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08-29
第 1 版
1. 法新社记者比亚吉说:华主席访南具有历史意义
【法新社贝尔格莱德八月二十七日电】(记者:雷内·比亚吉)不结盟的社会主义南斯拉夫和毛之后的中国认为,今后它们的双边关系将是一种受到特别重视的关系。 这是在中国主席华国锋和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一周的会谈之后,在这里可以得出的第一个结论。 看来,这两个国家将来还不至于成为盟友,但也不会仅仅是对话的伙伴。两国的领导人几天之内就为新的友好关系打下了基础,他们显然希望这种友好关系将永远保持下去。 自从华主席上星期一(二十一日)抵达这里以来,南斯拉夫报刊没有放过任何机会来强调中南关系中这种新趋势,这里将此种情形说成是:“在尊重对方不同意见的情况下的谅解与合作”。 南斯拉夫的高级官员不断强调,南斯拉夫人急于要同所有三个“大国”保持良好关系。 这些高级官员还指出,南斯拉夫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并不损害贝尔格莱德同苏联的关系。 然而,应当指出的是,中国人和南斯拉夫都一致谴责美国推行的“帝国主义”和苏联推行的“霸权主义”——即便铁托元帅并没有当着来客的面谴责苏联的“霸权主义”。 在华访问开始时,铁托对他攻击“霸权主义”持保留态度,这给苏联留下了好的印象,但苏联很快就不抱幻想了。 苏联塔斯社指责南斯拉夫报刊在报道这次访问时没有同华主席“激烈的反苏讲话”划清界线。塔斯社还感到惊讶的是,中国发表文章说,南斯拉夫和北京一致认为必须“同霸权主义作斗争”,贝尔格莱德报刊对中国的这些文章竟然未加驳斥。 南斯拉夫群众给予中国这位领导人的特别热烈的欢迎,也是使苏联恼羞成怒的一个原因。 据估计,自华主席七天前抵达南斯拉夫以来,约有一百万南斯拉夫人出来欢迎他。没有哪一位外国领导——不管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和福特,还是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受到过此种礼遇。 沉着冷静的铁托元帅和总是面带笑容的华主席似乎不听苏联的批评而继续进行他们的马拉松会谈,在仅仅一周的时间里他们已经会谈了十五个多小时。 正如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一盟员透露的那样,在这一周里,两党的关系完全正常化了。据可靠人士讲,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结束时将不发表联合公报。这次访问同铁托元帅一年前对北京的访问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2. 伊朗新首相谈新政府的政策
尊重宗教原则,恢复传统的教历,保证新闻界和各政党的自由,向贪污和奢侈开战 【路透社德黑兰八月二十七日电】新首相谢里夫·埃马米说,他的政府将“在各阶层人民中创造和解的气氛”。 政府的一项声明敦促所有伊朗人遵照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的圣经古兰经的教义,团结在国家和宪法周围,因为“祖国处在危险之中”。 声明所宣布的原则是,尊重国教什叶派伊斯兰教礼仪和穆斯林教士,自由选举和合法政党的自由。声明说,政府要向贪污和奢侈开战。 看来,这项声明和国王对宗教原则的强调都显然是为了平息为一些反政府骚乱火上加油的宗教狂热。 然而,反对派人物不相信政府改组会使局势发生多大变化。 【美联社德黑兰八月二十七日电】伊朗新首相为了安抚倔强的穆斯林保守派于今天宣布,他要成立一个处理宗教事务的新部,并恢复传统的教历。 谢里夫·埃马米是在向伊朗国王提出二十二人的新内阁名单后立即宣布这个变革的。谢里夫·埃马米发誓要“尊重宗教社会和伊斯兰法规”。埃马米宣布新成立一个以卡尼为首的捐赠部,管理从捐赠的财产得来的收入,用于资助神学校、保护圣地和清真寺、并为神学院学生发奖学金。 他还宣布,他要废除胡韦达政府两年前实行的帝历。根据以穆罕默德先知移居日期计算的教历,今年是一三五七年,而根据居鲁士大帝开始执政日期计算的帝历,今年是二五三七年。 年历问题一向是保守的穆斯林和推行伊朗西方化计划的国王之间的争论问题之一。 新首相还保证新闻界和各政党的自由。 【法新社德黑兰八月二十七日电】在伊朗穆斯林什叶派反对政府而引起全国骚乱达八个月之久以后,新首相今天宣誓就职。 表明政府已戏剧性地转向亲伊斯兰教的几个迹象之一是,谢里夫·埃马米首相也呼吁全国“在古兰经、伊斯兰教和宪法的指导下”实现团结“以拯救国家”。观察家们把今天的行动看作是为了安抚什叶派领导集团而作的一个重大让步,这个集团是坚决反对国王政权的。
3. 苏《真理报》攻击华主席出访
【塔斯社莫斯科八月二十七日电】题:《真理报》评华国锋的国外之行 《真理报》在评论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华国锋的这次国外之行时写道,中国总理的国外之行再次证明,中国现首领的政策是敌视社会主义事业、和平事业、不结盟事业的。是敌视所有各国人民利益的。报纸指出,华国锋在国外访问时利用给予他的机会粗暴地攻击苏联及其政策。报纸指出,但是,在毛分子的同强加给苏联的所谓霸权主义作斗争的令人讨厌的词句后面,实际上隐藏着北京想掩饰自己的欲望的企图,这种欲望就是旨在反对中国的邻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走得很远的大国霸权主义野心。 北京对越南以及对柬埔寨的方针,特别令人信服地暴露了华国锋在南斯拉夫的讲话的伪善,他不仅把中国形容成是不结盟运动的“支持者”,而且就差说成是这一运动的“中心”。《真理报》强调指出,实际情况证明,实际上凡是在帝国主义侵犯不结盟国家利益的地方,北京总是同各国人民自由和独立的扼杀者站在一个营垒里。 中国总理在其访问时还企图给自己披上“和平的信奉者”的外衣。但是,当我们看一下中国领导的实际行动时,这一外衣很快就脱落了。疯狂地反对缓和,宣传新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实际勾结,而北约的将军们公开把中国称为这一集团的“第十六个成员国”,中国向西方国家购买武器,加强自己军队的现代化——这些行动同和平政策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文章中说,毛分子的“微笑策略”只能欺骗那些愿意受欺骗的人。
4. 伊朗宫廷大臣胡韦达说:华主席访伊旨在促进两国友好关系
【法新社德黑兰八月二十七日电】(记者:让·拉法埃利)华国锋主席星期二(八月二十九日)将到达他访问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伊朗。他将同伊朗国王乘坐由八匹马拉的敞篷马车走三公里。 宫廷大臣胡韦达星期天(八月二十七日)说,这次访问“旨在促进两国的友好关系”。观察家对中国主席和国王的会谈是否会超出这个范围表示怀疑。 国王最近说,“我们不会把事情搞乱”。他还说,中一伊关系“处于纯粹双边的范围内”。观察家认为,这些提示是对苏联方面的安慰。 莫斯科对中国头号人物在苏联边界附近访问和北京试图把伊朗纳入反苏远征军感到气愤。然而,这些因素使得苏联的影子将影响德黑兰会谈。
5. 美国会代表团访越回国途中发表谈话
【路透社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八月二十七日电】(记者:凯比)刚从越南返抵这里的美国国会代表团今天在这里对记者们说,代表团将建议迅速恢复谈判以便在华盛顿和河内之间建立正常的关系。 这个由八人组成的代表团在对越南和老挝访问六天之后于昨晚抵达这个庞大的美国基地。这个代表团说,看来越南人迫切希望建立正常关系,并且已经放弃了最令人恼火的先决条件——战争赔偿性的援助。 国会议员艾克·斯克尔顿(密苏里州民主党人)说,他深深地感到有这种必要,这显然是因为同中国和柬埔寨的关系极为紧张和他们迫切需要农业装备和机器以及原料。 另一位国会议员约翰·默撒(宾夕法尼亚州民主党人)说:“他们发表讲话说,到(十一月份)收稻子的时候他们可能改善同我们的关系。” 在今天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代表团团长、国会议员蒙哥马利(密西西比州民主党人)说,这次访问成果很大。 默撒又说:“自从战争结束以来,越南人的态度有了惊人和根本的变化——关键的是他们放弃了这个先决条件……他们是那么迫切地希望建立正常关系,这样他们可以尝尝味道。” 斯克尔顿说:“我推测,他们相当迫切地希望建立正常关系。在我们的会谈中有过许多回,由于中越关系目前的状况和他们迫切需要进口必要的农业机器和原料,他们显然非常深切地希望建立正常关系。…… “我们建议美国政府对于重新开始谈判给予最优先的考虑。”
第 2 版
1. 美刊文章《俄国太平洋舰队》
说莫斯科的太平洋舰队促使亚洲的战略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本刊讯】美国《新闻周刊》八月七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俄国太平洋舰队》,摘要如下: 时时刻刻都有二十余艘苏联核潜艇和水面舰只在印度洋游弋。在西太平洋,俄国军舰经常在日本沿海和靠近中国大陆的紧张海域显示力量。从中东的亚丁到南太平洋的萨摩亚,都有苏联的外交官和军事人员在为获取新的锚地、港口设施和正式基地而不断地四处游说。莫斯科的太平洋舰队如今已使亚洲的战略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太平洋舰队拥有七百五十余艘舰船,由于建立了卫星通信系统,并且改进了后勤供应,远东的这支海军力量已经成了苏联军事力量的一支有效的延伸力量。在美国第七舰队不断裁减,亚洲对于美国保护这一地区的诺言日益表示严重的怀疑的情况下,俄国的这支大舰队在政治上也发挥着作用。令人生畏美国正在密切地监视着苏联的扩军。一位海军专家指出:“俄国人在太平洋的潜艇数量比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所拥有的多一倍,他们的导弹巡洋舰是今日世界同类舰只中拥有最重型装备的舰只。”苏联太平洋舰队拥有十艘这样的巡洋舰,另外还有五十艘驱逐舰和护卫舰,一百多艘潜艇(其中有四十艘是核动力),大约有三百只左右诸如扫雷舰艇和登陆舰艇之类的小型舰只,以及二百艘支援船只。这些数字加在一起构成了一支令人生畏的战斗力量。 这显然使日本人感到不安。防卫厅长官金丸信最近访问了华盛顿,就这一地区的安全问题同五角大楼的官员们进行了磋商。日本防卫厅上星期发表了白皮书,宣称苏联海军的扩张“加剧了美国和苏联在这一地区的对抗”。白皮书起草班子负责人佐佐厚行事后向新闻界发表谈话说:“即使苏联人不使用核武器,他们的力量之强也足以打败我们,尤其是通过袭击我们海上通道的办法打垮我们。”施加影响然而,眼下所关切的并不是一场真枪真炮的战争,而是苏联舰队作为政策工具的潜力。就在上个月,莫斯科两次显示了这种潜力。当日本宣布同北京重开友好条约的谈判时,苏联一支特混舰队在北海道以北的千岛群岛举行了射击演习。而后,当中越争执达到高潮时,三艘俄国军舰耀武扬威地驶过台湾与菲律宾之间的巴士海峡。 西方一些观察家们预料,随着三万七千吨的新航空母舰基辅号及其姊妹舰、目前正在黑海试航的明斯克号的到来,锤子和镰刀的旗子不久就会更显眼了。基辅号携带着荷尔蒙式反潜直升机和锻工式垂直起降战斗机,还有一批火炮和导弹。预料,这两艘航空母舰除了给太平洋舰队增添很大的战术航空力量之外,还将为苏联在这一地区推行的“炮舰政策”发挥一种抛头露面的作用。驻在香港的一位外交官评论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苏联航空母舰的出现更能唤起亚洲人警觉的了。”越南苏联人加紧在太平洋寻求不冻港。一位外交权威人士说:“他们现在已经找了三年,这就是苏联海军加紧活动的目的所在。”苏联人已向斐济、汤加和西萨摩亚表示友好,建议向这些国家提供援助以换取使用港口的权力,西方一些分析家说,苏联人起初说是供渔船使用,但最后是要供军舰使用。不过,苏联人的这些活动迄今仍未得逞。 然而,俄国人最大的赌注是在越南,越南的海防有深水港,而首先是在金兰湾有美国的前海军基地。一九七五年,美国人撤离时,金兰湾几乎完好无损,这里有飞机场设施、一个现成的港口后勤基地、船坞、仓库和通信系统。军界人士说,那里没有船只修理设施,但是,这些设施是容易安装的。美国一位官员说:“他们可以从我们停止的地方开始,在那个基础上把它搞起来。”
2. 卡特提前结束休假将于三十日回华盛顿
【美联社怀俄明州杰克逊八月二十七日电】(记者:乔·麦高恩)新闻秘书鲍威尔今天说,美国总统卡特将缩短他在怀俄明州洛基山区的假期而于星期三返回华盛顿处理“极为重要”的国内问题。 鲍威尔对记者们说,总统需要额外的时间来处理若干问题,特别是有关取消对天然气价格的管制的法案和有关国防开支的法案。 卡特原定于星期五返回华盛顿。国会于上周开始劳动节休会,要到九月六日才复会。 鲍威尔说,提早回华盛顿可以使总统有机会在到戴维营参加中东问题最高级会议之前为他的立法斗争打下基础。 鲍威尔说,近几天来有关国内问题的事态发展,使卡特作出了提早结束他的假期的决定。他说,总统希望“引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注意”。 这位新闻秘书没有详述最近的事态发展。预料参议院将于九月初就国会的天然气价格折衷法案进行表决。 一些自由派议员反对在一九八五年取消联邦对新发现的天然气价格的管制的法案。生产天然气各州的保守派议员也反对上述法案,他们希望立即取消对天然气价格的管制。 鲍威尔特别提到能源法案。他说:“我们希望确保全国都了解天然气的巨大的利害关系。”
3. 路透社报道:法国停用格林威治时间
【路透社巴黎八月二十一日电】法国政府已宣布停止采用“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因为它已不再被认为是一种足够准确的计时方法。自从一八八四年以来,世界各地已接纳格林威治时间为标准时间。一份政府公报的法令说,在将来,法国大陆各地及它的海外领土的时间,将采用“环球对位时间”。 所有法国的官方文件,都将根据这种新时间。这项法令是法国总理巴尔签订的。“环球对位时间”是巴黎的国际时间办公室定的。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是一八八四年定的。当时,英国皇家气象台设在伦敦东南的格林威治公园中,而经线的零度子午线则横过它的一座建筑物。英国皇家气象台现时则在英国南部的赫斯蒙萧克斯堡。 巴黎气象台的人员说,法国及其他很多国家多年前已转用国际原子时间,这种计时法比“格林威治标准时间”更为准确,上述法令只是把它正式化而已。
4. 《杜布切克怎样被苏军逮捕》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八月二十四日刊登林牧据英国报纸报道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杜布切克怎样被苏军逮捕》,转载如下: 一九六八年八月二十日晚十一时稍后,苏联纠集华沙条约国四国军队,没有任何预告,闪电入侵捷克,一夜之间占领了全捷国土。全世界受到了莫大的震动。十年很快过去了。当时捷共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动的“布拉格之春”运动,在勃列日涅夫的“有限主权论”的强盗逻辑下,迅速崩溃。杜布切克本人至今还在软禁状态中。每一年八月,流亡在西欧的捷克知识分子,仍在国内的“七七宪章”的赞助人都怀念着他。 本月二十日的英国星期天报纸《观察家报》,刊载了一篇秘密访问十年前身任捷共中央委员的谈话特稿。这个不允许透露姓名的前捷共中委也是杜布切克的好朋友。他讲述了一九六八年苏军入侵前后的噩梦般的情景。 据《观察家报》说,在苏军入侵前夕,即一九六八年八月十九日,布拉格的气氛已经非常紧张。当时的捷共第一书记杜布切克正在主持捷共中央委员会会议。这时在座的总理切尔克突然接到国防部长楚尔的一份紧急报告,说他从苏联军事顾问得到可靠的秘密情报:苏联等五个华沙条约国家的军队决定在二十日晚上开始占领捷克,并命令要在二十日上午六时以前完成对捷克全部领土的占领。切尔克在会议上转述这个紧急报告后,在座的中央委员们都呆住了。 与杜布切克站在同一阵线、主张摆脱苏联控制、推行独立民主路线的捷克国民议会主席斯姆尔科夫斯基提议,立即邀请当时的捷克总统斯沃博达前来开会。斯沃博达为他的迟到表示歉意。接着他说他自己也从苏联大使处获悉苏联准备占领捷克。当时总统已经六神无主。 会议是在晚上召开的。上空已听到运输飞机的声音。保守的捷共政治局委员比拉克等四人,反对发表一项谴责苏联军队入侵的声明。时间已经非常急迫。杜布切克发表了简短的演说,他自己曾长期留苏,并有不少苏联友人,对苏联竟会派兵入侵还不怎么相信。 但苏军坦克队已连夜开入布拉格,并分头包围党中央委员会、政府、国会等建筑物。凌晨四时后,苏军坦克大炮对准着捷共中央委员会。一辆苏联大使馆的汽车作为先导,两名苏军军官带着一队武装士兵十二人进入杜布切克的房屋。 这时,房内的电话铃响了。杜布切克正要去接电话。一名苏联军官抢过去按住杜布切克的手,不许接听。这个苏军军官不认识杜布切克。他带着士兵将室内的电话朝地下砸烂,扯断电话线,然后命令大家坐在桌边不许动。士兵用手提机关枪指着各人,有的人低声讲话时,苏联兵就大叫:“用俄文讲话。” 捷克青年高举着捷克国旗,向被苏联坦克包围的建筑物游行,他们高呼:“我们要杜布切克!”“捷克万岁!”一阵机关枪声,一名少年头部中弹,成为第一个牺牲者。杜布切克从窗口目睹了这一幕:苏联兵将少年尸体搬走,坦克在鲜血上驶过。示威队伍高唱捷克歌与坦克对峙。我们都站着唱歌,杜布切克一面唱着一面流泪。 几个同事催促杜布切克打电话给勃列日涅夫,他没有作答。他知道是勃列日涅夫下令出动军队的,在他面前哭也没有用。 早上五时三十分,苏军高级军官进屋,询问什维斯特卡住在何处?什维斯特卡是捷共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的总编辑,是反对杜布切克的。我们说不清楚他的住处后,那军官匆匆走了。 上午九时半,更多的苏军军官由两名文民带着来到,其中一名文官对我们说:“杜布切克、斯姆尔科夫斯基、什帕切克、克里格尔四个人出来,跟我们走。”斯姆尔科夫斯基问他是何人,他说是苏联国家保安工作人员。杜布切克便同我们大家互道珍重,由苏军士兵押走了。从此捷克由苏军占领,党和政府失去了自由。
5. 苏联占领捷克的笑话
1、布拉格的钟表店前排着长龙。从那里经过的捷克老人瓦图拉夫向人打听,排长龙买什么。 “发售刚从苏联来的手表。”人们告诉他。 “那好极了。我也排队。说不定,我那只手表也在里面。”瓦图拉夫说。 2、苏联一年收割五造。 在苏联收第一造,在东德收第二造,在捷克收第三造…… 3、布拉格电台宣布:苏联士兵认为捷克斯洛伐克是友好国家,必须随时鸣炮致敬,因此特地驾驶坦克前来。 4、在捷克,用不到指南针,就可以辨别方向。满载货物的货车所行驶的方向就是东,空车所行驶的方向就是西。(转载八月二十三日香港《大公报》)
第 3 版
1. 日刊文章《日本全力推动研究发展》
说自一九七六年以来,日本在科学研究发展方面的支出,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子美国,高踞第二位 【本刊讯】台湾《经济日报》八月十七日刊登一篇译自日本《观察》月刊的文章,题目是《日本全力推动研究发展》,摘要如下: 自一九七六年以来,日本在科学研究发展方面所作的支出,已高踞自由世界第二位。在一九七六会计年度,日本各公私机构的研究发展支出达九十九亿美元,首度超过西德,而仅次于美国。 日本的研究发展支出仍远逊于美国(一九七六年为三百七十四亿美元),尤其是日本在国防方面的研究发展支出极低,而且日本政府也较少参与研究发展的活动,因此,其民间所作的研究发展活动是极为狂热的。 目前,全世界的研究发展工作都有停滞的现象。以美国为例,大部分的技术突破都是发生于一九六○至一九六六年间,其后就开始走下坡。研究发展支出占国民所得的比例,在美、英、法诸国都是于一九六○年代中期达到最高峰,西德于一九七一年达到最高峰,而日本则是于一九七三年始达到最高峰(百分之二 ·一六)。和西方国家比起来,日本是晚了一点。在一九七六年,日本的研究发展支出占国民所得的比例是百分之二·○三,美国为百分之二·四七,西德为百分之二·四二。日本政府希望能将这个比例先提高为百分之二·五,最后再逐渐升到百分之三。显然的,日本想要成为技术大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全球性的研究发展工作的停滞,对亟需仰赖技术输入的日本,是个很大的打击。通产省的一篇研究报告中估计,在一九六○年之前,日本公司的销售额当中,平均有百分之十是得力于输入技术的贡献。技术的输入也是在一九七三年达到最高峰,而为一九六○年的六倍。咸信,以后的技术输入再也不会有如此的佳绩。这是因为日本已由世界各地吸收了相当多的技术知识,尔后,其要求标准将较以往提高。此外,其他工业国家也开始吝于输出其技术,即使输出,其条件亦较前苛刻。 就基本上来说,日本还是一个输入技术的国家,但它却能将输入的技术再加以研究改进。以钢铁工业为例,日本人利用输入的技术知识,发展出革命性的LD转化炉及连续铸造系统。现在,日本钢铁工业输出的技术较输入多三倍。不过,就整个日本而言,输入的技术仍然要比输出的多五倍左右。 无论如何,日本的技术进步得要比其他工业国家为快。科学技术厅认定,在一九六○年代末期,日本的技术水准名列世界第五。但在其后五年,日本的研究发展能力已达世界第三位。 由于日本的资源贫乏,它遂寄望于能以技术来弥补这项缺憾。经济企划厅估计,一九七五至一九八○年间的经济成长,将有三分之二应归功于技术的进步。日本的工程师与科学家也希望能增加研究发展的预算,并赢得辉煌的成果,以不负国人的厚望。
2. 日《产经新闻》社论 :《日中经济交流将进入新阶段》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八月二十日发表社论,题为《日中经济交流将进入新阶段,要通过相互理解清除障碍》,摘要如下: 随着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经济交流即将进入新的阶段。中国拥有的资源同我国具备的资金、技术的结合,将更加紧密。这对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我国发展经济将会作出极大贡献。因此,以缔结条约为契机,两国的期待当然会迅速增大。但是,政治和经济制度不同的经济交流,自然会产生各种障碍,或者会发生同第三国之间的竞争。今后,河本通产相以及财界代表团将相继访华。 我们期望,通过加深相互理解,使日中经济交流的步伐迈得更扎实。 日中之间的经济交流,通过二月签订长期贸易协定,已经迎来新局面。可以说,把石油、煤炭等中国资源和日本的成套设备搭配在一起的往返达二百亿美元的协定,将使过去稍稍不稳定的日中贸易发生变化。 而且,缔结这项协定的意义不只限于交易金额。四人帮时代的自力更生、反对出口资源主义已被完全抛弃,为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敞开了大门,这一点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在日中长期贸易协定签订前后,欧洲共同体同中国签订了贸易协定,美国也派科学技术代表团访华,对实行技术合作显示出向前看的姿态等。 这些都直接说明中国对外经济政策转变的幅度之大。 面对这种情况的日本,包括欧美各国在内,正在为重工业化学工业市场越来越小而苦恼。需求转到中国市场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过去,中国的对外贸易往返是一百三十亿美元。 似乎可以说,将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很可能取得飞跃发展。
3. 牙买加《明星报》社论《中日条约》
【本刊讯】牙买加《明星报》八月二十一日发表社论,题为《中日条约》,摘要如下: 中国和日本于八月十二日签署了一项和平友好条约,保证它们共同反对任何国家谋求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或其他任何地区建立霸权的努力。 在政治事务和国内事务中,通常发怒和第一个喊“犯规”的人是犯罪的;因此,我们对俄国人——今天直接或秘密侵略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唯一国家——反对签署这项条约和反对重新强调反霸条款(这同东京和北京之间一九七二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约二十七年签署的关系正常化协定中所用的措辞几乎是一样的)不感到什么吃惊。 俄国发出的喧哗声非常清楚地说明,现行的世界帝国主义的新帽子究竟由谁戴合适。
4. 梁厚甫文章《美国战略上的新设想》
认为美一贯视中欧为一等危险区域,现在又加上了东北亚和波斯湾;苏虽亡华之心不死,但不是当前的事,何况苏后勤力量的东移,目前还没有补充线的西伯利亚铁路是脆弱的 【本刊讯】香港《明报》八月十八日刊登梁厚甫的一篇文章,题为《美国战略上的新设想——东北亚和波斯湾都上升为一等危险区域》,全文如下: (华盛顿航讯)卡特总统就职以来,中欧一贯被视为军事上第一等危险区域,在战略地图上亮起了红灯。这一盏红灯,原不是由目前的国防部中人亮起来,而是由福特总统后期的战略家亮起来的。大家都注意到,福特总统的后期,一切外交委之于基辛格,“缓和”气氛颇为充塞,可是,大家却没有注意到,在福特总统后期的阁员里边,却有两个第一号的苍鹰,其一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其二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助理黑格将军。拉姆斯菲尔德和黑格将军均曾在北约内服务,均是欧洲第一主义者,两人合了起来,其对苏态度的积极,比之被撵走的施莱辛格,还有过之。美国把中欧列作第一位危险区域,系从这一个时代开始的。卡特总统上台,继拉姆斯菲尔德的布朗和继黑格将军的布热津斯基,对这一盏红灯,并没有加以反对,特别是布朗,支持这一盏红灯,比较的积极。卡特总统最近在波恩的高峰会谈,也是这一个政策的表现。 不过,到了今年六月以后,美国已有了新的设想,认为除了中欧以外,东北亚和波斯湾都应该列作红灯区。这是美国战略思想的一种新的转变。转变不是不重视中欧,而是在中欧以外,加添两个区域。 打算把波斯湾列作红灯区的时间较长。去年六七月间,“总统第十号备忘录”开始起草,在备忘录内边,已注意到波斯湾的局势,认为将来苏联动手的时候,可能不会先向中欧开刀,而先把中东方面的油田来毁灭,或则利用海军力量,切断波斯湾和红海的通路,使欧洲和日本缺油,令到“三边会”缺了两边。故总统第十号备忘录以及总统第十八号指示,均着重中东以及波斯湾方面。今年一月二十七日,国防部长布朗下令准备一个半战争(一个战争是中欧,以陆军为主体,半个战争是波斯湾与中东,以海军及海军陆战队为主体),可以说是总统第十八号指示的表现。 至于东北亚之上升为危险区域,是最近的事情,亦即是今年六月日本防卫厅长官金丸信访美以后的事情。日本以及美国军事人员的设想,认为苏联的扩张力量如果指向东方,一般人认为中共是苏联的第一个目标,那是错的。苏联亡华之心虽然不死,但不是当前的事情。蛇吞象固然不可,熊吞象也大费周章,何况,苏联后勤力量的东移,要依靠西伯利亚,而目前还没有补充线的西伯利亚铁路,是异常脆弱的,但是,苏随时都有可能用太平洋舰队的力量来威胁日本或其交通线。这一种威胁的本质,虽是佯攻,但苏联可以求出两个答案,一是在这种情势下的中共的态度,是否中立;二是叫日本多多的反省,究竟军事上依靠美国,经济上提携中共,是不是明智的做法。 东北亚之所谓危险区域,不是说,东北亚将是一个现实的战场,而是说,东北亚将是苏军“军事政治”的试验室。这一种试验,在较长的将来来讲,是具有极端现实的意义的。 到目前,美国已把世界三个区域,列为危险的地区。中欧地区,诚然最重要,但苏联向中欧来下手,其应该顾虑的事情也最多,因为此举是乾坤一择,那是赌徒把全部筹码推向桌子中央的做法。向东北方面来佯攻,当前的危险较小,但未来在政治上的影响甚大。日本是美国在太平洋上政策的支柱,支柱是不容蛀蚀食的。 就当前来讲,中东的危险性最大。苏联向中东下手,其主要之目的,是切断自由世界的油源,而切断油源,苏联可以亲手来做,但亦可以假手他人。例如说,利用国际暴徒向油田下手,或者把船舶装成为意外性的爆破,来障塞红海和马六甲海峡的通路。如上所述,如果未来的世界危机在于中东,则未来的战争将有了一个新的积缘,那就是,有形的军事力量与无形的军事力量的斗争。 正因为如此,所以目前的卡特政府,特别重视中东问题。行将举行的美埃以戴维营高峰会谈,包括的将有许多的项目。目前以阿的对立,既可以酝酿有形的军事危机,也可以酝酿无形的军事危机。解决巴勒斯坦人问题,是避免未来的战争转到一个新的积缘的办法。中东的危机,会转到一个新的积缘去,那是以色列始料不及,也是美国始料不及的。因此,今后的问题,已由以色列的安全问题,转到了自由世界的安全问题上边去了。 除了主要危险地区以外,还有三个次要的危险地区,那就是非洲、东南亚与中国大陆,这三个地区并不是没有危险,但都有了屏障,例如东南亚的前线在东北亚与印度洋,非洲的前线在地中海与波斯湾,这两个地区的本身,虽构成为其他地区的侧翼,但亦为其他地区所掩护。中国大陆是造成外来者“泥足”的沼泽,本身另具条件。这是美国非官方战略家的最新设想,是可供参考的。
第 4 版
1. 英报社论《中国同外界的交往密切起来了》
说中日之间能签署条约是苏联威胁的结果。苏是唯一具有侵略能力和帝国主义心理的大国,它一直打算一面包抄北约一面包围中国。不是西方宽恕中国,而是中国和西方互有需要 【本刊讯】英国《约克郡邮报》八月十四日发表一篇题为《中国同外界的交往密切起来了》的社论,摘要如下: 俄国人曾以东京—北京协定会产生某种后果(但却未说明是什么后果)威胁过日本人。要说服那些反对刚刚在北京签订的条约的日本人相信政府和大多数人毕竟是对的,大概恰恰正是需要这样一种威胁。谁都不怀疑,俄国人会同日本闹很大的别扭;但是,从长远来说,如果日本同美国的关系不这样密切,如果不把东京和北京的良好关系置于牢固的基础之上,那他们就会闹更大的别扭。这就是莫斯科阻止这一条约获得批准的努力几乎肯定会遭失败的原因所在。 俄国人总喜欢指责中国和西方强国力图包围苏联。提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的问题可能是没有多大意思的,但是,没有哪个了解情况而又看问题客观的观察家会怀疑这样一点:苏联是唯一具有侵略(直接的或通过代理人进行的)能力、同时又具有可以同这一能力匹敌的帝国主义心理的唯一大国。长期以来,莫斯科一直打算一方面包围或从侧翼包抄北约,另一方面又包围中国。有人提出了一些支持这一理论的冠冕堂皇的(但却远远不能令人信服的)论点,说什么俄国人包围或从侧翼包抄的战略,是对来自中国(除人口外各方面都比苏联弱得多)的威胁和对西方特别是在俄国和中国之间发生大的麻烦、东欧各国人民又同时起来争取自由的情况下会得到好处这样一种可能性作出的一种纯粹是防御性的反应。但是,这就好比是说,希特勒当年向外扩张是出于不得已,因为他当时的边界离柏林太近了。 一个时期以来,俄国的包围和包抄战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不论对北约还是对中国都是如此。苏联在阿富汗和南也门策动的政变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这些好处还没有利用,但是俄国人已经通过他们在非洲的冒险赢得了一个控制西方至关重要的矿产和石油供应线以及海空通道的潜在据点。在对付中国时战线上,苏联在越南和老挝的影响是起支配作用的。唯一对中国有利的(而且还可能是不持久的)因素是远东几个国家现在都对俄国及其盟国表现出疑虑。 中国现在以努力架桥修篱笆作为一种万全之策,这实在是出于万般无奈。华主席本周出访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就是这种主动行动的一部分。当然,所有这一切对于西方都孕育着危险,特别是北京老是设法让别人也象它那样作一些走极端的公开表态。但是,不受莫斯科控制的国家之间建立什么样的关系,这不能让莫斯科去说了算。在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中,有些关系的建立之所以有必要,正是由于苏联大规模扩军和具有在全球搞颠覆的能力的缘故。 这并不意味着,民主国家(包括日本在内)应当或必须宽恕中国极权主义者治理他们国家的那种方式。这不意味着我们应当相信中国人会永远留在莫斯科阵营之外。但是,这确实意味着,中国和西方可能会互有需要,正如在希特勒单方面撕毁他同斯大林签定的条约之后,斯大林的独裁政权同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府曾互有需要一样。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冒险了;其他选择是没有的。
2. 日报报道《对中国开发煤矿提供合作》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八月十五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对中国开发煤矿提供合作》,摘要如下: 据日中有关人士十四日透露,由于缔结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为了推进政府间的日中经济合作,政府已确定了为开发中国的煤矿而有效地发挥国际合作事业团(总裁法眼晋作)的作用的意向,并将通过已于十四日访华的日中经济协会专务理事诸口昭一向中国煤炭工业部提出建议。中国在条约谈判前后,曾要求我国对开发煤炭资源提供全面合作,关于石油,已经达成了协议,通过日中合作方式进行开发。在煤炭方面,五家大公司(三井煤炭矿业、住友煤炭矿业、三菱煤炭矿业、松岛煤矿、海外煤炭开发)已表明了接受开发新矿的意向,不久很可能实现联合开发。 建议的内容是:(一)开发新矿的勘探;(二)建设新矿的设计;(三)在开发矿山期间,由国际合作事业团承担最初的勘探阶段,勘探阶段的保险费由该事业团负担。
3. 台湾报纸谈太阳能在许多国家的应用情况
【本刊讯】台湾《经济日报》六月八日刊载一篇译文,全文如下: 为了确保能源的供应,各国政府和民间企业,都在积极发展太阳能。 在威尔斯,有一个村庄几乎完全依赖太阳能作动力。在以色列,有一家旅馆也大部分使用太阳能。在美国,有四万栋建筑物使用太阳能电器设备。 在非洲乡间,法国发展出的太阳能唧筒用于解决灌溉问题。在意大利的热那亚,有太阳能锅炉。在埃及偏远的沙漠村落里,居民用太阳能发电,在手提电视机上随着萨达特总统访问以色列。 一度曾经对太阳能感到怀疑的各国领袖,现在都采取很认真的态度。 美国总统卡特最近说:“没有任何卡特尔能占有太阳。太阳能只待我们来收集、储存和使用”。 美国政府已投入五亿美元,来发展太阳能太空船以至于太阳能厕所和各种太阳能设备。卡特还提议以赋税的宽减,奖励装置太阳能设备的家庭。 法国在第三世界已花费六百万美元作太阳能的实验。埃及、英国和以色列都要求她们的财政部奖励太阳能的开发。以色列政府甚至还购买电视时间,呼吁民众考虑改用太阳能。 出入意外地,鼓吹太阳能最力的国家之一竟然是沙特阿拉伯。沙国工业及电力大臣库赛比指出,如果阿拉伯产油国和西方国家不尽力而为,“我们真的会走向一个黑暗无光的大灾难中”。 沙国的研究资金,大多数投向美国的研究机构。当美国财政部拒绝资助华盛顿郊区一家小学和太阳能有关的研究计划时,沙国慨然出资七十五万美元。 对贫穷国家而言,太阳能的意义更为重大。许多在非洲、中东、拉丁美洲和南亚等阳光充裕地带的落后国家,已开始多方面地利用太阳能。 她们用太阳能烘干机来烘谷物和烟草,用太阳能蒸馏器除去水中的盐分,用原始的太阳能收集器提供热水,从而改进卫生水准。埃及乡间还用一种太阳能发电的储存箱以低温保存蔬菜。 这些新发展,没有一项逃过企业界的眼光。美国的伯奇公司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来提供热水,供工业用途,雷诺金属公司计划在秋季前推出一种太阳能系统,格鲁曼公司制造太阳能设备已有若干时日。 半导体业者紧接着也要走向太阳能的发展。埃及最大的机械公司,阿拉伯承揽公司,即将试销一种廉价热水器,一家以色列公司则希望今年稍后在异国推销太阳能收集系统。各大石油公司是企业界发展太阳能的领导者。美孚、埃克森、壳牌和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等公司都成立了太阳能子公司。 美孚投资三千万美元成立一家太阳能电池公司。 埃克森去年花了三千五百万美元,从事两项太阳能计划。 有些批评者认为,这些大石油公司不过是想延缓太阳能的发展,好保护石油和天然气的市场。但是埃克森能源投资集团的副总经理格里夫驳斥这种看法是“没有头脑的”。他说,“我们是能源公司,我们会朝新的发展机会努力”。 目前,投资于太阳能不但需要有雄心,还需要有耐心。格里夫承认,埃克森已将数百万美元投入“得不偿失”的研究中,这些投资显然没有一项会很快产生利润。 格里夫猜测,到一九八○年代,不会再有人投资于太阳能的研究。 许多规模较小的公司将无法支持那么久。在美国,据估计已有两百家太阳能研究公司关门大吉。 如果卡特总统奖励家庭装置太阳能设备的方案获国会通过,将有助于太阳能业者的发展。但即使如此,太阳能设备对消费者而言还是太贵了。 太阳能暖气系统长期间所节省的费用虽然足以抵消购买的费用,但装置时的初步支出却颇恼人——一个家庭需四千至一万二千美元。如何降低太阳能设备的成本,使消费者用得起,是太阳能业者今后的主要任务之一。
4. 挪报报道:挪威研究海浪能的工作取得进展
【本刊讯】挪威《挪威新闻》八月十四日以《挪威的海浪能研究工作取得进展》为题报道: 挪威的两个研究所十年来所进行的研究工作表明,利用海浪能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能的。根据对北大西洋的观察,据估计,平均每米海浪每年可产生六十千瓦电。在挪威海岸乌特西拉以外的海面进行的测量表明,平均每米海浪产生二十千瓦电。据信,在挪威沿海更北的海面上,海浪能的价值更大。 据认为,可获得的海浪能约有二分之一可以转变为电。这样,一个占挪威发电量的百分之一的发电厂需要十公里左右的长的海岸。挪威的海岸线从其南方的林内斯纳斯到北方的俄国边界,共长一千八百公里。然而,由于需要电,而可获得的海浪能又时多时少,因此,有必要设法把得到的海浪储存起来。如果把现有的发电厂和可能建的新的海浪能发电站协调起来,山区水库就能达到此目的。 挪威正在研究两种海浪发电站。一种是特罗德黑姆的挪威技术研究所研究的;另一种是奥斯陆中央工业研究所研究的。在挪威技术研究所,研究工作是通过让能浮标同海浪共同起伏进行的。能浮标的起伏几乎同海浪一致。浮标被固定在海床上,起伏的程度比海浪大。中央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把海浪集中在一个焦点。它的理论根据是,把特制设计的金属板固定在海面以下不太深的地方,就能把海浪集中起来。这些被集中起来的海浪会涌过地面而流进水库。
5. 日报报道《波力发电试验装置开始在日本海试验》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六月二十六日以《波力发电试验装置“海明”完成,从八月份开始在日本海试验》为题报道: 利用靠近海岸波浪起伏发电的我国第一座大型波力发电试验装置“海明”业已完成。 “海明”是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从两年前开始研制的长八十米、宽十二米、重五百吨的大型装置。“甲板”上安装了三个集装箱形的、发电能力最大为二百千瓦的发电装置。发电原理是,因波的起伏海面一上一下运动,在对着海面打开底盖的空气室,空气以高速出入,利用这一动力带动涡轮机发电。 日本和英国很早前就开始研究了波力发电,并有了一些成绩,已经作为小型浮标用电源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