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05-17

第 1 版

1. 外电报道我两报一刊编辑部文章:《文化大革命永放光芒》

【路透社香港五月十五日电】中国今天说,尽管邓小平已经下台,但是国内的“阶级敌人”不会认输、还会进行反扑。    这里收听到的新华社的广播转发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发表的纪念中共中央《通知》十周年的一篇文章。    文章说:“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斗争并没有结束。批判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还必须深入进行下去。”    文章警告说:“我们千万不可松懈自己的斗志。一小撮阶级敌人也不会甘心认输。他们正在从自己的失败中研究对付我们的策略和手法。对此,革命人民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文章回顾了过去十年同刘少奇、林彪和邓小平进行的斗争。文章说,这些斗争证明“资产阶级确实就在共产党内”。    文章说,如果邓小平及其一伙得逞,就会使中国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文章援引毛主席的话说:“他们同我们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丝毫谈不到什么平等。因此,我们对他们的斗争也只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文章说:“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就是这次大刮右倾翻案风,直至天安门广场反革命政治事件的挂帅人物。”    文章对人民发出号召说,“我们对于同走资派的斗争,对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一定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法新社北京五月十五日电】今天,新华社在为文化革命十周年而准备的一篇编辑部文章中要求同邓小平及其一伙“长期作战”下去。这篇文章是《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发表的。    这篇文章说,邓小平搞的一套右倾翻案的纲领是《二月提纲》的继续和发展,是毛主席早就批判过的。    文章号召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民大众继续革命。    文章发表了毛主席在“今年年初”说的话:“不斗争就不能进步。”“八亿人口,不斗行吗?!”    【南通社北京五月十五日电】中国的党和军队的权威性机关报刊《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指出,当前的批判已被贬黜的邓小平的政治运动没有减慢步伐。    这一点是在这三家报刊明天发表的一篇非常全面的文章中指出来的。    发表这篇文章是为了纪念五月十六日《通知》发表十周年。《通知》是毛泽东主席宣布对刘少奇和彭真展开无情斗争的文化革命重要文件之一。    注意力主要是放在谴责邓小平上。    文章说:“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斗争并没有结束。”    【美联社东京五月十五日电】北京电台的一则广播说,中国的主要报纸星期日说邓小平是大刮右倾翻案风,直至四月份天安门广场反革命政治事件的挂帅人物。    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联名发表了一篇题为《文化大革命永放光芒》的文章,说邓小平是“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    文章说:“如果不搞文化大革命,不要很长时间,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全国性的反革命复辟,我们的党就要变成修正主义的党,整个国家就要改变颜色。”    “十年来,我们同刘少奇斗,同林彪斗,同邓小平斗,这一次一次的斗争都证明:资产阶级确实就在共产党内。”    文章说:“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斗争并没有结束,批判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还必须深入进行下去。我们千万不可松懈自己的斗志。”    【共同社北京五月十五日电】(记者:福原)据北京电台十五日晚广播,《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编辑部在十六日发表纪念中共中央五月十六日《通知》十周年的文章《文化大革命永放光芒》。    这篇文章在文化大革命十周年的时刻,强调它的历史意义,并且说斗争并没有结束,还号召把革命继续进行下去。    文章说,十年前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是完全必要和非常及时的。    文章说,通过最近批判邓小平,文化大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斗争还没有结束。    文章最后指出,文化大革命在教育、卫生、文艺、干部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号召占人口总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干部、群众团结起来,把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 美副总统洛克菲勒在西德说:苏试图把世界组成新的「苏联日不落帝国」

【路透社法兰克福五月十五日电】(记者:伯杰)美国副总统洛克菲勒今天在这里说,西方面临看一种“要把世界组织成一个新的苏联日不落帝国”的企图。    洛克菲勒的讲话中有些提法是近几年来一名美国政府成员对苏联的最强硬的提法。    洛克菲勒是在这里的圣保罗教堂发表讲话时这样说的。这位副总统说,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上,现在的两个德国是可以统一起来的。    他对听他讲话的、包括谢尔总统和施密特总理在内的德国要人们说:“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更加复杂得多的形式的帝国主义。”    洛克菲勒敦促北约国家着手迅速扩充海上力量,以对付他所说的莫斯科的“扩张主义的推进”。    洛克菲勒说:“大大加速自由世界海上力量的重建工作以便能在维护海上通行自由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候到了。美国将对自由世界的全面防务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对这一防务的贡献是很重大的。”    洛克菲勒说,西方国家“能够、也一定会帮助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经济,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说,波恩和华盛顿应当特别注意发展中国家的需要,提供投资、技术和帮助训练。    另一位主要讲话者施密特总理称西德和美国的友谊是“一个我们的人民可以寄托希望、对方则必须加以考虑的具体事实”。他说,西方国家千万不要忘记来自外部的和来自边界之内的对自由的威胁。    施密特敦促西方在防务和安全方面实行更加密切的合作。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格特勒五月十五日报道:    洛克菲勒副总统今天在这里在西德为纪念美国独立二百周年举行的最重要的庆祝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对苏联提出了福特的白宫从未提出过的严厉批评。    洛克菲勒说:“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有人正在不断地试图把世界组织成一个新的苏联日不落帝国。这种新形式的帝国主义——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恰当的称呼来称它——包括意识形态的、外交的、经济的、政治的、颠覆性的和军事方面的大大受制于莫斯科的结构和关系。”

3. 日刊文章:《苏从资本主义国家输入大量资金》

【本刊讯】日本《苏联问题调查月报》四月号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苏联从资本主义国家输入大量资金》,摘要如下:    一九七六年是苏联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度,表面上看来,是在第九个五年计划“辉煌”的成就的基础上的发展,但到底是这样吗?难道不是更进一步依赖和更深地陷入资本主义制度吗?这一方面是为了推行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国内经济的矛盾。    集中看看日苏贸易,也可以看出这种倾向。今年是第三次日苏贸易协定的第一年度,当前的问题说明有很多这样的特点。只看开发西伯利亚的工程的动向,看它的合同方式上的问题,也很清楚。总的可以说银行贷款的分量增加了。而且又是采取成套特殊机器出口方式。看看日苏贸易目前的状况。一九七五年的贸易,往返将近三十亿美元。最近的特点是日方出超倾向特别显著。因为从苏联购买的东西很少,特别是反映世界性的萧条,不适于国内市场需要的东西很多。今年是第三次日苏贸易协定的第一年度,但是具体协定还没有确定。已经谈过,目前苏联关心的是签订大型工程协定。苏方进口重工业设备和技术的热情是非常高的。苏方从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年,强烈向日本要求提供银行贷款。    欧美向苏联提供信贷在近年来迅速增加。一九七○年从法国取得四十五亿法郎(约合十亿五千万美元)的普通贷款,十亿法郎(约合一亿六千万美元)的工程贷款(汽车工厂)。从西德取得十二亿马克(约合四亿八千万美元)的贷款,交换条件是提供天然气。从意大利取得一千二百亿里拉(约合一亿八千八百万美元)的贷款,都是以银行贷款方式引进的。以后在一九七二年同西德签订了十九亿马克(约合七亿六千万美元)的银行贷款协定,在一九七二年到七三年间同意大利签订了四千亿里拉(约合六亿四千万美元)的银行贷款协定。一九七二年还从英国取得二亿英镑(约合四亿五千万美元)的普通贷款,从美国取得约二亿美元的工程贷款,都是以银行贷款的形式引进的。苏联当局强调这样来扩大贸易,宣布的贸易量是:西德这四年增加四倍,芬兰增加三倍,意大利增加二点四倍,法国增加两倍半,美苏贸易五年前是五亿卢布,而如今是四十亿卢布。

第 2 版

1. 德斯坦访美前夕同美刊记者谈话

【本刊讯】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五月十七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法国总统说:欧洲仍需要美国——“最强大的国家”》,摘要如下:    法国总统在访问美国前夕——在同本刊驻巴黎记者玛格丽特·默里的一次谈话中——谈到了他将同福特总统回顾的一些美国—西欧的主要问题。法美关系    问:总统先生,你为何要在五月十七日去华盛顿?你是不是有些紧急的问题要同福特总统商讨?    答:这次访问有三个方面:    第一,这次访问恰好是美国二百周年的时候。当然,我反正是要去美国的,就象我已去过苏联,也象我将去中国那样。二百周年是一个机会,但并不是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某种历史性的商业活动,而是追述:当美国进行争取独立的基本斗争时,美国只发现了一个朋友。    第二,这次访问是设法帮助美国人了解目前法国的情况。在五个美国人中没有一个知道我们的经济增长水平    ——我们国内生产总值——现在要比英国高百分之二十五。    第三,这次访问意味着又一次同福特总统见面,我已见过他好几次了。这次访问将提供一个讨论某些问题的机会。当然,这些问题将包括中东问题,特别是它同目前黎巴嫩局势的联系。    问:你认为目前美国和法国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据我看来,法美关系是大好的。我的意思是说,法美关系是它们应有的那种关系。这种估价有着两个明显的因素:    第一,承认和尊重各国的相互权利。就我们而论,情况显然是这样的。另一方面,美国必须尊重和承认我们争取独立的权利和愿望。我认为这一点已达到了。    第二个因素是,我们有共同的基本信念,特别是对于我们国家的民主组织和作为我们的社会的基础一些概念的信念。这意味着我们对许多问题能有共同的看法。对美国的看法    问:在你看来,美国今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是一个仍在世界上发挥主要作用的强大的国家呢,还是象某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软弱的、分裂的、对自己没有信心的国家呢?    答:我对美国的看法是这样的:    首先,美国显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另外一些国家后来已发展了,但是,别弄错——美国的工业力量和科学力量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    此外,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在过去几年内,在美国国内对越南问题和水门事件都开展了相当热烈的辩论。有些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不允许进行这种辩论。    另一方面,确实——例如,最近在非洲    ——美国同完全享有决定自由和行动自由的那些国家相比,似乎在执行它的对外政策方面正经历某些困难。毫无疑问,这些困难在世界上产生了一定的焦急感。东西方关系    问:东西方关系怎么样?赫尔辛基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是加强缓和的一个重要步骤吗?    答:让我们把这个问题倒过来谈。如果赫尔辛基会议失败了,那么缓和就会真正后退一步。从谈判开始之时起,使谈判取得结果就是可取的。    我注意到,在美国总统竞选中,“缓和”这个词引起了争论,而且已经把它从外交语汇中取消了。    当然,缓和意味着要有某些条件。首先,实现缓和的同时必须有安全感,这意味着,就防务问题而言,这不仅对大国和超级大国有影响,而且对每一个想要保证自己的安全的国家同样有影响。因此法国关心防务问题。    问:北约对西欧防务仍然是重要的吗?一个统一的欧洲能否代替它,美国军队是否会撤出?    答:在过去几年中,世界和欧洲没有发生任何情况可以表明美国军队有撤出欧洲的可能。美国军队撤出将对美国的安全不利,而且显然将对欧洲的安全不利。至于建立欧洲自主防务的前景,在最近的将来不大会有这种可能性。在目前,关于欧洲的组织还有若干问题没有解决,只有在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提出建立欧洲防务组织的问题才是实际的。    问:你是否担心美国的政策可能是以承认莫斯科在东欧的势力范围来换取苏联奉行阻止西欧共产党试图接管政权的政策?    答: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在美国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我相信这并不代表美国外交的观点。我以为这是一种分析,但是在我看来它不是一种正确的分析,肯定没有或多或少是默认这种局面的协议。    问:西方要在东欧发挥作用吗?    答:西方同东欧保持接触、来往和对话是必要的,以便那个地区的国家可以了解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原则。

2. 西德《南德意志报》驻莫斯科记者报道:《苏联领导可能改组》

【本刊讯】西德《南德意志报》五月十五日刊登一篇驻莫斯科记者鲁道夫·希梅里写的报道,题为《苏联领导可能改组》,摘要如下:    任命勃列日涅夫总书记为元帅一事,使得在莫斯科那些关于苏联领导可能在可望及的时间里,进行很大程度上的改组的消息增加了可信性。    据消息灵通方面的人士说,共产党首脑勃列日涅夫打算解脱日常事务并引退到苏联共产党某种名誉主席的地位。    对于日常政策来说,将由一位较年轻的人来主持党的领导,据说,五十八岁的乌克兰党的主席弗拉基米尔·谢尔比茨基最有可能担任这一职务,他是政治局委员,但不是中央书记。    今年夏季举行的中央全会很可能就是苏联领导改组的时机,据说,这一改组也要涉及到国家的领导人,因为七十三岁的波德戈尔内主席想退休。接替他担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可能是同样年岁的苏斯洛夫,他迄今一直是党的意识形态首脑。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将仍旧留任。    所谓拟议中的改组并不意味着,勃列日涅夫将放弃任何政治活动。    他想继续接见最高级的外宾,并且坚持他的首脑外交,因此也将坚持他的华盛顿和波恩之行的计划。    最高苏维埃上星期六公布的关于任命勃列日涅夫为元帅的命令,在莫斯科引起了惊讶,因为这位总书记不象其他这一称号的享有者那样在战争中是指挥官,而只是政治军官,官只做到中将。    当星期一在克里姆林宫授予勃列日涅夫以元帅星时,武装部队的高级将领不在场。虽然权威方面驳斥了关于这种情况是对于把一个政治家提为元帅衔表示不满的一个迹象的看法,但是可以估计到,军界人士对于这一措施将不会是非常高兴的。

3. 法《费加罗报》文章:《为同缺肉作斗争,星期四是莫斯科的吃素日》

【本刊讯】法《费加罗报》五月十一日刊登该报常驻莫斯科特派记者热拉尔·尼拉斯库的文章,题为《为了同缺肉作斗争,星期四是莫斯科的吃素日》,摘要如下:    星期四今后成为苏联的无肉日。企业、军队的食堂和餐馆都不供应任何花样的牛肉、羊肉、牛犊肉或猪肉。肉铺却开着门,但只卖一些罐头或不能保存的小块肉。政府做出这个决定是为了制止变得令人不安的缺肉状况。    当然对这样的措施没进行任何宣传,这一措施约在二个月前已开始在亚洲共和国(吉尔吉斯、塔吉克……)实行。在莫斯科实行了一个星期,后天,首都将过它的第二次“星期四吃素日”。只有有外国人(旅游者、商人)居住的宾馆的餐厅可能是这一新规定的例外。    暂时还不可能知道这一措施是临时的,还是将成为永久性的。正式说来星期四是恢复了“吃鱼日”。预定的广播和电视节目为主妇们介绍烹饪法,鼓励她们更多地用这种食品。这可能不很容易。因为国家幅员辽阔,大部分的鱼都是成罐头或咸鱼块和干鱼块出售的。    西方所看见的那种新鲜鱼很少看到。一些苏联人已嘲笑地把这个无肉星期四称之为“吃素菜的星期四”。肉的问题在苏联一直是很困难的问题。苏联定期进口好几千吨肉。但今年似乎已经越过或正在越过危机的门坎。

4. 西德《科隆城新闻报》报道:《在不合适的时刻的荣誉》

【本刊讯】西德《科隆城新闻报》五月十五日刊登发自莫斯科的一篇报道,题目是《在不合适的时刻的荣誉》,摘要如下:    在莫斯科猜谜还仍然在进行:是什么东西促使苏联领导给勃列日涅夫总书记以重重荣誉,以致于这种作法势必会引起漫无边际的猜测?至少提高这位受到赞扬者的众望的时机选择得不合适:去年的歉收现在大大影响了对人民的鲜肉、奶制品和蔬菜的供应,国内的情绪相应地是抑郁的,与以往相比,人们更不愿意听到对他的赞扬话。    当国家主席波德戈尔内把元帅证书递交给勃列日涅夫的时候,将军们都不在场。只有新任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穿着将军服在场。初步的猜测认为,军界人士可能出于对任命一位文职国防部长的恼怒而“砍掉了”这一庄重的活动。任命仪式具有种种临时凑合的特点:除柯西金、基里连科、库拉科夫外,还有三人,在莫斯科供职的政治局委员不在场,通常的来自国内外的祝贺和赞同的声势也是很弱的。

5. 塔斯社报道:《莫斯科的“星期四吃鱼日”》

【塔斯社莫斯科五月十四日电】题:莫斯科的“星期四吃鱼日”    昨天,顾客纷纷来到首都的餐馆、小食店和食堂,这再次表明,莫斯科人打心眼里欢迎“星期四吃鱼日”这个主意。这天,厨师们为市公共饮食业的客人准备了由淡水鱼和海鱼做成的各种各样的佳肴和比往常更丰富的蔬菜和乳品食谱、水果、果汁,同时从自己的“菜谱”中取消了肉类。    莫斯科市苏维埃公共饮食业管理局局长尼古拉·扎维亚洛夫在同塔斯社记者谈话时说,这样做将有助于改善莫斯科人的饮食结构。    【美联社莫斯科五月十二日电】当局正力促莫斯科各餐馆每星期四只供应鱼和蔬菜,西方观察家们认为这是一项解决肉类缺乏的措施。莫斯科的一位共产党官员说,公共食堂都提出了这项建议作为“推广鱼类菜肴的一种试验”。一位西方外交官称,这种革新只是又一次表明,“他们感到肉类紧张”。    粮食(包括牲口饲料)的缺乏,使苏联去年向西方买了大批粮食。刚刚从乌克兰的哈尔科夫来的一个西方人说,那里似乎是每星期二不供应肉。

第 3 版

1. 英《外事报道》文章:《苏联第五舰队重新部署》

【本刊讯】英国《外事报道》五月十二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苏联第五舰队重新部署》,全文如下:    种种迹象表明,俄国在地中海的海军阵地在他们失去了亚历山大港和马特鲁港的抛锚地和加油设备以后,不会受到太大损失。他们已经建成了退却后的阵地    ——这使萨达特总统的行动只能成为一次政治行动,而不是一次战略行动。    在过去的一年里,俄国人一直忙于整编他们在地中海的第五舰队。该舰队由五十艘舰只组成,其中有导弹巡洋舰、驱逐舰、潜水艇、支援舰艇,偶而还有莫斯科号和列宁格勒号直升飞机巡洋舰。俄国人趁黎巴嫩冲突的机会,把大批海军舰只徐徐开进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和拉塔基亚港。甚至连这第五舰队的旗舰也开始定期开到那里。此外,苏联在地中海东部的侦察舰越来越活跃地在靠近黎巴嫩、叙利亚和土耳其的水域内活动。这些侦察舰中包括从前长期呆在以色列和埃及水域外面的克里米亚号。也有迹象表明苏联海军在利比亚的的黎波里港的活动增加了。叙利亚和利比亚似乎正在向苏联水面舰队提供代替埃及港口的基地,尽管无论是叙利亚还是利比亚都将不公开承认这一点。    小型航空母舰基辅号和明斯克号最近在黑海,基辅号正在试航,明斯克号的建造已进入最后阶段。    这意味着,在今后一至两年内,第五舰队可能拥有这两艘装备有亚音速雅克—36“自由手式”垂直起降战斗轰炸机和“荷尔蒙A式”反潜直升飞机的军舰了。    苏联海军司令部下一步要采取的步骤,可能是要把这支第五舰队重新部署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叙利亚港口出发进行活动,即在地中海东部(包括爱琴海在内,西至马耳他)活动;第二部分从利比亚港口出发进行活动,即在从马耳他到直布罗陀之间的区域内活动。黑海舰队和基地将给予后方支援。

2. 美报文章:《苏联在中东的军火库》

【本刊讯】华盛顿《明星晚报》四月十四日刊登一篇题为《苏联在中东的军火库》的文章,全文如下:    在埃及总统作出禁止苏联海军使用埃及港口的决定后,谁都没有得到安慰,就连萨达特总统本人也没有从中得到安慰。与此相反,他预言,这一行动可能会在地中海南部地区引起新的危险。埃及总统担心俄国人可能在利比亚建立军事和海军基地,以弥补他们失去的埃及设施。从西方的观点来看,这将很难说是一个有希望的代替办法。由于开罗同莫斯科之间关系的恶化,俄国人越来越起劲地扶植自行其是的利比亚主席卡扎菲    ——萨达特总统说他有“神经病”。去年,双方达成了一项价值二十亿美元的武器协议,根据这顶协议,利比亚将会得到新型的苏制喷气式战斗机、坦克、装甲人员运送车和防空导弹。现在,据萨达特总统说,他的仇敌利比亚又定购了一批价值共一百一十亿美元的武器,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在这位埃及总统看来,利比亚军队本身是无论如何也使用不了这么多的武器的。因而,他问到:“那么谁来使用这些武器呢?”    如果萨达特找不出这个答案,那么我们就更不知道了。但是苏联不仅在利比亚,而且在阿尔及利亚、叙利亚、伊拉克以及红海—波斯湾地区的军事集结规模是不容忽视的。据说,现在这种集结包括大批的古巴人和军事技术人员,实际上,这就为所有的中东激进分子提供了援助,特别是为那些组成所谓的“拒绝阵线”的分子提供了援助,这些人拒绝同以色列通过谈判来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    与此同时,一个庞大的由苏联提供武器的军火库正在建立,毫无疑问的是,这个军火库将供一些阿拉伯激进国家在阿拉伯—以色列之间将来可能发生的任何冲突中使用。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苏联和古巴的野心决不会仅限于安哥拉和一些南部非洲白人统治的国家。这些野心威胁着美国极其重要的利益,这是万万忽视不得的事情。

3. 孟加拉国军事管制副执行官说:孟向法拉卡进军是孟内政别人不得破坏

【本刊讯】《孟加拉国时报》五月十五日报道:    孟加拉国海军参谋长、军事管制副首席执行官M·H·汗海军少将十四日对据说印度政府发表声明就计划中的向法拉卡进军警告孟加拉国一事表示惊讶。    他说,组织这次进军是为了表达人民的意见,他们有权利用的恒河河水被剥夺了,当然要关心自己的前途。他说,据他了解,这是一次表达意见的和平的进军。印度的声明同它公开宣布的要为法拉卡问题寻求和平友好的解决办法的政策是背道而驰的。    孟加拉国在这个问题上不想作任何宣传,而仅仅是把事实摆出来让别人知道。大毛拉巴沙尼组织的法拉卡进军纯粹是孟加拉国的内政,别人没有理由来破坏这次进军。

4. 印报社论:《制止进军》

【本刊讯】《印度斯坦时报》五月十五日发表一篇题为《制止进军》的社论,摘要如下:    孟加拉国政府完全有责任制止进军者进军,它不可能不知道不仅允许在自己国土上继续就法拉卡水坝进行煽动性宣传,而且还允许进军者越过国际边界进入印度的做法,将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至于大毛拉和孟加拉国政府对于要达到的目的抱有完全一致的看法,那是无关紧要的。明摆着的事实是,设法使本应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的事情由采取直接行动来决定。从迄今所发生的事情来看,也许还不能说孟加拉国政府是巴沙尼的不幸事件的默从者。与此相反,恢复就法拉卡水坝问题的技术性会谈,以及将杀害谢赫·穆吉布的人驱逐出达卡的做法,也许能说明孟加拉国政府是设法遵循一种现实主义的方针的。孟政府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来遏制大毛拉的轻率行动。

5. 巴外长阿齐兹同齐亚在土举行会谈

【法新社伊斯坦布尔五月十四日电】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昨天在这里举行了自两国一九七四年和解以来的第一次高级会谈。    率领巴基斯坦代表团出席伊斯兰教国家会议的巴基斯坦外长阿齐兹·艾哈迈德与孟加拉国军管政府的副领导人齐亚·拉赫曼举行了会谈。这次会谈是由土耳其外交官安排的。

6. 巴基斯坦成立由布托领导的最高国防组织

【合众国际社伊斯兰堡五月十三日电】据昨天这里发表的一项白皮书说,巴基斯坦政府已决定建立一个由布托总理领导的“最高国防组织”。    国防部发表的这份白皮书说,“政府深信新组织不仅给予巴基斯坦以一个高效率的机构,而且也将确保文官对军队的有效领导,这是符合我国的最高目的的。白皮书说,国防部长将协助布托工作。”    在这个组织下设立了两个组织——内阁国防委员会和国防理事会。白皮书说,由国防委员会负责决定和通过防务政策,国防理事会负责贯彻执行军事政策。    参谋长联席委员会则是在军事方面提供专业建议的最高军事机构。    白皮书说,参谋长联席会议由一名常任主席和三军参谋长组成。白皮书说,已任命默罕默德·谢里夫为该委员会主席。    白皮书说,当布托政府在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当政时,这个国家没有统一的防务政策。    白皮书说,当时那一套管理和指挥武装部队的制度是殖民主义和集权主义的大杂烩,国防部本身只不过是一个办办例行公事的协调机构。    白皮书说,“有一个令人震惊然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巴基斯坦海军参谋长是在偶然听新闻广播时才知道一九七一年(对印度的)战争爆发的。”一九七一年战争的结果是失掉了东巴基斯坦——现在的孟加拉国。    白皮书说,因此,成立这个组织就是各军种各级都缺乏统一指挥这一现象所要求的合乎逻辑的结果。

7. 印报文章:《不结盟国家最高级会议八月十六日开幕》《远东经济评论》报道说印度的不结盟资格的将受到反对

【本刊讯】《印度快报》五月六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不结盟国家最高级会议八月十六日开幕》,摘要如下:    当本月晚些时候十七个不结盟国家外长在阿尔及尔举行会议时,接纳不结盟大家庭的新成员将是很可能提出来讨论的重大问题之一。    外交部长恰范将率印度代表团出席这次不结盟国家会议常设局十七国会议,常设局也是预定在科伦坡举行的不结盟国家最高级会议的筹备委员会。    在阿尔及尔外长级会议上解决不了的任何棘手问题都将留待科伦坡最高级会议上去解决。最高级会议以及在那之前要举行的一系列会议的日期已经最后确定下来。不结盟国家高级官员,大部分是外交秘书一级,将从八月九日至十一日在科伦坡开会。这次会议之后,八月十一日至十四日召开所有不结盟国家外长级会议。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级的最高级会议将于八月十六日至十九日举行。    现在在所有不结盟国家首都正在进行一场大辫论,辩论应邀请哪些国家参加科伦坡最高级会议。接纳不结盟运动新会员国的主要标准是这个国家不应缔结任何军事联盟。在各国首都,官员们现在正在审查这些国家中有多少国家符合这种标准。    尽管接纳新会员的问题正在使成员国操心,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将占据科伦坡舞台。其中之一是几乎每一个不结盟国家领导人都在抱怨的那种压力。有人表示担心,有些行动的目的是为了破坏不结盟运动,这样它就会被自己内部的麻烦弄得不可开交,而无法在国际上发挥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在接纳新会员的问题上,不结盟国家要极其小心而不允许放宽其原则的原因。    【本刊讯】香港《远东经济评论》五月十四日一期刊登一则消息,全文如下:    在印度宣布它将同中国和巴基斯坦实现关系正常化之前几天,不结盟国家集团的一个重要成员向新德里打招呼,八月间这个集团在斯里兰卡举行会议时,印度在不结盟国家俱乐部中的会员资格将遭到反对。其理由是,印度在签订了一九七一年的印苏条约以后,就成了一个“承担义务”的国家。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名义上属于东欧国家社会主义集团的罗马尼亚也想加入不结盟。印度拒绝向埃及提供苏制米格飞机零件,使不结盟集团里的一些阿拉伯成员国很不满意,他们认为,新德里的行动自由受到了它同莫斯科签订的条约的约束。

第 4 版

1. 法新社报道:《中国为捍卫「穷国」的纲领对苏联发动新的攻击》

【法新社内罗毕五月十四日电】(记者:皮埃尔·让泰)题:人民中国为捍卫“穷国”的纲领对苏联发动新的攻击    内罗毕第四届联合国贸发会议似乎越来越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通过自己的代表进行交锋的外交讲坛。    赌注是很大的:正在一百一十个发展中国家有力地否定目前“穷国”和“富国”间存在的关系和要求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时候起来捍卫和领导第三世界。    在这届贸发会议上意识形态冲突特别激烈。两国都表示支持第三世界和它二月间在马尼拉制订的行动纲领。不同的是,苏联和东欧国家(D组)在发展中国家的某些最高纲领的建议面前经常处于守势,并企图用一种更符合它们自己的世界观的看法来代替这一纲领。    D组除了马尼拉纲领之外还提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完全同B组“富国”派所做的一样。    人民中国,尽管它自认为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没有被列入任何组。它百分之百地支持马尼拉纲领,而且在各个方面都绝对支持。    这种态度不是限于大会上发表庄严讲话。有些代表说,在各个谈判委员会中,与会的中国代表已多次作了“激烈的发言”,要求立即恢复对“七十七国集团”建议的辩论。当然,这些发言每次都博得了第三世界代表们的掌声,这些代表都表示赞同。    中国立场坚定,正在第三世界中加强和发展它的友谊。    与此同时,苏联及其卫星国越来越象是“富国”,因为它们在这个会议上最终同工业化国家有着“共同利益”,而且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私下揭露了这一点。

2.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文章:《弗雷泽未发出去的对俄国的警告》

【本刊讯】澳大利亚《金融评论》五月十三日刊登罗伯特·豪普特发自华盛顿的文章,题为《弗雷泽的未发出去的对俄国的警告》,摘要如下:    马尔科姆·弗雷泽在当选总理后不久,就坐下来给福特写了一封直言不讳的信。在信中,他提醒美国总统在同苏联打交道时要小心留神。    他特别敦促福特不要受骗而向苏联作出让步,以作为缓和的部分内容。    这封信一直没有发出去。    皮科克外长显然在外交部的一位司长阿兰    ·雷努夫的提醒下劝告总理打消了这个想法。    但是,信是写好了。单凭这一点就充分说明弗雷泽对苏联的情绪是何等强烈。    福特对于人们就不光明正大的俄国人提出的“友好忠告”该如何对待呢?    他自从任总统以来一直听到这类告诫,比如,他从被他革职的施莱辛格国防部长那里就听到过这种告诫。    而现在,罗纳德·里根在总统预选中也是用这一点来打击他。    迄今为止,福特顶住了这种建议和批评。    虽然弗雷泽可能不会使用福特的共和党的对手里根所使用的浮夸的语言,说缓和已经成了“单行线”,但是他显然是同意里根的这种看法的。    或者至少他担心这种可能性极大。    现在举行第二轮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对于这种会谈,里根、显然还有弗雷泽都是十分担心的。    鉴于弗雷泽对苏联抱有强烈情绪,因此,他在思想上很难同克里姆林宫相一致。    但是,美国的一些分析家认为,如果第二轮(决定性的一轮)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告吹,那么,克里姆林宫内部反对限制战略武器的一派将更加强大。    这看来也不可能对澳大利亚有利。    如果基辛格国务卿继续按照目前的计划于八月初访问澳大利亚以参加澳新美条约的会谈的话,那么,弗雷泽可能有机会亲自同国务卿讨论这些问题。

3. 纽约《群报》报道:美国康奈尔大学台湾籍留学生开展反蒋斗争

【本刊讯】纽约《群报》五月十二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康奈尔大学留学生开展反蒋特斗争》,摘要如下:    四月十九日,纽约州康奈尔大学的校院内出现了一张以“台湾校友会”名义发出的海报,宣传蒋帮驻纽约“总领事”夏功权将于四月二十四日前往演讲。四月二十二日,校内各处贴上一封给“台湾校友会”会长梅宏伟的公开信,指出“台湾校友会不是‘非政治性,团体吗?为什么请夏功权‘总领事’来康大校园?是否有人存心利用校友会搞政治活动?”署名的是“一群校友会会员”。但这些公开信,除了在中国学生进出较多的地方外,都被偷偷地撕掉。    四月二十四日下午六时后,一群同学在夏功权演讲的建筑物门前散发反对国民党在美各大学大搞特务、遍布间谍、实施白色恐怖的传单,高举“揭发学生特务,扫除白色恐怖”、“反对用台湾人民的血汗豢养特务”等标语,并当场公开国民党特务密查留学生的表格。    七时过后,会场聚集了百余人,主办单位会长梅宏伟介绍过夏功权之后,接着手执一纸质问他的公开信说,康大曾有人欲知护照和就业的问题,夏这次前来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这次演讲是非政治性的。在回答公开信的第二个问题时,他说没有意图利用校友会搞政治活动。他针对公开信的署名说:我们校友会没有“这一群会员”。最后,他以带挑战性的口气问:有没有人要回答这个问题。    语毕,一位康姓同学立即举手,面对观众高声说:“公开信是我们写的”,继而理直气壮地说,现在美国各地大学校园都纷纷揭发国民党的特务活动,指出特务们向“领事馆”打小报告,填写一张小报告表格可领五十美元,旧金山市的“副领事”可能参与其事。康同学又说,邀请“总领事”来演讲,怎能不是政治性的活动呢!“二次大战”是重要,但来自台湾的同学都关心台湾的近况,要和夏先生谈谈与大家息息相关的台湾现在和未来。顿时,在观众里爆出一阵响亮的掌声。    梅某答说,他个人觉得康大没有白色恐怖。夏功权一上台就否认小报告与“领事馆”有关。    夏功权讲话占四十多分钟,内容不外是自我吹捧抗日时如何‘英勇’,向蒋帮歌功颂德一番,听众反应冷淡。    演讲完毕,主办人给每位听众一张小卡片,说是作写问题之用,并声言要签上名字。立即遭各人反对,写上名字,谁敢保证在台湾家人不受迫害?数分钟后,梅某不得不考虑收回卡片。其时一位同学经主席同意后,激动地高声说:大家都知道小报告、学生特务和“领事馆”是分不开的,我们不能以这种方式提问题。梅某始答允可拿回卡片或不签名字。    康同学站起来反驳梅某所言“康大没有白色恐怖”的话,指出去年初,康大四名学生被亲蒋刊物称作“毛虫”,这次又有人撕公开信,这是不合法的事!难道这没有白色恐怖吗?现在只有他肯公开承认写公开信,就是因为校园内有白色恐怖;而撕公开信的却没有一人敢出来承认,又是为什么?夏功权说,这是“红色恐怖”。这时,听众指责夏功权之声四起,与嘘声混乱一片。    梅某提出一个问题,夏功权随即大讲台湾经济繁荣,回台者有厚薪高位。一讲就是近二十分钟,听众们极不耐烦。有人觉察梅某故意挑选问题,马上走上台前,直指梅某压断问题,又建议把问题公开,由大家决定回答的先后。立即有人在台下高喊:“对!”与会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刚才讲话的同学正准备发言,夏功权用英语叫校警把该同学赶出场外。校警步前之际,近半在场听众起立,鼓掌支持该同学的表现。此时,场内有人大叫“假民主”,声震全场。该同学自动离场以表抗议。在座许多人对主办单位和夏某的所作所为,极为愤慨,并纷纷离座抗议。有同学于离场时激动地高叫说:“我们关心的是台湾人民的生活,不是留学生回去捞一笔!”在“假民主”、“走狗”之声不绝,掌声、狗吠声混杂之下,过五分之二的人离场而去,抗议走狗式的演讲会,抗议国民党无耻的白色恐怖。

4. 泰政府宣布:泰任何人来华不必再向公安局申请批准

【本刊讯】曼谷《新中原报》五月十三日报道:    在新的思想潮流冲刷下,世界形势急剧改变,泰国与一切国家人民的交往障碍已完全扫除,泰中两国人民交往从此通行无阻。    新政府已于五月四日所举行的第一次内阁会议上,立刻决定此事,并通知外交部于今天开始实行。    据外交部昨天正式宣布,外交部接获内阁之通知,自今天起,不再在护照中签明所准许前往国家的名字,以利泰国国内一切人出国旅行。    外交部已实行修改护照章则,取消一切国名之规定,而改存一句“通行一切有邦交之国家”,即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今后不论任何人前赴中国访问,均不必再向公安局申请盖上“中国”字样。    外交部透露此一修正护照的理由说,这是因为泰中建交之前泰国护照中注明不能入中国境界。但当两国建交后,外交部虽已取消此项字面的注明,但其中仍存在着数十个通行国家的名字,只是没有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名字。这等于仍未明确准许进入中国,苟要前往中国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仍有向公安局申请盖上中国名字的麻烦。    基于上述之不便以及为了适应国际原则,故决定在护照中取消通行国名单。而只在新本中简短地注明“通行所有国家”。    如此,任何人前往中国,不必再向公安局申请批准,因已不算犯法,只向中国使馆签证便算。

5. 法新社报道:台湾东海大学校园出现大字报

【法新社台北五月七日电】今天这里一则报道说,一张和中国大陆相似的大字报最近在台中一家大学的校园里出现,威胁要推翻大学校长。    大字报周三夜在美国传教士创办的台中郊区的东海大学出现,而于翌日下午在拍过照片后被大学当局取掉。    这张要求校长谢铭山辞职的大字报,署名“东海校友会”,但大字报相信这是一些“冲动的学生”写的。    报道说,该校教师对谢校长四年来主持行政一向不满,他们说他在任内一无成就。    学生的愤怒是因为谢氏最近命令取消第三年级学生和毕业生住宿的权利,以及他“分配宿舍房间不公平”引起的。    大字报促使谢校长辞职。    东海大学是台湾三大大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