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07-21

第 1 版

1. 外电评述:我照会越建议举行副外长级谈判

【路透社北京七月十九日电】(记者:麦肯齐)中国今晚向越南建议:两国于下月初在北京或河内开始举行副外长级的谈判,以谋求“全面解决在越南的华侨问题”。    北京外交部给越南外交部的这个照会是中国方面主张通过谈判来全面解决已严重破坏这两个共产党邻国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的第一个公开发表的建议。    但是,一些外交人士对于河内是否会认为能够接受中国照会中的措词表示怀疑。一位人士评论说:“整个问题是,双方都希望会谈,但是他们希望谈的事情各不相同。”    外交观察家们指出,鉴于中国同越南的争端在拥有大量华人少数民族的东南亚国家引起了不安,因此中国一直在千方百计地阐明它对海外华侨的政策。    【合众国际社香港七月十九日电】中国星期三建议河内把中越两国关于遣返华侨的已陷于僵局的谈判提高到副外长级,建议第一次会谈于下月初在两国中任何一国首都举行。    有节制的、事务式的照会说,中国是“本着维护中越两国人民传统友谊和全面解决华侨问题的真诚愿望”提出这一建议的。    新华社在播发外交部照会的同时还发表长篇评论说,中国“历来主张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通过谈判来解决(争端)。”    跟过去一个月来在每次会谈失败后发表的反对河内的好战言论不同,这篇评论的语调是和解的。    这篇评论说:“今天,某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极力破坏中越两国关系。”这显然是指苏联。    【法新社北京七月十九日电】中国今天为了打破关于中国从越南接侨问题的河内会谈的僵局,提出了把谈判提高到外交部副部长一级的建议。    中国政府在这个新的照会中提出“全面解决华侨问题”,观察家指出这是新东西。    观察家说,中国的这种提法也就是撤消了它对越南五月二十九日提出的一个相似的建议的拒绝。越南的那个建议主张同时讨论中国单方面决定派船接侨的问题和两国的总的分歧。

2. 时事社报道:《园田外相谈日中条约谈判》

园田说形势有所好转,感到中国也动起来了;日本外交宁可干起来犯点错误,也比思前顾后失去时机而犯错误要好    【时事社东京七月十九日电】题:不失时机地做出政治判断——园田外相谈日中条约谈判    布鲁塞尔十八日电:随同福田首相出席先进国家首脑会议的园田外相,十八日晚,在布鲁塞尔会见时事通讯社记者时,就首相回国后会立即成为最大的外交课题的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问题表明了见解。    在谈话中,外相承认日中谈判的环境,在出席首脑会议的前夕是最坏的,但他又说:“在那以后,形势有所好转。使人感到中国也动起来了。”他强调二十一日重开条约谈判的时机已经成熟。外相还表示,要在谈判重开后,及早地让亚洲局局长中江回国,以便就条约内容做出最后的政治判断。他还说:“日本外交,宁可干起来犯点错误,也比思前顾后失去时机而犯错误要好。”他对亲自访华早日谈妥一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还有,外相在波恩会议期间,曾与西欧各国的首脑或部长们就中国问题进行了非正式的会谈。他就所得到的印象表明看法说,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认为中国是非常庞大的经济对手,而迫切地考虑打进去。如果日本袖手旁观的话,中国市场就可能被西欧各国全部占领。    另外,外相还就牵扯日中关系的对苏关系谈了自己的估计。他说:“我不认为,苏联会因日中缔结友好条约而采取报复手段。”    日中条约只不过是仅有几条的一个东西,基本上没有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条文。正因为没有规定义务,将来才能结成友好关系。

3. 时事社报道:《在重开谈判之前日本代表团协商对策》

【时事社东京七月十九日电】题:在重开谈判之前日本代表团协商对策    北京十九日电:在二十一日恢复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事务级谈判之前,日本代表团(首席代表驻华大使佐藤)于十九日下午在驻北京大使馆协商了同中国方面谈判的对策。协商内容尚未透露。但是,根据今天到达北京的外务省亚洲局局长中江等助理人员汇报的本国政府的基本想法等,二十日还将继续进行协商。

4. 苏《真理报》评中日恢复友好合作条约谈判

说苏对此不得不作出一定结论并修正自己的对日政策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十九日电】题:《真理报》:危险的轻率    《真理报》驻东京记者拉蒂舍夫今天在《真理报》上指出:“有人想把日本拉进危险的玩火游戏,这种游戏今天已经使国际关系严重复杂化了。”    记者在评论在北京恢复日中关于两国缔结所谓“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时写道:    日本政府的代表企图消除爱好和平的公众的不安,他们在公开场合的讲话中硬说,条约中关于反对霸权的条款不违反日苏睦邻关系,签订有这种反苏条款的日中条约不会对苏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安慰性的言论能指望什么样的头脑简单的人相信呢?!要知道,问题的实质在于,按北京提出的条件签订日中条约不能不导致日苏关系的复杂化,不能不损害我们两国的睦邻关系。    《真理报》记者接着说,在北京现行政策的条件下,日本缔结这一条约,不管它愿意还是不愿意,客观上就使它同北京领导敌视和平事业的对外政策路线拴在一起。东京赞成对苏联采取如此不友好政策的人若能明确地意识到这样一点才好,即:这种行动不会没有后果的,苏联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作出一定的结论并修正自己的对日政策。

5. 勃列日涅夫的儿子同日通产相会谈建议缔结日苏长期经济合作协定

【时事社东京七月十八日电】正在日本访问的苏外贸部副部长勃列日涅夫,十八日下午前往通产省对河本通产相进行礼节性拜访,并就日苏两国间的经济关系进行了磋商。会谈中,这位副部长说:「日苏贸易关系发展顺利,两年中达到了七十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并建议缔结日苏长期经济合作协定,他说:「为了使今后的日苏贸易在长期而稳定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是否可以缔结长期经济合作协定那样的协议?」    对此,河本通产相只是回答说:「关于协定,今年秋季将举行专家会议,因此,还是在那次会议上拿出时间来从所有角度去讨论为好。」

6. 伦敦三方会谈未就恢复埃以谈判达成协议

万斯说他将在大约两周之后重返中东以期安排双方进一步会谈    【路透社英格兰梅德斯通七月十九日电】埃及—以色列和谈今天结束。会谈没有达成要举行进一步谈判的肯定协议,而承认存在着重大分歧。    在此间附近的利兹堡举行了为时两天的讨论后,美国国务卿万斯说,他将在两周左右的时间内重返中东,以期安排双方的进一步会谈。    美国官员承认利兹堡会议大失所望。埃及代表团早些时候批评以色列没有响应萨达特总统的新的和平计划。    达扬和卡迈勒在分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都不肯分析会谈是成功还是失败。    【法新社英格兰利兹堡七月十九日电】美国在这里同埃及和以色列举行的两天会谈中取得了部分成功,三国外长在这次会谈中深入研究了开罗和耶路撒冷提出的和平计划。    美国国务卿的随行人员坚持利兹堡会谈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据指出,埃及外长卡迈勒和以色列外长达扬举行会谈,不仅详细讨论了他们各自提出的和平建议,而且还详细讨论了更深刻的含义和动机,这在半年来还是第一次。    据说,在持续了八个多小时的整个讨论中,两位外长在没有万斯的干预下直接进行了对话。    万斯说,不管下次就中东问题举行的三方会谈会产生什么结果,美国决心要在谋求一个和平方案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在必要时提出自己的解决建议。    据说,华盛顿将考虑通过在其他的阿拉伯国家进行试探来扩大将来的谈判范围。    巡回大使艾瑟顿在即将访问中东期间将访问约旦和沙特阿拉伯。

7. 合众社国际评论说:老挝公开宣布站在越南一边

【合众国际社曼谷七月十九日电】老挝政府放弃了其相对的中立态度,宣布在越南同中国和柬埔寨的争端中“完全支持”越南。    老挝尽管同越南关系密切,但是在此以前它在越南同中国的激烈争论中和越南同柬埔寨的流血边界战争中一直没有表示站在哪一边。    政府官方的《人民之声报》为纪念越老友好条约签订一周年而发表的社论说:“两国间的不可战胜的团结一致同以往任何时候一样牢固。”    社论说:“我们将站在越南人民一边,决心粉碎一切帝国主义分子和国际反动派的分裂阴谋,坚决捍卫老越之间的伟大团结事业。”

第 2 版

1. 美国会代表团访华后举行记者招待会沃尔夫说代表团将建议卡特派斯特劳斯到中国会谈贸易问题

【路透社华盛顿七月十九日电】国会议员莱斯特·沃尔夫今天说,中国已为同美国进行谈判和非正式的贸易会谈作好准备。沃尔夫最近曾率领一个国会代表团访问过中国。    沃尔夫说,这个代表团将建议卡特总统派贸易谈判代表罗伯特·斯特劳斯去中国会谈。    沃尔夫在一个记者招待会上说,这个代表团觉得,中国新出现一种求实精神,承认这个国家需要在政治、经济和技术方面进行国际合作。但是他说,中国的立场仍然是必须在同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之后才能缔结正式的贸易和经济协定。    【美联社华盛顿七月十九日电】刚刚访华归来的一个美国国会代表团的领导人今天说,北京的领导人们认为越南是在苏联支持下怀有扩张主义野心的“亚洲的古巴”。    率领这个代表团的纽约州的民主党众议员沃尔夫说,苏联对越南的影响越来越大,是促使中国“感到急需”同美国恢复正常关系的一个因素。    沃尔夫说:“我觉得,中国人谈的是,越南是在他们大门口的一个‘次超级大国’,可能威胁到他们的安全和他们邻国的安全。”他说,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地对苏联在亚洲的活动表示关切,一些超出以前的警告的谈话反映了这一点。从前他们警告说美国应该在欧洲保持实力。    沃尔夫说:“具体点说,中国人指责说,苏联已把越南变成一个军事盟友,说过去美国在金兰湾的基地对东南亚国家的威胁比对中国的威胁要大得多。”    他说,中国人宣布,他们不反对美国在国外的基地,“如果当地居民接受这些基地的话”,但这不适用于南朝鲜和台湾。    他说,在其它亚洲国家中存在一种“非常现实的担心”,即越南将依仗它优越的军事能力“谋求将它们所说的‘霸权’扩展到包括柬埔寨和老挝在内的整个印度支那,并且干涉那一地区其它国家的内政。”    沃尔夫后来在同记者谈话时说,虽然中国强调苏联的力量造成的威胁,但是使其它亚洲国家最担心的是越南人。    沃尔夫以重新爆发同柬埔寨的战争为例说明越南的侵略。

2. 《赫尔辛基新闻》载文评苏修反华:《中国处于苏联连珠炮式的抨击中》

【本刊讯】芬兰《赫尔辛基新闻》七月十六日刊登该报驻莫斯科记者的一篇评论,题为《中国处于苏联连珠炮式的抨击之中》,摘要如下:    尽管莫斯科和华盛顿的关系冷淡,但是无需从大洋彼岸寻找苏联在国际政治中的主要敌人。社会主义阵营的另一个巨人中国就是苏联宣传矛头在最近几周期间越来越集中的国家。今年,苏中关系带上了新的色彩——竞相争取社会主义阵营中新的小成员国的好感。最后的势力范围的界线尚未划定的例子是,莫斯科为支持越南和最近的阿尔巴尼亚反对中国领导人的权欲以争取自决权利展开了日益激烈的宣传战。在越南同其西部邻国柬埔寨的摩擦中,莫斯科毫无保留地支持越南。从苏联的角度看来,河内是正确的,金边是错误的。批评的矛头所向是北京,莫斯科谴责北京扇动印度支那最近的动乱。    柬埔寨和越南边界冲突的根源实际是苏联和中国之间深刻的矛盾,这种估计至少从苏联人最近发表的讲话的基础上是较易站住脚的。莫斯科说,中国是印支冲突的扇动者。    苏中关系的敏感性历时长久。作为沙皇遗产的领土纠纷仍然是一个没有弥合的伤口。在二次大战以后的动乱之中,毛泽东曾希望苏联当时的领导人斯大林支持新的共产党国家。斯大林低估成立毛的国家的可能性,并长期同蒋介石保持联系。苏联新领导在六十年代初陷入了最终的关系破裂之中。在这个期间,苏中关系曾渡过蜜月时间。赫鲁晓夫一九五六年在党代会对斯大林发动的批判运动冻结了两国的关系,并逐步导致关系的最后破裂。在这个时期,仍然坚持斯大林主义的阿尔巴尼亚投入中国阵营。整个六十年代和这个十年是试图修补中苏关系而遭到失败的时期。    两国领导人的更换没有对局势产生影响。从六十年代末的流血边界事件以后,两国边界仍然发生冲突。根据此间宣传工具的报道,无疑的是苏联反对中国的宣传战在近几个月加紧了。莫斯科已经表示对中日接近不安,并认为这两个国家可能缔结的友好互助合作条约显然是针对苏联的。    越南的中国人引起的北京和河内之间的摩擦被苏联解释为是中国人的挑衅。最近阿尔巴尼亚宣布中国撤销技术和经济援助以及中国专家一事在这里引起了很大的注意。苏联宣传工具几乎每天谈论越中正在进行的谈判的困难。    苏联人对阿尔巴尼亚人的困难至今采取观望的态度。当政的霍查是曾经在二十年前关系出现破裂时最猛烈谴责苏联利己主义的共产党领导人。当去年秋天谣传中阿关系冷淡的时候,苏联人无动于衷。现在当阿尔巴尼亚宣布同中国的关系破裂已成事实以后,苏联虽注意到这一事态,但是其调子至今并没有暗示地拉那和莫斯科关系的热乎。消息报道纯粹是反华的。

3. 美一些官员对卡特取消向苏出售电子计算机的反应

【路透社华盛顿七月十九日电】美国商务部今天说,美国商务部长朱厄妮塔·克雷普斯反对卡特总统作出的这一决定:由于苏联审讯持不同政见者,他决定阻止向它出售石油技术和一台电子计算机。    有资历的国会议员对这一决定的反应不一,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但是商务部的发言人说,克雷普斯夫人认为阻止出售这些东西不是处理这个问题的正确作法。    发言人接着说,“但是他已作出决定,她只能照办。”    参议员杰克逊表示欢迎这一决定,这个决定是在苏联持不同政见者夏兰斯基和金兹伯格被判处长期徒刑几天之后作出的。    杰克逊是一位对苏联政策包括它的人权政策不断提出批评的重要人士,他对记者们说,美国还应当设法把一九八○年奥运会的比赛地点,从苏联移到另一国家。但是同总统会谈的其他议员对通过贸易采取报复措施的事表示怀疑。    【美联社华盛顿七月十九日电】白宫新闻秘书鲍威尔证实,卡特已吊销准许斯佩里—环球真空公司向苏联的塔斯社出售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许可证。    他还说,总统对美国向苏联出口石油技术规定了新的控制办法,即在实际出售之前必须先得到白宫批准。    但是他没有阻止向苏联出售价值一亿四千四百万美元的制造钻头的全套新式设备。鲍威尔说,得克萨斯州的德雷赛工业公司谈判达成的这笔交易的重要部分仍在政府审查之中。

4. 圣马力诺组成有共产党参加的新政府/新政府通过谴责苏审讯持不同政见者的动议

【路透社圣马力诺七月十七日电】西欧唯一的由共产党领导的政府今天就职统治圣马力诺。    共产党曾于一九五七年在圣马力诺执过一次政,但是后来他们在一次不流血的政变中被撵下了台。    共产党领导的左翼内阁今天在大议会——圣马力诺议会——中勉强赢得了信任票而上台,从而结束了天主教民主党二十年的统治。    上月的大选使共产党在六十个议席的议会中得到了十六席。他们得到了社会党和统一社会党共十五票的支持。圣马力诺将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管理自己的国内外事务。    它的经济是以旅游业和发行邮票为基础。但它每年还接受意大利给的三百多万美元,交换条件是不使其变成税收和赌博的避难所。    根据协议,圣马力诺放弃其设立自己的电台、电视台或赌场的权利。    【法新社圣马力诺七月十八日电】圣马力诺昨天宣布了新的内阁的组成。    昨晚的公告说,共产党人将担任内政、工业、卫生和公共教育部长。社会党人将担任外交、财政、邮政、农业和贸易部长。    【路透社圣马力诺七月十八日电】西欧唯一的由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在它上台后的第二天就在议会里通过一项谴责苏联审讯持不同政见者的动议。这个古老的小共和国的共产党—社会党联合政府为这项动议赢得了五票的多数。这项动议声称,苏联对持不同政见者的审讯违反了人权协议。圣马力诺是一九七五年欧安会赫尔辛基文件的签署国之一。

5. 台湾报纸文章:《莫斯科筹办奥运会》

【本刊讯】台湾《联合报》七月十三日刊登一篇署名文章,题为《莫斯科筹办奥运会》,全文如下:    历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给人的印象是活泼、友善和愉快的……你能想象这样的一个盛会将在闭塞、沉闷和枯燥的莫斯科市里举行吗?姑不论这项尝试是否能成功,苏联当局已经在大张旗鼓,投下十五亿美元资金,准备赚取更多的外汇了。    当然,赚钱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上一届奥运会完毕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市政府就抱怨作了亏本生意。象莫斯科这样缺乏本钱的城市,自然得加倍努力才行。    在中亚细亚,妇女已经开始绣制有奥运标帜的手提包。据说,象这样加入世运准备工作的共有一千五百家公司行号。    莫斯科市内也处处在大兴土木。除了奥运会本身所需要的建筑物外,还有大批的餐馆,小吃店和咖啡厅,也被列入计划内。据塔斯社报道,莫斯科市政府已经拨出了一千四百五十万美元来发展饮食业。在布列堪诺夫食品中心,大批的厨子和侍者正在接受严格的“职前训练”。估计接受训练的饮食业人员总数将要达到两万人。    莫斯科当局估计在世运会的十六天比赛期间,将有六十万名访客涌到。其中有一半是由世界各地来的。为了应付这个局面,苏联必须在出入境管理方面作大幅度的调整。今天少数的旅客就会使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发生阻塞的现象。板着冷冰冰脸孔的警卫,往往要花好几分钟时间去查一本护照,海关的长龙更是屡见不鲜。为了改善这些现象,一个现代化的谢列梅捷沃二号机场,将在奥运开始前完工。    缺少旅馆房间可能是最严重的问题。目前莫斯科市内的旅馆只能容纳五万名旅客,加上正在建造的,大约总共可以容纳七万五千名旅客。其它有三万名左右的旅客可以住到学校的宿舍去。虽然不可能每一天都有六十万名旅客挤在莫斯科市内,但房荒的问题还是相当严重,何况有许多旅馆连电话都没有,根本派不上用场。    为了使游客不感到沉闷,莫斯科当局已经准备了一连串的特别节目,其中包括马戏表演。    当然,疏漏不周是难免的,何况还有敏感的政治问题。据说,苏联已暗中设法阻止以色列参加这次奥运会。自由世界一些反共色彩较浓的电台或报纸,可能也会被拒绝采访。不过,对俄国人来说,这是一次赚钱的机会,他们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第 3 版

1. 美《新闻周刊》文章:《河内的穿梭外交》

【本刊讯】美国《新闻周刊》七月二十四日一期刊登一篇题为《河内的穿梭外交》的文章,摘要如下:    越南人素无擅长穿梭外交的名声。但是,在上周,河内的使者在太平洋上来来往往,展开了一场异乎寻常的外交攻势。潘贤副外长从日本到澳大利亚寻求贷款和友谊,最使人感到意外的是他还暗示他的国家可以不要“先决条件”就同美国打交道。同时,一个越南代表团到了檀香山。这是越南外交官首次踏上美国国土。这个代表团名义上是讨论送还在越战中失踪的美国人的问题,但是,他们可能是要试探美国对关系正常化的态度。    为了在外交和经济上争取喘息时间,河内一方面公开寻找新朋友,一方面拉拢老盟国。越南不仅继续接受苏联的援助和听从苏联的主意,而且最近还加入了东欧集团的叫做经互会的贸易组织,这显然使中国感到不快。上周,河内为了进一步减轻经济负担,向日本提出了贷款五千万美元的要求。    潘贤在出访期间说过的话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他在越美和解问题上的讲话。越南一向坚持要华盛顿拿出大量的战争赔款,否则越美两国就不能和解。然而,这位越南使者在东京表示条件可能已经改变了。他说:“我们认为局势可望出现新的发展。”    然而,美国国务院人士认为看不大出河内已改变立场。一个美国官员说:“我们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说他们准备恢复关系正常化的谈判。”虽然美国和越南的代表上周在檀香山讨论了战争中失踪人员的问题,但是,据说只谈了有关验明遗体的棘手问题,而且,美国官员强调这次会谈并不是为了取得突破局面的进展。国务院一个官员说:“这些讨论并不是用来掩盖一个真正的谈判的烟幕。”

2. 英《卫报》文章:《中国人回到赞比亚铁路》

【本刊讯】英国《卫报》七月六日刊登博雷尔发自卢萨卡的题为《中国人回到赞比亚铁路》的一篇文章,全文如下:    二十多名赞比亚火车司机因参与偷窃价值数千英镑的货物而被逮捕以后,中国的司机和列车长又回来管理赞比亚到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口之间的火车了。    这批货物——主要是运往卢萨卡和产铜区的消费品——在坦赞比铁路线上的列车通过赞比亚北部时消失了。    中国建筑了这条长达一千一百六十英里的铁路线,在一九七六年交给了赞比亚政府和坦桑尼亚政府。中国在训练了当地人以后就逐步地撤出人员。但是,这些司机被捕以后造成铁路上人手严重不足,不得不把中国人请回来管理火车。    这里的中国大使馆证实中国工人又被召回,但是说,在本地几批新的火车司机训练结束之前,中国工人只是暂时管理火车。    中国司机是在坦赞铁路发生严重问题的时刻被召回的。这条铁路是赞比亚通往海岸的唯一铁路线,处理这个国家所有进出口物资的百分之七十五。    据赞比亚地段铁路负责人卡索诺说,这条铁路的两千一百个车皮中有一半以上正在修理,拨给赞比亚地段的二十七辆机车中有十九辆现在车间修理。    由于现在使用的车皮在赞比亚周转缓慢,因此问题复杂化了。根据这条铁路的设计能力,原来估计是十五天周转一次,但是铁路官员说,这些车皮从达累斯萨拉姆到赞比亚,然后再返回来,现在平均需要五周时间。    这条铁路的效率下降是造成赞比亚的经济问题的原因,已迫使赞比亚寻找其他出路。    一种建议是,在卢萨卡以东再建筑一条铁路线,与马拉维铁路连接起来,使赞比亚与莫桑比克的纳卡拉港相通。另一种建议是,穿过西北省修一条公路,绕过扎伊尔多事的沙巴省与本格拉铁路连接起来。    眼下,至少有三万吨的铜已积压在赞比亚,这是因为缺乏运输能力,赞比亚进口物资大量堆积在达累斯萨拉姆,在赞比亚非常需要外汇的时候却由于铜出口的积压使赞比亚损失了数百万英镑。

3. 英报报道:《苏使节在赞比亚散布政变阴谋的谣言》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七月十七日以《苏联使节在赞比亚散布政变阴谋的谣言》为题报道:    据这里的消息灵通人士说,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曾认真考虑驱逐苏联驻他的国家的大使索洛多夫尼科夫,因为这位外交官曾散布关于即将发生一场军事政变的谣言。    这位苏联使节显然在设法迫使卡翁达总统取消五月对英国和美国的一次访问。    在卡翁达动身去伦敦前不久,索洛多夫尼科夫——前莫斯科非洲问题研究所所长——拜会了卡翁达,他说,「在目前条件下」,离开本国对他来说是「不明智」的。    他明显地暗示,他已得到了军人将在他不在国内的时候策划发动一次政变的情报。这位人士说,为了使卡翁达总统相信这种警告,他保证使总统从第二条途径听到这种谣言。训练恩科莫在赞比亚的爱国阵线游击队的古巴军事顾问传话给罗得西亚民族主义者,谈到了所说的政变计划。由于恩科莫的人的命运同卡翁达的政治生存有着休戚相关的利害关系——因为卡翁达为他们提供基地和政治支持,恩科莫的人立刻把他们听到的消息告诉了总统手下的工作人员。    据说,卡翁达在获悉苏联大使编造了这些政变谣言,以希望他取消他的伦敦和华盛顿会谈以后,气得脸都青了。    据这些人士说,赞比亚总统考虑命令索洛多夫尼科夫离职休假,不再返任。但是,他不可能同莫斯科公开决裂。

4. 日报报道:《科学城二十四小时》(一)

说日本筑波研究学府城的规模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五月二十九日至六月十三日连载一组报道,题为《科学城二十四小时》,摘要如下:    筑波研究学府城展现在茨城县筑波山麓。已有二十六个研究机关移居于此,研究、生活呈现出朝气。这里来报道一下我国唯一的“科学城”的二十四小时。一点:基本粒子工厂加速器无休息    “嗡、嗡”声打破了深夜的寂静,蜂鸣器的节奏的间隔是两秒钟。又象是要掩盖它,“嚓、嚓”地放出火花。    发出象城市工厂那种喧嚣声的是位于科学城最北端的国立高能物理研究所。东洋第一个质子加速器从去年五月开始运转,探索微观世界的试验昼夜兼程。物理学家们运用这个直径达一百米的庞大试验工具来寻找基本粒子的秘密。蜂鸣器的那种响声表明已把质子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七的迅猛的速度;“察察”声是产生出来的π介子撞击氢靶的反应。    从当初运转就是常客的京大教授三宅弘三,今天晚上仍然穿着白色工作服,忍着困倦巡视着仪表。由成亿的零件制成的仪表是需要耐心地照料的。由于很多研究家都想利用这个加速器,所以日程是排得满满的。在持续大约一个星期的运转当中,负责进行试验的人,一天只能睡上几个小时。    住在京都市的纪子夫人说:“试验一开始,十天才能回家来一次。前几次都只是在家里呆了三个钟头就急急忙忙地赶回筑波去了!”伙伴们都说这是“加速器未亡人”。这个研究所的久寿米木朝雄教授说:“其中还有离婚的年轻研究人员呢!”他本人去年秋天由于操心调整试验计划得了胃溃疡而住了两个月的医院。尽管如此,现在还是按以往那种工作情况一直干到深夜。    看到“基本粒子家们”的这种态度,某机关干部说:“那些人都是一种手艺人脾气,只要是能进行试验就不顾什么家不家的了。”科学城深更半夜仍在活动。两点三十分:定时气球白色的气球升上夜空    尽管到日出还有两个小时,但是,高空气象台临时寝室的闹钟就响起来了。叫醒这里的“能熬夜的人们”起来工作。因为是世界规定的定时气象观测,不起来是不行的。    高空气象台是一九二○年以来就在这个镇上定居的老住户。三年前搬出了老房子,在筑波研究学府城的南部新建楼舍重新开张了。    天气预报需要关于一直到高空三十公里左右的大气活动的资料。为此,全世界的观测站都要在每天上、下午的两点半、八点半四次一齐升起观测气球。    佐野操先生等三位值班人员经心地进行准备工作。给气球充氢气,白色的气球膨大到直径一米半。由高安宏明先生把口扎好。他穿的是布上衣。因为工作对象是氢,若是穿化纤之类的服装产生静电那就麻烦了。    吊在气球上发回气象资料的无线电机,终于在最近用上标准的真空管了。高安先生说:“要上升到十公里高空,气温下降到零下五十度,容易受气温变化影响的半导体,不能用了。湿度计,仍然是用头发。角质很少而又柔软的法国妇女的头发是最好的。”    气球越升上高空膨胀的越大,约在达到三十公里处破裂。然后,随降落伞降落,大概都落在离筑波大约一百五十公里的鹿岛滩。因为难于回收,观测机器都是用过了就扔掉。箱子和泡沫苯乙烯很省钱就可以造出来,就是这样的话一个也得一万二千日元到两万五千日元。    战争结束后不久就干这个工作已达三十多年的佐野先生一边苦笑着说:“假日也是一到两点半钟就醒”,一边眼睛盯着已钻进夜空的气球。四点半:原子的面貌在照像机前十小时    要一直紧紧盯住模特儿十个多小时以后,只拍照十秒钟就完事了。结束以后周围已经天发亮了。做这个需要很大毅力的工作的是由科学技术厅无机材质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堀内繁雄组成的小组。他们运用世界第一的具有高度分解能力的电子显微镜来观察原子的面貌。    直接观察金属等的原子系列那是非同小可的,这需要能把按五百万分之一毫米的间隔排列的原子区别开拍照下来的高度分解能力。堀内先生等人用一百万伏特的高压电路,在前年八月首次成功地观察到氧化铌的原子。去年获得了国际金属组织学协会奖。在这个领域中也开始在国际上扬名了。    堀内先生们苦恼的是,原子“模特儿姑娘”们并不是那么老老实实地就叫你收到照象机里面去的。堀内先生说:“观察原子,首先必需把电子显微镜的电压稳定在百分之○点○○○五的范围。这需要五小时左右。”在这时要粉碎结晶作成试料。往电子显微镜里加试料,找到所要观察的地方,需要五、六小时。如果再在调整机件对准焦点上费些时间,那么,准备时间还要延长。    严禁些许的震动。“把电子显微镜安装在半地下室里,并装上胶垫缓冲装置,但是,因为处在正在建设的城市里,由于敲敲打打等的震动,画面就摆动……”    这样,工作势必要以夜间为主。“这种费事的研究工作,在东京是无法进行的。”堀内先生强调了上班和下班回家距离近的好处。(一)

第 4 版

1. 吉田富夫评论文章:《粉碎“四人帮”后的中国文学界》(上)

【本刊讯】日本《朝日评论》季刊今年第一期发表日本佛教大学副教授吉田富夫的评论文章,题目是《粉碎“四人帮”后的中国文学界》,原文共分五节,今将第二、三、四节摘要转载如下(每节前的标题是本刊编者加的):有些新作品连现实主义也抛之脑后    这一年,在文学领域来讲,可以说是诗的丰收年。歌剧《白毛女》的作者之一贺敬之的《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严阵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以及其它许多好的长诗相继问世。这些诗篇里使用的,是经过诗人反复推敲的精练语句,衬托着革命斗争和生活实践的雄厚基础。而这种诗篇也只有这一代“复出”的诗人才能写出,以贺敬之的《八一之歌》为例,他从小在解放区里被人叫做“小鬼”,扛着比他身材还高的长枪逐渐成长,在这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写出的《八一之歌》,解放后成长的年轻一代,是望尘莫及的。    在这个意义上,“内省的观点”也许可以说是在文革中一度被迫沉默的“复出”的文学家才享有的特权。因为这些文学家,虽然每人的经历不同,但多多少少都有过跟贺敬之相似的那种与中国革命的“青春”息息相关的自己的“青春”。即:他们的“内省”时常可以回到这一“基点”上,而对年轻一代则无法要求他们具有这种“基点”。    我在前边提到的“内省的观点”,换句话,也可以说是“负现实主义”。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柳青的《创业史》、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杨益言的《红岩》等重见天日的长篇小说,风格虽不尽相同,不正是由于在具体情节上采取了“负现实主义”的态度,才保证了作品的现实感吗?“负现实主义”这一词可能还很不成熟,我指的是:作家注意观察世界和人物非主流的一面。    譬如,在土地革命中,贫农对地主极端仇恨,要求为自己报仇,就这一点来说,这是一种狭隘的农民思想。但正是这样一个农民,后来提高了阶级觉悟,当他中了地主的子弹在牺牲前说出“要保卫我们的江山!”的时候,《暴风骤雨》的主题才有了现实感。如果不描述女主角林道静的挫折和动摇,《青春之歌》便不可能刻划出解放前年轻知识分子的生动形象。作家的这样一种观察,正是文革以来的中国文学所失去的东西。现在,我重新认识到了这一点。    让我们把《青春之歌》同郭先红的《征途》(1973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比较一下吧。它们都以知识青年为主角,但是对人物刻划的深度却相差甚远,无法相比。    重新读了一遍《青春之歌》以后,我感到郭先红他们对世界和人物的观察,只看到了正面,而没有看到思想深处,连斜看一眼都很少。    当然,这与题材也有关。前者以解放前的复杂而曲折的历史为舞台,后者则是描述解放后,而且是六十年代后期的插队知识青年,登场人物的营养状态、气质、表情自然会不一样。问题在于如果郭先红他们也象《青春之歌》的作者那样注意观察世界和人物的“真”的一面的话,那些插队知识青年的形象就不会是索然无味和单调的所谓“模范优等生”,而会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了。    我并不是想在这里评论这个好或那个不好。关键是要从两个方面看待这个问题。    一方面,以解放后的社会作为生活实践的主要基础的年轻作家来说,要把“复出”的老一代作家在受压迫、受挫折等“负”的基础上所体验的“负现实主义”全部继承过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年轻一代只能按照自己的办法去寻求“基点”,掌握他们具有自己的内容的“负现实主义”。    反过来说,“复出”的作家们也存在同样的困难。他们原以为过去受剥削、受压迫的环境下形成的有血有肉的“负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解放后的社会中仍旧有效,而就在这个时候,却遇到了文革的考验。他们所熟悉的那个方法,对描写解放前的社会,尚属有效,但是面对解放后的现实,特别是面对正在进行中的当前的现实时,“负现实主义”本身,与现实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因而不得不重新考虑它的内容。    “负现实主义”的恢复,一般说来,也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恢复。在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是十个起码的条件,没有它,就无法构成作品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的中国文学界需要重新回到这一起点。作家孙犁就是这么说的:    “作家没有真正的生活实践,硬行编造故事,这并不是当前罕见的现象。从概念出发,强拉硬扯,编造故事,互相‘观摩’,互相‘促进’,神乎其神,而侈言‘高于生活’,这就是当前有些作品千篇一律、凌乱冗长的重要原因。”(《人民文学》1977年第八期:《关于短篇小说》)    这里所说的“观摩”、“促进”、“高于生活”等词,都是“四人帮”帮调中常见的字眼。孙犁口气之所以刻薄,可能是对“四人帮”的余忿未平之故。总之,这是对一部分作者的谴责。他接着说:有的作者对古今中外有定评的作品也不很好看一看就开始写作,那是不行的。    经他这么一说,简直就象是有一技之长的权威在教训站在他面前垂手恭听的初学写作的作者似的。我这个人有个毛病,自己能力不大,可看到有些人好摆弄权威,就爱跟他顶撞,因此,读后难免有些忿忿不平。可是细想起来,孙犁准是对文学界的现状感到莫大的焦虑,他认为一些人连现实主义也抛之脑后,按照“四人帮”的“三突出”,不顾现实,凭空胡说。有这种看法的人,则不仅是孙犁一人而已。矛盾的现实是永远无法回避的    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界所确认的总的方向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个口号的恢复,意味着什么呢?老一代文艺评论家唐弢写道:“不承认毒草的存在是徒劳的,不允许百花齐放更为有害。”“是和非,真理和谬误是客观的存在,允许齐放和争鸣就会有比较。比较是锻炼群众的鉴别能力,提高群众的欣赏水平。”(《人民文学》1977年第五期)。他说得很明确,其实这都是照搬了毛泽东曾经讲过的话。毛泽东说:“真理是跟谬误相比较,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美是跟丑相比较,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善恶也是这样,善事、善人是跟恶事、恶人相比较,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禁止人们跟谬误、丑恶、敌对的东西见面,跟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见面,跟孔子、老子、蒋介石的东西见面,这样的政策是危险的政策。”(《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不仅是文学界,现代中国的整个文化领域的各项工作都回到了毛泽东的这一“基点”。它把谬误、丑恶、恶事、恶人等“毒草”以及“敌对的东西”看成是理所当然客观存在的东西。要进行处在对立的统一的矛盾中的现实革命,将无法回避这个永不改变的“基点”。    可以这样讲:文革以后的文学界,形而上学地一心想扶植“香花”的结果,反而跟有矛盾的现实越离越远,以致钻进那挤满了呆若木鸡的唯心主义“英雄”们的死胡同里。我已意识到当时“四人帮”以文化界为据点正在策划篡党夺权,但是我还是要这么说。    今天把揭批“四人帮”中揭发出来的问题,跟文学界自文革以来的种种现象联系起来看,便会使人感到“四人帮”的力量极为强大。而除了郭小川等一部分老作家之外,文学界几乎没有出现什么尖锐揭发“四人帮”的作品,说明了文学创作的主体内容是有问题的。忽视了这一点,把一切都归罪于“四人帮”,能汲取什么教训呢?    技巧的好坏,不一定起决定性作用。文革以后,在七十年代初期,出现了不少有才能的业余作家,他们的作品确实表现得朴素而真挚,很接近现实,看来他们确是想尽力反映现实的。为什么他们统统倒向“四人帮”,热中于创作现实所不存在的“英雄”呢?应当说,起决定作用的是创作主体思想的主观性,没有掌握住对立统一的现实。今天正在恢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现实主义”,其意义即在于克服这方面的主观性。    七十年代出现的大批业余作家,其中大半可能是经历了文革风暴的知识青年或类似的人。他们对“革命”的幻想,自文革以后好象无限地展现开来。如果他们的“革命”幻想,由于本身的主观性,而在“四人帮”事件上碰墙,并且遭到破灭的话,他们有可能通过由此体验而产生的“内省”去探讨他们自己的“现实主义”,特别是“负现实主义”。(上)

2. 外电报道蒋帮再次声称决不同我谈判

法新社说「台北同北京举行谈判的时机尚未成熟」    【美联社台北七月十七日电】国民党中国今天重申其立场:决不同北京谈判,也不同北京接触来谋求在解决两个敌对政府之间的冲突方面可能进行的和解和合作。    国民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金树基告诉本记者说:「我们在过去同中国共产党的谈判与合作方面,有着惨痛的经历,因此,我们决不同他们举行会谈,也决不同他们接触。」    他强调说:「这一直是我国政府的既定政策。」    这是台北对美国国会议员沃尔夫在上周从北京到达香港时所发表的讲话的第一次官方反应。    沃尔夫当时说,美国国会代表团被告知,大陆中国不排除同台北政府进行会谈以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    【法新社台北七月十七日电】(记者:卡利克斯·朱)此间外交观察家断言,尽管美国国会议员沃尔夫最近得到的印象是中国采取了「新的现实主义态度」,但是,台北同北京举行谈判的时机尚未成熟。    众议院外交事务小组委员会主席沃尔夫说,他和他的国会代表团发现「中国人开始强调」在当前现实的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    这里的外交观察家称赞美国国会代表团的这一发现,说这是「一个吉兆」。    中国原先没有排除最终在必要时使用武力使中国大陆和台湾重新统一的可能性。    蒋经国总统今年五月就职时重申,政府的政策是「继续留在民主阵营里」,决不同中国共产党谈判。他坚持说只有一个「中国问题」,而不存在什么「台湾问题」,言下之意是说必须先废除现存的共产党制度,然后才有可能就统一问题举行谈判。    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王升将军今年三月在这里发行的一本分析「中共和谈策略」的小册子中说,中共近几年发动和平攻势的目的是想孤立台湾,搞垮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以及使美国同台北断交而同北京建交。    此间政治分析家指出,国民党政府已经着手在台湾展开探寻一种与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即建立中产阶级的工作。    这些分析家指出,由于奉行了这种政策,一九七七年台湾的中国人的每人平均收入达到一千一百七十三美元。    分析家还补充说:「你可以自己判断这两个政权是否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