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01-19

第 1 版

1. 港报报道:《绣金匾怀念周总理》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一月十一日刊登署名金建的一则报道,题为《绣金匾怀念周总理》,摘要如下:    又听到陕北民歌《绣金匾》了。这首歌倾说了对毛主席和革命的无比热爱。    打倒“四人帮”,人民大解放。早年就热情地为人民歌唱的民族歌唱家郭兰英又唱起《绣金匾》来了,这回她把歌曲新写的第“三绣”的歌词,献给敬爱的周总理。歌词写道:“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革命,我们热爱您。”这首歌,郭兰英满怀着心中的激情,去年在北京一次诗歌朗诵音乐会上首次唱出。据报道,当唱到上述这一段时,台下千百只眼睛都湿润了。郭兰英也流下了深情的眼泪,在收听北京电台播放这首歌的录音时,人们都会清楚地听到郭兰英唱到这一段时的哽咽。从这时候起,加上了第三段新词的《绣金匾》,迅即在全国各地流传起来。最近有人在广州听过这个歌曲的演唱,演唱后全场响起历久不息的掌声,人们热泪盈眶。这歌声和千百万人的泪水,倾注了多少对周总理的热爱啊!这份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显然也是对“四人帮”的无情鞭挞和控诉。

2. 赵浩生文章:《周总理没有死!》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一月十六日刊登美籍人士赵浩生的一篇文章,题为《周总理没有死!》,详细摘要如下:    从听到周总理逝世的最初霎那到现在,我心里始终萦绕着一个感觉,就是“周总理没有死!”他的音容笑貌、事功精神,象一面光辉的红旗,永远在人们心中飘扬闪耀。    我是在大港油田参观时听到总理逝世的消息,噩耗传来悲痛满腔,当时凝望着渤海湾的万顷烟波,我感到滚滚浪潮尽是泪。那天,当我们透过满眼热泪第一次看到从祖国土地上喷出的油、气时,我们感到那正是周总理的双手引发出来的无尽能源,它更真切的告诉我们:“周总理没有死!”他所引发的光和热,象一面飘扬的红旗将永远照耀着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进步事业。    周总理的一生就是一面在革命风潮中飘扬的红旗,而且环境愈艰苦,愈显得雄劲、光彩。    在他一生的革命斗争中,最复杂艰苦的一段,就是代表中共在国民党区进行谈判的时期。那时他置身在敌人的天罗地网中,但那阴险恐怖从来没有遮住那面红旗的光彩。相反的,在当时国民党的暴政统治下,周恩来的出现,却给无告的人民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当时的国民党政权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自称“法统”,伪装“民主”,但这一切花样,只要周恩来的轻松一笑,就揭穿其全部骗局。当时国民党政权执行的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以及战后以和谈掩饰内战的政策,也都在周恩来的照妖镜下原形毕露,其一切反共宣传,一旦和人们亲眼看到的周恩来的言、行相对照,都变成了谎言。    这里,我只叙述几件小事,来说明它所发生的巨大影响。    我是一九四六年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中第一次见到周总理。这是我第一次在一个公开正式的场合见到一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位中国新闻人物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中用中文发言。他挥洒自如,谈笑风生,有问必答,不亢不卑。他的言论丰采,使我第一次在外国人面前感到作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我第一次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中受到和外国记者同等的招待。    那天他的谈话由一位秘书译成英文,当他发现外国记者发问时用字不妥,他会目光炯炯的注视着发问者予以纠正,对秘书的翻译也一字不苟的加以修改。在外国记者面前,他绝无国民党政府发言人奴颜卑膝的丑态,他在记者中也享受到国民党官员所享受不到的尊敬。    我也曾不只一次的看到他和当时的美国调停人马歇尔接触的情况。马歇尔对总理的礼貌显然超过对国民党代表,因为他清楚的认识到,总理本人和他所代表的,是具有自尊、自信、掌握着中国命运的中国人民,而不是摇尾乞怜卖身投靠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    凡是和总理接触过的人都感到他有一种特别的“磁力”,以一九四六年我在重庆旁听政治协商会议时所见的情况为例,从会场工作人员到各党各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对总理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    当时会场的一位工友曾偷偷的告诉我:“共产党代表们倒很客气。”他说每次给总理添茶,总理都要说声“谢谢”。总理和任何党派代表见面都是谈笑风生,对几位社会贤达尤其客气。    总理虽然充满“磁力”,但他绝不是一般人所谓的“八面玲珑”,而是一位爱憎分明、是非显然的革命斗士。就是在那次政协会议中,我曾听到总理的一篇声色俱厉、大义凛然的讲话,真正表现出一位革命家以理服人的风范。    那天会议是讨论“和平建国纲领”,国民党代表在发言中自命“法统”,大卖“团结”“忍让”膏药。总理起立说明共产党的立场,他的讲话开始不久,场外忽然传来一声“嗒—嗒—的”立正号响,大家都站起来,接着是一阵升旗音乐,礼毕坐下,总理长叹一声若有所感的说:“在刚才这几分钟的静默中,我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是我的朋友,也是在座各位的朋友,这个人对团结的贡献最大。这个人,就是促成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张汉卿(学良)先生,他现在还在为团结受难,我们怀念他,诚恳的希望他能早日获得自由……。”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着动人肺腑的感情,他冷峻严肃的眼光更扫射着全场。这时整个会议厅象死一般的寂静,在场的国民党代表一个个闭目阖睛满面羞惭。他们的所谓“法统”“民主”,在总理这面正义、光辉的红旗下噤若寒蝉,黯然无色。    总理是解放前插在国民党心脏中的第一面红旗,他的光辉不但照耀到他所接触的每一个人,更为所有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人民指出了方向,因而当国民党政权撕毁一切和谈协议全面发动内战时,总理就决然撤回延安,国民党统治区的亿万人心也追随着那第一面红旗去了。最后,连国民党的和谈代表张治中、邵力子等人也全部被总理的“磁力”吸回北京。不久,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把胜利的红旗插遍了全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二十六年,这面红旗不但照耀着新生进步的中国,而且辉映到全世界。二十六年来,周总理是八亿中国人民口中最亲切的名字,“周恩来”三个字,不论以任何语言出现,都代表着尊敬与荣誉,因而他的逝世受到中、外一致的哀悼,他的骨灰不但是撒在新中国的土地上与祖国的山河同在,而且是撒在人们的心中,代代相传,永远流在中国人民的血液中,活在世人的记忆里。记得在重庆和谈时代,我曾不止一次的听到人们喟然长叹:“国民党里怎么就出不了象周恩来这样的人材!?”    周总理不但是一位具有卓越能力的人,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共产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忠实的执行者。更形象化的说:周总理是一面行动的红旗,毛主席是光辉的太阳,在阳光的闪耀下,红旗才显得辉煌灿烂,在共产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引导下,红旗才会在正确的道路上飘扬向前。    半个世纪以来,周总理和毛主席的关系就象红旗与太阳的关系,同时也是毛主席写给华国锋主席的两句话“你办事,我放心”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曾为中国开拓了一个新纪元,为人类创造了奇迹。    谁也没想到,在主席和总理生前,竟有人阴谋破坏这个久经考验的关系,企图砍倒这面当年在敌人重重包围中也砍不倒的红旗,夺取无数革命英雄牺牲奋斗所换来的果实。但是他们实在是利令智昏,错误的估计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英明远见,更错误的估计了在毛主席和周总理教育下的八亿中国人民的力量,当他们丧心病狂利用毛主席去世举国哀悼的国丧期间发动篡党夺权时,就被一个雷霆万钧的力量一举粉碎了;领导这一伟大胜利的,就是为毛主席所选定的接班人华国锋主席。    在这个代表历史转变的伟大胜利之前,我们海外华侨和祖国同胞一样,曾度过一段忧患岁月,我们曾为冀东的震灾而忧心,为敬爱的周总理、朱德委员长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逝世而流泪。在这一段忧患的日子里,我们不但与祖国同胞休戚相关,更学会了化悲痛为力量,在海外的特殊环境中横眉冷对着一小撮苍蝇败类幸灾乐祸趁火打劫的活动予以无情打击。同时我们更提心吊胆的暗自希望着祖国的领导接班顺利,后继有人,党和国家的权力不会被野心家所篡夺,造成江山变色亲痛仇快的悲剧。    没想到在我们追悼毛主席的泪痕未干,就听到国内政变的传闻,一时情况不明,忧心如焚。当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的喜讯传来时,我们象当年听到祖国解放的喜讯一样,感到祖国是从内奸国贼的篡党夺权阴谋中第二次解放了,我们的狂欢之情,也只有二十七年前听到祖国从蒋政权下解放时可以比拟的。    当我们从电视上看到首都百万同胞的欢庆场面时,我们感到天安门上空的蓝天更蓝,红旗更红,当我们读到被揭发的“四人帮”的滔天罪行时,我们更感到周总理的伟大,当我们看到祖国同胞意志坚定,眼睛雪亮,从未为“四人帮”阴谋所动时,我们感到无限的钦敬,当我们想象到倘若“四人帮”夺权成功可能为祖国带来的灾难为华侨带来的羞辱失望时,我们对华国锋主席的胆识、气魄和卓越的领袖才能感到由衷的感佩。    祖国过去一年所经历的忧患,倘若发生在任何国家,都会造成万劫不复,但事实证明,今天,在华主席接班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是经得起风浪,经得起考验,毛主席和周总理死后有知,也一定会表示赞许。    在这个四害已除大地回春的季节里,我们来纪念周总理逝世的一周年,我们感到“周总理没有死!”他的精神象一面光辉的红旗永远在我们心里飘扬闪耀,任何奸人也砍不倒,他那被撒在祖国山河大地上的骨灰,将引发出无尽的能源和回春的力量,这能源和力量,将推动着中国走向“四个现代化”,在本世纪内“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第 2 版

1. 美《纽约时报》专稿:《波恩指望卡特去帮助西方的经济》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一月八日刊登克雷格·惠特尼从波恩发给该报的一篇专稿,题目是《焦虑的波恩指望卡特去帮助西方的经济》,摘要如下:    施密特总理对经济前景正表现出一种不常有的忧虑,他的一些高级顾问和西德的实业家也抱有他这种担心。    他们中的一些人日益紧急地说,他们指望卡特政府立即采取措施,以使西方世界免于陷入一次新的经济哀退之中。    迄今为止,他不能或不愿采取行动去刺激他本国的畏缩不前的经济回升。西德刚刚提供了九亿美元的国际贷款以帮助英国渡过它的国际收支危机,波恩的官员们说,他们不可能做其他什么事来帮助英国或意大利,除非美国发挥主要作用。事情发生了变化施密特在为这里的电视广播而录音的新年文告中说:“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已很清楚的是,事情决不会再象一九七四年以前那样了。”    施密特的一位亲密助手说:“他确实情绪很不好。他甚至一度还谈到辞职。”    由于回升一直无进展,在这里常常听到悲观的谈论。失业——在一九七四年以前几乎没有——人数徘徊在百万大关,即占劳动力的百分之四点五。西德许多有影响的实业家和政治领导人——他们反映了西欧共同体的看法——说,来年的经济领导必须来自华盛顿,而不是来自此地。    卡尔·奥托·波尔(政府中的主要货币专家)说:“这位总理和经济部长肯定正在等待来自美国新政府的一项强有力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衰退仍可能出现波恩的一位高级经济学家说:“此间任何人也不真正预期会有另一次衰退——可是,我认为衰退有可能出现的。”    汉斯·比尔纳布姆(国营萨尔茨吉特公司钢铁公司总经理)指出,欧洲的钢铁业现在的情况比衰退开始时还要糟糕。他说:“现在是一个漫长寒冷的冬季的开端,到春天时,此间的失业人数必将多得多。”    比尔纳布姆(他是施密特的一位亲密的顾问)说:“美国市场的重要性将会增加,我们设想新政府将执行一项强有力的计划以设法保证使美国经济健康地回升——如果美国今春采取这些措施的话,我们将感到高兴。”    对前途感到悲观是西德人的特点,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崩溃以及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社会和政治混乱以来,这种悲观情绪几乎是先天的。但是西德领导人现在好象是竭力告诫华盛顿说,在即将来临的困难阶段,不要对他们寄予过多的希望。分担担子的必要性    当有人问到西德会不会在继续帮助英国和意大利摆脱它们国际收支危机方面扮演主要角色时,一位波恩高级官员说:    “我们认为我们自己不能提供这种双边援助——这使我们不受欢迎,并使我们不可能为援助规定条件。援助必必须是多边的,我们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我们可以用来进行帮助的唯一真正的工具。”引起旧的恐惧但是,当西德的邻国变弱时,西德的力量引起了旧的恐惧。    货币专家波尔说,“我们因为发展经济不够快而在欧洲和美洲遭到了批评,事实上,我们有义务帮助世界其余国家解决它们的国际收支问题。但是,我们已到达了一种极限”。    西德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的成就(现在通货膨胀率仅是百分之三多一点)已经掩盖了下述事实:施密特在过去三年中为了与经济衰退作斗争而大搞赤字开支的办法。现在联邦政府的债务已达五百三十一亿美元,而一些社会计划,像养老金和保健制度已出现千百万美元赤字。施密特需要劳工劳工喜欢阿伦特,在十月三日的选举中要是没有劳工的支持,施密特就不可能非常侥幸地获胜。但是,现在他接连第三年要求工会暂时不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直到衰退结束为止。    在劳工队伍中的不安情绪在日益增加,因为工会看不出三年的节制已挽救了不少就业机会——劳工领导人认为公司利用额外利润搞自动化。一般工人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尽管尤其是钢铁业预料一九七七年将是可怕的一年。

2. 西德《明镜》周刊载文谈苏联黑市情况

【本刊讯】西德《明镜》周刊在一月三日出版的今年第一、第二期合刊上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一千马克买一本‘古拉格’》,摘要如下:    (原文提要:在苏联市场——黑市——上,可以买到鞋、大衣、皮货、盒式磁带录音机、小汽车,甚至还可以买到《古拉格群岛》这本禁书。)    一个年轻的俄国人刚刚在莫斯科从外国人手里买到一顶皮帽子,又很快失去了这顶帽子。    当他在一个既没有门也不能坐的公共厕所里半蹲着拉大便的时候,一个陌生人从他头上摘走了这顶皮帽子,跑掉了。    年轻人常常晚上在黑乎乎的大街上抢走莫斯科人的皮帽子,然后再去卖掉,因为在苏联狐皮和鼬皮帽子是热门货,在苏联人用卢布买东西的商店里实际上买不到这种货。但是在私商的黑黑市上却有卖的,价格很高。    一顶狐皮帽子,如果商店里有的话,五值十卢布,合一百六十马克,但黑市私商却要卖四百马克。    许多其它消费品也是这种情况。在苏联的大城市里,专门商店和百货公司很少有高级消费品,尽管这样,还是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到——不过得在黑市上。这种在其它地方偷偷摸摸干的事,只是在海港城市敖德萨允许公开干:聪明的商人每星期六和星期天都可以在那里出售西方货。    比方说在莫斯科,在各种场合,随时都有人在讨价还价,搞这种交易。在别戈瓦亚大街,商人就在跑马场附近卖东西,主要是纺织品,在公园附近,就在美国驻苏使馆跟前出售器械。    大型的交易不是在大街的某个角落里成交的,而是在住宅里。但是那些有钱的苏联人只能在有人牵线的情况下才能在那里买到东西。    他们事先通过一个朋友商定好一个假名。商人自己是以假名出售货物。在他的住宅前,买东西的人就叫他的假名子,然后就让他进去。大的私商都有象样的货栈。    一件加拿大女式皮大衣在私商的家里大概值一千五百卢布,折合五千多马克。一台巴登苯胺和苏打厂制造的CCG110型的盒式磁带录音机,在联邦共和国二百马克就可以买到,而在这里,二话不说就卖一千二百多马克。格隆迪希公司制造的一套加扩音器的立体音乐设备要值六千多马克,一件带金属钮扣的深蓝色男礼服要值七百马克。    在那些高级私商那里,就象在某一家函售商店里一样,甚至可以订购货物,从口香糖,到各种各样的香烟和纺织品,直至避孕丸和各种禁书都可以订购。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在巴黎出版的俄文本,在此期间竟卖到一千马克,甚至还要多。    私商们卖东西的方法是精心策划的,小心,谨慎是最高的原则。    比方说,一个私商估计一个人可能要买表,他就问他什么时候了。这位对此感兴趣的人立刻就心领神会,这两个人就走掉了,转过几条街,就有一个中间人拿着表等在那里。    一块东方牌的日本表值一千二百多马克。很少有讨价还价的情况,因为一块热门的表很快就会找到另一个买主。出于小心谨慎的原因,买卖双方常常到莫斯科市郊在汽车里交货。    因为私商有被当局抓捕的可能性,所以有些人新近在离莫斯科五十公里的小城镇布隆尼齐做交易。在那里,短袜、内衣、香烟和收音机,还有首饰和钻石都经售。西方生产的半长袜子(棉混纺)要三十多马克,意大利产的加衬的女靴价值六百马克。    甚至连苏联商店里不卖给私人的武器,在黑市交易中也能够买到,尽管私藏武器要受到严厉的处罚。    在那些黑市商人中最富有的人是搞西方外汇交易的投机商。一个美元他们卖四个卢布,而官方的汇价则是一美元等于四分之三个卢布。如果他们被苏联警察抓住,也要受到最严重的处罚:最多的要判十五年徒刑。    为了限制黑市交易并且能够对之实行监督,国家决策人物在苏联所有的大城市里都成立了代销商店。在这种商店里,俄国人和外国人都可以用卢布买到苏联人事先卖给这些商店的苏联货和外国货。国家规定价格,收手续费。    在这种代销商店里几乎经营所有商品,但却并不能挤掉黑市交易。商品数量太少,国家付给私人卖主的价钱太低:那些热门货,他们通过私商可以卖高得多的价钱。    在这种代销商店里,那些热门的西方货的价格虽然通常比私商那里便宜百分之三十到四十,但同样也是很少能买得到。    那些黑市商人又常常是这种商店里的第一批顾客。他们买去令人感兴趣的商品,然后再以厚利出售。    一位了解黑市内情的专家说:“这些私商倒卖一件货物所赚的钱往往比一个普通苏联人一个月所挣的工资还要多。”

3. 日报报道:《今年的苏联外交,全力推进缓和》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一月四日登载特派记者江川三日从莫斯科发回的电讯,题目是《今年的苏联外交,全力推进缓和》,摘要如下:    苏联的主要报纸在年初就开展了一个论述今年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的宣传运动。它借美国卡特新政权上台的机会,以签订美苏第二次限制战略武器协定为目标,把发展同美国的关系列为最重要的课题,其次还呼吁推进中欧均衡裁军谈判,明显地表示苏联今年的方针是全力以赴,推进以美国和欧洲为中心的缓和外交。党的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也已计划访问西德、法国,还有可能举行美苏首脑会谈。与此相反,它只字不提包括日本和中国在内的亚洲政策。可以看出它一面静观福田新政权和不稳定的中国领导的态度,一慎重地重新全面研究亚洲外交的姿态。    今年苏联外交的基本方针已由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在年底发表的对美国政治评论家金·史密斯的复信中说明了。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在答复中强调美苏关系的重要性,并首先提出签订第二次限制战略武器协定的必要性。总书记还指责西方宣传苏联“军事威胁”的冷战派,明确地说美苏之间如果有了应有的进展,就准备同下届总统卡特举行拖延了好久的美苏首脑会谈。    《消息报》指出,一九七七年为缓和有可能造成更好的条件,要求在现行第一次限制战略武器协定将满期的今年十月以前,美国以现实态度对待这个问题。    关于中欧均衡裁军谈判,也认为不能接受军事平衡将单方面有利于西方的结论。    此外,作为苏联外交的重要课题,把苏联历来的主张都罗列上了,例如要使今年六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旨在研究去年末在赫尔辛基举行全欧安全合作会议最终文件的实施状况的“估价会议”取得成功,早日恢复中东和平日内瓦会议,打倒罗得西亚和南非的种族主义,政权,等等。    奇怪的是,苏联只字不提日本、中国等苏联一向重视的亚洲问题。莫斯科的观察家的看法是,苏联可能正在重新全面研究亚洲政策。

第 3 版

1. 《印度教徒报》文章:《加强同越南的经济关系》

【本刊讯】印度《印度教徒报》一月十一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加强同越南的经济关系》,摘要如下:    越南副外长潘贤将于下月初来德里,为越南总理范文同四月份(也可能是五月份)的正式访问印度作准备。    继潘贤在德里举行的会谈之后,越南还将于三月份派一个经济代表团来印度,以探讨印度参与这个英雄国家的重建工作的可能性。    同时,老挝主席、前亲王苏发努冯将率领一个高级代表团从一月十二日起对印度进行八天国事访问。    定于四月中召开的印度驻东南亚和东亚国家的使节会议,将使印度的决策人物能够联系到印度同中国和这一地区其他国家的关系,研究印度同越南的政治和经济关系。这次使节会议的一个耐人寻味之处是印度驻北京大使纳拉亚南将出席会议。    印度在同越南加强经济关系之前,首先必须克服一个复杂因素,即四百八十号公法的附带条件。四百八十号公法禁止一切根据优惠条件接受美国粮食的国家同被列为交战国的国家进行贸易。按照这条冷战时代制订的陈旧法律,如果受援国无视这一规定,同诸如越南这样的仍被视为敌对国家的国家进行贸易的话,那么,美国就自行停止出售粮食。    去年,当印度向越南赠送菜籽时,福特政府虽然没有按四百八十号公法规定予以惩罚,但确感到大为吃惊。    如果印度表示愿同越南进行贸易和提供技术援助以积极参与越南的重建工作的话,那么,福特政府本来是肯定会大闹一场的。但是,卡特的班子可望采取较现实的态度,已被任命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安德鲁·扬已经说过美国将尽早放弃在越南加入联合国问题上行使否决权。    如果预期中的美国对越政策的变化,同目前为加强印越关系采取的行动不谋而合的话,那将有助于使问题趋于简单,而不致迫使印度要作棘手的抉择。    印度的方针是:谋求同中国或越南改善关系不能以牺牲印度同苏联或美国的现有关系为代价。    但是,如果印度处于为了国家利益不得不进行抉择的困难境地的话,那么,很遗憾,印度将不得不摒弃四百八十号公法以维护自己同越南这样的亚洲友好国家进行贸易的主权权利。

2. 斯里兰卡宣布各种海区的规定

【美联社科伦坡一月十五日电】威廉·高伯拉瓦总统今天宣布一系列的海区,其中有一种海区,如果外国军舰和军用飞机要通过的话,必须得到官方的批准。    高伯拉瓦的宣告确立了十二浬的领海,二十四浬的毗连区,二百    浬的专属经济区,二百    浬的防止污染区。    斯里兰卡和印度之间在帕尔克海、马纳尔湾的海道可包括在这个宣告的范围之内,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在如何划分这个地区的海域问题上进行了十年的谈判。    政府发表的一项公报说,将准许外国船舶无害地通过斯里兰卡的领海,但是政府可以为了保护国家的和平和安全而停止这种权利。    总统的宣告说,在毗连区内,斯里兰卡将有权采取确保和实施这个国家的安全、入境、卫生和海关法的活动。

3. 《印度教徒报》报道:《波德戈尔内下月来访》

【本刊讯】印度《印度教徒报》一月十三日以《波德戈尔内下月来访》为题报道:    波德戈尔内将于下月到印度进行亲善访问,保持两国政府领导人之间高级接触的连续性。    据目前的迹象看来,访问时间很可能在二月底。    虽然人们目前还不认为他访印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是在他访问后,艾哈迈德肯定得要到苏联回访。    在波德戈尔内访问期间,除了就当前国际局势一般地交换意见外,印苏之间没有什么需要在他访问期间讨论或解决的问题。苏联最近表示愿意向印度提供五百五十万吨原油,分四年用卢比付款。印度对此很感谢,认为是最近石油涨价后苏联的一个及时的行动。    然而,今天莫斯科传来消息说,苏联国家银行再次单方面提高了卢比和卢布的兑换率。这个消息使德里感到意外。虽然印度从来没有对苏联为卢布定值的权力提出过异议(尽管它在定值时不顾国际货币市场的兑换率变化的正常检验标准),但是,印度没有料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莫斯科又会再次提高卢布对卢比的比价。这个问题很可能要搁置一段时间,因为还没有确定下一轮在莫斯科为商定兑换率而举行会谈的时间。

4. 苏联同印度加强卫星系统的协作

【萨马查尔社新德里一月十日电】印度和苏联一致同意为两国之间的卫星系统协作采取令人满意的措施。    据官方说,这是印度交通部和空间部的专家小组最近访问莫斯科的结果。

5. 澳《太阳报》报道:《印尼人在帝汶杀了十万人》

【本刊讯】澳大利亚《太阳报》一月一日以《报告:印尼人在帝汶杀了十万人》为题报道:    有人向堪培拉的外交部递交了一个报告,报告说,印尼军队把东帝汶人口消灭了达百分之十五。    外交部发言人昨天证实报告所说的是真实的。    报告说,印尼人杀死了十万东帝汶人。    这个报告又一次证明,尽管印尼人在人数和武器方面占压倒优势,但是他们不断遇到广泛的抵抗。外交部的评价说,“帝汶的雨季又到了,现在印尼人想扩大其控制的地区是很困难的,更谈不上摧毁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照目前状况来说,如果死去十万人这个数字是准确的话,那么印尼的‘合并’东帝汶——相对地来说——必定可以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流血最多的吞并行动而被载入史册。”    外交部的评价说,这份偷出来的报告说,有百分之八十的地方不在印尼军队的直接控制之下。    【本刊讯】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十二月九日以《帝汶的悲惨景象》为题自新加坡报道:    澳大利亚政府最近获得一份文件,文件中有也许是它可能获得的关于东帝汶两派力量对比和人民情绪状况的最真实情报。    报告描绘了一幅遭受战争和军事占领的地方被破坏的悲惨景象。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六万人,约占东帝汶人口六十五万的百分之十。那里的教会人士认为,被杀的人数可能接近十万人。    报告说,住在帝力和附近的三万人中已有二万人要求去葡萄牙。报告说,“想同印尼合并的愿望已渐渐冷下来,因为对占领军的印象很不好,他们偷盗抢劫,放火奸淫。例如,过去在埃尔梅拉有五千人欢迎印尼军队,以示同意合并。现在这个城市只剩一千人。其余的人已去山区参加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    报告指出,在入侵后于帝力成立的最初由东帝汶赞同合并的人组成的政府,没有任何权威。“它只是印尼军队司令的傀儡”。在政治、军事战线,报告说,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继续不断地进行猛烈抵抗,获得了人民广泛支持。    印尼军队所占领的城乡约有十五万人,但是大部分人口和地方不在印尼直接控制下。除了主要中心地区外,安全是没有保障的,因为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进行骚扰。

6.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新德里专电:《甘地夫人仍然对苏联人很友好》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一月十三日刊登一条新德里专电,标题是《虽然党的关系越来越冷,甘地夫人仍然对苏联人很友好》,全文如下:    这段时期以来,印度对共产党的事情采取了一面这样、一面那样的态度。    虽然印度同苏联的关系好得几乎无以复加,英迪拉·甘地总理和亲苏的印度共产党的关系却坏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地步。事实上,这里老资格的观察家说,甘地夫人和印共之间过去的融洽关系差不多已经完结了。    就国家与国家而论,印苏的关系似乎越来越热。举一个例子说,印度就要从俄国人那里获得用于核发展的重水,而原先供应它重水的加拿大今后将不再提供了。它还将在今后五年从苏联获得五百五十万吨原油,付款只要卢比就行,这样印度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最近又一次宣布提高石油价格以后多半要增加的外汇负担就可以尽量减轻。过去,印度本想购买苏联的石油,但是没有成功,因此去年十二月底莫斯科在石油输出国宣布提高石油价格以后表示愿意卖给它石油的时候,它大感意外。    印度要求定一个对它有利的汇率来偿还它欠苏联的巨额债款,双方迄今仍然没有达成协议。尽管如此,但是有消息说,苏联主席波德戈尔内将在本月对新德里进行国事访问。友好的话在印度这一方面,甘地总理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一次长达一百分钟的讲话中对苏联讲了一番友好的话,同时却在这次讲话中第一次严厉地直接谴责了印共。她说,莫斯科发现“两国的友谊对彼此都有好处,后来的事实证明确实是如此”。她不承认苏联“在困难时期与太平时期”都帮助了印度。    甘地夫人个人同印度共产党的关系的逆转很引人注目,因为后者长期以来一直是她的盟友。在这里主要的反对党中,印共是唯一欢迎如今已实行了一年半的紧急状态和议会今年十一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的政党。    实际上,得到苏联的承认和保护、支持苏联的政治思想路线的印共,同苏联自己一样,自从一九五七年以来一直支持新德里历届国大党政府的政策。当国大党在一九六九年分裂成两派的时候,印共支持甘地夫人的一派。一九七五年,当反对党头面人物纳拉扬发动反对宣布紧急状态的甘地夫人的运动的时候,印共谴责它是法西斯运动,不惜冒孤立于其他反对党之外的危险。间接的驳斥观察家们说,印共的策略是要设法迫使国大党内部分裂成为反动派和进步派。到那时,按照它的推论,“进步”派就会感到自己一定要在政治上依靠共产党。    但是去年十一月底,甘地夫人开始反击。她间接驳斥印共说,她并不欣赏那些企图告诉她如何管她的政府和她的党的人的不请自来的建议。    总理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的讲话中说,对她儿子桑贾伊的批评实际是对她本人的批评。她说,甚至在她的二十点纲领宣布之前,小甘地的五点纲领中的每一点就早就包括在她的二十点纲领之内了。    她说,“再也不能有比被称为反动分子更大的侮辱了……”    这里的观察家认为,总理和印共之间的破裂很可能无可挽回,但是印度同苏联的关系仍然将友好下去。

第 4 版

1. 日报报道:《田川归国后发表谈话,中国对于“霸权问题的态度”不变》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一月十七日发表题为《田川归国后发表谈话,中国对于“霸权问题的态度”不变,正在等待福田内阁的态度》的报道,摘要如下:    本月十日起到中国访问的田川诚一十六日下午三点归国,立即在机场接见记者,发表讲话,要点如下:    在北京访问期间,曾同李先念副总理、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等中国政府首脑会谈,感到华国锋体制非常稳定。毛一周路线受到绝大多数国民的支持。由于粉碎了四人帮,国民对已故周总理悼念的心情,一下子迸发出来,现在的政治局势不是由中国政府和党的领导搞起来的。    完全看不出因中国的“政局变化”而使外交路线发生了变化。中国对于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则也没变化。中方的态度是,不要在一九七二年的日中联合声明上附加条件,而是原封不动地写进条约。关于所谓霸权条款问题有的报道为“中国方面持灵活态度”,是错误的。    但是,与此同时,中方继续抱有使该项条约早日缔结的心情,这是事实。    中国方面对福田政权的评价,一句话,是一张“白纸”。因为首相对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还没有采取具体的行动,因此,中国正在注视着日本政府的动作。首相不从联合声明的精神后退,并以行动来表明这一态度,那么,我认为缔约就不是很困难    的。    中国方面对新自由俱乐部的期望是很强烈    的。    中国方面说,如果新自由俱乐部(在国会闭幕后)派遣代表团,则热烈欢迎。我加深了如下的印象,即美中关系正常化,只是一个时机的问题。    【本刊讯】日本    《东京新闻》一月十七日报道:田川诚一说,    “确认了在华国锋体制下的中国政治局势非常稳定。毛一周路线获得人民的绝对的支持,继承毛的接班体制,早已进行了准备,因此,政权的接替是有条不紊的。”田川表明没有某些人所讲的那种政治局势不稳的印象。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一月十七日报道:    田川说,中国对福田内阁的态度,用一句话来说是一张白纸,认为福田内阁在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问题上没有采取具体的行动,所以打算在看清了日本新政权的态度以后再采取相应的对策。    但是,并没有特别的偏见。如果日本方面能够恢复“联合声明”的宗旨,用行动来表示其精神的话,那么日中条约的进展是不困难的。    以前三木内阁也说要“尽快缔结”。从这个意义上说,似乎认为,只是通过口头上讲,并不等于(对缔约问题已采取了积极的)行动。特别是对于宫泽四原则几次加以否定,并不认为那是日本对缔结条约有热情的表现。

2. 日报报道:《中国积极推进对东南亚外交》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一月十四日刊登该报记者横山三四郎写的一篇报道,题为《中国积极推进对东南亚外交,通过转达首脑意向,准备同印度尼西亚实现关系正常化》,摘要如下:    中国似乎开始要改善同印度尼西亚的关系。中国的这一意向是通过正在雅加达访问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索马雷转告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开展东南亚外交采取了积极的姿态。这一背景似乎在于想对不断向东南亚各国渗透的苏联进行牵制。    与此相关,印度尼西亚外长马利克说:“想通过我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团回答中国”,表明了两国代表将于最近在联合国保持接触。    中国接近印度尼西亚是相隔十三年发生的,其背景是,针对越南战争以后的形势,其成员包括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东南亚联盟国家加强团结的结果,不改善同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就难于推进对东盟国家的外交政策。加上苏联想向东盟各国渗透,推进着重视东南亚的政策,因而被认为具有对此加以“对抗”的意义。    【安塔拉通讯社棉兰一月五日电】马利克外长在回答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同支那人民共和国关系解冻的问题时,再次申明,对印度尼西亚来说,目前还没有必要使其同支那人民共和国的关系解冻。    他说,解冻也是以印度尼西亚的安全需要为前提。印度尼西亚的治安情况还不允许恢复同支那人民共和国的关系。

3. 香港《新晚报》文章:《十年研究发明纸字排版》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一月六日起连续刊登一篇萧棣煒的文章,题为《十年研究发明纸字排版》,摘要如下:    原编者按:美国华侨萧棣煒先生,花了十年时间,从事中国文字研究,发明了纸字排版方法,为中文印刷技术作出一项宝贵的革新。    下文是萧先生的口述,由记者笔录整理。    一九六五年,一群华侨筹备出版一份中文报纸,我研究过报馆的管理和成本,跑进排字房计算工人植字的效率,又亲自练习排字,觉得相当困难,一直在设想办法如何可以改进。    我首先从能够把字汇作科学化编排想起。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下旬,在一个雨夜,我在藏书小室中踱来踱去,思考这个问题时,无意中发现一本北京出版的《同音字典》,这本字典的检字法是根据七种不同的楷体起笔,并计算笔画多少而检字的。我把它拿起来,再仔细地翻阅下去,恍然有悟于中,我便开始分析汉字的笔画而编就了《汉字笔画表》。    归纳起来,汉字的组成都是来自横垂角撇点等五个部份,而五划的字当中,有“丙”、“央”、“囚”三个字包括横垂角撇点五个部份,于是我采用了“丙”字,发现了一种“丙”字查字的方法。    中文字典检字是相当困难的,相信许多经常查字典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如果与英文字典比较,简直复杂得多。    我希望我发现的这个“丙”字检字法能节省学者查字的宝贵时间,同时又能够增加查字的兴趣,再不会有讨厌的感觉。    在那个雨夜发现这种新的检字法后,我就花一年时间来编排一本《丙字学生字典》,其中包括编部首目录、检字表、字典正文等工作。    或者再将“丙”字检字的办法再详细解释,中国文字的笔划,普遍地说一共有二十三种,这是指楷书笔划而言。在这些笔划之内,有九种是不会写在第一笔的,其他十四种是写在第一笔或第一笔以下的,我把这十四种笔划分做五个部首,是横、垂、角、撇、点,就是一个“丙”字的笔划先后次序。    在查“丙”字字典的时候,也就以这五个部首作出的先后次序而查字。例如要查一个“漫”字,“漫”的起笔是点(、),第二笔也是点(、),连第三笔成(氵),可由点起部首目录找着点(、)栏,当可找到(氵)这个字根。(氵)字根找到了,根据字根号码找到检字表的页码。再根据“曼”的先后次序,第一划是垂(丨),再在垂之右栏找到(7),当可找到漫字了。    或者讲出来并不清楚,但当一本“丙”字字典在手上的时候,查字确实是比较方便,它是不需要数笔划,而是根据该字起笔的部首目录检查。    我的“丙”字检字字典在六七年出版,另外一本新的字典,我最近已经编好,准备出版,这本字典是根据“丙字”检字字典再作改善,主要是将一些拼音相同、解法不同的字编排在一起,并注有中文及英文解释,相信这对于一些在国外的华侨子弟学中文会有些帮助。    通过“丙”字检字法,能够将中文字科学化地编排起来,经过试检,依照这方案编排的活字,令工人容易学会检字,普通人练习一个月,可以达到每小时排一千多常用字的水平。    编排“丙”字检字字典工作完成之后,我开始研究加强工人排字速度和关于字粒原料的问题。    由“丙”字检字方法的发展,字汇能化学化的编排,工人排字的速度可以大大加快,而且加快的幅度很大。但是有关字粒原料的问题,就很值得研究,中国古代曾经用幼粘土刻制活字、又发明过木制活字、铸铜造字而直至铅字面世,今天,大部分印刷仍然是采用铅字。    时代不断进步,从卫生问题、经济问题和工人工作效率来说,铅字显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发现纸在这方面可以代替铅,而且比铅有更多优点,当然,这是以柯式印刷作为条件。如果没有影印技术,纸字是不能代替铅字的。    我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来研究纸字排版的技术,这段漫长的日子里面,我几乎放弃其他的工作,会计师楼的工作大部分交由同事或朋友处理,出现经济问题的时候,也由朋友们资助,许多华侨朋友都相信我的研究一定会有结果的,都热心帮忙我,这包括从各个方面。经过不断的试验,我终于成功了,虽然,还有一些细微的技术,到现在还未有过关,但从整个方面来说,已经有了完整的轮廓,一切都是等待时间慢慢加以发展、改善,以达到完全合乎理想。    纸字排版实际就是以纸字粒代替铅粒,一个个纸字由排字工人检起排落透明塑胶的字坑,排起一篇文章后经过校对,然后影印字版印刷。纸字是咭纸制成,为了保证每字大小相同,免得排起来东歪西斜,要应用激光打孔技术给字模打孔。    纸字的字盘面积约是十六时乘三十六时,可以存放八十万字,每个工人一个字盘,检字的时候将一条吸气管插入字盘,将所需要的字吸出来,排入字坑。    排字工人只要坐在椅上,就可以随意去检所需要的字,不用在排字房内走来走去找字,工作效率大为增加。    我一九六七年开始研究纸字排版,一九六九年已经可以进行印刷,但只是实验性质,这种实验持续很长的时间,纸字排版本身是一种创新的印刷技术,许多细节技术问题需要解决,纸字排版到正式可以大规模生产的时候,已经是由开始研究之后的第十年。一九七六年十月份,我在香港黄竹坑开设一间印刷厂,以纸字排版印刷方式印故事书、杂志等刊物。    一般客户对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相当满意。    我曾经试用纸字排版印刷报纸,速度比铅字排版快许多。试验当中,由三个技术并不算十分熟练的检字工人操作,排满一版共一万四千多字的报纸,需要二十三个半钟头。同样,一万四千多字、二十三个半钟头,如果由铅字排版,我估计需要六个至七个排字工人。    有一点比较特别的,纸字排版的检字工人,工作效率和准确程度比较起来,是女性比男性为佳。原因是女性的手比较细小,用气管检起字粒之后,将字粒摄入字坑比较方便。目前,铅字排版的排字工人几乎全部都是男性。    现时,在我工厂内的工人,大多数都是女性,她们都是来到这里才开始学检字,学习之后几个星期就可以掌握。    纸字排版与铅字排版比较,有很多优点,我希望纸字排版能够普及起来,我相信它是比较先进的,对中国文字印刷发展能够作出一些参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