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12-20

第 1 版

1. 美国助理国务卿哈比卜在众议院作证说:美中关系对稳定的世界均势有决定性意义

他说,国际环境变化使双方对它们的关系有新的理解,共同因素胜过分歧;解决一些双边关系问题需要时间;福特访华大大促进了双边关系和国际形势方面所共同抱有的目标    【美新处华盛顿十二月十七日电】题:哈比卜说,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对稳定的世界均势有决定性意义    美国助理国务卿哈比卜向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的一个小组委员会提交的一份事先准备好的书面讲话全文如下(本刊作了删节):    这次有机会就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问题向贵小组委员会作证,我感到很高兴。    我认为,在谈总统最近的北京之行前,概述一下我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是有用处的。    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根本目标是推动建立一种大家都享有和平、正义和繁荣的国际秩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做法是从和平有赖于一种稳定的全球性均势这样一个前提出发的。在这方面,任何地方都没有太平洋地区重要,因为美国、苏联、中国和日本等四大国在安全方面的利害关系在这里互相交叉,美国在这里有重大的利益和责任。    实现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的正常化是保持这种均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二十多年来,我们同这个占全人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国家的关系是建筑在敌视和互相猜疑的基础之上的。两国领导人逐步认识到,这种状况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同过去二十五年世界上发生的变化也是不相容的。从一九七一年起,我们设法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消除了昔日的遗痕,在美中两国之间建立了一种互相尊重的关系。正如国务卿基辛格一九七五年九月二十二日在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所说的:“美国最重视的关系莫过于它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联系。我们认为四分之一人类的幸福和进步是全世界的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现在不是研讨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的整个历史的时机,但是记住这样一点是重要的:由于共产党人在中国取得了胜利,出现了看起来是铁板一块的中苏集团,一九五○年爆发了朝鲜战争,因而我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以维持了二十多年的那种基本的形式冻结了起来。在整个这一时期,我们通过大使级会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持着接触,这种会谈是一九五五年在日内瓦开始的,后来迁至华沙进行,但是这种形式的会谈未能缩小双方的分歧。但是,在六十年代末期,美国政府为了缓和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紧张关系而在象贸易和旅行这样一些领域采取了一些步骤。一九七一年春天,北京对这些行动采取的相应步骤是邀请美国的一个乒乓球队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采取这个步骤之后不久,基辛格博士于一九七一年七月第一次访问了北京,尼克松总统宣布他将在一九七二年访问中国。    为什么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二十年的对抗和相互隔绝之后终于同意走向正常化,要了解这一点,我们应当回想一下采取这一行动前前后后的世界情况。自从一九五○年以来,国际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对国际环境的理解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苏联已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美国和苏联的核力量对比已发生了趋向于均等的变化,而中国本身已发展了核能力。    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是,五十年代的那种亲密的中苏关系已经瓦解,而且北京和莫斯科的分裂到一九六九年春天已发展到在中苏边界公开发生军事冲突的地步。这些冲突是在一九六八年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干涉之后不久发生的。    这些事态发展显然是北京全神贯注于它自己的安全问题的一部分原因。    就美国而言,美国当时正在结束卷入越南战争的局面。我们在印度支那的驻军已开始减少,而当我们展望战后亚洲的未来的时候,越来越明显的是,我们应当设法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亚洲的一种新的和平结构,这种新结构的特点是大国相互采取克制态度。不仅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建立关系的状况使美国外交行动自由受到了严重限制,而且防止中国的新兴的核力量作出危险的错误估计的任务越来越紧迫了。    国际环境的这些变化使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它们的关系有新的理解,认为在这种关系中,共同因素胜过由于我们的社会、哲学思想和在世界上的地位各不相同而产生的分歧。    从实质上说,我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地理政治方面,这反映在我们的这样一种共同认识上,即:如果美中两国有一种相互对话关系,要比两国如果处于一种永久的敌对状态更能维护国际秩序的全面安全。第二个方面涉及妨碍两国关系完全正常化的一些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台湾问题。第三个方面涉及我们在诸如贸易以及科学和文化交流方面已经建立起来的互利的双边联系。    尼克松总统一九七二年二月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时讨论了所有这三个方面。他那次访问的结果已写在上海公报中,上海公报依然是我们两国之间出现的新的持久关系的基础。上海公报是一个独特的文件,因为公报中概述了两国的分歧。但是更重要的是,公报中写上了双方都赞成的处理国际关系的某些大原则。    双方一致同意,各国尽管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不同,仍应在尊重所有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平等互利以及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双方还一致同意,国际争端应该在上述基础上求得解决,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对于至关重要的台湾问题,双方都清楚地说明了各自的立场。    上海公报为具体改善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经商定,双方将就诸如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双边交流提供便利。双方保证为逐步发展两国间的贸易提供便利,并商定两国政府将通过各种渠道保持接触,包括定期地派出一名美国高级代表到北京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上海公报签署以来的情况证实我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是建立在健全的基础上的。双方的科学技术代表团、体育代表团和艺术团体广泛地进行了互访。一九七三年二月,我们同中国方面商定互设联络处,使我们能够处理我们的日常双边关系。两国间的贸易从一九七○年的零增加到一九七四年的将近十亿美元。国会议员、州长和其他有代表性的美国人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辛格国务卿除了多次在中国同中国领导人进行了重要的会谈以外,还在纽约同他们进行了这种交谈。    当然,还存在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一些尚未解决的双边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虽然我们的政策的方向是明确的。我们是根据我们在上海公报里所声明的立场来处理我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正常化问题的。在我们方面,我们已随着亚洲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渐减少了我们驻台湾地区的军事力量。    我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意识形态上继续存在着分歧,并且有着不同的国家利益,这就使我们各自的对外政策不相同。我们不想掩饰这些分歧。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因而每一方不可避免地将根据自己的处境以及对自己国家利益的看法来决定自己的政策。同时,使得我们建立了现有关系的基本地理政治考虑仍然是有充分根据的,从而使这种关系具有要不然就不可能具有的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应该从这种角度来看待福特总统最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访问。自从尼克松总统一九七二年访问以来,两国和全世界的情况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双方都认识到保持两国最高领导人之间的对话和研讨我们各自对国际形势的看法的重要性。这种对话和研讨在使我们两国彼此靠近方面曾起了很大的作用。    总统的访问证实,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虽然还没有正常化,但这种关系是良好的,而且将逐渐得到改善。会谈自然集中在这一关系的国际方面,双方都认为国际方面的问题具有首要的意义。会谈证明存在着重要的共同点,尽管在看法上当然也有某些分歧。福特总统重申美国决心在上海公报的基础上完成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正常化,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邓小平指出上海公报今天仍然是“富有生命力的”。总起来说,会谈大大促进了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我们两国双边关系和国际形势方面所共同抱有的目标。    美国确信,我们能够继续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一种能促进两国国家利益的关系。这一关系必须不仅建立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而且还必须建立在相互的基础上。这一基础对于建立健全而持久的联系要比凭感情更加牢靠。正如福特总统今年十二月七日在夏威夷的讲话中所说的,“我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正在成为国际政治形势中的一个永久的特点。它不仅有利于我们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这个地区以及全世界的各国人民”。    【美新处华盛顿十二月十七日电】助理国务卿哈比卜今天说,福特总统最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访问表明,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彼此对国际事务的观点有了“新的了解”,并且同意继续发展它们的双边关系。    有人问他是否认为两国政府关系最近“有了波折”,他说这次访问本身表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有人问到北京在本月的会谈中关心的重点是否主要放在美国同苏联的缓和上,哈比卜对此作了否定的回答。他并补充一句说,“中国方面并没有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给我们上课。”    哈比卜先生在回答其他问题时,说了下列各点:    ——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怀敌意”,北京知道这一点。他说,“他们感到目前的关系是有盒的——必须要作这种推断。在贸易和交流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有盒的”。    ——他认为,美国“应当根据这样一种推断行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希望同美国保持真诚的、持久的关系。他说,“不管怎样,我们将设法把这种关系中的进步因素保持下来”。他对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下的定义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正式外交关系”。    ——他认为美国可以同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两国都改善关系。

第 2 版

1. 国际经济合作会议经过争论达成初步协议

【路透社巴黎十二月十八日电】工业国、产油国和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国际经济合作会议的官员说,二十七国会议今天一致同意使四个进行谈判的委员会在明年二月十一日开始工作。    这个决定是在就建立关于能源、原料、发展和有关财政问题的委员会进行了一天的争论之后作出的。    关于能源和原料的国际会议要到今晚深夜才能结束,因为工业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发生了不容易取得妥协的严重的政策争端。    非常不容易达成的折衷协议,将使会议在一月二十六日举行限制性会议来就训令问题作出决定。然后,能源、原料、发展和财政等四个委员会将在二月十一日开始工作。    据会议人士说,会议最后声明草案(仍可能修改)证实,这些委员会将在二月十一日开始工作。它们将全都在巴黎开会。    关于最后声明的争吵一直继续到午夜过后很久。这些人士说,达成了初步协议,但是一些代表仍在“就小事进行争论”。    关于应为委员会规定什么样的指导方针的问题,看来不仅使两个集团发生分裂,而且也使第三世界十九国集团发生分裂。    正象第三世界的一位代表所说的:“我们分裂为三:有些人已走过了承认需要建立新的世界经济秩序这座桥,有些人在桥上犹豫不决,有些人迄今为止还没有把脚踏到桥上。”    【法新社巴黎十二月十八日电】今天会议拖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阿尔及利亚昨晚提出的这种建议,即要保证使会议成立的四个常设委员会的委任写得比较明确。最初,人们曾预计会议会于今天下午结束。    十九个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妥协性建议主张它们的专家于一月六日开会。这项建议还提出,所有与会国的高级官员将于一月二十六日开会,四个委员会将于二月十四日开始工作。    麦凯琴把这项妥协方案交给了工业国。

2. 就英外交大臣卡拉汉在国际经济会议上的发言法国和英国政府发生争吵

【路透社巴黎十二月十八日电】法国今天攻击了英国在这里的国际经济会议上的发言,说卡拉汉外交大臣关于石油问题的发言没有表达出共同市场的政策。    卡拉汉十六日在会上发言,极力要求规定石油最低价格,以保护英国开发它的北海石油资源的投资。    法国总统德斯坦的正式发言人今天说,英国的发言不符合欧洲经济共同体本月在罗马举行的最高级会议上所确定的共同市场的共同立场。    爱丽舍宫发表的这个讲话是第一个公开迹象,表明英国在能源和原料会议上已激怒了它的共同市场伙伴。    【法新社伦敦十二月十八日电】英国今天对于法国批评外交大臣卡拉汉一事作出了强烈反应,宣布它将谋求得到进一步解释。    卡拉汉的负责欧洲事务的副手哈特斯利说,他听到法国的这种批评感到“吃惊”。“我不了解,怎么能说卡拉汉的讲话是同罗马协定不一致的。”    卡拉汉要求英国驻巴黎大使去请法国外长对这种批评作出解释。

3. 苏联要冰岛为其渔船提供港口设备

【美联社雷克雅未克十二月四日电】苏联要求冰岛允许其捕鱼船只利用雷克雅未克的港口设备进行修理,但这个要求可能被拒绝了。    苏联当局的这个要求是俄国海运公司在雷克雅未克的唯一代理人西·约瑟夫松向冰岛外交部提出的。他今天说,俄国人希望能在雷克雅未克修理他们的拖网渔船和巨型加工船。    冰岛外交部常务次长彼·索尔斯泰因松说,政府极不可能同意这个要求。

4. 美刊谈苏领导内部矛盾的文章《渡过难关》

【本刊讯】美国《新闻周刊》十二月十五日一期刊登该刊莫斯科分社社长艾·弗兰德利的一篇文章,题为《渡过难关》,摘要如下:    苏联灾难性的粮食收成使它的国民收入的增长率降低到百分之四,而这场大难将会在一九七六年在商店里十分清楚地表现出来。肉类供应将象面包一样减少下来。    在上周的中央全会上,当然有人试图对情况作新的粉饰。柯西金谈的是“指导方针”而不是“指示”,稍微玩弄一下语义上的差别是为了表明,被武断的中央计划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经理们有新的自由。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巴伊巴科夫,通过对普遍存在的工作效率低、浪费和迟迟不采用现代方法这些现象提出的直率批评,来粉饰他对经济前景所作的悲观概述;他还暗示,只有把工作干得更好,俄国人的薪水和生活水平才能提高。但这种论点不能使人十分信服。减少中央的控制将必然意味着党的影响的下降,正是这种试验过程使赫鲁晓夫在政治上垮了台。加强党的特权是使勃列日涅夫及其集团得以长期保持统治的原因。    与此类似的是,关于在生产率和工资之间建立一种比较合理的关系的建议将难于实现,除非全部修改各企业和政府各部的计划指标。    最后,标语口号看来是克里姆林宫可以用来推动苏联社会的唯一办法。当严重歉收的情况显而易见时,一位西方外交官若有所思地说:“按逻辑说,你会以为,不得不给点东西。可是在这里,逻辑不起决定性作用。现在有许许多多的麻烦,无法把麻烦一古脑儿地归咎于某个人或某个集团,所以,唯一的办法是大家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然而,最高领导的团结既是衡量因循守旧的尺度,也是证明保存自己的本能。为取得意见一致而付出的代价是无所作为。中央委员会书记处意识形态、文化和对外关系这些部门的领导职位已空缺一年之久而无人填补,至少表面上是如此。没有一个集团能够推举出其候选人而又不扯破忠于各派的力量均衡这个易裂的网。莫斯科各部门作决定的速度早已是缓慢的,现在更是慢到了外国有关公务的建议等待数月仍无回音的地步。    关键的限制战略武器谈判陷入僵局,看来是说明态度犹豫不决的最突出例子,西方人认为这一点的直接原因是勃列日涅夫体力不支,从而不能迫使他自己的爱争论的军界工业界集团表示同意。十一月,在(莫斯科)同西方共产党人的关系中的策略问题上,出现最后一分钟障碍似乎也证明,政治局存在意见分歧,方向不明。    加上另一些迹象——新近对苏联国内在文化领域搞的试验的攻击和越来越激烈的反西方宣传——这一切看来象是要在二月党代表大会上演某种政治垮台的戏——元老派的没落及等待接班的一代的蓬勃兴起——的脚本。    苏联人的心情现在也许是忧郁的,不过,新的黑夜,似乎还没有降临。虽然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和干劲现在是看不到了,可是,看来,莫斯科却宁愿呆滞愚钝。

5. 安莎社报道说:东德歉收今年将增加粮食进口

【安莎社柏林十二月十一日电】东德将被迫步苏联的后尘在国际市场上寻求谷物供应。    东德农业部副部长埃尔温·诺伊今天在这里对西方记者们说,今年的收成数字比预计的还要低,满足不了这个国家的粮食需要。    一九七六年的经济计划由于考虑到二九七五年的差额,规定农业生产只增长百分之一点四,而一九七五年的计划要求农业生产比一九七四年增长百分之二点七(这个数字没达到)。    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粮食将在明年一月底之前结束。    没有提供数字,但是据料,购买的总数比以往的几年要大,特别要比一九七四年进口的二千六百万吨谷物多。    官方人士说,今年农业生产的下降应归咎于干旱。    为了重新贮存粮食,为了种子和饲料,进口粮食是必要的。    受灾最重的作物有谷物、土豆和甜菜。

6. 奥地利《每周新闻》报道《政治动乱包围着波兰党代会》

【本刊讯】奥地利《每周新闻》杂志十二月十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火与剑》,副题为《政治动乱包围着波兰党代会》,摘要如下:    “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十二月八日尽管在有东方集团的大量名人在场的相当少见的预兆下在华沙开幕,但最近几周,在波兰的首都发生了一系列非常神秘的纵火事件。    至少有六起火药被点燃。另外,在公共大楼内也发生了几起较小的火灾。作案者几乎在每一个作案地都留下了传单,他们在这些传单中扼要地说明了他们的行动目的:“我们用火和剑来祝贺党代会”。这些传单的文风与党首脑瓦    ·哥穆尔卡在一九六八年下台前不久,散发在波兰各城市的小册子的文风相仿。一九六八年反政府的发起者在此期间已相当有把握地被证明是前内政部长和安全部门首脑米    ·莫查尔将军。在华沙,人们如今在考虑,“游击队将军”莫查尔的追随者最近是否在活动。    搞这类行动的动机毫无疑问是存在的。党首脑盖莱克在党代会召开前不久对可能的敌人采取了几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打击。例如,他在挑选代表时就已留意,不让莫查尔的追随者得到任何在华沙的会议大厅进行捣乱的机会。    莫查尔本人看来在政治上是孤立的。他的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即政治将军和直到前不久担任副外长的扬·查普拉,几天前被打发到印度担任大使了。此外,政治局委员弗·什拉赫齐茨和计委主席雅盖尔斯基也被剥夺了权力。    盖莱克在党代会召开前发表的讲话中拒绝对经济灾难宣布任何妙方。他在索斯诺维茨同矿工们谈话时出于小心而对关于物价会不会再次上涨的所有问题避而不答。早在九月份,在出现关于价格上涨的谣传后,就已发生过抢购事件。    在此期间只有汽油、香烟和火车票的价格上涨。据各方面的经济专家们的估计,在波兰正式宣布的为数百分之二的通货膨胀率实际可能是百分之十左右。由于一九七六年的工资增长率要低一些,因此,盖莱克可能实现不了他的近期目标    ——使波兰的生活水平接近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捷克斯洛伐克。    这就使盖莱克在人民面前陷入守势,他的党内的对手当然会充分利用这一点的。这位党首脑用向军队和国家安全机关作出大的让步来招架这一局面。党代会前不久,他把十四名上校晋升为将军。这样,波兰人民共和国拥有的将军比一九三九年多一倍,当时华沙认为有九十三位将军和三个海军上将就够了,尽管它当时看到它自己在东方和西方都被军事上强大的敌人所包围。

第 3 版

1. 莫桑比克政府军粉碎一次武装暴乱

【合众国际社约翰内斯堡十二月十九日电】莫桑比克年轻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府,星期四很快地粉碎了“反动的”不满军队的一次没有成功的暴动。它还宣布,在彻夜的战斗中打死了数目不详的人。    这次接管政权的企图,显然是对萨莫拉总统四天以前逮捕数以百计的“反动分子”一举的反应。这些人是属于执政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的军队的,他们反对新的“有劳无逸”的节俭计划。    当计约四百名的士兵和警察企图占领这个滨海首都洛伦索马贵斯的广播电台和发电站时,萨莫拉不在国内。    萨莫拉正在东非参加非统组织有关解决安哥拉问题的讨论。    洛伦索马贵斯电台说,政府军在重新控制局势之前,这些“犯罪分子”有的被俘,有的受伤,有的被打死了。    电台说,“黎明时,局势迅速恢复正常”。    本周初,萨莫拉逮捕了数百名士兵,其罪名据说是酗酒、吸毒、强奸、谋杀和挪用公款。与此同时,他还下令拘留了数十名文职人员,其罪名是进行政治颠覆活动。    萨莫拉说,这种类型的犯罪行为遍及全国,这表明它是一种要从内部颠覆这个新国家的有计划的阴谋。他号召老百姓起来揭发穿制服的人员的“不法行动”。与此同时,政府已经着手执行一项迅速实行国有化的计划,并组织集体农场。直到最近以前,这个年轻国家里的部族分歧一直被独立的欢庆活动所掩盖过去。    教会人士说,农民之间的动荡情况也有增无已,因为他们反对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这些人士还说,由于政府逮捕了数千名基督徒去受共产主义的灌输,反对的情绪更加增涨了。天主教神甫已被驱逐出境,至少有七千名的教士由于想保持一种政治姿态而被拘留在一个劳动农场(在这个国家的极北地区)里去听马克思主义教官的演说。    【法新社约翰内斯堡十二月十八日电】今天经过电传机从洛伦索马贵斯传来的可靠人士的话说,在忠于萨莫拉总统的部队扑灭了一次由持不同意见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士兵发动的未遂叛变后,莫桑比克首都平静。    看来这次骚乱的起因是萨莫拉十二月十三日斥责了军队和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的干部,说他们“做了反对工人阶级利益的事”。    据说萨莫拉扬言要在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部中进行清洗。    萨莫拉说,本月早些时候与军队首领举行了为时三天的会议,之后清洗势头的目标是清除破坏纪律的分子以及钻进“我们队伍”的“代理人”的一些人。    萨莫拉说,这些“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念念不忘他们过去曾经效忠的“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他说,在莫桑比克的“人民革命”中不允许存在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叛徒。    他警告军队清洗将在最高阶层进行。他还说,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比较起来,将官们是无足轻重的。    萨莫拉的强硬讲话,立即在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部中引起了反应。该司令部上周强烈地谴责了莫桑比克解放阵线中的老战士和新兵之间日趋激烈的严重争吵,以及军队和警察之间的分歧。    军队负责人还批评了党的一些高级领导人用人民胜利的果实来“满足其自我爱好”。    这些军队负责人说他们把“奢侈”和“腐败”看作为他们通过参加争取独立的战斗而获得的一种权利。    今天传到这里的未经证实的消息说,在洛伦索马贵斯冲突中,有数十人伤亡。    有消息说,这是莫桑比克独立以来第一次发生这么严重的事件。它是由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军方的人引起的。    消息说,由于萨莫拉威胁要进行清洗,于是军队中的一些人中便出现不安。此后曾逮捕了一些人。    这里的消息还说,这些人正等候起诉审判,他们的罪名包括谋杀、强奸、殴打和舞弊。

2. 布托在科伦坡谈建立印度洋和平区等问题

【美联社科伦坡十二月十八日电】巴基斯坦总理布托昨天建议成立一个“印度洋体系”,把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先前提出的关于印度洋和平区的建议具体化了。    布托认为和平区这个主张极其值得推行,并且说这一主张有助于消除在印度洋地区的权力之争。    布托说,他所建议成立的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印度洋地区所有国家,不问大小和强弱,联合起来,大家保证履行联合安全计划,并且放弃购买、制造或使用核武器。”    布托说,印度洋所有主要的沿岸国家都应该保持“合理的军事均势”,这种均势能使它参加联合安全计划,并承担义务。他表示相信,明年要在科伦坡举行的不结盟国家最高级会议上,和平区的主张将得到更多的国家的支持。    布托关于和平区体系的建议是在科伦坡班达拉奈克国际事务中心讲演时提出的。    【法新社科伦坡十二月十七日电】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当谈到南亚局势时说:“在本地区显示核武器的威力能加大不安全感”,这显然指的是印度的原子爆炸。他接着说:“为了增加相互信任,地区的均势和平衡是必要的。”    布托支持斯里兰卡提出的把印度洋变为和平区的建议,他说,巴基斯坦将支持消除大国在印度洋争夺的每一个建设性的行动。    他说:“我们致力于达成规定南亚不得有核武器的多边协议,这是符合印度单方面的宣布和本地区其他国家所作的单独承诺的。”    布托进一步指出:“如果南亚各国不想得到核武器的愿望是真诚的,那么大家参加无核区就是走上了一条最好的路,通过这条路,就能使核大国作出有约束力的承诺,保证不对它们使用核武器或者以核武器相威胁。”

3. 苏联七艘军舰经马六甲海峡驶往印度洋

【合众国际社新加坡十二月十五日电】一支七艘军舰的俄国海军换防部队今天通过马六甲海峡前往印度洋。    这些俄国舰只包括两艘驱逐舰、两艘扫雷舰、一艘登陆艇、一艘供油船和一艘拖船,是在昨天晚上开始进入马六甲海峡的。    这些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派出的苏联舰只,据信是前往替换在印度洋执行任务的类似舰只。    消息灵通的军方人士说,苏联在印度洋始终保持着一支由二十一般舰只组成的特混舰队,有十艘作战舰,十一艘支援舰,其中三艘用于执行与苏联空间计划有关的监听任务。    据观察家说,苏联过去一年在印度洋长期保持的军舰数目相当稳定,定期换防。

4. 恩古瓦比要刚党员不要“制造混乱和进行煽动”

【法新社布拉柴维尔十二月十六日电】在刚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最近一次特别会议采取一些措施之后,恩古瓦比总统昨天对布拉柴维尔市的党员发表讲话说,“谁害怕民主化,谁不能解释当前运动的意义,谁就不是革命者”。刚果国家元首要求党员不要“制造混乱,特别是不要在群众中进行无益的煽动”。    恩古瓦比总统指出,建立革命特别参谋部的主要作用是为最近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作准备和在近日内组成一个革命政府。    刚果革命的领袖要党员们警惕党所采取的措施所针对的某些人企图进行的危险活动。

5.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澳大利亚外交将发生一生一百八十度转变》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二月十四日刊登该报特派记者小林十三日发自悉尼的一条消息,题目是《澳大利亚外交将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变》,摘要如下:    由于澳大利亚自由党—乡村党联盟在十三日的大选中获胜,可以预料,在外交和国防方面将出现重大变化。而且在内政方面,恢复景气以及对付工会的措施大概将成为当前的课题。    工党认为缓和已经实现,并且同时承认分裂的国家,开展独立自主外交。但自由党—乡村党则认为缓和不是现实而是目标。再加上该党生就的反共主义,似将提出亲美亲英、反苏的政策。    不承认在工党政权时已处于断交状态的北朝鲜;支持美国加强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基地;反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参加任何国际机构;在中东问题上采取重视以色列的政策;认为美军在亚洲的存在对该地区的稳定是不可缺少的;加强国防力量,等等,所有这些已经表明的政策,都是把工党的政策实行了一百八十度的改变,重新恢复追随美国外交的可能性很大,对苏联、对共产党国家的关系大概要急剧恶化。    但是,将重视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保持与印度尼西亚的友好关系,最终也将承认预料之中的印尼与东帝汶的合并。    据认为,对反对法国的核试验,对在南太平洋设立非核区也将转而采取消极态度。    相反,可以认为与美、英的关系将重修旧好。反对在澳大利亚国内的美军通讯基地的政策将销声匿迹。在对英关系方面也将恢复由英国授勋制度,国歌大概也将再改为《上帝保佑女王》。前总理惠特拉姆曾说“白澳主义已经死亡”,但弗雷泽总理却说“要避开种族之间的紧张”,暗示将使白澳主义继续下去。

6. 埃报指责苏拒绝向埃提供米格23的电子装置和零件

【美联社开罗十二月十六日电】一位权威的埃及军事作者今天对苏联未能提供米格23作战飞机的电子装置和零件一事提出批评,并暗示,埃及不久就将停止向苏联购买这些东西,而去买西方的飞机。    半官方的《金字塔报》军事主编阿卜杜·穆巴希尔说,“虽然苏联人向我们提供了米格23型飞机,但他们仍然在玩弄他们拿手的把戏——不把米格23飞机所必须有的一些电子装置和零件给我们”。    他说,“获得这种超音速的飞机是大大有助于加强埃及的空军并使之实现现代化的。但在现代作战飞机的电子装置的竞争中,苏联人还远远落在西方后面”。    穆巴希尔在署名文章里说,“西方在这方面不断取得的进步,不久就将迫使埃及和使用米格23飞机的其他国家把这种飞机闲置起来”。    这里有了米格23的消息是今年早些时候萨达特总统向黎巴嫩一家杂志记者发表谈话时透露出来的。至于目前埃及到底有多少架这种先进的武器却无从知道。    【美联社开罗十二月十六日电】据《金字塔报》今天报道,埃及在与以色列交战中损失了四百多亿美元,这种损失将由阿拉伯国家给予补偿。    它说,“这一保守的”估计数字是由一个政府委员会提出来的,这个委员会研究了有关战争损失的所有资料。    《金字塔报》说,根据官方记录,阿拉伯国家已付给埃及四十亿美元,帮助加强埃及的国防力量。    《金字塔报》说,“让埃及独自承受它为阿拉伯人而进行的战争的沉重负担,这是不合逻辑的”。它呼吁阿拉伯联盟召集一次阿拉伯国家会议,就埃及的损失与补偿的办法问题进行研究。

第 4 版

1. 美《芝加哥论坛报》主编兼副社长柯帕特里克访华文章

【本刊讯】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今年七月六日刊登美国报纸主编协会第二批访华代表团团员、该报主编兼副社长克莱顿·柯帕特里克的一篇访华文章,题为《毛的“福音”使他的国家行之有效》,摘要如下:    毛主席的中国,尤如达莱市长的芝加哥,是政府的行之有效的事业。    就一个正在访问的新闻记者所能搜集到的一切证据来说,它给八亿人民提供了相对来说比较舒适的生活水平。它取得了人民一定程度的支持,从而有可能取得长期的稳定。这对一个几世纪以来饱经政治压迫、革命和饥饿的国家来说确是件惊人的成就。    诚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二十五年的历程,如果慎重的话,我们需要把中国所经历的一切看成是一种试验,一个最吸引人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上的试验,它是世界上从未有过的。    我用了二十五天的时间来观察中国所取得的经验,并听取了中国人民描绘它是怎么工作的。在人民共和国代表们的安排和引导下,我和美国报纸主编协会代表团的编辑们一起乘坐飞机、火车和公共汽车,走了四千三百五十英里的旅程。    从大量的词句、万花筒般的形象以及每个停留处提供的大量英文报刊中,我获得了这个制度为什么有活力的一个基本印象:中国是一个热情的、有着自我牺牲精神的、福音传道士组成的国家,经常促使他们自己并互相促进一种民族主义经济和社会信仰,其热心程度几乎是宗教性的。    对我这个西方人来说,这是异常大胆的,因为中国人攻击并寻求改变人类动力之源,这是多少世纪以来被视为不可改变的。    在西方,男人和女人工作的动机都是出自可能取得物质报酬即经济刺激。    在红色中国,经济刺激是被诅咒的。中国经历了一九六六和一九六七年文化大革命,以把它从制度上铲除掉。中国人依靠“政治觉悟”作为取代个人经济利益这个胡萝卜的东西。    目前,中国人似乎成功地把政治取代利润作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动机,在许多其他领域内,他们似乎把人们的行为转化得如此深刻,以致已经形成被大家接受为本能的和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拿犯罪作为一个例子。在毛的领导下,中国人着手消灭私欲、骄傲、自私和贪污腐化。从一个访问者能够搜集到的一切证据看,这种努力显然是成功的。中国是一个严格的讲道德的国家。    盗窃简直不存在。不收小费,只有特殊或极其公开的情况下才接受礼品,公职人员的贪污等于犯了叛逆性质的大罪。    在这块土地上,小老婆一度是时髦的玩物,娼妓也是很普遍的。如今男女关系的紊乱现象已不复存在了,即使婚姻也推迟到女方二十五岁至二十七岁,男方二十七岁至三十岁。晚婚有助于减轻人口压力并为妇女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浮华、时髦受到了压制。男女都穿着相似的单调的灰色、蓝色的裤子和上衣。妇女几乎不穿裙子,只有在舞台上或其他公开演出场合才用化妆品,在这个曾使欧洲旅客眼花缭乱的多彩的丝绸之国,鲜艳色彩只有在节日儿童的服装或舞台上才见得到。    避免过于富裕的生活。工厂经理的钱不如技工多。我们访问了人民革命军队的一个师,那里的师长比排长的工资多不到两倍。    在一个来自大庆油田的模范工人的纪念馆里,我们看到当他被调到北京担任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时留下的纪念物。我们被告知,他身居政治要职时所拿的仍然是一个油田工人的工资。    接受这种说法也不算过于轻信——中国大陆上除去解放前存在的制度并在新中国被容许存在的少数残余外,已经没有富人或拥有过高特权的人存在了。    中国的家庭关系是多少世纪以来被严格地保留下来的,然而在革命后的四分之一世纪中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直到四十年代,小孩还是父亲的私有财产,在困难的环境里,他们被卖身当做劳动力使用。妻子曾经必须完全顺从丈夫。这里仍有老太太缠着小脚艰难地行走,她们是这种顺从的标志。现在妇女已得到平等的保证,他们大多数已经取得了这样的地位。当妻子外出工作时,男人也分担做饭、洗衣等家务劳动。小孩是国家的财产。此外,大多数家庭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小孩人数。    社会学家观察到在人类行为中如此深刻和根本的变化,有时揣测中国人可能会创造一种新的人类标本——新的北京人。到中国的旅行者深深感到他们看到了现代中国共产党的某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但只有经过多年之后,才能显示出这种改革可以有多大的持久性。    明天属于毛主席。

2. 美国记者罗德里克报道说:外国人觉得住在北京是很有意思的

【美联社北京十二月十四日电】(原编者按:写这篇报道的记者是美国总统福特到北京进行访问的随行记者)(记者:约翰·罗德里克)没有西方电影,没有做广告的电视“连播剧”,没有英文报纸,没有进口书籍,没有贝多芬交响乐,也没有现代爵士乐;但是外国人却觉得住在北京是很吸引人和很有意思的。    美国联络处主任布什在回国之前说,“我每时每刻都爱北京”。他的夫人巴巴拉·布什接着说,“我实在不愿意离开,我们结交了许多我们很久以后也不会忘记的朋友。”    伦敦《每日电讯报》驻这里的老记者霍林沃思说,“厌烦吗?我始终没有感到厌烦,有时也许感到有点寂寞。但是从未感到厌烦。”    有些美国人的夫人感到失望,因为这里没有美国的使生活方便的某些东西。    联络处的能说中国话的外交官帕斯克说,“但是总的来说他们大多数人都高兴在这里”。他的年轻夫人表示同意说,“这是令人难忘的经历。”    北京的冬天是不舒服的。成千上万烧烟煤的烟囱冒出黑烟,空气干燥,嘴唇开裂。但是当天空晴朗时,还是有一种爽快的感觉,使你忘掉了冬季的乏味感。    一位法国外交官说,“你问我为什么喜欢北京?我想这是由于生活在一个既有过去的光荣又有革命的振奋的城市里所产生的感觉。”    帝王居住的古老紫禁城、颐和园、十三陵和遥远的长城,都是中国历史的无声而令人神往的见证。现代的东西却不那么吸引人,它们是一批巨大的但是在建筑学上毫无创新的建筑物,象新车站、人民大会堂和民族宫等等,都是把古老式样同新式积木块相结合的不成功的例子。    但是有些供外交官住的新公寓和北京饭店的十七层的新楼表明,如果中国人想要把房子造得美观的话,他们是能够做到的。    外出吃饭是在北京生活的一种冒险,可供选择的餐厅令人眼花缭乱。上街买东西也是必要的娱乐。商店里的货物几乎什么都有,食品是丰富和多种多样的。    虽然外国人缺乏许多舒适的享受,但是生活也并不全是那么可怕的。有些大使馆定期放映电影,苏格兰威士忌和其它饮料都有,中国啤酒是出色的,香烟可能也是出色的。哈瓦那雪茄烟有得出售。尽管如此,但还是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这在外交官和记者中最明显,他们不能定期同中国官员接触以得到他们想得到的消息,使他们感到失望。对这些外国人来讲,每隔几个月到香港和东京去休假一次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3. 赛科夫斯基访华文章《中国的新目标:凭热情和实用主义搞现代化》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今年七月八日刊登美国报纸主编协会第二批访华代表团团员赛科夫斯基的一篇访华文章,题为《中国的新目标:凭热情和实用主义搞现代化,谋求成为现代化的国家》,摘要如下:    中国似乎是在平静地追求国内稳定。    至少在表面上,这片土地是秩序井然和平静的。革命的大变动已经过去,侧重点转到增加生产和把中国变成现代化的国家。    今后如何,有许多捉摸不定的事情,但是中国给来访者看到的面目是自信和正常的。首先,中国决心实现工业化,为了牵制俄国人和获得外国的技术,中国谋求同西方保持良好关系。    这是美国十八位报纸主编在人民中国旅行了四千三百英里后得到的总印象。    实际上没有机会进行自发的交谈。单是语言的障碍就难以交谈了。但是即使是有机会同某个人交谈的话,时间也很短促,人群就会聚拢来,排除了任何“私下”交谈的可能。人们感到,当我们作为集体呆在一起时,他们最高兴了。    所有的访问都是精细安排的,彬彬有礼地进行的。    介绍情况的方式是可以预先料到的,负责人说了有关自中国“解放”,或者自文化革命以来取得进展的一些统计数字,归功于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最后稍微议论一下仍然需要克服的“一些缺点”。    这并不是要说明官员们说的话不是坦白和真诚的,或者没有看到一些真实的东西。我认为,我们看到了真实的东西。但是情况仍然是,人们不能越过有安排的表面现象看进一步的东西。    在这次旅行给人留下的千万种印象中,时刻留在脑际的一个最深的印象是,中国摆脱了过去的贫困和屈辱,封建主义的脊梁骨被打断了,一个统一的国家抱着自信和远大目标从落后中站起来了。    中国九亿左右的人口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实际上仍然是贫困的,这个国家要达到西方标准的现代化还要作一番很大的努力。但是正象许多访问者说的,人们吃得好,穿得暖,即使穿得很单调的话。    对于中国的将来最有意义的是,处在旧中国最底层的农民和工人有了尊严和自信。他们有明确的目标,知道他们的成就,人们可以说,他们是满意的。    在西方人看到的这种正面情况的另一方面是一个受到彻底控制的社会里的惊人的限制,在这个社会里,个人的抱负和愿望必须服从集体。毫无疑问,毛主席的领导和教导,团结和鼓舞了中国人去采取行动和改变了许多封建的习惯和思想。这对国家是极为有利的。但是这压制了有创造性的思想,使文化变得差不多是难以忍受的单调和呆板,从衣着到舞蹈都是这样。难以回答的问题是中国人受“思想灌输”的程度,以及他们适应的程度,因为不相应会造成社会的不协调和堵塞前进的道路。或者说,对真正有不同意见的人怎么办。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感到在苏联如此明显的那种人身控制的沉重感觉。中国人通过集体讨论来对反抗的人进行“再教育”的工作看来是起作用的。    我对中国人的实用主义也感到吃惊。当然,他们是严格遵守毛泽东思想的。虽然他们随时准备宣读毛主席的“指示”,但是我有时觉得他们最终做的事是在中国的情况下现实可行的,然后把他们的行动加上许多意识形态的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