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05-02
第 1 版
1. 外电纷纷评述华主席文章《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
·路透社·【路透社香港四月三十日电】官方的新华社今天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主席华国锋写的文章,号召人民学习最近出版的已故毛泽东主席的选集。 这篇文章也已由北京电台广播,它号召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把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并且认真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华的文章是他去年就任党的主席以来给报刊写的第一篇文章,题目是《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其中详细谈到了毛的思想。 华在他的文章中说:“毛主席在世的时候,我们团结在毛主席的旗帜下,进行了胜利的战斗。在毛主席逝世后,忠实于毛主席的旗帜是我们革命事业胜利的保证。” 华先生透露,一九六九年,毛主席委托已故的周恩来总理和政治局委员康生主持这本书的编辑工作,但是他们的工作遭到激进派的破坏。 他说,在毛逝世前后,以江青为首的激进派领导人曾力谋篡夺出版这本书的控制权,这是他们夺取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的一个部分,但是他们失败了。 华先生详细地援引了毛的著作,说明了他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并说,只要这两个阶级存在,革命将继续下去。·法新社·【法新社香港四月三十日电】华国锋主席今天说,《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是对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中国成立后的最初八年间的斗争的科学总结。 这位中国领袖在一篇已由新华社播发的长文章中说,毛主席要让选集第五卷内的著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的考验以后再编定出版。 文章还强烈谴责了赫鲁晓夫叛徒集团篡夺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 华主席说,选集第五卷说明,怎样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中国的建设事业搞得快些好些,这一直是毛所深思熟虑的问题。 华主席号召人民继承毛的遗志,把反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 他号召加速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加强战备,解放台湾。·合众社·【合众国际社东京五月一日电】中国总理华国锋星期六发表了一篇长文章,提出要迅速加强中国武装部队和再作努力把台湾收归中国统治。 华写道:“忠实于毛主席的旗帜是我们革命事业胜利的保证。” 中国总理还说:“我们要加速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加强战备,随时准备歼灭一切敢于入侵之敌。我们要和台湾同胞一起,努力完成解放台湾、统一祖国的神圣事业。” 华号召中国人民继续学习毛泽东著作。·美联社·【美联社东京五月一日电】北京新华社今天说,华国锋主席在昨天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毛泽东早在一九五六年就提出用五、六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超过美国。 华的文章援引毛的话说,“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 文章说,根据毛的指示,周恩来在一九六四年和一九七五年的两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一个宏伟规划,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文章说,在毛的领导下,我们党和我国人民,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独立自主地建设国家。文章号召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再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实现这个宏伟的规划”。 文章接着说,毛“反对以苏修叛徒集团为中心的现代修正主义,从理论上给予毁灭性的打击”。·安莎社·【安莎社北京四月三十日电】新华社今天播发了华国锋主席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中国革命经验、国家面临的问题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问题的分析文章。 文章引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理论,说这是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没有机会阐明、斯大林未能正确地解释的问题。 观察家们认为,文章中除了提出复杂的理论问题外,有力地重申“毛泽东路线”的永远正确。·南通社·【南通社北京四月三十日电】毛主席的接班人华国锋以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身份强调说,“在毛主席逝世后,忠实于毛主席的旗帜是我们革命事业胜利的保证”。 中国党主席在文章中对毛泽东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所作出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贡献作了一系列评价,并评价了他的思想对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产生的影响。
2. 时事社报道《华主席文章号召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时事社东京四月三十日电】题:华国锋主席发表署名文章,号召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中国通讯社消息:新华社北京三十日电报道了华国锋主席的署名文章。 华主席在这篇文章中首先指出:“毛主席在世的时候,我们团结在毛主席的旗帜下,进行了胜利的战斗。在毛主席逝世后,忠实于毛主席的旗帜是我们革命事业胜利的保证。”然后说,《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编辑工作是一九六九年毛主席委托周恩来同志和康生同志主持进行的。 文章说,第五卷的出版之所以推迟了,是“由于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这种干扰和破坏,先是来自林彪、陈伯达,近几年是来自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 文章又说:贯穿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根本思想,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的原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把社会主义革命继续进行下去。
3. 共同社报道《华主席的文章贯穿反对社会帝国主义思想》
【共同社东京五月一日电】题:华主席的长篇文章贯穿反对社会帝国主义的思想 无线电通讯社:北京广播电台和新华社三十日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主席华国锋的重要文章。 这篇文章强调毛主席在半个多世纪领导中国革命的正确路线。 文章还说,通过对“四人帮”的揭发批判,通过整党整风,我们党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密切地联系人民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传统,民主集中制的传统,艰苦奋斗的传统,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文章还指出,在现代修正主义者的疯狂进攻面前,毛主席坚决保护斯大林,坚决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说“我们一定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把反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
4. 路透社报道:门格斯图将于本月初访苏
【路透社内罗毕四月三十日电】埃塞俄比亚国家元首门格斯图将在下月初对苏联进行第一次正式访问,以同共产党世界建立更密切的联系。 这将是这位年轻的埃塞俄比亚领导人担任国家元首以来第一次出国访问。 观察家们把埃塞俄比亚向苏联靠拢的速度加快,归因于在这个国家北部、特别是在厄立特时亚存在着迫切的军事问题,以及在法国受过教育的埃塞俄比亚马克思主义者海尔·菲达的政治影响。海尔是群众组织事务临时办公室主任。他最近作为临时军政府的一个官方代表团成员访问了中国。但是消息灵通人士认为海尔和门格斯图更喜欢苏联牌的共产主义,埃塞俄比亚的对外政策和军事政策正倒向那个方向。 据亚的斯亚贝巴可靠人士说,三十多辆苏制坦克,连同四十辆载兵装甲车和六门重型高射炮已在四月初交给埃塞俄比亚。 苏联同索马里的密切联系可能已使得莫斯科谨慎行事,不致突然决定匆忙卷入埃塞俄比亚的复杂问题。观察家们认为,得到援助的先决条件可能是埃塞俄比亚同美国的军事联盟完全破裂。 在非洲之角及其周围地区局势极为动荡不定的情况下,埃塞俄比亚在四面八方都面临着问题。分析家们说,如果苏联决定保护它,那么这只能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美联社亚的斯亚贝巴四月三十日电】政府控制的电台今天证实了华盛顿的消息:美国已停止对这个东非国家的价值一亿美元的军火弹药的交货。西方外交官们认为,门格斯图中校可能打算在其莫斯科之行中谋求苏联调停同索马里的争执。
第 2 版
1. 哈希报道《卡特将遇到的意外情况:一个健全的北约的组织》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四月二十九日刊载哈希的一篇报道,题为《卡特将会遇到的意外情况:一个健全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摘要如下: 当卡特总统下周前往欧洲时,他将会遇到一个愉快的意外情况。北约组织这个联盟目前处于非常健全的状态。 的确,他将会发现自己处于如何建立人们建议的新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机载预警系统这样一场激烈的争论之中。他将必须设法采取一些行动,来平息西德由于五角大楼不愿采用德国新坦克作为北约主要作战武器而感到的愤懑情绪。而且希腊和土耳其之间在塞浦路斯问题上仍有一些没有解决的令人不安的纠纷。但对于北约成员国内部目前存在的三项纠纷,使人感兴趣的是,这三项纠纷证明并不是什么弱点,恰恰证明人们恢复了对北约本身的重视。 如果北约对它们全都不重要,而且它们也不认为北约是重要的,那么英国、德国和美国就不会去操心究竟机载预警工作由美国制造的波音707飞机按美国方式进行,还是由英国制造的飞机按英国方式进行。如果人们并不认为北约是重要的,也就不会在购买谁的坦克问题上引起激烈争论。至于塞浦路斯问题,要不是存在着北约,希腊和土耳其可以不管外界的担心而打出个输赢。 北约重振旗鼓主要是苏联引起的。 苏联在东欧部署的大量坦克是易北河以西有目共睹的。苏联人也一直在强调这一点,因为他们在举行演习时坦克一直开到边界线,好象就要入侵西部似的。 先是苏联在安哥拉进行干涉,接着苏联主席波德戈尔内最近对非洲几国进行访问,这使西欧感到吃惊,并且引起了惊恐。从最早时候起,非洲毕竟一直是西欧的贸易伙伴。 任何西欧人都认为,苏联这次对非洲的入侵是侵入了他人的地界。的确,非洲已经摆脱了老式的殖民主义。但是,非洲通过贸易仍然象以前一样保持着和西欧的紧密联系。莫斯科把手伸入非洲就威胁到西欧每个国家的利益。对莫斯科来说,这是一个左右为难的问题吗?如果它放松它的加强军事力量的活动,并且放弃它为在非洲取得势力而进行的攻势的话,它将不再算是一个世界超级大国了。但是,它在易北河沿岸显示力量和伸入到西欧在非洲的传统的势力范围,这样它就刺激了一个它很可能最感到担心的事物——北约联盟。 其结果是,北约组织再次非常活跃和大吵大闹——而且是喧喧嚷嚷和大嚷大叫。 卡特总统把他在白宫任职头三个月的大部分时间花在美国国内的经济和能源问题上。在下周,他将前往西欧。他的注意力现在必须从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以及汽油和煤的关系问题,转到盟国的经济问题和如何消除北约组织的内部问题。 但是,当他到欧洲时他将会发现,他的盟国不再怀疑北约组织对它们的重要性了。它们理解到北约组织的重要性。它们的人民对北约组织是抱有指望的。
2. 英《泰晤士报》文章《英国防务削减可能使西方处于严重危险之中》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四月四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英国的防务削减可能使西方处于严重的危险之中》,摘要如下: 从政治角度来说,防务已降级了——这一部分是因为我们习惯于和平生活,另一部分是因为人们普遍地同意英国防务政策所依据的那些设想。 然而,与防务问题有关的人,主要是部队首脑,已开始发出一种新的警报。这可能只是政府部门的那些人所共有的那种担心,因为公共开支由于固定的现款限额和逐渐上升的通货膨胀而减少了。 苏联及其盟国的防务开支实际上每年增加了百分之五。一九七七年国防白皮书详细地阐述了华约国家现在所部署的舰只、飞机、坦克和大炮大规模增加了。人们从来不指望北约对付这一点的办法是要在人对人或炮对炮方面赶上它们的潜在对手。威慑力量是以保持政治和军事的均势为基础的。 这需要仔细地处理。如果太强调北约的常规力量,那就可能暗示西方宁愿把自己限制在苏联会获胜的这样一种冲突之中。但是,如果把西方部队削减成一支象征性部队并只依靠核武器,那么就可能鼓励俄国人用武力解决欧洲的局部争端,因为他们相信美国是不愿意为了一些业已丧失的具体目标发动核大战的。 北约目的的实质是要能真正地和有效地抵抗任何军事入侵,这样,在欧洲一些重要目标丧失或者必须考虑作出核反应之前有时间进行谈判,有时间采取外交替代办法。 华约国家的部队逐步增长也许还没有打乱政治军事均势,但是局势并不是静止的。苏联已能够在全世界玩弄西方未能恰当地使用的手法——安哥拉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欧洲,勃列日涅夫在他最近一次访问南斯拉夫时,对于那个国家同西方的未来关系问题采取了非常强硬的路线。苏联使芬兰在它继续作为北欧联盟一员方面提出了苛刻条件,并坚持要奥地利在最近一项贸易条约中接受苏关于柏林地位的观点。 我们为维持一支可靠的威慑力量所贡献的力量是英国莱茵军。据认为驻在西德的有五万五千名职业士兵,如果遭到进攻,人数将由后备兵和英本土军士兵(他们每年训练四十天)扩充到总数为十二万人。实际上,在阵地上的只有约四万人,其余的士兵在北爱尔兰,还有休假的,或者在受训。如果遭到进攻,就召回这些人,并将通知后备兵到航空站。把他们空运到西德。在八天之内这支莱茵军就将满员。 很清楚,所有这些是根据一九三九年以前关于将会发出关于进攻的警报的概念而定的,但是苏联的部队不需要动员。他们是建立在随时可以行动的基础之上的。 其次还有装备、训练和储备等问题。阿以战争表明,如果没有最现代的军事技术,就要遭到失败。英国军队在十年前就得到保证说,将给它的步兵配备轻便的反坦克火箭,但这尚未发给所有部队。而得到这种火箭的部队,为了节约,每个士兵一年也只能发射一、两枚,而这是不足以使他们掌握在战争中使用这种武器所必要的那种熟练技术。在西德储存的弹药可用三十天,但是,这是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消耗率来计算的,按照现代的消耗率,这是五天的供应,而且将在莱茵军的其余部队到达之前三天就用完。 从舰只和飞机的实际数目、武器的效率、可得到的弹药和充分的训练等方面来说,对海军和空军的可靠性也产生了类似的、或者是更大的担心。 由于对这种局面真正担忧,所以参谋长们要求在圣诞节前会见首相。可是,防务开支的削减仍在继续,而且这些部队首脑们是如此充满了这种思想,即他们谈论这些问题是违反宪法的,以致他们不公开进行讨论。在下院防务开支委员会中有一个小组委员会,它说,目前的局势是令人惊恐的。但是,它主要是处理钱的问题。现在需要的是有一个常设的防务特别委员会,在这个委员会上,部队首脑及其他有关的人可以提供证言,并促使对整个问题进行适当的讨论。 从一个后座议员可以得到的那种消息,我得出结论,英国现在正在冒风险,如果公众知道全部事实,那他们是不愿接受这种风险的。
3. 英《每日电讯》文章《西班牙担心从俄国回来的流亡者搞间谍活动》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四月二十八日刊登弗兰克·泰勒发自马德里的一篇文章,标题是《西班牙担心从俄国回来的流亡者搞间谍活动》,全文如下: 随着成千上万的自一九三六 ——三九年内战以来一直流亡在俄国的西班牙人的回国,西班牙正在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问题。 当局认识到他们构成了为俄国人进行的一种伪装的渗透行动。在佛朗哥将军整个统治时期,一直未让俄国人在这个国家得到立足点。 但是,西班牙政府既已保证恢复民主,而且预定在六月十五日举行自由选举,它就不得不发护照给在莫斯科申请护照的大多数流亡者。 在莫斯科的西班牙流亡者一度有一万二千人,但是,自从七个月前他们开始大规模地回到西班牙以来,这个数字已减少到二千人。那些回来的人中,有许多人在内战结束被俄国当局接纳为避难者时还是小孩,他们受到了俄国的抚养和教育。消息灵通人士昨天说,据悉在很多情况下,俄国人本身就极力鼓励流亡者返回西班牙,并往往给予财政援助。 这些人士说,在马德里人们“十分担心”俄国人会利用他们收集情报,特别是利用他们去渗透到一些新成立的西班牙政党。合法的存在另一种担心是俄国人打算在新成立的俄西联合商业企业中雇用他们,这将使俄国人能很好地进入商业界。 整个苏联集团正在迅速建立它在表面上是合法的存在。因为在长期绝交后现在它已和西班牙恢复了正式外交关系。现在欧洲国家驻在马德里的外交官、商务代表和记者已有一百七十多人。 西班牙当局意识到,西班牙成为潜在的北约成员国,是克格勃的一个成熟的目标。西班牙当局已经发出了第一个警告。上个月,西班牙当局驱逐了四十二岁的俄国贸易团成员尤里·皮沃瓦罗夫,因为据说他收集了军事情报。 据这些人士说,这个行动是在西班牙官员详细地审问了二十名最近从俄国回来的流亡者之后采取的。意味深长的是,俄国人没有采取任何报复行动。
4. 万斯谈美对外政策的一些问题
【合众国际社佐治亚州阿森斯四月三十日电】下面是万斯就任国务卿以来,头一篇讲话稿和他在今天与佐治亚大学学生举行的问答会议上发表的进一步评论的摘要:全面禁止核武器「我祈求能够实现全面禁止核武器。我不能肯定能够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我认为,我们所有的人——在我们这一代里,在你们这一代里和在你们的下一代里——都必须竭尽全力使我们沿着这条道路不屈不挠地前进,直到我们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为止。」人权「我们的目的是,根据我们的信仰制定我们的政策,并且在我们认为不以刺耳的或抱歉的语调阐明这些政策是适宜的时候就这样做。干涉其它国家的内政不是我们的目的,但是正如总统所强调的那样,任何一个联合国成员国都不能声称,破坏受到国际保护的人权纯属它自己的事务。 「在执行一项人权政策时,我们必须一直记住我们的力量和我们的智慧的限度。顽固地、傲慢地企图把我们的价值观点强加给别人就肯定会使我们的目标遭到失败。一种教条主义的行动计划将象漠不关心的态度一样有害。」
第 3 版
1. 摩洛哥报纸文章《扎伊尔──苏联──美国:谁的过错?》
说非洲是苏美进行争夺的理想场所;非洲人终会有一天要觉醒,把苏美赶回去 【本刊讯】摩洛哥《舆论报》四月二十七日发表一篇文章,题为《扎伊尔—苏联—美国:谁的过错?》,摘要如下: “扎伊尔的形势是帝国主义造成的。它的目标是要转移在西撒哈拉的形势,在那里,一个国家的人民为自己的独立而斗争着。”这是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萨莫拉·马谢尔在阿尔及尔白屋机场贵宾室里讲的。 我们同意前加丹加的形势是帝国主义造成的。然而,还应确定是哪一个帝国主义?美国帝国主义?这可能,因为美国在进行收缩的同时,在这一事件中作出了反应:不直接支持在美国看来已经破产了的蒙博托总统。 是法国帝国主义干的吗?德斯坦政府不具备扮演这一角色所需要的政治、财政和军事力量。当然,他必要时可以不时地采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有限行动,就象在沙巴事件中提供后勤支持那样。是古巴帝国主义干的吗?我们认为过于夸大卡斯特罗的“大胡子”的实际能力是一种错误估计。他们在美洲处处遭到挫败。古巴人不管他们的地缘政治阴谋如何,不管他们对未来的估计如何,不管他们自信能在非洲充当整顿者,他们迟早会遭到自己的惨败。 我们谈到苏联人了。他们要什么?寻求什么?实际上要干什么? 在非洲棋盘上长时期不曾存在的克里姆林宫似乎认为它的时刻已经到来。时间特别适宜,因为面对着他们,不存在任何强有力或坚决的对手。除了无限度支持南部非洲各解放运动有一天会把他们引到……好望角这一事实外,对苏联人来说,有三个因素是真正的准则:美国充当宪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正在动荡的欧洲是无能为力的化身。分裂为二的非洲正愚蠢地玩着自我毁灭的游戏,这一游戏迄今有利于那些马克思主义者或受其影响的其他的人。因此,只须扩大分歧,使那些所谓温和派更加感到抬不起头,挑起区域性敌对,不要拘束于原则,用那怕是旧式坦克武装起来,就可以牢固地站住脚、扩大地盘和指挥一切。 此外,美国人心安理得地看到海湾石油公司的设施的安全是由古巴大兵和东德技术人员保证的。美国人被从埃塞俄比亚猛逐出去连一声都不吭。他们失去了对具有最大战略价值的卡涅夫通讯联络站的控制而无动于衷。他们知道布迈丁上校的公开的反美政策,但却请他任命一名驻华盛顿大使,并同意提出的第一个大使名选。美国人感觉到俄国在非洲中部的突破,但让他们驻联合国的大使说这基本上是正常的。美国人对苏联拖网渔轮在美国海岸的破坏活动感到不安,但又千方百计他说这并不严重。勃列日涅大在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中给万斯的“不”字?这没有什么令人不安的。尽管华盛顿认识到苏联想从而考验一下卡特作出反应的可能性和程度。 人们可以列举出无数的事例,这些事例都被克里姆林宫理解为令人鼓舞的信号,从而出现了目前的形势。 人们永远都不会过份地强调,目前动荡的形势是那些已经深受其害的政权——它们是极其反动并且层层腐朽的——所造成的。这一形势的出现也是西方政策的后果,西方一直寄希望于支持和腐蚀那些不得人心的政府而伤害各国人民。不论是美国人在埃塞俄比亚支持老皇帝,法国人在乍得,比利时人在刚果(金沙萨),英国人在埃及支持法鲁克,西方由于它的资本主义和贪得无厌的大托拉斯和大公司、由于它的缺乏现实主义和判断力而应负的责任是重大的。西方一贯地只考虑眼前利润、剥削和无视各国人民的需要,由于随心所欲地划定人为的边界,它把各国人民四分五裂、把各种不同的部族硬拼成一个国家的罪行、并把一些丑恶和被人唾弃的政权强加于人,通过这一切,西方令人伤心地使得非洲事先就注定要分裂、被人垂涎、不稳定和发生战争。鉴于非洲的天然资源,西方从而使这个非洲大陆成为各跨国公司、各种意识形态和军火商们理想的争夺对象。 然而,应该从而同意苏联在“争取把非洲人民从殖民主义桎梏下解放出来”的借口下窃取充当“法官”角色的权力吗?应该从而接受那些听命于莫斯科的那些“大胡子”们的随意扩散吗? 在美国这一探索时期中,苏联人肯定想夺取最大限度的地盘。也许华盛顿正在修改它的政策,正在进行探索并在打出它的非洲新牌之前表现出必要的谨慎。卡特首先想得到他的人民的支持和国会的绿灯。 在这期间,欧洲感到不安了。但是,它实际上无法做得更多。 剩下非洲本身了。但是,事实上还剩下了多少?这是谁的错误?通过国际地缘政治分析,可以看出:非洲大陆是莫斯科和华盛顿进行争夺的理想场所。把这个大陆变成战场特别容易,因为某些非洲政权只靠蛊惑人心和绝对投靠才得以生存下去。这一来,非洲没有独立,而是从此充当超级大国手中的玩物。在目前,苏联人占便宜。但是,要注意遭到挫折!事实上,人们知道,越南泥泽使美国人在自己国内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 通过挑起地区敌对和地方性战争来插脚非洲是已经过时的殖民主义的手法。俄国人在今天又抄袭了这种原始的手法,这无论如何只能把他们引向失败。终会有一天,终于觉醒了的非洲人将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并把苏联人、美国人、古巴人和东德人赶回去。
2. 外电就布讲话评巴美关系
【路透社伊斯兰堡四月二十八日电】(记者:斯图尔特)由于布托总理今晚指责美国企图推翻他的政府,巴基斯坦同美国的关系受到了破坏。 去年八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飞到巴基斯坦警告布托说,如果他不放弃购买核燃料再加工成套设备,他就有失去美国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危险,在那以后,巴美关系一直有点紧张。美国一直在施加压力,美国政府向布托表示:除非布托放弃该工厂,否则美国不向他出售A—7型飞机。 巴基斯坦在到六月底为止的本财政年度中至今已同美国达成了购买价值大约五千万美元的军火的协议。主要的购买项目是价值二千八百万美元的反坦克导弹。 在本财政年度,对巴基斯进的军事援助总计大约三十万美元,主要是培训专门人员。但是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巴基斯坦在东南亚条约组织中同美国结盟时,军事援助共达六亿五千万美元。 在对巴基斯坦的经济援助方面,美国仅次于伊朗,在赠与国中居第二位。今年的财政援助达九千万美元左右,主要是给予补贴的小麦销售。 观察家们说,布托对美国的敌视性的攻击,会对两国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影响。他们预料,经济援助可能大幅度削减,经济援助现在主要在农业方面。 今晚的引起震惊的一举以前,最近的刺激是美国政府决定停止向巴基斯坦提供催泪弹。这里的官方人士认为,这是在当前巴基斯坦的政治危机中美国政府暗示不同意布托的政府。在全国许多地方,政府对付反对党持续的示威的催泪弹用光了。 【路透社伊斯兰堡四月二十九日电】这里的美国大使馆今天把布托总理所说的美国资助反对党搞的推翻他的运动一事斥之为无根据的指责。 大使馆发言人说,在布托提出指责之后,巴基斯坦政府没有提出任何正式抗议。 他说,大使馆一位官员前往外交部“表示我们的强烈不安”。 他说,现在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计划眼下不会改变。美国一直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援助国,五年来为它提供了十一亿美元的财政援助。 观察家们说,布托指责美国支持阴谋活动一事可能使巴基斯坦向美国购买A—7型军用飞机的希望化为泡影。 美国今天在这里提出的抗议是由美国大使馆副馆长康斯特布尔递交的。在华盛顿,据报道美国国务院一位高级官员前往巴基斯坦大使馆提出另一个抗议。
3. 美报评论《印度、巴基斯坦对苏联人态度冷淡》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四月二十九日刊登一篇评论,题为《印度、巴基斯坦对苏联人态度冷淡》,摘要如下: 据信,葛罗米柯访问新德里的目的之一是告诫德赛警惕同中国和美国改善关系的任何想法。葛罗米柯在公开讲话中告诫人们注意外来干涉(这里估计是指北京)和警惕那些口谈和平但却一直在筹建基地和发展新武器的人(人们认为这是攻击华盛顿)。 这里的分析家说,但是葛罗米柯的告诫很可能并未受到理睬。克里姆林宫面临的是这样一个政府,这个政府显然认为同莫斯科保持良好关系决不排除同北京或华盛顿改善关系。 分析家们仔细地分析了葛罗米柯访印后发表的公报,他们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德赛的态度对于苏联人来说今后可能意味着麻烦。公报提到双方赞同消除印度洋的外国基地。 莫斯科宁愿用帝国主义这个词,以表明这就是指美国在迪戈加西亚岛的基地。但是据这里认为,德赛希望把印度洋的所有外国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这就意味着既指美国的影响,也指苏联的影响。 虽然苏联的公开立场是说它在印度洋没有基地,但是它在索马里的伯贝拉确实建立了海军设施,而且它的海军一直在整个印度洋活动。 德赛推行的新的强硬路线,可能迫使苏联人在其公开反对一切基地的观点及其设想的希望在世界上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有可能采取各种行动方针的现实政治愿望这两者之间作出选择。 据认为,莫斯科对于东南方面的总的情况还是满意的。同阿富汗的关系是好的。眼下同巴基斯坦的关系没有危机。葛罗米柯一直在努力限制甘地夫人下台所造成的损失。在中国的对面,蒙古仍然是一个坚定的盟国。
4. 美报报道《卡特决定取消他对派驻巴新大使的提名》
【路透社华盛顿四月三十日电】一位国务院发言人今天说,国务卿万斯在一封致巴基斯坦总理布托的信中说,美国愿意讨论两国之间存在的分歧。 这位国务院发言人证实这位总理上周在议会里指责美国支持反对他的政府的人,“而这些指责是没有根据的,因此在这以后国务卿给他写了一封信以表示我们的观点”。 这位发言人说:“他重申美国没有干涉巴基斯坦的内政。”“他还表示愿意讨论美国和巴基斯坦政府之间的任何分歧。” 国务院拒绝公开这封信。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四月三十日刊登一篇题为《卡特决定取消他对派驻巴基斯坦的新大使的提名》的报道说:卡特总统决定取消由乔治·维斯特为下任驻巴基斯坦大使的提名。国务院官员们说,虽然美国抗议布托总理指责美国阴谋推翻他,但是这一行动与美国的抗议无关。
第 4 版
1. 日《每日新闻》刊登安藤产太郎文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和中国群众》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四月二十五日刊登正在北京讲学的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安藤产太郎写的一篇题为《<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和中国的群众》的文章,摘要如下: 四月十五日发行《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各家书店门前从早晨起便排起了长蛇阵,等着购买。 最近,渴望发行第五卷一直成为人们的话题,坐出租汽车,同司机谈这个,遇到大学的教员时也谈这个。这的确是一本最畅销的热门书。我看到有的人刚买到书就赶紧坐在旁边翻阅起来。另外各个单位还开会庆祝发行,我有机会看到了这种情景:代表一个接一个地发表讲话,谈论发行的意义,最后合唱《国际歌》,结束会议。人们当时的喜悦心情是超出我们的想象的。 第五卷所说的是二十年前的事,时间不久,因此对我们来说,不是可称为“传闻时代”——枪林弹雨的革命时期的事,而是极其熟悉的人世间的事。 正因为如此,中国人认为这本书更为重要。 暂且不谈早就参加革命斗争的人,反正大多数人是同这一段革命史密切有关的,都经历过这一段——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时候。在发行那天,偶尔遇到了一位中年女医生,她说:“这里写着我们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太好了。”这番话表达了许多人的心情。 但是,第五卷最显著的特点是,除技术问题外,未经他人整理,无论是手稿还是谈话记录,都保持着原样。的确,处处可以如实地看出毛主席的表达特点,如富有幽默感。毛主席谈起话来,海阔天空,滔滔不绝,但总是围绕着一个论点,令人如闻其声,久读不倦。特别是临近卷末,这种感觉更为强烈。 第五卷本来可以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一九五六年九月召开中共八大结束,但却直到一九五七年年底才结束。不妨认为,是考虑到要把这本书作为今后的指针加以学习。 这本书中所提出的问题,在文化大革命中付诸实施了。因此可以说,第五卷中包含着可以预测中国今后方向的内容。
2. 美十名研究艺术史的学者将访华
【美联社华盛顿四月二十八日电】自从一九七二年放宽旅行限制以来,第一次允许美国艺术历史学家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个月,十名艺术历史学家将离开这里对中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访问。资助这次访问的是一个美国机构——全国人文学基金会。 这个机构说,另外十名人文学学者将于今年秋季访问人民共和国,以研究中国口语和西方课本所教的中文究竟怎么不同。
3. 美一份研究报告谈我国的钢铁工业
【本刊讯】美国国会两院联合经济委员会,一九七五年七月发表《对中国经济的重新估计》的研究报告,以下是关于《中国的钢铁工业》一节的摘要:阻碍钢铁工业发展的三个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成为世界最大产钢国之一所需的丰富的基本资源。二十五年以来,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年产粗钢约二千五百万吨,居世界第六位。中国具有建立更大规模钢铁工业的潜力,但有三个因素一直阻碍它的发展: (一)中国的铁矿和煤虽很丰富,但质量较低,必须加以特殊处理。现在外国一般采用精选矿技术。这一方法可使中国完全依靠自己的资源来发展大型钢铁工业。但是,中国在精选矿技术方面的投资一直裹足不前,以致严重地阻碍了铁的生产。由于铁的增长一直不能适应炼钢和铸铁的需要,近几年来,中国已不得不进口生铁,而且看来今后几年肯定还要继续增加进口。因此,缺乏直接可以填充炼铁炉用的铁矿砂和煤,已成为中国走自给自足的道路发展钢铁生产的主要障碍。 (二)中国还没有培养出一支能适应钢铁工业发展的技术队伍,管理不善,导致资源和资金的浪费。由于煤耗大,一九七四年中国用于钢的生产的煤达九千万吨,占中国整个煤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三。 (三)资金短缺,钢铁工业内部各部门发展不平衡。某些部门发展缓慢,落后于其它部门,形成薄弱环节。例如,采掘部门分配到的资金较少,被迫采用集中大量劳动力的办法。轧钢设备也赶不上粗钢生产,以致大量钢材仍需进口。一九八○年前后的发展前景对于以上种种缺陷,中国正在不断加以克服,主要是通过进口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但是由于安装这些设备仍要花上几年时间,因此,目前的不平衡状况可能要延续到七十年代末。 中国发展钢铁工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逐渐趋于更大程度地依赖进口原料和钢材,二是着重进口装备和技术,以提高国内生产能力和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前一条道路是同北京长期坚持的自力更生政策背道而驰的,因此,中国可能选择后一条道路。在一些部门,如钢的精制、电炉炼钢以及矿砂精选等方面,中国要使炼钢工业现代化和恢复平衡的话,就必须进口外国装备和技术。 如果中国最大限度地使用国内制造的和国外进口的机器设备,到一九八○年,它的钢铁工业可以做到:(1)恢复较快的增长率;(2)恢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平衡;(3)减少对原料进口的依赖。有鉴于此,预料中国将会对它的钢铁工业作大量的投资。至于一九八○年以后,中国钢铁工业的进展情况将决定于:中国能多快地提高它自力生产所需的机器和装备能力,以及愿意花多少外汇来购买外国的炼钢设备和技术。
4. 共同社报道:《日政府冷静对待苏废除渔业条约》
【共同社东京四月三十日电】题:(日本)政府冷静地对待苏联废除渔业条约 苏联二十九日突然通知废除现行的日苏渔业条约。关于这一点,政府冷静地认为“发生了预料之中的事情”。(铃木农相语)。 也有人认为:“应该事前磋商,苏联的这种作法在外交上是失礼的。”(日苏渔业委员会首席代表荒胜语) 【共同社东京四月三十日电】题:官房长官园田说,废除条约是令人遗憾的 园田官房长官二十九日晚就苏联政府通告废除日苏渔业条约的问题说:“虽然根据日苏渔业条约举行了鲑鱼和鳟鱼的谈判。但是,苏联方面以这种形式单方面废除条约是令人遗憾的。” 这位长官还说:“由于苏联实行了二百浬渔业专管水域,所以过去签署的渔业条约的基础,事实上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说,废除这项条约当初就已经预料到了。”表明对此事件持冷静的态度。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四月二十九日报道: 难以进展的日苏渔业谈判将由铃木农相第三次访苏,于五月初恢复谈判。据与日苏谈判有关人士二十八日透露,关于谈判中的最大障碍的北方四岛的领有权问题,现在想出一个方案,即提出一个政府协议,把日苏两国主张并提,以此打开僵局。由此,将把“岛屿”和“鱼”分开。关于成为焦点的二百浬划线等问题,将通过双方互相让步使渔业谈判也达成协议。对于此案,不少人评价说这将是打开日苏谈判僵局的最有效的办法,但也有人估计,由于日苏在领土问题上都有强烈的政治意图,因此,谈判将长期进行下去。 据说,关于两种主张并提的方式也可以考虑使用发表“联合声明”这种形式,即在“联合声明”中,首先强调促进日苏两国的友好,关于领土问题,把日本方面主张的“是日苏间尚未解决的问题”和苏联方面主张的“领土问题已经解决”同时写进去。另外,关于二百浬划线问题,以“伊什科夫个人方案”为参考,双方寻求一个互相让步都能接受的措词,缔结临时渔业协定。就是说,想以日苏友好为基础,一揽子解决“岛屿”和“鱼”的问题。据说,在两国政府的有关人士间正在具体地研究这个妥协方案。
5. 《中国到处秩序井然,人民心情欢快舒畅》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四月十四日刊登一篇专访,题为《中国到处秩序井然,人民心情欢快舒畅》,摘要如下: 美国著名黑人学者杜波依斯的内弟大卫·格雷厄姆及其夫人梅特丽斯·格雷厄姆在我国参观访问一个月后,于昨日经港返国。大卫·格雷厄姆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赞扬中国在这二十七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他说,中国粉碎“四人帮”后,在华国锋主席的领导下,到处秩序井然,人民心情欢快舒畅,工厂纷纷以工业学大庆的精神促进生产,农村亦以农业学大寨的精神抗旱夺丰收。总之,中国到处生机勃勃,迈向大治。 大卫·格雷厄姆今年已七十八岁。他说:“我这一生中,经历了两次大战,曾到世界各地旅行,见到很多剥削、压迫、贫穷、屈辱、歧视和不平的事情,我经常思索,人类怎样才可以建立一个铲除这些罪恶及痛苦,人们互相尊重,共同公平地分享共同劳动果实的美好社会?在这三十天旅程中,我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新中国的社会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人类建立一个公平、没有歧视、压迫和剥削的美好社会的光明前景。” “在旅程中,我参观了中国的工农业建设、文化和教育事业、医疗卫生设施等,亦与中国人民作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想法。我发觉,中国人民经过短短二十七年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奇迹,把外国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实现了。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堕于贫穷、落后、绝望和屈辱的深渊中的旧中国解救出来,建立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二十七年来,他们经历不少斗争的风浪,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克服种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把新中国带向繁荣富强。中国在这个世纪以来所经历的路程,及新中国所走的道路,是值得其他国家借镜的。 “在旅程中,我不但观察到这些现象,亦看到使中国产生令人惊讶的巨变的原因。新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是新中国发展的推动力。在这个社会里,党及政府鼓励人民既要有自力更生的精神,又要善于总结和借镜古今中外的优良经验;鼓励人民要团结,不要分裂;在关心和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下,鼓励人民不贪图西方的物质享受,而鼓励人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此,中国现已逐步成功地建立一个在人生价值观方面与西方完全不同的社会 ——一个以公为重、生活和工作有意义和精神生活饱满的社会。 大卫·格雷厄姆在北京期间,参加了他的姊姊杜波依斯夫人的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