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05-24
第 1 版
1. 外电评述华主席会见布热津斯基
【美联社香港五月二十二日电】美国驻北京联络处的一位发言人说,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今天同中国共产党主席华国锋举行了一次事先没有列入计划的会晤。 发言人在电话中答记者问时说,布热津斯基同中国这位高级领导人的会晤,是在今天早些时候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正在游览中国著名的“长城”时安排的。 【路透社北京五月二十二日电】(记者:克里斯托弗·普里切特)中国外长黄华今晚在向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祝酒时说,他们在一次“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是有益的”访问中就国际问题和双边问题进行了坦率、认真的讨论。 消息灵通的外交人士在早些时候说,中国人认为,布热津斯基同黄华和资历高的副总理邓小平进行讨论时的气氛,同国务卿万斯十个月前在北京的气氛相比较为积极。 在今晚的告别宴会之前,布热津斯基同共产党领导人兼总理华国锋进行了约二小时会谈。新华社说,他们讨论了共同关心的问题,“双方认为交谈是有益的”。 观察家们指出,中国人就布热津斯基进行的会谈所发表的评论似乎比去年八月报道万斯会谈的消息较为热烈。邓副总理曾说,万斯的访问是在中美关系正常化方面后退了一步。 其他消息灵通人士说,布热津斯基一直设法在双方之间找到共同点然后加以强调。 布热津斯基也在今晚在宴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到了莫斯科和哈瓦那——但没有点它们的名。 他说,中国和美国都反对旁人“谋求建立一个大一统的世界的努力”,接着他又说:“我们双方都没有派出装扮成不结盟的国际强盗,到非洲去执行大国的野心。我们双方都不寻求通过军事力量迫使邻国在政治上服从自己。” 美国官员在布热津斯基星期六到达北京之前说,会谈将包括国际事务而不包括双边关系。布热津斯基将在明天动身前往东京和汉城,然后返回华盛顿。
2. 葛罗米柯率苏代表团抵纽约
他在机场发表的讲话中说「裁军是当前世界局势最重要的问题」,苏在这方面「有相当可观的建议」 【塔斯社纽约五月二十二日电】题:葛罗米柯的声明 以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为首的苏联代表团,以乌克兰共和国外长舍维利为首的乌克兰共和国代表团和以白俄罗斯共和国外长古里诺维奇为首的白俄罗斯共和国代表团今天抵达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特别裁军会议。 葛罗米柯在机场作了如下声明:大家知道,我们到纽约来参加的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将完全讨论一个问题——裁军。这的确是当前世界局势最重要的问题。我们欢迎将导致解决这个问题的任何步骤。 不言而喻,在将于明天开幕的这次国际会议的讲坛上,我们将阐述苏联对裁军问题的态度。在这方面我们有相当可观的建议。仅在最近——我指的首先是勃列日涅夫不久之前的言论——我国就提出了一整套的建议,实施这些建议将确保在遏制军备竞赛和裁军方面发生急剧的转折。 根据早先达成的协议,在美国逗留期间,我们将在华盛顿进行会晤。会谈的主要题目不保密——苏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会谈和缔结新协定的可能性。 【美联社莫斯科五月二十二日电】塔斯社说,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今天启程前往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世界裁军特别会议。 预料葛罗米柯将和万斯国务卿就美苏限制战略武器协议举行平行会谈。 万斯和葛罗米柯会谈可能集中讨论美国官员说过的妨碍签订新限制战略武器协议的两个主要问题——允许武器系统更新的限度和苏联的被西方称为逆火式的轰炸机。 外交界人士说,如果双方在这一轮会谈中取得进展,那么就会为勃列日涅夫和卡特今夏举行最高级会谈扫清道路,逆火式轰炸机这个引起争议的问题将会在最高级会谈上加以讨论。
3. 时事社述评:《布热津斯基访华 在美中接近方面取得成果》
【时事社东京五月二十三日电】题:布热津斯基访华结束,在美中接近方面取得成果 北京二十二日电:美国总统助理布热津斯基结束了同共产党主席兼总理华国锋、副总理邓小平、黄华外长等中国领导人的三天会谈,将于二十三日去日本。这次访问,随员不多,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这一点给人的印象很深。在北京的多数观察家认为,这次访问也取得了使中美两国大大接近的成果。其明显的事例之一,就是布热津斯基从第一天就提出反对霸权,这至少在表面上和中国方面是很合拍的。 万斯国务卿去年访问时正好是在中国清除了“四人帮”,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之后不久,当时美国方面好象是要试探华国锋体制。而这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布热津斯基本人是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的,加之美苏第二次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和非洲问题等国际形势有所进展,因此人们认为,布热津斯基从一开始就想同中国方面深入地交换意见。 布热津斯基在和中国官员会谈美中关系时首先说:“美中友好决不是策略上的权宜之计,而是从长远的战略观点出发的。”他接着又强调了美中联系,说:一、美中友好对世界和平是有益的;二、一个安全和强大的中国对美国有利;三、一个强大、自信和参与全球事务的美国对中国有利 。
4. 罗德里克评布热津斯基访华
【美联社东京五月二十二日电】(新闻分析)(记者:约翰·罗德里克)驻中国的外交官和这里的分析家们都说,尽管早些时候作了否认,吉米·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在访问中国首都时可能在为中美正式建交做艰苦的准备工作。 特别使他们印象深刻的是布热津斯基在中国外长黄华上星期六为他举行的宴会上的讲话。他当时说,美国总统‘“决心同你们一道克服阻碍两国关系按上海公报完全正常化的剩余的障碍”。好象嫌这话还不够明白似的,他又加上了一句:“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已经拿定了主意。” 驻北京的日本记者报道那里的外交官说:这种话表明卡特政府准备不久大大推进长期停滞的中美关系。 这里的分析家还指出,布热津斯基更象是被派去谈判关系正常化问题的人,而不仅仅是就这些问题交换意见。在他启程之前,白宫强调这次访问是低姿态的,仅仅是依照同北京已经确立的定期磋商做法进行的。没有允许记者随同布热津斯基去中国,星期五他在东京时,当局作了不寻常的努力不让记者见到他。 中国人对他的接待一直完全不是照章办事的。他们小心翼翼地称他为布热津斯基博士,派外长到机场去迎接他,并且很快安排他同中国负责日常事务的首席副总理邓小平会晤。预料他将在星期一会晤华国锋主席。 中国人认为他同邓的会晤是“认真而坦率”地就国际问题和双边问题“交换了意见”。在共产党的语言中,这话的意思是进行了某种认真的会谈和讨论了两国间仍然没有解决的分歧。 中国人完全知道,在华盛顿,一些人认为布热津斯基在美苏关系问题上是个鹰派,这个名声特别能够使他受到中国人的喜爱。 黄华在上星期六讲话时的主题仍是苏联的扩张主义,北京则称之为“霸权主义”。 布热津斯基同样严厉地进行了指责,这使中国人感到高兴。 他说,“今天,世界已经在政治上觉醒了,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国家主权和人权。因此,我们抱有历史的信念:在这样的世界上建立霸权的任何努力都是不能得逞的。我们的力量和我们的决心也为这种信念提坚供了实的基础。” 这些是中国人无疑感到满意的保证。他们认为,中美关系的增进是一种威慑力量,可以使得苏联不敢侵入亚洲。本月早些时候,在中苏接壤的漫长的边界线上又出事了,这引起了中国人的担心。 布热津斯基说,“只有那些想支配别人的人才会害怕美中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他说这番话显然是答复批评他的人,这些人批评说,他的北京之行是为了在当前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获得某种对付莫斯科的手段。 尽管他可能不是有意的,但是这句话也可能引起台湾的忿恨,因为台湾是反对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密切关系的。 国民党人的支持者说,布热津斯基此行是给已故的蒋介石大元帅的儿子蒋经国的一记耳光。蒋经国是在布热津斯基到达北京的那一天就任流亡的中华民国的总统的。 布热津斯基说,有的国家想要控制别的国家,这是中美两国感到不安的根本原因。 国民党人的支持者可能认为,布热津斯基的这番话是对台湾打了一拳之后又踢一脚。
第 2 版
1. 梁厚甫文章:《比较万斯和基辛格》
说两人均热心于“缓和”,但基辛格的“缓和”是有条件的,而万斯的“缓和”却是百分之百单程路的 【本刊讯】香港《明报》五月十二至十三日刊登该报驻美特约记者梁厚甫的文章,题为《比较万斯和基辛格》,全文如下: 记者曾写过了一篇《比较万斯和罗杰斯》的通讯。在这一篇通讯内边,记者认为,两人的主要不同,在于罗杰斯在任的时候,没有加强国务院的建制,没有把大批有名气的专家学者,延聘到国务院的顾问团内边,以期和国家安全会议事务所分庭抗礼,万斯则不然。现在要比较万斯和基辛格。两人有相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在于:两人均热心于“缓和”,但基辛格的“缓和”,还是有条件的“缓和”,还是有点双程路的意味的“缓和”,但是万斯的“缓和”,却是百分之百单程路的,而且设了路障,绝对不许有双程路的“缓和”。这些表现,虽然完全出自国务院高级顾问舒尔曼教授以及裁军署署长沃恩克的手笔,但由于万斯是延揽舒尔曼和沃恩克的人,当然要算在万斯的帐上了。 先谈基辛格对“缓和”的态度,他的态度,可以一九七五年十二月美国驻欧外交官在伦敦开会时基辛格的致词来做代表,当时基辛格说:“为了要缓和苏联的态度,美国必须支出足以吸引苏联的政治和经济上的让步。”这句话,还算是双程路的,只有支出得漫无限制,才有变成为单程路的可能。当时基辛格没有说要支出军事上的让步,说明基辛格多少还有点制约。何以说这一句话是基辛格对“缓和”的最后定义呢?因为他说完这一句话之后,苏联和古巴入侵安哥拉的事件,即便起来,以后基辛格对“缓和”,就避而不谈。 说完基辛格对“缓和”的定义以后,就要谈万斯对“缓和”的定义。万斯不是一个做大学教授出身的人,他平日很少谈理论,下定义。但是,他对缓和的态度,却经常用行动来加以说明。首先,去年卡特总统下令停制B1轰炸机,事后透露,这是由于万斯的请求。万斯认为,如果要苏联作战略武器的让步,首先美国在战略武器上,先行让步。为着要安抚苏联,基辛格缩起了军事上的筹码,万斯连军事上的筹码也动用起来了。(二)最近美国暂时停制中子弹,也与万斯有关。万斯本来请求把中子弹放弃,由于国防部长布朗和国家安全会议助理布热津斯基的反对,才改为临时停止产制。这也是用军事来安抚苏联。(三)然而最重要的一着,就是万斯和他的高级顾问舒尔曼教授,把“缓和”来作“防疫措施”,认为“缓和”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核子战争,避免核子战争的具体保证,在于能和苏联签署限制战略武器协定。签署限制战略武器协定是一件孤立的事情,不容用其他问题来加以污染。这就是说,对苏缓和,百分之百是单程路。今年三月间,布热津斯基曾对记者表示,苏联和古巴干预非洲之角的事情,这将会妨碍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于是万斯和舒尔曼,都表示反对,认为不容让非洲之角的情形,障碍战略武器谈判。 最近,“巨型基辛格”到莫斯科,作战略武器谈判了,是不是说,今天的美国政府,已是“缓和派”当道呢?这又不见得。万斯和布热津斯基和布朗,处于对立地位,万斯的政策,不是所向无阻。在卡特方面,万斯仅能占领了一半。 卡特在他所写的《何不求其上?》一书中,曾经承认:“我对国际问题,一无所知,布热津斯基博士,是我的老师。”因为他一无所知,所以他的决策,全靠“总统备忘录”。第十号总统备忘录,由布朗、布热津斯基所主催,对苏相当强硬,但可能还有第九号第八号,是万斯所主催,我们还未看到。由于卡特靠执笔人各有不同角度上各有不同的备忘录来办事,故其表现或者是走上“之”字路线,或则是走上调和路线(中子弹是调和路线之例)。这次万斯到苏联,看来比之去年三月,能受到礼遇。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说得有趣,“大家对此,心知肚明“。心肚所知明的是甚么?那是万斯在卡特的内阁中,还是容易商量一个,不要待慢了他,但是苏联对万斯让步了没有,一点都没有。主要环节,苏联一样的坚持,只在主要环节下边,在议会上抽松了一点点。万斯对于会谈,只能描述为“和洽、有用”。万斯离开了苏联以后,勃列日涅夫表示,美国如果停制中子弹,苏联也停制中子弹。正如记者日前所指出,美国拆卸防盗警铃,目的在希望强盗能送上两瓶美酒。现在苏联说,美酒是没有了,但是舍下也同样的不装警铃,连卡特也明白,苏联不肯在战略武器上让步,立刻对记者说,“苏联态度没有缓和。”这句话,亦可以视为对万斯的“微词”。 不过,美苏的谈判,到此还不是尽头,今年六月,万斯在联合国内边,将会再和葛罗米柯会谈,会谈顺利,美苏可能在年底以前,来一个高峰会。假定说,万斯真的把“限制战略武器协定”弄成功,是否“缓和”会成为美苏关系的主流呢?答案是:不见得。 要明白这一个答案,就不能不明白美国今天政治上的最高权力。美国本是三权分立国家,无所谓最高权力,但是,由于大势所趋,也许由于最近卡特总统呈现了过度摇摆的状态,最高权力,实际寄存于国会内边。 最近巴拿马运河条约通过,一方面表现卡特总统的胜利,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国会权力上的改组。我们如果追问,运河条约何以能通过?答案是:由于参院内边的共和党领袖贝克说服了共和党右派参议员早川,才能取得三分之二的多数。试想,一个民主党总统的提案,而要靠共和党的支持,这是不是怪现状?答曰:不是的。 原来美国的国会议员,大致可分为(一)老派的共和党(以戈德华特、早川为代表,主张对苏强硬)。(二)新派的共和党(以贝克为代表,主张重视第三世界,轻视苏联,虽不明显的主张对苏强硬,但亦不主张对苏安抚)。(三)老派的民主党(以肯尼迪为代表,奉哈里曼为元老,主张对苏联安抚)。(四)新派的民主党(以华盛顿州参议员杰克逊为代表,反对对苏安抚)。 如上所述,谈到对苏问题,参院内边强硬派与温和派的对比,是三对一。 万斯如果得不到一个苏联显然让步的限制战略武器协定,参院必然不可能完全反转过来以三对一的赞成票通过。对苏问题与对巴拿马运河问题不同,巴拿马运河不牵涉到两党四派的基本利害,所以早川因垂涎外交委员会的职位,可以投赞成的一票。一到对苏问题的时候,任何参议员都不能胡来的。 今天美国的对苏联外交,已走到歧路的交叉点!
2. 合众国际社评:联大关于裁军问题的特别会议开幕
【合众国际社联合国五月二十一日电】十八个国家的领导人和四十多个国家的外长将率领代表团参加本周开始的联合国会议,以便寻求一种制止世界每一分钟在战争机器方面花费一百万美元的办法。 这次会议是联合国大会的一次特别会议,在它的三十三年历史中这是第九次特别会议,是关于世界裁军问题的一次会议。 会议将于五月二十三日开幕,但当六月二十八日会议结束时,世界每年仍将在发动战争的手段方面花费四千亿美元。 美国驻联合国副大使伦纳德,对于这个有一百四十九国参加的机构在对人们早就梦想把刀剑化为犁头方面将会采取任何重大步骤的前景并不感到那么乐观。 他对记者说,“举行这种裁军会议并不是来谈判条约的。说真的,我不知道,我们最后是否将会取得一致的意见”。 问题之一是意见不一致。 苏联希望召开一个能起作用的世界裁军会议。 美国希望首先达成像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条约这样的双边协议。第三世界国家则希望把现在用于武器方面的款项转用于它们的发展方面的活动。 不包括中国和它的八亿人民在内的任何裁军计划实际上都将是毫无意义的,而中国却不想参加即将召开的这次会议之类的会议。
3. 罗马一报纸说:意前总理莫罗可能向红色旅泄露军政机密
【路透社罗马五月十九日电】一份罗马报纸今日说,意大利特工机关认为,被红色旅虏杀的前总理莫罗,曾把政治及军事秘密告诉红色旅,这引起了北约的西方盟国的震惊。 共和报说,此项消息是根据对一名特工官员的访问,此官员拒绝说出姓名。 该报引述那位官员的话说:“我们已作出结论,认为莫罗曾向囚禁他的人作出无数机密的透露,关乎政治及军事的名字及状况。”莫罗曾不断担任政府要职,又做过五任总理。 据该报说,那个匿名官员声称,意大利的北约盟友,对于莫罗可能告诉了绑架者的情报,感到震惊。他说:“北约领袖们知道,莫罗掌握着重要的机密。”(转载香港《明报》)
4. 西德报纸评勃列日涅夫大骂《消息报》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五月二十日刊登卡尔·施特勒姆写的一篇评论,题为《作为报纸读者的独裁者》,全文如下: 勃列日涅夫再次批评了一家报纸。他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谴责这家报纸无聊,新闻水平很糟,说这家报纸不能“深入千百万人的心”,说这家报纸受表彰而得的奖章本来是不应得的,是预支的。值得注意的是,他攻击的不是一份反动的资本家报纸,而是除《真理报》这家党的机关报之外,苏联最重要的一家报纸 ——莫斯科的政府报纸《消息报》。 事实上《消息报》一直办得比《真理报》和其它大多数报纸松得多,更具有新闻性。因此勃列日涅夫的痛骂与其说有一种出版方面的原因,还不如说有一种政治上的原因。这就是说,《消息报》直到一年前一直归作为国家元首的勃列日涅夫的前任波德戈尔内领导。党首脑把这一老对手和勃列日涅夫路线的批评者清除了。现在显然是要把当时编辑部中的波德戈尔内的人清除掉。 这件事是一个迹象,它说明克里姆林宫里的权力之争根本没有结束,各个派别之间仍像以前一样在幕后进行激烈的较量。人们问,为什么奥尔洛夫在勃列日涅夫访问波恩一结束就被判决?在苏联的统治机构内是否有人想通过在美国和西欧挑起反莫斯科,因此也是反勃列日涅夫的情绪来干扰勃列日涅夫集团? 最近的中苏边境事件也是极其罕见的。莫斯科一方面派它的全权代表伊利切夫到北京进行边界谈判,另一方面苏联人又在乌苏里江畔在没有任何明显理由的情况下侵入中国领土,并且紧接着又说没有打死任何人,以此来为自己开脱。 这看来好像是与中国敌对的一派要切断与中国友好的一派同北京进行会谈的联系,而与中国友好的一派又为此请求中国人原谅。同样罕见的是,格鲁吉亚要求贯彻赫尔辛基精神的活跃分子“仅仅”被判处三年徒刑,而俄罗斯人奥尔洛夫却总共被判了十二年徒刑。或者说,格鲁吉亚领导人鉴于第比利斯最近发生的示威游行而阻碍了莫斯科的要求?看来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完结正在通过政治上的骚乱表现出来。
第 3 版
1. 美报报道:《探求一项在非洲的战略》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五月十九日以《探求一项在非洲的战略》为题报道: 至少两个月来,白宫战略家一直在试图制定一项计划,使美国能够向在安哥拉和埃塞俄比亚同苏联支持的古巴部队作战的非洲游击队秘密提供现代化武器和经费。 据权威人士说,这个目标是卡特总统十六日向国会领导人表示失望的一个基本动机。卡特抱怨说,白宫帮助受围困的友好政府抵抗共产党侵略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一些消息灵通人士说,昨天已离开华盛顿前往北京的布热津斯基,对于苏古军事力量投入非洲的情况,至少象前国务卿基辛格一九七五——七六年期间在安哥拉问题上那样感到“苦恼”。 在布热津斯基看来,所涉及的是对美苏缓和是否有效的根本考验,他决心做他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以挫败俄国在非洲的古巴“雇佣军”或代理人。 据华盛顿一些了解情况的人士说,布热津斯基希望美国摆脱由于越南战争而对总统权力施加的限制,足以使得美国援助在非洲的秘密活动“以约束古巴人”并限制他们伸入到其他地区特别是罗得西亚去从事冒险活动的能力。 一种想法是向一九七六年以来在安哥拉一直继续进行的大规模游击战的支持者提供美国的先进武器和资金。这场游击战是由若纳斯·萨文比的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进行的。这个组织秘密地获得一些国家组成的财团以及南非的支持。 在幕后提出的另一个想法是,鼓励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富裕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向在埃塞俄比亚的厄立特里亚省战斗的各解放阵线提供更多的秘密援助。埃塞俄比亚本周发动了一次扑灭这一脱离主义运动的巨大攻势,声称它获得苏联、古巴、东德和其他共产党国家的支持。 卡特总统在多大程度上完全接受据说是布热津斯基对于应当采取什么行动来抵抗苏古在非洲的推进的看法,这一点是不清楚的——连政府的一些最高级官员也不清楚。 在政府的最高层 (正如在国会中那样),对苏古在非洲的冒险活动的范围开始越来越感到担心,其中有国务卿万斯,国防部长布朗以及其他一些人,甚至包括对基辛格在超级大国在非洲斗争的问题上采取的一成不变的看法感到沮丧的许多支持非洲的人。 但是在政府内部引起激烈的幕后争论的问题是,美国对这个问题应当或者能够做些什么。人们感到非常担心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卡特政府全神贯注于苏联对非洲的冒险行动,它最终可能会危及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 政府的一位高级官员昨天辛辣他说:“让古巴人也在非洲尝尝越南战争的滋味吧。我们没有理由感到恐慌。”
2. 日报报道:《东盟国家对日本越来越感到失望》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五月十五日刊登发自新加坡的一条消息,标题是《东盟国家对日本越来越感到失望》,摘要如下: 在美、中、苏三极活动日益频繁的情况下,谋求并正在探索经济独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各国,现在对日本越来越感到失望了。去年八月份福田首相出席东盟首脑会议,访问加盟各国以后,东盟各国对日本充满了希望。最近,河本通产相带着进一步完善首相那次访问的目的,访问了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三国。可是这次却相反,结果好象是以日本和东盟国家双方的想法出现分歧而告终了。 三月底,新加坡的《海峡时报》断言:福田首相在访问结束时表明的马尼拉主义“自那之后几乎没有取得进展”并说:“日本为应付欧美的压力,采取了紧急进口等措施,然而却没有任何扩大从东南亚进口的具体方案。”不少人指出,对外经济相牛场完全是倾向欧美的。 派出河本通产相好象是想对东南亚的不耐烦作出某些答复,可是却相反,自河本访问后,批评日本的呼声越来越高了。 东盟方面寄希望于日本的是:进口更多的初级产品;日本缩小有关产业;把轻工业品让给东盟国家生产;进一步扩大弥补当地产业资金不足的民间投资。 可是,东南亚看到日本的主要政策依然是确保石油等重要资源,以及实行附加推销成套设备条件的援助。 当然,日本方面似乎也有日本的情况,如:正处在很不容易要摆脱从未见过的长期不景气的时刻;要在严重遭受日元上涨的恶劣影响的轻工业领域马上实行产业转变是不可能的;各党都因此而对中小企业对策神经过敏。马来西亚要求减免木材、棕榈油和橡胶鞋的进口关税,河本通产相也就日本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了说明,设法使对方认识到这是不合实际的要求。而且,对于民间投资问题也作了说明,谈了日本景气不佳的现状和政府所作的努力。
3. 扎伊尔决定召回其驻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大使
【路透社金沙萨五月二十日电】官方的扎伊尔通讯社今晚报道,蒙博托总统已决定召回扎伊尔驻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民众国的大使。 他曾指责这两个国家,同古巴和苏联一起帮助入侵扎伊尔南部沙巴省的叛乱分子。 蒙博托将军已经召回了驻苏联的大使。
4. 美国《纽约时报》自汉城报道:《美国已经开始悄悄地从南朝鲜撤军》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五月十七日以《美国已经开始悄悄地从南朝鲜撤军》为题自汉城报道: 据驻南朝鲜美军司令说,美国已经开始从南朝鲜撤军,对于这种撤军人们是有争议的。 这一行动是悄悄地进行的,将按照卡特总统上月所宣布的减慢的速度进行。但是,驻朝鲜联合国军总司令小约翰·维西将军今天在这里与记者谈话时说,预定今年撤走的美国支援部队已经向朝鲜军队移交了工作。 另外,据悉美国人还交付了南朝鲜购买的奈克—赫尔克里士式地对空导弹系统。 支援部队将在整个夏天陆续撤出,这样,撤出的男女军人总共将达两千六百人。在非军事区附近的第二师第一战斗营的大约八百人,将于十二月份撤走。美国驻朝鲜的全部地面部队三万三千人,现在计划分四五年撤走。大约七千名空军人员将继续驻留。 维西将军说,卡特总统曾提出给南朝鲜八亿美元的军事装备作为撤军的部分补偿,由于国会对他的建议不采取行动,所以他决定放慢撤军速度,尽管如此,撤军的时间表仍然不变。其他两个战斗营,总共大约一千六百人,将推迟到明年撤走。 【合同社汉城五月十八日电】驻韩美军司令约翰·维西将军十七日证实,他将担任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成立的韩美联合部队司令部的总司令,并说,总司令将通过陆军、空军和海军三个司令部对属下的韩军和美军掌握作战控制权。
5. 汉城《东亚日报》报道:《苏联许可韩国十二名记者入境》
【本刊讯】汉城《东亚日报》五月十七日以《苏联许可韩国十二名记者入境》为题报道: 苏联于本月十六日同意十二名韩国记者参加一九八○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奥林匹克大会的采访活动,韩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长金泽寿对这种措施表示满意。 金泽寿在十七日(在雅典)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新闻报道委员会会议后对记者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起初只允许两名韩国报道人员参加采访,对此经强烈抗议,苏联委员就表示道欠,声称这是由于打字员的失手造成的过错,并同意十二名报道人员参加采访。
6.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综合研究开发机构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课题”提出建议》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五月九日以《综合研究开发机构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课题”提出建议》为题报道: 官民联僵投资开办的研究机构——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理事长向坂正男)八日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成果是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课题”为主题,动员国内外研究人员用三年的时间整理出来的。 这项建议,包括委托民间研究机构搞的在内,是以我国面对二十一世纪应着手的内外课题和解决办法为主题,动员大约三百名研究人员,投入三亿日元的费用整理出来的。它由三篇文章组成,除了集迄今研究成果之大成的《现代日本的课题——面向二十一世纪》之外,还有《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日本的态度》(委托野村综合研究所搞的)和《转折时期的现代和日本的选择》(委托政策科学研究所搞的)。 这项建议范围很广,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作为我国为在国际社会中继续保持不发生摩擦的发展方法,着重地提出了“综合性安全保障”的想法。 具体有六点:(一)石油、原材料和食品的储备;(二)勘探开发石油和铀;(三)发明采用新能源的技术;(四)政府开发援助;(五)文化交流;(六)防卫。并认为有必要使旨在确保具有广泛意义的“安全保障”的支出,在一九八五年提高到占国民总产值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三点五。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就要把一九七五年的二万四千五百三十八亿日元的费用在一九八五年提高到八万亿至九万亿日元。关于确保其财源的办法则建议:“大约有一半的资金要靠特别的超长期公债等来解决。”” 通过发挥“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的必要而不可缺少的作用”,争取“实现互相保持和睦关系的国际社会”,这就是这项建议的“基本战略”。而在这期间,值得特别重视的是确立太平洋周围地区的合作关系。建议中评价:“日本对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亚洲太平洋地区给予特别照顾,这是很自然的事。”并强调除了日本和美国之外,包括东盟国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太平洋共同体”的互相合作的必要性。 作为这个“环太平洋地区合作的设想”的具体办法,建议实行共同储备和共同开发石油、共同研究利用太阳能等计划。设置“太平洋新政策基金”(资金规模以二百亿美元为目标),作为推进这些工作的资金保证。并认为所需要的这些资金,应该由我国负担一半。 作为国内的课题,认为要创造能使物质财富转变为精神财富的途径,并指出五点:(一)使经济和精神财富协调地发展;(二)发展符合日本情况的新的福利事业;(三)创造适应于有充分余暇的时代的新的大众文化;(四)以地方分权创建有吸引力的地区;(五)通过开发新技术,以“技术立国”。特别是把开发新技术视为“实现稳定增长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要求政府扩大投资。
第 4 版
1. 德新社评谷牧副总理等访问西欧
【德新社北京五月十七日电】中国至少有三个高级经济代表团在西欧访问,另一些代表团则象穿梭似地出入于日本。 这些代表团全都是在工业发达国家从事采购活动。他们在英国、法国、瑞士和奥地利却小心地用政治外交语言进行掩饰,大谈世界和平与东欧霸权的威胁。 但是中国正在研究市场情况。中国人打算为实现其庞大的工业发展计划进行采购。 中国现在非常活跃。这里再也听不到“小土群”炼钢这类二十年前所说的话了。 中国现在希望得到现代化技术。它有几十年的差距。要弥合这个差距,中国人需要第一流的技术,他们需要迅速得到这种技术。因此,必须购买“现成的”东西。 日本挨得近,它已经在进行交易了。不久后,中国将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进口来自日本。但是为了获得技术,中国人也到欧洲去,这是他们一贯的步骤。 在这些出访的代表团中,最重要的是正在法国、瑞士、丹麦和西德访问的那个代表团。它是由谷牧副总理率领的。谷牧是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在政府中居于重要地位。 日本表示愿意提供一切。欧洲也可以提供一些东西。迄今为止,这些中国人什么也还没有买,他们只不过是在进行尝试。 但是日本挨得近,欧洲离得远。日本的东西便宜,欧洲的东西贵。这是些基本情况。然而,欧洲还是有机会的,否则中国人就不会到那里去了。不管怎样,当谷牧在本月底访问波恩、鲁尔工业区和汉堡时,至少也还会对西德说这样的话:你们德国货是不错,就是太贵了。 中国高级官员在北京就公开这么说,他们在思考后还常常加上一句:质量是好,但是由于价钱太贵,就竞争不过人家。他们还指出,日本货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 日报评我关于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决定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五月十八日刊登共同社从北京发出的一条消息,并写了述评,标题是《中国:大赦十余万“右派分子”》,现将消息和述评摘要如下: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最近向全国各级党委会传达一项决定,这个决定将勾销估计约有十余万在二十一年前的反右斗争中被戴上“右派分子”耗子,在全国各地接受了劳动改造等处分的人们的罪状。这个消息是接近中国当局的消息灵通人士在十七日以前透露出来的。为使得到免罪处理的人回到社会中去而设置的专门的“办公室”已在中央和各省建立起来,各单位已开始举办贯彻中央决定精神的学习班。 据这位人士说,通知规定,除五七年反右斗争以后的严重犯罪者等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再对老的右派分子作重新审查。就是说,在各地人民公社和农场接受过所谓劳动改造的大部分“右派分子”的罪行被彻底地勾销了。 这位人士就党中央的决定解释说,这并不是否定已故毛泽东主席领导的反右派斗争,这是考虑到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改造期间的“大赦”性质的行动,他进而又说,这是为建立“化一切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争取实现现代化”的举国一致体制而采取的措施。 反右派斗争,直到其后的文化大革命等运动,是成为强化共产党独裁体制的开端的历史性事件。 在“毛以后”诞生的华国锋现体制认为,知识分子的合作是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 二月,作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统一战线”组织的政治协商会议十二年来第一次恢复活动。 其后,又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科学大会等积极地推进了优待知识分子的“解冻”政策。 不妨说,这次措施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党外的这些力量,给人们以现政权积极推行“民主化政策”的强烈印象。
3. 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竟同意不把蒋邦驱逐出该组织
【路透社奥克兰五月十八日电】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今天接受了妥协性的提案,使得从明年起可以举行羽毛球公开赛,而台湾仍为该羽联的会员。台湾“在最强烈的压力下”同意从他们的“台湾羽毛球协会”称号下勾消中华民国一词后,他们继续为国际羽联会员这一点得到了保证。 在这以前,瑞典要求驱逐台湾,理由是它继续作会员妨碍“这项运动今天的发展”。但是这个要求没有得到支持。 瑞典想要把台湾驱逐出国际羽联,为中国入会作准备。只要台湾仍是会员,中国就拒绝加入国际羽联。这个问题已经使世界羽坛分裂,因为已经成立了一个对立的世界羽联。它的职权范围之一是,决不允许台湾入会。国际羽联主席莫林(瑞典)上月说,台湾如果坚持保持“中华民国”这一称号,它就要被逐出国际羽联。据信这个威胁导致了台湾今天同意不用此称号。 【路透社奥克兰五月十九日电】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今天禁止它的成员参加分立的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的比赛。但是国际羽联(台湾是该联合会成员)规定,这项禁令不适用于今年的英联邦运动会和亚洲运动会。世界羽联是中国和一些亚非国家组织的。 【路透社奥克兰五月十八日电】印度尼西亚今天在这里宣布它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在一次正式的国际比赛中同中国比赛,从而增加了它对接纳中国加入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的支持。它是在国际羽联年度大会开始时宣布的。 印度尼西亚还重申了它支持中国和它认为应当把台湾驱逐出国际羽联的意见。 他说,他的国家的态度是由政治决定的。当我们只考虑运动的时候,我们支持了台湾。但是现在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所以我们支持中国。苏迪尔曼今天还说,尽管他的国家在台湾问题上采取这样的立场,印度尼西亚尚不准备脱离国际羽联而参加分立的世界羽联。
4. 时事社报道我汽车实习团到日本
【时事社东京五月十九日电】日本汽车工业会十八日发表讲话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汽车工业实习团定二十日访日。实习团是应日本汽车工业会的邀请而来日的,一行为团长刘守华(长春第一汽车厂厂长)等二十人,预定在日本先以一个月的时间,参观汽车厂和汽车配件厂,然后以数个月的时间在卡车工厂进行实习。(转载香港《文汇报》)
5. 法新社报道:西欧联盟决定讨论同我进行防务合作问题
【法新社巴黎五月十八日电】西欧联盟首次决定讨论同中国进行防务合作的问题,苏联立刻称这个主动行动是个“挑衅”。西欧联盟政治委员会昨天决定把中国问题列入西欧联盟六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在这里开会时的议程。 政治委员会通过了英国保守党议员贝内特关于中国问题的报告。报告说,欧洲应积极响应中国经常提出的帮助它增强防务潜力的要求。他说,中国和欧洲的合作将有效地反击苏联“特别是在非洲利用古巴军队所进行的日益明目张胆的直接或间接干涉”。
6. 美国《纽约时报》专稿:《据报中国近海发现石油;已计划开发大油田》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五月六日刊登巴特菲尔德发自香港的一篇专稿,题为《据报中国近海新发现石油;已计划开发大油田》,摘要如下:: 一个省级电台广播说说,中国在南海发现了新的石油和天然气,并且打算把这些矿藏搞成一个新的大油田。 这些发现可能是中国开发其大量海上石油资源方面的一大突破,这些发现正好发生在中国大量增加购进美国海上石油开采技术的时候。购进的设备中,包括在海上进行石油生产的两个固定平台,价钱大约三千万美元;还有从伯利恒钢铁公司新加坡子公司购买的一台活动钻探机,据信价值约为二千五百万美元。 还有消息说,中国人正在谈判购买足以开发一个完整的海上油田之用的生产和后勤统一系统的设备,据说,这套设备价值两亿美元以上。 关于这些新发现的消息是广东省电台广播的,它没有详细说明这些新发现的具体情况,也没有透露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 但是,这里的石油业界人士和分析家们说,据了解中国一直在它南部海岸以外的海域中的几个地方进行钻探,其中包括环绕海南岛的东京湾和广州以下的珠江口。几个月来一直有未经证实的传闻说,中国在东京湾和海南岛东北及西南两侧的海域中打出了石油,其中海南岛附近的发现最有希望。 对中国海上石油贮藏量的估计有很大差异。美国中央情报局一九七七年的一个报告估计,中国已探明的海上石油贮藏量为四百亿桶,同它大陆上的贮藏量大体相等。其他一些估计还要高一些。 然而,不管中国海上石油的贮藏量多大,中国的开发速度是很慢的,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毛泽东坚持自力更生而限制北京获得西方的先进技术。 分析家们认为,如果中国想要迅速增加石油产量并获得大量外汇,以满足北京为实现其雄心勃勃的现代化计划所需要的外汇的话,它现在就必须行动起来开发它的海上资源。石油是中国能向国外大批出售的很少几项产品之一,它已经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国现有陆上油田离港口很远,需要铺设昂贵的油管才能把石油输往油轮,因此海上石油便成了很有吸引力的替代品。
7. 奥委会决定成立一委员会研究中国问题
【路透社雅典五月二十日电】国际奥委会今天决定成立一个委员会来研究中国问题,并投票否决了命令以台湾为基地的“中华民国奥委会”改变名称。 基拉宁在这里召开的年会结束后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他尚未决定谁将参加这个三人中国委员会,但是这个委员会将是无偏见的和有代表性的。他解释说,首都设在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拒绝在国际奥委会内有其他中国组织的代表参加期间重新加入国际奥委会,不管它是以台湾,还是以中华民国的名义。 【合众国际社雅典五月十九日电】一九八○年莫斯科奥运会组委会主席、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诺维科夫今天保证邀请全部一百三十四个奥林匹克国家参加这届运动会。 诺维科夫在向国际奥委会汇报了莫斯科奥运会进展情况之后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各种政治见解的国家都会被邀请参加这届运动会。诺维科夫说,“以色列、智利和其他国家如台湾都为国际奥委会所承认,苏联最高政府已向国际奥委会做了保证,我们不违反任何规定,将完全照向国际奥委会做的保证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