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12-22
第 1 版
1. 福特在美白宫记者招待会上说:苏联对安哥拉的干涉无助于缓和的继续
【美联社华盛顿十二月二十日电】福特总统今天警告说,苏联对安哥拉的干涉“无助于缓和的继续”,古巴约六千名士兵的渗透“终止了”想同那个政府保持“友好关系的任何努力”。 福特在白宫举行的一次半小时的即席记者招待会上说,参议院中断美国向安哥拉的两个反苏派别提供秘密军事援助经费的行动,“严重地削弱了”美国试图通过外交行动来结束外国干涉和帮助解决那个非洲国家内战的努力。 总统谈到了从税收到政治的各种问题,他说,他打算以当总统的纪录竞选。 关于古巴向安哥拉派遣据他估计四千到六千军队的问题,福特说:“古巴政府向安哥拉派遣战斗部队的行动已破坏了改善同美国的关系的任何机会。” 福特说,问题是确保安哥拉人民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和建立他们自己的政府。 他说,“任何国家,比如苏联和古巴,想统治那个国家的政府都是不明智的和非常有害的。” 他指责说,苏联已在安哥拉花了一亿多美元,这“肯定无助于缓和的继续”。苏联人和古巴人的干涉使“安哥拉人民受到挫折”。 福特认为,国会的行动“束缚了我们的手脚”,并把它说成是美国的“严重错误”,他说,美国在帮助其他国家人民决定他们自己的命运方面“应当是灵活的”。 福特重申了在参议院星期五通过中断美国援助安哥拉的经费以后早些时候说过的话,即依靠美国的国家将会失去对这个国家在同样情况下帮助它们的信心。 他拒绝谈论美国已在安哥拉采取什么行动,只是强调说,美国从未打算向安哥拉派遣美国军事人员,美国在那里进行“正当的秘密活动”。他还指出,直到最近才知道古巴人在安哥拉的活动的规模。 本来已有迹象表明美国和古巴之间的紧张局势已有所缓和,但是在最近几周内,安哥拉问题已使局势严重起来,基辛格国务卿否决了一项派体育代表团去古巴的建议。
2. 外电报道阿根廷局势紧张
【美联社布宜诺斯艾利斯十二月十八日电】右派空军叛乱者今天逮捕空军司令达七小时之久,并占领了两个空军基地。四架空军飞机和一架直升飞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上空低空盘旋,散发传单,要求陆军司令接管政府。 国防部长托马斯·博特罗说,将任命一个新空军司令,这显然是为了消除这次叛乱。博特罗对新闻记者说,“已控制局势”。 【合众国际社布宜诺斯艾利斯十二月十九日电】伊萨贝尔·庇隆总统今天拒绝下台,不理睬陆军要她辞职的要求和空军的叛乱。 总统的一项声明说,“将不退让,伊萨贝尔·庇隆是全体阿根廷人的合法总统。否则,就是混乱和不忠诚。”在阿根廷陆军司令威胁如果她拒绝下台就要推翻政府后,庇隆夫人发表了这个强硬的声明。 【德新社布宜诺斯艾利斯十二月二十日电】阿根廷哗变空军部队的首脑赫苏斯·卡佩利尼将军今天同空军司令奥尔兰多·阿戈斯蒂会晤,讨论局势。 两位空军将领今天的会谈是第一次会谈,会谈后未发表任何消息。 【法新社布宜诺斯艾利斯十二月二十日电】这里宣布,阿根廷空军飞机今天开始轰炸空军右派叛乱部队控制的基地。 空军司令部发布了开始轰炸的命令。空军下午三时发表的一个公报说,空军司令阿戈斯蒂下令对叛乱分子采取这一行动。公报说,这一决定是在叛乱部队领袖卡佩利尼将军拒绝放弃反政府立场后作出的。 阿根廷政府今天下午号召叛乱分子放下武器,返回原岗位。通过电台和电视广播的一项政府公报说,新的空军司令奥尔兰多·阿戈斯蒂已决定在必要时以武力镇压叛乱。 公报说:“叛乱分子如坚持不服从命令,他们的行动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概由他们自己负责。”
3. 英报评论《给俄国人的要害上踢一脚》
说如果苏坚持在非洲进行捣乱活动,美不应再给它提供一粒小麦 【本刊讯】英国《每日邮报》十二月十九日刊登一篇评论,题为《给俄国人的要害上踢一脚》,摘要如下: 苏联政府为了它自己贪得无厌的政治目的,正在资助安哥拉的屠杀。它在给安哥拉提供大量武器。这就是新殖民主义。 这是对“缓和”的嘲弄。这对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依靠绕过好望角的海上通道的西方国家的安全是一种威胁。它说明俄国势力在非洲矿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大大扩张了。 西方国家应当给予什么还击呢?美国必须要采用某种办法使苏联感觉到美国的力量。 但是,在越南战争结束以后,美国不愿意再次在军事上卷入——即使是间接的——在殖民主义时代过去以后阻止共产主义发展的任何损伤自己元气的后卫行动了,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美国人手中的确拥有一种制裁手段,一种非常有效的制裁手段:粮食是美国的秘密武器。 美国有剩余粮食。而俄国则再次发生粮食匮乏。 如果克里姆林宫坚持在非洲进行其引起流血的捣乱活动,那么,美国就不应当再给俄国提供一粒小麦。如果勃列日涅夫想在安哥拉胡作非为,那么,美国应当狠狠地在俄国的要害上踢一脚,叫它吃不消。
4. 哈希文章《苏联正以海上强国出现;缓和是有限度的》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二月十九日刊登哈希写的文章,题为《苏联正以海上强国出现;缓和显然是有限度的》,摘要如下: 在这一周使美国大吃一惊的是,苏联再也不是一个有限的陆上强国,而且也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海上强国了——它对象安哥拉这样一些远离它的大陆基地的地方也感兴趣了。 这并不是一个新的事实,但是它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是一个新觉察到的事实。一个冲击波从白宫传到整个美国,它引起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不是违反缓和的行为?如果是的话,华盛顿对此该怎么办?第一个回答是,不,这不是违反缓和的行为,但是它肯定会推翻许多美国人对缓和的错误理解。 在有关缓和的文件和谅解中,丝毫没有规定苏联必须停止活动和不得在遥远的地方发展势力。至于接受安哥拉的一派作为自己的附庸,这种事也是世界强国经常干的。莫斯科在安哥拉接受了一个附庸,它显然希望得到通常会得到的最后报酬,即在那里得到空军和海军基地。如果莫斯科的冒险行动成功,苏联的海军舰艇将能使用安哥拉的海港来进行整修、在那里休息和消遣。而苏联的军用飞机也将能在空军基地上这样做。 缓和肯定不允许在对方的眼皮底下做这种事情。如果华盛顿支持波兰的一个持不同意见的政治派系,它将违反缓和的原则。如果莫斯科象它过去尝试过的那样想再次把任何远程导弹部署在古巴,它将违反缓和的原则。在对方的本土制造麻烦是违反缓和包含的原则的。 但是,缓和并不意味着美国或苏联必须停止活动。两个国家都是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利益的强国。两个国家都能够把自己的海军部队部署到七大海洋中去。美国再也不是唯一的海上大国了,虽然从一九四五年起一直到不太久以前美国实际上控制着世界上所有的海上航道。 苏联的海上力量无论如何还不能同美国相匹敌。但是,苏联的海军力量正在不断提高它们进入公海并且长时间留在公海的能力。 直到大约十年之前,美国海军可以在通往苏联陆地的主要海道上活动,而没有看到能够进行有效干预的任何东西。今天的情况不同了。一支苏联舰队扼守着通往波罗的海和巴伦支海的通道。另一支苏联舰队在地中海活动。第三支苏联舰队在印度洋游弋。第四支扼守着太平洋上通往西伯利亚沿海的通道。俄国佬过去一向在陆上活动,现在他正在学习游泳。 美国人发现俄国佬在南大西洋的非洲沿岸游泳而感到不安。他过去从未到过那里。这是在使彼得大帝的梦想变为现实。 华盛顿人士立即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对这件事应当怎么办?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非洲不是美国的,但是非洲以及非洲的前途现实牵涉到美国重要的国家利益。 苏美有公认的势力范围。“勃列日涅夫主义”适用于东欧。门罗主义告诫非美洲人不要进入中美和南美。除了这些地区以外,没有具体划分势力范围。 目前华盛顿分成两派,一派希望赶紧向在安哥拉与得到苏联支持的罗安达派作战的部队运送更多的军火,而另一派则认为所有这一切将是美国开始另一次卷入对美国没有什么内在重要性的地方。 政府现在感到苦恼的是有人揭发它事先未经国会批准就向安哥拉运送武器。白宫看来本想大吵大闹地抗议苏联入侵安哥拉,后来在得悉国会的反应之后改变念头,决定悄悄地干。
第 2 版
1. 佐尔扎文章《克里姆林宫采取强硬路线》
说许多迹象表明苏对内对外都在采取比较强硬的立场;主张西方不要再向苏联让步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十八日刊登了维克托·佐尔扎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克里姆林宫采取强硬路线》,摘要如下: 有许许多多的迹象表明,克里姆林宫在若干问题上正在采取比较强硬的立场,因此人们不禁要问:苏联整个政策是否在转而采取一种强硬路线? 这些迹象的范围是:从国内新近宣布的五年计划(更加强调重工业)到在安哥拉采取积极主动的政策。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问题上没有取得进展,而在国内对持不同政见者的压力却在加强。领导集团有关资本主义危机以及在西方采取更加革命的行动是否可取的辩论,看来也以主张采取有力行动者获胜而告结束。而苏联始终在加紧发展的军备——一度看来只是为了赶上西方——又毫无放慢的迹象。 西方有些人——我也是其中之一——长期来一直认为,苏联加紧发展战略武器是对美国在这方面处于优势的一种理所当然的反应。美国一向可以用它多余的武器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使苏联武器发展计划受到某些限制,而克里姆林宫可能也打算把某些新式战略武器当作以后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讨价还价的筹码。但是苏联目前执行的战略武器计划和常规武器计划表明了一种令人担心的倾向:继续不断地发展。现在可以得到的情报使得有可能画出一条同西方计划交叉,并且无论如何要继续发展的曲线。 西方有一些人——象我本人一样——又认为,美国应当在(限制)武器谈判中作出某些让步,以帮助克里姆林宫的鸽派从西方获得让步。如果他们得到了让步,他们便有理由说这表明西方地位软弱,因此克里姆林宫应当迫使西方作出更多的让步,正如西方的鹰派一度要求克里姆林宫作出更多的让步一样。 正因为如此,苏联有关资本主义危机的辩论以及它得出的西方固有的软弱性的结论就十分重要了。虽然得不到有关辩论的详细情况和结果,但是苏联报刊最近发表大量文章论述在西方实行革命策略的有关题目表明这场辩论已结束。苏联向西方共产党推荐的革命性更强的政策是以下列结论为依据的,即资本主义危机大大削弱了西方体系,因此经受不住一心一意施加的压力。 对苏联对外政策很可能得出了类似结论。克里姆林宫过去有关资本主义危机和革命策略的辩论肯定始终是同苏联应当奉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直接有关的。 没有一个苏联领导人现在真的相信,共产党在西方较发达国家有可能发动成功的革命,但是,显然有人认为,如果在革命和对外政策两条战线上奉行一种更加积极有力的政策,那么总可以会从仍在继续的资本主义危机中得到好处。苏联在安哥拉的行动至少部分是以下列观点为出发点的:前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是世界革命斗争的组成部分,而由于资本主义危机,世界革命斗争有更大可能取得成功。 但是,苏联只有在有力量抵抗西方想抑制它的企图的时候,才能利用这一有利的形势。军事力量的发展正日益使苏联具有信心和获得它在遥远的地区进行干涉、对节制的呼吁置之不理的重武器。新的五年计划对重工业的强调表明,大力发展军备将不会中止,那些提出要增加资金生产消费品的人现在也告败北。 我们所看到的情况可能是下面的事情所引起的结果:华盛顿没有实现尼克松总统第一次莫斯科最高级会谈以来向勃列日涅夫许下的诺言,或者起码是没有实现勃列日涅夫认为已经得到的并在当时曾用于约束鹰派的那些诺言。也许,西方需要作出更多的让步来帮助他。但是,自从他取消关于犹太人移民的协议以来,一年多时间中他一直在向鹰派让步,如今,再向克里姆林宫作任何重大让步都将只会加强强硬派的地位。 即使西方的那些自称的鸽派现在也必须考虑,他们是真的希望发生上面的情况呢,还是等待克里姆林宫的形势和苏联政策的长远方向更清楚一些再说。
2. 西方外交官对苏联政局的展望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十二月十五日电】(记者:杰拉尔德·洛克伦)(原编者注:这是合众国际社论述即将结束的一年内发生的事件的意义以及展望一九七六年及其以后时期的事态发展的一系列报道中的一篇。) 缓和将继续下去,勃列日涅夫大概也会继续执政。 这是注视苏联政局昏暗前景的西方外交官作出的审慎结论。 预言家们估计明年二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不会在政策或人事上作出根本变动。这次代表大会将为下个五年确定意识形态指导方针。 他们提出以下的假设性看法:如果(苏联)政策有重大改变,那么领导人也会变动。目前,两者都无变动的迹象。 一位西方外交官说,“缓和进行得很顺利。”这是苏联报纸天天欢呼的一个题目。在克里姆林宫看来,缓和是这样一种政策,它将创造一种在其中可以进行交易而又不冒发生核冲突风险的国际环境。仅此而已。 正象法国总统德斯坦最近访问这里时被尖锐地提醒的那样,意识形态斗争仍在继续。世界范围内争夺权力与影响的压力也会继续下去。 没有理由认为,苏共二十五大将脱离这一政策。 虽然缓和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勃列日涅夫的个人事业,但是他在执行缓和政策方面却机灵地遵循一种一致通过的方针,使他的同事们象他一样同缓和休戚与共,因此也同样地容易受到这一政策的失败的影响。 一位研究克里姆林宫事务的学者说,“如果这次代表大会想丢掉缓和,那么,就必须把勃列日涅夫赶下台。”他的下台也会使其他政治局委员下台。看来,那些办事审慎的穿灰制服的现今苏联统治者是不会欢迎成批改组的动乱的。
3. 苏间谍船在大夸贾林岛附近海面游弋
【合众国际社夸贾林岛十二月六日电】一艘苏联间谍船正在这个太平洋中心的导弹基地附近的海面游弋,试图监听美国对付核攻击的绝密防务情况。夏威夷的海军情报人士认出这艘先进的白色间谍船是「滨海号」,说它是世界上电子监听设备最完备的船只之一。 官员们说,「滨海号」,即四艘相似的船只中的一艘,继续在美国宣布为三里的领海外面不远的海面上游弋。 在夸贾林岛上布署着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秘密雷达、摄影机和监听设备。它是太平洋导弹基地的一部分,所有美国防卫和进攻性的洲际弹道导弹都在这个基地上试验。 用以拦截和摧毁任何苏联或中国向北美发射的装有核弹头的导弹的卫兵系统,在这个夸贾林岛导弹基地试验和改进,在试验期间雇用大约三千五百名工人。 夸贾林岛一位权威人士说:「苏联人似乎总是知道我们何时将进行发射试验。他们的间谍船中始终有一艘布置在附近的海面上,搜集有关大的导弹的情报。」
4. 美《基督教科学箴》专稿《克格勃九千名苏联间谍并非突然活动起来》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二月一日刊登一篇专稿,题为《克格勃九千名苏联间谍并非突然活动起来》,摘要如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情报机构一九五九年发现克格勃在国外有三千五百名披着合法外衣的人员。今天它可能有九千名这样的人员。仅在美国,联合国和华盛顿,以及苏联驻美国的各办事机构,一九五九年已知约有三百个披着合法外衣的人员,今天至少有九百人。 西方一位人士说:“估计,由于人员不断增加,他们得到的好处也更多了。” 专家们说,克格勃自从一九五九年以来一直在同经它训练已精通间谍这一行的机构,诸如古巴的、匈牙利的、罗马尼亚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以及波兰的情报机构,进行密切合作。 西方情报界利用仔细保存的档案——诸如利用控制在手的经受时间考验的护照,对他们的活动方法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一位有经验的观察家说,克格勃有一句过份简单化的口号:“任何美国人都可以被收买。”美国每年有十三万多旅游者去苏联游览,因此克格勃更容易招兵买马,虽然它的主要兴趣是美国官员,比如,密码译员或接触政府情报的外交官。他们还物色具有上大学年龄的、在意识形态上与本国政府敌对的美国人当间谍,长期打入联邦调查局和美国中央情报局这样重要的政府部门。 西方情报官员根据大致的推算估计在国外的苏联公民百分之四十执行克格勃交给的任务。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他们说,根本原因是,从事间谍活动花钱不多,但付出的代价所取得的效果很好。苏联从中得到经济和军事上的好处是无法估量的。 苏联通过窃取美国的军事和工业机密可以节省数十亿卢布、人力和时间,这样就把它有限的资源集中用来对美国保持军事均势。莫斯科如不进行有效的和连续不断的间谍活动就势必危险地落在更加富有的,工业上更加先进的美国的后面。 专家们说,“缓和”对于华盛顿和莫斯科的政治领导人可能是一个合适的装饰品,但是对于专搞情报工作的人来说,缓和毫无意义。不管政治气候如何,他们的工作从不间断。
5. 法报报道《英吉利海峡的间谍事件:一艘苏船沉没拒绝海岸警卫队援助》
【本刊讯】法国《南方电讯报》十一月二十七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英吉利海峡的间谍事件:一艘苏联船沉没,并拒绝海岸警卫队援助》,摘要如下: 苏联“戈里荣号”加工船(四千五百三十七吨),在与一艘货船相撞之后大约于午夜在英吉利海峡沉没,而苏联捕鱼船队的拖网渔轮要求其它外国船不要靠近。 难道这是一起新的间谍事件吗? 海岸警卫队发言人明确说,在要求“所有外国船”远离怀特岛以南二十海里的地区之前,苏联的拖网渔轮“象一群围着一头受伤的野兽那样”围着被撞伤的船,打捞船员。 英国海岸几个海上救助中心点都处于戒备状态,但没有向出事地点派救生艇,因为苏联人表示他们不需要援助。
第 3 版
1. 尼刊文章《中国宝贵的合作》
说中国全心全意支持尼泊尔和平区建议;苏的支持是为搞亚安体系 【本刊讯】尼泊尔《人民利益》周刊十一月十五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的宝贵合作》,摘要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支持国王陛下提出的宣布尼泊尔为和平区这一建议的第一批国家之一。虽然苏联和巴基斯坦也支持这一建议,但是他们的支持不象中国那样全心全意。事实上,有些国家支持国王的建议,是从他们自己的观点出发的。例如,苏联支持国王的建议是联系到它的亚安体系建议。换句话说,苏联把尼泊尔的建议看成是亚安体系的一个方面。它同我们对这一建议所采取的态度不一样。同样,巴基斯坦是考虑到他同印度的关系才支持我们这一建议的。另一方面,中国没有等待别国的反应就决定支持了国王的建议。而且在每一重要场合都重申这种支持,最近,在亲王访问中国期间,中国副总理又一次强调了这种支持。 尼泊尔需要取得两大邻国对这一建议的支持。这一建议只有获得印度和中国的支持才有可能实现,这是毋须多说的。这一建议的重点是很清楚的。提出建议的动机是尼泊尔希望在不受两个邻国任何干涉和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政治制度达到发展的目的,并在不结盟对外政策的基础上促进同两个邻国的密切关系和合作。尼泊尔希望确保任何邻国和友好国家都不利用尼泊尔领土作为反对另一邻国或其它国家的宣传基地。在这种情况下,尼泊尔方面希望从它的两个邻国获得对这一建议的更多的支持,这并不反常。尼泊尔人民非常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支持。他们希望中国的支持继续下去,因为尼泊尔和中国的友谊和合作正在日益发展。我们的第二大邻国 ——印度由于未认识到这个建议的意义或者是由于其偏见而没有支持这个建议。我们希望,如果把事情说清楚,印度将支持这一建议。尼泊尔人民相信印度最终将会支持这一建议,这样,尼泊尔就有可能被宣布为和平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开宣布支持国王的建议,从而巩固了它同尼泊尔的传统友谊和合作。事实上,这两个政治和经济制度不同国家间的友好关系,为全世界树立了榜样。世界上在因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不同而发生问题的国家应该仿效尼泊尔和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从而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促进友谊和合作。
2. 布托结束访斯并发表联合公报
【法新社科伦坡十二月十九日电】巴基斯坦总理布托今天结束了对斯里兰卡的为期四天的正式访问。他在结束访问时说,他在返回巴基斯坦时深信两国关系已“向前迈进了一、两步”,“我们十分重视我们的双边关系”。 布托在前往机场之前在总统府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他同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总理就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进行了非常有成果的讨论。 他表示希望在科伦坡举行的不结盟国家最高级会议能取得很大的成功。 巴基斯坦总理在谈到他提出的使南亚成为无核区的建议时说,还没有确定最后的立场,因为这是一个要由有关各国讨论的问题,是一个尽量减少大国在印度洋的活动的问题。 他说,这个建议同斯里兰卡的宣布印度洋为无核区的建议是一致的,也是对它的补充。 布托先生在回答问题时说,他不想提倡尽快召开有关国家的会议来彻底讨论他的建立“太平洋体制”的建议。 那必须视各国的理解和进展的步伐而定。他指出,对这个建议,将在双边的和地区性的讨论中以及在联合国加以探讨。 他说:“巴基斯坦认为这个建议是合理的、必要的,将坚持和维护这个建议。” 布托在回答一个有关孟加拉国局势的问题时说,那个国家的人民有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他说:“其他国家最好的做法是不去干预他们的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和决定自己的命运。” 【法新社科伦坡十二月十九日电】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和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一致认为,如果要使建立印度洋和平区主张具有意义的话,就必须辅之以沿岸国和内陆国关于建立普遍集体安全体系的保证,其中包括放弃获得核武器的权利。 联系这一点,两国总理认为在南亚和中东建立无核武器地区同印度洋和平区的主张是相辅相成的。 在巴基斯坦总理到斯里兰卡进行四天正式访问结束时于今天在这里发表的联合公报说,布托表示他高度评价班达拉奈克夫人在宣布印度洋为摆脱大国争衡的紧张局势和军事升级,并消除从这种争衡的角度建立的一切基地的和平区方面所采取的主动行动。 他重申巴基斯坦支持一切旨在使印度洋地区摆脱大国争衡的建设性努力。 两位总理重申他们忠于联合国宪章原则,强调所有争端都应当用和平手段求得解决,不得诉诸威胁或使用武力;任何国家都不要干涉他国内政。 联合公报说两位总理讨论了南亚地区的情况。 公报说,两国总理就重要的区域性和国际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他们指出,在某些地方一直在积极采取步骤,走向和平与稳定,然而另外一些地方却继续存在紧张与不和。两国总理一致认为,一切国家,不管大小和强弱,都可以在创造安全与和平的国际环境方面起重要的和积极的作用。 两国总理就双边利益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公报说,会谈是在热烈和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的,这象征着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相互谅解、友好和亲善的关系。
3. 孟加拉国电台说:孟苏都希望加强两国关系
【路透社伦敦十二月十九日电】孟加拉国电台今天说,孟加拉国和苏联重申了他们的政策,支持南亚次大陆的正常化以及加强国际合作。 在伦敦收听到的这家电台广播说,两国都希望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友好关系。 这家电台还说,这是在孟加拉国使节侯赛因结束了对苏联的两天访问后,在达卡和莫斯科同时发表的联合公报中阐明的。
4. 印报说锡金国王至今不承认锡是印的一个邦
【本刊讯】《印度快报》十一月二十八日刊登库尔迪普发自甘托克的一篇报道: 唯一令人想起往日的是国王,他仍在他的王宫房顶上升着已不存在的王国的国旗。正如卡齐·伦杜普·多吉尔(首席部长)所说的,他至今仍不接受锡金成为印度的一个邦的事实。国王本人毫不隐瞒这一点,他一有机会就表明这一点。 十一月十四日儿童节那天,国王溜出王宫,出现在市中心广场,摇着他的旗子,和一些好奇的孩子交谈,而后回到了王宫。但是他没有引起任何注意。政府最高级人士甚至说,他在“接触”那些继续“鼓励他”的“外国人”。即使那样干,他也不可能东山再起。 有些人出自传统的观念仍然尊敬他,就象一些过去的王国里有许多人尊重一度实行统治的王朝一样。
5. 英·甘地任命拉尔为印度国防部长
【印报托新德里十二月二十日电】上个月进入印度内阁就任不管部部长的班西·拉尔,在英·甘地总理于今晚进行的内阁改组中被任命为国防部长。这次内阁改组更换了三名国务部长。 就职宣誓将在十二月二十五日举行。 维塔尔·加德吉尔在十一月三十日宣布的改组中被任命为石油化工国务部长,现在他将进入国防部负责国防生产。
6. 朴正熙改组伪内阁崔圭复任伪总理
【美联社汉城十二月十九日电】朴正熙总统今天任命职业外交官崔圭夏任新总理,接替今天辞职的金钟泌。 崔圭夏五十六岁,自从一九七一年以来,他一直是总统外交事务方面的特别助理。 总统还部分改组了内阁,十九人的内阁中有八人调动职务,其中包括外务部长官和内务部长官。 南朝鲜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朴东镇被任命为外务部长官,取代金东祚。 检察长金致烈成了新的内务部长官,总统新闻秘书金圣镇接替李源京任文化公报部长官。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次内阁改组中,除了农林水产部长官外,其他负责经济的长官全都留任,这一点表明朴打算继续执行他目前追求高速增长的经济政策。 朴不大可能对防御政策作出任何重大改变,因为徐钟哲留任国防部长官。 要说朴是否会放松对批评他的人采取的镇压措施还为时太早。 任命前职业外交官崔圭夏为新总理这一点表明,朴总统在联合国同时自相矛盾地通过关于朝鲜问题的亲汉城的和亲平壤的两个决议草案之后,可能修改其对外政策。 【时事社东京十二月十九日电】关于韩国改组内阁,外务省人士十九日下午说:“不能认为韩国的基本政策会因此发生变化。”“因此,大概也不会给今后的日韩关系带来特别影响。” 对新内阁起用地道的外交官出任总理和外务部长官表示关注,认为:“这里面可能包含着这样的意义,即对抗预料从今年到明年以联合国和不结盟会议为舞台的北朝鲜外交攻势。”但是,总的来说,鉴于负责国防和经济工作的阁僚留任和韩国的政治制度的权限集中于朴总统一人手中等情况,认为“不能设想基本政策会因这次改组而发生变化”。
7. 泰报报道:苏驻泰大使同差提猜进行秘密会谈
【本刊讯】曼谷《星暹日报》十二月十八日刊登一则“采访外记”,摘要如下: 苏联驻泰大使伊利切夫十七日单人匹马,到外交部会见了外长差提猜,两人谈了四十五分钟。在座的情报厅长尼赛·域差栖哇过后告诉记者,双方谈的是有关泰苏文化合作协约问题,并不成新闻,也没什么值得关心的。 另一位在座的外交部官员告诉记者:“今天苏联大使与差提猜外长的晤谈,内容大多属政治问题。”这位官员根本不提文化交流问题,也不肯透露所谓政治问题,是有关哪一方面的问题。 照新闻记者们的经验:这类严守秘密的会谈,总是属于“大新闻”!差提猜外长总不会抱着病与苏联大使谈些不关重要的“‘文化交流”问题吧! 据灵通人士分析,根据泰国的外交政策:泰国希望与中苏美三个强国搞起平衡的三角关系,也就是与三个大国搞好关系,以求生存,目前与中美间的关系,可说已搞得很不错,现在就差苏联这一个了,似乎外交部还未在苏联的问题上,动过什么脑筋,因为大家对苏联仍有些惧怕。所以,泰国之期望平衡三强国的努力,未知是否能实现,苏联是否能象中国与美国一样,也成为泰国所承认的真正朋友之列,这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 4 版
1. 曼谷《星暹日报》等评我成功发射第五颗人造卫星
【本刊讯】曼谷《星暹日报》十二月十八日就我成功发射又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表评论,全文如下:中国太空计划猛晋 中国太空发展计划,正在积极地加速推进中,自今年七月二十六日以来,已经成功地发射了三枚人造卫星,不及一个月内,就连续射了两枚,第五枚是于本周三(十七日)发射的。以这样快速的步伐推展太空计划,引起了国际人士非常的注意。有些专家们相信,这显然是对军事上有着巨大意义的。同时认为,中国发射太空人的计划,已接近完成了。 不管怎样,中国太空科学突飞猛进,即是中国自力更生原则的伟大成就之一。自力更生伟大成就 中国并非首先发射人造卫星的核子国家,为什么在第四及第五颗人造卫星被发射成功后,国际人士便表示震惊? 原因之一是,中国并没有得自外国科学家或其他有关的协助,而能够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就有那么重大的成就!这是值得自豪的奇迹。 在苏修心劳日拙和美国过去联合对中国进行敌视的围堵政策之下,中国人民以伟大毅力突破了这种包围后,国际形势即为之激变。中国自力更生的不论在任何一方面的成就,都是伟大的,超出过去历史所有事迹,那又怎能不使人惊奇? 【本刊讯】曼谷《中华日报》十二月十八日就我成功发射又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表评论,摘要如下: 上月二十六日发射的卫星,能按照准确的时间,回降到地球的准确地点,显示了中国的太空科技已达到国际的先进水平。 第五颗卫星的发射,重量和环绕地球速度等详情虽无宣布,但相信各种技术,必又再跨进一步。 中国人民力争上游,贯彻执行毛主席学习理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大搞国民经济的三项指示,决心要加速使中国达到现代化。 人造卫星的能放能收,说明了在毛主席三项指示之下,国防工业现代化,已向目标跨进一大步。这是一项伟大新成就,也在表明,处于苏联急剧谋求扩张的当前大乱世局,战争危险性不断增长的形势下,中国正认真备战,防御突袭。 人造卫星的发射,除作科学研究之外,也证明用以发射的火箭强大威力,已到达可以发射越洲飞弹和载人太空舱,以遨游太空的阶段,不论在科学或军事上,意义都非常重大。
2. 共同社报道《已决定苏联外长明年一月九日来日本》
【共同社东京十二月二十日电】题:已决定苏联外长于明年一月九日来日本 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将于明年一月九日来日本一事已经正式决定。苏联驻日大使特罗扬诺夫斯基二十日到外务省访问,转达了苏联方面正式的希望。外务省已经同意葛罗米柯外长一月九日来日本。据认为,葛罗米柯外长的逗留日期将是五天左右。 外务省认为,在这一系列会谈中,苏联方面将提议缔结把北方领土问题搁置起来的日苏睦邻友好条约。 【共同社东京十二月二十日电】题:苏联渔船要求到日本停泊,政府苦思焦虑如何对待 苏联政府二十日向日本政府提出,为了维修渔船,希望允许到日本停泊。日本政府虽然认为,从人道的观点和国际惯例等来看,渔船的紧急避难等情况基本上不得不予以同意,但最近苏联渔船在日本近海的作业已发展成为政治问题,因此正在苦思焦虑如何对待。 在日本方面的渔业等方面人士中,有人担心如果拒绝苏联的这个要求,将给北方海洋渔业等带来不良影响,而认为应该规定一定的限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 但是,另一方面,主张慎重对待的也大有人在,他们认为,如果允许苏联渔船停泊,那么,一、以维修为理由,日本渔港有可能变成苏联的渔业基地;二、在苏联渔船中,伪装成渔船的情报搜集船也相当多,从外交和防务的观点看,也不适宜。 政府想在充分研究之后再答复苏联。
3. 时事社报道《椎名田中会谈同意明秋解散众院》
【时事社东京十二月二十日电】题:椎名副总裁和田中会谈,一致同意明年秋天解散众议院 自由民主党副总裁椎名二十日前往田中的宅邸拜访田中前首相,以解散众议院问题、解散派系问题为中心,就推进党的现代化的方法等当前整个政局交换意见,历时大约一个小时。 结果,对于解散众议院的时间,一致认为应该在本届内阁任期届满的明年秋天前后进行。 关于解散众议院的时间问题,迄今人们普遍认为将在明年度预算成立后的四五月前后。 另外,在今天的会谈中,椎名副总裁强调了取消派系,他说:“最近,派系再一次得到了加强,因此有必要推行取消派系的方针。”可是,田中前首相说:“限制政治资金法也已经修改了,所以,即使照现在这样,派系也会缩小。”
4. 迈克尔·奥尼尔访华文章《追上已失却的世纪》
【本刊讯】美国《纽约每日新闻》不久前刊登美国报纸主编协会第二批访华代表团团员迈克尔·奥尼尔的一篇访华文章,题为《追上已失却的世纪》,摘要如下: 在北京,成千的严肃的男女从家里骑自行车去上班,他们涌过长安街,车铃吵杂地和不间断的公共汽车喇叭声交响着。 郑州城外,他们在石头路上拉着大车,赤裸的脊梁流着汗水,用劲地撑住肩上的重负,拖曳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沉重的煤炭、石头、木材和新收获的小麦。 广州附近,他们赶着水牛在稻田里用古老的铁犁耕地,这种犁两千多年来没有多大变化。在南京的扫得干干净净的胡同里,他们用扁担和木桶担水。但是,他们也在哈尔滨制造了巨大的发电机,在上海使用着半自动的垂直车床,由家庭妇女办的车间从电门开关到半导体晶体管什么都能制造,他们还试爆了原子弹。他们正在坚定地、有时近乎是反常地,致力于突破那束缚他们的封建落后的茧子,以进入工业时代。 他们就是新中国,留着短发,穿着男女不分的衣服的八亿人民,奉行着比清教徒更清教徒的道德信条。他们是非常独立、勤奋的人民。终于吃得不错了,一切生活必需品也获得了合理供应。他们是新获得信心的人民,在经受了世世代代地主的压迫和来自外国的屈辱之后,他们对今天的成就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在整个旅行中,我没见过一辆私人小汽车,一个私人电冰箱、冷风机或洗衣机。一个妇女甚至说她从来没听说过洗衣机。电视机只出现在一些公共中心,家庭很少有电视。纯正无邪除去到处是红漆的毛的语录外,我从未看到过炫目的电影广告或海报,没有夜总会,没有赛马或国家彩券,连私人玩赌也是被禁止的。中国大部分街道是清洁的,即使在偏僻的乡村也如此。 从未见到过超短裙,只有少数妇女——多半是在南方,穿着过膝的裙子。中国人也从不化妆,多数妇女留短发,虽然也见到一些梳小辫和发髻的。 中国有那么多的人口,无异是存在性生活的,但它几乎是无形的。恋爱即使作为一个艺术的题材显然也受到排斥。“这不合中国的习惯”不鼓励青年男女公开谈情说爱,经过三个星期的精心留神观察,我只发现一对男女难为情地手挽着手。一位女向导有礼貌地拒绝我的一位同事在临别时吻她的面颊,说:“这不合中国的习惯。” 使西方旅行者最吃惊的是人民高度的组织化,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苏联巧妙,而在很多方面更为完善。个人的愿望完全从属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个人的生活和思想都受到绝对的控制——从公社的托儿所开始,小女孩们就唱着“我们是红小兵”的歌曲,在舞台上一位女演员跳着“当猪倌的快乐”的舞蹈。毛的梦想毛泽东,这位中国共产党的年迈的上帝,为改变人的本性已经奋斗多年,而且经常得抵制他的某些比较实用主义的同志们的反对。他梦想实现一种新社会,在那里任何人都不会高出其他人。他心爱的农民将和最伟大的学者具有同等地位。在那里,爱国主义和公益心将取代作为工作报酬的个人利盒。于是,我们看到农民在管理医院,工人在管大学。在上海一个只有四年文化程度的“工人师傅”居于一所大学的首位。一个磨床工人主持一家大汽轮机厂,在文革中被清洗的原来的厂长、一位受过专门、训练的工程师则接受他的领导。 城市大中学校的毕业生都被送去参加农业劳动,很多人就长期呆下去了,以向农民“学习”,附带以他们的文化知识来促进农业生产。也有些农民被送到城市去学习。这在旧中国他们父辈和祖先的时代是被无情地排斥在外的。 知识分子们由于有不幸的“资产阶级”倾向被定期地送到农村“五七干校”,据说通过艰苦的农业劳动能使他们较为接近群众以启发无私的公益心,政府官员、大学教授、以及报纸编辑们都参加劳动。其中我们与之交谈过的一些人自然都是热情很高的。 分配工作和提升都不是按个人愿望而是依国家需要来决定的。 物质刺激的观点是正式受谴责的,因为为人民服务本身就被认为是一种报酬。但我们获得的明确印象是物质刺激依然存在。也许这个制度没有它还不行。例如在农村很多农民有自留地,还私人养猪。他们还能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无所不在的宣传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无休止的喋碟不休的党的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有关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以任何想象得到的方法——收音机、报纸、电影、杂技、图书和规定的学习班等——对每一个中国人反复叮咛。 对立的思想观念被掩盖起来。一般在中国得不到外国的出版物。 即使是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在见识方面也出现了令人吃惊的缺口。当邓小平副总理告诉我们中国在出口石油时,就有几个官员说他们对此感到惊讶,对已在西方报纸上广为流传的事情他们显然不知道。只报道好消息作为一项政策,只有支持这个政权的消息才加以报道或进行广播,《人民日报》最近报道了纽约市的财政困难,却不报道民主的成就或是中国遭受了那些挫折。 目睹这种思想上的一律化,感觉到个性和个人自由的被窒息,对一个美国人来说,是一次战栗的经历。但是由于我们有长期的民主传统。使我们感到困扰不安的事情未必会使中国人也感到不宁静,因为,一个人很难用美国的尺寸来衡量中国。 世界上再没有比中国更古老的文明,也没有比中国更丰富的文化。它的生活方式和我们有很大不同之处,因此,必须从中国的传统和现阶段的历史发展来判断它,而不要用生疏的西方价值观念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