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12-13

第 1 版

1. 外电评我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法新社北京十二月十一日电】(记者:比昂尼克)一次新的讨论农业问题的会议昨天在这里开幕。    这次有大约五千人参加的会议直接关系到中国人民的生活,其目的是消除江青和她的党羽在农业方面的影响。    新华社说,这次会议比一九七五年九月十五日到十月十九日的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规模更大得多。第一次会议有三千七百人参加。    观察家说,这次农业大会极其重要,主要是因为:    一、它首先是一次政治会议,其次才是讨论农业的会议。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的重要的政治人物全都参加了,包括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的负责人。由此可见,在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时刻,中国的党和军队的负责人全部会聚在这里,要消除江青等在农业这个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部门的影响。    二、在十月“阴谋”引起的重大危机之后,毛的接班人可以趁这次会议加强权威。    三、会议大概将重申上一次会议的各项重大决定(新华社说江青一伙曾“千方百计”破坏这些决定),其中有:加速农业现代化(特别是通过机械化和建立辅助性事业如饲料业),加速建设大寨式的县,以促进农业生产。    【路透社北京十二月十一日电】《人民日报》今天报道,预料之中的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会议在北京开幕了。    据大寨前负责人、副总理陈永贵说,一九七五年九月举行的上一次会议遭到了江青及其追随者的破坏。    据外交人士说,陈先生曾告诉他们,本来在一九八○年以前不打算再召开这样的会议了,但是江青及其激进派追随者的流毒太大了,中国不能等上那么久再开这样的会。    【时事社东京十二月十一日电】题:气氛明朗,参加者超过上一次    北京十一日电: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十日在北京开幕。    这次会议的最大意义是,会议是在周围的环境比上一次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召开的。    据说,去年九月十五日在大寨大队所在的山西省昔阳县和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的时候,王洪文等“四人帮”还掌握着大权,为所欲为。    这次排除了江青等人,根据华国锋主席的指示,来自全国各地的大约五千名代表——超过了去年——参加了大会,会议是在明快的气氛中举行的。    据认为,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检查和报告过去一年中普及大寨县的情况,制订明年即一九七七年的计划,并对第五个五年计划中的农业发展和地位给予估价。    总之,华主席是农业问题专家,因此,这次会议对今后将具有重大意义。    【时事社东京十二月十一日电】香港十一日电:十日,中国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香港观察家分析,这次全国会议是在“四人帮”事件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在这种意义上说,它具有近似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重要意义。据中国宣布,省、市、自治区党委、中央各部门和国家机关以及解放军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这表明,华国锋新体制克服了“四人帮”事件以后出现的激烈动荡,大体上成功地取得了全国的支持。    在开幕式上,李先念副总理强调要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与去年第一次全国会议对“四个现代化”毫无涉及的事实相比,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照。香港一致认为,这与去年华国锋的总结报告号召认真学习合在一起,使华国锋新体制的政治方向更加鲜明了。

2. 外电评我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地面

【法新社香港十二月十一日电】中国在一年里第二次回收了一颗地球卫星,看来这是载人空间飞行的前奏。    新华社昨晚宣布,中国十二月七日发射的卫星已“按预定计划准确地”返回地面。    中国第一个返回地面的卫星是去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发射的,在同年十二月二日按时从空间回收。    中国在一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首次发射卫星,仅仅六年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而且显然并未得到外国在这个专门领域的任何技术援助。    上次回收卫星是在美国总统福特访问中国期间。    目前,中国是在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从空间回收人造卫星的技术的国家。    观察家认为,既然掌握了这种技术,看来中国发射第一个载人空间飞船的日期已不远了。    【法新社北京十二月十一日电】(记者:比昂尼克)中国昨天收回了十二月七日发射的卫星,这证明,它在掌握这门空间科学的先进技术方面取得了进展。    这次试验又引起了关于中国可能想把人送上空间的猜测。以前,当中国在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收回它的第四颗卫星时,也曾引起这样的猜测。    最近的这次试验表明中国决心执行一项空间计划,一项对于自认为是不发达的国家来说是雄心勃勃的计划。中国正在从“防御性的”政策的角度执行紧凑的核试验计划。它今年爆炸了四颗核弹,其中一颗是氢弹。    宣布发射第七颗中国卫星的公报暗示,这顶空间计划可能将加速执行。

3. 新井宝雄文章:《政局变动后的中国见闻录》

【本刊讯】日本《经济学人》十一月三十日一期刊登前驻北京记者新井宝雄的文章,题为《政局变动后的中国见闻录》,摘要如下:    现在,中国正处在批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运动的高潮中。    我是十月十九日晚上到达北京的,亲眼看到了淹没通往天安门的北京繁华大街长安街的群众进行的三天三夜的大规模游行。我还应邀参加了十月二十四日在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举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百万人庆祝大会,从观礼台上看到了庆祝大会的盛况。从那以后,我访问了山东省的济南和青岛,接着便回国了。    群众衷心地欢迎以华国锋主席为首的新的党领导的诞生,明确地表示“一切行动听指挥”。我多次同游行的队伍并肩走着,群众的心情实在愉快,笑声此起彼伏。    关于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权移交给革命第二代的问题,毛主席考虑了年龄、经历、能力和为人等各种因素,选择了华国锋主席,放心地把党和国家的未来,委托给了他。    华国锋长期在湖南省同农民和工人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手上弄满了泥土和油垢。他在毛主席的故乡湘潭地区建设的水利工程非常好,各界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在激烈的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他先于全国各地成立了省一级的革命委员会和党委员会,这一功绩至今还记忆犹新。的确,比起“一不会种地,二不会做工,三不会打仗”的“四人帮”来,什么时候手上都弄满泥土、同群众共呼吸的华国锋,倒是适合于充当人民中国的最高领导人的人物。    从事件的经过和毛泽东主席早就严厉批评“四人帮”的言行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四人帮”的思想和言行是完全背离毛泽东思想的。“四人帮”搞宗派,打击许多人,实际上破坏民主集中制原则,企图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这一事实本身,就背离了毛主席的教导。    另一方面,“四人帮”插手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给许多方面造成了危害。首先,人们异口同声地指出,他们事实上阻碍了中国的生产和贸易的发展。    在对“四人帮”采取果断措施以后,《人民日报》在十月二十五日发表社论强调,必须按照抓革命促生产的基本方针迅速地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国人对此高度评价说:这才正确地说出了八亿人民的心里话。    对中国最近发生的事情,日本一般人认为是权力之争。这种看法不正确。最近发生的事情意味着,坚决捍卫毛泽东思想的中国广大群众及其代表——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从复辟派手中夺回了领导权。这些复辟派口头上喊革命,实际上破坏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取得国内外阶级敌人的欢心。从这种意义上说,并不是否认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是夺取文化革命的胜利。“四人帮”既不是文革派也不是激进派,而实际上是修正主义分子。党中央和群众将继续进行和发展文化大革命。

4. 港报文章:《战友和夫人是杨开慧》

【本刊讯】香港《星报》十二月十日刊登文章,题为《战友和夫人是杨开慧》,摘要如下:    大多数中国人都只承认杨开慧才是毛泽东主席的夫人,这并非保守的旧思想,而是因为她是中共最早期的党员之一。一九三○年牺牲于湖南军阀何键枪下,与三十年代还是“明星”的江青,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长沙四千人集会纪念杨开慧,则只今年为第一次,过去不能纪念杨开慧,相信与江青的隔阻,不无关系。    长沙集会纪念杨开慧,于十一月二十四日举行,先由《湖南日报》发表,北京《人民日报》再予转载,并称杨开慧为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夫人”,可见这个衔,实在是杨开慧的,江青不能冒名顶替!    毛泽东的一家,在革命中牺牲了不少人,在文革期间,各地的大字报小字报,都有宣传,这种宣传显然对江青不利,因此据说江青曾企图禁止有关杨开慧的宣传。

第 2 版

1. 西德报纸评法国政局《戴高乐派处于上升气流之中》

【本刊讯】西德《法兰克福评论报》十二月六日刊登社论,题为《戴高乐派处于上升气流之中》,摘要如下:    五万名戴高乐分子五日在巴黎举行的会议是法国内政事态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在社会党人—共产党人联盟的威胁下,共和国民主人士联盟运动形成了。    共和国民主人士联盟又有了自己的领袖,他就是前总理希拉克,他的威望今天在该联盟的运动中几乎是无可争议的。共和国民主人士联盟在蓬皮杜死后和争夺后继人的斗争之后明显地四分五裂了,它现在感到有一股上升气流,把自己推向令人陶醉的高度。    希拉克的宣言不意味着背离戴高乐主义原则的政治立场,但却表明两点变化。小心地取消了过分提及戴高乐,戴高乐的名字对于法国年青一代来说已经成为历史,对于竞选来说也不再有很多好处。在此期间,正好在第五共和国成立的时候生的人现在已十八岁,已有选举权。、第二,纲领从内政方面说是向两年来跑到密特朗社会党人那边去的温和左派提出的一个建议。    希拉克答应要建立一个无特权的社会。由他签署的对富人和政治权贵们的特权或无法忍受的税收方面的不公平的攻击,可能出自于一九七二年人民阵线的纲领。希拉克试图用这种方法,把和国家总统德斯坦敌对的,并开始与共产党人调情的左翼戴高乐派拉回来,他这样做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独立的共和党人吉斯卡尔·德斯坦从来不是戴派的人,虽然他们一九七四年,在蓬皮杜突然去世后,在这种时间的压力下曾推举他为戴派候选人。以一九七六年八月希拉克作为政府首脑而辞职为顶点的吉斯卡尔同戴派重要人物之间的敌对情绪,目前在法国被如此大肆宣染,以致使希拉克认为有必要和缓一下。    戴派的集会是否举行得及时,以便在三个半月之后举行地方选举之前,遏止在乡镇上非常活跃的社会党人和共产党人,这一点还是值得怀疑的。许多选民也许害怕在巴黎出现人民阵线政府,但不害怕在地方上出现共产党的当权者和地方议会的议员。    希拉克知道,这里存在着“发生意大利式的效果”的危险。    由于戴派“结成联盟”,法国政治阵营之间的战线再次变得更清楚了,但却多少绕过了德斯坦。最迟在一九七八年春天选民才向他表示自己的抉择,并迫使他与左派或右派纲领及其代表人物希拉克或密特朗妥协。

2. 法新社报道:《法苏座谈赫尔辛基协议的总结》

【法新社巴黎十二月十一日电】题:法苏座谈赫尔辛基协议总结    安全和裁军问题已列入了法苏协会组织的于十一日在鲁瓦约蒙举行的法苏座谈会的议程。    法国方面的国民议会议长埃德加·富尔、刚比埃将军、埃尔尼先生(社会党人),苏联方面的最高苏维埃外交委员会主席波诺马廖夫、《真理报》社论作者茹科夫,都提到了“赫尔辛基协议一年之后”可以对欧洲的缓和作的总结。    富尔在开始讨论时,对法国继续在讨论裁军问题的国际会议中执行“不列席政策”表示遗憾,并强调军事费用不断增加所带来的经济上的危险。    波诺马廖夫批评了一些人,这些人“认为赫尔辛基最后文件象是一张莱单,只能从中挑选他们所需的菜”。他说,“有些人只对最后文件的第三章(关于人员和思想交流的部分)感兴趣,利用来粗暴地干涉苏联内政。”    在刚比埃将军阐述赫尔辛基会议的初步成果之后,茹科夫本着同波诺马廖夫同样的精神发了言。他攻击在美国成立的旨在调查赫尔辛基会议在欧洲的成果的委员会成员们,他说:“这些先生们问一问,为什么尽管有赫尔辛基会议的规定,还是在同社会主义国家贸易中存在着歧视,为什么美方继续在科学或文化合作方面设置障碍,倒是要好些。”    埃尔尼希望在军事预算方面,所有的人都提出相似的数字,即提出相似的占国民总产值的百分比。关于裁军政策,这位社会党代表认为,华沙条约成员国提出的保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主张是幻想。他问道:“这难免不是一种不仅不好、而且更危险的补救办法吗?因为它损害了威慑原则本身,另一方面,也因为某些异常精良的常规武器变得与核武器同样危险了。”    最后,巴黎共产党议员巴约,表示了他对法国的“扩大的庇护”概念感到的不安,他说,这个概念最终意味着一种一体化防务。座谈会将在十二日继续进行。

3. 苏联宣布实行二百里捕鱼区的「临时措施」

【塔斯社莫斯科十二月十日电】保护生物资源和有关渔捞调度的临时措施,已在苏联海岸、宽度二百海里的海区内实行。苏联在这一沿岸水域内行使对渔业和其他生物资源的主权,以进行侦察,规划和保护。该区域也从计算国家领水的那些底线算起。    外国在这些区域的捕捞只能在同苏联的协定或其他协议的基础上进行。这是今天发表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命令所规定的。    命令中指出,近东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同苏联毗邻的国家规定了类似的经济区域沿岸捕鱼区,而未等签订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所制定的国际公约。命令中说,在签订这样的公约之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维护苏维埃国家在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增殖以及最适宜地利用这种资源方面的利益。

4. 合众社说西方对苏态度的这一变化感到惊奇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十二月十日电】苏联今天宣布,它将实行「临时的」二百海里捕鱼范围,限制在苏联海岸周围的外国船只的活动。    西方的经济学家们对这个行动感到惊奇。直到最近为止,苏联强烈反对其他国家实行二百海里捕鱼范围。这些经济学家说,这项规定对日本的和斯堪的纳维亚的渔区的影响最严重。

5. 美《费城问询报》报道:卡特在亚洲要优先考虑的三个问题

【路透社华盛顿十二月六日电】美国《费城问询报》昨天报道说,当吉米·卡特进入白宫并开始执行他的对外政策的时候,他在亚洲的头三个要优先考虑的问题按照顺序应该是日本、越南和中国。    这家有声望的美国日报指出,南朝鲜同美国的关系转过来会直接影响到日本人。它说:“至于朝鲜,日本人担心的是,过于突然地逐步撤出美国军队将会打乱东北亚的力量对比。有必要使他们感到放心,即使美国从朝鲜撤军,他们也没有必要感到担心。”    该报进一步强调指出,卡特对这三个国家表现出的促进作用、想象力和战术,可能在新政府的头几个关键性年头里对美国在亚洲的作用产生重大的影响。    它说:“美国现在在亚洲的形象既不好也不坏——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模糊的。反过来,美国对亚洲的认识也同样是模糊的。”    它首先指出,美日联盟仍然是美国的亚洲政策的关键,而从三边关系的角度来看,则是美国的欧—亚政策的关键。    其次,该报认为,美国应承认越南人并继续在经济问题、发展问题、货币问题以及很容易就可解决的失踪的美国兵的尸体问题上同他们进行讨价还价。    该报把中国列为第三位,因为它说正式承认北京政府的问题不论对北京还是对华盛顿都不再是那么迫切的问题了。然而它预言,两国肯定会实现关系正常化,大概在一九七七年的某个时候。

6. 弗罗姆报道:《任命万斯对外交政策意着什么》

说卡特任命万斯为国务卿表明美对外政策不会有根本的改变,但对外政策的风格、重点和轻重缓急的安排将有所改变    【本刊讯】十二月十三日一期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提前出版)刊载该报副主编约瑟夫·弗罗姆的题为《任命万斯对外交政策意味着什么》的报道,摘要如下:    当选总统卡特通过任命赛勒斯·万斯为他的国务卿的行动向美国的盟国和对手发出了如下的信息:    根本改变美国对外政策的可能性可以排除。不会实行将使一些外国领导人感到惊讶的戏剧性的革新措施。    总统将亲自对这个国家国际关系的确定和执行实行有效的控制。挑选万斯任国务卿正是由于他是有名的解决麻烦的能手和谈判者,而不是基辛格式的新概念的发明者。    此外,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特别是在在作出巨大的努力来控制军备竞赛的同时,首先需要保持一个强大的西方联盟的问题上,他广泛地同意当选总统的看法。尽管在方向方面不会有根本的改变,美国对外政策的风格、重点和轻重缓急的安排将会有所改变。    其中的一个例子是美国同苏联的关系问题。卡特在十二月三日向莫斯科发出信号,表示他有谋求持久和平和签订一项限制战略武器协定的决心,简单说,就是决心继续搞缓和。    但是,这位当选总统显然打算放弃使用在基辛格同苏联打交道时使用的并在这个国家内制造幻想的那种词汇。他已警告克里姆林宫,如果再采取象在安哥拉采取的那种冒险行动,将会破坏缓和和俄国人从缓和中得到的利益。    苏美争取签订第二项限制战略武器协议的谈判将使这位当选总统和他的国务卿受到第一次考验。卡特主张早期签订一项协议,以便对苏联和美国的战略核力量实行限制,这个立场受到万斯的有力支持。一些情报专家对卡特说俄国愿意为签订一项协议付出代价,如果他坚持的话。他本人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在武器谈判中美国放弃的东西太多,要求的东西太少。    说明预料卡特一万斯的班子可能作出的改变重点的另一个例子是:同基辛格大力反对在美国向国外出售武器方面实行任何限制的做法相反,当选总统和他的国务卿将把限制出售武器,特别是限制向波斯湾和非洲的一些不发达国家出售武器的政策放在十分优先的地位。    关于其他一些重大的对外政策问题,预期卡特一万斯的班子可能采取以下的做法:    中东:一九七七年初,美国将主动筹组一顶会议,目的在于谈判出一项在分阶段的基础上全面解决阿拉伯和以色列问题的办法。卡特将迅速采取行动来巩固同阿拉伯人的关系,以便消除他们认为他是很偏心于以色列的猜疑。    中国:新政府将努力以日本使用过的那些条件同北京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这种做法使得日本能在台湾保留一个贸易代表团。但现在还不清楚卡特将如何对付北京坚持的意见,即美国同台湾的共同防御条约必须取消,两国关系才能完全正常化。    最后,卡特—万斯对外政策的命运将主要取决于二个问题:当选总统和他的国务卿能否同国会结成基辛格和福特没有得到的那种伙伴关系。在任命万斯以后,卡特立即作出努力争取结成这种伙伴关系。

第 3 版

1. 卡扎菲结束访苏 苏利联合公报发表

【塔斯社莫斯科十二月九日电】题:苏联利比亚联合公报    苏联利比亚联合公报全文如下(本刊作了删节):    应苏共中央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邀请,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卡扎菲上校自十二月六日至九日在苏联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    会谈是在坦率、友好和相互谅解的气氛中进行的。会谈时,讨论了两国关系和进一步发展两国合作的前景以及近东与非洲局势和其他迫切的国际问题。    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实行政治合作与协作,在不同的级别上进行接触来讨论双方关心的问题,这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对两国之间合作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并表示决心要尽一切力量在经济、文化、技术和科学等方面采取一切措施,来扩大和加深这种关系和合作。    在访问过程中签署了经济和技术合作问题会谈纪要、海运协定,以及一九七七——一九七八年文化合作计划。    双方高度评价苏联—利比亚会谈的结果,并且肯定,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卡扎菲上校对苏联的正式访问,有助于进一步发展两国间的合作以及加强两国在各方面的友谊和相互了解。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十二月九日电】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这里访问四天后今天乘飞机回国,他在访问期间同苏联领导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会谈,但结果在就解决中东问题,恢复日内瓦会谈的问题上显然陷于僵局。    联合公报仅仅提到两国对中东问题已经取得一致意见的那些方面。它没有提到苏联极力要求恢复的日内瓦会谈。卡扎菲反对由以色列参加的一切会谈。    【路透社莫斯科十二月九日电】苏联和利比亚今天在这里结束了会谈,双方要求进一步加强苏联和阿拉伯国家间的关系,这显然是企图掩盖两国间的分歧。    观察家说,联合公报中所提到的这个要求,似乎着重说明,莫斯科对其在中东地位的日益削弱感到担忧。    西方观察家说,苏联方面显然未能使卡扎菲相信,重新召开日内瓦中东和平会议是明智的。    苏联高级人士对卡扎菲异乎寻常的注意,被认为是表明莫斯科非常想劝说利比亚领导人改变其对召开日内瓦会议所持的否定态度。    今晚的公报说会谈是在“坦率”的气氛中举行的,“坦率”一词是克里姆林宫承认存在着基本分歧的用词。

2. 黎巴嫩组成以胡斯为总理的新政府

【美联社贝鲁特十二月九日电】黎巴嫩总统基督徒萨尔基斯今天宣布成立八人专家治国论者内阁,以重建这个经历了十九个月内战的国家。    对于这些在穆斯林总理胡斯(他是一个银行家、前经济学教授)领导下的非政界专家的物色,是在不顾黎巴嫩传统的右翼军阀—政客的强烈反对下进行的。    内阁是仿照萨尔基斯自己的专家治国论者形象组成的。    他的第一任内阁由三个经济学教授(其中包括胡斯)、一个工业家、一个律师、两个医生和一个建筑师组成。    这一组成反映了黎巴嫩三百万人口的宗教组成。它包括了两个逊尼派穆斯林、两个马龙派基督徒、一个什叶派穆斯林、一个德鲁兹派穆斯林、一个天主教基督徒和一个希腊正教基督徒。    从理论上说,内阁必须得到这个国家单院制议会的通过,这一程序历来是一种形式。    消息灵通人士说,胡斯将谋求议会批准将使内阁能够通过颁布法令进行统治的紧急状态权力。萨尔基斯认为为了使他能够执行他的国家重建和复兴的计划,这是绝对必要的。    根据宪法,他不能单独行事,而必须始终为他的行动得到内阁的赞同,而内阁又必须得到议会的同意。    行使紧急状态权力就能实际上绕过由传统的政界人物组成的倔强的议会。议会的这些政界人物之间不可调和的分歧曾最后导致爆发内战。    为了帮助萨尔基斯以颁布法令进行统治,他将得到充当阿拉伯联盟维持和平部队铁拳头的三万叙利亚军队和一千辆坦克的支持。    除了恢复法律与秩序、恢复经济和重建以外,萨尔基斯—胡斯政府还将有着其他重大的全国性难题。    新政府将必须发起黎巴嫩对立的政治—宗教派系之间的对话,以重新起草新宪法,确保它们今后的和平共处。    另一个紧迫的任务是制订武装的巴勒斯坦人今后在这个国家保持存在的规则。目前,这是由一九六九年开罗协议来指导的,该协议允许巴勒斯坦人利用在黎巴嫩南部的基地对以色列采取行动。基督徒要求完全禁止武装巴勒斯坦人继续保持存在。    【法新社贝鲁特十二月十日电】黎巴嫩右翼领导人夏蒙今天不再反对本届黎巴嫩新政府,他承认这是一个好班子。

3. 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召开中东问题日内瓦会议的决议

【美联社联合国十二月九日电】联合国大会今天要求“早日恢复”在日内瓦举行的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参加的解决中东问题的会谈。    大会不顾美国和以色列的反对通过了两项决议。    一项决议指出必须恢复有巴勒斯坦人参加的中东问题会谈。另一项决议要求参加会议的人于明年三月底在日内瓦开会。    要求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参加会谈的一项决议是以九十一票赞成、十一票反对、二十九票弃权获得通过的。加拿大、西德、冰岛、新西兰和挪威是属于投反对票之列的。    另一项决议以一百二十二票赞成、二票反对、八票弃权获得通过。    这项决议没有具体提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与一九七三年应邀出席的埃及、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一道与会。    但是这项决议通过要求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与他在今年四月准备他的中东建议报告时与之协商的各方进行接触,从而强烈地暗示了这一点。    因为所说各个方面包括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这项决议要求瓦尔德海姆在明年三月一日以前向安理会报告他接触后的结果,并于三月底在美国和苏联两主席的主持下举行会议。    以色列曾向大会提出了一项排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出席恢复举行的日内瓦会议的提案。但是第三世界的代表取得了对一项修正案的支持,这项修正案一经通过就会使以色列的建议无效,因而,以色列便于今天较早时候撤回了它的提案。

4. 英国《外事报道》载文评海湾国家外长会议:《海湾:短暂的聚会》

【本刊讯】英国《外事报道》十二月一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海湾:短暂的聚会》,摘要如下:    海湾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举行的外长会议在马斯喀特开始后的第二天(十一月二十六日)就破裂了。会议未能就海湾地区如何进行防务合作达成一致意见。埃及派出副总统穆巴拉克和外长法赫米同八个海湾国家(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起开会。阿曼外交大臣已经承认会议失败。他说:“会议没有作出任何积极的决定。目前的气氛是不适于达成相互合作的协议的。”这种“气氛”是,这些国家感到内外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国家是由于它们所处的战略地位和石油财富,不久以前才被推上世界政治舞台的。    在会议举行前几周,伊朗和伊拉克就各自派出代表团周游海湾各国首都,试图兜售自己的海湾防务方案。伊朗提出一项建立一支联合的海陆空部队的计划,由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这支部队要对各成员国和海湾水域负责。如果任何成员国的政府受到来自国内的威胁的话,也可以使用这支联合部队。海军本来的主力应是强大的伊朗舰队。它本来不仅要保证海湾各国沿海的安全,而且还要封锁海湾使外国船只进不来,只有海湾集团同意的船只除外。    伊拉克受到俄国的压力,要它搞垮伊朗上述的计划。它建议同每个成员国签署一项防务条约,各国保留它的海岸权利,但让国际船只自由通行。这样一来就将打破伊朗称霸海上的想法,而使所有船只都能进入海湾;苏联的船只也可以进出伊拉克的乌姆卡斯尔海军基地。苏联已得到使用这个基地的权利。    海湾国家发现在伊拉克和伊朗之间左右为难,便转向沙特阿拉伯以缓和两面所受的压力。经过长时间的辩论以后,沙特阿拉伯政府推翻了伊拉克和伊朗的计划。一方面,沙特阿拉伯早就对伊朗国王在海湾地区的扩张主义野心不满,担心这种野心甚至可能扩大到沙特阿拉伯人自己的油田上来,而且对他特别喜欢自封为海湾的唯一保护者也不满。另一方面,沙特阿拉伯人完全意识到伊拉克一苏联交易的威胁。根据这种交易,伊拉克让苏联海军进入海湾以换取俄国支持伊拉克对科威特某些领土的要求。沙特阿拉伯人宁愿保持现状,而不要伊拉克或伊朗的建议。    在会议举行前两周,埃及也插了一手。萨达特总统向沙特阿拉伯国王哈立德表示愿意对这个争端进行调解。埃及、苏丹和沙特阿拉伯最近缔结了一项红海防务盟约。埃及认为,没有理由认为这个条约不能对海湾国家起示范的作用,进一步说,没有理由认为海湾国家和红海条约的签字国之间就不能签订第二项协议。根据这些协议,所有各方都保证(海湾和红海)两个水域的防务。沙特阿拉伯人对此虽然不那么热心,但是他们说,他们不干预埃及兜售这项计划的活动。在马斯喀特会议召开前一周,萨达特派出一个埃及代表团循着伊朗和伊拉克人的足迹去周游海湾。这个代表团提出三点:    1、这种双重联盟将以埃及的庞大军队为后盾。    2、埃及作为中立的一方,可以帮助消除海湾国家之间的对立。    3、埃及代表团说,埃及正准备建立它自己的军火工业。如果海湾国家出钱,它们一接到通知就可以直接从埃及得到武器。    伊朗人对此无动于衷。伊朗国王拒绝从他自己的方案后退。他认为俄国人对埃及仍有影响,他也不需要埃及在今后十年中可能生产的任何武器。伊拉克对埃及扩大影响的主意也不放心。海湾小国看惯了埃及人总是来要钱的,它们不相信这次会有什么不同。埃及得到的无非是要它出席马斯喀特会议的这种顾全体面的邀请,并允许它提出它的计划而已。    由于海湾目前的“气氛”就是这样,因此,马斯喀特会议只开了二十四小时就不足为奇了。

5. 第一批美国新式战斗轰炸机运到以色列

【合众国际社特拉维夫十二月十日电】军方人士今天说,第一批二十五架先进的F—15鹰式战斗轰炸机已经到达以色列。    以色列是美国以外得到麦克唐奈—道格拉斯公司的喷气式飞机的第一个国家。这种飞机装备着麻雀式和响尾蛇式导弹,飞行距离为三千五百多英里。    这些飞机每架价二千五百万美元,它是美国向这个犹太人国家提供的数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的一部分。

第 4 版

1. 香港《天天日报》文章:《香港大破苏联间谍网》

【本刊讯】香港《天天日报》十二月六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香港大破苏联间谍网》,摘要如下:苏联集团利用香港近日来,香港政治部破获了一个庞大的苏联间谍网,有一百多人涉嫌被捕,其中还传说有政府的三个高级官员在内。这个苏联的间谍网,其任务是在香港搜集中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报以及其它情况,作为苏联反中共的资料。有一些消息说,这个间谍网是属于东欧国家的。其实,因为苏联人无法大批和公然地进入香港,苏联因此勾结了东欧附庸国家,例如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波兰等国家可以进入香港的人员,收买香港人从事间谍活动。幕后的策划者,当然是苏联。最近,还加上古巴,也充当苏联在世界各地进行扩张的鹰犬,古巴人也接受苏联的指示,潜入香港进行间谍活动。因此,苏联和东欧的间谍组织,实际上是一丘之貉,他们的主要目标是中共,当然也兼顾香港和中共的贸易和经济关系,以及香港、台湾的情况。    还有,在一九七二年破获的苏联间谍何鸿恩,所负的任务还扩大到东南亚,企图在这个地区大搞渗透和间谍活动。可见,这个已成为东方的卡萨布兰卡的香港,也被苏联选中,作为东方的间谍中心。    苏联企图把香港变为苏联间谍在东方的活动中心,其原因也很明显:一是香港接近中国大陆,每日都可以收集到中共的最新消息。二是香港也是世界各国情报局人员重点驻在的地方,他们也都以中共为对象,搜集情报,进行渗透。    三是香港已成为东南亚和亚洲地区的经济和交通中心,也正是情报活动的理想地方。从香港,还可以把触须伸入到东南亚、台湾、日本、南韩等地区。港府防备无孔不入苏联虽然看中香港,但香港政府却严加防备,对苏联人和东欧人的申请入境十分严格,例如一九七五至一九七六年度,香港人民入境事务处登记到的苏联集团人员入境的,才只有七十四人,其中苏联人才只有五个。    另外,香港政府对苏联等国家申请开办领事馆及其他代表团的要求,一直采取拒绝的态度,使得苏联集团极难在香港立足。迄今,苏联人只有在黄埔船坞设有船务维修及供应机构,但也是在香港政府的密切监视下,不准乱说乱动。尽管香港政府控制得很严密,但苏联集团还是千方百计要渗透香港,而且已有几批苏联间谍被破获,尤其最近竟有一百多人被扣留,这说明苏联还是有办法渗透进来的。据推测,目前的港府或贸易部门中,可能还潜伏着苏联的间谍,未被发现。不过,苏联集团的间谍是很难在香港立足的,因为除了香港政府严加监视之外,中共以及其他国家的情报人员,也都会密切注视苏联集团的间谍活动。所以,在香港的苏联间谍,必须面对多方面的危险,极容易被发觉和破获。阻挠复合政治作用这里不禁想起一个问题,香港政府为什么突然间在这时候大破苏联间谍网呢?这跟苏联的边界谈判代表伊利切夫到北京恢复边界谈判是否有关联呢?笔者认为,香港政府在这时候大破苏联间谍网,并不是偶然的。这里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此批苏联间谍的被破获,可能是中共向港府提供的证据,或请求港府采取行动,以便暴露苏联虽然口口声声要跟中共改善关系,实际上却仍然在中国南大门口从事有损中共的间谍活动,以说明苏联没有诚意与中共修好。一是西方国家为了阻止或破坏中共和苏联的复合,尤其在伊利切夫返回北京之际,要求英国政府下令港府破获大批苏联间谍活动,以此向中共说明,苏联口是心非,没有诚意与中共修好。    无论是那一种可能性,港府在这时候大破苏联间谍网,一定是有政治作用的,决不是破获苏联间谍网这样简单。其实,港府对各国派驻香港的间谍分子,大部分已成竹在胸,掌握很多材料,进行密切监视,只要时机成熟就采取行动。但从苏联老远派间谍来港活动,说明苏联的魔掌伸得那么长,香港人是必须提高警惕的。

2. 日《东洋经济》周刊报道:《本刊选定的一九七六年十大新闻》

【本刊讯】日本周刊杂志《东洋经济》十二月十一日一期登载今年的十大新闻,标题是《本刊选定的一九七六年十大新闻》,全文如下:    国内一、揭发出洛克希德贪污案,摇撼了政界(关于向全日本航空公司兜售三叉戟飞机的贪污案。前首相田中角荣等人被逮捕,十六人被起诉)    二、经济中途衰退,倒闭起数达到历史上最高纪录(夏季前有恢复起色的国内经济到年底又下降了,东洋纸浆公司等大公司的倒闭发生多起)    三、自民党内部斗争激化。新自由俱乐部诞生(把三木拉下马的活动不断发生,反三木派成立确立举党体制协议会。河野洋平等人组成新自由俱乐部)    四、众议院进入大选。出现政界改组的趋势(十二月五日自战后以来第一次进行任期届满的选举)    五、日元跌价。批评对欧洲共同体贸易不平衡激化(汽车、家庭用电器的出口激增,欧洲共同体国家反对,对经济团体联盟代表团表示不满。主动限制出口)    六、公用费相继大幅度涨价(一月邮费、八月电费、十一月电报电话费、国营铁路票价相继涨价)    七、苏联高性能战斗机米格25在函馆着陆(米格25飞机的别连科中尉去美国避难,就此事件的处理,日苏关系恶化)    八、以东北地方为中心遇到霜冻灾害(以东北、北海道为中心,发生霜冻灾害,西日本地区也受到台风灾害、大米比去年减产一百三十八万吨)    九、作为萧条的表现,企业不断改组(年初,伊藤忠和安宅产业两公司大规模协作。铝分离、特殊钢三公司合并,产业界出现改组高潮)    十、日本共产党拟就灵活路线(在七月份召开的第十三次临时党代表大会上通过《自由宣言》)    海外一、中国的毛、周去世,华国锋任党主席。    二、卡特当选为美国下届总统(美国迎来建国二百周年,南北战争以来诞生了第一个南方人的总统,停止缓和)    三、世界经济的恢复出于预料的不顺利(美国在迅速恢复后又中途衰退,欧洲通货混乱、因干旱而受阻)    四、“欧洲病夫”意大利和英国在政治和经济上产生危机(意大利共产党在大选中飞跃发展。英镑危机更加严重,两国都采取了紧缩政策)    五、美国会揭露洛克希德公司的非法捐款(欧洲、日本等先进国家加强批判和监视跨国公司)    六、欧洲共产党会议、东欧首脑会议召开(分化为南斯拉夫及先进国家共产党的自主路线和东欧以苏联为核心的两极)    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产生了南北对话的气氛(对抗气氛淡薄了,但离解决问题还差得很远。非产油的发展中国家赤字仍然增大)    八、暂时收拾了黎巴嫩内战(在美苏阿拉伯战略的影响下,黎巴嫩内战仍然是中东的火种)    九、南非的黑人势力旋风(在安哥拉成立亲苏派政权,白人少数统治的政权更加孤立)    十、泰国发生政变,反共军事政权复辟(苏联向南太平洋扩张。东南亚停止了脱离美国的活动。)

3. 日政府对苏宣布实行二百里专管渔业区的反应

【时事社东京十二月十一日电】题:苏联设定二百浬专管水域,渔业国日本将被迫进一步陷入困境    莫斯科十日电:苏联十日暂定设立二百浬专管渔业区,并在当天出版的政府机关报《消息报》上,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令的形式发表了内容。由于采取这一“暂定措施”,“二百浬水域”更趋于成为世界的大势,同苏联并驾齐驱的渔业大国日本将更加陷入困境。    【时事社东京十二月十一日电】题:外务省认为有必要从政治上对苏联设定二百浬水域制定对策    外务省十一日认为苏联宣布实行二百浬专管渔业区“是缔结承认美国的二百浬水域的美苏协定以后意料之中的事”。    不过,因为苏联实行二百浬水域是把北方领土包括在内,所以不仅限于渔业问题,而且带有政治意义,因此日本将被迫陷于困境。    【时事社东京十二月十一日电】题:官房长官井出说,下周研究对策    官房长官井出十一日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关于苏联政府宣布设立二百浬专管渔业区问题,“还没有收到详细消息,因此,表明政府的态度还为时过早”,但是,他又表示,政府认为事态是严重的。

4. 日自民党各派酝酿下届总裁和首相人选

【本刊讯】东京十二月十一日消息:今天东京各报均就自民党内各派酝酿下届总裁和首相人选活动进行了报道。    据《读卖新闻》报道,由于三木首相将于最近宣布辞职,政局的焦点正转移到确定自民党的下届总裁和指定首相候选人的人选上来。随着椎名副总裁十二月十日在接受《读卖新闻》的采访时表明了支持福田赳夫的意向,以福田出马为前提统一党内意见的前景明朗了。由于在这以前,大平藏相、前尾繁三郎前众院议长、宫泽喜一等党内实力人物都表示支持。福田,尽管今后多少还会有曲折,以“福田接班”来统一党内意见的看法加强了。除上述实力人物外,党内最大派系的“七日会”(田中派)也采取了这样的态度,即:如果多数人能就支持福田取得一致意见,就服从这一意见。另外,在中曾根派中,尽管有一些年轻和骨干议员对推举福田表示反对,结局也将是与多数人采取同一步调。不过,唯有三木派认为导致这次大选大败的原因是因为福田站在进行“分裂选举”的前头,对由福田接班态度硬化,党的三位领导人的今后调整工作将以三木派为中心进行。党的三位领导人将在说服三木派的同时,正式进行党内的调整工作,想在二十日以前集中到支持福田上,以迎接国会临时会议的召开。《读卖新闻》当天还在另一篇报道中说,自民党副总裁椎名悦三郎、前总务长滩尾弘吉、前众议院议长前尾繁三郎十日举行了会谈,围绕三木下台后的政局问题交换了意见。关于后继人选问题,一致确认党内的大势是倾向于福田出马,表明了党的执行机构应沿着这条线迅速开始调整工作的态度。自民党的中间小派系水田派,十日也在东京举行全体会议,并确认了如下方针:就三木下台问题不搞派系活动,服从党内多数意见,即事实上支持福田。    据《东京新闻》报道,河野十二月十日在名古屋举行的一次由《中部日本新闻》举办的恳谈会上还说:新内阁“不应当成为在外交政策上招致别国怀疑的内阁。对于可能引起诸如虽然靠近南朝鲜却同中国关系不好等批判和不安的事情,应慎重予以对待”,从而表明了不希望同外国保持特别关系的人作为首相候选人的意见,暗示不希望由福田赳夫或大平正芳作为候选人。河野强调应起用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