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12-03
第 1 版
1. 外电报道:毛主席会见美国总统福特
【美联社北京十二月二日电】(记者:约翰·罗德里克)毛泽东主席今天下午接见了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和他一行的九名成员,然后坐下来同这位美国领导人和他的四名助手举行了会谈。 在把全部美国人介绍给毛之后,基辛格、布什、斯考克罗夫特和洛德随同福特留下来同毛进行了会谈。 福特的随员在傍晚时离开了紫禁城附近的毛的住所,他的一些助手三十八分钟后宣布说,会谈仍在进行中。 【路透社北京十二月二日电】一位美国发言人宣布,杰拉尔德·福特总统今天在这里会见了中国的毛泽东主席。 发言人对记者说,总统在当地时间十六点零七分(格林威治时间八点零七分)突然被召去会见。 被带到毛在北京紫禁城红墙后的宅邸去的人有福特夫人、她的女儿苏珊、国务卿基辛格、美国驻这里的联络处主任布什。 发言人说,美国人一行中还有四人被带去会见中国共产主义之父、八十一岁的毛。 据悉,毛与各人一一握手后坐下来与其中五人——总统、基辛格、布什、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和国务院政策计划司司长洛德——进行了会谈。 前总统尼克松在一九七二年二月的先驱性访问期间,毛主席也同他进行了会谈,尼克松的访问打开了中美关系新的一页。 这位主席通常是在他的摆满书的书房中会见外国政治家的。 【共同社东京十二月二日电】号外 北京二日电:正在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福特,二日下午四时过后,前往位于北京中心的中南海拜访毛泽东主席。会见时,除福特夫人外,国务卿基辛格等也在座。 【时事社东京十二月二日电】(北京时间十八时十分发)题:福特总统和毛泽东主席会见 法新社北京二日电:据白宫发言人宣布,美国总统福特二日下午在北京和中国毛泽东主席会见了。
2. 外电评述邓副总理在宴会上的祝酒词
·路透社·【路透社北京十二月一日电】(记者:杰维·罗杰斯)中国副总理邓小平今晚对福特总统说,缓和的辞藻掩盖不住世界战争日益增长的危险。 邓在欢迎总统的宴会上的讲话中,明白表明了中国认为,反对苏联霸权的斗争比它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更为重要。 在这位副总理暗指莫斯科是“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的时候,福特板着脸专心地谛听。 他并没有直接提到美国同苏联的缓和,但是说,消除和平幻想是符合世界利益的。 福特后来说了一句坚定的话作为回答,他说,华盛顿将会继续既努力减少危险也努力探索和平的新机会。 中美关系近来由于美苏缓和而变得紧张起来,这显然将是明天开始的正式会谈中的主要问题。 白宫发言人内森后来说,宴会上的讲话是“坦率的、不带刺激性的”。 据悉福特约在宴会开始一小时之前拿到了中国强硬的讲话的一个副本,但是决定不改动他自己准备好的讲话文本。 在隔音很好的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宴会上,穿卡叽军服的人民解放军乐队为福特及夫人演奏“美丽的亚美利加”以及“密执安州的战斗曲”——总统上大学时的母校的校歌。 内森说,今天的接待使总统非常高兴。 【路透社北京十二月一日电】中国第一副总理邓小平今天在欢迎福特总统前来北京时发出一种警告:美苏缓和的“辞藻掩盖不住战争危险日益增长的严酷现实”。 这位副总理今天在这里人民大会堂为福特举行的宴会上的欢迎词中发出这种警告,这一点着重表明了中国对美苏缓和的敌视态度,而且似乎为福特总统在今后五天期间将与中国官员举行的会谈定下了调子。·法新社·【法新社北京十二月一日电】(记者:弗利波)中国副总理邓小平今天在来访的美国总统福特在场的一次讲话中警告说,由于莫斯科和华盛顿,世界面临一次新的全球冲突的危险。 邓先生在人大会堂举行的一次招待今天下午到达这里的福特总统的盛大宴会上,发表了最激烈的讲话之一。 邓的讲话显然呼吁美国方面理解形势。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摆在中美两国人民面前”的形势。·安莎社·【安莎社北京十二月一日电】今天在美国总统福特访华之际在这里发表的首次官方讲话的主题包括世界上战争与和平的前景以及同苏联缓和的政策的危险性。 邓小平副总理在今晚举行的正式宴会上说:“今天,和平经念得最起劲的那个国家实际上是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人们认为这是指苏联。·《华盛顿邮报》·【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卢·坎农一日报道:福特总统的中国之行星期一晚上在直截了当的气氛下开始了。邓小平副总理利用欢迎宴会的机会警告美国不要相信俄国人。 邓在宴会上向福特祝酒时的讲话的基本意思是,美苏缓和是错误的政策。 在邓宣读了祝酒词以后,总统决定仍按已经准备好的原稿致答词,这显然是由于他相信,中国对继续保持中美关系的反应的积极方面的份量超过了对缓和的批评。
3. 美联社记者罗德里克报道说:福特认为邓副总理的祝酒词是可以接受的
【美联社北京十二月一日电】(记者:约翰·罗德里克)中国通过一位老军事英雄以及中国共产党内两位最重要人物的夫人的出场、在福特总统抵达这里的第一天向他重新保证,尽管有反对缓和的言论,同美国的关系是良好的,甚至是融洽的。 在第一副总理邓小平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中国举行的宴会上发表一篇似乎矛盾的祝酒词后,一百名记者和白宫官员中的某些美国人对于中美关系的状况就不那么有把握了。 一些人认为,邓小平提到中国的意识形态敌人苏联干坏事和一些没有点名的人抱有“和平幻想”的那些话,是对美国要就控制核武器同莫斯科达成协议的努力进行的挖苦。他们还感到不解的是邓小平说的这段话:‘“天下大乱,形势大好。” 但是,这两段话以及他说的其他的话,不仅仅是说给福特听的,也是说给任何愿意听的人听的。中国人认为国际动乱适合于进行革命,因此他们认为这是好事。 如果总统认为这是在以一种得罪人的方式给他上课、他是有机会照样回答的。但是他在一小时前看到了邓小平的祝酒词后,认为这个祝酒词是他可以接受的。 【美联社北京十二月一日电】(记者:弗兰克·科米尔)福特总统将于二日同中国领导人开始会谈,中国领导人在他访问开始的时候就警告他说,他们认为同苏联搞缓和是危险的。 在福特离开华盛顿之前美国的一些官员曾说,总统和他的东道主不大可能对缓和取得一致看法。但福特和邓都保证要继续努力以使两国关系正常化,并反对大国霸权或通过军事力量对邻国进行控制,这样他们就有了共同点。
4. 共同社报道:《两位首脑在欢迎宴会上强调美中关系正常化是共同愿望》
【共同社东京十二月二日电】题:两位首脑在欢迎宴会上强调,美中关系正常化是共同愿望 特派记者福原北京一日电:美国总统福特和中国副总理邓小平,一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欢迎总统的晚宴上致祝酒词,都强调一九七二年的上海公报确立了反对霸权主义、美中关系正常化的方向的意义,重申美中关系正常化是美中两国人民共同的愿望。 特别是福特总统说:“我借此机会重申,我保证致力于那些最初步骤中所确定的目标和原则,特别是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福特总统和邓小平副总理在表示推进美中关系的热情的同时,还表明了双方对国际形势的基本认识,强调双方的见解虽然有不一致的地方,但是互相坦率地讨论是有意义的。
5. 基辛格谈邓副总理的祝酒词
【合众国际社北京十二月一日电】基辛格国务卿在谈到中国在为福特总统举行的宴会上发表的措词强硬的祝酒词时说,“他们关于和缓问题的讲话是预料中的。” 他对本社记者说:“他们对谁都是这么说的。他们上个月对西德总理施密特也说了这番话。对福特总统和美国来说,这次宴会的气氛是热烈的。” 基辛格微笑着,他在谈到中国人为福特举行的宴会上的热烈气氛时说:“我认为我们将成为《人民日报》社交版的新闻。” 基辛格的首席亚洲问题专家、助理国务卿哈比卜同意他的上司的看法。他对记者们说,中国人阐明了他们对缓和的观点,但是是在对福特热情友好的范围以内。 来访的福特一行中的所有高级成员都缩小邓的祝酒词的重要意义。内森对记者们说:“如果这是什么新东西的话,那倒值得激动一番。”
第 2 版
1. 美《纽约时报》刊登盖尔布的专稿:《华盛顿感到对苏施加影响的力量减弱》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十一月三十日刊登盖尔布二十九日发自华盛顿的一篇专稿,题为《华盛顿感到对苏施加影响的力量减弱》,摘要如下: 福特总统和基辛格国务卿已经启程赴中国,试图保持北京和华盛顿之间依然存在的一些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所提供的影响苏联的力量。 基辛格和政府中其他高级官员私下承认,不论华盛顿获得了什么样的影响苏联的力量 ——这是一个要认真讨论的问题,这种力量今天已大大减弱。 据说基辛格认为影响力量减弱的原因是由于北京认为美国在国际上缺乏决心和莫斯科认为美国政府面对国会的反对虚弱无力。据他估计,这还由于莫斯科担心中美合作的心理减少了。 虽然其他官员不同意基辛格的分析,但是记者所采访的人都同意影响力量减弱的含义,那就是一度是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而现在却成为一种牵制行动了。 据说基辛格正等待中国领导人先认定美国是一种应当加以考虑的力量,然后他们才会谋求进一步改善关系。据说基辛格也在等待苏联领导人相信他们能够达成国会不能推翻的新协议。 一些官员认为基辛格总是过高地估计了打通通向中国的途径作为一种索取苏联让步的手段的作用。 基辛格争辩说,打开通往中国的途径是抑制俄国人在其它地方的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苏联在葡萄牙和安哥拉进行冒险活动,其部分原因是由于中美关系后退了。 总之,基辛格及其助手们认为,中美发展关系是苏联除了想与华盛顿平起平坐、避免或减少爆发核战争危险、从美国得到财政和技术援助以外,参加辩论缓和问题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领导人不错过任何机会把基辛格同莫斯科改善关系的政策,比作张伯伦对希特勒的姑息政策。基辛格就象那天在底特律所说的那样,在许多场合回答说,美国将继续抵制扩张主义,但将避免不必要的对抗。 为了着重表明政府不会为了发展中美关系而牺牲缓和这一立场,基辛格在底特律还说,每个国家的政策“是不会按照别人的指教来制订的”。 官员们指出,基辛格已与北京找到了一些在对付苏联方面能够发挥影响的有关的间接的共同点。 为此目的,为了使中美关系保持象征性的连续性,基辛格已使福特相信,他的北京之行是必要的。
2. 美前海军作战参谋长朱姆沃尔特说:苏联在武器协议方面正在进行欺骗
【美联社达拉斯十二月一日电】美前海军作战参谋长昨天说,苏联在武器协议方面正在进行“欺骗”,而且这种违反协议的行为没有予以报道,因为,不愿意承认缓和是“灾难性的失败”。 退职的海军上将朱姆沃尔特说,缓和能起作用的唯一办法是使美国人了解苏联在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方面的不正当行为的全部情况,以及美国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充分利用它的现有工具。 朱姆沃尔特说,美国的主要工具包括技术、贸易和美国向俄国运输的谷物。 他说,他现在正在认真考虑在一九七六年同弗吉尼亚州无党派的美国参议员小哈里 ·伯德进行竞选的问题。
3. 美报刊登斯科特文章:《撤除反弹道导弹:苏联赢得了胜利》
【本刊讯】美国《曼彻斯特联合导报》十一月二十八日刊登斯科特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撤除反弹道导弹导弹:苏联赢得了胜利》,摘要如下: 在美国参议院多数派的巨大帮助下,俄国人一枪不发就达到了他们在七十年代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的军事目标。 苏联的意外收获是美国单方面撤除价值六十亿美元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克里姆林宫获得的这个巨大胜利是上星期最后定局的。在上星期,参议院批准了一项九百亿美元的军事拨款预算修正案,关闭了北达科他州的反弹道导弹导弹发射场。 这项修正案是国会中主张单方面裁军的力量日益增加的运动的一位领袖人物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发起的,它使美国完全处于任意受到或是来自苏联,或是来自共产党中国的导弹袭击而毫无防御的境地。 俄国人继续改善和革新其保护包括莫斯科在内的广大地区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苏联反弹道导弹导弹发射场的任务是保卫苏联九百多枚战略核导弹,使其不受美国导弹的攻击。当人们细心地掂量这方面的全部事实的分量时,就会觉得拆除美国的反弹道导弹导弹系统在军事外交上的战略意义和它对世界力量对比的影响简直是令人惊讶的。 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在研究对美苏总的军事战略均势产生的影响。 他们关心的是,拆除反弹道导弹导弹系统会引起苏美之间防务能力失去平衡,使这个国家导弹攻击力量被抵销。而且这样一来,我国以陆地为基地的报复力量将得不到保护而遭到苏联的直接攻击。
4. 米德尔顿著《美国能打赢下次战争吗?》(六)
一个迹象是,这三十一个师当中有十六个师是装甲师,其余的十五个步兵师也拥有异常大量的坦克。另一个说明他们准备打一场速决战的迹象,就是驻德苏军当中战斗部队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后勤部队,这个因素使人有理由认为他们准备打一场速决战,在这场速决战中,将不必把供应和运输部队完全动员起来。 北约计划人员认为苏联的进攻将是直指北德平原,或者是经过两条路线,从东德穿过富尔达山口进入北巴伐利亚。从战略上看,采取前一条路线是更有根据的。穿过北德平原进入西德的攻势如果得手,就能直指鲁尔地区以及荷兰和比利时的海峡港口。经过富尔达山口向法兰克福和来因河发动的进攻如果得手,其战术上的好处是分割北约的战线,使美国第七集团军的大部分军队处于苏联进攻轴线以南。 我们应当把所谓的“已展开的威胁”和“动员后会造成的威胁”这两者加以区别,前者是指可以投入进攻而不让北约得到什么警报时间的力量,后者包括部署在中欧的部队加上从苏联西部调来的部队。在“已展开的威胁”中,根据粗略的估计,俄国的兵力大约为八十五万人,而北约组织的兵力为七十五万人。在出现“动员后会造成的威胁”的情况下,苏联兵员的数量将大得多,但是北约组织的兵员数量当然也会大得多。 已收集到的有关驻欧苏军的大量情报展示了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前景。如果俄国人继续象现在这样改进他们的武器和保持他们目前在中欧的兵员数量,他们将能够出其不意地发动一场具有横扫一切的力量和速度的进攻。 新式武器源源不断地流入驻中欧部队的局面丝毫也看不出有即将消失之势。据爱丁堡大学的埃里克森教授说:“易北河和俄国西部地区之间的苏联装甲部队(从一九六八年到一九七四年)的扩充是逐渐进行的,然而却是给人深刻印象的,这种扩充使这支部队达到拥有大约四万辆装甲战斗车辆的水平……与此同时,炮兵经过扩充,其实力已拥有大约一万八千门火炮(一百毫米以上的)和一千多枚蛙式和飞毛腿式(地对地)导弹,这就是说火炮至少增加了百分之十五,而战场军事实力至少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 国防部的估计数字是:在这同一时期,俄国人给驻德苏军增加了七千五百辆到八千辆坦克,大多是新式的T—62坦克。坦克营原来有三个连,现在已扩充为四个连,使得每个营的坦克数量由三十一辆增加到了四十一辆。 这个军事巨人也许很了不起,然而跟北约相比,它也有弱点。这种弱点首先表现在空中。 从一九四○年以来,地面攻势的胜负就是跟协同作战的空军能否有效地执行两项任务联系在一起的。这两项任务是赢得和保持战场上的制空权,和用炸弹、火炮、机枪和导弹的火力支援进攻的地面部队。 关于苏联人能够用来担负这两项任务的战术飞机的数量,有各种不同的估计,从七千四百架到九千二百架不等。这些飞机是不是可以全部用来支援进攻的野战军,是很值得怀疑的。苏联统帅部对于保护俄国的工业和城市是表现得极其敏感的,他们的防空军拥有两千几百架战斗截击机,以及一万个地对空导弹发射器。 苏联的统帅部对于德国空军在俄国城市上空肆虐的景象记忆犹新,说它会把防空军的全部飞机都投入一场陆战来支援地面部队,这合乎逻辑吗?看来更可能的是,将挑选一部分空军部队,把它们从苏联西部调去投入这样一场陆战,并且从苏联腹地的机场调来补充兵力。 即使出现“最糟不过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所有的飞机都用来支援陆军,苏联人也仍然有一些明显的弱点。可靠的证据表明,北约的现役飞机、特别是美国空军的现役飞机,比俄国人所能使用的最好的飞机更优越。 空战专家们强调指出,从越南战争的种种迹象来看(在越南战争中,苏联飞行员曾驾驶北越的米格飞机),苏联飞行员的质量不如北约组织空军大多数飞行员的水平。 西方的这种优势也许无法长久保持。俄国人制造新式飞机的速度是惊人的;当美国费劲地谋求一种飞机来接替鬼怪式飞机的时候,俄国人已经制出了五种新式战斗机。 根据美国目前对战术的预测,俄国人在争夺欧洲的战争的初期,将在空军方面享有两方面的优势。不管苏联统帅部动用多少飞机,这些飞机全都会投入战斗,夺取入侵地域上空的制空权。他们不会采用北约似乎会采用的做法,即派出飞机去轰炸战场之外的目标,以摧毁前后方之间的交通线。第二方面的优势在于机场的数量,东德、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有二百二十个可供高性能战斗机起降的机场,另外还有一百四十个可供不那么复杂的飞机使用的机场。北约可供先进飞机使用的机场不到一百个。 同一代以前比起来,苏联“狼”显然牙齿更长了,爪子更尖了,脑子也更灵了。但是这只野兽还远远不是十全十美的。 比方说,苏联强调在欧洲打速决战大概反映了俄国人的一种看法,即认为他们的军队虽然在开战后的头三十天内拥有雄厚的实力,可是在目前的后勤安排之下却不能打一场持久战。在一个方面,苏联地面部队还不能跟美国和欧洲的供应系统相匹敌。他们比北约组织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是靠铁路来给前方运送兵员、装备和补给品的。 这一系统有着明显的弱点。铁路线容易受到空军的炸弹或炮火的袭击,而且会成为游击队或者空降突击队的攻击目标。此外,进攻的苏军不可能指望退却的北约组织军队会把北约组织地区内的铁路和桥梁完整无损地留下来。(六)
第 3 版
1. 尼泊尔内阁改组
【法新社加德满都十二月一日电】尼泊尔电台今天宣布内阁大改组,图尔西·吉里博士已被任命为尼泊尔新首相。 在新内阁中,阿里亚尔教授继任外交大臣,塔帕仍任财政大臣,但晋升为正式的内阁级大臣。 死硬的保皇派大臣卡德加·巴哈杜尔·辛格已进入新内阁,担任有六人内阁的第二号人物。 大臣会议由六名大臣、五名国务大臣和四名助理大臣组成。 前内阁的外交大臣阿里亚尔、内政大臣拉杰·吉米雷和什雷斯塔仍在图尔西·吉里领导的新内阁中供职。 在里贾尔首相政府中担任工商大臣的普拉萨德·辛格以及担任教育和交通国务大臣的普拉萨德·吉米雷被解除了职务,他们被认为是里贾尔的亲密助手。工商助理大臣拉杰巴哈克被提升为国务大臣。 早些时候里贾尔通过政府控制的尼泊尔电台引人注目地宣布,他已向比兰德拉国王递交了辞呈。 图尔西·吉里是现在的评议会制度的缔造者。任命吉里担任首相被认为是这个喜马拉雅王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 吉里因为持极端民族主义的态度而被印度认为是反印的。 里贾尔先生在任期间曾极力改善同印度的关系。他去年十二月对新德里进行了正式访问,同印度总理英迪拉 ·甘地夫人举行了最高级会谈,但他未能取得任何经济援助。 印度是给尼泊尔援助的主要国家和主要贸易伙伴,它一直不同这个内陆国家合作,造成贸易失调并使尼泊尔的国家发展遭受挫折。 吉里被认为是一位很成功的谈判好手。他在一九六三年以大臣会议主席的身份对东欧和亚洲各国进行了马拉松式的访问。 最近吉里先生曾受比兰德拉国王的委派去印度,转达尼泊尔对甘地夫人的领导和她的政府采取的紧急状态措施的坚定支持。 预料吉里先生还会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德新社加德满都十二月一日电】图尔西 ·吉里今天说,他的政府将尽最大努力同印度改善关系。 尼泊尔还将设法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同中国发展关系。 这位新首相在就职后对记者发表讲话时强调说,尼泊尔国际关系的基础将是本国利益。 他呼吁所有的国家注意,尼泊尔对任何国家不怀恶意。 在国内问题上,当务之急将是解决日益上涨的物价、贪污和“官僚主义”。
2. 马科斯取消菲律宾总统执行秘书职务
【法新社马尼拉十一月二十七日电】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今天出人意料地改组了政府,解除了军管政权一位高级人物、总统执行秘书小亚历杭德罗·梅尔乔的职务。 四十五岁的梅尔乔是在总统根据军事管制法令取消了执行秘书职务之后失去权力的。他是马科斯的主要内阁部长之一,有时被称为“小总统”。 这是马科斯三个月来的第二次政府大改组,但是这是总统“亲信集团”的第一次变动。 今年九月,马科斯在其军管三周年之际解除了包括国防部副部长在内的约二千名政府官员的职务。 这一法令还撤销了两个直属梅尔乔领导的高级职务,即梅尔乔的人担任的副执行秘书和助理执行秘书。 总统府发布的一项公告说,马科斯设置了五个总统助理的职位取代撤销了的职位。五名总统助理分别负责法律、经济、财政、预算和政府日常事务,被任命的人选还没有宣布。 内阁级的执行秘书职位直属总统办公厅,向来是个权力很大的职务。梅尔乔从一九七○年二月以来一直担任这个职务。
3. 马利克同帝汶民盟和民协等会谈后举行记者招待会解决帝汶问题外交办法已经用尽,现在要在战场上解决
【路透社阿塔拜十二月一日电】印度尼西亚今天答应“悄悄地或公开地”支持要求把东帝汶并入印度尼西亚的葡属帝汶各政党,它说,现在要在战场上解决这个问题。 印度尼西亚外长马利克在这里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外交办法已经用尽,现在要看东帝汶人民的了。” 马利克是在同四个政党帝汶民主联盟、帝汶民主协会、科塔党和特拉巴利斯塔党领导人会谈之后举行这次记者招待会的。 会谈是在印度尼西亚和葡属帝汶边界附近的这个小城镇里举行的。这位部长对这些亲印度尼西亚政党的领导人说,“你们是在抢时间,你们还要有艰巨的斗争。” 马利克对他们说,“可是你们不必担心,我们将悄悄地或公开地全力支持你们。” 马利克在要求结束战斗以避免再流血之后,指责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宣布独立是失信。 这位部长说,印度尼西亚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来满足同这个问题有关的各政党的愿望。但是他还说:“我们现在忍耐不住了,我们不希望被人指责违背了诺言。” 【美联社阿塔拜十二月一日电】印度尼西亚今天号召它在葡属帝汶上的支持者们全面抵抗左翼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使这块殖民地并入印度尼西亚。 在这个有一万四千人口的边境城镇,马利克号召大约四千名印尼属帝汶人和从葡属帝汶逃过来的难民,把这块葡属殖民地并入印度尼西亚。 马利克今天专程到阿塔拜,来向亲印度尼西亚的帝汶民主联盟和帝汶人民民主协会的领导人正式说明印度尼西亚同葡萄牙最近在罗马会谈的结果。马利克今天的讲话是第一个表示完全支持这两个党的公开讲话。这两个党是主张葡属帝汶并入印度尼西亚的。 马利克向帝汶民主联盟和帝汶人民民主协会的领导人介绍了罗马秘密会议的情况,谈了两小时。
4. 法新社报道苏联交给几内亚比绍一些米格飞机
【法新社比绍十一月三十日电】苏联交给了几内亚比绍一些米格式喷气机以作为这个国家的新空军的基础。飞机的数量不详。 仪式是苏联大使昨天在这里主持的。飞机已被运到军用机场,关于它们的情况都是保密的。
5. 瓦尔德海姆结束中东之行向安理会提出报告
【合众国际社纽约十一月二十八日电】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二十七日结束了他对中东进行的为期六天的和平访问。 瓦尔德海姆在离开伦敦前往纽约时对记者们说,“虽然在延长委任期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在会谈中已取得了进展。” 瓦尔德海姆今天晚上抵达纽约肯尼迪机场。在此之前,他把过去的一周用来穿梭来往于特拉维夫、开罗、贝鲁特和大马士革,他两度在大马士革停留,并在伦敦停留,同在这里度假的约旦国王侯赛因进行了九十分钟的会晤。 【路透社联合国十一月二十九日电】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昨晚在一篇报告中向安理会汇报本星期他对叙利亚、以色列、埃及和黎巴嫩访问的情况时说,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表示愿意同意把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委任时间延长六个月。但是,他说,阿萨德总统已制定了“一项具体的规定,要求在一九七六年一月份再召开一次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参加的安理会会议,就中东问题,包括巴勒斯坦问题进行一次实质性的辫论”。 外交界人士说,就是这项要求给安理会带来了困难。 十五个成员国昨天在苏联大使马立克主持下举行了三次秘密会谈。并预定明天再举行一次秘密会谈。 昨晚,当他们散会的时候,美国大使莫伊尼汉对本记者说,某些问题已送往大马士革征求意见。 瓦尔德海姆在他的报告中说,叙利亚总统“对自从一九七四年五月份联合国脱离接触部队建立以来,关于叙利亚方面的谈判毫无进展表示非常失望”。 这位秘书长说,为此,叙利亚认为,在谈判进程中没有进展的相应的前景的情况下,要通过延长委任期是比较困难的,另外,叙利亚不想就更多的局部的措施进行谈判。 瓦尔德海姆说,以色列没有承认安理会是谈判这个问题的机构,但它已表示同意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部队的委任期延长六个月。 瓦尔德海姆又说,他不会不在同各方密切合作下继续努力帮助谋求公正和持久的中东和平。
6. 西德一刊物说:在伊拉克的苏军事专家已减少
【中东社慕尼黑十一月二十七日电】西德《快捷画刊》今天说,苏联在中东地区遇到的困难正在不断增加,苏联人在离开埃及后,现又正在丧失他们在伊拉克的地盘。这家杂志说,在伊拉克的苏联军事专家的人数已由七千五百人减为一千七百人,同时,苏联经济专家也由三千四百人减少到只有八百七十五人。 杂志还说,伊拉克已着手用印度专家代替苏联专家,印度专家实际上已接受他们在伊拉克空、海军中的工作。 这家杂志又说,伊拉克已要求南斯拉夫提供五百名军事专家,他们将从十二月一日开始到达伊拉克。
7. 美一众议员说:美应对苏施加压力使其退出安哥拉
【美联社拉各斯十一月三十日电】美众议员安德鲁·扬在对苏联支持人运的安哥拉政府发表评论时说:‘‘我认为如果苏联人打算无耻地利用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挫折和紧张,我们就不能继续成为苏联的产粮地,也不能继续同他们分享我们的技术。” 扬说,他认为这是十分可能的:即美国对西非国家扎伊尔的发展援助正在被扎伊尔政府用于支持解阵,尽管这并没有得到国会的批准。他说,苏联和美国都应鼓励非洲领导人提出一个调停安哥拉的解决办法。 扬一直陪同科雷特·金进行访问包括赞比亚和肯尼亚的非洲三国之行。 【路透社拉各斯十一月三十日电】一位美国众议员今天在这里说,美国应对苏联和南非施加压力,使他们退出安哥拉的冲突。 【法新社比勒陀利亚十一月二十七日电】南非政府今天告诫西方国家,他们“应更直接地关心把俄国人赶出安哥拉和南部非洲一事”。 国防部长博塔在同外国记者谈话时说,苏联呆在非洲西海岸“直接威胁到好望角海上通道。这条通道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和绝大部分的自由世界的一条生命线”。 博塔还告诫说,苏联和古巴的“干涉为安哥拉战争升级造成了真正危险”。
第 4 版
1. 《巴基斯坦时报》记者评福特访华说:全世界都将注意中美领导人的会见
【本刊讯】《巴基斯坦时报》十一月三十日刊登该报外事记者布尔基的一篇评福特访华的文章,摘要如下: 美国总统访问北京是一个重要事件,因为,我们谈到的是三个最强大的国家中的两个国家的领导人的会见。莫斯科不是将注视这一事件的唯一首都,全世界都将加以注意。 不管结果如何,美中领导人交换意见都可能在这里产生影响深远的催化作用。这种交换意见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彼此对国际局势和重大问题的估价。 福特总统访问中国不仅仅是为了在下一次竞选中取胜。他访问北京是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这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 如果苏联不通过这种或那种方式企图阻挠福特总统进一步靠近中国人,那才是令人奇怪的事。企图进行这样的阻挠可能是美苏争论公开爆发的主要原因。 只要美国还不准备在台湾问题上根据上海公报采取合理的立场,那末,在中美关系上进一步取得实质性改善的余地就相当有限。如果双方都不作努力从这次会见中取得某种程度的可以向人们显示的成功,那也是令人奇怪的。 就巴基斯坦的利益而言,巴基斯坦完全有理由欢迎能促进国际和平和消除大国之间的误解的任何步骤。当两个同巴基斯坦有着友好关系的大国进一步靠拢和取得了这样的成果时,巴基斯坦应当加倍欢迎。
2. 《纽约时报》刊登读者来信谈中美关系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十一月三十日在致编辑信件栏内刊登一封读者来信,题目是《北京:主张立即给予承认的理由》,摘要如下:编辑: 在福特—基辛格访华前夕,我希望简单明了地提出我认为应该进行的一些政策性考虑,那就是急切地主张举行谈判以导致立即承认中国。 (一)从一九四九年到尼克松—基辛格对中国进行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时止,我们一直企图为欧洲和亚洲分别建立一些平衡的结构,而同时又自相矛盾地抱着这种可悲的错误观念:即苏联和中国由于共同的意识形态而结合成一支铁板一块的力量。 正如局势充分证明,在意识形态一致这一幌子的后面,俄中两国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因素而卷入一场不可避免的斗争。我们在东亚的挫折可以归咎于未能考虑到这些对立的情绪。 因此一种健全的宏伟战略应该为整个欧亚大陆制订一套完整的力量对比原则。 (二)中国自一九六六年以来变为内向,以解决它的许多内政问题和建立一个现代化工业国,这些任务将使它在本世纪结束以前的挑战力量减少。与此同时,俄国的扩张主义迅速增长,它的政策更顽固,在全球各地向美国在海上和陆上的力量挑战。尽管有赫尔辛基会议,勃列日涅夫主义仍然是苏联政策的指导方针。如果俄国获得了成功,世界力量的对比将变得无法挽回地对它有利,唯一的抉择是要末作战,要末屈服。 (三)中国和美国在对付俄国在东亚的扩张方面有着长期的并行不悖的利益,中国也已经暗示它支持保持一个强大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恢复关系的劲头绝不能由于继续徒劳无益地谋求单方面同俄国搞“缓和”而消失。相反,这次访问必须以给予承认和互派大使而圆满结束。 伊莱亚斯·M· 施瓦茨巴特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写于纽约 【本刊讯】《纽约时报》十二月一日刊登一封读者来信,题为《访问中国》.全文如下:编辑: 根据我们最近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期间和我们的东道主进行的几次讨论,我们认为,只有通过执行一九七二年二月发表的上海公报才能进一步改善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 我国政府的政策看来正在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不仅是我们从台湾只撤走了不到一半的军事人员,而且实际上我们将军事援助增加到大约十亿美元的高度。诺思罗普飞机公司计划在台湾生产一百架F—15型飞机。由于任命国务院高级官员伦纳德·昂格尔担任大使,这样使我们在那里的使馆升级了。 除非采取新的步骤,福特总统的访问将不会有什么意义。 8·m·崔 威廉·迈耶斯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于纽约
3. 托马斯说:福特抵京受到十分恰当的外交欢迎
【合众国际社北京十二月一日电】(采访白宫记者:海伦·托马斯)福特总统今天到达这里,受到了对他的四天和平使命的一种十分恰当的外交欢迎,他和代理总理邓小平站在一起,听乐队奏美国国歌和中国国歌。 中国人的自发的热情盖过了礼仪,在福特的车队沿着从市郊到宾馆的路上,几千名北京市民三层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当这位总统的有一百辆卧车组成的车队通过时,他们不声不响地看着,但总的说来,观察家们认为对福特的欢迎比尼克松在他的历史性的一九七二年的访问时所受到的欢迎较为热烈和更为轻松。 美国外交官感到焦急的可能性是,据了解是对美苏缓和感到不舒服的中国可能给予福特一种巧妙的外交冷遇,只派二流人物去机场。 但是中国向空军一号发了令人放心的电报,说邓将到机场。 福特显然对他受到的欢迎感到高兴。当他和人握手时,时而大笑时而微笑。 【德新社北京十二月一日电】中国第一副总理邓小平今天在这里欢迎美国总统福特。欢迎的仪式多少比福特的前任尼克松三年前所受到的接待盛大些,但是比中国与之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元首所受到的迎接的规模要小得多。 前去机场的还有大约二百名中国党和国家的官员,以及一些外国大使,其中包括西德大使。这些大使是自己主动去的。 由于中美两国没有外交关系,所以没有正式邀请外国大使前去参加迎接仪式。到达后不久,福特在这里接受了邓的一次礼节性拜访。 同施密特在十一月份所进行的那种国事访问不一样,天安门广场没有节日般地装饰起来,也没有照惯例悬挂宣传两国人民友谊的横幅标语。 这里的外交界人士感兴趣地注意到福特昨天在阿拉斯加做出的保证,美国将继续保持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这一决心将依然是缓和政策的基础。观察家说,福特将试图使中国人相信,缓和将不会使美国在苏联面前成为一只纸老虎。 【安莎社北京十二月一日电】福特总统代表的是一个还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因此欢迎他的仪式是简单的,但是和对尼克松的欢迎有一些重要的不同。这种变化反映了由于尼克松的第一次访问中美关系出现的发展。 人们注意到苏联驻华大使托尔斯季科夫也到机场欢迎。欢迎人员中自然包括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各成员国的外交代表,还有几个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 【美联社东京十二月一日电】新华社今晚给了美国总统福特一种荣誉,在报道在北京为他举行的宴会的消息时注明了“快讯”。新华社发的福特到达中国首都的第一条消息也用了“快讯”字样。
4. 蒋帮中央社报道谷正纲的谈话说:对福特访华“深表沉痛的遗憾”
【中央社台北十一月二十八日电】世界反共联盟荣誉主席谷正纲认为,美国福特总统前往中国大陆访问,不只违反中国人民的意愿,也违反全世界爱好自由和反对共党暴政人民的公意,我们深表沉痛的遗憾。 谷正纲今天发表谈话说:世界反共联盟,对于美国政府与共党和解政策,尤其是与中共进行“关系正常化”,曾迭次决议,并呼吁美国政府,指出和解政策不但不能缓和世局的紧张情势,反而为自由世界带来灾祸;中华民国受到极大损害,美国在联合国一再遭受打击,印支三邦沦共的悲剧,就是最显著的例证。 他说:中共伪政权,一贯以美国为其第一号敌人,其埋葬自由世界的目标绝对不会改变;中共之所以阴谋与美国进行“关系正常化”,显然是在分化离间美国与中华民国的关系,我们恳切盼望福特总统,能运用其睿智与卓识,洞察中共的奸谋,从而消除对中共的幻想,并重视美国参众两院议员对中华民国的正义支持,尤其要坚守对中华民国的条约义务与防卫承诺;切勿做出损害中华民国及其他盟国任何权益的举措。
5. 美刊评论《福特为什么前往中国》
【本刊讯】十二月八日一期(提前出版)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一篇评论,题目是《福特为什么前往中国》,摘要如下: 在福特出发去参加于十二月一日开始同共产党中国领导人举行的为期五天的最高级会谈的时候,美国国内对于他这次出访的价值还普遍抱有疑问。 人们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同北京的关系是否重要到足以使一位美国总统飞行八千英里以进行一次访问——而且从这次访问中是否可以取得任何有价值的结果。 许多美国人深信,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兴趣远远大于中国对美国的兴趣。他们说华盛顿与北京的联系主要是一种有来无往的联系,大半的让步都是美国做出的,而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回报。 陪同总统前往的基辛格是第九次访问中国了。在他看来,“在国际关系中,美国认为最重要的莫过于它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关系。” 西方人士记得北京所发表的最热情的谈话就是周恩来总理所说的那一句话:“中美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概括地说来,中国在经济和军事力量方面孱弱得多,然而世界大多数地区却得到这样一种印象,是美国向中国求爱,而不是中国向美国求爱。 带刺的“朋友”。中国使得美国的外交生活不痛快。它在国际事务的许多方面对美国表现出一种惹人生气的、甚至是真正敌视的态度。它在联合国一直是支持“第三世界”反对美国大多数的立场。
6. 外电报道苏珊·福特抵京后和活动
【合众国际社北京十二月一日电】苏珊·福特在到达福特总统下榻的宾馆后几分钟,就同白宫摄影记者戴维·肯纳利一道去看北京摄影展览。 苏珊说:“我喜欢这个展览。” 星期二上午,她预定去长城,这是她第一次正式安排的游览。