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04-19

第 1 版

1. 布朗在伦敦谈美苏关系等问题

他说,如果苏联部署SS—20核导弹,就有改变东西方在欧洲的力量对比的危险,北约将认为是一种威胁性行动    【法新社伦敦四月十七日电】美国国防部长布朗今天在这里宣布,中子弹现在在美国和北约比过去更为人们所称赞。    然而,他说,美国的盟国支持卡特总统推迟生产这种武器的决定,有必要等待苏联对卡特的下述要求作出反应:它在部署其它武器方面表现出克制。布朗在同英国首相卡拉汉、国防大臣马利会晤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种克制包括减少部署SS—20导弹。    这位国防部长说,中子弹“可能储存在大不列颠”,虽然他还说,敌军打到英吉利海峡才会部署它。    关于中东局势,布朗说:“以色列能够而且可以继续打败阿拉伯对手的任何联合力量,直到(比如说)一九八三年。”他说,这一地区的均势不会由于美国向沙特阿拉伯、埃及以及以色列提供先进的军用飞机而被打乱。    他说,美国非常重视限制美国和苏联海军在印度洋的部署,但是,只要苏联加强它在印度洋的海军力量,就这个问题达成协议是不可能的。    【美联社伦敦四月十七日电】(记者:加弗向)美国国防部长布朗今天警告说,如果苏联部署新的SS—20机动核导弹,就有改变东西方在欧洲的力量对比的危险。布朗在历时四天的访问结束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北大西洋联盟将会感到很不安,因为这种SS—20导弹对北约的军事能力和人口集中区是一种很大的威胁。我想,北约的反应将是认为这是苏联为改变在欧洲的中程导弹力量对比而采取的行动,因而是一种威胁性行动。”    记者问布朗,鉴于非洲之角的局势,他是否认为美国和苏联为限制超级大国在印度洋上的海军和其他军备而举行的会谈会取得进展?布朗回答说,美国对限制部署的可能性的态度,“无疑由于苏联最近在印度洋进行的很大规模的舰只部署而受到了影响”。    ——关于美国和苏联在同时讨论减少常规武器的销售的计划怎么样?布朗说,很快就会就这个问题举行新的会谈。但是他补充说,苏联把大约十亿美元的武器运到埃塞俄比亚对付它的国内外敌人,这使人“很难相信这是说明苏联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迹象”。    ——那么,考虑到卡特总统政府决定向埃及和沙特阿拉伯出售现代化武器,他是如何估计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的。布朗提醒提问者说,苏联人一直在不断地把武器运进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而只有叙利亚同以色列接址。他说:“埃及和沙特阿拉伯都认为自己的安全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威胁,不一定是来自以色列的威胁。”    布朗在回答问题时发表的其它意见有:    卡特政府希望北约防务计划委员会将在五月月中的会议上就采用拖延已久的机载警报和控制系统作出最后决定。要由英国根据它自己的国际义务来决定是否向中国出售军事装备。北京已表示想购买英造猎兔狗式垂直起飞军用飞机。布朗说,“这个问题还没有达到作出决定的地步。英国在向一个共产党国家出售武器以前在道义上必须与它的盟国商量。”

2. 齐奥塞斯库总统结束对美国的访问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四月十七日电】据今天发表的一项联合公报说,卡特总统和夫人“高兴”地接受了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的邀请,将在将来没有具体说明的日期对罗马尼亚进行正式访问。    在齐奥塞斯库访美的最后一天发表的这份公报说:“两位总统满意地注意到两国关系已本着”一九七三年在华盛顿签署的一项联合声明所包含的“原则的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扩大”。    公报说:“两位总统表示对他们会谈的结果感到满意,并一致同意将继续在最高一级以及其他级别并通过外交渠道进行这种双边对话。”    公报还说,两位总统“表示他们共同决心和希望鼓励和促进两国和两国人民间的合作和友好联系继续扩大”。    【合众国际社新奥尔良四月十六日电】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穿着一身日常服装,戴着白色的硬帽和特制的工人手套今天参观了路易斯安那州沿岸附近的墨西哥湾里的石油钻井设施。    齐奥塞斯库的国家最近也在黑海沿岸开始钻探石油,他在海洋钻井和勘探公司经理休·凯利的陪同下在可以半潜入水下的钻井机“海洋皇后号”上参观。他不时通过译员提出问题。    【美联社纽约四月十六日电】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今天说,在他同美国总统卡特以及一些国会议员的会谈中,“已经承认”每年更新东欧国家“最惠国”关税地位是“一个问题”。    齐奥塞斯库在这里举行的一次午宴上在回答外交政策协会提出的书面问题时说,每年更新这种地位在他的国家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协议方面造成了捉摸不定的情况。    他说,他在上周访问华盛顿期间已与卡特和国会议员们讨论了这个问题。这位社会主义的、苏联集团的国家的领导人通过一位译员说,“卡特总统和国会议员们承认,这个问题应当得到适当的解决。”    他要求参加这次午宴的大约一百二十位客人支持延长这种更新期限的作法,他说,“我们的关系应当牢固地建立在长期的基础上。”    在回答另一个问题时,齐奥塞斯库承认,罗马尼亚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地进行贸易,但是他说,罗马尼亚对参加共同市场没有兴趣。

3. 法刊说法进行一次中子弹试验

【本刊讯】法国《问题周刊》四月十七日报道:长期以来,在使自己的中子弹微型化方面遇到困难以后,法国最近在穆鲁罗瓦进行了一次中子弹试验。

4. 赖斯顿评论《谁能当得了家》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四月十四日刊登赖斯顿四月十三日发自华盛顿的评论,题为《谁能当得了家?》,摘要如下:    在国务卿万斯本周启程前往南部非洲和苏联进行长途旅行的前一天晚上,私人宴请了康涅狄格州参议员里比科夫、马萨诸塞州参议员肯尼迪以及爱达荷州参议员丘奇。他们谈论了在万斯出访期间国会可能就巴拿马条约、中东问题和武器控制问题采取什么行动。    万斯并不知道在他离开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这些参议员也无法告诉他。因为,国会在执行对外政策和防御政策方面正在起到日益重要而又无法预测的作用,但是却没有人当家。    在众议院和参议院中现在几乎任何态度坚决的少数都能阻止卡特总统的能源政策、贸易政策、对外援助政策以及武器控制政策的实施。所以,在万斯先生就连是否能得到他本国国会的支持都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他怎么能够明确地知道去谈判什么东西呢?    我们的盟国,甚至我们的对手普遍抱怨说,谁都没有把握卡特先生要执行什么政策,或者即使总统下了决心,他就能够得到国会的支持。外国政府觉得,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总统和行政部门左右不了的,因此它们正在不断加紧通过进行院外游说活动的各种政治势力、设在华盛顿的大的法律事务所以及一些特殊利益集团进行工作,这些集团在国会中都有强有力的支持者。    这里存在着一个相关联的问题。白宫和国会之间以及华盛顿和其它首都之间的一切这种争执不仅本身是新闻,而且势必要支配新闻报道,造成一种混乱、不一致和犹豫不决的气氛。    美国报界的编辑已经来这里整整一周了,他们的主要问题似乎是卡特先生的“领导”工作出了问题,而不是有哪一位总统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使这个制度顺利工作。    正当主要工业国家就武器控制、中东和平和非洲和平以及国内经济和财政政策作出极为重要的决定的时候,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怀疑卡特的意图和领导的议论。    国会和总统彼此角力;有特殊利益的院外活动集团的影响逐渐增加;新闻中经常唱反调和经常强调无关紧要的而不是重要的因素。这不是卡特或政治舞台上的任何人可以用一些学术委员会或个人的魄力来纠正的状况。这是政治结构本身所固有的问题。

5. 美宣布艾瑟顿将访问埃及以色列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四月十七日电】一位发言人今天说,美国在中东的新任首席调解人艾尔弗雷德·艾瑟顿将在本周晚些时候飞往埃及和以色列,就推动和平谈判进程作进一步的讨论。    国务院发言人说,艾瑟顿将在下周末离开这里前往开罗,同埃及总统萨达特及其助手们举行会谈,然后他将前往以色列会见贝京总理和以色列官员们。    这位发言人说,预料艾瑟顿将在本月底从以色列回到华盛顿,他在即将进行的访问期间不会在两国间来回从事“穿梭外交”。    这位发言人说,他不知道萨达特眼下有再次访问华盛顿的计划,但是他知道贝京预定下月访问美国,参加庆祝以色列国成立周年的活动。    艾瑟顿原任负责近东和南亚事务助理国务卿,他是在上周宣誓就任美国在中东的首席调解人的。

第 2 版

1. 英报文章:《卡特,振作起来吧》

【本刊讯】英国《每日邮报》四月十日登载珀加维的文章,题目是《卡特,在为时还不算太晚之前振作起来吧》,摘要如下:发生冲突几乎每次民意测验都反应出公众思想上对卡特的领导越来越感到混乱和怀疑。    他最紧迫的问题,也是决定他的政治前途的一个问题是经济问题    ——令人惊慌的通货膨胀、可能发生经济衰退、创纪录的贸易赤字以及美元价值在世界货币市场上惨重下降。    在国外,由于他在中子弹问题上犹豫不决以及不能制止货币下跌,已经引起他的北约组织盟友们的困惑和怨恨。他面临着同俄国的越来越紧张的局势,这种局势已使缓和受到严重危害;微妙的中东谈判已完全失败;罗得西亚可能发生内战。    他仍然和反对他的立法案(尤其是能源法案)的国会进行激烈的斗争,而且在国会里,民主党人显然由于担心他的政策和表现会影响他们在十一月份的中期选举中当选的机会而感到气忿。    这是一份令人沮丧的一览表,公众对总统处理这些问题的看法正在削弱他的政治地位(在一次民意测验中有百分之七十二的人对他的经济政策不满),而且预计他的党在十一月份将受到严厉惩罚。    根据白宫本身的私下估计,将有三十六个民主党众议员失去他们的席位,对于一个在第一届任期的总统的党来说,这个损失席位的数字显然是很高的,这些议员肯定要把责任归咎于卡特的缺点,而不是归咎于他们本身的缺点。    对总统的始终一致的批评是他优柔寡断,人们举出他政变了早些时候打算开始生产中子弹的意图一事仅仅是最近的一个例子。    人们指责他未能制止通货膨胀,未能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未能同国会比较有效地共事,未能对膨胀的政府机构进行精简,未能履行他的这项保证:他有勇气有能力去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各种问题。    由于他看起来没有任何配合一致的政策,一忽儿谈这个问题,一忽儿又谈另一个问题,他几乎触犯了所有各派的人。    黑人有百分之九十的票都投给了卡特,他们现在抱怨说他没有能实现他关于降低黑人失业率的保证(现在黑人青年失业率是百分之三十九),也没有能实行他关于改善福利或解决都市问题的保证。很重的负担使总统感到为难的一个因素是,他的最重大的负担(通货膨胀由于能源、食品、劳工和原料的费用不断上涨而逐渐走向两位数字)大半是政府本身造成的。    几乎卡特所有的计划都促使价格上涨或造成预算赤字。    如果说他的成绩远远未能取得好评的话,这可能是因为他许下的诺言太多了。    卡特在支持发展中世界的事业和鼓吹容易引起注意的人权问题方面比其他任何一个总统走得都远。    他决定要对付的艰巨问题——新的节约能源政策,通货膨胀、难以捉摸的中东和平、在非洲过渡到黑人多数统治——是使他的几届前任失败的一些疑难问题,而他的前任还没有受到现在变得这么富于独立精神又咄咄逼人的国会的束缚。一些进展他不象尼克松那样与椭元形办公室外面发生的现实情况隔绝开来。他最近承认情况对他来说是很不利的。然而,白宫由于他使煤矿工人罢工得到解决以及他在巴拿马运河条约问题上以一票之差取胜而感到振奋,它认为他在重新获得公众信任的战斗中正开始取得进展。

2. 美联社谈卡特决定推迟生产中子弹的原因

【美联社伦敦四月十五日电】(记者:加弗向)在美国总统卡特正式宣布推迟生产中子弹决定的前十五天,他把这个决定告诉了英国首相卡拉汉,并解释说,这是符合在东西方之间达成可靠的裁军协议利益的。    据盟国的一些了解这些事情内幕的、但又不愿被点名的老资格外交家说,英国首相同意卡特总统的推理,并保证他将公开支持这个决定。    卡特和盟国的一些重要领导人交换意见的情况是从与最近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欧洲共同市场最高级会议的内幕人士以及在伦敦的外交官的谈话中和西德提供情报的人那里拼凑起来的。    据说,卡特关于推迟而不是取消生产和部署这种有争议的武器的决定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今年夏天,卡特可能同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进行会晤。    据权威人士说,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没有公开表示支持中子弹。    北约组织中没有一个欧洲成员国准备担当赞成生产和部署这种被科学家称为“强辐射”炸弹的政治臭名声。    据提供消息的人士说,除了这种种考虑之外还有其它三个因素:    ——勃列日涅夫和他的政府已把他们的威信押在一次阻止生产中子弹的运动这个宝上。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使苏联在其它一系列问题上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而白宫的高级权威人士感到,这些问题通过坦率的互让的讨论是应该能够解决的。    ——中子弹本身的生产和部署约需二年时间,但是这样会被苏联所进行的同样计划赶上。    ——尽管施密特总理和他的外交部长之间存在着分歧,施密特的政府起初犹予不决地,但最终却积极地成了准备在自己的国土上接受中子弹的唯一欧洲盟国。    唯一条件是:它的一个或者几个伙伴也准备这样做。

3. 西德《世界报》评勃列日涅夫远东之行《舰炮齐发》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四月十三日发表一篇短评,题目是《舷炮齐发》,全文如下:    勃列日涅夫到西伯利亚和苏联远东地区进行的视察旅行,不仅在苏联的东方和亚洲邻国中,而且在其西方和欧洲邻国中引起了疑虑。勃列日涅夫在其十天之久的视察中,为什么非要接连两次观看军事演习不可呢?苏联党的首脑知道,在中苏边界地区采取任何军事行动都会引起两国关系的尖锐化。    或许勃列日涅夫是想对中国人进行威胁?难道莫斯科认为,现在已到了向毛时代以后的中国进行恫吓的时候了?但勃列日涅夫的这次远东之行还有另外的一些令人费解之处。他象当年的沙皇一样,在推行一种炮舰外交,因为他在活动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域的苏联“谢尼亚文海军上将号”驱逐舰上,对美国总统进行了指责,并且说,“不论是在苏联边界的西部还是东部”,苏联的“敌人”都在蠢蠢欲动。    这种“敌情观念”可能有其内政方面的原因:勃列日涅夫是想以此来堵住那些可能的批评者们的咀,同时想通过宣称受到“包围”来起到(把国内各种力量)团结起来的作用。但同时这位苏联党的首脑还企图把西欧人和美国人同中国人分裂开,以便能更好地逐个加以对付。中国人反正是已经看透了这种把戏。

4. 苏统治集团听取勃列日涅夫关于西伯利亚和远东之行的报告

【塔斯社莫斯科四月十四日电】题:关于勃列日涅夫视察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总结    苏共中央政治局、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苏联部长会议听取了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关于他视察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汇报后,完全赞同勃列日涅夫同志所做的工作。勃列日涅夫同志的视察对实施苏共二十五大关于综合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自然资源和发展其生产力的决议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两个地区在我国经济中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中央、边疆区党委、州党委、专区党委、市党委、区党委、各级党组织、政府各部和各主管部门应当从勃列日涅夫同志同劳动人民、党和经济积极分子会晤和谈话时发表的指示和建议中得出实际的结论。任务就是在我国东部地区继续增加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量,首先是秋明资源的开采量,更充分地把这些地区的丰富的水力资源用来发展制铝工业、纤维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和其他工业部门。    根据计划是实现党的经济政策的主要工具这条原则,各级党、苏维埃和经济机关必须着重努力保证绝对完成一九七八年和整个五年计划的计划任务和社会主义义务。同时,必须特别重视通过最充分利用内部潜力、尽快掌握企业设计能力来增加生产,克服“薄弱环节”,提高经济工作的每个部分的组织性、秩序和纪律性。在农业生产中,首先应该集中力量并重视在高度的农艺技术水平上,在短期内完成春播工作,保证在春耕和收获期间高效率地使用机器和拖拉机。现在就应该着手为谷物、蔬菜和水果的储存和加工打下物质基础。    责成苏联国家计委、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会同有关各部及主管部门,对于勃列日涅夫同志在视察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时就有关当地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提出    的种种具体问题进行研究。    苏共中央政治局、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苏联部长会议指出,勃列日涅夫同志同苏联军人的会见,对于进一步提高苏联武装力量全体官兵的战斗训练和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苏联在国防方面采取的行动是为了保卫自己和自己的社会主义盟邦免于遭到不论可能来自何方的侵略。实力地位政策同苏联是完全格格不入的。它不威胁自己的任何一个远近邻邦,力求发展国家间的睦邻关系。    苏共中央政治局、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苏联部长会议强调,必须为加深缓和进程而更加努力奋斗。在当前的情况下,涉及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命运的任务最重要的莫过于力求实现真正的裁军。苏美两国在平等和双方同等安全原则的基础上就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问题签订一项长期协定,可以成为在达到这一目的方面采取的重大步骤。苏联重申其关于互不生产中子武器的建议,这可以使人类免于卷入新的一轮军备竞赛。    苏联将同社会主义大家庭其他各国密切合作,坚持不懈地力求在目前正在谈判中的其他裁军问题上也能取得进展,力求使整个国际气氛彻底健康化。

5. 美宣布一九七七至七八年美向苏售谷物情况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四月十二日电】农业部今天宣布,苏联官员们已经向美国定购了二十五万吨玉米,将在十月一日以后交货。    农业部发言人说,这次出售量相当于九百八十万蒲式耳,是登记在苏美谷物贸易协定第三年期间交货的第一批谷物。    定于九月三十日结束的一九七七——七八年(谷物协议的第二年)农业季节交货的出售量迄今为止共为:玉米九百三十万吨,小麦三百四十万吨。

第 3 版

1. 日外相和官房长官对耿副总理谈话的反应

园田说“不是通过外交途径,令人遗憾”。安倍说“无意搁置领土问题”    【时事社东京四月十七日电】题:园田外相在参议院外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说,不是通过外交途径作的说明,令人遗憾    园田外相十七日上午在参议院外务委员会会议上,就耿飚副总理对社会民主联盟访华团说中国渔船侵犯领海事件“是偶发事件”一事说:“不是通过外交途径,而是向碰巧访华的议员说明,令人遗憾。”同时表明估计说:“我认为中国方面将就事件的有关情况作出正式解释。”这番话是在回答和田春生(民社党)的质询时说的。外相还就今后如何处理事件说:    “以严肃的态度,本着要澄清的问题就加以澄清的态度来处理。”表明了如下具体想法:一、中国渔船要全部撤走;二、中国方面要对事件作出具体解释。    【时事社东京四月十七日电】题:官房长官就重开日中条约谈判    问题说,无意搁置领土问题。    安倍官房长官十七日上午十一时根据在尖阁列岛周围侵犯领海的中国渔船已经撤离的事态举行记者招待会,就重开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问题同侵犯领海事件的关系说:“无意搁置(领土问题)。”暗示了这样的打算:在侵犯领土问题得到某种解决之后再重开条约谈判。侵犯领海事件发生后,政府一直采取的态度是,根据一九七二年日中邦交正常化时的基本原则一一“日中双方都不谈及领土问题”对待日中条约谈判判。不过,官房长官的这一讲话表明,从领土问题已经不可回避的立场出发,认为领土主权问题和条约谈判问题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    安倍长官讲话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政府将进一步密切注意基本上撤走的渔船的动向。中国也说要调查有关事实。因此,政府的想法是还要进一步注意中国方面的态度。    二、关于与恢复日中条约谈判问题的关系,要按照十五日在政府执政党首脑会议上决定的三项基本方针来搞,即“根据日中联合声明的宗旨,努力推进缔结条约的方针不变”。但是,今后事态怎样发展,要看事情的成功与否再来判断。

2. 大平说要再仔细观察一下中国的态度

【时事社东京四月十七日电】题:仔细观察中国方面的态度之后,再考虑党内意见调整问题    自民党的大平干事长十七日下午会见记者,谈及了围绕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进行党内意见调整的问题。他说:“现在,还没有同外交调查会会长小坂协商。我想再仔细观察一下中国方面的态度之后,再考虑党内调整问题。”

3. 合众社报道:萨达特说七三年战争是埃以间最后一次战争

【合众国际社开罗四月十五日电】埃及总统萨达特今天说,尽管和平会谈没有取得进展,他打算实践一项保证,即一九七三年战争将是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最后一场战争。    萨达特在阿斯旺对来访问的一批美国的英国圣公会会员讲话时说,以色列人民和美国的犹太人理解他的和平主动行动的重大意义,但是,贝京总理却没有理解。    萨达特对来宾说,“你们可能会问我下一步情况如何。好,我向以色列人民保证,一九七三年十月战争将是最后一场战争。我告诉他们,以色列有权过安全日子。    “到目前为止,这一直是我的立场。在他们(以色列人)准备实现和平时,我也将准备实现和平,但决不以牺牲我的领土或主权为代价。”    萨达特说,他在以色列国防部长魏茨曼三月底访问开罗时对他说,“(在谈判中,)无论在巴勒斯坦问题——这是问题的核心——或是在西奈问题上都没有取得进展。”    萨达特说,在西奈的犹太人定居点的继续存在“不应被看成一个问题,因为定居点的存在是非法的,是没有谈判余地的”。    萨达特说,他谋求中东实现全面和平,而如果不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实现全面和平是不可能的。    他说,至于西奈问题,贝京在伊斯梅利亚同萨达特举行圣诞节最高级会谈期间向萨达特转达了“以色列内阁关于把西奈归还埃及的决定,而我们的边界是同(英国托管领土)巴勒斯坦接壤的国际边界”。    萨达特说,“但是,当时他对我说,以色列将保留那些定居点并由以色列军队来守卫这些定居点。    “我回答说,这些问题应该留给我们一致同意建立的政治和军事两个委员会去解决。”

4. 时事社报道:《政府首脑否认日中条约谈判会大幅度推迟》

【时事社东京四月十七日电】题:党内讨论反而现实了,政府首脑否认日中条约谈判会大幅度推迟    有一种看法,认为由于中国渔船队侵犯尖阁领海事件,自民党内就恢复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调整意见将难于取得进展。政府首脑十七日晨就这种看法说:    “由于这次事件、包括党内的日中关系促进派和慎重派在内,不都想把中国问题作为一个现实问题来处理吗?”表明他认为党内调整意见不会因这个事件而大幅度推迟。    关于耿飚副总理对正在北京的社会民主联盟代表田英夫所说的“事件是偶发的,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没有关系”这番话,这位首脑说:“可能是政府十五日确认的‘根据日中联合声明的精神为缔约而努力’这一解决事件的基本方针起了作用。”表明他认为中国方面表示了把这次事件和恢复日中条约谈判问题分开处理的想法。

5. 香港《大公报》文章:《新加坡的“双重国语”》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四月十三日刊登《新加坡的“双重国语”》一文,转载如下:    新加坡国土面积,只有五百八十五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三十万,还不及香港的一半,但是她作为一个复合民族的国家,推行双重的国语政策,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李光耀总理最近好几次在演说中,都明确地说到今后仍要推行“双重国语”的政策。这是为了新加坡的将来和社会结构,同时也顾及到她在东南亚地区的立场而决定的。    新加坡的语言政策,是李光耀的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这个政策弄得不好会影响民族团结。相反,如果推行得好,会走上民族和睦,团结一心的道路。十年来的事实证明,新加坡的语言政策对国家的安定起了作用。    东南亚的马来亚、菲律宾和印尼都是多民族国家,各族的人种、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互异。各国的中央政府都努力消弭民族之间的隔阂,但在语言上,都只有一种国语。印尼和马来西亚都以马来语为国语,并积极推广。菲律宾规定以与马来语同一系统的他加禄语为国语。新加坡虽指定马来语为国语,但也规定太米尔语、中国普通话和英语同为公用语言。尤其英语,作为行政和商业上的语言更为通行。    当局有意要使英语成为所有新加坡人的共同财产。另一方面,中国标准普通话则是占二百三十万人口中四分之三的华裔公民的共同语言,因此,实际上新加坡最惯用的便是英语和普通话。    新加坡推行双重语言政策的重要手段,是创办了中国语系的南洋大学(正规学生两千人)和规模更大、且更具权威的英语系大学——新加坡大学(正规学生一万二千人)。这两间高等学府受到同等待遇,一间受华语教育,一间受英语教育。各有各的文化、学术传统,然而它们之间却能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博采东西之长,相得益彰,形成新加坡自己的学术文化。    为了进一步使学术融合,今年七月以后,在南洋大学读艺术、科学、会计及商科的一年级学生将同新加坡大学的学生一起上课,使用同一的英语讲授,进行同一的英语考试。这是使南洋大学的学生早日熟悉使用英语的环境。其他科系的学生也要这样做。    到一九八一年,南洋大学将从现在使用中国语为主的学府转为使用英语的高等教育机关。到时,除了中文系和中国文学系之外,上课时一律以英语授课。    今年二月,李光耀谈到这个决定时说,“由于说中国语的学生想进入新加坡大学的人不断增多,如果不改变制度的话,南洋大学的学生将所剩无几。……如果这一改革不成功,也会有更多的学生选择新加坡大学吧。”    新加坡重视英语教学是从一九六五年时开始的。这一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联邦分离出来,无论从政治和经济方面,都须要着重英语教学,否则后果之大可能动摇到她的立国基础。    那时,政府须要迅速推行工业化,要采用现代的通讯技术,要建立现代的金融事业,高度的服务行业和大力发展旅游,所有这些都必须使用英语才能同西欧工业国家和日本等先进国进行广泛的接触和发展贸易。即使在日本,英语也是仅次于日语的主要外语。新加坡人掌握了英语后,也能同日本交往。(最近新加坡当局挑选了一大批资质好的少年,从小即专门授以日语基础,准备送他们到日本学习各种技术,回来开发本国的经济。)    过去十三年来,无论是公立的乃至政府补助的学校,都是以英语为主要教学手段,但学生在主要语言之外,还得要学第二语言,就是从中国语、马来语或太米尔语中任选一种。    根据新加坡的官方统计,新加坡人口的构成,百分之七十六点一是华人,百分之十五点一是马来人,百分之六点九是印度人,百分之一点九是其他人。    一九六五年时,马来族人进马来语学校,同样华裔学生读中国语学校。但是在今天来说,马来族学生全部进入英语学校,以英语为第一语言,马来语是第二语言。中国系的学生百分之七十进入英语学校,同时以中国标准语为第二语言。    从一九五九年到去年的十八年内,中国语学校的在校学生从百分之四十五点九降为百分之一○点八。结果在受中国语教育的学生之间,也习以为常的以英语为主。    李光耀说:“新加坡的选择是单纯的,尽管人们继续使用各种方言,但到将来,最后将只有英语一种。然而这样做,可以使一个分得较细的多数语言的社会持续。我们必须保持价值系统的核心和社会的习惯。为此,我们要使孩子们学习中国语和英语。其中使用标准中国语是必要的,因此在两种国语政策中,必须使标准中国语部分取得成功。”    新加坡提高英语的重要性,无形中缓和了新加坡复合民族的矛盾,而英语教育的推广,又使新加坡在东南亚复杂的局势中成为一个经济上有比较显著发展,生活水平有相当提高的国家。假如当时单一发展一种语言,排斥另一种语言,或不同时重视第二种语言,就可能产生纠纷和麻烦。印度的语言纠纷常常引起流血冲突。    象现在这样,英语实际上成为新加坡全国共通的语言,同时普通话、马来语也一样在人民之间使用。不可否认,这种语言政策的成功,促使了新加坡的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

第 4 版

1. 日报评论:《在中国出现新文学抬头的动向》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四月三日刊登该报记者田所发自北京的一篇评论文章,题目是《在中国出现新文学抬头的动向》,全文如下:    在提倡文艺百花齐放的中国,已开始出现冲破文化革命以来千篇一律的框框的文学作品。《人民文学》一九七七年第十一期发表的小说《班主任》和该刊一九七八年第一期发表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这些作品的代表,已成为中国人谈论的话题。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篇报告文学,写的是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向十八世纪以来未获答案的全世界数学界的难题挑战并已取得成就的事迹。前些日子,《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或全文或有删节地转载了这篇文章。    从结构上说,这篇文章的特色首先在于多次地引用了陈氏创造的高等数学公式。更为重要的是,文章对陈氏个性的描绘,使他被人称之为“治学迷”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作为最近的中国文学作品是极为新奇的。    陈景润于一九三三年生于福建省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他是父母的第三个孩子,因孩子很多,他甚至得不到双亲的温暖。在学校造成他的极端内向的性格,在班里是个受人欺侮的角色。只有一点长处,就是他对数学有异常的兴趣。中学和大学的老师,特别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发现了他的才能,使其进入北京数学研究所。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少言寡语不关心政治的陈景润却成了被批判的对象,受到严厉的攻击。他在一间没有电灯没有桌子只有六平方米的小屋子里继续从事研究。有良心的干部好不容易保护了他。他于一九六六年发表的论文在国外也受到高度评价,被称为“陈氏定理”,终于走上了获得成就的道路。这篇文章的作者说:“只有文化大革命才使他受到锻炼,写出了有很高价值的论文。”这一结论使人感到有点缺少说服力,但是,通过陈景润的遭遇也描写了文化革命的阴暗面。象陈景润这样的一心一意研究学问的专家,被认为是模范人物,这在“四人邦时代”是绝不可能的。在三月三十一日闭幕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陈景润的业绩作为“先进典型”受到表彰。    另一篇文章《班主任》,是以北京市某中学为背景,描写了一位教师收留从公安机关释放出来的小流氓之后的心境以及在班里发生风波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九七七年春天。这是一篇成功的作品,语言简洁朴素,富有人情味。看了这篇作品,不禁令人想起在文化革命中死去的文豪老舍的作品。报纸上刊登了希望看到“续篇”的读者来信,也是合乎情理的。简言之,这篇小说的精采之处,就在于它生动地描写了在所说的“四人帮时代”,在学校和家庭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对人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小说描写的小流氓,身上一疙瘩一疙瘩的横肉,嘴唇上留着斗殴时打裂的伤痕,眼神里充斥着空虚与愚蠢,这一形象是学校长期混乱的产物。    二月十八日《光明日报》刊登刘蓓蓓写的评论说:“这些情况我们是熟悉的。”但是,担任班团支部书记的女学生,她也是打上了有偏见的时代烙印的青年。当她看到小流氓携带的外国小说时,就认为“文化革命前出版后没正式再版,所以是不能读的坏书”。还有,这位班主任的同事教师因过于热心恢复教育内容而想拒绝收留小流氓。这也都是人们熟悉的。    《班主任》这篇小说的结尾也得到好评。它只是站在如何教育这些少年的前景上结束了,比过去千篇一律皆大欢喜的小说令人感到自然。两篇作品的风格以及群众对它们表示欢迎的呼声,甚至使人感到,这暗示着今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方向。

2. 英《太晤士报》文章:《英国出版界人士使中国对出版一部新词典发生兴趣》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四月十三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英国出版界人士使中国对出版一部新词典发生兴趣》,全文如下:    据第一批正式访问中国的英国(实际上是西方)出版界人士说,中国正在对出版一部新的汉英、英汉词典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据认为,一部权威性的大词典可能必须共同来搞,出版它可能需要五年多的时间,但可以分成小一些的专册(例如医学专册)分期出版。    最近返回英国的出版界人士发现,四人帮因为十年来很少进口科技书笈而不可避免地在中国受到谴责。不过中国人看来希望弥补失去的时间。这个代表团发现,他们会见的中国作者有十五年不接触欧洲的著作了。英国人很难同他们就哪些是有意义的东西取得一致意见。    在中国,非法翻印西方的书刊杂志并不罕见。    中国人认真听了版权意义的解释以及不顾版权将会产生的后果。    乔纳森·凯普公司的总经理的侄子格雷厄姆·格林说:“如果达成谅解的话,那么我深信他们会信守的。”    这个英国代表团是由出版机构的九位领导人组成的,由格林和克莱夫·布雷德利率领,格林是出版协会的主席,克莱夫·布雷德利是这个协会的秘书长。

3. 美一代表团送给中国一头种猪

【合众国际社芝加哥四月四日电】美国伊利诺农业主任约翰·布洛克说,最近送到中国的一头名为“大吉姆”的公猪正在“猪的天堂”中。这头猪三百五十磅。    布洛克星期一在记者招待会说,这头公猪是最近一个伊利诺贸易代表团送给中国人民的礼物,中国人将会用它来配种。他说:虽然在中国猪是主要的肉食来源,但与美国种的猪比较,中国猪个子较小,因为它们饲料的旦白质较少,配种也没有那么小心。“中国人希望以他们的数量来配合我们的质量。”    布洛克最近和十七名共和党官员到中国进行两周访问,以研究猪只、种子和化肥的市场潜力。(转载香港《大公报》)

4. 西德卫生部长访华将研究中草药的使用

【法新社法兰克福四月十五日电】一个以卫生部长瓦尔特斯率领的西德政府代表团今天离开这里前往中国作为期十一天的访问。访问期间,他们将和中国进行有关双边卫生合作的会谈,以及对中国医学特别是中草药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转载香港《新晚报》)

5. 南《新闻晚报》评述我国新闻方面的变化《记者的报纸》

【本刊讯】南斯拉夫《新闻晚报》四月九日刊登布拉约维奇发自北京的一篇述评,题目是《记者的报纸》,摘要如下:    打倒“四人帮”以后,遍及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各个方面的变化,在新闻机构中也特别表现出来。中国的日报和定期刊物已经并正在以全国变化的速度发生变化。向前迈出的步子是如此之远,以致于除了中国复杂的象形文字外,再也不能说中国报纸和欧洲报纸截然不同了。    新闻工具,特别是在新闻表达形式上,正在有组织地、谨慎地、适度地和逐步地进行改革。然而,这里的外国观察家们注意到,在报纸上出现的这种变化不久前还是不可想象的,并被认为是“毒素”。    变化是多方面的,从改进文风、使用丰富的语言、越来越经常地抛弃会议公式和运动术语,一直到增加新报栏、文艺批评、社会及其它时事、批评性的评论,和来自“基层”和日常实践的许多文章。不久前的一项决定作为一条特殊新闻也在这里引起了反响,继十一年来每天的作法以后,党报《人民日报》第一版右上角的框框里再也不只刊登毛泽东的语录,而同样还刊登华国锋的,有时邓小平的以及中国其他高级领导人的语录,并且,刊登语录的这个最显要的位置让位于譬如新闻照片或者“普通”栏的情况也不少见。    根据我们在最大的报纸《人民日报》(发行六百万份)社和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五千职工,一百一十多个国内外分社)的谈话,得出一种印象,即“第七力量”(指记者——本刊注)的人们决心改革自己的新闻宣传工具,按他们自己的话说,要使这一工具变得比较现代化和比较有效。    这实际上意味着什么呢?象在所有其它方面实际上所做的那样,新闻领域里的比较现代化和比较有效要通过进一步揭露“四人帮”来达到,但还要建立新制度和采用反党集团影响时期所恰恰不能得以实施的那些政策。    如同所有的会晤一样,我们的对方谈论最多的是“四人帮”,但他们又非常坦率地谈论国内社会一政治局势的发展,谈论自己的政治和专业的任务,谈论一切。    尽管听起来有些奇怪,但仍可以说,打倒    “四人帮”以后,记者们又重新开始搞新闻了。

6. 英报报道:《中国高等教育的广泛改革》

【本刊讯】英国《金融时报》四月十二日登载该报驻北京记者的一则报道,题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广泛改革》,全文如下:    中国学者在本月份简直要面临考验时刻了。自从文化革命中一个名叫张铁生的学生因交白卷而被吹捧成英雄之后,将首次再采用严厉的入学考试制度。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将不再吸收其资格仅仅是在工厂或公社呆过一个时期和受到共产党推荐的那种学生了。    本月晚些时候,对要报考大学的学生将进行初步入学考试,他们入学后,将学四年,时间从六月份开始。这些人是高中毕业生,大学当局预计在工厂或公社中劳动过的人将很少。    这项改变是上月召开的五届人大决定的,五届人大开始贯彻毛泽东主席的继承人华国锋所提出的改革。北京大学的教师对这一改变感到宽慰,他们说:在前几年中,当“四人帮”发出指示抛弃了固有的传统时,感到十分痛苦。作为新安排的一部分,还将进行两项改革。北京大学将招收研究生,这又是在文化革命中被认为没有必要而取消之后首次采取的行动。收研究生的准备工作开始于去年,但真正入学是在今年夏天,他们所学的是自然科学、生物、数学和哲学。    研究生现在人数很少,将逐步增加,他们选的学科也将慢慢增多。由于在文化革命中许多教科书被毁弃,或者需要重新编印,以及要寻找教员,因而,现在遇到的问题非常之多。大学当局希望在今后三年入学的一万名大学生中,最终至少能有三分之一的人成为研究生。第二大改变是北京大学将第一次收走读生。从今年夏天开始,将有走读生二百名,这样就贯彻了五届人大关于迅速扩大大学生人数的指令。现在要求各大学培训出各种科学家,北京的侧重点是实用学科。然而,远远没有忘记思想因素。大学当局说,新改革的原则是:第一,迅速培训更多的学生;第二,严格按统一的入学考试招收学生;第三,根据学生的优劣情况录取而不仅仅因为他们在工厂中至少已干了两年,在过去多年中这一点则是录取的根据。大学当局在造就人才方面十分注意,高中学生如成绩特别优异,不等高中毕业就可进入大学。新生中有的人将是十到十六岁,这个班笼统地称为杰出青少年特别班。当局说即使要恢复科技教学,所有的学生还必须“政治好,有社会主义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