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04-15
第 1 版
1. 菲律宾《东方日报》文章:《谈天安门广场事件》
【本刊讯】菲律宾《东方日报》四月十二日以《谈谈天安门广场事件》为题,刊登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天安门广场事件的发生,很能说明一些问题,我们应该重视这个反面教材,充分地利用它。 制造天安门事件的坏人,丧心病狂地殴人、放火、毁车、破坏,狂妄叫嚣,恣意扰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其言行之狂妄暴戾,令人发指,万万不能容忍。你们看,支持邓小平的就是这么一些坏家伙,就凭他们这副无赖嘴脸,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谁信?鬼都不会信他们!用这样的扰乱行为“促进安定团结”,不怕笑掉牙齿?反过来说,邓小平代表的竟是这么一些坏家伙的利益,这样一个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难道不应该狠狠地批判吗?中共中央还保留其党籍,以观后效,对邓小平其人的挽救工作算是仁至义尽了。 制造天安门广场事件的坏人,打着“纪念总理”的幌子,甚至扬言要建立什么“纪念周总理委员会”。真是活见鬼!就凭他们这副无赖嘴脸及狂妄暴戾的言行,也想纪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配吗?他们“纪念周总理”是假,狗急跳墙,恣意扰乱,妄图混水摸鱼,转移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的大方向,护驾邓小平是真。 天安门广场事件还雄辩地说明,毛泽东主席关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是正确的。在中国,“阶级斗争”熄灭了吗?请看看天安门广场事件吧。“阶级斗争”不但没有熄灭,而且是很复杂,很激烈的,有时还会流血!中国要是没有坚强的无产阶级专政,这种严重的事件能处理得这么迅速顺当吗?没有坚强的无产阶级专政,中国要变成第二个苏联,第二个社会帝国主义真是易如反掌啊!变成社会帝国主义,不但八亿中国人民不答应,世界人民不答应,海外的华侨也不会答应。 白猫黑猫的问题绝不是小问题。走什么路的问题是关系到中国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从理论上讲,对某些人来说也许不大好懂,可是现在看看天安门广场如此触目惊心的事件,总该明白一点了吧。 有的人主观上善良地希望中国不会再出乱子,看到中国一次次严重的路线斗争总好生挂虑担忧。有什么办法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嘛!中国总还有那么一小撮人要扰乱,不但现在有,将来还有,中国的革命理论就是这样看问题的。为什么?事实如此嘛。有什么办法?坚决勇敢地斗下去就是。中国人民几十年来不正是同国内外形形色色的各种敌人作坚决斗争,才斗出今日新中国来的吗?
2. 澳门《华侨报》文章:《邓小平下台和中国的进步》
【本刊讯】澳门《华侨报》四月十日刊登一篇题为《邓小平下台和中国的进步》的文章,摘要如下: 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议,中共中央于四月七日作出两项重大决定。与此同时,北京详细公布了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政治事件,宣布对一小撮阶级敌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消息发表后,据新华社报道说,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亿万军民,纷纷集会、游行,热烈欢呼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无论在内政和外交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伟大的胜利。这些成就和胜利是怎样得来的?是来自于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体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来自于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是通过斗争斗出来的。事实表明,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必然反映到中国共产党内部来,形成中国共产党的内部斗争。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地坚持这个斗争,重要目的就是要清除资产阶级在共产党内部的代理人和各种资产阶级思潮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政策的干扰和破坏,是为了更好地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是为了夺取更大的胜利。 历史证明,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中国共产党的内部斗争也是客观存在。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斗争,才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使中国从胜利走向胜利。 这次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目的,北京一再发表重要文章强调,就是要揭露、批判、肃清邓小平所坚持的修正主义路线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政策的干扰和破坏,并不是象一些人所说那样,不要生产,不要“四个现代化”,不要安定团结。恰恰相反,是要进一步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以阶级斗争为纲,更好地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更好地实现安定团结。
3. 热烈拥护中共中央的两个决议
【美联社东京四月十三日电】据日本记者发自北京的消息和官方新华社的消息说,中国各地继续举行大规模集会、游行和示威,欢呼华国锋提升为总理和撤销邓小平的职务。 新华社说,党中央直属机关各部门的广大党员、革命干部和工作人员,表示坚决支持毛主席和党的领导,“愤怒声讨一小撮阶级敌人”四月五日“在天安门广场制造反革命政治事件的罪行”。 东京收听到新华社的广播说,举行群众集会和游行示威的国家机关和国务院各部门有:人大常委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国防部、公安部、外贸部、对外经济联络部、农林部、冶金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第五机械工业部、第六机械工业部、第七机械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石油化学工业部、水利电力部、轻工业部、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财政部、商业部、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务院办公室和国务院各直属机构,以及中国科学院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 新华社说,与会者声讨邓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欢呼毛主席的提议是“英明的决定……是反修防修、保证我们党和国家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重大措施”。 【路透社香港四月十三日电】新华社今天报道,政府各部门和国家机关的干部举行了集会,支持任命华国锋为总理和撤销邓小平的职务。 这则报道说,干部们欢呼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任命华和撤销邓的职务的决议是“对党内外资产阶级的沉重打击”。 【法新社香港四月十三日电】中国各省的部队重申忠于毛泽东主席和共产党,并且表示将服从他们所下的一切命令。 新华社在今天播发的一条综合消息中报道了这种保证。这条消息的内容是各省对在发生了四月五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骚乱以后黜免邓小平一举的反应。观察家们说,鉴于北京市委给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报告中说天安门广场骚乱的目的是要在全国引起混乱,因此军队的积极反应特别重要。 新华社说,北京最近收到的军队方面的电报是新疆军区(它守卫着中苏边界),还有沈阳、南京、福州、济南和成都部队党委会发来的。 与此同时,在天安门广场同骚乱分子搏斗的民兵、警察和警卫部队受到了一项特别待遇,由文化部给他们举行了一个文艺晚会。 新华社说,这场演出是昨天在北京的首都体育馆举行的,“洋溢着一派朝气蓬勃、团结战斗的气氛”。那些在同骚乱分子斗争时负伤而现在医院养伤的人,也有一个慰问团在昨天下午去医院给他们作了演出。 【美联社东京四月十三日电】(记者:约翰·罗德里克)中国解放军宣布“忠于”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保证“一切行动听毛主席、党中央的指挥,毛主席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办”。 支持晋升华国锋为总理和撤销邓小平一切职务的运动仍在继续进行。新华通讯社今天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报道了这些重新表示支持的保证。 新华社说,政治局的两名军界委员广州部队司令员许世友、第一政委韦国清,两天前在广州部队领导机关在那里举行的拥护毛主席的集会上讲了话。 据新华社说,自从那次暴力事件以来,亿万军民参加了热烈支持毛的集会和游行。 新华社今天发的报道说,南京部队司令员丁盛、政委廖汉生在那里的集会上讲了话。在山东省会济南,司令员曾思玉、政委肖望东在两万五千多名军人的集会上讲了话。在新疆,司令员杨勇、政委郭林祥参加了集会。兰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在兰州的集会上讲了话。
第 2 版
1. 委报转载美《纽约时报》文章:《哥伦比亚:人民的失望》
【本刊讯】委内瑞拉《国民报》四月二日转载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题为《哥伦比亚:人民的失望》,全文如下: 当洛佩斯·米切尔森总统在一九七四年就职时,哥伦比亚是或至少看来是少有的实行民主的典范,抵制大陆走向极权主义和专制的倾向。 但是一些因素的结合,改变了从那时以来的哥伦比亚的情况,而今这个人口占拉丁美洲第四位的国家,看来正在走向最纯粹的极权主义的道路上追随其邻国。 哥伦比亚在洛佩斯·米切尔森就任总统时已经历着社会和经济困难,但他开始行动,答应实行民主的方法来改善其同胞们的命运。 例如,他说,作为最后一着,只能重新实行戒严状态。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三年,几乎连续实行戒严状态。在这种少有的戒严法形式下,政府拥有广泛的权力下令任意捕人。 然而,国家经济形势的恶化,引起了罢工、骚乱、农民夺地以及甚至在城市里的游击队活动的明显增加。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总统在一九七五年六月重新实行戒严状态。 重新实行戒严状态,不但没有减少骚乱,反而使骚乱加强了。在上个月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访问之后,暴力达到了最高峰,当时反对基辛格访问的示威学生同警察和军队发生了冲突。 从那时以来,数以百计的学生被捕,并有一些学生和工人被打死。 尽管哥伦比亚的经济得到严格的控制,据官方公布的数字,年通货膨胀率达百分之十八,非官方的估计是百分之二十五。 另一项法令确定了补充刑罚,包括对卷入罢工、骚乱或减产的雇员判处停职一年或解雇。 对于政府的一个严峻考验,将是四月十八日的省市选举。 某些观察家预言,尽管迫害左派候选人,但人民的失望和沮丧情绪,将反映在使极端主义政党获利,使洛佩斯 ·米切尔森的自由党和保守的反对派吃亏。 对于哥伦比亚的民主方式(尽管官方宣传运动让选民投票),存在着更为明显的幻想破灭的迹象,据预料,将有很大比例不理睬选举的选民不去投票。 官方数字说,失业率为百分之十,但实际上,二千四百万哥伦比亚人中的数百万人,处于货币经济之外。 数十万失业者涌向大城市,如波哥大、麦德林、卡利、卡塔赫纳和巴兰基利亚。 对国家管理方式——腐败成风,也存在着普遍的失望情绪。 总统在两周前签署了两项新法令,一项法令规定,对于诸如破坏公共秩序的罪行,不经审判即可自动判处六个月监禁。 不同警察合作,在墙上书写“攻击性”标语或扰乱交通,以及煽动这类罪行的判处十二个月监禁。
2. 西德报纸评中共中央决议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四月九日发表鲁格写的一篇社论说: 反邓的斗争被认为是反对党内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一部分,人们同党内资产阶级还要斗争几代。星期四北京群众打出的大标语表明这场斗争将要继续和深入开展下去。问题仍然是用什么形式继续进行这场斗争。 这场斗争中所关系的问题是中国应以什么形式发展其未来,但也关系到谁来决定中国的未来。在培养共产主义觉悟和组织严密的经济现代化之间究竟谁占首位这个问题上,现在已决定阶级斗争和毛的革命路线占首位。毛主席几十年来一直在考虑这场斗争的基本问题。由于担心这个国家会变成修正主义的、类似当今苏联的情况,迫使他提出警告和发起反对一切可能表明会出现这种事态发展的现象的运动。防止这种苗头的出现是毛亲自发动的这场反击“右倾风”运动的目的。 【本刊讯】西德《科隆城新闻报》四月八日刊登一篇题为《被赶下了台》的评论说: 邓掉进了无底深渊,因为他用最实用主义的方式修正毛的指示,以及对持续不断的阶级斗争置若罔闻。更糟的是:邓不作自我批评。近几天来的骚乱无疑加速了政治局作出一致的决定。 华国锋在对外政策上可能会继续奉行对西方友好的方针和另一方面对苏联继续采取不让步的态度。预计,中国从现在起又将走上较为安定的轨道。
3. 泰国报业界访华团团长访华后说:中国目前的政治运动是为了使中国不变颜色
【本刊讯】曼谷《新中原报》四月二日刊登一则报道,摘要如下: (本报香港航讯)以瓦讪·初沙军为团长,甲蒙·坎通为副团长的泰国报业界访华团,结束在中国十三天的访问后,已于三月二十九日经港返国。团长瓦讪 ·初沙军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中国人民目前进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是为了使中国不变颜色,及为了保证中国将来不会变成侵略别国的社会帝国主义。 瓦讪·初沙军亦是泰国报界公会主席。他说:“我们此行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坚持平等对待别国、不称霸、与第三世界人民在一起的政策,是矢志不渝的。 “我们所接触到的中国领导人,都向我们表示,中泰两国虽然在政治上,社会制度上不同,但中国的原则是绝对尊重别国的主权,努力发展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中国人民目前进行的政治运动,是使中国永不称霸的重要保证。” 他又说:他们参观工厂和公社时,都见到工人和农民勤奋工作,努力增产。工人和农民都表示,他们不单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努力,还要支援世界上被压迫的民族和国家。 在谈及中国工农业发展时,瓦讪·初沙军表示,他们参观了炼油厂,光管制造厂,工艺雕刻厂和公社,见到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不但对生产没有丝毫影响,反而在当前政治运动的鼓舞下,工人朝气勃勃地工作,为加速发展生产而奋斗,农民也以大寨精神,搞好春耕工作,为普及大寨县而努力。 他并表示,人民公社这个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农民依靠集体的精神和力量,改造大自然,建设非常好的水利系统,保证了农田获得充分灌溉,为夺取稳产和高产创造了条件。
4. 美国报纸和电视台连日来纷纷报道:中国各地军民游行示威拥护中共中央决议
【本刊讯】纽约四月十二日消息:美国主要的资产阶级报纸过去几天来用大量篇幅刊登中国各地为支持中共中央的两个决议举行游行和集会的报道和图片。三家主要电视网在新闻节目里都讲述游行和集会的情况,放映了一些卫星转播的现场实况。 《纽约时报》四月九日刊登《多伦多环球邮报》记者罗斯·芒罗在北京写的一条消息,标题是:《十万人欢呼北京领导的变动,举行有组织的游行表示支持把邓赶下台》。还刊登一幅占四栏的照片,图片说明是:“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游行的人欢呼任命华国锋为总理”。 四月十日,该报在头版刊登了巴特菲尔德在香港写的一条消息,标题是:《中国的负责人参加反邓集会》。 四月十一日,该报在第九版刊登了巴特菲尔德在香港写的一条消息,评论《人民日报》社论《伟大的胜利》,该消息标题是:《北京将推行反邓运动》。该报在《本周评论》栏刊登了约瑟夫·莱利维尔德的一篇文章,标题是:《美国打开同中国的关系:做得还不够》。 《华盛顿邮报》四月九日刊登该报驻香港记者格林韦写的一篇新闻分析,标题是《中国的改组看来是有限的》。这家报纸在第十版的上端刊登了两张照片。其中一张的说明是,“中国的公安人员保卫着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纪念碑”。 四月十日,这家报纸在上端刊登了格林韦发自香港的一条消息,题为:《中国人举行集会支持把邓撵下台》。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四月十二日刊登了一篇报道,题为《福特热情对待北京的新的人物》。 《纽约每日新闻》四月九日刊登一张照片,照片说明是:“主席始终在领导,昨天,经过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庞大的游行队伍的前面举着毛泽东主席的巨幅画像。公民的游行表示完全支持撤销邓小平的职务。” 这家报纸四月十一日还刊登一张照片,照片的说明是:“北京市工厂工人举着毛的画像举行示威游行,表示赞成任命华国锋为总理和第一副主席。” 这家报纸今天以大量的篇幅刊登了美联社的一篇题为《中国的军队誓死与邓的支持者进行斗争》的报道。 《巴尔的摩太阳报》四月九日刊登该报驻香港记者爱德华·关写的一篇题为《中国的改组预示会出现稳定时期》的分析文章。该报还在头版以显著地位刊登一张照片,照片的说明是:“北京清华大学的学生、教师和官员高呼支持华国锋总理。” 这家报纸四月十日还刊登了一张照片,照片说明是:“北京的主要的钢铁公司的工人举行示威游行支持把邓小平赶下台。” 这家报纸今天以大量的篇幅刊登爱德华·关从香港发出的一篇题为《中国军队保证站稳立场》的电讯。 《华盛顿明星报》四月八日刊登两幅大照片,用的是同样的标题:《有组织的示威群众在北京街头举行游行》。两幅照片用了同样的说明,其中说:“今天,群众乘着卡车涌进北京街头,举行了支持把邓赶下台的有组织的示威游行。” 四月九日,该报发表一篇题为《中国更换领导》的社论。 四月十日,该报还刊登一则快讯说,“中国说,千百万人昨天集会支持这个国家领导更迭,但是警告人们被赶下台的邓小平的支持者将继续进行斗争。共产党报纸《人民日报》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举行示威游行,‘热烈欢呼毛的革命路线取得的伟大胜利’。” 四月十一日,该报刊登一幅照片,说明是:“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星期四出席了在天津举行的群众大会,欢呼任命华国锋为总理和解除邓小平的职务。” 《新闻日报》四月九日刊载法新社记者从北京发出的一则电讯,题目是:《他们举行了支持毛的游行》。四月十日刊登了一幅大照片,上面的说明是:“中国示威游行者昨天在北京的一条主要大街举着毛泽东主席的巨幅照片,欢呼毛解除邓小平党和政府的一切职务和毛提升华国锋代总理为正式总理和党的第一副主席。” 《芝加哥论坛报》四月八日在头版刊登一则报道,标题是:《毛把邓赶下了台》。 今天,该报刊登一则报道,标题是:《中国军队坚持反对邓的运动》。
第 3 版
1. 萨达特结束欧洲五国之行回到开罗
【美联社维也纳四月十日电】埃及总统萨达特今天到达他欧洲五国之行的最后一个落脚点——维也纳。 【合众国际社维也纳四月十三日电】埃及总统萨达特今天在结束他对奥地利的四天私人访问时表示,他对他的两周欧洲之行的结果感到很满意。 萨达特受到基希施莱格总统的欢送之后乘喷气式专机飞离这里前往开罗。 萨达特行前对记者说:“我对我的访问结果感到非常满意,在我在过去的两周访问过的所有国家中,我都进行了非常令人鼓舞的会谈。” 人们认为他的欧洲之行是一次谋求武器和经济援助,以便使他那深受战争破坏的国家得到恢复的旅行。 萨达特说:“我将于十五日向我们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我的访问结果。” 【中东社维也纳四月十二日电】今天会谈结束后,萨达特接见了采访总统的维也纳之行的埃及记者团。 总统说,我在对欧洲的访问中取得了我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所要的全部东西,此行的成果比我预期的还要多。他接着说,我来到了欧洲,苏联人以为决定废除条约是被安排在这次访问前夕的,实际情况是我本来没有打算废除条约。当一些东方集团的国家不响应我们的某些要求时,我曾给他们找到一些理由,因为他们是受命的。 总统说,但是苏联拿起大棒,试图在各地向我施加压力,甚至在不结盟国家也这样干,这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他接着说,我废除条约的直接原因是我过了四个月后收到的印度的答复,在这四个月里印度尽力试图说服苏联人(同意)维修米格21飞机,并向我提供零件。这是一件无法保持沉默的事情。我认为印度——它是不结盟的三个创建国之一——的拒绝是一项严重的决定,一个十分严重的行动,我应该以行动来对付这一点,于是我作出了废除条约的决定。 【路透社开罗四月十三日电】萨达特对西欧进行为期两周的访问后,今天已回国。这次访问使萨达特的中东政策得到了支持,使他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财政援助和同法国建立了坚固的军事关系。 开罗报界今天欢呼总统的欧洲之行出于意料之外地成功,完全达到了他的目的。 此间的埃及官员们说,总统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在欧洲争取朋友和孤立敌人,为重新召开日内瓦和平会议作准备。萨达特说,这次会议可能在明年召开。 此间的观察家说,总统关于以色列撤出和巴勒斯坦人有同等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的要求赢得了他最近访问的五国的支持。 萨达特谈到了这种危险,即在埃苏友好条约废除后,苏联将继续不断地向埃及施加压力。他终于为获得欧洲长期的替代性援助奠定了基础。共同社评埃中关系 【共同社贝鲁特四月十三日电】中东国家正以极大的兴趣关注着中国—埃及关系的发展。 这里的中国人士说,中国将对埃及提供积极的援助。 一个由副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率领的高级埃及使团不久将前往北京。预期,它将在中国受到热烈的欢迎。 中国进入埃及大概会加强它在中东和非洲的地位。同时,还会加剧中苏在这个地区的对立。萨达特曾被迫转而向中国要求军事和经济的援助。作为不结盟集团的领袖,埃及显然需要有中国这样一个新的东方盟友。
2. 埃及解雇五名苏联专家
【中东社维也纳四月十二日电】一位埃及负责人士今夜对中东社发表声明说,埃及钢铁厂厂长已决定解雇并遣返在该厂工作的五名苏联专家,因为在决定废除埃苏友好条约后他们开始不正常上班,并拒不完成自己的任务。 【德新社开罗四月十一日电】开罗的一家学生报纸《学生报》今天说,苏联最近已开始撤走在埃及企业中的苏联文职专家,作为“苏联对埃及施加压力的新的企图”的一部分。 该报接着说,苏联政府已指示这些专家中的部分人撂下他们在埃及的工作,速回莫斯科,虽则苏联政府声称保证专家的离去不会影响这些工厂的工作进程。该报说,最近一批接到象这样的指示的人中包括埃及陶瓷厂的专家。 开罗的另一些人士强调,在上月萨达特废除埃苏友好条约后一些苏联文职专家已不去他们工作的埃及企业上班。 对于在埃及的苏联经济、文职专家的人数没有确切的统计,但大概的估计是包括家属四千人。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为了对废除友好条约以及因此取消在亚历山大向苏联海军提供的方便进行报复,克里姆林宫将撤走这些专家,因为不断有消息说莫斯科正在争取大幅度提高这些专家的工资。埃及报纸多次说,考虑到突然撤专家和苏联完全停止提供机器和零件,有关方面已向萨达特总统提出了一些应急计划。 另一方面,《学生报》把莫斯科撤走民用专家的措施同克里姆林宫对中国的态度相比拟,这家报纸的一篇社论谴责苏联人对埃及采取“威胁态度”。
3. 菲总统马科斯将于五月下旬访苏
【共同社莫斯科四月十日电】苏联外交部九日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将在五月下旬对莫斯科进行首次访问,以便就菲苏关系正常化问题举行正式会谈。 马尼拉和莫斯科已经达成使两国外交关系正常化的基本协议。 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五个国家中唯一同苏联没有外交关系的成员国。 【本刊讯】菲律宾《每日快报》四月十一日以《俄国人以很大的兴趣等待马科斯去苏联访问》为题报道: 据昨天到达马尼拉的苏菲友好协会代表团说,苏联人民对马科斯总统今年要对苏联进行的国事访问十分感兴趣。 这些俄国访问者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总统即将去莫斯科访问一事,在盼望苏菲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俄国人中间反应良好。 这个代表团成员中有最高苏维埃代表、苏联议员团秘书弗拉基米尔·列昂季耶维奇·库德里亚夫采夫和特命全权大使、苏联对外友好和文化协会联合会主席团副主席安德烈·列多夫斯基。 这些来访的要人在记者招待会上向记者们谈了他们国家为发展同菲律宾人民的友好关系而作的巨大努力。据他们说,除了苏菲友协总会以外,俄国各个共和国,甚至农村地区都有其他友好协会,举行介绍菲律宾人民情况的记者招待会、座谈会和放映电影。
4. 苏能源电力部副部长到达卡活动
【萨马查尔社达卡四月十一日电】苏联能源和电力部副部长马尔采夫先生昨天说,自从孟加拉国几年前独立以来,苏孟合作在多方面取得了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成果。孟加拉国通讯社报道,这是他在戈尔萨尔热电站交付使用时讲的。这个热电站是苏孟合作的产物。 马尔采夫先生说,“自从孟加拉国独立的那一天起,我们看到两国在多方面发展和加强了关系。” 这位部长说,苏联援助孟加拉国建设了一系列的工业企业。他说,苏联人民回想起苏联曾帮助孟加拉国清理了吉大港海口就感到自豪。
5. 马雷说苏联一直试图煽动反对埃及政府
【中东社开罗四月十三日电】人民议会议长马雷今天说,自从埃及废除埃苏友好合作条约以来,苏联一直试图煽动埃及的青年、工人和农民反对现政权。 在对亚历山大大学工程系的一个学生代表团讲话时,马雷说,已查获了一张共产党的传单,传单说,将要发出鼓动学生、工人和农民的策略指示。
6. 布托宣布巴基斯坦废除封建萨达尔制
【法新社基达四月八日电】布托今天宣布废除巴基斯坦沿用了几个世纪的封建萨达尔统治制。 他在结束对北部俾路支省十四天的视察发表讲话时对欢呼的人群说,以后,今天这个日子将成为巴基斯坦的全国性节日,以庆祝他此举的历史意义。 萨达尔制起始于莫卧儿帝国,有萨达尔头衔的人在巴基斯坦,特别是在俾路支省和西北边境省,仍然有相当大的势力。布托在基达宣布了这件事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马上也颁布了一项简短的总统命令,宣布“废除罪恶卑鄙的萨达尔制,立即生效”。 有萨达尔头衔的人不仅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和西北边境省,而且在阿富汗也仍然有相当大的势力。 萨达尔是地方上的诸侯,自己有民团武装,负责保卫本部族地区。 作为交换,他们要收各种税款。其中主要的是希沙克税,它相当于农民种庄稼或者养牲畜所得的六分之一。 在俾路支,“萨达尔中的萨达尔”是基达附近小城镇卡拉特过去的统治者艾哈迈德·亚尔·汗。现在他是俾路支省省长。布托刚刚取消了他的“汗”的头衔,但是又给了他另外一个头衔——“伟大的公仆”。 虽然废除萨达尔的命令规定:任何人企图使用这个头衔都要被关进监狱,但是,这里的观察家一致认为,布托总理今天宣告的事情只会产生有限的效果。 他们认为,任何事情都不能在巴基斯坦的部族中引起真正的变化,除非是人们的思想方法有了改变。虽然原来的萨达尔已丧失了他们的大部分经济权力,但是他们在宗教和政治上的影响大部分仍然保持着。 一位官方人士说,最近的决定证明政府现在已完全控制了俾路支的局面,一九七三年和七四年在那儿爆发的起义现在只能是留在记忆中了。 但是,这里的观察家们感到,由于巴基斯坦政府缺乏合适的人选,所以,它在俾路支仍然不得不依靠萨达尔,而萨达尔也是不大会自动隐退的。 由于前省政府(全部由萨达尔组成)的反抗,布托被迫于去年十二月暂时停止省政府的职权,在另行发出命令之前把俾路支的行政置于联邦政府的直接治理之下。 观察家们认为,宣布废除萨达尔制以及随后将出现的宣传——首先是为了提高布托的个人威信,因为现在离大选(原则上订于明年年初举行)已不到一年了。 尽管看来,布托的确已控制了俾路支,大选的临近也许可以说明他为什么并没有象谣言所说的那样释放民族人民党的三位前领导阿塔乌拉·汗·门加尔、海尔·巴赫什·马里和高斯·巴克什·比曾乔。这三个人是一九七○年大选中的获胜者,一九七三年八月被捕后一直在等候审讯。
第 4 版
1. 美参院外委会就美苏缓和问题通过一项决议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四月十三日电】参院外委会今天一致通过一顶决议,决议提出美国继续加强军事力量必须仍然是缓和同苏联的紧张关系的努力的基本前提。 决议承认美苏有“许多竞争性的和互相冲突的利益”,它说:“但是,我们相信,控制这种竞争和这些冲突,使它们不致引起战争,这将是符合两国的利益的。” 但是决议说:“美国处理这种关系的基本前提是美国必须保持无敌的强大军事力量,以保证美国的安全和为我们国外的朋友和盟国的安全作出贡献。” 决议说:“这种军事力量必须包括足以遏止苏联对美国或者它的盟国发动进攻的战略能力,而且这种战略能力将使苏联不可能对我们保卫我国的切身利益和保卫我们盟国的决心和意愿有任何错误的看法。” 这一由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艾伦·克兰斯顿提出的决议上月几乎被全体参院否决,但是还是送交给参院外委会,外委会将措词修改得更强硬。 克兰斯顿说,预料在十四日下班后开始的为时十二天的复活节休假结束前全体参院不会采取行动。 决议要求“及时地”进行谈判,来履行福特总统同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一九七四年十一月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签订的要求共同减少战略军事力量的协议。 决议还敦促政府和克里姆林宫履行赫尔辛基协议,“特别是有关尊重人权以及在人道主义方面进行合作的条款。”
2. 南外长米尼奇前往亚洲一些国家访问
【法新社贝尔格莱德四月十二日电】外交部长米尼奇今天离开这里前往德黑兰,开始对印度、巴基斯坦和中东进行为期十二天的访问,为八月在科伦坡召开不结盟国家会议作准备。这次他还将访问阿富汗、伊拉克和科威特。. 尽管伊朗和巴基斯坦不是不结盟集团的成员国,但米尼奇的这次出访是包括铁托总统访问中美洲国家和瑞典在内的一个精心的外交计划的一部分。预料,米尼奇将在访问期间,特别是访问巴格达、德黑兰和科威特时讨论加紧双边合作的方式问题。
3. 美报报道:《在各种限制下东德人渐渐失望起来》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四月五日刊登克雷格·惠特尼发自东柏林的一篇专稿,题为《在各种限制下,东德人渐渐失望起来》,摘要如下: 正当东德共产党为在五月召开第九次代表大会作准备的时候,一种对经济和政治前途感到忧虑失望的情绪似乎充满着这个国家。 到处都是这样的标语:保证象前五年一样,继续着重提高一千七百万东德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东柏林、在易北河边的工业城市马格德堡和在两城市之间的一些城镇,正在迅速兴建住房。 但是,据住在这里和据估计从新住房得到好处的人们说,据认为是由东德领导人昂纳克搞的那些政策,总起来讲远非意味着西方所理解的那个“自由化”。因此,此标语口号所反映出来的热情和乐观主义相反,到处都呈现出一种更加阴郁的气氛。人们“突然失踪”一位青年艺术家说:“这里到底在发生什么事情,你在西方是不会知道的。你知道,人们突然失踪,而两年之后你会发现他们已被关进监牢,他们被指控试图逃往西方或帮助那些专门组织逃跑的人。这类事情一直未停止过。” 昂纳克竭力在确立和加强这个国家的单独性,把同西德的文艺来往减少到最低限度,以确立一种单独的民族特性的观念。 据住在这里的人们说,过去五年来——自从昂纳克接替乌布利希以及把缓和的说法引进东德以来——所发生的事情表明,这个国家对来自西德的接触和访问者实行单方面的开放政策。墙限制旅行除了特权阶层的四万人以外,对其他所有人来说,柏林墙仍然严禁人们去西德访问。过去几年来,每年还有分居家庭的七千人获准移居西德,同那里的亲戚团聚,同时每年大约有五千人总算通过非法途径逃走了。 这个有限的开放所造成的结果是,人们高度失望,而且想入非非:如果不得不禁止人们到西德去,那么那里的情况必定是好得多。 一些去过西德的艺术家、党的工作人员和运动员回来时常常对那里的花花世界印象很深,但是,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还有通货膨胀、两个人吃顿饭要付四十美元以及大量的失业,而这里,在最普通的公民中都不存在失业现象。 一名一度曾有影响的而目前靠边站的党员在此地说: “他们大肆宣扬一切为了劳动人民的福利的口号。” 他指出,政府有一个公开声称的目标:在此地东柏林的普伦茨劳尔贝格区和全国各地改善居住条件,修缮那些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一直没有修理过或未加妥善保管的房屋。 但是,一队队建筑工人在过去三年中,为了党代会在柏林市中心日夜地忙于建造一座白色大理石的玻璃宫。一位东德人说,“他们花在那上面的钱和劳力能够翻修整个普伦茨劳尔贝格的房子”。 这里一位建筑工人前几天公开地向两个不认识的人抱怨他的工作条件和工资。他说:“我真想马上把一颗炸弹砌进这个墙壁里去,尽管我会碰到炸弹从墙里炸出来的危险。要是我有机会的话,我宁愿到那里去工作”。他指的是到西柏林去。 马格德堡一名罗马天主教神父,谈论在柏林墙后面成长起来的东德的年轻一代时说:“他们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抚育下发生了微妙和彻底的变化,不过他们对革命无动于衷——他们所要的只是不要别人管他们,能够买到蓝色的牛仔裤和欣赏西方的摇摆舞音乐”。 文学界人士说,一九七三年和一九七四年,此地有短短一段时间文化方面的限制放宽了。出现了大量描述象年轻人退学和住房破旧这种尖锐的社会问题的戏剧和电影,但那些戏剧和影片现在没有了。唤起了新的愿望莫尔策克说:“人们新的愿望总是不断地被唤起,而我们总是尽可能快地满足人们的这些愿望。” 鉴于波恩的“东方政策”导致了两个德国于一九七三年建立了外交关系,从西德来的亲戚朋友的川流不息的访问便成了唤起人们新愿望的方式之一。去年有三百万西德人和西柏林人到这个国家旅行过。
4. 南斯拉夫驻美大使拜会戴维·洛克菲勒讨论经济合作问题
【南斯拉夫通讯社纽约四月十一日电】南斯拉夫驻美国大使迪姆策·贝洛夫斯基——他最近曾在美国各大学和其它研究南斯拉夫问题的科学和经济机构讲学和发表讲话——今天拜会了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戴维·洛克菲勒并告诉他有关南斯拉夫经济发展情况。 在这次拜会中,贝洛夫斯基和洛克菲勒讨论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和南斯拉夫经济组织之间进行合作的问题。
5. 美政府和国会人士谈:美向南斯拉夫出售武器问题
【美联社华盛顿四月十三日电】提供消息的人士昨天说,福特政府已经要求共产党南斯拉夫提出购买美国武器,包括直升飞机、雷达和导航系统的正式申请。 国务院、五角大楼和国会人士说,还提出了向南斯拉夫人出售先进的反坦克导弹的可能性。 他们说,去年年底要求南斯拉夫提出它想购买的美国武器的清单,但是迄今还没有得到答复。 国务院的一位官员指出,福特总统于去年八月在南斯拉夫同铁托总统会晤以后,公开地表示对发展美国同南斯拉夫的经济和军事关系感兴趣。 国务院的这位官员说,南斯拉夫很可能正向其它西方国家购买它想要购买的武器。 关于美国可能出售军用品的详情,是在国务卿基辛格的一个高级顾问索南费尔特在众院举行的一次听证会上提到此事以后获悉的。 索南费尔特在众院国际关系小组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作证说,美国的政策是鼓励东欧国家独立和同西方进行贸易。 众议员保罗·芬德利(伊利诺斯州共和党人)问起美国向南斯拉夫出售军用品时,索南费尔特证实说,这个东欧国家希望购买“零件”。 索南费尔特说,他希望国会将支持这种交易。
6. 福特总统对美报纸主编协会记者说:美苏核会谈是他今年首先要处理的问题
【美新处华盛顿四月十三日电】福特总统说,他将不让总统竞选活动妨碍限制战略武器会谈。 总统四月十三日,在同一批美国报纸主编协会的记者进行问答的期间提到核武器协议,认为这是在今年还剩下的几个月中他首先要处理的国际问题。他把加强北大西洋公约联盟和支持美国同太平洋地区的国家的关系列入他要优先处理的问题中。 他把为了在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达成协议而进行的谈判,说成是“一种积极的努力”,虽然他不说有了突破,他说,他将不因为在一个总统选举年所受到的压力而“放弃”尝试。 福特说,“一个总统设法限制核武器系统是采取负责的行动”,这是他和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一九七四年符拉迪沃斯托克会谈中所谈判的原则性协议将会做的某种事情。目前所进行的努力的目的,是实现一项使双方的核武器库的最高限额为二千四百个的协议,在这个总数中,一千三百二十个发射器可以装上分导式多弹头。 福特表示,如果达不成这样的协议,就需要为另外的核武器付出几十亿美元的开支。 他保证他不会“把政治竞选活动放在”他在国际关系方面实现他的目标之前。 福特在争取得到共和党总统提名的竞选中,受到前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里根的挑战,里根进行竞选的主题是,在福特和国务卿基辛格的领导之下,美国已在军事上落后于苏联而居第二位。然而里根在竞选中取得的有限的胜利使福特受到政治压力,迫使他达成一项明显地对美国有利的战略武器协议。总统还谈了以下问题。 东欧—— 有记者问到,苏联和东欧国家“应该有”什么样的关系,总统说,美国“非常坚定地认为,东欧国家应该是独立……自主的”,而且有机会同所有其他国家保持正式的外交关系。他又说:“我们并不认为,它们应该受到苏联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