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06-16
第 1 版
1. 叙军继续进攻黎南部地区的“左翼部队”
【合众国际社贝鲁特六月十四日电】叙利亚部队在开始向黎巴嫩南部挺进当中,于今天攻占了在赫尔蒙山附近的左翼分子的一个重要据点。巴勒斯坦领导人呼吁阿拉伯国家空运食品,以打破叙利亚对贝鲁特的“围困”。 在利比亚进行调解的和平会谈中断的仅仅几小时之后,叙利亚搞了最近的这次进军。贝鲁特的历时两天的停火失败了,双方用火箭炮和大炮激烈地交火,在前二十四小时中至少有七十人死亡,一百○五人受伤。 据巴勒斯坦—黎巴嫩左翼联合指挥部发表的一项军方公报说,叙利亚部队在一夜之间从东部的贝卡山谷南部进军到南部的阿尔库卜地区,同时占领了在赫尔蒙山(位于贝鲁特东南六十一公里)西坡附近的拉希亚的左翼分子的主要兵营。 【路透社贝鲁特六月十四日电】今天,重新发生在黎巴嫩某些地方的战斗有打乱阿拉伯联盟和利比亚为这个战乱频仍的国家谋求和平的努力的趋势。巴勒斯坦人指责叙利亚派出更多的部队。 据一家左翼报纸报道,巴勒斯坦突击队的领导人阿拉法特要求利比亚迅速派出部队来监督黎巴嫩的停火。 巴勒斯坦之声电台说,在过去二十四小时内,叙利亚又派了一批部队进入东部黎巴嫩,其中包括坦克营和火箭部队。 【法新社贝鲁特六月十四日电】黎巴嫩进步力量领导人琼卜拉特十四日下午要求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伊拉克和突尼斯“直接”武装干涉黎巴嫩,以“捍卫巴勒斯坦革命和全国(进步)运动抵抗叙利亚的入侵”。 琼卜拉特在对报界发表的讲话中强调这些力量必须立即“从海上或空中武装登陆”,并透露他已要求阿拉伯联盟秘书长里亚德“马上来黎巴嫩了解叙利亚人的真实用心。这些叙利亚人企图用拖延手段来争取时间并使人民挨饿,以继续推行他们反对黎巴嫩全国(进步)运动和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阴谋”。 琼卜拉特还说,“将以巴勒斯坦革命和黎巴嫩进步政党的名义给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发一份关于黎巴嫩形势的备忘录”。 【合众国际社贝鲁特六月十四日电】左翼分子领导人琼卜拉特会见了阿拉伯国家驻贝鲁特大使,事后,琼卜拉特说,他要求这些国家的政府立即向贝鲁特空运或海运粮食,打破叙利亚对黎巴嫩的贝鲁特、西顿和特里波利等主要港口的供应封锁。 他说,巴勒斯坦—左翼指挥部还向苏联、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会发出呼吁,要求它们“为了我们而进行干涉”。 【法新社大马士革六月十四日电】阿盟秘书长里亚德说,要组织派驻黎巴嫩维持和平部队可能需要上万人。 他在讲话中说,组织这支阿盟部队将需要“六千到一万人,这要看同黎巴嫩有牵连的各方取得多大程度的谅解,实行停火的情况以及这支部队活动的地区有多大”。里亚德说,维持和平部队可能在十天内派往黎巴嫩。
2. 美国防部长将访肯尼亚和扎伊尔
五角大楼官员说美同意讨论向肯、扎提供军援问题是为抵销苏在非洲影响所采取的一个新的重要的政策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六月十四日刊载刘易斯发自布鲁塞尔的一篇专稿,题为《美国将讨论援助肯尼亚和扎伊尔的武器计划》,《改变政策是要抵销苏联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军事影响》,《拉姆斯菲尔德将进行访问》,《国防部长本周将飞赴内罗毕和金沙萨以便了解需要什么》,摘要如下: 据五角大楼的高级官员们说,美国已经同意讨论向肯尼亚和扎伊尔提供军事援助项目的计划,这是为抵销苏联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和武器能力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新的政策方针。 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一个专家小组(他们到这里是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一系列会议的)将从布鲁塞尔飞抵内罗毕和金沙萨,同那里的领导人讨论他们提出的提供武器和帮助训练的要求。一位美国国防部长访问非洲执行一项官方的使命,这是第一次。拉姆斯菲尔德进行的讨论将是基辛格上月访问非洲时进行的讨论的继续。 官员们说,肯尼亚对苏联在索马里的一些设施感到不安,因此主要希望得到战斗机。另一方面,扎伊尔对安哥拉的抱敌对态度的地面部队感到不安,因此主要想得到反坦克装备和进行地面防御的其他装备。 美国已经对下述情况变得越来越感到关切:苏联在非洲之角的索马里拥有的控制着石油航运线的基地和在非洲西岸的面对着中大西洋和南大西洋的基地可以被用来破坏西方的海上交通。 向肯尼亚和扎伊尔提供的军事援助不会影响上述可能性。但是,这样做会被认为是一种表示,表明美国希望抵销俄国人在非洲的影响和愿意支持正在感到亲苏邻国的威胁的非洲各国。 官员们表明,这些计划也是对北约组织的领导人所说的苏联新的全球战略作出的一种反应。
3. 叙利亚举行军事演习
【美联社尼科西亚六月十四日电】大马士革电台报道,叙利亚地面和防空部队今天在叙利亚某地举行了军事演习。此间收听到的这则广播说,阿萨德总统的兄弟里法特·阿萨德中校指挥了这次演习。 由于伊拉克调动了部队并且批评叙利亚以调解者的身份卷入了黎巴嫩内战,叙利亚和伊拉克正在进行舌战。 叙利亚军事演习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的,即黎巴嫩左翼军阀琼卜拉特要求伊拉克、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派伞兵和战斗机制止叙利亚对黎巴嫩的军事干涉。
4. 日报报道:《弗雷泽将访日 访华时对苏问题成为焦点》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六月十四日刊登一篇报道,题目是《澳大利亚总理弗雷泽将于明日访问日本,将讨论包括安全保障问题在内的问题,并签订“友好基本条约”。访华时对苏问题成为焦点》,摘要如下: 澳大利亚总理弗雷泽将于十五日访问日本,同三木首相签订已经进行近三年谈判的“日澳友好基本条约”。这项条约将规定今后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估计人们对它的评价正如这位总理自己所说的那样:“由于缔结条约,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三国之间的关系将得到进一步的协调,这将间接地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安全联系在一起”(在堪培拉会见记者时的谈话)。弗雷泽总理离开日本后还将访问北京,同中国首脑举行会谈。对于这位总理来说,访问日中两国是他执政以来初次面临的一个关口,引起人们的注目。 去年十一月,工党的惠特拉姆总理下台,弗雷泽总理开始执政,他打算把原工党政权所采取的以不结盟中立路线为基轴的外交方针,改变为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积极的对美协调路线。六月一日,他在众议院发表的外交演说中说:“我们有着同东南亚各国一致的认识:即,决不允许大国在这一地区实行统治。苏联在东南亚地区扩大它的统治力量,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苏联在印度洋配置庞大的力量,对日本来说,也绝非好事。反过来说,中国、日本、美国三国关系过于密切,对苏联来说,也不会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对于苏联在亚洲的扩张表示了高度的警惕。弗雷泽总理谈及日本问题时说:“日本对于澳大利亚的政治、经济和安全保障方面的长远利益来说,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即在世界上也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同日本在经济上的重要性相匹敌。” 他谈及美国问题时强调说:“全世界决不能失去对美国外交政策的信任。澳大利亚的安全保障问题,有赖于美国承担的任务甚多。只有美国,才是能够同苏联实力保持均衡的唯一国家。”弗雷泽总理正在大幅度地改变外交和国防政策。 据认为,这种动向是和福特总统去年十二月访华后发表的“新太平洋主义”相呼应的。 估计,弗雷泽总理希望把“日澳条约”,作为两国关系更加密切的象征,并通过这次访日扩大两国首脑的会谈内容,不仅谈经济问题,而且也希望谈两国周围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问题乃至安全保障问题。 因此,比对这位总理访问日本更加关心的是访华问题。弗雷泽总理在不久前的外交演说中说:“澳大利亚对于苏联在太平洋的动静,抱有和中国同样的关心。” 他还说:“中国是一个能够对和平与稳定做出积极贡献的国家。我们欢迎日中之间的通商关系得到发展。我们自己也正在期待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也就是说,在苏联的“威胁”问题上,采取与中国相同的立场,弗雷泽总理的这种想法,可以说是这次访华的重要原因。通过访华,增进同中国的关系和加深理解。估计他在同中国首脑举行的会谈中,苏联问题将成为一个焦点。 【路透社堪培拉六月十二日电】弗雷泽总理将访问东京和北京,以谋求加强同这两个亚洲国家的关系。他认为,同这两个国家加强关系对澳大利亚实现繁荣与和平是个关键。 他下周访问东京的目的,是同澳大利亚这个最大的贸易伙伴加强贸易关系,而随后对北京的访问将使他能同华国锋总理和其他中国领导人会晤,他认为这是对苏联在东南亚的威胁的重大抗衡。
第 2 版
1. 北约核计划小组举行会议
【法新社布鲁塞尔六月十四日电】一位消息灵通的军事人士今天在北约总部说,使美国核力量现代化的一项计划要求减少储存在欧洲大陆上的战术核武器的数目。 这位人士接着说,为了弥补这种武器的减少,美国核潜艇运载的以海上为基地的弹道导弹的数目将要增加。 这个计划是今天在这里的北约核计划小组会议上通过的几个计划之一。这次会议是在秘书长伦斯主持下举行的。 这位军事人士说,美国这个计划一部分是由于下述看法而制订的:美国潜艇运载的导弹所引起的“政治”问题会比在北约国家——例如意大利——储存的导弹所引起的这种问题为少。 这位人士继续说,美国使核力量现代化的计划涉及三个方面的改进:战术核武器的射程、准确性和灵活性。他说,为了实现这些改进,潘兴式导弹将要现代化,诚实的约翰式和中士式导弹在包括西德和荷兰在内的一些国家中将用长矛式取代之。 之所以需要现代化,是因为在六十年代初期生产的这些武器已陈旧过时,因为必须保持一种可信的遏阻力量,还因为东西方在维也纳举行关于共同均衡减少军事力量的谈判。 北约一位专家说,“不进行现代化等于向华沙条约国家送礼。” 据传这种改变还会满足西德的这种愿望:提高西方防务的质量,而不是提高它的火力。 【合众国际社布鲁塞尔六月十四日电】美国官员今天说,北约核计划小组委员会原则上同意美国的一项关于提高欧洲的原子武器的命中率的建议。他们又说,但是原子武器的数目——七千个 ——将不会改变。 昨天的讨论大部分集中于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今年一月汉堡会议上提出的一项关于改进欧洲司令官现有的核武器质量的文件。 一位官员说:“他们接受了这个文件,但请注意,不是每个细节都接受,而只是同意总的思想。”
2. 美报文章:《莫斯科着手“骑在德国人身上”》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六月一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莫斯科着手“骑在德国人身上”》,摘要如下: 苏联和东德在生活水平上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距,这给两国提出了一个敏感的问题,这两国结成的关系仍然是战胜国和战败国、保护国和被保护国的关系。 总的看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现在是东方集团最繁荣的国家。头一回从莫斯科来东德访问的人对某些差异感到惊讶。食品较丰富,品种也较多;服装质量较好,也比较时髦;其它消费品的质量也一直比较高。 这里的外交官们说,为了对付这种差异,莫斯科正加紧控制东德的经济,从它提供的基本原料捞取更多的钱,同时要求东柏林更多地参加苏联的工程项目。据专家们说,结果可能使东德的发展放慢速度。 克里姆林宫正在控制六十年代初开始发生的倾向,当时东德获准大大发展一个时期,主要是为了对付那种令人不快的同西德相对比的情况,这种对比使得成百万人越境逃往西德。 自从筑起柏林墙而使逃跑更困难更危险以来,东德在这十五年内已作为一个主要工业国崛起,现在自称是世界上第八个最大的工业国。特别是在过去五年内,这种潜力已被用来提高生活水平。 根据西柏林分析家们所搜集的数字,现在,东德每人的消费量如按花费的钱数来计算,要比苏联高一倍多。比起其他东欧国家来说,东德每人的消费量也是大得多。 这里所取得的进展益发引人注目,因为由于战败而遭到削弱的东德经济的大部分剩余资源,在苏联人接管时被掠夺了。整个工厂、铁路器材、木材以及牲畜 ——这些物资总共价值一百亿至二百亿美元 ——都运往苏联。 整整过了十年,莫斯科才同意不那么坚持要东德将其一部分产品作为赔偿费。此外,东德同它在西方的传统原料供应国的联系也被割断了。 今天,据说,东德工人每小时的产量比西德工人少三分之一。然而,他们成功地克服了巨大障碍,恢复了经济。 柏林的一位作家笑了笑,说,“我们毕竟也是德国人。” 但莫斯科显然仍然存在某种怀疑。 不久前在此举行的一次宴会上,一位显然有点醉意的苏联高级官员向一位西方外交官吐露了对他的东德同志的真实感想。 这位俄国人坚信地说:“如果你不骑在德国人身上,那么德国人就要骑在你的身上。” 苏联人无疑还担心东德财富对驻扎在那里的四十万苏联军人和大批苏联游览者的影响。 苏联对越来越大的差距感到的担心在两年前开始公开化了。“拉平社会主义各国经济”的口号已成为克里姆林宫的一些言论中经常出现的主题,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今年二月的二十五大上作的主要报告中还提到了这句口号。莫斯科很快就亮出自己的王牌,突然地和大幅度地提高卖给东欧集团其它国家的原料的价格。其它国家感受到了这种影响(主要是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兰),但东德受到的打击最重。 一些人士说,自一九七四年以来,东德的燃料价格增加了两倍,因为东德百分之八十九的石油靠莫斯科供应。 经济学家们预计,提高东德产品(如电子计算机)的价格,只能弥补它增加的开支的三分之二,这就是说要么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否则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就要放慢。 在进一步使东欧集团经济一体化的幌子下,莫斯科把预计东德要在苏联的能源资源中进行的投资的总数加了一倍。虽然这些工程最终将使东德人获得更多的他们所需要的资源,(苏联人自己的需求量比供应能力增加得更快),但这项费用使东德又增添了一项沉重的负担。 东德的经济形势同欧洲共产党集团的其他国家一样,受到了西方通货膨胀的严重影响。而且,由于东德的农业基础薄弱,去年它从美国和其它国家进口的粮食(按每人平均计算)甚至比苏联还多。 在履行更为需要的住房建设的诺言和实现不提高主要消费品和食品价格的保证方面,东德当局面临着一场重大的挑战。有一个地方他们不像会从那里获得多大同情,这个地方就是莫斯科。
3. 英报报道:《俄国在第三世界“正失去影响”》
【本刊讯】英《每日电讯报》六月十二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俄国在第三世界“正失去影响”》,摘要如下: 外交部人士认为工业化国家同第三世界之间的经济“对话”同俄国人“完全无关”,这一情况正在导致苏联的政治影响的下降。 由于最近联合国在内罗毕举行的贸易和发展会议,俄国的影响几乎减少了。 在现在进行的费劲的谈判中,俄国越来越远地被排挤出去。在联合国,它遭到没料到的人士攻击它对待人权的态度。被争论弄得很厌烦英国人士认为有两种因素在起作用。一是俄国经济的弱点,另一个是不结盟国家对就共产主义和它相对立的各种牌号的主义进行的“理论”争论感到厌烦。 与这些事态发展相一致的是联合国内部的变化。它注意的焦点日益集中在经济问题上而不那么集中在政治问题上了。西方的大好机会一位很有资格对形势进行全面观察的官员认为,通过削弱俄国的政治影响来扩大西方的政治影响的前景是无量的。 据认为,甚至安哥拉(在那里,俄国人成功地支持了获胜的一方)也不会具有很持久的影响。
4. 美报说南苏已就欧洲党会议问题达成协议苏已答应接受南提出的全部要求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六月十二日自贝尔格莱德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今天透露,在经过深入细致的双边谈判之后,南斯拉夫和苏联已就拟议中的欧洲共产党最高级会议达成协议,协议包括苏联接受南斯拉夫提出的全部重要要求。 但是据说,在目前东柏林的筹备会议上,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三国共产党对会议的文件草案提出了新的反对意见。如果拟议中的最高级会议要象俄国人建议的那样在六月二十九日开幕,这些异议必须解决。 南苏协议是在本周早些时候当苏共中央书记卡图谢夫和南斯拉夫高级官员于这里进行谈判时达成的。 据南斯拉夫人士说,双方都作了让步。据说俄国人已同意了南斯拉夫提出的七点修正意见中包含的所有关键立场。 这项协议目前似乎为南斯拉夫参加最高级会议打开了道路。
5. 欧洲共产党会议筹备会再次休会
【路透社东柏林六月十二日电】这里今天宣布,欧洲共产党官员们再次暂停他们为筹备欧洲党会议而举行的会谈。 有些人士昨天说,苏联和某些西欧党在这个计划要召开的会议的细节上仍有分歧。 会谈又一次延期表明有些问题仍然有待于解决,看来这对苏联想在今年夏天召开欧洲党会议的希望是一个打击。 这里的共产党人士说,各党官员将于月底再一次在这里会晤。
6. 德斯坦谈法英关系等问题
【美联社伦敦六月十三日电】本周将访问英国的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在《观察家报》今天刊登的与肯尼思·哈里斯的一次长篇谈话中说:“欧洲各国领导人对欧洲的看法是不够明确的……因此就没有共同的看法,我们是孤立地处理问题的。” 哈里斯问,法国怎样使它向南非出售两个核反应堆的作法同他所谓当前关于更加有效地控制核武器的国际决定协调起来。 吉斯卡尔断言,这些出售“绝对符合关于不扩散核武器的伦敦会谈作出的决定的”。 这位总统认为故总统戴高乐使法国——“因战争而受到耻辱的国家”——恢复了自信和尊严。 吉斯卡尔又说:“既然调整已经出现,我认为对法国来说重要的是,要按照世界和现实的目前情况来看待它们……毕竟,当法国按照世界的真实情况来看待世界时,它才发挥了最真实的影响。” 吉斯卡尔又说,英国和法国“是具有世界范围的经验的国家。因此我看英国,象我看法国一样,认为它起的作用是这样一些国家的作用,这些国家不仅忙于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还必须利用它们的世界范围的经验干预世界事务,特别是在讨论这些事务的一切国际机构中进行干预”。 【法新社伦敦六月十三日电】德斯坦总统强调,英国必须更明确地说明它参加欧洲共同体的经济制度。
第 3 版
1. 英·甘地说她的苏联之行有助于加强两国友谊
美联社说驻莫斯科外交官把英·甘地访苏看成一种亲善姿态,而不是在两国关系中开辟新的基础;法新社说苏印宣言对亚安体系只下了含糊的定义,未就两国货币比价达成协议 【法新社新德里六月十三日电】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在去苏联进行六天正式访问之后今天回到了这里。她说,此行有助于加强两国间的友谊并为它们之间的经济合作扫清了新的道路。 【塔斯社新德里六月十三日电】印度总理英 ·甘地结束了对苏联的正式访问,今天回到这里。 英迪拉·甘地在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说,这是一次卓有成效的访问。它有助于进一步增进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访问期间,我们讨论了双方共同关心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有关扩大经济合作并使之扩展到新的领域的问题。印度总理特别指出了苏联给予她的热情款待,并强调说,她认为这种热情款待是苏联人民真诚友好的表现。 【法新社莫斯科六月十三日电】根据英迪拉 ·甘地总理今天在结束对这里的访问时所签署的一项宣言,印度和苏联对于它们上星期在亚洲集体安全问题上的共同看法仅仅下了一个非常含糊的定义。 但是这项宣言(今天同时在莫斯科和新德里加以发表)表明,两国在要求接纳越南加入联合国、重新统一朝鲜和取消在东南亚和印度洋上的军事基地的问题上看法是一致的。 观察家们强调说,虽然甘地夫人星期五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她在同苏联官员的会谈中触及到中国问题,但是宣言中没有提到中国。 两国一般地重申了它们在几个问题上的一致意见,例如:必须继续裁军、塞浦路斯局势和中东局势、支持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的民族解放运动、不结盟运动的重要性以及需要改革国际经济体系。苏联和印度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没有任何新东西。至于双边关系,宣言也没有透露多少新的情况。 在商业交流方面,两国将继续在有色冶金、纺织工业、电子、农业及“其它”领域实行合作。 然而,没有就印度卢比与苏联卢布的比价问题达成协议。 【路透社莫斯科六月十三日电】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结束对苏联的五天访问之后发表了一项联合宣言。这项原文有四千字的宣言说,两国“特别重视通过世界上这一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地区的所有国家的共同努力来广泛发展互利合作和加强亚洲的和平与稳定”。 看来,上述这种提法是印度在赞同莫斯科长期来提出的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对这一计划甘地夫人在过去表示持保留态度——的呼吁方面愿意作的最大限度的表示。 但是宣言又使用了莫斯科在最近几个月为这一主张所使用的新措词——“在这个大陆各国共同努力的基础上确保亚洲的安全。” 关于亚洲部分,今天的宣言呼吁在国家相互关系中“尊重主权和边界的不可侵犯”,据认为这是拟议中的亚安体系的一个原则。 该文件的全称是《进一步发展苏印友好合作宣言》。文件说,两国“特别重视”加强它们的关系。 宣言说,印度和苏联决定使两国间的政治磋商“有系统和有实质内容”,并同意两国领导人经常举行会谈。 文件中未提到因为苏联最近决定抬高卢布对卢比的比价——这样印度在同莫斯科的贸易中的支出就将增加——而正在进行的谈判。 【共同社东京六月十三日电】莫斯科十三日电:印度总理英·甘地结束访苏踏上了回国的旅程,同时发表了十一日签署的印度苏联宣言。 宣言确认了一九七一年八月缔结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的重要性,并且进一步强调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但是,宣言中没有表明印度方面对苏联倡议的“亚洲集体安全设想”的具体态度。这一点和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勃列日涅夫访印时的宣言一样,仅仅谈到苏联建议实现这个设想,作为它的基础列举了领土完整、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和相互经济合作的原则。 这表明,印度依然意识到亚洲各国对这个设想不关心,意识到对华关系,而没有改变不轻易赞同这个设想的态度。 但是,宣言同时暗示苏联方面也承认了印度同巴基斯坦和解,并在此之前决定恢复和中国的大使级外交关系的立场。 总的来说,宣言强调友好关系,却也包括这样的侧面:在开头的“排除外部的煽动”和对亚洲的稳定表示积极姿态等方面,苏联的设想取得了进展。但是,同时,双方重申了要为不结盟主义的和平与安全保障作出贡献,强调印度开始采取的立场,和这一点联系起来也并不是不存在微妙的措辞。归根结底,可以说,宣言说明了,首先重视同印度的关系,同时摸索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的苏联外交同在亚洲的变动中开始采取新路线的印度的关系是复杂的。 【美联社莫斯科六月十三日电】这里许多外交官把甘地夫人的这次访问看成是一种亲善姿态,而不是试图在两国已经热烈的关系方面开辟新的基础,没有发表新的重大协议。 但是甘地夫人多次同苏联领导人举行了会谈,并且在电视中播送了她发表的颂扬苏印友谊的讲话。公报中有许多话是重申一九七一年签订的印苏友好条约的。 尽管甘地夫人保证苏印关系仍然和以往一样热烈,但是研究印度政治情况的消息灵通的观察家们说,看来自从一九六九年她牢固地控制了本国领导权以来,她比任何时候都更独立于克里姆林宫的影响。
2. 自印逃回的孟加拉国国民揭露印边防部队武装和训练歹徒袭击孟
【本刊讯】《孟加拉国时报》六月十二日报道: 十一日设法从孟印边界对过的兵营逃出的十二名孟加拉国国民作证说,印度边防部队直接插手组织歹徒袭击,对他们进行训练和提供武器,以破坏孟加拉国的安宁、领土完整和主权。 这些逃出者说,越境到印度的孟加拉国国民现在完全醒悟了,都想回来。但是,他们受到卡德尔·西迪基的追随者和印度边防部队的严密监视,印度边防部队正在对他们进行训练和提供武器,以便对孟加拉国发动进攻。 这些逃出者说,在齐亚·拉赫曼少将最近发布大赦令后,现在在印度的误入歧途的孟加拉国青年中有的已认识到他们所作所为是反对自己的人民、祖国和政府的。现在,他们很后悔,情绪很低,他们由于受阴谋分子唆使从事颠覆活动而使自己脱离本国人民而孤立。 这些经受惨痛的经验教训后从印度回来的孟加拉国国民,还述说了边界的那一边要威胁孟加拉国主权的阴谋的详细情况。这些回来的人讲的情况进一步说明了他们大多数人都醒悟了,看穿了印度要侵犯孟加拉国主权的不可告人的阴谋。虽然他们现在想回来,但是所设下的重重障碍使他们不得不留在印度境内。
3. 印度反对党在印实行紧急状态法一周年时出版报纸抗议英·甘地政府实行新闻检查法和独裁统治
【路透社新德里六月十一日电】反对党工作人员在这里散发了他们自己的报纸,以抗议新闻检查和作为在印度国内实行紧急状态法治理一周年的时候的一种表示。 这份叫做《真实消息》的报纸有十二页,它的第一期,用的十二日的日期,以引起人们注意去年六月十二日发生的事件,据它说,这些事件导致了两星期后宣布紧急状态。 这种影印和专人散发的报纸说:“阿拉哈巴德高等法院判处英·甘地犯有选举舞弊罪,古吉拉特邦的选民在邦选举中拒绝选她,而且她在自己的党内也可以听到不祥的怨言。” 反对党的头面人物纳拉扬在为第一期写的发刊词中说:“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六日这一天,将作为印度独立后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来纪念…… “印度原来是一个过得去的民主国家,而一夜之间却变成了个人的独裁的国家。” 七十三岁的纳拉扬是四个主要的非共反对党领导人计划于本月晚些时候成立的新的全国反对阵线的赞助人。 他号召公民在六月二十六日举行公众集会和游行维护他们的自由权利,以验证甘地夫人所说的印度仍然是民主国家的说法。 他说:在实行紧急状态一周年的日子,应该“教育群众懂得民众自由的意义和准则不仅是民主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本身的基础”。 这种报纸是由反对紧急状态的联合反对阵线人民斗争委员会出版的,计划每两周出一期。 这份报纸宣布,反对派的主张仍是和平反抗。 创刊号还要求结束新闻检查,释放反对党领导人,以便同政府举行谈判,以及在大选之前取消紧急状态。大选目前定于明年三月举行。
4. 孟加拉国政府释放政治犯
【路透社达卡六月五日电】孟加拉国政府又从狱中释放了穆吉布·拉赫曼关押的二百八十五名政治犯。 政府就昨天的释放发表了声明说,自从去年八月的军事政变中穆吉布被杀以来,已有一千二百四十三名政治犯获释。 穆吉布的人民联盟总书记,因其财产超过他的正当收入,昨天被一军事法院判了五年徒刑。 该法院说,对于前议员齐鲁尔·拉赫曼,由于他在七一年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的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对他作了宽大处理。法院没收了他价值二千英镑的财产。 《孟加拉国观察家报》今天报道,昨晚,警方以贪污和挪用公款的罪名逮捕了达卡大学前副校长阿卜杜勒·马丁·乔杜里博士。乔杜里博士是在一九七三年任副校长的,但是去年政变发生后不久就辞去此职,回到了原职任物理学教授。
5. 孟加拉国部分地区暴雨成灾
【路透社达卡六月十一日电】官员们报告说,由于下了三天暴雨,孟加拉国三大河流——布拉马普特拉河、朱木拿河、恒河——的水位已升到危险水位以上,今天在孟加拉国南部有二十一人被洪水卷走。 在重要港口吉大港,三十小时里下了四十五厘米的雨。 在东北部的锡尔赫特县,有一片五百二十平方公里以上的地方被淹在水里,火车运行中断。锡尔赫特和吉大港之间的国内班机暂停飞行,因为两处机场都被水淹。 水灾地区的上空仍然乌云密布。.
6. 印度社会党领袖乔治·费尔南德斯被捕
【法新社新德里六月十一日电】据今天这里宣布:印度社会党的著名领导人乔治·费尔南德斯昨天在加尔各答被捕。他曾组织一九七四年的铁路罢工,这次罢工被政府用武力镇压下去。去年六月甘地总理宣布紧急状态后一直在逃。
第 4 版
1. 英国作家格林在港谈访华观感和世局发展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六月八日、九日和十日连载一篇专访,题目是《访格林谈中国》,摘转如下: (《文汇报》编者按:英国作家兼记者、英中了解协会主席费利克斯·格林,日前前往我国访问。在前往罗湖的火车上,格林接受了本报记者的访问,畅谈了他对中国革命的看法,并对世界局势的发展提出他的一些见解。) 问:你可否谈谈西方社会人士对新中国的认识和了解? 答:我记得,一九五七年我首次访华返美后(当时我旅居美国),我所说的关于中国的每句话,都受到右派政客和对新中国存有偏见的人士的攻击,希望对新中国的认识和了解不再采取鸵鸟政策的人非常少,而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则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杜鲁门当时已卸任总统职务,但他在民主党的影响还很大。他写了一张字条给我,字条写着:“我听说你曾到过中国,若你路过堪萨斯州时(杜鲁门当时住在那里),请你顺道来探访我。”当我路经那里时,我真的去探访他。见面时,他第一句话便问:“告诉我,我们对中国的认识,是否真的如鸵鸟那样埋首沙堆?”我答道:“是的,先生,而且埋得非常深!”他立即说:“告诉我关于中国的实况吧!”结果,在以后的一个小时内,我讲述了我在中国的见闻。后来,他对我说:“你的见闻非常有趣,我希望你能写一个详细的报告给我。”我回答说:“可以,但要有一个条件:就是你必须认真阅读它,我不希望花整个月的时间来预备这份报告,而最后你却看也不看的便放在资料柜中。”他允诺道:“我不单会详细阅读,我还会把它分发到民主党的外交事务谘询委员会去。”后来,我写了一份报告给杜鲁门。他真的把它印发到有关人士中去。 在六十年代里,我曾多次访华。六十年代初期,我拍摄了第一部介绍中国的纪录片,片名就叫《中国》。那时,美国的政客和资本家还是非常敌视新中国。我记得我曾在纽约一间试映室放给二十名电影发行商看,但电影还未放完,大部分人已陆续离去,最后只剩下两人。他们向我说:“格林先生,你真是何等幼稚!你以为美国会有人去看你这部中国纪录片吗?!”但我对美国人民很有信心,我觉得他们虽长期受反动宣传的影响,但他们始终希望了解新中国实况的。于是,虽然我没有钱,但我在纽约租了一间戏院,租期一连十四个星期,每天放映七场,结果场场座无虚设,而且每天还出现轮候购票的人龙。很多美国华侨也来观看,很多人边看边感动得流下泪来。他们说:“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我们祖国的真实面貌,我们的新中国真可爱!” 随着时间的迁移,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建设取得伟大的成就,国际威望日渐提高,人们开始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它正朝着一个与西方国家不同的途径快速发展。特别是西方的年青人,他们对新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成就越来越感兴趣,对新中国的仰慕和尊敬也与日俱增。 当然,西方人士对中国的理解,还未很完善。要正确认识和了解中国目前政治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比较困难的。现在,西方对中国在物质上的成就,比较熟识。他们都称赞中国成功解决八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称赞中国工业发展的飞跃速度。我记得,在六十年代初期访华回来,我告诉人们中国已能自制打字机,人们很惊讶的说:“噢,她知道怎样制造打字机,这是一项巨大的发展!”现在,中国更能制造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和先进的科技产品。人们知道和接受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就。但是,对于这些物质成就如何得来,对于带来这些成就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哲学,许多人还未了解。 问:目前,世界都在谈论中国进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你对这场斗争有什么看法? 答:一些西方人士,对中国的政治斗争往往很难理解。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一些曾掌握国家部分权力的刘少奇、邓小平等人,会“一夜之间”变成斗争的对象。这是因为西方人士不理解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政治思想和动力,也不理解中国社会的结构和理想。 中国人民的理想,是要建立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到达共产主义。要实现这个理想,就必须反对和批判修正主义,因为修正主义放弃阶级斗争,否定走社会主义道路。苏联变修的经验便是一个反面的教材。中国领导人和人民都确认,苏联的统治阶层已变为官僚垄断阶层。这个阶层对外推行的是帝国主义的扩张政策。它的社会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分别,所不同的是:在苏联,控制整个社会和挥霍社会财富的,是穿上共产党员外衣的官僚统治阶层;而在西方,则是赤裸裸地进行压迫剥削的大财阀。 苏联社会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这是因为,列宁死后,苏联的领导人以为经济基础已经基本上是社会主义结构了,便忽视了阶级斗争和改变人们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工作。结果,被一些修正主义者篡夺了国家的政权。 中国若不吸取苏联变修的经验教训,也会重蹈苏联的覆辙。 在中国也会出现一些想把中国带往修正主义的人。故此,中国对修正主义的斗争将会继续。 西方人士不了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当中国出现一次新的阶级斗争时,他们便不理解。其实,天安门广场的斗争,反映了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力量非常强大,任何试图使中国走回头路的鼓吹者必遭失败。 目前中国人民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是他们高度的政治觉悟、朝气蓬勃和热爱自己正在建设的理想社会的表现,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表现。当然,新的一次斗争的出现,显示了存在着分歧。但这并不是西方所说的“四分五裂”,而是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民群众和一小撮要搞修正主义的人的分歧。 这次翻案与反翻案的斗争,不过是文化大革命的继续和深入,今后将有更多类似的斗争。 问:你可否谈谈你对中国革命的看法? 答:在我看来,中国的革命,对人类的前途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如果没有中国的革命,我将对世界的前景感到悲观。 西方目前的资本主义制度已到达不能再延续下去的地步。人们对前途普遍地感到沮丧和失望,看不到将来整个西方社会的前景将会怎样。所有这些现象,显示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已走向一个死胡同,找不到任何出路。 可幸,新中国向西方社会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她的发展经验是一个学习的榜样。当然,我不是说在中国发生的东西可以直接应用于西方的先进工业社会。中国的情况与西方非常不同,但中国的情况给西方显示了一个光明的前景:若果人们改变目前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取得决定自己和命运的权力,而不是由一种僵化不变的力量来控制他们,西方社会将能找寻到新的出路,和产生根本的、巨大的变化。 对第三世界来说,中国也提供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去发展经济的经验。而且,中国坚决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第三世界国家一起,进行反对导致压迫和剥削的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作斗争。 同时,中国人民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经验,也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怎样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经验。例如,中国进行的文化大革命,唤起人民群众向党内及国家机构内的走资派夺权,荡涤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避免重蹈苏联的覆辙。这些都丰富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问:现在,西方社会对“缓和”又有什么看法呢? 答:西方国家目前对所谓“缓和”已感到失望,不少欧洲国家已从美苏两国不断加紧扩军,以及从苏联过去一年的加剧军事冒险和扩张势力范围,看清所谓“缓和”的实质,而对“缓和”加强了警惕和戒备。 事实表明,在“缓和”的背后,双方正在所有范围内进行非常剧烈的争夺,特别是苏联,在过去一年内疯狂扩军,她已把海军势力伸进印度洋、大西洋和地中海,更以所谓“支援世界革命”的借口,把黑手伸进安哥拉,以便把安哥拉作为她渗透非洲的一个据点。 自越战后,美国已在退却和逐渐处于劣势,她的军事实力已受到苏联的挑战。美国与苏联军事上的竞争,已处于被动的地位。 美苏之间的激烈争夺,最终将导致双方之间发生严重的冲突。 虽然美苏在“缓和”的烟幕后,争夺势力范围,企图称霸世界,但她们却低估了第三世界的力量。第三世界日渐壮大,将不会继续被两个超级大国牵着鼻子走。石油出口国家联合起来斗争而取得胜利,便是很好的例子。 因此,中国说全世界人民最后一定胜利,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我记得,越战正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美国倾泻大量最新式的武器进入小小的越南,每天进行三至四百次的空袭,炸毁所有桥梁、道路和除河内及海防以外的所有城市。当初,我以为越南人民将无法继续抗击下去。但一位中国领导人却很有信心地向我说,越南人民将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在当时的情况来说,他的话好象是废话,但是历史证明他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2. 河野等人决定退出日本自民党另组新党
【时事社东京六月十四日电】自民党的河野洋平等参众两院志趣相投的议员六人,十三日决定退出自民党并成立新党。河野等人要退出自民党并成立保守派的新党,是为了重建日本的保守制度。一直为“三木下台”而风波不平的自民党,因此而面临着建党以来最大的危机。 据自民党人士说,决定退党的是川田诚一、河野洋平、西冈武夫、山口敏夫、小林正已(以上为众院议员)、有田一寿(参院议员)六人。 河野等人大约在半年前就认为在现在的自民党政权下是不能发挥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就以政治工学研究所(主办人是河野洋平)为中心,研究成立新党。 作为决心退出自民党的原因,河野等人指出的最大原因是:“尽管日本国民大多数都喜欢保守政治,但目前的自民党却不能满足这个愿望”,他特别指出,最近,财源问题和洛克希德案件等一连串丑闻使国民对自民党感到失望。 由于这样的状况,河野等人认为留在自民党内推行政策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决心退党。
3. 时事社报道:《为阻止加入河野等人的行列政府和自民党首脑匆忙商讨善后办法》
【时事社东京六月十四日电】题:为阻止加入河野等人的行列,政府和自民党首脑匆忙商讨善后办法 自民党的河野洋平等六人开始朝着脱离党的方向采取了行动。这给了围绕着“三木下台”问题波澜起伏的政局以新的冲击,政府和自民党十四日中午在首相官邸召开首脑会议,匆忙商讨善后办法,打算首先要全力以赴地制止退党的人在党内进一步增加。椎名副总裁正在开展促使三木下台的工作,而现在,三木派中也有两人退党。对此,三木首相非常忧虑,流露说这是“棘手的问题”,认为事态是极其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