之后,于二十九日黄昏从大阪机场乘飞机回国。邓副总理在日本逗留的八天中,以一般来说七十四岁的人所没有的饱满精力会见了很多人,参观了工厂,欣赏了古都的秋色,在日本国民面前,展现了他的真面貌。他萧洒不忘诙谐,又表现了经历过政治斗争的倔强性格。另外,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领导人而要向日本学习的态度,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邓副总理在他所到之处都表现出他那不加修饰的本来性格,使接触他的人产生返老还童之感。他访问身处洛克希德事件被告地位的前首相田中,不忘“老朋友”,表现了中国处事考虑周到。    在记者招待会上,就尖阁列岛问题说,“这个岛,我们叫钓鱼岛”,也就是说,正如叫法不同那样,双方的立场也不同,没有什么奇怪的。但他又接着说,“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下一代总比我们聪明,一定会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办法”。面对微妙的困难的问题,又轻松地缓和了一刹那间紧张起来的会场内的气氛。在这个记者招待会上,表明了他作为政治大国中国的领导人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邓副总理也没有忘记直截了当地宣布中国外交的真正目的。在同福田首相举行第一次会谈时,首先谴责苏联扩张军备;在当晚的宴会上说,“反霸条款是国际条约中的一个创举”,也触及到了“核心”。    在争取日本进行经济和科学技术合作的同时,还向全世界宣传“日中协调和反霸”。据认为这就是中国派遣大型代表团来日本的目的之一,而邓副总理的一连串的讲话都表现了一种运用自如、难对付的政治家的风度。但是,在访问日本期间,邓副总理不是怀着一种要学习日本的科学和工业技术的近似于焦急的心情吗?    在日产公司的工厂里,感叹地说“了解了什么是现代化”,坐上新干线高速列车,又说“感到后边推着跑似的。我们需要的,是快跑”。    在记者招待会上,说“长得不漂亮,不能遮丑”。对福田首相说,“日本和中国这样的穷国交朋友感到麻烦吧”。在这里,表现了一种坦率地承认中国落后、想学习日本的技术这样一种谦虚的态度。使人感到,他要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念头是非常强烈的。    在结束正式活动之后邓副总理访问了同中国有悠久的交流历史的京都和奈良。在参观过程中,他只是对陪同者连连点头,表明似乎没有引起这位把现代化作为至高无上的课题的现实主义政治家在参观工厂时那种兴趣。

2. 墨西哥总统谈访华之行

【墨西哥通讯社北京十月二十八日电】墨西哥总统波蒂略指出,建立把世界隔开的墙、从而阻碍通讯,是「我们希望避免的不方便的事情」。    波蒂略总统在谈到美国打算在同墨西哥接界的全长三千公里的边界上筑起铁丝网的计划时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接到有关这个问题的正式通知。但是,他说,他希望不发生这样的事情。    墨西哥总统还说,他对中国的访问是他有生以来最非凡的经历之一,因为在中国,全人类的四分之一目前处在单一的领导和同样的政治行动之下。

3. 美国农业部长将于十一月四日访华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月二十六日电】美国农业部长伯格兰今天宣布,他将于十一月访问中国,讨论中美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问题。    他将由十四位官员陪同,到北京以及中国的一些农业生产地区进行访问,这些官员主要来自农业部,但也有国务院和白宫的官员。这次访问定于十一月四日到十四日。

4. 美联社和法新社评邓副总理访日成果

【美联社大阪十月二十九日电】(记者:罗德里克)中国副总理邓小平已在今天结束对日本的八天访问回北京。他的这次以日本的舆论和大企业为目标的推销性质的访问显然取得了成功。    日本观察家多数认为邓的成绩近乎十全十美。    邓在北京稍事休息后,将于十一月初出访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再度施展他的外交才能。届时,他的目标是在越南驱赶华人问题上批驳越南的立场和在越柬争吵上为柬埔寨辩护。邓还将设法说服东南亚国家,要它们相信中国是可以信赖的朋友,而苏联却不是。    邓小平在日本和东南亚的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北京为了防止它认为苏联想要进入太平洋和在太平洋地区建立基地的计划得逞而精心谋划的行动的一部分。    【法新社东京十月二十九日电】中国副总理邓小平今天结束了对日本的历时一周的访问,这次访问使日本主人毫不怀疑地相信北京的政策重点是使中国在本世纪内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和遏制苏联的扩张主义政策。    邓先生几乎一有机会就明确表示中国需要亚洲另一个主要国家日本的友谊。    这里的人认为,北京—东京“轴心”的建立是苏联的一个使它感到痛苦的外交失败。    邓先生在这里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对中国来说,谴责霸权主义——一般地说这是北京指苏联的对外政策而言的术语    ——是中日条约的基石。    邓先生用谦虚的口气承认中国是一个不发达国家。但是他预言到本世纪末中国就将赶上最强大的国家。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合作已欣欣向荣,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预料邓先生的访问将进一步促进双边来往。    邓先生还间接地影响了日本国内的政治。预料他的访问将有利于福田在预定于一星期后举行的自民党选举中连任自民党总裁。

5. 时报记者评我播放邓副总理访日电视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十月二十九日刊登该报驻北京记者丹藤二十八日从北京发回的一篇报道:    中国副总理邓小平的访日,产生了向中国群众介绍“先进工业国”日本的实际情况的良好机会。北京市民中许多人从电视中第一次看到日本炼铁、汽车工业和城市交通等过去从不了解的日本的现状,并为“重新发现日本”而感到吃惊。“现代化的旗手”邓副总理的初次访日,好象还包含着邓副总理采用“冲击疗法”的目的,即通过介绍日本,使必须完成“四个现代化”的想法深入到群众之中。    中日友好协会人士说:“人们通过《参考消息》已知道日本相当多的情况。”但是,当看到一般劳动人民家庭的女主人正在使用电气吸尘器和电气洗衣机的情景时,北京许多市民都显得很吃惊。    革命也好,阶级斗争也好,归根结底是为了物质利益,这种在两年前想都不能想的大胆的说法已经出现。观看“日本周”电视节目的年轻工人发表感想说:“总之,我们必须完成‘四个现代化’。”

6. 时事社报道:《邓副总理回国 受到华主席等隆重欢迎》

【时事社东京十月二十九日电】题:邓小平副总理回国,受到华主席等隆重欢迎    北京二十九日电:中国副总理(党的副主席)邓小平结束了为期一周的访日,和夫人卓琳及随员一道搭乘专机回国,于二十九日下午七点五十五分到达北京西郊机场。前往机场迎接的有华国锋主席、叶剑英、汪东兴两位副主席,当邓小平副总理走下舷梯时同他们紧紧握手,互祝这次访日的成功。    前往迎接的中国领导人的人数,远远超过出发时欢送的人数。除去今天早晨陪同墨西哥总统洛佩斯·波蒂略前往上海的李先念副主席和因身体不好,一向不公开露面的刘伯承以外,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全体都到场了。中国方面如此隆重地迎接,说明中国领导人对邓小平副总理这次访日的评价之高,值得注意。    【共同社北京十月二十九日电】(记者:边见)题:对邓副总理回国杂感    中国民航公司专机到达北京西郊机场,八天没有露面的邓副总理刚一出来,他的两位孙儿突然跑上舷梯,尖声喊叫说,“您回来啦”。邓副总理毫无倦色,两手抱起两位孙儿,笑着和他们贴脸。    在舷梯下,华国锋主席、叶剑英副主席等五十人在等候着,对拥抱着孙儿的邓副总理热烈鼓掌欢迎,祝贺他访日成功和平安回国。邓副总理和夫人卓琳一道,举起双手作答,频频和华主席他们握手。华主席欢笑着慰问说,“辛苦了。”    然后,邓副总理向中国方面前来迎接的全体人员致意,并一起摄影留念。同访问北京的自民党议员小坂善太郎等也一一握手。    在专机到达前,华国锋主席看见小坂议员,主动地走过来,向他说:“我知道你为中日友好尽了力。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生效了,两国开始了新的起点。今后还要为友好而努力。”    今天中国方面出来迎接的有华主席以及不顾年迈也前来的叶剑英副主席等在京的主要领导人,还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等,规模很大。

第 2 版

1. 美报文章:《苏联人警告不要向北京出售武器 》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十月二十七日刊登唐·奥伯多弗发自莫斯科的一篇文章,题为《苏联人警告不要向北京出售武器》,摘译如下:    苏联外交界人士昨天说,苏联已警告几个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售武器大概会“很严重地损害”同莫斯科的双边关系,而且甚至可能招致未加具体说明的报复。    一位官员说,如果有人真向中国出售武器,“我们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消息灵通的西方外交官不相信苏联能够照它威胁的那样去做。    西方国家的一位官员说:“苏联人的话最终不过是彻头彻尾的恐吓。”    据传法国向北京出售三亿五千万美元的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的一笔买卖已处于作最后决定的阶段。英国正考虑出售几百架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中国人还向意大利购买武器。    当万斯国务卿本周早些时候在这里访问时,苏联高级官员对这些可能成交的武器买卖表示不满,并且表示怀疑美国正为出售这些武器推波助澜,以便对苏联的东部战线增加军事压力。美国官员们否认了这种指责,他们说,华盛顿坚定地奉行反对武装中国的政策,也不鼓励欧洲国家武装中国。    尽管美国作了这样的否认,一位苏联官员仍然说道:“很显然,华盛顿某些有关人士不但不反对、甚至还赞成西欧一些国家向北京出售武器。”    苏联官员对其共产党劲敌极为敏感。苏联人士说,中国在军事上支持柬埔寨的波尔布特政权。莫斯科期望这个政权在不久的将来被推翻。苏联人士还说,柬埔寨三分之一的土地处于叛乱部队的控制之中,不过这里没有正式承认这一消息。这些叛乱部队得到越南人的支持,或许甚至是由越南人组织的。    这些苏联人士默认,莫斯科正在对越南提供军事援助,以便它能同中国支持的柬埔寨打仗。这些人士还说,制订向东南亚一些国家提供军事援助的计划是有可能的。    尽管如此,苏联人说他们多半宁愿同亚洲加强经济联系和外交联系,来对付中国采取的主动行动。

2. 西德《明镜》周刊文章:《有害的嗜好》

原编者按:俄国人最喜欢的一种嗜好——吸烟——现在在饭店和火车上都被禁止了    【本刊讯】西德《明镜》周刊第四十一期(十月九日出版)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有害的嗜好》,摘译如下:    苏联公民对是否去冒被烟草损害健康(俄国作家常常赞扬烟草是一种精神刺激物)这样一种风险的自决权,长期来已受到限制:在办公室、在公共汽车、食堂和地铁里,俄国人这种最喜欢的小小嗜好之一总是被禁止的。    《真理报》突然印在光滑的纸上,这些纸几乎不再能用来卷纸烟。最近以来,苏联在世界对付肺癌方面已居首位:苏联的吸烟者只能到新鲜的空气里或静静的小屋里去享受他们的有害的嗜好。    在火车里、海滨浴场、飞机里、足球场和剧院休息厅不再允许吸烟。在旅馆餐厅里,从十九点起才准抽烟——早饭或午饭后都不允许再吸烟。在新西伯利亚惩罚的威胁是十个卢布(三十多马克)。    烟灰缸消失了,汽车靠背上的烟灰缸拆走了。甚至在修复的古城维尔纳高级的、但却空旷的咖啡店里,如果一个受欢迎的花外汇的客人吸烟,那么他也会被请出去。    在剧场里,女检查员会用严厉的声调建议抽烟的人到厕所去,致使小小的厕所充满了十来个烟鬼的烟味。    教师们抱怨说,严格的禁令使苏联十二岁的学生跑到学校的广场上吸烟:列宁的榜样一点没有学到,列宁按照母亲的愿望一天就戒了烟,倒学了一点斯大林,斯大林让人在全国散发他拿着烟斗的像。    他比不吸烟的列宁多活了十九年。他最喜欢抽的“卡斯别克”牌烟,今天仍是人民所喜欢的——尽管官方进行限制。    这个限制可能与今天的国父勃列日涅夫(七十一岁)最近所做的决定有关,他由于常常感冒、声音变坏或更严重的情况而戒烟了。法国制造的一种自动烟盒也没用了,这个烟盒每三刻钟才给苏共总书记一支雪茄烟。    有时这位戒了烟的人也请警卫点上一支烟,以致使这位克里姆林宫和半个世界的主人至少能闻上一点对他来说是禁止的烟味。

3. 一国际研究新闻交流小组批建立多国通讯社

【美联社伦敦十月十六日电】一个国际特别任务小组今天批准建立一个多国通讯社,以改进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报道。但是这个十八人的专家小组(它是由纽约研究机构——二十世纪基金会资助的),肯定了西方通讯社在报道发展中国家情况方面做的工作。    这个专家小组在伦敦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它搞了一年,花费了五万美元研究的结果时警告说:“要想在改进报道方面取得进展,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不会由于政府进行干予或控制而实现。”    这个研究国际新闻交流问题的特别任务小组,是由法国前文化部长弗朗索瓦兹·吉鲁领导的。它的主要研究结果是:    ——在第三世界和西方之间,“在新闻交流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这不是由于政治或经济的原因,而是由于历史和技术的原因造成的。    ——西方通讯社不应成为替罪羊。“这些通讯社每天发出大量的关于第三世界的消息,但是这些新闻大部分都没有见报或广播”。    这个专家小组说,改进的办法是加强西方宣传机构和公众对第三世界的认识,而不是由政府加强对非洲、亚洲或者拉丁美洲新闻的控制。这个小组批准了一九七八年召开的关于国际宣传机构和发展中世界问题的开罗会议提出的,建立一个多国通讯社的建议。该通讯社的管理人员有一半将来自不结盟国家通讯社联盟(这是一个由南斯拉夫和印度领导的机构),另一半由西方派出。双方的各家通讯社和报纸都要借一名有经验的记者给多国通讯社借期一年。    这个特别任务小组还提议建立一个由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不抱偏见的记者组成的特别委员会,以检查和估价为调整各方面新闻报道的比例所作的努力。

4. 美报文章:《美国劳动妇女慢慢改变着社会面貌》(下)

可以肯定,要求在就业和工资方面不得因为性别不同而实行歧视的女权运动,就证明了妇女多么关心工作问题,而不论她们寻找工作是出于什么动机。但是这场运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大多数工作的妇女做的是小职员的工作,几乎没有什么提升的机会。她们挣的工资平均只有男人们的百分之六十。这个比率自从一九五五年政府开始保存记录以来没有怎么大变过。分析家们解释说,大量的妇女新近参加工作,做的是最起码的工作,因而使得这种差距改变不了    ——尽管工资差别是在缩小。    无论如何,妇女们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在需要专门学识的工作中,妇女现在占美国医生总数的大约百分之十二,而一九五○年,她们还只占百分之六。妇女在律师中的人数占到近百分之十,而一九五○年只占百分之四。管理工作中,现在将近四分之一的职务由妇女担任,几乎是三十年前的两倍。    比社会对职业妇女态度的改变更为明显的是,这么多妇女参加工作在经济上造成的后果。举一个例子来说,职业妇女助成了经济的繁荣兴旺,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分析家们说,换句话说,如果妇女参加工作的比例没有那么高——现在十个工作的人中间有四个是妇女——,美国根本不可能保持它现在享有的二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对于家庭来说,妻子工作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两份工资确实比一份工资要强,它可以保护夫妻两人少受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威胁。    对许多企业来说,帮助职业妇女花掉她们的工资,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专门研究消费者开支模式的经济学家林登把服装公司、化妆品公司、方便食品制造公司和饭馆作为因为有这么多妇女参加工作才兴旺起来的企业的例子。    他解释说:“职业妇女花在打扮上的钱往往比家庭妇女更多”。扩大了“富裕”阶层双职工家庭数字的增加事实上大大扩大了美国的“富裕”阶层,目前划富裕家庭的标准是每年收入在二万五千美元以上。根据会议委员会的记载,一九七五年,美国这类家庭占大约百分之十四,十年以前(按通货膨胀率调整以后计算)只有百分之八。    这些新的富裕家庭促进了对价格较高的小汽车、比较昂贵的家具和家用器具以及一些过去只有一小部分有钱人才买得起的其它奢侈品的需求量的增加。美国捷运公司的一位分析家说:“毫无疑问,丈夫妻子都工作的家庭增多了,对做渡假生意的行业也有利。”妻子参加工作还使美国人的理想——自己有一所独门独院的住宅——在许多家庭中变成了现实。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新住宅的平均价格现在已超出每所六万美元。全国住宅建筑师协会的主要经济学家祖米克拉斯特说,尽管“大部分家庭至少要有两个人工作才能买得起新房子”,但是房产市场仍然很兴旺。    但是,妇女参加工作所带来的变化并不都是好的。例如,经济学家们认为,这些妇女使失业问题加重了,经济复苏已经三年了,但是美国失业人数的比率仍然有将近百分之六。他们说,劳动市场也根本容纳不了所有想要工作的妇女。    一些观察家们提出这么一个麻烦的问题:即母亲决定出去工作,对小孩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一种典型的论调是:把孩子送到白日托儿所去或者请外人来看孩子要比母亲自己照看孩子差得多。政府的一份研究报告避免作任何肯定的结论。但是它怀疑,母亲不在家里是否会“割断两代之间的联系,造成年轻人同社会异化的现象”。    无论如何,人们还是认为:这个国家的离婚率十年来增加一倍,有生育能力的妇女的生育率下降,结婚年龄越来越晚,这些现象都同妇女不断外出参加工作有关系。例如,一九五○年,二十岁至二十四岁的妇女中,未婚的占百分之三十二,而现在这个比率接近百分之四十五。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晚婚对社会肯定有好处,它让夫妻两人在完成这种复杂的结合之前,感情上先成熟起来。(下)

5. 奥宣布逃入奥地利的东欧难民比去年增一倍

【法新社维也纳十月十九日电】据这里宣布,今年上半年从社会主义集团的国家,逃到奥地利的难民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    今年上半年的数字是一千三百七十二人,平均每天八人,而去年上半年为七百七十七人。    难民中罗马尼亚人最多,为四百六十五人(一九七七年为一百一十二人),其次是波兰人(三百零四人,一九七七年为一百八十六人)和匈牙利人。    这些要求政治避难的人大多数是在进行有组织的、有人导游的旅行时进入奥地利的。

第 3 版

1. 时事社述评:《中国高度评价邓副总理访问日本》

【时事社东京十月二十九日电】题:中国高度评价邓副总理访问日本,对工业国日本寄予很大关心,以日中为轴心,努力结成反苏阵线    北京二十九日消息:中国高度评价说,由于这次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日本,圆满地实现了日中两国加强合作的目标。今后,中国将会以日中关系的巩届和发展为支柱,进一步推进自由化和开放化,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与此同时,还将以日中为轴心,努力在亚洲结成反苏阵线。    中国报刊关于邓小平副总理访日的报道有一个特点,这就是明快地介绍了“大工业国”日本。报道日本汽车工业的自动化等实际情况(见《人民日报》)即是其中的一例。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的一种积极姿态,这就是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而学习日本经济政策的长处。撇开政治意图不谈,把政策改变为重视经济建设的中国领导人认为,在推进“四个现代化”方面,日本的合作是不可缺少的。    自九月底以来,正式访问外国的领导人除邓副总理外,还有耿飚副总理、方毅副总理,黄华外长、张劲夫财政部长和李强外贸部长等人。中国的外交攻势是越来越活跃了。    中国强调说,由于载明反霸原则的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生效,巩固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反驳了苏联和部分西方舆论认为亚洲的“力量对比”将发生变化的观点。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由于中国在对苏战略上的需要而加速了缔结条约的步伐。由此来看,中国会在考虑到苏联而展开对亚洲外交方面,充分地利用缔约和生效的效果。由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日本而揭开序幕的日中新时代肯定会给中国同亚洲国家的关系带来新的局面。

2.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邓先生在大阪的最后一夜》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十月二十九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邓先生在大阪的最后一夜》,摘译如下:    到达大阪的邓小平副总理一行二十八日下午出席了大阪府、大阪市和大阪商工会议所联合举办的欢迎晚宴。黑田知事致欢迎词。    他提议,在北京设立大阪代表办事处,以作为大阪同中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基地。对此,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代表中国方面强调了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的态度。由于连日来紧张的日程而有些倦意的邓副总理也同黑田知事等谈起了围棋和妇女的时装,好象完全恢复了常态。黑田知事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他说:“明年是国际儿童年,因此,我想举办围棋比赛大会,一定邀请中国的中小学生来大阪。”邓副总理回答说:“我回国之后要寻找下围棋下得好的孩子。”    此外,大阪商工会议所负责人、文乐协会会长佐伯说:“很想到中国演出文乐。”(文乐即日本式木偶戏——本刊注)邓副总理表示出欢迎的意向。大阪市市长大岛还提出要求说:“明年,即将迎来大阪同上海结成姐妹城五周年,所以,希望同上海举办各种纪念活动。”邓副总理予以鼓励说:“希望你们大张旗鼓地搞。”    【时事社东京十月二十八日电】大阪消息:二十八日晚抵达大阪的邓小平副总理出席了欢迎晚宴,品尝了“大阪造”的北京菜。    席间,日方为了祝愿中日友好,还向中方赠送了直径达三十公分的京都漆器。

3. 福田在自民党总裁候选人中最孚人望

【路透社东京十月二十三日电】由于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而走红运的日本首相福田,今天在道义上得到了日本选民的两个支持。    日本共同社所做的调查表明,人民中将近百分之三十八支持福田和他的内阁,而共同社今年四月举行的一次类似的民意测验表明只有百分之三十四的人支持他。    《朝日新闻》公布的另一次调查说,迄今为止,在四名可望参加下月竞选自民党总裁(因而就是首相)的候选人中,福田最孚众望。    共同社的调查表明,参加本月举行的民意测验的三千人当中,支持自民党的仍为百分之四十五点五,同过去一样。    支持日本社会党的减少了百分之三,为百分之十五点五。    今年早些时候,一家报纸举行的民意测验表明,福田只得到人民当中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支持,这是日本领导人得到的支持百分比最低的一次。可是,从那以后,日本同中国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    预料,福田下月将竞选自民党总裁。今天的民意测验表明,由于得到了百分之六十一的人民的支持,他将几乎是立于不败之地。

4. 《朝日新闻》报道:邓副总理参观唐招提寺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月二十九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森本长老拥抱邓先生》,摘译如下:    已于十月二十八日决定,相隔一千二百多年之后,鉴真和尚像将回中国探亲。    这天担任邓副总理参观唐招提寺向导的森本长老一直在想:在什么时候提出和尚像回国探亲才好的问题。邓副总理在供奉和尚像的御影堂停留了大约四十分钟。邓先生向和尚像献了兰花,卓琳夫人献了菊花。    “鉴真和尚来这里已有一千二百二十五年了。一定要让和尚看看祖国的面貌。”邓副总理一边听一边点头答应,当长老说完后,他立即清楚地回答:“非常欢迎和尚和长老前往中国。”邓副总理话音刚落,森本长老即以满堂震响的大声答道:“谢谢!”并同邓先生拥抱。    廖承志先生从旁添了一句:“中国方面高兴地等待和尚和长老光临。”

5. 日《朝日新闻》驻莫斯科记者报道:《苏联担心日本对中国现代化进行合作》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月二十七日刊登该报驻莫斯科记者白井的一条消息,标题是《苏联担心日本对(中国)现代化进行合作》,摘译如下:    苏联认为,邓为互换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而访问日本,不仅把日本卷入了中国的反苏战略,而且会促进日本的军国主义化;另外,因邓的访日而更加频繁起来的东京与北京的“危险接近”,“不仅会使远东的国际形势恶化,而且可能对和平事业产生危险的结果”(苏联共产党机关报《真理报》),从而提高了警惕性。    在揭开“日中新时代”序幕的邓的访日热潮中,苏联现在最害怕的是,通过邓副总理和日本政、财界领导人的会谈,取得日本对中国指望的“四个现代化”进行全面的合作,将来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工业上,中国可能成功地转变为一个超过苏联的大国。    苏联认为,中国一旦实现了“四个现代化”,变成了强国,不知道会在东南亚干些什么。    【塔斯社莫斯科十月二十七日电】题:关于邓小平东京之行    《真理报》驻东京记者伊戈尔·拉蒂晓夫写道,日本进步舆论认为,日本人民以及远东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所要求的不是军备竞赛,不是军国主义化和北京领导人今天唆使日本同苏联进行的军事对抗,而是同日本的所有邻国和平合作。

6. 日报报道:《美国舆论的看法:苏联外交彻底失败》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月二十七日刊登该报驻华盛顿记者宫崎的一条消息,题目是《美国舆论的看法:苏联外交彻底失败》,全文译载如下:    对邓小平访日,美国宣传机构都作为特大消息加以报道。以《华盛顿邮报》为首的主要报纸都在头版刊登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互换批准书的巨幅照片,大张旗鼓地报道日中两国关系进入了新时代。    特别表现出强烈关心的是《华盛顿邮报》。这家报纸二十五日发表的题为《北京和东京的结合》的社论说,日中条约不仅清算了过去,而且表明“日本已决心放弃同中苏保持等距离的立场,而倾向于中国”。社论还注解说这是“战后世界政治的巨大转变之一”。    象该报这样的评价可谓稍有例外,但是,几乎一致认为,由于这个条约的签订,日中关系将变得更加密切。《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一篇社论就是一个代表作。它虽然认为条约本身“主要是一种形式”,但它很重视两国将因此而更加卖力地促进“经济上、政治上的合作关系”。    《巴尔的摩太阳报》报道说,“在东京有人说一九九○年日中贸易将达到一千亿美元大关”,“日本财界的期望是出口成套设备和出口技术”。不言而喻,美国国内舆论一向指出的是,日本在经济上对广阔的中国市场抱有期待感,而中国的态度是接受它,以推进现代化。    不过,关于日中条约所包含的中国方面的意图之一“反对霸权”    ——反苏路线问题,一方面有象《华盛顿邮报》那样作了重视日本倒向中国的注解,但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人指出,日本政府为不刺激苏联而采取了慎重的态度。    这种客观报道,好象出于美国政府和国民都在以一种愉快的心情注视着邓副总理访日。日中之间的友好关系,主要是由日中双方的经济、政治意图产生的,但结果却造成了苏联对亚洲外交的“彻底失败”的事态。其原因在于苏联在北方领土问题上态度僵硬。    因此,即使产生了很可能被认为由于签订日中条约而形成美中日“对苏包围圈”的事态,那也是苏联自作自受。仅就亚洲来说,现在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局面,那就是:“美国已经能够加强本身的安全,而不会被苏联吹毛求疵了”(《华盛顿邮报》),这是美国求之不得的事态。

7. “越南之声”电台对我进行攻击

【本刊讯】“越南之声”电台十月二十八日广播一篇述评说:    中国邓小平副总理在东京答日本记者问时说:“人们将越南称作‘东方的古巴’,我赞成这个意见”。    中国当权者重复这种诬告古巴的论调,自我列入反对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之流。中国当权者诬告古巴已经是不光彩的。现在他们又以此来诬蔑越南,罪名更大。    他们诬告越南是“东方的古巴”和“越南侵略柬埔寨”,只是为了掩盖他们指使波尔布特—英萨利走狗集团残杀柬埔寨人民并以越南西南边界战争对越南施加压力的事实。

第 4 版

1. 美刊文章:《铝------神通广大的金属》

【本刊讯】美国《全国地理月刊》八月号刊登一篇题为《铝——神通广大的金属》的文章,摘译如下:    铝仅仅被发现于一百五十年前,成为商品也只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可是今天,在为人类服务的各种金属中,除了铁和钢之外,铝的用途是最为广泛的。主要原因在于铝的用途多得令人难以置信。    这种用来做厨房用具的薄金属,同时也可以做战场上坦克的甲壳。可以用它做椅子和棒球球棒,但它又是飞机和空间运载工具所必需的原料,它们的支架的大部分、外壳、甚至铆钉都是铝制的。    铝还有其它多种用途。在薄薄的睡袋外面涂上一层铝(每个睡袋所用铝箔的重量还不到一英两)就可以使野营者睡得又舒服又暖和。在石棉衣上涂一层(只要几英两)铝,就可以使消防队员感到“凉”,因为利用铝的反射性可以防热,在温度高达摄氏一千多度的熊熊烈火附近,穿这种石棉衣的消防队员所感到的温度只不过是摄氏二十七    ——三十八度。铝既然反射热为什么用来做炊具呢?因为它在直接与热源接触时,却是很好的导体。把铝粉放在液体介质中涂刷在物体上长期不会脱落。把铝捣成粉末就成为火箭燃料和一种烈性爆炸物。    总之,从制造飞机到自行车、衣服一直到拉链,铝被巧妙地做成各种各样的有用物品。    往四周看,这种神奇的金属用做汽车、火车、房屋和摩天大楼的外壳。往海上看,铝制的船只,从拖网船到游艇,越来越多。再抬头往上看,铝制输电线象蜘蛛网一样,正在输送着巨大的电流。世界上轻量级冠军——铝,在远距离输送电力方面几乎已代替了体积较重的铜做高压线。    有人认为我们的时代可以称做为铝器时代。如同工业革命把笨重的木制机器改变为较坚固和较精密的钢铁机器一样,我们今天的任务是把沉重的钢铁机器改为较轻的铝制机器。    铝除了有多种用途之外,它还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能,使得它好象属于另外几种不同的金属。    譬如,单纯的铝软得可以用刀切削,但铝合金却象钢一样坚固,而重量却只有钢的三分之一。铝制品还不会变质,这种金属一接触到空气,在它的表面上便长有一层透明的“锈”,把表面封住,不再腐蚀    。    美国南部和西南部的农民用铝做奶牛棚的屋顶,利用铝的反射性使室内凉爽,因而牛奶产量增加。盖房子的人喜欢用铝做墙壁和滴水沟,不用油漆十五、六年也坏不了。用铝做食品和饮料罐头在化学上保险而稳定,它和大多数食物不起反应。    没有任何一种其它金属能够象铝一样可以让人随意地弄成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种形状。你可以把铝卷起来,可以锻造它,可以锯、切和剪它,你还可以象挤牙膏一样让它通过一个不管什么样的冲模来做成各种形状的东西。把铝拉成丝可以拉得象蛛丝那样细。    铝的冶炼过程要消耗大量的热能,但一旦炼成以后,铝是可以一再回收的,回炉消耗的电量就非常的少了。用回收铝回炉比从铝矾土中提炼铝要节省燃料百分之九十五。

2. 英教授发现阿司匹林混水浇灌能防植物枯萎

【法新社伦敦十月二十七日电】《泰晤士报》今天报道,根据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的研究,身价低微的阿司匹林,在少雨的国家里,可能有防止作物在旱季期内枯萎的作用。    该报报道,萨夫德拉教授已发现,用有阿司匹林溶化在内的水浇灌的植物,没有那么容易枯萎,原因是,阿司匹林减少叶对空气失去水分的速度。    生物学系教授曼斯菲尔德说,“若干时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一种有效的化合物,来使植物在干旱地区保存水分。阿司匹林具有廉价和容易应用的优点。就我们所知,它没有什么有害的副作用。”

3. 《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台湾:研究“北平”》

【本刊讯】美国在香港出版的《亚洲华尔街日报》九月一日刊登秦家聪发自台北的一则报道,题为《台湾:研究“北平”》,摘译如下: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观察中国问题的机构集中在香港,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比台北更加严肃认真和如饥似渴地从事这项工作。    在台湾有很多研究大陆中国情况的机构。有政府和国民党双重领导下的情报机构。此外,一些政府部门也设有密切注视中国局势的专门机构。例如,在经济部就设有一个研究中国经济情况的机构,甚至政府新闻处也设有一个监听中国发生的事件的机构。几年来,台湾研究大陆中国的情报机构取得了很多成就,这里的政府发表过中国的秘密文件的全文,其中有很多后来证明都是真的。在这些文件中,最有价值的是题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四卷,其中包括二百四十二篇毛的讲话、信件和指示,据信这是红卫兵组织在文化革命期间编的,供内部传阅。台湾还以搞到和出版中国的重要文件而闻名,如宪法修改草案,在北京还没有正式发表之前它已经印发了。    有些专家偶尔对个别文件表示怀疑,认为这些文件不是修改过的就是伪造的,以为其反共目的服务。    美国一位重要的学者——前国务院官员,曾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研究台湾公布的文件的真伪——得出的结论是,几乎所有有关中国国内政策的文件都是真的。虽然,某些有关对外政策,特别是有关对美国的政策方面的文件,也许是值得怀疑的。但是,据这位学者说,伪造的文件可能是其他国家(如苏联)干的,甚至在台湾的专家也许也可能上当。    迄今为止,台湾最著名的观察中国的组织是一九六一年成立的国际关系研究所。自从一九七五年以来,它一直在政府办的国立政治大学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这个大学毕业生大部分学生都担任文官。    这个研究所出版了几种刊物,最有名的是《问题和研究》月刊。不久前,它还出版了一本《中共术语字典》,并且正在编写一本《名录》,这本书中将提供五千多名中国人的传记。    《问题和研究》杂志通常刊登外部的投稿人写的分析文章以及该研究所自己的研究员写的文章。但是,这家刊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它发表的中国内部文件。这些文件是由台湾情报机构搞到的,这些情报机构声称在大陆派有特务。当然,文件发行的范围越小,对台湾来说就越难搞到手。    美国的一位前外交官说,有些文件是美国搞到的,然后转给台湾发表。最近出版的一期也许就是一个典型。这一期刊登了一篇有关毛的政策方针和个人迷信的文章,是由该研究所的一名专家写的。另外还刊登了三篇外边的投稿人写的有关中国的外贸、欧洲共产主义和北京在非洲的活动的文章,并且附有新疆党的新领导人汪锋的小传。    但是,迄今为止人们最感兴趣的材料是中共中央去年发布的所谓“四人帮”罪行材料的中发三十七号文件。由于这个文件太长,所以分期出版。    国际关系研究所是由前外交官蔡维屏领导的,他在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五年期间任外交部副部长,一九七五年被任命为这个研究所的所长。    蔡先生主管的这个研究所拥有一百二十名工作人员,其中一半是研究员。他说,该研究所保存了自从一九五三年以来大陆中国各省电台的广播录音。这个研究所把对大陆中国的研究分为六方面:党政、教育、青年、军事、社会情况和经济。    美国的一位中国问题的学者说,这个研究所的工作质量差得可怜。他说,“他们有这么多的人力和物力,本来应该能够做更多的工作才是。而实际上,他们所做的唯一真正有用的工作是他们发表的中国的文件。”    可是,另一方面,新闻界和学术界的许多中国问题观察家都认为,这个研究所出版的东西对他们的工作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4. 匈报报道《用苜蓿草生产蛋白》

【本刊讯】《匈牙利新闻报》七月七日以《用苜蓿草生产蛋白》为题报道:    迄今为止,唯有托尔纳州托马希城郊的预防疫苗和营养品企业用绿色植物,即苜蓿草生产浓缩蛋白。生产工艺是由布达佩斯工业大学四位教授发明的。前几年才开始大批生产。    韦派克斯有限公司的顾问拉斯洛说,人们把用绿色植物生产的浓缩蛋白看作是今后几十年提取蛋白质的重要源泉之一。众所周知,有人设想,地球上的人口将要比现在增长一倍,那么这一发明,即不论通过任何一种绿色植物都可以生产出浓缩蛋白的方法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就无须多说了。这种浓缩物中除含有蛋白质以外,还含有其它营养价值较高的生化物质。    由于事关专利,故此不便详述其生产工艺。实质是,绿色植物,具体指苜蓿草经过加压、加热、烘干以及其它一些工序,在三小时内加工成一种浓缩物。工厂每小时可加工六吨植物。这种浓缩物所含蛋白质也不尽相同。浓绿色的粉状物体含有百分之四十五至五十的蛋白质,纤维状的物体含有百分之十四至十六的蛋白质。而白色的粉状物却含有百分之六十五的蛋白质,并可作为人的补养品。目前生产的浓缩蛋白主要是供养牲畜的。日本的三菱公司已从匈牙利购买了生产并在远东销售这种浓缩蛋白的专利。日本三菱公司已与美国斯威夫特公司签订了联合生产协定。欧洲也对这一专利很感兴趣。丹麦的安希德罗有限公司与一家糖厂协作兴建了每小时可加工五十吨绿色植物的工厂。有关匈牙利在中东新建这类工厂的谈判正在顺利地进行。

5. 瑞典研制出一种台力不锈钢

【本刊讯】台湾《青年战士报》十月十六日译载报道:    瑞典一工业公司宣称已研制出一种新的不锈钢,抗蚀力特强。这种新产品是铬、钛、镍和铁的合金。其中铬及钛的含量较高,所以可抗化学品及海水之腐蚀力。另外加入少量的镍,约百分之四,就可以减少不锈钢的脆性,使质料更具韧性,这和一般抗蚀不锈钢的道理一样,成份也类似。    这种不锈钢材料,在焊接时也不必预热或有延热,非常方便,最适于用在化工厂及电厂的各项构造上。

6. 美国发明一种金属滚压机

【本刊讯】台湾《青年战士报》九月二十八日报道:    金属在被制造成应用的物品以前,多是先铸造成棒状,管状、线状、片状等,以便储存,运输。而在制造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四十种不同的操作手续,时间则超过一个月以上。美国的恰士铜业公司发明一种作业方法,可将四十天缩短为四十秒钟。恰士公司的合金金属线滚压机,较现在使用一般使用的快十倍,其步骤有冷滚与热滚两种,因此速率大增,可减少铜的生产成本。

7. 台湾研制成功建材混凝土减水剂

【本刊讯】台湾《联合报》十月十八日报道:工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工业研究所已在最近研制完成混凝土减水剂,并已能提供设厂生产技术服务。    混凝土减水剂,是用于拌合混凝土时加入,可减少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并不影响工作度,可降低单位水泥用量,节省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