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07-11

第 1 版

1. 外国通讯社驻北京记者报道:首都群众和外国人士吊唁朱德同志

【路透社北京七月九日电】(记者:罗杰斯)中国的伟大的革命战士、传奇人物朱德的骨灰盒,今天安放在古老的紫禁城内的一座大殿里。    自中国进入哀悼期以来,外国人第一次参加了悼念朱德的活动。    外交官、留学生、记者和在这里安家的少数西方人在吊唁簿上签了名,然后到红旗覆盖着的朱的骨灰盒前默哀几秒钟。    朱的骨灰盒安放在劳动人民文化宫里。    在骨灰盒的上方悬挂着朱德的加黑框的像片,两侧是毛泽东主席和其他领导人送的花圈。    今天,当外国人走进太庙时,迎接他们的是中国的高级将领陈锡联、副总理陈永贵和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德。    外宾在朱的骨灰盒前默哀大约十秒钟,然后同朱德的家属握手。    【法新社北京七月九日电】(记者:比昂尼克)中国今天为朱德元帅的逝世举行了简单朴素的吊唁仪式。    吊唁仪式今天上午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始,将继续到星期六晚上。    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和几百个外国人到朱德元帅的骨灰盒前行礼志哀。前去吊唁的外国人中有苏联大使托尔斯季科夫、美国联络处主任盖茨和其他东西方国家外交官。    八亿中国人民的代表排成很长的队伍,在节奏缓慢的哀乐声中鱼贯而入,到骨灰盒前行礼。    代表中间有穿着绿军装、脱了军帽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他们胸前戴着志丧的白花,臂缠黑纱;还有男女工人和农民,多数穿着白衬衣、蓝长裤。    像周恩来逝世后的吊唁仪式一样,大厅的廊檐上悬着黑色和黄色的饰带,张挂着一条很长的横幅,黑地白字写着“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永垂不朽!”    【时事社东京七月九日电】北京九日消息:中国已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的吊唁仪式,九日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    在这座座落在天安门旁边的宫殿里,挤满了佩带黑纱的市民,他们在庄严的哀乐声中,向遗像志哀。日本驻中国大使小川等各国外交团和外国侨民也前往吊唁。    【路透社北京七月八日电】今天,朱德的遗体停放在北京一所医院里供公众瞻仰,中国开始了它的这位著名的战争英雄的四天的葬礼仪式。    在长安街旁边一条宁静的马路上的一所医院里,高级官员和“群众代表”排着队向朱的遗体告别。    没有邀请外国人向遗体告别。    一小群人冒着细雨伫立在医院附近。    朱德的名字将作为四十一年前在史诗般的长征中指挥了共产党部队的将军载入史册。    在到医院去向遗体告别的人中间,许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穿绿军装的军人。    朱德的遗体今晚由灵车载着经过群众夹道而立的首都街道,送去火化。数以千计的人等候了一个多小时,目送长长的送殡行列过去。    【法新社北京七月八日电】在政、军领导人以及中国人民各方面的代表向他最后告别之后,朱德元帅的遗体今晚将在这里火化。    这位老同志的遗体,今天白天停在北京一家医院里供人们瞻仰。    向人大常委会已故委员长最后告别的人戴着黑纱,排着队在他的灵床前走过。朱的遗体上覆盖着一大幅红旗    ——共产党的铁锤镰刀旗。    在医院的屋顶上,一面五星红旗下了半旗。医院大门前,小轿车、大客车和吉普车送来了许多领导人和大批的工农兵代表和其他男男女女,他们在人民中国的历史性人物之一的遗体前鞠躬致敬。

2. 英报报道:《在东欧一体化问题上的紧张关系》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七月六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在东欧一体化问题上的紧张关系》,摘要如下:    波兰的骚乱和迅速举行的罢工,表明了东欧政权在试图通过削减生活水平增长率来平衡其赤字累累的经济方面所面临的危险。波兰的骚乱和罢工,迫使波兰领导延期把食品价格涨价百分之百。    骚乱和罢工很可能增加来自苏联的经互会伙伴的压力,因为原料价格在一九七五年和今年年初上涨以后,还要上涨,东欧伙伴目前在压苏联克制价格的上涨。原料价格上涨主要对苏联有利(因为它是经互会的主要原料供应国),并且势将在东欧产生越来越糟的政治影响。    苏联发起争取经互会一体化的努力,与此同时,在想不到的方面碰到了麻烦。    然而,匈牙利领导人一方面试图把经互会一体化思想贩卖给多疑的公众,一方面公开表明见解:一体化要排除建立超国家计划机构,不要干涉经互会成员国走自己的经济道路。    六月二十四日波兰宣布提高食品价格的决定和迫使一天后撤销这个决定的公众抗议,突出说明每个经互会国家现在所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个问题是需要使食品供应和人民的需求达到平衡,而东欧农业正面临着重重困难,国家无法继续给予大笔津贴。    另一个问题是对付十多年来增加消费品生产的运动所造成的政治压力,这个运动是经互会国家的政府获得政治支持的主要原因,可是它们现在不得不遏制这一运动,以便支付价格大大提高的进口货。    【法新社柏林七月九日电】经互会在东柏林举行的三天会议结束时发表了一项公报。公报特别提到欧洲安全合作会议和最近欧洲共产党会议所规定的“泛欧原则”。

3. 日本教授坂本德松撰文分析亚洲和世界形势说:战争的危险正在增长

说战争也许不是明天就会爆发,但也未必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战争的危险在哪里?从根本上说在于苏美的对立和争霸    【本刊讯】日本《政界往来》杂志今年第六期刊登日本爱知大学教授坂本德松的文章,题目是《亚洲新的政治形势图》,摘要如下:    包括日本在内,世界政治形势图即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无论是亚洲,还是非洲,地区性的、部分形势图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都是联系着的,而且是根深蒂固的。    这决不是夸张,也不是说得过分。战争的危险正在增长。它也许不是明天就会爆发,但是可以认为,如果按照现在的事态发展,战争也未必是几十年以后“遥远的将来”的事。    要牢记,现在的世界形势既不是普遍认为的或者主观推测的那样稳定,也不是缓和。现在的世界形势决不是没有危险。各地都在冒烟,已经测到前震。虽然不是说这会立即导致世界大战,但冷静地看清激烈动荡的方向是重要的。美苏对立的格局那么,战争的危险究竟在哪里?从根本上说,还在于苏美的对立。人称美苏之间的紧张局势缓和了,在所谓这种缓和的格局中,近几年来,美苏一直处于争霸的状态。但现在其缓和的格局发生了动摇,或者被抛弃,美苏争夺正在逐渐暴露出来。    美苏之间,特别是苏联,一面在谈论缓和,一面又明显地增加军事开支。这从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发表的以下数字就能看出。    军事开支,一九七三年,苏联为九百二十亿美元,美国为七百八十五亿美元。一九七四年,苏联为九百三十亿美元,美国为七百七十九亿美元。很明显,在这里看到了苏联军事开支的攻势。但是另一方面,美国一九七七会计年度的国防费为一千○一十一亿美元,突破了一千亿美元的大关。今年一月份,美国恢复了中断十五年之久的向南斯拉夫出售武器,这是具有“牵制南斯拉夫靠近苏联”的意义。    另外,今年三月,美国为了恢复在土耳其的基地,决定从一九七七年起,四年中向土耳其提供大约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一般说来,美、苏对立的主要战场是欧洲,但是,美苏在第三世界即在亚洲、非洲的争霸中,苏联依然采取攻势。    苏联的军事费用占国民总产值的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五,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的军费占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在“社会主义”阵营中,苏联的军费比例也是最大的。把欧洲作为舞台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费,一九六八年最多,以后便逐步减少,但是华沙条约组织的军事费用却依然在增加。这种增加和减少的均势的变化,带来的不是缓和紧张,而是紧张加剧,这是必然的。    在日本,总是光强调中苏对立方面,忽略或轻视美苏对立方面,从全球来看,美苏的对立才是孕育战争危机、加剧紧张的基本矛盾。而且以安哥拉为顶点,为了制止苏联的进攻,美国正在渐渐明确地采取攻势。中国的外交政策批邓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发展,其意义是重大的。但是,不能想象这会立刻使中国的外交方针发生根本改变。特别是,把世界分成三个方面即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的第一世界、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的看法将不会改变。    不过,在由两个超级大国构成的第一世界中,中国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重点批评和攻击将日趋猛烈。即使在美苏对立的情况下,在美帝国主义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这两个帝国主义中,中国对自称是“社会主义”而搞扩张、侵略、干涉、分裂和颠覆活动的苏联的谴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将激化。(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而另一方面,所谓美国在一九七二年中美联合公报中所强调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说如果更忠实地履行关于霸权条款,美中接近将进一步得到促进。    美苏作为两个超级大国,继续争霸,世界形势动荡不安。美中接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当然,苏联不是对此置若罔闻,苏联虽然宣称同美国搞缓和,但还是继续加强军备,并且正在集中谴责和攻击中国。    在与这些情况的联系和矛盾中,亚洲所具有的意义越来越重要。中国以及第三世界的反帝、反殖和反霸路线将得到坚持和推进。印度支那的社会主义建设印度支那的形势正在迅速发展,这也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    确实正在重新描绘激剧变化的新形势的地图。    由殖民地到解放、独立,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想亲身聆听激剧变动的轰鸣,亲眼看看这种变革的情况,那么,就不能准确地把握印度支那的变化。    亚洲形势图的变化最为显著,足以使人眼花缭乱。同时,曾经谋求继承法国殖民地的美国失败了,那里正在建设社会主义,而且苏联正在展开“攻势”,这些都需要密切注意。动摇的东南亚国家在印度支那战争后的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的过程中,东南亚国家发生了激烈动摇。    在东盟国家中,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已同中国恢复了邦交,据说,将由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来“争夺最后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名次”。因此,李光耀总理的首次访华将使摇摆不定的东南亚的振幅进一步增大。苏联已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向新加坡渗透,既然李总理是在这种情况下访华的,那么,至少可以肯定,东南亚国家联盟的中立化基石已固定一个。印度次大陆的动向亚洲的新政治形势图是从印度支那开始的。在谈论亚洲形势时不免要涉及印度次大陆的动向。    在印度,一九七一年以来,苏联在和平友好合作协定的名义下扩大了它的势力,建立了同美国对抗的立足点。    苏联同埃及的友好关系出现了破绽。目前,苏联大概将积极地做工作,更强有力地把印度拉到自己一边来,把印度作为同美国争霸、遏制中国的立足点。    但是,以印度和苏联为靠山的拉赫曼时代的孟加拉国也成了历史的一幕,孟加拉国曾一再发生政变,此后采取了靠近巴基斯坦和亲华的方针。另外,巴基斯坦的布托政权似乎也不想复兴分离的骨肉兄弟孟加拉国,不妨说正在谋求以伊斯兰的名义,同以伊朗为首的伊斯兰国家合作,即所谓面向西方,重新建设和发展国家。整个印度次大陆的政治潮流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不得不说,按照对历史的展望和亚洲新的政治形势图去考虑日本的政治方向,是当务之急。让我们把耳朵贴在大地上,重新听听亚洲前进的脚步声吧,它将给我们以新的政治活力。

第 2 版

1. 福特九日在白宫对记者发表讲话

【美新处华盛顿七月九日电】福特总统说,不管美国的政治气候如何,他将同苏联签署“适当的”限制战略武器协议。    福特是于七月九日在椭圆形办公室举行的事先没有预定的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这番讲话的。    下面是福特谈话记录摘要:    就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来说,我已具体地说过,如果我们能达成一项很好的协议的话,我们将达成这项协议,而不管它会在竞选方面产生什么后果。我们现在正在全面分析我们最近的建议、苏联的反应或苏联的最近的建议,而且,如果我们能够在达成一项很好的限制战略武器协议方面取得进展,我当然要努力做到这一点,因为我认为,这是符合国家利益的和符合全人类的最大利益的。所以,就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而言,竞选活动不会影响任何决定。    据我所知,就对外政策而言,在任何其它主要方面,都不会有任何竞选方面的考虑。    我打算努力做到这一点。我并不是判断是否会达成协议,但是我们正在为此而努力。我们是否能达成一项协议,这是没有把握的。但是,如果我们能达成适当的协议的话,这是符合美国和全人类最大利益的。而且,我将这样做,不管由于我们的选举这里可能存在的政治气氛如何。

2. 西德总理施密特抵奥地利访问

【德新社维也纳七月八日电】正在访问的西德总理施密特和奥地利总理克赖斯基今天在这里商谈了有关国际形势和双边关系问题。    早些时候到达这里进行两天正式访问的施密特对记者说,大家都很赞同克赖斯基所建议的明年先举行西欧国家最高级会议,然后再举行检查赫尔辛基欧安会结果的贝尔格莱德会议。    【路透社维也纳七月八日电】西德总理施密特今天寻求奥地利支持一项欧洲共同市场的倡议,这项倡议要求在世界范围内采取的行动来反对恐怖活动。    在施密特抵达这里两小时之内两位总理就会谈讨论了恐怖活动问题。这两位政府领导人还讨论了东西方缓和的进展和贸易关系。

3. 西班牙新内阁宣誓就职

【合众国际社马德里七月八日电】新宣誓就职的苏亚雷斯政府面临日益增长的政治压力:反对派要求迅速实行民主化、群众举行罢工和街头抗议。    新内阁的十九名成员中午在卡洛斯国王的萨苏埃拉宫宣誓就职。    允诺要加速西班牙政治改革的苏亚雷斯说,第一次内阁会议将于明日举行。    这次会议可能研究如何对付甚至在这位四十三岁的首相宣布他的班子以前就已经开始增长的压力。    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要求大赦的示威群众同警察发生了冲突,这两个城市的数以千计的邮政人员的罢工已扩及外省。这些抗议活动同政府的更迭没有直接关系,但却表明了许多西班牙人对改革速度缓慢感到不耐烦。    邮政人员罢工的目的是要求提高工资和工会自由。    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数以千计的左翼示威群众七日夜举行示威游行,要求释放西班牙的大约六百名政治犯。

4. 西德报纸文章:《红军讨论其坦克的弱点》

【本刊讯】西德《南德意志报》六月十五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红军讨论其坦克的弱点》,摘要如下:    阿拉伯方面在赎罪日战争中惊人地使用了反坦克导弹,自那次战争以来,西方就一直在讨论坦克的前途问题。    在北约内,人们鉴于华沙条约组织的坦克优势,已开始从中获得某种希望,即军事技术看来有利于西方联盟。    苏联武装部队正在对坦克进行热烈的讨论。据美国战略研究家菲利普·A·卡贝尔在“伦敦战略研究所”的最近一期《生存》月刊中指出,仅在去年,在苏联的各专业刊物中就发表了五十多篇文章谈这一问题。据卡贝尔认为,早在一九七四年十一月就在马利诺夫斯基装甲兵学院举行了一次军事科学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对坚持苏联进攻战略(根据从近东战争中得出的认识)的意义表示怀疑。    在一九七五年一月的第二次这类会议上,正是现在已经去世了的国防部长格列奇科谈到了十月战争,他批评了本国的训练常规,并要求对反坦克技术的结论进行讨论。格列奇科在他的一九七五年出版的《苏联武装力量》一书中强调说,作为主要进攻武器的坦克变得更容易被摧毁,而且对它在战场上的使用也变得更为复杂了;反坦克的力量增大了。卡贝尔从这些和其他一些言论中得出的结论是,红军已经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了坦克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对红军产生了很大的忧虑。另外,人们在赫鲁晓夫时代就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    仅仅这一点就使人料想到,这些事在红军中是被观察得很仔细的,他们根本不搞简单的坦克死亡哲学。实际上,苏联的装备——也包括陆军的装备——早就不再单纯地以坦克为基础了。倒是步兵的全部摩托化在六十年代初期就产生了所谓的摩托化步兵师和一种专门的装甲运输车来作为运载它的武器系统。这种所谓的“武装运输车”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人员运输车。根据它的装备,它自己就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和冲击力。在苏联的进攻战略中对这种车辆的评价也是相当高的。    但是现在红军必须确认,正是这种这么重要的装甲运输车有成为新的手提反坦克武器的真正牺牲品的危险:步兵的反坦克导弹使它容易受摧毁的程度大于坦克的一倍多。这点在一种连锁反应中又对进攻中的坦克产生后果:如果装甲运输车比坦克更大量更迅速地失去战斗力,那么乘载在这些运输车里的步兵就必须提前“下车”,并且徒步继续进攻。这样一来坦克的进攻速度就再次被减低了。    在红军中对摆脱这种困境的出路有着不同的看法。一派打算重新用核武器为自己的进攻部队铺平道路。而炮兵却毛遂自荐并履行其摧毁性义务,以便打开缺口。最后是第三派,即坦克兵,他们认为突然袭击最有可能阻止对方进行动员并用反坦克武器设制一种纵深的防卫。在苏联军队中意见还是纷纭不一。但是在北约看来,在这一过程结束时是否能出现一支其结构和装备比较具有防御性,从而也是比较令人安心的红军,这仍然是在政治上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问题。

5. 德新社报道西德和美国计划联合生产一种供八十年代用的坦克

【德新社华盛顿七月三日电】今天获悉,西德和美国正在计划共同生产一种供八十年代使用的坦克。这种坦克也可供北约组织其他盟国使用。    西德国防部长勒伯尔和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昨晚在这里举行的会谈中,商定两国“将在几周内”就详细目的达成协议。    勒伯尔对记者们说,华盛顿同波恩正在考虑制造一种把美国和德国最新发展的最好的武器技术和质量结合起来的坦克。    如大炮、引擎和履带等最重要的部件是可以更换的。    两个国家当中任何一个国家将以自己生产的坦克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且能够在不受另一方的约束的情况下输出其产品。    勒伯尔认为,西德—美国的决定除了通过标准化节省金钱的这种实际考虑之外,也具有象征性的重要意义。

6. 香港《快报》评论《东欧局势中的定时炸弹》

【本刊讯】香港《快报》七月八日刊登一篇评论,题为《东欧局势中的定时炸弹》,副题为《从匈波等国物价狂涨看苏联的掠夺》,转载如下:    匈牙利人民对于他们的政府和苏联签订的一些“合作互助协定”作了一针见血的注释,例如“多瑙河航运合作互助协定”的意义是:苏联船只有权在多瑙河直线航行,匈牙利船只可以在不干扰苏船航线的原则下进行两岸摆渡。又如“苏匈经济合作互助协定”的意义是:苏联工业在新陈代谢中被淘汰的旧机器,以新机器的价格卖给匈牙利,由苏联火车运来,为了贴补运费,把匈牙利的谷物和肉类装满火车带回苏联。    这些不是笑话,而是匈牙利人民血泪生活的现实。匈牙利至今仍是一个农牧本位的国家,由于气候良好,土壤肥沃,匈牙利从来没有发生过粮荒,在“解放”以前,匈牙利一向是欧洲最讲究饮食的国家之一,即使现在香港的第一流西餐馆里,也仍然有一道名菜叫做“匈牙利牛肉”,但是今天的匈牙利却没有牛肉,所有匈牙利牛只都到莫斯科去补偿旧机器运费了。从本周开始,匈牙利全国肉类涨价百分之三十。照匈共卖国政府的说法,肉价大涨是因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肉类需求量大为增加”,好像匈牙利人民过去从来不吃牛肉似的。从今春开始已经陆续宣布涨价的计有:食糖、邮费、火车客票、面粉等等。难道这些涨价都是为了“需求量大增”?    但也有下降的。去年出口贸易下降百分之七,今年的国家经济计划中,把工业增长率由百分之六点六下降至百分之六,农业增产率由百分之三点七五下降至百分之三点五。    这种情形不仅出现于匈牙利一国,凡是参加苏联操纵的华沙公约经济互助委员会的东欧国家都出现了相同情况。    一经与苏联进行“经济合作”,其结果就是粮荒、肉荒再加百物腾贵。原因是凡与苏联签订经济合作协定的东欧国家,进出口贸易的价格皆由苏联订定,例如这些国家所需的工业品和石油都必须向苏联购买,在过去一年内,苏联的工业品出口价格提高了百分之五十,苏联的石油价格提高了一倍。而苏联进口的东欧粮食(包括谷类与肉类)则订价奇低,例如匈牙利卖给苏联的牛肉,每吨定价为匈币二百十五元,而在布达佩斯市场上的牛肉零售价原为每磅六十元,本周开始涨价至八十一元。卖给苏联的牛肉每吨价格只等于市价的二磅多一点。现在苏联慷慨同意把收购价格提高至每吨二百三十元,增加百分之七,但同时宣布把旧机器运交匈牙利的铁路运费提高百分之十六,因此匈牙利牛肉越来越不够抵偿苏联所索取的运费。卖国政府与社会帝国主义者狼狈为奸搜刮匈牙利物资,并把沉重负担转嫁在匈牙利人民身上。这种情况在其他东欧附庸国家也是一样。波兰上月底因提高面粉和肉类价格而在五大城市发生暴动,迫使波兰政府在本周初宣布取消加价。匈牙利人民在苏联驻军与卖国政府秘密警察的高压之下,目前尚未有明显的反抗行动,但是这种穷凶极恶的搜刮剥削,无疑将是引致东欧局势大爆炸的定时炸弹。

第 3 版

1. 苏亚非团结委员会就黎局势发表声明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九日电】题:苏联亚非团结委员会的呼吁    苏联亚非团结委员会发表声明说:“苏联人确信,黎巴嫩的危机,可能而且应该在没有任何外来干涉和在有关各方参加的情况下,在保证黎巴嫩独立、主权、领土完整的基础上,由黎巴嫩人自己解决。    声明强调指出,只有采取这个办法,反对侵略的阿拉伯力量在摆脱黎巴嫩危机时,才能不是被削弱和分散,而是更加团结地继续为解放被以色列占领者掠夺去的阿拉伯领土而进行合法斗争,争取在这个地区实现公正而持久的和平。    苏联亚非团结委员会呼吁黎巴嫩对立各方立即停火和停止屠杀。    【美联社莫斯科七月九日电】苏联今天明确支持巴勒斯坦在黎巴嫩的作用,实际上劝说叙利亚军队撤出那个战火纷飞的国家。    对黎巴嫩冲突的这种最新和最强烈的立场是在叙利亚外长阿卜杜勒·哈利姆·哈达姆结束了同克里姆林宫官员们的四天秘密会谈并离开莫斯科之后一天采取的。    大马士革消息灵通的叙利亚人士说,苏联支持哈达姆努力使巴勒斯坦人从黎巴嫩冲突中脱身。但苏联新近作的宣布似乎同这个消息有矛盾。    莫斯科的立场是在苏联亚非团结委员会发表的一项声明中提出的,该组织是一个公众组织,只反映共产党领导的路线。    该委员会要求“所有爱好和平的力量支持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和黎巴嫩的爱国进步力量,宣布他们同争取中东自由、和平与进步的各种力量团结在一起”。    声明公开敌视黎巴嫩的基督教长枪党,它说:“苏联人民相信,在没有外界干涉和在有关各方共同参加的情况下,根据保障黎巴嫩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黎巴嫩危机能够并且一定能够由黎巴嫩人民自己加以解决。”    这项声明还说:“叙利亚军队卷入黎巴嫩进一步恶化了局势。”    虽然克里姆林宫以前曾呼吁不要干涉黎巴嫩,并且对叙利亚军队的入侵公开持冷淡态度,但是,苏联人明确说他们反对叙利亚军队卷入这场冲突,这还是第一次。    叙利亚领导人坚持说,他们出兵是为了解决黎巴嫩问题,但是使莫斯科特别烦恼的是叙利亚军队一直同那里的巴勒斯坦人作战。    苏联的这项最新声明把长期酝酿的同叙利亚的分歧公开化了,叙利亚从莫斯科得到它的大部分武器,并且是享有克里姆林宫全力支持的少数中东国家之一。    来自中东的报道说,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已被邀请来这里进行紧急磋商,紧接着亚非团结委员会发表了这项声明。苏联方面没有证实这次访问,也不知道阿拉法特什么时候来访问。    【法新社莫斯科七月九日电】叙利亚外交部长哈达姆于昨天结束了对苏联的四天正式访问,这次访问一反惯例,一直处在沉默和秘密状态中,既没有发表公报,也没有发表讲话。    观察家们说,没有发表公报和讲话一般表明,双方陷入了僵局。    就连塔斯社也没有详细报道哈达姆的会晤或访问日程,但是双方显然集中讨论了叙利亚对黎巴嫩的入侵,苏联报刊对叙利亚入侵黎巴嫩作了尖锐的批评。

2. 埃塞俄比亚国家代表团到莫斯科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六日电】题:埃塞俄比亚代表团抵达莫斯科    以社会主义埃塞俄比亚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某委员会主席莫古斯·沃尔德    ·米凯尔为首的埃塞俄比亚国家代表团今天已抵达莫斯科。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七日电】苏联和埃塞俄比亚今天在克里姆林宫开始会谈。会谈是在友好的气氛中本着互相谅解的精神进行的,会谈时对有关苏埃友好关系的现状和进一步发展这种关系的方针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还就共同关心的若干迫切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谈将继续举行。    参加会谈的有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波诺马廖夫。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七日电】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说:“我们相信,苏联和埃塞俄比亚关系的发展将有助于加强非洲与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他是今天在苏联政府欢迎埃塞俄比亚国家代表团的宴会上说这番话的。他着重指出,在“诸如加强缓和、裁军这样的重大国际问题上,苏联和埃塞俄比亚都是采取共同的或极为接近的立场”。他表示希望“将来我们两国在国际舞台上就解决涉及人类命运的种种问题进行的合作,将更加密切而富有成效”。

3. 英报报道:《俄国人营救罗得西亚》

【本刊讯】英国《每日快报》七月三日以《俄国人营救罗得西亚》为题报道:    充满危机的罗得西亚经济,由于同苏联做了一笔令人震惊的四千五百万英镑的交易而有了很大的起色。    当俄国人获悉罗得西亚大批出口货物在今年早些时候积存在莫桑比克的马普托和贝拉两个港口的时候,他们就挤了进来。    莫桑比克总统萨莫拉·马谢尔于三月份封闭同罗得西亚的边界,同时西方又加紧了对罗得西亚总理史密斯政权的制裁,那时堆放在莫桑比克码头上的货物好象没有销路了。    据消息灵通的伦敦人士说,于是莫斯科就挤进来,向索尔兹伯里政府表示愿意用迅即付现款的办法买走这些货物。    罗得西亚积压的大批货物中包括“数量可观”的铬。

4. 英美西德对以色列抢走人质表示满意

【合众国际社伦敦七月五日电】英国政府今天对在恩德培机场营救了.一百多个人质一事第一次作出了反应,它说,它「非常高兴」,他们的生命得救了。    【德新处波恩七月五日电】政府发言人伯林七月四日说:    联邦政府对人质从恐怖分子的暴力下被解救出来表示极其满意和宽慰。在恐怖分子遭受失败之际,联邦政府谨向以色列政府、法国政府、瑞士政府和肯尼亚政府表示真诚感谢。    【路透社巴黎七月五日电】美国福特总统打电报给以色列总理拉宾对这次袭击表示满意。

5. 传利比亚给乌干达二十架战斗机

【合众国际社坎帕拉七月七日电】外交人士说,利比亚已经给了乌干达二十架法国造的海市蜃楼式喷气战斗机,这比以色列在四日袭击恩德培机场时所击毁的十一架苏联造的米格式飞机还要多。    他们说,他们所得到的消息表明,这二十架飞机只是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答应给予乌干达阿明总统的四十架这种飞机的第一批。    以色列人是在营救一百多名犹太人人质而进行的突然袭击时击毁这些米格飞机的,巴勒斯坦和德国的劫持者把这些人质扣留在恩德培机场。

6. 肯尼亚报纸评以色列侵袭乌干达

【本刊讯】肯尼亚《民族日报》七月五日发表一篇题为《阿明扮演了什么角色?》的社论,摘要如下:    关于在空中劫持飞机的劫持者在恩德培同早些时候已经来到乌干达的一些人集中在一起的消息一直没有得到证实,但是,消息是有意义的。    阿明由于安全释放了两批人质应当受到某种赞扬,但是,他的手就那么干净吗?这些仅仅是鳄鱼的眼泪吗?    尽管他在毛里求斯的非洲统一组织最高级会议上发表了激昂的声明,但是,他同劫持者谈判期间扮演的角色是令人怀疑的。他再三表示了他的亲巴勒斯坦感情。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及其支持者(当中阿明是最突出的一个)使用的办法的确是十分不光彩的。阿明大谈这个问题的人道主义的一面,但是,他的政权的反对者却象苍蝇一样地被杀死。    昨天在很多地方是欢乐的一天,人们高兴得热泪盈眶,感恩祈祷。事实再一次证明搞恐怖不能得到好处。我们相信这将使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支持它和它的这种作法的一些国家会注意到这一点。

第 4 版

1. 日报报道:《加强中立化的东南亚国家联盟》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七月二日刊登该报驻香港特派记者林慧儿的一条消息,题目是《加强中立化的东南亚国家联盟》,摘要如下:    在马尼拉举行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第九次外长会议的结果是,进一步明确了巩固内政和推进中立化的方向。香港的外交人士重视东盟这样的方向同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外交方向恰好“吻合”这一现状。从这一点可以预料,东盟将一面摸索谋求美中苏等大国对中立化的保证,一面进一步加紧建立脱离大国而独立的“地区”。    中国从今年四月接待埃及副总统穆巴拉克到六月接待澳大利亚总理弗雷泽为止,共接待了外国的七位主要首脑。但是,一系列会谈的共同项目是对苏强硬路线。中国之所以高度评价东盟的中立化和独立,也是由于在其长远的观点上有反对霸权的战略目标,认为东盟中立地区可以成为苏联进行扩张的屏障。    中国作为对苏战略的一环,特别重视东盟各国的稳定与经济独立。    但是,对成为不稳定因素之一的国内反政府集团继续采取静观态度,也可以说是最近的一个特色。    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继续采取依靠实力来稳定国内的政策。    此外,对于推进中立化的东盟各国来说,美国通过和菲律宾修改基地协定依然继续驻留美军是一个“奇妙的存在”。但是,这种美国的存在在目前状况下,对东盟各国仍然具有对付苏联扩张的“安全闸”的意义。    新加坡外长拉贾拉南也在乌尼拉说:“菲律宾的美军基地起着保障东盟安全的作用,在谋求建立中立区的情况下,美国的存在是必要的。”    不妨可以说,随同李光耀总理访华并参加了同毛泽东主席和华国锋总理等中国首脑举行的一系列会谈的拉贾拉南外长的这番话是极有暗示性的。    当前,东盟将走充实内政和促进中立化的道路,然而,把阻止苏联南下作为共同目标的美中共处潮流似将纳入这一方向。而且,东盟的这种方向对八月在斯里兰卡举行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起什么样的作用,这在建立东南亚中立区问题上是值得注意的。

2. 日报报道:《波利扬斯基拜访社会党书记长石桥》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七月八日刊登一条消息,题为《波利扬斯基大使拜访社会党书记长石桥,苏联同社会党向正式交流方向发展》,全文如下:    苏联驻日本大使波利扬斯基七日上午十一时在国会内的社会党委员长室同社会党书记长石桥会晤,会谈约一个半小时。这是这位大使四月到任以来,首次正式访问社会党领导干部。由于苏联方面提出“希望拜会社会党首脑”,才由石桥书记长出面接待的。可是,与此同时,成田委员长就在石桥和波利扬斯基会谈房间隔壁的众院第一委员会室,旁听洛克希德问题调查委员会举行的会议,再次表明了去年五月成田访华发表的日中联合声明中写进“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问题以来,苏联同社会党关系的不融洽。    当天的会谈,波利扬斯基大使首先说明了在东柏林举行的欧洲共产党会议的情况,询问了社会党对“霸权”问题的看法。石桥强调了该党的立场,他说,    “我们认为,反对霸权问题终究是个普遍原则”。特别当石桥说明:“日本在谈到别国的霸权主义之前,首先应该反省过去自己所搞的事情,前些天访华的江田副委员长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言的”,这位大使立即回答说,“明白了”。    这位大使再次邀请社会党代表团访苏,最后商定,正式交流待日本大选后再具体研究。    据说,这位大使对我国政局动向的前景和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的发展趋势表示重大关注,从而质问了社会党的看法。    社会党同苏联的关系,因去年(成田委员长同中日友协发表联合声明中写明)反对“霸权”问题而冷却下来。一九七三年、七四年来日访问的苏联活动家代表团也从去年停止了。中央一级的谈判中断了。但是,上月初,石桥会见记者时表明,社会党邀请的苏共中央委员会活动家代表团已确定年内来日访问,暗示双方恢复了友好关系。    石桥和波利扬斯基七日会谈时,双方商定要经常进行这种会谈。

3. 时事社报道:《苏联飞机两个编队接近日本本土》

【时事社东京七月七日电】题:苏联飞机两个编队接近日本本土,可能是去参加在冲绳南方进行的舰队训练    据防卫厅说,七日上午,六架苏联轰炸机(TU95)从千岛群岛飞来,经过日本的太平洋方面南下,飞向冲绳东方,另外,六架苏联反潜巡逻机(IL38)从日本海方面飞来,飞过对马海峡往南飞到冲绳东南方。苏联飞机通常的侦察飞行由两架飞机进行,而这次各六架编队的飞行是没有过的。    另一方面,三日上午驶近长崎县男女群岛和福江岛(五岛列岛)南下后进入太平洋的苏联导弹巡洋舰(克列斯塔级Ⅱ型,六千吨)、导弹驱逐舰(卡辛级,三千七百吨和四千三百吨)和加油舰(卡兹贝克号,八千二百吨),在那以后分为两队,于七日上午十一时前后,分别在冲绳东南方大约二百五十公里和冲绳东方六百公里的地方活动。防卫厅认为,今天接近本土的苏联飞机两个编队是以某种形式参加了训练活动。此外,从巡洋舰和驱逐舰的动向来看,两队好象要在七日半夜在冲绳东南方五百公里的地方会合,再进行反潜训练等。

4. 美“海盗一号”飞船再推迟降落火星日期

【美联社加州帕萨迪纳七月八日电】昨天有新的证据证明“海盗一号”飞船要在火星降落的目标地区表面,比照片所拍摄到的更加崎岖不平,因此“海盗一号”飞船登陆火星的日期将延迟,至少延期到七月二十日。    第一次探查降落时间订在七月四日,但是由于最初订的降落地点证明太危险,因此把降落时间延期到七月十七日。预定七月十七日先派遣该太空船的无人登陆舱降落火星表面。“海盗一号”飞船将改变它的运行轨道,今天转向寻找一个新的未经探查和绘图的地区。这个地区在以前的登陆点以西。“海盗一号”飞船官方人士说,待拍摄新地区的照片后,才决定是否准备在七月二十日降落火星,或者在七月二十二日返回到另一地点,尽管最近发现都是危险的。    周末期间,雷达观察站提供火星表面的新情报后,官方人士进行了一次十一小时的会议讨论,作出了上述决定。

5. 《纽约时报》报道:《莫斯科人民银行给新加坡招来麻烦》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六月二十六日发表安德尔曼发自新加坡的专电,题为《莫斯科人民银行给新加坡招来麻烦》,摘要如下:    总行设在伦敦,生意做得很大的俄国国营莫斯科人民银行在新加坡开业以来,造成了不少问题。    这家银行在新加坡这个东南亚金融中心开业已经整整五年了,它多次投资都吃了倒账,牵连进了一系列的公司破产事件中,弄得新加坡政府几次去查账。    可是,从广义说来,莫斯科人民银行在亚洲的业务的开展,却是同苏联势力在亚洲的扩大相一致的。结交朋友越来越多的观察家认为,莫斯科人民银行吃这么多倒账并不是由于生意经不精,而是为了要通过这种手段建立一个金融之网,把它想要结交的朋友笼络进来。    驻新加坡的一位西方外交家说:“我们一直在仔细观察这里的苏联人。你瞧瞧他们的大使馆,在过去大约一年内,扩大了也许有一倍,而苏联贸易代表团和航运机构还不算在内。”    莫斯科人民银行在其经理张宝光(新加坡华人)的主持下,已设法打进了华人社会。同时,莫斯科人民银行已在本地区各地在地产、航运和一系列将来极可能起重要作用的企业中掌握了资本。向老户头放款莫斯科人民银行成立时有资本三百万新元(合一百二十万美元),张宝光对他原来在华联银行的老户头放了一批款,同时也给各种各样的新企业放了款    ——主要是在马来西亚、香港和印度尼西亚投机性极大的地产业和原料业。    首先惹出麻烦来的是他对印度尼西亚的投资。一九七二年,有一家印度尼西亚报纸,显然是在雅加达政府的授意下,指责莫斯科人民银行露骨地扰乱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因为它贷款给用这笔贷款来囤积食糖操纵市场的印度尼西亚商人。    莫斯科人民银行否认这种说法,但是事实证明,这样的事情不过是被揭发的头一起。    最惊人的是,它深深地陷入了茂盛集团的危机,这个集团的董事长罗茂盛现在已经失踪,留下了一大批破产的公司、地产公司和银行。    但是,使新加坡金融当局和香港、吉隆坡的官员们特别恼火的是,据说在清查这家银行账目的过程中发现,莫斯科人民银行在某些国家——特别是在香港和马来西亚,通过茂盛集团的子公司之间复杂的关系供应资金。马来西亚担心渗透马来西亚特别担心的是,由于茂盛集团的瓦解,莫斯科人民银行可能在马来西亚掌握相当大的产权,因为它对这个八亿美元的大企业集团有六千万美元的债权。    在香港,当地有两个金融界的刊物公布了莫斯科人民银行与茂盛集团的关系,指出它是苏联打入香港的计划的一个内容。    目前,亚洲认真搞业务的银行家大多已根本不把莫斯科人民银行看成是一个健全的金融机构。在新加坡,莫斯科人民银行要借款时,其他银行向它收的同业间放款利息一贯要比向任何其他外国银行和有限制的银行所征收的利息为高。    人们越来越感到,北京对莫斯科人民银行的斥骂可能是确实有些道理的。新华社最近播发的北京《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说,莫斯科人民银行引起了东南亚“深刻的担心和憎恨”。《人民日报》说,“近年来,苏修已千方百计加紧在东南亚的经济扩张。”    这里许多的银行家与外交官已开始认真看待这样的指责。一个美国银行家上星期说,莫斯科人民银行除了在地产方面大量投资而外,还向新加坡一批船坞放款,以便能利用这些船坞为到新加坡停泊的大量苏联商船检修。这个美国银行家接着说:“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也许连军舰都会开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