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06-15

第 1 版

1. 叙利亚部队向黎南部巴勒斯坦阵地进攻

【合众国际社贝鲁特六月十四日电】叙利亚人和巴勒斯坦人在黎巴嫩南部发生冲突。左翼领导人指责大马士革“正在阻止和拖延遵守已达成两天的停火协议,企图占领更多的领土”。    叙利亚军队与巴勒斯坦和左翼游击队之间的战斗平静一天后,在东南部阿尔库卜地区和中部山区又爆发了零星的战斗,叙利亚部队显然开进这些地区,以加强他们对黎巴嫩东部的控制。    黎巴嫩的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之间长达一年零两个月的内战——当地的报纸叫做“传统的战争”——今天早晨又爆发了,密集的炮弹轰击贝鲁特南部和西部的商店和房屋。    这个恐怖的城市流传着这样的谣传,说不知哪一国的军舰正从海上向这个首都开炮,但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一位发言人把这则谣传斥之为“无稽之谈”。    巴勒斯坦、左翼和右翼的消息说,叙利亚部队从东部贝卡山谷的基地分兵两路发动进攻,西面的一路朝左翼在崎岖的山区阵地挺进,东南面的一路朝巴勒斯坦在阿尔库卜的中心地带进发。    消息说,叙利亚一个由大约四十辆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装甲旅在步兵和炮兵部队支援下进攻了在赫尔蒙山山坡上的两个巴勒斯坦基地,切断了阿尔库卜地区的“阿拉法特小道”的供应线。    叙利亚部队在东部贝卡离贝鲁特东南三十八英里的拉希亚的受围困的阿拉伯黎巴嫩军的兵营周围“几次”同游击队发生冲突,并同左翼和巴勒斯坦部队交战。左翼的消息说:“叙利亚对(拉希亚)的进攻被坚决击退了”,但这个消息得不到证实。    消息说,叙利亚的坦克和步兵部队向离贝鲁特东北十九英里的黎巴嫩山的艾因图拉周围的左翼和巴勒斯坦的阵地进攻,切断左翼在两条公路上的供应线。    【合众国际社贝鲁特六月十三日电】叙利亚装甲部队十三日同在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游击队进行了战斗,从而使只存在一天的停火遭到破坏,并切断了巴勒斯坦的给养线——“阿拉法特小道”。    炮击到今天早晨沉寂了,但狙击手扫射了首都的对抗地区的一些街道,使这些街道变成无人地带。    【美联社贝鲁特六月十三日电】叙利亚方面人士说,在最近三天中,叙利亚的二千多人的正规军进入黎巴嫩,从而使卷入干涉行动的叙利亚军队总数超过了一万二千人。

2. 外电报道:南罗飞机轰炸莫桑 比克军队阵地

【合众国际社索尔兹伯里六月十二日电】一位政府发言人今天说,罗得西亚的喷气战斗机轰炸了莫桑比克军队的阵地,对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邻国进行了首次打击,这一行动使战争升级了,并对毗邻的赞比亚发出警告,要他们不要加入反对索尔兹伯里的战斗。    【合众国际社索尔兹伯里六月十二日电】据报道,自从马谢尔总统在今年三月份关闭他的国家与罗得西亚的边界以来,这是罗得西亚空军首次向莫桑比克的据点发动空袭。政府官员曾经一再声言,如果形势需要的话,他们将打到边界那一边去。    【法新社索尔兹伯里六月十二日电】这次对埃斯蓬加贝雷附近的莫桑比克边界据点实行的空袭是十日发生的,埃斯蓬加贝雷在罗得西亚边界镇奇庞加东面约二十五公里左右的地方。    【法新社约翰内斯堡六月十二日电】这里的观察家们认为,罗得西亚空军的猎人式喷气飞机两天前对莫桑比克境内的臼炮阵地和弹药库的袭击可能是两国之间全面战争的开始。    观察家们一致认为,这次空袭肯定意味着战争的重大升级。    罗得西亚的国防部长范德比尔说,莫桑比克诱使罗得西亚部队对莫桑比克解放阵线进行追击,以便赢得外部世界的同情,如果可能,还要赢得更多的财政援助。    他追述说,非统组织最近在达累斯萨拉姆举行的解放委员会会议要求莫桑比克提供罗得西亚的所谓侵犯边界事件的情报。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莫桑比克人将以什么形式作出反应。不能排除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民族主义游击队呼吁外国进行干预的可能性。    南非的外交观察家在这方面指出,萨莫拉总统及其国防部长最近前往莫斯科,苏联向他们保证,将向他们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

3. 里亚德希望就派阿拉伯部队去黎问题尽早同黎方接触

【法新社大马士革六月十三日电】阿拉伯联盟秘书长里亚德表示希望能尽早同“黎巴嫩方面”接触,并能在六月十三日或六月十四日前往黎巴嫩。    里亚德六月十二日午夜会见叙利亚记者时表示了这一愿望。他指出有一些黎巴嫩人反对他派遣一支阿拉伯安全部队到黎巴嫩的主张。    他说,“现在所需要的是同我们的黎巴嫩兄弟达成谅解。因为尽管我们再三指出,阿拉伯联盟安全部队的使命是帮助黎巴嫩共和国总统恢复黎巴嫩的和平和统一,以便维护黎巴嫩实体及其领土完整。”    他再次指出,“在同‘黎巴嫩方面’不可避免的接触之前,任何阿拉伯部队不会进入黎巴嫩”。    【合众国际社开罗六月十三日电】政界人士说,今天上午从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抵达这里的阿拉法特同埃及参谋长穆罕默德·阿里·法赫米中将(他是阿盟负责军事事务的助理秘书长)会谈了三小时。

4. 美《读者文摘》文章《安哥拉的苏制战争》

《苏联在海外从事厚颜无耻的军事行动,并公开表明准备充分利用军事优势来控制国际政治趋向》    【本刊讯】美国《读者文摘》(香港版)今年六月号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安哥拉的苏制战争》《苏联在海外从事厚颜无耻的军事行动,并公开表明准备充分利用军事优势来控制国际政治趋向》,摘要如下:    起初,事情进行得非常秘密。一箱箱物资装上停泊黑海港口的苏联船只。在波罗的海的东德港口,苏联和东德船只也装上了类似的货物。这些船一艘接一艘地开进大西洋,向南朝非洲驶去。接着苏联空军最大的远程运输机和许多别的货机,也纷纷从苏联机场起飞,象那些船一样,向非洲西岸偏僻的国家刚果(布)飞去。    显然有重大阴谋正在进行。西方谍报人员很快就探悉了秘密。原来那些船和飞机装载的,是价值超过二亿美元的苏联高级武器的第一批,包括米格21型喷射战斗机、T—34和T—54型坦克、武装直升机和一百二十二毫米口径的火箭发射器。所有这些东西都从去年三月起,由刚果转运到邻近的安哥拉。安哥拉被葡萄牙殖民统治了四百年,它的五百五十万黑人于去年十一月获得独立。但是由于他们处身于苏联的世界野心路线上,所以立即获得了惨痛的教训。    安哥拉行动是苏联历来规模最大最肆无忌惮的一项海外军事行动。目的在确保安哥拉那只有全国四分之一人口支持的派系,能击溃拥有全国四分之三大多数人口支持的另两个派系。在通常情况下,这三派很可能会达成政治协议,或采取尽量减少流血的办法来解决争斗。但由于苏联供应武器,并召唤了一万二千名古巴军前往作战,于是可能形成的和局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这场苏制战争使数万安哥拉人丧生。    安哥拉战争是莫斯科根据世界新实况拟定的计划。苏联在军力上已经多方面超越了美国,而且有意充分利用军事优势来削弱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影响力,以控制世局。三分之势苏联党魁勃列日涅夫发动安哥拉行动时,算就了美国既因越南问题而感到厌倦,又复面临国会中高涨的孤立主义情绪,一定不会认真和他对抗。有一段很短的时期,美国中央情报局曾以三千二百万美元的武器接济那两个非马克思主义派,但这数量还不及苏联援助另一派的六分之一。而且第一批数量较多的美国武器迟至去年八月才陆续到达,但那时这批武器已嫌太少太晚了。美国国会不顾一切,强行阻止了美国进一步的干预,两院都以压倒的多数票通过议案,不批准政府再动用二千八百万美元进行援助,正如国务卿基辛格所指出的,这是“苏联在其邻近势力圈外进行军事行动,而美国未能作出反应的第一次”。    安哥拉本是欧洲国家在非洲最后一个比较重要的殖民地,它独立原是件喜事。可是它却从开始便注定要交恶运。葡萄牙对它独立并未作好准备;治绩令人慨叹,例如:安哥拉的五百五十万黑人中,百分之九十六都是文盲。那三个由少数受过教育的黑人领导的派系,都是一九六○年代兴起的,三派都矢言要以游击战来争取独立。    一派是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领导人内图,支持者是城市中的黑人、黑白混种人和安哥拉北部的土著,合计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    第二派是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主要由安哥拉北部的土著组成,人数也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从开始就依附扎伊尔(前比属刚果)的蒙博托,靠他接济军械和金钱,并以扎伊尔为特许庇护地,随时越过边界对葡萄牙人突袭。    第三派是安哥拉全面独立民簇联盟,不久前还较少为人知悉,但政治力量却为三派之冠,主要支持者都是他自己的部族——安哥拉中部和南部的奥温崩杜族,人数几占全国人口之半。古巴参战这三派的政治意识都非常薄弱。内图和他的左右之所以亲苏,主要是因为苏联负担他们的费用。    一九七四年四月,里斯本突然发生政变,葡萄牙宣布准许安哥拉独立。(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在葡萄牙怂恿下,安哥拉三派于一九七五年一月同意在原殖民地首都罗安达成立过渡政府,由三派均分权力。并定于十月举行选举。可是内图和苏联都知道,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在选举中定会一败涂地,因此根本无意举行选举。    第一批苏联武器运到后,接着便有数百名古巴军人到达;他们训练内图那些从未受过教育的士兵使用精巧的苏联武器,结果并不理想。后来,内图的军队把敌对派逐出了首都。    十月初,数千古巴战斗部队陆续开入安哥拉,使安哥拉内乱扩大为国际冲突。苏联发现内图的部队既学不会使用高级武器,又在战斗中不堪一击,因而转向卡斯特罗商量加派军队。苏联的看法可能是:如果超级大国自派部队,一定会引起世界公愤,但若由古巴这样的小国介入,那么至少有些第三世界的国家会觉得较易接受。另一方面,南非担心马克思主义分子在安哥拉的胜利会引起自己边境的游击战,因此也派遣了一千名白人士兵深入安哥拉。然而,面对着压倒的古巴军力,南非的军事行动实无济于事。    首当古巴军锋锐的是解阵的部队。有一种浑号“斯大林风琴”的苏联武器,发挥最大的威力。这是种一百二十二毫米口径的火箭发射器。装在卡车上,由古巴军操作,从十九公里外的阵地发射,每次发射火箭四十枚。古巴军以坦克纵队开路,由古巴及安哥拉人运的混合步兵部队进剿。二月,解阵和他属下那些历经闪电攻势余生的士兵,都逃入扎伊尔境内。再添新珠接着,古巴军南下进攻安盟的部队。没有了南非的支助,安盟的部队很快便被古巴军驱逐后退。    非洲那些态度温和的国家对南非白人种族至上主义者的介入,非常惊骇,都千方百计地急于附和得胜的一方,于是和左派政权一样,纷纷正式承认安哥拉人运为安哥拉的合法政府。    安哥拉人运现在自称为安哥拉人民共和国,也许不会成为苏联的附庸国。因为许多其他非洲国家的政府,虽然高喊马克思主义口号,却一个也没有变成真正的共产主义国家或苏联傀儡。不过,苏联在进入安哥拉时,也很明白这一点。因此苏联的目的只在建立一个友好的仆从国,即使未必事事听命,至少也可指望它会经常附和苏联的政策。    苏联在安哥拉的胜利,使邻近的扎伊尔和赞比亚有唇亡齿寒之感。这两个是对西方友好的国家,而且西方世界所需用的铜,大部分是由这两国供应的。同时苏联在安哥拉得逞,也使南非和罗得西亚恐惧。目前南非正在准备,以防边境发生以色列式的围攻。直言不讳安哥拉本身对于美国并不重要。美国既能容易地和非洲其他马克思主义政权相处,当然也能容易地和安哥拉的马克思主义政权相处。问题是:苏联已在另一大洲上进行明目张胆的军事、政治行动。即使美国作出反应,能否有用已堪怀疑,一万二千古巴部队之入侵更使疑虑加深。    然而伤害已经造成了。莫斯科再度看到了美国的软弱无能、犹疑不决和意见分歧。美国的这种形象,再加上苏联在安哥拉的得逞以及它的新军事实力,必会使莫斯科放胆去进行别的军事行动,不仅会在美国外交上认为无关宏旨之区的非洲进行,而且会在中东以及其他真正重要的地方下手。事实上,苏联只不过刚开始认真地要大干一场。去年九月,当苏联在安哥拉的行动进入最高潮时,苏联外长葛罗米柯曾在一份苏联出版刊物中写道:莫斯科的军事优势,现已到了可以“左右国际政治趋向的程度”。这是率直的话,可惜也是真正的老实话。

第 2 版

1. 《德国跟上来了》

【本刊讯】美国《外交政策》一九七六年春季号刊登罗·利文斯通(曾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人员)的一篇文章,题为《德国跟上来了》,摘要如下: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将进行一场全国性的辩论,讨论如何制定一种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或是否要制定这样一种政策。自从施密特任总理以来,西德的国际威望已有显著提高。他在西欧和国际经济政治领域中,继续发挥一定的独立自主精神。西德所取得的成就,已改变了六十年代的那种“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的形象。经济上的“超级大国”目前西德已成为除美国之外,唯一可称为经济上的“超级大国”的国家。西德有三百五十多亿美元的货币储备,是世界上货币储备最多的国家,比美国还多一倍。它的对外贸易总额仅次于美国,一九七四年有二百二十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顺差。一九七五年仍将有相当大的顺差。自一九七一年以来马克已增值了百分之三十。西德的通货膨胀率是西方大国中最低的。按人口平均计算,西德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大国中仅次于美国而占第二位。西德工人的每小时实际工资已超过美国。施密特说至少在国际货币问题上,西德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与美国不相上下的世界大国。政治“自信心”的增强近二十多年来,西德的“经济奇迹”已成为其国际地位的主要支柱。它已愈来愈倾向于公开地利用其经济实力来达到政治目的。    施密特曾公开指责美国总统,说美国的经济政策是造成世界性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原因之一。施密特和他的财政部长阿佩尔,在石油美元回流和出口原子能技术等问题上,也与美国分庭抗礼。他们甚至反对关于购买美国设备和证券来帮助支付美国在西德驻军财政开支的协议。    西德曾试图促使欧洲共同体带头向葡萄牙政府提供紧急的经济援助,而当英、法反应冷淡时,它就自己干起来了。施密特还展开了有力的活动,说服北约其他盟国反对基辛格要把葡萄牙开除出北约的计划。波恩政府还沟通了与西班牙政治势力的联系。在美国对土耳其的军援计划中断期间,它向土耳其提供了武器零件。    七十年代早期的东方政策,就预兆着变化。在施密特执政之下,西德在自行决定如何最好地运用它的经济力量,决定支持外国的什么样的政策以及在国际经济政策的许多问题上所起的作用等等,已表现出逐渐增长的自信心。军事力量的扩充西德的坚强的经济力量使它能在北约中采取有效和谨慎的军事行动。西德不断增加其武装力量,目前已建立了一支有四十九万六千名现役军人的国防军,并发展了一个有竞争能力的军火工业。它所生产的豹式坦克的数量,几乎与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所生产的当时的那种豹式坦克一样多,并且有向美国出售这种坦克的很大可能性。在北约中,西德军队是唯一能算得上的欧洲地面部队,并有能力保持装备良好。它同美国一起,在北约军事方面处于完全的支配地位。战后所受的约束和要付出的代价但是,战后战胜国对西德规定的约束,减慢了它的国际地位的发展。最熟知的限制,是五十年代接受它加入北约和欧洲共同体的条件:非核状态和把它的军队完全并入北约。这种限制将继续存在。    西德过去一直特别注意东方,尤其是东德和苏联,因为只要民族观念仍然具有重要性,西德在易北河以东就有重大的利益要去寻求。因此,西德卷入东德的动乱或柏林危机的潜在可能性是存在的。即使有一九七一年的关于柏林问题的四国协议和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国际承认,但柏林和东德仍然是缓和最可能破裂的两个地方。    西德对苏联与东欧总要有一个东方政策。特别是较弱的东德对波恩的政策仍有疑惧。这就使西德人采取行动时小心谨慎。此外东德的存在,也为第三国提供了一个直接插手德国内部事务的可能性。别国可用帮助东德的办法来损害西德的利益。这些都是波恩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    与上述有关的另一约束,起源于四大国对柏林的占领。美、法、英是西德在西柏林利益的托管国。这样就使得三国直接卷入德国内政合法化。西方三国与俄国人之间关于柏林问题的安排,也增加了莫斯科干预西德政治的能力。因此西方三国在柏林的独特地位对波恩起着约束作用。波恩懂得,为了得到三国的支持,它必须继续付出政治代价。    很明显,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大家所习惯了的那样一个西德的形象,不会再继续保持到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了。它将不再是一个满足于继续当政治侏儒的经济巨人了。    施密特和目前一代的政治领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心说明,美国与之打交道的将不再是愿意全盘接受美国领导地位的西德了。美国面临的危险是,在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西德将会相信要实现德国的人格就必须全面地拒绝美国的领导。    但是,如果认为西德在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就能够在全世界,即或在欧洲,担任一个范围广阔地积极活动的角色,那也是错误的。西德虽然具有那样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能力,但那些经济和政治上的束缚,将继续妨碍它担任这样一个国际角色。    在目前美德关系的外表之下,深藏着一些基本分歧。就柏林问题而言,没有一个波恩政府能够在政治上经得起对此问题作出让步,但是美国政府却接受了莫斯科提出的关于这个问题的默契:“你们控制住你们的德国人,我们就控制住我们的德国人”。在国际贸易和货币问题上,美德之间也会发生更多摩擦。    对于一个抱着日益加强的自信心的西德,美国试图用四年前基辛格在“欧洲年”讲话中提出来的策略,即利用西德在安全方面的依赖性去控制它的国际作用,谋取美国经济或政治上的短期利益,这是行不通的。

2. 法新社说:苏法关系显著冷淡下来

【法新社巴黎六月十三日电】在过去几天里法苏关系显著地冷淡下来了,但是现在要说这究竟是标志着一个明确的转折点呢,还是只是一种暂时的状况,还为时过早。    麻烦是由于法国在国防和黎巴嫩问题上所采取的态度引起的。关于前一个问题,法国防务首脑梅里将军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说,法国已经采取以扩大它的第一线防务(显然是针对东方的)这一原则为基础的新战略思想。    最初莫斯科没有发表评论,只是报纸报道了梅里将军的文章。    直到梅里的论点在北京得到赞同,莫斯科才开始直接攻击他的看法。    六月九日《真理报》和政府报纸《消息报》联合攻击了这位法国司令所概述的“新形式的战略”,并且对“修正戴高乐将军所概述的法国防务政策的基础这种作法”表示遗憾。    尽管攻击是尖锐的,但是观察家们在预言这对整个法苏关系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长远影响方面非常谨慎,而且不愿谈论这种关系的明显“恶化”。    他们追述,一九七四年初,在当时的法国外长若贝尔向西欧联盟阐述他对西欧防务的看法时,莫斯科提出了同现在人们听到的相似的批评,但是这种批评没有影响法苏关系。    在黎巴嫩问题上,莫斯科由于德斯坦总统的建议而感到不安,德斯坦总统建议,最终应该派法国军队到那里去。    但是观察家们指出:第一,莫斯科的反应来得很慢——在德斯坦第一次提出他的建议差不多一个月之后才作出反应,第二,塔斯社发表的谴责“外国干涉黎巴嫩的企图”的“授权声明”看来主要是针对叙利亚的干涉,其次才是针对法国的建议的。    此外,负责的法国人士认为,由于法国从来没有考虑对黎巴嫩进行军事干涉,也不属于塔斯社提到的“正在发出威胁的国家集团”,因此法国无须认为自己受到塔斯社声明的影响。

3. 《俄国面临它的同志们的挑战》

【本刊讯】英国《卫报》六月十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俄国面临它的同志们的挑战》,摘要如下:    在欧洲二十八个共产党的代表今天在东柏林开会讨论最高级会议的计划时,苏联想当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的要求会遇到决定性的挑战。双方的立场都更强硬了,忠于莫斯科的一派和现在被称为“欧洲共产主义”的追随者之间的鸿沟更大了,“欧洲共产主义”是个似是而非的、主张各国共产党独立的名词。    就在昨天,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贝林格和铁托总统的左右手之一多兰茨在罗马发表了联合声明,要求自治、独立和选择“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的、独创道路”的权利。    对于现有的在苏联授意下草拟的共产党最高级会议声明草案,已经提出了八个修正案,其中七个是南斯拉夫提出的。部分是为了保全面子,意大利共产党现在说,在意大利选举后如此迅速地召开最高级会议是不方便的,它建议推迟到秋天。    这肯定是为了赢得时间。但是这也意味着进一步公开讨论各共产党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苏联党的态度愈来愈两极化的问题。这种争论虽然部分是用意识形态术语进行的,但也涉及苏联党在共产主义运动内的影响以及苏联想成为共产主义集团中的一个国家和领导者的兴趣。勃列日涅夫差不多在两年前就发起为欧洲共产党最高级会议作准备。    最初的目的是重申苏联党的领导地位,为欧洲共产党制定共同的战略,并且指责北京的变种的共产主义。其中哪一点都没有达到。    旷日持久的筹备会议已使欧洲共产党内以及它们同莫斯科的关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而表面化了。争执不再是莫斯科是否当领导,而是克里姆林宫是否准备接受平等关系,按照这种平等关系,各国共产党可自由选择其策略,自由调整共产党的信条,甚至可对苏联本国的国内政策提出批评。    现在,“欧洲共产党人”坚持,(苏联)必须放弃“领导中心”的想法。这是莫斯科不得不忍受的苦事,自从独立的方针可能证明是一种传染病以来,莫斯科更是如此,这种传染病最后甚至会影响到苏联帝国内部的那些忠臣和苏联人民自己。    克里姆林宫领导集团对这些问题感到担忧,同时,据说,该领导集团在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上存在分歧。    欧洲共产党并不在它们的政策中采取一致立场。但显然,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南斯拉夫共产党共同关心的是:利用共产党最高级会议来确定某些基本原则。第一、它们需要给“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下一个定义,该定义承认“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拥有主权和平等的各党之间合作的原则,而不是象莫斯科所需要的那样象征着苏联党的领导。第二、它们坚持要在最高级会议上取得一致意见,而拒绝接受苏联如下的建议:个别党可以对共同宣言中那些不符合它们主张的部分不予签字。第三、它们拒不接受苏联要把这些欧洲共产党最高级会议形成制度的企图。

第 3 版

1. 路透社报道:贾卢德等在叙黎之间进行穿梭外交

【路透社大马士革六月十二日电】贾卢德少校与阿尔及利亚教育部长马哈茂德昨晚飞来这里继续在大马士革与贝鲁特之间进行他们的穿梭外交。官方人士说,他们在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会晤后,于今天返回贝鲁特。    【路透社贝鲁特六月十三日电】利比亚总理贾卢德今天从大马士革回到这里,贝鲁特电台说,他带来了关于叙利亚逐步撤出黎巴嫩的新建议。    观察家们说,但是叙黎在关于叙军应往后撤多远以及是否应当派遣一支阿盟部队使停战实现问题上有分歧,这很可能阻止达成任何牢靠的协议。    贝鲁特电台说,贾卢德带来的新建议将使叙利亚人控制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上的山口。    右翼长枪党电台援引阿盟秘书长里亚德的话说,在没有得到右翼总统弗朗吉亚的同意下,任何阿盟军队都不得进入黎巴嫩。    观察家们说,如果他不同意拟议中的六国部队,整个阿盟和平主动行动就可能动摇。    贝鲁特电台说,贾卢德带来的建议将使叙利亚人呆在贝卡和阿卡尔北部边界地区,直到黎巴嫩人找到解决他们自己问题的办法时为止。    【路透社大马士革六月十三日电】一位叙利亚的官方人士今天在这里说,迄今为止,叙利亚还没有签订在原则上同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人达成的一项停火协议。    他说,关于停火协议的细节仍在讨论中,利比亚总理贾卢德少校今天准备离开大马士革前往贝鲁特进行进一步的会谈。    利比亚通讯社援引贾卢德的话说,该协议包含三个基本要点:①有效的停火、②制止叙利亚军队前进和③叙利亚开始撤出。    该人士今天在这里的评论是表明叙利亚官方对停火声明的态度的第一个迹象。

2. 《俄国在中东的图谋》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六月十    一日刊登一篇读者来信,题为《俄国在中东的图谋》,摘要如下:    先生:我要提到休·戴维斯五月二十九日发自贝鲁特的一篇关于俄国人和利比亚一道加剧中东紧张局势的活动的报道。    贵报也曾发表关于苏联在中东的阴谋的类似消息。    毫无疑问,苏联又在玩弄它的老手法,完全不负责任地向象叙利亚、利比亚和伊拉克这样一些好战的阿拉伯国家提供大量的现代化武器。尤其使人不能忘记的是苏联指使下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组织在黎巴嫩进行的干涉活动。这些活动使这个国家遭到破坏和流血。    这一切向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是:苏联如果不是为了继续推行它的冷战策略的话,它为什么要不顾赫尔辛基会议和诸如此类的事情而助长中东的战火。苏联毕竟已经在最近赢得了苏伊士运河的使用权——从而使它的海军能够比较容易地从黑海进入印度洋:由于这是它在中东的主要目标(至少到现在为止是这样)和它单方面支持阿拉伯国家的事业的唯一原因,人们肯定会产生这样的疑心:莫斯科现在不再满足于对苏伊士运河的使用了,它要实现较高的目标,即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对西方不满的情绪——也许是为了破坏我们的石油供应。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西方的政界人士和政治家们在向苏联施加影响使其放弃在中东和世界其他极为重要的战略地区制造紧张局势的政策方面,表现得懒散无力或者说缺乏这样做的愿望。    根据美国和苏联一九七二年五月二十九日在莫斯科达成的缓和协议,双方都保证,(1)在国际事务中实行缓和紧张局势的政策,(2)不干涉其他国家的事务,(3)对国际重大问题进行磋商。    可悲的是,苏联显而易见地嘲弄了所有这些规定。但是,西方既没有作出道义上的努力,也没有运用政治力量来制止苏联在中东(象在其他地方那样)的掠夺,这更加是一种嘲弄。西方和克里姆林宫之间今天存在的这种亲切的气氛一定使人们想起了三十年代的情况,那时,西方世界对纳粹的一切卑鄙行径都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和天真的容忍态度。    在一些态度认真的大报中,先生,你们是揭露明显贪得无厌的苏联帝国主义的唯一一家报纸,而所有其它的主要舆论喉舌真丢脸,它们准备对任何其他国家(不属于第三世界)的相对来说是无足轻重的不端行为谈个喋喋不休,而对俄国人的真正可怕的阴谋和专横行径却熟视无睹。    西蒙    于伦敦

3. 卡拉米指责弗朗吉亚并要他辞职

【法新社贝鲁特六月十二日电】卡拉米总理今天指责弗朗吉亚总统,说他“应对黎巴嫩所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一切事情负全部责任”。    这位总理自从叙利亚士兵干涉以来首次打破了沉默,他直率地谴责了弗朗吉亚总统向阿盟提出的指控,即阿盟无权以关于派保安部队的决定是在阿盟理事会上作出的为理由而向黎巴嫩派保安部队,黎巴嫩政府没有代表参加那次会议。    卡拉米说,黎巴嫩驻开罗大使代表黎巴嫩参加了六月九日的会议,他本人也受到了参加这次会议的邀请。    他指责说,总统最近的行动是非法的,因为他是在没有与卡拉米政府磋商的情况下采取行动的。    这位总理敦促总统辞职以便让当选总统萨尔基斯上任。    “全世界都对黎巴嫩危机感到厌烦了。让我们信任阿盟,不要再设法在通往解决的道路上设置障碍了。”

4. 联合国 贸发会议秘书长说贸发会议通过的决议意义重大

【南通社科伦坡六月八日电】最近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通过的决议,对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前途来说,比这个组织以前进行的任何一次辩论的意义都远为重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加马尼·科里亚作出的这一乐观的估价,发表在今天的斯里兰卡报纸上。报纸还强调了这位斯里兰卡代表在联合国贸发会议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加马尼·科里亚博士敦促各发展中国家政府加紧工作,准备好就“保护出口商品”进行谈判的方案,要在今年九月初提交联合国贸发会议,为使联合国贸发会议能组织辩论,在单一的综合保护方案的范围内逐条分别研究。    这位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强调,通过这一综合保护方案对世界贸易至为重要。他指出,联合国贸发会议现在有非常有利的条件通过加速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授技术的决议。加马尼·科里亚说,由于已经通过了在发展中国家成立地区性和全国性中心的决议,这一点很有可能实现。    加马尼·科里亚还谈到了已经通过的关于改变联合国贸发会议结构的决议的意义。他认为,这些决议“将确保联合国贸发会议尽快地从一个各种不同利益的触媒,变成为在联合国体系内一个有效地援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贸易和发展问题的工具”。    【本刊讯】南斯拉夫《新闻晚报》六月九日以《两种真相》为题刊登一篇评论,全文如下:    在内罗毕举行的第四届联合国贸发会闭幕后,苏联塔斯社特派记者弗·约尔丹斯基和赫·斯科别列夫写了一篇报道,对会议的工作作了扼要总结,报道说:“社会主义大家庭国家的代表团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团紧密合作成了第四届联合国贸发会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北京代表团的破坏活动未能阻止住这一合作的加强。苏联代表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其他国家的代表积极地支持发展中国家所作出的带有反帝反殖倾向的努力。在起草决议草案的共同工作中,上述两集团的代表团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观点相互接近了。”    参加过内罗毕会议的人,如果他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话,一读到这些话就会大吃一惊,因为使他大为遗憾的是,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上面所说的紧密合作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上面说的社会主义国家既没有从口头上、更没有从行动上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要求(罗马尼亚除外)。这些社会主义国家谴责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但它们自己却不愿意对发展中国家承担任何义务。譬如,它们之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为建立共同原料基金拿出一分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同意拿出一部分社会产品作为援助。

5. 斯里兰卡发言人说:期将尽力为不结盟会议取得成功作出贡献

【南通社科伦坡六月八日电】斯里兰卡政府官方发言人今天认为不结盟国家协调局最近在阿尔及尔召开的部长会议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    据这里指出,斯里兰卡代表团就各项准备工作向阿尔及尔外交部长会议提交了一项详细确切的报告,这一报告已获得了全体通过。    这位政府发言人在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招待会上说,斯里兰卡将继续从政治上、技术上和组织上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即将召开的科伦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取得成功尽量作出充分贡献。    即将召开的首脑会议的东道国的发言人明确说,根据协调局的决议,现在已经把最后文件的草案分发给各不结盟国家。他最后说,决议规定关于对草案提出的意见和修正案须在六月十五日之前汇总,然后再在协调局、在联合国总部和在首脑会议开幕前夕在科伦坡召开的外长会议上讨论。    这位官方发言人说,现在仍继续收到要求参加会议的申请,对于新闻界人士的食宿作了适当安排,其中大部分将安排在科伦坡,部分安排在近郊的旅游胜地。    【德新社科伦坡六月八日电】斯里兰卡国防和外交部副部长拉克什曼·贾亚科迪今天在这里说,不结盟国家集团将不批准非政府的组织和政治团体新提出的要求以观察员或来宾的身份参加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申请。    他说,土耳其要求以来宾的身份参加的申请被不结盟集团协调局拒绝了,而瑞士则已获准以来宾的身份参加。    罗马尼亚、菲律宾和葡萄牙要求作为观察员或来宾的申请将在首脑会议前几天在科伦坡举行的外长筹备会议上决定。    贾亚科迪否认了关于协调局推荐智利抵抗运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科伦坡首脑会议的消息。    他还说,如何处理这些申请只能在科伦坡外长会议上作出最后决定。    这位副部长在谈到协调局阿尔及尔会议时说,在确定接纳的总原则和标准方面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一些成员国主张放宽限制,而另一些则坚持要有严格的标准。    科伦坡外交部草拟的宣言草案现在正在各成员国中传阅,以供研究和修改。最后的草案将提交科伦坡外长会议讨论。

第 4 版

1. 《预料同俄国建交会得到好处》

【本刊讯】菲律宾《每日快报》六月十日刊登该报总编辑克鲁兹的新闻分析,题目是《预料同俄国建交会得到政治和经济上的好处》,摘要如下:    马科斯总统对苏联的国事访问和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对菲律宾有什么影响?这次国事访问和建交对我们大家有什么意义?    总统的访问导致在外交上隔绝三十年的两国关系正常化,其政治上的重大影响不仅在两国感受得到,在世界许多地区也感受得到。    更重要的结果是政治上的,虽然比较具体和明显可见的是经济方面的结果。    总之,同苏联建立关系,将改善我国在不结盟国家中的形象。这些国家一向抱着怀疑态度看待菲律宾的独立态势。它们一向把我们看作美国的仆从。    因此,我们同苏联    ——公认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国家的领导者——建立关系,不仅使我们在不结盟国家中的威信提高,还使我们在东南亚国家联盟其他成员国中的威信提高。    马科斯总统利用在克里姆林宫会谈的机会向苏联领导人说明东盟的愿望,也使他在东盟组织中的形象得到加强。    同俄国的新关系还改善了我们在第三世界的形象。事实上,同社会主义和共产党国家正式建立关系,使我们完全参与了第三世界同富国的斗争,穷国在斗争中要求在作出世界经济和政治决定方面有平等权利。    更为重要的一个结果是安全方面的。马科斯总统本人认为,关于互不干涉内政和彼此尊重对方社会制度的协议是他访问苏联取得的最重要的结果。    这是什么含义呢?这就是说,俄国人将不援助菲律宾的颠覆性集团。    我们不用担心会受到俄国的进攻,如果我们同苏联或者它的任何一个卫星国有分歧。我们现在可以同它们讨论。    不只是有美国作朋友,我们现在有另一个超级大国作另一个朋友。我们同苏联建交的结果,非但不使我们同美国的关系变坏,我们还可以期待关系改善。    当然,访问最具体的、明显的结果是为我国出口产品开辟新的广阔的市场,并且发现以可竞争的价格取得所需要的物资的新来源。    关于交流科学家和加强科学团体接触的协议给我们的好处大于俄国人得到的好处。这使我们能够得到科学、工业、农业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丰富技术知识。    由于签订了这项协议,我们现在将能得到一个超级大国即苏联的渊博的技术知识,这将使菲律宾的发展加快。

2. 马科斯在菲独立日发表文告

【本刊讯】马尼拉六月十二日消息:    马科斯总统今天在独立七十八周年文告中说:当前我们国家生活的特征是,我们将千方百计努力领会这一斗争(争取独立的斗争)的四个基本方面:为在国际大家庭中取得受人尊敬的地位而斗争;为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全而斗争;为充分发展经济而斗争;为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进步而斗争。    在每项斗争中,我们都深信我们的方针完全不同于过去指导前几届政府关于我国事务的轻重缓急考虑和目标。这一点在我们的对外政策中反映得最生动。    不到十年功夫,我们已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外关系的整个面貌,今天我们在对外政策中已完全自己当家作主,就在几天前,我们圆满结束了苏联之行,此行为我们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的新面貌添上了最后一笔。    今天,我们的确可以说,我们同世界上哪个国家也不敌对,我们相信,不管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或社会制度如何,同所有国家接触有好处;我们同所有国家一致希望谋求共同取得进展。这一政策是展望菲律宾独立的最后结果。我们外交活动自由,同样反映在我们防务体系的自力更生政策方面。我们不允许任何外国军队在我们国土上为保卫我们而战。我们正在重新研究根据几十年前签订的防御协定建立起来的安全系统。    【合众国际社马尼拉六月十二日电】马科斯回顾了菲律宾三十年来的对外政策,他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我们被说成是西方世界的可靠盟友,受到了新独立小国的猜疑,被世界上半数的社会主义国家看作是敌人。”    马科斯说,在他执政的不到十年里,“我们彻底改变了我国对外关系的整个面貌,今天我们在对外政策中完全自己当家作主。”他指的是他上周对莫斯科的访问,在这次访问中,他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

3. 香港《南华早报》评菲苏建交社论:《苏联在东南亚的进展》

【本刊讯】香港《南华早报》六月十日发表题为《苏联在东南亚的进展》的社论说:    苏联想在外交上与东南亚各主要国家通通建交的长远计划已收到了效果,菲律宾已同意与它正式建交了。这个协议实现以后,克里姆林宫要同东盟集团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努力就达到目的了。    同苏联的贸易无疑将由于乌尼拉同莫斯科的协议而增加,但是,就克里姆林宫在亚洲的长远目标而言,通商关系还是第二位的问题。    莫斯科向东南亚的渗透是同中苏争端分不开的。它所以要努力同本地区非共产党国家建立政府对政府的关系,是与它要同这些国家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计划和把亲北京的一些共产党争取到克里姆林宫方面来的愿望联系在一起的。    已建立了四十年左右的菲律宾共产党几乎是东南亚唯一的亲莫斯科的党。    莫斯科显然希望它能取得合法地位,为在当地政治中起作用。    苏菲建交协议是克里姆林宫在东南亚取得的进展,但是最终将在两个共产党大国之间造成紧张局势并至少要加剧它们之间的舌战。

4. 美国记者在安哥拉的见闻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描述他最近在安哥拉所见,写道:“尽管苏联顾问们已不大在公共场所露脸,但所有参战的古巴军人却在安哥拉各地大摇大摆地出现。在罗安达的海滨,古巴军人在尽情地嬉戏玩水,有些高歌狂舞,有些疯狂地追逐一群正在作日光浴的混血女郎;在罗安达的豪华酒店里,穿着漂亮齐整军服的古巴军官,一边喝着葡萄牙的名酒,一边在谈论着女人和享乐。……这些古巴军会在安哥拉驻留多久,固然是取决于苏联的事,但有迹象显示他们有意长期留驻在安哥拉,并逐步把安哥拉‘古巴化’”。    “古巴军官现已加入安哥拉的人运军队,古巴革命策划委员会副主任多明尼斯现已全权负起安哥拉的宣传与新闻工作。在安哥拉内图总统领导的政府各部门中,古巴官员大量增加,古巴的影响已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但是,”这位记者写道:“安哥拉的‘古巴化’工作显然正出现困难,我亲眼见到三个古巴军人和一个安哥拉警察在罗安达的一间戏院前争吵,只因后者要他们除去枪械才准入院看戏。在诺沃利顿都,我也见到一个高傲的古巴军官公开污辱一个安哥拉地方指挥官。当时后者系陪我去古巴军的总部申请采访新闻。他虽然低声下气地说话,但那个古巴军官却不讲理地拒绝我们入内。在我要离开罗安达的时候,一个安哥拉人私下对我说:‘当我们没见到古巴人之前,我们根本不会仇视他们,今天他们横行在我们的土地上,我们已感到忍无可忍,我们一定要把他们驱逐出去以解放我们的祖国,这个日子已不远了。’”(转载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