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11-26
第 1 版
1. 外国通讯社报道: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和华主席讲话
【路透社香港十一月二十四日电】新华社报道,中共主席华国锋为中国已故领袖毛泽东的纪念堂奠了基。 新华社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庄严的仪式上,华先生为纪念堂的基石培了土。 参加奠基仪式的其他党政领导人包括国防部长叶剑英、副总理李先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司令员陈锡联和北京市长吴德等。 华先生在奠基仪式上讲话时说,中国共产党取得了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阴谋的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 他说,中国全国形势大好。 他还说:“形势大好的主要标志是全国亿万军民人心大快,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充满着胜利的信心。” 新华社今天的报道说,以华先生为首的党中央非常重视纪念堂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报道说,纪念堂设计得宏伟、庄严,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和特点,是八个省市的老中青设计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一个多月的成果。 【法新社香港十一月二十四日电】新华社报道,中共主席华国锋今天参加了已故主席毛泽东的纪念堂的奠基仪式。 新华社说,八千名工农兵代表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奠基仪式。 华主席在仪式上讲话时说,建造纪念堂的决定“符合亿万人民共同心愿”。 他说,建造了这座纪念堂,“世世代代人民群众将在这里亲眼瞻仰毛主席的遗容,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重温毛主席的教导,亲身感受毛主席的教育和鼓舞”。 华主席在讲话后走到基石前,用铁锹为基石培了土。 今天的仪式由北京市长吴德主持。 新华社说,纪念堂建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 新华社说,建造这座纪念堂是中国共产党同“四人帮”进行斗争的伟大胜利,因为“四人帮”曾经“施展种种阴谋手段,对保存毛主席遗体进行了罪恶的干扰和破坏”。 【美联社东京十一月二十五日电】北京新华社今天报道,华国锋主席昨天说中共中央坚持毛泽东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国内外政策。 新华社说,华说这是毛的遗志。昨天在北京举行了毛泽东纪念堂的奠基仪式。 华在仪式上发表讲话时还说:我国的形势……确是一片大好,但是面前的任务还是艰巨的。 他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继续革命,再接再厉,乘胜前进”。 他还号召大家把对“四人帮”的斗争继续下去。他说:“我们党取得了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党集团篡党夺权阴谋的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
2. 澳首任驻华大使费芬回国后向记者发表谈话
说他对华主席的印象是非常正直,华主席属于人民、了解人民、很善于接受民众的想法。说他长时期来认为江青和她的同伙并不是有人所说的什么“激进分子”或“左派”,而是野心家和机会主义者,是搞阴谋的能手 【本刊讯】堪培拉十一月二十四日消息:刚刚回到堪培拉的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费思棻十一月二十三日到澳外交部正式汇报后,对澳记者提出的一些问题的回答如下: 问:在中国领导人变动之后我们同中国的关系有变化吗? 答:没有任何变化。按中国人的说法,这是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他们会说,在外交方面采取的任何一种行动都反映了那条正确路线,没有由于“四人帮”的所作所为而受到歪曲,因此,没有理由预计会作改变。当然啦,我离开北京之前,在我同中国领导人和官员进行的会谈中,他们使我了解到中国政府对于我们关系发展的状况是十分满意的。他们希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认为眼下没有问题会妨碍进一步发展。 问:江青的政治信念同政府的政治信念有什么根本区别? 答:长时期来我一直认为江青和她的同伙并不是人们普遍所说的激进分子或左派。他们是野心家和机会主义者,他们所关心的是自己取得权力的野心,他们是搞阴谋的能手,是非常拙劣的政客。他们是趁文化革命浪潮猎取权力的人,他们设法呆在高级职位上的时间是太长了,他们终于被搞掉了,因为他们是愚昧的,无能的,不负责任的,虽然西方普遍称他们是思想家、激进派、左派。我一直未能发现有任何意识形态机构能说明给他们加上那个标签是有道理的。特别是江青,如果说她有任何可以辨认的政治倾向的话,她一直是无政府主义者或是虚无主义者,而不是左翼分子或激进派。我从文化革命时期以来一直对江青是这样看的。 问:你能不能告诉我们,华是怎样的人,是怎样的领袖? 答:我对他的压倒一切的印象是,他非常正直,非常直截了当。我是在今年六月我国总理访问时对他形成非常强烈的印象的。我同他一起开过几次会,他是一个聪明、敏锐、可能是非常精明机警的政治家。他还使我感到他有着非常实事求是的品质。当然,他给人们的印象是一个属于人民的人,而那是他所具有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除那以外,根据我们对他的生活和工作经历的了解,他是有经验的行政官员。他来自那批非常有意思的被称为“南下干部”的人当中。他们是在四十年代后期象人民解放军那样从满洲南下的。华担任了从地方一直到省级政府的工作,又在中国领导机构中取得了非常高的地位的人。我认为,这对他执行主席职务将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他还对人民的反应具有某种直觉。我的看法是,华担任主席将很善于接受民众的想法。我认为他了解中国人民正在干什么。在粉碎这四个人的阴谋之后,现在,或是一直到我离开的时候,中国人的心情是十分异乎寻常的,他们几乎是异常欢欣的。人们对于把“四人帮”搞掉是非常高兴的。 问:是否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认识到澳大利亚对华政策在澳大利亚政府更迭后有了改变? 答:我不能肯定在政府更迭之后,政策有了重大改变。已采取的承认中国和建立外交关系的步骤,现政府在过去一年发表的关于中国问题的一些声明的主题,以及与中国人直接进行的谈话——这一切都说明没有重大改变,本政府想要继续和进一步发展已经采取的行动。据我所知,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并无任何担心。
3. 外电评述我《解放军报》编辑部文章:《一切行动听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指挥》
【南通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三日电】中国的军队报纸发表了一篇方针性的文章,里面谈到中国新领导的政治活动的方针是:无保留地支持华国锋;严格地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政治活动的原则;继续毫不犹豫地在政治上清算反党阴谋集团的罪行。 中央党报《人民日报》和其他报纸今天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在最近一个时期里,这是中国军队报纸第三次发表非常重要的政论,然后《人民日报》等报纸广泛予以转载。 《解放军报》文章一开始,是坚决要求大家无保留地支持华国锋主席和党中央的一切行动。 文章强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 文章指责“四人帮”到处揪“代理人”和“走资派”,不断捣乱,不断煽动资产阶级派性,把人们的思想搞乱,把党的组织搞乱,破坏革命。从提出这些指责来看,北京的观察家估计,中国将强调各种形式的民主集中和“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局面。 安莎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三日电】中国军队报纸《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强烈号召人们要“服从”,要遵守党的纪律。 此间西方观察家的印象是,现在正在对一种普遍的“不服从”倾向展开斗争。社论指责“四人帮”造成了这种局面。 西方观察家认为,社论的另一个内容也同样重要,就是号召人们要“立场坚定”地投入这场打击“四人帮”的“人民战争”,对这个“反党集团”不能“手软”,不能“仁慈”。 社论再次指出“四人帮”还有一桩罪过,就是用种种手法攻击毛主席、周恩来总理和现在的党主席华国锋。 【法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三日电】(记者:比昂尼克)中国报纸今天发出了异常有力的号召,要求加强纪律性,完全忠于华国锋主席和忠于党。 这篇社论首先是在《解放军报》上刊登的,今天《人民日报》在头版上发表了。 这篇文章自始至终都非常有力地强调纪律 。 社论引述了恩格斯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并强调说,在经济领域以及政治领域,“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 【共同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三日电】(记者:福原)《人民日报》二十三日在第一版头条位置转载《解放军报》编辑部二十二日发表的文章《一切行动听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指挥》。这篇文章暗示,批判“四人帮”的斗争将进一步扩大。
第 2 版
1. 法报文章:《勃列日涅夫访问布加勒斯特:苏联罗马尼亚关系的新阶段》
【本刊讯】法国《十字架报》十一月二十四日以《勃列日涅夫访问布加勒斯特:苏联罗马尼亚关系的新阶段》为题,发表当科斯的文章,摘要如下: 自从苏—罗关系紧张了十五年以来,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从未正式访问过罗马尼亚。苏联和罗马尼亚两国在经历历次危机中仍在继续讨论(友好条约已在一九七○年续订),但两党却采取缄默态度。 在苏—罗关系中,争吵的大问题有二:罗马尼亚的对外政策问题和比萨拉比亚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现在有什么变化呢? 在所有这些问题上,迄今为止没有发生任何足以解释勃列日涅夫为什么要访问布加勒斯特的惊人变化。然而,有一些看不见的变化最近改善了苏—罗关系的气氛,使那种能使两国接近的因素有了新的份量。 能使两国接近的东西,无论如何在苏联方面看来,不是在罗马尼亚有争论的问题,就是布加勒斯特的国内政策和正统的意识形态。 毫无疑问,罗马尼亚对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看法与苏联的看法稍有不同,这就是它的看法是以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平等、它们各国有选择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的权利和在国际上尽量谋求本国民族利益的权利为基础的。但是,这难道不正是当这个原则被运用于苏联时苏联对这个原则所作的解释吗? 毫无疑问,两国在利害关系上是冲突的,但在观点上则真是完全一致的。不应该低估这种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深刻相似——即使对立的民族利益掩盖了这种相似也罢。因为在这共产主义运动目前经历意识形态危机的时刻,这种相似是可能起作用的。 一九七六年八月勃列日涅夫—齐奥塞斯库会晤时,官方公报强调了两个意味深长的方面,这两方面也表明了两国关系有所改善:这就是加强两党关系的愿望,以及对国际问题和双边问题的观点一致。在那次旅行中,齐奥塞斯库访问了摩尔达维亚;这也至少暂时地表明,比萨拉比亚不是一个有分歧的问题。 在华沙条约问题上也一样,齐奥塞斯库在一九七六年十月一日的讲话中,似乎走上了妥协的道路,因为他说,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军事合作是重要的。然而,苏联在这方面未作任何让步,恰恰相反,最近任命格里布为华沙条约参谋长一事,证明苏联不想放弃最高责任,即使是暂时放弃也不愿意。 今年夏季的勃列日涅夫—齐奥塞斯库会谈,齐奥塞斯库的安抚人心的讲话,目前的最高级会谈,都证明莫斯科和布加勒斯特之间发生了一点变化。 罗马尼亚人目前需要增加他们同苏联的经济往来。一些年来,他们已摆脱了这些交往以便更好地确保其独立。今天,他们在这样一个选择上碰到了困难。同西方的贸易出现了很大的赤字,布加勒斯特必须进口一些原料——尤其是石油,约六百万吨左右——而这些原料在西方市场上的价格比苏联修订过的价格还要高。 罗马尼亚也曾把宝押在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上,然而由于结构和工艺的原因,这些国家的出口能力往往很小。所以,罗马尼亚人在贸易、经济合作方面对苏联和经互会表示出了新的兴趣。 从布加勒斯特看来,经济的需要在苏—罗关系演变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言之有理的。根据这一假设,显然,罗马尼亚将努力把两国的接近限制在经济方面,不以作出政治让步为代价!对于苏联则相反,经济考虑没有多大意义,经济接近仅是为根本目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团结——服务的一种手段。
2. 苏罗会谈后签订一项联合声明
【法新社布加勒斯特十一月二十四日电】虽然苏党领袖勃列日涅夫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签订了一项联合声明,但他显然未能消除掉苏罗关系中的一切分歧之点。 但外交观察家认为,两党首脑之间的和解关系被勃列日涅夫十年来对罗马尼亚的第一次正式访问固定下来了。 他们的声明今天说“将继续发展兄弟般的合作和友谊”,这就表明了上述那一点。 观察家指出,但和解显然未能基本上改变他们各自的立场。 在三天访问开始时的宴会上的祝酒中,勃列日涅夫和齐奥塞斯库似乎就以不同的调子说话。而今天他们仍然给人以这样的印象。 今天在声明签订之后,两领导人在体育宫的八千人大会上讲了话。双方重申了他们特别是在对外政策方面的传统立场,即他们的分歧之处。 当勃列日涅夫要罗马尼亚加强同社会主义世界的联系,不要屈从于“帝国主义”散布不和“的行径时”,齐奥塞斯库没有鼓掌。 相反他强调,罗马尼亚不仅将同一切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还要同资本主义国家继续保持关系。 虽然联合声明强调了一致之点,但他们的讲话强调了分歧之点。 齐奥塞斯库的讲话多次提到罗马尼亚政策所依据的独立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路透社布加勒斯特十一月二十四日电】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罗乌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定今天签署一份联合声明,保证要一起致力于裁军和和平。 这项声明将采取关于两人会谈的公报的形式。声明很可能使两国扩大经济方面的合作。 预料,公报将反映莫斯科和布加勒斯特关系近来的改善。 但是此间外交观察家说,两位领导人本周的公开讲话表明,两国哪一国也没有为了谋求更友好的联系而向对方作了任何重大让步。 勃列日涅夫在星期一的讲话中呼吁罗马尼亚同苏联集团其他国家在对外政策上密切合作,并不明确地要求齐奥塞斯库接受趋向经互会一体化的行动。 但是,罗马尼亚总统则强调他决心继续扩大同西方和不结盟国家的联系,虽然把同苏联和其他共产党国家保持联系列为优先要办的事。
3. 法国前文化部长马尔罗逝世
【路透社巴黎十一月二十三日电】法国作家和政治家马尔罗今天在这里的医院去世,终年七十五岁。他的战斗精神曾大大影响了戴高乐将军。 马尔罗是法国以及世界很多地方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由于患了医生无法治疗的严重肺感染而去世。 这个瘦弱的、黑发的马尔罗曾任戴高乐的学术顾问二十五年,任他的文化部长十一年。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他还在短时期内担任过戴高乐的新闻部长。 他由于一九三三年写的小说《人类的命运》而首次在法国获得文学明星的地位。这本小说是以中国的共产党革命斗争为根据的。 他与戴高乐建立了深切的精神关系。人们称他为戴高乐的“一人智囊”,据说他对于戴高乐的经常引起争论的国际行动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马尔罗在二十年代支持中国的共产党革命者。 马尔罗于一九○一年十一月三日生于巴黎。他在二次世界大战前是坚定的左派,他写的小说充满了从他感受甚深的经历中所产生的个人信念,而且是多产作家。 他在二十年代对中国和远东进行过访问后写了三本小说,后来认识了毛泽东。 法国戏剧界的著名人物、演员让—路易·巴罗赞扬他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物。
4.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说:卡特奉行的财经政策将比竞选言论保守
【本刊讯】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十一月二十九日一期(提前出版)在《华盛顿流言》栏内发表以下消息: 华盛顿越来越认为,作为总统,吉米·卡特奉行的财政和经济政策将比他的竞选言论所表示的来得保守。使这种看法得到加强的部分原因是,他越来越强调平衡预算、改变了实行工资—物价控制的调子和向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恩斯屈服。
5. 外电评美国商务部长理查森访罗
【合众国际社布加勒斯特十一月二十三日电】在勃列日涅夫和齐奥塞斯库举行会谈期间,罗马尼亚外长马科维斯库预定同美国商务部长理查森会谈,这好象是要强调齐奥塞斯库决心在苏联集团中保持独立。一位西方外交人士说,罗马尼亚人利用同理查森的会谈来向俄国人表示,布加勒斯特是能够独立的。 【美联社布加勒斯特十一月二十三日电】美国商务部长理查森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和罗马尼亚领导人发展了扩大贸易和开始兴办新联合企业的机会。 他说,“我感到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继续本着已经树立的那种精神利用这种机会,就可以达到十亿美元的目标”。 【路透社布加勒斯特十一月二十三日电】美国商务部长理查森今天说,,他相信当美国给予罗马尼亚最惠国贸易地位之后,罗马尼亚将会按照美国国会的要求,继续让犹太人移居国外。
6. 香港《明报》社论:《卡特的第二“修正”》
【本刊讯】香港《明报》十一月十八日发表题为《卡特的第二个“修正”》的社论,摘要如下: 卡特在进行竞选活动时,拼命迎合美国选民怕到外国去打仗的心理,称在铁托死后,如果苏联军队侵入南斯拉夫,美国不会派军队去干涉;又说,他如当选总统,就要逐步撤出驻在南韩的军队,直到撤完为止。美国人经过了越战这一役,一想到派兵到外国去打仗,不免心惊肉跳。卡特的说法,一定替他争到了不少选票。 福特是现任总统,不可能乱开支票,向选民提出他自知无法照办的诺言,所以在外交问题上的意见就保守得多。他知道对于美国及自由世界的利益而言,不能正式向苏联表示:你们尽管侵入南斯拉夫好了。也不能宣布要尽早撤出南韩。 卡特当选之后,关于南斯拉夫问题立刻作了修正,表示竞选时所说的话不大对,需要改变立场,如果铁托死后,苏军侵入南斯拉夫,美国是否作军事干预,要到那时看形势而定。这个修正完全有其必要。 关于美军撤出南韩的承诺,前几天卡特又发表谈话,作了重要修正,声称他就任总统之后,仍将维持驻在南韩的美军,意思说,竞选时的话是随便说说的,作不得数。 这个修正也是必要的,否则的话,板门店又出现类似砍死美军的事,对于日本和整个东南亚的稳定,非这样修正不可。迄今为止,卡特的“修正主义”推行得很好。他正式就任总统之后,说话就得郑重些了,老是搞“修正主义”,恐怕不大好吧。
第 3 版
1. 叙《革命报》报道:叙利亚总理强调埃团结的重要性
【本刊讯】叙利亚《革命报》十一月二十日发表叙总理赫莱法维在接见中东社驻大马士革记者时的谈话,摘要如下: 关于黎巴嫩的和解,他说:“我认为黎巴嫩的血腥冲突已开始结束,黎巴嫩弟兄们不久将开始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关于黎巴嫩的民族(阿拉伯)作用,这并不是新的,因为自从上世纪以来,黎巴嫩已经在文化和政治方面起了阿拉伯民族作用。” 关于叙利亚同黎巴嫩今后的关系问题,他说:“叙利亚和黎巴嫩是孪生兄弟,叙利亚的安全和黎巴嫩的安全是联系在一起的。不论黎巴嫩发生什么情况,都直接影响叙利亚的利益。在考虑这些关系的前途时,应考虑这一切。我认为我们今后的关系将考虑这些问题。” 关于阿拉伯的团结问题,他说:“我们的历史表明叙埃团结是任何阿拉伯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已经看到叙埃团结的恢复如何使阿拉伯国家恢复它们的真正作用。我们的团结和统一是两个重要的战略问题,我们应当维护它们。为实现阿拉伯团结而采取的步骤应当不仅在政治方面,而且在经济、社会和其他方面不断地向前推进。那些反对阿拉伯团结的阿拉伯人肯定要恢复团结,因为阿拉伯团结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比任何反对力量要强大。” 关于叙利亚的阿拉伯政策的本质,他说:“阿萨德总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并且绝对忠诚,而且完全了解阿拉伯现实。这对于行使一种成功的政策和在决定阿拉伯地区的前途方面起一种主要作用来说是足够的。” 关于叙利亚对外政策的原则,特别是关于同以色列的冲突,他说:“党代会和领导机构根据阿拉伯局势的需要,把叙利亚的政策建立在党的原则上。因此,我们的政策既不是瞬间即逝的,也不是犹犹豫豫的,这是一种经常采取的明确政策。就阿拉伯局势而言,它的起点也许是阿拉伯团结和协调阿拉伯努力。关于同以色列的冲突问题,这些起点是坚持完全撤出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实现这些目的的方式方法必须适合于这些目的和出现的情况。” 关于叙约关系,他说:“我不止一次地说过,叙约关系的发展仍然没有达到我们所希望的地步。虽然我们在许多方面,在协调、一体化和统一方面走了很远,然而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们希望在两国之间实现的团结的一部分……包括生活、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一切方面。” 关于叙巴关系的前途问题,赫莱法维说:“阿萨德总统一再强调叙利亚同巴勒斯坦革命方面会晤是一个战略问题,党领导机构会晤也是这样。我们同巴勒斯坦革命之间的分歧是次要的,没有深入到这个巨大目标的本质。虽然我们认为这一方或那一方有一些错误做法,但是我们认为新情况将创造有利气氛以了解一切情况、纠正错误、拟出一个正确的政策和正确的做法。” 关于阿拉伯领导人是否不久将就阿拉伯—以色列冲突问题举行任何会谈一事,他说:“阿拉伯领导人之间的会晤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将经常举行会晤来讨论阿拉伯事业的发展和设计出今后的情景。”
2. 外电报道以色列在以黎边界增兵
【合众国际社特拉维夫十一月二十二日电】由政府办的国家电台今天说,以色列军事司令部已开始派援兵去与黎巴嫩接壤的边界,以防止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部队靠近边界。 这家电台说:“陆军已开始在以黎边界一带采取措施,以防止敌对部队靠近边界。”这家政府电台说,以色列二十一日晚上“开始加强边界一带的某些地区”,但是“不想占领黎巴嫩南部”。电台说:“已经采取步骤来防止叙利亚人或任何阿拉伯部队靠近边界。” 尽管电台报道了这种消息,到过边界地区的人报道局势平静。 【合众国际社特拉维夫十一月二十三日电】军界一些高级人士说,以色列正在向北部边界增派装甲兵、炮兵和步兵,以期警告叙利亚人和巴勒斯坦人不要进入黎巴嫩南部。 国防部长佩雷斯昨天在视察前线之后说:“以色列正在根据事态发展布置军事力量。” 佩雷斯说,地图上并没有标出一条线,说叙利亚人如果越过这条线就会引起军事反应。 佩雷斯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迹象表明叙利亚军队已经渡过了利塔尼河,据信这条河是以色列希望敌军不要越过的一条界线。 从边界一带回来的人说,昨天那里平静无事,虽然空气很紧张。 军事分析家说,他们认为局势没有达到一触即发的程度,爆发战事的可能性很小。
3. 里亚德出访十一个阿拉伯国家后回到开罗
【中东社开罗十一月二十三日电】阿盟秘书长里亚德在进行了两周访问后,于今天中午由巴格达回到开罗。在这次旅行中,他访问了十一个阿拉伯国家以贯彻最近一次阿拉伯最高级会议的决议。 里亚德发表声明说,在出访中他体会到了所有阿拉伯元首通过一切途径维护和加强阿拉伯团结的坚定愿望。 他指出,最近一次阿拉伯最高级会议的决议的头几个阶段,无论是关于黎巴嫩的或关于阿拉伯团结的,都已成功地结束。
4. 以外长说以色列愿同埃及举行和平谈判
【合众国际社海牙十一月二十二日电】以色列外长阿隆今天说,以色列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同埃及举行和平谈判。他建议下星期同埃及外长法赫米会晤,为和平谈判作准备。 阿隆在对荷兰电视台记者谈话时说,当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公开场合讲了点可理解为愿意开始会谈的话时,他和拉宾总理都宣布他们准备同埃及举行谈判。 【路透社耶路撒冷十一月二十一日电】拉宾总理今晚亲自向萨达特总统发出公开要求,要求埃及领导人会见他,同他谈判中东和平问题。 拉宾在世界进步犹太教联盟会议的闭幕式上发表讲话时说,埃及领导人最近几周提出了若干和平建议。拉宾重申,以色列准备在日内瓦或者任何地方会见任何阿拉伯领导人以讨论重开中东和会问题。
5. 塔斯社报道:《苏联----尼泊尔公报》
【塔斯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二日电】题:苏联—尼泊尔公报 苏尼公报如下: 应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苏联政府的邀请,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于十一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在苏联进行了正式访问。 尼泊尔国王和他的随行人员在苏联逗留期间,除了访问莫斯科之外,还访问了塔什干和基辅。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波德戈尔内和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马祖罗夫同尼泊尔国王举行了会谈。 双方在友好和互相谅解的气氛中举行了会谈和交谈,双方在会谈和交谈中就苏尼关系和共同关心的迫切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双方满意地指出,在过去二十年中,在苏联和尼泊尔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两国关系一直在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彼此内政和平等互利的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顺利地发展着。 双方重申它们希望进一步发展两国的友谊和全面合作,因为这是符合苏尼两国人民的民族利益的,并将对世界和平的加强作出贡献。 双方一致认为,双方之间在各级进行的互访和展开的接触有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双方都希望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双方声称互相访问应该在各级和各个领域继续发展下去。 苏方同意在互惠基础上对尼泊尔提供进一步援助来发展和加强其国民经济。尼泊尔方面表示感谢苏联在帮助尼泊尔发展国民经济和文化方面提供了友好援助。双方重申它们希望进一步扩大两国之间的商业、经济和文化联系。在访问过程中,苏联和尼泊尔之间签订了一项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 在交换意见之后,苏联和尼泊尔双方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所持的立场再次趋于一致或相似。 双方满意地指出,在国际局势发展中出现了缓和紧张局势、扩大国际合作以及加强和平与安全的积极趋向。它们表示欢迎欧洲安全合作会议所取得的结果。并表示深信,为了各国人民的持久和平、自由和独立,为了他们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采取始终如一和坚决果断的行动来加强紧张局势缓和的进程,使这一进程进一步深化,并把它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苏联和尼泊尔一致认为,为结束军备竞赛而采取有效措施对于维护和加强和平与国际安全是必不可少的。双方重申它们希望作出进一步的努力以实现严格有效国际监督下的全面彻底裁军,包括核裁军在内,并表示它们赞成为此目的早日召开世界裁军会议。 尼泊尔方面支持苏联在联合国提出的新的和平倡议。双方赞成早日缔结一项将为各国的安全提供新的和更可靠的保证并帮助消除战争和侵略威胁的世界性不使用武力条约。 苏联和尼泊尔双方对于这次会谈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表示满意,双方相信,尼泊尔国王对苏联的访问将对进一步发展苏联和尼泊尔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作出重要贡献。 【路透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二日电】塔斯社报道,苏联今天保证增加对尼泊尔的经济援助,全力支持这个喜马拉雅小王国的不结盟政策。 这项保证是在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今天离此返回加德满都之后发表的一项联合公报中作出的。 此间观察家们说,克里姆林宫可能一直在试图使比兰德拉国王放心,即莫斯科的援助仍将不减。苏联虽然在尼泊尔建了若干工厂,但它给加德满都的援助比美国或比尼泊尔的两个邻国中国和印度提供的援助要少。 【法新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二日电】比兰德拉国王进行了为时一周的正式访问之后今天回到了尼泊尔。 陪同国王出访的尼泊尔外交大臣阿里亚尔在加德满都说:“苏联方面提出了建立亚洲集体安全条约的主张。”“尼泊尔方面表示了自己的观点。“阿里亚尔先生没有谈及细节。但是这里的观察家们说,尼泊尔想要保持中立和独立的立场,所以不会赞成一项被北京说成是针对中国的计划。划。
6. 以色列驻美大使迪尼茨会晤基辛格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三日电】以色列大使今天说,他已取得美国的同意,驻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部队不能再进行针对以色列的游击战行动。 迪尼茨是在同基辛格国务卿举行了长达七十五分钟的早餐会晤之后讲这番话的。 基辛格要求会晤以大使的目的,是要以色列对它最近同其边境上的游击队进行了交火之后的立场加以澄清。 外交人士说,迪尼茨对基辛格说,以色列将不允许那里形势再回到黎巴嫩内战以前的状况,而且决不允许叙利亚在黎以边境驻扎军队。 【路透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三日电】以色列今天同美国签署了三项协定。根据这三项协定,美国将在本财政年度向以色列提供七亿三千五百万美元的援助。
第 4 版
1. 日报报道:《采访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主任》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十一月十八日刊登该报特派记者高原十七日发自北京的消息,题目是《日中贸易今后也要扩大 ——采访中国贸促会王主任》,摘要如下: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任王耀庭十七日同意会见《日本经济新闻》记者,以日中贸易关系的各种问题为中心,就“四人帮”事件公开以后面临的经济、贸易问题,表明了中国政府的想法。 中国提出了以二十世纪末为目标,把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的宏伟的长期经济目标。今年——作为第一阶段的第五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公布了江青女士等四人帮事件,人们曾经注意它对计划将产生什么影响。关于这一点,王主任第一次正式表明了计划的进展情况,他说:“计划还在讨论过程之中。由于受到‘四人帮’的破坏和干扰,所以决定推迟了。” 在日本经济界,也有一部分人担心“四人帮”事件会对中国的外贸政策产生影响。但是,王主任明确表示,今后仍要坚持扩大、发展日中贸易的历来方针。日中贸易的不平衡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人在今后发展贸易上将成为最大的难关。据王主任说,中国的入超额一九七四年约为八亿美元,一九七五年达到十亿美元。入超的原因,王主任指出如下两点:(一)有一些商品,日本虽想进口,中国方面却没有能力足以供应;(二)有一些商品,中国方面能够供应,日本方面也需要,但因日本方面采取限制进口的措施,所以中国现在出口不了。作为后者的例子有生丝。关于生丝,他强调说:“因为双方已就基本问题达成协议,所以今后将产生好的影响。”并强烈主张:“决不能因为贸易暂时下降而后退。日中贸易必须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中国原油在日中贸易中占很大的比重。今年的合同比去年减少了一百三十万吨,成了加速日中之间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关于中国原油向日本出口的长期合同问题,王主任去年同日本经济协会会长稻山嘉宽协商的时候,在“双方认真研究这个问题是可能的”这一点上取得了一致意见。但是,王主任说,“在那以后,也由于日本经济方面的原因,日本方面不提出具体数字,所以中国方面也就把长期合同问题搁置起来了。”不过,王主任谈他的个人意见说,“在长期合同有了基本眉目的五年之后,交易很可能扩大到每年一千五百万吨左右”,敦促日本方面“认真考虑”。 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提出今年内提高原油价格的方针,中国原油的价格动向也值得注意。王主任说:“出口量大的中东国家掌握着石油价格的主导权。中国原油出口量小,价格基本上根据个别谈判决定,这是个原则。因为是交易,所以当然要服从国际市场的主导价格。今后石油价格只会趋向上涨,而不会下降。”暗示了中国原油跟着涨价的方针。并表明了这样的事实:中国的石油产量将越来越多,但这主要是满足国内需要,现在仍在全国各地继续勘探油田,开发石油。 钢铁用的原煤,日本全部依靠从外国进口。关于中国向日本提供原煤的可能性,王主任说:“现在,中国的原煤在开发和运输上有问题,而且,前提是要首先满足国内需求。向日本出口原煤,在现阶段有困难。但是,有可能在几年之后出口,也打算出口。” 另外,钢材是中国从日本进口的主要物资,关于进口钢材的前景,王主任说:“尽管今年上半年减少了,但是全年的实际成绩同去年相比,没有多大差别。日本的供应能力,价格、价格竞争能力、质量等交易条件也要考虑,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明年一定要进行钢铁谈判。我想日本能够提出有竞争能力的价格。”暗示了明年也有可能同日本进行钢材方面的大宗交易。
2. 英报文章:《中国要谋求加强同西方的贸易联系》
【本刊讯】英国《金融时报》十一月二十三日刊登题为《中国要谋求加强同西方的贸易联系》的文章,摘要如下: 中国昨天发出了信号,表明它的贸易政策要发生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导致重新大规模从国外购买设备和技术。 官方报纸《人民日报》刊登轻工业部写的一篇文章说:“事实有力地证明,我们引进必要的外国先进技术,恰恰是增强了我们自力更生发展经济建设的力量。”这是迄今为止关于中国要恢复同西方的经济联系的打算的最肯定的说法。 文章抨击江青说,党的领导层中的一些人过去曾反对进口外国技术和设备。他们批评这是“崇洋媚外”。 文章接着说,强调自力更生并不意味着鼓吹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中国可以学习别国的好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人民日报》发表这篇文章之前,新华社上周广播了关于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的报道,这篇报道攻击了“四人帮”。 一项指责是说他们“公然反对毛主席规定的外贸政策,破坏国家的对外贸易”。 显然,中国新领导打算恢复周恩来总理在世时所执行的政策。 在过去两周中,报纸经常以赞许口吻引述周关于使中国现代化的计划。这种现代化和贸易政策都是归功于毛主席的,以使它们具有额外的合法性。 仍然存在这样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如不增加出口怎么会大大增加进口。中国今年的贸易可能又有赤字,虽然会比一九七四年的高峰大大减少 。 中国现在可能向国外出售更多的石油了,因为来自激进分子的反对已消除了。 增加进口的另一个办法是进一步获得信贷,中国在这方面的地位是非常好的。 或者,西方的金融机构可能想在中国银行存款。
3. 塔斯社报道:《中国局势》
【塔斯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二日电】题:中国局势 中国报刊继续发表材料,批判被开除出领导机构的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和姚文元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批判现在还转到中国的经济政策问题。 报纸上写文章的人在批判“四人帮”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应当是去年年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确定的“加速发展经济”的方针。 《人民日报》最近写道,遭到揭发的“四人帮”活动家“把革命同生产、政治同经济、阶级斗争同解决生产任务对立起来”。“四人帮”直截了当地被指责为给中国正常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损失。 其中令人注意的是对姚文元的批判,姚反对建立相应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向更高的管理方式过渡的条件”。重新宣布,中国的任务是“到本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中国报刊现在广泛宣传的口号是:“完成生产任务!”“把‘四人帮’破坏活动所耽误的时间夺回来!”等等。《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号召“建立经济核算,降低工业产品生产成本,增加积累,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开展劳动竞赛,提高劳动生产率”。 要是在不久前,这些号召大部分都会被叫做“右倾翻案风”。 对从物质上刺激工人农民劳动的提法的批评实际上已经取消。出现了必须“改善劳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法,虽然目前还没列出这方面的任何具体计划。 还提出有关重新评价“文化革命”时在文艺方面所做的工作的问题。众所周知,在这个领域内的措施都是江青及其亲信作主的。据《人民日报》说,现在居民要求重新审查为期十年之久的事态发生前摄制的、此后不准在该国影坛上映的影片。 报刊上出现了材料,指责“四人帮”用所谓儒法斗争硬套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在这个问题上点在批判了江青。
4. 在纽约出版的《群报》刊登文章:《宋蒋对话-----蒋经国要“母亲大人”回家》
【本刊讯】在纽约出版的《群报》十一月八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宋蒋对话——蒋经国要“母亲大人”回家》,转载如下: 宋美龄于十月二十九日在台湾报纸发表一题为《与鲍罗廷谈话的回忆》的文章,长达四万字。由于国民党的“十一全大会”开会在即,宋的这篇文章引起了各方的注意。 宋美龄在文章开头即提到当前苏联对外大肆扩张的势态。她引用今年三月二十九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一篇文章说:苏俄在亚洲和欧洲已经吞并了三个国家和另外六个国家的一部分,她支配六个东欧国家和外蒙古。 在这篇用英文语法写成的长文中,宋特别指出,由意大利贝林格、法国马歇及仍在流亡的西班牙卡里略等修正主义头目领导的“欧洲共产党”宣称:“迈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唯聪明途径,乃是采取渐进的多党和进步的制度。”“对某些人来说,这意味着苏俄终于会被摒弃,苏酋勃列日涅夫在东柏林召开的共产党高层会议中,对此……假装让步,然而……苏俄今天在世界上就人力和影响力而言,无论明的或暗的均较扩张主义沙皇时代巨大。然而,仍无法餍足(她)的政治和领土野心。” 宋美龄文章中无一字提到她的“儿子”蒋经国。 宋美龄文章发表后两天,蒋经国也在台湾报纸上发表两万多字的长文。文章中除了把老蒋吹捧到天上、把老蒋当成小蒋压制元老派的护身符外,文章中也假惺惺地提到了宋美龄。他说: “此刻又想起母亲因病尚在美国治疗之:中,思慕之心更切。前几天曾电禀母亲: “母亲大人膝下:最近福体想正渐就安吉,孺慕不已……大人尚在纽约疗养,天各一方,不能随大人之后,致其思慕虔诚,知大人感慨自更甚于家中子孙,所望大人安心医疗,使得早日康复返国。” 前一阵子,宋美龄曾在纽约住院,从小蒋的信中看出,目前她身体状况并不太坏,值此蒋党十一全大会召开前夕宋美龄却不回台,引起了各方的猜测。去年九月,宋美龄被小蒋逼走,到今年四月才回台。 可是过了不久,她又再次来美“医病”。这次小蒋又写信催她回台,显示出蒋党老、少之间仍有不可协调的矛盾亟待解决。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宋美龄所发表的长文,所针对的也是本次蒋党大会中争执的重点,即蒋帮是否应当投靠苏修的问题。看宋美龄刻意用心的发表这么一篇长文,也对小蒋投靠苏修的用心是一当头警告;不过,宋美龄所以如此操心,也不过是反映了她数十年如一日为美国主子利益而挂念的立场罢了! 宋美龄在台湾报纸刊登的这篇文章未有任何单位具名发表(过去常由“中央社”具名),而是由她以私人名义发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