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11-27

第 1 版

1. 香港《文汇报》报道意大利访华团谈话:《华国锋主席赢得人民衷心拥戴》/菲报社论:《中国领导机构肯定能保持稳定》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十一月二十五日刊登一则消息,题为《意访华团过港谈话中国正在迅速发展华国锋主席赢得人民衷心拥戴》,摘要如下:    由意大利上议院议员巴托洛梅率领的“意大利访华代表团”结束了在中国十天的访问后,昨(二十四)日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形势一片大好,政局稳定。华国锋主席领导中国迅速度过一个困难的时期,因而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戴。我有机会在这个重要时刻来到中国看看那里发生的事,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我感到这是一个有组织、有力量的国家,一个具有光明前途的国家。”    巴托洛梅说,他与李先念副总理举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会谈。他们探讨了世界形势,特别是就苏联在欧洲和远东的扩张交换了意见。巴托洛梅说:“我们双方都强调,欧洲需要团结起来。”此外,双方还讨论了双边关系。    最后,巴托洛梅说:“在这短短十天的访问中,我们看见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正以很迅速的步伐发展起来。”    【本刊讯】菲律宾《每日快报》十一月二十二日发表题为《中国领导机构肯定能保持稳定》的社论,摘要如下:    对中国的企图篡夺党和国家权力的“四人帮”反党集团起诉一事是一种迹象,表明这个在许多方面都明显地同菲律宾保持着友好关系的有八亿人口的国家已出现了稳定局面。    虽然我们还不大了解新主席华国锋,但是支持他的示威游行和欢呼任命他为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和党的军事委员会主席的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和大标语表明,中国避免了一场肯定要影响全世界的剧烈争夺权力的斗争,也避免了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之一毛泽东主席逝世后出现的领导真空。    任命华国锋和粉碎“四人帮”——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也是“稳健派”的大胜利,这肯定会加强中国同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外部世界已经建立的关系。因此,马科斯总统一年前去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建立起来的友谊桥梁仍然完整无损,而且由于两国体育、文化、新闻等代表团的往来而进一步巩固了。

2. 华约国协商会议在布加勒斯特开幕

【罗通社布加勒斯特十一月二十五日电】华沙条约国家政治协商会议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在这里开幕。    参加会议的有下列代表团:    由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托·日夫科夫率领的保加利亚代表团;    由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总统胡萨克率领的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团;    由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总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昂纳克率领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    由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盖莱克率领的波兰代表团;    由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总统齐奥塞斯库率领的罗马尼亚代表团;    由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卡达尔率领的匈牙利代表团;    由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率领的苏联代表团。    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齐奥塞斯库主持了会议开幕式,他对与会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    【路透社布加勒斯特十一月二十五日电】(记者:罗伯特·埃文斯)共产党集团华沙条约组织的政治和政府领导人今天在布加勒斯特会晤,以制订今后在缓和和在欧洲削减部队方面对西方采取的共同态度。    东欧各党的首脑、总理和外长都乘飞机来到这里和齐奥塞斯库、勃列日涅夫一起参加华沙条约国政治协商委员会为期两天的会议。    勃列日涅夫自二十二日起就一直在这里,他的部分使命显然是促使具有独立思想的罗马尼亚在联盟中起更积极的作用,虽然外交官们说,没有迹象说明他在这方面取得成功。    但是预料这次会议将向西方国家发出一个联合呼吁书,要求它们同意在新的裁军行动中同苏联集团合作。    没有发表有关这次会议进程的消息,这次会议是在极为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开会地点没有正式向西方记者宣布,但是共产党人士说,这次会议是在布加勒斯特的胜利宫举行的。    参加会议的有七个成员国——苏联、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党的首脑和总理。华沙条约组织第一副总司令、参谋长阿纳托利·格里勃科夫(苏联将领)也参加了会议。    塔斯社今天在评论中说,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缓和、各国的安全、不同社会制度各国间的广泛互利的合作是协调社会主义大家庭对外政策的总方针。”    布加勒斯特的外交观察家指出,虽然塔斯社谈到“协调的”对外政策,但是罗马尼亚官员一再拒绝关于华沙条约国应在广泛战线上采取同一方针的建议。    在布加勒斯特会议召开之前的这个期间,苏联评论员经常提到需要协调处理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据认为,这可能是这次会议要讨论的一个问题。    罗马尼亚人士说,他们国家的态度不变,即华沙条约组织的各国外长之间的协商会应该更经常地举行,但是在对外政策上的最后决定应由各国政府来作出。    【法新社布加勒斯特十一月二十五日电】(记者:费利克斯·博洛)据苏联消息灵通人士说,华沙条约缔约国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伊凡·雅库鲍夫斯基元帅没有出席华沙条约组织最高级会议,因为他病了。

3. 日本《东京新闻》社论:《曼斯菲尔德报告和美中关系正常化》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十一月二十三日发表社论,题目是《曼斯菲尔德报告和美中关系正常化》,摘要如下:    美中关系正常化的问题,似将成为卡特新政权的重大外交课题。为了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美中关系的改善是令人高兴的。我国也应该站在高处,积极地予以对待。    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曼斯菲尔德,在向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提出的访华报告中提议:“加紧根据‘日本方式’同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其要点是,为了实现美中邦交正常化,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是必要的,在这点上可以仿效日本,采取如下的形式,即一旦同中国全面建立邦交,美台共同防务条约将自动消失;同台湾,则可以互换准正式的贸易及文化的办事处。据认为,报告将对卡特新政权的对华政策产生巨大影响。    曼氏访华是从九月至十月,历时约三周。正值毛主席逝世后,“四人帮”政变开始表面化的微妙时期,他同李先念副总理等要人举行了会谈。也就是说,这是直接根据毛泽东逝世后的华国锋体制的想法而提出的报告,正因如此,从这点来看,其内容是值得注目的。    但是,另一方面,关于美方要求中国作出正式保证,即在取消美台共同防务条约之后,也不以武力解放台湾,对此,中国方面似乎坚持拒绝的态度。曼斯菲尔德的访华报告说,不能设想中国对自己作为领土的区域,正式宣布不诉诸武力。但是,另一方面,报告认为,如果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中国也没有理由一定要诉诸武力。而且,报告强调,为了对付中国同苏联接近。应该加速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    曼斯菲尔德的这一报告,不言而喻是美国政治家侧重于美国的国家利益进行的总结和建议。但是,内容大致是妥当的。我们也希望卡特新政府总的说来能按此方向推行政策。因为美中邦交正常化对于从根本上改善两国关系是不可缺少的,同时对维护亚洲的令人欢迎的和平也是有益的。    卡特新政权开展正式的对中国的外交,将从明春开始。在这以前,预备性的对华试探自不待言,我们还期望同台湾和我国进行充分协商。美国对台湾表示:即使在美中邦交正常化之后,也希望继续保持同台湾的紧密关系;关于防卫问题,也设法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台湾的要求。美国这样做,将是很重要的。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十一月二十三日发表评论说:    美国之所以要谋求同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主要的目的在于:一面维持中苏对立,一面确保美国在亚洲的主导权。从这个意义上,苏联抓住了曾经一直推进美中和解的毛主席逝世这一转折期,骤然停止了迄今为止对中国展开的激烈的责难,而反复地向华国锋新政权“送秋波”,这一情况,对美国来说,是很不安的,它成为促进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因素。

4. 时事社报道:《最近可能召开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

【时事社东京十一月二十五日电】题:最近可能召开第二次“农业学大寨”全国会议    香港二十五日电:二十五日的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报道说,中国正在准备召开第二次“农业学大寨”全国会议。可以预料,由于“四人帮”事件,在农业方面也已造成相当大的混乱。因此,西方专家寄予关心,认为第二次“农业学大寨”全国会议将按照“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在农业政策上作某些修改。

第 2 版

1. 美联社评华沙条约国首脑会议

【美联社布加勒斯特十一月二十五日电】(记者:希金斯)一些人士说,苏联共产党首脑勃列日涅夫今天同参加为期二天的华沙条约组织最高级会议开幕式的东欧军事联盟的领导人举行了会晤。预料这次最高级会议将提出同美国当选总统卡特会晤并进行谈判的一致立场。    这次最高级会议是否会提出一种真诚的建议或仅仅是一种宣传还不得而知。    在这次最高级会议之前,勃列日涅夫花了三天时间同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举行会谈。一些观察家们认为这种会谈的目的是要使齐奥塞斯库更多地参加联盟的活动。    罗马尼亚是拒绝参加一九六八年苏联带头的对捷克斯洛伐克入侵的唯一的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从而造成布加勒斯特和莫斯科之间的分裂。    罗马尼亚拒绝把军队派出它的边界以外参加华沙条约组织的军事演习,并且不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它的领土上。俄国军队必须得到特别许可才能通过罗马尼亚前往参加在保加利亚举行的演习。    在罗马尼亚举行的上一次华沙条约组织最高级会议是在一九六六年。因此今年在布加勒斯特举行这种会议的意义是人们纷纷猜测的问题。    一些观察家说,这也许是罗马尼亚的一种友好姿态,以便有助于它同苏联的正在改善的关系。其它分析家们说,罗马尼亚只有在得到苏联的保证之后才会同意充当这次会议的东道主。苏联的保证是:罗马尼亚将不会受到要它改变它的独立立场的压力。    【美联社布加勒斯特十一月二十五日电】预料这次会议将竭力主张推动同西方就裁减军队和军备举行谈判。勃列日涅夫星期一说,“我们希望”这次最高级会议“将对加强欧洲的无疑也是全世界的和平事业作出新的重要贡献”。    来自其他地方的消息也支持这样一种看法:裁减军备将是这次最高级会议的主题。

2. 西德报纸评论:《勃列日涅夫在收获》

【本刊讯】西德《法兰克福汇报》十一月二十四日发表一篇评论,题为《勃列日涅夫在收获》,摘要如下:    罗马尼亚在安排勃列日涅夫访问中有许多东西可以给人以这样的印象,即布加勒斯特独立于莫斯科这一点几乎没有任何改变。齐奥塞斯库说,他的国家要把同苏联的友谊放在第一位,但是他又补充说,同所有其它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说也包括同中国的友好关系也应放在第一位。    有足够多的迹象表明罗马尼亚有着自己的意志。然而罗马尼亚的独立性已不再是七十年代初期的那种独立性了。苏联领导人访问布加勒斯特就表明了这一情况。这方面更为清楚的一点是,勃列日涅夫和齐奥塞斯库的会晤是在罗马尼亚国土上召开华沙条约首脑会议的一种过渡。谁觉得这一点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证实,他可以看一看勃列日涅夫在布加勒斯特,在意识形态合作方面对罗马尼亚人所要求的东西,在这里他也提到了报纸的编辑问题。这件事情使人想起铁托和勃列日涅夫一九七一年缔结的关于停止在报纸上进行任何论战的协定,它表明南斯拉夫对外政策有了一个转折:贝尔格莱德接近莫斯科。方针改变的原因是铁托的内政困难。在寻找罗马尼亚近来接近苏联的原因时,人们也遇到了内政问题。    齐奥塞斯库对国民控制很严,以便确保他的权力,以便不给苏联以干涉的机会。现在齐奥塞斯库试图通过苏联的善意来消除由此产生的在政治支持方面和经济方面的损失。

3. 英《泰晤士报》文章:《俄国和罗马尼亚在对外政策上渐渐靠拢》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十一月二十五日刊登德萨·特雷维桑十一月二十四日发自布加勒斯特的一篇文章,题为《俄国和罗马尼亚在对外政策上渐渐靠拢》,全文如下:    苏联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先生和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总统,今天在这里签署的一项联合声明谈到热烈的友好关系以及他们本周在这里会谈时的相互谅解。    然而,这一文件没有提到“观点一致”,也没有苏联领导人同华沙条约成员国签署联合声明时惯有的措词。    事实上,在关键问题上似乎没有取得什么一致意见。齐奥塞斯库先生设法把罗马尼亚为之奋斗的一些原则写进了文件,这些原则是平等、独立、主权和不干涉,全部写下来了,下面有勃列日涅夫先生的签名。    作为报答,俄国人得以在文件中写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东欧常常把这看成是莫斯科的统治。    这一切似乎是一个妥协,每一方都可以强调它认为符合自己观点的措词。    然而,俄国和罗马尼亚今后将更多地交换意见。为此,罗马尼亚同意定期就国际问题进行磋商,以协调彼此的立场。这一点似乎表明,罗马尼亚同意在国际事务上比较多地同莫斯科保持一致。    文件特别提到共产党柏林最高级会议,而勃列日涅夫先生在两次讲话时都对此避而不提。文件就此再次强调齐奥塞斯库先生一再重申的各项原则,还包含各国共产党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这样一个提法。    齐奥塞斯库总统和勃列日涅夫先生今晚在共和国宫签署长达七千字的联合声明时晚了半个小时。两人今天上午看上去都很严肃,也许在文件的起草过程中出现了某些困难。今晚他们签字后握了手,在犹豫了一会儿之后,往前走,相互拥抱。

4. 罗颁布向勃列日涅夫授勋的总统法令

【罗通社布加勒斯特十一月二十四日电】齐奥塞斯库总统颁布一项法令,决定授予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之星”一级勋章和佩带,以庆祝他的七十寿辰和表彰他对发展罗苏两党、罗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所作出的特殊贡献。

5. 美联社说苏官员因不了解卡特的外交政策而感到不安

【美联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一日电】一些来访的美国人今天说,苏联官员仍然由于对当选总统吉米·卡特的外交政策态度缺乏了解而感到不安,但是他们显然希望同新政府建立合作关系。    这番话是美国联合国协会的一些成员们说的,这些人结束了同研究美国问题的苏联高级专家在这里举行的三天磋商。    他们还说,卡特上星期关于赞成缔结一项被长期拖延的战略武器协议的讲话,看来已经使苏联对这位未来总统的态度所持的忧虑心情有所解除。    该协会主席詹·伦纳德说:“他们对我们说,卡特上星期一在记者招待会上讲话的调子同他的竞选言论形成鲜明的对照。”    该协会代表团同苏联人谈论最多的是军备控制问题,但是伦纳德说,苏联人时常提起估计卡特政府会做些什么的问题。    伦纳德告诉记者说:“他们很担心,但是他们听了我们所说的那些话以后感到放心了。”    然而他强调指出这个由两党人员组成的协议并不代表卡特。他还说,“肯定没有为双方传递任何信件”。    军备控制问题专家约·帕尔弗里和米德尔斯伯里学院院长奥·罗比森曾经帮忙为民主党候选人卡特撰写演说稿,但是说他们在筹备此行之前没有同卡特或他手下的人接触过。    苏联人表明他们特别关注谁可能接替基辛格任国务卿,并且毫不掩饰地表示,他们对于苏联问题专家兹·布热津斯基可能获得这个职位感到担心。布热津斯基是卡特在对外政策方面的主要顾问之一,这里认为他是在苏美关系中主张强硬路线的人。    这些美国人说,他们从会谈中获得的最突出的印象是莫斯科希望继续奉行苏美缓和政策。

6. 白宫宣布任图恩为美驻苏大使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四日电】白宫今天宣布任命马尔科姆·图恩为美国驻苏联大使,这表明,经过一场悄悄的外交斗争之后苏联人已向美国让步了。    图恩是一位职业外交官,现任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国务院早在两个多月之前就已指定他为驻苏大使。不过苏联没有接受这一人选,他们明白地表示不愿意接受一位以在对苏关系上持强硬态度闻名的职业外交官为驻苏大使。    按照外交上的习惯作法,在任命大使之前先要征得驻在国的同意。苏联人一直拖着不接受图恩,国务院便采取了一种不寻常的步骤,不顾苏联明白表示反对,强行宣布坚持这一人选。据国务院的官员们说,白宫是在美国接到苏联通知说他们已经改变主意愿意接受图恩之后马上就宣布这一任命的。    图恩今年六十岁。他曾于一九六三年在驻莫斯科大使馆担任过政治顾问。

7. 卡特任命设在华盛顿的过渡班子的成员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三日电】美国当选总统吉米·卡特今天任命一百三十三人为他设在华盛顿的过渡班子的成员,其中包括竞选运动的主要助手和年轻的政府事务专家。    被任命者当中,有四十人将负责同联邦政府各部和各机构联系。过渡办公室说,昨天晚上已把联络人员的名单交给了白宫。那些被任命的人将同白宫早些时候任命的福特官员一起工作。    公告说,卡特的联络人员将向当选总统和他任命的人员汇报各个机构的活动情况。    三十八岁的小杰克·沃森已经被任命为过渡时期的协调员。    卡特的竞选运动负责人、三十三岁的汉米尔顿·乔丹将领导由当选总统在竞选运动中的高级政治助手组成的叫做人事谘询小组的一个班子。    三十七岁的马德琳·麦克贝恩被任命为卡特夫人的过渡工作负责人。    在竞选运动中当卡特的政治问题顾问的律师、三十三岁的斯图尔特·艾森施塔特将在过渡时期担任制订政策和同各联邦机构联络的班子的负责人。    【美新处华盛顿十一月二十四日电】国务院(布朗)十一月二十四日新闻发布会    过渡班子这位发言人在回答关于卡特的国务院的过渡班子时说,它包括“六名成员和三名顾问”,并且说它“约在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午抵达”。他说他认为,这个班子将致力于“实质性的和管理性问题”,并说:“国务院将向这个过渡班子提供最充分的合作和援助。”

第 3 版

1. 印度国大党全国委员会会议闭幕/英·甘地在闭幕式上发表讲话

【法新社阿萨姆邦高哈蒂十一月二十二日电】执政的印度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历时两天的会议今天在这里结束,会上两个占主要地位的主题似乎是巩固实行紧急状态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使党加强团结。    在这个靠近喜乌拉雅山的不丹王国的这个城市集会的几千名代表,重申他们信任和爱戴已执政十多年的英迪拉·甘地总理。    他们一致赞同甘地夫人做出的保持紧急状态、修改宪法以及把下院的任期延长到一九七八年三月的决定。下院的任期在首次延长一年之后本应在明年三月届满。关于对外政策,这个党重申它希望同邻国保持良好关系。印度今年同巴基斯坦和中国关系正常化就是这种希望的标志。    【德新社新德里十一月二十二日电】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今天在国大党全国委员会高哈蒂会议的闭幕会议上简短地提到了对外政策,她还重申印度始终不渝地支持核裁军和一般的裁军。她说,印度将同苏联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以促其实现。    【法新社阿萨姆邦高哈蒂十一月二十二日电】英·甘地总理今天对亲莫斯科的共产党人进行猛烈反击,因为他们最近对他们所称的特别是自从宣布紧急状态以来在执政的国大党飞扬跋扈的一部分“反动”分子加紧开展了宣传运动。    她还不指名地指责有些外国干涉印度内政。她说,这种据说的干涉推迟了局势恢复正常。她显然指的是实行紧急状态期间的情况。    她是在她的执政党的国大党全印委员会(全国委员会)两天讨论的最后会议上讲话时这样说的。    共产党一直奉行双重政策:一般地支持甘地夫人及其政府,同时又加紧抨击所谓国大党内的“反动分子”。最近,他们一直对甘地夫人的小儿子桑贾伊·甘地保持进行持续不断的批评,因为他们认为他持有类似的右翼观点。    政治观察家们指出,甘地夫人的公开反击将只不过是对共产党人的一个羞辱性打击。    【路透社新德里十一月二十二日电】萨马查尔社报道,总理英·甘地说,由于国外的宣传,她的政府已延期进行许多工作。    总理又说,某些外国势力希望印度出现一个奉行它们意旨的政府,但是她没有说明她指的是谁。    甘地夫人说,没有迹象表明反对党的态度有任何改变,它们继续批评政府的一切行动。    多数反对党一直尖锐批评紧急状态,尤其是拘禁政界人物而不予审询,以及实行新闻检查。    【路透社新德里十一月二十二日电】外交部长恰范今天说,印度已经开始了一个进程;他希望这个进程能导致印度同所有邻国的所有问题都得到解决。    他在执政的国大党在阿萨姆邦的高哈蒂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说,已经同中国和巴基斯坦开始了这个进程。    他说,然而,孟加拉国一直采取对立的态度。它把关于分享恒河水的争端提到了联合国,而印度认为,印孟两国间没有什么问题不能在双边基础上解决。    他还说,目前印度同南面的小邻国斯里兰卡之间不存在什么悬而未决的问题,但是他没有提到尼泊尔。

2. 孟报发表评论谴责孟国内亲苏印政党

【本刊讯】孟加拉国《星期六邮报》最近一期登载一篇评论说:    如人们所预料,人民联盟、莫尼·辛格的共产党和亲莫斯科的民族人民联盟,是听从他们的莫斯科和新德里主子为他们制订的政治路线的。    尽管他们对法拉卡水坝和边界入侵等这类重大民族问题保持不祥的沉默,但是这些党却抓住一切机会哀叹去年八月十五日的事件。看来,农工人民联盟分子把个人的不满置于民族利益之上。    现在由毛希丁·艾哈迈德和萨杰达·乔杜里的人民联盟在最近发表的一则新闻公报中要求废除关于政党的规定,称这项规定是“反民主的”,听到人民联盟的领导人夸夸其谈地谈论民主,就好象是在吞食苦药。如果人民联盟重新掌权,那将是民族悲剧。这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人民深深了解他们的罪行。然而,人民联盟领导人指望相当数量的效忠不同的选民选他们当政。

3. 《印度教徒报》文章:《天意带来的变化》主张印在同苏搞好关系同时改善同美、中关系

【本刊讯】印度《印度教徒报》十一月二十三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天意带来的变化》,摘要如下:    印度光是同苏联——它过去始终是站在印度这一边的——搞好关系是不够的。同样重要的是,印度应当改善同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从而在使缓和扩大到亚洲这方面发挥作用。    现在是把最近同中国的解冻推向关系正常化的新阶段的时候了。    今后几个月中,印度外交必须采取多方面的行动,使我国的对外政策具有这样一种新的深度和广度。下周出现的一个小小的开端,即副外长达斯先生在前往两个朝鲜访问期间在去平壤的途中路过北京一事,可能证明是一个适时的姿态,如果任何一方继之采取同样善意的行动的话。    达斯先生将是自发生了一九六二年的不幸事件之后,去北京(即使是路过)的第一位部长级(尽管是副部长)印度官员。今年早些时候,外交部长恰范在去乌兰巴托途中曾绕道莫斯科,因为当时中印解冻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阶段,使他可以途经北京而不给人留下他想以此作为同中国政府建立某种接触的口实的印象。中国官员在去尼泊尔途中曾不止一次路过加尔各答,但是,自一九六二年以来,他们没有一个人到过德里。既然坚冰已经打破,解冻已经开始,至少恢复在路过时停一下脚(以此作为进行正式访问的阶梯)的做法是没有什么害处的。    对中国或美国,甚至是对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印度国内占主流的情绪并不是不信任或抱有偏见,而是真诚地希望改善关系。以前由于边界冲突和在发生冲突后,中国老是抱有敌意而产生的怨恨,已经从人民的头脑中消失了。在尼克松和基辛格采取对印度不利的偏袒态度,后来又采取恢复向巴基斯坦出售武器的挑衅行动之后出现的对美国的恼怒情绪,也已经消失了。那种天生希望同别国人民一道和平地生活和致力于建立没有恐吓和剥削的公平的国际秩序的愿望是印度对外政策目标的要旨。因此,现在是在各条战线上加紧采取行动,以便利用世界舞台上由于天意而发生的变化,在实行这些伟大的宗旨方面力争实现突破的时候了。

4. 印《联系》周刊文章《关于成立右翼党的分歧》

【本刊讯】印度《联系》周刊十月三十一日刊登一篇题为《关于成立右翼党的分歧》的文章,摘要如下:    共产党以外的各反对党领导人已重新致力于成立一个可以同国大党“抗衡”的“有维持力的全国性对立政党”。过去几个星期,一直在讨论一个新的党的结构、形式和政纲(这个新的党是想由人民同盟、印度人民党、组织派国大党、社会党等政党的合并组成),据说,已经讨论到了很“深入”的阶段,但是有消息说,关于成立这种对立政党的建议草案还没有拟订出来,有关的领导人之间已发生了争论。    据了解,通过已有的谈判,这些领导人深感他们如果继续各行其事,就没有一个能够单独对人民产生他们所期望的影响,特别是在大选期间对选民产生影响。但是,同时,他们中间许多人对他们企求的那种“团结”能不能在人民当中得到信任不大有把握。因此,甚至在设法弥补分歧的时候,他们也仍然对成立新党的努力能有什么效果感到有些怀疑。    据了解,原则上已经决定人民同盟、印度人民党、组织派国大党和社会党四党应该解散,成立一个新党,名称可能叫印度全国民主大会党。计划中的新党的政策和纲领草案也已经拟定。目前的讨论重点是新党全国委员会(四十五名委员)的组成和各级领导人的人选。    据说谈判代表相持不下的争论之一是印度人民党领导人查兰·辛格一定要当新党的主席,可是看来组织派国大党不同意。虽然查兰·辛格没有说得那么明白,但是他已向其他党的领导人表示,如果不选他为主席,那么他除了全国委员会委员之外什么党内高级职务也不愿担任。其他领导人大部分都明白,那就是说查兰·辛格不会全心全意为新党工作,甚至可能完全对之不闻不问,等待新的机会来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参加谈判的人民同盟领导人,也拿不准如果他们同意在新党内充当组织派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党的下手的话,能不能得到他们的大多数骨干的拥护。    在这些非共产党领导人中间,有一部分人似乎有这样的看法:即使现在正在为这些党合并成为新党而进行的努力成功了,也不大可能对人民产生预期的影响,因为人民认为这类企图是骗人的手法,已经不寄予任何幻想。因此,他们认为不应该马上自视为一个可以取代国大党的有维持力的全国性对立组织而盲目地反对执政党,而是应该采取对它又批评又合作的政策。    那些领导人对当前局势和正在实行的社会和经济政策的评价也有分歧。    这种讨论的最后结果如何,仍须拭目以待,但是一种普遍的看法是,在在押的其他领导人获释之前,实际上不大可能出现具体的结果。

5. 法新社报道:巴将在法援助下修建一座废物加工厂

【法新社伊斯兰堡十一月二十二日电】一位消息灵通人士今天在这里说,巴基斯坦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决心在法国的援助下在印度河畔修建一座核废物加工厂,即使这会影响同美国的关系也罢。    这位人士说,外交和国防国务部长阿齐兹·艾哈迈德最近对巴黎的访问已经排除了各种模梭两可的态度,但没有涉及美国人。    这位人士说,巴基斯坦提供了法方所要求的一切保证。布托总理已表示,如有必要,他还准备提供新的保证,条件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会谈要纯粹是双边的。    这位人士说,已经开始为建立这个新工厂而工作这一事实本身就是该厂一定能建成的证明。    同时,提供这个核工厂设备使法国成了巴基斯坦的一个突然享受起优惠待遇的贸易伙伴,未来几个月中,两国合作将增加四倍多。    艾哈迈德的访问不仅是谈加工厂问题。在他访问之后,现在看来,已同意法国在印度河上的切斯马、在废物加工厂旁边修建第一个真正是巴基斯坦的核电站了。    巴基斯坦人根本不想屈服于美国的压力。与此同时,看来他们已经放弃了采购华盛顿的五角大楼答应提供的一百一十架美国A—7式战斗轰炸机的打算。他们至少知道,如果核废物厂建成,美国人会拒绝交付这些飞机。    据这里的消息灵通人士说,巴基斯坦现在将设法得到法英合制的“美洲虎”式轰炸机来取代它很可能无法从美国得到的A—7式飞机。

第 4 版

1. 美国一位黑人女市长谈访华观感

“我就象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空气那么清新,乡村那么美丽;那里不知道失业是什么;孩子们表现得非常有教养;中国人是最爱护少数民族的。”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十一月二十四日刊登李惠英的一篇美国航讯,报道美国一位黑人女市长在洛杉矶发表演讲,谈她访华后观感,摘要如下:黑人人权运动家约丽达到洛杉矶来了。许多人都为此忙碌起来,大家都争取要去听她讲演。    约丽达是密西西比州一位正直的黑人妇女。在黑人圈子里,她不独是有名的黑人人权运动家,而且是全美黑人妇女会的骨干人物。不久以前,且被选为买雅士非里的市长。    我在过去两年里,听过她几次讲演,而且也多次报道过她的消息。其实她说话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为什么我仍然要去听她演讲?而且,为什么我仍然要报道她呢?说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她对中国人民友好。热情介绍新中国一九七三年,约丽达和莎莉·麦莲一同访问了中国。她们不仅是第一个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国妇女代表团,而且还拍了一套纪录影片回来,大家异口同声地赞扬新中国。这几年来,约丽达经常四出旅行讲演,向美国人民介绍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本年十一月四日起,她又开始另一次旅行讲演,而且来洛杉矶停留两天。这两天中,单是我所知道的,她便讲演三次。    最令我感动的是,她各次的讲话,都是以促进美中人民之间的友谊为前提。她对中国人民的友情,越来越浓厚。她对新中国的爱护,也越来越增多,现在且以上海酒家那次午餐会为例,让我们看看她对中国的态度多么友善。同时也可以看出,群众对她的反应是何等的热烈。    当天上海酒家楼上,满满的摆了二十大圆桌;二百多位黑人和白人,亲切地杂坐在一起——这次会议是由美中人民友好协会和全美黑人妇女会联合负责召开的。美中人民友协全国总会和洛杉矶分会都有代表出席。至于全美黑人妇女会,在南加州有十四个分会,据说那天各分会都有代表前来参加。她和莎莉·麦莲的书约丽达到场后,在座的人——尤其是黑人,都纷纷离座,围到她四周,轮流和她拥抱,直到会议主席一再宣布“请各位就座”,大家才依依散开。    会上的一个动人节目,是黑人妇女代表向约丽达送礼献花。她先将一个珍珠扣花送给约丽达,随即又将一束兰花挂在她胸前,然后向约丽达深深致谢,她们感谢她为黑人谋福利,也感谢她今天来此讲演。这个代表最后说:“鲜花将要雕谢,但我们对你的友情无穷。这个珠扣花虽不值钱,却能长远留在你的身边……”    约丽达受了礼物,道谢之后,便又匆匆下台归座,因为她还得赶着帮美中人民友协办一件事,这件事便是在一本书上签名。    那是一本什么书呢?原来就是莎莉·麦莲所写的《你可由此到达彼岸》。    大家都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记载她们那个妇女代表团访问中国的情形。约丽达当然也是本书的一位主角。这本书的市价是美元一元五角一本。但是,经过约丽达签名之后,书价便涨至二十美元一本。至于售书所得的款项,当然是用来作促进美中两国人民友谊活动的开支。    当天她匆匆签署了二十本书。这二十本书,当场就卖掉。约丽达开始讲演了。    她身材高大,肤色漆黑,但她有一种令人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和蔼、爽朗、诚恳、热情,而且爱中国。出身于佃农之家她每逢讲演,都先介绍自己。她说她出生于密西西比一个贫苦的农村,父亲是个佃农。小时候不但没有看过电影,也不知道电视和电话是什么东西。她感叹地说:“谁料到这个穷女孩后来竟可以去访问中国……”    她稍为长大以后,见到自己和所有的黑人,受尽白人的歧视和压迫,不禁大生反感。她和弟兄姊妹总不肯听警察指挥,因此不时被捕坐牢。    再大一些时,她便参加各种黑人运动。并且也参加民主党。一九六五年第一次见到莎莉·麦莲时,便是在当时莎莉到密西西比帮民主党竞选的场合里。    一九七三年莎莉打长途电话给她说:“我们一起去中国。”她惊讶之余,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后来她连忙打电话给她母亲,报告这项好消息。她母亲也以为她没有睡醒,在说梦话。访华使她极兴奋“真的!”她这样说:“这的确是件叫人难以置信的事。美国有这么多黑人妇女,为什么独独我这么幸运呢?”    她高兴极了,那最令她兴奋的一点,是她有机会可以去看看共产党的人。因为多年以来,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都说她是共产党,事实上,什么是共产党,她并不知道。如今可以去开眼界,她如何不开心?!    接着她说:“呀!真是不看犹可,一看之下,那才真正令人吃惊。我们由香港到广州,一过罗湖桥,就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样。空气那么清新,乡村那么美丽……顿时使人忘却桥那边的污秽肮脏,谋杀抢劫……    “一个姑娘走过来,热情地对我们说:‘欢迎!’从此我们便受着各种欢迎。吃得好,睡得好,使我们觉得就像回到了老家一样。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住在旅馆里,不需要锁房门。    “我们到各处去拍照,看见孩子们都显得十分快乐。而且十分有礼貌,表现得非常有教养。    “最奇怪的是,那个国家的人,不知道失业是什么,那个人口最多的国家,靠着自己的能力,竟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    “我告诉你们,我们代表团在中国访问,莎莉·麦莲反而不是什么明星,我才真正成了‘明星’。追究原因,无非因为我是黑人。因为中国人是最爱护少数民族的。许多中国姊妹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孩子们抚摸我的面孔,有的倒在我的怀中……我为此多次淌下了热泪。    ““我告诉你们,我亲眼看见黑人毫无自卑感地和中国人站在一起。……朋友们,黑人朋友们,你们一定要去中国看看,看看这个爱护黑人的国家……”

2. 外电报道土耳其东部发生强烈地震

【美联社伊斯坦布尔十一月二十四日电】政府官员说,土耳其东部邻近苏联边境的地区今天发生大地震,造成严重的破坏。    伊斯坦布尔坎迪利天文台报道,地震震级为里氏七点九级,震中在伊斯坦布尔以东一千三百公里。    天文台工作人员说,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下午两点二十五分,延续了两个小时,每次震动之间有半个小时的间歇。    【美联社伊斯坦布尔十一月二十四日电】土耳其东部的阿拉拉特山一带今天发生破坏性的大地震。    据安纳托利亚通讯社报道,梅伦部长说:“我们得悉,破坏最严重的是穆拉迪耶和恰尔迪兰两个市镇。”    【美联社安卡拉十一月二十四日电】土耳其整个东部地区都感觉到了这次地震。    伊斯坦布尔的一家天文台说,这次地震为里氏震级七点八级。官员说,他们担心伤亡是严重的。    【路透社安卡拉十一月二十四日电】一次强烈地震今天在土耳其边远的凡省造成破坏。    五百公里范围内的城镇和乡村受到影响。    当地官员说,穆拉迪耶镇百分之九十五的房屋倒塌。    地震发生在土耳其东部与苏联交界的地区。伊斯坦布尔国家天文台测出地震强度为里氏震级七点六级。    土耳其电台说,许多小市镇和乡村遭遇到严重破坏。    土耳其红新月会今晚向受灾省份火速派出医疗队和输送救灾物资。    在边远地区,救灾和估计伤亡损失的工作预料将很困难,而且将很费时间。    据预报,今后几天内这个地区将下大雨大雪,这对无家可归的灾民将造成极大的困难。    【法新社伊斯坦布尔十一月二十五日电】坎迪利天文台今天在这里报告,自昨天地震以来,土耳其东部遭受地震破坏的凡省地区又发生了里氏震级四级的大约十次余震。    【美联社雅加达十一月二十四日电】这里的气象局今天说,昨天这里记录到里氏震级六级的地震。一位发言人说,据信震中在班达海——在马鲁古的安汶市西北约一百三十公里。    【美联社贝尔格莱德十一月二十五日电】据报道,今天格林威治时间四点十二分在亚得里亚海上贝尔格莱德西南三百四十公里的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    塞尔维亚地震研究所说,震中在科尔丘拉岛附近。没有关于造成什么破坏的消息。    这次地震在麦氏烈度表上是五度和六度。

3. 美报报道:《美古缓和的球已到卡特一边的场地了吗?》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一月二十三日刊登该报记者古德塞尔发自纽约的报道,标题为《美古缓和的球已到卡特一边的场地了吗?》,摘要如下:    古巴和美国的和解可能正在酝酿中。    这个问题在过去一年里被忘却了,但是现在有重要的迹象表明哈瓦那和华盛顿都可能欢迎缓和紧张局势。    这里和华盛顿的人们认为,古巴总理卡斯特罗最近发表的言论表明他渴望同他的北面邻国至少实现一定程度的缓和。此外,接近即将上任的卡特政府的许多对外政策专家倾向于持同样的看法。    据认为,古巴渴望同华盛顿建立某种新关系的原因是:    ——意识到华盛顿成立一个新政府为采取新方针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对这个岛国的经济衰落感到不安。由于干旱,糖产量下降,同时糖价也下跌了。    ——古巴人强烈认为同美国进行贸易能帮助克服某些经济困难。    ——盛传十五年来一直在经济上支持古巴的苏联切望古巴和美国建立关系,以期减少它承担的经济负担。    此外,到那个岛国去的旅客说,古巴的重要官员向来访者特别是来自美国的人强调古巴渴望缓和。    在谈话中,古巴东道主贬低古巴在安哥拉的作用,暗示驻在那个非洲国家的数以千计的古巴士兵正在撤回来。美国的情报机构人士说,现在在安哥拉的古巴人不到一万人,而在六个月前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正是由于古巴在一九七五年底在非洲采取了冒险行动,早些时候的同美国实现和解的趋势遭到了破坏。福特政府对古巴派兵到非洲一事采取强硬政策,卡特也批评古巴在非洲的活动。与此同时,实业界对福特政府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该政府放松对同古巴贸易的禁令。在过去一年内,将近一百名美国实业界人士访问了古巴。

4. 委内瑞拉总统说将不支持石油提价超过百分之十

【本刊讯】委内瑞拉《宇宙报》十一月十九日报道:委内瑞拉总统佩雷斯昨天在同意大利总理朱利奥·安德雷奥蒂会谈时说,委内瑞拉将不支持石油提价超过百分之十。    报道说,佩雷斯在会谈时说,如石油提价超过百分之十,将使工业化国家产生严重困难。    他建议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推迟,先了解巴黎会议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