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04-05
第 1 版
1. 外电评述我国同欧洲共同体签订贸易协定
【安莎社布鲁塞尔四月三日电】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今天签署了一项包含最惠国条款的五年的非优惠贸易协定。 这项协定是由中国对外贸易部部长李强和欧洲共同体理事会主席、丹麦外交大臣安诺生在这里签署的。 双方一致同意促进相互的出口,并同意各方在采取重大的贸易措施之前与另一方进行磋商。 欧洲共同体已答应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品持较灵活的态度。 中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是在一九七五年五月份建立外交关系的。 在最近几年中,它们的贸易交往在不断增加,但是从未达到很高的水平。 【德新社布鲁塞尔四月三日电】九国经济共同体和中国今天签订了一项为期五年的贸易协定,相互给予“最惠伙伴”地位。 这项协定是在最近几周在这里举行的会谈中最后确定的。将组成一个共同委员会来处理在执行这一协定时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合众国际社布鲁塞尔四月三日电】中国今天同欧洲共同市场签署了一项贸易协定,并敦促欧洲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苏联的强权政治。 外贸部长李强在签字仪式上说:“我们有很多共同点,应该互相支持。 “我们支持西欧为强大而联合,支持它的反霸斗争。” 中国是用这个“霸”字来描述所谓苏联——在较少程度上还有美国——的控制世界的努力的。 李将于今天晚些时候离开布鲁塞尔前往西德,以便进行外交人士所说的可能是采购武器的远征。 中国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邓小平去年在北京在西德代表团访问那里时说,中国和德国在防务方面有“共同的利益”。 中国还表示有兴趣作为使其国防力量现代化的一部分,从法国购实现代化武器系统。 在布鲁塞尔的苏联官员说,中国人想从西德购买直升飞机,从法国买喷气式战斗机,从英国购买军事设备。 最近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号召在科学技术方面来一个大跃进,以便使中国在本世纪末进入世界大国的前列。华国锋总理宣布了一项关于工农业投资的突击计划。 苏联(它与共同市场没有正式的关系)经常表示担心中国人会同欧洲人结成联盟,因为这种联盟将会同时对其东部边界和西部边界施加压力。 【法新社布鲁塞尔四月三日电】中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今天签署了一项五年非优惠贸易协定。 共同体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居日本之后。 今天的协定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共同体没有给予苏联这一待遇。这一最惠国条款意味着中国将自动地获得共同体其它贸易伙伴所获得的关税让步。 这项交易还包括一项“有利考虑”的条款,根据这一条款,中国在共同体市场上享有特权。作为报答,中国将给予共同体的货物和劳务以优先待遇。 此间观察家追述,苏联想在经互会和共同体之间进行谈判。迄今为止,关于这一问题的会谈一直是探索性的,但进一步会谈预定在五月进行。
2. 美要求苏古早日减驻埃塞俄比亚军队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四月三日电】国务院今天要求在埃塞俄比亚日益增多的苏联和古巴军队“早日大量”削减,这些军队的总数目前高达一万七千人,卡特政府认为这是过多了。 白宫在早些时候已发表过一些声明,发言人汤姆·赖斯顿在今天的声明中还对记者谈到在埃塞俄比亚的厄立特里亚前线有古巴军队。 这位发言人说:“一万六千到一万七千古巴人这个数字是在我们估计范围以内的,但是显然我们对此不可能说得非常确切。” 赖斯顿说:“我们认为应该早日大量削减”,虽然他不很清楚,究竟只是古巴的人数增加,还是苏联顾问的人数也增加了,据认为苏联顾问的人数仍然有一千人左右。 【国际交流署华盛顿四月一日电】(美国之音新闻分析)(记者:威廉·莱维特)题:干涉非洲事务: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苏联和古巴干涉非洲事务的行动继续引起国际关注。 美国已经几次强有力地申明了对这件事的看法,卡特总统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的讲话再次谈到这些看法。卡特警告说,外界干涉非洲事务(显然是指苏联和古巴)使局部冲突复杂化,并为新形式的外国控制敞开了大门。他说,不应当让大国可能在非洲发生的对抗损害非洲大陆实现和平的希望。 但是,正如人们指出的那样,美国和它的西欧盟国并不是对苏联和古巴在非洲活动感到关注的一些仅有的国家。上周,委内瑞拉总统佩雷斯同美国总统一起谴责外国干涉非洲。 许多阿拉伯国家对此深感关注。阿拉伯国家和其他政治和经济的安全取决于地中海到印度洋局势稳定的国家承认,外界力量支持的动乱和战争对它们也有威胁。 这种威胁如果扩大开来涉及的非洲地方将不仅是非洲之角。罗得西亚问题从在国外的黑人民族主义力量拒绝内部解决的协议来看,可能已经接近爆发的程度,由于需要找到国际上可以接受的和平解决罗得西亚问题的办法,非洲最不需要的是外界军事干涉,不论这种干涉多么有道理。 所有这一切使人完全可以懂得,国际上对苏联和古巴在一个大陆上的所作所为一致地日益感到关注的道理,而这个大陆需要内部对话不需要以外国军事干涉形式出现的新殖民主义。
3. 勃列日涅夫先后到伊尔库茨克和赤塔活动
【塔斯社伊尔库茨克四月二日电】题:勃列日涅夫在伊尔库茨克 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继续视察西伯利亚和远东。 勃列日涅夫同志同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和党的伊尔库茨克州委第一书记班尼科夫一起,视察了飞机厂,观看了产品。 勃列日涅夫和乌斯季诺夫观看了飞机试飞。 【美联社莫斯科四月三日电】据塔斯社报道。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今天抵达离中国边界四百公里的赤塔,并同那里的军队的指挥官们讨论了作战和政治训练问题。 在赤塔停留视察对勃列日涅夫个人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因为他本人是于一九三五和一九三六年在赤塔的一支装甲部队里开始服兵役的。塔斯社说,他在星期一在那里同后贝加尔军区的指挥官们讨论了“这个军区的一些作战问题和军队接受政治训练的问题”。 勃列日涅夫是在三月二十八日开始视察的。他到过俄国欧洲部分的城市基洛夫、乌拉尔城市彼尔姆、盛产石油的秋明以及鄂木斯克、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和新西伯利亚城等工业城市。 西方分析家认为,勃列日涅夫此行目的在于鼓励西伯利亚的工业和能源生产并鼓励中苏边界一带的军队作好准备。 【路透社莫斯科四月三日电】勃列日涅夫主席今天视察了多事的中苏边界附近的苏军驻地,并力促军队要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些保卫苏维埃祖国的人们学习。勃列日涅夫目前正在视察西伯利亚东部城市赤塔附近的彼斯钦克的军事部队。 赤塔离中苏边界大约三百二十公里(二百英里),离蒙古更近些。蒙古是苏联的亲密盟友。但这个城市是一个州的行政中心。这个州同中国有一条大约七百公里(四百五十英里)的共同疆界。 勃列日涅夫在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的陪同下会见了后贝加尔军区的指挥官,这个军区很可能包括赤塔州和邻近的布里亚特共和国的部分地区。 他迄今所视察的地区没有一个是在一九六九年中苏发生激烈边界冲突期间位于“前线”上的地区。中苏是在哈萨克同新疆和远东乌苏里江一带的边界上发生冲突的。 观察家们说,但勃列日涅夫说的话显然是向所有的边防军说的。苏联一再号召苏军保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传统。勃列日涅夫的话只是重复了这样的号召。
4. 德新社报道:《勃列日涅夫五月初访问波恩》
【德新社波恩四月三日电】题:勃列日涅夫五月初访问波恩 苏联国家元首和党的首脑勃列日涅夫将于五月初访问联邦共和国。联邦总统府星期一(四月三日)通知了这一点。非官方的消息说,勃列日涅夫将于五月四日至六日访问波恩。 联邦政府由于一再被推迟的勃列日涅夫的访问已表现出某种不满。但是,它近几天仍表示对这次访问有强烈的兴趣。 【塔斯社莫斯科四月四日电】题:勃列日涅夫即将访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将于五月初正式访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他是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统谢尔和联邦总理施密特的邀请进行这次访问的。
第 2 版
1. 意报文章:《莫斯科对缓和变得冷淡了》
说除了军事实力的增长外,促使苏联对缓和态度变化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可能是国内发展战略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本刊讯】意大利《晚邮报》三月八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莫斯科对缓和变得冷淡了》,摘要如下: 当缓和必须是全面的——即缓和应包括两个超级大国的一切问题和所有势力范围——这一理论(基辛格理论)在华盛顿重新抬头时,在莫斯科占上风的则是这样一种理论:缓和应是可选择的,即允许在美苏关系的整体中存在“独立的冲突地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克里姆林宫得出了结论:在非洲之角能够得到军事和战略成就,同时能就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达成令人满意的协议。 现在,卡特就莫斯科在非洲之角的干涉可能给两国关系的总情况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获得成功带来危险提出了正式警告,莫斯科的西方观察家们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苏联人为什么选择了可选择的缓和这一道路?第二,卡特讲话后苏联人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西方专家们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分成很多点。首先,人们注意到,苏联似乎不象以前那样关心同美国的缓和了。其次,人们指出,苏联对缓和不再那么关心既同美国在经济、技术上进行合作的计划遭到失败同时发生,又同苏联军事实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发生。最后,结论是,苏联不再那么关心缓和了——或者说是决心更强硬地来谈判各个问题了,因为它感到在国际上比以前更强大了,因为它的国内发展战略改变了。 同七十年代初期相比,美苏之间的情况倒过来了。当时,越南战争正在进行,是美国人把两个问题、削减战略武器问题(即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和正在进行中的地区冲突问题分开来。 现在,莫斯科要求华盛顿在非洲之角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联系上以同样方式行事。正如美国人没有放松他们对越南的干涉一样,苏联人也不放松对非洲之角的干涉。 除了军事实力的增长以外,促使苏联态度发生变化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可能是国内发展战略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一九七一年,克里姆林宫的计划在俄国历史上第一次规定,消费品产量的增加要超过生产资料产量的增加(第九个五年计划)。今天,重点又重新颠倒过来了(第十个五年计划)。一九七一年,克里姆林宫想更多地使用“正面鼓励”(经济刺激、全面改善生活水平)来起到社会调节作用,今天则是想使用“反面制裁”(劳动纪律以及其他带有强制性的措施)来起到这种作用。 莫斯科的西方专家们在谈到这一点时说,克里姆林宫在不多几个月前把战略武器谈判的进展同卡特的人权运动“联系”在一起了,这证实了苏联对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不感兴趣而更注意国内战略的说法。换句话说就是,勃列日涅夫及其同伙对卡特的人权运动的效果作了全面的否定评价,并且确定了一种联系,现在在非洲之角问题上拒绝卡特,表明了他们的双重的注意,即在国际上更活跃而在国内则更保守。
2. 美新处报道《国际交流署开始工作》
【美新处华盛顿三月三十日电】题:国际交流署四月一日开始工作 卡特总统为了鼓励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广泛地交流人员和思想而建立的国际交流署将于四月一日正式开始工作。该署署长约翰·莱因哈特将于四月三日上午在华盛顿举行的仪式上由副总统蒙代尔主持宣誓就职。 美新处设在一百一十九个国家的一千九百七十七个新闻处也将采用这一新名称,以便与更广泛的任务和更繁重的职责相称。卡特总统为国际交流署规定两个判然有别而又互相关连的目标:(一)向世界宣传美国的社会和美国的政策,“特别是我们致力于文化多样化和个人自由的决心”;(二)向美国宣传世界的情况,“以便丰富我们自己的文化,使我们了解如何有效地解决各国间的问题”。
3. 法报文章:《勃列日涅夫对付中国:显示武力》
【本刊讯】法国《费加罗报》四月一日、二日刊登罗贝尔·拉孔特尔的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对付中国:显示武力》的文章,摘要如下: 并不是政治局,而是勃列日涅夫的私人顾问决定他进行这次“自杀性的活动”。实际上,苏联共产党总书记靠着每天一针兴奋剂,诚然恢复了健康,但是,到西伯利亚和远东去旅行对他来说是一场艰难的考验。苏联政权头号意识形态学家苏斯洛夫是反对这次大张旗鼓的示威的。 此外,这次旅行主要是向中国显示武力,中国上个月拒绝了莫斯科最近提出的正常化建议。在拒绝这一建议之后,接着就是非常明确的讨价还价:北京在确信俄国人为表明其诚意而作出“具体行动”之前,不愿意与俄国人进行“高级“会晤。最近,邓小平要求莫斯科撤出麇集在它边界沿线、特别是蒙古的大约一百万俄国部队。 另一方面,正当北京致力于同日本签订一个包括反霸条款(苏联谴责它是反苏的)的和平条约时,克里姆林宫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让我们提醒,中国在被莫斯科占领的千岛群岛问题上经常支持日本。 六个月以来,据消息灵通人士说,苏联当局调动了欧洲和西西伯利亚部队来填补空白。最近可能已修建了十五个军用机场和几个导弹基地,这些基地特别是针对中国新疆核设施的。阿穆尔河(黑龙江)以北的斯科沃罗迪诺、马格达加奇基地和蒙古西部的艾列尔嘎普基地可能也得到了加强,通过从贝加尔湖到阿穆尔河(黑龙江)的新的横贯西伯利亚大铁路运来了数百辆“T72”型的新坦克(最高速度为每小时七十公里,装有用红外线瞄准的一百十五毫米口径的大炮)。 在这个湖的岸旁已修建了发射洲际导弹的基地。美国卫星发出的信号表明,从伊尔库茨克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在移动式发射台上布有射程为一万公里的“SS20”新型导弹。一百枚这种致命导弹是在过去十八个月内制造的。勃列日涅夫在新西伯利亚城附近参观了发射火箭的演习。他对“‘接待他的部队的军事和政治训练”表示感兴趣,并趁此机会强调指出:“苏联不单纯是为武装而武装,而是为了自卫和保卫它的朋友免遭任何侵略。” 一切都使人认为,这一“勇敢姿态”是此时在克里姆林宫内为准备他的继承人问题而进行的内部斗争的一部分。 面对克格勃前斯大林派的“强硬分子”,“勃列日涅夫分子”进行了反击,并迫使这位总书记“视察各个兵营”,以使军队的主要将领之间取得和解。
4. 施密特同德斯坦在法国会谈
【法新社巴黎四月二日电】题:施密特和德斯坦四月二日在朗布依埃举行私下会谈 爱丽舍宫在傍晚发表的一份公报中宣布,德意志联邦总理施密特四月二日在法国同德斯坦总统进行了私下会谈。 会谈是下午在巴黎南部的朗布依埃堡进行的。公报明确地说,这些会谈讨论了世界和欧洲的经济形势。 【法新社巴黎四月二日电】题:德斯坦和施密特会晤 德斯坦和施密特在法国立法选举后进行的第一次会晤,是在这样一个时刻举行的:由于货币问题的恶化和西方国家协调地推动经济的困难,国际经济情况更多地使人不安,而不是使人乐观。 诚然,看来正常的是,施密特总理和德斯坦总统认为在离哥本哈根首脑会议几天的时间阐明“世界和欧洲”的国际经济形势是有益的;哥本哈根首脑会议原则上将初步研究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振兴经济的建议和目标,但将推到七月份在不来梅召开的第二次首脑会议上作出决议。 两位对话者也肯定谈到了两国的经济状况,并试图使他们的观点接近起来。 关于振兴问题,德国人最近还在三月二十日布鲁塞尔财政部长会议上重申,他们由于担心重新引起通货膨胀,故对即将采取的措施持保留态度。 不过,在联邦德国出现和发展的社会紧张状态,以及比德国经济预计增长率要小的增长前景,也许会使德国人态度放灵活点。这样就会使法国政府得到部分满足。 法国政府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一样,也希望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作出“重大努力”,来拟订发展经济的协调战略。
5. 保加利亚出现一持不同政见者团体
【美联社维也纳四月三日电】维也纳《新闻报》今天报道,共产党的保加利亚首次出现了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团体,这个团体发表了一项有六点内容的反对违反人权的“七八宣言”。 该报说,这项“致全体人民”的宣言是由一个自称为“ABD”的团体发布的。宣言未经签署。 《新闻报》说,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的观察家们认为这项宣言是由批评共产党政权的保加利亚知识界人士发布的。
6. 《西方人士推测,将制定包括撤军在内的军事战略》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三月二十九日晚版刊登该报记者佐野发自莫斯科的一则电讯,题目是《西方人士推测,将制定包括撤军在内的军事战略》,摘要如下: 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兼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为视察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于二十八日下午乘火车离开了莫斯科。勃列日涅夫自一九六四年执政以来,到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视察还是第一次。这次旅行特地让军事方面的最高负责人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同行,而且旅行的目的地又是地处中苏边界一带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这在有助于他亲自了解仍然处于紧张状态的中苏边界地区的军事状况以及今后准备处理中国问题的军事战略方面,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旅行。因而这次旅行在莫斯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这次偕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一道旅行是极其异乎寻常的做法。由此也可以说,这次旅行的目的带有军事战略的色采。 中苏对立在中国的华国锋新领导机构成立后,也看不到有丝毫缓和的迹象。在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束以后,中苏关系反而又变得更加尖锐了。中苏两国最近通过信件就中苏国家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所在和方法进行的交锋,其最大的争议是部署在中苏边界地区的军事力量。 苏联完全知道永远在生活条件恶劣的中苏边界地区驻扎大量的部队在经济上所造成的副作用。因此,勃列日涅夫总书记选择今天中苏两国军队从中苏边界撤军已成为中苏国家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关键这样一个时候,到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旅行,这自然将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这种不寻常的积极性中,不能不使人感觉到这里有包含着某种重要因素的征兆。
第 3 版
1. 日本《读卖新闻》述评:《苏哈托独裁体制内隐藏着“炸弹”》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三月二十三日刊登发自雅加达的一篇述评,题目是《苏哈托独裁体制内隐藏着“炸弹”》,摘要如下: 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在二十二日召开的人民协商会议上第三次当选。然而,出动全副武装的正规军、警察、大批坦克、装甲车和直升飞机,将整个雅加达置于“武力控制之下”的总统选举是异乎寻常的。加之在一月至二月武装镇压高涨起来的学生运动,令人感到,这完全暴露了“政治与民众的隔绝”。 第三次当选的苏哈托政权,同人民协商会议“全体一致”选举出来的情况相反,是一个暗藏着若干定时炸弹的不稳定政权。 苏哈托总统大概是想依靠总统家乡中爪哇迪波内戈罗师系统的亲信将领集团来加强其“强权体制”。 然而,这必将导致以著名的西爪哇西利万吉师系统的将领集团为急先锋的反苏哈托的运动借各种形式升级。 也有迹象表明,包括“没有实现晋升目的”的校级军官在内,军队内部的不满势力将向如下战略目标前进:“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把第三次当选后的苏哈托总统拉下马呢?” 第二颗定时炸弹是学生势力。已转入地下的倒苏哈托运动,对一般群众的影响很大。有人再三担心地指出,他们可能采用“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恐怖行动。 第三是建设团结党的存在。该党的影响不能忽视。 据说,这个党曾发出命令,要利用第三次选举的机会,在其大本营东爪哇地区,通过以宗教活动为名的各种公开集会,加强反政府活动。在大城市表面繁荣的背后,全国存在着据说有一千五百万人的庞大的失业队伍。跣足垢面的乞丐在乘坐着本茨牌小汽车的高级官员们的豪华宅第门前行乞,此种情况所象征的贫富差别日益扩大。可以看到,以这种情况为渊源的群众对政治的不信任,将直接以批判苏哈托的形式发展成为危险的“爆炸”的导火线。 印度尼西亚在第三次选举后,内政方面内含着上述不稳定的因素。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已形成一个政治集团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的舞台上,反而存在着欢迎苏哈托强权体制的政治气氛。
2. 苏哈托说印尼面临就业等重大问题
【路透社雅加达三月三十一日电】苏哈托总统今天对他的新内阁说,他们将不坐在“软椅”上,而是必须处理巨大的困难问题。 他在印度尼西亚新政府就职仪式上说:“政府现在面临着许多重大的问题,即就业、教育、保健、住房、粮食短缺、人口猛增等等问题。” 他说,如果内阁要完成它的沉重任务,每一个部长的决心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将是决定性的。 这位总统说:“我愿意利用这一机会强调,我不是将给你们软椅坐。相反,我要求你们努力工作,同我一起以真诚和献身的精神来完成这些沉重任务,即继续发展我们可爱的民族和国家。” 苏哈托总统说,部长们不是作为一个任何集团或组织的代表在内阁中任职的。他说:“这个基本点很重要,因为这是宪法所要求的。” 苏哈托总统今天号召印度尼西亚人继续保持团结,他说:“尽管我们刚刚经历了重大的分歧,但是我们团结起来的能力是衡量我们在发展民主方面的成熟性的一个重要尺度。” 这是暗指穆斯林建设团结党。穆斯林建设团结党和印度尼西亚民主党被排斥在这次新内阁之外。这是自从一九六五年苏哈托将军上台以来第一个非联合政府。
3. 法新社报道印新内阁中军人增加
【法新社雅加达三月二十九日电】苏哈托总统再次当选总统之后一周于今日任命了一个小有变动的强硬的新内阁,把军人在内阁中的名额从四人增加到九人。 包括苏哈托总统本人,在新政府二十六个成员中总共有十个将军,这不包括要在今后任命的六名低级部长。 苏哈托总统放弃了自一九七四年一月中旬暴乱以来就兼任的恢复治安和秩序行动指挥部司令的职务。 曾任恢复治安和秩序行动指挥部参谋长职务的苏多莫海军上将现任全国治安局司令兼武装部队副总司令。 在苏哈托总统今天宣布的新内阁中,军人负责九个部:内政部、国防部、司法部、宣传部、交通部、宗教部、统筹政治和国防事务部、统筹人民福利部和内阁秘书。新入阁的军官总共有六个。 在苏哈托总统和马利克副总统领导下的二十四人组成的内阁中,十三个是第一次任部长职务。 在上届内阁二十二名部长中,有九人在新内阁中没有任职。 另外两人,前外交部长马利克和前宣传部长马舒里去年退出内阁并分别任国会主席和人民协商会议副主席。 在新的内阁中,穆斯林建设团结党和印度尼西亚民主党没有得到部长的职务,由军人和政府的专业集团党支配一切。 在新内阁中,苏哈托总统任命了三个超级部长。 也就是“统筹部长”。其中两个是军人。前国防部长庞加贝安将军任统筹政治和国防事务部长。 武装部队前副总司令苏罗诺将军任统筹人民福利部长。 新内阁中第三个统筹部长是维佐约·尼蒂萨斯特罗,曾任负责经济、财政和工业事务国务部长。
4. 美国《读者文摘》文章:《喀什米尔美如梦》
【本刊讯】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三月号以《喀什米尔美如梦》为题刊登一文,摘转如下: 喀什米尔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久已名闻于世,现正迅速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观光胜地。可贵的是文明尚未损其纯朴。 喀什米尔的人家,十之七八以务农为生,用几只牛套上祖遗的铁犁在小块田里耕种。没有交通阻塞情形,工厂也寥寥无几,最高的建筑物不过八层。 夏季首府斯利那加坐落的那个山谷号称“快活谷”,是四十公里长,二十五公里宽的冲积平原,海拔约一千六百公尺。藏在高山怀抱里的山谷,全球以此为最大,也有人说最美。这些摩天高峰终年流水不绝。水从融化的冰川喷出,如银河湍瀑奔泻而下,又从地下汨汨冒出冷泉来,冲过水道沟渠,注入稻田,形成湖泊沼泽,最后汇为宽阔而弯曲的哲龙(Jhelum)河。据传说这山谷原是深湖,后来众生之父婆罗贺摩的孙子圣者喀什雅普开天辟地,在湖壁上凿了一个洞,把水排干。那个洞现称为巴拉穆拉山口,引河水流入下面的低地。露出来的山谷,想必是根据圣者的名字而取名为喀什米尔。 在有政治眼光的亚洲观察家看来,喀什米尔总是引起麻烦。它扼据进入印度北部的咽喉,自古以来为入侵者必争之地。一八四六年,英国已控制印度许多地方,把并非真正属于英国的喀什米尔作价七十五万镑,卖给札姆的大君辛额。英国靠这位友善的统治者及其后人保卫边疆,从未在喀什米尔驻兵,只设立了一个英国总督驻节代表办公处。 一九四七年,帝国统治崩溃,印度自由了,却分裂为印度与巴基斯坦,喀什米尔人大部分为回教徒,其统治者决定加入新成立的印度共和国,而不加入信回教的巴基斯坦。不过自一九七一年以后,喀什米尔没有受到大规模军事行动困扰,停火线由联合国部队巡逻,至今有效。 喀什米尔五百万人口,因高山屏障与世隔绝,决心维护本土完整。喀什米尔就是他们的国家,“印度人”是国境以南的人。喀什米尔人聪明勤勉,赋有创造气质,故能成为优秀手工艺者。 许多世纪以来,喀什米尔一直遭受穷苦的命运,可是他们尚未体验到印度贫民窟的那种贫寒绝望。几乎每一喀什米尔家庭,都有自己的房屋,通常建在小农庄上,有胡桃树和果园。冬季的几个月中,许多农舍被雪封了,就把羊群赶进室内取暖。 斯利那加市人口五十万,一片良田和川流,其间洲渚、水道和港湾,纷然杂呈,纵横交错。旅客游览这古城的市区,会发现到处是东方的繁华景象,丁当响的小马车,三轮车和小型公共汽车,还有一路沿着蔬菜摊子大嚼的圣牛。 斯利那加的市场,都是墙上开洞,通到街上,展示五色缤纷的东方宝藏——精致的珠宝饰物,木雕,和用巴希闵那山羊下层细软绒毛织成轻如雾谷的绣花披肩。 在斯利那加,凡是水陆相接的地方,总有船宅系泊。如今斯利那加的湖上河上约有五百八十五艘船宅出租。简陋的船,你可以每天花不到五元美金租一个房间;四十五公尺长的水上宫殿,有豪华套房,双人每日二十美元,包括三餐及仆役在内。船宅很少离开系泊处;旅客要出去,总是搭乘一种备有鲜艳花式靠垫,像威尼斯平底船一样的游艇。 就在斯利那加郊外,有一列莫卧儿(Mogul)帝王所建筑辉煌灿烂的御花园,俯瞰着美丽的达尔湖,湖面覆着粉红色的荷花。这些花园中最著名的是夏利玛,义为“温柔乡”,建筑在四个宽阔梯形平台上,一层比一层高,直达林木密茂的山中,其间溪涧索绕,喷泉处处。我们伫立观看一群服装艳丽的印度游客缓步走下小径——那样子真象是古代宫廷中人物。 从斯利那加不妨乘公共汽车或计程车到那些风光明媚、朴素天然的地区走马看花般欣赏一番。你登上荒凉的黎德山谷,来到巴哈甘牧人村,便可在一条水旋涡中有鳟鱼跳跃的山涧旁搭帐篷。这儿到处是令人陶醉的地点,你会看到黄金时代留下的宏伟遗迹,往昔在印度大君统治下的喀什米尔,是亚洲主要学术与宗教中心之一。约于一千二百年前用巨石块建筑,久已成为废墟的庙宇,是印度特有的古典型式,令人联想到古希腊的雄伟风格。 古尔玛格是山中一块青葱之地,村舍古雅,乌拉湖是印度最大的淡水湖,沿湖而行,你会来到世外桃源一般的罗拉伯山谷,日影斑驳的森林中遍地是笔直如桅杆的高大雪松。 喀什米尔东部是战略边境区,一九七四年才部分开放,游客搭公共汽车去,要沿着弯曲的道路走四百三十五公里,盘旋攀登四千多公尺的高地。 一坐庞大巨石雕刻身有四臂的佛像,守在我们通往拜佛的东部拉达克入口处。 拉达克是广大西藏心脏地带的一角自由区,常被称为“西藏西区”。拉达克人是愉快民族,操藏语,奉喇嘛教——佛教的支派。男女都梳长长的黑辫子,佩戴沉重的金、银和绿松石首饰。他们的服装是黑色长袖长袍,系丝腰带,戴元顶缎子或天鹅绒的高筒狭边帽。妇女和男子平等,有的同时嫁几个丈夫,通常是男方的弟兄。 拉达克吸引人之处在其佛寺,大部分散布在冰川盖顶山下的芬芳山谷之间。这些状如人类蜂窝的寺院中,最大的一坐是海米斯寺,里面住着四百多喇嘛。不过他们通常带着摩尼转各处跋涉,主持佛事,慰问病家。
第 4 版
1. 南通社报道:我一些企业实行劳动定额奖励制
【南通社北京三月三十一日电】题:奖励 北京的许多企业开始实行奖励的刺激形式,其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使工人增加收入。与此同时还在寻找管理企业的新形式,这种新形式应该保证工人更多地参与作出决定,其中包括就分配收入问题作出决定。 党报《人民日报》今天在评论这一新的奖励制度的原则时说,这个制度既不同于“计件”工资,也不同于“计时”工资。这是上述两种制度的结合,对工人班组有定额,工人有权“通过民主协商参与收入分配”。该报以某粮库装卸工为例。这个企业从一九五六年开始曾六次改变奖励制度,一九六八年以来,“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只保留了计时工资制。从那时起装卸工有四百二十人,每人日劳动率为五千公斤,而每万斤的装卸费达二元多,实行新的制度以后,工人的日劳动率几乎提高了一倍,而装卸费却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从事装卸工作的工人的数目也减少了。中国这家报纸指出,“为国家节省七万五千元,而工人的津贴只有两万元”。 据该报说,这只是实行刺激性奖励办法的一个例子,直至不久前这个办法一直作为“修正主义的”而予以抛弃。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说,在北京和中国的其他城市和地区正在为寻找最有利的奖励办法和企业管理方法进行广泛的试验。
2. 南朝鲜《中央日报》文章:《中共疾呼“工业立国”》
·【本刊讯】南朝鲜《中央日报》三月三十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中共疾呼“工业立国”》,转载如下: 据说,中共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估计说,它比先进国家的水平落后了十五年到二十年。目前,中共正在讨论在科技领域内优先重点发展农业、能源和电子计算机等二十七个部门的科技发展八年规划。中共的科学技术达到了什么水平?让我们来看看它的虚实。 中共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写进了宪法的序言。这反映了中共领导人对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目标的决心。 邓小平副总理强调说,要把科学技术研究同思想斗争分开。 由于过去把科学技术研究和政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许多科学家沉溺于清闲安逸和得过且过之中,使中共的科学技术水平全面下降了。另外,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共选拔学生不注重学历的优劣,而强调党性标准,故不可能培养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为了打开这个局面,中共领导人首先创造条件,使科学家能放心大胆地进行研究工作,同时又采取开放性的措施,通过对外经济合作,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 毋庸置疑,二月份同日本缔结的长期贸易协定也是把重点放在引进日本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 中共从日本引进钢铁、发电、造船、运输、通讯以及建筑等方面的技术和成套设备,暗示了中共科学技术在这些方面的水平特别低。当然,中共在高能物理学和人造卫星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虽然它还没有达到可以同美苏竞争的水平。但是,这些先进技术只局限于国防科学。主导开发这方面技术的科学家是钱学森、钱三强这样的从海外回国的科学家。这是有必要加以注意的。 今年初,中共一位高级官员曾透露,为了加强基础科学部门,计划将向二百多名正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的物理、数学、化学等方面的中国人博士和在美国各大学的教授和研究员发出邀请。 从去年开始,中共就向几十名象牛满江(生物学教授)、杨振宁(物理学家)、丁肇中(物理学教授)等这样著名的在美中国人学者发出邀请,以拉拢海外人才。 邓小平副总理在会见他们时说:只有学习先进的东西,才能超过先进的东西。这充分表明了中共领导人拉拢海外人才和引进先进技术的立场。 从上月二十七日开始,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制定了大量培养科研人员(八十万名)、重点建设最新科学试验中心和建立全国规模的科技研究体系的全面措施。 这样一来,以这次大会为转机,中共制定了把落后的科学技术提高到先进水平的雄心勃勃的具体计划,并且将正式开始执行这计划。
3. 时事社报道:《美国防部副部长欢迎缔结日中条约》
【时事社东京三月三十一日电】题: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对金丸长官说,欢迎缔结日中条约 防卫厅长官三十一日透露日前访问了日本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邓肯曾就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表明过“欢迎缔结”的意向。 邓肯副部长是在视察美韩联合演习之后回国途中路过日本的,他于三月十五日上午在防卫厅同金丸长官恳谈了一个多小时。据说,那时,金丸长官询问美国国防当局的看法说:“苏联目前正在继续进行着也可以认为是意识到缔结日中条约的示威活动。譬如载有新型导弹的苏联轰炸机出现在能登半岛,苏联军舰频繁地在日本周围游弋。美国对缔结日中条约以为如何?”对此,邓肯副部长回答说,“美国欢迎缔结条约”。
4. 《解决粮食问题的好方法-----绿色能源计划》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一月二十三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解决粮食问题的好方法——绿色能源计划》,摘要如下: 植物利用太阳光能源,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到体内作为发育的营养源。因此,过去一直认为,不管哪一种植物把二氧化碳吸收到体内的构造都是相同的。但最近发现甘蔗和玉米等生长快的一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构造具有特殊性。 农林省很重视这一发现,为了有效地利用太阳光,打算在自一九七八年开始的大型研究计划“绿色能源计划”中,着重搞清甘蔗玉米构造及其利用。如果让水稻和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也具有象甘蔗和玉米那种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那么,粮食产量就会迅速增加,世界粮食不足将很快得到解决。正因为这样,当前,世界各国的研究工作变得活跃起来。增产的关键——把二氧化碳浓缩吸收植物靠太阳光产生的某种能源的物质的作用,从叶面无数叫气孔的小洞里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到体内。二氧化碳在植物体内合成糖、淀粉和各种有机酸等。可以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是植物的粮食。 正因为二氧化碳是植物的粮食,所以,如果让二氧化碳变浓,营养足,植物就会生长得更好。事实已经证明,如果让植物在二氧化碳浓度大的空气中生长,它长得很快。其次的问题是,不同植物,吸取二氧化碳的能力是否也有差别。而长期以来的定论是,不管哪种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和吸收构造都是一样的。 但是,在剖析甘蔗的生理现象的时候,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搞清了甘蔗把二氧化碳吸收到体内的构造,完全否定了过去的定论。研究人员为了培育四个碳的物质,把甘蔗那样的植物统称为C4植物。可以说它是二氧化碳的浓缩型。相反,水稻、小麦等普通的植物要培育成三个碳的植物,所以称为C3植物。这一差别是很明显的,所以,目标已明确,就是利用这一结构不同,提高普通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提高作物生产的研究由此发现了一条新的“途径”。为此,各国都大力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通过研究搞清了玉米等相当多的植物是和甘蔗同样的浓缩(C4)型。并且随着研究取得进展,确定是这种浓缩型植物的种类正在增加。改良计划——把小麦和大豆改良为浓缩型农林省认为,如果把普通型(C3)作物变为浓缩型(C4)作物,那么作物将大量地摄取营养二氧化碳,生长速度加快。为此预定在自一九七八年开始的大型研究计划“绿色能源计划”里将小麦、大豆和西红柿等改良成浓缩型作物。国内还没有着手研究这项工作,但该省的农业试验场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因此,对传统的杂交法和最近的遗传工程学和细胞融合等各种方法进行了研究。为此要从与小麦、大豆、西红柿近缘的野生植物中找出摄取二氧化碳能力高的浓缩型植物。如果找到这种植物,就可以培育出几千到几万种杂种,从中选出味道好、又能充分吸取二氧化碳、生长快的作物。 进行杂交也不那么简单。顺利的话,和野生种之间利用花粉可以杂交,培育出新种。但在没有可能的情况下,使用新的方法也能培育出新种。提高二氧化碳吸收能力的性质如果是由少数遗传基因决定的,那么,使用病毒等,采取屡经错误而逐渐适应的方法,从浓缩型植物里摘取目的遗传基因,再利用病毒把这种基因注入到小麦等作物里。如果多数遗传基因决定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那么,就可以借助聚乙二醇等药剂,强制同野生种杂交,注入多数基因的办法。这些成果出来恐怕需要十年时间,但该省打算在“绿色能源计划”结束的一九八七年前能研制出“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的手段。
5. 苏刊转载美报报道:美科学家试验给作物施用三十烷醇提高产量
【本刊讯】苏联《在国外》第三期以《为了提高收获量》为题,转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全文如下: 大田里进行的顺利试验证明,用最初从干苜蓿中分离出来的物质处理植物的办法来增加食品产量是很有希望的。前年三月美国在温室里进行试验后,首次宣布了这种前景。密执安大学的科学家在进行这些试验的过程中,用少量制剂就使某些作物的产量增长了百分之八至六十三。 赖斯博士说,大田试验证明,落花生、玉米、黄瓜、西红柿、萝卜等的产量都提高了。 这种物质是什么呢?这是三十烷醇,即由许多植物自然形成的酒精。蜂腊和蜂蜜、绿色石球莴苣和胡萝卜、西红柿和苹果里都有。赖斯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昨天吃饭时‘吃掉的’三十烷醇比处理一英亩地用的量还要多。”科学家预示,只有在对这种制剂进行新的补充试验后,才能对世界范围内食品产量的增产前景作出估计。 三十烷醇刺激植物生长的特性,是赖斯试验把磨碎了的干苜蓿当作氮肥时偶然发现的。施用苜蓿的西红柿试验田的产量比施一般肥料的试验田高出一倍。 赖斯博士进行一系列试验时,用每公升水含零点零一至零点一毫克三十烷醇的低浓水溶液喷洒幼小植物的叶片。这些试验表明,溶液浓度过高或过低都无法对植物的生长起作用。
6. 法新社说中南两党关系已恢复
【法新社贝尔格莱德四月二日电】北京派来的一个了解情况的高级代表团在这里访问了三个星期,证实了中南两国共产党曾中断将近二十年之久的关系已得到恢复。中国十三位经济专家和党的官员在三月三十一日结束了这里的访问,这个代表团的团长是中联部副部长李一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