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06-08
第 1 版
1. 《莫斯科的战术使北约从昏睡中惊醒》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六月二日刊登哈希的一篇文章,题为《莫斯科的战术使北约从昏睡中惊醒》,摘要如下: 由于莫斯科的军队,由于他们在东欧聚集的坦克和他们最近在非洲的行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才重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而且甚至有可能被分派新任务。 北约自一九六七年以来,实际上一直处于休眠状态。那时,美国正专心致志于越南战争。苏联人在他们的大部分战线上也比较安静。美国的西欧盟国当时感到他们已被人们忽视了,并且实际上是处于消极状态。虽然北约联盟接近停止活动,但是没有过隐居生活。它的成员国都逐步削减了用于北约军事力量方面的拨款。 从一九六八年开始,尼克松总统和基辛格开始采取一些外交行动,这些外交行动在四年以后造成了美苏关系密切的新情况,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缓和”。北约似乎变成了过去遗留下来的东西,是一个适合“冷战”,而不适合于新时代的机构。它的成员国每年仍然举行例会。但是这些会议都没有成为报纸的头版新闻。 北约领导人上周在华盛顿再次会晤,举行他们的又一次年会。 自一九五六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以来,北约领导人第一次面临着一些重要的建议,要求把他们的联盟应用到欧洲以外的世界的一个部分去。卡特总统在向他的北约客人发表欢迎讲话时指出了“苏联和古巴在非洲的行动”。他说,这些行为“阻碍各个国家执行它们自己的方针”。言外之意,北约应该对此采取一些行动。也许它将这样做。 如果北约果真决定:非洲发生的事情是使北大西洋公约签字国感到正当的关心的事情,那么北约将在它的生涯中开始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北约的成员国将在北大西洋地区和西欧范围以外发生的问题上采取联合行动。 如果苏联不在东欧建立大规模坦克力量,针对在西德边境后面的北约主要防御阵地的话,今天的情况就会不一样。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六七年,西欧实际上忘记了“苏联的威胁”。 从一九七六年开始,苏联装甲部队在东欧集结的情况不仅变得很明显,而且甚至到了惊人的程度。到目前,盟国的情报估计,在东德、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俄国东部部署了约一万八千多辆苏联坦克。这是有史以来在一条战线上聚结的数量最多的坦克。 北约过去正在消亡。而现在莫斯科使它恢复了生命。
2. 法新社评卢旺达总统访华
【法新社基加利六月六日电】据此间今天宣布,卢旺达国家元首朱韦纳尔 ·哈比亚利马纳明天将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然后去北朝鲜。 一项公报说,卢旺达是根据向卢旺达提供的发展援助的数量来承认它的朋友的,总统的访问也是在这个范围内进行的。 【法新社北京六月六日电】(记者:德隆)今天宣布,卢旺达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将于星期四(六月八日)抵达北京进行正式访问。 这是一位卢旺达国家元首自两国于一九七一年建交以来进行的第一次访问 。 观察家说,卢旺达同中国领导人的会谈将着重讨论非洲局势。 这个同扎伊尔毗邻的国家的首脑的访问是在叛乱分子上月入侵扎伊尔沙巴省之后北京在非洲展开外交攻势之际进行的。 继哈比亚利马纳将军访问之后,另一位非洲领导人利比里亚总统威廉·托尔伯特将从六月十九日开始对北京进行正式访问。 中国最近加紧对苏联在非洲扩大影响的警告,古巴在中国官方报纸上也遭到强烈批评。 观察家预料,哈比亚利马纳将军的访问可能会为中国人提供抨击苏联的又一次机会。 预料,两国领导人会谈的另一个题目将是合作问题。中国在卢旺达已搞了几项发展项目。 观察家回忆说,去年十月,中国国防部外事局局长柴成文访问了首都基加利。 迄今为止,访问中国的卢旺达最高官员是外交和合作部长恩塞卡利杰·阿洛伊斯中校,他是在一九七四年八月来中国的。
3. 法新社记者就越南五日照会评中越关系
【法新社北京六月六日电】(记者:比昂尼克)越南终于在中国的压力下让了步,同意不经过预备性谈判就让中国派船到越南接运华侨。 越南外交部昨天在一项正式照会中同意“首批中国船只”在六月二十日进入越南港口。接着,新华社从广州报道说“明华”和“长力”两艘客轮已作好准备,即将从黄埔港驶出。 至于这两条船的启碇日期和目的地,还无法在这里获得具体消息 。 一位消息灵通的外交人士说,中国在五月二十六日提出的最初的要求是让中国船只从六月八日起进入海防和胡志明市的港口停泊,但是越南认为通知的时间太局促。 越南的正式照会中还透露,中国政府上星期五(二日)拒绝了越南五月二十七日提出的就两国之间的分歧和派船接侨问题举行会谈的建议。 昨天,中国副总理邓小平这位在毛以后时代指导中国对外政策的人物明确警告越南不要再使事情升级了。 他在同一位日本客人谈话时说,中国很耐心,一直等到越南在打击越南华侨方面走了“第十一步”,中国才走第一步,如果越南走“第十二步”,中国就要走“第二步”反击。这就是说中国以后的行动可能是反击性的。 外交官们说,有一点在今天似乎已经清楚了,这就是,在近期内已经没有任何办法能挽救这两个“社会主义兄弟”的原来的关系。 中国领导人已经相当公开地把他们那位过去的朋友列入了“头号敌人”苏联的阵营。 侨务办公室主任廖承志几天前说过,越南那种行为是苏联教唆的。廖先生和邓先生都把苏联军舰在东海的活动同中越危机联系了起来。 中越的舌战现在看上去好象要照中苏论战的样子进行下去了。 中国领导人曾指责苏联是越柬边界冲突的幕后策划者。 越南共产党报纸《人民报》拐弯抹角指责中国“利用柬埔寨人民的血肉在柬埔寨和越南人民之间制造分裂”。 《人民报》还用“沙文主义”和“国际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这种字眼指中国,但是没有明说。 两国的争吵已经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展开了,但是尚未公开。 在北京的越南人士对中国的“三个世界”理论一直挑剔得很。
4. 路透这报道:苏联一舰队驶向择捉岛
【路透社东京六月六日电】(记者:詹姆斯·弗利)正当苏联显然准备不顾日本政府的抗议而开始举行军事演习的时候,据说俄国一支很大的特混舰队今天向北太平洋几个日本提出主权要求的岛屿的方向驶去。 这里的情报机构人士说,这支舰队正在驶往千岛群岛中几个被俄国占领的、但是日本宣称主权属于日本的岛屿。舰队的组成是大型导弹巡洋舰两艘,导弹驱逐舰两艘以及潜艇(数目不详)和支持性船只。同时,这些人士说,通过最近几天运输机的运输,俄国人似乎已把大约一千名部队运到了择捉岛。他们说,已曾有十架安东诺夫—12大型运输机在择捉岛着陆。这种飞机每架能运送大约九十名兵员。他们还说,有三四艘俄国海军登陆艇在驶近择捉岛。因此,他们推测俄国海军想在择捉举行两栖作战演习。如果真的如此,那将是俄国的海军陆战队第一次在日本宣称主权属于日本的这四个岛屿登陆。 上星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苏联电台通知海上船只说择捉岛附近要在今天两点钟开始射击演习以后,日本向苏联提出了抗议。日本人说,俄国若在日本领海举行军事演习的话,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并将对在那个区域作业的日本渔船造成危险。 日本船已经全部撤离那个区域。俄国人说他们的射击演习要进行到下星期一(十二日)当地时间十一点钟。
5. 路透社驻北京记者评中越关系
【路透社北京六月六日电】(记者:麦肯齐)河内指责北京拒绝接受讨论大批华侨离开越南问题的“一切合情合理的建议”,但是表示准许中国船只去接运希望从越南港口离开越南的华侨。 这个问题已使中越两国关系严重紧张。中国人士私下里说,在河内没有改变其态度和政策以前,不可能就这个问题举行会谈。 越通社说,河内当局对中国外交部六月二日致越南外交部的照会感到惊讶,因为“中国政府拒绝接受越南方面提出的”举行会谈的“合情合理的建议”。 北京忿忿地批评越南,批评它所认为的河内口是心非以及在越南战争期间中国提供大量的援助以后忘恩负义的行径。 中国人士说,北京在采取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失败之后,被迫采取公开的反对河内的立场。这些人士还暗示,没有苏联的支持,越南是不会奉行它目前的路线的。
第 2 版
1. 英议员小丘吉尔说:英国和中国面临苏军的共同威胁
【路透社北京六月五日电】(记者:麦肯齐)英国在野党保守党的国防发言人温斯顿·丘吉尔今天对中国军官说,英国和中国面临着反对他们的密集苏军的共同威胁。 这位保守党议员和英国战时领袖的孙子是在北京东北五十六公里参观驻军第三师发表讲话时说这番话的,该师是一个机械化师。 丘吉尔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进行三天访问后将于今天回国,他昨天还同中国副总理李先念进行了两小时的会谈。丘吉尔说,他们讨论了世界局势和苏联的军事集结。 这位英国议员说,他提出了英国向中国提供武器和技术的问题,李先生“肯定地对此表示感兴趣”。这位议员说,特别感兴趣的项目包括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以及核—生物—化学进攻时的防护服。 丘吉尔今天对第三师讲话时说,“离这里仅二百英里,就有大量苏军集中,对中国构成威胁”。他说,他最近曾访问驻西德的英军,“他们也面临同样的威胁。” 上个月,英国国防首脑卡梅伦爵士对驻北京郊外的坦克第六师的军官说,“我们的大门口都有一个敌人,其首都是莫斯科。”这番话引起苏联的忿怒。 丘吉尔在参观第三师后把他的讲话稿给了本社记者一份,他说,“我们非常关注地看着苏联领导目前的所作所为。 “我们看到他们利用他们的古巴雇佣军在非洲、安哥拉、非洲之角从事帝国主义冒险,最近又策划和支持对扎伊尔沙巴省的入侵。 “我们看到他们在非洲人民中造成流血和苦难,其目的是建立新殖民地,首先是威胁西欧所依赖的矿产和能源供应。我们看到苏联无情地扩军,威胁世界和平。” 丘吉尔说,苏联目前拥有的潜艇七倍于纳粹德国,坦克是十七倍,每周部署四枚洲际弹道导弹,总的摧毁力一千倍于第二次大战快结束时摧毁广岛的原子弹。他还对中国步兵军官说,“访问中国的人,谁都不能不被中国人民要抗御侵略或外来统治的全体决心所感动。” 他说,同样地,欧洲人民也“不会被苏联的武器升级所吓倒”。 他指出,苏联有二亿五千万人,但是西欧、美国、日本和中国的人远远超过他们。 他说,“如果我们合作,不被苏联的政策所压倒,我们就无所畏惧。” 丘吉尔上一次访问中国是一九七二年,访问了两周。他今天说,他希望再来。 【法新社北京六月五日电】英国人士今天在这里说,来访的英国保守党议员、已故首相的孙子温斯顿·丘吉尔在讲话中有很长一段批评苏联及其现领导。 丘吉尔攻击了苏联领导人。他说,“如果有自由选举的话,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将投票反对那些领导人。” 丘吉尔说,他对苏联人民没有恶意,“但是他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他号召西欧、日本和中国人民“合作,抗御正在威胁他们的扩张主义”。 丘吉尔对苏联的攻击同中国人对苏联的看法吻合,中国人把苏联看作是各国人民,尤其是亚洲、欧洲和非洲人民“最危险的敌人”。
2. 合众社报道法国电影业走下坡路
【合众国际社巴黎五月三日电】戛纳国际电影节仍是世界最重要的。法国影片经常在海外获奖——如法国的《罗萨夫人》今年获得了外国最佳影片好莱坞奥斯卡奖。但是,法国电影业境况不好,也许患了不治之症。 法国电影院观众已从一九五七年的四亿一千一百万下降到一九七七年的一亿七千五百万。法国三分之二的制片公司已停业,共有七十万个坐位的一千三百五十五个影院已关闭。 在法国放映的影片有三分之二来自国外。法国电影业在国内电影市场所占的百分比在去年下降了百分之十三,而美国影片却增加了百分之五点四三。法国演员中十个有九个失业,技术员中十个有七个失业。 法国电影制片商说,主要原因是由于电视的竞争,一九七七年在电视上播放的影片是五百一十七部,而一九五七年则是一百零三部。他们还指责政府只把其文化预算的百分之一用来补贴电影业,并且对电影票征收高达百分之十六点六的税,而对马戏、裸体表演和戏院等的演出却只收百分之七的税。 电影制片商特别怨恨电视台,因为三家国营电视网对播映一部影片所付的钱很少——平均为美国电视网所付数目的四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并且是他们为自己拍的影片所付钱数的十分之一。 迄今为止,使电视和影片商合拍影片的努力已失败,这种努力是可能解决利益冲突的一种办法。 其他批评者说,责任在于电影业本身,它缺少创造性,不照顾公众口味,智力活动过多以及法国主要演员要的薪水不断增加。德隆演一部影片的酬金是三百万法郎(六十万美元),贝尔蒙多则得到五百万法郎(一百万美元)。一位在法国工作的美国银行家、专门资助制片的琼·摩根说,法国每年所制的一百九十部影片中只有十部收回了成本。 近来,青年导演所导演的动人的影片在法国卖坐最好,这些导演通过雇有才能的无名青年演员而使制片成本降低了。法国电影业不是为了出口而生产影片。它在海外发行影片的收入只占它的收入的百分之十,而美国影业在国外赚的钱却占其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迄今为止,法国政府只是偶尔作出努力来邦助电影业。文化部长多尔纳诺宣布,他的部“将研究”把影票税从百分之十七点六降到百分之七,通过帮助国立电影学校来“鼓励创作和电影专业训练”,并把政府给予电影业的补贴从二千二百万法郎(四百四十万美元)增加到三千万法郎(六百万美元)——考虑到法国主要制片公司戈蒙公司(占法国电影业的百分之二十)一九七七年营业额为二亿法郎(四千万美元),这笔钱是沧海一粟。一些法国演员由于找不到能向他们支付薪金的制片商而开始自己拍影片。
3. 苏要求美展览会两名工作人员提前离开苏联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五日电】题:驱逐出苏联 鉴于苏联公民纷纷写信告发今年四、五月间在基辅举行的美国农业展览会向导卢潘·B和马肖基·雪在展览会观众中间从事敌视苏联的教唆活动,苏联外交部向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就这两名美国公民干了不容许的活动一事提出了抗议,并要求他俩提前离开苏联。
4. 港报连载:《尼克松回忆录摘要》(九)
我勉勉强强地认为我们已到达非采取最强硬行动不可的地步,唯有如此才可望发生效力,让河内认清与其继续作战,不如进行谈判以取得公正的解决。基辛格和我都同意要加强轰炸。 基辛格主张重新在海防港口布雷,恢复对二十纬度线以南地区的全面轰炸,并加强对老挝南部的轰炸。我则直觉上认为还须采取远较广泛的措施。 我查了一下,发现二十纬度线以南的地区多半是稻田和丛林。于是对基辛格说:“大干小干,我们所受的责难都是一样。要恢复轰炸,就得有新的方式,这也就是说,我们要下大决心,出动B—52重轰炸机,炸河内,炸海防。不这么大干,只有让敌人瞧不起。” 十二月十四日,我下令重新在海防港口布雷,恢复空中侦察,并出动B—52机轰炸河内海防区的军事目标。命令自发出之时起,三天后生效。 在圣诞前的一个星期下令恢复轰炸,是我在整个越战期间最难作的决定,不过,它也是最明确最必要的决定之一。 我们决定由基辛格向外简要公布谈判的情形。我们须把当前僵局所由形成的责任,理直气壮地全部要北越来负担,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我觉得我们必须说清楚北越先前已经同意解决的方案,后来又出尔反尔,否定了其中若干点,现在竟拒绝作认真的谈判。我还表示基辛格应该批评南越的阮文绍总统,因为他坚持要全面胜利,而我们所要的则是双方俱能遵守保持的公正和平。 十二月十七日,星期天,我们的机队一清早就在海防港重新布雷。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出动了一百二十九架B—52重型轰炸机遍炸北越各地。 许多人无法明白我为什么不“公布”十二月间下令大举轰炸的理由。我觉得那时的美国人民还没有奋起的准备。不过,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我对外宣布了我恢复轰炸的目的是要逼北越出来谈判,那么他们基于民族自尊感和意识形态上的狂热,绝不肯在这样的一个哀的美敦书之下屈服而在国际间丧尽体面。 因之,我尽量少发言,少宣传,而所得的结果,正是我所期望的。我们在短暂期间所发挥的庞大军力,一面使河内明了其真意,一面使其放弃绝不妥协的立场,而又不必对外承认是因为受到我们的军事压力才放弃的。 十二月十九日,黑格上将以特使身份,带着我写给阮文绍的一封信到了西贡。这是我给阮氏措辞最强硬的信。我在信里说:“黑格将军此次的任务,其本身就是表示我最后的努力,一方面要向你指出一致行动的必要,另一方面要向你传达我要进行的不变意向。最好是得到你的合作,但必要时单独进行……” 阮文绍似乎快到了绝望地步。他的论据是停火最多只能维持三个月,等到美军撤光,共军就会恢复游击战争。不过共军那时将以刀剑作战,行动审慎,以免美方据为理由而进行报复。 十二月二十二日,我们致函北越,要求在一月三日会商。如果北越接受要求,我们愿于十二月三十一日停止轰炸二十纬度线以北地区,并于会商期间一直停止轰炸。 报界与广播界对于十二月轰炸行动的反应,是料得到的。《华盛顿邮报》社论认为轰炸之举,使万千美国人‘‘蒙辱不敢见人,亦诧异于总统之精神是否健全”。国会两党议员也加以相似的责难。民主党参议员曼斯菲尔德说这是“石器时代的策略”。 十二月二十四日午后六时(西贡时间)是越南圣诞休战二十四小时生效的开始。这次休战是事前经我批准的。飞机没有出动。炸弹没有落地。我们都过着一天的和平日子。 当天下午,北越发出不堪轰炸的首次信号。我们接到他们的信,信里对他们所称的“歼灭性轰炸”,大加谴责,但他们并未要求停炸以作为复谈的先决条件。他们提议一月八日在巴黎会谈。 日记 真正的问题是,大众是否心中会认为今天所发的声明(指暂停轰炸北越的声明)乃施行有效政策的一种结果。当然,新闻传播界与国去内跟我们作对的人是不会有那样看法的。我们明白,事实的真相是敌人在我们的条件下屈服得令人极为惊愕。 (九)
第 3 版
1. 马《星洲日报》社论:《“没有理由”的理由》
【本刊讯】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的《世界之窗》专栏六月二日就越南排华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没有理由”的理由》,全文如下: 越南当局迫害境内华人,导致中越两国关系恶化。在中国一再发表声明,口诛笔伐之下,河内也不甘示弱,搞起自己一套的宣传战。 当新华社指责河内当局“拘捕、驱逐、伤害、杀戮”华人时,越南《人民报》则发表“评论员”的文章说:“我们没有做错事,我们否认华裔越南人被逐返中国”。 当北京放映电视片,展示被驱逐、被伤害的越南华人的凄凉图景时,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说:“越南没有理由荼毒它同社会主义邻邦中国的关系。中国支援过越南,而越南也维持同中国的团结及相互支持的关系”。 为了证明越南“没有理由”同中国闹翻,为了向世界表示越南“热爱和平”,河内当局一再呼吁北京立即同它举行谈商,共同解决难题;另外,河内当局还安排了二百多名“越南华人”在胡志明市集会,这些“华人”在会上大叫大嚷:“我们和各族人民一样,没有受到当局的任何形式的歧视!”接下来,河内反咬一口道:“事实证明,欺骗和强迫越南华人返回中国,指控越南‘驱逐和迫害’华人,都是有预谋的行动,旨在为越南的社会主义建设制造困难,以及危害越中人民的友谊”。 最后,在谢幕之前,慨然叹息曰:“朋友变了心,越南人民不是笨旦。” 越南的宣传手法,果然有他两手,先来一系列的否认,然后向对方发出挑战似的“来谈判呀”(证明对方不要谈判),接着加上逻辑性的“没有理由”。 人们开始想一想,觉得的确是“没有理由”呀!过去人家倾力帮忙你,你怎么会这样快就“忘恩负义”了呢? 但是,事实却是血淋淋地摆在眼前,尽管高喊“没有理由”,人们还是要动脑筋去找出“理由”的。 据越南《人民报》“评论员”本身的揣测,“理由”可能是“中国相信越南是亲苏的”。 “评论员”当然认为这种“相信”是“无稽”的,但是,仔细一想,这不正是“没有理由”的理由吗?
2. 布托的律师说布托再次绝食
【路透社拉瓦尔品第六月五日电】布托的律师今天说,已被定罪的前总理布托再次绝食,抗议死牢的恶劣条件。 前检察总长叶海亚·巴赫蒂亚尔对记者们说,布托先生患轻度痢疾,“健康不佳”。 在此以前,巴赫蒂亚尔先生曾敦促听取布托先生对判他死刑的上诉的法官们到拉瓦尔品第的监狱中的这个死囚监房去亲自看一看那里的生活条件。但是这一要求遭到拒绝。 这位律师向最高法院说,他曾同监狱当局达成了一个关于使布托先生的生活条件达到条例所规定的标准的令人满意的协议。 但是,他说,由军人政府每天派到监狱去的一位陆军上校践踏了这项协议。 巴赫蒂亚尔先生说,这位前总理由于害痢疾的结果晕倒了,但是却找不见掌管他那排牢房钥匙的狱卒,医生无法为他治疗。 巴赫蒂亚尔先生后来向记者们说,布托先生自从十天前从拉合尔被转移到拉瓦尔品第以来,被放过一次风,但是他觉得他被监狱工作人员折磨得太厉害。因此不愿再出牢房放风。 最近几天,拉瓦尔品第气温达到摄氏四十四点四度,天气预报说还会有一段长时间的热浪。 【法新社纽约六月四日电】本周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巴基斯坦军人政府已秘密决定执行对前总理阿里·布托的死刑判决。 《新闻周刊》在“潜望镜”栏中援引印度次大陆上地位很高的人士的话说,如果高等法院维持原判,就可能在两三个月内把布托绞死。 《新闻周刊》说,巴基斯坦的军人统治者现在认为,如果让布托活下去,他就会成为现政权的一切反对派重振旗鼓的旗帜。由于他们抱有这种看法,他们克服了担心处决布托会激起布托的追随者和一些强有力邻国的忿怒而不愿处决布托的想法。
3. 香港《亚洲周刊》文章:《对越南说来,日子就象过去一样》
【本刊讯】香港《亚洲周刊》六月九日一期登载一篇文章,题为《对越南说来,日子就象过去一样》,摘要如下: 越南的困扰感由于两年欠收和可能第三年欠收的前景而增大了。此外,据说靠近柬埔寨边界的盛产大米省份同塔发生了严重的水灾,越南报纸上最近一些文章暗示,农民的插秧远远落后于计划。 越南目前的经济灾难——撇开华侨商人不谈——不能都归罪于天气。近几星期来,印度支那情况观察家发现,有迹象表明,共产党政府和顽固的湄公河三角洲农民之间发生了争吵。这种分歧,用曼谷的分析家的话来说,“完全可能导致火药桶。” 官方的宣传工具已经隐隐约约暗示,农民一直不缴售大米。 这是最明确的迹象,表明南方农村的情况是不妙的。越南问题的专家一直说,河内在势必要进行的把盛产大米的三角洲地区共产化的尝试中,将遇到战后最严峻的考验。当前,一大问题是:正当粮食严重短缺的时候,共产党人能不能着手那么重大的运动? 西方一位经济分析家断言,“如果再遇到一次欠收,就十分可能是灾难性的。我认为河内现在多少是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如果它在三角洲采取行动,它就甘冒与农民疏远和遇到消极抵抗的危险。如果它不这样干,国库就没有(足够的)大米。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柬埔寨边界一直是个脓疮。在三月间奇怪地平静以后,四月份头两个星期的战斗步伐又加快了,尤其是在鹦鹉嘴和几乎没有人的河仙港之间的地区。然而,越南人现在更感兴趣的是强调战场上的胜利,而不是柬埔寨对平民的暴行。 有些观察家认为,这证明冲突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可能是成立了一支河内支持的高棉游击队,其目标将是推翻金边的波尔布特政权。 情报部门人士说,陆军、海军和空军一直在执行惩罚性的越界袭击。有些越南部队仍然在柬埔寨境内作战,在去年发起“有限入侵”的地区。 柬埔寨军队上周仍然对越南领土进行快速的打了就跑的袭击,尽管规模已比最近几个月小了。上个月到过边界地区的外国人说,大部分越南边界城市(包括离边界五英里的隆安省省会睦化)已疏散。
4. 巴当局否认将让布托流亡国外
【法新社伊斯兰堡六月四日电】巴基斯坦军人政府今天否认了英国广播公司广播的下述消息:如果保证前总理阿里·布托十年不参与政治活动,它准备允许他过流亡生活。
5. 美报文章:《据说苏联人在扎伊尔遭到入侵前收购钴》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五月二十四日刊登发自伦敦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据说苏联人在扎伊尔遭到入侵前收购钴》,摘要如下: 战略金属钴的经纪人昨天在这里说,苏联显然预料会出现全球性短缺钴的情况,最近几个月大量收购世界上现有的钴。 钴的短缺现在是一个既成事实了。对扎伊尔沙巴省的失败的入侵使世界上钻的供应减少百分之六十五,这种状况将持续长达九个月。钴用于喷气发动机、导弹和潜艇所需的所谓超级合金中。 一些经纪人说,今年,苏联人、波兰人和东德人在伦敦自由市场上一直是“稳定的、购买数量很大的”购买者。他们在过去两个月钴价上涨以前很久就购买了钴,价格的这种上涨使钴从每磅七美元涨到二十美元,而且还要继续上涨。 美国约有四千一百万磅钻储备,根据目前的消费速度,这可供四年多一点的时间使用,据美国地质调查说,其中百分之七十一是从扎伊尔进口的。 其余部分来自芬兰、挪威、摩洛哥和其他一些国家。美国在一九七一年停止生产钴,而钴几乎一直是铜矿开采的副产品。 自从一九七六年下半年以来,苏联一直在增加其钴的储备。经纪人只能猜测,一九七八年的购买是很不正常的。 这些经纪人说,苏联人一直是很精明的购买者,每次只定购三十到五十吨。自由市场的交易大概占全世界产量(约二万五千吨)的百分之十,所以这种数量的定货虽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不会在市场上造成混乱。 而且,苏联人每次买货时都使劲地讨价还价。一位经纪人回忆说:“我向他们表示愿以每磅八美元的价格卖一些钴,可他们提出每磅七美元六十美分。”如果说莫斯科知道世界上钴的供应将要短缺,它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讨价还价。 对苏联今年购买量的粗略估计从五百吨到两千吨不等。假定他们以每磅近八美元的价格买进两千吨钴,那他们投资三千五百万美元而储备的钴现在价值一亿三千万美元,而且还会更多一些。 但是,苏联现在对得到一种重要金属的有保证的供应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投机性纸面利润的兴趣。 【本刊讯】英国《太晤士报》五月二十四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扎伊尔:眼下人们为钴的不足而担忧》,全文如下: 随着扎伊尔沙巴省科卢韦齐一带战火的平息——至少在眼下是如此——贱金属的生产商和消费者把这一地区蕴藏丰富的矿井的前途看得很严重。 人们会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铜上,不过,钴也是同样重要的。因为钴是铜和镍的一种副产品,是某些战略性工业所必不可少的。要想找到一种金属来取代钴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下述事实的担忧:苏联在非洲南部和中部的影响日益扩大可能使西方无法得到一些重要的原料。 据美国矿业委员会说,去年,扎伊尔生产了大约一万五千吨钻,占世界钴的总产量三万二千吨的大约百分之四十七。在这一万五千吨钴中,至少有百分之八十五来自科卢韦齐地区的五个矿——迪科卢韦矿为最大,其次为穆索诺伊矿、卡莫托矿、坎博韦矿和卡坎达矿。这些都是铜矿,但也生产作为副产品的钻。就目前所知,这些矿都已停产了。 世界对钴的需求不断增长。一九七四年,全世界的钴产量为两万四千六百五十吨,其中扎伊尔生产了一万七千五百五十吨,为百分之七十一。扎伊尔在生产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下降是由于其它国家增加了产量以及沙巴各矿的效率降低。 因此,即使扎伊尔不发生战争,钴肯定会显得供应极为紧张,价格还会上涨。然而,眼下市场上的情况表明,在今后大约半年的时间内,钴会出现严重短缺。沙巴各露天矿——只有卡莫托矿是在地下作业——的生产将遭到破坏,与其说是由于所传的大水成灾和可能丢失了机器的原因,倒不如说是三千白人技术人员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而不愿返回这个省去。
第 4 版
1. 日本报纸评蒋帮内外政策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五月二十日刊登该报驻台北记者林慧儿写的一条消息,题为《蒋经国就任总统,内外政策不会有重大变化》,摘要如下: 蒋经国总统的就任,使台湾迎来了名付其实的“蒋经国时代”。虽然人们并没有预料新总统的就任会使台湾的内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却预料,在蒋总统六年任期中,也有可能实现“美中正常化”,这对台湾的未来势必产生重大影响。在举行就任仪式的二十日,美国总统的特别助理布热津斯基到达北京。总之,蒋经国新体制一开始就面临的国际环境是严峻的。 在这种情况下,蒋总统将把外交的重点放在美国,为阻止“美中正常化”而尽最大的努力,这是毫无疑义的。还有,虽然蒋总统过去一再亲口否认要和包括北京在内的共产党势力接触,但是,作为牵制美国的外交战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苏联等共产党国家会不会采取什么灵活的姿态,这也将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五月二十一日刊登该报驻香港记者伊藤发回的一条消息,题为《蒋经国新体制使台湾迎来转折》,摘要如下: 台湾在内外政策上迎来了重大的转折。 这两、三年来,亚洲除了韩国、香港和新加坡以外,还有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它们都逐渐地实现了经济发展和产业上的现代化,这就大大阻碍了台湾在经济上的独自发展。也许还可以说,七十年代以来,在国际政治方面一下变得孤立的台湾,通过重新组织经济关系,倒是加强了它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但是,今后还要象过去那样发展它的经济是非常困难的。台湾当局想把重点渐渐转到精密工业上,以便保持经济发展。但台湾内部也有人指出:其具体方法尚不清楚,在这方面也开始落在韩国后面了。 台湾各界还有这样的看法,认为其重要原因在于台湾政治体制的僵化。“把全中国从共产主义体制中解放出来”,这是已故的蒋介石的强烈愿望。现在也还是国民党不容妥协的基本方针,这就造成了内外政策、特别是经济外交的僵化。台湾的许多有识之士公然开始提出:即使在战略上要加强美台合作,但在经济外交以及国防政策方面,也必须重新研究以往的依赖美国的政策。 在内部,应该肩负未来重任的年轻一代,想“离开台湾”的思想很严重。有门路和能力的人往海外跑,在剩下的青年中,没有一股要开辟台湾的未来的热情。失业和社会犯罪的严重状况,其背景是各种措施都不能向青年指明希望。
2. 美国《读者文摘》报道:《蒋经国访问记》
【本刊讯】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六月号刊登该刊编辑戴维 ·斯韦特写的报道,题为《蒋经国总统访问记》,摘要如下: 问:总统先生,中华民国所受的重大打击,比大多数国家为多 ——大陆沦陷、退出联合国以及政治孤立等,可是贵国目前在经济上正欣欣向荣,请问这是怎样办到的? 答:我们所以能在艰苦中发展,是因为我们从未放弃我们的政治目标,即推翻大陆上的共党政权,建立一个统一民主的中国。 自从中央政府播迁台湾后,我们已把经济从零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这使我们的政治得以安定,但这种安定有赖于国防。我们政府的预算约有百分之四十多一点用于国防。 问:在大陆上,你们在军事、财政及其他方面都比共党为强,为什么反而被他们击败? 答:这是我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中华民国于一九一一年立国以迄一九四九年,尤其是抗战期间,我们无暇注意到内政问题,因而共党得以利用渗透及无形的力量窃据大陆,迫使我们撤守。 这是我们所未忘记的教训:绝不能允许共党在军队、经济、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活动。 问:有人说中华民国所面对的真正威胁是共党间谍渗透到这里来扇动暴乱。您是否也有同样顾虑? 答:我们很注意这个问题。尤其是最近一年共产党在大陆上成立了一个对台工作小组负责对台湾的渗透,我们已经发现了好几次中共间谍的活动。我们很注意这件事,我们也有能力来对付这个问题。 问:另外也有人认为对中华民国的最大威胁不是武力进犯或间谍渗透而是缓慢的经济窒息。中华民国有没有因为政治孤立而引起经济上的困难? 答:没有外交关系当然会影响到我们的经济。然而中华民国现在仍然和世界上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及地区保持贸易关系。除开共党国家,我们愿意和所有其他国家继续扩大贸易。 问:卡特总统于本年三月八日曾致函中共“总理”华国锋,说明美国“承诺在上海公报的基础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根据该公报,美国与共党政权议定关于正常化不但有利于双方人民而且能促使亚洲及全世界的紧张局面趋于缓和。倘若这种情形发生,您认为中华民国能不能继续繁荣,事实上能不能继续生存? 答:中华民国从不承认由尼克松与周恩来所签署的所谓的上海公报是有效的法律文件。至于我们自己的生存问题,我总是说,美国应当考虑到我们同美国的利益是不可分的,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在任何情况下,中华民国均将继续奋斗下去。 问:有人建议美国在对中华民国关系方面采取“日本方式”——中止外交关系但保持强大贸易关系。您的看法怎样? 答:我们不能接受这种想法。美国和日本与我们间的关系全然不同。中华民国和美国有多年正式而友好的关系。同时,中美两国现有曾经美国参院通过的共同防御条约,它有法律上的地位。 问:请问何时光复大陆? 答:这是时间问题,何时完成则很难讲。不过我们会在适当的时候光复大陆。 问:中华民国政府在可以予见的将来会不会跟中共政权举行谈判以缓和紧张局面或寻求一种和平解决的方案? 答:这是绝不可能的。与共党谈判无异自杀。可以看看历来自由世界和共产国家谈判有那一次是成功的?谈判是共产国家用来打败敌人的一种手段。我们不会忘记过去上当的经验,因为在大陆时我们也曾同中共谈判过,结果多谈一次便多失败一次。因此,既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也不会再和中共谈判。这是中华民国最基本的国策。
3. 岸信介和鹿内信隆等去台湾活动后返日
【中央社台北五月二十一日电】日本前首相岸信介率领日本庆贺团参加中华民国第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后,于今天上午飞返东京。 日本庆贺团的顾问前众议院议长石井光次郎、国会议员山中贞则、佐藤信二、岩动道行等,交流协会理事长木柑四郎七,日本亚航董事长新井裕,及秘书随员等十余人,也同机返回东京。 【中央社台北五月二十四日电】日本《产经新闻》社社长鹿内信隆及夫人,结束在华三天访问,于今天搭机离华。 鹿内信隆夫妇是于二十二日来台北,祝贺我国新任总统、副总统就职。
4. 美联社报道梵蒂冈把驻台湾代办调往非洲任职
【美联社梵蒂冈城五月二十七日电】教皇保罗六世把梵蒂冈驻台湾的代办调往非洲担任新职,这样教皇在台湾就没有外交官了。台湾仍被罗马教廷认为是代表中国的。 这一行动是在一项简短的声明中宣布的。声明说,现任驻台北的代办怀特被任命为驻卢旺达这个小小的内陆非洲国家的使节。梵蒂冈的发言人说,他不知道是否有人接替这名外交官以及何时接替。 观察家们认为,这一行动是具有外交头脑的教皇对北京表示的最新的善意。梵蒂冈迄今为止一直想同北京建立直接的接触,但是这种努力是徒劳的。 但是怀特的调离并没有使教皇驻台湾的大使馆正式空起来,因为梵蒂冈驻孟加拉国的使节卡西迪仍然保留教皇驻台湾大使的头衔。卡西迪在一九七○年至一九七三年曾任驻台北的使节。怀特在调任以前,他是教皇驻台北的唯一的外交官。在他离任以后,教皇驻台北的大使馆里将只有一些没有外交官衔的教士。 台湾在梵蒂冈仍然派有一名大使和四名有外交官衔的助理。
5. 中央社报道:蒋帮去年进口美国农产品情况
【中央社华盛顿五月二十四日电】据《外国农业》报道,中华民国去年头十一个月从美国进口价值五亿四千五百万美元的农产品,比一九七六年同期增加了几乎百分之二十五。这份农业部刊物在五月二十二日的一期中报道,大幅度增加是由于大量购买美国的棉花(达到四千六百万美元)、黄豆(达到三千六百万美元)及玉米(达到二千七百万美元)的结果。 美国驻台北农业参事华德提供的资料报道,去年头十一个月采购的主要美国商品包括烟草、牛油、生皮及皮革。 华德指出,今年中华民国进口的农产品的美元价值无从估计,许多商品的输入将大量增加。他又说:“这些进口包括美国的棉花、玉米、小麦、黄豆及牛油。” 【本刊讯】台湾《经济日报》五月十七日报道: 国际贸易局副局长鲁启忠昨晚表示:我国与南非新的三年玉米协定,已获得初步协议,预定明年一月正式在南非签约。我国同意每年向南非增加采购十五万吨玉米。使我国向南非采购玉米数每年提高到五十万至六十万吨。
6. 蒋经国任命孙运璇为伪行政院长
【中央社台北五月二十六日电】总统民国六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令:特任孙运璇为行政院院长。 【本刊讯】香港《明报》五月二十二日刊登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目前台北政坛的活跃人物中,在蒋经国面前最具影响力的,可能是黄少谷。 曾经做过外交部长及行政院付院长的黄少谷,在蒋介石总统在世的时候,就很受倚重,每遇重大外交或内政问题,常问计于黄氏而且多获采纳;一九七二年国民大会通过修订的临时条款“授权总统设置动员戡乱机构,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并充实中央民意机构”,以及后来的国家安全会议组织,就是黄少谷所亲自设计。所以国家安全会议成立后,就一直由黄氏担任秘书长,以迄于今。蒋介石于三年前逝世后,蒋经国继掌大权,他对黄少谷除了更加倚重之外,还加上了非常的尊重。在事的方面,固多商量于黄氏,在人方面,亦常征询其意见。蒋经国有时且亲至黄氏住所,移樽就教,党事国事,无所不谈。据说,今年二月国民党二中全会提名副总统人选之时,黄少谷就是最先被征询的人士之一。有人说蒋经国没有智囊,事实上,黄少谷就是他的首席智囊。 今年五月二十日蒋经国就任总统后,行政院就要改组,早期传说的行政院长人选,黄少谷也是其中之一。 但据可靠了解,蒋经国起初确曾有意邀黄少谷主长行政院,且曾派人征询他的意见,但为黄氏所婉辞,他并给蒋经国写了一封长信,说明他不能担任行政院长的理由。 不过,黄少谷虽不能担任行政院长,但他今后所负的责任以及在政治上所能发生的影响力,当有增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