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11-21
第 1 版
1. 日报评我成功地进行新的氢弹试验
【本刊讯】日本东京各报十一月十八日晚刊载文评述中国成功地进行新的氢弹试验的消息,现将《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的评述内容摘要如下: 《读卖新闻》:北京广播十八日早晨发表了中国十七日成功地进行了新的氢弹试验的消息。有人认为,从北京发表的消息内容来看,可以看出中国在实现氢弹弹头的小型轻量化上取得了划时期的成就。 北京发表的新闻公报强调说,这次氢弹试验是在华国锋就任主席,粉碎了“四人帮”之后,进行的一次成功的试验。 中国的核试验总是针对国内和国际政治形势而进行的。但是,此间观察家注意到如下几点。即:这次的新闻公报(一)不象从前那样只说是进行了“核试验”,而是明确地说是进行了“新的氢弹试验”。(二)特意指出这次的试验是今年以来第四次的核试验。(三)强调了核武器水平的提高等等。此间观察家注意到公报突出强调积极进行核武器的研制和所取得的成果。 这次的氢弹试验是根据运载技术的提高而进行的,仅从这一点上,当地的专家认为,中国的洲际导弹,海上海中发射的弹道导弹的研制已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另外,这一次的氢弹试验,可以说是明确地表明了如下的态度,即:面对着巨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华国锋体制要继续强有力地推进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 《朝日新闻》:中国这次的氢弹试验尽管是自一九六七年六月第一次进行氢弹试验以来的第五次,但是,这次在公报中特别提到“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新的氢弹试验,从而把我国核武器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发展当前大好形势,加强我国国防力量做出了新贡献”。据认为,这个异乎寻常的措词,暗示了通过这次试验,完成了可以装载长距离导弹的氢弹弹头。推行着独自的核政策的中国,如果说它进入了拥有作为战略武器的氢弹的阶段,那么,它一方面具有动摇已有的美苏核体制的意义,另一方面将带来从军事方面增强中国政治影响力的结果。 中国今年共进行了四次核试验,比一九六六年(三次)还多,成为在一年当中进行核试验次数最多的一年。这表明,尽管毛泽东主席逝世,发生了揭发“四人帮”等政情变化,但是,中国的核研制,正以“拥有战略核武器以抑制超级大国”为目标,正在迅速进行。 中国在毛主席逝世以后,继续谴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特别是没有改变对抗苏联“扩张主义”的态度。美苏两国面临中国的核能力得以加强这一事态,也许要被迫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研讨自己的政策。美国方面似乎也不能不把中国的核能力考虑在内,来解决台湾问题。 《每日新闻》:根据美国的观测,据说这次试验是中国迄今进行的最大一次的相当于四百万吨梯恩梯爆炸力的试验,表明了华国锋政权正在非常积极地抓增强国防力量的工作。在北京的人士中一种强烈的看法是,中国已接近完成洲际导弹。 北京广播在宣布这一新闻公报时说,这次氢弹试验是在欢庆粉碎江青等“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情况下进行的。不用说,这是在强调华国锋政权已经取得了政治上的稳定。而北京的观察家们更为注意的是,华国锋政权建立后发展核武器的速度正在急剧加快。在毛主席逝世后不久的九月二十六日,十月十七日再加上这一次,已经连续三个月以平均每个月进行一次的比例在进行核试验。这表明,中:国的核研制不仅在发生政情变化后没有变化,而且正在踏踏实实地进展着,在建立华国锋政权后速度更加加快。据外交人士说,从中国除进行最近几次核试验外还成功地发射和回收了人造卫星来看,可以认为这次试验表明已接近完成洲际导弹研制工作。
2. 美新处报道:《北约核计划小组公报》
【美新处伦敦十一月十八日电】北约核计划小组公报(摘要) 下面是北约核计划小组在伦敦举行的两天会议(由秘书长伦斯主持)结束后发表的公报要点。 拉姆斯菲尔德部长继续美国多年来在核计划小组部长级会议采取的作法,向部长们简述了东西方核力量对比问题。讨论集中在这样一点:鉴于最近的事态发展和苏联各种力量的部署情况,需要保持足够的防御和威慑能力。部长们强调保持北约三位一体的三要素——战略核战区力量、战区核力量和常规力量——之间的基本联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强大常规力量的重要性。他们提请注意威胁的发展、新武器技术和武器控制措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部长们重申了他们的看法,即应当把华沙条约集团想要取得军事优势的企图看作是破坏稳定,是对和平的一个威胁。 部长们继续讨论改善北约战区核力量态势的有效性,全面估计到华约威胁的发展,据认为这种改善对于支持联盟的灵活反应战略是必要的。部长们讨论了能够有助于维持一种能够保持威慑力量和确保北约领土完整的防御态势的新技术。 部长们确定了今后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并规定在一九七七年要讨论这种研究与正在进行的工作的配合情况,其中包括关于战区核力量在防务和威慑方面的作用的北约政策的统一声明。 部长们听取了关于北约为可能使用核武器保卫联盟而举行政治协商的程序的补充与改进的汇报。 他们讨论了这些改进,并指示在演习中对这些程序进行考验。 最后,部长们接受了在一九七七年春在加拿大举行下次部长级会议的邀请。
3. 美报文章:《北约面临的严酷现实》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十一月十七日刊登发自布鲁塞尔的一篇文章,题为《北约面临的严酷现实》,摘要如下: 苏联的军事力量逐步从防御性变为进攻性(这是北约军事领导人越来越不安的根源),现在已达到了使比利时和其他西欧国家的一些外交和政治领导人第一次真正感到吃惊的程度。 这里一个领导人说:“北约的力量今天太接近最低限度了,这不能令人放心。” 除这种无可奈何的结论外,还有下述这样一种担心:现在人们发现把缓和作为下面这样一种政治手段是很不够的,即连结东方和西方,以便阻止莫斯科奇迹般地发展到北约司令黑格将军所称的“帝国”阶段。 的确,在这里的北约总部有许多主要迹象表明,华沙条约组织现在开始(一些人认为已大大超过这种程度)具有能够对西欧发动类似于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动的闪电战那样的闪电式进攻的军事能力了。 福特总统(西欧认为他是自艾森豪威尔以来的西欧最好的朋友和最忠实的大西洋主义者)背地里曾授权美驻北约大使斯特劳斯—休普把北约面临的暗淡但又是现实的情况告诉他在这里和欧洲各地的同事。 作为一个长期以来一直是持反苏态度的强硬派的斯特劳斯—休普(他把他的外交生活都用于促进大西洋团结),他不需要什么刺激。他不仅一直在设法使政治家,而且在设法使象西德执政党社会民主党这样一些党派的非共产党左翼青年组织接受他的警告:防止西方防务减少,要求采取新的行动来促进大西洋团结。人们正在接受他的警告。 这里的北约军事领导人或政治领导人中很少有人——如果有的话 ——认为,莫斯科有意用它在兵力和武器方面的巨大优势来发动一场突然袭击(虽然大部分领导人都认为这种袭击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是毁灭性的)。 人们对苏联的目标是什么,有不同的看法。莫斯科继续把兵力和武器部署在它的西部战线,从而显示出它在数量方面具有的令人吃惊的优势,它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 第一,恫吓西欧(它又遇到了一些严重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使之接受这种异常的和骗人的信念:既然共产主义有前途,西欧的军事防务是无望的,肯定也是无效的。 第二,使西方的注意力集中在欧洲,从而使苏联有多得多的回旋余地来使黑格所说的“外圈”起来对抗西方:例如在安哥拉。 这使下述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得不到回答:在最好的情况下,如果北约的领导人不能够宣传苏联的挑战,北约怎么可能对付苏联的挑战呢? 虽然黑格能够使得把一个新的美国旅派到至关重要的中线即德国北部,但是,今天的趋势是,北约国家对北约的支持一个接着一个在减少,要么是为了缓和国内的经济问题,要么是往往出于狭隘的政治原因。甚至西德(它是这个联盟的核心)也受到压力要它减少它的义务。这样,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在一个地方找到:明年一月二十日以后的卡特总统的椭圆形的总统府。在这以前,北约领导人将静静地躺着,不要谈论可能造成一种绝望情绪的严酷现实,但这位新总统是回避不了现实的。
第 2 版
1. 日报文章:《南斯拉夫经济重新向东方倾斜,苏联提供最大限度的合作》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十一月十六日登载特派记者佐野从贝尔格莱德发回的文章,标题是《南斯拉夫经济重新向东方倾斜,苏联提供最大限度的合作》,全文如下: 南斯拉夫经济借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访问南斯拉夫的机会加强了向苏联的倾斜,同苏联经济合作的扩大状况再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今年南斯拉夫的对外贸易总额中,苏联将占首位是无疑的。由于近几年来西欧经济的萧条的影响,以前面向西方的南斯拉夫经济开始向东“回摆”了。原来南斯拉夫经济的“铁的准则”是把同苏联、东欧国家贸易总额抑制在整个贸易额的三分之一以内。然而近来,特别是同苏联的经济合作的明显发展成了动力,以致开始打破这一准则。过去五年中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的增长为百分之二十五,今年有超过百分之三十五的趋势。其中同苏联的贸易,今年上半年的进出口总额轻易地突破了十亿美元,超过了西德,占了第一位。 从一九七六年开始的新五年计划期间,南斯拉夫和苏联的贸易总额可望增长二点五倍。看看同苏联经济合作的具体内容,也是动力资源方面仰赖苏联的程度逐渐增高,苏联煤的进口增多了。其他如在钢铁、炼油成套设备等方面同苏联的技术合作越来越多。在同苏联的技术合作下,已经有四十家企业新投入生产,今后还有六十家企业将在苏联的技术援助下建设起来。 同时向苏联国内也出口南斯拉夫的最好的技术,援助苏联建设新的设施。这种情况也很多。以前列宁格勒、伏尔加格勒等苏联各城市的自动电话系统是在南斯拉夫的技术援助下建成的,还有雅尔塔、索契等休养地区的饭店也是在南斯拉夫的援助下建设的。在自动化方面,贝尔格莱德市内的自动化研究所应苏联的定货,承担了设计和建设乌拉尔的工业城市诺沃西比尔斯克的自动化中心。在自动化等方面,南斯拉夫接触西欧技术的机会很多,它的技术在对苏经济合作中起了作用。南苏两国的经济交流中互相依赖的关系今后肯定还会增强。南斯拉夫报纸就这次勃列日涅夫总书记访问南斯拉夫的目的,坦率地给予了评价,说同苏联的经济合作正借着上升气流向前发展。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的执行委员会书记多兰茨等党的负责人不断强调南斯拉夫的自主路线,发表牵制苏联的谈话。然而在另一方面,南斯拉夫的外交部,经济部门的人却总是强调对苏经济交流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承担冲淡党书记多兰茨等人对苏强硬言论的“侧面效果”。这也说明他们的态度是重视国家利益,认为苏联在南斯拉夫的经济发展中起越来越大的作用。
2. 意报评苏南联合公报的文章:《有意思的一致》
【本刊讯】意大利《时代报》十一月十八日刊登弗朗科·文图里尼写的一篇评论,题为《有意思的一致》,摘要如下: 南斯拉夫同苏联的关系仍将“冻结”在现在的水平,因此在经济关系上也不会有很大发展,在贝尔格莱德联合公报发表不多时之后,看来这就是苏共书记对这个巴尔干国家访问中的最可靠的迹象。 如果莫斯科和贝尔格莱德不改变各自的基本选择,双方政治关系的实质性“进展”是不会出现的,因此,勃列日涅夫和铁托都说虽然有不同但都互相“尊重”,这是并不使人惊奇的,这次会谈中的唯一的获胜者就是双方都喜欢的“现状”,这也是并不使人惊奇的。勃列日涅夫对现状满意,他所关心的是使铁托平静下来,同时他又在为“社会主义大家庭”准备新的伪装。同时,“审查”赫尔辛基的会议就要举行了,而且正是要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所以南斯拉夫的这位元帅也高兴,他可以利用越来越多的文件、保证和庄严的义务来反对苏联未来的企图,与此同时,准备接班的机器也最终开动起来了。 考虑到这些前提,不能不包含这些新东西的这一联合公报使人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国际局势和特别是南斯拉夫的局势在会谈前已经认可了而现在又要继续认可。人们在贝尔格莱德声明中看到所用的语言有了“修订”,这是在铁托所指出的方向上又迈进了一步:在赫尔辛基会议之后,首先是在东柏林会议之后,南斯拉夫的主要政治目标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过去是把南苏关系同泛共产主义体制中出现的辩证形式“联系”在一起的,铁托击中了目标。但是,他的更大的胜利也许是,他成功地避免了勃列日涅夫以他的“保障”作交换而通过南斯拉夫在苏联和不结盟国家之间正式架起一座“桥梁”。另一方面,苏共书记没有谈到“情报局分子”这个棘手问题,在他访问贝尔格莱德时,他让自己国家的报刊去再次着重谈论“社会主义国际主义”。
3. 路透社报道:苏拒绝美高级外交官返苏任职
【路透社莫斯科十一月十八日电】美国使馆一发言人今天说,苏联拒绝让一位美国高级外交官返回莫斯科任职,显然是报复美国对一位俄国驻美官员采取的类似行动。 这位外交官布雷门特在使馆事实上是第二号人物,自前大使斯托塞尔九月到波恩后,使馆目前由代办领导。 这位发言人说,布雷门特是一位中苏关系问题专家,他现在是第二次被派到莫斯科,他回美国度假时,苏联当局取消了他回苏联的签证。 据信,自一九七二年两国根据缓和政策建立更友好的联系以来,对一位美国外交官采取这样的行动,还是第一次。布雷门特的头衔是政务参赞,经常起使团团长的作用。 这位发言人说,使馆要求苏联外交部重新考虑这个决定。他又说,“我们认为,这是直接报复美国对一位苏联驻美官员采取的行动”。 莫斯科没有发表关于这位俄国官员的消息,但是据信,他是在纽约的联合国工作的。 在华盛顿的国务院仍在等待莫斯科同意图恩(现任驻以色列大使)为驻克里姆林宫新使节的时候,苏联采取了上述行动。 外交人士说,几周前就把图恩的名字交给苏联当局了,但是没有得到答复。六十年代图恩作为使馆政务参赞在莫斯科工作过。
4. 苏《消息报》评勃列日涅夫访南:《重要的有成效的结果》
【本刊讯】苏《消息报》十一月十七日就勃列日涅夫访南,刊登一篇题为《重要的有成效的结果》的报道,摘要如下: 贝尔格莱德会谈已经结束。人们会合情合理地提出关于苏南最高领导人会晤与交谈的基本政治结果这一问题。这次会谈的结果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 第一,贝尔格莱德会谈重申了双方积极促进整个苏南关系进一步取得进展的愿望; 第二,从争取深化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斗争以及争取和平与各国人民安全的斗争的观点来说,贝尔格莱德会谈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贝尔格莱德会谈,是把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以及全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首领联系在一起的生动的、创造性的接触这一经常起作用的体制的重要因素。 人们时常谈论和描写关于苏共与南共联盟在立场和政策方面的差别。这种差别无疑是存在的。然而,从这一点出发,可以故意强调差别,使利益与立场相吻合的方面起微小的作用。然而,在不忘记所存在的差别的情况下,也可以把注意力放到相接近、相同和相吻合的方面。贝尔格莱德举行的对话,正是沿着后一条道路进行的。
5. 美在苏举办纪念美独立二百周年展览会/苏方以排除炸弹为由暂停开放一天,美对此提出抗议
【美联社莫斯科十一月十七日电】(记者:乔治·克里姆斯基)苏联官员们今天关于有人用炸弹进行威胁的说法使得正在参观美国独立二百周年展览的约一千人撤离了展览馆,这个展览吸引了许许多多怀有强烈兴趣的苏联人。 在陈列美国图片展品、历史文件副本和放映幻灯片的宽敞的展览馆内没有发现炸弹。 在苏联一个排除炸弹小组用了近四个小时才到达这座撤出一空的展览馆以后,苏联警察驱散了在排队等候进入展览馆的数千名俄国人。 警察告诉排队的人说,展览馆由于“技术问题”不能开放,并要求他们回家。因此展览馆就以这个理由关闭了一天,美国官员们对此感到恼火。 美国展览馆的解说员对其队伍有半英里长的苏联人说,展览馆不是由于“技术问题”而是由于有人用炸弹进行恐吓而关闭的。 一位高级苏联官员对美国展览会负责人弗兰克尤西诺说,排除炸弹小组之所以拖了很长时间才赶到,是因当局没有研究塑料炸药的专家。苏联官员们说,以炸弹相威胁是一个身份不明的人通过电话进行的,这个人说,一枚塑料炸弹将要爆炸。 美国展览馆的近四十名解说员和工作人员看来没有把炸弹恐吓看得那么严重,并且不久就漫步回到展览馆内。苏联方面负责这次展览的格里戈里·库兹缅科在苏联观众撤出时一直留在办公室内打电话。 【美联社莫斯科十一月十八日电】纪念美国(革命)二百周年展览会负责人,已就苏联人迟迟未对所传可能(在该展览会内)设置了炸弹作出反应,向他们提出了抗议。由于有炸弹爆炸的危险,因此昨天这个原来观众十分拥挤的展览会,人都走光了。 这个由美国新闻署主办的展览会的负责人弗兰克·尤西诺,写信给指派同该展览会联系的苏联商会负责人格里戈里·库兹缅科,抱怨苏联方面延误了三个半小时才派人来探测该展览会是否有炸弹。尤西诺说,这样一来,展览会就在当天关闭了,警察要等在外面的几千名俄国人回家去。 在展出的头五天,有将近三万二千名俄国人在大冷天列队观看了展览。美国人士说,将向俄国人要求延长展出时间,以弥补昨天损失的五个半小时。为举办这个展览会签订的合同规定展出二十八天。每天八小时。 【美联社莫斯科十一月十四日电】俄国人等候三、四个小时以便进入美国在这里举办的一个二百周年展览会,警察把许多人赶走,因为没有地方。 展览是在十一日开幕的,这次展览只是一九五九年以来,在苏联举办的介绍美国情况的第二个国家级展览会。展览会的特色是:一部全景电影《美国巡礼》,美国人民生活照片、爵士音乐录音、美国早期发明展览以及两件纪念品:俄文的美国宪法和独立宣言。
第 3 版
1. 安盟发言人桑贡巴说:苏在安哥拉获得两个海军基地/德新社报道苏加强了对津巴布韦游击队的援助
【路透社达喀尔十一月十四日电】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一位发言人今天在这里说,安盟已俘虏了九十名古巴士兵,并打算将这些古巴士兵用来交换被政府军队拘留的安盟的俘虏。 安盟的外事书记桑贡巴对路透社记者说,安盟部队还俘虏了执政的人运部队的几百名士兵。 他是在同塞内加尔领导人举行了三天会谈之后说这番话的。在会谈中,他向塞内加尔总统桑戈尔简单介绍了了安盟正在进行的反对古巴人支持的人运的游击战争的情况。 桑贡巴说,安盟正在直至安哥拉南部边境的三分之二的安哥拉领土上进行作战。他说:“我们眼前的目标是通过破坏一切交通联络手段来使经济瘫痪。” 桑贡巴说,安盟愿意在古巴军队撤出安哥拉的条件下同人运谈判。 他还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建立一个民族联合政府来寻求安哥拉问题的政治解决。” 他说,支持人运独立的苏联刚刚获得了两个在大西洋沿岸的罗安达和洛比托的海军基地。 【德新社索尔兹伯里十一月十八日电】来自华盛顿情报人士的消息说,苏联已加强了对游击队的援助。这个消息并没有在这里引起人们的意外,尽管政府发言人说,他不能马上对这种局势发表评论。 援助在过去一年是增加了。 一直有消息说,来自共产党集团一些国家的军事顾问在莫桑比克活动。最近发现一位东德人在塞林达山的莫桑比克一侧安装火箭系统。 据信,这些军事顾问中有些是古巴人,尽管尚未有消息说莫桑比克境内驻有大批的古巴军队。 据说运到马普托的还有坦克。 但是俄国人的装甲车在外表上很像坦克,他们的很多装甲车还是两栖的。它们第一次在安哥拉使用过。 这里认为,俄国人是渴望游击战争尽快地加紧进行,因为这样,罗得西亚在实现黑人多数统治之前,便能被用来作为把马克思主义的安哥拉和马克思主义的莫桑比克联系起来的鞍桥。 但是游击队反对之激烈程度出于他们预料之外,因为游击队在罗得西亚境内的人数增加了,所以他们的损失也增加了。 迄今为止,游击队的第一个目标——在罗得西亚境内建立基地——还没有实现。 罗得西亚安全部队认为,尽管游击队有东方集团的援助,只要他们能得到武器补给,他们还能对游击战再抵抗十年。
2. 象牙海岸总统到巴黎访问并同德斯坦会谈
【法新社卢瓦西十一月十四日电】象牙海岸共和国总统乌弗埃—博瓦尼十一月十四日下午从阿比让来到巴黎。 【法新社巴黎十一月十八日电】象牙海岸总统乌弗埃—博瓦尼今天希望罗得西亚政府和黑人民族主义领袖之间在日内瓦达成一种“体面的妥协”。他强调指出,假如日内瓦会议失败,将可能召致“血洗,其后果将是可怕的”。 象牙海岸总统在离开爱丽舍宫时长时间地谈到了罗得西亚问题,他刚刚在爱丽舍宫同德斯坦会谈了一个多小时。 象牙海岸总统强调指出,罗得西亚问题的解决假如失败,那可能会导致大国的干涉。他说:“令人担心的是,假如这种局势得不到改善,一些国家会通过提供武器,或者派顾问,甚至象在安哥拉那样派遣军队进行干预。” 乌弗埃—博瓦尼对苏联对非洲大陆渗透的危险再次表示不安。 他指出:“如果苏联人打进非洲大陆,他们就要一箭双雕:首先他们将利用贫穷来进行共产主义宣传,其次,他们将要限制对欧洲出口原料,这会给经济带来人们可以想象到的灾难性后果。” 乌弗埃—博瓦尼说:“在他和法国总统会谈中,他们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谈,尤其是会谈了非洲大陆的一些问题。”
3. 《青年非洲》文章:《马达加斯加和华盛顿关系恶化》
【本刊讯】在巴黎出版的《青年非洲》十一月十九日一期刊载一篇题为《马达加斯加和华盛顿关系恶化》的文章,摘要如下: 塔那那利佛和华盛顿之间关系日益恶化。十月三十一日美国国务院驱逐了马达加斯加驻美国大使馆的一名随员。马达加斯加外交部长布律诺·拉科托马沃说,这种驱逐显然是没有道理的。他进一步指出,“总而言之,美国政府不能够作出任何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美国人方面对此不应当感到吃惊”。 驱逐马达加斯加外交官实际上是一种报复。事实上,拉齐拉卡政府在九月二十三日驱逐了美国驻马达加斯加大使馆两名官员。 自从一九七五年五月以来,事实上有六十人(其中有十六个美国人)的美国代表机构就不再有大使。显然,一九七五年七月,根据拉齐拉卡的指示,关闭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在伊梅林齐亚图西卡的人造卫星广播站,同马达加斯加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恶化不是没有关系的。塔那那利佛对华盛顿多次表示要收回卫星站的某些装备的要求,至今仍没有给予答复。 现在展望两国之间关系的前景是困难的。目前,在塔那那利佛,人们似乎期待着卡特政府的就职。一些观察家认为,双方都努力避免破裂。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现在是勉勉强强地保持着。
4. 《青年非洲》周刊评布隆迪局势的文章:《为什么政变》
【本刊讯】在巴黎出版的《青年非洲》周刊十一月十九日一期刊登一篇关于布隆迪的文章,题为《为什么政变?》,摘要如下: 正如十年前米孔贝罗那样,巴加扎在他的第一次声明中说,这次采取暴力行动是因为他的前任滥用权利、安插亲信和腐化堕落。 巴加扎利用的是他的前任灾难性的经济局势而不是滥用权利。 贸易赤字从一九七三年的一百万美元增加到一九七五年的三千五百万美元。一九七六年更加严重:今年上半年出口仅三百万美元,而一九七五年第一季度是一千一百万美元。由于缺乏信贷和外汇,政府不得不限制进口。如果说布隆迪可以自吹同一些强大但多数是相距很远的国家合作,那么它在它的邻国那里遇到的只是不信任。地区的困难往往迫使相邻的国家接待政治上的反对者或部族流放者。 包括扎伊尔、卢旺达和布隆迪的基伍湖共同体的计划,尽管协商并讨论了十年了,但仍没有具体结果;而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参加的大湖共同体的计划已停止。 故然,九月二十日在卢旺达的吉塞尼签署了一项三方(扎伊尔、卢旺达、布隆迪)协定。但是,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借此机会向布隆迪前总统米孔贝罗指出他没有遵守在对外政策方面同其他国家元首进行协商的诺言。布隆迪在没有事先通过其伙伴的情况下承认了内图的安哥拉然后又承认了波利萨里奥阵线,它这样做实际上脱离了这个集团。 蒙博托的声音带挖苦的味道。为什么?实际上——知道这个消息的人不多,一九七四年,蒙博托曾派出军队制止了前次政变的策划者,从而挽救了米孔贝罗。 这次,蒙博托和邻国采取了中立态度。这可能是政变没有流一滴血就成功了的原因,也说明国库已空的米孔贝罗被提拔的所有军官们抛弃了。但是布隆迪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5. 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俄土关系使美国官员感到不安》索马雷总理说巴布亚新几内亚要学习中国建设农村的经验
【本刊讯】美国《洛杉矶时报》十一月十三日以《担心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受到打击》、《俄土关系使美国官员感到不安》为题报道: 官员们十二日说,即将在今后数月内签署的苏土“政治原则宣言”正使国务院感到不安。 提供消息的人士说,官员们担心,尽管驻安卡拉的美国大使馆发来了使人放心的信息,但是土耳其人可能对这样一种前景作出反应,即民主党政府将效法民主党控制的国会的作法并使美国的政策对希腊较为有利。 这些官员担心,结果可能使得土耳其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已经不牢固的关系更加脆弱。由于美国在一九七四年希土在塞浦路斯问题上发生危机时所起的作用,美国在土耳其的十二个重要基地已被关闭,其中包括曾被中央情报局认为是必不可少的四个情报监听站。 由国务卿基辛格同土耳其外长三月份签署的一项新基地协议在国会上月休会以前没有得到处理。官员们推测,安卡拉担心,亲希腊的卡特政府可能决定明年不再向国会提交这项协议。因此,据说,土耳其利用美国担心苏土缔结一项实际上将使土耳其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协议的恐惧心理,故意发动了一场对即将上台的卡特政府施加压力的宣传运动。 最近几天,土耳其电台和报纸都不祥地谈到同苏联缔结的这项等于是“互不侵犯条约”的协议。如果这种估计哪怕有一半是正确的话,大概就会给联盟带来麻烦。 据十一日在土耳其控制的塞浦路斯地区收听到的一则关于这个问题的具有代表性的广播说,这项协议包括双方保证“不对另一方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进行任何威胁或使用武力”的条款。广播说,这一文件“具有互不侵犯条约的性质”。 在土耳其外长最近于安卡拉发表的一项声明中,把这一协议说成是不会给土耳其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关系带来麻烦的“政治原则宣言”。 土耳其驻美国大使梅利赫埃森贝尔曾在十二日接见记者的一次谈话中重申这一点并强调说,不应当把这一宣言看作是一项互不侵犯条约。但是,他又说,这项协议将“由高级官员”签署,很可能在土耳其总统法赫里科鲁蒂尔克计划于今冬访问莫斯科期间签署。 埃森贝尔说,最近几天已经交换了协议草案的文本,土耳其和苏联将继续通过外交渠道进行谈判,直到该协议准备就绪为止。 据了解,美国驻安卡拉大使小威廉·梅康伯已经通过电报传来令人宽慰的信息说,不必重视土耳其当前对这个条约所作的宣传。 但是国务院通过其它渠道已经得知,在土耳其的西方其他国家的外交官,特别是西德人惊恐地看待这个问题,并由于这一条约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产生的影响而感到不安。 即将签署的苏土条约对即将上台的政府具有什么影响,只不过是一个推测中的问题。在大选以前曾普遍传说,希腊政府期望坐镇白宫的一位民主党人加强雅典在民主党控制的国会中得到的支持。吉米·卡特当选总统的消息传来,塞浦路斯的希腊人地区的人们在街头高兴地跳起舞来。 卡特对外政策方面的一些顾问在八月份曾私下表示,恢复美土关系应当是卡特政府最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第 4 版
1. 索马雷总理说巴布亚新几内亚要学习中国建设农村的经验
【路透社莫尔斯比港十一月十六日电】索马雷总理主张巴布亚新几内亚建立中国型的公社和生产队,不过不象中国那样由中央当局指挥管理。 索马雷在介绍他上月访华之行的公开讲演中说,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任何公社的社会和政治结构都必须由当地村社去决定。 他说,政府唯一的作用是提供机会和技术援助,而不是规定硬性的蓝图和不能改变的概念。 索马雷说,巴布亚新几内亚不应依赖澳大利亚提供大量“小进口货”。他认为最好是由本国生产。 他说,如果在某种程度上采取中国的自力更生方针,是能解决这一问题的。 他说,中国还提供了巴布亚新几内亚迫切需要的如何发展农村需要的技术的榜样,而澳大利亚是无法提供这一方面的建议和专门技术的。 索马雷说,古老的中国的传统耕作技术,也许比中国为了使日益增加的人口有饭吃而推广的精耕细作方法更适合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需要。 总理在回顾他参观上海郊区某个拥有两万七千多人口的公社时说,如果巴布亚新几内亚建立一些类似的公社,大城市所需要的新鲜食品和某些小型工业品就可以解决了。但是,他强调说,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任何公社的宗旨和最后形式都应由生活在这个公社的人自己来决定。
2. 李光耀谈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
【美联社新加坡十一月十八日电】李光耀总理说,中国的情况看来有利于继续稳定北京同东南亚的政府之间关系。李昨天对他的人民行动党的党员说:“我们须要再等几个月才能了解这位新主席,他将任命为他的外事和财政秘书的人怎样。” 【法新社新加坡十一月十八日电】李先生在谈国际形势发展时说,中国最近的情况“看来有利于继续稳定中国同东南亚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
3. 《香港商报》评论:《中国的新氢弹与新气象》
【本刊讯】《香港商报》十一月十九日以《中国的新氢弹与新气象》为题发表评论,摘要如下: 此次的新氢弹试验特别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第一,正如“新闻公报”中所说,这次试验系“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华国锋同志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热烈庆祝以华国锋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党集团篡党夺权阴谋的伟大胜利的大喜日子里,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大好形势下”进行的。 第二,“新闻公报”还说,这次试验系“认真贯彻执行华主席‘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的指示”,它“把我国核武器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发展当前大好形势,加强我国国防力量做出了新贡献”。而且,中央还发出号召,希望从事核武器研制和试验的有关人员再接再厉,“狠抓革命,猛促生产,在进一步加强我国国防建设、实现国防现代化的斗争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第三,“新闻公报”也指出,“中国在今年一年内,成功地进行了四次核试验,这对全国人民是个极大的鼓舞,对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妄图实行核垄断、核讹诈是一个沉重打击,对第三世界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也是很大鼓舞和支持”。 基于这一切,西方有着种种评论和推测: 第一,他们认为,粉碎了“四人帮”之后,中国的确出现了新的气象,人们更积极地推动生产建设,促进科技和国防的现代化。今后,在这方面将会有更迅速的发展。 第二,他们注意到这次新氢弹试验的“新闻公报”有“不寻常的兴高采烈的语调”,因而推测中国的核武器已有了新的成就,很可能已经完成了供长程飞弹之用的核弹头。 第三,他们也认为,从今年一年来的一连串四次核试验看来,中国正加速增强其战略核能力,中国的外交地位也将大大增强。 这些,都是西方人士的看法。 至于北京,它的基本立场是不变的,那就是:永不称霸,永不做核霸王。中国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却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它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为了争取最后完全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4. 澳《时代报》社论《再谈费雷泽的对华政策》
【本刊讯】澳《时代报》十一月十七日发表社论,题为《再谈弗雷泽的对华政策》,摘要如下: 惠特拉姆最近指出,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态度已经从敌视变为承认,从尊敬变为钦佩。正是弗雷泽所实行的这种新关系,使澳大利亚的对华政策还有辩论的余地。这并不是支持自由党强硬路线派本周所采取的僵硬的反共路线。他们的保守观点不会消除八亿五千万人这个现实,也不会破坏同北京的有坚定基础的外交和贸易接触所得到的好处。但是在中国冲击的领域之外,还有一种正当的颇有根据的担忧,即总理过于亲热、过于不加鉴别、过去单方面地拥抱北京。 有人认为,弗雷泽一方面反苏而另一方面对中国表示热情的做法,已使澳大利亚的对外政策失去了以前的平衡。在各方面人士的意见中,包括弗雷泽自己的外交部内,都可以发现有这种看法。弗雷泽对中国所表现的信任是我们的东南亚邻国中所没有的,他对未来感到乐观的程度也使我们的西方朋友大为吃惊。 北京保证不会让它同外国共产党的关系妨碍政府同政府的关系,总理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保证,而对共产党叛乱感到真正担忧的东南亚非共产党国家普遍地不是这样。 对弗雷泽说来,重新研究他把澳大利亚引到不必要的微妙处境,为时还不晚。同两个共产党超级大国还有改善关系的余地。同样,还有机会对两国作谨慎估价,因为两国都主张有组织的社会,而这是澳大利亚不感兴趣的。这是弗雷泽可能重视的目前的不满中的正当部分。他应该恢复平衡。在中苏争端中,澳大利亚是不能偏袒的,不论是真的还是含蓄的。
5. 香港《大公报》署名文章:《美国征癌计划失败》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一月十二日刊登一篇题为《美国征癌计划失败》的署名文章,摘要如下: 继“太阳神征月计划”之后,作为七十年代最大的国家事业的美国“对癌全面宣战计划”,已经宣告失败。 “太阳神计划”曾经是美国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最大计划,它向全世界显示了美国的科技实力,在政治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登月之后,美国就把“对癌症全面宣战”列为七十年代的重要步骤,而且规定在美国建国二百周年的一九七六年完成。这是一个很能吸引人的计划,并大有助于在越战失败后提高美国的威望。 但是这一史无前例的“对癌全面宣战”,打打闹闹足足五年,动员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和庞大的资金,到目前为止,对于癌究竟是什么东西,依然不明;治癌的特效药也未发明出来。在癌症研究、治疗的各个战线,都因碰上了巨大的障碍而陷于停滞、胶着的状态,一句话,由于战略的错误,这场战争已告失败。 美国人及西方曾经寄予厚望的“对癌全面宣战”计划最近成为被抨击的对象。舆论谴责:耗了这么多的人力财力却拿不出具体的成绩,变成了“第二个越南战争”。 原本今年建国二百年,由美国总统宣布对癌作战“全面胜利”,现在不但连影子也没有,真像越南战争一样,除了守住几个局部阵地外,已大规模撤退。曾经担任这场战争的总指挥、负责卫生行政重要工作的卫生部副部长查尔斯·爱德华博士早在去年便已辞职。辞职的理由是卫生部要求在一九七六年财政年度中增加对癌作战的拨款不但未被批准,白宫反而因为经济不景气的理由,缩减了医药开支,而社会舆论对于在这方面耗费大量经费而拿不出成果来,啧有烦言,爱德华想不挂冠也不可能了。 爱德华辞职后在一家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抨击“政客们不当的介入了美国的医药行政、医学研究,对这些部门施加政治压力,破坏了这一场反癌战争”。他又指责共和党政权在“太阳神计划”之后把“对癌作战”置于一个“政治主导下的方针”,而且企图在短期之内拿出惊人的成绩,这种政治动机,首先就导致了对癌作战的失败因素。他又说,把大量的金钱和人力集中地使用到反对癌症,以为短期内必有成果,这在科学上来看是非常浅薄的。他说:“在癌症发生的原因还未弄清楚,含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基础上,就规定日程搞出征服癌症计划,就等于在还没有明白牛顿的万有引力规律之前,就用火箭射向月球。” 癌症和心脏病是现代世界两种最大死亡率的病症。对付癌症只能通过逐步、深入、细致的研究,依靠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吸收世界各国的经验,期以长期的努力:方克有成。 美国一开始就摆出大阵仗,以为只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并规定要在二百周年完成。这种操之过急的做法,用在对癌症这个方面,证明是行不通了。 “对癌症全面宣战”的最初三年,每一年只是在癌症一个项目投入的经费就达十二亿美元(一九七○年的防癌经费只二亿美元)。钱是投下去了,人才也集中了,但是科学家发现用这种工业手法是驴头不对马嘴。“太阳神计划”是在各个有关科技方面都有了良好基础,对最终目标确实有了实现的可能,这才集中人力物力做的。而癌症呢,它在生物科学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而各种对癌症形成的学说,人言言殊,各有各的一套学说和道理,把它同发展原子弹和“太阳神计划”等同来做,就已经注定了失败。 在全面对癌作战的五年,美国的癌症患者年年增加。 领导这场癌战争的是尼克松,他在一九七一年一月二十二日的新年咨文和二月向国会发表的国民健康特别咨文中,宣告了“全面征服癌症”的计划。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这场对癌作战纳入了国家法律,成立了“国家治癌法”。在总统直属之下,全美二百五十位第一流的医学和生物学家参与制订征服癌症的措施。 当时就有一些科学家指出这样做法是浪费。如波斯顿小儿癌研究基金会会长、美国癌症老科学家悉尼·范伯说:“癌是耸立在人类面前的一座高山,我们现在的研究不过是基础而已,即使上了山,还是看不到峰顶,要上峰顶还须要找几条险路,峰上还有云,攀得不好会摔下。” 这位年前已故的科学家指出了征服人类医学上最大的敌人是须要经历许多险阻才能有所发现。他的预见没有错,美国花了上百亿资金,穷五年的速决战,终于还是以一无所成而进入撤退的阶段。建国二百周年制压癌症的口号绝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