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12-19

第 1 版

1. 西德《明镜》周刊载文谈西德外长根舍对缓和的看法《东方政策:不再有东西可以送人了》

【本刊讯】西德《明镜》周刊十二月十五日一期刊登西德外长根舍有关东方政策的看法,题目是《东方政策:不再有东西可以送人了》,摘要如下:    波恩东方问题专家们的一系列分析帮助外长根舍认识到,莫斯科的缓和诚意是有很大局限的。鉴于苏联的变得强硬的西方政策,这位外交部首脑打算在东方的强权要求面前充当德国利益的保护者。    十四天内波恩外长根舍曾两次秘密地宣布一个时代的结束:联邦政府正式放弃了这样的希望,即希望苏联随着缓和政策的执行而放弃它向西方扩张的欲望。    十一月底,根舍向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和国防委员会成员谈了他的看法,十二月十一日,他在布鲁塞尔再次对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的外长同事们说:在欧安会以后,西方也不能在虚假的安全中睡大觉。莫斯科强迫西欧接受它的影响的意志未衰。    根舍又说:苏联只要有机会就企图通过大规模的扩充军备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来自东方的危险在搞了十年缓和以后也仍然是威胁性的。这位德国人要求布鲁塞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的盟友,不要把防务预算误解为“贮蓄罐”,要以加强北约来对付东方集团的红军的扩大。在波恩外交部,人们已紧张地忙于这样的工作,即借助于许多专家鉴定报告重新调整西德的东方政策。这位外长不久将公开地阐述他的新的政策:联邦共和国必须清醒地、不抱任何幻想地遵循自己的民族利益,波恩不再有东西可以送人了。    根舍认为,在评价苏联的问题上他同联邦总理施密特是一致的。在外交部这种印象占统治地位,即自从苏联人冻结了施密特所喜欢的项目(西德在加里宁格勒建一座核发电厂,这座发电厂也将把电流输送到西柏林)以来,施密特修改了他原来对莫斯科态度的比较乐观的评价。    波恩人的怀疑态度在西方不是只此一家。布鲁塞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议的与会者对以下这一点是一致的,即目前感觉不到东方有缓和的愿望——不管是在欧洲(在那里共产党人拼命在葡萄牙夺取政权),还是在近东乃至非洲(在那里莫斯科正在安哥拉进行军事卷入)。    美国和苏联之间举行的关于签订限制战略武器的第二个协定的谈判也早就中止了,因为缔约者不能就双方新的武器系统是否和怎样纳入协定一事达成一致。几年来在维也纳举行的共同均衡裁军会谈毫无进展——东西方甚至不能就谈判目标取得一致。    在布鲁塞尔,不仅自己有怀疑的美国同事基辛格,而且还有其他人(包括特别喜欢缓和的荷兰人)都毫无异议地听取了德国外交部首脑根舍十一月末在波恩就对议员们报告过的东西。    缓和概念被苏联“常常滥用来谋求达到其单方面地实现其对外政策的设想”;看来“苏联缓和方针的重点发生某种转移”是可能的;虽然莫斯科想继续缓和的方针——但是其老的、长期的目标是不中断“西方对世界大国苏联的不停止的权力增长的习惯过程,并通过同西方合作来使苏联社会的技术基础”得到改善。    根舍对议员们报告说,赫尔辛基欧安会的结果远未达到苏联的谈判目标。波恩外长说,结果是他发现东方有“一种增长了的政治风险感,从而产生一种对划清意识形态界限的更大需要”。    据根舍判断,苏联的目标没有改变。克里姆林宫同早在冷战时期一样努力谋求通过补充军备来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以便有一天变得比美国强大。苏联的以下意图也未改变:即建立“在欧洲的相对优势”,削弱西方在柏林的地位和使这半个城市越来越依赖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苏联一方面自己始终不变地扩充军备,同时它却试图用缓和过程已使西方联盟和军备支出成为多余的这样的论调来削弱西方的防御能力。    但是波恩外长还想继续缓和政策,尽管不抱过分的期望。根舍说:“缓和政策不能造成缓和,它只减少冲突的摩擦面。”现在不再谈论维利·勃兰特和埃贡·巴尔的伟大幻想了:即缓和可能导致东西方之间关系的新的质量。    党派政治家根舍早就认识到,现在,情况已不同于社民党—自民党联合政府头几年,缓和政策遭到选民们的冷遇甚至是怀疑。    一个苏联问题专家说:“苏联从未使人怀疑:其对外政策尽管带有‘缓和’记号,但它追求对苏联有利地改变欧洲的力量对比以及改善西方的阶级斗争的条件这样的目标。”    在赫尔辛基会议之后,波恩的东方问题观察家看到,边界的不可侵犯性在苏联的舆论中被提高为一种最高原则,并且对同这种印象相矛盾的所有东西保持缄默。

2. 外电评述国际经济合作会议一般性发言

【路透社巴黎十二月十七日电】产油国今天在这里的国际能源和原料会议上发动攻势,在石油政策问题上向工业世界挑战,从而打破了人们等待已久的这次会议的单调平静气氛。    工业国家宣扬和解与相互依存作为将来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的前奏,而生产国则开始非常直接地提出了它们的要求。    伊朗、伊拉克和阿尔及利亚全部要求使包括石油在内的原料价格指数化,与技术先进的国家生产的工业品的价格联系起来。这将自然把油价与西方的通货膨胀联系起来。    有争议的指数化计划是大多数工业国家所强烈反对的,它们赞成降低油价,以使它们有困难的经济恢复起来。它们只是说,它们将讨论这个问题。    伊拉克的外交部长哈马迪震动了三天会议的平静情绪,攻击工业集团在石油问题上建立共同阵线,并谴责“帝国主义国家的长期剥削”。    阿尔及利亚对于工业集团不象过去那么严厉了,但它含蓄地攻击了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因为据传他希望分化产油国和不产油国的发展中国家。    基辛格博士昨天用比会议的许多代表团所预期的要温和得多的措词概述了美国的立场,然后就回华盛顿。    布特弗利卡外长代表阿尔及利亚发言时要求实行指数化,并要求工业国作出大得多的援助努力。他说:“现在首要的事情是由富国作出必要的让步,满足在建立新的世界经济秩序方面所包含的要求。”    尽管基辛格博士争论说,降低油价从长远来说对包括产油国在内的一切国家都有好处,但盛产石油的伊朗宣布它反对降低油价的任何作法。    在昨天处于后座的不产油的发展中国家今天也发言了。它们要求稳定原料价格,废除关税壁垒,但它们在会议目前所处于的举行谈判前的阶段显然是谨慎行事的。    第三世界较大的代表象印度和巴西主要只是表示希望改变,只有巴基斯坦进行了攻击。巴基斯坦外长艾哈迈德说,目前的经济秩序是“过时的,不公正的,不合理的”。    【法新社巴黎十二月十七日电】阿尔及利亚今天警告工业国家,不要企图把能源问题变为穷国同富国之间关于经济关系问题的“南北对话”中的主要问题。    其他产油国的部长则断然反对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国际经济合作会议的开幕会议上重新提出的这种指责:把原油价提高四倍是世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阿尔及利亚外交部长布特弗利卡在这次会议的两天一般性辩论接近结束时发表了讲话。他在明确提到基辛格昨天发表的讲话时说,把关于油价的“不真实的情况”作为现实是“不公正的”。    他说,企图使能源问题居于特殊地位将是“危险的”,而企图在产油国同作为它们的“天然基础”的整个第三世界之间打进楔子,则更为危险。

3. 时事社报道《(日)首相表示,在「霸权」问题上取得完全理解是缔结条约的前提》

【时事社东京十二月十六日电】题:首相在参院外务委员会上表示,希望明年出访东南亚,在“霸权”问题上取得完全理解是缔结条约的前提    三木首相十六日下午以临时代理外相的身份出席参议院外务委员会会议,首次正式表示希望明年访问东南亚,他说:“我想明年访问东南亚国家,同亚洲各国首脑交换意见。”    另外,在该委员会会议上,三木首相在回答社会党户叶武关于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的质询时说:“日中两国需要以在霸权问题上完全相互理解、衷心接受的形式缔结条约。”强调了在霸权问题上取得完全理解是缔结条约的前提这一基本方针。    三木首相在回答中还说:“我们也赞成反对霸权,丝毫没有从日中联合声明后退。”同时又说:“但是,对于‘反对霸权’,日本有从日本本身的外交政策推断出来的与日本相称的想法。”再次说明了宫泽外相已经表明的“反对霸权是不把特定的第三国考虑在内的”等四点想法。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二月十七日报道:三木首相十六日在参议院外务委员会上说:“对日中双方来说,如果缔约之后还要发生问题,从而无法实现永久的和平的话,还是以花费点时间使双方充分理解相互的立场为好。”    对公明党黑柳明提出的“日方是否想要拿出什么具体行动”的质问,三木首相仅仅说:“下一步究竟采取什么形式还不清楚。”

第 2 版

1. 美前国防部副部长尼采在《外交》季刊撰文说:苏联核力量的加强已使“缓和”受到威胁

【合众国际社纽约十二月十七日电】前国防部副部长保罗·尼采十七日说,苏联加强核力量旨在获得打胜仗的能力,加强核力量使缓和这一观念受到了威胁。    尼采是在美国《外交》季刊上的一篇主要文章中这样说的。尼采从一九六九年起直到他一九七四年辞职时止,一直是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美国代表团成员。    他说,苏联的核力量已经加强到使战略稳定受威胁的地步,美国必须作出反应,自行采取行动来恢复未来的核均势。    他说,苏联在战略武器方面的做法令人极其不安,如果苏联的这种行动方针继续下去,那么为谋求真正缓和紧张局势而进行的努力就非常值得怀疑了。    他说,“看来人们普遍认为……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以及一九六九年以来达成的一些协议已经促进了战略的稳定,无论如何,保持稳定的最大希望在于抱着减少双方拥有的战略武器和运载系统的数目这一目标进一步举行谈判”。“不幸……我认为这些结论中的每一个结论今天都没有充分的根据”。    “相反,完全可能的情况是,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协议范围内,苏联将继续追求一种不只是数量上的核优势,而且旨在取得一种理论上的打胜仗的能力”。    尼采说,主要的危险是,如果苏联取得了这种能力,那么核对抗的危险就会重新出现,或者说苏联通过其他施加压力的手段进行扩张的可能性便会增加。    他说,“如果美国立即采取行动来纠正即将来临的战略不平衡状态——而且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使苏联断绝追求优势的念头,重新踏上通过谈判来实现有意义的限制和削减(战略武器)的道路”。    他说,美国能够而且应当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协议范围内采取单方面的行动来打击苏联的这一显而易见的目的。    尼采具体地说,提高美国运载系统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应当采取紧急步骤通过一项分散和增加发射场地的计划来减少陆地导弹系统受攻击的可能性。据他估计这项计划在今后几年内每年约需花十亿到十五亿美元。

2. 英国《每日电讯报》文章《俄国的五年计划把大炮摆在优先于黄油的地位》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十二月十六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俄国的五年计划把大炮摆在优先于黄油的地位》,摘要如下:    尽管苏联的经济增长率大大下降,但是没有迹象表明俄国的军事计划有任何削减。    研究过本周发表的新的五年计划的西方专家们说,遭受俄国经济困难之害的将主要是普通老百姓。    一位研究苏联经济的权威昨天说:“这是一项大炮优先于黄油的经济计划。”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十二月十五日刊登一篇评论,摘要如下:    苏联十四日公开概述了它的新的五年计划,其特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希望比较适度,恢复依靠重工业的传统。    (这个计划)表明,克里姆林宫在七十年代的最后几年内放弃了它先前为改变经济方针,使之有利于长期被忽视的消费品生产而作的努力。苏联领导曾许诺要在一九七一——一九七五年的五年计划期间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去年承认它没有达到这个雄心勃勃的指标。    莫斯科强调要增加煤的生产和进一步利用原子能发电站,以减少国内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量,这表明它的政策有了稍许改变。由于石油是苏联赚取外汇最多的商品,看来莫斯科打算限制国内使用石油和天然气,以便能够向国外多出售一些。今年苏联石油产量为大约四亿九千万吨。

3. 美国务院情报司长克莱因说:美苏达成的第一项武器协议不可能执行

【美联社华盛顿十二月十七日电】美国一位前情报官员今天说,美苏达成的第一项武器协议几乎是不可能执行的,因为协议措词含糊,并且因为国务卿基辛格采取一种就据说违反协议的事同苏联人私下会谈的作法。    国务院情报司前司长克莱因是在众议院特别情报委员会的一次听证会上作证时说这番话的。克莱因对该委员会说,他断定这项协议不可能得到执行,部分原因是协议的措辞含糊。

4. 美十四日发射一颗间谍卫星

【路透社佛罗里达州卡纳佛拉尔角十二月十四日电】美国今天在严格保密下,用空军“大力神式三型C”火箭,发射了一个间谍卫星。    卫星于当地时间凌晨十二时十五分升空后五分钟,空军发表了一项简短声明说,一种机密的有效负荷已发射升空。    灵通人士说,卫星将飞往地球二万二千三百英里外的固定轨道,监视中国和苏联。    该人士说,这个卫星,是一旦美国遭到导弹袭击时将提供事先警报的一系列卫星之一。    【美联社华盛顿十二月十五日电】一位美国官员今天说,美国正与苏联讨论一项指责,那是关于苏联试验激光,使美国间谍卫星“失却视力”。    《航空周刊》的报道说,可以侦察苏联导弹发射的红外线感应器,曾一度受到骚扰约四小时,这似乎是由于苏联进行上述试验。

5. 柯西金将访问土耳其

【美联社安卡拉十二月十六日电】消息灵通人士十六日说,苏联总理柯西金将在本月最后一周对土耳其进行两天的访问。    这些人士说,柯西金在这里逗留期间将同土耳其政府领导人举行正式会谈。

6. 米德尔顿著《美国能打赢下次战争吗?》(完)

从目前情况看,这是西方无法取胜的战争。但是这并不是说苏联及其盟国将能够扩张他们在最初作战行动中所取得的战果。    苏联的装甲师和机械化步兵师在一星期或十天之内推进到海峡口岸并蹂躏鲁尔区、德国北部大部分地区、比利时和荷兰之后,将处于同一九四○年德军所遇到的相似的困境。北约组织的残余部队可能被赶入法国西南部而被困在比利牛斯山麓,但是,如果英国仍然没有退出战争,俄国人将面临希特勒当年面临的问题——究竟是应当入侵英国,还是应当用轰炸迫使它屈服?    在欧洲战争的第二阶段,苏联的前景将不如采取进攻的第一阶段那样美妙。到那个时候,美国最初的增援部队,其中包括预定用于欧洲的四个战术空军中队,大概已经有一部分开到英国。俄国人象三十年前的德国人一样,将遇到他们所没有经历过的问题,即冒着对方坚决的海空袭击把大量军队运过开阔的海面。    这时,战争很可能转入较为平静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北约组织或其残存部分将力图增强在大陆上残存的部队,俄国人则将力图从苏联运入生力军和补给,而这种行动又会遭受十分猛烈的空袭。到那时,俄国军队将遭到重大损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统帅部情愿承受进攻中的惨重损失,西方观察家认为,这是苏联在那次战争的最后几年里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苏联在这方面的军事理论没有改变。但俄国的军事著作反映出一种信念,即认为损失将会小于原来的估计。这种信心可能是没有根据的。北约组织基本上采取守势,它的部队熟悉他们在那里进行防御战的战场。俄国人将突破阵地,但不会不遭受相当于一九四三和一九四四年几次重大胜利战役中所受到的人员伤亡。武器的消耗也肯定比苏联人现在估计的要高得多。盟军支援飞机的轰炸和火箭袭击将摧毁数以百计的卡车和仓库。苏联进攻部队背后的地区将在常规轰炸下沦为废墟。    在战争的这个阶段,俄国人应当料想会开始出现那种破坏他们交通线的游击战活动。    在这个时刻,军队的士气对苏联来说可能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俄国军队将远离本国处在一条脆弱的交通线的终点,经常受到西方空军甚或游击队的袭击。大部分官兵将第一次接触到这样一种物质环境,这种物质环境虽然惨遭破坏,却仍将反映出远比苏联普通军人所见过的要高得多的生活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靠军队的铁的纪律和共产党的告诫,才能约束部队。    摆在盟国面前的大问题是它们是否要把战争继续进行下去。在欧洲大陆上,我们可以料想到,那些在苏联发动进攻时执政的西方各国政府将在其国家被侵占后由俄军司令官指挥的共产党政权所代替,这些“政府”将同侵略者充分合作。英国的处境会十分困难。联合王国是否继续作战,从而招致比一九四○年规模大得多的轰炸和一场可能的入侵呢?许多英国人已经明白表示,他们不愿为了国家的利益作出那怕是最小的牺牲。    在大西洋另一岸,政治问题将同样是使人苦恼的。因为那时显而易见,如果用常规武器夺回西欧,美国就需要作出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得多的努力。要求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压力将比以前来得大。但是战术核武器的使用迅速升级为战略核交锋的可能性也比过去大了。公众将面临严峻的选择。然而,考虑那时的国民情绪,没有理由指望民众会大声疾呼,主张不惜任何代价把战争继续下去。    因此,战斗的结局很可能就是这样:俄国人统治西欧的大部分;美国人不论是否以英国为前哨基地,将集中力量建设美国堡垒,靠它来进行下一阶段的决斗。美国显然不会在未受损失的情况下达到那一阶段。    继续进行战争,不仅要求公众迸发爱国热情,而且要求全国上下作出前所未有的努力。战争第一阶段以后的时期将是对于共和国的最大考验。    从严格的军事观点来看,美国从事乙类或丙类战争的前途要光明得多,这类战争是以假定苏联并不积极参战为前提的。    现在,或许还在今后五年里,一场战略核战争的形势是非常有利于美国取得“胜利”的。在依靠先进工业基础生产出来的尖端武器系统方面,优势在美国一边。然而,说实在的,那时将没有胜利者,而是整个世界将成为失败者。由于在华盛顿和莫斯科都可以明显地看出的这种情况,未来的军事行动多半是不会依靠战术或战略核武器来进行的。既然意识到它的后果,看来谁也不会去揿核武器的电钮。只有疯子才有可能这样做。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看来今后比较可能的是出现一系列的小规模战争,在大部分这样的战争中,苏联和美国将成为主角,虽然它们可能并不实际参加战斗。美国在一场欧洲大战中取胜的前景是暗淡的。美国应当能够在乙类和丙类战争中获胜,但只有在美国人民承认战争有理并支持战争的情况下才能办到,而这是一个主要的条件。(完)

第 3 版

1. 盖尔布报道《据说福特禁止参加安哥拉战争》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十二月十七日发表盖尔布发自华盛顿的一篇报道,题为《据说福特禁止参加安哥拉战争,官员们断言,卷入仅限于向反苏组织提供援助,报道了非洲的要求,华盛顿采取行动减轻扎伊尔的蒙博托和赞比亚的卡翁达的担心》,摘要如下:    据高级的权威的政府官员说,福特总统已排除了在安哥拉起任何形式的战斗干涉作用    ——包括派遣顾问——的可能性,仅限于目前援助同苏联支持的一个组织战斗的两派的计划。    据这些官员说,应两位非洲主要领导人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的要求,美国已开始提供武器和现款援助。这些官员承认,安哥拉的局势现在有成为苏联和美国在非洲较量意志的危险。美国有限的利益这些官员坚持说,即使作为意志的较量,福特总统和基辛格国务卿也认为,美国的利益是有限的。安哥拉的局势并没有使同莫斯科的整个关系发生问题。    基辛格已公开警告苏联领导人,对安哥拉的干涉“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其他关系”。今天,福特总统对苏联和古巴在安哥拉提供装备和人的行动表示严重关切。    这些官员们列举的唯一的一件美国关心的具体事情是,如果莫斯科强行实行军事解决,将会对南非产生严重的后果。正如一名官员所说的:“如果在南非的边界上再建立一个激进政权,这将会使战斗以及黑人和白人的关系沸腾起来。”据说武器是有限的    但是他们坚持说,新的和不同的是有限的武器和美国卷入的方法,官员们断言,美国仅限于提供间接援助的计划,并准备接受安哥拉各派能够接受的任何解决办法。    官员们说,他们知道,基辛格的公开讲话和驻联合国代表莫伊尼汉最近的讲话倾向增加美国对安哥拉的关切。    但是他们说,他们完全相信,言词不会转变成美国直接卷入的行动,如果只是因为他们相信国会决不会同意这样做的话。    记者采访过的官员都说,他们不那么相信苏联会采取克制态度。有些官员说,莫斯科从缓和开始以来一直坚持它有权支持“民族解放战争”,而且鉴于它同中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竞争,它一定要继续这样做。卷入的历史官员们认为美国对安哥拉的关心可以追溯到去年春天,他们说当时政府对于随着安哥拉独立的接近而发生的情况并不关心。当时普遍的看法是,在北方的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和在南方的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都是建立在部族的基础上的,将能坚守自己的阵地来对付得到苏联支持的这个组织。人们的设想是,战争将以一场僵局告终,结果不是会组织一个联合政府,就是会实行事实上的分治。    这些官员说,当时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曾同美国外交官们接洽,询问美国是否准备采取什么行动来防止出现他们认为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即将取得胜利的局面。    这些官员说,因此,美国秘密卷入那里局势的第一阶段的目的是要讨好扎伊尔和赞比亚。十月,苏联进一步增加了援助,并开始由空路把古巴人运到那里去;南非人参加了战斗,基辛格先生开始公开向莫斯科发出警告。这些官员说,美国的目标仍然是要造成一种僵局,而不是取得胜利,他们在等待莫斯科把它的目标确定为实现某种不是取得胜利的局面。

2. 布托到斯里兰卡访问

【路透社卡拉奇十二月十六日电】巴基斯坦总理布托今天离开这里前往斯里兰卡去作四天的正式访问。这次访问是应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的邀请进行的,是一九六三年以来巴基斯坦领导人第一次去科伦坡。    布托的代表团里有:商业部长米尔·阿夫扎尔·汗和外交秘书阿加·夏希。    【路透社科伦坡十二月十六日电】巴基斯坦总理布托今天到达这里进行四天正式访问,旨在与斯里兰卡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他在班达拉奈克国际机场受到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的欢迎。    巴基斯坦官员认为,这次访问主要是促进友好关系并鼓励建立更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合作。    在政治方面,布托可能提出参加明年八月在斯里兰卡举行的八十国不结盟最高级会议的问题。    政界观察家说,巴基斯坦在许多问题上的看法与不结盟集团一致,因此希望被接纳为成员。然而,他们说,巴基斯坦将欣然满足于观察员的身份。斯里兰卡为使巴基斯坦参加最高级会议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将受到欢迎。    在布托访问期间,可能要讨论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在联合国提出的在印度洋和南亚实现和平与稳定的建议。    斯里兰卡希望宣布印度洋为摆脱大国竞争的和平区。    虽然巴基斯坦支持斯里兰卡的提议,但是它担心如果印度洋没有美苏势力,一个有抱负的地区性大国——明确说是印度——可能会填补真空。    巴基斯坦在联合国提出的提案要求宣布南亚为无核区。布托可能要使斯里兰卡更接近于巴基斯坦的立场,但是斯里兰卡必须小心不要得罪它的核邻国印度。

3. 美联社评述澳大利亚工党在大选中失败的原因

【美联社悉尼十二月十三日电】由于惠特拉姆的工党在澳大利亚大选中的失败,澳大利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三年社会改革和对外政策上的创举结束了。    但是,在惠特拉姆时代,澳大利亚也有严重的经济问题,工党政府内也发生了一连串的危机,因而使这个国家似乎长期处于危急状态。    惠特拉姆政府是在一九七二年,重新上台的保守派联盟当政二十三年之后当选执政的。当初惠特拉姆和他的党用“是时候了”这样一个含糊的口号,使澳大利亚人民相信保守派的联盟是进步的敌人,使澳大利亚陷入了越南战争,把政府开支计划卡得太紧。    惠特拉姆首先在对外政策方面作出了创举,他把最后一批澳大利亚军队从越南撤回国,外交上承认中国、北朝鲜和北越,宣称澳大利亚不再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傀儡。    他就一九七二年圣诞节轰炸河内一事,写给尼克松总统的信中漏出来的尖锐调子,使澳美关系从保守派执政的时代明显地倒退。在保守派执政时,一位联合政府的总理曾宣布澳大利亚在对外政策中将“紧跟美国”。    不久之后,惠特拉姆就转向国内问题。    工党给澳大利亚人带来了免费大学教育、有补助的儿童照顾中心、建立了叫做“医疗基金”的全国性保健计划、增加养老金和开始实行使农村城镇发展为大城市的统筹计划。政府的开支增加了一倍多。    政府开支的增加很快引起工商界的不满,他们说开支增加加剧了通货膨胀和导致政府庞大的赤字。    世界经济情况,可能还有工党政府突然决定把一切关税削减约百分之二十五,使国家的灾难又加上了失业一项。失业率现在约占六百万劳动力的百分之五,比去年人数增加一倍。    自由党—乡村党联盟迫使在一九七四年五月举行了大选。工党依然执政,但是得票数的差距缩小了。然而,惠特拉姆政府却由于一系列丑闻而受到震动。    海外贷款事件是一场错综复杂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工党的部长们遭到了反对党的指责,说他们在筹集几十亿海外贷款的问题上把议会引导到错误方向,其结果是惠特拉姆政府解除了两名部长。    反对党党员还说,惠特拉姆一人独揽大权,使澳大利亚向美国式总统制的方向发展,背离了强调内阁部长之间进行协商的政界制度。    工商界几乎全都反对工党。    反对党领袖弗雷泽指出,经济方面的考虑和贷款事件“丑闻”,都是他十月间在反对党控制的参议院中拒绝通过工党政府一九七五    ——七六年度预算的原因。    弗雷泽的拒绝导致了伊丽莎白女王的代表解除了惠特拉姆的职务并于十三日举行大选,从而结束了工党执政的日子。

4. 惠特拉姆表示他准备继续担任工党议会党团领袖

【路透社堪培拉十二月十四日电】今天前总理惠特拉姆在同霍克会晤之后发表的一项联合声明中表示,他准备继续担任工党议会党团领袖。    惠特拉姆的声明说,“我们准备作坚定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反对党。”    惠特拉姆如果决定继续担任党的领导,一定会遭到反对,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即使不是立即发生,也一定会在明年发生。    前副总理吉姆·凯恩斯(因为与中东贷款事件有牵连而被惠特拉姆撤职)愤怒地斥责说,“大家都知道我一直不满意惠特拉姆的领导。如果他继续担任领导,我希望他不要继续象原来那样干。”

5. 美新处报道莫伊尼汉电视讲话《莫伊尼汉要求美在安哥拉问题上公开作出决定》

【美新处纽约十二月十七日电】题:莫伊尼汉要求美国在安哥拉问题上公开作出决定    莫伊尼汉大使说,不管美国决定对苏联和古巴在安哥拉的干涉采取什么做法,它都应当“公开地、明明白白地”干。    这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今天在会见电视台记者当谈到美国卷入问题时说:“由国会作出决定……由美国人民去干。显然,我们不应当做没有得到国家批准、同意和鼓励的事情。”    他在谈到安哥拉局势时说,这“确实”是非洲统一组织必须处理的一个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在非洲大陆建立殖民地的新努力。    他会见电视记者的谈话记录如下::    问:大使先生,你曾说苏联是企图使非洲——特别是安哥拉——重新变成殖民地的一个欧洲帝国列强。我想你大概支持美国采取的制止这种干涉的行动,是吗?    答:不,先生。我将支持美国总统指示我支持的任何东西。他没有给我有关这个问题的任何指示。你所谈到的时间是一周前,那是联合国大会即将结束的一周,当时一批非洲国家——在这类问题上他们显然是在俄国的指导下行事的——提出了一项决议草案。    他们谴责南非的卷入、所谓的南非卷入安哥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在报上看到的有关这个问题的情况。面对着苏联的明显干涉、古巴军队、俄国的坦克、飞机、子弹和炸弹,如果这将成立的话,好象只有南非卷入了,那么,我们就没有尽到维护各国独立和非洲非殖民化的义务。    问:你支持要求停止一切干涉的决议吗?    答:是的,先生。不管怎样,俄国人实际已采取行动暂停辩论。两、三天后又恢复辩论。他们没有得到支持票——在联大得不到足够的票数谴责南非是少有的。

第 4 版

1. 外国驻京记者评我成功发射又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法新社北京十二月十七日电】中国昨天又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看来中国正在加紧实现空间计划的步伐,专家们现在在空间方面把中国列为美苏之后的第三个国家。    上一次发射最使人感兴趣。和另两个空间大国相比,中国做到发射卫星又使它返回地面的时间是创纪录的。离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只有六年就成功了,而且显然在这方面是没有外国的技术援助的。    据著名的外国专家说,技术掌握得这样好,表明中国不用太久就可以发射第一颗载人人造卫星了。    可是,以前有关载人飞行的评论表明,中国更偏向于在空间进行机械方面的试验,而不喜欢搞又花钱又危险的载人试验。    这家官方通讯社在发表有关空间试验的简短公报中,从未报道过发射时所用的火箭的具体情况。据国外公布的数字,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重量为一百七十三公斤,第二颗重二百二十一公斤。没有提供后来发射的人造卫星的重量,据说是比前两颗重得多。    把这种飞船射入轨道表明中国已拥有可以很容易用到军事方面去的推力大的火箭。    在核方面,中国也是紧跟在美苏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国。中国几乎天天指责苏联搞“备战”,可是它也拥有发射远程核弹头导弹对付任何侵略行动的能力。    有些专家说,中国拥有中程导弹(射程三千多英里),如果情况属实,它快要部署洲际导弹了。    【路透社北京十二月十七日电】(记者:格里菲思)中国今天宣布发射第五颗人造地球卫星,观察家们相信这可能是北京进行第一次载人空间航行的准备步骤。    今年的三个卫星的重量都没有透露,也许是为了要不让人知道据信用来发射卫星的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    【德新社北京十二月十七日电】北京的观察家们说,这次发射成功使人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人民共和国想很快就发射洲际导弹,从而向全球核大国的地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北京通过发射第五颗卫星已使它要取得国际原子和空间俱乐部正式成员的要求有了根据。    【南通社北京十二月十七日电】从中国党中央委员会的祝贺中,可以看出昨天发射的人造卫星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性。    同样,现在离执行新的五年计划只有几个星期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雄心最大的五年计划,在这个时候发射新的人造卫星,考虑到中国在征服空间方面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一点足以表明,中国在空间和导弹技术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

2. 日本《读卖新闻》驻苏记者报道《苏联外长决定访日,关注福特访华后的形势》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十二月十三日刊登该报特派记者发自莫斯科的消息,标题是《苏联外长决定访日,关注福特访华后的形势》,摘要如下:    这里的观察家注意到苏联外长葛罗米柯是在一个重要的时期决定访日的,它证明了苏联对日苏关系自然是严重关注的,而且对福特访华以后的亚洲形势也是严重关注的。目前是这样的一个时期:第二十五次党代表大会就要在明年二月召开,在解决悬而未决的美苏关系及其他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这里认为,葛罗米柯决定在这个繁忙的时期访日,有这样一些原因:(一)履行今年一月宫泽外相访苏时许下的诺言,表示苏联重视日苏关系的姿态;(二)日中和平条约谈判已经撞上暗礁,在不久的将来缔结这项条约的可能性很小;(三)东南亚形势已由于福特总统访华而出现了新的状况。    其中,关于日中和平条约谈判,苏联迄今借口“霸权条款”强调了它表示反对的立场,目前似乎加深了这样的看法:这个谈判估计不会迅速取得进展。但是,在日本国内依然存在促进谈判的活动,而且,不久前河本通产相访华时表现出来的以石油为杠杆的日中经济关系的加强,将起到促进这个谈判的作用。    在葛罗米柯这次访日时,苏联方面非常可能牵制那种促进谈判的活动。    还有,这次访日是在美国总统福特访华以及随后发表“新太平洋宣言”之后进行的,对于这一点,这里的外交人士寄予强烈的关心。据认为,苏联加深了这样的疑虑,即通过这次美中会谈,两国之间在东南亚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谅解事项”;并且,苏联认为日本在这中间将起重要的作用。因此,葛罗米柯访日时将就福特访华以后的东南亚形势了解日本方面的看法,同时将对美、中、日三国排挤苏联而在这个地区发挥主导作用一事申述“异议”。

3. 苏联新闻社发表反华文章

【塔斯社莫斯科十二月十六日电】题:毛泽东集团是否想使同苏联的关系正常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在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五十八周年之际给苏联的贺电中说:“中苏原则分歧不应妨碍中苏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正常发展。”苏联新闻社没有看到这一说法已被证实。    苏联新闻社这期新闻稿发表了季沃夫的文章。他写道:“北京首领们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积极倡议。相反,他们继续广泛散布种种谰言和诽谤来攻击苏联对中国的对外政策方针。”    新闻社评论员接着写道:“苏联对毛分子的反苏攻击给予了坚决回击,同时在国家关系问题上表现出了克制和耐心。”    作者最后强调:“苏联不仅积极提出使苏中关系正常化的倡议并有实际行动,而且始终敞开大门欢迎中国方面为恢复苏中友谊和合作而采取的任何真正建设性的步骤。苏联深信,中苏关系中这样不自然的局面是不会长此继续下去的。”

4.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主编温希普访华文章《中国近况》

【本刊讯】美国《波士顿环球报》今年七月六日刊登美国报纸主编协会访华代表团成员、该报主编托马斯·温希普的一篇访华文章,题目是《中国近况》,副题是《从中国人民得到的印象,及对中国社会的观察》,摘要如下:    最近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周访问,向我展示了这样一个国家:街道上的暴力行为实在稀有,没有叫花子,离开旅馆的房间时不用锁门。但我离开中国边境三分钟后,在离开中国边境后的另一个车站——罗湖,我抓住了一只正在掏我腰包的手。    这种明显的对比的确很说明问题。    但一件使我印象较深的事情是:我为了访问一个美籍华裔朋友的亲戚,是经过了不少困难的。花了数天的努力,终于给我安排了一次晚上十点钟的简短而又紧张的会见——通过政府的一名翻译会见的。    以上两种经验表明了共产党社会的优点和短处,这是个精巧地关闭着的社。    中国人民给我的印象是“满足”、“自信”和“顺从”,他们常常微笑。大部分中国人是贫穷的,如按美国标准来说,有的是贫苦的。但这是四千年来,第一次全体都得到丰衣足食和与住宅。无人失业。虽然有的单位是人手过多了——尤其机械工厂更是这样。    在毛泽东主席解放全中国的一九四九年以前,中国的广大群众生活于封建王朝的暴虐之下,他们从未有过我们享受到的自由。因此,在今天的极权主义政府下,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自由仍是一种无意义的概念。    大多数人在二十五年前——毛当权以前——是贫穷的,他们对旧社会的饥饿生活记忆犹新。今昔对比使他们感到满足,并激励他们的自信。中国的历史从来没有象近年来变迁得那么快。农村面貌大改变农村的面貌改变得令人难以置信。最明显的奇迹是农业的复兴。其最出色的对比是他们采用原始的耕作方法,由于他们的深耕细作和努力施肥而获得了高产量。他们并不用机器耕作,而是用人海战术,弯腰在田间劳动。人们采用木柄犁耕种,由牛、驴或骡子拉着,有时也用马拉犁,偶而也用拖拉机牵引。中国人用最辛苦的方法使每块耕种的田地都挤出油水来。    然而,他们却拥有各种各样的灌溉系统,从而控制了中国许多大河流的每一滴水。    在二十五天的旅程中最使我们难忘的就是访问华中郑州附近的辉县。中国人要我们去看看当地的灌溉系统和如何削山造梯田。我们顺着河谷向上走了一个半小时,看见他们刚完工的地下水坝,这条被覆盖在地下的河流被挡住了,水就被迫上了灌溉渠。我们看到这十英里长的干河床变成了富饶的农田。在辉县,我们还参观了一段四百米长的隧道,是由二百四十名劳动者不用机械在两年内修成的。    参观的高潮是当我们来到那快要完工的石拱桥坝时,坝身高达九十米,长达二百九十一米。劳动者正在这工程上忙碌如蚂蚁。但唯一的声响就是一百名男女劳动者用小铁锤敲石头的有节奏的声音。这种景象实在感动人。出生率、健康和生活习惯中国人口的出生率正稳定在百分之二左右。    政府官员声称:离婚率是极低的。    所有来访者都为中国人民今天的健康感到惊奇,就是在农村也是如此。在美国看到的残废者、皮肤病人或病态的人要比中国多得多,中国人也是整洁入微的。    中国人穿得温暖,虽然色彩单调,但不破烂。公共交通的典范中国的公共交通也是一件叫外国人瞩目的事,可能只有中国是能合理地解决交通问题的唯一大国。照我们看来,八亿五千万人中没有一个居民为私事而能买到或驾驶一辆私人汽车。这是由于最高顶峰对此有了绝对控制所致。    中国有大量的自行车。不骑自行车的人,也有充裕的公共汽车来为他们服务。    人民中国的火车真是管理得头等优良。它们不但行车准时,而且宽敞舒适。这一点,请美国波士顿、缅因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中央铁路公司等单位多加注意。    航空方面的服务则很有限,大部分运用老式的苏式螺旋桨飞机,而西式的超音速喷气飞机只作远程飞行。    我到处都能看到中国人为了改进他们命运的巨大努力,他们为解决基本生活的必需品所取得的成果,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他们对中国的成就自信和高度自豪。他们有高超的烹调技术,有温雅的友好态度,有在本世纪末将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愿望。我们看不到任何人有那种在苏联会体验到的感觉——要靠老大哥的什么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