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10-16

第 1 版

1. 外电报道:索马雷总理离京到外地访问

【法新社北京十月十四日电】(记者:比昂尼克)李先念副总理今天在北京机场上看上去非常轻松和平静。    这位副总理当时是到机场送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索马雷动身到一些省份去参观,继续他从十一日开始的对中国为期一星期的访问。    李先念在向前往上海的索马雷挥手告别后,同当时在机场的外国外交官交谈了几分钟。    李先念还态度很客气地让外国记者拍照,带着笑容看着镜头。    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在北京逗留期间同中国建立了邦交,同中国领导人讨论了经济合作,主要是讨论两国发展贸易的问题。    索马雷一行将访问上海和广州,在广州时将参观秋季广交会。    【路透社北京十月十四日电】索马雷总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同中国建交之后已于今天离开北京。    他在北京逗留三天期间同李先念先生和新任中共主席华国锋总理举行了会谈。    【本刊讯】巴布亚新几内亚《信使邮报》十月十四日发表一篇社论,题目是《索马雷在中国的访问成功》,摘要如下:    索马雷总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访问有了飞跃的开端。巴布亚新几内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应当是我们大家都欢迎的。    建交协议是总理的相当大的外交成就。中国对巴布亚新几内亚宣布的以公平的方式执行对外政策这一点予以通融。除了建立外交关系之外,两国政府商定在互相尊重主权、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发展友谊与合作。巴布亚新几内亚没有任何更多的要求了。建立外交关系,肯定会促使巴布亚新几内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贸易、经济和文化关系迅速发展。中国可以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它在农业方面的成就,特别是在农业技术方面的成就,可以在这里广泛应用。索马雷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本刊讯】巴布亚新几内亚《信使邮报》十月十二日发表题为《索马雷先生受到全世界注目》的社论,摘要如下:    索马雷总理正在作为正式客人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他这次访问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在外交上的非常重要的主动行动。    这次访问的时机恰好合适,不但正是在中国贸易展览会在莫尔斯比举行的时候,而且也恰恰是在中国总理华国锋业已证实已继承毛泽东主席成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时候。这种有意思的形势发展意味着索马雷是在华国锋担任新的中国领导人以后第一个同他会见的外国政府首脑。因此,他这次访问的意义就更大得多了。全世界也因此正在注意着他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我们地区的国家自然不会对这次访问只是暂时感到兴趣。它们将急于看到在这种重要的政府会谈结束通常要发表的联合公报。    我们可以向中国学习的东西很多。

2. 南报评中苏关系的文章:《退回电报的背后是什么》

【本刊讯】南斯拉夫《星期三信使报》十月九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退回电报的背后是什么》,摘要如下:    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只在形式上保持着正常的外交关系。两国和两党间的紧张关系已持续了十五年之久。自乌苏里江地区(那里的边界线没有详细划定)发生边境冲突以后,便开始了带有领土要求的争议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战争。同时,两国间还存在严重的意识形态分歧,不时相互谴责。    毛泽东主席逝世后的事态发展最好不过地证明了两国关系没有任何改变。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发出的唁电被示威性地退回了莫斯科,而北京认为受莫斯科控制的一些东欧执政党的电报也被以同样的方式退回了。    毛泽东逝世后,中国特别强调要继续执行毛泽东的整个思想、政策和外交路线,甚至在对苏关系方面也是如此。这一点在悼词和许多讲话中都得到了强调,在中国方面还没有任何迹象和暗示,表明在不远的将来会出现任何一点变化。    因此,苏联提出开始就中苏关系正常化进行谈判的倡议,就更加使人感到意外了。    使公众更为注意的是十月一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七周年时将出现什么情况。这是按惯例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政府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应国家机构发贺电的机会。    事实上,人们也发现了莫斯科出现的倾向,当然是根据《真理报》的文章,文章甚至对中国革命中某些成果,譬如说,“中国人民的长期革命解放斗争”,甚至还有中国共产党于一九五六年召开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也给予了赞扬。当然了,关于一九六○年以后的发展情况是只字不提的。    文章在提出进行谈判方面没有谈到苏联从前的建议中所提出的建议:第一,提出要续订一九五○年签订的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第二,提出要签订互不使用武力协定;第三,提出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最后一点就是“为解决边界争端继续进行谈判”。    事实上,中国当时就提出条件,要苏联事先承认在苏联境内存在着“有争议的领土”。因乌苏里江冲突而出现争议的最初日子里,中国的提法是众所周知的:沙皇俄国夺去了中国领土,并强迫软弱的中国统治者以正式条约的形式放弃了这些领土。这牵涉到今天苏联西伯利亚南部大片地区。莫斯科应该承认这一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求归还这些领土。然而,莫斯科却拒绝承认过去沙皇的这种作法。仅仅围绕这一“先决条件”出现的分歧就足以使任何关于关系正常化谈判无法进行。    诚然,莫斯科倒不一定真的期望北京会对这一建议作出响应。更可能的倒是苏联领导人怀有某种十分有限的意图,而不是具体涉及到谈判问题。    因此人们发表了一些评论,说这是莫斯科在中国领导层是否会发生某种变化问题上进行的投机,也就是要鼓励一下某些倾向于莫斯科和倾向于正常化的人,使他们能更易于谋得领导地位。    葛罗米柯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温和讲话以后,新华社十分明确地宣布,现今的中国领导无意接受莫斯科的建议。这是利用美国前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在中国进行三周访问的机会宣布的。当施莱辛格刚刚离开中国飞往东京时,新华社就在访问公报中再次使用了众所周知的称呼——“新沙皇”。

3. 北约军委会主席说:“缓和”是最危险的词汇之一

【法新社罗马十月十四日电】北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彼得·希尔—诺顿元帅今天说,缓和是“我们的语言里最危险的词汇之一”。    该委员会是北约组织的最高军事机构。    彼得·希尔—诺顿(他正在这里参加纪念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防学院建校二十五周年仪式)说:“创建力量需要十年的时间,但是意图一夜之间就能改变。即使我们对苏联现领导人的意图有把握,但是可以绝对肯定的是,年龄——如果没有其它原因——会使领导更迭,如果有人肯定地认为他们的意图不会改变的话,那他将是一个勇敢的人。”    他按地区向他的听众介绍了全世界目前的军事形势,要点如下:    印度洋和南大西洋:“盟国在这些地区的真空在和平时期是非常危险的,而在战时可能是灾难性的。”    地中海:就在一年多以前,法国人把他们的航空母舰和潜水艇从大西洋调到地中海。“北约组织在海上的地位削弱了……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英国撤退和苏联的地中海舰队的能力改善和数量增加。”    葡萄牙:已计划“重新加强和改革葡萄牙武装部队,这不仅将对北约组织有积极的帮助,而且还会在葡萄牙提供很大的稳定”。    【路透社罗马十月十四日电】盟军高级军事指挥官英国海军元帅彼得·希尔—诺顿说,北约的南部地区是处于“某种程度的混乱中”。    他是在这里的北约防务学院二十五周年纪念会上说这番话的。    彼得爵士说,西欧所需要的能源和原料有一半似乎必须通过好望角。    他过去说过,苏联在非洲的舰只和空军基地,在一旦发生战争时,可能对盟军绕过这个大陆航行的船只造成严重损害。    北约宪章把盟军的利益区限制在北回归线,这条线经过摩洛哥,它在好望角以北数千里。

4. 意大利都灵七十万工人罢工

【合众国际社意大利都灵十月十三日电】都灵省估计有七十万工人今天举行总罢工,使工厂、医院、学校和商店关闭,抗议政府最近的节约计划。    大多数工人罢工四个小时,可是数以千计的人在正常的六小时班次全未上班。学校关闭了一整天。    这个省有二百三十万人口,官员们估计在这一天中几乎所有劳动力——约七十万——参加了这次总罢工。    工会联合会负责人保罗·弗朗科对在大街上游行之后汇集在一个广场上的数以千计的工人说:“这次罢工的目的是要击败政府作出的决定的方针。”    弗朗科说,政府的一揽子节约措施中最令人反对的一点是把汽油价格提高到五百里拉一升(二点二五美元一加仑)。

第 2 版

1. 《“经互会”是社会帝国主义的剥削工具》

【本刊讯】西德共产主义联盟理论刊物《共产主义和阶级斗争》第四期(六月出版)刊登一篇文章,题为《“经互会”是社会帝国主义的剥削工具》,摘要如下:    发展苏联和参加经互会的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在苏联的对外政策中享有最大的优先权。苏联领导的政策认为经互会内部关系的发展也是发展苏联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关系的样板。苏联在经互会内的地位苏联在经互会内的特殊地位首先表现在苏联不参加专业化计划。苏联关于经互会问题的标准文件《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一文中说:“在这里必须指出,‘专业化’这个概念不完全适用于象苏联这样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目的显然是,在它的经济发展中根本不参加或者只在不重要的产品方面参加国际专业化,而强迫其他经互会成员国实行最严格的专业化。因此,强迫经互会其他成员国进行专业化生产首先起到使这些国家的市场向苏联产品开放的作用。    如果苏联要不是通过经互会小国向它开放市场而能长期保证巨额收入的话,那么外贸结算就会始终是巨额入超。换句话说:苏联通过在经互会国家的市场上销售货物获得利润,用这些利润去弥补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它从这些国家主要购买现代化机器和食品)贸易中的赤字。还必须指出,苏联作为空腹的超级大国还欠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债,估计有二百亿美元的外债;仅欠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债务就达六十亿马克(约合二十二亿八千万美元)。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在经互会市场上获得的利润,这些外债还要多得多。我们要看到,这就是一个残酷的掠夺过程。经互会内部的“分工”在机器制造方面,捷克斯洛伐克被迫专门生产重型机器和设备(如切削机床、轧钢机、动力和化学设备以及一些企业设备),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分工项目是电子技术、仪器制造、生产采矿设备、运输机器、露天矿设备、化学企业和印刷企业的技术设备以及轻工业企业设备。匈牙利专门生产通讯设备、仪器、高压电设备、柴油发动机和大轿车。波兰分工生产采矿设备、铁路设备、运输设备、建筑和修筑公路设备、造船和一些种类的机床。保加利亚被迫专门搞农业产品,蒙古专门搞牧业。    根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一九七四年的统计年鉴材料,到一九七二年专业化的结果是:蒙古停止了石油开采(而苏联的开采量却继续增加);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矿砂开采量减少到一九六○年的六分之一,捷克斯洛伐克减少了一半(而在苏联却增加了一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生产的切削机床比一九六○年减少了一半(而苏联却增加了大约百分之二十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拖拉机生产则减少了一半以上(而苏联比一九六○年增加了一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停止生产收割机,罗马尼亚比一九六○年减少了一半(而苏联却增加了将近一倍)。人们可以看到,那些不值一提的商品或商品种类苏联都停止生产了,凡是一个或几个经互会国家停止或减产的东西,苏联都增加了生产。苏联对原料的垄断如果人们看一看在经互会小国和苏联之间的贸易中各种不同的货物所占的比例,那么就不难断定,苏联用什么手段能使形式上平等的经互会小国服从于它的意愿,即利用经互会小国对苏联的原料和燃料供应的极大的依赖性。通过抬高物价进行掠夺原料和燃料是苏联向经互会小国的出口中最重要的东西。对于大多数经互会小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工业成品,社会帝国主义理论家认为“没有国际价格,没有世界市场价格”。    那么苏联向经互会小国出口原料和燃料时所使用的这种不受季节性影响的国际市场价格是一种什么价格?这种价格决不是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原料生产国为自己的原料所得到的价格,而是控制着原料和燃料市场的帝国主义垄断集团所规定的价格:是垄断价格,对第三世界原料和燃料生产购买国来说,纯属剥削,对世界市场上的购买者来说纯属掠夺。这种价格包括垄断利润。    石油价格最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这一点。石油的国际市场价格多年来一直是由石油卡特尔这样规定的,即成本最高的产油地区即墨西哥湾地区的生产成本再加上横渡大西洋的运输价格,那怕是在伊朗开采的石油到印度去买也是这种价格。据石油康采恩宣布,一九七三年的绝对利润为百分之二十八到百分之四十七。这就是苏联向经互会小国要求的“不受季节影响”的垄断价格。因此,苏联所起的角色绝不是一个石油生产国的角色,而是扮演着一个在国际上进行活动的石油康采恩的角色。经互会经济的军事化此外,经互会今天也是主要使苏联的经济军事化的一个强有力的杠杆。也就是说,是为用军事手段争夺市场、资本投资地区和势力范围作准备的一个重要手段。人们公开说出这一目的:经互会内一体化的目的之一是“加强经互会各成员国的防务能力”。“社会主义的国际分工、专业化和合作加强了社会主义各国大家庭的防务能力。”    同时,苏联专家和苏联的党羽在他们的报刊上公开说,这是为了保持并扩大对各种敌人的现有军事优势。而国际分工恰恰能“扩大联合武装力量经常保持对帝国主义敌人的物质技术优势的基础”。苏联利用帝国主义的世界经济制度在此期间,苏联领导也不再否认,苏联的新垄断资产阶级参加了国际帝国主义争夺出口市场、资本投资地区和势力范围的竞争,也不否认苏联利用帝国主义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价格对经互会小国进行掠夺。苏联还捏造了一种新的“科学”理论:帝国主义世界市场现在已成了帝国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的一种混合物。其论据是很有意思的,它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苏联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竞争时所使用的手法:竞争者有目的的压价(即大倾销)。苏联的资本输出到五十年代中期经互会内部提供贷款的目的是为了使成员国能独立自主地发展经济。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些贷款是无息的,或者是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二的利息。到了五十年代中期以后,苏联领导首先考虑的问题是通过迫使经互会小国搞专业化开放并保证其市场。    采取的下一个步骤就是把贷款关系变成了一种有利可图的资本输出的手段。    复辟了资本主义的苏联的一个经济原则是,贷款关系必须对债权国“有利”。    这样,苏联就开始以资本输出国的身份出现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一九五八年以后,苏联设立了无数国际银行就证明了这一点。帝国主义用反动的理论进行伪装苏联领导在把经互会各国置于帝国主义的剥削和掠夺机器经互会之下时采用了一系列反动理论。其中有两种理论我们已经知道了,即混合国际市场的理论和外贸价格计划性的理论。    在这里还必须提一提这种说法,即在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已不可能了。这是同工人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直接敌对的理论。苏联领导企图利用这一理论使其干涉为自由而斗争各国人民的事务成为合法化。    社会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专家们认为,拒绝承认苏联的领导地位,拒绝服从国际分工,将会给苏联带来危害。根据这种看法,苏联领导就坚决要求经互会其他国家服从它的剥削、掠夺体制。

2. 美报社论《重新考虑东欧问题》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十月十二日刊登一篇社论,题为《重新考虑东欧问题》,摘要如下:    福特总统和卡特州长最近就东欧问题进行的辩论,如果会鼓励美国人认真地研究那个复杂地区的实际情况的话,那倒会是有些益处的。目前党派政治斗争中的这场激烈争辩,恰好是在东欧发生一系列使苏联的霸权受到威胁的大动乱之后二十年。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东欧,基本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几个月中间,当红军追击希特勒溃退的军队而大批经过那个地区时建立起来的。    现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三十年,东欧在政治和经济上出现了极为不同的景况。东欧包括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在内。阿尔巴尼亚是苏联的公开敌人,因为它是莫斯科的劲敌——中国——的一个有效的盟国。南斯拉夫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它的国内安排在许多方面不同于苏联,但是,它的对外政策常常是同莫斯科一样的——虽然并不总是这样。罗马尼亚在国内实行的实际上是斯大林主义的专政,但在国际舞台上,它是强烈要求真正民族独立的共产党国家。它强调自治,办法是奉行某些跟苏联非常不同的对外政策,例如,它承认以色列。    在面临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如果用简单的陈词滥调或公式来表示东欧的特征,那是错误的。美国所需要的是,对每个东欧国家采取不同的政策,这种政策既要分别考虑到这个国家形势的特点,又要考虑到,在帮助这些国家中的每个国家走向比较美好和独立的未来时,美国的潜力是有限的。

3. 德新社报道西德组阁面临各种问题

【德新社波恩十月十二日电】题:组阁——各种问题    波恩执政联盟伙伴社民党和自民党,面临着就今后四年共同执政的纲领而进行的谈判,其中一部分谈判是非常艰巨的。首先,福利政策带来了很多冲突的因素,因为两党在已变得十分迫切的整顿年金支付问题和限制卫生事业费用问题上的观点是不一致的。    在税收政策和经济结构政策的问题上,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分歧。而在对外和对德国问题的政策上以及国内政策其它领域里,例如在继续进行法律方面的改革和内部安全的问题上,两党之间可能会顺利地取得进一步的谅解。    联邦的某些部目前根据联邦总理施密特的要求,正在制订施政纲领中各个方面问题的一些内容。关于目标设想的材料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在十九日以前要提交给联邦总理。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联合执政党的首脑们打算于十月二十五日开始进行联合执政的实质问题的谈判。十一月初将在由政党、政府和议会党团组成的委员会里继续进行谈判。    对外和对德国问题的政策:欧洲统一,继续实行东西方之间的缓和以及逐步改善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仍然是重点。波恩外交政策方面的活动可能比迄今为止更加取决于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取决南北方之间的冲突。此外,联邦总理施密特还宣布,他的政府在下一段时间里将要更加集中精力来过问中欧双方均衡限制军备的问题,并且试图给维也纳裁军谈判以一种政治推动力。外交政策的另一个重点将是准备明年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的欧安会后续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将讨论赫尔辛基决议实施的情况。柏林在欧洲和国际合作——不光只是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应当加强,该城市在四国协定基础上同联邦之间的连接应进一步发展。

第 3 版

1. 他宁发表电视讲话称要同各国保持友好

【路透社曼谷十月十三日电】他宁在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中,宣布了一个逐步使泰国恢复到民主统治的十六年计划。    他宁说,军人统治者们已同意“我将有完全的自由来组成我的政府……行政改革委员会保留反对我的决定的权利”。    他宁说,行政改革委员会将选定一位副总理和国防部的正副部长,同时他宁保留反对行政改革委员会的决定的权利。    他宁说,“共产党人正在从三个方面威胁我们:通过游击战,通过设法把我们自己的人争取过去,通过直接的外部威胁。”    他说,“让全体泰国人民与政府进行合作,打击和镇压共产党人。”    他宁在谈到对外关系时说,“泰国知道,必须同自由世界和共产党阵营的所有国家都保持友好,只要这些国家对我们怀有好意。”    他说:“我们现在不应再屈从于对我们不友好的国家了。不应再根据共产党人策划和授意的办法行事了。”    观察家们认为这句话是指的越南,越南对曼谷的军事接管提出了强烈的批评。    他说,如果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决心紧密团结,共产党人要在我们之间制造不团结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他说:“东盟成员国在各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时候到了。团结在一起,我们就能生存,各干各的我们就要灭亡。”    【路透社曼谷十月十三日电】泰国被指定的总理他宁今晚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说,泰国在八年内不可能指望议会中有选举的多数。    他宁说,在头四年,泰国将有一个任命的国民议会。    在第二个四年,将有一个选举的议会,和一个任命的参议院,在制定法律方面权力大体相等。    在第三个四年,这个选举的议会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参议院将逐步淘汰,到十六年计划的最后四年,才最后恢复完全选举的议会制。    政治观察家们说,总理的计划实际上意味着,四年内这里不会举行选举,在第二个四年,只实行部分的民主。    他说,一九七三年推翻他侬元帅军政权的暴动后给人民的权力太多了。    他宁在四十五分钟的讲话中说:“现在我们的经济处于破产的境地,我们大家都已经陷于重重的债务中了。我们今天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即便需要我们勒紧裤带。我要求给我们四年时间来改变国民经济状况。”    他宁说,在泰国,共产党人一直利用人民的权利来挑起混乱,扩大宣传。

2. 《华盛顿邮报》文章《拉美独裁者的兴起》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十月十日刊登杰克·安德森写的一篇文章,题为《拉美独裁者的兴起》,摘要如下:    暴政的统计数字说明问题。在一九六三年,只有四个拉美小国——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巴拉圭——由军人独裁者统治。接着巴西于一九六四年由一个军事委员会统治。巴拿马和秘鲁于一九六八年由军人统治。武装部队在一九六九年接管了玻利维亚,在一九七二年接管了厄瓜多尔,在一九七三年接管了智利和乌拉圭。阿根廷现在已处于严厉的军人统治之下。在大部分军事独裁统治的背后可以找到五角大楼的前同班同学或中央情报局的阴影人物。    例如,有惊人的证据证明美国悄悄地鼓励将军们推翻南美洲的两个民主制度,巴西和智利相隔十年。在这期间,美国向其它拉美国家的将军们窃窃私语,这些将军突然夺取了权力。    事已属实,中央情报局在六十年代初向反对巴西总统古拉特的文人政权的组织提供了千百万美元。他被推翻,相当有趣的是当时一个名叫弗农·沃尔特斯的陆军上校是美国驻巴西武官。    九年之后,同一个弗农·沃尔特斯起而成为中央情报局副局长。他参与中央情报局向反对智利总统阿连德的组织提供千百万美元的事。美国的纳税人出了钱得到的是什么呢?巴西和智利目前都由镇压的军人独裁所统治。人民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夜间捕人,对不同意独裁统治的人横加监禁和处以刑罚。    在过去三十年中,五角大楼花了二十亿美元,为拉美军队提供武器和训练。    国会日益担心,但这还没有制止军援。例如,在今年,美国纳税人将向阿根廷军事委员会提供四千九百三十万美元军援,向巴西的将军们提供六千一百万美元军援,向玻利维亚的军人独裁者提供一千五百万美元军援,向巴拉圭的斯特罗斯纳政权提供一百四十万美元军援。    同时,实际上来自拉美每个国家的高级军官在美国军事学院受训。    国防部还在十七个拉美国家派有军事顾问,因此,拉美和美国的高级军官发展了密切的私人关系。国务卿基辛格似乎同暴虐的独裁统治相处得很愉快。

3. 泰国政变当局宣布曼谷恢复宵禁

【本刊讯】曼谷消息:据泰国家电台广播,泰行政改革委员会十月十三日发表一项命令说:由于现在的局势令人不放心,因此从今天起每天二十二点至次日四点半在曼谷实行宵禁。    【路透社曼谷十月十三日电】一位高级将领说,泰国新的军事统治者们今天在曼谷实行宵禁,“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今晚实行宵禁是在革除了一位高级将领——上星期三发动政变后被撇到一边、没有被吸收到二十四人行政改革委员会中去的第二个高级陆军将领——之后。    在一次挤满的记者参加的记者招待会上,当记者们问到有人传说武装部队中有深刻分歧、发生了一场未遂的反政变和军方有动乱等情况时,江萨上将——泰国政权中的第三号人物——说:“眼下,没有任何证据会使你认为我对武装部队的团结感到丝毫怀疑……我们将生死与共。”    江萨上将——行政改革委员会秘书——不肯透露实行宵禁的确切原因,但是他说,实行宵禁的日子可能是“非常非常少的”。    虽然自从上周发动政变以来泰国首都在天黑之后的治安一直很严密,但是军方从一个软弱的文官联合政府手中接管权力以来却一直没有实行宵禁。    公用事业今天又处于军队的严密保护之下。鉴于明天将是推翻他侬政权的学生暴动三周年,因此预料军队夜间巡逻将会增加。    这次宵禁也是在陆军副参谋长威吞上将被派往日本去监视那里的泰国学生之后才几小时实行的。

4. 阿根廷《新闻报》文章:《卡斯特罗在安哥拉的麻烦》

【本刊讯】阿根廷《新闻报》八月二十七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卡斯特罗在安哥拉的麻烦》,全文如下:    内图与卡斯特罗在哈瓦那的会谈未能缓和这位古巴独裁者在安哥拉给自己制造的矛盾。这块原葡属殖民地上的紧张局势反而更加加剧,更加深了同古巴人的矛盾。    安哥拉人运的部队与卡斯特罗派来的古巴部队从来就没有混在一起。事实上,是古巴部队参加了战斗并使内图取得胜利。安哥拉人运的部队仍然是游击队,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穿着破衣烂衫,靠抢劫为生,心目中没有任何纪律和权威。    俄国人和克格勃追切需要在安哥拉全国树立罗安达的权威,需要树立内图作为国家总统的权威。为此,他们使用了驻守在这个旧殖民地的古巴部队的力量。    古巴军队和安哥拉人运的部队最初的摩擦变成了冲突和流血斗争,使得安哥拉人大为恼火,他们说,“他们屁都不是,是一群混蛋,同其他白人一样。”的确,干涉安哥拉的古巴人大多数并非如同他们所说那样的什么黑人,而是混血种人,在他们的身上打有白人的烙印。    古巴人企图确立秩序,控制无政府状态并达到一定程度团结的努力引起了一场内部斗争,这场斗争并已漫延到全国。正在尝受其后果的正是卡斯特罗派来的远征军。    得到西方支持的解阵和安盟的残余人员仍在进行游击战,现在正在对古巴人进行报复。那些衣衫褴褛的人运战士,过去是古巴人的盟友,今天起来同他们斗争,成了敌人的盟友。    罗安达最大的医院改成了伤兵医院,里面住满了古巴伤员,罗安达的总医院里住的是古巴重伤员。洛比托港关闭了三个晚上,以便把内地运来的古巴人的尸体装船运回哈瓦那。    在欧洲有消息说,每星期约有二百名卡斯特罗派来的士兵返回古巴。一位密切注视局势发展的欧洲外交官说,“是这样,不过,回去的都是死人和伤员。”    面对这种形势,安哥拉政府内部正在发生深刻的分歧。内政部长、三十岁的尼托·阿尔维斯,成为一批打着马列主义的旗号反对内图并要求建立一个类似于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青年的头头。    如果这种分歧加剧,那些反古巴分子在国内为之撑腰打气的话,内图的处境将相当困难。    苏联在安哥拉的努力主要是要取消在农村的斗争,因为这种斗争对于维持城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要使这种斗争缓和下来,内图除了从古巴人那里获得支持外,别无其它力量来源,这使得局势更加严重。    由于在农村不时发生的斗争,因此,举例来说,收获咖啡已成为不可能,这是安哥拉经济中的一种重要产品,特别是在这个国家正处在战争动乱的时刻。在许多地方,安哥拉人拒绝按照古巴监工的命令去工作。    在安哥拉中部和南部地区,造反的部队控制了重要的粮食产区,这个地区的面积比瑞士大两倍。    在有些部门,人运的游击队员或民兵维持秩序保障工作,但在另一些地方,情况则完全相反。根本不知道哪些是忠于内图的人运部队,哪些是造反者。也不知道哪些地方还行使一些法律规定,哪些地方盗劫横行,无法无天。只知道,到处都有一种深刻的反古巴情绪,这种情绪随时有可能成为暴力。    谁也不知道,那些过去得到西方援助的部队的剩余人员是否还在继续得到援助。事实是由于从人运的民兵或游击队得到的合作,这些力量日益加强和壮大。    随着时间的流逝,危机越来越加剧,古巴人的处境越来越困难。反对他们,反对他们呆在那里,反对他们的处事方法的斗争到处开展,互相接近和实行休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就是这种情绪使卡斯特罗在安哥拉暴露出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一种解决办法是离开这个国家大批撤回古巴,但苏联人坚决反对这样做。另外,有人说内图企图同其敌人——古巴人与之作战的安盟和解阵谈判,这可能使古巴人在安哥拉的处境更加困难。

第 4 版

1. 日《信使周刊》文章《日本的五大不安将如何演变?》

【本刊讯】日本《信使周刊》十月一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日本的五大不安将如何演变?》,摘要如下:    日本的一大不安是:由于自民党内的“争权”,三木以后将如何演变——人事改组可能是产生对苏强硬派内阁的布局。    “无视国民的政争”、“一场滑稽剧”、“没有变化”、“小型软弱短命内阁”、“无意义的妥协人事”——内阁改组遭到这样的严厉批评还是罕见的。    政治评论家麻生良方的看法则与此相反。他认为,“可以说基本上是按三木的意图进行的政变剧。今后三木仍会采取一切手段由他自己来解散国会实行大选。因此,大选的结果也就成了问题。    新闻政治部的老资格记者A也同麻生一样,否定“三木短命论”。    他说,“表面上看,反主流是绝对多数派,但实际上是拼凑起来的多数,还不成为真正的力量。甚至有人私下谣传说,举党体制协议会本身就分为三个参谋总部(大平派、福田派、举党体制协议会)和八个军(三木、中曾根两派以外的各派和集团)。由于各派的利害不一致而没有组成“统一的总参谋部”,所以,容许了三木随心所欲地进行分化。    拿这次内阁改组来说,表面上是福田派增加了一个人,受到了优待,但是,早川厚相、中马建设相虽然身在福田派,但却和松野总务会长一样,实质上是“亲三木”的人。    以匿名为条件,国际问题评论家Y悄悄地耳语说出了如下的“极秘情报”:    “这次三木的‘韧性’并不是只由政治家的个人素质发挥出来的。三木之所以能够延长其寿命,是来自某个国际上的巨大力量的作用。这个巨大力量是什么?我不能说,但我只能告诉你,前外相宫泽的行动,为解开这个谜而给了暗示。”    评论家高木进一说:    “在改组内阁中,最引人注目的人事安排是更迭外相。其原因是,只有让自民党内最亲中国的小坂重新担任外相这件事,才有巨大的意义。他是为日中邦交正常化而活动的有功之臣。而且,他的前任宫泽,在今年夏季连续发表‘反华亲苏’的言论,他是受到中国强烈反驳的人物。中国自不待言,也受到美国支持中国势力的人的敌视,认为宫泽是个危险人物。另一方面,苏联对访苏的经团联会长土光高度评价说:‘宫泽将来是块当首相的材料’。然而,这些都招致了中国甚至美国对三木内阁外交姿态表示怀疑的结果。在美国国内,最近对苏联再次提高了警惕,正在这时,警惕日本靠拢苏联的动向也强烈起来了。”    也就是说,更迭宫泽外相可能是三木内阁为了消除美国的误解。也有人认为,不,问题不是那么简单。一位被认为过去是接近三木首相的自民党实力人物证实说:“在成立三木内阁的当时,曾有这样的事实,即三木把同苏联缔结和平条约作为外交的第一个课题。”    事实上在改组前的三木政权首脑,说穿了都是些“反华亲苏派”。    日本的二大不安是:毛之后和因米格25事件,日、中、美、苏的关系将如何演变?    据说,美国最有名的对苏强硬派前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在毛主席逝世后的中国,受到了“国宾级”的接待,并且,他还被陪同参观了风云紧急的中苏边界地带。    由于毛主席逝世,一律停止了邀请外宾,在这个时候,只有施莱辛格一行受到了破格的招待。并且,中国拒绝了苏联以及接近苏联的东欧各国共产党的唁电。据驻日美国大使馆人士分析,这一系列的事实“清楚地表明,在‘毛以后’,中国对苏联的政策不会改变”。在施莱辛格访华的背后最近美国方面的活动过于积极。五月份任命了生在中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加过中国游击队的原驻埃及大使恒安石,担任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助理副国务卿,而且,自此,有影响的政治家相继访华,一个接一个地提出了“应该尽早恢复美中邦交”的主张和建议。据最近外电报道,过去反对施莱辛格采取对苏强硬政策并迫使他下台的基辛格国务卿说:“期待施莱辛格访华取得成果,一俟他回国,便想尽早地同他会谈。”关于这种动向,一位外务省高级职员首先说:“对苏联军事力量的急速增强和外交方针的变化,美国已开始感到了威胁。”接着他还作了如下的解释:    “最近苏联的外交,显然是以实力为后盾的恐吓外交。比如说对日本,最近对北方领土的强硬态度以及对米格25飞机事件的作法……对侵犯领空、强行着陆不说一句表示谢罪的话,反而一味地说:‘逃亡是日美合谋干的。这种事态,显然将恶化今后日苏之间的关系。’苏联对于友好国家的援助,过去也一直是援助受资本主义国家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的,但是,最近所采取的态度却是,只要是反华、反美的,不管它是什么样的国家都接近。例如甚至连台湾和韩国它都想接近。美国开始出现对苏警戒论和担心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呼声,这也许是当然的。”    施莱辛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访华的。因此,时事社国际部部长田久保忠卫说:“中国让施莱辛格参观中苏对峙的军事要冲,就等于中国在军事上向美国公开。”    田久保接着说:“苏联同日本的关系将决定性地恶化。日本不能违背美国的外交方针,这已为战败后三十年日美外交之间的实际情况所证实。这样一来,日本不久也很有可能追随美中参加‘日美中同盟’。美国在一九八○年实现撤退驻韩地面部队的许诺之后,考虑到朝鲜半岛的稳定,美中日的‘同盟关系’也是必要的。然而,对于这种关系苏联是不会默视的……”日本的三大不安:因欧美对日元降值施加压力,关键的出口问题将如何演变?(略)日本的四大不安:说经济“衰退”是真的吗?(略)    日本的五大不安:在美国对日贸易的攻势下,吃亏的是谁?    最近以来,在日美之间不断发生可怕的地震。察看一下震源,就会发现一场围绕着推销总额达三十万亿日元的原子能发电设备的谋略战争。(记者:角间隆)美国对日攻势的    真正意图    最近以来,在隔着太平洋相望的日美之间,不断地发生可怕的地震。    例如,彩色电视,去年美国日本制彩色电视的比率为百分之十一,而今年一下子倍增到百分之二十九。也就是说,美国家庭,三家就有一家看日本制的彩色电视。对此,美国的厂商,于一月份,以日立等六家日本公司有进行倾销的嫌疑向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了起诉。    对“日本捞的美元太多”的抨击越来越升级。    美国拿手的“威胁手段”就是“日本要买更多的美国产品!”洛克希德事件,其根源也可以说是美国式的这种官民一体进行强行推销作法的结果所引起的。这样下去,不仅还会发生“第二次尼克松冲击”,发展成为“第二次洛克希德贪污事件”的危险性也是非常大的。    去年七月,在追究洛克希德事件的高潮中,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合同情报人员秘密访问了日本,据他说:    “最近,美国原子能发电厂商在西德、法国、加拿大、苏联的攻势压力下,正在拼命挣扎,倘若再失去日本这个市场,在八十年代的能源战争中就绝对不能取胜。不管怎样,如果不把日本列岛掌握在手中,那将成为严重问题,因此,过去对西日本和东日本分别展开肉搏战的威斯汀豪斯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自今年年初开始,决定采取联合作战的体制。”操纵日本的“经济进驻部队”    说穿了,日本现在仍然处于美国的占领之下。表面上以国务院调查官头衔来日本的成为问题的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以严厉的腔调对我说:    “洛克希德公司的飞机,一架是一百亿日元。而威斯汀豪斯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的原子能发电设备,一套就是三千亿日元。到底哪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是很清楚的。自广岛(投下原子弹)以来,日本人一直成为美国‘核保护伞’下的俘虏,现在却说苏联和法国的原子反应堆效率高,要买它们的,如意算盘打得有些过份了。”    倘若一旦购进美国型的原子反应堆,日本人就将永远置于美国的影响之下。    战后三十年间,我国一次也未从以美国为中心的核政策中解放出来。现在又想把一百数十座、总额超过三十万亿日元的原子能发电设备卖给日本,这是想永远把日本置于美国的“占领之下”。

2. 日《读卖新闻》报道:《藤山同外相恳谈,说“中国态度仍旧强硬”》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十月十四日刊登一条消息,题为《藤山同外相恳谈,说“中国态度仍旧强硬”》,摘要如下:    藤山爱一郎十三日下午到外务省会晤小坂外相,进行约四十分钟恳谈,汇报了访华的印象和同中国要人会谈的情况。在汇报中,藤山谈到下述感触,即关于悬而未决的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的“霸权问题”,中国对于小坂外相多次谈到不拘泥于宫泽前外相的“四项原则”的发言,未必认为是向前看的。    这表明了外相通过同宫泽前外相不同的外交形式,寻找打开谈判局面线索的尝试,并未得到中国的理解。    藤山在这一天会谈中强调说,中国方面对小坂外相表示尊敬并抱有好感,但是,中国在缔约谈判方面的态度同过去没有变化,还是强硬的。另外,还指出了小坂外相在“霸权”问题上的发言引起了误解,这就是在下述问题上使中国感到怀疑:一、外相对于宫泽的“霸权四项原则”是否完全作废,感到暧昧;二、如果小坂外相在霸权问题上要改变宫泽前外相的想法,原因何在?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月十三日刊登一条消息,题目是:《藤山爱一郎说:“中国对日政策不变”》,摘要如下: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访华代表团团长、自民党议员藤山爱一郎等在北京逗留了一周后,十二日在东京会见记者,在人们传说华国锋总理已就任新主席的气氛中,藤山说:“同中国方面的干部会谈后给我的印象是,中国的对日政策将和过去一样没有丝毫变化。”作为其讲话的根据,藤山援引了中国干部的下述谈话。中国干部强调说“要执行毛主席的路线”,藤山明确指出,中国方面已经确认“中国的对外政策不变,不仅仅指对日关系,而且包括对苏关系”。    藤山还介绍说,在日中和平友好条约问题上,中国方面再次强调基本原则完全不变。也就是说必须把“日中联合声明”中的第六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第七条(反对霸权)原封不动地写进条约正文中去。在九日的会谈中,谷牧副总理说:“(希望)早日缔约的方针不变。希望日本能排除第三国的阻碍,用行动作出决断”。透露出,中国暗中希望日本能撇开对苏的考虑,作出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