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11-28

第 1 版

1. 萨达特邀请中东问题有关各方到开罗开会

【路透社开罗十一月二十六日电】萨达特总统今天说,他即将邀请美国、苏联、以色列和卷入中东危机的阿拉伯国家到开罗来为恢复日内瓦和平会议作准备。    萨达特总统在人民议会发表讲话谈他上星期的耶路撒冷之行时说,他即将请代理外长加利博士同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以及莫斯科和华盛顿联系。    他说,加利博士将告诉他们,从下星期六(十二月三日)开始,“我们愿意在开罗接待参与冲突的各方,包括以色列”。    他说:“我们应该在开罗会晤,为日内瓦会议作准备,以便我们能在日内瓦讨论真正的问题。”    萨达特总统着重指出,尽管莫斯科电台指责他到以色列去是出卖阿拉伯的权利的行为,但是他还是要邀请苏联到开罗来。    萨达特说:“我们将邀请苏联,让苏联不要以为我们是要把他们撇在一边。但是我要警告,如果苏联企图在道路上设置什么障碍,那他们就是犯了在他们一辈子里最大的错误。因为,我现在在这里公开地告诉你们,凡是我们认为能够带来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的长久和平的东西,我们就接受,无论是苏联还是其他任何人都与之不相干。接受不接受在我们。”    【美联社开罗十一月二十六日电】埃及总统萨达特在他的后半段讲话中离开了讲稿,对批评他的阿拉伯人发动了攻击。    尽管萨达特打算邀请这些人出席和平会议,但是他反复地指责苏联加剧了他的以色列之行在阿拉伯阵营里引起的分裂。    萨达特敲着桌子,紧握的拳头放在胸前,一只手举过头,以强调他的论点。他说,阿拉伯怀疑他已出卖给以色列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这位埃及总统说,苏联之所以反对他,“是因为他们一向希望的、现在仍希望的,就是使不战不和的局面继续下去”。    如同萨达特一周前对以色列议会的讲话一样,他没有提及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色列拒绝承认该组织。    没有迹象表明萨达特也邀请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它称萨达特为叛徒)出席所提议的开罗会谈。    萨达特指责说:“叙利亚现在正在唆使巴勒斯坦人反对我们。”    【合众国际社开罗十一月二十六日电】萨达特总统今天说,他将邀请中东冲突的当事各方(包括以色列)到开罗讨论重新召开日内瓦和会的准备工作。    萨达特还叙述了他与以色列国防部长魏茨曼进行的谈话,谈话表明,在萨达特进行访问以前的十天中,埃及和以色列可能是处于第五次战争的边缘。他说,当埃及武装部队进行演习时,魏茨曼认为他们准备发动突然袭击。

2. 以色列接受萨达特的邀请

【法新社耶路撒冷十一月二十六日电】今天这里发表的一项官方公报说,以色列已接受埃及总统萨达特关于派代表在十二月三日在开罗会谈中东冲突问题的邀请。    公报还说,以色列拒绝萨达特为签订和约而提出的条件。    公报说,“当埃及外长的邀请到达耶路撒冷的时候,内阁将决定派出代表参加开罗会谈。”    公报还说:“埃及总统关于以色列撤至一九六七年六月四日的边界和建立巴勒斯坦国的要求,是同以色列的立场背道而驰的。这一态度得到了一百二十人议会的一百多名议员的赞同,将继续作为以色列同其每个邻国之间签订和约的谈判基础。”    公报最后说:“正如埃及同以色列之间已经协议的那样,这些谈判将在任何一方不提任何先决条件的情况下进行。”    【美联社耶路撒冷十一月二十六日电】由于贝京同七个内阁部长在他的住所会谈时没有收到任何请柬,他没有发表正式的答复。    但是,发言人帕蒂尔发表声明说:“当埃及外长的正式请柬到达耶路撒冷时,内阁将决定授权谁代表它参加开罗会谈。”    预定明天上午举行内阁会议。如果埃及外长加利的请柬在那个时候以前到达,会上就可能任命以色列代表。由于萨达特命令他的外长发出请柬,有人推测,将会派以色列外长达扬去开罗。    【路透社耶路撒冷十一月二十六日电】以色列官员今天在这里说,萨达特总统正在继续保持他的中东和平努力的势头。    以色列官方电台记者所采访的阿拉伯问题专家说,萨达特总统的讲话是他保持和平谈判势头的强有力的战术的继续。    在萨达特结束了在开罗议会的讲话的几分钟之后,以色列议会的几名议员上书给议会和总理贝京,极力主张立即讨论萨达特的讲话和正式接受他的邀请,派代表团去开罗等问题。

3. 巴解放组织发言人拒绝立即评论萨达特建议

【合众国际社贝鲁特十一月二十六日电】一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发言人说,埃及总统萨达特在议会的讲话证明了在他最近对这个犹太国家进行访问时,他没有得到以色列的让步。    就在他讲话几小时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宣布,它已指定了一个代表团参加即将在利比亚举行的最高级会议。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发言人拉巴迪拒绝马上评论萨达特的建议。但是一位巴勒斯坦人士说,执行委员会决定派遣一个代表团出席利比亚最高级会议,“这事实上就是对这个建议作出的实际答复”。    【法新社贝鲁特十一月二十六日电】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星期六晚同苏联驻黎巴嫩大使索尔达托夫进行了会谈。关于会谈内容没有透露。

4. 西蒙斯《猜疑的三角关系:苏、印、中》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十一月十九日刊登该报撰稿人西蒙斯的新德里电讯,题为《猜疑的三角关系:苏、印、中》,副题是《德里虽然对美国热情,但是仍然牢牢抓住同莫斯科的关系》,摘要如下:    尽管官方不断地大吹特吹“真正不结盟”的漂亮话,而且卡特总统也计划到这里来访问,但印度同苏联仍然保持着比同美国更密切的关系。    虽然政府上星期对卡特推迟访问表示失望,但是此事对印度同美国的关系几乎没有什么影响,预料这种关系仍然是“适当的”,但是有点距离。    一言以蔽之,原因在中国:德赛总理同他的前任英·甘地一样害怕幅员广大的邻国。印度把苏联看作是一个会帮助它对付中国可能的侵略的盟国。而美国的作用却仍然是令人怀疑的。    自从印度从英国手里获得独立三十年以来,美国源源不断地向印度提供了价值一百亿美元的援助,比向任何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援助都多。那些认为印度人应该对这种慷慨的援助表示感谢、或者至少内心应当知所感激的美国人都失望地走了。    另一方面,苏联人在有特殊需要或者发生危机的时刻站到了印度一方。当印度空军需要现代化的战斗机时,苏联人提供了米格式战斗机。当已故的总理尼赫鲁要在波卡罗建立一个树立声望的钢铁厂时,苏联人挺身而出。当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在一九七一年领导印度同巴基斯坦开战时,苏联人给予了道义上的支持,就是那一次签订了为期二十五年的友好条约。    在所有这些情况发生时,美国不是没有答应印度的要求,就是象在一九七一年为孟加拉国独立而开战时一样,“倾向”于印度的敌人巴基斯坦。    当甘地的政府在三月份为一个包括几个明确表示亲西方的部长在内的联合政府所代替的时候,许多外交官和记者都预料印度外交政策要改弦更张,离开莫斯科而靠拢华盛顿了。    情况并非如此。德赛政府上台后不久,感到惊慌而不摸底细的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就飞到新德里。    葛罗米柯很快发现他不用担心。印度外长瓦杰帕伊要他放心,印度以印苏关系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基石。而瓦杰帕伊还是内阁中被认为最“亲美”的部长。    德赛上个月访问了克里姆林宫,消除了葛罗米柯和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心上还可能残存的任何疑虑。    所有这一切都不是说德赛政府不想改善同美国的关系。它确实是希望的。在某种程度上说,关系已经在热起来了,但是可能是由于一些表面的理由。    大多数印度人都对能通过投票箱就推翻了甘地夫人而感到自豪,并且也为这一成就能得到卡特的承认而感到高兴。    可是,印度外交部的一位高级官员强调决不能为了要切实改善同美国的关系而损害印度同苏联的关系。    这位官员并没有说理由是因为印度需要有强有力的盟国来对付中国。但是用一位西方国家大使的话来说,自从一九六二年喜马拉雅山区边界一仗中国军队深入印度以来,“这是他们心底一直念念不忘的事”。    最近几个月,有一些不明显的迹象表明,印度希望减少它的大部分军事要依赖苏联的局面。例如:国防部长在考虑从英国购买垂直起落的战斗机。然而,除非卡特政府准备给印度以美国军事装备,否则,印度就将继续保持同莫斯科的密切关系,因为它的大部分军火都要从苏联来。

第 2 版

1. 美国《纽约时报》专稿《美苏将举行限制出售武器的会谈》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十一月二十五日刊登理查德·伯特二十四日发自华盛顿的专稿,题为《美苏两国将举行限制出售武器问题的会谈》,副题为《鉴于莫斯科的武器政策,人们认为确定举行正式的会谈是一个重大的步骤》,摘要如下:    一些官员今天说,在卡特政府的促使下,苏联已经同意十二月月中在这里就限制苏美两国出售常规武器的问题举行正式会谈。    一些官员希望,通过举行一系列的会谈,最终将达成一项共同限制两个超级大国向第三世界出售武器的协议。为期一周的会谈将是这一系列会谈中的第一次会谈。    这些官员说,会谈的目的在于向苏联的谈判代表详细解释卡特总统的新的武器政策,并向他们提出双方如何减少出售武器的各种主张。政府希望达成限制转让先进武器的协议,而且也希望在向第三世界的不同地区提供武器的整个问题上达成比较广泛的协议。    参加这次会谈的美国代表团将由国务院政治军事司司长盖尔布率领,而且还包括五角大楼和军备控制和裁军署的官员。苏联的谈判代表团将由在维也纳参加讨论共同削减军事力量的东西方会谈的前首席谈判代表赫列斯托率领。    据认为,莫斯科同意举行这次会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不希望被人看作对一项重要的控制武器的新倡议采取拖延手法。据说选择一名比较重要的谈判代表赫列斯托担任苏联代表团团长一事,反映了莫斯科对这次会谈的重视。    就这两个国家的情况来说,在近几年内向中东各国以及在较小的程度上向非洲出售的武器大幅度地增加了。美国已经同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草签了出售大批武器的协议。苏联也加紧了向伊拉克和利比亚出售武器和提供援助的活动,并在今年同埃塞俄比亚签订了一项新的合同。    一些官员说,由于华盛顿和莫斯科保证继续向这些国家出售武器,因此不可能通过谈判在不远的将来大大减少美苏两国出售武器和提供援助的整个数额。但是他们争辩说,双方也许有可能就转让具体的武器(例如先进的战斗机和地对地导弹)的指导方针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如果得到这些武器,就可以根本改变中东或其他地区的军事力量对比。    此外,一些官员还希望缔结一项限制两个超级大国同新的武器接受国,特别是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地区的武器接受国达成交易的协议,因为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在这些地区现在都没有出售多少军事装备。    这次会谈的另一个目的是使其他大的武器供应国采取克制做法。法国和英国分别是居第三位和第四位的最大的武器出售国。据估计这两个国家去年都同欠发达国家达成了十多亿美元的武器交易。    据一些官员说,政府已同英国和法国就参加限制出售武器的协议问题进行了接洽,但是据说这两个国家都坚持认为,如果超级大国之间不作出一项安排,这样的合作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官员表示,虽然美苏两国达成一项协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这两个国家开始进行对话,可能使法国、英国和其他欧洲武器供应国更难于反对同美国政府合作。

2. 罗通社报道《马科维斯库─万斯会谈》

【罗通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六日电】题:马科维斯库—万斯会谈    罗马尼亚外交部长马科维斯库和美国国务卿万斯在华盛顿会谈,在谈到欧洲安全和合作问题时他们强调指出,他们两国政府重视最近举行的贝尔格莱德会议,重视两国参加会议的代表团为使会议通过建设性措施、为彻底履行最后文件、为确保在欧洲建立和平和安全的过程的连续性而进行的合作。    两位部长还讨论了最近中东的事态发展,强调他们的这一观点:应该加强政治和外交活动来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尽快建立这一地区的公正和持久的和平。为了筹备日内瓦会议,应该作出新的姿态。    在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双方还研究了当前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问题,强调指出,国与国之间建立公开的经济关系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抱有的合法愿望,而且也是保障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一个条件。在联合国进行关于这一问题的辩论时,两国政府表示了这种关心。并强调各国必须参加国际上为建立国与国之间新的、公平的和公正的经济关系而作的努力和所采取的行动。    双方还就拉丁美洲局势交换了意见。    两位部长回顾了罗美关系的主要问题,满意地指出了罗美之间的合作友好关系。他们重申他们都愿意为继续发展这种关系而努力。这种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还有利于国际和平与合作。    【法新社布加勒斯特十一月二十六日电】罗通社今天报道,罗马尼亚外长马科维斯库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万斯举行了会谈。    罗马尼亚没有正式宣布马科维斯库前往美国一事。但是,南通社昨天报道,马科维斯库在正式访问伦敦以后,进行了一次“没有预见到的工作访问”。    南通社报道,马科维斯库之行的目的之一是为明年夏天卡特总统和齐奥塞斯库总统之间的一次会晤作准备。

3. 香港《快报》报道:《英国成枪杆子世界──生命保障已成空谈》

【本刊讯】香港《快报》十一月二十四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英国成枪杆子世界——生命保障已成空谈》,摘转如下:    在英国平均每四十小时,就有人被枪威胁及是受到杀伤,这是前英国王室保镖麦干尼尔说的,最近他在一权威杂志上说,更多的人有枪及扣着扳机,而英国警方则没有权力阻止此爆炸性的情势的发展。    英国的非法枪械的其中一个来源是欧洲大陆,而英国并无对枪的管制的充分法律,拿着枪杆的人,似乎站在胜利的一方面。也许说这一些话,受到官方的统计数字的反驳,因为只有三百四十名公民,有权携带手枪保护自己,其余的猎枪及本土自卫后备队的枪械执照,亦不过七万七千张,而且在九年来,申请新枪照的数字,在逐年递减中,枪照的总数已减少了三分之一。    可是拿去给专家鉴定的新枪数目却大为增加,而持械犯罪的数字,也是有增无已,近年来已增加了一倍,困难的是管制枪械的法例实在是太陈旧了,不能充分管理持有或使用这些枪支的人。    英国的枪杆子的主要来源是运动家,也就是打猎及射击家,与太疏忽的欧洲大陆枪商,过去数十年,打猎只是贵族及富翁的玩意,二十年以来情势改变了,普通的人亦有资格去狩猎了,他们就申请猎枪枪照。    一位处理军火管制的高级警官说,对于持有枪械的管制,实在是太松弛了,如果想有一支枪,只要向当地的警署填申请表,缴费及等候就行了,警察只要调查过去无案底,行为良好,一定是签发枪照的。但是最害怕是他们的枪,被犯罪分子借去,从事非法之目的。    但是体育用的枪落在歹徒手上,是大派用场的,英国有关方面已呼吁,对于打猎及练靶用的枪,亦应该施以严厉的管制,因为近年越来越多的银行及私人公司,被持着猎枪的匪徒打劫。    还有在最近的许多次劫案中,损失都是在十万镑(合十七万三千美元)以上的,目击者说贼人携带的手提机枪。也许匪徒偶有配备手提机枪,但是他们可能配备的是自动猎枪。这种武器的来源,几乎可以肯定是有牌的枪店,合法地售给体育家,而落在歹徒手中的。

4. 美联社驻莫斯科记者报道:苏准备召开“讨论部队生活条件的全军会议”

【美联社莫斯科十一月十四日电】(记者:托马斯·肯特)苏联军队进一步关注它四百四十万士兵的生活条件,通常认为这些士兵的生活水平大大低于西方国家军队的生活水平。    高级军官现在正在筹备“讨论部队生活条件的全军会议”,会议将集中研究士兵的膳食、衣着和娱乐设施问题。非军方和军方的报刊已经开始发表给会议定调子的一系列报道,其中许多报道披露了军队生活的缺陷。    西方军事专家怀疑苏联军队向来苛刻的生活条件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    虽然征兵在苏联几乎是普遍实行的,但军人在义务服役——陆军两年,海军三年——期满后是否愿意继续留队,则部分地取决于部队的生活舒适与否。    苏联军队的生活条件相差甚大。莫斯科的西方人偶尔获准参观莫斯科市郊“塔曼”师这样一些样板部队,在这里他们看到了舒适的营房和大包大包的口粮。但军队报刊描绘的其他地方的部队生活条件则是另外一个样。    《红星报》最近一些社论提到帐篷、衣服烘干设备和其他供雨天野外演习用的必需品的供应不足,社论暗示,如果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那么士气可能下降。伙食不好,士兵怨声载道,甚至在已建好的军事基地里也是如此。《红星报》说,在肥沃的苏联中亚一所训练截击机驾驶员的学校里,吃饭可供选择的蔬菜如此之少,以至参观者以为他是在“北极圈内的某个地方”。    同时,报刊赞扬了待遇良好的部队的事例。《真理报》最近刊登一篇长文,介绍供驻东德的苏联坦克部队休息娱乐用的一间很普通的茶室。《红星报》把另外一个部队树作样板,这个部队除了拥有其他东西外,还有“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图书馆虽小,但却完全是部队自己的”。    观察过苏联部队的西方军事人员说,通常对部队进行艰苦的工作,作大量的政治宣传而不是用经常采用的物质刺激,来保持士兵的热情。一位西方观察家说,“他们做任何事都不大考虑每个士兵的福利。甚至在小事情上也是如此。”    士兵薪饷甚微,新兵开始拿五卢布,相当于每月六点七五美元。    据认为,苏联士兵的纪律和战斗准备状态在目前尚无问题,然而,随着全国生活水平提高,年轻人对西方情况的了解越多,苏联军队显然希望继续改善士兵的生活。

5. 法新社报道:苏驻马德里使馆进行间谍活动

【法新社马德里十一月二十四日电】本周有消息说,苏联驻马德里使馆已成为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和总参谋部情报部在西欧的主要中心之一。《改革十六》杂志说,在使馆内部,克格勃造了装甲房屋,苏联间谍可以从这些房屋里对西班牙军队、美国驻马德里使馆以及拉美国家使用的一些基地上的一切通讯系统进行间谍活动。它说,在苏联使馆、渔业公司、苏联—西班牙公司和国际旅行社工作的百分之六十的人员,以及每周使用两次马德里—巴达哈斯机场的苏联航空公司的飞机上的机务人员,都属于克格勃和总参谋部情报部的人员。

第 3 版

1. 萨达特向美记者发表谈话

【美联社开罗十一月二十六日电】埃及总统萨达特今天向美国一电视记者发表谈话,他说,如果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他的到开罗来为举行日内瓦和会奠定基础的邀请,他将单独同以色列人谈判。    他说,开罗“工作小组”的目的是要保持他一周前以他的耶路撒冷之行作为开端的和平主动行动的“势头”。    记者向这位埃及领导人问到,如果其他阿拉伯国家,例如叙利亚,不参加会谈的话,将会有什么风险。    萨达特说:“不管谁来这里,我都要同他一起开始这次会议。这要由每个人自己来决定。如果只有以色列人来,我也要开始这次会议。”    记者问他,埃及和以色列单独举行会议吗?    “是的,就象我单独在耶路撒冷拜访他们那样。”    但是他说,同以色列人在开罗或以后在日内瓦拟订的任何协议,都将是“全盘解决的一部份。我不是谋求单独解决”。    他对记者说:“如果在开罗一切进行得顺利,但是除了一两个人以外没有人参加,我们就接着到日内瓦去。”    在接见时记者问他,在他采取他的主动行动之后,美国的作用是否已经下降了。    他说:“根本不是这样。十七天来发生的一切强调说明我认为美国握有百分之九十九的牌的看法,因为它是唯一得到双方信任的国家。”

2. 法总理巴尔到叙利亚同叙总理会谈

【路透社大马士革十一月二十六日电】叙利亚总理赫莱法维今天说,他的政府不再同埃及讨论中东和平行动问题。    赫莱法维对记者说,叙利亚继续就今后在走向解决对以冲突方面采取的步骤问题同其他阿拉伯国家进行接触,但是这些国家不包括埃及。    他说,在埃及总统萨达特对以色列进行访问以后,阿拉伯的团结一致是极端重要的,叙利亚不同它的阿拉伯朋友磋商,是不会采取任何行动的。    在问及进行这种接触是否包括埃及在内,他说:“我们不同萨达特政权磋商。”    【法新社大马士革十一月二十六日电】法国总理雷蒙·巴尔今天抵达这里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这次访问突出表明了法国对叙利亚“特别是在中东”的局势的关注。    赫莱法维将军证实,法国代表团访问时进行的会谈将集中讨论中东问题。    【美联社大马士革十一月二十六日电】巴尔在抵达后不久向记者谈话时说,他对确定叙利亚对中东局势的“真正态度”感到兴趣。    叙利亚人士表明,叙利亚切望向法国说明它愤怒拒绝萨达特总统访问以色列的主动行动的原因。    这些人士说,叙利亚政府对法国在萨达特的访问问题上改变态度感到不快。最初,法国温和地批评了萨达特,但是后来又同它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伙伴一起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了他。    【路透社大马士革十一月二十六日电】叙利亚今天拒绝接受埃及总统萨达特发出的关于参加在开罗举行的一次会议,以便为恢复讨论中东问题的日内瓦和会作准备的请柬。    一位政府发言人认为,举行拟议中的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掩盖埃以新关系,他说:“叙利亚当然不会出席这一会议。”发言人说萨达特向同中东危机有关的阿拉伯国家以及向以色列、美国和苏联发出邀请的主要目的,是为以色列代表团访问开罗铺平道路。    【法新社大马士革十一月二十六日电】叙利亚外长哈达姆今天在这里说,反对埃及总统萨达特的以色列之行的阿拉伯国家将于十二月一日在的黎波里举行“小型最高级会议”。    哈达姆没有细谈哪些国家将出席的黎波里的最高级会议。

3. 美白宫发言人说:美将同接到萨达特邀请的国家磋商

【合众国际社马里兰州瑟蒙特十一月二十六日电】卡特总统今天没有立即对埃及总统萨达特邀请参加中东和会筹备会议一事发表评论。他的助手说,他要同其它被邀请的国家商量,看他们是否愿意参加。白宫发言人说,总统事先从开罗政府那里得到有关萨达特今天讲话中提到的建议的消息。卡特的一位发言人说:“我们将同那些得到邀请的国家进行磋商,看他们是否愿意到开罗聚会,为日内瓦会议作准备。”    白宫的助手说,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不时地向他汇报迅速发展的中东形势。他们说,国务卿万斯正在研究美国的反应并同卡特保持联系。

4. 英《卫报》评述印度人民党的经济政策

【本刊讯】英国《卫报》十一月十五日刊登温切斯特从新德里发回的一篇报道,题为《人民党打算为印度实行办农村工业的解决办法》《印度群众将被引上甘地的社会主义道路》,摘要如下:    经过连续近九十个小时的讨论后,印度执政的人民党昨晚宣布了人们等待已久的该党为这个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制定的经济策略。它为印度提出社会主义、甘地哲学和实用主义的混合体的主张,而这大概是多年来提出过的第一个完全新的经济方案。这个方案是全党一致通过的,据党的总书记说,“肯定”会被采纳成为政府政策。这个方案的中心是坚决推动家庭手工业和农村工业。如果要对这样一个极复杂的文件作出也许最切实的说明,那就是在十年之内印度各地不再有皮鞋厂、肥皂厂,也没有纺织厂,每双鞋、每一块肥皂和每一米布,都将是在农村制造和消费的。    印度农民也无须只种庄稼。文件说,在这里有六亿人的国内广阔市场的情况下,各得其所的人必然可以为别人生产一些东西、为自己出的气力得到报酬。    为了实行从工厂大规模转向农村作坊,党    ——最后是政府——计划下令根本修改投资法和它自己的全盘工业策略。文件中的一句重要的话是这样写的:“将不允许开办新的大量投资的企业来制造可以依法由家庭手工业、农村工业或小企业生产的任何消费品。将不允许大企业制造能够由小企业或家庭手工业制造的任何东西。”    为了帮助贯彻政策的这个关键的方面,政府将发布一些条例列出可以在农村开办的行业,将向村民发放贷款,提供为控制村民产品的质量所需的机器,将实行训练计划以提高农村制造产品的现有技术,将设立广阔的新的销售网,将努力按“合理的价格”向农村供应原料。“上面的各阶层和上层人士应当在这方面树立榜样。除非这些阶层停止铺张摆阔气,除非他们同意作出和他们的财富和责任相称的牺牲,否则不能要求普通人实行自我克制或节制他们的阶层的要求。”    党在这个纲领的序言中说,“它的宗旨是向有别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另一条道路发展。党主张在政治和经济权力分散的基础上走甘地的社会主义道路。”    党在考虑制定的雄心勃勃的农业计划贯彻时所需资金将从何处筹措?文件的另一节中建议由公营工业以廉价向农村的印度人供应物资而以全价向城市的印度人供应物资,这一点怎样能够做到?    显然,许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回答。将会就这个文件进行许多星期的辩论。但是,许多粗略地看过这个文件的人都认为,它提出了朝着解决社会的这个最难捉摸的、最麻烦的问题真正前进的可能性。

5. 印度外长谈印度同不丹的关系

【印新处新德里十一月二十三日电】萨马查尔社报道,印度外长瓦杰帕伊二十一日说,印度和不丹之间过去出现的某些使人恼火的小问题在过去六个月里已经解决,两国之间的关系现在开始了“一个信任的新时代”。    瓦杰帕伊对不丹进行了三天正式访问后回到新德里时说,现在两国之间在政治上没有误会。他说,得到外国奖学金的不丹学生过去为了到那些国家去需要从印度得到“外汇申请”表。他说这是使人恼火的问题之一。他说印度现已取消了这个规定。    瓦杰帕伊在不丹逗留期间同国王旺楚克和他的大臣会议举行了几轮会谈,双方都表示决心巩固他们的关系。

6. 印度决定把萨马查尔社拆散恢复为四家通讯社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十一月十四日电】新闻部长阿德瓦尼今天宣布,政府已决定把印度唯一的通讯社萨马查尔社分成四部分,象它们去年合并之前一样。    萨马查尔社是一九七六年二月成立的,由发布英语消息的印度报业托辣斯和印度联合新闻社以及发布印地语消息的印度斯坦新闻通讯社和新闻社合并组成。

7. 西德《世界报》评苏对萨达特访以的态度《愤怒的和平爱好者》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十一月二十三日发表一篇评论,题为《愤怒的和平爱好者》,摘要如下:    苏联对其昔日的保护者和今日的对头萨达特在以色列进行的和解访问竟如此愤怒,这是能说明一定的问题的。克里姆林宫毫不犹豫地站在阿拉伯阵营中的强硬派一边,这就一下子暴露出了它的真面目。虽然目前阿拉伯阵营中的强硬派还占多数,但对莫斯科来说有可能发生类似于在非洲之角已发生的情况,在那里的急流中发生了不利于莫斯科的换马。    几十年来,人们在联合国每次辩论中东问题时,从苏联代表口中所听到的那些固执的和平宣言,一下子露了原形,这些和平宣言完全是这样一个大国的伪装。这个大国在中东的目的就是要使冲突保持下去,如果它能做到这一点的话。这种表演是如此淋漓尽致,甚至连那些迄今为止追随克里姆林宫的第三世界国家,也都看出了苏联政府在中东形势完全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这样做的真正动机是什么。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十一月十九日和二十日的合刊刊登该报驻柏林记者写的一篇报道,题为《关于一次暴乱的推测》,摘要如下:    驻东柏林的外交官们不排除在萨达特不在期间在开罗发生一次暴乱的尝试。目前的消息说,苏联人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情报机构的官员们在过去几天同利比亚、叙利亚和伊拉克情报机构的官员们进行了协商,并为在埃及首都采取行动提供了“诀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情报机构,掌握着在埃及同东方集团合作时期得到的有关埃及统治集团内部各种事件的大量细节。由萨达特成立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发现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情报机构的一个间谍网,这个间谍网甚至在总统府内装置了窃听器。

第 4 版

1.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刊登博纳维亚的文章说:中国正大力推进调整教育政策的工作

【本刊讯】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十一月十一日刊登戴维·博纳维亚在香港写的一篇文章,题为《阶级斗争柔化》,摘要如下:    粉笔最近将在中国畅销。大规模调整教育政策的工作正在大力推进,目的是要在明年二月大学新学年开始时有一批面貌焕然一新的一年级生。    教育部已经召开过一次重要的招生会议,修改了近年来的许多规定,旨在招生办法上和入学后的教学上提高学术水平。文化革命以来所宣传的教育方面的“先进”主张差不多已经一笔勾销,这大概是多数教师、家长和有为的青年感到宽慰的事情。    华国锋主席和中共四位副主席接见了出席招生会议的教育工作者——这显然是对会议重视的标志。    新的招生办法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优秀的学生从中学毕业出来后可以直接进大学,不必先到公社或者工厂劳动一定的时间或者先参加人民解放军然后才能进大学了。    另一个突出的改革是优待因为高等教育系统在一九六六到六七年红卫兵大闹期间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的人。    解体:现在很重视研究生,除了从应届毕业生中间选拔外,还将从人民解放军和各工作单位选拔。    广东省已经规定了“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这就是说,以前的政策——即青年报考大学必须经过他们出了校门后在那里劳动的工作单位或者部队的推荐——解体了。    据《南方日报》的一篇评论说,近些年的政策造成了“教育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之间的严重失调”,还说,新的招生制度是“总结了建国二十八年以来教育和招生工作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而制定的。    新华社说:“从一九四九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前,每年选拔研究生一千到三千人。但是,近年来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研究生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被打乱了。”    在为了推动现代化而改革国家的教育制度这件事情上,华国锋、邓小平领导集团自上而下作了努力,强调必须以改进大学和科研系统为基础大大加强科学技术方面的工作。    他们的目的是使教学和研究工作都达到先进水平和高标准。    改善以后:教育改革的下一个阶段无疑是在中学这一层。为了为改革后的大学输送合格的培养人才,必须提高中学教学标准。至今为止对这个方面还谈得很少。因为牵涉到的人和学校多,改革起来大概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需要改革已不成问题。    自从邓今年七月复职以来,中国一直在公开批判教育界的那种利用职权达到政治目的的人。这并不奇怪,因为一九七五到七六年的倒邓运动主要是通过大学进行的。最近几周批判的首恶分子是前清华大学革委会主任迟群。    对迟群的批判说,他曾说他认为控制清华、北大两个大学“比省委第一书记的头衔”更重要。叫做“梁效”的激进派写作班子就是由他指挥的。“梁效”在一九七四年到七六年控制了新闻传播工具。    遭到批判的另一个搞政治活动的学校是过去大受表扬的辽宁省朝阳农学院。这个学校直到去年为止一直被标榜为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模范。《光明日报》说以前那种做法的目的是攻击已故的周恩来总理,也是上海四人帮企图借此“抹煞解放后的十七年是毛主席的革命的教育路线占主导地位这一事实”。

2. 日本《东京新闻》文章《巧妙地利用〈红楼梦〉热》

说香港金声影业公司把由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影片《红楼梦》重新放映,取得了很大成功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十一月八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巧妙地利用〈红楼梦〉热》,摘要如下:    (原编者按: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目前在香港的电影界和电视界引起了轰动。正在上映的两部《红楼梦》影片大受欢迎,有两家电视台也竞相放映,颇得好评。据说,今后还要有三部《红楼梦》影片上映。下面是驻香港的特派记者浅川健次写的关于《红楼梦》引起空前轰动的报道。)    上映《红楼梦》这部影片的有二十八家影院,占香港全部影院的二分之一。两种脚本的《红楼梦》公开上映,互相竞赛,极受欢迎。    据说,还有三种脚本的影片将在圣诞节前上映。而且,电视从十月三十一日开始播映,预定放映一百次;另一家电视台也急起直追,从七日开始连续播放。这在“雁过拔毛”的香港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红楼梦》的本家中国,也参加了这场激烈的市场之争。这正是驻香港的外国记者所注意的一点。    近十五年来,中国禁止上映《红楼梦》。但是,这部成为问题的电影开始在“香港”重新上映了。    这场轰动是这样发生的。今年春天,香港有名的电影导演金汉召集曾荣获亚洲电影头奖等奖赏的有名的女演员李菁和李丽华等,开始拍摄《红楼梦》,并大肆宣传。    东南亚首屈一指的邵氏影片公司得知这一消息,便采取对抗措施,今年夏天以来秘密地到韩国拍摄外景,工作昼夜不停,并于十月二十六日在香港的二十家电影院迅速上映。为了在圣诞节前上映,金汉在台湾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开始拍摄。他听到邵氏影片公司开始上映后发表抗议声明说:“这是剽窃我们的宣传的卑鄙行为。”但已成马后炮。    密切注视上述两家电影公司争吵的,是中国系统的电影公司金声影业公司。金声影业公司已于一九六二年聘请上海、浙江两地的有名女演员徐玉兰和王文娟等,拍摄了真正的越剧影片《红楼梦》。当时的票价是两元四角,曾经赚得九十万元,取得了很大成功。    这部影片,当时也曾在上海放映过。由于是同中国合拍的,近十五年来在香港也不能上映。可以说,这等于白白糟蹋了摇钱树。    但是,金声影业公司看到香港掀起了《红楼梦》热,便迅速重制拷贝。偏偏又在邵氏影片公司首次上映的第二天,由中国系统的八个电影院重新放映,使香港市民大为吃惊。    十一月四日开始进入“堂堂的第二周的连续放映”期。票价是五元五角,是过去票价的一倍还多。据说,第一周就赚了一百万元。    中国共产党机关杂志《红旗》十月一期刊登了题为《澄清“四人帮”在〈红楼梦〉研究中制造的混乱》的文章,对《红楼梦》给予了客观的评价,说它是“反映了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黑暗政治以及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矛盾斗争”的政治历史小说。现已允许《红楼梦》在香港放映。    但是,在其他电影公司正在激烈竞争之时决定重新上映,决不是偶然的。    同时,女演员、武打、舞台、曲调、服装等等,都使人感到“这才是正统的《红楼梦》”。    况且,据说,今后要上映的其它两部都是以《红楼梦》为题材的色情电影,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3. 香港《争鸣》文章《我们为什么离开祖国?》

【本刊讯】香港《争鸣》月刊十一月创刊号刊登署名马群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们为什么离开祖国?》,全文如下:    年青时,和一群要好的同学,带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回到了可爱的祖国,一切都美好,处处洋溢朝气,多吸引人呵!    我们勤奋学习,埋头工作,在祖国度过了二十多年。然而现在,我们中的不少人又不约而同地离开了祖国,来到这陌生的世界。    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不能怀疑我们回国时那份纯真的感情,那份对祖国的向往。“祖国解放了!”这消息使我们惊喜至彻夜不眠。在家里、在校园,兴奋地议论着、争辩着。我们的结论是:我们是黄炎子孙,身上流着中国血液,我们要回归祖国!    回国不是为了享受,这点我们明确。不然,我们何必惜别双亲,远离家庭,抛弃较好的物质生活,独个儿回国?回国也不是寻求个人的名成利就。这点我们也大体知道,因为社会主义讲的是集体,是革命。如果说,我们有不足的,是我们把革命设想得太美满、太诱人,太罗曼蒂克了。其实不然。    经济生活艰苦些,我们可以忍受。一九六一年时的“粮不足,瓜菜代”的生活,并没有动摇我们的意志;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一些干部摆威风,享特权,社会风气变坏,开后门成风,这些我们也能解释,虽愤愤不平,并不因此而萌去意;最使我们百思不解的,是加给我们的不平等待遇。因为我们有海外关系,我们反复地受着政治审查,审查演变成人身侮辱,被排斥于正常的政治活动之外,受着群众冷漠眼光的盯视(当然,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单位政策掌握较好)。长期沉沦在这种精神生活里,怎能使人愉快、乐观、朝气旺盛呢?海外关系已成铁的存在,无法改变,这岂不是要我们一辈子遭到冷遇!    我们要抗争,于是,我们离开了祖国。    我们不反对政治审查,这是革命利益的需要。但我们反对因有海外关系,而加诸的不平等待遇!    现在我们明白,这是“四人帮”极“左”思潮的产物。现在强调扩大海外统一战线,侨生来去的事实,不是值得加以总结吗?

4. 法新社记者报道:中国决定不延长加拿大记者芒罗的居住期

【法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六日电】中国政府已经叫《多伦多环球邮报》驻北京记者罗斯.芒罗离开中国。这是自从十年前文化革命开始以来第一次命令外国记者离境。    在一年前「四人帮」垮台以后,芒罗的报道不时受到中国官方的批评,说他的报道不准确、猜测多。    芒罗今天在这里对其他外国记者说,他已经得到通知,说他的居住许可时间在十二月二十三日期满后不能再延长。    芒罗说,他是从他的报社的主编那里知道这个行动的。那位主编把中国驻渥太华大使馆二等秘书给《多伦多环球邮报》的一封信的内容转告了他。信内说,「由于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芒罗的签证不能延长。中国大使馆没有对这个措施作进一步说明,但是说北京同意该报以前提出的另派一位记者——约翰·弗雷泽——代替芒罗的要求。    芒罗今天说,中国拒绝延长他的签证的事已经得到中国外交部新闻司的证实。    芒罗对这里的外国记者说,作为采取这个他认为是把他驱逐出境的行动的理由而提到的「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指他所写的一系列有关中国的人权的文章。    芒罗在那一系列有关人权的文章里指责中国没有个人自由,判决一些人完全出于政治原因,还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因为过去是「资产阶级」或者父母是「资产阶级」而受到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