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07-30
第 1 版
1. 共同社报道:《重新评价军队的元老》
【共同社北京七月二十八日电】(记者:边见)题:重新评价军队的元老 在八月一日建军五十周年纪念日之前,中国开展了一个重新评价军队的元老的大规模运动。《人民日报》在二十七日刊登了题为《深切怀念敬爱的朱德委员长》的长篇文章,二十八日又刊登了王震副总理亲自写的文章《忠诚的战士光辉的一生 ——纪念贺龙同志》。这两篇文章都颂扬了在国共分裂的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于江西省南昌革命军举行起义以来,朱德、贺尤两位先生对于党和军队的建设作出的贡献,同时详细地记述了文化大革命以来两位先生怎样同四人帮的镇压进行了斗争。 去年由于发生唐山大地震,由于四人帮的影响,没有举行“八 ·一”建军节的纪念活动。今年,可以预料,将相当大规模地庆祝。 二十八日刊登的纪念贺龙的文章中值得注意的,首先是首次公布了贺龙先生是在一九六九年六月九日去世的。这篇文章还公布了一个珍贵的史实,即:“一九三六年秋,红二方面军到达陕甘边境时,毛主席、党中央派邓小平同志等前来慰问,并传达瓦窑堡会议的精神和毛主席《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瓦窑堡会议因为决定了“停止内战,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这个重大的策略转变而著名。这篇文章通过指出邓小平同志等传达、贺龙总指挥全面贯彻了会议精神,肯定了这两位先生对于毛泽东路线的忠诚。 大概可以说,在这篇纪念贺龙的文章中,除了颂扬建军有功之臣外,还以朴实无华的方式重新评价邓小平先生等方面作了细致的关照。 文化大革命以后,朱德、贺龙两位“将军”也在四人帮重视民兵的形势下一直受到轻视。现在,他们正式地得到了重新评价。这表明,解放军从经验丰富的已经去世的元老那里找到了新的精神支柱,而不是以那些“坐直升飞机”上来的人为精神支柱,这一点值得注意 。 【法新社北京七月二十八日电】(记者:比昂尼克)自从文化革命的那些艰难日子结束以来,“元老”们在力量差不多已经完全恢复,江青和她的党羽已经被抛开以后,现在第一次以胜利的姿态在北京迎接红军建军五十周年。 为了纪念红军建军五十周年,官方报纸发表了颂扬两位威望很高的军队领导人。一位是领导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有名的南昌起义的红军之父朱德,还有一位是贺龙元帅。贺龙元帅在文化革命期间遭到了清洗。 《人民日报》昨天转载了《红旗》的一篇热情赞扬朱德元帅的文章。 今天轮到贺龙元帅在《人民日报》上受赞扬了,赞扬他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还在世的领导人、八十六岁的政治局委员刘伯承元帅并肩作战。 《人民日报》在回顾贺龙的功绩时强调贺龙在一九六九年六月九日去世以前曾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过严肃的斗争”。 观察家们注意到这些文章在谈南昌起义时有一种新的调子:与前几年相比是尊重历史事实的,特别是也强调同毛一起的高级军事领导人的作用。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七月二十八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北京各报刊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文章,赞颂已故朱德氏的功绩》,摘要如下: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等北京各报二十七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党的理论刊物《红旗》第八期所载总参理论组的文章《深切怀念敬爱的朱德委员长》。 这篇文章,是在迎接建军五十周年时,赞颂建军的有功者——已故朱德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的业绩以及他对毛主席、对党的忠诚,并且号召遵照华国锋主席、叶剑英、邓小平两位副主席在不久前举行的党的中央全会上所做的指示,推进包括军事现代化在内的建设。
2. 《忠诚的战士 光辉的一生》
【美联社香港七月二十八日电】北京的官方通讯社新华社说,在中国文化革命期间备受攻击的已故的贺龙元帅是“卓越的军事家”、“忠诚的战士”、“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新华社二十七日播发的这篇长文章在香港已由两家重要的共产党报纸《大公报》和《文汇报》在二十八日刊登出来了。文章的作者是副总理王震。 这篇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而发表的文章说,在贺一九六九年逝世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都对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军队的贡献作了高度评价。 【路透社香港七月二十八日电】新华社报道,北京报纸今天继续颂扬在世时曾受激进派迫害的中国军队领导人。继昨天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军队的元老朱德元帅的文章之后,北京主要报纸《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今天又发表了一篇赞扬贺龙元帅的文章。 贺元帅在六十年代的文化革命期间受到激进派攻击,一九六九年在绝望中去世。他去世时是中共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和副总理。过了六年,在一九七五年,他的骨灰移到了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他才得到了昭雪。
3. 日报社论:《从“三中全会”看中国的新动向》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七月二十五日发表一篇社论,题目是《从“三中全会”看中国的新动向》,摘要如下: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距一九七五年一月召开的十届二中全会决定邓小平任副主席,相隔两年半的时间。只从邓先生的情况来看,是经历了上台再下台的动荡。而更为严重的是,在这一期间中国经历了惊涛骇浪的冲击。去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些创业时期的最高领导人相继逝世;发生了天安门事件;又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河北等地发生了六次大地震,还发生了干旱、洪水和冷冻霜害。十月发生政情变动,清除了四人帮。接着开始建立“毛泽东以后”负责执政的华国锋体制。这一系列的动向,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而且也是自从中国共产党在内地陕北高原建立政权以来,四十年第一次实行这样的世代交替。 这次十届三中全会所具有的意义的核心在于,它是“毛泽东以后的中国”召开的第一次中央领导机构会议。从结论来说,大概可以认为,这表明上台以来经过了九个月的华国锋政权,通过三中全会,克服了四人帮问题引起的动荡的后遗症,为实现国家现代化作好了准备,大体走上了轨道。在美中苏的东西方关系和同第三世界之间南北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国际社会中,为了适应中国方面的新态势,日本也面临着进一步明确对华姿态的紧急任务。邓先生复职和选择现代化 十月政情变动以来,国际上对中国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领导机构的人事安排。人们关注邓小平的复职,今年春天中国当局人士就已经向访问北京的外国人一再暗示过,因此人们都认为邓先生复职是早已确定了的。不妨说,人们所关心的是,邓先生将经过什么程序重新露面,就任什么职务,以及对邓先生的安排,和整个中央领导的人事配备、阵容补充有什么关联。 怎样认识中国的现状?三中全会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不能单纯地从人事动向去看,而必须掌握全部情况。现状如何?概括起来恐怕就是,华国锋政权在国内正在尽量争取最大限度的广泛支持与合作,并把老一辈的创业经验继承下来,牢牢地打下政权存在的坚固基础。在首都北京的中心天安门广场加紧建设毛主席纪念堂,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发表二十年前毛泽东的文章《论十大关系》……等等,这都是向国内外显示继承权力的正统性、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政权的威信。以处理和对待邓先生的做法为代表的恢复老干部的职务,对叶剑英、李先念等第一代革命元老表示尊重,等等,都对于“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引起一般人的同情,掌握人心,有着重大的意义。争取发展日中关系的良机 其次一个课题就是作为毛泽东、周恩来时代的未竟事业而受到委托的“国家现代化”。华国锋政权想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当前最大的着眼点是稳定社会环境,巩固政权的基础,有效地推进经济建设,以提高国民的生活福利。一九七六年开始的第五个五年计划,由于天灾人祸,进展缓慢,遭到了沉重打击。因此,今年最重要的紧急任务恐怕首先是夺回经济工作的损失。从这种意义来说,由于考虑到要有更广泛的各方面人员参加,重要事项大概几乎都留待党代表大会去决定了。 当然对于要全力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争取在本世纪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来说,无疑还面临着经济社会的现状和科学技术的实态还很艰难这样一个问题。去年年底召开了全国农业会议,接着又分别召开了铁路、化学、石油、运输等各种专业会议,七月开始派遣各种专业考察团到日本和欧美各国考察。可以看出,正在积极地设法解决这些问题。 美中之间,将借八月下旬万斯国务卿访华的机会商定卡特政权对华关系正常化与合作的计划。日中之间,两国新任大使即将赴任,已经到了应该从政经两方面推进早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和长期贸易协定的行动阶段。我们强烈要求日本政府和执政党首脑毫不迟疑地下定决心,采取行动。
第 2 版
1. 西德《世界报》文章:《西方把苏联的危险估计过高了吗?》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七月十二日刊登舒尔茨的文章,题为《西方把苏联的危险估计过高了吗?》,摘要如下: 苏联这个军事大国所造成的威胁究竟有多大,美国为了对付这种威胁必须做些什么?美国总统卡特在拿到他一月份上台后立即布置进行的专家调查的第一批结果之后,现在必须分析这一带根本性的问题。关于美苏力量对比状况的调查结果,根据现有的材料来看,对西方来说出乎意外的有利。 这篇调查报告的名称叫PRM—10(第十号总统研究备忘录),根据迄今在华盛顿公布的材料,该报告的作者们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即美国和苏联之间已形成一种“相近的战略均势”,苏联军备上升的倾向已经放慢,甚至在中欧的军事均势也只是那样的“十分不确定”,致使苏联人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在那里也不能立即指望取得胜利。五角大楼不同意这一乐观的判断这种对形势如此乐观的估计,同六个月之前福特政府所提出的悲观的警告成了明显的对比,就是在卡特政府内部对此也并不是没有争议的。参加准备这份调查报告的五角大楼的代表就反对这种他们认为是过于乐观的判断。 卡特认为宁可对形势采取哪一种判断,这最后由他自己决定。对这份被称为第十号总统研究备忘录的调查报告,在上一周由总统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主持的副部长级的国家安全委员会里进行了讨论。在那里这份备忘录正在形成总统的提案。 这份调查报告的内容是很有争议的,以致现在就被人说成是玩弄一种政治手段。这份调查报告对形势作出了乐观的判断,这就明显地迎合了卡特的意图。他曾在竞选中答应要减少五十到七十亿美元的国防预算。 现在,这份新的调查报告的作者们得出结论说,那种迄今为止对苏联人有利的倾向已经明显地减弱了。据说,在为此目的被当作专家借调过来的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领导下的调查报告的作者们自己都感到惊奇,他们所搜集的材料竟为乐观情绪提供了依据。 作者们在作出判断时是以下列因素为根据的: ——美国经济明显比苏联的经济强大, ——美国的技术遥遥领先,苏联人很可能根本就赶不上, ——苏联的经济明显面临着不利形势,劳工市场紧缩,资本短缺, ——苏联农业上的困难持续地存在着, ——勃列日涅夫之后,苏联领导还面临接班人的严重问题, ——同中国的冲突估计还要长期地继续下去。 如果卡特也赞同这种对形势的乐观主义看法,那么他至少会放慢扩充军备的速度。这样他就可以在政治上赢得活动余地,真正实现他的到一九八一年平衡预算的计划,迄今还没有谁认为这是可能的,因为鉴于被认为是十分严重的苏联威胁,普遍要求增加国防开支。 “第二个时代”把合作与冷战合为一体亨廷顿教授是一位公认的东西方问题专家,迄今为止主要被看作是一位对苏联的意图不抱任何幻想的“强硬派”。在他的领导下居然在美苏力量对比的问题上得出如此乐观的估计,这个事实就特别使五角大楼的军人感到吃惊,这些军人开始时还认为,亨廷顿会很好地代表他们的利益。 这位哈佛大学的教授在由他搞出来的调查报告中认为,美国和苏联在经历冷战和缓和“过渡时期”的第一个时代之后,现在已进入了把冷战与合作合为一体的“第二个时代”。
2. 路透社报道:苏联把近百艘潜艇开进大西洋
【路透社布鲁塞尔七月二十八日电】联盟情报机构的人士今天透露,为了大规模地显示海军力量,俄国最近把将近一百艘潜艇开进了大西洋,这使北约组织的监视部队最大限度地伸展开来。 情报机构的一位高级官员说:“部署在北美和欧洲之间的苏联潜艇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 通常跟踪俄国潜艇的美国和英国潜艇对付不了俄国大批调来的这些潜艇,因此,联盟只好动用其他不那么有效的手段,来跟踪俄国这些潜艇中的许多潜艇。 情报机构的人士说,苏联通常在大西洋只有七艘潜艇,其中四艘是大型D级和Y级的装载弹道导弹核弹头的潜艇。当苏联四月份进行演习时,八十九艘潜舷——俄国海军三百二十五艘潜艇力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开入了挪威海和大西洋。 不下四十艘潜艇在冰岛以南的海洋地区游弋,一旦东西方发生战争,美国必须使军队和补给品越过该地区以增援欧洲。 这些人士说,远程作战飞机,包括俄国人现已投入使用的四百架超音速“逆火式”轰炸机中的一些从它们在摩尔曼斯克地区的基地飞到演习潜艇的上空。 这些人士说,部署的大多数潜艇是反舰潜艇是为袭击海上运输队和保护舰只的军舰而设计的。这些人士说,在挪威海等候苏联舰只离开它们在摩尔曼斯克的基地的北约组织的潜艇,注意力集中在跟踪俄国的弹道导弹潜艇上。 这些人士说,联盟不得不动用其他手段,即水面舰只、侦察飞机以及水下电子传感器——来监视其他潜艇的活动。 北约组织对俄国的潜艇,特别是弹道导弹母舰,进行密切的监视,因为北约组织的情报力量估计,一枚导弹从它在海下被发射的时间算起,不到五分钟便能打击到北约的目标。 一位人士说:“鉴于射击的时间这样迅速,我们必须随时知道这些导弹在那里,以防发生危机。” 用电子计算机计算的关于对苏联潜艇进行监视的绝密的图表表明,苏联潜艇很少不在北约组织的监视之下。这些图表表明,俄国的潜艇常常改变航向,大概是要设法用电子手段弄清北约的任何“跟踪者”在什么地方。 联盟通常认为苏联在海上大规模部署潜艇是要开始一场冲突的最重要的迹象之一。
3. 波兰释放去年被捕的工人和持不同政见者
【美联社华沙七月二十六日电】波兰国家控制的报纸今天告诉读者,根据波兰国庆大赦法令,一九七六年在反对食品价格上涨的暴动中被捕入狱的工人以及援助他们的持不同政见者都被释放了。 保卫工人委员会的二十五名成员之一、哲学家库龙说,“这意味着当局考虑了公众的意见。他们对公众对于我们的活动的反应以及对逮捕我们的反应也感到意外”。 库龙说,群众签名写信抗议拘留保卫工人委员会成员以及国外的抗议,有助于波兰当局决定停止审讯和指控。 【法新社华沙七月二十六日电】波兰报纸今天宣布释放一九七六年六月以来因抗议宣布的食品涨价而被监禁的五名工人,以及保卫工人委员会的五名成员和四名支持者。 二十三日获释的保卫工人委员会五个成员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其中一人库龙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决定释放被监禁的工人,委员会的成员和支持者——他们的案子仍在审理——是“政治上现实主义的一个行动”。他说,因而采取了使波兰当局和波兰社会得以对话的步骤。
4. 苏《劳动报》文章:《脚印通到“旧货摊”》
【本刊讯】苏联《劳动报》七月七日刊登该报记者戈罗杰茨基发自图拉的文章,题目是《脚印通到“旧货摊”》,摘要如下: 图拉市克拉拉·蔡特金大街上的那座多层大楼长期不能住进人:电梯不工作。缺个什么零件。结果闹出一场丑剧。 建筑局长亚库申科夫对工地主任沃坚科说:“喂,老兄,你到旧货摊去看一看吧。那里什么东西都有……” 工地主任便来到了图拉市场,挤进了人群,用现钱买到了所需要的东西。于是,大楼便住满了人。 这是笑话吗?根本不是。在图拉,许多经济领导人正是用这种办法来摆脱困境的。 图拉的“旧货摊”商品丰富,占地面积大,它从车站开始,一直伸延到靠近铁路线的该市山岗部分。在站台上就开始热热闹闹地买卖起畅销商品和稀缺商品了。在车站上,有人兜售口红、发蜡和进口洗衣粉。在通往米亚斯诺沃的道口上出卖披肩、汽车和摩托车的备件。而在“旧货摊”上则可以随心所欲地买到各种东西。 ……我们费劲地挤到了挂着“文化用品”招牌的一排货摊跟前。招牌显然是名不符实的:跟文化不相干,柜台上摆的是刚出厂的崭新的三极管、电容器和电动扬声器。图拉卫生技术设备联合公司、乌兹洛夫斯克塑料工厂的产品应有尽有,多得惊人。至于这些产品流入市场的途径是不费气力就可以猜想到的。 共青团积极分子把一个穿着讲究的人带到了民警派出所。原来,他是图拉电子元件厂设计科主任工程师科兹洛夫。他通过批发和零售买卖无线电零件和继电器。 同一个厂的钳工奥列霍夫也毫不费力地将其产品——崭新的钳工工具和砂轮等弄到了“旧货摊”上。宿舍区仓库主任雷日科娃盗卖地毯,图拉操纵系统科学研究所主任工程师沃隆科娃出售进口钱包。 后来怎么办呢?未作任何处理。例如,甚至都没有向主任工程师科兹洛夫追究行政责任。 对图拉“旧货摊”听之任之。它差不多已成为销售赃物的正式场所。市当局宁肯视而不见。 “旧货摊”已超出了划定的地界。学校、幼儿园的窗口下,儿童疗养院旁也在进行交易。已经有不少警报,说明中小学生也在搞投机买卖。每逢星期天从莫斯科和里加、塔林和明斯克、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梁赞、卡卢加和奥廖尔、弗拉基米尔,甚至诺里尔斯克来到图拉百货摊的就有一万二千到一万四千人。 来自莫斯科的一个叫鲁宾什坦的人在图拉市场上出售流行唱片、侦探小说、进口香粉、涂眼睫毛用的墨汁和肥皂粉。 “我卖的是自己的东西。碰巧买了,却没用处。”这个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职业的二十八岁的工程师机械地重复着投机商人的口头禅。结果怎么着?“只好放了。”火车站反盗窃社会主义财产和投机行为局检查员叶菲莫夫叹了口气说。 “旧货摊”面积很大、问题也很多。只好把一个地地道道的投机商客客气气地释放了…… 而投机商则清楚地懂得该怎么办。他的厚颜无耻是与我们同他斗争时表现出来的软弱无力成正比的。例如,已决定把没收了的东西还给他。当发函请他去图拉取东西时,他回答说,因“家务缠身”无暇会见民警。他写道,“而且你们也会同意,既然民警有时间没收人们的东西,也就应当有时间归还没收了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没有收到这些东西,那我就只好找上级机关了。”请看,投机商们已经不是在替自己辩解,而是转为进攻了。
第 3 版
1. 布托等十五名巴政界领导人获释
【美联社伊斯兰堡七月二十八日电】前总理布托和其他十五名政治家今天获释出狱。 在他们离开山区胜地穆里之前,齐亚·哈克将军分别同他们举行了会谈。 齐亚把他昨天颁布的这个国家的政治活动的规则告诉了这些被拘留的政治家。军方发言人说,“这些领导人一致同意遵守这些规则,以便维持和平环境使国家能在今年十月举行全国选举。” 【路透社伊斯兰堡七月二十八日电】巴基斯坦军人统治者警告说,要严惩任何阻挠人民在大选中投票的人。 军事管制执行官齐亚·哈克警告说,凡是阻挠、妨碍或宣传反对举行大选的人,都要被判处七年徒刑。 被推翻的布托总理面临的选择之一是开展抵制运动,因为他的巴基斯坦人民党可能会在大选中遭到失败。 齐亚·哈克在颁布的条例中还禁止任何政党凭借武力或威胁取得支持,禁止文职人员和报纸受贿和禁止携带武器参加公众集会。 【路透社伊斯兰堡七月二十八日电】(记者:博雷弗·伍德)布托说,他仍然掌握着解决巴基斯坦民族危机的钥匙。 四十九岁的前总理被释放后对本记者说:“随着时间的过去,你可以看出,不管怎样用不正当的手段对付我,人民是支持我的。” 他说,在军方治理下,虽然局势似乎平静,但是“军方每干预一次,巴基斯坦的民族团结就削弱一次”。 前总理看上去似乎很有信心,但又象是屈服了,他说,巴基斯坦的前东部地区——现在的孟加拉国——脱离出去,其种子是阿尤布元帅一九五八年夺权以及一九六九年第二次成立军管政府时播下的。 他说,“眼下还看不出目前接管政府的后果,但是时间将显出七月五日政变的后果。” 布托又说,“解决民族危机的钥匙仍然在我手里。” 布托说,他是一九七三年提出的巴基斯坦宪法的起草人和真正的声音。 他说,他的巴盟政敌的声音和军方的声音都是不公正不正当的,“只有巴基斯坦合法选出的政府的声音才是公正正当的”。 布托说,在军管治理下,显然局势表面上似乎良好,但目前的危机至少同一九七一年——孟加拉国脱离出去以及同印度打仗那年——一样严重。 但是他已向齐亚·哈克将军保证,在竞选时不会提出这个问题。军方已答应在十月份举行大选。 布托拒绝说他是不是参加竞选。但是,他说,在新的国民议会举行会议时就会出现巴基斯坦的真正危机。 他没有详谈,但他大概是指巴基斯坦全国联盟在大选后可能分裂,巴基斯坦全国联盟是抱各种政见的九党大杂烩。 如果巴盟获胜,这样的分裂将使它更难于成立政府。 布托对自己的将来表示有信心,尽管据他说,自从政变以后,对他进行了充满下流、诬蔑和恶意胡扯的宣传。 一些由军队提出的调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调查布托任总理的五年半期间所传的贪污、政治谋杀和其它营私舞弊。 布托说,他已告诉齐亚将军,他希望到法庭上去为自己昭雪。 他说,对一个政治家说来,名誉和尊严比当选或落选更重要。 布托希望,他对于是否参加十月大选的竞选作出的任何决定,都不意味着他接受目前的宪法状况。 记者问布托,如果他重新当总理,他对赶他下台的将领将采取什么态度。他说,他没有报复心。 布托说,他越过了几位比较高级的军官任命齐亚将军为陆军参谋长,如果他采取报复性态度,将是对他自己的判断的责难。 前总理还说,他不想改组武装部队。 “我在政府的二十年中,不喜欢对武装部队采取冒险的态度。这方面的利害关系大得多。”
2. 斯里兰卡新政府举行内阁会议
【路透社科伦坡七月二十七日电】官方人士说,斯里兰卡新政府今天决定调查所谓的地方官员贪污腐化问题,并向该岛的二十二个税区各派一名专员。 这些人士说,这次内阁会议还决定制定议员和公务人员的道德准则。 这项新准则规定的一个措施是,在鸡尾酒会上或类似的场合,只有一位部长代表政府。 内阁还决定放宽对奶制品和诸如纺织品、药品之类的其他商品的进口,以缓和斯里兰卡的生活费用高的情况。 【路透社科伦坡七月二十五日电】斯里兰卡新的地方政府、住房和建筑部长普雷马达萨昨晚下令全部解散全国各地的约六百个地方政府。这些地方政府的任期已经期满,但是,前政府以紧急状态为理由延长了这些政府的任期。 地方政府部一位发言人今天说,不久将选举这些政府。
3. 日报社论:《印度次大陆的新潮流》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七月二十五日刊登一篇社论,题目是《印度次大陆的新潮流》,摘要如下: 印度次大陆一下子变成了亲美欧的形势。那些国家经济都很困难,对日本寄予很大期待。日本应该重新看待同印度次大陆的关系。 在红茶之国斯里兰卡的大选中,在野党的统一国民党以绝对优势击败了班达拉奈克夫人总理领导的执政党——自由党,夺回了失去了七年的政权。统一国民党以亲西欧、亲日的保守党而著称。被指名为下届总理的贾雅瓦德纳党魁曾于一九五一年,作为当时锡兰的首席代表出席旧金山对日媾和会议,作为主张放弃赔偿权等,对日本采取宽容态度的亲日家而知名。我们欢迎这个新政权的诞生。 关于斯里兰卡大选中在野党的胜利,值得注目的一点就是印度次大陆的政治潮流一下子由以往的亲苏不结盟变成亲西方不结盟;从革新变成了保守。就是说,在印度,德赛政权修正了英·甘地前政权的亲苏路线,改为亲美欧。在今年五月孟加拉国的国民投票中,齐亚·拉赫曼总统以压倒的优势取得信任,亲美,同中国也缔结了贸易及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双方的关系是紧密的。 苏联的后退是明显的。对于同苏联竞相争霸印度洋的美国来说,形势变得有利了。可以预料,今后美国要进一步巩固地盘,而苏联将要进行反击,但希望美苏能自制,不要在印度次大陆掀起不必要的紧张局势。 印度次大陆面临的印度洋是我国重要的海上运输线,我国进口石油的百分之八十,贸易量的百分之四十都通过那里。即使从确保其安全的角度出发,印度次大陆也是我国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关系的地区。从这种意义来说,因鸠山外相这次的访问,同印度政府决定了召开定期外长会议,加强关系,这是巨大的进步,应予评价。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七月二十四日发表题为《斯里兰卡大选所产生的影响》的社论说:可以认为,印度和斯里兰卡的选举结果,将对巴基斯坦的重新选举也产生影响,并将促进西南亚脱离苏联和亲西方的倾向。孟加拉国的齐亚军事政权、印度的德赛政权和斯里兰卡的贾亚瓦德纳下届政权都奉行不结盟政策,但是可以预料,它们将亲西方。西南亚的这种倾向,会对美苏两国的印度洋战略产生什么影响,值得注意。
4. 美联社评东盟成立十周年
【美联社吉隆坡七月二十六日电】随着东盟国家正在筹备庆祝东盟成立十周年和这里将在下星期召开第二次东盟首脑会议,引起了一个问题:这个地区性组织是成功的呢,还是只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 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五个盟员国的政府官员和驻这些国家的外交官中,有些人是乐观派,有些人是悲观派,还有一些人说,还得过一段时间才能作出结论。 十年以前,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在曼谷开会,成立了东盟,并且宣布这纯粹是一个以社会经济合作为宗旨的联盟。 悲观派问道,十年过去了,东盟在社会经济事业上有什么成就可以夸口?光靠互相派一些友好代表团和建立一些旅游业方面的设施是不足以说明东盟是一个成功的组织的。没有东盟也干得了这些事情。 他们还说,建立了无数的委员会和特别委员会、小组委员会,还在交通运输问题上开了不少会议,还在若干工程项目上开了一些会议。但是过去十年中大多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并没有给东盟各国的人民带来什么好处。 马来西亚的副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博士是那些为东盟十年来的记录辩护的人之一,他说它在许多方面是成功的。 他说,欧洲经济共同体花了长得多的时间才搞出名堂来。就是到现在,也还有人批评欧洲经济共同体没有什么了不起。 他还说,同欧洲经济共同体相比,东盟的合作和成就要快得多。事实会证明,从长期来看,那些批评东盟的人是错误的。 悲观派还指出,东盟国家花了九年的时间才一致同意建立一批化肥工厂、柴油机装配厂,还有少数几个联合企业。 他们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在彼此间实行优惠关税的问题上取得协议。即使到现在,它们还在如何兴办各项联合企业上讨价还价,这些企业可能永远也建设不起来。 新加坡要求全面降低关税,而马来西亚和其他一些国家要求逐项确定关税税率。 东盟官员对这种批评的答复是:即使到现在,欧洲共同体还在农产品和其他产品的进口限额、进口税率和其他问题上争吵不休。 马来西亚初级产品部部长穆萨 ·希塔姆说,对一个地区的历史来说,十年太短了,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解决问题。 有一个一直注视着东盟的进展的西方外交官说:“正因为有一些问题,因而就没有理由可以把这个组织一笔勾销。” 他问道:“有人也许会认为东盟只不过是在浪费金钱和时间,但是他们在地区性合作方面又提得出什么替代办法呢?” 他又说:“值得继续试验下去。开了这么多的会,是有许多无形中的成就的。大家对彼此的问题有了了解。各国负责人也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他说:“举一个例子来说,菲律宾外交部长罗慕洛只要拿起电话来就可以同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马利克说妥一些问题。到关键的时刻,这种长期建立起的信任和关系是有用处的。” 一个亚洲国家驻这里的使馆的馆长指出,在联合国内,东盟成员国在有些问题上是一起投票的。“他们在受到别的国家批评的时候是互相辩护的”。 他又说:“这一切都是有作用的。”这个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马来西亚前总理阿卜杜勒·拉赫曼最近评论说,东盟的趋势是加强合作,而不是走向解体。这一点本身就是走向成功的标志。
第 4 版
1. 《受到阻挠的跃进》
【本刊讯】美国《时代》周刊八月一日一期(提前出版)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受到阻挠的跃进》,摘要如下: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毛泽东 三十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试图运用毛主席的思想,要求中国的科学家在政治上是正统的,并且使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为了解决国家最迫切的全国性问题。中国在增加工农业生产和为八亿五千万人民提供保健服务方面,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进展。但是纽约市洛克菲勒大学的一批科学家说,中国人在实现这些造福于人的目标时,差不多完全忽视了基础研究,因此,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在会见本刊科学编辑彼·斯托勒时透露,中国的科学一直停滞不前。洛克菲勒大学校长、物理学家弗·塞茨说,“他们尽量利用他们有限的能力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但是他们的革新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科学界。他们所能做到的只是利用他们已有的条件来工作。” 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们,根据他们在五月份结束的十八天中国之行得出了这个无情的结论。这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访问是在几批中国科学家访问了美国,参观了洛克菲勒大学之后,在塞茨的要求下经过将近两年的筹划才安排的。洛克菲勒大学的毕业生和教员中有十六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这十一位美国科学家访问了中国的五座大城市,六个大学,中国的一百个研究所中的九个,这些研究所有许多只是名义上还存在。他们差不多无例外地发现他们的东道主是开朗的,热心向他们提供方便。 洛克菲勒大学副校长罗·尼科尔斯说:“我们没有看到所有的东西,但是我们看到的东西已经足以使我们有一个概貌。” 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中国的保健制度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公民得到至少是最低限度的医疗照顾,这主要是通过广泛使用称为“赤脚医生”的医疗辅助人员和全国各地简朴的但是配备优良人员的卫生所和医院网。洛克菲勒大学副校长、生物医学教授麦·麦卡蒂博士说:“我们看到的每一个人看上去都是健康的、营养充足的。”中国人对于他们的西方同行目前的工作有非常清楚的了解。他们非常细心地阅读象《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这样一些科学出版物。正在访问的科学家们对于中国人在合成蛋白方面、在使用生物和细菌药剂代替化学杀虫剂方面和在设法找到针刺麻醉的科学根据方面所做的工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物物理学家弗·拉特利夫说:“他们在神经生理学方面的工作是非常好的,并不比西方做的工作差。” 但是,概貌的其它一些方面并不是那么值得称赞的。这些研究人员发现,北京的一度有声望的遗传学研究显然已经关闭;中国的遗传学家已放弃调查研究工作,而去干目的在于增加作物的产量以使他们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口吃饱饭的田间工作。其它科学部门的研究工作看来也落后于西方。细胞生物学家赞·科恩说:“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的工作类似美国若干年前所做的工作。他们正在进行合理的研究工作,但是没有远见卓识,而且没有证据表明最近取得什么进展。” 这些访问者认为,依西方的标准来看,某些实验所似乎陈旧到了没有希望的程度。几乎没有什么机构显得象美国研究所那样紧张积极地进行工作;某些机构机构显得几乎没有用上。其它研究所的设备则已破损或过时。分子生物学家诺·津德尔总结说:“在科学方面,中国现在比西方落后几十年。” 对外国观察家来说,这种落后状态的原因看来是清楚的。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中国人强调应用科学,忽视基本研究,只有与发展武器有关的高能物理学项目除外。毛在一九六六年发动文化革命。横冲直撞的激进派学生关闭了大学。津德尔说,这样的结果是,“研究工作停止了。教授们处于冬眠状态。中国的科学失去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现在,中国人正设法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去年秋天“四人帮”做为革命的敌人被赶下台,使科学工作再次开始前进。他们以特有的热情给他们自己规定了一个使人敬畏的新目标:在本世纪末,“在科学技术方面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2. 蒋帮中央社报道:美国务院发言人谈伍德科克到北京时的谈话
【中央社华盛顿七月二十六日电】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美国驻北平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今天述及万斯国务卿未来的中国大陆之行将进一步使美国与中共的关系趋于“正常化”,乃是谈他自己的愿望。 万斯国务卿的新闻关系特别助理兼国务院发言人霍丁·卡特在此间例行新闻简报中说,伍德科克到达北平的声明,事先并未经国务院审阅。 伍德科克在他抵达北平时所发表的声明中说,他希望“美、中(共)关系的正常化将因万斯国务卿八月间对中共的访问而有进一步发展”。 卡特答复记者的询问说:“我确信伍德科克大使的这项声明未经国务院审阅。” 卡特说,伍德科克以他“大使”的身分有资格表示他自己的愿望。 卡特又说:“不过,伍德科克在北平说的这番话,显然是述说他自己的希望。” 此间观察人士认为,伍德科克的声明,“未免稍嫌乐观”。 一位观察人士说:“万斯的往访将对(关系)正常化的方式多少有些贡献,不过,我们不相信会立刻奏效。” 他引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的一段报道作为佐证,这项报道指出,华盛顿将其外交关系从台北转向北平的时机尚未成熟。 这份全国性周刊在八月一日一期的明日论坛中写道,华府不可能从万斯的北平之行中获得任何结果。“很可能,万斯此行是美国为使中共与苏俄失去平衡的复杂棋局中推进一只小卒。” 询以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对万斯北平之行的评论的看法,卡特说:他不愿就此一主题作何评论。他又说,万斯国务卿对此也不作评论。不过卡特重申美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卡特说:“我只能说,我对与中共关系的正常化极感兴趣,我们将信守上海公报。” 卡特拒绝对现任政府和尼克松—基辛格一伙对上海公报解释的差异加以评述。 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官方解释是由基辛格本人所作的声明:美国将维持其与中华民国的共同防卫条约和“友谊”及“外交关系”。 伍德科克面临的任务之一为预定八月二十二日到二十八日万斯国务卿的访问北平作好准备。
3. 白宫官员在给台北美国商会的复信中说:美在处理美中关系时将考虑美在台湾的利益
【合众国际社台北七月二十二日电】白宫说,美国在设法改善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时“慎重地考虑”到美国在台湾的经济利益。 白宫工作班子中的助理贾尼尼在一封信(台北美国商会昨天收到这封信)中说: “我们非常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同(台湾)中华民国的经济关系,这些经济关系给美国带来的好处和它们在保持台湾的健康的经济气氛中所发挥的作用。 “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在我们处理关系正常化的问题时正慎重地考虑这些利益。” 贾尼尼还证实了卡特总统打算在一九七二年签署的上海公报的基础上同共产党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意图。 但是他说,有些因素可能影响美国的态度,这些因素包括“对全球性稳定和地区性稳定的影响以及对美国的国际地位和美国在国外的经济利益的影响”等储如此类的考虑。 七月十四日的这封信是对美国商会在四月份和六月份写给白宫的两封信的复信。 美国商会代表美国在台湾的大约二百二十家企业。它在这两封信中要求国务院保护美国在台湾的投资,不要背叛一个结交已久的盟国。
4. 路透社报道:中国石油专家结束对美国的访问
【路透社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七月二十五日电】十名中国石油专家已经结束了对美国石油工业其中包括阿拉斯加油田进行的长达一个月的不声不响的访问。 据民间的非营利组织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是这个委员会发起邀请他们来访的)说,这个代表团在结束一次全国访问以后已于昨天离开美国。这个代表团包括来自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公司的代表。 这些中国人除了访问阿拉斯加油田以外,还访问了休斯顿、新奥尔良、达拉斯、洛杉矶、巴特尔斯维尔和俄克拉何马(菲利普斯石油公司总部)。 陪同中国专家的格林小姐宣读了一份准备好的声明说,这些中国人这次访问并不是为了购买东西,只是“看看橱窗”而已。
5. 香港《快报》评论:《美驻北京联络处主任背景》
【本刊讯】香港《快报》七月二十六日以《美驻北京联络处主任背景》为题发表评论,摘要如下: 新任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已走马上任。自一九七三年美国与中共互设联络处以来,迄今四年,先后已换了四个主任,而中共驻华盛顿联络处主任则一直是黄镇。 四年来美国换了三个总统,各有一套“对华政策”,驻北京联络处主任频频换人,就是这种政策变易不定的反映。中共虽也换了领导层,但对外政策(包括对美政策)则是一贯的。 美驻北京联络处主任在美国政府的编制上属大使级。 驻北京联络处主任除了频频换人之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先后四位主任都不是职业外交官。美国的大使级外交官分为两类,一类是科班出身的职业外交官,从国务院见习官做起,逐步升至大使级,例如葛乐士(美驻港总领事)和现任驻中华民国大使昂格尔皆属这一类。另一类是所谓“政治任命”的大使,他们并无外交经验,更非科班出身,但和在职总统或执政党有特别渊源而获任为大使。在“政治任命”的大使中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派往悠闲安适而地位崇高的任所。另一种是在美国政策发生急剧转变的国家中,需要有一个总统的亲信人物,能够充分代表总统的意见去和这个国家的领导人进行当面折衷。而驻北京联络处主任一职,当然不是“悠闲安适”的职务,而先后四个主任皆属“政治任命”,特别是新任的伍德科克,是卡特的二十年知交,原任美国最大的“正派工会”联合汽车工会主席。从这项“政治任命”中也可以看出卡特对于加速建立正常化关系的认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