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06-21

第 1 版

1. 日报报道:《苏提出强硬的“警告”声明》

【时事社东京六月十九日电】题:苏联政府提出调门强硬的“警告”声明,说“日中条约”和远东的和平与安全背道而驰,波利扬斯基和有田会谈    苏联驻日大使波利扬斯基十九日上午十时半前往外务省拜访该省事务次官有田,进行了大约一小时又十分钟的会谈。    这次会谈是苏联方面上周提出要求的。会谈中,波利扬斯基大使说他“根据本国政府的指示”,就日中条约问题传达了以下政府声明:一、日本和中国怎样建立关系是日本本身的问题,但是,苏联对直接影响苏联利益的那种行动也不能袖手旁观,这是理所当然的;二、苏联已经说过,如果缔结包括针对苏联的条款的条约,那么,苏联也许不得不修改对日政策的轨道,三、在中国领导人赤裸裸地表示对苏联的敌意的情况下,日本将被中国的外交路线拴住,这和确保远东的和平与安全背道而驰;四、希望日本不要采取使日苏关系倒退那样的措施。

2. 香港《争鸣》文章:《我看到了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南斯拉夫》(待续)

【本刊讯】香港《争鸣》第八期刊登马翔的文章,题为《我看到了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南斯拉夫》,全文如下:    三月下旬的一个清晨,当我们在雅典机场下了从香港飞来的坐机,转乘“南航”客机直飞南斯拉夫首都的时候,我的心是极度兴奋的。一篮子问题    那不是为了一个半钟头后,多年来只闻其歌,未见其影的兰色多瑙河就会出现眼前。    也不是为了被肖伯纳形容为“地上天堂”的杜布罗夫尼克,快要给我非常满足的天然艺术享受。更不是为了那留下千年以上侵略与反侵略的战火烙印的古战场,将会让我流连和凭吊。    不。这些只能使我有点兴奋,不会使我极度兴奋。当飞机擦过希腊北部兰灰色的天幕,在平畴百里的一点上展现出贝尔格莱德满身霞光的身影时,我的心象鼓满了过多氦气的气球,亢奋得象要爆炸了。那是为了从香港带来的一篮子问题,这些从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后期一直盘旋脑际的疑问,快要找到答案啦!    ——资本主义在南斯拉夫复辟了吗?    ——南斯拉夫是不是“帝国主义附庸”?    ——南斯拉夫是个“法西斯国家”?    ——在南斯拉夫可以看到今日苏联的影子?    ——南斯拉夫自称是“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全名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但是它的社会主义是真的还是假的?    ……一篮子问题归结到一点:    南斯拉夫究竟是修正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很大的谜。我想:这谜底很快就可以用大量感性材料去揭开了!这样,我为什么不极度兴奋?衣履、电视、汽车    贝尔格莱德,这个古老而又新鲜的城市,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街头上人多,车多,商品多。    特别是下午三、四时,街上人潮汹涌,车排长龙。令人惊奇的是,人们的衣着十分讲究,比香港有过之而无不及,几乎使人怀疑来到巴黎香舍丽榭大道。这时候,春寒料峭,很多人穿了皮大衣。一个思想从我的心底里跳出来:    “这是资本主义的特有色采?”    很快的,记起当年批判南斯拉夫修正主义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话:南斯拉夫的私人资本和私人企业大量存在,迅速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已经蜕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现在眼前熙攘往来,穿着漂亮的男人和女人,现在街道上行走着一辆辆小汽车,会不会是老板、老板娘及其财产?他们还塞满了百货商店和超级市场,在买各种各色看来供应得十分充裕的物品。    后来知道了,南斯拉夫企业的上班时间有点特别,上午七时上班,下午三时放工。因此,挤在街头的人,多数是工人。排着长龙的小汽车的主人,也不少是“兰领”——当然,这是借用了香港的口语。    后来知道了,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是很不错的。工人的平均工资接近五千第纳尔(南币,相当于港币一千一百元),而一般生活费同香港大致相等。房租却比香港便宜,一个住宅单位的租值只占一般工人收入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后来知道了,南斯拉夫人民的购买力相当高,全国平均约五个人有一台电视机,平均十五个人有一部汽车。许多人都有旅游外国的兴趣,也有不少人到著名的“地上天堂”,同外国游客一起。享受杜布罗夫尼克陆沉式海岸的阳光水色。    “南斯拉夫人民生活水平这样高,能够说明这个国家是资本主义或修正主义或社会主义国家吗?”我站在贝尔格莱德一家比香港最大的超级市场还大的超级市场的一角,悄悄地自问。    “不行吧。”我默然地想,“在这里是找不到答案的。”(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黄色文化?    不久,我找到了南斯拉夫“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证”。    那是女人,是裸体女人,是出现在街头的许多花花绿绿的刊物上的封面女郎。    “黄色东西是资本主义的标志!”    我从这个思想飞跃到另一个思想:“南斯拉夫的色情罪行案一定很多!”    但是,就在发现“黄色文化”的当天晚上,一个事实否定我的想法。    那天晚上,我们在一位漂亮的说得一口流利英语(南斯拉夫人说的三种官方语言,我们一窍不通,只能“英语对白”。)的青年女接待员陪同下回到酒店,已过十时。由于我们担心那位姑娘回家时会遭遇到象香港经常发生的色情案的不幸事件,我们建议陪她回家。她了解我们的好意后说:“放心,我们半夜走路,连手上的一根毛也不曾给人家碰过。”    她一声“放心”,却使我“不放心”——从裸女封面的刊物判断南斯拉夫是个资本主义国家,这个结论不是下得武断一点么?    我继续想下去——    欧洲人同亚洲人,在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方面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西方艺术家很注重人体美,无论是绘画、雕刻、摄影,不少作品是以人体为题材的。这样,一些刊物的封面出现裸女像,就不是不可理解的了。总之,这不能成为南斯拉夫“资本主义复辟”的“物证”。门户开放,出入自由    不过,当南斯拉夫“门户开放”的情况进入我们的感性领域时,我的思想又受到一次冲击。    南斯拉夫的旅游事业是高度发展的。去年从外国到南斯拉夫来游览的旅客有五百多万人,相当于南斯拉夫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为什么那么多人来?一是南斯拉夫有杜布罗夫尼克名闻欧洲的旅游胜地;二是旅游费用较低,酒店收费廉宜;三是国门大开,除了阿尔巴尼亚、西班牙、希腊三国外,所有欧洲国家的游客都不必办签证手续,就可以从海上、陆上、空中,通过出入口点(全国出入口点达一百四十二个)进入南斯拉夫。这情况,同中国一比,相距太远了。    更令人惊奇的是,南斯拉夫人也可以随时自由出入国境,就象香港居民可以随时到澳门旅行一样。    “这,这不是社会主义的味道吧?”自由择业与自动失业    可是南斯拉夫人竟还有选择职业的自由,甚至还有自动失业的自由!这是在我的神经中枢中闹了一场更大地震的见闻。    南斯拉夫完全不象中国那样统一安排每届大、中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那么,毕业生到那里去找工作呢?不必担心太大,每个企业单位都会招工的。因此就业问题不仅能够解决,而且可以有选择机会。甚至在职工人想转业,“不打东家打西家”,也是被允许的。南斯拉夫的失业率不低,是百分之八。但是不少人是由于要转行转业或等待符合个人愿望的职业而“失业”的。失业者每月可以获得相当于低薪工人收入的百分之六十的补助金,因此,一般人都不怕失业。    到南斯拉夫的第三天,我偶遇一少女,她用英语告诉我,她原是职员,现在不想干了,想再读书。我们只是聊了几句,匆匆告别。待离开贝尔格莱德前夕,我打听到,那姑娘已经到巴黎去,准备上大学了。    “自由化!”有一个晚上,我睡在贝尔格莱德一家中等旅店的软绵绵的床上,久久没有入梦,一直在想:“南斯拉夫人那么多自由,肯定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产物吧。”工人自治制    不过,当我们接触到南斯拉夫的经济结构时,这个思想便马上动摇了。    在南斯拉夫逗留了十多天,除了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度假胜地杜布罗夫尼克之外,我们访问了第一工业大城萨格勒布,粮食产量冠于全欧的伏伊伏丁那自治省,被列为全南斯拉夫发展水平最低地区之一的马其顿共和国(南斯拉夫是联邦制,共有六个共和国)。在这些地方,我们参观了工厂、农工联合企业的集体农庄、加工厂、养猪场、奶牛饲养场等等。每到一处,热情的南斯拉夫主人总给我们介绍情况。    在访问过程中,我们对工人自治企业很感兴趣。在萨格勒布参观的克琳模斯漆油化工厂,就是一个工人自治企业。    “工人自治”制度究竟是怎样的?    从一九五○年开始,南斯拉夫联邦政府就公布了一系列法令,规定工厂、矿山、交通运输、贸易、农业、林业、公用事业等所有国营企业,都实行“工人自治”。在自动化水平很高的克琳模斯化工厂参观时,工厂负责宣传的人员向我们解释,“工人自治”的主要内容是:每一企业单位,都由工人选举出来的工人委员会负责管理,包括任免厂长、经理,决定投资数额、产品品种、产量和价格,决定工资和利润分配,等等。    由此看来,“工人自治”制的实质是集体所有制。    这种集体所有制,在南斯拉夫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在工矿企业中,几乎全部是集体所有制。    而在工农业生产中,工业的比重超过农业的一倍。    这就是说,在南斯拉夫的国民经济中,集体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    这是判断南斯拉夫社会性质、经济结构的一个最主要最关键的根据。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一种形式。那么,显然的,很难说南斯拉夫的经济结构不属于社会主义范畴。私营工农业与农工联合企业    当然,南斯拉夫还有着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    在工业部门,存在着一些规模细小,只能雇工五名的私营企业。不过在整个工矿企业生产中,这些私营企业几乎是无足轻重的。    在农业部门,全国约有百分之八十的耕地在私农手中。(从一九五一年起,南斯拉夫解散了几千个农民劳动合作社。)在性质上是集体所有制的农工联合企业,只拥有约百分之二十的耕地。但是农工联合企业的总产量,超过了私农经济的总产量。    农工联合企业对于我们,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我们参观了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比查农工联合企业,具体了解到,这种企业和中国的人民公社有些相象,但不能在两者之间划个等号。这个企业既有农场,又有速冻厂、罐头厂、粮食加工厂、牛奶加工厂,还有食品销售店。我们来到比查农工联合企业的养猪场时,大感惊异,因为只见厂房,不见猪只。养猪场的二万头猪无影无踪、无膻无臭,到哪儿去了呢?原来就“住”在一列列的设有烟囱的“厂房”里。那是自动化的养猪场。我们还参观了奶牛场,那里的挤奶等操作和管理也是机械化的。    据统计,南斯拉夫工人自治企业、农工联合企业拥有劳动者五百五十万人,私营工业、农业劳动者九十五万人。前者为后者的五倍多。这些数字,进一步说明集体所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了压倒优势,进一步说明了南斯拉夫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外国资金的角色不过有一个现象是叫人惊讶的,就是南斯拉夫除了引进大量外国设备之外,还引进了大量外国资金。    我们平时有这么一个想法: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是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哪能引进外资?对于无债国的公民来说,社会主义国家要借助外债外资,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但这是南斯拉夫经济生活中的现实。    在马其顿共和国卡瓦达斯镇的一个镍矿厂参观时,我们发觉这个企业的资金大部分来自外国。    这个年产二百万吨镍的矿厂,资金来源有三:一是当地群众筹集的,占百分之二十一;一是南斯拉夫银行提供的,占百分之九;一是美国进出口银行的投资,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    这是一个大问题:引进来的外资,会不会吞咽社会主义?    经过南斯拉夫主人的解释,我们明白了:在工人自治企业中,外资只能赚取一定的利润,不能改变企业的性质。就是说,外国人不能通过投资(及提供设备、技术、人材),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这是由于工人自治企业的权力掌握在工人委员会手中,而外国银行、公司是不能插手这个企业的行政机构的。    看来南斯拉夫是采取了独立自主与引进外援相结合的办法的。从落后国到“中等发展国”    除了经济结构的特色之外,南斯拉夫经济的发展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南斯拉夫是一个在欧洲有数的农业国,百分之七十的人口在农村,工业基础是薄弱的。    经过大战,南斯拉夫经济更成了一个烂摊子。战争在这个国家的破坏是巨大的。全国一半以上的企业被摧毁,人口牺牲了百分之十以上。以贝尔格莱德来说,在当年全城十万间住宅中,五万间受到战火彻底毁灭或严重破坏。所有公共建筑几乎都成为了瓦砾场。    可以想象到,三十年前的南斯拉夫,同二十八年前的中国相仿佛,前进的脚步是从一穷二白开始的。    但是,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南斯拉夫经济甩掉了落后的帽子,现在已成“中等发展的国家”了。“我们感到自豪。”这是我们读到的南斯拉夫《政治报》一篇回顾南斯拉夫三十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文章的结语。这篇文章列举了骄人的数字:    全国工业总产值三十年增加十三倍。    全国农业产量二十五年提高二点四倍。    目前全国城市人口占整个人口(二千二百万)百分之六十以上。    超过十万人口的城市从三十年前的两个增至二十个。    城市就业人数从一百一十万增至五百五十万人。    对外贸易出口增加三十一倍,进口增加五十七倍。    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共六十万七千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在十多天的旅行中,没有看到一点赤贫的现象。即使在马其顿,也没有看过一个衣衫褴褛或光着脚没鞋子穿的人。而站在每个城市的街头,看看行人衣履的五光十色,或进入拥挤的百货商店、超级市场,面对各种货品的琳琅满目,你更会感觉到,南斯拉夫离开贫困已经有一段路了。民主生活一斑    在开始旅行之前,我在香港读过一篇美国记者写的南斯拉夫见闻录之类的文章。那位美国记者说,他在南斯拉夫,挨了一个二十五岁的大学金发女讲师的尖刻批评。    “你们美国人都是关在贝壳里的。你们以为南斯拉夫是个警察国家吧?”(待续)

3. 万斯在美众院国际关系委员会谈美苏关系

【国际交流署华盛顿六月十九日电】万斯六月十九日在众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上作证并回答问题时说,“尽管”苏联人说了“一些强硬的话”,但是“他们继续保持一种沿着谋求协议和实现缓和的道路走下去的愿望”。    人们认为国务卿的证词是扼要地综述了当前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最紧迫的问题。他在开场白和回答问题时谈到以下几点:    ——关于《真理报》上周末发表的批评卡特总统在安纳波利斯的讲话的文章,万斯说,“虽然其中包含了一些非常刺耳的字眼:我认为,他们是愿意使我们在武器控制方面进行的一切谈判这样的事情继续下去的。我相信他们也将考虑为了缓和紧张局势所可以采取的其他措施……大门显然是敞开的。……”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六月十九日电】国务卿万斯今天说,政府决心要缓和同克里姆林宫的紧张关系,但是这并不是说美国将停止在苏联维护人权的运动。    这番话是美国高级官员对《真理报》上周发表的一篇论述苏联政策的权威性文章所作的第一个反应。苏联的这篇文章说,显而易见,有些美国政策制定人“想要恢复冷战,重新进行对抗和恢复没有限制的军事竞争”。    国务卿说,美国正在仔细研究《真理报》这篇长文。    【路透社华盛顿六月十九日电】国务卿万斯今天坚持向国会议员表明,美国对苏联的基本政策方面没有什么变化。万斯在回答问题时还说:“我们力图扩大合作,我们将使我们的努力符合这一目的。”    【美联社华盛顿六月十九日电】美国国务卿万斯今天说,卡特政府尽管同苏联在非洲问题上有分歧,但仍要扩大美国同莫斯科的“合作领域”。    万斯对众院国际关系委员会说:“我们打算为此目的而作出我们的努力。我们希望我们能看到对方也采取相应行动”。    万斯说,他是在得到卡特总统的赞同和授权后这样说的,他出席作证是为了答复十四名委员会成员给卡特的一封信,信中对政府明显地转而对莫斯科采取较前强硬态度表示不安。

4. 日外相园田在曼谷谈日中条约问题

【合众国际社曼谷六月十九日电】日本外相园田今天断然拒绝了苏联就即将缔结日中友好条约所提出的抗议,他说,日本决不能接受任何人的“命令”。    日本外交人士说,由苏联驻日大使今天在东京交给日本外务省的这份抗议照会警告说,如果日本同中国签订包含有“反苏条款”的条约,苏联将不得不修改它的对日政策。    园田说,苏联的这一抗议“就象泰国的雨一样,下过便停了”。    他说:“我们不会受其他国家命令的影响,如果受这种影响,那我们就会失去亚洲所有国家的人民的信任。”    有记者问,日本拒绝苏联的抗议是否意味着日本将着手同中国签订这项条约,园田回答说:“是的,我们已经采取了行动,所以尽管我们听到了雷声,也不会停止行动。”    园田在他这次泰国之行的早些时候说,他计划去北京访问,以便在七月月中以前结束谈判。    他说,霸权问题尚待解决,但是他又说:“我相信我们将取得良好的结果。”    园田说,“我们希望同中国和苏联都保持良好的关系,但是,日本的外交不能受其他国家所左右。”他说,“签订了这项条约之后,我认为我们将使整个亚洲实现和平和稳定。”    【路透社曼谷六月十九日电】日本外相园田今天说,尽管莫斯科提出抗议,日本将着手同北京签订友好条约的工作。    他说,日本已经决定同中国签署这项条约。    他说,不久将同中国签订这个条约。他认为该条约将给整个亚洲的局势带来稳定。

第 2 版

1. 合众国际社评越当局公布外交照会说:越南一直拒绝中国提出的建立领事馆的要求

【合众国际社曼谷六月十九日电】在中国和越南的对抗不断升级的时候,中国今天命令越南关闭它在华南的三个领事馆。这种对抗可能即将达到顶点。    中国的要求显然是只差关闭越南在中国的唯一其他一个外交机构——它驻北京的大使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下令关闭越南领事馆几乎同越南允许北京在海防和西贡建立领事馆发生在同一个时候。河内多年来一直拒绝中国提出的建立领事馆的要求。    河内的广播说,它援引的是外交部给中国方面的照会,该照会于今天交给中国驻河内大使馆。早些时候,越南外交部在给中国大使馆的另一个照会“要求”北京答复它提出的要求了解派船接运华侨的情况的照会。    越南说,它同意让中国船只进入海防和西贡港,但首先要求了解这些船只本身和船上人员的情况。    外交人士说,越南照会的语气    ——虽然它没有明确地说——表明越南准备在最后时刻拒绝允许中国船只停泊。    人们认为,越南对这些外交照会的宣传是不寻常的。外交官们说,这表明事情可能达到最高峰,因为越南正设法利用一切宣传手段。    河内《人民报》今天发表了一篇长篇社论说,越南在古代曾经战胜中国和蒙古的入侵者。    河内电台全文加以报道,其矛头是直接针对中国的。    这家报纸说,“今天,越南人民比我国人民在历史上击败最大的侵略军——如过去的中国人和蒙古人——的时候强大许许多多倍了。”    【共同社北京六月十九日电】(记者边见)题:越南同意中国设置领事馆    越南驻中国大使阮仲永十九日下午说,在河内就华侨回国问题举行中越会谈时,越南方面同意中国在胡志明市及海防市两地设置中国领事馆。    在因撤回华侨事件中越发生对立时,中国为了掌握当地华侨的情况,一再要求越南允许设立中国领事馆,而越南一直反对。

2. 越南公布越外交部十九日给我驻越使馆照会

【本刊讯】越南“越南之声”电台六月十九日广播越南外交部六月十九日给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越南大使馆的照会,全文如下:河内中华人民共和国驻    越南大使馆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越南大使馆致意,并郑重地通知大使馆以下紧急问题:    一九七八年六月五日,越南政府发表声明准许中国船只在按照越南对外国船只进入越南港口的现行规定办理各项手续后,在一九七八年六月二十日进入由越南方面规定的港口,接运要离开越南前往中国的华人。同时越南方面还通知中国方面:越南方面随时准备接待中国的一个工作组前来越南,以便就同安排要走的华人问题有关的各项具体问题进行磋商。    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二日,中国方面作出答复同意越南方面让中国船只在一九七八年六月二十日到达越南港口,同时还通知越南方面:“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将负责同越南方面就接运华侨的具体问题进行磋商。”    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三日和十六日,越南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已向中国使馆代表通报了同中国派轮船到越南接运华人返回中国事宜有关的六项最必要问题,并递交了文本。这六项具体问题是:    一、前来越南接运要离开越南去中国的华人的中国轮船,在开到海防港零号浮标和胡志明市港零号浮标时,将由越南领航员带领,进入停泊地点。中国轮船在越南港口停泊和华人上船时间最多三天。    中国轮船和水手在进出港口时和停泊期间,必须遵守越南港口的规则。    二、从一九七八年六月二十日首批中国船只算起,中国轮船前来越南接运华人去中国的时间为三个月。我们希望早日知道中国轮船在这段时间里前来越南接运华人的计划:有多少批轮船,每批几艘,每艘载运多少人,便于安排。首先是第一批轮船能载运多少人,让我们通知各地方制订这批走的人名单交给你们。    三、在每批中国轮船开进越南港口之前,我们向中国大使馆通报离开越南的该批华人名单。离开越南的每户华人将获得越南当局发给的一张出境证。    离开越南前往中国的华人将由越南各有关部门带领到上船前的集结地点。    四、中国大使饱尽早把派往海防市港口和胡志明市港口的干部名单告诉我们,以便同我们一道安排华人同胞上船,并见证华人离开越南前往中国。    五、为了使华人离开越南前往中国得到便利和少花钱,我们打算再开放归仁港接待中国轮船。我们希望中国方面对这问题提出意见。    六、中国和其他外国新闻记者和电视台记者要想在华人上船离开越南前往中国期间在港口进行活动,必须事先向越南外交部提出申请,必须遵守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外国记者的各项规定。    但是直到今天即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九日,中国使馆仍然没有向越南方面作出任何答复,没有同越南方面进行任何磋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部要求大使馆立即同越南外交部会晤,以便讨论具体问题,及时为中国首批船只和以后各批船只进入越南港口接运要离开越南前往中国的华人作准备。越南外交部进一步通报:中国船只停泊的码头是:海防港区域所属的佐威码头,胡志明港区域所属的头顿码头和归仁港。    值此机会,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部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越南使馆致以崇高敬意。    一九七八年六月十    九日于河内

3. 越南公布越外交部十九日给我外交部的照会

【本刊讯】越南“越南之声”电台六月十九日广播越南外交部六月十九日致中国外交部的照会,全文如下: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致意,并就中国外交部一九七八年六月十六日来照申述如下:    越南和中国在一九五○年建立外交关系以后,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达成协议,让越南于一九五五年在昆明市、南宁市,以及一九五六年在广州市设立领事机构。    二十多年来,越南这些总领事馆的活动,为巩固和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特别是两国边境地区人民之间的友好团结和兄弟合作,作出了积极和有效的贡献。    现在继一系列反对越南的蛮横做法之后,中国政府决定越南设立在中国的三个总领事馆停止活动,并且必须在最短期间内撤回其全体干部和工作人员。这是中国方面在两国关系上所采取的又一极其严重的步骤。    必须指出,中国方面借口越南方面拒不安排中国干部前往胡志明市建立总领事馆而作出上述决定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    对于中国方面要求在海防市、胡志明市和岘港市设立总领事馆事,一九七六年十二月,越南方面已经答复同意中国在海防市、胡志明市设总领事馆,并将研究中国在岘港设总领事馆的建议。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十八个月过去了,中国方面仍未在海防市建总领事馆。关于中国在胡志明市设立总领事馆事,越南方面已经通报中国方面,该机构将可在一九七八年第四季度初建立。    显然,越南方面从两国的友好关系出发,已经尽力克服困难,妥当地满足了中国方面的建议。现在,中国方面凭借越南方面尚未允许中国按照自己的意愿在胡志明市设立总领事馆这个理由,就撕毁两国政府协议,强迫越南撤回自己的总领事馆,这是毫无道理的。中国方面的单方面决定使两国关系更加恶化,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遭到严重破坏。中国方面必须对这种局势负完全责任。    越南政府已经指示在中国的各总领事馆安排自己的干部、工作人员回国。要求中国政府依照法律和国际惯例,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他们的安全,直至他们离开中国领土。    对于上述各总领事馆管辖范围内的越南侨民,要求中国政府保护其生命、财产和正当利益。值此机会,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九七八年六月    十九日于河内

4. 美《号角》周刊报道:《中国保护华侨》

【本刊讯】美国《号角》周刊六月十二日一期刊登该刊记者的一篇报道,标题是《中国保护华侨》,摘要如下:    华侨问题最近几个月以来吸引着全世界的注意力。《号角》派出的记者代表团在中国期间得到了较多地了解这个问题的特别好的机会。我们参观了海南岛上的一个为返回祖国的华侨兴办的国营农场。在那里,我们了解到了华侨的生活和斗争。    最近有若干因素把国际的注意力吸引到在外国的中国人问题上。    最值得注意的是,越南政府一直在毫无道理地迫害和驱逐中国侨民。中国政府在五月二十四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自四月初以来,七万多华侨已被迫离开越南回到中国。    甚至在发生这种情况以前,国际报界就对华侨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一月初,中国政府发表了一项重要声明,重申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待华侨问题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政策。    这些政策的目标是保证华侨有权自愿决定是保留中国国籍还是获得居住国国籍。声明重申,中国在期望华侨遵守他们的所在国的法令并对该国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期望东道国要尊重华侨的合法权利。公开重申这些政策是有必要的,因为“四人帮”在过去的几年里严重地歪曲了这些政策。“四人帮”的政策是,不但不关心在国外的华侨的利益,而且还诬蔑那些归国华侨是“资本家”、“间谍”和“卖国贼”。    但是,中国一公开重申毛主席的政策,苏联就开始了一场宣传战,指责说华侨是对他们的所在国构成“威胁”的“第五纵队”。    苏联进行这种诬蔑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中国和那些有相当大量的华侨居住的国家之间挑起麻烦,特别是要挑起和象在东南亚的越南这样的国家之间的麻烦。华侨大部分都是居住在东南亚的。    我们在海南岛国营农场和归国华侨谈了他们过去的和今天的生活情况。和我们谈过话的大多数人都是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反华运动期间被迫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逃出来的,这和今天在越南发生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同。虽然这个农场的一万九千名工人和工作人员来自十七个不同的国家。他们大多数是穷苦的人和属于工人阶级的人,他们是因为强烈的爱国主义而返回中国的。我们的参观访问显示了中国对华侨政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他们回中国,中国政府将把他们当作整个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尽一切可能供养他们,并保证他们的福利。

第 3 版

1. 英《旁观者》文章:《中国准备打仗》

【本刊讯】英国《旁观者》周刊五月二十七日一期刊登约翰·埃里克森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准备打仗》,摘要如下:    尽管中苏对峙局势从一九六九年那些紧张而危险的日子以来有所缓和,但苏联过去几年里仍不断加强远东的军事力量。在中苏边界上苏联有四个军区(中亚细亚、西伯利亚、外贝加尔和远东四个军区),共有三十九个摩托化步兵师、六个坦克师和一个空降师,远东军区部队最多,有十九个摩托化步兵师、两个坦克师和一个空降师。总的来说,这种布局一九四五年以来没有重大变动(当时苏联军队是在远东战役中用以进攻日本人的),这表明可能对满洲和华北发动进攻战,可是我的见解是苏联增兵远东更多的是执行一个开始永久地、大规模地守卫苏联远东的决定(这个决定也是在一九六九年作出的)。    其他一些情况也说明了永久守卫苏联远东的这一长期政策(在这里人们应当记得,二十年前中苏友好时期只有十五个师驻在这一边界线上)。苏联铁道工程兵部队修建的新贝加尔—阿穆尔铁路是贯穿外西伯利亚北部的另一条铁路:这条铁路的完工将意味着有更多的城市定居点、更多的工厂和更快地运输军事设备。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本刊注)东北方正在修建降落军用运输机的新机场,太平洋舰队的新基地也正在兴建。太平洋舰队是一支很大的力量,可用以对中国进行海战(包括进行封锁和两栖登陆)。同时,苏联指挥部把其四分之一的中远程弹道导弹    ——中程弹道导弹对准了中国的目标,并已在乌拉尔以东部署了最新式的SS—20导弹。    北京最急迫关注的事情之一也许还不是苏联迫在眉睫地、或在短期内即将对中国发动一场全面的军事行动了:因为尽管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和空中运输可以加快使苏联远东部队达到实战力量,但要发动一场全面战争仍至少需要三十天(或许两个月)的准备时间。苏联指挥部很可能使其一九四五年的作战计划适应目前的形势,从蒙古进攻北京,并再次进袭满洲,这样会使中国的重工业和大庆油田受到很大的损失。另一方面,苏联的军事行动很可能是有限的干涉行动,旨在“保护”某些持不同政见的集团(即中国“真正的”共产党人),很可能把它们带入某些苏联控制的飞地中去。莫斯科肯定不会错过机会来查明这些持不同政见的人,如果有必要的话,并可能表示愿意提供“兄弟般的保护”。即使是在莫斯科对中国奉行遏制政策(包括更加紧开发中亚细亚和西伯利亚)以及不断加强军事力量和施加军事压力的时候,它可能也希望把“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从他们所不喜欢的领导集团中分离出来。    那么,中国的“战略”是什么呢?中国报刊毫不犹豫地指出北部边界上的“百万大军”(苏联军队),同时也警告有突然袭击的危险(以苏联一九六八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为例),因此仍需要遵循毛主席和华主席的教导加速“我军革命化和现代化”。经常注意宣传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论调。    鉴于中国的态度是认为巨大的危险来自苏联,只有通过美国才能进行非轻而易举的抗衡,因此中国军队目前的防务政策和现代化必定处于很重要的地位。经济与防务是密切相关的,“四个现代化”计划就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这是到二○○○年要达到的目标。尽管中国的重点似乎是建立一支以核威慑力量为后盾的强大的现代化常规部队(这是非常符合逻辑的),但是存在着防务费用以及这些费用在武器和三军之间内部如何分配这个棘手的问题。简言之,军事现代化现在是、很可能将来仍然是基本上取决于整个经济的现代化。战略力量是一支由导弹和轰炸机组成的小小的力量,同时中国还很明显地对发展空间系统感兴趣。战略武器系统方面的进展势必吞掉那些可以用来使常规部队迅速现代化的费用,不过由于中国对世界力量对比的看法而不可能放慢战略计划。    很可能会出现一种可行的方案,大致是有限的现代化计划——集中于建立一支“钢铁军队”(即人民解放军的精锐部队)——同民兵相结合。    这既是一场关于战略、战术和技术的辩论,也是一场政治斗争。至于技术本身,虽然谋求有限的和非常有选择的外国援助,但也不可能想象现代化将会广泛地建立在外来的、非中国的力量的基础上,更不必说经济上的考虑肯定会阻止这种狂热的购买。在西欧已经很好地表现出了这种选择性,专门购买瑞典、英国和法国的设备(据说法国提供了热门的反坦克武器及其制造技术)。无疑,吸取了苏联对中国惩罚的经验,这些购买将是小心谨慎地进行,以避免任何不适当地依赖单一国家或提供者。    关于现代化的辩论无疑将继续进行下去。与此同时,中国完全出于可以理解的自身利益,将继续主张加强北约组织,主张日本人自强和军事上取得进展。看来中国的下列主张不只是空谈:“我们必须领会战争不可避免的概念”,因此“要立足于大打早打”。中国不可能加入北约组织,也不想加入(尽管最近同欧洲经济共同体签订的贸易协定是一个重大政治步骤)。但是,如果中国的预言是正确的话,那中国的命运与西欧的命运就不可避免地连在一起了,这一点苏联报刊特别提了出来,它们认为中国在欧洲的外交行动是要使欧洲国家反苏、破坏赫尔辛基协议和“加强侵略性的北约组织集团”。而这种谩骂对北京来说只能证明它的方针是正确的,证明欧洲是大国争夺的重要地区。毫无疑问,北京也希望欧洲人自己将及时认识到这一点。

2. 美报文章:《电子计算机通过“侧门”给北京》

【本刊讯】美国《曼彻斯特联合导报》五月二十六日登载保尔·斯科特发自香港的一篇文章,题为《电子计算机通过“侧门”给北京》,摘要如下:    香港这个拥有五百万人口的英属海港城市,已成为价值数千万美元的最先进的西方战略技术流入共产党中国的“侧门”。    说明这种战略性技术进入中国的最新例子是,美国电子工业的巨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向中国银行驻港机构出售了最新一代电子计算机。    这笔一千万美元的交易涉及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两台3032电子计算机,这种计算机是迄今为止进入红色中国的一个机构或任何其它共产党国家的机构的最大电子计算机系统。    从表面上看,出售的这两架电子计算机是供共产党中国银行十三个香港分行的银行金融业务使用的。然而,这两台电子计算机的潜力要大得多。    这里的英国银行人士认为,这是使电子计算机同大陆上的一千三百个中国银行建立联系的一个开端。    香港中国银行安装这种电子计算机给美国提出了某些出口控制的问题,国会在这些电子计算机脱手之前应对此交易进行严格的审查。    这里的日本、英国和西德官员把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出售电子计算机作为一个例子,认为也应该允许他们向北京出售到现在还禁止向共产党集团国家出口的数十项西方技术。    象现在美国公司正在日本生产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3032电子计算机系统一样,日本人现在向香港的属于共产党中国的公司出售许多其他战略物资。然后这些东西再转入大陆,从而绕过了西方规定的不得向共产党集团国家出口战略性技术的禁令。    【美联社华盛顿六月九日电】官方人士昨晚说,美国总统卡特的政府改变了早先的决定而批准向共产党中国出售价值二百八十万美元与军事有关的设备。    这些人士要求不说出他们的名字,他们说,美国前天决定准许向北京出口先进的地质勘探设备,美国上个月曾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拒绝出售这样的设备。    一位人士说:“我们已经彻底弄清楚,这种设备不会改为军用。”他又说,白宫、国务院、国防部和商务部都参与了这项决定。    密执安州安阿伯的代达罗斯公司最初的出口申请遭到商业部的拒绝,据说是担心中国人可能改装这种设备,用来截获美国的军用信号。公司抨击这种拒绝的理由是“荒谬的”,并且提出了上诉。公司的一位主事人说,这种技术已有二十多年之久,中国人可以获得更简便的办法来截获美国的军用信号。

3. 美报报道:《“冷战”使中国外交官忙起来了》

说中国正在开展一场有力的外交攻势旨在抗衡苏联加强海外联盟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六月十五日刊登该报记者从香港发回的一篇报道,题为《“冷战”使中国外交官忙起来了》,摘要如下:    中国正在开展一场有力的外交攻势,旨在抗衡苏联对第三世界的影响,加强海外联盟,减少它所认为的四境被同苏联联盟的国家包围的危险。这次攻势已有了这样一些内容:    一,继续努力改善同美国的关系——既为了增加贸易和得到更多的技术援助,也为了对苏联增加压力。自从美国总统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五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访问北京以后,同中国代表有联系的美国人说他们感到了对美国的一种明显的“乐观情绪”。    六月十三日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在香港停泊时,中国新闻界人士参观了这艘军舰,这是说明关系日益亲密的一一个迹象。许多分析家认为,“企业号”以及美国另外几艘军舰到这个地区来是一种对苏联最近的海军演习而发的显示力量的行动,而苏联举行这场演习与中越争端有关,矛头指向中国。    二,加紧努力抗衡苏联在非洲的日益增长的影响。中国外长黄华最近到扎伊尔访问了五天,签订了几项援助协定。采取这个行动正是在西方担心古巴和苏联可能参与对扎伊尔南部的入侵的时候。    三,继续努力阻挡苏联打入别的地方。黄先生正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土耳其进行为期四天的正式访问,预料这次访问的结果是签订一项经济合作协定。中国人此行的目的显然是与苏联想通过拉拢土耳其来削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努力相抗衡。土耳其曾对美国在入侵塞浦路斯事件后不断对土耳其实行军火禁运表示不满。    四,加强攻势以堵塞苏联打入与中国毗邻国家的道路。例如,分析家认为,中国最近为改善对印关系而提出建议就是企图使印度结束在英·甘地总理执政期间同苏联建立特殊关系。中国指责越南迫害华侨,还指责越南在苏联支持下企图控制印度支那,这种宣传运动就是针对北京领导人所认为的苏联的包围而发的。中共主席华国锋上月访问了北朝鲜,人们认为这也是为了抑制苏联扩张主义而采取的行动。

4. 法石油专家代表团访华同我签订科技协议

【法新社北京六月十四日电】第一个访问中国的法国石油专家代表团,昨天在此间签订了一项科学和技术合作协议。    法国代表团团长卡卜隆说,在这个协议中,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学学院即将派在职受训练人员前往法国,而法国石油学院将派专家到中国讲课和举办讨论会。他告诉法新社记者说,中国要求现代化和获得先进技术,以建设他们自己的提炼厂和工厂,而不是由外国人来建造这些工厂。    该代表团于昨天结束访问。在代表团访华的十天期间,还筹备在北京举办一个大型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学技术展览会。(转载香港《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