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01-05
第 1 版
1. 外电评述:华主席在新年看望唐山工人
【法新社北京一月三日电】《光明日报》今天报道,华国锋主席星期日(一月一日)视察了唐山,以鼓励这个遭受一九七六年七月地震破坏的城市中的矿工。 这家报纸在头版刊登的照片上,华主席脚穿长筒胶靴、头戴矿工帽,坐在井下同矿工们交谈。华主席在唐山度过了星期日和星期一。 华主席祝贺矿工们在去年十二月达到了地震前日产七万吨的水平。 中共主席的讲话证实了中国去年全年都把重点放在生产上。唐山市仍有待于重新建设。 华主席说:“我们必须建设一座新的城市,要建设得比地震前更好,各种设施的布局要科学合理。”学、 。 华主席还要求建筑师在建筑上反映出“七十年代建筑的先进科学水平”,要尽快地作到这一点。在那次地震过后一星期,华主席(他当时还只是政府总理)视察了唐山,转达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深切关怀”。 【法新社香港一月三日电】新华社今天报道,中国共产党主席华国锋一日和二日到了唐山,祝贺工人和干部们在唐山地区于一九七六年七月遭受灾难性的地震破坏后取得的“奇迹般的成就”。新华社说,这样的成就“在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可想象的”。华主席说:“唐山工人阶级是了不起的,是值得受人尊敬的。” 这位中国领袖向煤矿的工人们致以新年祝贺,几十万欢度假日的人汇集在街头,欢呼、鼓掌。 【美联社东京一月三日电】(记者:罗德里克)新华通讯社会天报道,中国 锋在新的一年一开始就到受到地震灾害的唐山去 共产党主席华国看望那里的十万煤矿工人和企业工人。 华国锋在中国大多数地方欢庆新年的时候去唐山一事强调说明了这个稳健的领导班子大力地要在二○○○年前把工业生产推进到一个先进的水平。除了大庆和大寨是样板之外,又增加了唐山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工业上的跃进是元旦社论中最重要的部分,这篇社论立论之清晰,文笔之优美是不寻常的。社论说,同激进派的斗争是“一次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是光明的中国,还是黑暗的中国?一九七六年十月的决定性伟大胜利,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是,全国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发展如此之好,如此之快,仍然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这篇由《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联合发表的一年一度的社论接着说:“四人帮横行霸道造成的那种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结束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社论在称赞华的同时,还提到了毛:“饮水思源”。它承认,虽然“四人帮”被粉碎了,但是他们发出的种种指责“仍然束缚着某些同志的思想,使他们心有余悸”。它建议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的著作,“砸烂‘四人帮’的精神枷锁”。 社论最后说:“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毛主席在中国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一定要胜利,一定能胜利,光明的中国一定能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2. 中国今年将扩大对外贸易和经济联系
【合众国际社香港一月一日电】(高级编辑:查尔斯·史密斯)中国在新年时作出的决定之一是在一九七八年扩大对外贸易和经济联系。 这个决定是官方的新华通讯社在一篇根据对一位国家计委“领导人”的访问谈话编写的文章中提出的。没有说明这位官员的姓名。 他说: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当低,同世界上技术先进的国家之间的差距相当大。要在二十几年内全面实现现代化,我国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技术条件和专家。” 基本政策是自力更生。现在正在加紧努力解决这些需要。但是外国的合作也是重要的。 这位计划官员说: “我们不搞绝对化,对世界关门。” 他保证: “‘我们将积极努力同外国进行经济和技术交流和扩大我们的外贸。为了购买外国的先进设备,我们将逐渐增加石油、煤和其他产品的出口。” 中国继续采取不接受外国贷款,不允许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但是不排除其他形式的合作。 这位官员说,在经济来往的某些方面,中国将继续采取国际上常用的赊购的办法。 更多地获得外国技术的工作已经在迅速展开,在一九七八年以及今后的许多年中将继续这样做。
3. 卡特结束访印离新德里去利雅得
【路透社新德里一月三日电】卡特总统今天结束了对印度的四十八小时访问后,离开这里去利雅得。利雅得是他此次七国之行中的第四站。 卡特和夫人受到了热烈而隆重的欢送。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一月三日电】卡特总统和德赛总理今天一致认为必须制止核扩散。 但在他们签署的所谓“德里宣言”中,他们没有谈到他们在核问题上的分歧。昨天在两位领导人的私下会谈中,这个分歧表面化了。 签字仪式是在阿索卡大厅举行的。 德赛宣读了宣言,而卡特发表了简单的讲话。他说:“我们刚刚签署的宣言,把我们长久以来写在心里的东西正式写在纸上了。” 这份五百字的文件强调了这两个人之间的一致点。 德里宣言反映了卡特对印度的三天访问的基调。 它强调了个人权利和人权,赞扬了民主。 但是,面临印度一九七四年爆炸一个核武器的情况下,美国今后的政策在卡特—德赛会谈中没有确定下来。 尽管有着亲善和友好的气氛,但在和平利用核能的保障问题上的分歧仍同以往一样尖锐。 在卡特离开大厅时,一位记者问他:“你还打算给他(德赛)写一封冷淡的、直截了当的信吗?” 卡特回答说:“是的,我要写,写一封坦率的信。” 【印新处新德里一月二日电】印度总理德赛今天表示坚信,尽管分歧可能不时出现,印度和美国“‘将会建立起一种健康的、从容的合作关系”。 这位总理是在议会中央大厅代表印度议员组织印度议会党团欢迎美国总统卡特时作出这种表示的。
4. 卡拉汉前往孟、印、巴进行十天访问
【法新社伦敦一月三日电】英国首相卡拉汉今天启程去孟加拉国、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十天正式访问,预计移民和贸易问题将是他着重讨论的问题。 卡拉汉在他的夫人和外交部官员陪同下预定明天抵达达卡。 外交部人士说,他星期五飞往新德里,预定同德赛总理举行约十五个小时的会谈。这些人士说,卡拉汉对印度的访问是“重要的”。 这位发言人说,在巴基斯坦(卡拉汉预定从一月十二日到十三日访问这里),卡拉汉将同齐亚·哈克总统会谈,并参观规模巨大的塔贝拉水坝。 英国报纸评论员强调说,卡拉汉首相访问印度次大陆的时机是有利的。他们还说,看来,英国同这三国在双边问题上不会有大分歧。 《泰晤士报》在今天发表的社论中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政治觉悟和信心都有了提高。 《泰晤士报》强调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政治气氛“在过去五年中已完全变了样”。这家报纸还说:“孟加拉国的情况不是这样,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国家在战争中诞生只有六年时间。” 《每日电讯报》说:“英国同印度的历史联系目前是人人都喜欢回忆的事情。首相在印度议会自由得到恢复后这么快就把新印度作为访问重点是适当的。”这家报纸最后说:“德赛及其同事在刚刚得到了卡特总统的亲自支持以后也应该得到英国的赞同。”
5. 印《政治家报》报道:《中国使节会见瓦杰帕伊》
【本刊讯】印度《政治家报》一月一日刊登该报特派记者的消息,题为《中国使节会见瓦杰帕伊,讨论了各种问题》,摘要如下: 中国驻印度大使陈肇源十二月三十一日同瓦杰帕伊会谈了四十五分钟,这是他自人民党政府执政以来第一次拜访印度外长。 据说,在他们的会谈中谈到了各种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根据印度国家贸易公司的要求,建议中国派一个贸易代表团访问印度。 随着印度同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的关系的改善,印度最近几次表示了这样的愿望:在不损害印度对印中边界问题上的主张的条件下同中国友好。中国人已对第三国表达了类似的意向。这里认为中国贸易代表团可望进行的访问是朝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迈进一步。新德里对中国政府最近在国内和国际事务方面的姿态和计划表示赞赏。
第 2 版
1. 《卡特会从他的国外之行学习吗?》
【本刊讯】美国《商业周刊》一月九日一期(提前出版)刊登一篇新年展望稿,题目是《卡特会从他的国外之行学习吗?》,摘要如下: 卡特总统是在外交政策方面繁忙而且令人混乱的一年结束以后进行国外旅行的。对政府提出批评的人士说,卡特企图以过快的速度,在过多的领域内做过多的事情。政府回答说,它没有选择的余地:尼克松和福特政府允许放任自流,因此,许多问题发展到不能再拖延的地步。而且卡特的亲信们争辩说,如果要使美国的利益不进一步遭到危害的话,就不得不在广泛的战线上采取主动行动。 但是,尽管进行了这些忙乱的活动,美国的对外政策继续存在一些缺陷: 政府同国会的关系、政府同外国的关系,以及甚至政府内部的关系普遍缺乏协调。 用天真的、非此即彼的、“命令式的”态度,来对待世界上十分复杂的问题。 争论最多的是政府作出的这样一种估计:美苏关系不再象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整个阶段中那样,在所有的国际政策问题中成为占压倒一切的支配地位的因素了。(一句常说的话“冷战已经结束”概括了这一点。) 有些人说,在一届政府向另一届政府过渡的过程中,缺乏协调是相当正常的事,而且是可以预料的,因为民主党人下台已经八年了。但是,其他人坚持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因为这届政府以特殊的方法组成了它的对外政策班子。由于卡特是一位十分远离现实的候选人,所以没有什么在对外政策方面有经验的人物参加他的竞选班子。 促使总统进行这次访问的原因,部分是由于卡特政府坚持认为,华盛顿同莫斯科之间的关系现在是处于这样一种新的世界形势当中:美国在欧洲的盟国、日本以及一些欠发达国家正在起着比过去大得多的作用。卡特将设法向他所会见的政府首脑说明这个基本论点,因为政府想从中制订一种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同西欧和日本的关系上的政策——布热津斯基的“三边主义”。政府也打算对第三世界采取一种比较开明的态度。人们议论说,根据这个论点,美国甚至能够改善同象古巴和越南这样一些苏联的保护国的关系。但是,由于政府发现苏联的力量仍然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因此制订这一政策的工作放慢下来了。连在美苏没有进行直接对抗的非洲,古巴正在作为克里姆林宫的代理人行事,从而进一步危及美国的利益。西欧国家担心苏美做成的交易——如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在巡航导弹问题上作出让步——是损害它们的利益的。对于美国在欧洲的老朋友,美国曾帮助它们建立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并且曾在四十年代末期把它们从共产党接管的直接威胁中解救出来,但现在它们感到不安的是,它们认为卡特政府对所谓欧洲共产主义问题抱有矛盾心理——过分轻易地接受关于欧洲共产党已经摆脱莫斯科而闹独立的说法。卡特政府急急忙忙地改变同南朝鲜和台湾的关系的做法,使得因贸易问题而已经恶化的同东京的关系受到损害。 欧洲人希望卡特此行将使他能够根据当地的环境,而不是根据华盛顿的外交幻想来看待这些复杂的问题,因为华盛顿的外交幻想可能对他提出一些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过于明确的选择。
2. 苏联一个农民已活到一百四十二岁
【路透社莫斯科十二月三十一日电】苏联阿塞拜疆一个一百四十二岁的农民老寿星向塔斯社记者表示,他希望一九七八年全世界和平。 老寿星住在和伊朗接壤的阿塞拜疆山区。在接近新年时他刚添了两个玄孙。他还有一个表弟,已一百一十岁了。他们世世代代住在山区的村子里。那个村子只有五十户人家。(转载香港《新晚报》)
3. 卡拉汉说一九七八年将是世界贸易的坏年头
【路透社伦敦一月一日电】卡拉汉首相今天预言,新的一九七八年将是世界贸易的一个坏年头。 他说:“英国将同其他国家一样与世界的这种麻烦相隔绝——但是我们无法完全隔绝得了。” 这位首相是在英国广播公司(BBBC)的《世界本周》广播节目中,接见记者谈话时说这番话的。 他说,去年五月在伦敦召开的世界经济首脑会议上,就有关世界贸易增长提出的任务尚未完成。 卡拉汉说:“当时提出的许多任务是关于什么是世界贸易的增长问题。这些任务(不是由于有关的人有什么过错)还没有完成。” 首相说:“一九七八年对世界贸易和世界增长来说将是一个坏年头。” 他认为,尽管英国的失业人数可能会“因其他原因”而有所减少,但是世界的失业人数将会增加。 卡拉汉说:“世界的衰退将不会永远继续下去。”但是他又说:“我看不出衰退的现象已停止了。在这一方面我不是一个预言家。 “我所深为不安的是对世界那些有负债的穷国会产生的影响。 “我谈论援助和使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向前发展的必要性,是为了使我们自己能向前发展。” 【法新社伦敦一月一日电】英国首相卡拉汉昨晚在出访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前夕说,对在英国雇用的印度工人的家属的移民控制将不会放宽。 他在接见记者的一一次电视谈话中,谈论有关在英国的亚洲人问题时说,移民人员的人数已经增加了,等待(批准)的名单比过去减少了。 他强调指出,移民法是由英国单独决定的,而没有屈从外界的压力。 卡拉汉敦促种族之间作出更大的忍让,并保证反对种族歧视的法律将予实施,而这并不是在极端分子面前示弱。
4. 美报报道《大使的书透露苏对南斯拉夫的压力》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十二月二十一日刊登多布斯发自贝尔格莱德的报道,标题为《大使的书透露苏联对南斯拉夫的压力》,摘要如下: 假定你是东欧一个为保持独立,不受克里姆林宫影响而奋斗的弱国的代表。假定苏联国防部长在谈话中漫不经心地提到苏联的武装力量极其强大,如果必要的话,能在三天之内征服你的国家。你将如何回答? 如果你是一九五六到五八年的南斯拉夫驻莫斯科大使米丘诺维奇,你就会对他说,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的威力达到高峰时期,他们也无法在四年之内征服南斯拉夫,且不说三天了。 这并不是一种假设情况。据刚刚在这里出版的这位大使的日记说,这份示范性的报告,在一九五七年六月交给了苏联元帅格奥尔基·朱可夫。 米丘诺维奇大使的特别坦率的回忆录(这些回忆录正在很快成为南斯拉夫的畅销书)已经引起了苏联的忿怒抗议。苏联驻贝尔格莱德记者私下称《在莫斯科的岁月》(此书描绘了一幅苏联领导人几乎不断地对南斯拉夫施加压力的图景)是“一本可怕的书”,是“反苏的”。据悉,苏联已向南斯拉夫外交部提出不满,虽然官方还未予证实。 这些日记最令人感兴趣之处是,苏南关系的基础从来没有这样详细地暴露过。 苏南两国领导人在外交招待会上面带笑容,他们的官方公报的措词又令人放心,而私底下倒底搞些什么名堂,读者在米丘诺维奇的日记中可获得独特的一瞥。其描述之坦率程度也是令人振奋的。 他所描述的一些事件发生在二十年之前,就是苏南关系中蜜月和危机相交替的时期。自从那时以来,两国国内都发生了许多事情,但是米丘诺维奇在前言中写道:“我们两国关系的基础没有改变。” 《在莫斯科的岁月》一书的精神似乎是这样:不管在公开场合说些什么,南斯拉夫领导人认为,克里姆林宫的最终目的过去是,将来仍然是使南斯拉夫回到苏联集团。 米丘诺维奇列举了苏联领导人为什么要征服南斯拉夫的三个原因。第一,这会使苏联成为一个地中海国家,这在苏联历史上将是第一次。第二,这会在欧洲创立一个完全在苏联控制下的铁板一块的社会主义集团。第三,有关共产党国家间关系中的“独立与平等”的言论(独立平等最初是由南斯拉夫提出的)就会停止。 米丘诺维奇在一九五六年三月二十一日的日记中写道,苏联领导人认为,没有南斯拉夫参加的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和领土上都是不完善的阵营,容易遭到侵蚀。 看来毫无怀疑,《在莫斯科的岁月》一书,反映了南斯拉夫领导人的观点:他们希望强调,即使在八十五岁的铁托总统去世以后,南斯拉夫也不会屈从外来的压力。 在贝尔格莱德,还普遍认为,鉴于这本书可能会引起克里姆林宫的忿怒,写作和出版这本书必定得到了非常高级当局的批准,尽管南斯拉夫官员说,这只是米丘诺维奇和出版者之间的私人问题。 可能会激怒俄国人的许多段落之一,就是对苏斯洛夫的批评,他仍然是苏联共产党政治局中很有影响的成员。 米丘诺维奇写道:“只要同苏斯洛夫谈话,南斯拉夫和俄国人就不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现在莫斯科的外国外交官将会羡慕米丘诺维奇当时能够接近苏联领导人。他每隔一周见一次赫鲁晓夫,有时谈话达六小时之久,并在谈话中透露一些不寻常的秘密。那时候苏联领导正对外部世界实行开放,向南斯拉夫求爱是这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米丘诺维奇日记中宝贵的历史纪录,第一次详细描写了在苏军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侵入匈牙利的前夜,赫鲁晓夫和铁托的绝密会谈情况。会谈地点是南斯拉夫这位领导人的私人岛屿布里俄尼岛。只有六人在场,包括米丘诺维奇,他们十小时的谈话没有记录。 米丘诺维奇描绘了赫鲁晓夫(那时他已决定入侵)从保加利亚乘一架双引擎飞机,经过非常颠簸的飞行后如何晕头晕脑地到达布里俄尼岛的。在讨论谁将代替纳吉担任匈牙利领导人时,在场的几位南斯拉夫人赞成现任领导人卡达尔,理由是他可能比较容易为舆论所接受,因为他曾在监狱中呆过。 俄国领导人当着米丘诺维奇的面,对南斯拉夫进行的许多指责实际上是由一些小事引起的,而在这些小事的背后隐藏着苏联对南斯拉夫的更强烈的忿怒。当南斯拉夫报刊没有全文刊登赫鲁晓夫答复铁托的讲话时,就被认为是直接冒犯苏联和赫鲁晓夫本人。 使人们产生疑问的是,由于米丘诺维奇这本书的出版,现任南斯拉夫驻莫斯科大使,现在在他的日记中正写些什么东西呢?
第 3 版
1. 柬埔寨电台广播柬新闻和宣传部声明
【合众国际社香港一月一日电】越南今天提议同柬埔寨解决激烈的边界冲突,保持团结友好与谈判相结合的政策。这项重新提醒与美帝国主义共同战斗的长篇声明说,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始终知道,他们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独立自由而战,而且是为了所有三国人民的共同胜利而战”。 柬埔寨昨天与越南断交,指责越南在边界一带发起“预谋的不宣而战的战争”,旨在并吞柬埔寨。河内作出反应说是柬埔寨先动手的。 双方互相指责对方犯下了暴行。 【美联社曼谷一月三日电】柬埔寨今天拒绝了越南提出要通过谈判结束日益扩展的边界战争的建议。这里监听到金边电台播送了新闻和宣传部的一篇声明。声明称越南的这项和平计划是“包藏着祸心和欺骗”。广播说,只要越南武装部队还留在柬埔寨的领土上,那就不可能谈判。 新闻和宣传部的声明说:“柬埔寨人民和革命军必须把越南侵略军清除出民主柬埔寨领土。” 越南是在柬埔寨于上星期六暂时断绝了同这个共产党邻国、一度的盟友的外交关系之后提出要举行谈判的建议的。 广播说:“民主柬埔寨坚决拒绝在越南侵略军的威胁和逼迫下进行谈判。对于越南侵略军只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必须把他们全部肃清……” 【法新社曼谷一月三日电】柬埔寨政府今天通过广播对越南一日提出立即谈判的要求作了答复,说谈判的先决条件是越南军队全部撤出柬埔寨领土。 官方的柬埔寨电台还说,政府正在全国各地组织集会。乔森潘主席昨天在金边的一次集会上呼吁人民以加紧生产来支援军队。 这家电台还广播了宾努的一封信,信中对于同越南断绝外交关系和采取行动制止外国侵略的决定表示支持。 【法新社曼谷一月四日电】柬埔寨官方电台今天广播了前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的支持电,支持现政府采取反击“越南侵略”的方针。 致波尔布特总理的支持电表示赞同柬政府十二月三十一日发表的政策声明。
2. 美报评苏联报纸对越柬冲突的报道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一月二日刊登一篇评论,题为《莫斯科和中国分别支持亚洲两个成为仇敌的国家》,摘要如下: 中国和苏联昨天表明,它们在越南和柬埔寨的激烈争端中各自偏袒一方。 在莫斯科,政府机关报《消息报》仅仅刊登了越南关于它同另一个共产党国家发生的争端的说法。 这是苏联的新闻宣传工具自从柬埔寨指责越南人入侵它的领土而宣布同河内断交以来第一次提到这场争端。 在《消息报》刊登的那篇报道中,越南指责柬埔寨掀起了一场“民族主义的仇视”和“诽谤”越南的宣传运动。 《消息报》指出,越南曾要求同金边就对立的领土要求进行谈判。 中国则仅仅刊登了越南对这一争端的报道的简短摘要。 与此成为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的新闻宣传工具几乎全文刊登了柬埔寨对越南提出的指责。其中还包括金边对它所说的那些在入侵的越南军队中担任指挥官和顾问的“外国人”提出的“警告”。 虽然柬埔寨的外交官不肯具体说明这些外国人是哪国人,但是据信金边正试图把苏联同据说是越南发动的攻势联系起来。 北京几个月以来一直设法让柬埔寨和越南使它们边境一带的局势平静下来。自从两国的共产党人于一九七五年四月获得胜利以来,冲突已经升级,从小规模的战斗发展到出动成师兵力的战斗。 【美联社莫斯科一月二日电】苏联今天表示支持越南就其同柬埔寨的边界争端进行谈判的提议,但是,没有对这一冲突应归咎于哪一方作直接评论。 苏联这一支持是在以苏联为后台的、总部设在赫尔辛基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的一篇声明中作出的,该组织在对外政策问题上常常是为克里姆林宫说话的。对该组织的一些声明,苏联报刊一贯是作大量报道的。 苏联《真理报》今天刊登的一篇关于越柬边界冲突的报道,详细地援引了越南对柬埔寨入侵的指责。而对柬方,只是报道了柬埔寨暂时中断与河内的外交关系的决定。
3. 泰国军方人士谈柬越边境近日战况
【法新社曼谷一月三日电】柬埔寨和越南之间的冲突今天未有发展,据说双方只有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不过都在发表猛烈指责对方而又互相矛盾的声明。泰国军方的一位发言人说,看来最猛烈的战事只限于波萝勉省和柴桢省的鹦鹉嘴地区。在极北部的腊塔纳基里省和蒙多基里省,以及在南部的贡布省,据说只有小冲突。 泰国军方发言人表示,柬埔寨首都金边一时还没有危险。 一位外交界人士说,用最新的科学方法从高空拍摄的照片证实了战事目前处于停顿状态,但是金边和河内之间的宣传战仍然毫未减弱。 【法新社曼谷一月四日电】曼谷消息灵通的军方人士今天说,越南军队控制了柬埔寨整个“鹦鹉嘴”。鹦鹉嘴(波萝勉省在这个地方)是深入越南领土几乎达一百公里的一个突出地区,离胡志明市约六十公里。 如果对鹦鹉嘴的控制得到证实,这就意味着越南部队已到达金边东南约一百公里。据柬埔寨说越南部队有几个师参战。 柬埔寨驻北京大使昨天说,柬埔寨革命军已发起了成功的反击。 【法新社曼谷一月三日电】泰国的消息灵通人士今天坚持说,越南军队只侵入了柬埔寨的鹦鹉嘴地区,并且驳斥关于他们已经控制了距金边不到六十公里的地区的报道。 在南边,据报道,他们已经控制了距金边七十公里的茶胶和首都东南六十公里的湄公河上的乃良渡口。 在北边,据传,越南军队已经侵入波萝勉省的纵深地区。 【路透社北京一月三日电】柬埔寨驻北京大使馆今天说,柬埔寨同越南军队的战斗仍在柬埔寨边境省份柴桢和茶胶继续进行。 柬埔寨大使馆发言人今天在回答本社记者的问题时说:“侵略仍在继续,但是遭到柬埔寨军队的激烈反击。目前侵略军处于困难境地。”
4. 法新社谈吉布提的政治形势
【法新社吉布提十二月二十七日电】吉布提共和国在获得独立六个月后,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并面临一种特别困难的经济形势。 这场政治危机是由五位政府成员,其中包括总理,在十二月十五日手榴弹谋杀事件后提出辞职前引起的,由阿法尔族代表组成的一个组织被认为对这一谋杀负有责任。 这场危机一一政权的第一次危机是预料中的,许多观察家们认为,这次危机可能导致一种爆炸性的形势,如果不很快求得解决、从而恢复独立前夕表面上看已实现的不牢固的种族平衡的话。 事实上,这次危机基本上是种族对抗的反映,这种种族对抗一直是动摇着国家。这一次阿法尔族人指责伊萨族人垄断权力,不实行独立时答应的民主作风。 除了与两个邻国(埃塞俄比亚偏袒阿法尔族人,索马里偏袒伊萨族人)的形势有关的政治危机之外,由于过去各政党的存在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系到人民解放运动,在五月八日选举时它是唯一主张投无效票或空白票的政党。人民解放运动完全是阿法尔族人组成的,它自称奉行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运动已被解散,它的领导人已受到追捕。第二个问题关系到索马里海岸解放阵线,它以前被禁止,基地设在摩加迪沙,它把好几起恐怖行动都说成是它干的。 在独立后,索马里海岸解放阵线的党员约七百人,已大批回到了年轻的共和国,其中有些人是带了武器的。他们尽管加入了国民军,但仍想使人们知道,在一定时候,他们是能影响政治决定的,并成为一支必须依靠的力量。 在经济方面。吉布提的生命一方面是依靠港口,另一方面是依靠法国一埃塞俄比亚铁路。港口的活动已大大减少,铁路交通运输由于欧加登战争而完全停止。 铁路运输量过去每年是四十五万吨,现在运输量下降到零,对这个年轻国家是一个真正的灾难,它又不得不向共和国雇佣的公司职员发工资。并已考虑解雇大批职员。 至于港口,港口活动所以没有下降到零,那是因为它还能起再分配的作用,因红海上的其它港口特别是阿萨布港(埃塞俄比亚)拥塞。港口运输量从六月一日以来下降到六万二千吨,而今年头五个月为十八万四千吨。 水和燃料的供应减少了三分之一,因为船只的数目每月从一百五十艘减少到一百艘。 预计一九七七年的赤字将达到六千万吉布提法郎,如果形势在一九七八年没有好转,赤字将会达到二亿三千万吉布提法郎,这个赤字比关闭苏伊士运河时出现的赤字还要高。 某些国际公司已表示对吉布提感兴趣,特别表示愿意使吉布提成为一个通达澳大利亚的集装船的装卸港。然而这种假设只有在最大的政治稳定的情况下才能考虑,而且需要大量的投资。 还有两个问题影响着年轻共和国的经济:卡特草的进口和难民的涌入。卡特草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一种麻醉性草,独立后不久被禁止,现在根据总统的法令又被允许进口。虽然这可以使政府收税,但是它加重了劳动者的开支,他们甚至高价买这种草。至于难民,大部分是伊萨族的埃塞俄比亚人,他们是从欧加登战区逃出来的,人数己达一万四千,他们的生活一部分是由政府负担。
5. 法国表示希望柬越冲突和平解决
【法新社巴黎一月二日电】题:法国外交部与越南—柬埔寨冲突 法国外交部二日指出,它对在东南亚再次出现战斗感到遗憾,并希望“本着平等、尊重主权以及和平解决分歧的愿望”在世界这个地区建立和平。 外交部发言人说:“不管我们对柬埔寨政权的看法如何,我们不能不对在世界这个长期经历战争的地区,两国人民之间再次进行战斗而感到遗憾,而我们与这两国人民都有着很密切的历史关系,我们一直对他们抱有深厚的友谊。” 该发言人指出,法国政府认为,世界这个地区的和平“应建立在平等、尊重主权以及和平解决这个地区国家之间存在的分歧的愿望的基础上”。 【合众国际社巴黎一月二日电】法国今天敦促越南和柬埔寨停止它们的武装冲突,和平解决它们的分歧。
第 4 版
1. 日《自由世界》文章:《投在南太平洋上的中国的长长的影子》
【本刊讯】日本《自由世界》月刊十一月一期登载防卫研修所研究室长岩岛久夫的文章,题目是《投在南太平洋上的中国的长长的影子》,摘要如下:前言 今年七月,我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维多利亚大学国际关系讲座中,以《从保保障安全的角度谈亚洲与日本》为题,辅导了大学研究生的讨论。然后绕道澳大利亚回国了。 无论是到外交部、国防部,或者是到大学等任何地方去,人们问及的首先是关于今年四月我“访华的印象和观感”的问题,是我根据这次访华对中国最近的动向,特别是对中国现代化有关的各种问题的看法。在维多利亚大学的这次讨论,也是在我动身前他们就告诉我一定要讲关于访华的事。 远离中国的南太平洋的白人国家对中国竟是如此关心,我简直没有料到。虽然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没有不关心中国的国家,但竟是这样高度关心,在我离开日本以前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所以,他们的关心反倒是教育了我。 四月访华以后过了两个月,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又有人问这问那,使我的访华印象好象又复燃了。拿出来再看一看我访华后写的一直放在抽屉里的笔记,还是有新的感觉,而且在六个月以后的现在也觉得有新的意义,感到从中可以发现相当高度的政治“信号”。中国的现代化和美中关系正常化 许多问题中最大的问题,无论怎么说也是中国的“现代化”和美中关系正常化如何的问题。 对前者,我大体上指出三个问题:(一)尽管说要现代化,也不会放弃“自力更生”的主张;(二)实现现代化需要很长的“时间”和“钱”。(三)只要中国坚持以“政治第一”的原则来进行,就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损害现代化所需要的“经济合理性”,现代化就不能不拖延很久。 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认为必须引进“外资”或者“外国技术”,但这将始终是在坚持“自力更生”范围之内的。但是可以说,没有外国的援助,快速现代化是不可能的。没有美中关系正常化,从对中国的这种“援助”竞争来说,美国不能不落后一步。要在中国确保和其他国家平等的经济地位,是美国的传统亚洲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落后于日本和西欧国家,这对美国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归根到底,不妨说问题自然而然就牵连到“处理台湾”的一个问题。 台湾将处于什么地位?这是日本人也不能不关心的问题。当然人们要问“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北京认为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包括日本、美国在内,外国不得干涉。那么,除了由北京和台湾谈判以外就没有办法了吗?“制度”不同的两方走到一条路上来,是根本不可能的吗?正在逐步“台湾人化”的台湾动向,似乎在这方面掌握着关键。不停地呼叫“反攻大陆”的台湾正在变化。而且呼叫“迅速现代化”的北京也越来越富于灵活性了。希望“时间”迟早会自然地解决。党军关系和人民战争的战略 同中国现代化问题连在一起,是中国的军事战略,即“人民战争”战略是否会随着现代化而发生变化。我的真实印象是,如果我访问的一百二十四师的现状是实情,那么,党和军在目前是成为一体的。 就“人民战争”战略而言,这正如在“自力更生”范围内实行现代化一样,不会由于军队的现代化而改变这个战略。这是我的真实印象。我不同意人们常说的,即中国促进军队现代化,已改变为在边界上进行对苏决战的战略姿态。这一定是中国人自己也很清楚的。“中苏边境的百万苏军会被吞没在辽阔的中国领土中……”他们的人民战争的可怕也是苏联人通过自己的体验而很清楚的。如果中国人放弃这个战略,以其半瓶醋现代化的解放军进行决战,那就正中苏联下怀。中国人是不会不知道这一点的。 中国军队的武器的落后性已经揭开了面纱,几乎全是五十年代苏制武器的仿制品。补救这种落后性的方法,一个是促进核武器的发展以作抑制工具;另一个是维持人民战争战略。在这两者之间缓慢地——虽然说要迅速现代化,但实际步伐不可能不是缓慢的——有重点地分阶段地进行落后于时代的武器的现代化,首先是充实海军和空军的力量。这是我实际观察了解放军现代化之后所获得的印象性解答。中苏和解的可能性和对苏联的看法 还有一个必定有人问及的问题,那就是对“中苏和解”的可能性的估计。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将来如何虽不知道,但是“只要中国采取目前这样的对苏看法,采取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定发生的看法”,那中苏就是不会和解的。 中国人对苏联的看法,一句话,就是“‘社会帝国主义”。他们认为苏联是口头上标榜社会主义的帝国主义,充满欺骗,霸权主义的侵略性比美国那样的资本家帝国主义更凶险。 这样的苏联同美国必然是“互相对立,互相争夺”,最后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总之,就是说苏联的霸权主义扩张活动迟早要达到美国不能容忍的地步,超过了限度时,就会发生大战。 我虽然不是支持这种说法的人,但是,中国一定要强调这种说法的背景,我却感到是可以理解的。 看了这种情况,我更加觉得“中苏和解”是很难的。如果说两国可能和解,那首先在两国之间要有“会谈”的姿态。其次是两国必须创造这样的国内“环境”和“条件”。而现在,却看不到这样的气氛。
2. 港报文章《代替电讯 效率增加亿万倍“光通讯”进入实用阶段》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去年十月六日载文,题为《代替电讯效率增加亿倍“光通讯”进入实用阶段》,全文如下:(原提要:目前的通讯须用电缆,电缆须铜,世界铜的资源只够用三十年。“光通讯”使用玻璃纤维,用地球上最多的石英制造,通讯效率比电缆大十亿倍。) 利用光线进行通讯,代替现在的电缆通讯的新技术,已经进入实用化的阶段。近年来人类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令人叹为观止。 利用光从事通讯,比现在使用的电通讯,可以传送远为大量的讯号。而且“电线”、“电缆”要使用大量的铜,铜是宝贵的原料,世界上产铜国只有那么有数的几个。利用“光”来通讯,所用的材料是石英,这是地球上到处都有的东西。日本奈良县生驹市现正准备利用光来进行电视有线广播,一年后可以实现标志光通讯已步入家庭的实用阶段。 光通讯不可缺少的是运送讯号的传送线路。这是用直径○·一至○·二毫米象头发一样细的玻璃纤维做成,透明度高,使光的屈折率减至最小。这种玻璃丝的原料就是石英。 用电通讯,电的传导要用铜线。据专家说,全世界的铜的资源最多只能用三十年,铜矿的枯竭是时间问题,比石油的枯竭时期要来得早。 而石英呢,地球上遍地都是,完全不必担忧资源问题,而且只要几克的石英便可制出一公里长的光通讯用的玻璃丝(又称“光纤维”)。 医疗用的微型胃照相机等,已经使用“光纤维”传导通信,它的长度只有半米。 真正的光通讯用的“光纤维”,长度往往数十、数百公里。但是光在“光纤维”通过时,距离一长,能量就弱,代替电讯还有困难,为了减少光在传导中的损失,美国和日本先后制造一种损失率较小的“光纤维”,即每一公里损失光能百分之十以下,同时在光线讯号输运的沿途,每五、六公里设置一座增幅器,加强放大光讯号,这样就使光通讯达到实用化。 对光通讯来说,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设计效能良好的光讯号振荡装置。普通的光线,有各种不同的波长混在一起,不能利用来输送光讯号。科学家终于想到利用半导体产生激光,注入“光纤维”的玻璃导线中心。最初的激光振荡器使用寿命短,不堪久用,现在制造出一百万小时的新装置,光通讯的必要设备大致齐全了。光通讯的经济之处,在于一条同电线一样粗细的玻璃线,光通讯所载的讯号比电通讯要大十亿倍。 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日本都在开发光通讯。将来光通讯的玻璃缆将取代目前的通讯电缆,而通讯的数量则增多以亿倍计。这种新的革命通讯系统将使人类的通讯更加频密、方便,达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日本奈良县生驹区建设的光通讯中心,先以周围三百户家庭为对象,进行用光通讯的有线电视传播实验,如果实验成功,将是世界上第一次的尝试。通讯预定在明年秋天开始,当局将光通讯受像电视机置于各个家庭,观察用光载运的电视讯号的图像变化,光通讯电视机外型和一般电视机差不多,只是按钮式控制开关更多。这些开关控制着电视摄像机、麦克风。除了播送电视外,市、区的办公厅等机关也通过光通讯传达通知、新闻到各家庭。光通讯的最大的特征,是电视机可以当作电视传真电话使用。使用时只要对住机上的摄像机和麦克风,一按钮,你的形象便传到光讯号中心,转播到别的电视机去。就是说,又可接收电视,又能做电视电话的用途。
3. 日研制可同时收看两个台的彩色电视机
【合众国际社东京十月七日电】星期五,大阪声宝电器公司职员公开介绍一种同时可收看两个电视台的采色电视机。 该职员说,在这种三十三寸双线路电视荧光幕一角有一个一寸乘寸半的画面,观众可以从此收看别台。电视观众只要预先对好两台,再轻按一个按钮,就可以同时收看两台了。(转载香港《大公报》)
4. 彩色电视机发明人戈德马克去世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二月十五日报道: 当你欣赏三十三转的唱片播出的音乐时,你有没有想到这种慢转密纹唱片,是谁人发明的呢?又当你收看采色电视机,你又有没有想到采色电视机的发明人是谁? 它们的发明人是彼得·戈德马克。不过,他在十二月七日在美国威斯彻斯特市发生的一次交通意外中去世,终年七十一岁。 戈德马克原籍匈牙利,一九三三年带着在维也纳大学考取的物理学衔前往美国。他一九三六年起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研究所任职。直至退休时,在声学、电视学和电影摄制方面,作出了一百五十多项发明。 戈德马克发明采色电视是在看过《乱世佳人》这套采色电影之后才动手的。在一九四○年,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采色电视机。 八年后,他又发明了慢转密纹唱片,革新了唱片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