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09-03

第 1 版

1. 外电评华主席结束罗南伊三国之行

【美联社德黑兰九月一日电】中国共产党主席华国锋在结束了他对三个国家进行的历史性访问之后,于今天离开了德黑兰。华这次的三国之行开始了中国进入外部世界的新攻势。    这位五十七岁的中国领导人,今天看起来同他在八月十六日抵达罗马尼亚——那是他历时十七天访问的第一站——时一样的健康。    伊朗和中国在这次访问期间签订了一项文化协定,并且为一项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作好了准备。然而,在政治上没有具体的突破,例如签订一项友好条约之类的突破。    伊朗政府和伊朗报纸在华访问期间尽力避免触怒伊朗北方的邻国苏联。苏联已经谴责这位中国领导人的访问是反苏攻势。华选择这三个与苏联毗邻又有独立思想的国家,作为他在中国奉行走向国际社会的新政策时第一次演习的地方。    华在伊朗访问期间的活动就是同国王和伊朗高级官员会谈。    外交观察家们说,虽然他们不了解这两位领导人究竟会谈了什么问题,但是,从各种迹象看来,华的访问是成功的。    中国力图在这个地区建立一个政治据点,而两国签订的文化协定则被视为一个不大不小的第一步。华选择伊朗作为他访问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在伊朗君主制遇到国内宗教活动分子和激进活动分子挑起的越来越严重的麻烦的时候,给了国王的政权以新的支持。    最重要的是,两国都使对方更加坚定地承担了抵制苏联在这个地区的图谋的共同义务。    【共同社德黑兰九月一日电】中国共产党主席华国锋已结束对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伊朗的十七天访问。他访问的这三个国家全都同苏联有共同边界。    这位中国领导人呼吁这几个国家同中国携起手来,加强团结和友谊,警惕大国霸权主义。    这里的政治观察家今天说,华的这次旨在离间苏联同这几个国家的关系的访问被认为是成功的。    他们赞扬华的访问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使这几个被卷入东西方对抗之中的国家对中国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华所访问的国家的领导人基本上同意高度重视领土完整、尊重独立国家的主权以及不干涉别国内政的中国外交,虽然他们谨慎地提防着克里姆林宫可能对中国新的政治行动给以报复。    这些观察家说,这几个国家的领导人在推行他们自己的独立外交的同时,对华要求结成反对苏联影响的统一体的呼吁谨慎地表示欢迎。    【法新社德黑兰九月一日电】(记者:让·拉法埃利)中国主席华国锋今天回到国内,他在这里留下的印象是,对于伊朗和中国来说,他的重要访问中的最重要的事态发展是他本人同国王之间建立了个人联系。    在国王同华进行的三小时会谈中,他们的共同邻国苏联的形象经常隐现。    但是观察家们在对这次访问进行估计时,认为访问最重要的特点是表现出了中伊友谊和经济与文化合作可望加强。    中国承认伊朗是这个地区的一支强大力量,并在谋求加强它对亚洲另一方的最重要的亲西方立足点的影响。    华主席在公开场合攻击苏联时语气保持温和,这是意料中的手法,而可靠人士说,他在同国王举行私下会谈时坦率地谈到了苏联的“威胁”。    【路透社北京九月一日电】(记者:克·普里切特)中国领导人华国锋在成功地访问了欧洲和伊朗之后,于今晚回到中国。他的这次访问表明,中国已打破与世隔绝的状态,成了一支外交力量。    这位共产党主席、国务院总理用两周的时间访问了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伊朗,使世人看清了中国的对外政策,听到了北京的声音。    他是在达到目的之后回国的。他的目的是:加强同这三个国家的联系,提高他在国内外的威望,提醒莫斯科注意:中国将起劲地对付它所采取的任何行动。    一年多以来,中国的一些代表团在世界各地东奔西走,争取人们支持北京对国际问题的看法,特别是支持中国对外政策中的这样一个压倒一切的因素:需要遏制苏联。    正正是这样一项政策导致了对外关系的急剧变化:同西方世界的联系加强了,同一些共产党国家疏远了。    华先生决定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于是便以今年早些时候访问北朝鲜开始了他的出访活动。    紧接着去访问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虽然对伊朗的访问有所不同。

2. 外电报道:范文同在越国庆集会上攻击中国和柬埔寨

【法新社香港九月一日电】越南总理范文同今天尖锐批评中国领导人中的“反动势力”发动了违背他们自己人民利益的反越运动。    这位七十岁的总理在河内电台作了实况广播的一小时讲话中,谴责中国某些领导人——他没有指名道姓——煽动柬越边界战争,并制造了华人大批离开越南的事件。    他说:“北京统治集团中的反动势力在利用波尔布特—英萨利反革命集团作为突击队,沿我国西南边界发动侵略战争,妄图使越南人民、社会主义越南的建设和国防以及我们的国际威望蒙受巨大损失。”    总理是在今天下午在河内的巴亭广场为庆祝越南三十三周年国庆而举行的大会上讲话时这样说的。    越南领导人全都出席了这次集会,其中包括年迈的孙德胜,他刚刚过九十岁。    关于中越迅速恶化的关系,这位越南领导人把责任完全归于中国,据他说,中国迫使大批华人离开越南。    他解释说:“北京挑起这一事件是希望能一箭双雕,片面中断经济援助和撤走全部中国专家;片面取消两国政府之间签署的协定。”    他还说:“我们决不松懈斗志,回击中国方面的敌对阴谋和行动,与此同时,我们仍将坚持旨在通过谈判解决双方争端的努力。”    与此同时,河内电台报道,河内各界人民在四个区的街上举行了“显示力量”的游行。    【路透社新加坡九月一日电】据河内电台广播,越南总理范文同今天粗鲁地指责中国煽动柬埔寨对越南发动边界战争并策划最近华人大批离开越南的事件。    这里收听到的河内电台广播说,范指责中国正在利用柬埔寨军人作为“突击队”,沿越南西南边界发动战争。    他又说:“虽然他们已遭到了严重失败,但是他们仍在疯狂地继续这一战争。……”    范文同称中国挑动成千上万的华人离开越南,这样它就可以停止经济援助,撤走全部中国专家,片面取消两国签订的协定。    他还说:“从法律和道义观点来看,这些行动是非常傲慢和粗暴的。其目的在于在我国许多地方制造经济和政治生活上的困难和复杂局面。”    他说,最近在越南和中国边界过境点发生的涉及华人的暴力事件是“表明北京对我国人民奉行敌对政策的雄辩证明”。    他指出,这些事件是在双方设法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时候开始的。    【合众国际社曼谷九月一日电】越南总理范文同今天在提前二十四小时庆祝越南独立日时对中国进行了剧烈的攻击。    他说:“北京是”十六万华人逃离越南的背后“策划者”。“这显示了北京对我国人民的敌对态度”。    “北京统治者中的反动分子正对越南实行一种敌对政策。这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    范明确地把中国排除在外,他说:越南打算努力改善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关系。    他依照重要性的顺序列举了这些国家:老挝、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东南亚国家、印度洋和太平洋国家以及西方国家。他没有提美国。

3. 卡特同蒙代尔、布热津斯基等讨论中东问题

【美联社华盛顿九月一日电】(记者:弗兰克·科米尔)美国总统卡特今天完成了为下周举行的中东最高级会议的准备工作,并指示副总统蒙代尔在会议期间处理其它大部分事务。    参加卡特这次在最高级会议之前举行的最后准备会议的有:蒙代尔、国防部长布朗、中央情报局局长特纳、总统顾问布热津斯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美国驻以色列和埃及大使。    白宫新闻秘书鲍威尔说,他们是在午餐时会谈的,一直谈到下午。他报告说,卡特在今天为谋划这次最高级会议总共花了三至四个小时。    这位发言人说,卡特“希望副总统”在中东会谈期间“肩负政府所有其它活动的实际责任”。    蒙代尔除了在总统不在白宫期间坚持工作之外,还将直接参加中东会谈。这次会谈可能要持续十天或许更长的时间。    【路透社华盛顿九月一日电】卡特总统今天请了美国高级官员来研究一些建议,他希望下周在戴维营与以色列和埃及举行最高级会议时,这些建议能够打破中东的僵局。    但是他的顾问们认为,成功的把握不大,他们认为以色列和埃及的基本立场都没有改变。在过去二十四小时内,来自耶路撒冷和开罗的报道都趋向于支持这种看法,即双方的分歧仍然很大。

第 2 版

1. 美报文章《中国人来了!中国人来了!》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八月二十九日刊载约翰    ·休斯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人来了!中国人来了!》,摘要如下:    今后几个月里,在很大程度上不会感到怀疑的美国公众将要对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发生戏剧性变化而感到惊讶。    由于从毛的时代进行的过渡显然已经得到稳定,中国的新领导人在对外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惊人的新的主动行动,其中包括同美国狂热的拥抱。    在美国方面,对于这种情况采取的对应措施看来是——或者中国人认为的对应措施是    ——在卡特政府内部悄悄地走向同北京关系“正常化”,“正常化”是指正式外交承认的一个流行词。    在过去几天里,几家著名的美国大学的校长,一直在开会拟订来自大陆中国的两万学生在美国学习的最后计划。一位与会者说:“北京要他们在一夜之间就来这里。这是异乎寻常的。”头一批几百名中国学生将在几周内抵达。他们将分散在美国各地,学习的课目很广,从地质学一直到哲学。    同时,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今年将增加一倍。过去几年里已有大约一万五千名美国人访问过中国,今后这个数字也将有剧烈的增加。这种人员往来的增加将包括旅游者,也包括来自各种专业和商业组织的代表团的互访。例如,中国最近在事先只是作出短短时间的通知,就向美国派出一个高级主编组成的代表团    ——这是一九七三年以来第一个这样的代表团。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这个中国代表团包括这样一些由外交官改行的新闻工作者。    在出现这些情况的同时,中国对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参预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程度方面也有一些惊人的新想法。人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人和一些美国石油公司正在悄悄地进行谈判以进一步勘探、也许开发中国的石油资源。中国人是否不准向美国输出石油?绝对不是。    同时,北京的《光明日报》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的语气肯定会鼓励国际大企业接受中国允许外国人开发它的“矿山、森林和油田”的做法。    中国新领导人看来采取了一项引人注目的实现中国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计划,这意味着接受外国经济援助和进行多得多的国际接触。因此中国最近同日本缔结了友好合作条约,华国锋主席对罗马尼亚和伊朗这样的国家进行前所未有的访问。    北京最近同美国拉关系时的另一种考虑、以及部分的动机是它仇视苏联的心理。中国不会同莫斯科改善关系吗?一个有势力的中国人说,不会的,“除非苏联发生革命”。    这一切将在美国没有给予北京正式外交承认的情况下继续发展下去,而中国人是在不断要求得到这种外交承认的。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认为他们从卡特政府那里得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迹象。卡特总统的外交顾问们显然热中于采取这一方针,但是有些人必须估量这一方针对卡特的摇摇欲坠的国内命运所产生的影响,他们是否同外交顾问们抱同样看法,那就很难断定了。    但是事实看来是这样:显然可能有一些波折和延迟,美国将同中国建立亲密得多的关系。

2.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谈美苏核力量对比

【合众国际社伦敦九月一日电】权威的国际战略研究所今天说,美国在未来的核冲突中可以向苏联投掷的核弹头数量方面占有二比一还要多的优势。但它说,苏联核弹头的威力却大得多。    该研究所在其年度《军事力量对比》调查报告中说,美国可以发射一万一千多个弹头(几乎是十年前的两倍),而苏联人可以对美国发射四千五百个弹头。    它说,但苏联的弹头总数在八十年代初将猛增到七千五百多个,而且“它的各个弹头的当量比美国弹头的当量大得多”。    研究所说,在欧洲地面上,共产党人在军队、坦克和火炮数量上仍占有很大的、而且是越来越大的优势。它说,北约组织以前在武器的质量方面所占的优势却越来越小。    报告说:“新武器系统(特别是制导武器和新的反坦克和防空导弹)的出现还可能减少华约组织在坦克和飞机数量上所占的优势。但总的来说,情况是,军事力量对比越来越不利于西方。”    研究所说,不过,“看来总的力量对比仍然使发动军事侵略似乎并无吸引力”。    研究所说,在海上,“无疑,苏联海军现在对北约组织造成了威胁”。    它说,不过,在一场持续三十天以上的战争中,西方大概能掌握总的制海权。    研究所在谈到超级大国的核力量对比时说,受到一九七四年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协议严格限制的双方,都在使它们的核武器现代化,而不是增加它们核武器的数量。    它说:“美国集中力量改进现有的三位一体的洲际弹道导弹、海上发射的弹道导弹和轰炸机,并继续拨款研制在八十年代部署的新式系统。”

3. 西德《星期日世界报》报道:《克里姆林宫对驻德苏联士兵如此严厉》

【本刊讯】西德《星期日世界报》一九七八年第二十六期发表一篇题为《克里姆林宫对驻德苏联士兵如此严厉》的报道,摘要如下:    苏联对它在东德的四十一万士兵越来越难办。主要表现在严格的兵营制度上。上个月一个苏联士兵企图开小差逃往西柏林,车在菩提树下撞伤五人,后被捕。    在东德的苏联士兵是怎样生活的呢?只有军官和下级军官可以单独行动,士兵只能小组行动。    苏联士兵的月饷为十四点四马克,东德士兵为四十四马克,西德士兵为一百六十七点五马克。苏联兵营内禁止喝酒。苏联兵营经常是与东德兵营毗邻,所以经常发生用苏联手表和照像机换酒喝的现象。

4. 美报报道《苏联的间谍卫星能在轨道停留一月》

说这是苏正在试验的一种一次能在轨道停留一月以拍摄地球照片的新式间谍卫星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八月二十六日刊登该报记者托马斯·奥图尔写的一篇报道,题目是《苏联的间谍卫星能在轨道停留一月》,摘要如下:    据认为苏联正在试验一种一次能在轨道停留一月以拍摄地球照片的新式间谍卫星。    这种卫星将使苏联侦察卫星在轨道停留的时间增加一倍。西方空间观察家们说,苏联的空间侦察活动一向受到卫星在轨道    “停留时间”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星期。    西方空间技术专家们把这颗卫星说成是八月五日发射的“宇宙—1028号”,它仍在轨道上,沿着一条离地球最近点为一百一十英里的轨道运行。    它运行的轨道与地球的赤道的夹角为六十七度多一些,这就是说,这颗卫星的轨道使它飞越中国、西欧和美国的大部分上空,它绕地球轨道运转一周需要八十九点二十八分钟。    西方专家们认为,这颗苏联的新卫星是一种把宇航员载入轨道的“联盟号”宇宙飞船加以改进的侦察卫星。

5. 西德报纸文章《莫斯科操纵的恐怖活动》

【本刊讯】西德《巴伐利亚信使报》八月十九日一期刊登埃里希·卡尔的一篇文章,题为《莫斯科操纵的恐怖活动》,副题为《苏联人到处插手》,摘要如下:    苏联的谍报机构一开始就设立了一些专门的科,其任务是进行谋杀、破坏和恐怖活动。在情报总局变成内务人民委员会后,又在里面建立了专门的科室。斯大林逝世后,内务人民委员会又改称为克格勃,它的第五科负责恐怖活动,在东方集团的城市,甚至在西方都有派出机构。    在奇里穆斯基、科乔夫斯卡亚、莫斯科州以及在辛菲罗波尔和敖德萨附近都有这种恐怖分子学校。    在古巴的恐怖分子训练营也受苏联的领导。从官方来说,古巴谍报机关情报总局对它负责。真正的领导人在七十年代最初几年是克格勃陆军少将西蒙诺夫。现在由三位陆军上校麦斯恰连科、奇列勃尼科夫和科切尔金负责领导工作,后者专门负责训练破坏和恐怖活动。从捷克到爱尔兰在波希米亚的疗养地卡尔斯巴德(即卡罗维发利)有一个捷克斯洛伐克谍报机关的专门部门,它属于克格勃指挥,它与西方最重要的恐怖组织起联系作用。当一九七一年捷克斯洛伐克一架飞机不得不在阿姆斯特丹紧急降落时,人们在飞机上发现了捷克斯洛伐克造的武器,是供北爱尔兰的恐怖组织爱尔兰共和军使用的机枪、导弹、手榴弹和弹药。据英国警察局报告,迄今在爱尔兰共和军所没收的武器不是来自苏联的就是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现在也知道,爱尔兰共和军的领导人是在苏联控制的营地训练出来的。    布拉格的国际大学生联盟在欧洲恐怖舞台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联盟的任务之一是,向西方极左的无政府主义和工团主义的大学生联盟进行渗透。六十年代,这个联盟的书记、波兰人科纳尔斯基负责这项任务,他也同联邦德国左翼激进的大学生例如杜奇克保持接触。    五十年代末,在埃及建立了非共产党国家里第一个恐怖分子训练营,其头头是在此期间逝世的国家安全署的沃尔韦贝尔将军。以后在利比亚、伊朗、阿尔及利亚、南也门和黎巴嫩南部也建立了这种训练营,由古巴专家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安全部门的专家领导。在南也门的训练营是由哈达德来领导的,它是在哈巴什领导下的人阵的成员,国际恐怖者的中心人物之一。他同许多恐怖组织保持着紧密的接触。在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七日苏联和伊拉克之间签署的秘密军事条约中,有一项条款规定,在巴格达附近保持一个训练来自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际恐怖分子的训练营。教官是古巴人。在卡斯特罗二月底在特里波利斯与利比亚独裁者卡扎菲会谈时,在支持国际恐怖组织方面进行合作是讨论的一个重点。    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报告,在古巴训练过美国韦瑟赫门恐怖组织的成员,主要任务是组织反对越南战争的活动。    在美国国会意见听取会上透露出,在古巴也训练波多黎各恐怖分子,以便派往美国活动。    如果说苏联政府官方对国际恐怖行动保持距离,例如对劫持汉莎航空公司的“兰茨胡特”飞机保持距离,那么这根本不说明任何问题。因为隶属于内政部的克格勃始终直接或间接地插手于这些活动。

第 3 版

1. 日报报道《在全向外交之下的日中友好新时代》

说对中国外交说来,缔结日中条约意义重大,它意味着“日、美、中三国的协调”;苏联会被迫从更长远的战略观点采取对策;美国内推进对华邦交正常化的动向将鼓起势头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八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刊登该报驻北京、莫斯科、华盛顿和曼谷的记者的报道,题目是《在全向外交之下的日中友好新时代》,摘要如下:(原编者按:正如处理引起了争论的“反霸”问题所象征的那样,缔结日中条约意味着日本的全向外交经受了考验。各国怎样看待日中缔结条约呢?将来的日中关系又会怎样呢?我们从北京、莫斯科、华盛顿和曼谷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意义深刻的背景对中国外交说来,缔结日中条约的意义重大。可以说,这是华国锋政权成立以来得到的最重要的一分。这一条约具备以下若干明显的特点:它是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首次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它是中国首次与“第二世界”国家缔结的条约;它是第一个明确地把反对霸权作为条款的国际条约。    此外,签订这一条约的背景,也有极为深刻的意义。华国锋政权成立已近两年。相隔十三年后,现在同外国签订了条约,这本身就表明了华政权的稳定。并且,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稳固了,提高了。特别是,最近中国同越南发生对立、阿尔巴尼亚反叛、阿富汗建立了亲苏政权,等等,中国在外交战略上出现了种种不利因素,因此,签订日中条约就绰绰有余地挽回了损失。    并且,签订条约的对象,对中国说来是最近的邻国先进国家(第二世界的)日本,这是重要的。这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一直受包括日本在内的列强的侵略和蚕食。中国希望在二十世纪末设法实现现代化,也是争取摆脱过去那种可憎的历史。在这种时候签订条约,一方面对日本再次发动侵略加上了反对霸权这种限制,同时也使得日本能顺利地对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合作。似乎可以说,这一条约,总结过去的教训,展望未来,历史意义是深刻的。    当然,中国也理解日本拥有和平宪法,正在争取奉行全向外交。条约使中国消除了对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担心。既然如此,对今后的经济合作则抱有重大期望。把基本原则国际化上边谈过,这一条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写进了反对霸权。这大概意味着已把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扩展到国际社会。    现在,反对霸权主义已成为一句国际上的常用语。七月底召开的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声明“同霸权作斗争”就是其例证之一。当年,已故周恩来总理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在国际社会普遍使用。似乎可以说,反对霸权是继此之后中国外交获得的一分。    不过,中国不是把反霸权作为一般外交原则,而主要是用于作为现实的攻击苏联的武器。    在条约谈判过程中,我国强调,以日美安全条约为基础增进日中友好。所以,中国以日美关系为前提条件同日本签订条约,它本身就意味着“日、美、中三国的协调”。三国在亚洲的协调,当然将导致排除苏联的影响,对中国来说,这有很大价值。相反,假使条约谈判半途而废或者破裂,结果就会加大中国外交上的孤立,使苏联高兴。在这样的关头,中国能够舍小(直接地同苏联对抗)求大(巩固整个世界战略中的反苏体制)。今后的课题是美中关系正常化在北京也有人估计说:“中国充分地意识到了美国注视着条约谈判。卡特政权赞许华政权在日中条约问题上的态度和灵活性,并寄于期望。所以,今后,大概要对美中关系正常化采取具体行动了。”    据料,美国把中国在日中谈判上表示出来的灵活性作为一种判断的依据,也认为中国即使不放弃大原则,也可能采取现实的解决问题的态度,从而开始处理台湾问题。并且也有很多人指出,这种动向在极为秘密的幕后已开始出现,在今年秋天美国中期选举后,似将正式开始。以超出报复的立场对待那么,苏联要对日本进行报复吗?直截了当地说,从苏联领导来说,对日本进行报复在战略上看只有次要的意义。对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来说,对待日中条约,并不是玩弄小权术即对日报复这种“限制战术”就能解决的问题。对苏联领导来说,日中条约有战略上的更重要更广阔的性质。正因如此,它认为问题严重得已经超出了对日本进行报复这样一种局部的应付措施的范围。    中国与苏联相比,在军事上和经济上远处于劣势。在与苏联对抗方面,中国要拉到自己一边的对象正是日本,它有先进技术。在这一点上可以清楚地反映出苏联领导神经紧张。    中国通过与日本经济力量的结合,增强潜在的国力,大概不久就能以自己的力量反抗苏联的压力。而且,总有一天会完成质的转变,名副其实地成为能与苏联对抗的大国。克里姆林宫领导人一刻没有忘记这一点。所以,超级大国苏联的领导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有重视战术措施的想法,即不会因为日本同意签订了日中条约就短兵相接地对日本进行报复。对克里姆林宫来说,会被迫从更长远的战略观点对日中条约采取对策。燃起了反击的斗志因此,克里姆林宫对日中条约的分析理解是这样的:北京通过把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强加给日本,将会密切同日本的关系,把日本变为同苏联对抗的“兵站基础”。还看到,存在着日中条约的幕后导演,即美国的卡特—布热津斯基政权。日中条约担负着保证由日中和日美三国在亚洲遏制苏联的作用。由于签订了日中条约,现在,第一幕已经结束。到从亚洲远东排除苏联影响之时,即会迎来日中条约这出戏的尾声。另一点,莫斯科认为,在中国如此热衷于缔结日中条约的背后,隐藏着中国副主席邓小平想把日中条约作为在全世界转入外交攻势之“突破口”的目的。    由于在北京的日中谈判以出乎预料的速度达成了协议,苏联领导受到北京领导先发制人的打击。苏联领导也不会这样下去,而置之不理。在印度支那半岛,它已把越南更深地拉入苏联阵营,把河内作为桥头堡,努力在东南亚扩大影响,尽可能地控制北京的扩张。并且,苏联对东南亚国家联盟的中立化设想明显地表示支持,设法以更为灵活的战略接近东南亚国家联盟。而且要避免剧烈冲击日本,以便维持日苏渠道。    可以肯定,勃列日涅夫总书记注视着参加日中条约签字仪式后飞往布加勒斯特的中国共产党主席华国锋,从遥远的克里米亚已燃起了对中国进行反击的斗志。慎重地对待苏联的警惕性日中的“和平握手”成为亚洲史上的新起点。它当然将会对美国国内推进对华邦交正常化的动向鼓起势头。但是,从考虑到台湾问题和美苏缓和的关系来看,不会对美国政府“美中关系正常化的时间表尚未确定”这种态度带来大的变化。    对美国说来,同中国的关系,不仅在亚洲,而且在非洲、中东和东欧等东西方对立的各种局势下,有很多方面利害一致。正因如此,卡特总统就任以来一直坚持保证要同中国关系正常化。在美国外交先后顺序中摆在第一位的是对苏关系,这也是很清楚的。在有关美苏限制战略武器第二阶段谈判达成协议同继而举行的国会会议批准该协议这方面,一面注视着反对中国的苏联的动向以及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为条件的国会的动向,一面寻找对华关系正常化的时机,这大概就是卡特总统的方针。反对霸权很好即使在还未下决心同中国恢复正式邦交的印度尼西亚,也听到了对日中联合的评价。一位评论家说:“日中携起手来意味着两个大国互相监视对方,对我们方面说来也很有利。”这就是说,从军事上、经济上易受大国霸权影响的小国的逻辑来看,大国之间能够相互制约是理想的。中苏对立的“‘影子”东南亚各国对“日中问题”日益关心与自去年以来在这一地区产生的新的不稳定因素不无关系。    各国都害怕该地区在“印支战争结束后”的三年内尽管曲折但一直保持稳定的美中苏均势可能崩溃,产生新的动荡的因素。尤其是,中国与越南的对抗是以华侨问题为导火线的,因而对各自国内也存在着同样问题的东盟国家说来,并非是他人之事。    “日中问题”与这些问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东盟国家一刻也放心不下。就是说担心中国同日本以及通过日本成功地与美国加强关系,从而确保背后的安全,因而可能进一步加强对其盟友柬埔寨的支援,同时以更强硬的态度对待越南和苏联。苏联从对中国的战略出发,收回了几年来一直坚持的“亚安体系”的主张,甚至表示默许东盟提出的“东南亚中立化设想”。中国的态度引起了苏联更为强烈的反对。其结果,彼此未必不发生以霸制霸的事态。东盟以及东南亚其他国家对“日中联合”抱有期望的同时又感到不安,原因之一就在这里。

2. 苏联领导人电贺越南国庆

【塔斯社莫斯科九月一日电】题:电贺越南领导人    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在就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庆给越南领导人的贺电中指出,越南始终不渝地主张发展东南亚国家和平和睦邻关系,并对争取和平、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斗争作出重要贡献。    英雄的越南人民受到中国粗暴的大国主义压力以及柬埔寨的由北京唆使的军事挑衅,但是,他们坚决捍卫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他们的正义事业理所当然地得到广泛的国际支持。    经过时间考验的苏越友谊和团结正在不断巩固,并充实着新的内容。

3. 日报报道《日本政府将接受日中贸易倍增方案》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九月一日以《日本政府将接受中国提议的日中贸易倍增方案》为题报道:    (日本)政府首脑八月三十一日表明,准备大体上接受中国政府关于日中贸易八年期间增加一倍的方案。具体步骤是,福田首相,最近会晤河本通产相,统一日本政府的基本想法,再由访华的河本通产相同中国政府首脑决定日中长期贸易协定的增额问题。    据政府首脑说,今年二月日中间缔结了日中长期贸易协定,八年期间的贸易额,单方面为一百亿美元。但是,最近一两年内日方的出口肯定要突破。协定成立后,日本向中国出口成套设备的交易会谈迅速进展,已经签订五十亿美元的合同。还有五十亿美元的洽谈正在进行,仅出口成套设备,一两年内就将有百亿美元成交的趋势。因此,如按八年期间各为百亿美元的相互贸易长期协定,估计日方出口二年期间就会突破框框。    为此,政府首脑指出,“有可能发生下述事态:中方的进口八年期间达到百亿美元,日方出口二年期间达到百亿美元”,并希望像中国政府所建议的那样,通过日本增加接受石油数量,使日中间的贸易按扩大均衡的方向持续下去,从而表明了大体上可以接受中国政府表明的把八年期间往返贸易的二百亿美元倍增到四百亿美元的建议。    但是,为此要有下述先决条件,即:同阿拉伯原油相比,要增加消费汽油、煤油等成分少而重油成分多的重质的中国原油。对此,政府首脑认为,只要建设国家的大型项目——分解重质油装置就能增加接受(中国原油)。

第 4 版

1. 日读卖新闻社中国科技采访团撰写的访华报道:《奔向现代化──参观中国的科学技术》(三)

六、人材不足——记者松永成太郎    去年年底,进行了文化大革命以来首次全国统一大学入学考试。这是培养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接班人的第一个政策。    清华大学也招收了八百名新生。我想,由于突破了多达二十倍的难关,新入学的学生的成绩都很好吧。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林克副校长出人意外地回答说:“还算可以,水平比现在的高年级还高,但还没有达到过去的水平。”听说成绩最优秀的是文化革命前、六十年代初毕业的学生。    认为一恢复考试就能马上集中起优秀人材是不切合实际的。需要把入学考试作为一种刺激剂,要充实高中、初中和小学的教育。中国也开始致力于提高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水平,恢复了“高中入学考试”,指定“名牌高中”(重点高中),它可以从初中选拔培养成绩好的学生,在中学恢复跳级考试制,编印全国统一教材,从小学三年级教外语等等,进行了一个接一个的改革。但是,要使这些改革扎根并取得成果,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    正象清华大学一九六六年到六九年以及一九七二年五年没有招收新生那样,文化革命以后的教育界是很混乱的。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要对在这一期间专门知识学得不够就毕业的学生进行再教育。    广州的人造卫星观测站是一九七五年创立的新研究所。而且,研究所是建在一个尘土飞扬的空旷的山冈上,建筑物是一幢孤零零的房子。据说全研究所有五十人,其中研究人员为四十人。据负责人容晋祖先生说,再教育的问题在这里也很严重,现在,已把大学毕业的七名研究人员重新送进了大学,让他们重新学习。    相隔十二年恢复的研究生制度,也是恢复的一种形式。目的是要加强处于不足状态的三十岁左右的研究人员,如果年龄在三十岁以下、具有大学毕业程度的人,即使是下放青年、教员和已婚者也可以报考。在研究所里,研究员(教授)和副研究员(副教授)以下,采取了严格的一个人带一个人的学习方法。    作为采访团顾问而随同采访团活动的庆应大学工科教授久野洋谈了旅行的印象,他说:“好的机器确实在不断增加。但是,给我的惑觉是,这些机器根本没有开动起来。”机器可以用钱买到,但人材却买不到——文化革命以来的十三年的伤痕比预想的深刻得多。七、技术人员当厂长——记者田川五郎    最近访问北京的人,大体上都要参观一下中国引以为自豪的北京石油化学联合企业。    我曾在一九七三年和一九七六年两次参观了这个企业。这次的访问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联合企业的组织和人事与过去完全不同。    据带领我们参观的一位中年女工说,现在,这里集中了炼油、化学、动力、机械等八个工厂,三月份,各个工厂都废除了革命委员会,而恢复了厂长制,工厂的经营管理一切都由厂长负责。    当我听说“八个厂长都是技术人员出身的干部担任”的时候,对今昔变化之大真是不胜感慨。    就在几年以前,很多技术人员被看成是“修正主义的同伙”,自然感到脸上无光……。但是,由于打倒了四人帮,可以说,“科学的春天”来到了,而且,技术人员的权利得到了明显的恢复,这是根本预想不到的。    各个工厂革命委员会的取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认为在有管理才能和业务上内行的人的指挥下搞生产是上策。肯定出于这样一种反省才恢复了厂长制,才对技术人员给予优厚的待遇。在这一点上,科学研究部门也一样,我们访问的研究所全都废除了革命委员会,由有能力的老手担任所长,在他们的指挥下开会研究。    无论集中多少优秀的人材,关键还要看组织形式是发挥还是扼杀他们的才能。如果中国要大规模地发展经济建设,首先就要改善各个工厂的组织和人事管理,应该认真考虑怎样才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过去,在这方面努力不够,工作的落后状态是很突出的,现在虽然开始注意晚了,但中国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譬如,在广州参观过的缝纫机工厂。这个厂显然采用了“物质刺激”的奖金制度。    迄今为止,中国一直采取把优秀工人的名字和照片贴在工厂里这样一种以名誉奖的办法来提高劳动热情,现在可能已意识到,单靠这种精神刺激是有局限性的。    在科研领域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进物质刺激的方法吧。在同中国科学院的周培源副院长会见时,曾提出过“是否可对优秀的创造发明发给奖金?”的问题,对此,他意味深长地回答说:“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要使物质刺激同精神刺激很好地平衡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在文化革命前,这些措施中国都采用过,曾经被严厉地批判为“修正主义路线”。现在要恢复这条路线,是否会被谴责为“走回头路”呢?(三)

2. 香港《文汇报》译载美刊文章:《跑步可治精神病?》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八月二十九日译载美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题为《跑步可治精神病?》,转载如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精神病治疗专家科斯杜鲁巴拉,近五年来借着与病人一起跑步,获得了一些有关精神疗法的成功经验。    他深有体会地说,跑步可以使人们较为健谈,打破一名治疗专家与病人之间的社会隔阂。    四十七岁的科斯杜鲁巴拉,是一名马拉松赛跑健将,也是《跑步乐趣》一书的作者。他认为,跑步本身是一种治疗的方式,因此,极力推崇“跑步对话”。    到目前为止,他已训练了两名“跑步治疗人员”。采用跑步的方式,他已经在治疗神经衰弱、吸毒和早发性痴呆症等方面,取得一些成绩。    他说:“我认为,这是打动呆人的一种新的有力的办法。”    专家们认为,跑步对肉体和精神均起到神奇的作用,因此,美国在精神病治疗方面已开始重视它。一些精神病专家,目前已开始为一些患上轻微神经衰弱的病人,处方作日常跑步,以代替药丸。一些专家则使用它来打破病人的戒心,借以加强彼此对话,进行精神治疗。还有一些专家认为,跑步可以产生化学的变化,有助于治疗严重的失调。几项研究报告显示,跑步对轻微神经衰弱的病人甚有好处。    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精神病专家布朗发现,在控制神经衰弱方面,运动比药丸较为优胜。他说,他所诊治的病人,约有百分之七十是患神经衰弱的,而在进行了一周的跑步后,除了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外,各人均显示“迅速获益”。    劳伦斯注意到。在进行一次十四至十八英里的马拉松赛跑后,一些病人会滔滔不绝地对 素 未谋面的人,哭诉他们儿童时代的往事,而这正是一般谈话治疗专家所希望获得的突破。    劳伦斯是美国医学跑步协会的创办人,拥有采用跑步治疗的人士和医生达三千人。他目前有一项大计,希望于今年秋天在马里布海滩开始一项对精神病人的谈话与步行的治疗。    珀杜大学体育教授伊斯迈尔说,跑步者在内分泌方面所发生的某些变化和在情绪稳定方面所获得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相互关系”。    精神病医生布朗认为,跑步可以促使脑部发生化学的变化,而他正在与国家精神健康学院的研究工作者合作,测验这种理论是否正确。

3. 第三届世界游泳锦标赛结束

【路透社西柏林八月二十九日电】第三届世界游泳锦标赛昨晚结束,美国选手获得的另外两枚金牌使美国以压倒之势重新成为世界第一号游泳大国。    美国女选手在贝尔格莱德第一届世界锦标赛上首次惨败给东德人五年之后,今天在这里完全转败为胜,一度强大的德国人只拿到一项冠军。    在全部二十九个游泳项目中,年轻的美国女选手获得了八项冠军,长期以来一直垄断游泳运动的美国男选手获得了十一项冠军。    三年前在哥伦比亚的卡里举行的上届锦标赛上,美国女选手只得到三枚金牌,男选手获得八枚金牌。而在十四个比赛项目中,东德女选手夺得了除四项以外的全部冠军。    但是,虽然游泳大国的实力对比的这一显著变化是这次为期十天的锦标赛的主要消息,另一个消息则是两年前蒙特利尔奥运会以来苏联——一九八○年奥运会的东道国——的上升。它们的四枚金牌和四枚银牌(使之在按国家计算积分的最后名次表中居第二位)的价值,由于昨天仰泳选手库兹涅佐夫因服用类固醇被取消资格而引起人们的怀疑。    但是即使不算这个十七岁的一百米铜牌获得者,俄国人依然显示了在男、女项目方面大有人才,这个实力使他们很可能在莫斯科与美国人争夺一番。    鲍格达诺娃在女子一百米蛙泳比赛中创造的一项世界纪录,伴随着卡丘希蒂和她在二百米蛙泳比赛中获得了第一、二名,而在男子长距离自由泳比赛中,萨尔科夫是无与伦比的。    仅次于美国的明星选手,俄国人拥有获得银牌和铜牌的第一流年轻游泳选手组成的整个阵容——只举男子二百米蛙泳方面的米斯卡罗夫和女子个人混合泳方面的克列瓦基娜这两个人——看来他们在莫斯科奥运会上将是厉害人物。每一届游泳锦标赛都要有自己的超级名星。一九七八年西柏林锦标赛也不例外,美国纳什维尔的女学生特蕾西·考尔金斯由于获得五枚金牌——其中四项是个人项目——和创造三项世界纪录,被选为这届比赛的游泳家。    她从一年前的无名小辈一跃成为名选手,这概括了西柏林的许多信息:对那些想要金牌的人们说来,不懈的训练的重要性,其中包括体重,还有世界上最快的女选手的令人惊奇的年轻。    特别是在女子项目方面,在西柏林,平均年龄从蒙特利尔的已经很低的平均年龄进一步下降。虽然男子游泳选手是证明这个规律的例外。对于东德人说来,这届锦标赛表明,第一等的国家需要至少每三年更换一次队伍,因为美国人使得一度战无不胜的女选手如混合泳专家陶贝尔和蝶泳优秀选手波拉克在比赛中远远落在后面。    东德出席这届锦标赛的体育运动最高级负责人之一马丁·克拉默说,“现在美国人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我们必须重新考虑训练问题,但是我不知道到一九八○年我们是否能再次恢复我们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