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09-19

第 1 版

1. 戴维营会议达成 协议内容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九月十八日电】(记者:海伦·托马斯)戴维营最高级会议昨天取得引人注目的结局,美国、埃及和以色列显然在最后一刻就一项实现中东和平的总蓝图达成了协议。    据说戴维营会谈的最后几小时是极紧张的,卡特急忙把文件交给萨达特和贝京要他们最后批准。    了解情况的人士说,这次会谈的转折点是卡特昨晚同贝京举行了四小时二十五分钟的马拉松会晤。    据信会谈的主要问题是以色列建议同巴勒斯坦人和约旦共同享有统治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权力。    根据这项建议,在一九七六年中东战争中被占领的这两块土地上,巴勒斯坦人将控制市政,以色列负责对外安全,约旦掌管警察。    参加最高级会议的人士说,贝京在最后一分钟作出的让步促使萨达特接受了这项最后协议。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九月十八日电】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十七日晚签署了两项保证在三个月之内谈判一项和约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卡特总统在一旁观看他们两人签署这两项文件。    这两位领导人是在白宫东厅举行的一次仪式中签署这两项协议的,美国官员称之为走向中东全面和平的重大步骤。    这两项称为“中东和平基础”的协议,扼要地作出了由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人共同享有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的主权的规定。    这些协议还规定了“埃及和以色列”在三个月之内“缔结和约的基础”。    在戴维营举行的为期十三天的最高级会议结束时,关于以色列在一九六七年中东战争中从约旦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建立的定居点的前途问题,未提出任何解决办法。    埃及代表团坚持,以色列撤出所有的定居点是缔结拟议中的埃以和约的先决条件。    以色列代表团说,撤出这些定居点的问题,在今后举行和谈的过程中通过谈判解决。    美国官员说,以色列议会将于今后两周内开会辩论并决定解决定居点问题的办法。    还有一件不清楚的事情是,以色列在一九六七年战争结束时吞并的东耶路撒冷的前途。美国官员们说,经过通信将说明为过去属于约旦的东耶路撒冷的前途制订的计划。    美国官员表示希望约旦将参加下一轮的以埃和谈。    美国官员说,为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人分享主权所作的安排为时将达五年。    这些官员答应在今天上午作更为详细的情况介绍,他们说,根据过渡期间的安排,以色列将在约旦河西岸的重要地区保持驻军,巴勒斯坦居民将实行自治。    卡特、贝京和萨达特在白宫的东厅共同宣布这项协议时向全国作了电视广播。    政府官员说,定居点将由国际保安部队负责提供保障,美国将不派驻军队。    官员们说,以色列将在条约签字后三个月到九个月内从西奈撤出大部分部队。    一旦撤出大部分部队之后,以色列和埃及将宣布建立正常外交关系,并且宣布两国处于和平状态。    在宣布和平之后两三年内,以色列将从西奈沙漠撤出全部驻军。

2. 波斯通讯社说:在伊朗东部的强烈地震中一万多人死

【合众国际社伊朗马什哈德九月十七日电】伊朗官方的波斯通讯社今天说,一次发生在伊朗东部边远盐碱沙漠地区的地震摧毁了一个大城市和四十个村庄,有一万一千多人死亡。    波斯通讯社说:“在塔巴斯的一万三千名居民中,只有二千人在十六日的地震中没有死亡,城里所有的房屋建筑都倒塌了。”    波斯通讯社还说,除了毁坏了四十个村庄以外,还有六十个村遭到严重破坏。    【合众国际社伊朗塔巴斯九月十七日电】在今年内世界上最强烈的一次地震中,这个曾经很繁荣的土城几乎没有剩下一堵完整的墙壁。    军队、消防队员和平民从破砖碎瓦中挖出一具又一具的尸体,匆匆运到公墓埋葬。    由于本地所有医生都在地震中死亡,救护车和私人汽车将数以千计受伤的幸存者送到费尔道斯。    数百名受伤的人仍然在塔巴斯的大街上,等待治疗。    伊朗空军运来一个飞行医院并向这一地区数千名无家可归的人空投提灯、食品和炊事用具。    伊朗国王和王后在政府电台发表了一项呼吁,要求公众捐献救济金。    【法新社德黑兰九月十七日电】这次地震消息今天对于伊朗首都迷信的群众有着强烈的影响。这些人已经因昨晚的月食而感到不安了。    许多人认为这些自然现象同这个国家的什叶派穆斯林最高领导人所作的关于“真主要对政府报复”的告诫有关系。

3. 阮友寿抵马里时发表反华讲话

【法新社巴马科九月十六日电】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副主席阮友寿认为,“目前,越南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由北京政府的破坏阴谋造成的”。    这位越南副主席是在九月十五日下午到达巴马科时讲这句话的,他将对马里进行两天正式访问。    中国驻巴马科大使馆间接地回击了这一讲话,今天上午在马里首都散发了刊登着《人民日报》一篇文章的一期新闻稿专刊,否认关于中国唆使、纵容华侨离开越南之类的污蔑,并指责越南当局利用“苏联的反华宣传”,侵略柬埔寨,“充当亚洲的古巴,在东南亚继续谋求实现其霸权主义野心”。马里的报刊电台没有转发越南副主席指责中国的那一段话。

4. 葛罗米柯抵纽约并在机场讲话

【塔斯社纽约九月十七日电】题:安德烈·葛罗米柯的讲话    今天到达这里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在机场发表了如下讲话:    苏联代表团来到这里参加联合国大会第三十三届会议。我们把这次会议看作是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面临着加强和平和解决涉及各国人民具体利益的问题的各项迫切任务。    当前的国际局势尽管充满各种矛盾和不同涵义,但还是有利于巩固最近几年来取得的积极变化。紧张局势的缓和进程证实自己是很有生命力的,假如我们不希望已取得的结果受到威胁的话,尽管和平的敌人在不断地攻击这个进程,我们仍然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巩固和加强这一进程。    各国人民都在期望联合国将为保卫和平和广泛的国际合作说出自己举足轻重的话。    如果不遏制军备竞赛和在裁军方面取得进展,和平就不可能是牢固而持久的。这已成为公认的事实。而已作出了有益决议的联合国大会裁军问题特别会议的举行恰好就证实了这一点。既然作出了决议,现在就应当紧跟着采取实际行动来实现这些决议。    问题不在苏联方面。没有任何一种武器,首先是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是苏联不想在对等的基础上根据同其他国家的协议来加以限制、禁止、尔后再从武库中取消的。我们提出的种种建议就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希望这些建议这一次也能得到联合国大会的理解和支持。    在美国逗留期间,我们将举行苏美会晤。在会晤过程中无疑将着重讨论正在拟订的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协定,寻求相互可以接受的办法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

5. 范文同和马科斯开始会谈

【法新社马尼拉九月十七日电】来访的越南总理范文同与菲律宾总统今天的第一轮会谈推迟了三小时开始,未说明原因。    新闻部长弗朗西斯科·塔塔德说,会谈是当地时间十八点在马拉卡南宫开始的,将不中断地一直进行到在马拉卡南宫宴会厅为贵宾举行宴会的时候。    在推迟会谈的同时,恰好菲律宾军队对近郊一个很大的约一千人的越南难民营强加管制,昨天在那个地方,前越南军官陈平仲切断他的小手指抗议范文同来访。    塔塔德不愿说明推迟三小时会谈的原因。他还说,他事前不知道两位政治家将谈些什么,并证实将不向记者介绍会谈情况。    【路透社马尼拉九月十七日电】总统府说,来访的越南总理范文同今晚会见马科斯总统,就加强两国关系和增进合作的途径问题举行会谈。    今晚的正式会谈原订于下午举行。今天早些时候越南官员和菲律宾官员已举行了预备性会谈,讨论了增进双边合作的办法,可能还讨论了缓和某些相互猜疑的办法。    这次秘密会谈是在范文同的四天正式访问的第二天在总统府举行的。会谈后举行了国宴    。    所讨论问题的内容没有透露出来。

第 2 版

1. 美联社报道美去年海外直接投资情况

【美联社华盛顿八月二十九日电】商务部今天说,美国海外直接投资在一九七七年增长了百分之九,达到一千四百八十八亿美元。    美国在国外直接投资总额比外国在美国直接投资总额三百四十一十一亿美元大三倍以上。    直接投资是这样的投资:投资者至少拥有百分之十的所有权,足以使投资者对企业的活动施加相当大的影响。    商务部说,美国在国外投资的收益增长百分之四,达到一百九十九亿美元,包括三十八亿美元的使用费和专利费,这两项增长了百分之七。    美国公司把从国外分公司得到的收益重新投资的数额下降百分之五,降到七十三亿美元,以制造业分公司的下降幅度为最大。商务部说,从国外分公司得到的收益比股息总额增长得少。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将近一半(六百五十六亿美元)投于制造业,其次是石油工业,计三百零九亿美元。    投资的大部分(一千零八十亿美元)是在发达国家,而其中的大部分(六百零六亿美元)是在欧洲,其次是加拿大,投资三百五十四亿美元。

2. 英《经济学家》谈苏联经济的文章:《不能获胜吗?》

【本刊讯】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八月十九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不能获胜吗?》,全文如下,    西方研究苏联经济的一位重要专家基思·布什先生在伦敦《研究》季刊上发表一篇文章,预计苏联八十年代初在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的同时,防务费用会不断增加,石油供应会日益短缺。八十年代的前五年,苏联经济每年将只增长百分之三,七十年代末为每年百分之四,但是防务费用每年至少将增加百分之四或五。防务费用已约占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三。    俄国珍贵的硬通货收入大部分将继续用来偿还外债和外债利息,布什估计俄国约欠一百七十亿美元外债。俄国一九七七年仅外债利息就达约三十亿美元,今年几乎增加到四十亿美元。俄国现在硬通货收入大约有一半来自向非共产党国家出口原油和石油产品。    问题是,预计苏联石油产量很快就会到顶(年产约六亿吨),从而使苏联集团变为完全进口石油的国家。俄国一直没有很快地发现新的大油田,水的侵蚀已使目前的油田开采放慢了,因而需要美国特制的一种潜水泵。采用美国技术力量的能力如何呢?    布什先生列举了说明这一切情况的一系列推论,但都是不能吸引人的。不管俄国是听其自然地发展,还是按照斯大林的方式努力发展,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麻烦看来是免不了的。工业或其他部门的改革最终可能会提高生产率,但是对于担心其会受到控制的党的头目们来说,改革的政治代价可能太大了。如果俄国削减防务重负,显然会从中得到好处,但是那样做可能很难说服苏联元帅们,即使政治家们一致认为有必要那样做也罢。    苏联的一个兴旺部门是向发展中国家销售武器。中央情报局最近估计,苏联向发展中国家的武器销售额约占它同这些国家贸易总额(去年约为一百二十二亿美元)的六分之一。武器销售额占苏联从这一地区得到的硬通货盈余的大部分,从一九七六年的八亿美元猛增到去年的十二亿美元。值得怀疑的是,最近有消息说,俄国愿意同美国达成协议:通知各自的军火商少卖些武器。

3. 东欧官员说阿尔巴尼亚正向印度寻求援助

【合众国际社维也纳九月十五日电】东欧官员们今天说,孤立主义的小小的阿尔巴尼亚已把注意力集中在印度身上,认为它可能成为新的养父和保护者以取代中国。    阿尔巴尼亚自从它与北京已结成十七年的联盟于今年七月突然破裂以来,急不可待地寻求一个新朋友和盟友,这个新朋友和盟友要大到足以提供长期援助,可是又要不那么强大,地理位置不那么近,这样将来就不会成为掠夺者。    东欧官员们说,由于地拉那要寻求这样的理想盟友,所以阿尔巴尼亚派遣了一些高级贸易代表团到印度去。印度是很有潜力提供技术援助的,如果说不是物质援助的话。    阿尔巴尼亚外交官们不肯谈论下述的消息:印度顾问不久之后可能出现在他们的这个居于亚得里亚海海口的重要战略位置的革命国家。    其他一些东欧官员说,北京取消对阿尔巴尼亚的一切经济和军事援助已使地拉那“孤立无援”。    一位官员说:“中国人在阿尔巴尼亚留下的未完工的重要工程项目至少有十五项,其中许多项目接近于竣工。”    这位官员说,阿尔巴尼亚之所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德里身上,是因为印度人多年来接受俄国援助,对于苏联工业技术和建筑技术很有经验。    印度外交官员们说,他们不知道新德里和地拉那之间有没有什么协定。    一位印度官员说:“我甚至不认为我们同阿尔巴尼亚有外交关系。”    西方外交官们说,他们要是看到阿尔巴尼亚讨好印度,他们“丝毫也不会感到惊奇”。    一位外交官说:“阿尔巴尼亚已同有可能援助它的一切共产党国家闹翻了。它先是在一九四八年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原因同南斯拉夫决裂了,后来又于一九六一年同莫斯科争吵,现在它已同中国闹僵了。霍查现在剩下的唯一的共产党朋友是河内,而越南人现在有自己的种种困难”。

4. 美报文章:《报纸使用冷排版》(上)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七月三日以《纽约时报进入电子印刷的新时代》为题刊登两篇文章,介绍该报在印刷、版面编排方面采用的新技术。其中一篇是布朗写的题为《报纸使用冷排版》,摘要如下:    从今天这一号开始,《纽约时报》放弃十九世纪的印刷术,采用更适合现代工业技术的印刷术。    虽然对大多数读者说来,区别也许看来微小,可是它却从根本上改变了《纽约时报》的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工作的方式。    直到昨天,《纽约时报》上刊登的许多新闻都是用许多稿纸按用打字机键卡嗒卡嗒打出来的,不得不用手准备好数十份完成了的稿件,并分送给有关编辑。编好的原稿然后由排字工人在赍诺铸排机上排版。    然后用铸排机排出来拼成栏目,压制纸型浇铸出固态金属板,再把它装上印刷机印报。    所有这一切要求许多手工劳动和反复文字打印的大量重复劳动。大量的稿件要在记者、编辑的办公桌之间迅速地转来转去,随后转到排字房,这都要靠人去做。而现在大部分运转是电子流过线路和自动开关的运转。两项主要发明《纽约时报》的新印刷方法主要靠两项革新:利用电子计算机自动照像排字和莱特弗莱克斯塑胶印刷版。    照像排字是迅速地操作的电子流和光束,取代了流动的熔化了的铅和沉重的浇铸。    对使用者说来,这项新工艺的一切看来似乎较轻、较快。与陈旧的打字机相比较,电子计算机的终端键盘只要轻轻地一碰就行了。现在印刷机上使用的莱特弗莱克斯塑胶版重量只有十二盎斯,而印刷工人原来搬动的铅板重达四十三磅。新方法如何工作下面是现在出现的情况:记者坐在一个电子计算机的终端装置旁边,终端装置发出嗡嗡的声音而不是卡嗒卡嗒的声音。取代打字稿的是绿色字母闪现在黑色荧光屏上。    终端装置有一个键盘,就象打字机的键盘那样,但是有数十个附加键,供编辑稿件和把原稿变成报纸型式。    在原理上,这二百五十个左右的机件(《纽约时报》为购置每一个机件花了大约九千美元),更象人们在玩电视乒乓球,而不象是在打字。    但是记者和编辑们不是操作电子球和开关,而是编排、更动和修改荧光屏上出现的稿件。    当稿件修改完毕时,类似游戏的事情也就结束了。按一下终端装置上的键,荧光屏上的稿件便进入了《纽约时报》的电子计算机储存器。    《纽约时报》的电子计算机房间是一套拥有精确控制的温度、充满了嗡嗡声响、干净和门上装有密码锁的房间,它很象是承包国防项目机构的实验室,而不象一家报社的心脏部门。储存当天的消息此地,在一大堆象绝缘套管的电缆和有大型冰箱那样大小的灰色的电子计算机柜中间的是正在旋转着的磁盘储存器,上面储存着可能考虑要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每条消息。    身穿油污工作服的肌肉发达的印刷工人不见了,在《纽约时报》社,由一类新人取代了他们,即三十来名系统分析人员和程序编制人员,他们是伺候这家报纸的三十台电子计算机的。    (上)

5. 美国防部长布朗说:保持军事准备状态是保障安全的当务之急

【国际交流署纽约九月十三日电】题:布朗说,保持军事准备状态是保障安全的当务之急    国防部长布朗说,在美国国防预算中当务之急是保持国家的军事准备状态,而不是获得先进的(但是昂贵的)武器。    布朗在九月十三日的一次讲话中说:“再增加一些部队(不管是陆军师、航空母舰,还是以陆地为基地的空军联队)不是我们最重要的当务之急。我们的当务之急乃是照顾好现有的能力,使它们接到通知后很快就可以真正执行使命,就是使这些力量处于很高的准备状态。”    国防部长是在纽约市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会议上讲话,这是卡特总统否决一项建造第五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二十亿美元计划以来布朗第一次发表讲话。    布朗在解释总统的这一行动时攻击了他所谓的“过时的动员战略”。    他继续说,关于一般任务部队,“我们似乎就不讲战斗准备、高度戒备和迅速反应了。其结果,虽然在继续施加压力要求得到新武器和新装备,但是我们的一般任务部队的战斗准备、戒备状态和机动性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国防部长说,他相信,“如果有充分的预警时间,我们和我们在中欧的盟国能够充分弥补这些不足,立刻阻止华沙条约国家发起的进攻。”    他接着说,不幸的是,“这样一种可能性正在增长,就是华沙条约国家能够迅速进行动员和部署以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使北约国家来不及弥补这些不足和把充分的部队调往它们的防地。”    布朗最后说,美国整个威慑力量“并没有虚弱到悲观论者要我们相信的那种程度,但是它也没有强大到我们希望它达到的那种程度”。

第 3 版

1. 西德报纸文章《莫斯科垂涎南朝鲜》/日《朝日新闻》报道《韩国出现对苏接近气氛》

【本刊讯】西德《法兰克福汇报》九月十四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莫斯科垂涎南朝鲜》,摘要如下:    苏联领导正在为它在远东的地盘而奋斗。对河内的支持是第一个征兆,河内已卷入了同北方邻居中国的冲突之中。很可能莫斯科也在垂涎南朝鲜。在波恩国际议会联盟会议期间可以看到第一次政治调情。苏联代表鲁宾在一次招待会上走向南朝鲜议员首席代表朴桢圭,并进行了谈话。这位苏联议员赞扬了南朝鲜对外政策的一些基本点。鲁宾向这位南朝鲜人建议,争取同北朝鲜建立经济接触,因为这是和平合作的最好的基础。莫斯科是否放弃了迄今的在共产党的旗号下重新统一朝鲜的观点?    要从莫斯科对南朝鲜的一个策略手腕中得出广泛的结论可能还为时太早。苏联在波恩舞台上这种突然接近的做法暂时可能只是对北朝鲜船头放的一炮。出席国际议会联盟会议的北朝鲜代表肯定非常吃惊地注意到了苏联和南朝鲜代表的会晤,并向其中央机关做了汇报。    【法新社汉城九月七日电】南朝鲜报界今天注意到苏联对南朝鲜的态度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    几家大报着重指出,保健部长官申铉 鎬这位第一个被准许进入苏联的南朝鲜内阁级官员,受到了苏联当局的热情接待。    两名南朝鲜记者也第一次获得了入境签证,让他们去采访在苏联阿拉木图市举行的世界保健会议    。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九月三日刊登该报驻汉城特派记者小票的报道,题目是《韩国出现对苏接近气氛,莫斯科也做出无声的善意》,摘要如下:    由于中苏对立和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等,亚洲的冷战结构进入了重新组合的过程。此时,在韩国,接近苏联的气氛高涨起来。为出席在苏联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会议,作为韩国的部长级人物,第一次由保健社会部长官申铉 鎬等人组成政府代表团;参加在列宁格勒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的韩国队,击败了劲敌苏联队。这种欢呼声,也第一次由汉城的广播电台通过韩苏间的国际电讯,播发出来。    也有人注意到,在经济方面以通过第三国的间接贸易形式,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成绩。据大韩商工会议所说,韩国同东欧国家进行经济交流的时机也日趋成熟。

2. 日报消息《伊朗有反击苏联攻势的迹象》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九月十二日刊登该报驻德黑兰记者谷川写的消息,题目是《伊朗有反击苏联攻势的迹象》,摘要如下:    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对巴列维体制发生动摇一事表示深切的担心。伊朗的动荡,不但会进一步加剧阿拉伯、以色列纠纷未得到解决的中东的混乱,而且也会给西南亚造成混乱,因此,对于许多能源都要依赖中东的西方国家来说,是极其关心的事。伊朗一方面以同美国    的深厚关系为主轴,明确地表明自己是西方阵营的一员,但另一方面,它又在东西方紧张局势缓和的背景下,一直同苏联、东欧国家加强交流,推行全方位外交。    但是由于最近苏联在非洲、中东和西南亚扩张,缓和的局面开始出现裂缝。特别是由于伊朗政府看到政情不稳的背后有苏联的影子,因此将不得不修改全方位外交。可以想象,其结果,就会冷却同苏联的关系,而加强同美国及中东、亚洲的保守派国家之间的合作,这是常识。焦点是美国如何分析伊朗的现状,提出将来的对付办法。假如美国把长期稳定伊朗及其周围的措施同维护巴列维体制的问题分开考虑,那么,巴列维体制就会陷入真正的内外危机。    海湾国家虽然历来都表示拒绝接受伊朗提出的海湾安全设想,但最近却表示要以向前看的态度进行研究。迄今被视为处于对抗关系的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也好象要为对抗苏联的扩张而携起手来了。

3. 伊朗新闻大臣指责说:欧洲共产党支持伊朗反政府集团

【美联社德黑兰九月十七日电】一位伊朗官员今天指责说,欧洲共产党是支持这个国家反对政府的持不同政见集团的。    新闻和旅游大臣阿梅利—德黑兰尼警告说,伊朗最近发生的那种方式的暴乱并不是孤立的,它是一个外国列强“指使”的国际性骚乱的一部分。    这位大臣虽然没有指明是哪个外国,但是本地的政治观察家猜测,这句话可能间接指的是伊朗的北方邻居苏联。    他说:“近日来,许多欧洲共产党的领导人一直在背后支持这里发生的事件。我指的是欧洲共产党,其中包括法国共产党。”    这位新闻大臣指责欧洲共产党支持伊朗的持不同政见者。他又说:“他们同他们(伊朗集团)保持有某种方式的联系并且支持他们。”

4. 王昌煦文章《如何推进彼此了解的使命?》(二)

纽约时报和其它二家本地报纸赞美芭蕾舞的足法,但是认为仍带有浓厚政治意味。它们没有指出一件事:中国芭蕾舞并不完全抄袭俄国的“天鹅”;而是把重点放在如何发挥“洋为中用”的新中国精神。    纽约每日新闻指出:节目花样之多,简直比纽约中国餐馆的家庭餐菜目还要多,不能在一夜吃得完。时报比较一针见血,它说:我们看完一个节目,猜不出下面是什么节目……但是这种五花八门式样繁多的节目正足以反映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七月八日)说得不错,但是太笼统一点。如果这些评论家能够把中国戏剧传统描写成为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而且再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哪些节目(如红绸舞、百鸟争鸣)是古代就有了,但是采取了新的形式(古为今用)。这样美国听众观众才能获得一个比较有深度(不是皮毛)的对于中国艺术的了解。我深信不疑,这一种解释工作,必须我们中国人担负起来。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在中国文化与西方之间存在着的鸿沟太多了,不是艺术团表演十天就可以消除的,也不是一知半解的美国报纸可以消除的。我希望在未来的一星期中,我们中国人在观看这个节目时,对美国人随时做些解释工作。    美国报纸评论清楚显示:美国人认为艺术团的来到纽约,是他们可以欣赏伟大的中国文化的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正如巴恩斯所说,“每一个对舞台有兴趣的人,都要抓住这个机会去欣赏中国人的表演。”(邮报六日)在林肯中心每天晚上出现的潮涌观众显示:巴恩斯的建议已经产生一呼百应的作用。过去西方人不把中国文化看在眼里,对于中国歌舞不感兴趣,甚至于把看中国戏这件事引以为耻,但是这几天的发展已经显示,要鼓励美国人欣赏中国表演这件事,不再会象对牛弹琴那么困难了。“美国牛”已经表示愿意听我们“弹琴”。问题是我们应怎样协助艺术团,使得“美国牛”听得津津有味,我们必须向他们解释我们“弹”的是什么东西,让我在以下提出三个建议,供侨胞参考。    (二)

5. 美联社记者谈伊朗局势

【美联社德黑兰九月十二日电】(记者:克里姆斯基)伊朗的“春天”结束了。随着军事管制法的宣布,伊朗国王巴列维允许更开放的政治言论自由的实验,仅仅进行了十三天就结束了。    伊朗国王八月二十七日任命一个新政府、他对愤怒的宗教领袖作出的让步以及他向新闻和政党开绿灯等等作法,都没有使他的对手软化下来,反而使他们更公开地从事活动。    在一些大城市掀起抗议示威浪潮之后,政府禁止举行公众集会。十多万批评者七日无视这项禁令,在首都举行游行,从而导致在德黑兰和另外十一个城市实行军事管制法。    伊朗国王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危机并不是突然爆发的,但是它现在已有一触即发之势。在今年发生的冲突中,有一千多人被打死。    这些示威活动产生于穆斯林宗教领袖对伊朗国王一九七七年的自由化纲领的日益感到愤怒,他们认为这个自由化纲领是存心冒犯伊斯兰戒律。毛拉或者是穆斯林什叶派阿訇对西方影响的侵入,特别是对色情的或暴力的电影和妇女的自由增多等事都感到气愤。    在伊朗的富家妇女有机会出国留学并且工作一段时间,而没有惹起坚持正统的教派的怒火。但是,伊朗国王强调全面提高教育水平以便造就一个熟练的技术阶层,这就意味着,更多的旧式家庭的女孩子现在可以进入以前由于宗教的清规戒律而对她们关闭的世界。    另外一些人则利用宗教问题来掩盖他们自己的不满。伊朗国王最强烈的反对派来自被政府称为“伊斯兰马克思主义者”的左翼激进分子,这是一个有几百人的秘密组织,他们致力于推翻伊朗国王的活动。    在这里和国外还有许多学生和知识分子也反对伊朗国王的独裁统治和他们所认为的在他的政府中的比比皆是的贪污。    经济上的不满也很广泛。尽管进行了十五年的扫盲运动和石油收入已使得按人口的平均收入从每年一百六十美元增加到二千二百美元,但是有一半以上的人民仍然极端贫穷,仍然是文盲。    政府声称有外国共产党国家在幕后策划这些骚乱,这显然是暗指克里姆林宫及其盟国。    伊朗国王的支持者是谁?    在目前的反对气氛中,要辨别他们比较困难,因为他们保持沉默。然而,伊朗国王在两个关键问题上是得到特权阶层的支持的,即:害怕伊斯兰的清教主义和害怕共产主义。    得到很好的报酬并且在波斯湾装备最糟良的强大的军队看来坚决支持国王。    占三千四百万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的农民没有参加抗议活动。他们有理由感激国王的土改纲领,这个土改纲领使他们得到了曾一度为大地主和教派所据有的财产。但是,一些观察家认为,如果穆斯林教派为动员农民而进行努力的话,农民是会被分化的。    迄今为止,薪水较高的熟练工人和石油工人也没有介入这些抗议活动,队伍不断扩大的中上层阶级也是这样。    由于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而且由于这个王国的战略位置,因此,世界其他各国必然深切地关心伊朗国王的国内危机。    美国在过去二十年中向伊朗国王出售了一百八十多亿美元的先进武器,并把伊朗看作是对苏联向盛产石油的波斯湾扩张的一个重要缓冲国。在阿富汗和南也门的左翼分子接管了政权之后,这个地区的保守的阿拉伯国家对这里的局势表示惊慌不安,并普遍支持伊朗国王。

第 4 版

1. 日刊文章《果树蔬菜的砂栽培法》

【本刊讯】日本《经济学人》周刊七月十八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果树、蔬菜的砂栽培法》,摘要如下:    如果有人说,“你每天吃的西红柿和蔬菜是在工厂生产的”,大概会有很多人笑着说:“有那样的事?”然而,在无人管理商店的铺面上摆着的一部分西红柿和蔬菜确实是采用工业生产方式、有计划地生产出来的。那是不用土而用砂栽培的一种所谓砂栽培系统的独特方法。    更值得重视的是,研制这一系统和利用这一系统进行实际生产的是大型电线工厂住友电气工业公司。农场就在横滨制作所里面。采用独特砂栽培系统的温室整齐地排列在这个工厂的一角,大约六千六百平方米的地方。    试验研究总部砂栽培研究室担负着这个系统的研究和果树、蔬菜的生产工作。据研究室主任说:“这项事业是从北川一荣顾问担任总经理时代开始提出的,其开端是作为实业家想对国民关心的粮食问题作出些贡献,为此,他考虑在历来的生产率低的农业技术中全面采用工业生产技术,尽快地提高生产力。碰巧北川先生又看到同班同学九州大学的福岛荣二先生对迄今为止的农业技术常识进行改革的砂栽培系统试验成果,于是就想把它工业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花费了七年的时间。但是,按工业水平进行砂栽培系统的技术研究并且把这项栽培技术运用到正式生产事业中去,还需要作一番努力。”    可是,当我们看到温室里光泽鲜艳的西红柿和即将收获的甜瓜一行行排列着,以及郁郁葱葱的一片蔬菜的时候,就会切实感到这种砂栽培系统的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这个所谓砂栽培系统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那是在十六、七年前,在九州大学农学部内创建了植物环境控制试验室,由福岛荣二和岸本博二在试验室内共同研究有关试验用植物培植法,这就是开端。后来,这个试验室又发展成为九州大学生物环境调节中心,现在,是我国屈指可数的研究设施。对这两个人来说,虽然能够控制温度、湿度、风速、日照等环境因素,但栽培用的土怎么办,却成了大问题。就是说,用普通的土壤很难完成具有再现性的试验。在摸索适合于试验目的用土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可以单独用砂来栽培,把必要的营养成分制成水溶液从外部加到砂里。    而且,还发现不必象水栽培法那样特别施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例如镁、钙、锰等,在砂里生长的植物根系就自行从砂和水中摄取这些元素。只施用肥料三要素氮、磷、钾成分就可以了。不用说,用天然砂当然可以。    象这样的事情,就把过去“如果没有肥沃的土壤,作物就不能发育成长”、“不施用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肥料不能培育出良好的作物”等农业常识完全被推翻了。    据说地上部的枝叶和果实的生育情况,完全依赖于根系的健全发育和高度的生长活力,在砂里栽培,根系可以象头发那样繁茂,厚密、健康成簇地生长起来。因此,据说用砂栽培法生产的甜瓜和西红柿不但比一般栽培的生长健壮,而且糖分含量高出百分之十左右,博得消费者的欢迎。    以上这些,完全是依靠着砂特有的优越的物理特性。由于砂的细小粒子间有很多空隙,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通气性、透水性,还能增强根部对肥料营养成分的扩散力和供氧能力。    实际上,砂栽培系统非常简单。不需要特殊的栽培池和栽培钵,只要隔一定时间灌施少量肥料。因此,也不必要象水栽培法那样把含有营养成分的水循环流放,不需要安装大规模的循环泵和管道等设备。以甜瓜为例,每株栽植在深五厘米,长五十厘米,宽三十五厘米左右木柜的砂床里,砂床距地面高约十厘米。然后,于砂表面放置直径二毫米的细塑料导管,每隔一定时间通过导管的尖端供给含有养分的水。这样的砂床在塑料温室里排列着许多行。若与一般温室园艺设施比较起来,看上去非常土气。若将砂栽培系统的特点和其它栽培法加以比较,砂栽培有以下优点。    如与过去传统的土壤栽培作比较:(一)可以连作,不需要土壤更新。(二)施肥、灌水等可以实行自动化管理。(三)容易引进机械化作业。(四)不需要肥沃的土壤。(五)所需水肥量少。(六)比过去的农业作业干净。(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如与使用园艺设施的水栽培法比较,有下面一些优点:(一)不需要施用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降低肥料费用。(二)因不需要特殊的栽培池和水循环装置等,因此管理设施简单。(三)投入资金比较少。(四)不需任何循环方式,而且,因各个砂床单独放置,可以减少病害蔓延。(五)面积利用率高。(六)对温度变化等的缓冲力强。    现在,砂栽培研究室,正在与生产作业的同时进行尽可能减少需要控制的因素并能准确控制的试验。也正在研究测量砂与土壤水分和氧气浓度状态的各种仪器。

2. 我科学家访澳考察太阳能研究问题

【美联社墨尔本九月五日电】首次到澳大利亚访问的中国代表团,本星期在墨尔本大学考察太阳能的研究工作。这个代表团由九位科学家组成。    北京新技术研究所的一位负责人说,中国的海上航行已使用太阳能电池。他说:“用太阳能和原子能发电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但我不能说将来那一种能量比较好些。”    这个代表团将在澳大利亚逗留三星期。    【法新社墨尔本九月五日电】一批澳大利亚公司正在与北京矿冶学院合作,发展一种冶金工序。与北京矿冶学院的合作,涉及一种新的未经证实的冶金工序,并且是澳大利亚私营公司首次把一个实验室构思售予中国。

3. 法新社报道一些外侨要求离华

【法新社北京九月一日电】外交人士在这里说,流亡中国几代人的最后一批俄国侨民即将离开这里。    自从毛泽东主席去世、中国对外国采取比较灵活的政策以来,许多外侨要求发给离开中国的签证。他们已同几个西方国家(主要是澳大利亚)联系。同一些人士说,几十名俄国人将在今后几个月内到那里去,但是没有细谈。    自从政局安定以来,这些俄国人纷纷向中国当局提出出境要求,他们在过去的年月里几乎都加入中国籍。负责处理俄国人提出的移民要求的一个西方国家的领事代表说,由于他们已同中国人通婚和普遍同他们混合在一起,所以问题就复杂了。

4. 意大利《世界》杂志刊登意外交部就对华关系前景进行分析的文章《中国近在咫尺》

【本刊讯】意大利《世界》杂志九月二十日一期(提前出版)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中国近在咫尺》,摘要如下:    “中国是认真的,急于要实现真正的跃进。这一次不能失败。因此,需要政治上的休战,需要同西方合作。华国锋总理大张旗鼓的访问巴尔干国家和伊朗就证明了这一点。”以上这些就是外交部分析家们对中国这个病例所做出的大致的诊断。同通常的做法一样,外贸部紧跟着开出了药方:“中国需要一切,或者差不多是一切,西方可以向她提供一切,她需要提供一切。”结果是,步伐加快了。在一年之内,将有三十个中国代表团前来意大利访问。他们关注的焦点是菲亚特、蒙特爱迪生公司、工业复兴公司、意大利航空公司、国家碳化氢公司、联合的或有吸引力的部门、大银行和信贷机构。    一直到去年为止,同外贸部的匆忙相反,外交部是相当谨慎的。外交部的智囊和分析家们是更政治化的,因此也是更多地注意问题的全局的,他们同共同体各国外交部一致地提出了一些关键的问题:(一)中国有过跃进,在红卫兵的文化革命之后,落入了一种完全自给自足的“思想意识牢笼”之中,使得国际贸易降到了进行一点交换的水平。这样的危险已经消除了吗?华国锋转折真的是不可逆转的吗?(二)中国的开放不会对目前的国际均势产生消极影响吗?不会对已经如此微妙的苏美关系产生消极影响吗?不会对欧洲缓和、欧洲同苏联的交流产生消极影响吗?    分析是福拉尼访问北京后于去年七月开始的。上千份文件、外交报告、内部情报、共同体各国外交部部长和政治司司长定期会议的摘要、同中国代表团会晤的摘要送进了电子计算机,所有这一切在华国锋访问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伊朗后重新进行了审定。    已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对华政策基础文件之一的意大利外交部的这一分析,也对华国锋访问南斯拉夫之后所能发展的整个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它否认中国要利用南斯拉夫作为杠杆来向西方开放,也就是说把南斯拉夫当作一个中间人和过滤器。中国将同南斯拉夫大量交流,利用南斯拉夫在西方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信誉(贷款和政治上的信誉)。但是,中国不准备让南斯拉夫独占,这也是因为,中国相信多国的合作,特别是象欧洲经济共同体这样形成为一个组织时。

5. 法新社评述《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下来听听群众的呼声吧!》

【法新社北京九月十六日电】(记者:德隆)官方的《人民日报》今天第一次提到人们对北京的生活费用上涨“感到发愁”,并提到首都人民面临的供应问题。    党报在很显著的地位刊登了北京两名读者的信,要求“有关负责同志”听听“群众”的呼声,制止食物价格——尤其是水果和蔬菜——上涨,特别是冬天快到了。    读者赵健和柳文提到的物价说明,同往年相比,西红柿和葡萄的价格涨了一倍多,北京人常吃的扁豆和黄瓜的价格猛涨。    这封信说,“更叫人着急的是,近来,菜特少,常常贵也难买到”。这说明相比之下,北京大多数居民收入很低。    观察家们认为,刊登这封读者来信时虽然没有发表社评,但是发表这封信本身似乎就是对负责首都供应工作的官员的批评。    这封信的作者实际上认为物价上涨的责任在市商业部门,并要求它干预。    观察家们注意到,这封信没有抱怨中国存在着通货膨胀。这两个读者指出,“四人帮”垮台以后,中国其它一些城市“变化很大”,言外之意是把北京目前存在的经济问题归咎于“四人帮”的影响。    同这一抗议相呼应的是,首都的中国居民往往抱怨非定量供应的商品很难买到。北京现在定量供应的食物有:粮食、肉、蛋和糖。

6. 外电报道苏联新任驻华大使谢尔巴科夫到京

【法新社北京九月十七日电】新任苏联驻中国大使谢尔巴科夫,在他的前任离开中国三个多月后,今天到北京就任。    作为中国“头号敌人”的驻北京使节谢尔巴科夫,将负责在正式场合每当莫斯科的所谓“社会帝国主义”政策受到批评时,向东方集团代表发出退场的信号以示抗议。谢尔巴科夫的前任托尔斯季科夫是六月十日离开北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